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7260A -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7260A
CN1517260A CNA2003101242673A CN200310124267A CN1517260A CN 1517260 A CN1517260 A CN 1517260A CN A2003101242673 A CNA2003101242673 A CN A2003101242673A CN 200310124267 A CN200310124267 A CN 200310124267A CN 1517260 A CN1517260 A CN 1517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outer cover
head
cover
dow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42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9682C (zh
Inventor
矶村守
逸雄
五十岚逸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7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7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96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96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在车架上支承配置在设置于该车架前端的头管的前方的合成树脂制的前罩的机动二轮车中在维持支承强度的同时、谋求车架侧的撑杆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同时防止外罩的外观性降低。外罩(31)由外罩(38)和安装在该外罩38的内侧的内罩(39)构成,内罩(39)的下部安装在固定于下降管(8)上的下降管撑杆(85)上,外罩38的后部安装在搭载于主构架(7)上的燃料箱(23)上,外罩(38)的前部通过中间夹设物(43)支承在固定于头管(6)上的头管撑杆(47)上。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架上支承配置在头管的前方的合成树脂制的前罩的机动二轮车,该头管设在上述车架的前端,特别涉及前罩的安装构造的改良。
背景技术
用固定在车架上的撑杆支承前罩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1-226385号公报等中已被众所周知。
可是,在上述原有的构造中,在固定于车架上的撑杆上安装设置于前罩上的安装凸起部,在这样的安装构造中,当把前述撑杆延伸到接近前罩的位置时,撑杆就大型化了。因此,当使撑杆小型化并把前罩侧的安装凸起部延长到撑杆侧时,不仅在前罩的支承强度方面变得不利,而且有可能在成形由合成树脂制的前罩时,对应于前述安装凸起部产生热收缩,导致外观性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支承强度的同时谋求车架侧的撑杆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同时防止了前罩的外观性下降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其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备有:可转向地使用前叉的头管、从该头管向后方延伸的主构架、在该主构架的下方与前述头管连结并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管,用车架支承的合成树脂制的前罩配置在前述头管的前方,其特征在于,前述前罩由外罩和安装在该外罩的内侧的内罩构成,前述外罩的后部安装在搭载于前述主构架上的燃料箱上,前述外罩的前部通过中间夹设物支承在固定于前述头管上的头管撑杆上,前述内罩的下部安装在固定于前述下降管上的下降管撑杆上。
根据这样的第1技术方案的构成,可以由外罩和内罩构成中空箱状的前罩,可以提高前罩的刚性和实现前罩的轻量化。而且,由于外罩的后部安装在车架的前部的燃料箱上,所以不需要为了支承外罩的后部而在车架上设置撑杆,又由于可以使外罩的后部接近燃料箱,所以不需要为了安装在燃料箱上而在外罩的后部上设置特别长的突出部,避免了在向燃料箱上安装的安装部,在外罩的表面上产生的热收缩,安装强度也不会变弱。再有,由于前罩的前部通过中间夹设物支持在固定于头管上的头管撑杆上,因此,不需要在前罩的前部设置特别长的突出部,避免了在前罩的前部表面上产生热收缩,安装强度也不会变弱。另外由于安装在外罩的内侧的内罩的下部安装在下降管撑杆上,所以,即使不使下降管撑杆大型化,也能使内罩接近下降管撑杆,可以避免下降管撑杆的大型化、并确保足够的安装强度。因此,能使为了支承前罩而设置在车架侧的头管撑杆和下降管撑杆在维持其支承强度的同时、使其小型化和轻量化,也可以防止前罩的外观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除了第1技术方案的构造而外,其特征在于,在作为前述中间夹设物的头灯上设置向后方延伸的突部,在把该突部插入于前述头管撑杆内并安装在前述头管撑杆上的前述头灯上固定前述外罩的前部。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定位头灯以防止因突部插入头管撑杆内引起的头灯向左右振动,因此,可以减少头灯向头管撑杆上的安装部位,从而可以提高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机动二轮车的前部的去除了一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3是从右前方看到的前罩的一部分、头管、仪表单元和车架的前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4-4线放大剖面图。
图5是从左后方看到的省略了前罩和仪表单元状态下的机动二轮车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6是图2的6-6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图,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机动二轮车的前部的去除一部分的左侧视图,图3是从右前方看到的前罩的一部分、头管、仪表单元和车架的前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的4-4线放大剖面图,图5是从左后方看到的省略了前罩和仪表单元的状态下的机动二轮车的前部的立体图,图6是图2的6-6线剖面图。
