CN1682428B - 逆变器电路、荧光管照明装置、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逆变器电路、荧光管照明装置、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2428B
CN1682428B CN038224313A CN03822431A CN1682428B CN 1682428 B CN1682428 B CN 1682428B CN 038224313 A CN038224313 A CN 038224313A CN 03822431 A CN03822431 A CN 03822431A CN 1682428 B CN1682428 B CN 1682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t tube
inverter circuit
inverter
transforme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224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2428A (zh
Inventor
井上裕
清水将樹
大谷修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82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2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82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242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5B41/2821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single-switch converter or a parallel push-pull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4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high frequency ac, or with separate oscillator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5B41/2821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single-switch converter or a parallel push-pull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 H05B41/282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eans of a single-switch converter or a parallel push-pull converter in the final stag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omponents in the load circuit, e.g. feed-back transformers, piezoelectric transformers;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load circuit configu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揭示了一种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在同时驱动荧光管照明装置中的多个荧光管时,它们能均匀地照明每一整个荧光管,而不管荧光管的长度和数量。当通过推挽驱动在荧光管两端处提供具有各变压器的两个逆变器电路时,每个逆变器电路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变压器的反馈绕组被连接在一起,其中将反馈绕组连接在一起的变压器连接是同相的或反相的,且可根据该连接方法改变用于连接到每个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荧光管的连接方法。

Description

逆变器电路、荧光管照明装置、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一被驱动单元的逆变器电路、驱动荧光管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使用荧光管驱动装置提供均匀平面光的背光装置以及可使用液晶板将灰度级水平分配给从背光装置发出的光的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日本实用新型公开(未审查申请)No.5-90897揭示了以下技术,作为使用两个升压变压器驱动一被驱动单元的逆变器电路的常规实例。
如图13所示,常规实例描述了逆变器电路308,它包括:具有升压变压器301a的逆变器电路304a,其中升压变压器301a具有初级绕组309a、次级绕组305a和反馈绕组306,以及用于推挽驱动的一对晶体管302a和303a;以及具有升压变压器301b的另一个逆变器电路304b,其中升压变压器301b具有初级绕组309b和次级绕组305b以及用于推挽驱动的一对晶体管302b和303b,其中升压变压器301a的反馈绕组306也用于另一个逆变器电路304b的自激励振荡中。依靠逆变器电路308,彼此相位相反的交流电压被施加于连接到荧光管307两端的次级绕组305a和次级绕组305b之间。
以上常规实例的逆变器电路308仅使用由一个逆变器电路304a构成的升压变压器301a的反馈绕组以尝试为来自于两侧上的升压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输出的相位颠倒相位关系,且不使用另一个升压变压器的反馈绕组。在这种配置中,不能使来自两个逆变器电路304a和304b的次级绕组305a和305b的电压输出的相位稳定以颠倒其相位关系,因此,驱动变得不平衡且荧光管307的两端不能点亮为相同水平的亮度。
更特别地,当配置根据以上的常规技术的控制逆变器电路以使连接到被驱动单元两端的逆变器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相位相反时,因为逆变器304a和逆变器304b的振荡频率彼此不同,会产生相位差且振荡会变得不稳定。因此,产生一问题,即不能使被驱动单元的两端处的电位稳定以颠倒其相位关系。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电路,它使得被驱动单元两端处的电位稳定以颠倒其相位关系,并改善被驱动单元的功率效率。
使用这种类型的逆变器电路被驱动的单元可以是荧光管,如常规实例中所描述的。对于荧光管,期望其从管的一端到另一端的亮度均匀。但是,当使用以上常规技术点亮荧光管时,两端处的相位不稳定且相位关系不能被颠倒,如上所述,从而出现了两端处的亮度不恒定的问题。
因此,考虑到前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管驱动装置,它能使施加于荧光管两端的电位稳定以便颠倒其相位关系,从而修正荧光管发光亮度的不平衡并在整个管上发出几乎均匀的光,此外还改善荧光管的发光效率。
背光用作诸如半透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且荧光管主要用作背光的光源。在这种类型的背光中,需要贯穿整个显示器的均匀水平亮度以避免在显示屏上产生亮度不一致。但是,当使用常规技术驱动背光时,由于不可能使荧光管两端的电压稳定以颠倒其相位关系,两端处的亮度不会是恒定的且很难获得整个显示器上的均匀亮度。
因此,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它能稳定荧光管两端处施加的电位以颠倒其相位关系,从而修正荧光管两端处的发光亮度不平衡,且它能具有贯穿整个显示器的均匀亮度的辐照度分布,进而具有高发光效率。
此外,对于液晶显示器,需要使整个显示屏稳定以指定灰度级水平,提供精细的图像品质。但是,存在一问题,即除非在整个显示器上用作液晶显示器光源的背光的亮度恒定,否则很难提供精细的图像品质。
因此,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中使用的荧光管的两端处施加的电位被稳定化以颠倒其相位关系,从而修正荧光管两端处的发光亮度的不平衡,从而获得整个显示器上的均匀平面发光,且基于此,提供精细的图像品质和高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设备,包括:多个荧光管,它们以指定宽度分开而均匀地设置;多个荧光管驱动装置,其中每个荧光管驱动装置都包括一对逆变器电路,用于将具有相反相位的电压施加到每个荧光管的两端,以驱动所述荧光管,其中每个荧光管驱动装置内的成对逆变器电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荧光管的两端,致使所述荧光管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荧光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设备,包括:一根长的管状荧光管;和一对逆变器变压器,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成高电压,并且将具有相反相位的高电压提供给所述荧光管的两端,其中所述成对的逆变器变压器被分别设置在所述荧光管的两端的附近,以便为所述荧光管提供高电压。
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上述背光设备和一液晶板的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成对地设置于被驱动单元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并具有一装置以使逆变器电路相互间接连接,从而施加到被驱动单元两端的交流电压保持彼此反相位关系。这里术语“间接连接”表示不涉及每个逆变器电路之间的载流子(电子或正空穴)运动的连接。更特别地,通过逆变器电路之间的连接例示该方法,它利用线圈或变压器等代表的电感耦合效应。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将(1)每个逆变器电路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高次绕组之间的耦合,或者(2)涉及每个逆变器电路的至少一个绕组之间的耦合的所谓“绕组之间的电感耦合”(通常由每个逆变器电路的扼流圈等之间的耦合表示)用作用于上述“间接连接”的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在以上的情况(1)中将直接耦合、通过变压器耦合、并行线圈的接近耦合等用作以上“绕组之间的电感耦合”的装置,而在以上的情况(2)中将通过变压器耦合、并行线圈的接近耦合、变压耦合或简单接近耦合用作以上“绕组之间的电感耦合”的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每个逆变器电路的驱动相对于另一个逆变器电路成反相关系(逆变器之间反相)。
根据以上荧光管照明装置的任何配置,由于使施加到被驱动单元两端的电压稳定以颠倒其相位关系,可以在被驱动单元两端处施加具有相同频率的反相的稳定交流电压。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当每个逆变器电路具有两个输出端子时,这两个输出彼此成反相位关系(逆变器内的反相)。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作为以上颠倒逆变器之间的相位关系的方法,(1)彼此相反地缠绕两个1输入、1输出逆变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2)彼此相反地缠绕一个1输入、2输出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或者(3)在两1输入、2输出逆变器变压器中,彼此相反地缠绕逆变器变压器内的次级绕组,以及将每个逆变器变压器中的次级绕组相对于另一个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相反地缠绕。
根据以上荧光管照明装置的任一配置,可以抵消由于逆变器电路内的变压器电感效应而在核心等中生成的电或磁噪声,使其能消除被驱动单元两端处生成的噪声。
