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0638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0638B
CN1670638B CN2005100559384A CN200510055938A CN1670638B CN 1670638 B CN1670638 B CN 1670638B CN 2005100559384 A CN2005100559384 A CN 2005100559384A CN 200510055938 A CN200510055938 A CN 200510055938A CN 1670638 B CN1670638 B CN 1670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unit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guidanc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559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0638A (zh
Inventor
佐藤史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0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0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70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06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5Detecting a change in reflectivity
    • H04N1/00753Detecting a change in reflectivity of a sheet relative to a particular backgrou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纸张排出单元、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上方的读取单元、操作面板以及形成在读取单元和纸张放置单元之间以使纸张可以从设备的前侧取出的开口部分。所述操作面板在读取单元中朝设备的前侧延伸以使其顶端位于和纸张放置单元的前端部分侧相同的位置或者从前端部分侧突出。设置一个区域,该区域中从操作面板的读取单元突出的突出量被设置成比操作面板的最大突出量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经提供了这样的图像读取/存储设备,平板型读取单元被设置在打印机构的上面,并且操作面板被一体形成在读取单元的前侧。例如,如在日本专利JP-A-1-247051中公开的上述结构配备一个纸张排出路径,以使记录纸张从打印机构中通过该路径排出到在设备的侧面并且在读取单元下面的位置,还配备一个取出这样排出的纸张并位于打印机构侧面(读取单元下面)的纸张排出单元。
发明内容
在这类具有打印机构和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存储装置中,其中的小型化是非常需要的,并且需要减少设备的设置区域以及设备的高度。为了减少设置区域,例如纸张排出单元被设置在打印机构的上面代替将纸张排出单元设置在打印机构的侧面,并且读取单元再被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的上面。这样的排列可以减少设置区域并且也可以抑制设备的横向扩展。也就是说,打印机构和纸张排出单元没有被互相并列设置在横向上,而是设置在垂直方向上,因此防止设备在横向上扩展。
如上所述的纸张排出单元被设置在打印机构上面并且读取单元被进一步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上面的这种结构具有一个特征,即和如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打印机构和纸张排出单元被横向安置的结构比较,设备的整体结构更高,因此需要提高考虑到上述特征的可操作性和尽可能减少设备的高度。
本发明在考虑到前述的情形下被实现,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设备配备一个位于打印机构上面具有纸张放置部分的纸张排出单元和一个位于纸张排出单元上面的读取单元,其中操作性可以被有效地提高,设备的高度可以被减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打印机构;位于打印机构上方的纸张排出单元,所述纸张排出单元具有纸张排出口以及将从纸张排出口排出的纸张放置在其上的纸张放置单元;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上方,基本覆盖纸张放置单元整个上部的读取单元;操作面板;以及形成在读取单元的下表面和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放置面之间的开口部分;其中,当从纸张排出口排出到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在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被设置为设备的前侧,相对侧被设置为后侧且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被设置成宽度方向时,所述操作面板在读取单元中朝设备的前侧延伸以使其顶端位于和纸张放置单元的前端部分侧相同的位置或者从前端部分侧突出;所述开口部分被开启以使纸张可以从设备的前侧取出;以及设置一个区域,该区域中操作面板从读取单元突出的突出量被设置成比操作面板的最大突出量小。
最好,所述区域包括一个设置在操作面板的宽度方向上面向开口部分的的一部分的中断部分。
最好,所述操作面板从读取单元的前侧端边缘向下或斜向下延伸。
最好,一个凹陷部分形成在操作面板周围的宽度方向上面向开口部分的一部分上。
最好,所述纸张排出口设计成在纸张放置单元的后侧沿宽度方向延伸,且凹陷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置成与纸张排出口的宽度相等或更长。
最好,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在纸张放置单元前端部分可绕平行于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或可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阻挡块;其中所述阻挡块定位地设置到其一部分延伸到纸张放置单元的前面以支撑在纸张放置单元前侧的纸张的第一位置、以及设置到将阻挡块容纳在纸张放置单元侧的第二位置;以及凹陷部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置成与阻挡块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或更长。
最好,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在纸张放置单元前端部分可绕平行于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的阻挡块;其中所述阻挡块定位地设置到其一部分延伸到纸张放置单元的前面以支撑在纸张放置单元前侧的纸张的第一位置、以及将阻挡块容纳在纸张放置单元侧的第二位置;以及凹陷部分和阻挡块之间的排列关系设置成使阻挡块的转动轨迹不干扰操作面板。
最好,当阻挡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其顶端部分在通过凹陷部分的同时向前和向后转动。
最好,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放置面和读取单元的下表面部分之间的纸张容纳单元,该两者被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彼此隔离;其中所述纸张容纳单元的上端和凹陷部分的上端被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基本位于相同的位置。
最好,当图像形成设备的最大装载量的纸张放置在纸张放置单元上时,凹陷部分的上端位于比纸张最上部的表面更高的位置。
最好,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多个相应于多种功能的键;其中所述多个键包括集中设置在凹陷部分右侧和左侧中的任何一侧的专用于第一种功能的键;以及所述多个键包括集中设置在另一侧的专用于不同于第一种功能的第二种功能的键。
最好,所述第一种功能是复印功能;以及第二种功能是传真功能。
最好,所述操作面板包括构型成显示与操作相关的图像的图像显示单元以及多个键;所述图像显示单元设置在凹陷部分右侧和左侧中的一侧;多个键设置在另一侧。
最好,所述操作面板配备用于切换多种功能的切换键;以及所述切换键位于从凹陷部分的基底部分到凹陷部分的顶端侧的区域。
最好,所述操作面板有一个预定的弧形;且操作面板有一个具有从读取单元突出的最大突出量的部分,所述部分偏离开口部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
