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3130A -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 Google Patents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3130A
CN1603130A CNA2004100797710A CN200410079771A CN1603130A CN 1603130 A CN1603130 A CN 1603130A CN A2004100797710 A CNA2004100797710 A CN A2004100797710A CN 200410079771 A CN200410079771 A CN 200410079771A CN 1603130 A CN1603130 A CN 1603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connector
core pipe
male fastener
ink sheet
sheet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97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4988C (zh
Inventor
猪木寿志
安藤寿章
小林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Gener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Gener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Gener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3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3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49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49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28Detachable carriers or holders for ink-ribbon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2Detachable carriers or holders f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003Ribbon spools
    • B41J33/006Arrangements to attach the ribbon to the spool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墨纸盒,它设有盒体、供纸侧芯管、卷纸侧芯管、分别可拆装地安装于供纸侧芯管和卷纸侧芯管的端部的各卷轴以及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这个中间连接器安装在各卷轴中的至少一个卷轴与供纸侧芯管和卷纸侧芯管的各端部中的一个对应端部之间。安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这个对应端部成形有一个雌接合部分。这种墨纸盒还包括一个雄接合件,它可以从外面配合进雌接合部分,而把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接合于带有雌接合部分的供纸侧芯管和卷纸侧芯管两者中的一个。

Description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纸盒,也涉及可安装于墨纸盒的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背景技术
通常,热压印机采用墨带盒,它便于更换墨带,亦即便于热压印机的管理和使用。在热压印机被构造成行压印机时,需要用宽的墨纸。
日本专利临时公开出版物2001-277627揭示了一种具有宽墨纸的墨纸盒。这一出版物中揭示的墨纸盒包括一个供纸芯管、一个卷纸芯管以及一个盒本体。卷轴连接于供纸芯管和卷纸芯管的两端,使每一芯管都通过卷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盒本体的左和右侧壁。
在这种墨纸盒中,在卷轴之一与供纸芯管的一个端部之间设有一个中间连接器。图18以一个正视图示意表示出中间连接器103和一个供纸芯管101。如图18所示,中间连接器103具有一个弹性爪104,它接合于成形在芯管101的端部的与之配对的槽口102。弹性爪104具有臂部104a和爪部104b部。
弹性爪104呈L形并且是从中间连接器103的直径最大的部分103a沿着芯管101的轴向延伸。在中间连接器103插进芯管101的端部时,弹性爪104也插进配对的槽口102。于是,弹性爪104接合于配对的槽口102。
图18所示的上述结构需要用中间连接器103把卷轴(未示)连接于芯管101。所以,这种结构能防止非正规的墨纸(例如,由不同于正规供应商的非正规供应商供应的那种墨纸,正规供应商的墨纸盒具有图18所示的结构)被错误地装到盒本体(图18中未示)上。
发明内容
在图18所示的上述结构中,在把中间连接器103插进芯管101时,弹性爪104依靠其弹性变形而插进配对的槽口102,这样,爪部分104b就钩在配对的槽口102里。由于这一原因,配对的槽口102的轴向槽部分102a的宽度Wb需要大于弹性爪104的臂部104a的宽度Wa。
因此,在弹性爪104接合于配对的槽口102(就是,中间连接器103完全插进芯管101)时,在弹性爪104和与之配对的槽口102的内表面之间会有间隙。
这种结构可能引起这样的问题:在从不适当的方向对弹性爪104施加力时,例如,在更换墨纸的过程中,弹性爪104可能脱离配对的槽口102进而引起中间连接器103脱离芯管101。
此外,在中间连接器103由于上述问题已经脱离了芯管101之后,如果使用者用力把中间连接器103推入芯管101的不正确位置,那么可能会使弹性爪104损坏。在这一情况下,不可能把墨纸套件装到墨纸盒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一种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它们都被构造成可把中间连接器牢固地接合于芯管。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装在一图像形成设备使的墨纸盒。这种墨纸盒设有:至少一个芯管;多个分别可拆装地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两端的卷轴,这些卷轴把所述至少一个芯管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墨纸盒内;以及,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它装在各卷轴中的至少一个卷轴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一个对应端部之间。安装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该对应端部成形有一个雌的接合部分。这种墨纸盒还设有一个雄的接合件,它可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面配合进雌的接合部分,而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接合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
用这种结构,由于雄接合件是从外面配合进雌接合部分,就能够可靠地防止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脱离芯管,因此可增强墨纸更换工作的可靠性。
任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可以具有一个凹槽部分。雄接合件通过压配合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这个凹槽部分。
用这种结构,可以确保雄接合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之间的牢固接合。
还是任选地,在雄接合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凹槽部分两者之一上可设置一个柱销,而在雄接合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凹槽部分两者中之另一个上可设置一个插入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把柱销压进插入孔而把雄接合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凹槽部分。
