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5490B -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5490B
CN102795490B CN201210158880.6A CN201210158880A CN102795490B CN 102795490 B CN102795490 B CN 102795490B CN 201210158880 A CN201210158880 A CN 201210158880A CN 102795490 B CN102795490 B CN 102795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omponent
size
holding portions
cylindrical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88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5490A (zh
Inventor
水口惠介
丸田正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95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5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5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54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1Angle
    • B65H2511/212Rotary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6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并显示收容在供纸盒中的薄片体的尺寸。第一构件包括在轴向上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能绕轴转动的筒状保持部。第二构件以能沿筒状保持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组装在第一构件上,并包括第二显示部和第二被检测部。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能通过限制部来进行限制。当筒状保持部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限制部限制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当筒状保持部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限制部允许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并且第二显示部到达第一区域,且第二被检测部到达第二区域。据此,能够简单地设定薄片体尺寸,并且能够尽可能地防止薄片体尺寸的误设定。

Description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该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向使用者显示收容在供纸盒中的薄片体的尺寸,并且使具备所述供纸盒的供纸装置或图像形成装置能自动识别薄片体尺寸。
背景技术
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具有上述这些功能的数码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都具备供纸盒,该供纸盒用于收容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多张薄片体。通常,收容有不同尺寸薄片体的多个供纸盒被装拆自如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上。在此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向使用者显示哪个供纸盒中收容有哪种尺寸的薄片体,并且使所述装置主体能自动识别薄片体尺寸。本申请人以往曾提出一种能够实现上述两种功能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
以往提出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为旋钮式装置,其包括薄片体尺寸显示部和检测图形部,所述检测图形部通过指定的检测传感器能够识别该显示部上显示的每个尺寸。通过使用者根据收容在供纸盒中的薄片体尺寸将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转动到适当位置,从而由所述显示部显示薄片体尺寸,并由所述检测传感器识别薄片体尺寸。
然而,收容在供纸盒中的薄片体具有“B5”、“A4”、“B4”、“A3”等定型尺寸的薄片体(以下称为“定型薄片体”)、以及所述定型尺寸以外的薄片体(以下称为“其他薄片体”)。在以往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中,定型薄片体与其他薄片体之间的变更可通过简单的旋钮变更操作来进行。因此,即使将薄片体尺寸设定为“其他薄片体”,也有可能因误操作而轻易被改变。
通常,供纸盒具备传感器功能,针对定型尺寸的薄片体,能够检测出所收容的薄片体的尺寸。因此,即使定型薄片体间发生了尺寸设定的误操作,也能够容易地进行修正。但在设定为其他薄片体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功能被无效化,薄片体尺寸由使用者从操作面板等输入来设定。因此,如果在其他薄片体与定型薄片体之间发生设定的误操作,则修正起来需要花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使用该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简单地设定薄片体尺寸,并且能够尽可能地防止薄片体尺寸的误设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显示收容在供纸盒中的薄片体的尺寸,并将所述尺寸的识别信息提供给指定的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所述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包括:第一构件,其包括:筒状保持部,在轴向上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能绕轴转动;第一显示部,保持在所述筒状保持部的第一区域上,并显示所述薄片体的第一尺寸;以及第一被检测部,形成在所述筒状保持部的第二区域上,并且作为由所述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进行所述第一尺寸检测动作的对象;以及第二构件,以能沿所述筒状保持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组装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卡合部,与所述筒状保持部卡合;第二显示部,与所述卡合部连接设置并显示所述薄片体的第二尺寸;以及第二被检测部,作为由所述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进行所述第二尺寸检测动作的对象,其中,所述第一构件还包括限制所述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的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当所述筒状保持部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限制所述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当所述筒状保持部位于和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不同的第二转动位置时,允许所述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并且让所述第二显示部到达所述第一区域,让所述第二被检测部到达所述第二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供纸装置,包括:供纸盒,用于收容薄片体;所述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以及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一被检测部或所述第二被检测部进行检测动作,以检测收容在所述供纸盒中的薄片体的尺寸。