首先,在图1中,该机动二轮车的车架5包括:可转向地支承前叉12的头管6、后部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垂下部7a并从前述头管6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构架7、在前述主构架7的下方与前述头管6连结的同时把倾斜角做成比主构架7的前部的大并从前述头管6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管8、与前述主构架7的垂下部7a的下端部连结的连结板9、连结设置在前述主构架7的后部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车座轨10…、连结两车座轨10...的中间部和连结板9之间的连结构架11...。
在前叉12的下端轴支承前轮WF,在前叉12的上部连结杆状的转向手把,在前叉12上支承覆盖前轮WF的上方的前挡泥板14。另外,在前述连结板9上通过枢轴16能上下摇动地支承摆臂15…的前端部,在摆臂15…的后端旋转自由地轴支承后轮WR。再有,在摇摆臂15...与前述连结构架11...和车座轨10...的连结部之间设置后缓冲器17。
在前述主构架7的后部、下降管8的下端和前述连结板9上紧固发动机E,从与该发动机E一起构成动力单元P的变速机M的输出轴18输出的旋转动力通过环状的链条19传递到后轮WR上。即,在固定于前述输出轴18上的驱动链轮20和固定于前述后轮WR上的被动链轮21上绕挂前述链条19。
在后轮WR的上方,在两车座轨10...上设置双人型的乘车用车座22,在该乘车用车座22的前方,在车架5的前部即主构架7上支承燃料箱23并使其位于发动机E的上方。
在前述发动机E的后方,在车架5上支承空气滤清器24,该空气滤清器24通过连接管25、气化器26和吸气管27与发动机E的气缸盖28连接。另外,在前述气缸盖28上连接弯曲成从发动机E的前方绕入下方的排气管29的上流端,该排气管29的下流端与配置在后轮WR的右侧的排气消音器30相连。
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前罩31从前方覆盖车架5的前部并覆盖发动机E和燃料箱23的一部分。另外,车架5的后部用也覆盖汽化器26的一部分和空气滤清器24的合成树脂制的后罩32覆盖,覆盖后轮WR的后部上方的挡泥板33安装在后罩32上。
在图2~图4中,前罩31由外罩38和安装在该外罩38的内侧的左右一对的内罩39...构成。
外罩38由配置在前述头管6的左右两侧的侧方构件40...和相互连结这些侧方构件40...的前端上部之间的中央连结构件41构成,由两侧方构件40...的前部和中央连结构件41形成的开口部42配置在前罩31的前部,面临该开口部42地配置作为中间夹设物的头灯43。另外,在头灯43的下方,在前述两侧方构件40...的前部形成从侧面看为三角形状的开口部44...,与这些开口部44...相面对地设配置方向指示灯45...。而且,在前罩31的前部固定向上方延伸的遮护板46的下部。
同时参照图5,在车架5的前端的头管6上固定头管撑杆47。该头管撑杆47由焊接在头管6的前面上的安装框48、从该安装框48向前方延伸的第1支承臂49、在第1支承臂49的上方从前述安装框48向前上方延伸的第2支承臂50、固定在第2支承臂50的顶端上的支承板51构成,支承板51,在沿上下方向的第1板部51a的上端一体地连结设置向前上方倾斜的第2板部51a。
第1支承臂49的顶端,通过弹性构件52用螺钉53紧固在头灯43的底部中央。另外,在头灯43上设置从其背面向后方延伸的一对突部54,54,这些突部54...插入设置在头管撑杆47的中央支承板51的第1板部51a上的通孔55,55内。即,使突部54...穿入头管撑杆47的支承板51的头灯43的底部中央,通过弹性构件52安装在头管撑杆47的第1支承臂49的顶端上。
在头管撑杆47的支承板51中的第2板部51b上设置多个例如3个通孔56...,由分别穿入这些通孔56...的螺钉构件57...把仪表单元58紧固连结在支承板51的第2板部51b上。
在前述头灯43的两侧上部突出设置向侧方突出的上部托架61,另外,在前述头灯43的两侧下部突出设置向侧方突出的下部托架62。另一方面,在外罩38的前述开口部42的附近,在该外罩38的侧方构件40...上突出设置用螺钉构件65固...定连结在前述上部托架61...上的上部安装板62...和用螺钉构件66...固定连结在前述下部托架62...上的下部安装板63....,即,外罩38的前部通过作为中间夹设物的头灯43支承在头管撑杆47上。
在图6中,外罩38中的两侧方构件40...的后部被弯曲成接近搭载在车架5中的主构架7上的燃料箱23,外罩38的后部、即两侧方构件40...的后部安装在燃料箱23上。
为了安装两侧方构件40...的后部,在燃料箱23的两侧靠前的上部固定着罩安装托架67...。在该罩安装托架67...的上部设置上下延伸的螺丝孔68...,在设置于罩安装托架67...上的上部支承孔69...中安装垫圈70....。另外,在设置于燃料箱23的两侧下部的下部支承孔71中安装垫圈72...。
另一方面,在前述两侧方构件40...的后侧上部一体地突出设置能把顶端部插入前述索环20内的插入筒部73...,同时,一体地设置多个从该插入筒部73...放射状延伸的接触板部74...,在把插入筒部73...插入该垫圈70…内并使各接触板部74...与垫圈70...的外端接触的状态下,前述两侧方构件40...的后侧上端部由旋合在前述螺丝孔68...内的螺钉构件75...连结在罩安装托架67...上。另外,在前述两侧方构件40...的后侧下部,一体地突出设置使前端部接触前述垫圈72...的接触突部76...,在该接触突部76...的前端上通过贯通垫圈72...的颈部77...一体地设置卡合头部78...,该卡合头部78...从内侧弹性地卡合在垫圈72...上。
再有,在图3和图4中,在与内罩39对应的部分上,在外罩38中的侧方构件40...的内面上一体地设置多个例如4个安装凸起部81、81...,通过把穿插设置于内罩39上的插通孔82,82...中的螺钉构件83、83…旋合并固紧在前述各安装凸起部81、81上,内罩39...从内侧安装在侧方构件40...即外罩38上。
面临开口部44...的方向指示灯45...分别收容并固定在外罩38和内罩39...之间,在内罩39上设置用于引出与方向指示灯45相连的导线(未图示)的窗84...。
在车架5中的下降管8上固定下降管撑杆85。该下降管撑杆85备有:连结在下降管8的前面上的安装板86、从该安装板86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支承管87、分别固定在支承管87的左右两端上的支承板88...,在两支承板88...上安装在中心部具有金属制圆筒状的衬套90...的橡胶件89...。
