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3156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3156A
CN1523156A CNA200410028464XA CN200410028464A CN1523156A CN 1523156 A CN1523156 A CN 1523156A CN A200410028464X A CNA200410028464X A CN A200410028464XA CN 200410028464 A CN200410028464 A CN 200410028464A CN 1523156 A CN1523156 A CN 1523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thread
pinprick
needle
se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284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23156B (zh
Inventor
野口泰一
川口保彦
加藤雅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3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3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523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3156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包括安装有用于固定针的针杆的缝纫头、装配在所述缝纫头上以便能切断穿过针眼的线的线头的切线刀片和装配在所述缝纫头上以便能在线头被切下后保持所述线头的保持器,所述切线刀片定位成从安装在缝纫头上的针的针眼至由保持器所保持的线头的第一线量等于缝制操作开始后能把所述线头拉到布料下面刚形成针迹中的第二线量。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尤其是涉及在缝制开始后立即在针迹中把线头拉到布料下面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通常的缝纫机具有能自动穿缝纫针的穿线部件。例如,日本专利文献JP-8-173676-A中公开的技术,用已穿过针眼的钩抓着线,并让该钩返回穿过针眼,从而把针线穿过该针眼,同时,该线由导线槽或类似物导引并由持线器保持。日本专利文献JP-51-24353-A中公开了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第一线夹在缝制期间保持着被切断的线,第二线夹抓着被第一线夹保持的线。第二线夹抓着的线在压线器的作用下穿过针眼。由第三线夹抓着已穿过针眼的线,随后,该第三线夹向上移动,从而把使该线完全穿过该针眼。
不过,在上述文献中所公开的技术中,缝制开始后线头立即出现在布料上面针迹中。随后,操作者必须用剪刀切断该线头,并把该线头拉到布料的下侧。因而操作者不得不花费无用劳动及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缝纫机在缝制开始后立即能把线头拉到布料下面形成着的针迹中。
本发明的缝纫机包括配置有用于固定针的针杆的缝纫头、装配在该缝纫头上能切断穿过针眼的线的线头的切线刀片和装配在该缝纫头上以便能在线端被切线刀片切下后保持线端的保持器;在该缝纫机中,该切线刀片定位成从该缝纫头的针眼至保持器所保持的线头的第一线量等于缝制操作开始后能把该线头拉到布料下面刚形成针迹中的第二线量。
操作者用切线刀片把穿线作业中的线头切断,并由保持器保持该线头。在这种情况下,从该缝纫头的针眼至保持器所保持的线头的第一线量等于缝制操作开始后能把该线头拉到布料下面刚形成针迹中的第二线量。因此,在缝制操作开始后刚形成针迹时,就把该线头拉到布料下面。
上述缝纫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缝纫头上并把线导引到切线刀片处的导引器。在这种情况下,该切线刀片、保持器及导引器组成持线件。
该切线刀片优选定位成该第一线量足以能防止该线头被拉穿过缝制操作开始后刚形成针迹中的针眼。在这种结构中,该缝纫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针床上的针板,且该针板具有针孔。在这种情况下,该针眼与该切线刀片间的距离比该针眼与该针板的该针孔间的距离长。