本发明还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述的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在从所述供纸盒提供的薄片体上形成图像。
据此,能够简单地设定薄片体尺寸,并且能够尽可能地防止薄片体尺寸的误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供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复印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图1的A部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上述复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断面图。
图4是表示上述复印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第一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上述第一构件的功能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第二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不同角度观察上述第二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立体图,表示第二构件处于退避姿势的状态。
图10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9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立体图,表示第二构件处于显示姿势的状态。
图12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11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供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复印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在本发明中,供纸装置能够应用于具备收容薄片体的供纸盒的所有装置、例如打印机、传真机或具备上述这些功能的数码复合机等。
复印机1是所谓的体内排纸型复印机,其包括:箱形的装置主体10,内部具有图像形成部40和供纸部60等;图像读取部20,配置在装置主体10的上部;以及出纸部30,设置在装置主体10和图像读取部20之间,排出形成图像后的薄片体,并至少向前方敞开以取出该薄片体。
在装置主体10的前面具有:配置在上部的开闭盖101;以及在开闭盖101的下部沿上下方向层叠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供纸盒11、12、13、14。开闭盖101能以其左端为转动轴,相对于装置主体10向前方的左侧方向开闭。另一方面,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分别安装成能相对于装置主体10向前方抽出。
在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前方的右端一侧,分别设有矩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窗部111、121、131、141。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的内部具有面向所述窗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1、S2、S3、S4。第一~第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1~S4由使用者根据各供纸盒收容的薄片体的尺寸通过手动操作来设定。
图2是放大图1的A部的示意图。第一~第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1~S4分别包括以旋钮方式转动的薄片体尺寸显示部,关于这些显示部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此处表示了在第一窗部111中第一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1显示“A4”的例子。这表示第一供纸盒11中收容有A4尺寸的薄片体。当在第一供纸盒11中放置了A4尺寸的薄片体时,使用者操作第一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1来进行设定,以使显示部的“A4”部分与第一窗部111相对。通过上述设定,使用者能够通过第一窗部111看出第一供纸盒11中收容有A4尺寸的薄片体,并且装置主体10所具有的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开关装置90)能够自动识别第一供纸盒11中收容有A4尺寸的薄片体。
第二~第四供纸盒12~14也与上述第一供纸盒11相同。图2还表示了以下例子,即,第二窗部121中第二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2显示“B5”,第三窗部131中第三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3显示“A3”,第四窗部141中第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4显示“其他”。这表示第二供纸盒12中收容有B5尺寸的薄片体、第三供纸盒13中收容有A3尺寸的薄片体、第四供纸盒14中收容有定型尺寸以外的其他尺寸的薄片体,并且意味着进行了上述的尺寸显示和装置主体10的自动识别。
返回图1,图像读取部20隔着用于形成出纸部30的空间,配置在装置主体10的上部。图像读取部20被支柱部102和侧壁支承,所述支柱部102配置在装置主体10上面的左侧,所述侧壁配置在装置主体10上面的后侧。所述图像读取部20包括:自动供稿单元20B,将要被复印的原稿提供到原稿读取位置,读取后再进行排纸;以及扫描单元20A,具有读取所述原稿图像的光学系统(图3)。
出纸部30是将基于图像读取部20读取到的原稿图像在装置主体10形成图像后的纸排出的部位,出纸部30包括出纸盘31和出纸口32。出纸口32设置在支柱部102的右侧面(与出纸部30相对的面)上,用于将形成图像后的纸从装置主体10排出。出纸盘31是纸接收面,用于接收从所述出纸口32排出的纸。
图像读取部20的前面安装有操作部50。操作部50用于接受来自使用者的各种操作指令和设定指令。在此,图示了作为操作部50的面板,该面板包括:操作显示部51,由液晶显示器(LCD)等构成,该液晶显示器显示用于输入各种复印动作的设定等的操作引导信息等,并显示各种操作按钮等;以及开始键52,用于使用者输入印刷执行指令。此外,具有接受印刷份数等的输入的数码键等。
接着,说明复印机1的内部构成。图3是简要表示复印机1内部结构的断面图。如上所述,复印机1包括在上面具有支柱部102的装置主体10、图像读取部20、出纸部30和操作部50。并且,装置主体10的内部包括供纸部60、图像形成部40和定影部47。