最好,所述读取单元包括:可开可关的盖子部分;原稿放置在其上的原稿放置面,当盖子部分打开时,所述原稿放置面露出;以及设置在原稿放置面下侧的读取机构;原稿放置面和操作面板的操作面彼此互相倾斜。
最好,所述操作面板包括操作面;所述读取单元包括原稿放置在其上的原稿放置面;以及操作面和原稿放置面彼此互相倾斜以使它们之间的夹角设定在30°到60°的范围内。
最好,所述操作面板包括有平坦外表面的显示部分;所述读取单元包括原稿放置在其上的原稿放置面;所述显示部分和读取单元的原稿放置面彼此互相倾斜以使它们之间的夹角设定在30°到60°的范围内。
最好,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在打印机构周围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在其前部有可开/可关的开口部分,所述可开/可关的开口部分允许打印机构的部件通过该开口部分更换。
最好,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将纸张提供到打印机构的纸张提供盘;其中所述纸张提供盘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前侧操纵而被打开。
最好,读取单元包括基座部分以及相对于该基座部分可打开和可关闭的盖子部分。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打印机构;位于打印机构上方的纸张排出单元,所述纸张排出单元具有纸张排出口以及将纸张排出口排出的纸张放置在其上的纸张放置单元;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上方以基本覆盖纸张放置单元整个上部的读取单元;操作面板;以及形成在读取单元的下表面和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放置面之间的开口部分;其中,当从纸张排出口排出到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的排出方向的下游一侧被设置为设备的前侧,相对侧被设置为后侧且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被设置为宽度方向时,所述操作面板在读取单元中朝设备的前侧延伸,使其顶端位于和纸张放置单元的前端部分侧相同的位置或者从前端部分侧突出;所述读取单元有原稿放置在其上的原稿放置面;以及所述操作面板有朝原稿放置面倾斜的操作面。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打印机构;位于打印机构上方的纸张排出单元,所述纸张排出单元具有纸张排出口以及将从纸张排出口排出的纸张放置在其上的纸张放置单元;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上方以基本覆盖纸张放置单元整个上部的读取单元;操作面板;以及形成在读取单元的下表面和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放置面之间的开口部分;其中所述操作面板在读取单元中延伸到设备的前侧以使其顶端部分位于和纸张放置单元的前端部分侧相同的位置或者从前端部分侧突出;所述开口部分打开以使纸张可以从设备的前侧取出;和设置一个区域,该区域中操作面板从读取单元突出的突出量被设置成比操作面板的最大突出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在操作面板被设计成延伸到设备前侧的结构中,操作面板的延伸有可能导致纸张排出部分周围的可见性的减少以及当被排出的纸张被取出时可操作性的减少。另一方面,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操作面板中,操作面板的宽度方向上面对用于从中取出纸张的开口部分的一部分配备切除的部分或区域,该部分或区域中操作面板从读取单元的突出量被设置为小于操作面板的最大突出量。因此,开口部分的上侧面被设置为打开,并且纸张排出部分周围的可见性和当排出纸张被取出时的可操作性可以被有效地保证。
在纸张排出单元被设置在打印机构上面并且读取单元被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上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该设备的特征在于,其整体结构有可能较高。因此,从这个结构特征来看,不利的是,将读取单元(操作面板)和纸张排出单元(纸张放置单元)互相隔开设置,也就是说,因为开口部分进一步增加高度,所以被设计成比较宽。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结构中,也就是说,在操作面板被设计成从读取单元的前侧的末端边缘向下或倾斜向下延伸的结构中,操作性和可见性对于操作操作面板都是极好的。然而,当在上述状态下开口部分变窄以及设备在高度方向小型化时,操作面板在向下或倾斜向下方向的延伸可能会引起这样的问题,纸张排出部分周围的可见性变低或者很难完成取出工作。另一方面,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操作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上设置具有小突出量的中断部分或区域,开口部分的缺口被部分放大,因此纸张排出部分的开口部分周围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操作面板的延伸而受到干扰。因此,当实现设备在高度方向的小型化时,设备可以被设计成使纸张排出单元可以被容易地接触到(也就是说,通过伸入手取出纸张的操作可以被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在操作面板的周边形成一个凹陷部分,开口部分的缺口可以被有效地扩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凹陷部分的宽度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纸张排出口的宽度,因此被排出到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可以容易地被看到并被通过由凹陷部分形成的缺口中取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所述阻挡块,纸张可以被防止掉落在纸张放置单元的前侧。另外,在操作面板中凹陷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被设置为等于或长于阻挡块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可以使阻挡块充分地和很好地发挥功能,同时保证开口部分附近的充分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阻挡块的转动轨迹不干扰操作面板,并且因此可以使阻挡块充分地和很好地发挥功能,同时保证开口部分附近的充分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当阻挡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其顶部通过凹陷部分并且不受操作面板的干扰向前向后地转动。因此即使开口部分的缺口变窄,也不必限制阻挡块的尺寸。而且,阻挡块的转动轴和操作面板可以被设置成互相靠近,并且因此有助于设备的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纸张容纳单元的上端和凹陷部分的上端基本位于垂直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因此,整个纸张容纳单元上可见性优良,并且因此可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当最大装载量的纸张被放置时,操作面板的凹陷部分的上端位于比纸张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因此,即使当许多纸张被排出到纸张排出单元而靠近凹陷部分的上端时,纸张也可以被适宜地通过凹陷部分取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专门用于特殊种类功能的专用键集中被分别设置在右侧和左侧,并且因此相关的键被设置互相靠近,因此键的操作可以容易地被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当进行传真传送或复印时,因为相关的键被集中设置,键的操作可以被容易地执行来完成各自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图像显示单元只被设置在一侧面不设置在另一侧,并且多数键被设置在该另一侧时,因此当观看图像显示单元时,键操作可以被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经常使用的切换键等被设置在操作面板的顶侧,因此键操作可以被更加容易地实现。