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5791A - 骑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5791A
CN105235791A CN201410321092.3A CN201410321092A CN105235791A CN 105235791 A CN105235791 A CN 105235791A CN 201410321092 A CN201410321092 A CN 201410321092A CN 105235791 A CN105235791 A CN 105235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portion
stay
car bonnet
tapped bor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10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5791B (zh
Inventor
坂下保治
沈一杰
高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210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5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5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5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5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骑乘型车辆,具备:头管;下框架;发动机,其具有气缸盖、气缸、以及曲轴箱;排气管,其具有从所述气缸盖向前方延伸的第一部分;下发动机罩;撑条,其具有前端部、向右后方延伸的右后端部、以及向左后方延伸的左后端部;安装部,其用于在比所述第一部分靠下方将所述下发动机罩固定于所述下框架;撑条安装部,其用于将所述撑条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以及发动机罩安装部,其用于固定所述下发动机罩,所述骑乘型车辆设置有临时固定部,所述临时固定部与所述下发动机罩重叠,所述撑条的所述右后端部以及所述左后端部中的一方配置为从所述前端部穿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发动机之间,所述下发动机罩被固定在比所述排气管靠外方,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以及所述撑条安装部经过利用所述临时固定部的临时固定而固定于所述安装部。

Description

骑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骑手骑跨于车辆的状态进行行驶的骑乘型车辆,尤其是涉及形成车辆下部的左右两侧的外形的下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有如下车辆:具备车身框架(100)、发动机(200)、撑条(304)、以及下发动机罩(300)(例如,参照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59068号公报(图1、图3、图4))。
下发动机罩(300)以在侧视车辆时与发动机(200)的下部重叠的方式安装于车身框架(100)的下部。为了确保安装强度,下发动机罩(300)在多个部位安装于车身框架(100)。该安装包含直接安装和经由撑条的间接安装。具体而言,通过将下发动机罩(300)的前部固定于在车身框架(100)安装的托架(121),而直接地安装于车身框架(100)。另外,在发动机(200)的气缸体的上部附近的高度,将撑条(304)的中央部螺纹紧固于车身框架(100)。然后,将下发动机罩(300)的上部的各侧面部固定于撑条(304)的两端部,从而间接地安装于车身框架(100)。特别是,从向车身框架的安装作业性的观点出发,撑条(304)在向车身框架安装前,被组装于下发动机罩(300)。其后,在下发动机罩组装在了撑条的状态下,安装于车身框架(100)。
但是,具有这样的结构的以往的组装结构中,向车身框架(100)固定撑条(304)的部位和向车身框架(100)固定下发动机罩(300)的部位不同。因而,向车身框架(100)安装撑条以及下发动机罩(300)的作业工序多。
另外,向车身框架(100)固定下发动机罩(300)的部位在侧视下与下发动机罩(300)重叠,但是向车身框架(100)固定撑条(304)的部位在侧视下不与下发动机罩(300)重叠。因而,向车身框架(100)固定撑条(304)的部位在侧视下会露出,所以外观不佳。
于是,考虑了将安装撑条(304)和车身框架(100)的部位转移到安装下发动机罩(300)和车身框架(100)的部位,一体地安装撑条(304)、车身框架(100)以及下发动机罩(300),从而谋求提高作业性并且改善外观。
但是,在将安装撑条(304)和车身框架(100)的部位转移到安装下发动机罩(300)和车身框架(100)的部位、一体地安装撑条(304)、车身框架(100)以及下发动机罩(300)的情况下,为了撑条(304)不与排气管干涉,组装需要花费功夫。尤其是在撑条(304)和下发动机罩(300)预先组装了的状态,难以将撑条配置在发动机与排气管之间。因而,为了撑条(304)不干涉排气管,必须将撑条(304)配置在排气管的外侧。但是,当将撑条(304)配置在排气管的外侧时,会产生下发动机罩(300)在车宽度方向上变大这一新的问题。当下发动机罩(300)这样地在车宽度方向上变大时,会影响骑乘型车辆的倾斜转弯角(bankangle),所以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下发动机罩的安装作业性、又能抑制在车宽度方向上的下发动机罩的宽度、提高外观性的骑乘型车辆。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那样的结构。