这里,对于被驱动单元,可以使用诸如外壳加热器或Nichrome加热器的加热器或者荧光管等。在将任何以上的逆变器电路与外壳加热器或Nichrome加热器一起使用时,可以使外壳加热器两端处的加热状态均衡,因此该逆变器电路优选用于需要均匀加热状态的情况中。此外,当以上的逆变器电路与荧光管一起使用时,可以在荧光管两端处获得均匀的亮度,因此该逆变器电路优选用于需要均匀亮度水平的情况。
对于用于将被驱动单元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的反馈绕组连接在一起的装置,当线性设置该被驱动单元且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设置于被驱动单元的两端部处时,提供与被驱动单元的长度相当的长度的连接装置是必要的,且随着将反馈绕组连接在一起的装置长度增加时,所产生的功率损耗和噪声的问题会增加。
噪声是一问题的具体情况实例如下:当驱动使用任何以上逆变器电路驱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中使用的荧光管时,从将反馈绕组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线路中生成噪声,且这产生负面影响液晶板的显示屏图像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期望使得施加到将将被驱动单元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的反馈绕组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线路上的电压是较低的电压。通过降低该电压,可以减少噪声同时可以减小功率损耗。
因此,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荧光管两端分别通过具有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以及具有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耦合。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以上间接连接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匝数小于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匝数。
根据以上荧光管照明装置的任何配置,可以使施加到多光型荧光管照明装置中的多个荧光管上的电功率平衡均衡,且可以控制逆变器电路之间的耦合程度以抑制整个荧光管照明装置上产生的噪声强度。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对于使用多个以上荧光管照明装置并行设置的荧光管,荧光管照明装置间接连接,从而施加到荧光管上的交流电压的相位经每个荧光管或经由单个荧光管照明装置驱动的荧光管数量而被倒相。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1)每个荧光管照明装置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之间的耦合,或者(2)涉及每个荧光管照明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绕组之间的耦合的所谓“绕组之间的电感耦合”(通常由每个逆变器电路的扼流圈等之间的耦合表示)用作用于上述“间接连接”的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在以上的情况(1)中将直接耦合、通过变压器耦合、并行线圈的接近耦合等用作以上“绕组之间的电感耦合”的装置,而在以上的情况(2)中将通过变压器耦合、并行线圈的接近耦合、变压耦合或简单接近耦合用作以上“绕组之间的电感耦合”的装置。
根据以上荧光管照明装置的任何配置,可以使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驱动同步,因此能消除荧光管照明装置的噪声和闪烁等。
这种荧光管照明装置非常适用于需要整个区域上的均匀亮度的场所,诸如在照亮半透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板的背光装置中。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装置,它包括任何以上的荧光管照明装置,被设置成面向荧光管照明装置所包含的荧光管的反射板,它将荧光管发出的光反射到荧光管侧。设置了光扩散器,它被设置成面向与设置有反射板的侧部相对的荧光管侧。或者提供了一种背光装置,它的特点在于包含任何以上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以及光导板,它将荧光管照明装置中包含的荧光管发出的光转换成平面光。通过采用这种配置,荧光管两端处的亮度变成恒定,从而提供发出更均匀亮度的平面光的背光装置。
在将这种背光装置用于液晶显示器中时,基于背光装置的均匀亮度,可以提供良好图像品质的液晶显示器。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点在于,包括设置在与设置有荧光管的背光装置的光扩散器的一侧相对的侧部上的液晶板,其中该液晶板改变从背光装置发出的光的透射比以显示给定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它的特点在于包括设置成面向发出平面光的背光装置的光导板表面的液晶板,其中液晶板改变光的透射比以显示给定图像。
通过采用这种配置,由于从背光装置提供均匀平面发光,整个显示屏上的亮度被均衡,且基于此,可以提供具有较高图像品质的液晶显示器。
附图概述
图1a到1e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电路图。
图2a到2d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电路图。
图3a到3e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电路图。
图5a到5d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电路图。
图6说明了荧光管照明装置的连接实例,其将本发明的多个荧光管照明装置顺次并置。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前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前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13是常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电路图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申请包括日本专利申请No.2002-228595中揭示的所有内容,它是本申请的优先权文件的基础申请,且以上专利申请中揭示的内容应构成本专利申请内容的一部分。
说明书中的术语“逆变器变压器”用于与以上基础申请中的术语“电压变压器”相对应的意思。更特别地,在基础申请中,术语“电压变压器”用于将直流转换成交流的所谓逆变器的意思,并在从初级侧的交流转换到次级侧的交流的方面包括升压和降压转换的意思。在本说明书中,术语“逆变器变压器”还包括其中初级侧和次级侧的匝数比不同的电压变换器的意思。
此外,术语“高次绕组”表示除了初级绕组的用于转换电压(包括升压和降低)的绕组,并包括次级绕组、三级绕组、反馈绕组等。此外,初级侧上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高次绕组表示除了用于自激励振荡的初级或次级绕组的反馈绕组或高次绕组,且例如包括任何三级绕组。例如,术语“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表示用于非自激励振荡使用的三级绕组。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与本发明的逆变器电路有关的实施例。以下,采用荧光管作为由逆变器电路驱动的被驱动单元的实例,且基于图1到5描述在驱动荧光管的荧光管驱动装置中使用本发明的逆变器电路情况下的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a)到1(e)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图1(a)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实例。如图1(a)所示,逆变器电路A和B被配置为具有逆变器变压器2和5或者3和4作为一组,并分别设置于作为被驱动单元的两个荧光管15和16的两端。该电路包括分别连接到荧光管15或16两端的逆变器变压器2和5或者3和4的配置(LN),从而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升压变压器的反馈绕组两端相互连接。
图1(a)所示的装置的主要部件是两个逆变器电路A和B,以及两个荧光管15和16。此外,逆变器电路A和B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子1(1a,1b)、逆变器变压器2到5、扼流圈6和7、晶体管8到11、共振电容器12和13、作为滤波器的电容14等等。这些部件中,逆变器变压器2到5由组成振荡电路的一部分的初级绕组L1和L1’、将高电压提供给荧光管的次级绕组L2(L2-1到L2-2’)以及能开关晶体管8到11的三级绕组L3-2和L3-2’构成。
接着,将采用逆变器电路A作为实例描述图1(a)所示的逆变器电路A和B的各自工作原理。一般,荧光管的逆变器电路的用于是将高电压(例如,几百到几千伏特)的交流(例如,几十赫兹到几十千赫兹的频率)提供给荧光管。因此,为了首先将从输入端子1a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振荡电路(由变压器2和3、扼流圈6和共振电容器12构成)被提供用于将直流转换成交流。其频率主要由变压器2和3的主电感以及扼流圈6和共振电容器12等的每个常数确定。
可以通过逆变器变压器2和3进行输入电压到高电压的转换。更特别地,通过使得每个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L2相对于初级绕组L1的匝数比为几十倍到几百倍,可以将几十伏的电压转换成次级绕组中的几百到几千伏的电压。
此外,为了通过晶体管8和9控制流经初级绕组侧的电流的方向,逆变器变压器2和3配备有三级绕组L3。这样,通过三级绕组L3相对于次级绕组L2的匝数比,电压被合适地降压变换,从而可以将合适的电压交替地施加到晶体管8和9的基极侧。因此,通过三级绕组中生成的约几伏的交流电压波形,晶体管8和9交替地重复开/关状态以使得逆变器电路A能稳定驱动。此外,在单个逆变器电路中使用多个逆变器变压器的情况中,使用一个三级绕组通常是足够的。
以上描述了逆变器电路的一般驱动原理。其中给予对晶体管8和9的开关动作的装置可以由逆变器变压器的三级绕组L3-2和L3-2’提供的逆变器电路的驱动系统通常被称作“自激励”。(以下,为了区别实际执行这种功能的三级绕组和不执行该功能的三级绕组,采用术语“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和“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
根据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配置如下。例如,在图1(a)所示的含两个荧光管的逆变器电路中,对于荧光管15,变压器2的初级绕组和变压器4的初级绕组是反相的,而变压器2的次级绕组和变压器5的次级绕组是同相的。对于与荧光管15设置在一起的荧光管16,变压器3的初级绕组和变压器5的初级绕组是反相的,而变压器3的次级绕组和变压器4的次级绕组是同相的。此外,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被间接连接,从而变压器3和4或者2和5变成彼此反相。
更特别地,在以上关系中,在连接到一个荧光管两端的两个变压器3和4的初级和次级绕组中,任一个绕组同相且另一个绕组相互反相,且当逆变器电路使用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间接相互连接时,三级线圈被间接连接,从而使逆变器A和B同相同步,从而施加到荧光管两端上的交流电压彼此反相。
如图1(a)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在连接到荧光管15和16的各自两端的两个逆变器电路A和B中,具有将逆变器电路A和B的每一个中设置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连接在一起的配置(LN)。因此,在逆变器电路A和B之间不形成电耦合,且可以形成电路以便运行,通过逆变器变压器2和4的次级绕组L2与三级绕组L3-1和L3-1’之间的电感效应调谐彼此的相位。因此,可以通过电感效应“间接连接”逆变器电路A和B。