尤其当设备被放置在高的位置时,经常使用的键就被设置在前侧,因此键的操作可以被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突出量最大的操作面板的部分被移动到开口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因此在开口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附近,中心部分的上侧被保持开放。因此,即使当开口部分的间隔变窄时也可以防止纸张排出部分难以进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当读取单元的原稿放置面和操作面板的操作面被设置成互相倾斜时,即使图像形成设备被设置在高位置或低位置,都能保证进行操作面板上的键操作时的可见性,因此即使图像成形成设备被安置在任何位置也能进行良好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当操作面板的操作面和读取单元的原稿放置面互相倾斜使其间的夹角在30°到60°之间的范围时,即使设备被设置在高或低的位置都能进一步很好地保证可见性和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具有平坦的外表面的显示单元被设置到操作面板上,并且显示单元和读取单元的原稿放置面互相倾斜,使其间的夹角在30°到60°之间的范围,因此在不同的放置位置,可见性和操作性都可以被很好地保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用于更换组成打印机构的部件的开口部分被设置在围绕打印机构的外壳的前部,使开口部分能够被打开/关闭。因此,即使在纸张排出单元和读取单元被设置在打印机构上面的结构中,与打印机构相关的部件更换工作也可以被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通过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前侧操作纸张提供盘,纸张提供盘就被设置成打开状态。因此即使在纸张排出单元和读取单元被设置在打印机构上面的结构中,与纸张供给盘相关的操作,例如添加纸张的操作等,可以被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纸张排出部分被设置在打印机构上面,读取单元被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上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的特征是设备的结构整体上有可能较高。因此,在操作面板被整体地设置到读取单元这样的结构中,例如,当设备被放置在高位置时,操作面板就被设置在高位置。因此,当操作面板的操作面像先有技术一样被基本水平设置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显示器不能被检查或者难以完成按键操作。相反,如果操作面被设置成基本垂直,当设备被放置在低位置时,也可能发生上述相同的问题。尤其随着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这种类型的设备已经通常流行于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或家庭使用。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据放置空间或其他的限制,可能采用设备在高位置或低位置的不同放置情况,因此设备的结构需要满足不同的放置位置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读取单元的原稿放置面和操作面板的操作面互相倾斜成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结构的情况时,即使图像形成设备被放置在高位置或低位置,当进行操作面板上的按键操作时,都能保证可见性,因此在不同的放置位置,操作都可以被很好地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操作面板的操作面和读取单元的原稿放置面互相倾斜,使其间的夹角在30°到60°之间的范围。因此,即使设备被放置在高位置或低位置,可见性和可操作性都可以被进一步很好地保证。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参考附图将被更详细地描述。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的实例的前视图;
图2是显示图1的多功能设备的侧视图;
图3是显示图1的多功能设备的俯视图;
图4是概念性地显示图像读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概念性地显示图像形成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多功能设备的电路结构的实例的方块图;
图7是概念性地显示存储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操作面板的放大图;
图9是显示操作面板的修改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的实例的前视图;
图1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的实例的前视图;
图1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的实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将参考图1到图8被描述。
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多功能设备100的整体结构将参考图1到图3被描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被从纸张排出口323排出到纸张放置部分322的纸张的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被设置为设备的前侧,相对侧被设置为后侧,并且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被设置为宽度方向。明确地说,向前侧的方向,向左侧的方向,向右侧的方向,向后侧的方向,向上侧的方向以及向底侧的方向分别被设置为-Z方向,-X方向,+X方向,+Z方向,+Y方向和-Y方向。也就是说,Z轴方向相应于前后方向,X轴方向相应于宽度方向。
如图1到图3所示,多功能设备100包括用于读取原稿的图像读取单元200,用于以这样读出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为基础在记录媒介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以及用于操作多功能设备100的操作面板400。具有纸张排出口323和从纸张排出口323排出的纸张可以被放置在其上的纸张放置部分322的纸张排出单元320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00上面,图像读取单元200被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320上面,以使其基本覆盖纸张放置部分322的整个上部。图像读取单元200相应于“权利要求书”中叙述的读取单元。
多功能设备100被设计成图像读取单元200被安装在大致立方体的图像形成单元300的上面,图像读取单元200具有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它的纵向对应于多功能设备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并且宽于图像形成单元300。操作面板400从图像读取单元200突起到多功能设备100的前侧(-Z方向一侧)。
ADF210被设置在图像读取单元200的左端部分,以使其在图像读取单元200的深度方向(Z轴方向)延伸。ADF210馈送放置在原稿盘220上的原稿,同时使安装在其中的CCD图像传感器211(见图4)读取原稿,然后将这样被读取的原稿排出到排出盘230。原稿盘220以一平坦的形状突出,使其形成从ADF210倾斜地延伸到右上侧的倾斜的表面,原稿可以被堆叠并保持在原稿盘220上。原稿盘220配备一个采用光电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原稿是否被放置在盘上的原稿检测传感器221(见图4)。排出盘230被设置在原稿盘220的下面,在图像读取单元200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从ADF210水平地延伸到右侧,因此已被读取并被从ADF210排出的原稿可以被堆叠和保持。
盖子部分200b包括一原稿盘220,ADF210以及排出盘230,被设计成可以打开/关闭的形式从多功能设备100的前侧在垂直方向上摆动,同时被设置到多功能设备100的后侧,并且它的轴向对应于X轴方向的支撑轴(未显示)被设置作为支点。一个由透明玻璃板构成,原稿被放置在其上读取的所谓的平板型玻璃板212(见图4)被设置在排出盘230的下面,当盖子部分200b被打开时玻璃板212暴露。