本发明是一种骑乘型车辆,具备:头管;下框架,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延伸;发动机,其配置在比所述下框架靠后方,具有气缸盖、位于所述气缸盖的下方的气缸、以及位于所述气缸的下方的曲轴箱;排气管,其具有从所述气缸盖向前方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下方延伸的第二部分;下发动机罩,其在侧视车辆时与所述发动机以及所述下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撑条,其具有位于比所述发动机靠前方的前端部、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发动机的右后方延伸的右后端部、以及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发动机的左后方延伸的左后端部;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下框架,用于在比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一部分靠下方,将所述撑条以及所述下发动机罩固定于所述下框架;撑条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撑条,用于将所述撑条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以及发动机罩(cowl)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下发动机罩,用于将所述下发动机罩固定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撑条安装部以及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撑条安装部临时固定于所述安装部的临时固定部,所述临时固定部在侧视车辆时,与所述下发动机罩重叠,所述撑条的所述右后端部以及所述左后端部中的一方配置为从所述前端部穿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发动机之间,所述下发动机罩在比所述排气管靠外方,固定于所述右后端部以及所述左后端部,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以及所述撑条安装部经过利用所述临时固定部的临时固定而固定于所述安装部。
根据本发明,在利用临时固定部将撑条安装部临时固定在了安装部的状态下将下发动机罩安装于撑条,将发动机罩安装部、撑条安装部、以及安装部固定而将下发动机罩安装于车辆。因此,各部件被临时固定,所以不需要利用手等来支承各部件,并且能够将下发动机罩向车辆的固定作业部位设为一处,所以能够提高下发动机罩的安装作业性。另外,撑条的右后端部以及左后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穿过发动机的排气管与发动机之间而配置,所以撑条不会在车宽度方向上突出。因此,能够抑制车宽度方向上的下发动机罩的宽度。另外,在侧视车辆时临时固定部不会从下发动机罩露出,所以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安装部配置在车身框架中的比所述曲轴箱靠前方。
因为安装部配置在比曲轴箱靠前方,所以能够将安装部设于车辆中较低的位置。因此,安装部不显眼,所以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安装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部分靠下方。
因为安装部配置在比第一部分低的位置,所以能够将安装部设于车辆中较低的位置。因此,安装部不显眼,所以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安装部在侧视车辆时配置在比所述下发动机罩的前端部靠后方。
因为安装部配置在比下发动机罩的前端部靠后方,所以在侧视车辆时安装部不会从下发动机罩露出。因此,安装部不显眼,所以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临时固定部将安装部和所述撑条安装部彼此卡合,在临时固定了的状态下,所述撑条的所述右后端部以及所述左后端部维持一定的高度。
因为安装部以及撑条安装部彼此卡合,所以在预安装了的状态下撑条的右后端部以及左后端部能够维持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将撑条安装在了车辆的状态下,不需要作业人员用手按着,所以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安装部以基端部固定于所述下框架、顶端部位于比所述基端部靠下方的顶端向下的姿势进行安装,并且在所述基端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具备螺纹孔,所述撑条安装部在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具备撑条螺纹孔,所述临时固定部具备:切口部,其在从所述顶端部的顶端朝向所述基端部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从车宽度方向的左右端分别朝向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而形成在所述安装部;和突起部,其形成在所述撑条安装部,能够插入所述切口部,卡定于所述顶端部的从顶端到所述切口部的所述安装部,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具备在与所述撑条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形成的发动机罩螺纹孔,将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切口部来进行临时固定,在该状态下将所述下发动机罩安装于所述撑条,利用螺钉将所述发动机罩螺纹孔、所述撑条螺纹孔、以及所述螺纹孔一起紧固。
将撑条安装部的突起部插入安装部的切口部来进行临时固定。此时,撑条的右后端部和左后端部欲以前端部为轴而旋转,可能失去平衡。但是,因为突起部卡定于从安装部的顶端部的顶端到切口部的安装部,所以撑条不会失去平衡而被稳定地保持。而且,通过在该状态下向被临时固定了的撑条安装下发动机罩,利用螺钉将发动机罩螺纹孔、撑条螺纹孔、以及螺纹孔一起紧固,能够将下发动机罩安装于车辆,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下发动机罩的安装作业性。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发明,图示了现在认为优选的几种实施方式,不过应该理解为发明不限定于如图示那样的结构以及方案。
图1是实施例的机动两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发动机周围的放大图,
图3是从下框架的前方观察发动机方向的主视图,
图4是从头管的上方观察发动机方向的俯视图,
图5是从左前方观察发动机方向的立体图,
图6是从右前方观察发动机方向的立体图,
