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0367A -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0367A
CN1520367A CNA018233953A CN01823395A CN1520367A CN 1520367 A CN1520367 A CN 1520367A CN A018233953 A CNA018233953 A CN A018233953A CN 01823395 A CN01823395 A CN 01823395A CN 1520367 A CN1520367 A CN 1520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truss
aforementioned
main frame
pair
re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233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1783C (zh
Inventor
山口正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0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0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17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17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在把配置在前述主构架的下方的发动机单元悬架在包括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构架和连接设置在该主构架的后部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构架的车架上的机动二轮车中,减少了构成车架的零件的个数,同时使各零件的形状简单化了。为此,与由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方管构成的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平坦部(14d)分别形成在两后构架(14)的前端,两后构架(14)的平坦部(14d)、至少具有与前述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平板部(18)并支承后叉(21)的枢支板(17)、在至少与前述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为平板状并支承发动机单元的吊板(16)直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侧面上。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配置在主构架的下方的发动机单元悬架在车架的机动二轮车,特别涉及其车架构造的改进,该车架备有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构架和连接设置在该主构架的后部并向后上方延伸的一对后构架。
背景技术
以前,这样的机动二轮车,在例如日本特开平10-16859号公报中已被公知,在该机动二轮车上,在由横截面为圆形的管构成的主构架的两侧面上安装由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方管构成的后构架和车座导轨的前端部。
可是,在上述原有的机动二轮车上,为了把由方管构成的后构架和车座导轨的前端部安装在圆管的主构架上,在安装在主构架上的托架等上形成平坦面,把后构架和车座导轨的非加工状态的前端部安装在前述平坦面上。由此,托架等的零件构成变复杂,另外,需要提高各零件的形状精度。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构成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零件的数量,同时能简化各零件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自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其机动二轮车把配置在主构架的下方的发动机单元悬架在备有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构架和连接设置在该主构架的后部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构架的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在两后构架的前端分别形成与由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方管构成的主构架的侧面相对的平坦部,两后构架的前述平坦部、至少具有与前述主构架的侧面相对的平板部并支承后叉的枢支板、在至少与前述主构架的侧面相对的部分形成平板状并悬架发动机单元的吊板直接安装在主构架的侧面上。
根据这样的第1技术方案的构成,由于在主构架上不需要安装托架等,而且在主构架上可以直接安装后构架的前端的平坦部、枢支板和吊板的与主构架相对的相对部,仅仅因为不需要托架就能减少零件数目,而且由于主构架的两侧面是平坦面,所以可以只把后构架的前端部形状做成单纯的平坦部,另外,也不需要为了把枢支板和吊板安装到主构架上而进行特别的加工,可以简化构成车架的各零件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的构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把连结前述两后构架的前部之间的横梁安装在前述主构架的后部上面上,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利用主构架的后部作为左右一对后构架的加强构件。
再有,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的构成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前述枢支板具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前述平板部和相互连结两平板部的后端的连结板部,并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形的横截面形状,配置在前述主构架的两侧并连结前述两后构架的前部和前述连接板部之间的一对连结管的中间部分别安装在主构架的后部两侧面上。
根据这样的第3技术方案的构成,由于可以通过分别预先组装含有主构架和枢支板的前部侧车架组装体和含有左右一对后构架的后部侧车架组装体,相互结合前部侧和后部侧车架组装体,同时用连结管连结前部侧和后部侧车架组装体来构成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所以可以提高组装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图,
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车架的侧视图,
图3是从图2的箭头3方向看到的俯视图,
图4是从图2的箭头4方向看到的后视图,
图5是车架的立体图,
图6是机动二轮车的后部的局部纵剖侧视图,