这里,在图像读取单元200中,放置在原稿盘220上的原稿透过玻璃板212面向CCD图像传感器221,并且引导原稿到排出盘230的馈送路径213被设置为画出如图4中所示的圆弧。用于一张一张分离放置在原稿盘220上的原稿并且将这样分离的原稿引导到馈送路径213的供给辊214被设置到馈送路径213在原稿馈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顶部。馈送路径213上面对CCD图像传感器211的部分配备一个用于压住通过那里的原稿并且使原稿紧密接触玻璃板212的压力辊215,以及用于将原稿排出到排出盘230的排出辊216被设置在馈送路径213在原稿馈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终端部分。进一步,用于检测原稿是否通过的通道检测传感器222被设置在馈送路径213的途径上的供给辊214附近。
由于ADF120的原稿馈送速度预先通过实验或类似的方法已知,因此在馈送方向上原稿的长度可以在直到这样馈送的原稿被通道检测传感器222检测到的时刻(在馈送方向上原稿的前沿被检测到的时刻)的一段时间的基础上估计。而且,即使当预定的时间过去,如果原稿的检测没有完成,原稿在馈送时间阻塞,也就是说,所谓轧纸的发生也可以被检测。
CCD图像传感器221是一个线型传感器,沿与原稿的馈送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如图1所示的Z轴方向)延伸。多个光电二极管(未显示)被设置在线型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Z轴方向)的直线上。在CCD图像传感器211中,当强光被从光源照射到原稿时,反射光被每个光电二极管接收,并且反射光的光强度(亮度)按原稿的每个像素被转换成电信号。在图像读取单元200中,通过A/D转换器550(见图6),电信号被转换成数字数据,其中形成在原稿上的图像可被读取为图像数据。
当原稿被放置在玻璃板212的板表面212a上或者ADF210被利用时,可进行原稿的读取操作。在前者的情况中,CCD图像传感器211以左右方向(X轴方向)沿玻璃板212的板表面212a移动,此时放置在玻璃板212上的原稿的读取被逐行进行。在后者的情况中,CCD图像传感器211被移动到玻璃板212的左端部分,通过玻璃板212面对压力辊215并且固定在那个位置,由ADF210馈送的原稿的读取被逐行进行。玻璃板212的板表面212a相应于“权利要求书”中叙述的纸张放置面。
接着,图像形成单元300将被描述。如图1到图3所示,当作为记录媒介的纸张被堆叠时,用于保持纸张的纸张提供盘310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00的下面,安装成可从多功能设备100的前侧拆卸,用于保持图像被形成在其上后的纸张的纸张排出单元320被设置在纸张提供盘310的上侧。纸张提供盘310被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前侧操作,因此可以被打开。
如图5所示,通过众所周知的激光记录系统,在馈送到多功能设备的前侧(-Z方向侧)的纸张上形成色粉图像的打印单元330被大致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00的中心。而且,设置一个S形馈送路径,使纸张从底部部分的纸张提供盘310通过打印单元330被引导到上部的纸张排出单元320。S形馈送路径包括:一个用于将通过设置在纸张提供盘310前侧的上侧的纸张供给辊340馈送到多功能设备100的前侧的纸张翻转到背面的半弧形馈送路径340,一个用于将从馈送路径340传送的纸张引导到打印单元330的馈送路径345,以及一个用于在打印单元330中进一步翻转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图像的纸张,并且将纸张引导到纸张排出单元320的半弧形馈送路径350。用于将纸张排出到纸张排出单元320的纸张排出辊361被设置在馈送路径350的纸张馈送方向的终端部分。
打印单元330配备激光束发生器331,鼓形感光部件332,转移辊333,定影器334等。激光束发生器331产生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并由激光束扫描感光部件332的表面。当感光部件332的表面通过充电器(未显示)均匀充电时,感光部件332被旋转。由激光束发生器331挡描的激光束的照射部分(明亮部分)的电势降低,因此由于照射部分(明亮部分)和无照射部分(黑暗部分)之间发生的电势差,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转移辊333被设置成通过纸张面对感光部件332,它电吸引感光部件332上当从显影器(未显示)提供的色粉被选择地静电吸附到明亮部分时形成的色粉图像,并把色粉图像转移到通过转移辊333和感光部件332之间的纸张的上表面上。定影器334通过对色粉图像就已经转移到其上的纸张加热/增压而将色粉定影到纸张上。图像形成单元300对应于本发明的打印机构。图像形成单元也配备包括馈送路径360,馈送辊362到364等的双面打印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更换组成图像形成单元300的部件的开口部分372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300周围的外壳的前表面部分,还设置了前盖370用于覆盖开口部分372以打开/关闭开口部分372。前盖370被设计成其上部被设置为自由端,并且其可以绕设置于下侧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转动轴转动,这样它被设置成虚线370′所示的开放状态(见图2)。其中设有用于图像形成单元300的构件(例如处理盒等)的容纳部分被构造于开口部分372内部(这个容纳部分由图2的虚线概念性地表示)。
如图1到图3所示,操作面板400为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面板型输入/输出单元,该面板配备使用者用来操作多功能设备100的多个开关,按钮等。下面将描述操作面板的具体的结构和功能。
接下来,参考图6和7将描述多功能装置100的电气结构。如图6所示,多功能设备100包括CPU500,ROM510,RAM520,屏幕驱动单元530,输入探测器540,原稿探测传感器221,通道探测传感器222,打印单元330,A/D转换器550,压缩/解压缩单元560,二进制处理器570和电机控制器580,上述部件与总线590连接。
CPU500控制多功能设备100并执行多种程序,多种设定,原始值等被存储于ROM510中。RAM520存储CPU500数据处理中的临时数据。屏幕驱动单元530控制在与其连接的显示单元420上显示字符和图像。显示单元420对应于“权利要求书”中叙述的图像显示单元。输入探测器540探测操作面板400上设置的复印按钮410的输入。未显示的还有,输入探测器540连接到操作面板400上设置的其它多种开关,按钮等。
A/D转换器560将形成在原稿上并通过CCD图像传感器211读出的图像转换成作为图像数据的数码数据。二进制处理器570将图像数据的分级信息(通过数字化原稿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得到的信息)转换到二进制值(通过使用阈值将图像数据的每个像素的分级信息转换到1比特数据的处理)。压缩/解压缩单元560执行压缩(编码)来降低二进制数据的数据量,也执行解压缩(解码)来把压缩的图像数据恢复到原先未压缩的图像数据。
电机控制器580控制用于当放置到玻璃板212(见图4)上的原稿被读取时移动CCD图像传感器211的CCD移动电机581,用于驱动ADF210的提供辊214,压力辊215,排出辊216,纸张馈送辊(未显示)等的纸张馈送电机。进一步地,电机控制器580和其它驱动电机连接,用于驱动复印机中的其它驱动构件,例如打印单元330中的感光部件332,定影器334等。
接下来描述RAM520中的存储区域。如图7所示,RAM520配备用于多功能装置100的数据处理等的工作区域521,用于存储计算被读取的原稿数量的计数值“n”,“m”的原稿纸张数量计数存储区域522,用于存储存储请求标识以检查打印指令是否已经被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0的存储请求标识存储区域523,用于存储每个原稿的前表面的图像数据的前表面图像数据存储区域524,用于存储每个原稿的后表面的图像数据的后表面图像数据存储区域525,等等。还有未显示的,也设置了用于打印的打印程序,其它数据处理等的存储区域。
接下来描述操作面板。