图7是安装部连结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撑条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下发动机罩、撑条以及安装部的安装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的一例,以下以机动两轮车为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方向以骑手乘车的状态为基准描述前后以及左右。
图1是实施例的机动两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图1中的发动机周围的放大图,图3是从下框架的前方观察发动机方向的主视图,图4是从头管(headpipe)的上方观察发动机方向的俯视图,图5是从左前方观察发动机方向的立体图,图6是从右前方观察发动机方向的立体图。另外,图7是安装部连结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撑条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下发动机罩、撑条以及安装部的安装的分解立体图。
机动两轮车1具备车身框架3、发动机5、前叉7、前轮9、上发动机罩11、下发动机罩13、摇臂15、以及后轮17。
车身框架3形成机动两轮车1的骨架,搭载产生驱动力的发动机5。车身框架3在前部具备头管19。前叉7以能够转弯的方式安装于头管19,前叉7在上端部具备转向手柄21。前轮9以能够绕水平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前叉7的下端部。前轮9以能够与转向手柄21和前叉7一起转弯的方式进行安装。
上发动机罩11在侧视车辆时,从头管19的下端部附近安装到发动机5的上方。上发动机罩11对来自前方的空气进行整流,并且高效地将空气引导至发动机5。下发动机罩13配置在上发动机罩11的下方,以在侧视车辆时与发动机5的下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安装。下发动机罩13对来自前方的空气进行整流,与上发动机罩11一起高效地将空气引导至发动机5。
摇臂15的一端部以摇臂15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位于车身框架3的后部的枢轴。后轮17以能够绕水平轴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摇臂15的另一端部。
车身框架3在位于发动机5的上方的位置搭载有燃料箱23。在车身框架3中的燃料箱23的后方安装有供骑手坐的车座25。
车身框架3具备将头管19和摇臂15的枢轴连结的下框架27(也被称作下管)。下框架27与发动机5的下部和前部连结,搭载发动机5。上述下发动机罩13在侧视车辆时也与下框架27的一部分重叠。
发动机5具备气缸盖29、气缸31、以及曲轴箱33。在该实施例中,发动机5由单气缸构成。气缸盖29内置有未图示的动阀(動弁)装置。气缸31配置在气缸盖29的下方,在内部具有未图示的活塞和燃烧室。曲轴箱33配置在气缸31的下方,在内部具有将气缸31内的往复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的曲轴(未图示)。
在发动机5的气缸31的前部安装有消音装置35。消音装置35具备排气管37和消音器39,排气管37的一端部安装于气缸31的前部。排气管37的另一端部朝向后方延伸,安装有消音器39。排气管37对从气缸3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排气逐渐进行冷却/减压,消音器39减小排气声音,将排气平顺地排出到大气中。
排气管37具备第一部分37a、第二部分37b、以及第三部分37c。第一部分37a是从气缸盖29向前方延伸的排气管37的一部分,第二部分37b是从第一部分37a向下方延伸的排气管37的一部分,第三部分37c是从第二部分37b向后方水平延伸的排气管37的一部分。消音器39安装在第三部分37c的后部。
如图9所示,下发动机罩13具备左罩13L、右罩13R、以及发动机罩安装部13C。左罩13L在侧视车辆时与发动机5的左下部的一部分重叠,在前方形成有空气取入口13La。右罩13R在侧视车辆时与发动机5的右下部的一部分重叠,在前方形成有空气取入口13Ra。另外,右罩13R在空气取入口13Ra的右缘,形成有向外方切掉的配置口13RH。配置口13RH是为了避免与排气管37的干涉而形成的开口。
左罩13L和右罩13R的前部的朝内的部分彼此通过发动机罩安装部13C而连结。发动机罩安装部13C形成有用于将下发动机罩13安装在下框架27的发动机罩螺纹孔13CH。左罩13L和右罩13R在后端部安装有葱花形构件(ギボシ)13GM,用于安装在后述的撑条45。
如图7所示,在下框架27通过螺纹紧固安装有安装部连结部件41。安装部连结部件41以前表面朝下的姿势安装于下框架27。安装部连结部件41在前表面配置有安装部43。如图2所示,该安装部43在侧视车辆时配置在比下发动机罩13的前端部靠后方。
安装部43以基端部固定于安装部连结部件41的前表面、顶端部位于比基端部靠前方且下方的顶端向下的姿势进行安装。如图2、5、6所示,安装部43在侧视车辆时配置在比曲轴箱33靠前方,如图3、5、6所示,配置在比排气管37的第一部分37a靠下方。另外,如图2、4~6所示,安装部43配置在比下发动机罩13的前端部靠后方。
另外,安装部43在基端部与顶端部之间形成有螺纹孔43a。在比螺纹孔43a靠顶端部,在安装部43的车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有切口部43b。两个切口部43b是在从安装部43的顶端部朝向基端部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从车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向中央部切掉预定距离的量而形成。
下发动机罩13通过撑条45而安装于下框架27。具体而言,撑条45具有撑条主体45B、前端部45F、右后端部45R、以及左后端部45L。
撑条主体45B例如由棒状部件构成,在俯视下呈后方敞开的U字形。前端部45F构成撑条主体45B的前部。撑条安装部45F0从前端部45F向下方垂下而安装。撑条安装部45F0具备上部45F1、下部45F2、撑条螺纹孔45Fa、以及突起部45Fb。上部45F1形成为沿着安装部连结部件41的朝下的前表面的形状。下部45F2形成为沿着安装部43的朝上的上表面的形状。撑条螺纹孔45Fa形成于在将撑条45临时固定在了安装部43的状态下与安装部43的螺纹孔43a对应的位置。突起部45Fb从顶端部突出,形成在与安装部43的切口部43b对应的位置。突起部45Fb从切口部43b插入,与安装部43的顶端部的下表面抵接来卡定撑条45。撑条主体45B的右后端部45R以及左侧后端部45L通过葱花形构件13GM来固定左罩13L和右罩13R的后端部。
此外,上述安装部43的切口部43b和撑条45的突起部45Fb相当于本发明的临时固定部。
接着,说明上述下发动机罩13的安装方法的例子。
