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2173A -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2173A
CN1652173A CNA2005100528263A CN200510052826A CN1652173A CN 1652173 A CN1652173 A CN 1652173A CN A2005100528263 A CNA2005100528263 A CN A2005100528263A CN 200510052826 A CN200510052826 A CN 200510052826A CN 1652173 A CN1652173 A CN 1652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waveforms
peak
circuit
drive
peak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28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4466C (zh
Inventor
青木正
片仓一典
磯野青児
村山和彦
篠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52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2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44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44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1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8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涉及驱动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波形。特别地,公开了使用驱动波形信号的结构,作为其驱动波形,是以包含作为对应非0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最小峰值和作为对应比较大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至少一个的非最小峰值以及上述最小峰值和上述非最小峰值之间的中间峰值的不连续的多个峰值进行峰值控制、且用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进行脉冲宽度控制的驱动波形信号,具有控制为上述非最小峰值的部分时,在其末端具有控制为上述最小峰值的部分,在其之前具有控制为上述中间峰值的部分。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本发明是2002年6月14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的第02142915.4号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应亮度数据产生驱动波形的驱动电路,以及使用该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涉及产生该驱动波形的驱动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在具有矩阵布线多个发光元件的图像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至今,作为电子发射元件,热阴极元件和冷阴极元件这两种是已知的。作为这些冷阴极元件,例如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电场发射型元件(以下记作FE型)、金属/绝缘层/金属型发射元件(以下称为MIM型)等是已知的。作为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例如M.I.Elinson,RadioEng.ElectronPhys.,10,1290(1965)和后述的其他例子是已知的。
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是利用在形成在基板上的小面积薄膜上通过在膜面上平行地流过电流产生电子发射现象的元件。作为该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除了象上述Elinson等利用SnO2薄膜之外,也公开了Au薄膜(G.Dittmer:ThinSolidFilms,9,317(1972))、In2O3/SnO2薄膜(M.HartwellandC.G.Fonstad:IEEETrans.EDConf.,519(1975))、碳薄膜(荒木久他:真空、第26卷、第1号、22(1983))。
作为这种薄膜传导型发射元件的元件构成的例子,图28示出了上述M.Hartwell等提出的元件的平面图。图中,3001是基板,3004是通过溅射形成的金属酸化物的导电性薄膜。导电性薄膜3004形成图示H字形的平面形状。通过对该导电性薄膜3004实施后述称为通电成形的通电处理,形成电子发射部3005。图中的间隔L设为0.5~1(mm),W设为0.1(mm)。此外,为简化图示,电子发射部3005在导电性薄膜3004的中央以矩形形状示出,但这是模式问题,并没有忠实地表现实际的电子发射部的位置和形状。
以M.Hartwell的元件为首,在上述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中,在进行电子发射前,通常通过在导电性薄膜3004上实施称为通电成形的通电处理来形成电子发射部3005。即,通电成形是在导电性薄膜3004的两端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或者例如1V/分程度的非常缓慢的比率升压的直流电压并通电,使导电性薄膜3004局部破坏、变形或者变质,形成高电阻状态的电子发射部3005。此外,在局部破坏、变形或者变质的导电性薄膜3004的一部分发生龟裂。在上述通电成形后给导电性薄膜3004施加适当的电压时,在上述龟裂附近进行电子发射。
作为FE型的例子,例如W.P.Dyke&W.w.Dolan,Fieldemission,Advancein Electron Physics,8,89(1956)或者C.A.Spindt,Physicalpropertiesofthin-filmfieldemissioncathodeswithmolybdenumcones,J.Appl.Phys.,47,5248(1976)等是已知的。
作为FE型的元件构成的典型例子,在图29中示出了上述C.A.Spindt提出的元件的断面图。图中,3010是基板,3011是导电材料的发射布线,3012是发射锥体,3013是绝缘层,3014是栅电极。本元件通过在发射锥体3012和栅极3014之间施加适当电压,在发射锥体3012的前端部引起电场发射。作为FE型的其他的元件构成,并非图29所示的层叠结构而是在基板上与基板平面大致平行地配置发射极和栅极的例子。
作为MIM型的例子,例如C.A.Mead,Operationoftunnel-emissionDevices,J.Appl.Phys.,32,646(1961)等是已知的。MIM型的元件构成的典型例子如图30所示。图是断面图,图中,3020是基板,3021是金属作成的下电极,3022是厚100埃程度的薄绝缘层,3023是厚80~300埃程度的金属作成的上电极。在MIM型中,通过在上电极3023和下电极3021之间施加适当的电压,引起上电极3023表面的电子发射。
上述冷阴极元件与热阴极元件比较能在低温下实现电子发射,因此,不需要加热用加热器。但是,比热阴极元件构造简单,可作成微细的元件。即使在基板上高密度地配置多数元件,也难以发生基板热熔融等问题。与热阴极要通过加热器的加热来动作而使响应速度慢不同,在冷阴极元件的情况下,具有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因此,应用冷阴极元件的研究非常盛行.
例如,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由于在冷阴极元件内部因结构简单而且容易制造,因此具有能在大面积内形成多个元件的优点。这里,例如,如本申请人在特开昭64-31332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对用于配设并驱动多个元件的方法进行研究。
在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的应用中,正在研究例如图像显示装置、图像记录装置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电荷射束源等。
特别地,作为面向图像显示装置的应用,例如USP5,066,883和特开平2-257551号公报以及特开平4-2811373号公报公开的那样,研究了将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和通过电子束照射发光的荧光体组合起来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希望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和荧光体组合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比现有其他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优越的特性。例如,即使和近年普及的液晶显示装置比较,可以说具有因为自发光而不需要后照光和视角宽的优点。
例如再USP4,904,895中公开了并列多个FE型并驱动的方法。作为将FE型应用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例子,例如R.Meyer等提出的平板型显示装置是已知的(R.Meyer:RecentDevelopmentonMicrotipsDisplayatLETI,Tech.Digestof4thInt.VacuumMicroelectronicsConf.,Nb No.≠.≠高=Cpp.6~9(1991)).
例如在特开平3-55738号公报中公开了多个并列MIM型并应用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例子。
进一步,作为使用电子发射元件以外的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在例如特开平09-281928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EL(电致发光)元件的装置。
本发明人通过例如图31所示的电气布线方法尝试多电子束源。即,2维地配列多个电子发射元件,这些元件是如图所示矩阵状布线的多电子束源。
图中,1是模型示出的电子发射元件,2是行方向布线,3是列方向布线。行方向布线2和列方向布线3具有布线电阻4、5,布线电感6、7和布线电容8。为简化图示,以4*4矩阵示出,当然矩阵的大小不只限于此,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多电子束源的情况下,可配列足以进行预期图像显示的元件并布线。
对于矩阵布线电子发射元件的多电子束源,为输出希望的电子束,在行方向布线和列方向布线上施加适当的电气信号。
图32示出了脉冲调幅波形。例如,为驱动矩阵中任意1行的电子发射元件,给选择行的行方向布线施加选择电位Vs,同时给非选择的行的行方向布线施加非选择电位Vns。与此同步向列方向布线施加用于输出电子束的驱动电位Ve。根据该方法,向选择行的电子发射元件施加Ve-Vs的电压,向非选择行的电子发射元件施加Ve-Vns的电压。若把Ve、Vs、Vn设为适当大小,则仅从选择的行的电子发射元件输出希望强度的电子束。由于冷阴极元件的响应速度快,如果改变施加驱动电位Ve的时间长度,则输出电子束的时间长度也能改变。
同样地,通过所说的改变施加给列方向布线的电位和电流值并控制亮度的峰值调制方式也能控制电子束。
但是,有效像素数1920*1080、帧速率60Hz、10位灰度等级的显示装置中,脉冲峰值调制方法的情况下,给元件施加的能量峰值为Pi时,需要Pi/210=Pi/1024的分解能量。电压驱动的情况Pi是数V程度,因此在1920*1080整个画面上要求驱动波形有数mV的分解能量。该值在考虑构成驱动电路的IC和印刷基板、电源等的特性时是难以实现的。
另一方面,脉冲调幅方式时,驱动1条扫描线的时间是1/(60*1080)15μsec。进行10位脉冲调幅时,最小脉冲幅值是1/(60*1080*210)15nsec,需要最小15纳秒的脉冲幅值分解能。
但是,图31所示的布线与具有由布线电感(L)、布线电容(C)和布线电阻(R)决定的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等价。具有这种低通特性的信号布线和显示部布线由以截止频率以上的频谱结构、线顺序脉宽调制(PWM)驱动方式驱动时,如图33所示,施加到元件上的PWM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波形变钝,低亮度时产生显示品质下降。特别地,在从信息电极驱动电路10施加低灰度等级的脉冲调幅驱动波形时,和施加给电子方式元件1的扫描电路11的输出波形的合成波形变成峰值变低的波形。总之,仅由高频谱分量结构的驱动波形,即低灰度等级的脉冲调幅驱动波形的峰值变低,在低灰度等级区域内不能显示希望的灰度等级的图像。
对于矩阵布线非常多的电子发射元件的多个电子源,在由控制恒电流源提供时间长的短恒电流脉冲的情况下,几乎不发射电子。在持续提供比较长时间恒电流脉冲的情况下,不用说,开始发射电子,但是直至电子发射开始,大上升沿时间是必要的。
图33是用于说明这个的时间图,如图所示,即使由控制恒电流源供给短电流脉冲,但在电子发射元件中几乎不流过电流If。即使供给长脉冲的情况,在电子发射元件中流动的驱动电流If变成上升沿时间大的波形。尽管冷阴极型电子发射元件自身具有高速响应性能,但供给电子发射元件的电流波形变钝,因此,最终发射电流Ie的波形也变形。