对于从逆变器电路A和B的每一个到荧光管15和16的连接,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L2的一端子可以被分接和连接,从而分别施加到荧光管15和16两端上的电压呈彼此反相的关系。
根据以上电路,由于交流波形没有波形畸变且可以将足够的高电压施加到荧光管15和16上,所以可以稳定地驱动荧光管。此外,同使用一个逆变器变压器驱动一个荧光管的情况相比,与荧光管功率有关的发光效率也可改善约10%。
对于用于间接连接逆变器电路的方法,如图1(b)的虚线部分M中所示的,将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绕组直接连接在一起的配置是简单和方便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实现,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间接连接方法”不限于图1(b)所示的方法。虚线部分M中可使用的其它方法包括如图1(c)所示的通过变压器耦合以利用其电感效应的配置(经由变压器耦合),或者如图1(d)所示,并联到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线圈CL1和CL2被设置成相互接近的配置(线圈接近)。这些配置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此外,间接连接逆变器电路的方法可以是使用同相或反相的连接的一种,只要该配置使得彼此反相的电压施加于荧光管的两端。但是,考虑到电子部件和电路设计(诸如逆变器板的线路图案)的共同性,或者对计算变压器的电或磁噪声的测量的影响,反相连接是优选的,因为这样可以获得以上的效果并降低这种影响。
如果分别施加到荧光管15和16上的高电压交流电压彼此反相,则源自每个荧光管的辐射噪声可以彼此抵消,因此能降低噪声。即使在被驱动的荧光管的数目大于两个时也可以应用上述原理,且这种情况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对于将逆变器变压器连接到荧光管15和16的方法,例如,在荧光管15经由逆变器变压器2和4连接且荧光管16经由逆变器变压器3和5连接的情况中,存在如下情况:即使两个荧光管15和16的规格和性能相同,每一个的亮度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荧光管15通过具有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L3-1和L3-1’的逆变器变压器连接,而荧光管16通过具有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L3-2和L3-2’的逆变器变压器连接。更特别地,由于根据其三级绕组是否用于自激励振荡中,施加到逆变器变压器上的功率不同,所以有时分别施加到荧光管15和16上的功率会不同。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荧光管15和16以及连接到管两端的逆变器变压器2、5、3和4的以下组合,一种方法能使施加到两个荧光管15和16上的功率相等。这样,如图1(a)所示,荧光管15的一端连接到具有逆变器电路A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L3-1的逆变器变压器2的次级绕组L2-1,而荧光管15的另一端连接到具有逆变器电路B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L3-2’的逆变器变压器5的次级绕组12-1’。同样,为荧光管16提供了具有逆变器变压器的类似组合(参考图1(a))。
通过选择如上所述的荧光管15和16以及两个逆变器变压器的组合,在方向上调节施加到两个荧光管15和16的功率,从而使它们相等。因此,如果这两个荧光管具有相同的规格和性能,亮度将粗略地相等,因此例如在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来照明背光装置时,可改善亮度的不一致。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启用逆变器电路的间接连接,此外,它还使得一个逆变器电路的噪声能够方便地传播到另一个逆变器电路。例如,当采用用于根据负载(duty)变暗系统进行变暗的装置时,在一个逆变器电路的激活时发出的波纹噪声被传播到另一个逆变器电路,因此产生更高电压和更高电流的波纹噪声。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中,较佳地,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匝数可少于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匝数。在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中,通常必需生成最大值约几伏的交流电动势,从而晶体管的基极(或栅极)进入ON状态。但是,在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中,不必生成这种较大的电动势,且如果匝数正好约0.5匝,也可以实现其功能。即使用电流变压器设计技术可以制造该匝数,因此足够可以实现间接连接的逆变器电路的功能。此外,由于本方法允许施加到三级绕组L3-1和L3-2’的电压是低电压,所以作为降低施加到逆变器变压器的三级绕组L3-1和L3-1’的功率的方法,这也是有效的。因此,可以将荧光管照明装置内产生的电压或电流噪声抑制到最小,同时,也可以使施加到逆变器电路之间的间接连接的功率最小。
此外,对于逆变器电路,如上所述,存在如下情况:在电路自身内产生噪声,特别是,源自逆变器变压器2到5的磁场可能对其它电子部件(诸如液晶板)产生源自噪声的反作用。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为了控制发生于每个逆变器电路A和B中的噪声,使得两个逆变器变压器2和3的次级绕组L2的输出彼此反相。特别是,对于图1(a),可以想象一种方法,借此,并联的逆变器变压器2和3的初级绕组L1彼此相反地缠绕,初级绕组L1的两端子被彼此切换和连接,或者次级绕组彼此相反地缠绕。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还可以减少由一个逆变器电路给另一个逆变器电路的噪声,减少整个荧光管照明装置的噪声,因此还可减轻给其它电子部件带去的噪声等的反作用。对于本实施例中的逆变器变压器的规格,没有特别的限制条件,例如实施例不将核心的设计限制于封闭磁型或者开口磁型。
图1(a)所示的逆变器电路仅仅是基本配置,且已相对于本实施例添加大量修改或改善的逆变器电路将实现类似的功能。例如,已添加诸如变暗电路或检测附随灯故障等的错误的电路的附加功能的情况,或者对逆变器电路进行修改从而在变暗时仅一个晶体管8和9的基极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1以降低振荡噪声的情况,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接着,将参考图1(e)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图1(e)示出了在荧光管照明装置中使用1输入、2输出逆变器变压器(以下称作“2合1变压器”)的情况的配置实例。逆变器变压器2和3都具有两个三级绕组,其中一个用作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L3-2和L3-2’而另一个用作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L3-1和L3-1’。
如图1(e)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主要部件是两个逆变器电路A和B以及荧光管15和16。逆变器电路A和B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子1(1a,1b)、逆变器变压器2和3、扼流圈6和7、晶体管8到11、共振电容器12和13以及作为滤波器的电容器14。在这些部件中,逆变器变压器2和3被配置成包括初级绕组L1和L1’、两个次级绕组L2-1、L2-1’、L2-2和L2-2’以及两个三级绕组L3-1和L3-2(L3-1’和L3-2’)。根据本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使用L3-2和L3-2’作为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并使用L3-1和L3-1’作为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
具有这种配置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具有同图1(a)所示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配置相类似的优点。
根据以上电路,由于交流波形没有波形畸变且可以将足够的高电压施加到荧光管15和16,所以可以稳定地驱动荧光管。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通过使得逆变器变压器2和3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L3-1和L3-1’的匝数小于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L3-2和L3-2’的匝数,还可以减少一个逆变器电路给予另一个逆变器电路的噪声。此外,通过将逆变器变压器2和3中每一个的两个次级绕组L2-1和L2-2设计为具有彼此相反绕组,源自彼此反相驱动的荧光管15和16的辐射噪声相互抵消以减少整个荧光管照明装置的噪声,因此还可以减轻给予其它电子部件的噪声等的反作用。
作为用于间接连接逆变器电路的方法,同图1(a)的情况类似,如图1(b)的虚线部分M所示,将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绕组直接连接在一起的配置是简单和方便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实现,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间接连接方法”不限于图1(b)所示的方法。可用于虚线部分M中的其它方法包括通过变压器以利用其电感效应耦合的配置,如图1(c)所示,或者将并联到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线圈CL1和CL2设置成相互接近的配置,如图1(d)所示。这些配置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三级绕组L3-1和L3-2设置于一个逆变器变压器中,但是,这种绕组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如必要可以提供三个或更多。(详情参考第五实施例(图5(c))。
接着,将参考图2(a)到2(d)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要电路图。逆变器变压器中使用的变压器是2合1变压器,且为了将彼此反相的电压施加到荧光管的两端,管两端分别连接到逆变器变压器的一端。此外,对于每个逆变器电路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通过分别并联设置的线圈等将绕组彼此连接,可间接地连接这两个逆变器电路。
图2(a)的主要部件是两个逆变器电路A和B以及荧光管15和16。逆变器电路A和B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端子1a、2合1逆变器变压器2和3、扼流圈5和6、晶体管8、9、8’和9’、共振电容器11和12、用作滤波器14的电容器等等。在这些部件中,逆变器变压器2和3包括初级绕组L1和L1’、次级绕组L2-1、L2-1’、L2-2和L2-2’以及三级绕组L3-1、L3-1’、L3-2和L3-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L3-2和L3-2’用作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中,作为用于间接耦合逆变器电路A和B的装置,几个实施例可被叙述为虚线部分M内的配置实例。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从逆变器电路A和B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每个三级绕组L3-2和L3-2’分接的两个端子经由线圈或变压器并联。更特别的配置实例包括在虚线部分M内通过变压器的两个绕组L4和L4’进行连接的配置(通过变压器耦合),如图2(b)所示。
