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43C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743C CN1125743C CN 98122799 CN98122799A CN1125743C CN 1125743 C CN1125743 C CN 1125743C CN 98122799 CN98122799 CN 98122799 CN 98122799 A CN98122799 A CN 98122799A CN 1125743 C CN1125743 C CN 112574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al
- carriage
- driving engine
- vehicle body
- aforementio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27455 bi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39 b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损组装性,并设置在美式摩托车上的发动机防护件。将踏板用托架(44)由车宽方向延伸部(44a)与由该车宽方向延伸部(44a)的两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前后方向延伸部(44b)形成框架状,配设于发动机(4)的下方。从上方看,车宽方向延伸部(44a)是由发机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地形成。将车宽方向延伸部(44a)固定在车架的下管(13)上,同时将前后方向延伸部的后端固定在后臂托架(14)上。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将安装放脚构件的托架配设在发动机下侧的摩托车。
以往,摩托车的车种之一被称作所谓的美式。该美式摩托车与其他种类的摩托车相比,是将放脚架与踏板(以下将它们统称为放脚构件)配设在车身前侧,以便驾驶者能把脚伸向车体前方那样地乘车。这种摩托车的前述放脚构件多半是在车架的下管以及发动机的车身前侧下部的车身左侧与车身右侧通过托架分别进行安装。
发明者考虑到的是,在未铺过的路上越过路上的突起等情况下,把为了保护发动机所用的发动机保护件安装在上述美式摩托车上。
但是,对于这种摩托车来说,安装放脚构件所用的托架与发动机防护件处于相同的位置,即发动机前部的下侧附近,因此要安装发动机防护件时,就会在狭小的空间内混存多数的零件,产生组装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不损于组装性地在美式摩托车上设置发动机防护件。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摩托车,从上方看其安装放脚构件所用的托架是由车宽方向延伸部与二个前后方向延伸部形成框架状,前述车宽方向延伸部是由发动机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地在发动机下侧延伸,上述二个前后方向延伸部是由前述车宽方向延伸部的两端向后方延伸;将前述车宽方向延伸部固定在车架的下管上,并且将前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的后端部固定在后臂托架14上。
根据本发明,能使安装放脚构件所用的托架具有发动机防护件的功能,因此能通过把前述托架安装在车架上,实际上就是装上发动机防护件。
另一个有关发明的摩托车是基于上述的有关发明的摩托车,是下管在发动机的曲柄箱前方具有最下端,后臂托架在发动机的曲柄箱后端附近具有最下端,使下管与后臂托架的下端部支持放脚构件安装用托架。
根据该发明,只是通过放脚构件安装用托架即能覆盖发动机的下方,因此将放脚构件安装用托架由车架上卸下,即能使发动的下方广阔地开放。
另一个有关发明的摩托车是基于上述的有关发明的摩托车,使放脚构件用托架支持配设在发动机下部周围的全部操作件。
根据该发明,能在预先装好全部操作件的状态下,将踏板用托架安装在车架上,因此在组装操作件时,发动机不会构成妨碍。
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3是车架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将踏板用托架安装在车架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从车身左侧看到的踏板用托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从车身右侧看到的踏板用托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将踏板用托架的车身左侧的半部放大来表示的俯视图,
图8是将踏板用托架的车身右侧的半部放大来表示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车身右侧的踏板的图,
图10是表示踏板的连结构件的图,
图11踏板用托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发动机的链轮罩的侧视图,