图像读取部20包括扫描单元20A和配置在扫描单元20A上方的自动供稿单元20B。扫描单元20A的内部包含移动框体21,所述移动框体21具有向原稿照射光的曝光灯。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扫描单元20A还内置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和光学系统等,所述CCD传感器对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图像数据,所述光学系统用于将所述反射光导向所述CCD传感器。而且,在扫描单元20A的上面具有:第一稿台玻璃22,用于读取放置的原稿;以及第二稿台玻璃23,用于读取自动供纸的原稿。
自动供稿单元20B包括:原稿供给盘,储存将要被读取的原稿;以及排出部,接收读取后的原稿。自动供稿单元20B通过其内部具有的原稿输送机构的动作,从所述原稿供给盘向第二稿台玻璃23的原稿读取位置输送原稿,并且将读取后的原稿排出到排出部。
装置主体10的供纸部60向图像形成部40提供薄片体。供纸部60具有:第一~第四纸储存部110~140,分别与上述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对应,并收容有各尺寸的薄片体;以及手动供纸部150,由手动供纸盘15构成,所述手动供纸盘15开闭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10的右侧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一~第四纸储存部110~140包括对薄片体摞进行定位的游标和提升器等,所述提升器以弹起方式使薄片体摞抬起,并使最上层的薄片体与后述的搓纸辊621~624抵接。
从所述供纸部60经过图像形成部40和定影部47、直到出纸口32的路径上,设有用于输送薄片体的薄片体输送通道。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包括:第一薄片体输送通道611,从第一~第四纸储存部110~140到图像形成部40;第二薄片体输送通道612,从手动供纸部150到图像形成部40;以及第三薄片体输送通道613,从图像形成部40到出纸口32。
在第一~第四纸储存部110~140的纸取出侧的上部分别具有:搓纸辊621、622、623、624,用于将所收纳的薄片体一张张地取出;以及供纸辊对631、632、633、634,配置在所述搓纸辊621、622、623、624的下游。供纸辊对631、632、633、634用于将抽出的薄片体送入第一薄片体输送通道611。
在第一薄片体输送通道611中具有将纸向图像形成部40输送的输送辊对641、642、643、644。此外,第二薄片体输送通道612包括:供纸辊635,取入手动放置的薄片体;以及输送辊对645,将所述手动放置的薄片体向图像形成部40输送。而且,在第一薄片体输送通道611的终端位置上设有校准辊对65,用于使薄片体在图像形成部40的上游附近待机。在第三薄片体输送通道613的终端位置上配置有排出辊对66,用于将薄片体向出纸部30输送(排出)。沿所述排出辊对66设置有出纸口32。
图像形成部40基于图像读取部20得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从供纸部60输送来的薄片体上进行转印调色剂像的处理。图像形成部40包括:设置成能绕轴旋转的感光鼓41;以及沿所述感光鼓41圆周面配置的带电器42、曝光装置43、显影装置44、转印辊45和清洁装置46。
感光鼓41用于在其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和基于所述静电潜影生成的调色剂像。感光鼓41优选使用圆周面上层叠有非晶态硅层的非晶态硅感光鼓。带电器42使感光鼓41的圆周面均匀带电。曝光装置43向旋转的感光鼓41的圆周面照射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调制成的激光。感光鼓41的圆周面中被激光照射部分的电荷被除去,由此,在该感光鼓41的圆周面上形成与激光照射图形对应的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44通过内置的显影辊向感光鼓41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如果向感光鼓41提供调色剂,则调色剂附着在形成有所述静电潜影的部分上,由此,在感光鼓41的圆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显影装置44上能够装拆地安装有省略图示的调色剂容器,如果显影装置44内的调色剂被消耗,则从该调色剂容器补充调色剂。
转印辊45与感光鼓41构成夹缝部,并在被送入所述夹缝部的纸上,转印在该感光鼓41圆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当感光鼓41圆周面的调色剂像例如带正电时,转印辊45将与调色剂像的电荷极性相反的负电荷赋予薄片体。清洁装置46除去转印处理后的残留在感光鼓41圆周面上的调色剂,使其清洁化。
定影部47通过加热,对由图像形成部40实施了调色剂像转印处理后的薄片体进行定影处理。定影部47包括:加热辊471,内部安装有通电发热体;以及加压辊472,其圆周面与所述加热辊471的圆周面相对配置。通过使转印处理后的薄片体通过被驱动旋转的加热辊471和加压辊472之间的夹缝部,从而得到来自加热辊471的热量来进行定影处理。此后,薄片体经由第三薄片体输送通道613和排出辊对66被排出到出纸部30。
图4是复印机1的电结构的框图。复印机1包括控制该复印机1各部分动作的控制部48。控制部48例如由存储控制程序的ROM和微机构成,所述微机内置有临时存储数据的闪存器等存储部。
控制部48,根据向操作部50赋予的操作指令,使图像读取部20、图像形成部40、定影部47和供纸部60等得以驱动,对薄片体进行指定的图像形成动作。例如,当图像读取部20上放置有A4尺寸的原稿薄片体、且使用者向操作部50发出了执行等倍复印动作的操作指令时,控制部48,使从供纸部60中收容有A4尺寸薄片体的供纸盒(图2的例子中为第一供纸盒11)送出薄片体,并在图像形成部40和定影部47对该A4薄片体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和定影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纸部60包括薄片体传感器67以及具有多个接点开关的开关装置90(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控制部48具有薄片体尺寸判定部481的功能。薄片体传感器67分别设置在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第一~第四纸储存部110~140)上,用于输出与各供纸盒中收容的薄片体的尺寸对应的第一检测信号。薄片体传感器67例如可以使用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把与供纸盒内的游标等联动而移动的光反射构件或光遮挡构件作为检测要素。薄片体传感器67能识别的薄片体尺寸例如为“A5”、“A4”、“A3”、“B5”、“B4”、“LT(信笺尺寸)”。
开关装置90与分别配置在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上的第一~第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1~S4对应设置,用于对检测图形进行检测,所述检测图形由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1~S4形成,用于薄片体尺寸识别。即,开关装置90检测由使用者设定的薄片体尺寸的识别信息,并输出与该检测到的薄片体尺寸对应的第二检测信号。