缝纫机优选还包括一个穿线钩和由穿线钩对针穿线的穿线器。在此结构中,在保持器保持线头的同时,通过穿线器的穿线钩使设定为能够被穿引的线穿过针眼。
另外,该缝纫机优选还包括拉线器,该拉线器包括拉线件,该拉线件拔出通过该针眼向下延伸着的线;利用该拉线件,该拉线器拉引由穿线钩拉动已穿过针眼形成的成圈线,从而释放该线圈;该拉线件具有已设定的拉线行程,以便于该拉线件拉引由穿线钩拉动已穿过针眼形成的线圈,以便能使该线从线圈状态释放。
在上述结构中,缝纫机优选还包括持线器,该持线器保持由拉线件拉引的线。在这种情况下,从针眼延伸到该保持器保持的线头的线量设定为基本等于从针眼延伸到该持线器保持的线头的线量。
此外,该缝纫机优选还包括多个针杆和分别设置在这些针杆上的多个针。在这种结构中,该缝纫机优选还包括支撑针杆的针杆架和设置在该针杆架上的安装基座。在这种结构中,保持器固定在该安装基座上,线头被切断后被保持在该安装基座与该保持器之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会从下面参照附图的本发明说明中明确,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头缝纫机透视图;
图2是针杆架的前视图;
图3是刺绣缝纫机的局部左视图;
图4是刺绣缝纫机的局部右视图;
图5是刺绣缝纫机的局部前视图;
图6是刺绣缝纫机的局部平面图;
图7是刺绣缝纫机的右侧视图,表示穿线作业的工况;
图8也是刺绣缝纫机的右侧视图,表示另一穿线作业的工况;
图9是在已穿线状态的缝纫针及其周围的纵剖面图;
图10是已穿线状态缝纫针及其周围的平面图;
图11是带有正形成的线圈的缝纫针及其周围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把本发明应用于工业或专业多头缝纫机,该多头缝纫机包括三头多针刺绣缝纫机,它能同时在各自帽料(cap)上绣出三种相同的刺绣图案。
先参照图1说明该多头缝纫机M,该多头缝纫机M具有沿右和左方向伸展的刺绣缝纫机主架1和装在主架1后顶上能沿右和左方向伸展的基本矩形的缝纫机支撑板2。三部多针刺绣缝纫机M1至M3装在支撑板2上以便于能沿右和左方向并置。刺绣缝纫机M1至M3具有相同的结构。
每个刺绣缝纫机M1至M3具有末端装配着缝纫头4的臂3。缝纫头4前端装有能沿右和左方向移动的针杆架5。针杆架5上支撑着六只能垂直移动的针杆10。具有针眼15a的缝纫针15固定到各针杆10。双端螺栓6与臂3相连,且具有与缝纫针床7相连的下端。缝纫针床7固定在缝纫机支撑板2上。缝纫针床具有一个前端,圆筒形针床8从缝纫针床7的前端向前伸展。该圆筒形针床8具有一个前端,该前端安装着线圈捕获器(未图示)及类似物。该多头缝纫机M右端安装着操作面板9。操作者操作该操作面板9执行缝纫作业。
参照图3和4,每个缝纫头4具有针杆架5、上提驱动机构30和针杆放松机构31;上提驱动机构30把垂直驱动力从缝纫机马达110传送给针杆10,针杆放松机构31阻断针杆10和上提驱动机构间驱动力的传送。每个缝纫头4还包括拉线机构32和穿线机构33;拉线机构32还包括拉线件62,穿线机构33利用穿线钩83把线穿过缝纫针15的针眼。
参照图2和图3,每个针杆架5包括六个垂直伸展着的针杆10和六个针线挑线杆11,六个针线挑线杆11与各针杆相应定位并附连以便摆动。每个针杆架5还包括固定于针杆架上来导引针杆10的第一和第二针杆导引件12、13以及笫一持线件14,该第一持线件14沿右和左方向伸展且被支撑在固定板17上,该固定板17两端安装在针杆架5上。每个针杆架5还包括六个与各针15相对应的第二持线件16以及六个与各针15相对应的压脚24。
连接件18安装在每个针杆10的中部。该连接件18具有连接销18a,驱动力从上提驱动机构30传送给该连接销18a。压缩盘簧19在连接件18和第一针杆导引件12之间被缠绕在该针杆10上。该压缩盘簧19向上偏压针杆10。该针15安装在各针杆10的下端。把刺绣线T从线轴保持座20上的线轴21提供给六个针15的每一个。
第一持线件14保持着拉线机构32拉引的线T。第一持线件14包括持线带14a,该持线带14a还包括两付钩状态魔术带(注册商标)的钩侧。钩侧重叠以便彼此面对。该第一持线件14还包括一对其间保持持线带14a的加强板14b。
在线被穿过针眼15a之前,每个第二持线件16预先保持穿线钩83所抓线T的前端。该第二持线件16具有保持部16b和导引部16c,保持部16b保持被刀片16a所切断的线T,该导引部16c具有前突端且把线T导引到保持部16b。用螺钉102把该第二持线件16固定到装配于针杆架15前方的安装基座101上。操作者把该线T从右侧拉到该导引部16c的后面。当被导引到刀片16a时,该线T被拉到前下方由刀片16a切断,并被保持在保持部16b和针杆架5前面之间。从而保持住该线T的前端。