在一种特定的情况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可具有一个凹槽部分,雄接合件可通过粘结连接来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凹槽部分。
用这种结构,可以确保雄接合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之间的牢固接合。
仍然任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可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在这一情况中,雄接合件包括一个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根部、一个从根部伸出的臂部以及一个成形在臂部的与根部相反的那一端的接合爪,这个接合爪横着臂部的纵向延伸。雌接合部分包括一个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轴向延伸的开口、以及一个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卡锁部分。雄接合件的臂部和接合爪分别配合进雌接合部分的开口和卡锁部分。
用这一结构,由于接合爪可以钩锁于卡锁部分,可以确保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和芯管在轴向的卡锁接合。
仍然任选地,雄接合件的臂部和雌接合部分的开口在圆周方向的尺寸可以做得大致相等。在这种情况中,在雄接合件已配合进雌接合部分的情况下,雄接合件被限制为只能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半径方向运动。
仍然任选地,雄接合件的臂部和接合爪可成形为L形,以及,雌接合部分的开口和卡锁部分也可成形为L形。
或者,雄接合件的臂部和接合爪可成形为T形,雌接合部分的开口和卡锁部分也可成形为T形。
任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可具有:一个直径最大的部分,该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圆周表面的直径;以及,一个成形在直径最大部分的凹槽部分。雄接合件的根部配合进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这个凹槽部分。
仍然任选地,雄接合件可具有这样的外周表面,其截面被构造成一个圆弧的一部分,这个圆弧的半径等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圆周表面的半径。
在一个特别情况中,芯管两个端部中安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那个端部成形有从这个端部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轴向延伸的槽口。在这一情况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块部分,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这个突块部分配合进所述至少一个芯管上的那个槽口。另外,突块部分的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圆周方向的尺寸大于雌接合部分的那个开口的宽度。
任选地,墨纸可以卷绕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上,并且卷绕成墨纸覆盖雄接合件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种特定情况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可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并且用弹性材料制成。在这一情况中,雄接合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成形为一体。雄接合件可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径向弹性变形,因而既能接合于也能解脱于雌接合部分。雄接合件依靠其弹性变形后沿径向向内的恢复力恢复到原状而配合进雌接合部分。
用这一结构,由于雄接合件是从外面配合进雌接合部分,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脱离芯管。因此,可以增强墨纸更换工作的可靠性。而且,由于雄接合件与中间连接器成形为一体,所以,把中间连接器连接于芯管的工作也变得容易了。
任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直径最大的部分。在这一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雄接合件包括一个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直径最大的部分延伸出来的臂部和一个成形在臂部的一端的接合爪,该接合爪横着臂部的纵向延伸。该臂部成形为薄板的形状而在径向具有弹性。
用这一结构,雄接合件可以相当容易地向外弯,所以,很容易把中间连接器连接于芯管。
仍然任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直径最大的部分。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雄接合件包括一个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直径最大的部分延伸出来的臂部和一个成形在该臂部的一端的接合爪,该接合爪横着臂部的纵向延伸。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直径最大的部分上,在雄接合件的臂部的两侧成形有两个缝口。
用这一结构,雄接合件可以相当容易地向外弯,所以,很容易把中间连接器连接于芯管。
仍然任选地,雌接合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沿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轴向延伸的开口和一个沿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卡锁部分。雄接合件的臂部和接合爪可以分别配合进雌接合部分的开口和卡锁部分。
仍然任选地,所述直径最大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圆周表面的直径。
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中,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两个端部中安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那个端部成形有从这个端部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轴向延伸的槽口。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块部分,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这个突块部分配合进所述至少一个芯管上的那个槽口。该突块部分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圆周方向的尺寸大于雌接合部分的开口的宽度。
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用合成树脂制成。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配用于一种墨纸盒里的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一个雄接合件和多个卷轴的可更换的墨纸套件。该墨纸套件包括宽度为一个预定宽度的墨纸和多个芯管,该芯管包括可安装在所述墨纸盒的供纸侧的一供纸芯管(supply-side core tube)和可安装在所述墨纸盒的卷纸侧的一卷纸心管(take-up side core tube)。