另一方面,在内罩39的下部一体地突出设置向前述支承板88...的上方延伸的安装突部91...,在该安装突部91...上安装大致U字状的螺母92...。然后通过把与前述橡胶件89...的下面接触的垫圈93...和穿插于前述轴环90...中的螺栓94...旋合并固紧在前述螺母92...上,使内罩39的下部通过橡胶件89...安装在下降管撑杆85上。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合成树脂制的前罩31由外罩38和安装在该外罩38的内侧的左右一对的内罩39...构成,通过由外罩38和内罩39构成为中空箱状,可以提高前罩31的刚性和实现前罩31的轻量化。
而且,由于外罩38的后部安装在搭载于车架5的前部即主构架7上的燃料箱23上,所以不需要为了支承外罩38的后部而在车架5上设置撑杆,又由于可以使外罩38的后部接近燃料箱23,所以不需要为了安装在燃料箱23上而在外罩38的后部上设置特别长的突出部,避免了在向燃料箱23上安装的安装部,在外罩38的表面上产生的热收缩,安装强度也不会变弱。
另外,由于外罩38的前部通过头灯43支承在固定于头管6上的头管撑杆47上,所以不需要为了支承于头管撑杆47上而在外罩38的前部设置特别长的突出部,避免了在外罩38的前部表面上产生热收缩,安装强度也不会变弱。
另外,由于安装在外罩38的内侧的内罩39...的下部安装在固定于车架5中的下降管8上的下降管撑杆85上,所以,即使不使下降管撑杆85大型化,也能使内罩39...接近下降管撑杆85,可以避免下降管撑杆85的大型化的同时可确保足够的安装强度。
因此,能使为了支承前罩31而设置在车架5侧的头管撑杆47和下降管撑杆85在维持其支承强度的同时、小型化和轻量化,也可以防止前罩31的外观性降低。
再有,由于在头灯43上设置向后方延伸的一对突部54,54,使这些突部插入头管撑杆47的通孔55、55内,并在头管撑杆47上安装头灯43,所以可以定位头灯43来防止因突部54...向头管撑杆47内插入而引起的头灯43向左右振动,因此,可以减少头灯43向头管撑杆47上的安装部位,可以提高组装性。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记载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设计上的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前罩的刚性和实现轻量化,同时可以使为了支承该前罩而设置在车架侧的头管撑杆和下降管撑杆维持其支承强度的同时、使其小型化和轻量化,可以防止前罩的外观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头灯向头管撑杆上的安装部位并可以提高组装性。

Claims (2)

1.一种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该机动二轮车,其车架(5)包括:可转向地使用前叉(12)的头管(6)、从该头管(6)向后方延伸的主构架(7)、在该主构架(7)的下方与前述头管(6)连结并向后下方延伸的下降管(8),用车架(5)支承的合成树脂制的前罩(31)配置在前述头管(6)的前方,其特征在于,前述前罩(31)由外罩(38)和安装在该外罩(38)的内侧的内罩(39)构成,前述外罩(38)的后部安装在搭载于前述主构架(7)上的燃料箱(23)上,前述外罩(38)的前部通过中间夹设物(43)支承在固定于前述头管(6)上的头管撑杆(47)上,前述内罩(39)的下部安装在固定于前述下降管(8)上的下降管撑杆(8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作为前述中间夹设物的头灯(43)上设置向后方延伸的突部(54),在把该突部(54)插入于前述头管撑杆(47)内并安装在前述头管撑杆(47)上的前述头灯(43)上固定前述外罩(38)的前部。
CN 200310124267 2003-01-08 2003-12-29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96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2351/2003 2003-01-08
JP2003002351A JP4280501B2 (ja) 2003-01-08 2003-01-08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カウル取付け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7260A true CN1517260A (zh) 2004-08-04
CN1269682C CN1269682C (zh) 2006-08-16

Family

ID=32820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2426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9682C (zh) 2003-01-08 2003-12-29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80501B2 (zh)
CN (1) CN1269682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8388C (zh) * 2004-09-16 2008-07-0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2295039A (zh) * 2010-06-11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跨式车辆
CN105235791A (zh) * 2014-07-07 2016-01-13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TWI573716B (zh) * 2015-01-29 2017-03-11 Honda Motor Co Ltd The structure of the cross - type vehicle
CN109562807A (zh) * 2016-08-31 2019-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13544050A (zh) * 2019-03-01 2021-10-22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车辆的前覆盖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4751B2 (ja) * 2007-02-02 2012-02-0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ライト取付装置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JP5145141B2 (ja) * 2008-07-04 2013-02-1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装置