在单纯矩阵布线的多个电子源中,矩阵的尺寸大时,其寄生电容(布线电容)增大。寄生电容的主要部分位于行方向布线和列方向布线的交叉部,图34示出了该等价电路。从连接列方向布线3的控制恒电流源9开始供给恒电流I1时,初始电流耗费在寄生电容8的充电上,作为电子发射元件1的驱动电流几乎不作用。因此,电子发射元件的实际响应速度低下。
在电压驱动中存在以下应解决的问题。在作为发光元件使用伴随驱动使电流流过的元件例如LED、EL、FED、SED等显示器中,一般布线电阻设计得小。但是,寄生电容、寄生电阻、寄生电感结构的图31所示的模式作为等价电路。在该电路中,在适用现有的电压驱动法时,通过施加电压,寄生电容的充电电流i流入,驱动波形上升沿部分变钝。进一步,通过寄生电感的自感作用产生电动势U=-L*(di/dt),产生过发射、耦合,这引起向发光元件施加异常电压。
近年来,随着对显示器的大面积、高精细、高灰度等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布线的寄生电感、寄生电容增加,由于驱动波形上升沿部分的钝化而使低亮度区域内的灰度等级钝化,过发射、耦合越发成为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单纯的脉冲宽度控制和脉冲峰值控制的驱动波形由于发光元件的电压/发光强度特性的变化和偏差而不能保证灰度等级的单调递增性。
例如,在特开平09-319327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是通过在向上述冷阴极元件供给驱动电流脉冲的控制电流源、向多电子源的计生电容高速充电的电压源,与上述驱动电流脉冲的上升沿同步的将上述电压源和上述列方向布线电气连接的充电电压施加装置,在对布线寄生电容充电基本完毕之前,除驱动电流脉冲外还执行施加充电电压的方法等。在进行这种驱动时,能保证灰度等级的线性。
在特开平8-22261号公报中,将数字图像信号的各字分割成多个子字,在下位子字中峰值低,通过在上位子字中分配峰值高的PWM波形实现具有比以前PWM波形的时隙期间长的时隙期间的驱动波形,防止低亮度时图像显示品质低下。
在特开平10-39825号公报中,通过具有对应亮度信号输出高电压为V1低电压为V2的2值信号的第2脉冲调幅输出装置和对应上述亮度信号将上述2值信号以规定的脉冲宽度切进的第2脉冲幅值信号输出装置的驱动方法,能减小脉冲调幅电路的频率,解决伴随高灰度等级而成为问题的PWM动作频率的高频率问题。
进一步,在特开平11-015430号公报中,作为电压脉冲,通过使用包含以对应M灰度等级的脉冲宽度控制和对应N灰度等级的脉冲峰值控制定义的M*N灰度等级信息的脉冲驱动波形,容易实现高灰度等级化。
但是,在通过现有脉冲调幅进行驱动时,具体说,灰度等级在驱动波形的上升沿下降沿时刻能引起大电磁波噪声或者不必要的电磁波辐射。
在对上述电子发射元件多个、即矩阵配置的多电子束源中,由于其布线电阻量的影响产生电压下降,因此施加给各元件的电压从其加电端开始越远的元件电压越低,其结果是,还是存在各元件的发射电子分布不一样的问题。并且,在将该多个电子发射元件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中时,由于布线电阻产生电压下降,因此存在画质变差的问题。
用图34和图35进行说明。图34示出了一例多电子束源基板。图中,1是电子发射元件,2是选择电极(行方向布线),3是信息电极(列方向布线),9是选择电路,10是调制电路,12是基板。
图35是使用图34的多电子束源基板11的图像显示面板的透视图。图中,13是金属壳,14是荧光屏,15是fuse板,16是来自电流源的电流。
现在,选择某个选择电极2,接通与该选择电极连接的全部像素。此时的等价电路如图36所示。图中,16是从信息电极通过电子发射元件流过选择电极的电流分量,4是选择电极的电阻分量。
这里,流入选择电极的电流对各元件都是相同值If,假定每个像素的选择电极的电阻值为rf。计算此时选择电极上的电位。
流过Rf5的电流是If,通过Rf5的电压降量是If·rf。流过Rf4的电流是2·If,通过R f4的电压降量是2·If·rf。以下同样地计算各电阻分量中的电压降量,计算选择电极上各部分的电位,结果示于图37。此外,这里,示出了Ve>Vs的情况。
应注意的是,从作为加电点的某个选择电路9输出电位Vs时,电流流入选择电极2,远离加电点时电位上升,在最远端是21·If·rf的电位上升。图38示出了此时施加到最远端像素上的驱动波形。图中(a)是施加到选择电极上的电位波形,(b)是施加到信息电极上的电位波形,(c)是施加到所选电子发射元件上的电压波形。由于电位上升,选择电位从Vs变成Vs’,施加给元件的电压下降。
该电压偏差在选择电极的电阻分量非常小时不会有差等(はきほど)问题,但例如由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大画面等,在选择电极的电阻分量大时,其电压偏差不能忽略。像素数增大、流入选择电极的电流增大时也使其电压偏差变大。
由于产生该电压偏差,施加给电子发射元件的电压在各元件中不同,特别地,在加电点附近的电子发射元件和远离加电点的电子发射元件中,未被施加相同电压,在电子的发射量方面产生差异。这种情况带来通过从其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的电子束,作为发光元件的像素间的亮度差表现出来,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下降。
在特开平10-112391号公报中公开了:关注X-Y矩阵型有机EL显示装置的布线电极的电阻值和在相应布线电极中流动的电流,数据电极设置在低电阻侧布线上,扫描电极设置在高电阻侧布线上,同时,通过与驱动电压Vcc的电压源连接的电流源驱动的驱动方法,此时的驱动电压Vcc即使由于在像素发光元件的位置而引起的布线电阻有偏差,电流源也不必须在满足恒电流动作条件的特定电压以上,使多个发光元件均匀发光,实现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优越特性。
在特许第3049061号中记载了将施加到调制布线(信息信号布线)上的信号的下降沿分成多个阶跃进行的情况。
在特开平7-181917号公报中记载了使用与单个或多个单位驱动块相对应的多个电压,在脉冲幅值和峰值方向上堆积该单位驱动块来形成驱动波形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的发明之一结构如下。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为使发光元件以与亮度数据对应的亮度发光,通过以时隙宽度Δt单位控制脉冲宽度且各时隙中峰值至少按A1~An的n个阶段(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0<A1<A2<...<An)进行峰值控制的驱动波形驱动上述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上升到规定峰值Ak(其中k是2以上n以下的整数)的部分的全部驱动波形按照顺序对从峰值A1到峰值Ak-1的每个峰值都至少经历一个时隙,直至上升到上述规定峰值Ak
根据本发明,通过阶段地上升驱动波形能正确驱动发光元件。并且,在驱动波形的上升沿部分中,在具有上升到比峰值Ak还高的的峰值部分的情况下,最好到达峰值Ak后不急剧上升驱动波形。在上述发明中,希望峰值Ak是驱动波形的(至少上升沿部分)最大峰值。
本申请涉及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的发明之一的结构如下。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为使发光元件以与电路数据对应的亮度发光,通过以时隙宽度Δt为单位控制脉冲宽度且各时隙中峰值至少按A1~An的n个阶段(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0<A1<A2<...<An)峰值控制的驱动波形驱动上述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从规定峰值Ak(其中k是2以上n以下的整数)开始下降部分的全部驱动波形从上述规定峰值Ak开始,按顺序对从峰值Ak-1到峰值A1的每峰值都至少经历一个时隙地下降。根据本发明也能正确驱动发光元件。
本申请涉及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的发明之一的结构如下。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为使发光元件以与亮度数据对应的亮度发光,通过以时隙宽度Δt单位控制脉冲宽度且各时隙中峰值至少按A1~An的n个阶段(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0<A1<A2<...<An)中进行峰值控制的驱动波形驱动上述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波形具有按顺序对从峰值A1到峰值Ak-1的每个峰值都至少经历一个时隙地直至上升到规定峰值Ak(其中k是2以上n以下的整数)的部分,和按顺序对从上述峰值Ak-1到峰值A1的每个峰值都至少经历一个时隙地下降的部分。
(以下描述第3驱动方法)
使用本发明中记载的驱动电路时能够正确驱动发光元件。
另外在上述各发明中,在驱动波形的上升沿部分中,上升到峰值A1之前的紧接的峰值是发光元件实质上可以未被驱动的峰值。在驱动波形的下降沿部分中,从峰值A1开始下降之后的紧接的峰值是发光元件实质上未被驱动的峰值。这里,发光元件实质上未被驱动的峰值是该峰值即使被1个时隙输入也没有使发光元件产生与亮度数据的最低灰度等级对应的发光的峰值,具体地说,该峰值应选成不超过发光元件的驱动阈值。
考虑给发光元件提供基本电位(例如后述矩阵驱动时的选择电位)的状态。在通过本申请涉及的发明给该发光元件提供驱动波形时,将与驱动波形的各部分对应的电位(通过电位控制进行峰值控制时该电位是通过电流控制进行峰值控制时使该电流流动的电位)和上述基本电位的电位差提供给发光元件。通过该电位差在根据亮度数据进行显示时产生不能忽略的发光时的峰值是发光元件的驱动阈值。
此外,可采用该驱动波形在上升到A1之前的发光元件实质上未被驱动的峰值和从A1开始下降后的发光元件实质上未被驱动的峰值相同的结构。这里,说到峰值的大小(高低)时,是指向发光元件提供较大(高)峰值和较多驱动能量的峰值,不一定和电位的大小关系一致。例如,提供规定电位作为基本电位,驱动波形的电位和其相比驱动波形是低电位时,变成电位低但峰值高的状态。
在以上结构中,通过如下规定某个驱动波形和该驱动波形使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增减的其他驱动波形的关系,可适当设定驱动波形。即,将上述驱动波形上升到峰值A1的时隙作为第1时隙时,对于第1~第k-1时隙的峰值分别是A1~Ak-1、第k和第Nk+k-1时隙(其中Nk是大于1的整数)的峰值是Ak、第Nk+k~第Nk+2(k-1)时隙的峰值分别是Ak-1~A1的驱动波形,使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增加1级的驱动波形是使上述驱动波形的第Nk+2k-1时隙的峰值增加到A1的波形,以后顺序使上述驱动能量增加1级的驱动波形对于前级的驱动波形具有将第Nk+2(k-1)时隙的峰值从A1变到A2、......、将第Nk+k时隙的峰值从Ak-1变到Ak的波形。
即,对具有从峰值Ak开始按顺序对比峰值Ak低的每个峰值都经历一个时隙地下降到上述发光元件实际上未被驱动的峰值的部分的驱动波形,使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增加1级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的上述下降部分中具有使接着峰值为A1的时隙的时隙的峰值增加到A1的波形,以后1级1级地增加驱动上述发光元件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中,对再前级驱动波形具有使峰值增加1级的一个时隙之前的峰值再增加1级的波形。
另外,这里所述的发明是包含这样实施例的发明:规定驱动信号波形,对相当于某个灰度等级能量的第1驱动波形,增加1级驱动能量时的第2驱动波形是在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情况下,在某个规定期间内不限定第1和第2驱动波形的施加时间,例如在用第1驱动波形时,从规定期间的第2个时隙开始上升第1驱动波形的结构中,在用第2驱动波形时,第2驱动波形从上述规定期间的最初时隙开始上升。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第1驱动波形的上升沿时间和第2驱动波形的上升沿时间在规定期间(例如后述矩阵驱动时的1个选择期间)内相同结构。
上述各发明可如下所述。即,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于具有从峰值Ak开始按顺序对比峰值Ak低的每个峰值下降的部分都至少经过一个时隙的规定驱动波形,增加1级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的上述下降的部分中具有使接着峰值为A1的时隙的时隙峰值增加到A1的波形,以后一级一级增加上述发光元件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中,具有将对再前级驱动波形的峰值增加一级的一个时隙之前的时隙的峰值再增加一级的波形。
通过如此设定各驱动波形的关系,在各驱动波形的下降沿部分中连续的时隙中能在1级以内进行峰值变化。
特别地,适于采用这种结构:对于前级驱动波形,一级一级地增加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中,具有对再前级驱动波形将峰值增加一级的一个时隙之前的峰值再增加一级的波形的上述关系,根据该关系决定的驱动波形对于前级驱动波形使峰值增加的时隙的峰值在比峰值Ak还高一级的峰值的驱动波形之前一连串驱动波形得到满足。对这些一连串驱动波形最后的波形还增加一级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可具有这样的波形:在上述最后驱动波形的下降沿部分,峰值将接着峰值为A1的时隙的时隙峰值变为A1
峰值Ak是容许的最高峰值,在尽量回避峰值更新的情况下,可如下所述。即,可以是这种结构:对前级驱动波形,一级一级增加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中,对再前级驱动波形具有使峰值增加一级的一个时隙之前的时隙峰值再增加一级的波形的上述关系,由该关系决定的驱动波形是对于前级驱动波形使峰值增加的时隙的峰值在峰值为Ak的驱动波形之前的一连串驱动波形得到满足。对于这些一连串驱动波形中最后的驱动波形又增加一级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是在上述最后的驱动波形下降沿部分中的峰值具有将接着峰值为A1的时隙的时隙的峰值变成A1的波形。