在缝纫作业开始后刚形成的的针迹中,针15把线T拉到布料下面。该线T被线圈捕获器抓着进一步被拉到布料下面。把切线刀片16a定位,以便在上述情况下被拉到布料下面的线量等于被拉进布料后边用刀片16a切断的线T端头的线量。换句话说,把切线刀片16a定位,以便从设置在缝纫头4上的针15的针眼15a到保持器16b保持的线头间的第一线量等于缝纫作业开始后刚形成的针迹中被拉到布料下面线头的第二线T量。
另外,把该切线刀片16a定位,以便在缝纫作业开始后刚形成的针迹中针15向下移动时,能阻止该线T头被拉穿过针眼15a。尤其是,设置从针眼15a到刀片16a的距离能比从针眼15a至装配在圆筒形针床8上的针板上的针孔间的距离长。
把每个针杆架5右和左移动,以便把想要的缝纫针15移进缝纫位置,该缝纫位置与圆筒形底板8端头上设置的一针孔(未图示)相对应,从而选择针杆10。马达110产生的旋转力经过驱动轴22、V带及其类似物传送给上提驱动机构30用作垂直驱动力。随后,垂直驱动该上提驱动机构30使针杆10垂直运动,因此,相应的针线挑线杆11垂直摆动。再利用针杆10的针15与线圈捕获器配合,使用所选色线T形成针迹。
参照图3、图5和图6,上提驱动机构30具有与针杆10平行配置的基部针杆35和装在该基部针杆上能滑动而不能转动的驱动件36。该上提驱动机构30还具有传送件37,以便能与该驱动件36一起垂直驱动且能相对该基部针杆35转动。该上提驱动机构30还包括第一盘簧38,该盘簧38两端中的一端邻接驱动件36,另一端邻接传送件37,该传送件被偏压到把该驱动力传送给该针杆10的传送位置。
该驱动件36具有上驱动件36a、下驱动件36b和连接件36c,两驱动件安装在该基部针杆35上,该连接件36c连接着上下驱动件。在该上驱动件36a上安装有第一盘簧38。该下驱动件36b的左侧安装有止挡件39。该止挡件39限制该传送件37转动到预定角度。该传送件37装配在该上驱动件36a与该下驱动件36b之间。该传送件37具有与连接销18a相配合的第一及第二接合件40、41和邻接柱42,把旋转力从针杆放松机构31传递给邻接柱42,就可以放松该针杆10。该第一接合件40具有倾斜部分40a,当放松状态的连接销18a邻近该第一接合件时,该倾斜部分40a使传送件37转向图6箭头A所示方向。
该针杆放松机构31具有安装在固定件45上的驱动马达46,并包括脉冲马达和扇形齿轮47,该扇形齿轮47与该驱动马达46的输出轴46a啮合配合。该针杆放松机构31还具有导引板50,该导引板50由装配在固定件48上的导引销49a及49b导引,以便该导引件垂直移动。该针杆放松机构31还具有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邻接件53和止挡件54;该第一连接件51下端连接到该导引板50的中央部以使其下端能够摆动;该第二连接件52连接到该第一连接件51的上端以使其能够摆动;该邻接件53与第二连接件52一起摆动,该止挡件54固定在该固定件48上。该扇形齿轮47前半部下端还邻接止动销55,该止动销55装配在该导引板50的下端。固定件45、48固定到左侧缝纫架56上。
邻接件53具有轴53a、第一邻接部53b和第二邻接部53c;该轴53a可旋转的装配在该固定件48上且用小螺钉57固定在该第二连接件52;该第一邻接部53b邻接该传送件37的邻接柱42,该第二邻接部53c邻接止挡件54。第二盘簧59环绕在轴53a的右端。该第二盘簧59一端固定在与固定件48螺纹接合的螺杆58上。除了针杆10跳起时以外,由该第二盘簧59沿图3箭头C所示方向偏压该邻接件53c。从而该第二邻接部53c与该止挡件54邻接。
为了使该针杆10可以跳起并被针杆放松机构31放松,驱动该驱动马达46以便使该扇形齿轮47沿图3箭头D所示方向转动,从而该导引板50向下方移动。该导引板50的移动再把该第一连接件51的下端向下移动。由于该第一连接件51向下移动,该第二连接件52与该邻接件53一起绕轴53a沿箭头C相反方向转动。通过转动,该邻接件53压在该传送件37的邻接柱42上,该传送件37也与该第一邻接部53b邻接;从而直到该邻接柱42邻接该止挡件39(参见图6中两点连线所示邻接柱42),使该传送件37沿图6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该传送件37转动的结果是该第一、第二接合件40、41与该连接销18a的接合分离。因此,导致压缩盘簧19偏压的针杆10跳到上限位置,从而该针杆10处于一种放松状态态,其中上提驱动机构30的上提力被阻断,不能被传送给该针杆。