薄片体尺寸判定部481判定分别收容在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中的薄片体的尺寸,并提供控制部48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选择供纸盒等所需的薄片体尺寸信息。薄片体传感器67输出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以及开关装置90输出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被输入所述薄片体尺寸判定部481。
能够通过第一~第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1~S4设定的薄片体尺寸例如为“A5”、“A4”、“A3”、“B5”、“B4”、“LT”等定型尺寸、以及定型尺寸以外的“其他”尺寸。当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表示定型尺寸的薄片体时,薄片体尺寸判定部481对比由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得到的尺寸和由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得到的尺寸。当两者一致时,将得到的尺寸提供为薄片体尺寸信息。另一方面,当两者不一致时,薄片体尺寸判定部481输出错误信号,并使操作部50的面板(操作显示部51)上显示错误信息。
相对于此,当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表示“其他”时,薄片体尺寸判定部481使从薄片体传感器67提供来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无效,并使操作部50的面板上显示薄片体尺寸的输入画面,促使使用者定制输入薄片体尺寸信息。所述定制输入例如为“LDR”、“LGL”、“Folio”、“EXEC”等日本国内使用较少的规格的选择输入,或者是使用者独自设定的薄片体宽度和薄片体长度的数值输入。如果将薄片体尺寸信息输入操作部50,则薄片体尺寸判定部481将所述薄片体尺寸信息提供给控制部48。
接着,基于图5~图12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具体结构。上述第一~第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 1~S4全部具有相同结构,以下将它们作为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的第一构件70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构件70的功能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的第二构件80的立体图,图8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第二构件80的立体图。图9是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的立体图,表示第二构件80处于退避姿势T1的状态,图10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9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的立体图。图11是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的立体图,表示第二构件80处于显示姿势T2的状态,图12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11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显示分别收容在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中的薄片体的尺寸,并且将薄片体尺寸的识别信息提供给开关装置90。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包括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80,所述第二构件80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构件70移动的方式,组装在所述第一构件70上。
第一构件70包括筒状保持部71、第一显示部72、第一被检测部73、肋74和旋钮操作部75。筒状保持部71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件,其内部设有轴孔710。通过使直立设置在供纸盒内的转动支承轴(省略图示)插通轴孔710,第一构件70能够绕筒状保持部71的中心轴转动。另外,第一构件70上设置有省略图示的棘轮机构,每转动一定的角度会发出卡嗒声。
如图5所示,筒状保持部71的上端配置有旋钮操作部75,其下方设定有第一区域Y1,所述第一区域Y1上配置有第一显示部72,并且在所述第一区域Y1的下方设定有第二区域Y2,所述第二区域Y2上配置有第一被检测部73。在第二区域Y2下方的第三区域Y3中筒状保持部71的圆周面露出,该第三区域Y3的圆周面上沿上下方向(轴向)直立设置有肋74。
在筒状保持部71的圆周面上,从所述第二区域Y2横跨到第三区域Y3,设置有弹性支承部711,所述弹性支承部711用于支承设定为显示姿势T2状态的第二构件80。弹性支承部711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承片712和支承爪713构成,所述支承爪713从所述支承片712的下端向径向外侧突出设置。支承片712是细长且具有弹性的构件,由沿筒状保持部71圆周面的上下方向穿出的切口714形成。
参照图5和图6,第一显示部72包括圆筒形的显示外周面,所述显示外周面被保持在筒状保持部71的第一区域Y1中,用于显示定型尺寸(第一尺寸)的薄片体尺寸。在第一显示部72的所述显示外周面上,印刷有“A5”、“A4”、“A3”、“B5”、“B4”、“LT”等通用定型尺寸(这些尺寸根据预定使用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的尺寸显示标记。
具体而言,在筒状保持部71的周向上设定有多个宽度相同的单独区域R1、R2、R3、R4……。例如单独区域是将筒状保持部71的圆周面每隔45度划分成带状的八个区域。在与所述单独区域R1、R2、R3、R4……的区域对应的第一显示部72的显示外周面上,分别印刷有尺寸显示标记。图6表示了与单独区域R1对应的第一显示面72R1上印刷有“A3”尺寸显示标记的例子。此外,在与单独区域R2对应的第二显示面72R2上印刷有“B4”尺寸显示标记,在与单独区域R3对应的第三显示面72R3上印刷有“A4”尺寸显示标记。另外,与单独区域R4对应的第四显示面72R4上没有印刷尺寸显示标记。这是因为第四显示面72R4的区域中预定由第二构件80的第二显示部82进行显示。
第一被检测部73形成在筒状保持部71的第二区域Y2上,是由开关装置90进行的所述定型尺寸检测动作的对象。第一被检测部73形成由凹凸形状构成的检测图形,用于通过后述具备多个接点开关91、92、93的开关装置90来识别薄片体尺寸。对应于上述单独区域R1、R2、R3、R4……的区域,第一被检测部73上设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1、73R2、73R3、73R4。在各图形形成区域73R1、73R2、73R3、73R4分别形成有按照正上方的显示面72R1、72R2、72R3、72R4上显示的每个薄片体尺寸而预先设定的凹凸形状。
为了形成所述凹凸形状,图5所示的第二区域Y2如图6所示在上下方向上被划分为三层,并设定有三个凹凸形成单元P1、P2、P3。通过所述凹凸形成单元P1、P2、P3形成凸面和凹面,并通过上述凸面和凹面的组合来形成检测图形。例如,在与单独区域R1对应的第一图形形成区域73R1上,凹凸形成单元P1、P2、P3都是凸面。如果将凸面表示为○(导通)、将凹面表示为×(断开),则所述第一图形形成区域73R1表示“○○○”的检测图形,当在开关装置90中检测到该检测图形时,上述薄片体尺寸判定部481接收表示该供纸盒中收容有“A3”尺寸薄片体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