在这一结构中,多个卷轴分别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多个芯管的对应端部,使由这些卷轴把多个芯管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墨纸盒上。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装在各卷轴中的至少一个卷轴与多个芯管中的至少一个芯管的两端中的一个对应端之间。安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这个对应端成形有一个雌接合部分。雄接合件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面配合进雌接合部分,而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接合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
用这种结构,由于雄接合件是从外面配合进雌接合部分,所以能可靠地防止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脱离芯管,因此可增强墨纸更换工作的可靠性。
任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可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并且可以用弹性材料制成。在这一情况中,雄接合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成形为一体。雄接合件可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径向弹性变形,因而既能接合于也能解脱于所述雌接合部分。雄接合件依靠其弹性变形后沿径向向内的恢复力恢复到原状而配合进雌接合部分。
用这种结构,由于雄接合件与中间连接器成形为一体,所以,很容易把中间连接器连接于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台可采用本发明的墨纸盒的传真机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传真机的靠近其打压部分的墨纸路径和记录纸路径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纸盒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墨纸盒的从其左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墨纸盒的从其右前侧看的立体图;
图6是图3的墨纸盒的右视图;
图7是图3的墨纸盒的左视图;
图8是表示这种墨纸盒的各零件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墨纸盒被倒过来了;
图9是卷纸侧的左端卷轴的分解立体图;
图10A是图9的卷纸侧左端卷轴的第一转动构件的正视图;
图10B是沿着图10A中的线“Xb-Xb”剖取的第一转动构件的剖视图;
图10C是第一转动件的右视图;
图10D是第一转动件的左视图;
图11A是图9的卷纸侧左端卷轴的轴构件的正视图;
图11B是沿着图11A中的线“XIb-Xib”剖取的轴构件的剖视图;
图11C是轴构件的右视图;
图12A是表示中间连接器、雄接合件和芯管的立体图;
图12B是沿着图12A中的线“XIIb-XIIb”剖取的中间连接器的横剖面图;
图13A表示出中间连接器和芯管;
图13B是中间连接器和芯管的剖视图,它表示出中间连接器插进芯管的状态;
图13C表示了中间连接器和芯管的外观,并表示出中间连接器插进芯管的状态;
图14A是表示互相接合的第一转动构件和轴构件以及接合于芯管的中间连接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14B是表示第一转动构件、轴构件、中间连接器和芯管的完全装配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4B中的线“XVb-XVb”剖取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中间连接器、雄接合件和芯管的立体图;
图17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中间连接器、雄接合件和芯管的立体图;
图17B是沿着图12A中的线“XVIIb-XVIIb”剖取的中间连接器的横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已有技术的常规墨纸盒的中间连接器和芯管的端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和2说明可以装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的传真机1。
图1是表示传真机1总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传真机1的压印部分的放大视图。在图2中,用一个箭头指示记录纸4的传送路径。
传真机1被构造成具有传真机和压印机的功能。就是说,传真机可以读取原件8以获得图像数据,还能通过通信线路(例如电话线路)把图像数据发送给另一传真机。另外,传真机1可通过通信线路接收来自另一传真机的图像数据并将收到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纸4上形成图像。
传真机1可通过有线通讯(例如打印机电缆)或无线通讯(例如红外线通讯)从外部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和文字处理机,接收要压印的数据,并把收到的压印数据在记录纸4上压印出来。
如图1所示,传真机1具有箱体2、上盖6、操作板3、进纸架5以及原件架7。在箱体2的一侧设有一个手操器(未示)。箱体2具有一个上开口。上盖6用于盖住箱体2的上开口。上盖6铰接于箱体2而可绕枢转点6a在垂直方向枢转。
操作板3定位于上盖6的前上侧。操作板3上具有键式开关3a和LCD(液晶显示器)3b。操作板3也可以绕其后端部分枢转而使其前端向上运动,以便取出夹在传真机1内的原件8。
进纸架5被定位在箱体2的上后侧并可绕箱体2的后端部分枢转。进纸架5把一叠记录纸4保持在倾斜方向,以使其前端低于其后端。
在箱体2里,一对传送辊9、一个接触式图像扫描部分(CIS)10、原件压板11以及一对输出辊12设置在操作板3的下面。传送辊9把原件8传向CIS10。原件压板11被定位在CIS10的上方,以压住原件8。
在箱体2里,一个进纸部分14设置在进纸架5的下面。进纸部分14包括用于使记录纸4一张一张地从进纸架5进入传真机1内部的送纸辊15。进纸部分14还包括一个分纸垫16。该分纸垫16借助一个弹簧被压在送纸辊15的圆周表面的上部。
在进纸部分14以下设置有棍子形状的压印滚筒17、弹簧18、压印架19、热头22以及容纳部分13。热头22位于压印架19上并压在压印滚筒17的圆周表面的下部。容纳部分13可将墨纸盒20容纳在其内,并使墨纸盒20从压印架19的前侧伸向压印架19的后侧。
在容纳部分13里,墨纸盒20被设置成其供纸卷轴25被定位在箱体2的后侧,而卷纸卷轴26被定位在箱体2的前侧。另外,卷纸卷轴26的位置低于供纸卷轴25的位置。也就是说,墨纸盒20是以前低后高的取向(翘屁股的取向)被定位在容纳部分13内。
由于墨纸盒20的前低后高的取向,在箱体2内在墨纸盒20的后侧部分的下方就形成了相当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用于控制传真机1的工作的控制板29设置在墨纸盒20的后侧部分以下。
在墨纸21被从供纸卷轴25向卷纸卷轴26进给时,墨纸21通过热头(thermalhead)22和张紧构件23的顶面23a,随后到达卷纸卷轴26的圆周表面的下部,同时墨纸21的涂墨的表面朝上。
被从进纸架5输出的记录纸4在热头22与压印滚筒17之间重叠于墨纸21的上表面(涂墨的表面),以便在记录纸4上形成图像。然后,记录纸4通过位于墨纸盒20里的卷纸卷轴26之上的分隔板的上侧。接着,记录纸4被传真机1前侧的输出辊28输出。
在上盖6的下表面上成形有多条像肋条一样的滑槽27。每一滑槽27从压印滚筒17的上游侧延伸到压印滚筒17的下游侧。记录纸4被在滑槽27与墨纸盒20的分隔板之间传送。用这种结构,滑槽27和分隔板24起着传送滑槽(carrying chute)的作用。
墨纸21在张紧构件23的顶面23a处被向下弯,并且在分隔板下面通过而被卷纸卷轴26卷在卷纸卷轴26的下表面侧。
下面,将参照附图3-1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纸盒20的结构。如图5和8所示,供纸卷轴25包括左端卷轴36、右端卷轴37以及圆柱形芯管40。同样,卷纸卷轴26包括左端卷轴38、圆筒形的中间连接器56、右端卷轴39以及圆柱形芯管41。墨纸21包括一个具有涂墨的宽的树脂薄膜,并且绕过芯管40和41。
芯管40和41可用例如硬纸制成。卷轴36和37可插进拔出地插入芯管40的左和右端内。卷轴39可插进拔出地插入芯管41的左和右端内。各卷轴36、37和39用注塑模制法用合成树脂制成。如图8所示,卷轴37和39都具有与突缘43成形为一体的轴44,而卷轴38是包括几个零件的装配件。