在另一方面,为了使该针杆10可以从该放松状态态切换成可传送状态态,在该可传送状态,上提驱动机构30的上提驱动力可传送给该针杆,由缝纫机马达110使该传送件37向上移动,以便该连接销18a从上部邻接该倾斜部40a,从而使该传送件37沿图6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另外,当传送件37上移使连接销18a位于该第一、第二接合件40、41之间时,利用盘簧38的偏压力使该传送件37沿图6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从而该连接销18a与该第一及第二接合件40、41相配合,使针杆10处于可传送状态。
当缝纫或针变化完成圆筒形底板8中的切线机构(未图示)切断线T时,该拉线机构32拔出穿过针眼15a向下伸展着的线T。该拉线机构32再释放已穿过针眼15a且抓在穿线钩83上的线圈L。
参照图3、5和6,该拉线机构32包括驱动马达46、由受测部60构成的扇形齿轮47、用于探测该受测部的拉线件起点探测器61和拉线件62。该拉线机构32还包括连接板63,该连接板63两端分别与拉线件62和扇形齿轮47配合,以便该连接板摆动。该拉线机构32还具有导引该拉线件的导引件64和用于该拉线件的盖65。该拉线件62具有与该连接板63连接以便摆动的固定部62a和拉线的钩62b。该拉线件62被保持在该导引件64和该盖65之间,并支撑形成在该导引件64中的导引槽64a中,以便使该拉线件滑动。
当驱动马达64沿图3箭头D所示方向转动以驱动针杆释放机构31时,形成导引拉线件62的导引槽64a,以便拉线件62从图4及6所示的准备位置再向后移动。该起点探测器61具有光电断路器,该光电断咯器具有光发射元件和光探测元件。作为一个起点,该探测器61在该受测部60的下缘经过该光发射元件和该光探测元件之间时,探测该拉线件62的一个位置。
在拔出该线的作业中,把驱动力从该驱动马达46传送给该扇形齿轮47,使该扇形齿轮沿图3箭头E所示的方向转动。随着该马达6的转动,使连接板63向前下方移动,以便与该连接盘下端连接的该拉线件62在被该导引槽64a导引的同时穿过该第一持线件14。从而使该拉线件62滑动到拔线位置,在该位置该钩62b位于该针15下方。该钩62b与穿过针眼15a后向下延伸的线T接合(参见图3中二点连线)。当该拉线件62返回到上述状态中的准备位置时,与该拉线件62接合的该线T通过该第一持线件时由该第一持线件14的持线带14a保持。
参照附图4和5,该穿线机构33具有穿线马达70、齿条71和拉伸弹簧76;该穿线马达包括脉冲马达,该齿条71与该穿线马达的输出轴70a啮合配合,并具有导引槽71a;该导引槽71a与固定在右机架73上的导引销72a及72b相配合;该拉伸弹簧76有两端。拉伸弹簧76一端与固定在该齿条71下端的连接销74相连,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导引架77上的连接突起75相连。结果该拉伸弹簧76向上偏压该齿条71。该穿线机构33还包括该导引架77、曲柄板78和连接块80;该导引架77固定在该右机架73上且由导引槽77a构成;该曲柄板78位于该导引架77的右方且通过该连接销74连接到该齿条71的下端;该连接块80是矩型平行六面体。第一导引销79与该曲柄板78下端形成的导引槽77a相配合。把该连接块80通过该第一导引销79连接到该导引架77的左侧以便摆动。该穿线机构33还具有一对右和左抓线件81、82,该右和左抓线件81、82被固定在该连接块80的端部且具有把该线T导引到穿线钩83的两倾斜部81a、82a。该穿线钩83具有穿线钩83a(见图9),在该穿线钩83a上被抓的该线T保持在抓线件81和82之间。抓线钩探测器(未示出)探测该穿线钩83的位置。
与该导引槽77a相配合的第二导引销84被固定在该连接块80的中部。该导引槽77a具有倾斜部77b和水平部77c。在穿线作业中,该连接块80先被向前下方导引,再被水平向前导引。
下面说明由该拉线机构32与穿线机构33的穿线作业。图7表示处于准备状态的穿线钩83和拉线件62。在这种状态中,当操作者操作设置在操作面板9上的穿线开关(未图示)时,驱动该穿线马达70来向下移动齿条71,同时该齿条由该导引槽72a和72b导引。结果连接到该齿条71上的曲柄板78与连接到该曲柄板上的该连接块80先沿着导引槽77a的倾斜部77b向前下方移动,再沿着水平部77c水平移动。进而移动该连接块80,以便该穿线钩83的钩部83a穿过图4及9所示的针眼15a。在第二导引销84邻近导引槽77a前端的抓线位置止动连接块80。
参见图2和4,操作者把导线器85和86及类似物导引的线T从右侧设置在抓线件81及82上。然后由该第二持线件16的刀片16a切断该线T。把该线T的自由端保持在该保持部16b与该针杆架5前面之间,从则保持该线T。在这种情况下,当操作者向上拉引抓在该抓线件81及82上的线T时,由各抓线件的倾斜部81a及82a把该线T导引到该穿线钩83以便被抓在该钩部83a上,如图9及10所示。