图13是链轮罩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从车身左侧看到的踏板用托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从车身右侧看到的踏板用托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将踏板用托架的车身左侧的半部放大来表示的俯视图,
图17是将踏板用托架的车身右侧的半部放大来表示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车身右侧的踏板的图,
图19是表示踏板的连结构件的图,
图20是踏板用托架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上述附图中相应部件形状的图。
第1实施例
以下,按照图1~图1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上述摩托车的俯视图,图3是车架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将踏板用托架安装在车体架上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从车身左侧看到的踏板用托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从车身右侧看到的踏板用托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踏板用托架的车身左侧的半部的放大俯视图,图8是表示踏板用托架的车身右侧的半部的放大俯视图。图9是表示车身右侧的踏板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a)图的C-C剖视图。再者,图9是表示未将橡胶垫粘贴在踏板主体上的状态。图10是表示踏板的连结构件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后视图。图11是踏板用托架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发动机的链轮罩的侧视图,图13是链轮罩的立体图。
在这些图中,标记1是表示该实施例的美式摩托车。该摩托车1是将踏板3配置在发动机4的车身前侧下部的侧方,以便坐在车座2上的驾驶者能把脚伸到车身的前方那样地乘车。在图1与图2中,标记5表示前轮,6是前叉,7是转向车把,8是后轮。
前述发动机4是空冷式4循环单缸型,装载在图3中以标记9表示的车架上。该发动机4的排气管10与缸盖4a的车身前侧连接,在发动机4的前方向下方延伸,并且通过发动机4的下侧向车身的后方延伸。该排气管10如图4所示,将在发动机4的前方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游侧逐渐偏向车身右侧。
装载该发动机4的车架9如图3所示,其构成有:头管11、由该头管11延伸到后下方的主管12、由前述头管11靠近发动机4在车体的前方延伸到后下方的下管13、焊接在前述主管12下端部的后臂托架14、由前述主管12的中途向车体的后方延伸的车座轨15、连结该车座轨15的中途与前述后臂托架14的后拉杆16。再者,连结前述后拉杆16的中途与前述后臂托架14的以标记17表示的是放脚架用撑杆,用于安装同乘者使用的放脚架18(参照图1)。
前述头管11、主管12与下管13各自以1根管形成,后臂托架14、车座轨15与后拉杆16各自在车宽方向成对的形成。前述前叉6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头管11上,发动机4安装在下管13与后臂托架14上。下管13在发动机4的曲柄箱前方具有最下端,后臂托架14在发动机4的曲柄箱后端附近具有最下端。下管13与后臂托架14的两个最下端只用后述的踏板用托架来连接。
发动机4向车架9上的安装如图5与图6所示那样进行:发动机用托架21用2个固定用螺栓19、20固定在下管13的下端部,把曲柄箱4a的车身前侧的上下二处用连结用螺栓22、23固定在发动机用托架21上,同时把曲柄箱4a的车身后侧的上下二处用连结螺栓24、25固定在后臂托架14上。
在图1中以标记27表示的后臂是通过枢轴26(参照图5与图6)摆动自如地支承在前述后臂托架14上。前述后轮8回转自如地支承在该后臂27的后端部。在后臂27与车架9的后部加强构件28(参照图3)之间夹装有后缓冲装置29。
后轮8的驱动系统是采用下述以往众所周知的构造:发动机4的动力是由图12中以标记30表示的发动机的输出链轮,借助图1中以标记31表示的链条传递给后轮侧的链轮32。在图12中以标记33表示链轮罩,用以覆盖前述输出链轮30与该输出链轮30附近的链条31。该链轮罩33如图12与图13所示,为了扩大覆盖链条31的范围,与后端部一体地形成向车身后方延长的延长部34,将车身前侧的上下二个部位分别用螺栓35与垫圈(图中未示出)弹性地支持在曲柄箱4a上,并且用螺栓36将前述延长部34固定在前述放脚架用撑杆17上。在该利用螺栓36向车架9上进行支持的支持部上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制成较长的长孔,以弥补将发动机4向车架9上安装的误差与车架9单件的制造误差等。