如图1到3所示,图像读取单元200包括在其上表面具有玻璃板212的基座部分200a,和设置在基座部分200a上用于从上面覆盖玻璃板212的盖子部分200b。盖子部分200b相对于基座部分200a可以开闭,这样当盖子部分212b打开时,玻璃板212可以被暴露。操作面板400被提供在基座200b的前侧面,以延伸到装置的前侧面。因此,操作面板400的位置远离玻璃板212所在的区域。操作面板400包括与平板表面212a连续形成的操作表面404,板面212a和操作表面404之间没有阶梯部分。操作面板400的宽度方向上面对开口部分326的一部分配备一个区域,在其中操作面板从图像读取单元200突出的突出量被设置得比操作面板400从图像读取单元200突出的最大突出量更小。具体地说,当沿操作面板400的操作面404的方向被设置为图2的YZ平面上的突出方向时,操作面板400在突出方向上从基底部分到顶端部分的距离被定义为突出量。在这种情况下,操作面板400配备一个区域,该区域中操作面板的突出量被设置得比最大突出量(这里为P0和P1之间的距离)更小。更具体地说,操作面板400这样设置,使其操作面404在斜下方向上从图像读取单元200的前端边缘202延伸。这里,在该实施例中,纸张放置单元322的纸张放置面和图像读取单元200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隔设置得比常规设备更小,因此该设备的总高度降低。通过这样的结构,当操作面板400被设计成在斜下方向上延伸时,该设备具有这样的形状,操作面板400的顶端侧覆盖开口部分322的上侧,这样开口部分326的开口范围变窄,并且纸张排出单元320周围的可见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该实施例,操作面板400的周边边缘面对开口部分326的一部分被切除以形成一个凹陷部分402。在设置凹陷部分402的区域中,突出量被设置得比像图1的P2和P3之间的间隙的最大突出量更小。如上所述,通过形成操作面板400中的凹陷部分402,可以防止在斜下方向上延伸的操作面板400在宽阔的范围内靠近开口部分326。因此,即使当设备的高度降低,也可以防止降低纸张排出单元320周围的可见性,也可以防止降低从开口部分326取出排出的纸张的工作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设置凹陷部分402的区域的高度(例如,P2和P3之间的高度)被设置得比操作面板400的上下方向(Y轴方向)的最大高度(P0和P1之间的高度)更小,该间隙也在上下方向上增大。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设置凹陷部分402的区域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被设置得比前后方向上的最大长度(P0和P1之间前后方向的长度)更小。
阻挡块324被设置在纸张放置单元322的前端部分上。阻挡块324被设置成可绕平行于宽度方向上的轴线转动,阻挡块324被定位性地设置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其一部分延伸到纸张放置单元322的前面以支持纸张放置单元(见图2)的前侧的纸张,在第二位置阻挡块被容纳在纸张放置单元322一侧。在这样的结构中,凹陷部分402宽度方向的长度W(见图3和8)被设置得等于或者长于阻挡块324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进一步地,在凹陷部分402和阻挡块324之间的安排被这样设置,从而使阻挡块324的转动轨迹不会干扰操作面板。在图2中,阻挡块324的顶端部分的轨迹由点划线表示,并且顶端部分所画的轨迹不会干扰操作面板400。具体地说,当阻挡块324在图2中实线显示的第一位置和虚线显示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顶端部分向前后转动,同时通过凹陷部分402。在图2中,设置可转动的阻挡块,但是,可以设置可在前后方向滑动的阻挡块。如上所述,当防止纸张掉落的阻挡块324设置在纸张放置单元322的前端部分上时,它可以充分地实现作为阻挡块324的功能,并且也当阻挡块324容纳在纸张放置单元322一侧时,它可以被完全防止和操作面板400接触。尤其是当开口部分326被设计得狭窄时,阻挡块324和操作面板400之间的距离减小,这样当操作面板400上不设置凹陷部分402时,为了防止操作面板400和阻挡块324之间的干扰,就必须限制阻挡块324的尺寸。但是,通过设置凹陷部分402,可以无限制而很好地形成阻挡块324。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纸张放置单元322的纸张放置面322a和图像读取单元200的下表面部分203被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互相间隔预定的间隙,从而构成纸张容纳单元325,从纸张排出口323排出的已记录的纸张被堆叠和容纳在其中。纸张容纳单元325的上端(即图像读取单元的下表面部分)和凹陷部分402的上端402a(见图1)被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基本上互相相等。进一步地,当根据说明书规定的纸张最大装载容量被放于多功能设备100中的纸张放置单元32时,凹陷部分402的上端402a被设置得位于比纸张放置单元322上的纸张的最上表面更高的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整个纸张容纳单元325上的可见性被提高,并且与此相关地,从纸张容纳单元325取出纸张的工作可以被很好地实行。进一步地,即使当相对较大量的纸张被排出时,纸张也可以通过凹陷部分402很好地被取出,因为操作面板400的凹陷部分402的上端位于比堆叠的纸张的最上表面更高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图像读取单元200包括可以打开/关闭的盖子部分200b,当盖子部分200b打开时暴露并且原稿被放置在其上的板面212a(原稿放置面),以及作为读取机构的设置在板面212a下侧的图像传感器211。操作面板400的操作面404被倾斜,以致板面212a和操作面板400的操作面404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30°到60°(具体地说,范围从约40°到50°)。在本实施例中,θ被设置为约45°。进一步地,具有扁平外表面的显示单元420被设置到操作面板400中,并且显示单元420的外表面和图像读取单元200的板面212a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30°到60°(具体地说,例如为40°到50°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面404和显示单元420的外表面被设计得基本上互相平行,显示单元420的外表面和板面212a之间的夹角基本上被设置为45°。操作面板400可以配备一个具有操作功能的显示器(例如,触摸面板或者类似物)。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操作功能的显示单元的外表面和原稿放置在其上的板面212a之间的夹角可以被设置为30°到60°之间的范围(具体地说,例如在40°到50°之间的范围)。通过这样的结构,甚至当设备被放置于高位置或者低位置时,也可以很好地保证操作面板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地,通过在操作面板400中合适地形成如上所述的凹陷部分402,可以解决操作面板400被倾斜时操作面板400靠近开口部分326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多功能设备100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复印功能,传真功能,打印功能等。但是,操作面板400可以被设计成仅多种功能中的第一种功能专用的专用键被集中安排在凹陷部分402的右边和左边的任一边,不同于第一种功能的第二种功能专用的专用键被集中安排在另外一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中的放大图,复印功能专用的专用键被安排在凹陷部分402的一边(右边)。复印功能专用的专用键包括用于设置放大复印的放大设置键444,用于设置复印图像质量的复印图像质量设置键415,用于设置复印后纸张排列的分类设置键416,用于设置使用中的纸张盘的盘设置键417,用于设置对比度的对比度设置键418,以及用于能使多张原稿复印到一张纸上的Nin1键419。这些键集中地被安排在右边。如果有其他复印功能专用的专用键,这些键可以与上述键一起被安排在右边。传真功能专用的缩位拨号键411和重拨键412被安排在另一边(左边)。同样地,如果有其他的传真功能专用的专用键,这些键可以与上述键一起被安排在左边。如上所述,共用功能的键被安排在凹陷部分402的相同侧,因此,操作键几乎集中在一起,这样可以容易地实施键的操作以执行各自的功能。
除了上述的专用键外,还设置普通的用于多种功能的键(数字键423,开始键424,等等)。普通的用于多种功能的键可以仅集中安排在凹陷部分402的一侧或者分散地安排在凹陷部分402的两侧。进一步地,它们可以被安排在凹陷部分402的附近。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400配备切换多种功能的切换键(传真切换键426,复印切换键427,扫描切换键428),这些键被设置成位于从突出方向上凹陷部分402的基底部分到凹陷部分402的顶端部分的区域中。通过按压切换键426到428中的任何一个键,功能被切换到按压键相应的功能。关于开始键424,它被设置成位于操作面板400的突出方向上凹陷部分的基底端部分402a到凹陷部分的顶端部分的区域中。如上所述,使用相对频繁的键,例如切换键,开始键等被安排在操作面板400的顶端一侧,这样,当该设备被放置在高位置上时,频繁使用的键被安排在操作者的附近侧,因此可以提高可操作性。