首先,仅临时固定撑条45。具体而言,使撑条45的右后端部45R穿过排气管37的第一部分37与发动机5的气缸盖29之间而位于发动机5的右外方,并且使撑条45的左后端部45L位于发动机5的左外方。进而,将撑条安装部45F0配置于安装部43。详细而言,将撑条安装部45F0的突起部45Fb插入切口部43b,并且以下部45F2与安装部43的上表面抵接、上部45F1沿着安装部连结部件41的前表面的方式调整姿势而临时固定。在该状态下,因为撑条45没有被固定,所以会向撑条45进行如下旋转的方向施力:所述撑条45以右后端部45R和左后端部L以撑条安装部45F0为中心朝向下的方式旋转。但是,因为突起部45Fb卡定于切口部43b,所以右后端部45R以及左后端部45L能够维持一定的高度,撑条45不会旋转而落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姿势。
接着,将下发动机罩13安装于撑条45。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使左罩13L沿着撑条45的左外方,使左罩13L的后端位于左后端部45L,并且使右罩13R通过排气管37的外方,使其后端位于右后端部45R。另外,使发动机罩安装部13C位于安装部43,并且通过葱花形构件13GM将左罩13L的后端固定于左后端部45L,将右罩13R的后端固定于右后端部45R,利用一个螺钉47来固定发动机罩安装部13C的发动机罩螺纹孔13CH、撑条螺纹孔45Fa、以及螺纹孔43a。由此,下发动机罩13经由撑条45而固定于机动两轮车1。
根据本实施例,在通过切口部43b及突起部45Fb将撑条安装部45F0临时固定在了安装部43的状态下将下发动机罩13安装于撑条45,将发动机罩安装部13C、撑条安装部45F0、以及安装部43固定而将下发动机罩13安装于机动两轮车1。因此,各部件被临时固定,所以不需要利用手等支承各部件,并且能够将下发动机罩13向机动两轮车1的固定作业部位设为一处,所以能够提高下发动机罩13的安装作业性。另外,因为撑条45的右后端部45R以及左后端部45L中的至少一方穿过发动机5的排气管37与发动机5之间而配置,所以撑条45不会在车宽度方向上突出。因此,能够抑制车宽度方向上的下发动机罩13的宽度。另外,因为在侧视车辆时,切口部43b及突起部45Fb不会从下发动机罩13露出,所以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3配置在比曲轴箱33靠前方,所以能够将安装部43设于车辆中较低的位置。因此,安装部43不显眼,所以能够提高外观性。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3配置在比第一部分37a低的位置,所以能够将安装部43设于车辆中较低的位置。因此,安装部43不显眼,所以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3配置在比下发动机罩13的前端部靠后方,所以在侧视车辆时,安装部43下不会从发动机罩13露出。因此,安装部43不显眼,所以能够提高外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3以及撑条安装部45F0彼此卡合,所以在预安装了的状态下,撑条45的右后端部45R以及左后端部45L能够维持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将撑条45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不需要作业人员用手按着,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撑条安装部45F0的突起部45Fb插入安装部43的切口部43b来进行临时固定,所以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利用螺钉47来将发动机罩螺纹孔13CH、撑条螺纹孔45Fa、以及螺纹孔43a一起紧固,能够进一步提高下发动机罩13的安装作业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述那样进行变形而实施。
(1)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临时固定部,例示了安装部43的切口部43b和撑条安装部45F0的突起部Fb,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形态。
即,只要能够将撑条45稳定地保持于安装部43,可以是任何结构。另外,临时固定部不需要设置在安装部43和撑条安装部45F0的双方,也可以仅设置在某一方。
(2)在上述实施例中,撑条45的右后端部45R穿过排气管37与发动机5之间而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在排气管37向左后方延伸的结构的机动两轮车1中,以撑条45的左后端部45L穿过排气管37与发动机5之间的方式配置即可。另外,在发动机5为多气缸的情况下,以撑条45的左后端部45L和右后端部45R均穿过排气管37与发动机5之间的方式配置即可。
(3)在上述实施例中,下发动机罩13在侧视车辆时,与发动机5的下部的一部分以及下框架27的一部分重叠。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下发动机罩13。例如,也可以是更多的面积与发动机5和/或下框架27重叠那样的下发动机罩13。
(4)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骑乘型车辆以机动两轮车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其他骑乘型车辆。作为其他骑乘型车辆,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小型摩托车、小型摩托车类型以外的轻型摩托车等机动两轮车、机动三轮车、机动四轮车、ATV(AllTerrainVehicle(全地形型车辆)四轮巴吉车(buggy))等骑乘型车辆。
※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思想或本质而以其他的具体方式来实施,因此,作为表示发明的范围的内容,不是以上的说明,而应该参照附加的权利要求书。

Claims (9)

1.一种骑乘型车辆,具备:
头管;
下框架,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延伸;
发动机,其配置在比所述下框架靠后方,具有气缸盖、位于所述气缸盖的下方的气缸、以及位于所述气缸的下方的曲轴箱;
排气管,其具有从所述气缸盖向前方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下方延伸的第二部分;