此外,如图2(c)所示,也可采用通过两个变压器连接的配置。将采用线性延伸的直管型荧光管作为实例说明如图2(c)所示使用两个变压器的优点。在仅使用一个变压器的情况中,如在图2(b)中,变压器仅被装配在逆变器A和B中的一个中,且因为逆变器A的功率和逆变器B的功率不相等,亮度差易于在荧光管的两端之间产生。但是,通过如图2(c)所示使用两个变压器,逆变器A和B可各配备一个变压器,因此可以相等地将功率分配给这两个逆变器电路A和B,使得荧光管的左侧和右侧的亮度平衡能得以维持。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两个变压器中,通过使得输出侧的绕组L5和L5’的匝数少于输入侧的绕组L4和L4’的匝数,会降低施加到输出绕组L5和L5’上的电压(图2(c))。这使得每个逆变器电路A和B中承受的电压分量中的过量噪声分量能最小化。此外,通过采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绕组L4、L5、L4’和L5’中的任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相反缠绕的配置,源于每个变压器中的噪声分量被相互抵消,从而能稳定地振荡逆变器电路A和B。
此外,如图2(d)所示,用于变压器2和3的自激励振荡的绕组可分别并联到线圈CL4和CL4’,且线圈CL4和CL4’可简单地设置为相互接近(线圈接近)。根据这种配置,通过源于线圈CL4和CL4’的核心的磁场,调谐施加到线圈CL4和CL4’上的感生电动势的电压相位,且因为如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施加到荧光管两端上的交流彼此反相地驱动,使得荧光管两端能够进行驱动。
在期望彼此反相地驱动逆变器电路A和B的情况中,如图2(b)所示,可通过相反绕组连接并联到每一个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绕组(L4或L4’)。从而,可以简单地驱动两端同时实现逆变器电路A和B的部件配置和线路图案的共同性。
此外,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相类似,可以配置电路以使每个逆变器电路内的逆变器变压器的两个输出彼此反相。此外,采用1合1变压器作为逆变器变压器的情况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中,连接到荧光管两端的逆变器变压器可以是含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一个以及含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一个之间的组合。通过采用这种配置,可发挥同根据以上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接着,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图3(a)说明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配置实例。图3(a)所示的配置的特点在于,具有作为用于两个逆变器电路A和B同步的装置的第一配置,在该第一配置中设置于输入端子1a和从初级绕组L1与L1’分接的中心抽头CT1和CT2之间的扼流圈(图中未示出)间接地连接在一起且该间接连接被配置成使得逆变器A和B彼此反相地驱动;以及第二配置,在该第二配置中逆变器电路A和B内的次级绕组L2-1和L2-1’以及L2-2和L2-2’分别彼此相反缠绕。因此,抵消了核心的磁场。
通过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中包含以上的第一配置,可使施加到荧光管两端上的电压彼此反相而不用增加部件数量(简单配置)。此外,通过以上的第二配置,消除了核心中产生的磁场。
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四种配置实例可用于虚线部分M内的配置,用作间接耦合逆变器电路A和B的装置。这四种配置实例的特点是:包括作为用于逆变器A和B同步的装置的配置,它为每个中心抽头将扼流圈间接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它们相互关联以启用同步。
更特别地,间接连接配置的实例是如图3(b)所示的线圈接近类型配置,它是通过将线圈CL1和CL2设置成在虚线部分M内相互接近而实现的(线圈接近型)。此外,如图3(c)所示,包括通过变压器间接连接逆变器电路的变压器的配置也是可以的。根据该配置,可以从具有两个线圈的图3(b)的配置减少部件数量成为具有一个变压器的配置。此外,如图3(d)所示,通过两个变压器T1和T2连接逆变器电路的配置也是可以的。图3(d)所示的配置(通过变压器耦合)提供了一优点,例如在逆变器电路A和B彼此成一定距离以点亮直管型荧光管的情况中,其中如果逆变器A和B中的任一个具有一个变压器,则会损失这两个逆变器之间的功率平衡且荧光管两端的亮度会变得不相等。在这种情况中,通过使用两个变压器以便在这两个逆变器的每一个中提供一个变压器,则可以将功率相等地分配给这两个变压器A和B,且可以维持荧光管的右侧和左侧之间的亮度平衡。因此,图3(d)所示的配置表示在驱动线性延伸的直管型灯两端的情况下的其技术效果。
此外,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两个变压器,通过使得输出侧绕组L5’的匝数少于输入侧绕组L4’的匝数,就可以降低施加到输出绕组L5’上的电压,使得输送到两个逆变器电路A和B的电压分量中的过量噪声分量最小。此外,通过采用一配置以使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绕组彼此相反缠绕,源于每个变压器的噪声分量彼此抵消,使其能稳定地振荡逆变器电路A和B两者。
此外,使用图3(e)所示的配置类型,可以减少间接连接中使用的绕组并通过弱电感耦合进行耦合。在图3(e)所示的配置中,两个绕组CL31和CL41形成一对,以构成变压器。通过采用这种配置,可进行同步同时使得每个变压器电路中生成的噪声最小。
间接连接逆变器电路的方法可以是反相方法或同相方法,只要该配置将反相电压施加到荧光管两端,且这些方法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接着,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图4说明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配置实例,针对使用2合1变压器的情况。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具有通过含初级绕组L1’和L3’的降压变压器3和5间接连接逆变器A和逆变器B的配置。
在逆变器A和B中,其中降压变压器3和5(其中来自次级绕组的电压小于初级绕组的电压)的初级绕组L1’和L3’分别并联到逆变器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的初级绕组L1和L3。变压器3和5由初级绕组L1’和L3’以及次级绕组L2-2和L2-2’构成以降低来自每个初级绕组的电压。该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次级绕组L2-2和L2-2’间接或直接地相互连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中,作为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包含分别从逆变器电路A和B分接的一部分振荡电路的变压器通过含初级绕组L1’和L3’的变压器3和5的次级绕组L2-2和L2-2’间接连接。更特别地,采用一配置,从而含初级绕组L1’和L3’的变压器3和5的次级绕组L2-2和L2-2’被连接,从而逆变器电路A和B的相位被彼此倒相。这样,本修改实例的特点在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它基本是连接到荧光管两端以提升电压的装置)不用于荧光管的电源中而用于间接连接。
通过采用以上配置,在降压变压器3和5的初级绕组L1’和L3’的每一个中,同升压变压器2和4的初级绕组L1和L3相类似,根据晶体管8-11的开关状态,从中心抽头CT1’和CT2’流出的电流方向不断振荡,且通过作为其结果形成的变压器核心的磁通量波动,在降压变压器3和5的次级绕组L2-2和L2-2’中生成交流波形。因此,通过将图4所示的这两个次级绕组耦合在一起,逆变器电路的相位被彼此反相地同步且在升压变压器2和4的次级绕组L2-1和L2-1’中生成反相的高电压。因此,通过将这两个端子连接到荧光管15两端,可以以稳定频率驱动荧光管15。相同的原理可应用于荧光管16。
根据以上配置,由于执行操作以使升压变压器2的初级绕组L1中经由中心抽头CT1流动的电流方向同升压变压器4的初级绕组L3中经由中心抽头CT2流动的电流方向相反,彼此反相的交流可生成于同相缠绕的升压变压器2的次级绕组L2-1和升压变压器4的次级绕组L2-1’之间,而不在其电压波形中产生畸变。
因此,当在荧光管15和16的两端处提供一对逆变器电路并并联驱动荧光管时,因为与荧光管连接的每个逆变器电路的次级绕组中生成的电压可彼此反相地同步,可以按相同大小将差分电压施加到每个荧光管两端,从而即使对于较长的荧光管,也可使亮度相等。
在以上实例中,次级绕组用于将降压变压器连接在一起,但是降压变压器可进一步配备一反馈绕组(三级绕组),以及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反馈绕组。
如上所述,将降压变压器3和5的次级绕组耦合在一起的方法不限于直接连接,且可通过线圈或变压器等可进行耦合,这些方法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此外,间接连接逆变器电路的方法可包括同相或反相的连接,只要该配置使得彼此反相的电压施加到荧光管的两端,且这种方法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接着,将参考图5(a)到5(d)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特点在于,具有使用用于荧光管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一配置以及使用用于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二配置。
在如图5(a)所示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中,以上第一和第二配置如下。那么,作为用于荧光管两端处逆变器电路之间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一配置表示装置LN1或LN2,通过设置为面向前述绕组的绕组,其连接具有并联到逆变器电路A或B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绕组的变压器71或73以及具有类似地并联到逆变器电路C或D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绕组的变压器75或77。此时,使用用于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二配置包括将逆变器电路A和B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两端连接在一起的装置LN3以及将逆变器电路C和D的自激励振荡中不施用的三级绕组两端连接在一起的装置LN4中的至少一个。
对于以上第一配置的LN1或LN2的连接方法,该连接可以是进行驱动,从而逆变器电路A和C或者B或D的相位彼此同相或反相,只要它们被连接成使得施加到每一个荧光管51-54的两端的电压彼此反相。
对于以上第二配置的LN3或LN4的连接方法,该连接可以是进行驱动,从而逆变器电路A和B的相位彼此同相或反相,且较佳地,该连接是施加到荧光管51到54的交流电压的相位经单个荧光管或经单个荧光管照明装置的荧光管数目而被倒相。更特别地,例如在施加到单个荧光管照明装置内的荧光管51和52上的交流电压的相位彼此反相的情况下,如果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LN3或LN4被连接,以使逆变器电路A和B或者C和D被同相驱动,则施加到荧光管51到54上的交流电压的相位总是经单个荧光管而被倒相。相反,当施加到单个荧光管照明装置内的荧光管51和52上的交流电压的相位彼此反相时,如果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LN3或LN4被连接,以使逆变器电路A和B或者C和D被反相驱动,则施加到荧光管51到54上的交流电压的相位经单个荧光管照明装置的荧光管数量而被倒相。通过按这种方式经单个荧光管或者经单个荧光管照明装置的荧光管数量而使施加到荧光管上的交流电压相位倒相,可以使荧光管产生的不需要的辐射噪声相抵,从而可以提供具有较低噪声的荧光管照明装置。