随后,当操作者再操作穿线开关时,驱动穿线马达70使穿线钩83向后移动预定距离。该穿线钩83停止在缝纫针15后方线圈释放位置。当驱动马达46再沿图3箭头E所示方向转动且拉线件起点探测器61探测到拉线件62的起点时,给驱动马达46提供预定个数的脉冲,使拉线件62沿与拔线作业中相同轨迹移动到拉线位置,如图8所示。因此,拉线件62的钩部62b穿过线圈L,且线圈的自由端侧F与钩部62b接合。
在这种情况下,把拉线件62从准备位置移动到拉线位置的距离称作为“拉线行程”。由第二持线件16的刀片16a切断的线T端部,包含从针眼15a延伸线T部分所形成的且由持线部16b保持的线圈。把上述拉线行程设置为线能从线圈状态释放。特别是,把拉线行程设置为对应于从针眼15a到持线部16b间线量的近一半的距离。
这时,当线T自由端脱离第二持线件16的保持时,该线T被释放。另外,线圈L与穿线钩83接合。因此,在右和左方向上该线圈L的宽度被增加而不会下垂在穿线钩83和针眼15a之间,如图11所示。另外,由于穿线钩83a低于针眼15a,该线圈L基本上垂直于拉线件62,如图8所示。因此,拉线件62穿过线圈L并与线T接合。
随后,当拉线件62在驱动马达46驱动下返回到准备位置时,拉动保持在穿线钩83与针眼15a之间的线圈L的自由端侧F,以便把线圈L拉回穿过针眼15a并从穿线钩83脱离接合。因此,形成线圈L的线被从成圈状态释放。另外,当拉线件62拉引该线T的自由端侧F同时经过第一持线件时,该线T由该第一持线件14的持线带14a保持。因此,该线T完全穿过针眼15a。随后,驱动穿线马达70使穿线钩83返回到准备位置,从而完成穿线作业。
在另一方面,操作操作面板9以提供有关缝纫等各种指令。该操作面板9具有显示器90、输入装置91和软盘驱动器(FDD)93,该输入装置包括穿线开关及类似物。
上述多头刺绣缝纫机M可以具有以下效果。在缝纫作业开始后刚形成的针迹中,针15把线T拉到布料下面。该线T被线圈捕获器抓着进一步被拉到布料下面。把切线刀片16a定位,以便在上述情况下被拉到布料下面的线量等于被拉进布料背面用刀片16a切断的线T端部的线量,从而阻止线T端部拔出要被缝制的布料表面。因此,由于操作者不必切断线T的端部把线头部拉到布料下面,能节省大量的无用劳动和无用时间。
另外,把该切线刀片16a定位,以便在缝纫作业开始后立即在刚形成的针迹中针15被向下移动时,能阻止该线T端部被拉穿过针眼15a。因此,由于能阻止线T的端部被拉穿过针眼15a,也能减少由于再穿线所致无用劳动量和无用时间量。
此外,第二持线件16的刀片16a切断的线T端部包括从针眼15a延伸的线T部分形成的且由持线部16b保持的线圈。把上述拉线件62的拉线行程设置为形成线圈L的线能从线圈状态释放。因此,由于操作者不必手工释放已形成线圈L的线,能节省大量无用劳动和无用时间。
此外,每个缝纫头4可以有多个针杆10(在该实施方式中有六个针杆),且针杆带有各自的针15。所以,缝纫中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刺绣线。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几种变形进行说明。在上述上述实施方式中,把本发明应用于刺绣缝纫机M1至M3,其中每部缝纫机具有针杆架5,其中每个缝纫头4上安装有多个针15和针杆10。不过,本发明也可以用于一台带有单个缝纫针的单个缝纫头的缝纫机。
本发明不但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工业或专业多头缝纫机M,本发明也适用于个人使用的家用缝纫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提驱动机构30和驱动力传送装置与移动布料机构是不可分离的。不过,移动布料机构也可以与上提驱动机构30及驱动力传送装置分离,如日本专利第3178022号所公开的那样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穿线钩83和拉线件62位于缝纫针15的后部。不过,穿线钩和拉线件两者之一或两者全部均可以装配在缝纫针的前部或与缝纫针并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穿线钩83和线T彼此接合的同时,拉线件62先穿过线圈L再与该线T接合。不过,在穿线钩与该线彼此脱离的同时,该拉线件62也可与该线圈接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T被保持在第一持线器14的持线带14a之间。但是,在缝纫时,如果线无意被移动或第一持线件保持的线被释放,线只能置于部件上保持。