如图3-5所示,墨纸盒20具有一盒体30。该盒体30包括成对的左和右侧板31a和31b、弧面上盖32以及分隔板24,所有这些部分用注塑模制法用合成树脂制成为一个整体。左和右侧板31a和31b从供纸侧延伸到卷纸侧,并且被定位在墨纸21的左和右边缘旁。
弧面上盖32跨在左和右侧板31a和31b之间,并且覆盖供纸辊的上部。分隔板24跨在左和右侧板31a和31b之间,并且覆盖卷纸辊的上部。分隔板24的上表面成形有一些像肋条一样的向上突的突起24a。
用这种结构,弧面上盖32、分隔板24以及左和右侧板31a和31b一起形成一个位于它们之间的敞开的区域,墨纸21暴露于该敞开区域。
如图1和2所示,在墨纸盒20处在箱体2的容纳部分13里时,压印滚筒17位于敞开区域之上,而压印架19、热头22和张紧构件23位于敞开区域之下。
如图3-5所示,像鳍一样的两个把手35、35从分隔板24的左和右两侧向上突起,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35拿放墨纸盒24。
如图8所示,右侧板31b在其供纸侧和卷纸侧成形有成对的卡槽33,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对应的右端卷轴37和右端卷轴39的轴44。左侧板31a在其供纸侧成形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对应的左端卷轴36的轴69的卡槽33,以及在其卷纸侧成形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左端卷轴38的孔50。每一卡槽33的上部成形有一个开口部分,可将对应的卷轴36、37、39的轴44、69通过这些开口部分用力地推进卡槽33。
另外,每一卡槽33的底部具有一个沿其径向向外伸的像豁口一样的释放槽(relief groove)34。在把轴44、69用力推进各自的卡槽33时,卡槽33的开口部分由于具有释放槽34而可弹性地张开。当轴44、69在卡槽33中完全到位时,开口部分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防止轴44、69脱离卡槽33。
在芯管41的左端部分(在从传真机1的纸张推出侧观看的传真机的左侧),在相对于芯管41的轴线互相相反的两个位置成形有一个雌接合部分70和一个槽口62(见图8和12a)。下面将详细说明,雄接合件71插进雌接合部分70,中间连接器56的突块61插在槽口62里。
雌接合部分70和槽口62都开向芯管41的左端。雌接合部分70沿着芯管41的轴向延伸并具有一个宽度为W0的开口70a。雌接合部分70还具有一个位于其封闭端的起卡锁作用的切口70c。卡锁切口70c相对于开口70a处于芯管41的圆周方向,卡锁切口70c在芯管41的轴向的宽度为W2。
如图8所示,卷轴37和39具有相互完全相同的结构。卷轴37、39都包括一个内套筒42、突缘43以及圆柱形轴44。内套筒42插配于供纸芯管40和卷纸芯管41的对应部分的内圆表面。突缘43的直径大于内套筒42的直径,轴44的直径小于内套筒42的直径。
供纸侧的左端卷轴36包括内套筒42、轴69、大直径的突缘43以及齿轮45。这个内套筒42插配于供纸芯管40的左端内圆周表面。内套筒42具有一个与之制成一体的接合爪42a,它接合于芯管40上的一个切口槽(未示)。轴69位于突缘43的外面,并且齿轮45安装在轴69的外端。也就是说,轴69位于突缘43与齿轮45之间。用这种结构,能够可靠地把转矩从传真机1的内部传递到供纸卷轴25。如图8和9所示,卷纸卷轴38包括第一转动构件46和轴构件48,它们都是用例如尼龙等合成树脂并且用注塑模制法制成。第一转动构件46成形有一个传动齿轮47。一旦第一转动构件46和轴构件48在轴孔50内互相配合并把侧板31a夹在其间,第一转动构件46和轴构件48就不能互相脱离了。
如图10A-10C所示,传动齿轮47具有与内套筒46a一起成形的内圆周表面,内套筒46a呈圆柱形,并从内圆表面沿着传动齿轮47的轴向延伸出来。内套筒46a上开有一个纵向槽46c。
在传动齿轮47的内圆表面与之一体地成形有一个杆状弹性件51。该弹性件51延伸穿过内套筒46a的纵向槽46c。纵向槽46C和弹性件51都沿轴向延伸。弹性件51的自由端与之构成一体并沿径向向外突出的接合爪51a。
在内套筒46a的径向外侧成形有三个扇形部分46b。如图10B-10D所示,各相邻的扇形部分46b之间形成三个装配孔53。轴构件48的突缘48a上的接合构件52可接合于这三个装配孔53。
在装配孔53的径向外侧设有台阶状部分53a。如图10C所示,扇形部分46b与起定位作用的突起54被制成为一个整体。每一定位突起54设置在面对轴构件48的一个位置。每一定位突起54沿轴向突出并且也沿着传动齿轮47的径向延伸。
下面,参照图11A-11C说明轴构件48的详细结构。轴构件48具有突缘48a和沿轴向延伸的、具有内圆表面的套筒状根部48b。在套筒状根部48b的末端部分成形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并且直径小于套筒状根部48b的直径的引导部分48c。引导部分48c上开有一个轴向导槽48d。
在第一转动构件46和轴构件48互相接合时,第一转动构件46的弹性件51和接合爪51a伸进套筒状根部48b和引导部分48c的内部空间。三个接合件52从突缘48a的径向中间部位向与套筒状根部48b相反的方向延伸。
各接合件52的端部成形有接合爪52a,它锁合于第一转动构件46的台阶部分53a。突缘48a上成形有定位孔55,它可与第一转动构件46的定位突起54相啮合(见图11B和11C)。
用这种布置,可将第一转动构件46和轴构件48以如下方式装配于盒体30的轴孔50。首先,如图9所示,把第一转动构件46的弹性件51从左侧板31a的外面插进轴孔50。接着,把轴构件48的三个接合件52从左侧板53a的内侧插进第一转动构件46的接合孔53,同时把左侧板夹在第一转动构件46与轴构件48之间。结果,每一接合件52的接合爪52a就进入与每一台阶部分53a锁合的状态。这样,第一转动构件46和轴构件48就连接在一起了,并且被保持在轴孔50处而不能脱离盒体30。
这时,第一转动构件46的各定位突起54也分别接合于轴构件48的各定位孔55。同样,弹性件51接合于引导部分48c的导槽48d。如图11c所示,在各个角度位置的各定位孔55具有不同的形状。同样,在各个角度位置的各定位突起54的形状也互不相同。用这样的结构,扇形部分46b和轴构件48只能以预先确定的位置关系互相连接,以使弹性件51可以插进导槽48d。
在第一转动构件46和轴构件48互相接合起来时,轴构件48的接合件52和第一转动构件46的扇形部分46b就形成一个圆柱形构件。把这个圆柱形构件装配于轴孔50。这个圆柱形构件确定了传动齿轮47和左端卷轴38的轴向位置(见图14A和14B)。
下面,参照图12A-15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连接器56和雄接合件71。中间连接器56具有圆柱形根部57。从根部57整体地伸出三个凸轮瓣58。三个凸轮瓣58在圆柱形根部57的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圆柱形根部57的根端部分的内圆表面57a的直径大致等于轴构件48的套筒状根部48b的直径,使得套筒状根部48能够可转动地配合于内圆表面57a(见图11A、12A和13B)。轴构件48的引导部分48C可转动地配合进中间连接器56的三个凸轮瓣58的内圆表面((见图14A和14B)。
如上所述,弹性件51的接合爪51a是从引导部分48c沿径向向外突出。所以,只有在轴构件48(亦即接合爪51a)向放开方向(也就是与图15中箭头M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接合爪51a才能克服弹性件51的弹性力而在三个凸轮瓣58的内圆表面上滑动。所以,在这一情况中,中间连接器56停在静止状态,即使弹性件51(也就是轴构件48)转动,它也不转动。
另一方面,在弹性件51向卷绕方向(亦即图15中箭头M的方向)转动时,接合爪51a进入与三个凸轮瓣58的短表面之一对头接触并且接合于相邻两个凸轮瓣58之间的空间之一。在这一情况中,中间连接器56可随着轴构件48-起转动。
中间连接器56具有一个直径最大的部分57b,其直径等于芯管41的外径。直径最大部分57b的直径就是中间连接器56的最大直径。直径最大部分57b上成形有一个凹槽59,雄接合件71的一个端部可配合在凹槽59内。凹槽59在圆周方向的宽度W0与雄接合件71的根部71a的宽度W0相同,还有,凹槽59内具有一个整体成形的柱销60,该柱销沿径向突出而可插进雄接合件71的根部71a的内表面上的插入孔72内。借助于雄接合件71插进凹槽59,直径最大部分57b上的柱销60也插进雄接合件71上的插入孔72。用这一结构,雄接合件71可以牢固地接合于中间连接器56。
在芯管41的左端部分,成形有雌的接合部分70。雌的接合部分70包括一个宽度为W0的开口70a。
在圆柱形根部57上,在与凹槽59相反的那一侧成形有两个突块61和61。两个突块61和61之间的间隔Wp大于芯管41上的开口70a的宽度W0。所以,突块61和61不能进入芯管41的开口70a。虽然在这一实施例中,成形有两个突块,但是突块数可以不是两个。