图7是图6的7-7线剖面图,
图8是车架组装时与图5对应的立体图,
图9是第2实施例的与图3对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中,作为该机动二轮车的骨架的车架F,备有能转向地支承前叉11的头管12、从头管12向下后方延伸的单一的主构架13、与该主构架13的后部相连接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构架14…,在前叉11的下端可回转地轴支承前轮WF,在前叉11的上端连结转向手把15。
同时参照图2~图5,主构架13是由在左右具有相互平行地向铅垂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面的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方管构成的车架,在该主构架13的中间部两侧面上分别由焊接直接安装吊板16、16,再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面上由焊接直接安装枢支板17。
吊板16、16至少在与主构架13的两侧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为平板状,吊板16、16的与前述主构架13相对的相对部直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两侧面上。
枢支板17具有与主构架13的两侧面相对的相互平行的一对的平板部18、18和相互连结两平板部18、18的后端的连结板部19、并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横截面形状,两平板部18、18的上部直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面上。
在主构架13的下方配置发动机单元E,该发动机单元E由前述吊板16、16和枢支板17支承而悬架在车架F上。
在枢支板17的平板部18、18之间设置使两端突出到这些平板部18、18的外方的圆筒状的支轴20,在该支轴20的两端部上可以上下摇动地支承左右一对后叉21…的前端部,在两后叉21…的后端之间轴支承后轮WR。
后构架14一体地具有第1车架部14a、第2车架部14b和第3车架部14c,是弯曲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管而成的,上述第1车架部14a从主构架13的后部侧面向后上方延伸、并随着向后方延伸沿车架F的宽度方向逐渐远离主构架13,上述第2车架部14b以比第1车架部14a的倾斜角度大的倾斜角度从第1车架部14a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上述第3车架部14c以比第2车架部14b的倾斜角度小的倾斜角度从第2车架部14b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
这样的后构架14、14的后端之间、即第3车架部14c、14c的后端之间用尾构架22连结。而且在两后构架14、14的前端、即第1车架部14a、14a的前端例如通过斜切圆管形成与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平坦部14d、14d,这些平坦部14d、14d分别由焊接直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两侧面上。
在两后构架14、14中的第2车架构件14b、14b的后部之间设置由圆管构成的第1横梁23,在两后构架14、14中的第1车架构件14a、14a的后部之间设置由圆管构成的第2横梁部24。而且第2横梁部24的中间部由焊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上面上。另外,在比第2横梁部24更靠前方侧,在整个两后构架14,14之间设置支承板25。
再有,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配置一对连结管26、26,这些连结管26、26的一端由焊接安装在两后构架14、14中的第1和第2车架部14a、14b之间的弯曲部,两连结管26、26的另一端由焊接共同安装在枢支板17中的连结板19的后面上。即,用配置在主构架13的两侧的一对连结管26、26连结两后构架14、14的前部和连结板19之间,这些连结管26、26的中间部由焊接分别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面上。
同时参照图6和图7,后轮WR的上方用安装在后构架14、14上的后挡泥板27覆盖,在该后挡泥板27的上方配置燃料箱29,该燃料箱29由分别固定在后构架14、14中的第2和第3车架部14b、14c,14b、14c之间的弯曲部上的支承座28、28、和第3车架部14c、14c的后部支承。
在后构架14、14中的第2和第3车架部14b、14c,14b、14c之间的弯曲部上分别各固定安装位于前述支承座28、28的下方的一对托板30、31…,在这些托板30、31…和两后叉21…的后部之间分别设置后缓冲单元32…。
而后在成对的托板30、31之中的内侧的托板31的内面上固定焊接螺母22,通过把从托板30侧穿插于两托板30、31和夹在该两托板30、31之间的后缓冲单元32的上端部的螺栓34与焊接螺母33旋合,后缓冲单元32的上端部通过托板30、31连结在后构架14上。
可是,在前述两托板30、31的内方侧配置了燃料箱29,为了极力减小机动二轮车的宽度,想使螺栓34的前端极力接近燃料箱29,但是,当使螺栓34的先端直接与燃料箱29的侧面相对时,由于机动二轮车行驶时的振动等原因,螺栓34的前端有可能接触燃料箱29的侧面,因此,在后挡泥板27上一体地设置夹设于托板31和燃料箱29之间的隔壁板27a。
因此,即使把螺栓34的前端配置在尽量靠近燃料箱29的位置上,由于前述隔板27a的存在,可以防止螺栓34的前端接触燃料箱29。
在燃料箱29的前方侧配置收纳未图示的安全帽等的收纳箱35,该收纳箱35用设置在两后构架14、14的前部之间的支承板25和分别安装在两后构架14、14上的支承座28、28固定地支承。
在车架F上安装覆盖该车架F的合成树脂制的罩子38,该罩子38由配置在主构架13的左右两侧的前侧罩39…、从前方覆盖乘员的腿部并与两前侧罩39…的前部相连接的护脚罩40…、从前侧覆盖头管12并与两护脚罩40…相连接的前顶罩41、从后侧覆盖头管12的同时从上方侧覆盖主构架13并与前顶罩41相连的主构架顶罩42、与两前侧罩39…的下部相连接的下罩43、从两侧覆盖后构架14、14的燃料箱29和收纳箱35的后侧罩44…构成。
在两后侧罩44…的上部之间,能相对于收纳箱35内收纳和取出物品并能开闭地配置从上方覆盖收纳箱35和燃料箱29的双人车座45。接下来对该第1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后构架14、14的前端部上分别形成与因由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方管构成而轻量化和高刚性化的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平坦部14d,14d,在枢支板17上设置与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平板部18、18,吊板16、16至少在与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为平板状。