进一步地,操作面板400可以被设计成图9所示的结构。在图9的操作面板400中,用于显示操作图像的显示单元420(图像显示单元)仅被设置在凹陷部分402的右侧或者左侧中的一侧,多个键(数字键423,开始键424或者复印功能专用的多种键414到419)被安排在另一侧。如上所述,显示单元42和键操作部分被安排成把凹陷部分402夹在其间,因此当观察显示单元42上的显示时可以容易地执行键操作。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10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在操作面板400的形状上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其它结构都相同。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由相同标号表示,并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在图1等显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凹陷部分402被设置在操作面板400的宽度方向中央的邻近。但是,在图10中,凹陷部分400被设置成移到操作面板400宽度方向的一侧。这个结构适用于操作面板的左右侧中的一侧的空间要求更可靠地保证的情况。在图10中,多种键被省略不再显示,但是,可以采用和图1中相同的键的安排。如上所述,没有必要在中央的邻近区域设置凹陷部分402,凹陷部分402可以形成在面对开口部分326的范围内的任何地方。凹陷部分的数目可以被设置为2个或者更多。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在操作面板400的形状上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其它结构都相同。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由相同标号表示,并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在图11中,多种键被省略而不再显示,但是,可以采用和图1中相同的键的安排。在这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中,纸张排出口323被形成为如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在纸张放置单元322的后侧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凹陷部分402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被设置为等于或者大于纸张排出口323的宽度。在这个实施例中,纸张排出口323被设置在比操作面板400的顶端部分更高的位置上,当从如图11中的前侧观察时,纸张排出口323可以通过凹陷部分402被整体观察到。纸张排出口323可以被设置在操作面板400的顶端部分的下侧。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在图12中,中断部分403被设置到操作面板400的面对开口部分326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中。在这个实施例中,操作面板400不设置在宽度方向的设置开口部分326的区域C的一部分中。在设置操作面板的在宽度方向区域的其它区域中,操作面板400的顶端部分和纸张放置单元322(开口部分326)互相邻近,以预定距离互相间隔。在相应于中断部分403的宽度方向区域C的区域中,纸张放置单元322和操作面板400在前端侧不互相面对,开口部分326的上侧保持打开。进一步地,操作面板400具有预定的曲线形状,操作面板400被这样设置,操作面板400具有从图像读取单元200最大突出量的部分(P4周围)被偏离开口部分326的宽度方向中央。在图12的情况中,中断部分被设置到宽度方向区域C的一部分,这样不设置操作面板400。但是,操作面板400可以被设置到整个宽度方向区域C上,中断部分可以被设置成使宽度方向一侧上的突出量被设置为一个小值。如上所述,代替对于操作面板400具有小突出量的凹陷部分402,不形成操作面板400的区域被设置到面对开口部分326的范围的一部分,因此能得到和形成凹陷部分402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操作面板400可以被设计成任何形状。在这个情况中,操作面板400可以被这样设计,使操作面板的突出量小的部分,或者没有操作面板形成的部分被设置在开口部分326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相反地,如果操作面板被这样设计,使突出量大的部分的位置从开口部分326的宽度方向的中央转移,纸张排出部分320周围的可见性和从开口部分326中取出排出的纸张的工作性能可以被很好地保证。进一步地,操作面板400可以被这样设计,使操作面板的突出量小的部分,或者没有操作面板形成的部分位于开口部分326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附近,或者相反地,如果操作面板可以被这样设计,使突出量大的部分位于开口部分326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参考附图说明的上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也可以被包括在本发明的主题内容中。进一步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题内容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多种修改。
(1)在上述实施例中,操作面板被设置成向板面212a(纸张放置面)倾斜。但是,在设置如上所述的凹陷部分402或者中断部分403的结构中,操作面板可以被设置为基本上平行于或者垂直于板面212a(纸张放置面)。
虽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很多等效的替代选择,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因此,上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叙述的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变。

Claims (22)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打印机构;
位于打印机构上方的纸张排出单元,所述纸张排出单元具有纸张排出口以及将纸张排出口排出的纸张放置在其上的纸张放置单元;
设置在纸张排出单元上方以基本覆盖纸张放置单元整个上部的读取单元;
操作面板;以及
形成在读取单元的下表面和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放置面之间的开口部分;
其中,当从纸张排出口排出到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的排出方向的下游侧被设置为设备的前侧,相对侧被设置为后侧且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被设置为宽度方向时,所述操作面板从读取单元的前侧端边缘向下或斜向下朝设备的前侧延伸,以使其顶端从所述纸张放置单元的前端部分侧突出;
所述开口部分被开启以使纸张可以从设备的前侧取出;以及
设置一个区域,该区域中从操作面板的读取单元突出的突出量被设置成比操作面板的最大突出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区域包括设置在操作面板宽度方向上面向开口部分的一部分的中断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凹陷部分形成在操作面板周边的宽度方向上面向开口部分的一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纸张排出口设计成在纸张放置单元的后侧沿宽度方向延伸,且凹陷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置成与纸张排出口的宽度相等或更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在纸张放置单元前端部分可绕平行于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或可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阻挡块;
其中所述阻挡块定位地设置到其一部分延伸到纸张放置单元的前面以支撑在纸张放置单元前侧的纸张的第一位置、以及设置到将阻挡块容纳在纸张放置单元侧的第二位置;以及
凹陷部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置成与阻挡块宽度方向的长度相等或更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在纸张放置单元前端部分可绕平行于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的阻挡块;
其中所述阻挡块定位地设置到其一部分延伸到纸张放置单元的前面以支撑在纸张放置单元前侧的纸张的第一位置、以及将阻挡块容纳在纸张放置单元侧的第二位置;以及
凹陷部分和阻挡块之间的排列关系设置成阻挡块的转动轨迹不干扰操作面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当阻挡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其顶端部分在通过凹陷部分的同时向前和向后转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当阻挡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其顶端部分在通过凹陷部分的同时向前和向后转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纸张放置单元的纸张放置面和读取单元的下表面部分之间的纸张容纳单元,该纸张放置面和下表面部分都被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彼此隔离;