在与单独区域R2对应的第二图形形成区域73R2上,凹凸形成单元P1和P3为凸面、凹凸形成单元P2为凹面。此外,在与单独区域R3对应的第三图形形成区域73R3上,只有凹凸形成单元P1为凸面、而凹凸形成单元P2和P3都是凹面。即,第二图形形成区域73R2表示“○×○”的检测图形,第三图形形成区域73R3表示“○××”的检测图形,所述检测图形分别为表示“B4”尺寸薄片体和“A4”尺寸薄片体的识别信息。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图形形成区域73R1、73R2、73R3,是形成用于识别薄片体尺寸的检测图形的凹凸形状部。相对于此,在与单独区域R4对应的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4(容纳部)上,有意图地没有形成凸面(检测图形)。这是因为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4预定用于允许第二构件80的第二被检测部83进入,形成“其他”薄片体用的检测图形。
此处,在第一被检测部73中,凹凸检测图形可以由八个单独区域R1~R8与三个凹凸形成单元P1~P3形成,该凹凸检测图形如表1所示有八种状态。表1中与上述例子相同,○表示凸面、×表示凹面。
(表1)
  单独区域   P1   P2   P3
  R1   ○   ○   ○
  R2   ○   ×   ○
  R3   ○   ×   ×
  R4   ×   ×   ○
  R5   ×   ×   ×
  R6   ×   ○   ○
  R7   ×   ○   ×
  R8   ○   ○   ×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独区域R4的检测图形(只有凹凸形成单元P3为凸面),不是由第一构件70的第一被检测部73形成,而是由下述第二构件80的第二被检测部83的凸面形成。另一方面,单独区域R5是预定为检测图形全部是凹面的区域。因此,在第一被检测部73中,与单独区域R4对应的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4和与单独区域R5对应的第5图形形成区域(图6中未表示),其凹凸形成单元P1~P3都是凹面。
肋74是沿筒状保持部71的上下方向直立设置的条形凸起。肋74的下端缘741(限制部)位于比筒状保持部71的下端略微靠上方的位置上,肋74的上端与第一被检测部73的凹凸形状部连接。当筒状保持部71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下端缘741限制第二构件80的轴向移动。另一方面,当筒状保持部71位于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不同的指定的第二转动位置时,肋74发挥引导第二构件80的轴向移动的作用。
旋钮操作部75是使用者为了设定薄片体尺寸而将第一构件70绕筒状保持部71的轴转动时进行操作的部分。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并且能够防滑,旋钮操作部75呈将小突起连接为环状的形状。
第二构件80以能沿筒状保持部71的轴向移动的方式,组装在第一构件70上,并且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构件80包括卡合部81、第二显示部82和第二被检测部83。
卡合部81与第一构件70的筒状保持部71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81包括俯视呈方形的平板状框架构件810、以及贯穿该框架构件810中央部的通孔811。筒状保持部71插通于所述通孔811(参照图9~图12),由此,第二构件80在维持与第一构件70的卡合状态的情况下,能沿筒状保持部71的轴向移动。
通孔811为大致圆形的孔,而形成该通孔811的框架构件810的内周壁包括:两个局部的大径部812、813(第二部分)以及直径小于大径部812、813(图8)的小径部814(第一部分)。小径部814具有略大于筒状保持部71外径的内径。因此,在卡合部81与筒状保持部71的第三区域Y3(图5)嵌合的状态下,如果小径部814与肋74的直立设置位置相对,则小径部814与肋74的下端缘741发生干扰。大径部812、813具有略大于筒状保持部71外径的内径,所述筒状保持部71的外径包含肋74的直立设置高度。因此,大径部812、813与肋74的直立设置位置相对时不会发生干扰。
即,利用第一构件70(筒状保持部71)的转动位置,来对第二构件80(卡合部81)的沿所述轴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和解除上述限制。当筒状保持部71位于筒状保持部71的肋74与小径部814相对的转动位置(第一转动位置)时,由于小径部814与肋74的下端缘741发生干扰,所以第二构件80不能从图9、图10所示的退避姿势T1状态向轴向上方移动。而当筒状保持部71位于肋74与大径部812或大径部813任意一个相对的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时,第二构件80可以从退避姿势T1向轴向上方移动,转换至图11、图12所示的显示姿势T2的状态。向所述轴向上方移动时,由肋74引导大径部812或大径部813。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筒状保持部71上直立设置肋74的简单结构,能够实现第二构件80的轴向的移动限制以及第二构件80轴向移动时的引导功能。
第二显示部82用于显示定型尺寸以外(第二尺寸)的薄片体尺寸。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显示部82用于显示“其他”。第二显示部82包括垂直板820,所述垂直板820具有与第一显示部72的圆筒曲面大致一致的曲面。所述垂直板820的下端连接设置在卡合部81的一个侧边上。垂直板820的上部表面(图7中所表示的面)上设有显示区域821,该显示区域821上印刷有“其他”这样的尺寸显示标记。另外,垂直板820的两侧边缘上直立设置有间隔肋822。
在第二构件80移动到显示姿势T2的状态下,第二被检测部83成为由开关装置90进行的薄片体尺寸的检测对象。第二被检测部83包括从卡合部81的另一个侧边直立设置的干扰片831。干扰片831能进入上述说明的第一构件70的第一被检测部73,并将凹凸形成单元的一个填补为凸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干扰片831(第二被检测部83)能进入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4的凹凸形成单元P3,并在进入所述凹凸形成单元P3的状态(显示姿势T2)下形成凸面。即,干扰片831在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4上形成“其他”尺寸用的检测图形。干扰片831的顶面为操作面832,该操作面832在使用者移动第二构件80时用手指进行操作。
参照图9和图10,开关装置90包括通过与检测对象(本实施方式为第一被检测部73、第二被检测部83形成的检测图形的凸面)的干扰动作而进出的三个接点开关91、92、93。接点开关91、92、93被箱体94保持,如果与检测对象抵接则进入箱体94内并输出导通信号。当接点开关91、92、93未与检测对象抵接时,不输出导通信号而保持断开状态。
开关装置90安装在装置主体10上,并接近供纸盒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的设置位置。在箱体94的上下设置有卡止片95、96,用于将开关装置90组装到装置主体10上。
接着,参照图9~图12说明第二构件80的姿势变更。图9和图10是第二构件80处于退避姿势T1的状态,表示了第一构件70(筒状保持部71)的转动位置被设定为筒状保持部71的肋74与卡合部81的大径部812相对的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的状态。在处于退避姿势T1时,第二构件80在卡合部81的通孔811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保持部71最下方的位置嵌合的状态下,与第一构件70卡合。