每一级驱动能量不同的一连串驱动波形可如下设定。即,结构为:将上述驱动波形上升到峰值A1后的时隙作为第1时隙时,对于第1~第k-1时隙的峰值分别为A1~Ak-1、第k和第Nk+k-1时隙(其中Nk是大于1的整数)的峰值是Ak、第Nk+k~第Nk+2(k-1)时隙的峰值分别是Ak-1~A1的驱动波形,使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减少1级的驱动波形是使上述驱动波形的第k时隙的峰值从Ak变成Ak-1的波形,以后顺序减少1级上述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的波形结构如下:对于前级的驱动波形,具体说是第k-1时隙的峰值从Ak-1变成Ak-2、......、第1时隙的峰值从A1变成上述发光元件实质上未被驱动的峰值。
另外,这里所述的发明是包含这样实施例的发明:规定驱动信号波形,对相当于某个灰度等级能量的第1驱动波形,减少1级驱动能量时的第2驱动波形是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情况时,在某个规定期间内不限定第1和第2驱动波形的施加时间,例如在用第1驱动波形时,在从规定期间的最初时隙开始上升第1驱动波形的结构中,在用第2驱动波形时,第2驱动波形从上述规定期间的第2时隙开始上升的实施例。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第1驱动波形的下降沿时间和第2驱动波形的下降沿时间在规定期间(例如后述矩阵驱动时的1个选择期间)内相同。
可具有如下情况。即,结构的特征在于,对于具有至少一个一个时隙顺序经过比峰值Ak低的各峰值而下降到峰值Ak的部分的驱动波形,减少1级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的上述上升部分中具有使作为接着峰值为Ak-1的时隙的时隙峰值为Ak的时隙的峰值变成Ak-1的波形,以后一级一级减少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中,对再前级驱动波形具有使峰值减少了一级的一个时隙之前的时隙的峰值再减少一级的波形。
在上述各发明中,在峰值为Ak的2个时隙间的时隙中,峰值最好是Ak。在上升沿和下降沿以外能维持峰值,因此能比较正确地驱动发光元件,驱动波形也容易生成。
最好如下进行设定。即,结构特征在于,在上述峰值为Ak的2个时隙之间有另一时隙时,该另一时隙中峰值为Ak,包含k=1的上述峰值Ak比An还小,并且对于前级的驱动波形,通过使驱动能量增加一级,对于峰值为Ak的时隙数从2个变成3个的这种驱动波形,进一步增加一级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具有将上述驱动波形峰值为Ak的3个时隙中间的时隙的峰值从Ak变成Ak+1的形状。
与规定驱动波形相比使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增加的驱动波形对上述规定驱动波形最好具有与使最大峰值上升相比最好优先使脉冲宽度增加的形状。
在增加驱动能量时,与峰值的上升相比优先增加脉冲宽度,能得到减小瞬间流过的电流的作用。这里,与峰值上升相比,适合优先增加脉冲宽度时的结构是:一边至少一个一个时隙地经过各峰值一边维持上升或者下降形状,通过延伸某一个峰值的脉冲宽度增加驱动能量时,不使最大峰值上升。
进行如下设置是合适的。即,对规定的驱动波形增加一级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并提高驱动波形的最大峰值时的驱动波形的结构是:由峰值差An-An-1、......、或者A2-A1或者峰值A1和作为上述发光元件驱动阈值的峰值的峰值差以及时隙宽度Δt确定的单位驱动波形块数与在上述规定驱动波形中使用的数相比增加一个,具有叠积以便最大峰值尽可能连续的形状。
在增加驱动能量时,与峰值的上升相比,通过优先增加脉冲宽度,可得到减小瞬间流过的电流的作用。但是,在为了增加驱动能量而增大脉冲宽度的结构中,驱动波形的脉冲宽度有限制时,在规定的级中需要使用比较高的峰值。重视峰值特别是最大峰值的连续性的情况下,在级状上升或者级状下降或者两个方面都充分的范围内,可使构成驱动波形的单位驱动波形块成叠积直立的形状以便最大峰值尽可能连续。
进行如下设置是合适的。即,对规定的驱动波形,增加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的结构是:由峰值差An-An-1、......、或者A2-A1或者峰值A1和作为上述发光元件驱动阈值的峰值的峰值差以及时隙宽度Δt决定的单位驱动波形块,包含k=1的最大峰值Ak在比较低的位置上具有优先附加的形状。特别地,对规定的驱动波形,增加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的结构最好是:由峰值差An-An-1、......、或者A2-A1或者峰值A1和作为上述发光元件驱动阈值的峰值的峰值差以及时隙宽度Δt决定的单位驱动波形块,在最大峰值比较低且最大峰值连续的位置上具有优先附加的形状。
具体地说,最大时隙数为S,对最大峰值为Ak的时隙数变成S-2(k-1)的驱动波形,通过附加上述单位驱动波形块使上述驱动能量进一步增加1级的驱动波形是具有第k+1~第S-k时隙中任意时隙的峰值从Ak变成Ak+1的形状的驱动波形。峰值从Ak变成Ak+1的时隙例如可以是例如第k+1或者第S-k时隙中的任何一个。
本发明:对规定的驱动波形,作为增加一级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并提高驱动波形的最大峰值时的驱动波形,包括上述单位驱动波形块数比在上述规定的驱动波形中使用的数还增加一个,具有叠积直立形状以便最大峰值具有尽可能连续的结构;和上述单位驱动波形块包含k=1的最大峰值Ak在比较低的位置上具有优先附加的形状的结构的中间的结构。即,对规定的驱动波形,增加一级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并提高驱动波形的最大峰值时的驱动波形,上述单位驱动波形块数比在上述规定的驱动波形中使用的数还增加一个,具有叠积直立形状以便最大峰值连续2个时隙以上。
进一步,本发明包含2个时隙以上的最大峰值不连续的结构。即,对规定的驱动波形,增加一级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并提高驱动波形的最大峰值时的驱动波形,上述单位驱动波形块数比在上述规定的驱动波形中使用的数还增加一个,具有叠积直立形状以便最大峰值变成2个时隙以上。
在以上各发明中,峰值为A1的时隙宽度为Δt的驱动波形最好作成具有使上述发光元件以对应亮度数据的约1LSB的亮度发光的驱动能量。
上述峰值A1~An适合采用分别具有不同电位值的结构,例如,上述峰值A1~An可采用上述发光元件的亮度具有约1∶2∶......∶n的电位的结构。上述峰值A1~An采用峰值差Am-Am-1(其中m是1以上n以下的整数,A0是发光元件的驱动阈值)具有约一定的电位的结构。上述峰值A1~An采用分别具有不同电流值的结构。
能采用的结构的特征在于,峰值差Am-Am-1(其中m是1以上n以下的整数,A0是发光元件的驱动阈值)基本上一定,或者对于2以上的m是Am-Am-1≥Am-1-Am-2,包含k=1的情况,上述峰值Ak变成驱动波形的最大峰值且上述峰值Ak比An小,且夹在上述峰值为Ak的时隙中的时隙峰值为Ak,对上述Nk+2(k-1)达到规定的最大时隙数S(其中S是2n-1以上的整数)的驱动波形,使上述驱动能量进一步增加1级的情况下,代替邻接峰值变成A1的时隙且峰值变成上述发光元件未被实质驱动的峰值的时隙的峰值变为A1,峰值比A1还高的时隙数(S·k+2k+1)/(k+1)以上离其最近的整数,最大峰值是Ak+1,由上述峰值差Am-Am-1和时隙宽度Δt确定的单位驱动波形块数在对上述驱动波形仅多1个的上述第3驱动方法中变化为驱动波形,峰值为A1~Ak中任一个,相同的时隙是多个的情况,在以后进一步增加1级上述驱动能量时,峰值比较小,通过峰值为1级以上的时隙使附近时隙的峰值增大1级。
根据这种结构,上述峰值A1~An具有上述发光元件的亮度约为1∶2∶......∶n的电位的结构,上述峰值A1~An可采用峰值差Am-Am-1(其中m是1以上n以下的整数,A0是发光元件的驱动阈值)为大约一定的电位的构成。上述峰值A1~An能采用峰值约为1∶2∶......∶n的电流值的结构。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产生与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相对应的驱动波形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产生以包含对应作为非0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最小峰值和对应作为比较大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1个以上非最小峰值的不连续的多个峰值进行峰值控制、以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进行脉冲宽度控制的驱动波形;具有对上述非最小峰值进行控制的部分的上述驱动波形是在该驱动波形的开头和末尾具有控制成上述最小峰值的部分的波形。
这里,对应非0的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是所说的能通过给发光元件施加控制该峰值的驱动波形产生与0以外的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相对应的发光的峰值。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产生与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相对应的驱动波形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产生以包含对应作为非0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最小峰值和对应作为比较大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1个以上非最小峰值的不连续的多个峰值进行峰值控制、以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进行脉冲宽度控制的驱动波形;具有对上述非最小峰值进行控制的部分的整个上述驱动波形是在该驱动波形的开头或末尾至少其中一个中具有控制成上述最小峰值的部分的波形。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产生与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相对应的驱动波形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产生以包含对应作为非0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最小峰值和对应作为比较大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非最小峰值和上述最小峰值与非最小峰值之间的中间峰值的不连续的多个峰值进行峰值控制、以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进行脉冲宽度控制的驱动波形;作为具有控制成上述非最小峰值的部分的上述驱动波形,具有在其开头以规定时间宽度控制成上述最小峰值的部分和在其后面具有控制成上述中间峰值的部分,此后,产生以比上述规定的时间宽度大的宽度具有控制成比上述中间峰值大的上述非最小峰值的部分的驱动波形。
中间峰值最好是2个以上。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产生与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相对应的驱动波形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产生以包含作为对应非0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最小峰值和作为对应比较大的上述亮度灰度等级数据的峰值的非最小峰值和上述最小峰值与上述非最小峰值之间的中间峰值的不连续的多个峰值进行峰值控制、以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进行脉冲宽度控制的驱动波形;作为具有控制成上述非最小峰值的部分的上述驱动波形,具有在其末尾控制成上述最小峰值的部分和在其之后控制成上述中间峰值的部分,产生以比上述规定的时间宽度大的宽度具有在控制成上述中间峰值的部分之前控制比上述中间峰值大的上述非最小峰值的部分的驱动波形。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驱动方法,为使发光元件以与亮度数据相对应的亮度发光,通过以时隙宽度Δt单位进行脉冲宽度控制且各时隙中峰值至少按A1~An的n个级(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0<A1<A2<......<An)进行峰值控制的驱动波形驱动上述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对具有按顺序对从峰值Ak开始到比峰值Ak低的每个峰值都至少经过一个时隙地下降的部分的规定驱动波形,增加一级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是将前级驱动波形的上述下降沿部分中连接峰值为A1的时隙的时隙峰值增加到A1的波形,之后,一级一级地增加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中,对再前级驱动波形,从作为使峰值增加一级的一个时隙之前的时隙峰值再增加一级的波形的一连串驱动波形中选择想要的驱动波形并驱动上述发光元件。
