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8616A - 用横机编织的带衣领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横机编织的带衣领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18616A CN1518616A CNA028095189A CN02809518A CN1518616A CN 1518616 A CN1518616 A CN 1518616A CN A028095189 A CNA028095189 A CN A028095189A CN 02809518 A CN02809518 A CN 02809518A CN 1518616 A CN1518616 A CN 15186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ckline
- braiding
- collar
- body sheet
- fab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18—Cloth collars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3—Shape features
- D10B2403/032—Flat fabric of variable width, e.g. including one or more fashioned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身大片与衣领编织成一体的针织品,领口(12)至少由前后身大片中先形成的身大片(3)的左右分支编织的一方身大片(3)上形成的第1领口部分(12d)、另一方身大片(15)上形成的第2领口部分(12b)和在之后编织成的身大片(5)上形成的第3领口部分(12a)这三个领口部分构成;领部织物(11)至少由与第1领口部分(12d)接合的第1衣领部分(11d)、与第2领口部分(12b)接合的第2衣领部分(11b)、和位于所述第1或/和第2领口部分的外侧并且与第3领口部分(12a)接合的第3衣领部分(11a)这三个领口部分构成;通过在身大片13编织期间,第1领口部分(12d)与第1衣领部分(11d)通过移圈接合,接着,在身大片(15)编织期间,第2领口部分(12b)与第2衣领部分(11b)通过移圈接合,最后,第3领口部分(11a)在线圈排列左右转换的状态下向领口开口部分(4)转移,并接着在此编织身大片(5),以将第3领口部分(12a)与身大片(5)接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横机编织的针织套衫或羊毛衫类针织品的领口与领部织物编织成一体的针织品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横机将形成于针织品上的领口与衣领编织成一体的技术已由日本专利特开平6-184886号和特开平4-214448号等公报所公开。
特开平6-18488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将前身大片的下摆向肩开始编织的肩范围内形成V形或圆形领口后,接续着将后身大片从肩向下摆编织以结束编织的技术。但是,上述的编织物是在领口将前身大片向左右分支,在编织其一方的身片之际,将身片的领口侧的一部分作为衣领编织。为此,衣领的编织组织大多是通过正面线圈、反面线圈在每个线圈横列中转换的双反面组织等编织的。由这种方法编织成的针织品因在编织中是与衣领编织成一体的,具有无需编织后的缝合等缝制工序的优点,但身大片侧端的线圈纵行会在衣领的前端呈现。并且,衣领的线圈方向与身大片的线圈方向是相同的。
特开平4-21444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将前身大片在领口的开口处朝左右分支,编织侧的一方的前身大片朝远离领口的方向移动的同时,通过沿衣领周缘形成增加的线圈,以加宽领口周长,同时,形成衣领的前降低状(前下ガリ)。该方法是在编织前身大片以形成方形或圆形类领口后,接续着领口的线圈编织领部织物的技法。为此,使领口开大(明门衿/衿下ガリ)则增加线圈的次数就必须增多,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并且,使用该方法的话,编织的结束侧会在衣领的前端呈现。
另外,在利用以往的缝制将衣领缝合于领口上而完成针织品时,由于是将另外编织的衣领的编织结束处缝合到身大片的领口上,编织开始侧会在衣领的前端部呈现,成为牢固的衣领。而且,衣领的编织组织大多为将1×1的罗纹组织或平针组织成筒状编织,作为上述的双反面(ガ一タ一)组织的针织品与编织成的制品的触感或形象有较大的不同。
特公平3-7565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技术即,使用一种将前后一对针床对置设置的所谓双针床横机,将前后针床的奇数号的针作为编织例如前侧针织物用的针,将偶数号的针作为编织后侧针织物的针,分别使用每隔一根的针,在编织前侧针织物时,将后侧针织物挂(附属)在后针床上,相反,在编织前侧针织物时,将前侧针织物附属于前针床,通过将各针织物在前后重合的状态下编织,各针织物通常能够将移圈用空针确保在对置的针床上,通过使用该空针,编织混合有凹凸、双反面、罗纹等正面线圈/反面线圈的组织提花的同时,能够将线圈朝横向移动。而在使用4针床横机时,已知例如用下部前针床和上部后针床的针编织前侧针织物,使用下部后针床和上部前针床编织后侧针织物,在编织前侧针织物之际,将后侧针织物附属于下部后针床,相反,在编织后侧针织物时,将前侧针织物附属于下部前针床,通过如此编织,能够实现不受双针床横机那样用每隔一根的针进行编织的限制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可在编织中,将衣领与身大片接合编织以节省缝合(リンキング)等后序工序,同时,衣领的编织组织采用1×1罗纹或圆筒形平针编织等任意组织,以提高针织品的图案花纹设计性能。
