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9770B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9770B
CN103029770B CN201110302030.4A CN201110302030A CN103029770B CN 103029770 B CN103029770 B CN 103029770B CN 201110302030 A CN201110302030 A CN 201110302030A CN 103029770 B CN103029770 B CN 103029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case
motor bike
vehicle frame
force column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20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9770A (zh
Inventor
杨思待
郑温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020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9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9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9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9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9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包含一车架、一动力单元,及一主脚架。该动力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车架上的曲轴箱;该主脚架包括二沿车宽方向间隔的受力柱,及一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受力柱相连接的连接臂,所述受力柱能在一收纳位置与一驻车位置间移动。利用所述受力柱在该收纳位置时的投影会与该曲轴箱相重叠的设计,可以在不缩减所述受力柱与地面之距离的情况下,有效缩减该动力单元与地面间的距离,以同时降低重心且避免与地面产生摩擦,进而提升操控性与稳定性,同时兼具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Description

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是关于一种摩托车。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摩托车1包括一车架11、一设置于该车架11上的引擎12、一与该引擎12相连接的曲轴箱13,及一枢设于该车架11上的主脚架14。
参阅图1、2,该主脚架14可相对车架11在一如图1所示的驻车位置与一如图2所示的收纳位置间移动,当在该收纳位置时,该主脚架14是位于该曲轴箱13下方以便于骑乘;当在该驻车位置时,该主脚架14是撑立于地面上以便于驻车。
现有摩托车1除了考虑驻车的方便性外,最主仍是以提升操控性为主要考量,为了有效提升摩托车1的操控性,相关业者无不尽力缩减引擎12与曲轴箱13相对于地面间的距离,以降低现有摩托车1的重心,进而提升现有摩托车1的操控性与稳定性。
随着该引擎12与该曲轴箱13相对于地面间的距离愈小,连带使得主脚架14与地面间的距离也愈小,造成即使在收纳位置,该主脚架14仍可能于摩托车1行驶时与地面产生摩擦,如此不但影响使用寿命,更会影响行车安全。但是,如果增加该主脚架14与地面间的距离,以避免与地面产生摩擦,势必造成该引擎12与该曲轴箱13于地面间的距离愈增大,进而造成重心提高,导致摩托车1的操控性与稳定性降低。
如何降低重心以提升操控性与稳定性,又能避免该主脚架14与地面产生摩擦,以兼顾使用寿命与安全性,成为相关业者积极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降低重心同时还能避免与地面产生摩擦的摩托车。
于是,本发明的摩托车,包含一车架、一设置于该车架上的动力单元,及一能相对该车架枢转的主脚架。
该动力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车架上的曲轴箱;该主脚架包括二沿车宽方向间隔的受力柱,及一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受力柱相连接的连接臂,所述受力柱能在一收纳位置与一驻车位置间移动,当在该收纳位置时所述受力柱沿该车宽方向的投影会与该曲轴箱相重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受力柱在该收纳位置时的投影会与该曲轴箱相重叠的设计,可以在不缩减所述受力柱与地面之距离的情况下,有效缩减该动力单元与地面间的距离,以同时降低重心且避免与地面产生摩擦,进而提升操控性与稳定性,同时兼具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局部侧视图,说明一现有摩托车的主脚架在一驻车位置;
图2是一局部侧视图,说明该现有摩托车的主脚架在一收纳位置;
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发明摩托车的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局部仰视图,辅助说明图3;
图5是另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主脚架在一收纳位置;及
图6是另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主脚架在一驻车位置。
2·····摩托车
21····车架
211····首管
22····动力单元
221····曲轴箱
222····箱体
223····曲轴箱盖
224····容置部
225····闪避部
226····曲轴
23····主脚架
231····受力柱
232····枢设端
233····撑抵端
234····连接臂
235····踩踏件
A·····车长方向
B·····车宽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3,本发明摩托车2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车架21、一设置于该车架21上的动力单元22,及一能相对该车架21枢转的主脚架23。
参阅图4、5,并回顾图3,该车架21定义有一车长方向A与一车宽方向B;该动力单元22包括一设置于该车架21上的曲轴箱221,及一容置于该曲轴箱221中的曲轴226,该曲轴箱221具有二相结合的箱体222、二分别设置于每一箱体222上的曲轴箱盖223、二沿该车长方向A分别形成于该曲轴箱盖223与其中一箱体222上的容置部224,及一车宽方向B而形成于所述箱体222之底缘的闪避部225。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置部224是分别形成于图5中左侧未被该曲轴箱盖223罩覆的箱体222,及图5中右侧该曲轴箱盖223的侧缘上,在实际应用上,所述容置部224也可以是分别形成于每一箱体222,或是分别形成于每一曲轴箱盖223上,依然可以达成相同的功效,不以本实施例揭露所限。
该主脚架23包括二对应所述容置部224而沿该车宽方向B间隔枢设于该车架21上的受力柱231、一配合该闪避部225而沿该车宽方向B连接所述受力柱231的连接臂234,及一连设于其中一受力柱231上的踩踏件235。
其中,该车架21具有一首管211,而每一受力柱231具有一枢设于该车架21上的枢设端232,及一相反于该枢设端232的撑抵端233,所述连接臂234的枢设端232是位于该首管211与该曲轴226之间。
参阅图5、6,所述受力柱231能以枢设端232相对该车架21在一如图5所示的收纳位置与一如图6所示的驻车位置间移动,当在该收纳位置时所述受力柱231是位于相对应的容置部224中,而该连接臂234是位于该闪避部225中,且所述受力柱231沿该车宽方向B的投影会与该曲轴箱221相重叠;而在该驻车位置时所述受力柱231的撑抵端233是撑抵于地面上。
由于所述受力柱231在该收纳位置时的投影会与该曲轴箱221相重叠,因此,可以增加所述受力柱231在该收纳位置时与地面间的距离,避免于骑乘时与地面产生摩擦,同时,也可以在不缩减所述受力柱231与地面之距离的情况下,有效缩减该曲轴箱221与地面间的距离以降低重心,进而提升操控性与稳定性。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受力柱231是以每一枢设端232相对该车架21在该收纳位置与该驻车位置间移动,但是在实际应用上,所述受力柱231也可以利用该连接臂234而设置于该车架21上,依然可以达成相同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摩托车2利用所述受力柱231在该收纳位置时的投影会与该曲轴箱221相重叠的设计,可以在不缩减所述受力柱231与地面之距离的情况下,有效缩减该动力单元22与地面间的距离,以同时降低重心且避免与地面产生摩擦,进而提升操控性与稳定性,同时兼具使用寿命与安全性,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车架;
一动力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车架上的曲轴箱;及
一主脚架,包括二沿车宽方向间隔的受力柱,及一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受力柱相连接的连接臂,所述受力柱能在一收纳位置与一驻车位置间移动,当在该收纳位置时所述受力柱沿该车宽方向的投影会与该曲轴箱相重叠;
该曲轴箱具有二个对应容置所述受力柱的容置部;及
该曲轴箱底缘具有一用以容置该连接臂的闪避部;
当在该收纳位置时所述受力柱是位于相对应的容置部中,而该连接臂是位于该闪避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该车架具有一首管,而该动力单元还包括一容置于该曲轴箱中的曲轴,每一受力柱具有一枢设于该车架上的枢设端,及一相反于该枢设端的撑抵端,所述连接臂的枢设端是位于该首管与该曲轴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该曲轴箱还具有二相结合的箱体,所述容置部是分别形成于每一箱体的相反侧缘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该曲轴箱还具有二相结合的箱体,及至少一设置于其中一箱体上的曲轴箱盖,所述容置部是分别形成于该曲轴箱盖与其中一箱体的侧缘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容置部是分别形成于未被该曲轴箱盖罩覆的箱体的侧缘,及该曲轴箱盖的侧缘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该连接臂是沿该车宽方向而设置于该车架上。
CN201110302030.4A 2011-09-28 2011-09-28 摩托车 Active CN103029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2030.4A CN103029770B (zh) 2011-09-28 2011-09-28 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2030.4A CN103029770B (zh) 2011-09-28 2011-09-28 摩托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9770A CN103029770A (zh) 2013-04-10
CN103029770B true CN103029770B (zh) 2015-04-01