另外,缝纫开始时,由针15拉动线T而第一持线件14不进行作业,以便解除线的被保持状态。不过,代替上述,第一持线件也可以具有一个传动机构,以便线在主动方式下被释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拉线件62沿线性通路往复移动。不过,该拉线件也可以沿一条弧形通路移动,或者沿一条通路的一个方向移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L释放时拉线件62移动的距离比拔线时短。不过,释放线圈L和拔线时,该拉线件62均沿一条线性通路移动。也可以提供两条线性通路分别用于释放线圈L和拔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多头缝纫机M,在图1所示的缝纫中,操作者位于该缝纫机的前方。不过,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单头缝纫机或类似物,缝纫时操作者位于缝纫机的右侧或左侧。由于在这种缝纫中操作者位置可以变化,优选穿线钩和拉线件沿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轨道移动,例如,穿线钩和拉线件的移动轨道朝向操作者。
在上述多头缝纫机M中,由圆筒形帽架移动所缝纫的物件。不过,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由平板刺绣架移动所缝纫物件的缝纫机。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没有任何刺绣架且由送布牙、输送辊或手工输送移动所缝纫物件的缝纫机。
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L的自由端侧F位于缝纫针15的左方。因此,拉线件62的钩62b向左侧开口。不过取尔代之,线圈的自由端侧也可以位于针的右方,从而拉线件的钩也向右侧开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线刀片16a与第二持线件16的保持部16b基本上是在相同位置形成的。切线刀片与保持该切线的保持部可以是彼此分开的或者彼此位于不同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持线件16的切线刀片16a设置于每个针杆架5的前方,分别相应于多个针15。不过代替之,切线刀片也可以设置于缝纫头上以获得预定量的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持线件16的切线刀片16a分别对应于各针15设置。不过,单切线刀片也可以设置成能沿右和左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脉冲马达用作驱动马达46。代替之,作为驱动马达也可以使用另一种类型的马达、螺线管或气缸。
每个第二持线件16的位置可以调节,以致于每个第二持线件到相应针15的距离是分别变化的。因此,可以根据线类型等设置每针的最佳距离。
上述多头缝纫机M包括具有圆筒形针床8的缝纫针床7。不过,该缝纫针床也可以是平板针床。
上述说明或附图只是对本发明原理的示意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限定的意思,各种改变和变形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均可看成落在所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发明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缝纫机,包括其上装有用于固定针的针杆的缝纫头;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缝纫头上且能切断穿过针眼的线的线头的切线刀片,和装在缝纫头上且能在由切线刀片切下线头后保持线头的保持器;切线刀片定位成从设在缝纫头的针的针眼至保持器所保持的线头的第一线量等于在紧跟在缝制操作开始之后形成的针迹中线头被拉到布料下面的第二线量。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缝纫头用于把线导引到切线刀片处的导引器;切线刀片、保持器及导引器组成持线件。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切线刀片定位成第一线量足以能防止线头在紧跟在缝制操作开始之后形成的针迹中被拉过针眼。