发明描述
在本发明的带衣领针织品中,领口至少由前后身大片中先形成的身大片的左右分支编织的一方身大片的侧端上形成的第1领口部分(衿リぐ部分)、左右分支编织成的另一方身大片的侧端上形成的第2领口部分和在之后编织成的身大片上形成的第3领口部分这3个领口部分构成;领部织物为了与所述领口全周接合而只具有充分的编织宽度,并且至少由(a)与第1领口部分接合的第1衣领部分(衿部分)、(b)与第2领口部分接合的第2衣领部分、和(c)位于所述第1或/和第2领口部分的外侧并且与第3领口部分接合的第3衣领部分这3个领口部分构成;通过在形成第1领口部分的身大片编织期间,第1领口部分与第1衣领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通过重合线圈接合,接着,在形成第2领口部分的身大片编织期间,第2领口部分与第2衣领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通过重合线圈接合,最后,第3领口部分在线圈排列左右转换的状态下向领口开口部分转移,接着该第3衣领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进行身大片的线圈横列的编织,以将第3领口部分与第3衣领部分接合。
最好是,领部织物为V领用的领部织物,为了使编织结束侧的线圈纵行数多于编织开始侧,以V领的羊角领部织物为中心,每当编织规定的线圈横列后就增加编织,领口沿着V领的形状慢慢地减少身大片的编织宽度。
最好是,领口为还包含有在左右分支编织成的身大片间插入规定数目的线圈纵行的第4领口部分的圆形或方形领口,领部织物在第1衣领部分和第2衣领部分之间具有第4衣领部分,第4领口部分与第4衣领部分通过倒圈编织而接合。
另外,在本发明的带衣领针织品的编织方法中,使用具有在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相互对置的至少第1针床和第2针床、并且所述针床的至少一方可左右位移并且在所述针床间线圈可移圈的横机,将与身大片分开编织的领部织物在编织中与形成于身大片上的领口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带衣领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a)从下摆起到开始形成领口的分支部来编织身大片的步骤,
(b)与身大片的编织并行或在身大片编织的前后将领部织物与身大片分离编织的步骤,
(c)将领部织物相对于形成在身大片上的领口按如下步骤接合,
(c-1)在编织以左右分支编织成的一方身大片期间,在该一方身大片的侧端线圈中,将从靠近相对置的领部织物的编织宽度中央的部分向一方外侧的衣领部分,由靠近中央部分的线圈顺序重合以与一方的身大片接合的步骤,
(c-2)在编织以左右分支编织成的另一方身大片期间,在该另一方身大片的侧端线圈中,将从靠近相对置的领部织物的编织宽度中央的部分向另一方外侧的衣领部分,由靠近中央部分的线圈顺序重合以与另一方的身大片接合的步骤。
最好是,领口具有在左右分支编织成的身大片间插入规定数量的线圈纵行的扁平状的领口部分,该领口部分通过倒圈编织而与领部织物的编织宽度中央侧的衣领部分接合,接着,进行所述工序(c)的步骤。
最好是,为了使领部织物与周围封闭的领口的全周接合,相对于与所述左右分支编织成的身大片的侧端上形成的领口相接合的衣领部分,可加宽编织幅度地编织领部织物。
最好是,身大片为通过从一方身大片的下摆向肩部编织,接着向另一方身大片的下摆编织,以在肩部将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连接编织并且在身大片编织期间形成周围封闭的领口的身大片;领部织物与编织的身大片的领口顺序接合,通过将领部织物的不接合的剩余的衣领部分移圈,以在将线圈的排列左右转换的状态下左右分支编织的身大片间配置,与该衣领部分左右分支编织的身大片的线圈接续地进行线圈横列编织,以将剩余的衣领部分和身大片接合。
根据本发明,分支编织的左右身大片中,首先,在编织左右一方的身大片期间,形成第1领口部分的身大片的侧端部分与领部织物的第1衣领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通过移圈重合接合。接着,在编织另一方身大片期间,形成第2领口部分的身大片的侧端部分与领部织物的第2衣领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通过移圈重合接合。然后,将第3衣领部分通过移圈,更换线圈排列地移动到形成第3领口部分的部位,与该第3衣领部分连续编织地形成身大片的编织。结果,在横机进行的编织工序期间,与身大片分离编织的领部织物与其编织结束部分形成于身大片上的领口全周相接合。领部织物不是与以往那样的作为身大片的一部分编织成的,由于是作为领部织物独立编织成的,可使编织组织成罗纹编织或圆筒形(フクロ)平针编织等用所希望的编织组织编织。并且,由于是如此编织成的领部织物的编织结束部与编织中的身大片接合,能够改变领部织物的线圈方向和身大片的线圈方向等,可在横机上获得与通过缝制完成的针织品相似的针织品,能够提高针织品的图案花纹设计性。另外,由于如上述那样在身大片上形成领口,同时,另外编织的领部织物与该领口接合,因此这种编织能够容易地获得加大领口的领下的图案花纹设计佳的针织品。
最好是,以V领的羊角部作为中心,慢慢地增加其编织宽度,结果,编织成的领部织物在无负载的状态下,成为以羊角部为顶部的大致倒V字形。为此,正好适于与慢慢减少身大片的编织宽度并且以基部为V字形的领口接合。