为此,当在主构架13上安装后构架14、14的前端部、枢支板17及吊板16、16时,不需要在主构架13上安装托架等,并且可以在主构架13的侧面上直接安装后构架14、14的前端的平坦部14d、14d、和枢支板17和吊板16、16的与主构架13相对的相对部,由于不需要托架能减少零件的数量。而且,由于主构架13的两侧面是平坦面,只要把后构架14、14的前端部形状做成简单的平坦部14d、14d即可。另外,在枢支板17和吊板16、16上也不需要为了安装到主构架13上而进行特殊的加工,可以使构成车架F的各零件的形状简单化。
另外,由于连结两后构架14、14的前部之间的第2横梁24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上面,所以可以用主构架13的后部作为左右一对的后构架14、14的加强构件。
再有,枢支板17,具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平板部18,18和相互地连结两平板部18的后端的连结板部19并被形成为具有向前方开口的U字形的横截面形状,配置在主构架13的两侧并连结两后构架14、14的前部和前述连结板部19之间的一对连结管16、16的中间部分别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面上。
为此,如图8所示,由于可以分别预先组装包含头管12、主构架13、吊板16、16及枢支板17的前部侧车架组装体UF和包含左右一对后构架14、14、尾车架22、第1和第2横梁部23、24及支承板25的后部侧车架组装体UR,再把前部侧和后部侧车架组装体UF、UR相互结合,同时用连结管26、26连结前部侧和后部侧车架组装体UF、UR来构成机动二轮车的车架F,所以可以提高组装作业的效率。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图,可以将后构架14、14的前端部压扁来形成平坦部14d′、14d′,把这些平坦部14d′、14d′直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面上。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设计上的变更。

Claims (3)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该机动二轮车,在包括有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构架(13)和连接设置在该主构架(13)的后部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构架(14)的车架(F)上悬架配置在前述主构架(13)的下方的发动机单元(E),其特征在于,与由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方管构成的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平坦部(14d,14d′)分别形成在两后构架(14)的前端,两后构架(14)的前述平坦部(14d,14d′)、至少具有与前述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平板部(18)并支承后叉(21)的枢支板(17)、在至少与前述主构架(13)的侧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为平板状并支承发动机单元(E)的吊板(16)直接安装在主构架(13)的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连结前述两后构架(14)的前部之间的横梁部(24)安装在前述主构架(13)的后部上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枢支板(17)具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前述平板部(18)和相互连结两平板部(18)的后端的连结板部(19),并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形的横截面形状;配置在前述主构架(13)的两侧并连结前述两后构架(14)的前部与前述连接板部(19)之间的一对连结管(26)的中间部分别安装在主构架(13)的后部两侧面上。
CNB018233953A 2001-06-22 2001-06-22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17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1/005371 WO2003000540A1 (fr) 2001-06-22 2001-06-22 Structure d'un cadre d'un motocy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0367A true CN1520367A (zh) 2004-08-11
CN100391783C CN100391783C (zh) 2008-06-04

Family

ID=1173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2339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1783C (zh) 2001-06-22 2001-06-22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3548173B2 (zh)
KR (1) KR100450290B1 (zh)
CN (1) CN100391783C (zh)
AR (1) AR033068A1 (zh)
BR (1) BR0117059B1 (zh)
GR (1) GR1006468B (zh)
TW (1) TW576384U (zh)
WO (1) WO200300054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4431B (zh) * 2006-07-13 2010-09-0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装置
CN101155724B (zh) * 2005-03-31 2011-0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用车架
CN102530152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车辆装备的搭载结构
CN108025788A (zh) * 2015-09-08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用车身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0540A1 (fr) * 2001-06-22 2003-01-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d'un cadre d'un motocycle
JP4580205B2 (ja) * 2004-09-30 2010-1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154402B2 (ja) * 2005-03-31 2008-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JP4243257B2 (ja) * 2005-03-31 2009-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JP4620539B2 (ja) * 2005-07-28 2011-0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5970968B2 (ja) * 2012-06-12 2016-08-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収納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1705B2 (ja) * 1985-08-07 1996-08-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ム