其中所述纸张容纳单元的上端和凹陷部分的上端被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基本位于相同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当图像形成设备的最大装载量的纸张放置在纸张放置单元上时,凹陷部分的上端位于比纸张最上部的表面更高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多个相应于多种功能的键;
其中所述多个键包括集中设置在凹陷部分右侧和左侧中的任何一侧的专用于第一种功能的键;以及
所述多个键包括集中设置在另一侧的专用于不同于第一种功能的第二种功能的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种功能是复印功能;以及
第二种功能是传真功能。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操作面板包括构型成显示与操作相关的图像的图像显示单元以及多个键;
所述图像显示单元设置在凹陷部分右侧和左侧中的一侧;以及
多个键设置在另一侧。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操作面板配备用于切换多种功能的切换键;以及
所述切换键位于从凹陷部分的基底部分到凹陷部分的顶端侧的区域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操作面板有一个预定的弧形;且
操作面板有一个具有从读取单元起算的最大突出量的部分,该具有从读取单元起算的最大突出量的部分偏离开口部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读取单元包括:可开可关的盖子部分,
原稿放置在其上的原稿放置面,当盖子部分打开时,所述原稿放置面露出,且
设置在原稿放置面下侧的读取机构;以及
原稿放置面和操作面板的操作面彼此互相倾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操作面板包括操作面;
所述读取单元包括原稿放置在其上的原稿放置面;以及
操作面和原稿放置面彼此互相倾斜以使它们之间的夹角设定在30°到60°的范围内。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操作面板包括有平坦外表面的显示部分;和
所述读取单元包括原稿放置在其上的原稿放置面;
所述显示部分和读取单元的原稿放置面彼此互相倾斜以使它们之间的夹角设定在30°到60°的范围内。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在打印机构周围的外壳;
其中所述外壳在其前部有可开/可关的开口部分,所述可开/可关的开口部分允许打印机构的部件通过该可开/可关的开口部分更换。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将纸张提供到打印机构的纸张提供盘;
其中所述纸张提供盘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前侧操纵而被打开。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单元包括基座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基座部分可打开和可关闭的盖子部分;且
所述操作面板从所述基座部分延伸。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操作面和原稿放置面互相倾斜以使它们之间的夹角设顶在30°到60°的范围内。
CN2005100559384A 2004-03-19 2005-03-18 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70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80933A JP2005266522A (ja) 2004-03-19 2004-03-1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80933 2004-03-19
JP2004080933 2004-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0638A CN1670638A (zh) 2005-09-21
CN1670638B true CN1670638B (zh) 2011-07-27

Family

ID=348366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559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70638B (zh) 2004-03-19 2005-03-18 图像形成设备
CNU20052000737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842496Y (zh) 2004-03-19 2005-03-21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00737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842496Y (zh) 2004-03-19 2005-03-21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64406B2 (zh)
EP (1) EP1578106B1 (zh)
JP (1) JP2005266522A (zh)
CN (2) CN16706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0603A (ja) * 2006-04-06 2007-11-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33731B2 (ja) 2006-11-28 2009-09-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構造体
TW200830857A (en) * 2007-01-04 2008-07-16 Benq Corp Scanning device
US20080239405A1 (en) * 2007-03-27 2008-10-02 Clarence Thornton Double sided fax machine
US8103186B2 (en) * 2007-06-22 2012-01-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58641A (ja) * 2007-08-30 2009-03-1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8642A (ja) * 2007-08-30 2009-03-1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8107851B2 (en) * 2007-12-10 2012-01-31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image reading unit
JP2010249970A (ja) * 2009-04-14 2010-11-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984484B2 (ja) * 2012-04-26 2016-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6302B2 (ja) * 2012-09-14 2017-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776544B2 (ja) * 2016-01-29 2020-10-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73448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10454B2 (ja) * 2019-08-30 2023-07-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9501A (en) * 1985-02-06 1987-10-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operation panel control function