在退避姿势T1,第二显示部82退避到第一显示部72的下方。在图5所示的区域中,第二显示部82的显示区域821位于第二区域Y2。因此,第一~第四供纸盒11~14的第一~第四窗部111~141(图2)上显示第一显示部72的显示内容,而不显示第二显示部82的显示内容。此外,第二被检测部83退避到第一被检测部73下方的第三区域Y3。因此,第二被检测部83(干扰片831)处于未形成针对开关装置90的检测图形的状态。
与图9和图10的状态不同,当筒状保持部71的转动位置被设定为筒状保持部71的肋74与卡合部81的小径部814相对的转动位置(第一转动位置)时,由于小径部814的上缘部和肋74的下端缘741发生干扰,所以限制了第二构件80向轴向上方的移动。而当筒状保持部71处于第二转动位置的状态下,允许第二构件80沿筒状保持部71而向轴向上方移动。即,肋74与大径部812对准,并且第一被检测部73的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4与第二被检测部83对准,所述第一被检测部73的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4是为了收容第二被检测部83而准备的区域。
图11和图12表示第二构件80处于显示姿势T2的状态。在显示姿势T2,卡合部81移动到筒状保持部71的第三区域Y3的最上侧。第二显示部82到达第一区域Y1,位于第一显示部72的前方,覆盖并遮挡第一显示部72。因此,在显示姿势T2,第二显示部82的显示区域821位于第一~第四窗部111~141(图2),第一~第四窗部111~141显示“其他”的印刷文字。
此外,第二被检测部83到达筒状保持部71的第二区域Y2并形成针对开关装置90的检测图形。即,第二被检测部83进入第四图形形成区域73R4,并在凹凸形成单元P3上构成凸面。开关装置90最下侧的接点开关93因与第二被检测部83抵接而被按下。由此,开关装置90输出上述表1所示的表示单独区域R4的检测图形“××○”的信号。
在显示姿势T2,第二构件80被设置在筒状保持部71圆周面上的弹性支承部711的支承爪713支承(图12)。当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使卡合部81上升时,小径部814的内周壁与支承爪713发生干扰而使支承片712向内侧弹性变形。如果卡合部81移动到筒状保持部71的第三区域Y3的最上侧,则小径部814的内周壁对支承爪713的按压被解除,支承片712弹性变形而复原。由此,支承爪713支承卡合部81的下缘部,并且将第二构件80保持为显示姿势T2。这样,利用弹性支承部711,能够容易地将第二构件80保持于上升位置,并容易解除保持状态。
此外,当第二构件80被上提时,由于肋74与卡合部81的大径部812(或大径部813)卡合,所以卡合部81的上升移动被肋74引导。因此,能够防止当使用者上提第二构件80时第二构件80绕筒状保持部71的轴转动。而且,在第二构件80被设定为显示姿势T2之后,通过肋74与大径部812的啮合,能够抑制筒状保持部71的绕轴转动。由此,在第二显示部82到达第一区域Y1、第二被检测部83到达第二区域Y2的状态下,肋74限制了筒状保持部71的绕轴转动。因此,在显示姿势T2的状态下,即使使用者操作旋钮操作部75来转动筒状保持部71,也能够阻止转动动作,所以能够预防发生误操作。即,能够强制性地阻止因从一个尺寸的薄片体向其他尺寸的薄片体的误操作导致的设定变更。
当使第二构件80从显示姿势T2恢复为退避姿势T1时,使用者只要按下第二被检测部83(干扰片831)顶面的操作面832,使支承爪713进入内部而解除支承状态即可。这样,第二构件80沿筒状保持部71向下方移动。由于第二构件80到达退避姿势T1后肋74与大径部812的啮合状态被解除,所以筒状保持部71能绕轴自由转动,使用者可以对定型薄片体实施由第一显示部72进行的尺寸显示和由第一被检测部73进行的尺寸设定。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通过利用旋钮操作部75对筒状保持部71进行转动操作,能够简单地进行薄片体尺寸的显示和由开关装置90进行的薄片体尺寸的自动检测动作。此外,通过组合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80来构成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所述第一构件70显示定型薄片体的尺寸并形成检测图形,所述第二构件80显示“其他”薄片体的尺寸并形成检测图形,第二构件80仅在筒状保持部71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能轴向移动,并且显示其尺寸并形成检测图形。由于需要上述操作步骤,所以在定型薄片体与“其他”薄片体之间的薄片体设定时不易发生误操作。因此,能够提供这样一种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S,即,能够简单地进行薄片体尺寸设定,并且能够尽可能地防止薄片体尺寸的误设定。
特别是,第一构件70的筒状保持部71沿上下方向延伸配置,第二构件80在被肋74限制了轴向移动的状态下位于第一构件70的下方,并且在允许所述轴向移动的状态下,卡合部81通过沿筒状保持部71移动而上升。这样,由于第二构件80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该第二构件80向退避位置(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和显示位置的移动。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采取如下的变形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第一被检测部73和第二被检测部83具有凹凸形状,并使用因所述凹凸形状而导通或断开的开关装置90作为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的例子。取而代之,例如可以使用光传感器作为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第一被检测部73和第二被检测部83形成由反射面和光吸收面组合而成的检测图形。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筒状保持部71的圆周面上突出设置有作为限制构件的肋74,且大径部812嵌入所述肋74的例子。取而代之,可以设置如下限制构件:即,在筒状保持部71的圆周面上设置轴向延伸的槽,并且在卡合部81的通孔811的内周面上突出设置条形凸起,当所述槽与条形凸起位置一致时第二构件80能够移动。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第二构件80显示“其他”薄片体的尺寸并形成检测图形的例子。这仅为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定型薄片体作为由第二构件80显示尺寸和形成检测图形的对象。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使用该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简单地设定薄片体尺寸,并且能够尽可能地防止薄片体尺寸的误设定。

Claims (8)

1.一种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显示收容在供纸盒中的薄片体的尺寸,并将所述尺寸的识别信息提供给指定的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所述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构件,其包括:筒状保持部,在轴向上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能绕轴转动;第一显示部,保持在所述筒状保持部的第一区域上,并显示所述薄片体的第一尺寸;以及第一被检测部,形成在所述筒状保持部的第二区域上,并且作为由所述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进行所述第一尺寸检测动作的对象;以及