上述一连串驱动波形,例如是从上述规定的驱动波形开始到该规定驱动波形的下一级的驱动波形,即在该规定驱动波形的上述下降沿部分中,使连接峰值为A1的时隙的时隙峰值增加到A1的驱动波形和其之后的根据所说的对前级驱动波形一级一级增加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中,对再前级驱动波形具有使峰值增加一级的一个时隙之前的时隙峰值再增加一级的波形的上述关系决定的1个以上驱动波形以及,根据该关系,对前级驱动波形使峰值增加的时隙的峰值是峰值Ak的驱动波形的多个驱动波形。
上述一连串驱动波形是根据上述关系对前级驱动波形使峰值增加的时隙峰值为峰值Ak的驱动波形的下级的驱动波形,根据上述关系,在前级驱动波形中可具有峰值为Ak的一个时隙之前的时隙峰值变成比Ak还高一级的峰值的驱动波形之前的一连串驱动波形,或者,根据上述关系,对前级驱动波形,在使峰值增加的时隙的峰值为峰值Ak的上述驱动波形的下降沿部分中,可具有连接峰值为A1的时隙的时隙的峰值增加到A1的波形。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驱动方法,为使发光元件以与亮度数据相对应的亮度发光,通过以时隙宽度Δt单位进行脉冲宽度控制且各时隙中峰值至少按A1~An的n个级(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0<A1<A2<......<An)进行峰值控制的驱动波形驱动上述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对具有按顺序对比峰值Ak低的每个峰值都至少经过一个时隙地上升的部分的规定驱动波形,减少一级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是在前级驱动波形的上述上升沿部分中具有连接峰值为Ak-1的时隙的时隙峰值为Ak的时隙峰值为Ak-1的波形,之后一级一级减少驱动上述发光元件的能量的驱动波形在前级驱动波形中,从作为对再前级驱动波形使峰值减少一级的一个时隙之前的时隙峰值再减少一级的波形的一连串驱动波形中选择想要的驱动波形并驱动上述发光元件。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驱动方法,为使发光元件以与亮度数据相对应的亮度发光,通过以时隙宽度Δt单位进行脉冲宽度控制且各时隙中峰值至少按A1~An的n个级(其中,n是3以上的整数,0<A1<A2<......<An)进行峰值控制的驱动波形驱动上述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对应多个上述亮度数据的多个驱动波形是具有上升到规定峰值Ak(其中k是3以上n以下的整数)的部分的驱动波形,并且,包含具有按顺序对从峰值A1到峰值Ak-1的每个峰值都至少经过一个时隙地上升到上述规定峰值Ak的部分的驱动波形。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驱动方法,为使发光元件以与亮度数据相对应的亮度发光,通过以时隙宽度Δt单位进行脉冲宽度控制且各时隙中峰值至少按A1~An的n个级(其中,n是3以上的整数,0<A1<A2<......<An)进行峰值控制的驱动波形驱动上述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对应多个上述亮度数据的多个驱动波形是具有从规定峰值Ak(其中k是3以上n以下的整数)开始下降部分的驱动波形,并且,包含具有掉色上述规定峰值Ak开始至少一个时隙一个时隙顺序经过从峰值Ak-1到峰值A1的各峰值而下降部分的驱动波形。
在上述各发明中,上述发光元件是构成矩阵显示的多个发光元件,可适当采用分别给各发光元件施加与其对应的亮度数据的上述驱动波形的结构。
本发明作为显示装置的发明包含以下结构的发明。
显示装置,具有:多发光元件,使用扫描信号布线和信息信号布线且矩阵布线多个发光元件;扫描电路,与上述扫描信号布线连接;调制电路,与上述信息信号布线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调制电路用上述各发明的驱动方法驱动通过上述扫描电路选择的发光元件。
具体地说,扫描电路顺序选择各扫描信号布线,将作为规定基础电位的选择电位提供给选择出的扫描信号布线,在连接该选择出的扫描信号布线的多个发光元件中,通过它们连接的多个信息信号布线提供具有上述驱动波形的信号。
在该结构中,从上述驱动波形的上升沿开始时到到达最大峰值Ak的时间最好设定成约等于由上述多发光元件的信息信号布线的负载和上述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决定的0%~90%时间常数或比其长。
0%~90%时间常数是在向布线提供驱动波形的部分中能测量的时间常数,是驱动波形上升到预期电位时,该部分中的电位达到从开始变化到预期电位的电位差的0.9倍电位所需要的时间。比在约等于或大于0%~90%时间常数还长的时间内,通过上升驱动波形,能施加应施加给电子源两端的电压的90%以上的电压,能得到预期发光量的90%以上的亮度。
作为能分散在多个信息信号布线中流动同时流动的电流的结构,适于采用施加在上述多个信息信号布线中的一部分信息信号布线上的驱动波形控制为上升沿为选择期间的前半部分、施加在另一部分的信息信号布线上的驱动波形控制为下降沿为选择期间的后半部分的结构。在一个选择期间中,设定多个用于脉冲宽度控制的时隙。具体地说,施加在多个信息信号布线中的一部分信息信号布线上的驱动波形,不管对应的驱动能量(灰度等级)如何,都在选择期间施加成从用于脉冲宽度控制的最初(或者其旁边)时隙开始上升,施加给剩余的信息信号布线的驱动波形,不管对应的驱动能量如何,都在选择期间施加成用于脉冲宽度控制的最后(或者其旁边)的时隙中下降,由此,能分散同时在多个信息信号布线中流动的电流。特别地,施加的驱动波形的上升时间在选择期间的前半部分设定的信息信号布线和施加的驱动波形的下降时间在选择期间的后半部分设定的信息信号布线最好交互配置。此时,上述驱动波形的时间轴在上述多个信息信号布线的一部分和剩余部分中适合采用相反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调制电路输入R位亮度数据作为图像数据,在时隙数2P个以下的范围内,进行上述脉冲宽度控制,并且,进行n=2Q级的峰值控制,上述R、P、Q各数据适于具有R<P+Q的关系。
本申请包含以下发明。即,显示装置,具有多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用扫描信号布线和信息信号布线进行矩阵布线;连接上述扫描信号布线的扫描电路和连接上述信息信号布线的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调制电路具有为了显示作为图像数据输入的R位亮度数据,在0~2P个范围内对时隙宽度Δt的单位脉冲进行脉冲宽度控制的电路,和峰级在第1~第2Q级的范围内进行峰值控制的电路,上述R、P、Q各数据具有R<P+Q的关系。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发光元件可以是LED、EL和电子发射元件。电子发射元件不以单体发光,可通过使用由发射的电子发光的荧光体作为发光元件。冷阴极元件适于作为电子发射元件。可使用电场发射(FE)型电子发射元件、MIM型电子发射元件。尤其适合使用表面传导型发射电子(SCE)。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能比较容易地制造电子发射特性的偏差小的多个元件。
上述各发明可分别与其他的发明组合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方法,通过并用脉冲宽度控制和峰值控制,可将脉冲峰值控制的峰值的分解能即最小峰值差设定成容易实现的值。可增大脉冲宽度控制的分解能即时隙宽度并降低驱动信号的最大频率和最大峰值。特别地,通过级状上升或者下降驱动波形,能抑制上升沿或下降沿部分峰值的急剧变化。由此,例如能降低不必要的辐射。可减小驱动波形的钝化,尤其可防止低灰度等级中的灰度等级特性的劣化。可防止发生过发射、耦合,由此防止向发光元件施加异常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多电子源驱动电路的方框图;
图2是图1中调制电路的方框图;
图3是图2中PWM电路的方框图;
图4示出了一例图3的PWM电路的主要部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5示出了另一例图3的PWM电路的主要部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6示出了一例图2中输出级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发光元件的电压/发光强度特性(电流等量分配)的曲线;
图8是一例通过电流等量分配的V14驱动波形的波形图;
图9是r*s矩阵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亮度数据在0~最大亮度的1/4时在现有技术的脉冲调幅电路中的驱动波形的波形图;
图11是亮度数据在0~最大亮度的1/4时在第一实施例的脉冲调幅电路中的驱动波形的波形图;
图12是图1的多个发光元件的等价电路图;
图13是图12的等价电路图的单位列方向布线模型图;
图14是图13的模型的行方向布线末端的电压波形图;
图15是在图13的模型的列方向布线中流动的电流波形图;
图16是通过现有波形驱动时的行方向布线末端的电压波形图;
图17是在通过现有波形驱动时的列方向布线中流动的电流波形图;
图18是一例通过电压等量分配的V14驱动波形的波形图;
图19是发光元件的电压/发光强度特性(电压等量分配)的曲线;
图20是示出了图8和图18的V14驱动中线性的曲线;
图21是一例Vn驱动波形的波形图;
图22是在由V14驱动(与前面一致)的调制波形和任意扫描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图;
图23是在由Vn驱动(与前面一致)的调制波形和任意扫描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图;
图24是在Vn驱动中组合前后一致时的调制波形和任意扫描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图;
图25是一例新Vn驱动波形的波形图;
图26是在由新Vn驱动(与前面一致)的调制波形例子和任意扫描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图;
图27是在新Vn驱动中组合前后一致时的调制波形和任意扫描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图;
图28示出了一例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的元件结构;
图29示出了一例FE型的元件结构的断面图;
图30示出了一例MIM型元件结构的断面图;
图31是多电子束源的电气结构的布线图;
图32是现有扫描电路和脉冲调幅电路的输出波形;
图33是现有扫描电路和脉冲调幅电路的输出波形;
图34是多电子源的结构图;
图35是图34的多电子源的分解透视图;
图36是与某个选择电极连接的所有像素接通时的等价电路图;
图37是图36电路中选择电极上各部分电压的曲线;
图38A、38B、38C是在图36电路中施加到最远端像素上的驱动波形图;
图39是图6中信号TV4~TV1和GV4~GV0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增加1级驱动波形的驱动能量且峰值为最大峰值Ak的时隙数从Nk-1个变成Nk个(其中Nk是1以上的整数)时的驱动波形是,该波形上升到峰值A1的时隙作为第1时隙,第1~第k-1时隙的峰值分别为A1~Ak-1,第k~第Nk+k-1时隙的峰值为Ak,第Nk+k~第Nk+2(k-1)时隙的峰值分别为Ak-1~A1。这个以外的时隙的峰值作成元件实际未被驱动的值。此外,与此相对,驱动能量增多1级的驱动波形通过将第Nk+2k-1时隙的峰值从元件未被实际驱动的值变成A1,之后,第Nk+2(k-1)时隙的峰值从A1变成A2......,第Nk+k时隙的峰值从Ak-1变成Ak,可形成1级1级地增加上述驱动能量的驱动波形。
该波形的设定方法也可以前后逆转。
在提前最大峰值期间,对例如包含k=1时的上述最大峰值Ak变成比An小且峰值为最大峰值Ak的时隙数从2个变成3个的驱动波形,使上述驱动能量又增加1级的情况下,代替上述第Nk+2k-1时隙的峰值从0变成A1,第k+1时隙的峰值从Ak变成Ak+1
即,对于通过使对前一级的驱动波形的驱动能量增加1级使峰值为Ak的时隙数从2个变成3个的驱动波形,使驱动能量进一步增加1级的驱动波形作成上述驱动波形的峰值为Ak的3个时隙中央的之间时隙峰值从Ak变成Ak+1的形状。对于通过使对前一级的驱动波形的驱动能量增加1级使峰值为Ak的时隙数从3个变成4个的驱动波形,使驱动能量进一步增加1级的驱动波形也可作成上述驱动波形的峰值为Ak的4个时隙中两端的2个以外的时隙峰值从Ak变成Ak+1的形状。将使用这种驱动波形列的驱动方法以下称为“V14驱动”。
对于包含k=1时上述最大峰值Ak比An小且上述Nk+2(k-1)达到规定的最大时隙数S(其中S是2n-1以上的整数)的驱动波形,在进一步使上述驱动能量增加1级的情况下,代替上述第Nk+2k-1时隙的峰值从元件未被实际驱动的峰值变成A1,脉冲宽度是(S·k+2k+1)/(k+1)以上与其最近的时隙数,最大峰值是Ak+1,并且,上述单位驱动波形块数变成呈现对该驱动波形仅多1个的级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波形。此外,峰值为A1~Ak中任一个且相同的时隙有多个的情况下,在以后又使上述驱动能量增加1级时,峰值变小,通过峰值在1级上的时隙增大1级附近时隙的峰值。
使用这种驱动波形列的驱动方法以下称为“Vn驱动”。在该Vn驱动中,为保持提前最大峰值时的单调递增性,峰值和峰值差为An-An-1≥......≥A2-A1≥A1,可大约一定,特别地,可以是An-An-1=......=A2-A1=A1。由峰值差An-An-1、......或A2-A1或者峰值A1和作为元件驱动阈值的峰值之间的峰值差及时隙宽度Δt决定的单位驱动波形块最好分别具有以对应亮度数据的约1LSB的亮度(对应最低灰度等级的亮度)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光的驱动能量。