除了以上的方法,作为用于顺序地将施加到荧光管上的交流电压相位倒相的特殊方法,以下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其中为每个次级绕组顺序地交换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荧光管的连接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因此,对于用于使荧光管的相位倒相的以上装置,将每个逆变器电路A到D的两个次级绕组L2-1和L2-2彼此相反缠绕的方法不总是必要的,且可以使用在相同方向上缠绕绕组的方法,且这种方法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对于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LN1到LN4,只要提供了用于间接连接的一个装置,因为可以同步逆变器电路A到D,如果缺少任何其它装置,也不会出现问题,且可使用一配置,如必要包括所有四个连接装置,以便增强逆变器电路之间的同步。
根据具有以上配置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例如由于可减少从荧光管行进到荧液晶板的噪声,使得申请的范围及其效果变宽和进一步增加。
接着,将参考图5(b)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中,作为用于荧光管两端处逆变器电路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一配置表示装置LN1,它将逆变器电路A和C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以及装置LN2,它将逆变器电路B和D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同时,使用用作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二配置包括装置LN3或LN4,通过被设置成面向上述绕组的绕组,它连接具有并联到逆变器电路A或C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绕组的变压器71或75以及具有类似地并联到逆变器电路B或D的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绕组的变压器73或77。更特别地,该配置使得根据上述原始实施例(图5(a))的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的装置分别交换。因此,其效果同图5(a)实施例的效果相同。
此外,在该第一修改实例中,如同以前的实施例,根据施加到荧光管51到54的交流电压的相位倒相情况,可进行关于是否具有用于反相或同相的间接连接操作的装置的判定,且可适当地使连接装置同相或反相操作。根据具有这种配置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由于可以在荧光管之间相抵源于荧光管的不需要的辐射分量,所以可以减少例如从荧光行进到液晶板的噪声。
对于用于间接连接的这些装置LN1到LN4,由于可以同步逆变器电路A到D,只要提供一个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如果缺少任一个其它装置,也不会出现问题,且如必要,所采用的配置可包括所有四个连接装置,以增强逆变器电路之间的同步。
接着,将参考图5(c)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中,在逆变器变压器中设置了三个三级绕组,且由于它们中的一个用作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其余两个用作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因此,作为用于将荧光管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间接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配置以及使用用于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二配置可使用这些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因此,作为用于将荧光管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间接连接在一起的装置的第一配置表示装置LN1,它将逆变器电路A和C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以及装置LN2,它将逆变器电路B和D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同时,使用用于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二配置包括装置LN3,它将逆变器电路A和B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以及装置LN4,它将逆变器电路C和D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两端连接在一起。虽然以上装置与图5(a)中的那些不同,由于用于间接连接的每个装置的用途分别同图5(a)中的那些相同,其效果同图5(a)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同。
此外,在本第二修改实例中,如同以前的实施例,根据施加到荧光管51到54的交流电压的相位倒相情况,可进行关于是否具有用于反相或同相的间接连接操作的装置的判定,且可适当地使连接装置同相或反相操作。根据具有这种配置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由于可以在荧光管之间相抵源于荧光管的不需要的辐射分量,所以可以减少例如从荧光行进到液晶板的噪声。
对于用于间接连接的这些装置LN1到LN4,由于可以同步逆变器电路A到D,只要提供一个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如果缺少任一个其它装置,也不会出现问题,且如必要,所采用的配置可包括所有四个连接装置,以增强逆变器电路之间的同步。
接着,将参考图5(d)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修改实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中,作为用于将荧光管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间接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配置表示装置LN1,它将逆变器电路A和C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以及装置LN2,它将逆变器电路B和D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同时,使用用于荧光管照明装置的间接连接的装置的第二配置包括装置90或90’,它通过逆变器电路A和B或者C和D的扼流圈的装置执行间接连接。虽然以上装置与图5(a)中的那些不同,由于用于每个间接连接装置的用途分别同图5(a)中的那些相同(90和90’对应于LN3和LN4),其效果同图5(a)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同。
对于本第三修改实例中,如同以前的实施例,根据施加到荧光管51到54的交流电压的相位倒相情况,可进行关于是否具有用于反相或同相的间接连接操作的装置的判定,且可适当地使连接装置同相或反相操作。根据具有这种配置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由于可以在荧光管之间相抵源于荧光管的不需要的辐射分量,所以可以减少例如从荧光行进到液晶板的噪声。
对于图5(d)中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90或90’,作为用于连接逆变器电路A和B或者C和D的方法,所使用的配置采用变压耦合,将变压器的每个绕组用作扼流圈,但是,根据同以上第三实施例(图3(b)-(e))相类似的实例可使用一种配置。
对于这些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LN1、LN2、90和90’,由于可以同步逆变器电路A到D,只要提供一个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如果缺少任一个其它装置,也不会出现问题,且如必要,所采用的配置可包括所有四个连接装置,以增强逆变器电路之间的同步。
以上描述了第五实施例。但是,作为用于将荧光管两端处的逆变器电路间接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配置以及作为用于间接连接荧光管照明装置的装置的第二配置利用所述原理,从而使用逆变器电路内的各种绕组,作为每个逆变器电路中生成的共振频率经由源自绕组中生成的感生电动势的磁通量互相发送的结果,每个逆变器电路的共振频率同步共振。因此,上述各种绕组可用于以上的第一和第二配置中的任一个,且该特点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此外,对于以上的第二配置,通过并联三个或更多荧光管照明装置中提供的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等,可间接连接三个或更多荧光管照明装置,其中对于荧光管照明装置的数量没有限制,且该特点包含在本发明之内。此外,对单个荧光管照明装置可包含的荧光管的数目没有特殊限制。在这种情况中,对于对以上第二配置中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相位的同相连接或反相连接的选择,可选择其中任一种,只要进行间接连接以使施加到荧光管上的电压相位经每个荧光管或经单个荧光管照明装置所包含的荧光管数量而被倒相,且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使用三级绕组用于间接连接时,三级绕组的匝数少于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匝数。例如,图1(a)中,用于间接连接的三级绕组L3-1的匝数较低,例如约0.5到3匝。另一方面,用于自激励振荡的三级绕组L3-2的匝数例如约为接通晶体管8和9的基极侧所需的匝数。通过按此方式使得各匝数不同,即使对于低电压也可控制施加到荧光上的电压,使得噪声效应减小。此外,如图1(e)所示,对于同一变压器内的三级绕组,可以按同图1(a)的情况相同的方式为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和用于间接连接的三级绕组改变匝数。
到目前为止作为间接连接装置说明的实施例都涉及逆变器电路的相同部分的绕组之间的耦合,且用于间接连接的装置的定义表示通过电感耦合效应的耦合,且不包括逆变器电路之间的载流子运动。因此,通过可以被间接连接的上述各种绕组(即,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扼流圈、到被驱动单元的电源中不使用的次级绕组、并联到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绕组等等)的适当组合的耦合也可被认为是间接耦合。例如,连接可以是“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和“到被驱动单元的电源中不使用的次级绕组”之间的直接连接,或者可以是“扼流圈”和“并联到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的绕组”之间的变压耦合。
作为以上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描述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应用实例,将描述对需要来自背面的均匀平面光的液晶装置中使用的背光装置的应用实例,例如半透明液晶显示器。