第二构件,以能沿所述筒状保持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组装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卡合部,与所述筒状保持部卡合;第二显示部,与所述卡合部连接设置并显示所述薄片体的第二尺寸;以及第二被检测部,作为由所述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进行所述第二尺寸检测动作的对象,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还包括限制所述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的限制部,所述限制部:
当所述筒状保持部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限制所述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
当所述筒状保持部位于和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不同的第二转动位置时,允许所述第二构件的轴向移动,并且让所述第二显示部到达所述第一区域,让所述第二被检测部到达所述第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是肋,所述肋沿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筒状保持部的轴向直立设置,
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部分,当所述筒状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肋的端部边缘发生干扰;以及第二部分,当所述筒状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肋而被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在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第二显示部到达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二被检测部到达所述第二区域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筒状保持部的绕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接点开关,所述多个接点开关通过与检测对象之间的干扰动作而进出,并且所述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对检测图形进行检测,所述检测图形用于由所述多个接点开关进行的薄片体尺寸识别,其中,
所述第一被检测部包括:凹凸形状部,形成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尺寸的薄片体的所述检测图形;以及容纳部,不形成所述检测图形,
所述第二被检测部为能进入所述容纳部的干扰片,所述干扰片在到达所述第二区域的状态下形成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尺寸的薄片体的所述检测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筒状保持部沿上下方向延伸配置,
所述第二构件,在被所述限制部限制轴向移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构件的下方,在允许所述轴向移动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卡合部沿所述筒状保持部的移动而上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保持部包括弹性支承部,所述弹性支承部在所述第二构件上升后的状态下支承所述卡合部。
7.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纸盒,用于收容薄片体;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以及
薄片体尺寸检测装置,对所述第一被检测部或所述第二被检测部进行检测动作,以检测收容在所述供纸盒中的薄片体的尺寸。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纸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部,在从所述供纸盒提供的薄片体上形成图像。
CN201210158880.6A 2011-05-23 2012-05-21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54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4769A JP5364757B2 (ja) 2011-05-23 2011-05-23 シートサイズ設定装置、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14769 2011-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5490A CN102795490A (zh) 2012-11-28
CN102795490B true CN102795490B (zh) 2015-05-13

Family

ID=46651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888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5490B (zh) 2011-05-23 2012-05-21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44140B2 (zh)
EP (1) EP2527277B1 (zh)
JP (1) JP5364757B2 (zh)
KR (1) KR101348654B1 (zh)
CN (1) CN1027954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0808B2 (ja) * 2011-11-28 2014-08-2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07692B2 (ja) * 2012-09-13 2016-10-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48295B2 (ja) * 2013-09-26 2016-07-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サイズ設定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957432B2 (ja) * 2013-11-14 2016-07-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2417A1 (en) * 1992-01-28 1993-07-29 Fujitsu Ltd Sheet size identification appts. and display for cassettes in printer or copier - has manual dial on cassette for setting and indicating paper size, and detects setting when loaded into housing
JPH07179231A (ja) * 1991-01-09 1995-07-18 Ricoh Co Ltd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
JPH0834525A (ja) * 1994-07-22 1996-02-0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用紙サイズ検出機構