提前最大峰值的其他方法是:通过在包含k=1的最大峰值Ak比较低且最大峰值连续位置上优先附加由峰值差An-An-1、......或A2-A1或者峰值A1和作为元件驱动阈值的峰值之间的峰值差及时隙宽度Δt决定的单位驱动波形块,形成上述驱动波形,对于最大时隙数为S最大峰值Ak的时隙数变成S-2(k-1)的驱动波形,在使上述驱动能量进一步增加1级的情况下,第k+1~第S-k时隙中任意时隙最好将上述范围的开头或末尾的时隙峰值从Ak变成Ak+1。使用这种驱动波形列的驱动方法以下称为“新Vn驱动”。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涉及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电子源的驱动电路的方框图。图中,101是多电子源,102是调制电路,103是扫描电路,104是定时发生电路,105是数据变换电路,106是多电源电路。通过本结构,驱动多电子源101。多电子源101是在图34所示的行方向布线2和列方向布线3的交点处构成电子源(电子发射元件)1。作为电子源,上述SCE型、FE型和MIM型的电子发射元件是已知的,在本实施例中,使用SCE型电子发射元件。
数据变换电路105是将来自外部的驱动多电子源101的驱动数据变换成适于调制电路102的格式的电路。调制电路102连接多电子源101的列方向布线,是对应来自数据变换电路105的数据变换后的驱动数据向多电子源101输入调制信号的电路。扫描电路103连接多电子源101的行方向布线,是选择向多电子源101的哪一行施加调制电路102的输出的电路。一般地,一行一行顺序扫描顺序行选择的线,但不限于此,即使选择多行也不构成选择面。定时发生电路104是产生调制电路102、扫描电路103和定时发生电路104各电路的时间信号的电路。多电源电路106是输出多个电源值的电源电路,是控制调制电路102的输出值的电路。一般地,是电压源电路,但不限于此。
下面,通过图2的方框图,详细说明调制电路102。图2是表示调制电路102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调制电路102由移位寄存器107、PWM电路108和输出级电路109构成。将通过数据变换电路105把驱动数据格式变换后的调制数据输入移位寄存器107中,通过移位寄存器107传送与多电子源101的列方向布线相对应的调制数据。输出级电路109是连接多电源电路106,输出根据本发明的驱动波形的电路。PWM电路108是从移位寄存器107输入与多电子源101的列方向布线相对应的调制数据、产生与输出级电路109的各输出电压相对应的脉冲宽度输出的电路。从定时发生电路104输入用于控制移位寄存器107和PWM电路108的定时信号。
进一步,通过图3的方框图,详细说明PWM电路108。图3是PWM电路108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在这里,以4级电压输出电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PWM电路108由锁存器110、V1开始电路111、V2开始电路112、V3开始电路113、V4开始电路114、V1结束电路115、V2结束电路116、V3结束电路117、V4结束电路118、V1PWM发生电路119、V2PWM发生电路120、V3PWM发生电路121和V4PWM发生电路122构成。在锁存电路110中,对应从定时发生电路104输出的装载信号锁存从各移位寄存器107输出的各调制数据。这里,从定时发生电路104输出的装载信号也用在各PWM信号开始的定时信号中。
在锁存电路110中锁存后的调制数据进一步输入V1~V4的开始电路111~114和V1~V4的结束电路115~118中。接着,V1开始电路111输出的开始信号和从V1结束电路115输出的结束信号输入V1PWM电路119,与输出电压V1相对应的PWM输出输入到输出级电路109。同样地,V2开始电路112输出的开始信号和从V2结束电路116输出的结束信号输入V2PWM电路120,与输出电压V2相对应的PWM输出输入到输出级电路109,V3开始电路113输出的开始信号和从V3结束电路117输出的结束信号输入V3PWM发生电路121,与输出电压V3相对应的PWM输出输入到输出级电路109,V4开始电路114输出的开始信号和从V4结束电路118输出的结束信号输入V4PWM发生电路122,与输出电压V4相对应的PWM输出输入到输出级电路109。
这里,为作成根据本发明的驱动波形,以比从V1开始电路111输出的开始信号迟的时间输出从V2开始电路112输出的开始信号,以比从V2开始电路112输出的开始信号迟的时间输出从V3开始电路113输出的开始信号,以比从V3开始电路113输出的开始信号迟的时间输出从V4开始电路114输出的开始信号。进一步,以比从V4结束电路118输出的结束信号迟的时间输出从V3结束电路117输出的结束信号,以比从V3结束电路117输出的结束信号迟的时间输出从V2结束电路116输出的结束信号,以比从V2结束电路116输出的结束信号迟的时间输出从V1结束电路115输出的结束信号。
接着,详细说明V1~V4开始电路111~114和V1~V4的结束电路115~118以及V1~V4PWM电路119~122。举例说明图4中的第1电路例、图5中的第2电路例。
图4示出了给多电子源101向多个调制信号线的输出波形的上升沿几乎同时一致时的电路结构。这里,仅示出了V1开始电路111、V1结束电路115、V1PWM发生电路119,其他的开始电路、结束电路和PWM发生电路与上述电路的结构相同。
V1开始电路111由解码器电路、递增计数器和比较器构成。V1结束电路115由解码器电路、递增计数器和比较器构成,V1PWM发生电路119由RS触发器构成。
在V1开始电路111内的解码器电路中,通过包含在调制数据中的控制信号输出解码数据。V1开始电路111内的解码器电路的输出值和V1开始电路111内的递增计数器的输出一致时,从V1开始电路111内的比较器输出V1开始信号。因为调制数据的各灰度等级值决定信号波形,所以设定解码器电路以便能输出与调制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相对应的数据。这里,作为对应非0灰度等级值的峰值中的最小峰值的V1在调制数据的灰度等级值为0以外时使用,因此在调制数据的灰度等级值为0以外时,解码器电路构成为通过和递增计数器的输出值相比较,输出产生规定输出V1开始的开始信号的输出。在对应调制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的信号波形中,V2、V3、V4是否必要也由各灰度等级值决定,因此,在V2、V3、V4的开始电路中,解码器电路与调制数据的灰度等级值相对应地输出和递增计数器的输出相比较的数据。一方面,在V1结束电路111内的解码器电路中,通过包含在调制数据中的控制信号输出解码数据。通过调制数据的灰度等级值决定结束V1输出的时间,因此解码器电路输出与灰度等级值对应的输出。在V2、V3、V4的开始电路中也是同样的。V1结束电路111内的解码器电路的输出值和V1结束电路111内的递增计数器的输出一致时,从V1结束电路111内的比较器输出V1结束信号。
通过将以上的开始信号和结束信号输入到V1PWM发生电路119中,输出与V1输出相对应的PWM波形TV1。在图4中,V1PWM发生电路119由RS触发器构成。通过在该RS触发器的置位端S上输入开始信号、在复位端R上输入结束信号,使在开始信号的输入时间内上升且在结束信号的输入时间内下降的信号作为PWM发生电路119的PWM波形TV1从RS触发器输出。另外,这里,使用RS触发器作为V1PWM发生电路119,但JK触发器等其他电路构成也无妨。
下面,作为第2电路例,图5示出了给多电子源101的多个调制信号布线的输出波形下降沿几乎同时一致时的电路结构。V1开始电路111由解码器电路、递减计数器和比较器构成。V1结束电路115由解码器电路、递减计数器和比较器构成,V1PWM发生电路119由RS触发器构成。这里,仅示出了V1开始电路111、V1结束电路115、V1PWM发生电路119,其他的开始电路、结束电路和PWM发生电路与上述电路的结构相同。在V1开始电路111内的解码器电路中,通过包含在调制数据中的控制信号输出解码数据。V1开始电路111内的解码器电路的输出值和V1开始电路111内的递减计数器的输出一致时,从V1开始电路111内的比较器输出V1开始信号。在V1开始电路111内的解码器电路中,通过包含在调制数据中的控制信号输出解码数据。V1结束电路111内的解码器电路的输出值和V1结束电路111内的递减计数器的输出一致时,从V1结束电路的比较器输出V1结束信号。通过将以上开始信号和结束信号输入到PWM发生电路119中,输出与V1输出相对应的PWM波形TV1。
上述PWM电路108和输出级电路109对应多电子源101的各列方向布线可使用图4或图5所示的电路,但作为第3实施例,在列方向布线上,通过交互设计图4电路和图5电路,可使上升沿一致和下降沿一致交互进行。
图6示出了用每个列方向布线1的电路作为图2和图3所示的输出级电路109的一个例子。在图6的电路中,电位V1~V4,0<V1<V2<V3<V4,分别与PWM输出波形TV1~TV4相对应输出。Q1~Q4是在导通时分别将电位V1~V4输出到输出端子Out的晶体管或者双晶体管。PWM输出波形TV1~TV4是,即使其中2个以上是H电平,2个以上的晶体管Q1~Q4也不同时导通,并且,仅将与H电平的PWM输出波形TV1~TV4相对应的电位V1~V4中最大的电位输出到输出端子Out,通过逻辑电路施加到各晶体管Q1~Q4的控制极GV1~GV4。图39示出了一例TV1~TV4和GV1~GV4的波形。
图7示出了LED和电子发射元件的电压/发光强度特性具有非线性阈值特性的发光元件的电压/发光强度特性。横轴表示施加电压,纵轴表示发光强度。通过设定V1、V2、V3、V4的各驱动电平电位以便发光强度比变为1∶2∶3∶4,发光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中aAb、c、d各区域的发光量是等价的。即,通过最适当地设定V1、V2、V3、V4的各个驱动电平电位,可以使由驱动波形时间变化曲线中表示的单位脉冲宽度Δt和单位峰值即电压差即V4-V3、V3-V2、V2-V1、V1-V0构成的A、B、C、D的单位驱动波形块的发光量相等。这里,决定电位V1~V4以便各单位驱动波形块A~D的发光量与亮度数据的1LSB(1灰度等级)大约一致。
此外,在元件中,通过扫描信号布线提供选择电位作为基础电位。这里,选择电位是-9.9V。考虑施加到这种元件上的电压忽略电压降的影响时,驱动信号的电平在V1、V2、V3、V4时分别是V1-(-9.9)[V]、V2-(-9.9)[V]、V3-(-9.9)[V]、V4-(-9.9)[V]。此外,选择V0以便V1-(-9.9)[V]变到元件的驱动电压阈值以下。这里,将V0作为接地电位。其值与元件的驱动阈值相同。即元件的驱动电压阈值是9.9[V]。
图8示出了作为用于表示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形状的一个例子的V14驱动波形。在图8中,各灰度等级的信号由与其灰度等级数对应的个数的单位驱动波形块组成。1灰度等级由1个单位驱动波形块组成,2灰度等级由2个单位驱动波形块组成,因而N灰度等级由N个单位驱动波形块组成。图中,第N灰度等级的空白点的单位驱动波形块表示与N-1灰度等级的差分。在第N-1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中,通过将单位驱动块附加到驱动波形连续的位置上形成第N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通过形成这样的驱动波形,电压/发光强度特性变化时,在发光元件间存在偏差时也能保证单调增加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表示数据位长R=10的图像数据,在0~259个的范围内对使用P=9位的时隙宽度Δt的单位脉冲进行脉冲宽度控制,在峰电平为1~4电平即峰值V1~V4的范围内用包含剩余1位的Q=2位进行峰值(振幅)控制。即,为表示10位图像数据,上述R、P、Q各数据保持R<P+Q的关系。
R=P+Q时,例如,在峰值控制中使用前2位、对剩下的8位进行脉冲宽度控制时,在驱动波形的下降沿为级状时不能显示总共10位的图像数据。即灰度等级数下降。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R<P+Q,用9位进行脉冲宽度控制,由此,能显示总共10位的图像数据。
如图8所示,在第N灰度等级的最高驱动电平为k时的驱动波形上升时,将从1电平(电位V1)到k电平(电位Vk)的驱动波形按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顺序输出全部电平,并且通过将各电平的输出保持在单位脉冲宽度Δt以上,可减小驱动波形上升时流动的电流。
同样地,在驱动波形下降时,将从k电平(电位Vk)到1电平(电位V1)的驱动波形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输出全部电平,并且通过将各电平的输出保持在单位脉冲宽度Δt以上,可减小驱动波形下降时流动的电流。
图12中示出了多发光元件的等价电路。在实际驱动中,给选择的行方向布线2施加选择电位,给列方向布线3施加驱动电位,为便于理解简化模型,使用图13所示的单个位列方向布线模型来进行仿真。通过寄生电阻为10Ω、寄生电感为300nH、寄生电容为10pF、调制电路为4种的电源和MOS晶体管形成。
在图13的电路中,在V0=0V、V1=3V、V2=3.7V、V3=4.4V、V4=5.0V条件下驱动图8中的9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时进行仿真。行方向布线末端的电压波形示于图14,流入列方向布线的电流波形示于图15。
为比较在V0=0V、V1=V2=V3=V4=5.0V条件下驱动的情况,将以现有波形驱动时的行方向布线末端的电压波形示于图16,流入列方向布线的电流波形示于图17。
在以本发明的驱动波形(图8)驱动的场合,流入列方向布线的电流的收敛是以现有波形驱动的二分之一的程度。其结果,与以现有波形驱动时过发射电压产生2V程度相比,以本实施例的驱动波形驱动时,过发射电压为0.8V程度。
即,根据本实施例,以廉价的驱动电路,可提供能实现高灰度等级、确保灰度等级单调递增、发光元件均匀发光、发射噪声降低、驱动波形稳定的驱动波形和驱动方法。
第2实施例
图18示出了V14驱动波形的其他例子。图8的驱动波形示出了了设定V1、V2、V3、V4的各驱动电平电位以便发光强度比变为1∶2∶3∶4时的例子。在LED和电子发射元件中,发光强度与驱动电流大约成比例,因此,以下将其称为电流等分割方式。一方面,图18确定V1、V2、V3、V4以便它们的比变成1∶2∶3∶4,即电位差V4-V3、V3-V2、V2-V1、V1-V0(这里,驱动波形的基准电位V0和元件的驱动阈值相同)变成定值,因此,以下将其称为电压等分割方式。图19示出了电压等分割方式中的电压/电流(发光强度)。