另外,在领口形成部,身大片是朝左右分支编织成的,但此时,可在左右身大片间插入规定数量的线圈纵行的第4领口部分,对此,由于处于领部织物的第1衣领部分与第2衣领部分间的第4衣领部分通过倒圈编织最初与该第4领口部分接合,因此,领口基部可成为圆形或方形的图案花纹设计。
附图简述
图1为示意地示出由本发明的实施例1编织成的汗衫的俯视图。
图2为示出实施例1的汗衫在肩部折叠状态下的视图。
图3为示意地示出实施例1的汗衫的领部织物与领口接合工序的前半部分的视图。
图4为示意地示出实施例1的汗衫的领部织物与领口接合工序的后半部分的视图。
图5为详细地示出图3和图4所示的汗衫的领部织物与领口接合工序的编织步骤图,为示出其最初阶段的视图。
图6为接着图5的接合工序的编织步骤图。
图7为接着图6的接合工序的编织步骤图。
图8为接着图7的接合工序的编织步骤图。
图9为接着图8的接合工序的编织步骤图。
图10为示出由实施例2编织成的领部织物的视图。
图11为示意地示出获得实施例2的领部织物的编织方法视图。
图12为示意地示出实施例2的汗衫的领部织物与领口接合工序的视图。
实施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尽管没有图示出,但使用了所谓通用型的双针床横机,在该双针床横机中,上表面分别排列设有多个织针的前针床与后针床以前后对置方式设置,后针床可向左右位移,并且在前后针床间可移圈。
图1为示意地示出由本实施例编织成的作为针织品的汗衫1的俯视图。汗衫1具有U形的领口12,同时编织成的领部织物11在编织工序期间与领口12接合。汗衫1的前身大片3与后身大片5均为单色,领部织物11由1×1的罗纹编织组织构成。图2示出要编织的汗衫1在肩线17处折叠的状态,前身大片3和后身大片5在编织后在腋线处缝合,同时,将后述的领部织物11侧端(图2中的20a,20b)相互缝合而成。图3和图4示意地示出横机中的汗衫1的编织工序特别是领部织物11与领口12的接合工序,图5~图8为详细地示出各工序的编织步骤。汗衫1以前身大片3的下摆7作为开始编织部,向肩部进行编织。直到形成前身大片1的领口12的开口部4的线P处的编织由于是公知的,在此省略对其说明。
编织步骤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使用了比实际编织所用的针数要少得多的针数。视图左端示出的数字表示步骤。21表示为前针床,22表示为后针床,大写字母表示为奇数号的针,小写字母表示为偶数号的针。汗衫1的前身大片3使用奇数号的针,而领部织物11使用偶数号的针,分别使用每隔一根的针进行编织。
在图5~图8中,各符号的意思如下。圆圈表示左右分支编织的左右前身大片的线圈,黑圈表示形成领口基部12c(第4领口部分)的前身大片的中央部的线圈。方框表示领部织物11的线圈,其白方框表示与身大片接合时朝横向延伸的衣领部分的线圈,示出从左与形成于后身大片上的领口部分12a(第3领口部分)接合的衣领部分11a、与领口基部12c接合的衣领部分11c(第4衣领部分),黑方框表示朝纵向延伸的衣领部分的线圈,示出从左形成于右前身大片15上的衣领部分12b(第2领口部分),形成于左前身大片13上的衣领部分12d(第1领口部分)。双圈表示为重合线圈,点表示为空针,上下方向的箭头表示移圈。
步骤1表示为直到线P的编织结束状态下的针床中针织物的勾挂状态,前身大片3勾挂在前针床的奇数号的针H~U上(相当于图3的A)。以下,将如步骤1的前后针床相对应的针为面对面的状态作为位移原点(OP),位移的针床横移量以此为基准进行说明。
接着,在步骤2中,向偶数号的前后针a~v交替地喂纱,以编织具有1×1罗纹编织组织的领部织物11。领部织物11被附属于与前身大片3相对置的后针床上进行编织的。可将领部织物11与前身大片3并行编织,也可以在前身大片3编织前编织。此时,在到达线P前,开始领部织物11的编织。进行领部织物11的编织期间,前身大片3维持在勾挂于前针床的针上的状态。领部织物11具有只可相对领口12的全周接合的编织宽度。领部织物11由11a、11b、11c、11d组成的衣领部分构成,11a~11d分别与领口12的12a~12d接合。领部织物的11a用a~f间的针编织,11b由g~k间的针编织,11c由l~q间的针编织,11d由r~v间的针编织。11b和11d分别具有6个线圈纵行,11a和11c分别具有5个线圈纵行。本实施例的汗衫1由于是U首前的领口加大的图案花纹设计,领部织物11的编织宽度要大于身大片3的编织宽度。附着于领部织物11上的s表示编织开始侧,o表示编织结束侧,衣领编织结束侧与身大片接合。
在线P以下,前身大片3分支成右前身大片15和左前身大片13地编织,用针H~K编织右前身大片,用针R~U编织左前身大片,其间形成领口基部12c。步骤3示出编织领部织物11后,由前针床编织的领部织物11的线圈移至后针床上的状态,前身大片3勾挂于前针床上,而领部织物11勾挂于后针床上(相当于图3的B)。
步骤4~7示出前身大片的领口基部12c与衣领部分11c的接合编织。步骤4为,相对于由针L勾挂的前身大片3的线圈和由针I勾挂的衣领部分11c的线圈进行倒圈处理(伏目处理)。倒圈编织是从纸面的左向右进行的,由此,实施领部织物11的衣领部分11c与前身大片3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相互止脱(防止散开)的处理。倒圈方法可有各种,例如日本特开平9-241950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将前后针织物的线圈相互交叉地进行,如此完成的接合处是扁平的。步骤5示出线圈从步骤4的进行倒圈处理的针L和I上脱开的状态。步骤6示出针M和m上的倒圈(过程省略)。步骤7示出结束直到针Q和q的倒圈处理的状态,前身大片的领口基部12c与衣领部分11c接合,并脱开针(相当于图3的C)。此外,在线P处,尽管结束了成为领口基部12c的前身大片3的线圈横列的编织,但比领口基部12c的中心还靠外侧方以线圈横列数变多的方式翻转横列线圈地编织,以将领口部分12c形成圆弧状,从而可进行上述的倒圈编织。