CN1495409A (zh) * 2002-09-09 2004-05-12 ������������ʽ���� 纸张尺寸检测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0167B2 (ja) * 1992-06-24 2000-09-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サイズ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572310A (en) * 1996-01-24 1996-11-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Universal media size dial
JPH11292346A (ja) * 1998-04-15 1999-10-26 Canon Inc シート材検知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材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068956B2 (ja) 2002-12-27 2008-03-2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用紙サイズ設定装置
JP2005228490A (ja) * 2004-02-10 2005-08-25 Canon Finetech Inc 回転式スイッ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12882B2 (ja) * 2005-09-27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カセット及び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17121A (ja) * 2006-02-16 2007-08-30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02425A (ja) * 2006-05-12 2007-11-22 Kyocera Mita Corp 表示装置、用紙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63045A (ja) * 2008-04-23 2009-11-12 Kyocera Mita Corp 用紙サイズ検知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用紙供給装置
JP2011114769A (ja) 2009-11-30 2011-06-09 Nikon Corp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9231A (ja) * 1991-01-09 1995-07-18 Ricoh Co Ltd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
DE4302417A1 (en) * 1992-01-28 1993-07-29 Fujitsu Ltd Sheet size identification appts. and display for cassettes in printer or copier - has manual dial on cassette for setting and indicating paper size, and detects setting when loaded into housing
JPH0834525A (ja) * 1994-07-22 1996-02-0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用紙サイズ検出機構
CN1495409A (zh) * 2002-09-09 2004-05-12 ������������ʽ���� 纸张尺寸检测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5490A (zh) 2012-11-28
JP2012240821A (ja) 2012-12-10
KR20120130708A (ko) 2012-12-03
KR101348654B1 (ko) 2014-01-08
US8444140B2 (en) 2013-05-21
JP5364757B2 (ja) 2013-12-11
US20120299237A1 (en) 2012-11-29
EP2527277A1 (en) 2012-11-28
EP2527277B1 (en)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6588B (zh) 薄片体提供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67063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228366B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95490B (zh) 薄片体尺寸设定装置、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596002B2 (ja) 原稿カバー、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410210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指示输出控制方法
JP43794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5952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1493660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
CN10133938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
CN10183326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0086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793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3164595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290889B2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80373190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60841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120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8820865U (zh) 操作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84203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9469A (ja) 表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833389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061307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46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2054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通知プログラム、情報通知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