-作为背光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背光装置可粗略地分成两类。一类是所谓的“直接背光”,其中与显示屏位置相对地设置荧光管且从荧光管发出的光由光扩散器扩散以便作为均匀的平面光照亮液晶屏。另一类背光装置是所谓的“侧边背光”,其中荧光管设置于显示屏的侧边且来自荧光管的光通过光导板转换成均匀的平面光以照亮显示屏。
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描述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可以应用于以上两种类型的背光装置中。以下,将参考图6到8描述对直接背光装置的应用实例作为第六实施例,且将参考图9和10描述对侧边背光装置的应用实例作为第七实施例。
图6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直接背光装置中使用的电路的配置实例,并示出了一配置,其中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荧光管照明装置以便同时同步地驱动多个荧光管。图6中,n表示自然数,其中n由技师根据使用情况(即,荧光管的数量)选择为最佳值。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直接背光装置的前视图,而图8是说明由图7中的箭头X-X表示的截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图7和8中,示出了一种情况,其中图6中n的值是3(即,当荧光管的数量是6时),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实例且可以根据使用的用途适当改变荧光的数量。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包括输入端子1和2以及逆变器电路A1-B1、A2-B2...An-Bn。在各逆变器电路中提供了以上的第一配置LN1到LNn以及以上的第二配置LNa和LNb用作间接连接装置,以及荧光15和16。
如图7和图8所示,直接背光装置30配备了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三组荧光管照明装置,它们并联到直流电源,且通过以指定宽度分开而均匀地设置每组荧光管15和16。直接背光装置30进一步包括容纳荧光管15和16的保护框架31、设置于保护框架31和荧光管15及16之间的反射板32、面向与设置有反射板32的一侧相对的荧光管15和16侧边的光扩散器33、用于固定荧光管15和16两端的两端夹具34以及用于固定荧光管15和16的中心的中心夹具35。
除已关于荧光管照明装置描述的部件之外,现在将描述每个部件的配置。通过具有一个开口侧的盒型单元以及在与开口部分相对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于盒型单元周围的凸缘部分构成保护框架31。例如,可以通过包含铁、铝或镁合金的压力加工板材料制造保护框架31。
反射板32由薄膜制成,该薄膜例如包括含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高反射率材料,且对于从荧光管发出的光,反射板32将发射到设置有反射板32的侧部的大多数光反射到荧光管侧。还可使用的不同形式的反射板32包括将高反射率材料的涂层涂覆到保护框架31上。
例如通过在诸如丙烯或聚碳酸酯的透明材料中包含高扩散率材料形成光扩散器33。光扩散器33均匀地扩散从荧光管15和16入射到入射平面上的光,并从面向入射平面的位置的径向平面(radial plane)将其发出。
两端夹具34是用于将荧光管15和16的两端设置于特定位置的支持部件。逆变器电路A和B设置于两端夹具34和保护部分31之间,该保护部分31设置于两端夹具34之外。此外,中心夹具35防止长度延伸的荧光管15和16由于其自身重量而弯曲。
现在将描述如上配置的直接背光装置30的操作。在将直流施加到逆变器电路A和B时,如以上每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在逆变器电路A和B中出现自激励振荡,且在荧光管15和16两端处,施加彼此反相的正弦电压并将其稳定化。因此,使荧光管15和16两端处的亮度相等。此后,从荧光管发出的光入射到光扩散器33的入射平面并被扩散,随后从径向平面发出。此时,因为使每个荧光管两端处的亮度相等,从光扩散器33的径向平面发出的光被均匀地发射到整个表面上。
如前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可以配置从光扩散器33发出均匀亮度的平面光的直接背光装置30。为本实施例描述了使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实例,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二到第五实施例中描述的荧光管照明装置而获得相似的效果。
可以对于设置逆变器电路A和B的位置进行各种修改。例如,逆变器电路可设置于与设置有反射板32的侧部相对的保护框架31的侧部上。但是,如果连接荧光管15和16以及具有高电压的次级绕组的线路较长,功率损耗会增加,且易于出现诸如寄生电容的不确定元件影响,这会变成噪声产生的因素。因此,较佳地,逆变器电路设置于尽可能靠近荧光管15和16两端的位置。
图9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背光装置的前视图,图10是图9中的箭头Y-Y表示的截面的说明。在第七实施例的图9和10中,说明了一种情况,其中图6中n的值是2(即,在荧光管数量是4时),但是,这仅仅是一实例且荧光管的数量可大于或小于该数字。
如图9所示,在侧边背光装置40中,荧光管15和16设置于盒型外壳44的内侧上,该盒型外壳44具有一侧上的开口,且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两组荧光管照明装置并联到直流电源。侧边背光装置40还包括设置于外壳44内面向荧光管15和16的光导板41、覆盖荧光管15和16周围并在设置光导板41的方向上具有开口的反射板42以及面向与其径向平面相对的光导板41的侧表面的下反射板43。
除已描述的荧光管照明装置之外,现在将描述每个部件的配置。光导板41包括高透射材料,诸如指定厚度的丙烯或者聚碳酸酯,并从侧部接收其两侧上设置的荧光管15和16的光并将来自径向平面45的基本均匀的平面光发出。
反射板42和下反射板43包括板材料,例如在其内侧上包括含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高反射率材料等的薄膜,或者一结构,其中高反射率涂层被涂覆于板材料上,且该板将从荧光管发出的光反射到光导板41的侧部而尽可能没有任何衰减。
现在将描述如上所述形成的侧边背光40的操作。在将直流施加到逆变器电路A和B上时,如以上每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逆变器电路A和B进行自激励振荡,且在荧光管15和16的两端处施加彼此反相的正弦电压并使之稳定化。因此,使荧光管15和16两端处的亮度相等。由于所有荧光管是同步的,所以可使每个荧光管两端处的亮度均匀。
此外,从荧光管发出的光被入射到光导板41的入射平面上以便扩散,随后从径向平面45发出。此时,因为每个荧光管两端的亮度是均匀的,所以光导板的径向平面两端处的亮度也是均匀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侧边背光装置40,它从光导板41的径向平面45发出均匀亮度的平面光。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荧光管照明装置的实例,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二到第五实施例中描述的荧光管照明装置而获得相似的效果。此外,对于第七实施例,明显的,设置逆变器电路A和B的位置不限于图中所示的那些。
虽然第六和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背光装置基于荧光管的形状是直的这一前提,但在本发明中,一般情况下荧光管不限于此,且例如也可适当地使用L形、U形或C形管。但是,因为由于管形,连接到直荧光管两端的两个逆变器电路之间存在距离,且因为该距离随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明显的,上述间接连接是有效的。
此外,在这种背光装置中,优选水平而非垂直地设置荧光管。这是因为水平设置荧光管允许管内的水银分布平整而没有向任一电极的任何偏斜,从而延长荧光管的寿命。因此,可以使得背光装置的亮度分布均衡并延长背光装置的寿命。
以上描述了直接背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和侧边背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当液晶板设置成面向这些背光装置的径向平面以形成液晶显示器时,因为从背光装置发出的光是高度均匀的,所以可以提供图像品质良好并在整个显示器上具有均匀亮度的液晶显示器。
接着,将描述液晶显示器的实施例。
作为该液晶显示器的实施例,将描述使用直接背光装置的实例,作为第八实施例,并将描述使用侧边背光装置的实例作为第九实施例。
-直接背光实例-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配置实例的侧视图。因为直接背光装置的配置同第六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这里省去其描述。如图11所示,液晶显示器50包括光学片52,并设置了按该顺序设置于与设置有反射板32的那侧相对的直接背光装置30的光扩散器33的侧部上的液晶板51(即在来自光扩散器33的光的径向平面侧上)。此外,液晶板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到液晶板51,且指定液晶板的每个像素的灰度级的信号从液晶板的驱动装置输出以便在显示屏上显示所需图像。
现在将描述每个部件的配置。对于液晶板51,可使用任何类型的半透明液晶板,例如TFT(薄膜晶体管)型板等。对于光学片52,虽然所需功能根据用作液晶板51的装置种类而不同,通常它包括偏振膜或光扩散膜等。但是,如果液晶板51是、不需要光学片52,则可省去该光学片52。
由于来自如上所述配置的液晶显示器50中包含的直接背光装置30的均匀平面光照射到液晶板51上,可以显示在整个显示屏上具有均匀水平亮度的高质量图像。
-侧边背光实例-
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配置实例的侧视图。因为侧边背光装置的配置同第七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这里省去其描述。
如图12所示,液晶显示器60包括光学片52以及按该顺序设置成面向侧边背光装置40的径向平面45的液晶板51,这里,光学片52和液晶板51与第七实施例所描述的那些相类似,且在该实施例中,液晶板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附着到液晶板51以控制液晶板51的每个像素的灰度级。
由于来自具有以上配置的液晶显示器60中包含的侧边背光装置40的约略均匀平面光照射到液晶板51上,可以显示在整个显示屏上具有均匀水平亮度的高质量图像。
此外,虽然第八和第九实施例中描述的液晶显示器基于荧光管的形状是直的这一前提,但在本发明中,一般情况下荧光管不限于此,且例如也可适当地使用L形、U形或C形管。但是,因为由于管形,连接到直荧光管两端的两个逆变器电路之间存在距离,且因为该距离随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明显的,上述间接连接是有效的。
此外,在这种背光装置中,优选水平而非垂直地设置荧光管。这是因为水平设置荧光管允许管内的水银分布平整而没有向任一电极的任何偏斜,从而延长荧光管的寿命。因此,可以使得背光装置的亮度分布均衡并延长背光装置的寿命。
产业应用
如上所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逆变器电路,可以使被驱动单元两端处施加的电压稳定以相对于彼此颠倒电压相位。因此,可以使被驱动单元两端处的输出均衡。
此外,本发明的荧光管驱动装置可以使荧光管两端处施加的电压稳定以相对于彼此颠倒电压相位。因此,可以提供一种荧光管驱动装置,它能均匀地驱动荧光管两端处的亮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荧光管驱动装置,通过反相连接逆变器电路,可提供一种荧光管驱动装置,技师在使用具有普通规格的逆变器电路时,它也能均匀地驱动荧光管两端处的亮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荧光管驱动装置,可提供一种荧光管驱动装置,其中两个或更多荧光管的亮度的相等的。