接下来的步骤8~13示出衣领部分11d与形成于左前身大片13侧端上的领口部分12d相接合的编织。首先,在步骤8中,将衣领部分11a,11b移向前针床,成为只是衣领部分11d勾挂于后针床上的状态。然后,在接下来的步骤9~13中,每当左前身大片13编织规定的线圈横列例如2个线圈横列,就将勾挂于后针床的针r~v上的衣领部分11d的线圈从针r起向前身大片13侧端的针R顺序地移动,成重合状。步骤9为将后针床向左位移1针的状态,步骤10为向左位移3针的状态,步骤11为向左位移5针的状态,步骤12为向左位移7针的状态,步骤13为向左位移9针的状态,使衣领部分11d的线圈移圈而重合。由此,衣领部分11d与领口部分12d接合(相当于图3的D)。
接着,步骤14~17示出衣领部分11b与形成于右前身大片15上的领口部分12b接合的编织。首先,在步骤14中,将衣领部分11a、11b向后针床回移,但此时,为了使衣领部分11a的线圈转移、换言之,线圈在前后针床间往复的次数较少,是在将后针床向左位移14针的状态下进行的。接合编织是与上述领口部分12d与衣领部分11d的接合编织相同的,线圈横列编织以每2个线圈横列编织而成。将勾挂于后针床的针n~r上的衣领部分11b的线圈从针r起顺序地与右前身大片15侧端的针K重合,在步骤15中为向左位移15针、在步骤16中为向左位移13针(过程省略)、在步骤17中为向左位移7针的状态下进行移圈。由此,使衣领部分11b与领口部分12b接合(相当于图4的E)。
步骤18~23示出为了与在后续编织成衣领部分11a的后身大片5上形成的领口部分12a接合,移动衣领部分11a的步骤。在步骤18中为向右位移3针、在步骤19中为向右位移1针、在步骤20中为向右位移5针、在步骤21中为向右位移9针、在步骤22中为向右位移13针、然后在步骤23中为向右位移17针的状态下,进行移圈。由此,衣领部分11a一旦处于领口部分11c的位置,就在左右转换线圈的排列的状态下使之移动(相当于图4的F)。
接下来,步骤24示出后身大片5的线圈横列的编织,在使位移复归原点的状态下向针H~U喂纱而成。反复进行该编织以编织成后身大片5。由此,因接续着衣领部分11a的最终线圈横列,编织包含领口部分12a的后身大片5,从而使领口部分12a与衣领部分11a接合。之后,在下摆9侧结束后身大片5的编织,由于该编织过程是公知的,在此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通过以上的编织,可在将领部织物11与形成于身大片上的领口12接合的状态下结束汗衫1的编织。如此编织成的汗衫1在接下来的缝制工序中,完成袖口,在从袖口到下摆的腋线处,将前身大片与后身大片缝合。并且,通过缝合领部织物11的左右端部20a、20b,以做成汗衫。领部织物由于是将编织开始侧作为衣领的前端,并且在编织结束侧与身大片接合的,与由以往的无缝针织而成的衣领不同,可做成与通过缝制将领部织物同领口缝合完成的针织品相同的衣领。
实施例2
以下,对具有V型领口时的领部织物和领口的编织进行说明。该实施例如前述实施例那样,在领口基部无扁平部分,领口32由第1领口部分32a、第2领口部分32b和第3领口部分32c形成,领部织物31由第1衣领部分31a、第2衣领部分31b和第3衣领部分31c形成。沿着V型领口32接合的领部织物31如图10所示。图11示出获得领部织物31用的示意的编织方法。领部织物31与前述实施例同样的,将编织开始侧s作为衣领的前端,编织结束侧o与领口32接合。领部织物31每当编织规定的线圈横列例如2个线圈横列,就以V型羊角领37为中心,使衣领部分31a、31b和31c向外侧移动,扩宽编织幅度。由此,领部织物31的编织结束侧比编织开始侧的线圈纵行变多,在从横机上取下的状态下,成为如图10所示的V字形。图12为示意地示出领部织物31与领口32的接合编织的接合工序。图12的A为示出编织左前身大片13并将衣领部分31a与领口部分32a接合的状态,B为示出编织右前身大片15并将衣领部分31b与领口部分32b接合的状态。C为示出衣领部分31c沿领口开口移动的状态(相当于图4的F)。
另外,上述例示了作为针织品的汗衫,当然,也适用于上述特开平6-184886那样的带袖针织品。此外,领口例示了U型、V型的例子,当然不用说也可适用于圆形等其他形状的领口。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接着前身大片而与后身大片编织成一体时的领口开口的周围同领部织物接合的情况,但可以是只在编织前身大片时,将领部织物的编织宽度与之平衡地编织,或者可以编织以后要缝合的后身大片的领口部分。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最后与后身大片接合的领部织物的第3衣领部分设置在第2衣领部分左侧的情况,但可代之以将第3衣领部分设置在第1衣领部分的右侧。此外,还可以将第3衣领部分分成2部分,分别设置在第2衣领部分和第1衣领部分的外侧。
如利用特开平11-43849号公报所公开的针织线圈的预置方法即所谓的称作夹持(ホ-ルデイング)的编织手法,则即使在双针床横机的情况下,也不用预先确保移圈用的空针,能够使用全针来进行针织物的编织。作为具有夹持功能的编织机为日本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计算机(数字型)横机(制品名:SWG-FIRST)。
Claims (7)
1.一种用横机编织的带衣领针织品,其特征在于,
领口至少由前后身大片中先形成的身大片的、左右分支编织的一方身大片的侧端上形成的第1领口部分、左右分支编织成的另一方身大片的侧端上形成的第2领口部分和在之后编织成的身大片上形成的第3领口部分这3个领口部分构成;
领部织物为了与所述领口全周接合而只具有充分的编织宽度,
并且至少由(a)与第1领口部分接合的第1衣领部分、
(b)与第2领口部分接合的第2衣领部分、和