在图18中,第N灰度等级的空白点的单位驱动波形块表示与N-1灰度等级的差分。在第N-1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中,通过在驱动波形连续的位置上附加1个单位驱动块来形成第N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在图18中使用的图19的单位驱动块A~D的发光量a~d的关系是a<b<c<d。因此,在单位驱动块A~D的发光量一定的图8的波形中,对于3灰度等级和4灰度等级的差分为单位驱动块B的情况,在图18的波形中,单位驱动块A为低灰度等级的3灰度等级和4灰度等级之间的变化变小。
图20示出了V14驱动中的线性。通过形成这种驱动波形来改变电压、发光强度特性时,在发光元件间存在偏差时也能保证单调递增性。
如图18所示,在第N灰度等级的最高驱动电平为k时的驱动波形上升时,将从1电平(电位V1)到k电平(电位Vk)的驱动波形按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顺序输出全部电平,并且通过将各电平的输出保持在单位脉冲宽度Δt以上,可减小驱动波形上升时流动的电流。
同样地,在驱动波形下降时,将从k电平(电位Vk)到1电平(电位V1)的驱动波形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输出全部电平,并且通过将各电平的输出保持在单位脉冲宽度Δt以上,可减小驱动波形下降时流动的电流。
第3实施例
图21示出了一例Vn驱动波形。该波形在亮度数据由R位构成时,亮度数据约为0<N≤((2R)k/n-1)时,以数据N的驱动波形的峰值为k(k是1以上小于n的整数)的波形驱动。在图8的驱动波形中,峰值k在3以下时,通过将单位驱动块附加到第n-2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上使第n-1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的峰值k的单位驱动块数(时隙数)变成3时,在下面的第n灰度等级的驱动波形中,对附加了峰值k+1的单位驱动块的驱动波形,在图21的驱动波形中增加灰度等级时,峰值1(1电平:最低峰值)的单位驱动块数达到规定的最大数S(在本实施例中为259)之前不进行峰值(电平)的提前,达到最大数S且接着增加1级时,1电平的单位驱动块数变成(S·k+2k+1)/(k+1)以上与其最近的数,并且,进行反复、提前以便1个以上的电平的块数分别比下面的电平的块数少2个或3个。
例如,S=259时,在第259灰度等级中,1电平的单位驱动块数和259个一起变完整,在接着的第260灰度等级中,变成1电平为131个且2电平为129个,同样第,在第516灰度等级中,1电平为259个且2电平为257个,1电平的单位驱动块数变完整,在接着的第517灰度等级中,1电平为175个、2电平为172个、3电平为170个,在第771灰度等级中,1电平为259个、2电平为257个、3电平为255个,1电平的单位驱动块数变完整,在接着的第772灰度等级中,1电平为196个、2电平为194个、3电平为192个、4电平为190个,最大峰值一个一个地提前。
图21的驱动波形中,n=4、k=1即亮度数据为0~最大亮度的1/4时,对现有的脉冲调幅波形,通过使脉冲调幅波形振幅的实效部分为1/4、脉冲宽度为4被进行驱动,在发光元件1每个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变成i/4,在选择出的行方向布线中流动的电流也变成r*i/4。因此,电压下降量也可减小为1/4,可将施加到发光元件上的电压减少量降低到1/4。同样地,n=4、k=2即亮度数据为0~最大亮度的1/2时,电压下降量可减少到1/2,n=4、k=3即亮度数据为0~最大亮度3/4时,电压下降量可减少到3/4。
图9示出了r×s矩阵的图像显示装置。图10示出了n=4、k=1即亮度数据在0~最大亮度的1/4时现有技术的脉冲调幅电路的驱动波形。可以看出,发光元件1的每个元件中流动的电流为i时选择的行方向布线Yq中,通过流过r*I电流产生电压降,施加给发光元件的电压减小。
图11中示出了n=4、k=1即亮度数据在0~最大亮度的1/4时本实施例的脉冲调幅电路的驱动波形。示出了了脉冲调幅波形的振幅的实效部分(从振幅中去除包含在驱动电压阈值中的部分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调制波形的基准电位的V0作为和元件的驱动阈值相同的值,从调制波形的振幅减去包含在元件驱动电压阈值的部分的部分=调制波形的振幅)为1/4,脉冲宽度为4倍进行驱动的情况。发光元件1每个元件中流动的电流为I/4,在选择出的行方向布线中流动的电流也是r*I/4。因此电压下降量也可减小为1/4,可将施加到发光元件上的电压减少量降低到1/4。
同样地,n=4、k=2即亮度数据为0~最大亮度的1/2时,电压下降量可减少到1/2,n=4、k=3即亮度数据为0~最大亮度3/4时,电压下降量可减少到3/4。
在图22中,示出了第1或第2实施例的V14驱动(与前面一致)中调制波形的例子和在任意扫描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在图23中,示出作为本实施例的Vn驱动(与前面一致)的调制波形的例子和在任意扫描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显然,本实施例的Vn驱动方式通过使电流平均化,大幅度地减小了在扫描布线中流动的电流峰值。
在图24中,示出了Vn驱动中并用前后一致时的扫描布线(行方向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电流被进一步平均化。这里,和前面一致,控制成驱动波形的上升沿部分在1选择期间的前半部分,在时间上,最好在脉冲宽度控制的前半部分的规定时隙中产生最初的单位驱动块。与后面一致,控制成驱动波形的下降沿部分在1选择期间的后半部分,在时间上,最好在脉冲宽度控制的后半部分的规定时隙中产生最后的单位驱动块。此外,固定这些规定的时隙时,可设定1选择期间的最初的时隙组为前半部分规定时隙,设定最终时隙作为后半部分规定时隙,但也可以设定内侧时隙。在各列方向布线中,通过其列方向布线或者其他列方向布线对应将驱动的发光元件的灰度等级或者调制波形,可设定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中各规定的时隙。或者,与同时选择的多个发光元件的灰度等级或调制波形相对应,对驱动它们的全列方向布线可将相同的时隙设定为前半或后半部分各规定时隙。
第4实施例
在图25中,示出了新Vn驱动波形。该驱动波形在增加灰度等级时,在达到规定最大数S(本实施例中为259)之前首先配置峰值1(1电平)的单位驱动块,接着,在从第2时隙开始达到第S-1时隙之前配置2电平(电位V2)的单位驱动块,......,从第k时隙开始在到达第S+1-k时隙之前配置k电平(电位Vk)的单位驱动块,成为配置顺序好的驱动波形。
图26示出了新Vn驱动(与前面一致)中调制波形的例子和在任意扫描线Yq中流动的电流。电流被平均化。进一步,通过与新Vn驱动并用前后一致能使如图27所示在扫描布线Yq中流动的电流在1H期间内几乎均匀。
这里,在具有1920×3条信息布线和1024个扫描布线的矩阵面板中算出在信息布线中流动的电流的减小效果。在元件中流动的电流最大为0.8mA,如图7所示,设定调制波形以便等分割驱动电流时,现有的单调PWM和V14驱动时每个元件的电流变化的最大值是0.8mA,每个扫描布线的电流变化的最大值ΔIy是ΔIy=0.8mA×1920×3=4.608A,通过并用前后一致变成1/2,因此ΔIy=2.304A,新Vn驱动的情况是在除去波形的上升沿、下降沿部分的部分中电流变化是0.8mA/4=0.2mA,因此,ΔIy=0.2mA×1920×3=1.152A,进一步,并用前后一致驱动时与1元件前方一致,后方一致因为反复而变成1/2,变成ΔIy=576mA。
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图21的Vn驱动和图25的新Vn驱动中,调制波形可设定成如图7所示的驱动电流等分割、如图19所示的驱动电位振幅的实效部分等分割。为防止在波形上升下降时发生的耦合和过发射,和基础电位的电位差变成元件的驱动电压阈值的电位(V0),以及使V1、V2、V3和V4间的电压相等是有效的。图19示出了等分割驱动电位振幅的实效部分时的施加电压和发光量的关系。显然,由驱动波形的时间变化曲线中表示的单位脉冲宽度和单位峰值构成的A、B、C、D的单位驱动波形块的发光量不相等。
图20示出了V14驱动中进行电流等分割时和电压等分割时的亮度和数据关系。在低亮度区域,线性损坏,但保证了单调递增性,可通过数据补正来处理。
在γ补正中,通过以最小限度地输出的V1~V4的电压等分割设定耦合发生,亮度数据对亮度的关系成为比通常使用的2.2次幂的逆γ特性还深的曲线(在低亮度区域中亮度分解能变高)。其结果,在逆γ变换时,可提高从低亮度到中亮度的亮度分解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举出进行4电平的峰值控制的灰度等级数从0到1023的1024灰度等级的例子,但在本发明中,没有控制峰值、灰度等级数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在廉价的驱动电路中,可提供能实现高灰度等级、确保灰度等级单调递增性、发光元件均匀发光、发射噪声降低、驱动波形稳定的驱动波形、驱动方法。在廉价的驱动电路中,提供能降低亮度分布偏差的发光元件控制方法。

Claims (13)

1.一种用于驱动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包括输出至少一个具有驱动波形的驱动信号的电路,该驱动波形的脉冲宽度被以时隙宽度Δt为单位进行控制,并且该驱动波形的各时隙中的峰值被规定为A1-An中的一个,其中n是整数且n≥2,A1<A2<...<An,A1-An对应于非零灰度值,对于具有上升至规定峰值Ak的上升部分的全部驱动波形,该上升部分至少按一个时隙按顺序经过从峰值A1到峰值Ak-1的对应于小于Ak的非零灰度值的峰值,直至上升到上述规定峰值Ak,其中k是整数且2≤k≤n。
2.一种用于驱动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包括输出至少一个具有驱动波形的驱动信号的电路,该驱动波形的脉冲宽度被以时隙宽度Δt为单位进行控制,并且该驱动波形的各时隙中的峰值被规定为A1-An中的一个,其中n是整数且n≥2,A1<A2<...<An,A1-An对应于非零灰度值,在该电路中,对于具有从规定峰值Ak开始的下降部分的全部驱动波形,该下降部分从所述规定峰值Ak开始下降,至少按一个时隙按顺序经过从峰值Ak-1到峰值A1的对应于小于Ak的非零灰度值的峰值,其中k是整数且2≤k≤n。
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多个部件、一根选择信号布线和多根信息信号布线;以及
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驱动电路向所述多根信息信号布线提供具有所述驱动波形的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驱动波形开始上升直至达到所述峰值Ak的时间,可以被设置成约等于或大于由所述信息信号布线的负载和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所决定的0%-90%时间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选择信号布线的扫描电路,其中施加到所述信息信号布线中第一被选信息信号布线的所述驱动信号被控制从而在所述扫描电路选择选择信号布线的选择期间的前半时段开始上升,施加到所述信息信号布线中第二被选信息信号布线的所述驱动信号被控制从而在所述选择期间的后半时段开始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施加到所述信息信号布线中第一被选信息信号布线的驱动信号的驱动波形的时间轴被配置成与施加到所述信息信号布线中第二被选信息信号布线的驱动信号的驱动波形的时间轴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进一步包括一个接收R位亮度数据作为图象数据的调制电路,在时隙数为2P的范围内进行上述脉冲宽度控制,并且进行n=2Q级的峰值控制,上述R、P、Q满足R<P+Q的关系,其中P和Q是位数。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多个部件、一根选择信号布线和多根信息信号布线;以及
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驱动电路向所述多根信息信号布线提供具有所述驱动波形的驱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驱动波形开始上升直至达到最大峰值Ak的时间,可以被设置成约等于或大于由所述信息信号布线的负载和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所决定的0%-90%时间常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选择信号布线的扫描电路,其中施加到所述信息信号布线中第一被选信息信号布线的所述驱动信号被控制从而在所述扫描电路选择选择信号布线的选择期间的前半时段开始上升,施加到所述信息信号布线中第二被选信息信号布线的所述驱动信号被控制从而在所述选择期间的后半时段开始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施加到所述信息信号布线中第一被选信息信号布线的驱动信号的驱动波形的时间轴被配置成与施加到所述信息信号布线中第二被选信息信号布线的驱动信号的驱动波形的时间轴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进一步包括一个接收R位亮度数据作为图象数据的调制电路,在时隙数为2P的范围内进行上述脉冲宽度控制,并且进行n=2Q级的峰值控制,上述R、P、Q满足R<P+Q的关系,其中P和Q是位数。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部件包括一个表面导电型发光器件。
CNB2005100528263A 2001-06-15 2002-06-14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4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1841/2001 2001-06-15
JP2001181841 2001-06-15