雄接合件71具有根部71a以及与根部71a成一体的臂部71b和接合爪71c。接合爪71c成形在臂部71b的与根部71a相反的那一端,并且沿着芯管41的圆周方向延伸。臂部71b和接合爪71c一起形成L形,使它们能与雌接合部分70的开口70a和卡锁切口70c牢固接合(见图12A和13C)。
最好是,接合爪71c突出于臂部71b的突出量W1大于或等于1.5mm,以及保持W1<W2(W2是卡锁切口70c在芯管41的圆周方向的宽度,见图12A)。
成形在凹槽59里的柱销60和成形在雄接合件71上的插入孔72是作为把雄接合件71固定于中间连接器56的定位系统。虽然在这一实施例中柱销60设置在凹槽59里而插入孔72成形在雄接合件71上,但是也可以倒过来,就是把柱销成形在雄接合件71的根部71a上,而把插入孔成形在中间连接器56的凹槽59的槽底上。
可取的是,如图12A和12B所示,雄接合件71具有外圆周表面,其横截面构形为一个圆弧的一部分,这个圆弧的半径等于芯管41的外圆周表面的半径。用这一结构,在雄接合件71配合进与中间连接器56装配成一体的芯管41的雌接合部分70的情况下,芯管41的接合了的部分、雄接合件71和中间连接器56就一起形成一个圆柱体。
在上述结构中,中间连接器56以如下方式安装于芯管41的左端部分。
首先,把中间连接器56的圆柱形根部57插进芯管41的左端部分的内圆周表面,同时把突块61装配进芯管41的左端部分上的槽口62(见图12A、13A和13B)。在这一情况中,由于两个突块61和61的宽度Wp大于开口70a的宽度W0,所以突块61和61仅能插进槽口62而不能插进开口70a。
用这种结构,把突块61和61插进槽口62,可以简单而可靠地使雌接合部分70和凹槽59在圆周方向对准。另外,即使雄接合件71由于例如柱销60的断裂脱离雌接合部分70,仍能保持把作用在传动齿轮47上的转矩传递到芯管41,这是因为中间连接器56上的突块61接合着芯管41上的槽口62的缘故。
在中间连接器56的圆柱形根部57插进芯管41的左端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之后,把雄接合件71的臂部71b和接合爪71c从雌接合部分70的径向外侧装配进雌接合部分70(开口70a和卡锁切口70c)。并且,在这一情况下,雄接合件71的根部71a配合进中间连接器56的凹槽59。
更具体地说,通过把雄接合件71的根部71a放进凹槽59,就把凹槽59里的柱销60压进了雄接合件71上的插入孔72。所以,雄接合件71就被稳固地固定于中间连接器56。这样,就能在芯管41的轴向防止中间连接器56脱离芯管41。
如上所述,雄接合件71具有与突块61相类似的功能。在雄接合件71的根部71a压进中间连接器56上的凹槽59的情况下,雄接合件71的臂部71的纵向就被限定了。就是说,臂部71b被限制为平行于芯管41的轴向。
接着,通过把雄接合件71的臂部71b和接合爪71c插进芯管41的雌接合部分70(开口70a和卡锁切口70c),中间连接器56相对于芯管41的转动就被禁止。就是说,中间连接器56只能随芯管41一起转动。用这种结构,可以把从传真机1内部传递到传动齿轮47的驱动转矩可靠地传递到芯管41(亦即卷纸卷轴26)。
雄接合件71的接合爪71c在芯管41的圆周方向(亦即与芯管41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卡锁切口70c也沿圆周方向延伸。所以,在雄接合件71的臂部71b和接合爪71c插进芯管41的接合部分70之后,芯管41就不能相对于雄接合件71转动。
此外,雄接合件71的根部71a稳固地固定于中间连接器56的凹槽59,使得雄接合件71的臂部71b不能在芯管41的圆周方向运动。因此,中间连接器56和芯管41在芯管41的轴向进入互相锁合状态。就是说,在这一状态,中间连接器56不可能被从芯管41拉出。
如上所述,这一实施例的墨纸盒20需要用中间连接器56。所以,可以防止由不同于墨纸盒20的正规供应商的非正规供应商供应的非正规墨纸被错误地添加于墨纸盒20。也能防止由传真机1形成的图像的质量因使用非正规的墨纸而恶化。
可取的是,第一转动构件46、轴构件48、中间连接器56和雄接合件71都用诸如合成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下面,将说明可更换的墨纸套件往盒体30上的安装。可更换的墨纸套件是包括供纸侧芯管40、卷绕在芯管40上的新的墨纸以及卷纸侧芯管41的一套东西。先把中间连接器56插进芯管41。
最好是墨纸21的宽度等于安装在芯管41的左端的中间连接器56的直径最大部分57b的最外端与芯管41的右端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卷绕在芯管41上的墨纸从外面完全覆盖雄接合件71。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雄接合件71脱离芯管41的雌接合部分70。
墨纸21可以具有这样的宽度,即,卷绕在芯管41上的墨纸21几乎完全覆盖雄接合件71(例如臂部71b和接合爪71c)。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防止雄接合件71脱离芯管41的雌接合部分70。
接着,把新的墨纸21的前端用粘贴带粘贴于芯管41的外圆周表面。以上述方式把第一转动构件46和轴构件48不可脱离地安装于盒体30上的轴孔50,以形成左端卷轴38(见图14A)。
完成上述准备之后,进行下述安装。首先,把卷纸侧卷轴39插进芯管41的右端,并把供纸侧卷轴36和37分别插进供纸侧芯管40的两端(见图8)。
接着,把轴构件48的套筒状根部48b插进中间连接器56的内圆周表面57a。然后,相对于轴构件48转动中间连接器56,使接合爪51a以上述方式配合进由相邻两个凸轮瓣58形成的空间之一。其结果,轴构件48和雄接合件71互相连接起来,使得中间连接器56可随轴构件48一起转动。因为只要把套筒状根部48b插进内圆周表面57a就可使接合爪51a接合于凸轮瓣58,所以装配和拆卸都很容易。
接着,把卷轴36、37和39装配进盒体30上的各自对应的轴支承卡槽33、33和33。然后,用手向M指示的卷绕方向转动芯管41,以消除墨纸21的松弛。
在把墨纸盒20装进传真机1的容纳部分13时,把盒体30的左和右侧板31a和31b保持在它们的预定姿态。这时,卷轴37、39的轴44、44的内周圆表面配合于各自的从传真机1的箱体2的一侧伸出的轴(未示)。同时,卷轴36的齿轮45和卷轴38的传动齿轮47分别啮合于设置在箱体2内的动力传动齿轮(未示)。还有,卷轴36和卷轴38的外套筒部分的内表面配合于从传真机1的箱体2的另一侧弹性地伸出的对应的轴(未示)。这种结构布置可使供纸卷轴25和卷纸卷轴26平稳地转动。
根据从操作板3输入的印刷指令、从外部计算机收到的印刷指令或从另一传真机经由公共线路发送来的传真数据操作控制板29,印刷即开始。一旦印刷开始,供纸辊15首先转动以开始进给记录纸4。
在一个纸张传感器(未示)检测到记录纸4的前端之后,记录纸4被向前送一个预定的距离。当记录纸4的前端接近压印滚筒17时,驱动力传递到压印滚筒17,也传递到墨纸盒20的齿轮45和传动齿轮47。
由于弹性件51的接合爪51a已经接合于中间连接器56的各相邻凸轮瓣58之间的一个空间,如图15所示,传动齿轮47的转动就被可靠地传递到芯管41。其结果,墨纸21的输送与记录纸4的输送同时进行,并且由热头22对记录纸4进行印刷。
更具体地说,在墨纸21和记录纸4被压在压印滚筒17与热头22之间的印刷位置时,热头22的电阻根据印刷数据产生热量而进行印刷。热头22的热量选择性地熔化墨纸21上的墨,而熔化的墨被转移到记录纸4的底面上,借以在记录纸4上形成墨的图像。然后,记录纸4上的墨被冷却而固定在记录纸4上。
在印刷之后,只是墨纸21被在张紧构件23的顶面23a处向下弯而脱离记录纸4。然后,墨纸21被送向卷纸卷轴26的圆周表面的下部,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记录纸4被沿着分隔板24的上表面输出。
如上所述,分隔板24的靠近张紧构件23的那个端部是向下弯的。这一形状允许记录纸4的前端走上分隔板24的上表面,从而可靠地防止记录纸随墨纸21一起向下走。用这种方法,可以由张紧构件23和分隔板24容易而可靠地使墨纸和记录纸分离。
下面,参照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雄接合件和雌接合部分。图16中,对与图1-15中的零件具有相同结构的零件用同样的标号,因而对它们不作重复性解释。
如图16所示,在芯管41的左端部分成形有一个呈T字形的雌接合部分70’。雌接合部分70′是开向芯管41的左端。雌接合部分70′具有在开口70a’的闭端沿着芯管41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卡锁切口70c’。
雄接合件71’具有横对着臂部71b的纵向延伸的接合爪71c’。也就是说,接合爪71c’和臂部71b具有T字形的外形。接合爪71c′和臂部71b可以配合进雌接合部分70′的卡锁切口70c′和开口70a′。