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针床上且具有针孔的针板;针眼与切线刀片间的距离比针眼与针板的针孔间的距离长。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穿线钩和通过穿线钩给针穿线的穿线器;在保持器保持线头的同时,通过穿线钩使设定为能够被穿引的线穿过针眼。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件的拉线器,拉线件拔出通过针眼向下延伸的线;通过拉线件,拉线器拉引由穿线钩穿过针眼的成圈线,从而将其从成圈状态释放;拉线件的拉线行程设定为,通过由穿线钩把线穿过针眼形成的线圈由拉线器拉引使得线从线圈状态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保持由拉线件拉引的线的持线器;并且,从针眼延伸到保持器保持的线头的线量设定为基本等于从针眼延伸到持线器保持的线头的线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多个针杆和分别设置在这些针杆上的多个针。
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支撑针杆的针杆架和设置在针杆架上的安装基座;并且,保持器固定在安装基座上,线头被切断后被保持在安装基座与保持器之间。
CN200410028464XA 2003-01-22 2004-01-21 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231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346/2003 2003-01-22
JP2003013346A JP3821098B2 (ja) 2003-01-22 2003-01-22 ミシン
JP13346/03 2003-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3156A true CN1523156A (zh) 2004-08-25
CN1523156B CN1523156B (zh) 2010-05-26

Family

ID=32820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2846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23156B (zh) 2003-01-22 2004-01-21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07834B2 (zh)
JP (1) JP3821098B2 (zh)
CN (1) CN15231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1178A (zh) * 2009-12-18 2011-07-13 拉瑟股份公司 多针头刺绣机及其所用的多针头、切线器组件和切线器
CN101260600B (zh) * 2007-03-06 2012-06-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260599B (zh) * 2007-03-06 2012-06-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13308814A (zh) * 2021-06-05 2021-08-27 杭州衡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线器及自动穿线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5734A (ja) * 2006-02-16 2007-08-30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JP5265134B2 (ja) * 2007-05-15 2013-08-14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H702471A1 (de) * 2009-12-18 2011-06-30 Laesser Ag Mehrnadelkopf-Stickmaschine, Mehrnadelkopf für eine solche, sowie Fadenschneiderelement und Fadenschneider für eine solche.