下发动机罩,其在侧视车辆时与所述发动机以及所述下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撑条,其具有位于比所述发动机靠前方的前端部、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发动机的右后方延伸的右后端部、以及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发动机的左后方延伸的左后端部;
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下框架,用于在比所述排气管的所述第一部分靠下方,将所述撑条以及所述下发动机罩固定于所述下框架;
撑条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撑条,用于将所述撑条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以及
发动机罩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下发动机罩,用于将所述下发动机罩固定于所述安装部;
在所述撑条安装部以及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撑条安装部临时固定于所述安装部的临时固定部,
所述临时固定部在侧视车辆时,与所述下发动机罩重叠,
所述撑条的所述右后端部以及所述左后端部中的一方配置为从所述前端部穿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发动机之间,
所述下发动机罩在比所述排气管靠外方,固定于所述右后端部以及所述左后端部,
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以及所述撑条安装部经过利用所述临时固定部的临时固定而固定于所述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安装部配置在车身框架中的比所述曲轴箱靠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安装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部分靠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安装部在侧视车辆时,配置在比所述下发动机罩的前端部靠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安装部在侧视车辆时,配置在比所述下发动机罩的前端部靠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临时固定部将安装部以及所述撑条安装部彼此卡合,在临时固定了的状态下,所述撑条的所述右后端部以及所述左后端部维持一定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临时固定部将安装部以及所述撑条安装部彼此卡合,在临时固定了的状态下,所述撑条的所述右后端部以及所述左后端部维持一定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安装部以基端部固定于所述下框架、顶端部位于比所述基端部靠下方的顶端向下的姿势安装,并且在所述基端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具备螺纹孔,
所述撑条安装部在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具备撑条螺纹孔,
所述临时固定部具备:
切口部,其在从所述顶端部的顶端朝向所述基端部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从车宽度方向的左右端分别朝向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而形成在所述安装部;以及
突起部,其形成在所述撑条安装部,能够插入所述切口部,卡定于从所述顶端部的顶端到所述切口部的所述安装部,
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具备在与所述撑条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形成的发动机罩螺纹孔,
将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切口部来进行临时固定,在该状态下将所述下发动机罩安装于所述撑条,利用螺钉将所述发动机罩螺纹孔、所述撑条螺纹孔、以及所述螺纹孔一起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安装部以基端部固定于所述下框架、顶端部位于比所述基端部靠下方的顶端向下的姿势安装,并且在所述基端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具备螺纹孔,
所述撑条安装部在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具备撑条螺纹孔,
所述临时固定部具备:
切口部,其在从所述顶端部的顶端朝向所述基端部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从车宽度方向的左右端分别朝向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而形成在所述安装部;以及
突起部,其形成在所述撑条安装部,能够插入所述切口部,卡定于从所述顶端部的顶端到所述切口部的所述安装部,
所述发动机罩安装部具备在与所述撑条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形成的发动机罩螺纹孔,
将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切口部来进行临时固定,在该状态下将所述下发动机罩安装于所述撑条,利用螺钉将所述发动机罩螺纹孔、所述撑条螺纹孔、以及所述螺纹孔一起紧固。
CN201410321092.3A 2014-07-07 2014-07-07 骑乘型车辆 Active CN105235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1092.3A CN105235791B (zh) 2014-07-07 2014-07-07 骑乘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1092.3A CN105235791B (zh) 2014-07-07 2014-07-07 骑乘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5791A true CN105235791A (zh) 2016-01-13
CN105235791B CN105235791B (zh) 2019-12-24

Family