该摩托车1的前述踏板3如图9所示,是由形成平板状的踏板主体41、焊接在该踏板主体41下面的连结构件42、粘贴在踏板主体41上面的橡胶垫43(参照图2、图4~图8)构成,并通过后述的踏板用托架44安装在车架9上。图9是表示车身右侧的踏板3。车身左侧的踏板3与图9所示的车身右侧的踏板对称地形成于车宽方向。
前述踏板主体41是对金属板进行加压成形而形成,如图9(a)所示,由上方看,在成为内侧的部分形成向下方凹入的凹部41a,并且使外缘部向下方延伸地突出。形成于踏板主体41上的以标记41b表示的圆,是为了轻便的目的并且为了安装形成踏面的橡胶垫43所用的通孔。
前述连结构件42如图10所示,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加压成形,而形成以上方看是向车身的内侧开放的如图21所示的形状,并且在使车身内侧的端部由踏板主体41向车身内侧突出的状态下焊接在踏板主体41上。另外,关于该连接构件42,是将其位于踏板主体41的下侧的部分形成向下方开放的剖面如图21所示的形状,并将其由踏板主体41向车身内侧突出的4块连结板45一体地形成。将这些连结板45摆动自如地连结在踏板用托架44上。
再者,在连结构件42的车身外侧的端部,通过使此端部向下方突出,而一体地形成作为倾斜传感器使用的突出部46。即当转弯时使车身出现较大的倾斜时,由于此突出部46最先接地,能使驾驶员查知倾斜角大的情形。在不设置此突出部46的情况下,由于车身出现较大的倾斜踏板主体41的外侧端与制动踏板等接地,它们将会磨损,外观受损。但是,如该实施例所示那样设置有突出部46,因而在倾斜大时,能使突出部46接地,能减小对于外观的影响。
踏板用托架44如图11所示,是由在车宽方向延伸的车宽方向延伸部44a与由该车宽方向延伸部44a的两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二个前后方向延伸部44b形成框架状,使其位于发动机4的下侧,从下方覆盖发动机4地安装在车架9上。前述车宽方向延伸部44a如图4所示那样形成,从上方看,两端是由发动机4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在此,更详细地说明踏板用托架44的构成。
踏板用托架44如图4~图8及图11所示,其构成包括:从上方看是由弯曲成向车身后方开放的如图21所示的形状的管体构成的托架主体47,焊接在该托架主体47前端部的2块安装板48,焊接在托架主体47后端部的安装座49、50,安装前述踏板3所用的前侧踏板连结构件51与后侧踏板连结构件52等。
该踏板用托架44的向车架9上的安装是如下述那样进行:将前述托架主体47上的安装板48与发动机用托架21一起固定在下管13上,并且把托架主体47的后端部的安装座49、50固定在后臂托架14上。在前述二个安装座49、50之中车身左侧的安装座49,是利用将曲柄箱4a的后端部连结在后臂托架14上的前述连结用螺栓25与连结用螺栓53固定在后臂托架上,该连结用螺栓53比上述连结用螺栓25还要配置在车身后侧。
前述前侧踏板连结构件51与后侧踏板连结构件52如图11所示,是由剖面形成向下的如图21所示的形状的基部51a、52a、及由该基部向车身外侧突出的2块连结板51b、52b构成,把它们分别焊接在托架主体47的车身右侧的端部与车身左侧的端部,并使它们由此向车身的外侧突出。将踏板3的4块连结板45之中的车身前侧的2块连结板45摆动自如地利用枢轴销54连结在前侧踏板连结构件51上;将踏板的4块连结板45之中的车身后侧的2块连结板45摆动自如地利用枢轴销55连结在后侧踏板连结构件52上。
这些踏板连结构件51、52配设成使两枢轴销54、55位于同一轴线上,以便踏板能以前述前后枢轴销54、55为中心地进行摆动。枢轴销54、55的轴线设定成,由上方看,是与车身的前后方向平行;从侧面看,向后下方延伸。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将踏板3上的2块连结板45插入各踏板连结构件51、52的2块连结板51b、52b的内侧的状态下,以枢轴销54、55把它们连结起来,使踏板3侧的连结板45的突出侧端部面向踏板连结构件51、52的基部51a、52a的内侧。由于采取这种结构,能将踏板3止动在上面指向上方的正常位置。在车身倾倒等情况下,能使踏板3摆动成,象是车体外侧向上移动那样。
再者,前述踏板用托架44能支持配置在发动机4下部周围的全部操作件。在此所说的操作件,如图4所示,是变速踏板56、制动踏板57、侧支撑58等。
变速踏板56如图11所示,摆动自如地支持在托架主体47的车身左侧的前部所设置的支轴59上;制动踏板57摆动自如地支持在托架主体47的车身右侧的前部所设置的支轴60上。在该实施例中,如图6与图8所示,通过杆61与制动踏板57连结的臂62也支持在托架主体47的后端部。在图中以标记63表示支持该臂62的轴套。另外,侧支撑58摆动自如地支持在安装座49上,该安装座49是焊接在托架主体47的车身左侧的后端部。
再者,该实施例的踏板用托架44,为了保护由托架主体47向下方突出的零件,还在托架主体47的车身左侧与车身右侧的下部分别设置保护构件64、65。该保护构件64、65是使金属圆棒弯曲而形成,由托架47向下方突出地焊接于其上。车身左侧的保护构件64如图5与图7所示,用于保护变速踏板56的下端部(连结变速杆66的部分);车身右侧的保护构件65如图6与图8所示,用于保护将杆61连结在制动踏板57上的部分与前述杆61、排气管10。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摩托车1具备在发动机4的下侧由发动机4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框架状的踏板用托架44,因此在未铺设的路上越过路上的突起时,能由踏板用托架44阻止前述突起与曲柄箱4a接触。