(c)位于所述第1或/和第2领口部分的外侧并且与第3领口部分接合的第3衣领部分这3个领口部分构成;
通过在形成第1领口部分的身大片编织期间,第1领口部分与第1衣领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通过重合线圈接合,接着,在形成第2领口部分的身大片编织期间,第2领口部分与第2衣领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通过重合线圈接合,最后,第3领口部分在线圈排列左右转换的状态下向领口开口部分转移,接着该第3衣领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进行身大片的线圈横列的编织,以将第3领口部分与第3衣领部分接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衣领针织品,其特征在于,领部织物为V领用的领部织物,为了使编织结束侧的线圈纵行数多于编织开始侧,以V领的羊角领部织物为中心,每当编织规定的线圈横列后就增加编织,领口沿着V领的形状慢慢地减少身大片的编织宽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衣领针织品,其特征在于,领口为还包含有在左右分支编织成的身大片间插入规定数目的线圈纵行的第4领口部分的圆形或方形领口,领部织物在第1衣领部分和第2衣领部分之间具有第4衣领部分,第4领口部分与第4衣领部分通过倒圈编织而接合。
4.一种横机进行的带衣领针织品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在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相互对置的至少第1针床和第2针床、并且所述针床的至少一方可左右位移并且在所述针床间线圈可移圈的横机,
将与身大片分开编织的领部织物在编织中与形成于身大片上的领口接合而成,
其特征在于,
该带衣领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a)从下摆起到开始形成领口的分支部来编织身大片的步骤,
(b)与身大片的编织并行或在身大片编织的前后将领部织物与身大片分离编织的步骤,
(c)将领部织物相对于形成在身大片上的领口按如下步骤接合,
(c-1)在编织以左右分支编织成的一方身大片期间,在该一方身大片的侧端线圈中,将从靠近相对置的领部织物的编织宽度中央的部分向一方外侧的衣领部分,由靠近中央部分的线圈顺序重合以与一方的身大片接合的步骤,
(c-2)在编织以左右分支编织成的另一方身大片期间,在该另一方身大片的侧端线圈中,将从靠近相对置的领部织物的编织宽度中央的部分向另一方外侧的衣领部分,由靠近中央部分的线圈顺序重合以与另一方的身大片接合的步骤。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机进行的带衣领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领口具有在左右分支编织成的身大片间插入规定数量的线圈纵行的扁平状的领口部分,该领口部分通过倒圈编织而与领部织物的编织宽度中央侧的衣领部分接合,接着,进行所述工序(c)的步骤。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横机进行的带衣领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领部织物与周围封闭的领口的全周接合,相对于与所述左右分支编织成的身大片的侧端上形成的领口相接合的衣领部分,可加宽编织幅度地编织领部织物。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机进行的带衣领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身大片为通过从一方身大片的下摆向肩部编织,接着向另一方身大片的下摆编织,以在肩部将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连接编织并且在身大片编织期间形成周围封闭的领口的身大片;领部织物与编织的身大片的领口顺序接合,通过将领部织物的不接合的剩余的衣领部分移圈,以在将线圈的排列左右转换的状态下将线圈排列配置在左右分支编织的身大片间,与该衣领部分左右分支编织的身大片的线圈接续地进行线圈横列编织,以将剩余的衣领部分和身大片接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138017 | 2001-05-08 | ||
JP138017/2001 | 2001-05-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18616A true CN1518616A (zh) | 2004-08-04 |
CN1323206C CN1323206C (zh) | 2007-06-27 |
Family
ID=18985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951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3206C (zh) | 2001-05-08 | 2002-04-30 | 用横机编织的带衣领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86066B2 (zh) |
EP (1) | EP1394308B1 (zh) |
JP (1) | JP4203323B2 (zh) |
KR (1) | KR100854959B1 (zh) |
CN (1) | CN1323206C (zh) |