ID=5503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1092.3A Active CN105235791B (zh) 2014-07-07 2014-07-07 骑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57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6019A (zh) * 2017-03-16 2018-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安装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3681A (ja) * 1989-06-23 1990-02-22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装置
JPH0569872A (ja) * 1991-09-17 1993-03-23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シユラウド取付構造
CN1517260A (zh) * 2003-01-08 2004-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673021A (zh) * 2004-03-25 2005-09-2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前面板固定装置
US20070034429A1 (en) * 2005-08-09 2007-02-15 Katsuji Fujii Motorcycle
US20070056790A1 (en) * 2005-09-12 2007-03-15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Cowling of motorcycle
CN101468683A (zh) * 2007-12-28 2009-07-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JP2014004886A (ja) * 2012-06-22 2014-01-1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3681A (ja) * 1989-06-23 1990-02-22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装置
JPH0569872A (ja) * 1991-09-17 1993-03-23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シユラウド取付構造
CN1517260A (zh) * 2003-01-08 2004-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673021A (zh) * 2004-03-25 2005-09-2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前面板固定装置
US20070034429A1 (en) * 2005-08-09 2007-02-15 Katsuji Fujii Motorcycle
US20070056790A1 (en) * 2005-09-12 2007-03-15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Cowling of motorcycle
CN101468683A (zh) * 2007-12-28 2009-07-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JP2014004886A (ja) * 2012-06-22 2014-01-1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6019A (zh) * 2017-03-16 2018-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安装空气冷却式内燃发动机的车辆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5791B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968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CN103029780B (zh) 跨骑式车辆的炭罐配置结构
JP639812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1844600A (zh) 机动两轮车
KR101911165B1 (ko) 안장형 차량의 에어 클리너 구조
TWI682868B (zh) 跨坐型車輛之前部構造
US10233875B2 (en) Saddle-ridden vehicle
CN101172503A (zh) 机动二轮车
JP6130119B2 (ja) 自動二輪車
US9211931B2 (en) Canist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CA3013006A1 (en) Fuel filler cap and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KR100489773B1 (ko) 자동 이륜차용 차체 프레임 구조
JP200631565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とブレーキペダルの配置構造
JP2009056950A (ja) リフレクタ支持構造
JP2008222010A (ja) 車両
US9284006B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2001388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5235791A (zh) 骑乘型车辆
TWI633032B (zh) 跨坐型車輛
CN203473082U (zh) 车载电装部件的配置构造
CN111148685A (zh) 鞍乘型车辆的罩结构
JP200917321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07030829A (ja) 低床式車両
CN104417669B (zh) 两轮摩托车
BRPI0404141B1 (pt) Estrutura de cobertura later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