因此,能使踏板用托架44具有发动机防护件的功能,故而能通过将该踏板用托架44安装在车架9上,实际上即是装上发动机防护件。
另外,由于采取了踏板用托架44支持配设在发动机下部的周围的全部操作件的构造,能在预先组装好全部操作件的状态下将踏板用托架44安装在车架9上。因此,能在离开发动机4的场所进行前述操作件的组装,所以发动机4不会构成妨碍。
再者,将踏板用托架44由车架9上卸下,发动机4的下方即能广阔地开放,因此,在维修等情况下,将发动机4由车体架9上拆卸下来的作业也容易。
第2实施例
踏板3与踏板用托架44能如图14~图20那样形成。
图14是表示从车身左侧看到的踏板用托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5是表示从车身右侧看到的踏板用托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6是表示踏板用托架的车身左侧的半部的放大俯视图,图17是表示踏板用托架的车身右侧的半部的放大俯视图。图18是表示车身右侧的踏板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a)图的C-C剖视图。再者,图18是表示未将橡胶垫粘贴在踏板主体上的状态。图19是表示踏板的连结构件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后视图。图20是踏板用托架的立体图。在这些图中,在与前述图1~图13中说明的是同一或同等的构件上,标注相同的标记,详细的说明从略。
图14~图20所示的踏板3与踏板用托架44,除了设置在踏板3上的倾斜传感器与将踏板3连结在踏板用托架4上的构造,以及将踏板用托架44连结在下管13上的构造不同之外,其他都采用与第1实施例的情形相同的构造。
倾斜传感器如图14~图17所示,是由侧视为U字状的突出片71构成,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踏板3的连结构件42上的车身外侧的侧板42a上。该突出片71,是在向下方凸起的状态下借助安装用螺钉72将上端部安装在连结构件42上。安装用螺钉72插入图19中以标记73表示的连结构件42的通孔内。连结构件42,对于该实施例来说,在车身前后方向的两端部的2处形成连结板45,通过贯穿此等连结板45的1条枢轴销74摆动自如地连结在踏板用托架44上。在连结板45上使枢轴销74贯穿所用的销孔,在图19中以标记75表示。
由于象上述那样将突出片71装卸自如的安装在连结构件42上,因此当由于与路面的摩擦而磨损时,可以只更换突出片71。就是说,在采取第1实施例的情况下,当突出部46磨损时,必须更换踏板3,但由于采取该实施形态,可以不更换踏板主体41与连结构件42,而只是更换突出片71。
踏板3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6与图17所示,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踏板连结构件76上,该踏板连结构件76焊接在踏板用托架44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前述踏板用连接构件76如图20所示,由形成剖面向下的如图21所示的形状的基部76a与从该基部76a上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的2块连结板76b、76b构成,分别焊接在托架主体47的车身右侧的端部与车身左侧的端部。
在前述连结板76b上贯穿加工销孔76c,通过贯通二个连结板76b地穿过上述销孔76c的枢轴销74,将踏板3的前述连结构件42摆动自如地进行安装。枢轴销74的轴线设定成,从上方看与车身的前后方向平行,从侧方看向后下方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在将踏板3上的2块连结板45插入踏板连结构件76的2块连结板76b内侧的状态下,用枢轴销74把它们连结起来,使前述连结板45上的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面向踏板连结构件76的基部76a的内侧。由于采用这种构造,与采用前述第1实施例的情形相同,能将踏板3止动在上面指向上方的正常位置,在车体倾倒等情况下,能使踏板3摆动成,象是车体外侧向上移动那样。
如上所述,由于采取的构造是利用1根枢轴销74将踏板3连结在踏板用托板44上,与采取第1实施例的情形相比,能减少踏板连结构件与枢轴销的数量,提高组装性。
该实施例中的踏板用托架44,是以固定用螺栓77将托架主体47的安装板48固定在发动机用托架21上,然后通过发动机用托架21将前部支持于下管13上。
由于采取这种构造,能在将发动机4装载在车架9上的状态下,不影响发动机4的支持状态地将踏板用托架44相对于车体架9进行装卸。即在采取第1实施例的情况下,如果卸下将安装板48连结在下管13上的固定用螺栓20时,即成为发动机用托架21只由固定螺钉19安装在下管13上的状态,但是,由于采取使用固定螺栓77将安装板48安装在前述发动机用托架21上的构造,即使将固定用螺栓77卸下,发动机用托架21也能由2条螺栓(固定用螺栓19、20)固定在下管13上。