DE (1) | DE60239271D1 (zh) |
WO (1) | WO2002090637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9378B (zh) * | 2005-06-01 | 2010-12-08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在身片筒状部上具有开襟部的针织服装及其编织方法 |
CN102443957A (zh) * | 2010-10-04 | 2012-05-09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立体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立体编织物 |
CN103668739A (zh) * | 2012-09-13 | 2014-03-26 |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
CN111778621A (zh) * | 2020-06-23 | 2020-10-16 |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 具有附件的一体编织物及编织方法 |
CN113613522A (zh) * | 2019-03-21 | 2021-11-05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用于上身衣物的衣领构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55807B2 (en) * | 2006-04-28 | 2008-04-0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Hard disk drive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DE60237516D1 (de) * | 2001-05-11 | 2010-10-14 | Shima Seiki Mfg | Strickverfahren für flachstrickmaschine und strickprogramm |
WO2003057958A1 (fr) * | 2001-12-28 | 2003-07-17 | Shima Seiki Mfg., Ltd. | Procede de formation de col |
CN1787417B (zh) * | 2004-12-08 | 2010-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波分复用系统的光转发装置 |
JP5596014B2 (ja) * | 2009-02-25 | 2014-09-24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筒状編地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
DE102010012151B4 (de) * | 2010-03-20 | 2013-08-01 | H. Stoll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lauch-Rund-Fertiggestricks |
DE102011012767A1 (de) * | 2010-09-18 | 2012-03-22 | H. Stoll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lauchgestricks |
USD732278S1 (en) * | 2011-10-04 | 2015-06-23 | Fredrick Dwamena | Neck portion of a shirt |
JP6037759B2 (ja) | 2012-10-15 | 2016-12-07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編地、および編地の編成方法 |
JP2014114513A (ja) * | 2012-12-07 | 2014-06-26 | Shima Seiki Mfg Ltd |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筒状編地 |
US9863070B2 (en) | 2014-12-08 | 2018-01-09 |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Llc | Tubular protective sleeve with curl resistant knit end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
USD755480S1 (en) * | 2015-06-30 | 2016-05-10 | Jose Gregorio Hernandez | Front portion of a collar |
CN114635226B (zh) * | 2022-03-29 | 2023-04-11 |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 一种增加全成型高领领深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94154A (ja) * | 1984-03-07 | 1985-10-02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横編機による袋編地の編成方法 |