同样,因为本发明的荧光管驱动装置能减少每个逆变器电路内的噪声,可以提供具有较低噪声的荧光管驱动装置。
此外,因为本发明的荧光管驱动装置可以减少逆变器电路之间传播的噪声,可提供具有较低噪声的荧光管驱动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背光装置,背光装置中使用的荧光管的两端发出均匀亮度的光。因此,可提供能提供均匀平面发光的背光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从背光装置提供均匀的平面发光。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它能使整个显示屏的亮度均衡以提供较高的图像品质。

Claims (8)

1.一种背光设备,包括:
多个荧光管,它们以指定宽度分开而均匀地设置;
多个荧光管驱动装置,其中每个荧光管驱动装置都包括一对逆变器电路,用于将具有相反相位的电压施加到每个荧光管的两端,以驱动所述荧光管,
其中,每个荧光管驱动装置内的成对逆变器电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荧光管的两端,致使所述荧光管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荧光管;
其中,所述荧光管的一端接至所述成对逆变器电路中一个逆变器电路内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而所述荧光管的另一端接至所述成对逆变器电路中另一个逆变器电路内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其中所述一个逆变器电路内的所述逆变器变压器具有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所述另一个逆变器电路内的所述逆变器变压器具有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对逆变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多个荧光管,;并且
所述荧光管驱动装置用于同时驱动所述多个荧光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设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成对的逆变器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荧光管的一端的第一组逆变器电路和设置在所述多个荧光管的另一端的第二组逆变器电路,第一组逆变器电路沿荧光管的排列方向彼此相邻,第二组逆变器电路沿荧光管的排列方向彼此相邻,并且所有逆变器电路被连接成同步操作。
4.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它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设备和一液晶板。
5.一种背光设备,包括:
一根长的管状荧光管;和
一对逆变器变压器,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成高电压,并且将具有相反相位的高电压提供给所述荧光管的两端,
其中所述成对的逆变器变压器被分别连接到所述荧光管的两端,以便为所述荧光管提供高电压;
其中,所述荧光管的一端接至所述成对逆变器变压器中一个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而所述荧光管的另一端接至所述成对逆变器变压器中另一个逆变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其中所述一个逆变器变压器具有自激励振荡中使用的三级绕组,所述另一个逆变器变压器具有自激励振荡中不使用的三级绕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设备,包括:
多根所述荧光管,它们以指定宽度分开而均匀地设置;和
多个所述成对的逆变器变压器,
其中,将所述具有相反相位的高电压提供给所述多根荧光管中每根荧光管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设备,包括:
多根所述荧光管,它们以指定宽度分开而均匀地设置,
其中,所述一对逆变器变压器具有用于输出高电压的多个二级绕级,所述多根荧光管中相邻的荧光管的同一端和所述一对逆变器变压器中的一个逆变器变压器的所述多个二级绕组连接。
8.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设备;和
液晶面板。
CN038224313A 2002-08-06 2003-07-04 逆变器电路、荧光管照明装置、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82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28595 2002-08-06
JP228595/2002 2002-08-06
PCT/JP2003/008563 WO2004017508A1 (ja) 2002-08-06 2003-07-04 インバータ回路、蛍光管点灯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2428A CN1682428A (zh) 2005-10-12
CN1682428B true CN1682428B (zh) 2010-09-22

Family

ID=3188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2243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82428B (zh) 2002-08-06 2003-07-04 逆变器电路、荧光管照明装置、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4) US7777431B2 (zh)
EP (3) EP1796440A3 (zh)
JP (1) JP3704144B2 (zh)
KR (2) KR100760729B1 (zh)
CN (1) CN1682428B (zh)
AU (1) AU2003285746A1 (zh)
MY (1) MY141309A (zh)
TW (1) TWI278701B (zh)
WO (1) WO20040175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0167B1 (ko) * 2003-07-08 2007-04-2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구동회로
KR100840683B1 (ko) * 2004-03-25 2008-06-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101007690B1 (ko) * 2004-03-30 2011-01-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램프 구동장치
JP4627148B2 (ja) * 2004-04-09 2011-02-09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JP2006221994A (ja) * 2005-02-14 2006-08-24 Micro Space Kk ランプ駆動回路
JP2006236876A (ja) * 2005-02-28 2006-09-07 Micro Space Kk ランプ点灯回路
JP2006134663A (ja) * 2004-11-04 2006-05-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冷陰極管駆動回路
JP4560679B2 (ja) * 2004-11-10 2010-10-13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多灯式放電灯点灯装置
JP4560680B2 (ja) * 2004-11-12 2010-10-13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インバー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1107689B1 (ko) * 2004-11-17 2012-01-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의 램프 구동장치 및 방법
JP4529132B2 (ja) * 2004-12-24 2010-08-25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多灯式放電灯点灯装置
JP4950442B2 (ja) * 2005-06-02 2012-06-13 ローム株式会社 蛍光ランプの駆動装置、発光装置ならびに液晶テレビ
KR20060131248A (ko) * 2005-06-15 2006-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180786B (zh) * 2005-11-22 2012-06-20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逆变器及其控制电路、以及使用了它的发光装置和液晶电视
KR101202578B1 (ko) * 2006-04-13 2012-11-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의 백라이트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CN2927599Y (zh) * 2006-04-21 2007-07-25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压信号输出电路、镇流器和照明装置
EP1860838B1 (de) * 2006-05-24 2013-08-1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atenübertragung durch Phasenmodulation über zwei Signalpfaden
JP4870484B2 (ja) 2006-06-26 2012-02-08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JP4809751B2 (ja) * 2006-10-27 2011-11-09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US7876058B2 (en) * 2007-06-22 2011-01-2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cklighting image displays
WO2009093363A1 (ja) * 2008-01-22 2009-07-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TW200948201A (en) 2008-02-05 2009-11-16 Microsemi Corp Arrangement suitable for driving floating CCFL based backlight
JP2009224062A (ja) * 2008-03-13 2009-10-01 Sanken Electric Co Ltd 放電管点灯装置
JP5097060B2 (ja) * 2008-09-04 2012-1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478233B (zh) * 2009-01-12 2014-10-29 何曙光 一种高能效自激式双驱动半桥开关电源
TWI413354B (zh) * 2010-12-27 2013-10-21 Au Optronics Corp 驅動電路及採用此驅動電路之照明設備
CN103546042B (zh) * 2013-10-08 2017-01-18 吴锡科 一种全桥自激变换器
CN103561221B (zh) * 2013-11-15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电路和显示装置
MX358623B (es) 2014-04-15 2018-08-28 Univ Danmarks Tekniske Un ensamblaje de convertidor de energia cd-cd resonante.