再者,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示出了使用踏板3来载放驾驶者的脚的例子,但是代替踏板3也可采用以往众所周知的放脚架。
另外,踏板用托架44可以设置例如由板材形成的发动机防护件(图中未示出)。通过采取这一构成,形成框架状的踏板用托架44的中央部可由发动机防护件来封闭,能以发动机防护件与踏板用托架44保护发动机4的下部。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将踏板用托板44由车架9上卸下,使发动机4的下方广阔地开放,因此能与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情形获得相同的作用与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使安装放脚构件所用的托架具有发动机防护件的功能,因此能通过把前述托架安装在车架上,实际上就装备了发动机防护件。
因此,与把专门作为发动机防护件发挥功能的零件备置在放脚构件用托架的附近的情形相比,不会发生一方的零件妨碍另一方的情况,因此组装性好。故而能妨止有损于组装性,同时能把发动机防护件设置在美式摩托车的放脚构件的附近。
另外,根据把放脚构件安装用托架支持于下管与后臂托架的下端部的另一发明,由于只由该托架来覆盖发动机的下方,通过把放脚构件安装用托架从车架上卸下,即能使发动机的下方广阔地开放,因而能使发动机的装卸、维修作业等容易进行。
根据使放脚构件用托架支持配设在发动机下部的周围的全部操作件的另一发明,能在将全部操作件预先组装好的状态下将踏板用托架安装在车架上。因此,在组装操作件时,发动机不会构成妨碍,能更进一步提高组装性。
Claims (3)
1.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从上方看,其安装放脚构件所用的托架是由车宽方向延伸部与二个前后方向延伸部形成框架状,前述车宽方向延伸部是由发动机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地在发动机下侧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前述二个前后方向延伸部是由前述车宽方向延伸部的两端向车身后方延伸;将前述车宽方向延伸部固定在车架的下管上,并且将前述前后方向延伸部的车身后侧的端部固定在后臂托架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下管在发动机的曲柄箱前方具有最下端,后臂托架在发动机的曲柄箱后端附近具有最下端,使下管与后臂托架的下端部支持放脚构件安装用托架。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使安装放脚构件用托架支持配设在发动机下部周围的全部操作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39046/1997 | 1997-12-09 | ||
JP33904697 | 1997-12-09 | ||
JP339046/97 | 1997-12-09 | ||
JP10057244A JPH11227659A (ja) | 1997-12-09 | 1998-03-09 | 自動二輪車 |
JP057244/1998 | 1998-03-09 | ||
JP057244/98 | 1998-03-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9483A CN1219483A (zh) | 1999-06-16 |
CN1125743C true CN1125743C (zh) | 2003-10-29 |
Family
ID=26398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81227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743C (zh) | 1997-12-09 | 1998-12-09 | 摩托车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H11227659A (zh) |
CN (1) | CN112574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58988B2 (ja) * | 2001-07-26 | 2010-10-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2輪車 |
US6688628B2 (en) * | 2001-10-17 | 2004-02-10 | Robert C. Burkett | Motorcycle bracket |
US7243750B2 (en) | 2003-10-10 | 2007-07-17 | Honda Motor Co., Ltd. | Two-wheel vehicle with side covers |
JP2006168468A (ja) * | 2004-12-14 | 2006-06-29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および自動二輪車 |