从外面把雄接合件71’插进雌接合部分70′,雄接合件71′就锁合于芯管41。由于接合爪71c′横着芯管41的轴向延伸而钩进卡锁切口70c′以及根部71a固定于中间连接器56的凹槽59,所以中间连接器56不可能在芯管41的轴向被从芯管41拉出。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接合爪(71c,71c′)呈L形或T形。但是,雄接合件的接合爪可以具有其它的形状,只要它能作为钩进芯管41上的切口的锚形部分即可。就这一情况而言,芯管41上的切口的形状应与雄接合件上的锚形部分相对应。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雄接合件(71,71′)是借助柱销60和插入孔72的压配合固定于凹槽59,但是,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固定结构把雄接合件固定于中间连接器56。例如,可以通过熔化结合(焊接)把雄接合件固定于中间连接器56,可以用电极加热、超声波、高频或低频焊接来进行。或者,可以用粘结连接把雄接合件固定于中间连接器56,粘结可以用诸如压敏粘结剂、热熔性粘结剂等粘结剂。粘结剂可以根据中间连接器56和/或雄接合件(71,71′)的材料类型来选择。
应该注意到:用粘结剂把雄接合件固定于中间连接器56可以比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情况固定得更牢固。
下面,参照图17A和17B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中间连接器86。在图17A和17B中,对与图1-15中的零件具有相同结构的零件用同样的标号,因而对它们不作重复性说明。
如图17A和17B所示,中间连接器86具有一个圆柱形根部87。三个凸轮瓣88与根部87成形为一体。三个凸轮瓣88均布在根部87的圆周方向。圆柱形根部87的根端部分的内圆周表面87a的直径大致等于轴构件48的套筒状根部48b的直径,使得套筒状根部48能够可转动地配合于内圆周表面87a。轴构件48的引导部分48c可转动地配合于中间连接器86的三个凸轮瓣88的内圆周表面。
中间连接器86具有一体成形的接合部分91,它从直径最大部分87b沿着中间连接器86的轴向伸出。接合部分91具有位于直径最大部分87b处的根部91a、臂部91b以及接合爪91c。臂部91b沿轴向延伸。接合爪91c从臂部91b的与根部91a相反的那一端横对着臂部91b的纵向延伸。
接合部分91呈L形,因而它可以配合进也是L形的雌接合部分70。
接合部分91成形为一个薄板,因而它可在中间连接器86的径向弹性变形(见图17A)。接合部分91(亦即薄板)的厚度在它被用ABS(丙稀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体)树脂制造时最好是约为1mm。
不必整个接合件91都成形为薄板,例如,只要将其臂部91B的一部分成形为薄的部分以使接合部分91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就可以了。
在中间连接器86的直径最大部分87b上,在接合部分91的根部91a的两侧,成形有两条缝口92,以使接合部分91能够相当容易地产生径向变形。
圆柱形根部87上、在与接合部分91位置相反的那一侧成形有两个突块89和89。如图17B所示,两个突块89和89的宽度Wp大于芯管41上的开口70a的宽度W0。
在上述结构中,中间连接器86可以以如下方式配合于芯管41的左端部分。
首先,把中间连接器86的圆柱形根部87插进芯管41的左端部分,插进时用手指使接合部分91沿径向向外变形(见图17A,其变形状态如点划线所示),以便能将它插进。
接着,手指放开接合部分91以任它恢复原状,而使它的接合爪91c配合进雌接合部分70。其结果,中间连接器86就接合于芯管41。
由于接合爪91c在芯管41的圆周方向延伸以及卡锁切口70c也是在圆周方向延伸,所以,在接合部分91的臂部91b和接合爪91c插进芯管41上的接合开口70之后,芯管41不可能相对于接合部分91转动。
此外,由于接合部分91的根部91a是与中间连接器86成形为一体,接合部分91的臂部91b不可能在芯管41的圆周方向运动。因此,中间连接器86和芯管41在芯管41的轴向进入锁合状态。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中间连接器86不可能被拉离芯管41。
虽然在这一实施例中接合部分91呈L形,但是它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只要它能作为钩进芯管41上的切口的锚形部分即可。
虽然在上述结构中,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是应用于传真机,但是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诸如印刷机、复印机或多功能的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中间连接器是装在左端卷轴38与芯管41的左端之间,但是,中间连接器也可以装在卷轴36、37和39中的一个与芯管40或41的对应端部之间。或者,可以在芯管40和41的两端处都设置中间连接器。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设置了一个雄接合件(或称雄接合部分),用以把中间连接器连接于芯管的端部。但是,也可以设置几个雄接合件(或称雄接合部分)把中间连接器连接于芯管的端部。

Claims (21)

1.一种可装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墨纸盒,它包括:
至少一个芯管;
多个分别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端部的卷轴,这些卷轴把所述至少一个芯管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墨纸盒内;
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它装在所述各卷轴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一个对应端部之间,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对应端部成形有雌接合部分;
一个雄接合件,它可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面配合进所述雌接合部分,而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接合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凹槽部分,所述雄接合件通过压配合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凹槽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雄接合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凹槽部分两者之一上具有一个柱销,而所述雄接合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凹槽部分两者中之另一个上具有一个插入孔;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是通过所述柱销压配进所述插入孔而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凹槽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凹槽部分,所述雄接合件通过粘结连接而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凹槽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呈圆柱形;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包括:
一个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根部;
一个从所述根部伸出的臂部;以及
一个成形在所述臂部的与所述根部相反的那一端的接合爪,所述接合爪横着所述臂部的纵向延伸;
其中,所述雌接合部分包括:
一个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轴向延伸的开口;以及
一个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卡锁部分,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的所述臂部和所述接合爪分别配合进所述雌接合部分的所述开口和所述卡锁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雄接合件的所述臂部和所述雌接合部分的所述开口在圆周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