JP2012162094A (ja) 2009-05-27 2012-08-3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186469B2 (ja) * 2009-11-26 2013-04-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JP5735894B2 (ja) * 2011-09-29 2015-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シュラウド構造
JP2014210485A (ja) * 2013-04-18 2014-11-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6766125B2 (ja) * 2017-12-27 2020-10-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タンクカバー構造
JP7456982B2 (ja) 2021-08-20 2024-03-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カウル支持構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8388C (zh) * 2004-09-16 2008-07-0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2295039A (zh) * 2010-06-11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跨式车辆
CN102295039B (zh) * 2010-06-11 2014-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跨式车辆
CN105235791A (zh) * 2014-07-07 2016-01-13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TWI573716B (zh) * 2015-01-29 2017-03-11 Honda Motor Co Ltd The structure of the cross - type vehicle
US10046822B2 (en) 2015-01-29 2018-08-14 Honda Motor Co., Ltd. Cover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
CN109562807A (zh) * 2016-08-31 2019-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09562807B (zh) * 2016-08-31 2021-08-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US11279427B2 (en) 2016-08-31 2022-03-22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type vehicle
CN113544050A (zh) * 2019-03-01 2021-10-22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车辆的前覆盖件
CN113544050B (zh) * 2019-03-01 2023-06-20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车辆的前覆盖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80501B2 (ja) 2009-06-17
CN1269682C (zh) 2006-08-16
JP2004210227A (ja) 2004-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247C (zh) 摩托车以及该摩托车的后车体结构
CN1269682C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EP2077224B1 (en) Motorcycle
CN101100205B (zh) 自动二轮车
CN1228208C (zh) 摩托车的后组合灯安装结构
CN1186745A (zh)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CN1754750A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车体盖构造
CN1754749A (zh) 二轮摩托车的车把罩装置
CN1754754A (zh) 二轮摩托车
CN1247818A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叉安装结构
CN1738741A (zh)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CN1231381C (zh) 机动两轮车的灯安装构造
US8051739B2 (en) Vehicle-use transmission manipulating device
CN1125743C (zh) 摩托车
EP1642811A1 (en) Windscreen mounting structure in light vehicles
CN1045071C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结构
CN1754747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
JP2007196972A (ja) 自動二輪車
CN1376609A (zh) 自动二轮车的后座踏板架结构
CN1080222C (zh) 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CN100335344C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
CN1520367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N1597423A (zh) 载物架装置
CN1162296C (zh) 机动二、三轮车用前部灯器装置
CN1274550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体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16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