JP4843589B2 (ja) * | 2007-10-04 | 2011-12-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2010132246A (ja) * | 2008-12-08 | 2010-06-17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4870198B2 (ja) * | 2009-07-16 | 2012-02-08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
JP5401335B2 (ja) * | 2010-01-15 | 2014-01-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ガードパイプ構造 |
JP5550921B2 (ja) * | 2010-01-22 | 2014-07-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5722151B2 (ja) * | 2011-07-24 | 2015-05-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CN103029770B (zh) * | 2011-09-28 | 2015-04-01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 |
JP6078369B2 (ja) * | 2013-02-14 | 2017-02-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6093219B2 (ja) * | 2013-03-28 | 2017-03-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テッププレート形状 |
-
1998
- 1998-03-09 JP JP10057244A patent/JPH11227659A/ja active Pending
- 1998-12-09 CN CN 98122799 patent/CN112574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9483A (zh) | 1999-06-16 |
JPH11227659A (ja) | 1999-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743C (zh) | 摩托车 | |
CN1089703C (zh) |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 |
CN1754754A (zh) | 二轮摩托车 | |
CN1754750A (zh) | 机动二轮车中的车体盖构造 | |
CN1269682C (zh) |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 |
CN1827459A (zh) |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 |
CN1223487C (zh) | 机动二轮车的挡风装置及具有该挡风装置的机动二轮车 | |
CN1738741A (zh) |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 |
CN1715128A (zh) | 具有支座的轮式车辆 | |
CN1594020A (zh) | 摇臂式悬挂装置 | |
CN1880159A (zh) | 车辆用变速操作装置 | |
US7950487B2 (en) | Exhaust system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luding the same | |
KR100930322B1 (ko) | 모터 사이클 | |
US4800979A (en) | Cantilever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 |
CN1079759C (zh) |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 | |
CN1170718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踏板构造 | |
CN1597423A (zh) | 载物架装置 | |
CN1718495A (zh) | 摩托车 | |
CN1903647A (zh) | 低地板式车辆 | |
JP2009241872A (ja) | 小型車両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
CN1274550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体车架 | |
CN1196622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 |
CN1060125C (zh) | 机动车辆 | |
CN1130297C (zh) | 小型摩托车的车架 | |
CN1145569C (zh) | 小型摩托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