JP6428075B2 (ja) * 2014-09-12 2018-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2016063921A (ja) * 2014-09-24 2016-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CN108560161A (zh) * 2018-07-11 2018-09-21 吴江市震宇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用穿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4353A (ja) 1974-08-19 1976-02-27 Kyoshi Kawai Jidoitotoshisochi
DE2815297C2 (de) * 1978-04-08 1983-01-13 Dürkoppwerke GmbH, 4800 Bielefeld Gesteuerte, im Bereich zwischen dem Fadenhebel u. dem Nadelöhr angeordnete, auf mindestens einen Nadelfaden einwirkende Fadenklemme einer Nähmaschine
JPS61265173A (ja) * 1985-05-20 1986-1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糸通し可能なミシン
JP2969685B2 (ja) * 1989-10-09 1999-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糸掛け糸通しミシン
JP2824223B2 (ja) 1995-07-12 1998-11-11 桐山工業株式会社 調理釜
JPH0975574A (ja) * 1995-09-14 1997-03-25 Singer Nikko Kk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JP3364736B2 (ja) * 1995-09-22 2003-01-08 東海工業ミシン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天秤ガード
JPH09299676A (ja) 1996-05-14 1997-11-25 Juki Corp ミシンの交換糸引出し装置
US6021727A (en) * 1999-04-23 2000-02-08 Ku; Fei-Lung Upper thread-hooking device for an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JP2001218992A (ja) * 2000-02-09 2001-08-14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600B (zh) * 2007-03-06 2012-06-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260599B (zh) * 2007-03-06 2012-06-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2121178A (zh) * 2009-12-18 2011-07-13 拉瑟股份公司 多针头刺绣机及其所用的多针头、切线器组件和切线器
CN113308814A (zh) * 2021-06-05 2021-08-27 杭州衡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线器及自动穿线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3156B (zh) 2010-05-26
JP3821098B2 (ja) 2006-09-13
JP2004222919A (ja) 2004-08-12
US6907834B2 (en) 2005-06-21
US20040154507A1 (en) 2004-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6956B2 (en) Multi-head embroidery sewing machine
KR100925588B1 (ko) 시퀸 이송 장치 및 시퀸 바느질이 가능한 미싱
CN1523156A (zh) 缝纫机
KR101790642B1 (ko) 다중-헤드, 다중-바늘 자수기, 이를 위한 다중-바늘 헤드, 쓰레드 절단 부재 및 쓰레드 절단기
CN1524991A (zh) 缝纫机
US7500438B2 (en)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
US4285289A (en) Embroidering machine
KR101873956B1 (ko) 장식물 제공 장치 및 그 작동 방법
CN107675366B (zh) 一种平缝机
US20130152838A1 (en) Sewing Machine
JP2008178455A (ja)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JP2009507564A (ja) 水平多針キルティング機械および方法
JP4782526B2 (ja) ミシン
CN210194123U (zh) 一种横向绗缝机
JP3818380B2 (ja) ミシン
JP3724590B2 (ja) 刺繍ミシン
JP5547977B2 (ja) シークイン供給装置を備える多針ミシン
KR100652836B1 (ko) 스팽글 공급제어장치
JP2006271476A (ja) ミシン
JP3693323B2 (ja) ミシンにおけるスプレッダーの駆動装置
JP3292389B2 (ja) ミシン
JP3447335B2 (ja) 刺繍ミシンの上糸切断装置及び上糸切断方法
JP2546453B2 (ja) ミシンの糸払い兼保持装置
JP2009213529A (ja)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機構
JP2001200465A (ja) タフト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