JP2001248978 2001-08-20
JP248978/2001 2001-08-20
JP2001296397 2001-09-27
JP296397/2001 2001-09-27
JP167096/2002 2002-06-07
JP2002167096A JP3681121B2 (ja) 2001-06-15 2002-06-07 駆動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9154A Division CN100483494C (zh) 2001-06-15 2002-06-14 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2173A true CN1652173A (zh) 2005-08-10
CN100394466C CN100394466C (zh) 2008-06-11

Family

ID=274823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91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3494C (zh) 2001-06-15 2002-06-14 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B2005100528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466C (zh) 2001-06-15 2002-06-14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91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3494C (zh) 2001-06-15 2002-06-14 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995516B2 (zh)
EP (1) EP1267319A2 (zh)
JP (1) JP3681121B2 (zh)
KR (3) KR100557183B1 (zh)
CN (2) CN10048349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0547B (en) * 2000-02-03 2007-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3647426B2 (ja) * 2001-07-31 2005-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回路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3715967B2 (ja) * 2002-06-26 2005-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駆動回路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320413B2 (ja) * 2002-09-11 2009-08-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レイアウト設計装置
JP3830888B2 (ja) * 2002-12-02 2006-10-11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4136670B2 (ja) * 2003-01-09 2008-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パネル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駆動制御方法
JP4332358B2 (ja) * 2003-01-30 2009-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
JP3880540B2 (ja) * 2003-05-16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制御装置
JP4012118B2 (ja) 2003-05-19 2007-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4035490B2 (ja) 2003-08-15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
KR100599649B1 (ko) * 2003-11-24 2006-07-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JP2005257791A (ja) * 2004-03-09 2005-09-22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5292804A (ja) * 2004-03-10 2005-10-20 Canon Inc 制御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086852B2 (ja) 2004-03-16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101022657B1 (ko) * 2004-05-31 2011-03-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방출 장치의 구동방법
US7227317B2 (en) * 2004-06-10 2007-06-05 Atm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ed dimming resolution in a light ballast through use of multiple control frequencies
CN100390840C (zh) * 2004-06-30 2008-05-28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电视装置、和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0428294C (zh) * 2004-06-30 2008-10-22 佳能株式会社 调制电路、驱动电路、调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图像显示装置和电视设备
JP4908784B2 (ja) * 2004-06-30 201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の駆動回路、画像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2006047997A (ja) 2004-06-30 2006-02-16 Canon Inc 変調回路、駆動回路および出力方法
JP4560445B2 (ja) 2004-06-30 2010-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JP4174494B2 (ja) 2004-06-30 2008-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US20060050031A1 (en) * 2004-09-06 2006-03-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splay-device driving circuit suitable for in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 display device
JP2006186277A (ja) * 2004-12-28 2006-07-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発光素子駆動装置
KR100676190B1 (ko) * 2005-05-17 2007-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4494298B2 (ja) * 2005-06-24 2010-06-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
KR100732809B1 (ko) * 2005-11-03 2007-06-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데이터 구동부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표시장치
US8373355B2 (en) * 2006-11-09 2013-02-12 Apple Inc. Brightness control of a status indicator light
JP4861937B2 (ja) * 2007-09-11 2012-01-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受信装置、送信制御方法、受信制御方法、光伝送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
JP2009211052A (ja) * 2008-02-06 2009-09-17 Canon Inc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9251046A (ja) 2008-04-01 2009-10-29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113046B (zh) * 2008-08-01 2014-01-22 希毕克斯影像有限公司 用于电泳显示器的带有误差扩散的伽马调节
JP2010145739A (ja) * 2008-12-18 2010-07-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発光素子駆動回路
JP2011018012A (ja) * 2009-06-08 2011-01-27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002651A (ja) * 2009-06-18 2011-01-06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138687B2 (en) * 2009-06-30 2012-03-20 Apple Inc. Multicolor lighting system
EP2474202A4 (en) 2009-09-02 2013-10-02 Scobil Ind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US8400626B2 (en) 2010-06-10 2013-03-19 Apple Inc. Ambient light sensor
JP2013083826A (ja) * 2011-10-11 2013-05-09 Canon Inc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3247251B (zh) * 2012-02-03 2015-06-03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驱动芯片的整体调变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0455653B1 (en) * 2018-08-09 2019-10-22 Innolux Corporation LED driving circuits
US11835382B2 (en) 2021-03-02 2023-12-05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4895A (en) 1987-05-06 1990-0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EP0299461B1 (en) 1987-07-15 1995-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emitting device
JPS6431332A (en) 1987-07-28 1989-02-01 Canon Kk Electron beam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its driving method
JPH0518585Y2 (zh) 1987-08-13 1993-05-18
JPH02257551A (ja) 1989-03-30 1990-10-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044382B2 (ja) 1989-03-30 2000-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US5682085A (en) 1990-05-23 1997-10-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electron beam sour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967288B2 (ja) 1990-05-23 1999-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ルチ電子ビーム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3165701B2 (ja) * 1991-03-06 2001-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波モーター
JP2901032B2 (ja) 1992-01-31 1999-06-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Ledプリントヘッド