Family

ID=48017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2030.4A Active CN103029770B (zh) 2011-09-28 2011-09-28 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977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7659A (ja) * 1997-12-09 1999-08-24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N1715128A (zh) * 2004-06-15 2006-01-0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具有支座的轮式车辆
CN1990329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主支架连接/分离结构
CN101070082A (zh) * 2006-05-12 2007-11-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支架装置
CN101574993A (zh) * 2005-05-11 2009-11-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201856837U (zh) * 2010-10-15 2011-06-08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两轮车省力主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8665B (zh) * 2007-12-27 2012-07-25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主脚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7659A (ja) * 1997-12-09 1999-08-24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N1715128A (zh) * 2004-06-15 2006-01-0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具有支座的轮式车辆
CN101574993A (zh) * 2005-05-11 2009-11-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990329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主支架连接/分离结构
CN101070082A (zh) * 2006-05-12 2007-11-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支架装置
CN201856837U (zh) * 2010-10-15 2011-06-08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两轮车省力主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9770A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5323B2 (en) Two-rear-wheel electric vehicle
AU2010200050B2 (en) Seat structure of vehicle
US7422084B2 (en) Motorcycle
CN103183087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03029770B (zh) 摩托车
CN102205820A (zh) 摩托车
CN101746456B (zh) 跨乘式车辆
CN205524663U (zh) 一种摩托车的碳罐安装结构
CN102582743A (zh) 骑乘式车辆的方向把手支承构造
EP2930095A1 (en) Upright three-wheel transporting device having suspension means
CN102295044B (zh) 电动自行车
CN202923800U (zh) 带液晶仪表的电动自行车
CN101612963B (zh) 车灯和摩托车
CN205311785U (zh) 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CN203832657U (zh) 重型电动车车架结构
CN210063252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3581281U (zh) 平叉
TW201311500A (zh) 機車
CN213735332U (zh) 用于防止链条掉落的挡板以及单车
JP2005200008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CN202295016U (zh) 一种全封闭的减震塑料前挡泥板
CN202243828U (zh) 一种摩托车的前脚踏机构
CN202879608U (zh) 越野叉车专用后挡泥板
CN201863936U (zh) 摩托车前导流罩总成及其摩托车
CN202227382U (zh) 一种挖掘机车架马达座的斜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