JP2671332B2 (ja) * 1987-11-30 1997-10-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アンダーボーン型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JPH028690U (zh) * 1988-06-30 1990-01-19
US5011172A (en) * 1989-01-30 1991-04-30 Bellanca August T Lightweight bicycle with improved front and rear wheel fork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ame
JPH02286485A (ja) * 1989-04-28 1990-11-26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JP2999207B2 (ja) * 1989-10-09 2000-01-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両構成部品配設構造
JPH0443180A (ja) * 1990-06-06 1992-02-13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KR930002588Y1 (ko) * 1991-04-17 1993-05-17 구명은 절첩식 요람
JP3272452B2 (ja) * 1993-02-25 2002-04-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3644730B2 (ja) * 1995-09-29 2005-05-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フレームの後部支持部構造
JP3378877B2 (ja) * 1995-11-02 2003-02-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三輪車
JP3466383B2 (ja) * 1996-07-05 2003-1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WO2003000540A1 (fr) * 2001-06-22 2003-01-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d'un cadre d'un motocyc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724B (zh) * 2005-03-31 2011-0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用车架
CN101104431B (zh) * 2006-07-13 2010-09-0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装置
CN102530152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车辆装备的搭载结构
CN108025788A (zh) * 2015-09-08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用车身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50290B1 (ko) 2004-09-24
AR033068A1 (es) 2003-12-03
WO2003000540A1 (fr) 2003-01-03
GR1006468B (el) 2009-07-07
BR0117059B1 (pt) 2010-03-09
BR0117059A (pt) 2004-12-21
JP3548173B2 (ja) 2004-07-28
JPWO2003000540A1 (ja) 2004-10-07
TW576384U (en) 2004-02-11
KR20030001225A (ko) 2003-01-06
CN100391783C (zh) 2008-06-04
GR20020100282A (el) 200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7132C (zh) 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
CN1951756B (zh) 跨骑式车辆
CN1603146A (zh) 车辆横向稳定杆装置安装结构
CN182745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US6675933B2 (en) Exhaust system for motorcycle
CN1317156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CN1520367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N1269682C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096380C (zh) 车身罩安装构造
CN1223487C (zh) 机动二轮车的挡风装置及具有该挡风装置的机动二轮车
CN1120104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架
EP3141469B1 (en) Steering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CN101531225B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侧罩支承结构
CN1543412A (zh) 机动二轮车的头灯支承构造
CN1520366A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物品收容构造
CN1854012A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
CN1079759C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
CN1903647A (zh) 低地板式车辆
CN1597423A (zh) 载物架装置
CN1265994C (zh) 自动二轮车的灯具支撑装置
CN1091045C (zh) 机动二轮车喇叭的安装结构
CN1709762A (zh) 二轮车的乘员限制装置
CN2668484Y (zh) 机动两轮车的把手控制器安装罩及其安装结构
US20080277181A1 (en) Two person motorcycle frame
CN1041612C (zh) 两轮/三轮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