JP3167072B2 (ja) 1992-12-29 2001-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A2112431C (en) 1992-12-29 2000-05-09 Masato Yamanobe Electron sour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5455597A (en) 1992-12-29 1995-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designation of electron beam diameter at image-forming member i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CA2112733C (en) 1993-01-07 1999-03-30 Naoto Nakamura Electron beam-generating apparatus,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JP3235893B2 (ja) 1993-01-28 2001-12-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US6157137A (en) 1993-01-28 2000-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electron beam source with driving circuit for preventing voltage spikes
JPH075836A (ja) 1993-04-05 1995-01-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205167B2 (ja) 1993-04-05 2001-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源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FR2708129B1 (fr) 1993-07-22 1995-09-01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écran fluorescent à micropointes.
JPH07177446A (ja) 1993-12-17 1995-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CA2138363C (en) * 1993-12-22 1999-06-22 Yasuyuki Todokoro Electron beam generating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apparatuses
US5477110A (en) 1994-06-30 1995-12-19 Motorol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field emission device
JPH09101759A (ja) * 1995-10-04 1997-04-15 Pioneer Electron Corp 発光素子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装置
JP3278375B2 (ja) 1996-03-28 2002-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線発生装置、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駆動方法
JPH09281928A (ja) 1996-04-16 1997-10-31 Pioneer Electron Corp 表示装置
JPH1039825A (ja) 1996-07-23 1998-02-13 Canon Inc 電子発生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駆動回路、駆動方法
JP4059537B2 (ja) 1996-10-04 2008-03-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薄膜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3027126B2 (ja) 1996-11-26 2000-03-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2300165Y (zh) * 1996-11-27 1998-12-09 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发光板驱动装置
JPH1115430A (ja) 1997-06-19 1999-01-22 Yamaha Corp 電界放出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049061B1 (ja) 1999-02-26 2000-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3644240B2 (ja) 1998-03-24 200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用のデジタルドライバ回路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光学装置
JP3554185B2 (ja) 1998-04-03 2004-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源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489940B1 (en) 1998-07-31 2002-1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driver IC
JP2000148074A (ja) * 1998-11-06 2000-05-2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2000172217A (ja) 1998-12-09 2000-06-23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3611293B2 (ja) 1999-02-24 2005-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47142B2 (ja) 1999-02-24 2006-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0250471A (ja) * 1999-02-25 2000-09-14 Canon Inc マルチ電子源の駆動装置と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40027B2 (ja) * 1999-02-26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3931470B2 (ja) * 1999-03-25 2007-06-13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3815710B2 (ja) * 1999-04-28 2006-08-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El素子の駆動装置
EP1148468A4 (en) * 1999-09-27 2005-02-02 Citizen Watch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LOR LIQUID SIGN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OF A CLOCK
US6867755B2 (en) 2000-04-28 2005-03-15 Yazaki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EL device
JP3755585B2 (ja) * 2001-05-11 200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コントローラ、表示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JP3647426B2 (ja) 2001-07-31 2005-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回路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6970162B2 (en) 2001-08-03 2005-11-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6882329B2 (en) 2001-09-28 2005-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e signal generator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3715967B2 (ja) 2002-06-26 2005-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駆動回路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3494C (zh) 2009-04-29
EP1267319A2 (en) 2002-12-18
JP2003173159A (ja) 2003-06-20
US20020195966A1 (en) 2002-12-26
US7573472B2 (en) 2009-08-11
KR100639687B1 (ko) 2006-10-31
KR100802225B1 (ko) 2008-02-11
KR20020096923A (ko) 2002-12-31
KR100557183B1 (ko) 2006-03-03
KR20050014779A (ko) 2005-02-07
CN1402213A (zh) 2003-03-12
US6995516B2 (en) 2006-02-07
CN100394466C (zh) 2008-06-11
JP3681121B2 (ja) 2005-08-10
US20060050030A1 (en) 2006-03-09
KR20050090118A (ko) 2005-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52173A (zh)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106631C (zh) 电子产生器件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066553C (zh) 电子发生器件、图象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CN1086508C (zh) 电子束发生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图象形成装置
CN1123049C (zh) 电子束发生装置、图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241160C (zh) 高分辨率高亮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272764C (zh) 图象显示装置
CN1120466C (zh) 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以及驱动该装置的方法
CN1137463C (zh) 图象显示装置和电子机器
CN1770247A (zh)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901008A (zh) 电子电路、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机器
CN1530904A (zh) 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与装置
CN1535456A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710636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CN1591537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453758A (zh) 显示驱动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558395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7886917A (zh) 显示装置及其电压补偿方法
CN1551060A (zh) 矩阵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装置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JP3679784B2 (ja) 画像表示素子の変調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18012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320255A (zh) 用于显示器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以及显示器
CN1776788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