JP3205734B2 (ja) * 1999-05-31 2001-09-04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2567919Y (zh) * 2002-07-26 2003-08-20 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设备的控制面板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4893A (ja) 1992-12-22 1994-07-15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EP0606628B1 (en) * 1992-12-22 2000-04-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discharge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guide apparatus and a recording and read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JP3461364B2 (ja) * 1993-06-11 2003-10-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ィジタル複写機システム
JP2919724B2 (ja) * 1993-11-04 1999-07-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複合記録装置
JPH07283902A (ja) * 1994-04-07 1995-10-27 Fujitsu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DE69525918T2 (de) * 1994-12-28 2002-08-01 Canon Kk Bildverarbeitungsgerät
JP3595026B2 (ja) 1995-06-12 2004-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483377B2 (ja) 1995-12-01 2004-01-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889135B2 (ja) * 1996-11-28 2007-03-0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JPH10247051A (ja) 1997-03-04 1998-09-14 Canon Inc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US6879341B1 (en) * 1997-07-15 2005-04-1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Digital camera system containing a VLIW vector processor
AUPO798697A0 (en) * 1997-07-15 1997-08-0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RT51)
US5855943A (en) * 1997-08-07 1999-01-05 Haaco, Inc. Method of forming weather resistant sweet corn based animal feed products
JP3830091B2 (ja) * 2001-03-22 2006-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7046941B2 (en) * 2002-10-01 2006-05-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2004215179A (ja) * 2003-01-08 2004-07-29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4003679B2 (ja) * 2003-03-31 2007-1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複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9501A (en) * 1985-02-06 1987-10-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operation panel control function
JP3205734B2 (ja) * 1999-05-31 2001-09-04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2567919Y (zh) * 2002-07-26 2003-08-20 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设备的控制面板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10-247051A 1998.09.14
JP特许第3205734号B2 2001.06.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78106A3 (en) 2006-07-26
EP1578106A2 (en) 2005-09-21
JP2005266522A (ja) 2005-09-29
EP1578106B1 (en) 2019-04-17
CN2842496Y (zh) 2006-11-29
CN1670638A (zh) 2005-09-21
US7764406B2 (en) 2010-07-27
US20050219656A1 (en) 2005-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063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1494713B (zh) 显示输入装置
JP44435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821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スキャナー装置
JP20091041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印刷方法
JP466902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H0427055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0136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2795490B (zh)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972922B2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
EP2667257B1 (en) Display inpu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0351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089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8001390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2675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276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9218B2 (ja) 用紙仕分け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68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23818A (ja) 画像編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809351B2 (ja) 受付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054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21052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方法
JP20100628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74426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2668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81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781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