其中,在所述雄接合件已配合进所述雌接合部分的情况下,所述雄接合件被限制为只能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半径方向运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雄接合件的所述臂部和所述接合爪成形为L形,
其中,所述雌接合部分的所述开口和所述卡锁部分也成形为L形。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雄接合件的所述臂部和所述接合爪成形为T形,
其中,所述雌接合部分的所述开口和所述卡锁部分也成形为T形。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
一个直径最大的部分,该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圆周表面的直径;以及
一个成形在所述直径最大部分的凹槽部分,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的根部配合进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凹槽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雄接合件具有外周表面,其截面被构造成一个圆弧的一部分,该圆弧的半径等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圆周表面的半径。
11.如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安装所在的两个端部之一成形有一从这个端部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轴向延伸的槽口,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块部分,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突块部分配合进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所述槽口,
其中,所述突块部分的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圆周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雌接合部分的所述开口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墨纸是卷绕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上,并且卷绕成所述墨纸覆盖所述雄接合件的至少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并且是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成形为一体,所述雄接合件可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径向弹性变形,因而既能接合于也能解脱于所述雌接合部分,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依靠其弹性变形后的径向向内的恢复力恢复到原状而配合进所述雌接合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直径最大的部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雄接合件包括:
一个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直径最大的部分延伸出来的臂部;以及
一个成形在所述臂部的一端的接合爪,所述接合爪横着所述臂部的纵向延伸,
其中,所述臂部成形为一个在径向具有弹性的薄板。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直径最大的部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雄接合件包括:
一个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直径最大的部分延伸出来的臂部;以及
一个成形在所述臂部的一端的接合爪,所述接合爪横着所述臂部的纵向延伸,
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直径最大的部分上在所述雄接合件的臂部的两侧成形有两个缝口。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雌接合部分包括:
一个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轴向延伸的开口;以及
一个在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卡锁部分,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的所述臂部和所述接合爪分别配合进所述雌接合部分的所述开口和所述卡锁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最大的部分的直径等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圆周表面的直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两个端部中安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那个端部成形有从这个端部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轴向延伸的槽口,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一个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块部分,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所述突块部分配合进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所述槽口,
其中,所述突块部分的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圆周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雌接合部分的所述开口的宽度。
19.如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用合成树脂制成。
20.一种配用于一种墨纸盒里的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一个雄接合件和几个卷轴的可更换的墨纸套件,它包括:
具有预定宽度的墨纸;以及
多个芯管,它包括可安装在所述墨纸盒的供纸侧的供纸芯管和可安装在所述墨纸盒的卷纸侧的卷纸芯管;
所述诸卷轴分别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诸芯管的对应端部,使由所述诸卷轴把所述诸芯管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墨纸盒上;
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是装在所述诸卷轴中的至少一个卷轴与所述诸芯管中的至少一个芯管的两端中的一个对应端之间,芯管的安装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这个对应端成形有雌接合部分;
所述雄接合件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的外面配合进所述雌接合部分,而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接合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更换的墨纸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并且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成形为一体,所述雄接合件可沿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器的径向弹性变形,因而既能接合于也能解脱于所述雌接合部分,
其中,所述雄接合件依靠其弹性变形后沿径向向内的恢复力恢复到原状而配合进所述雌接合部分。