CN105450011B (zh) * 2015-12-31 2019-02-15 深圳市英威腾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
JP2022148109A (ja) * 2021-03-24 2022-10-06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出力安定化回路及びdcdcコンバータ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4376A (ja) 1983-02-07 1984-08-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インバ−タ装置
US4503362A (en) 1983-06-01 1985-03-05 Intent Patent A.G. Frequency stabilized, gain controlled ballast system
JPS62234126A (ja) 1986-03-27 1987-10-14 Nec Home Electronics Ltd 蛍光ランプ用照明装置
JP2624684B2 (ja) 1987-06-17 1997-06-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H01134398U (zh) 1988-03-08 1989-09-13
JPH0432238A (ja) * 1990-05-29 1992-02-04 New Japan Radio Co Ltd Mosfetの製造方法
JPH0436997A (ja) 1990-05-31 1992-02-0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
US5055747A (en) * 1990-07-20 1991-10-08 Intent Patents A.G. Self-regulating, no load protected electronic ballast system
JP2582958B2 (ja) 1991-06-19 1997-0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JPH05130750A (ja) 1991-09-13 1993-05-25 Nissin Electric Co Ltd 直列式電圧補償装置の保護装置
JPH0590897A (ja) 1991-09-26 1993-04-09 Sony Corp オーバーサンプリングフイルタ回路
JPH05119311A (ja) * 1991-10-24 1993-05-18 Nec Corp バツクライト
JPH0590897U (ja) * 1992-05-15 1993-12-1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冷陰極管点灯装置
US5466992A (en) * 1992-08-19 1995-11-14 Bruce Industries, Inc. Inverter ballast circuit featuring current regulation over wide lamp load range
JPH0619299U (ja) 1992-08-20 1994-03-11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冷陰極管点灯装置
US5390276A (en) * 1992-10-08 1995-02-14 Briteview Technologies Backlighting assembly utilizing microprisms and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use with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3192297B2 (ja) * 1993-11-05 2001-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JPH08110522A (ja) * 1994-10-07 1996-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JPH08122776A (ja) 1994-10-24 1996-05-17 Seiko Epson Corp 液晶テレビ用バックライト
JP3259016B2 (ja) 1995-02-14 2002-02-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蛍光灯調光回路
JPH1082914A (ja) 1996-09-09 1998-03-31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H1092589A (ja) 1996-09-12 1998-04-10 Taiyo Yuden Co Ltd 熱陰極蛍光管点灯装置のインバータ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熱陰極蛍光管点灯装置
US5888880A (en) 1996-10-30 1999-03-30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Trench transistor with localized source/drain regions implanted through selectively grown oxide layer
JP3038652B2 (ja) * 1997-05-28 2000-05-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停電電源装置
JP3246397B2 (ja) * 1997-06-19 2002-01-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圧電トランスの駆動回路
US6181066B1 (en) * 1997-12-02 2001-01-30 Power Circuit Innovations, Inc. Frequency modulated ballast with loosely coupled transformer for parallel gas discharge lamp control
JP3050203B2 (ja) * 1998-04-27 2000-06-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トランスインバータ
US6210018B1 (en) * 1998-10-09 2001-04-03 Charles Kassay Angled mounting bracket for high lumen output fluorescent lamp down light fixture
EP1575155A1 (en) * 1998-10-21 2005-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iezoelectric transformer-driving circuit
JP3293592B2 (ja) 1999-06-11 2002-06-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バックライトの点灯方法
JP4071405B2 (ja) 1999-10-05 2008-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418755B2 (ja) * 1999-10-21 2003-06-23 ハリソン東芝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2001210126A (ja) 2000-01-31 2001-08-03 Sharp Corp ランプホルダ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1268941A (ja) 2000-03-17 2001-09-28 Toko Inc インバータ回路ユニット
JP3388401B2 (ja) * 2000-03-22 2003-03-24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US6433458B2 (en) * 2000-04-27 2002-08-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unit for driving piezoelectric transformer used for controlling luminance of cold-cathode tube
JP4369017B2 (ja) * 2000-05-10 2009-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灯式冷陰極管点灯装置
US6310444B1 (en) * 2000-08-10 2001-10-30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Multiple lamp LCD backlight driver with coupled magnetic components
US6326738B1 (en) * 2000-08-21 2001-12-04 Innova Electronics, Inc. Two wire light for electronic displays
JP2002123226A (ja) * 2000-10-12 2002-04-26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175891A (ja) * 2000-12-08 2002-06-21 Advanced Display Inc 多灯式バックライト用インバータ
US6888529B2 (en) * 2000-12-12 2005-05-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ntrol and drive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illumin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with LED light sources
JP2002203689A (ja) * 2000-12-28 2002-07-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電トランスを用いた冷陰極蛍光管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759362B1 (ko) * 2001-01-18 2007-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2246191A (ja) * 2001-02-14 2002-08-30 Koito Mfg Co Ltd 放電灯点灯回路
TW478292B (en) 2001-03-07 2002-03-01 Ambit Microsystems Corp Multi-lamp driving system
US6570344B2 (en) * 2001-05-07 2003-05-27 O2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Lamp grounding and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system
JP3963098B2 (ja) * 2001-07-13 2007-08-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ランプ点灯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
US6593707B1 (en) * 2002-05-15 2003-07-15 Hwa Young Co., Ltd. Cross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dual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banks and transformers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5-90897U 1993.12.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86681B2 (en) 2010-08-31
JPWO2004017508A1 (ja) 2005-12-08
EP1796440A3 (en) 2013-09-25
KR20070008733A (ko) 2007-01-17
US7777431B2 (en) 2010-08-17
CN1682428A (zh) 2005-10-12
EP1796439A2 (en) 2007-06-13
AU2003285746A1 (en) 2004-03-03
TWI278701B (en) 2007-04-11
US7791286B2 (en) 2010-09-07
EP1796440A2 (en) 2007-06-13
US7936136B2 (en) 2011-05-03
US20080067958A1 (en) 2008-03-20
TW200404184A (en) 2004-03-16
US20080042967A1 (en) 2008-02-21
JP3704144B2 (ja) 2005-10-05
MY141309A (en) 2010-04-16
WO2004017508A1 (ja) 2004-02-26
EP1542347A1 (en) 2005-06-15
US20080012500A1 (en) 2008-01-17
EP1796439A3 (en) 2013-10-16
KR100825151B1 (ko) 2008-04-25
KR20070059217A (ko) 2007-06-11
US20060120109A1 (en) 2006-06-08
EP1542347A4 (en) 2007-12-05
KR100760729B1 (ko) 2007-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2428B (zh) 逆变器电路、荧光管照明装置、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CN100452940C (zh) 具有耦合的磁元件的多灯液晶显示后光驱动器
US6515427B2 (en) Inverter for multi-tube type backlight
US7443112B2 (en) Current balancing circuit for a multi-lamp system
US8008867B2 (en) Arrangement suitable for driving floating CCFL based backlight
US7764024B2 (en) Piezoelectric transformer module for generating balance resonance driving current and related light module
US7365502B2 (en) Device for driving light sources
KR100749599B1 (ko) 인버터 회로, 형광관 점등 장치, 백 라이트 장치 및 액정표시 장치
JP3806438B2 (ja) 駆動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802923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704346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10568A (zh) 荧光灯的点亮装置
JP2005190835A (ja) 液晶テレビ用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6261125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107833A (ja) 光源点灯表示装置
TWM275668U (en) Lighting driver circuit of i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1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81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