JPH0823102B2 (ja) * | 1990-03-28 | 1996-03-06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帯状編成端の接続編成方法及び帯状編成端が連結された編地 |
JPH0772385B2 (ja) | 1990-06-21 | 1995-08-02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接合された編地の編成方法 |
JP2538421B2 (ja) * | 1990-12-13 | 1996-09-25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ニツト製品に於ける衿首用編地の編成方法 |
JP2514489B2 (ja) | 1991-07-04 | 1996-07-10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四重構造を有する編地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
DE4228408A1 (de) * | 1992-08-26 | 1994-03-03 | Stoll & Co 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ormgerechten, einstückigen Flachgestricks, für ein mit Ärmeln versehenes Kleidungsstück |
JPH0770885A (ja) * | 1993-08-31 | 1995-03-14 | Shima Seiki Mfg Ltd | ポケットを有する編地の編成方法 |
JP3075656B2 (ja) * | 1993-09-07 | 2000-08-14 |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 ガスメータ |
JP2706760B2 (ja) * | 1994-10-07 | 1998-01-28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編成方法 |
DE69617617T2 (de) * | 1995-12-28 | 2002-05-08 | Shima Seiki Mfg. Ltd., Wakayama | Verfahren zum Abbinden von Strickwaren, Abgebundenes Gestrick und CAD-Vorrichtung dafür |
JP3071147B2 (ja) * | 1996-08-30 | 2000-07-31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衿付衣服の編成方法 |
JP3251521B2 (ja) * | 1997-02-27 | 2002-01-28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二層構造を有するニット衣類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
JP2946325B2 (ja) * | 1997-05-27 | 1999-09-06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編目ループの預け置き方法 |
WO2001063030A1 (fr) * | 2000-02-22 | 2001-08-30 | Shima Seiki Mfg., Ltd. | Procede de tricotage de l'encolure d'un vetement tricote |
CN107636172B (zh) * | 2015-04-15 | 2021-11-16 | 巴斯德研究所 | 用于诊断、预测或监测肺孢子菌肺炎的工具 |
-
2002
- 2002-04-30 EP EP02722912A patent/EP139430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4-30 US US10/476,681 patent/US678606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4-30 KR KR1020037013912A patent/KR10085495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4-30 DE DE60239271T patent/DE6023927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4-30 JP JP2002587689A patent/JP420332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4-30 CN CNB028095189A patent/CN13232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4-30 WO PCT/JP2002/004345 patent/WO200209063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9378B (zh) * | 2005-06-01 | 2010-12-08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在身片筒状部上具有开襟部的针织服装及其编织方法 |