CNB2004100797710A 2003-09-30 2004-09-17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9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41372A JP4039526B2 (ja) 2003-09-30 2003-09-30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取替え用インクシートセット
JP2003341372 2003-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3130A true CN1603130A (zh) 2005-04-06
CN100464988C CN100464988C (zh) 2009-03-04

Family

ID=343090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10480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794831Y (zh) 2003-09-30 2004-09-17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CNB20041007977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988C (zh) 2003-09-30 2004-09-17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10480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794831Y (zh) 2003-09-30 2004-09-17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39011B2 (zh)
EP (1) EP1520719B1 (zh)
JP (1) JP4039526B2 (zh)
CN (2) CN2794831Y (zh)
DE (1) DE602004004464T2 (zh)
ES (1) ES2281729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8804A1 (zh) * 2008-12-29 2010-07-15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条码标签打印机
CN11031587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带支承用盒及打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9526B2 (ja) * 2003-09-30 2008-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取替え用インクシートセット
US7594771B2 (en) * 2004-12-22 2009-09-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Spool adapter
DE102006036716B3 (de) * 2006-06-02 2007-09-27 Artech Gmbh Design + Production In Plasti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Umrüstung eines Druckers
JP5806150B2 (ja) * 2012-03-13 2015-11-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641811B2 (ja) * 2015-09-08 2020-02-0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リボン、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5278A (ja) * 1984-02-09 1985-08-2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4901090A (en) * 1987-04-13 1990-02-13 Hitachi, Ltd. Inked sheet cassette and thermal transfer-type recording apparatus
US5248207A (en) * 1990-08-27 1993-09-28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printer provided with detachable head unit having built-in thermal head unit
ATE468228T1 (de) 2000-03-31 2010-06-15 Brother Ind Ltd Farbbandkassette und austauschbares, in die farbbandkassette montiertes schreibbandset
JP3613125B2 (ja) 2000-03-31 2005-01-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
JP4039526B2 (ja) * 2003-09-30 2008-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取替え用インクシートセッ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8804A1 (zh) * 2008-12-29 2010-07-15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条码标签打印机
CN11031587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带支承用盒及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4004464T2 (de) 2007-10-18
US20050068409A1 (en) 2005-03-31
US7139011B2 (en) 2006-11-21
CN2794831Y (zh) 2006-07-12
JP4039526B2 (ja) 2008-01-30
DE602004004464D1 (de) 2007-03-15
EP1520719A1 (en) 2005-04-06
JP2005103982A (ja) 2005-04-21
EP1520719B1 (en) 2007-01-24
ES2281729T3 (es) 2007-10-01
CN100464988C (zh) 2009-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0162C (zh) 用于成像装置中的油墨纸盒的芯管和油墨纸装置
CN1118727C (zh) 连接件、处理卡盒和处理卡盒的装配方法
CN2794831Y (zh)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CN1236924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以及复印介质盒
CN1669812A (zh) 墨带盒
CN1868695A (zh) 切削装置及片处理装置
CN1154581C (zh) 涂覆膜传输器具的离合机构及涂覆膜传输器具
CN1111366A (zh) 图像成型设备及在其上所用的定影盖和纸张传送装置
CN1103694C (zh) 字轮及其制法和用于字轮的字轮带和环及其制法
CN2754883Y (zh) 墨袋、墨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885587Y (zh) 墨带盒
CN1796146A (zh) 筒形装置和中间连接器
CN1684601A (zh) 证章及证章制造装置
CN1085145C (zh) 制版板和制版板群及其印刷装置
CN1746029A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3588289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3969719B2 (ja) 給紙装置
JP2005015095A (ja) 搬送ローラ及び給紙装置
JPH0682429U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2080A (ja) リボン巻取軸、リボンカセット、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1042146A (ja) リボン巻取軸、リボンカセット、および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