CN102443957A (zh) * | 2010-10-04 | 2012-05-09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立体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立体编织物 |
CN103668739A (zh) * | 2012-09-13 | 2014-03-26 |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
CN103668739B (zh) * | 2012-09-13 | 2016-01-20 |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
CN113613522A (zh) * | 2019-03-21 | 2021-11-05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用于上身衣物的衣领构造 |
CN111778621A (zh) * | 2020-06-23 | 2020-10-16 |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 具有附件的一体编织物及编织方法 |
CN111778621B (zh) * | 2020-06-23 | 2022-04-22 |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 具有附件的一体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23206C (zh) | 2007-06-27 |
EP1394308A4 (en) | 2007-01-24 |
DE60239271D1 (de) | 2011-04-07 |
EP1394308B1 (en) | 2011-02-23 |
US20040154342A1 (en) | 2004-08-12 |
JPWO2002090637A1 (ja) | 2004-08-26 |
EP1394308A1 (en) | 2004-03-03 |
JP4203323B2 (ja) | 2008-12-24 |
KR100854959B1 (ko) | 2008-08-28 |
US6786066B2 (en) | 2004-09-07 |
KR20040005932A (ko) | 2004-01-16 |
WO2002090637A1 (fr) | 2002-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23206C (zh) | 用横机编织的带衣领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0503923C (zh) | 通过添纱制造阔罗纹组织的编织方法 | |
CN1250791C (zh) | 用横机形成的针织物的领口的针织方法及该针织物 | |
CN1023136C (zh) | 具有开缝部位的圆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
CN101395313B (zh) |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 |
CN101263251B (zh) | 具有衣领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 | |
EP0863238A2 (en) | A method of joining fabrics o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 |
EP0839940A2 (en) | A method of knitting tubular fabric having 2 x 1 rib stitch | |
CN1226476C (zh) | 用横机形成的针织物的衣领针织方法及其针织设计装置 | |
CN1263914C (zh) | 针织品的脖颈部的编织方法及针织品 | |
US6658899B2 (en) | Method of knitting neck of knit wear by weft knitting machine and the knit wear | |
CN100554550C (zh) | 用横机编织的针织衣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526039A (zh) | 针织衣类编织方法 | |
US6655175B1 (en) | Method for joining knitted fabrics and joined knitted fabrics | |
CN1250792C (zh) | 针织品编织方法 | |
CN1018463B (zh) | 接缝织物的针织方法 | |
CN1678782A (zh) |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
CN1059938C (zh) | 罗纹组织的编织方法 | |
CN1143909C (zh) | 针织类衣服的针织方法 | |
KR101356440B1 (ko) | 브이-넥 포인트를 구비하는 칼라를 부착한 니트웨어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 |
CN1813088B (zh) | 针织物及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
CN1271266C (zh) | 横机针织品的领口编织方法及其针织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