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8495A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8495A
CN1718495A CN200510082758.5A CN200510082758A CN1718495A CN 1718495 A CN1718495 A CN 1718495A CN 200510082758 A CN200510082758 A CN 200510082758A CN 1718495 A CN1718495 A CN 1718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brachium
mounting bracket
pivot shaft
body shel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827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5150C (zh
Inventor
松井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18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8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51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515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4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e.g. article carriers,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02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 B62K19/04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the material being wholly or mainly metallic, e.g. of high elasticity
    • B62K19/12Cycle fram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ross-section of frame members the material being wholly or mainly metallic, e.g. of high elasticity having cas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以允许在车身框架上容易进行表面处理,同时允许将部件安装支架牢固地固定到车身框架。部件安装支架(50、51)布置在后臂(8)的左右臂头部(24a、25a)的外侧上。部件安装支架(50、51)的凸台部分(50b、51b)固定到枢轴轴(12),每个部件安装支架(50、51)的另一部分经由与部件安装支架(50、51)分开的支座支架(73)和排气管支撑支架(77)而固定到车身框架(3)。

Description

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有车身框架和后臂的摩托车,其中该后臂通过枢轴轴被车身框架支撑来进行枢轴运动,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将部件安装支架配合安装到车身框架的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摩托车采用了一种将搁脚板支架配合安装到车身框架的结构,其中搁脚板支架32的上端部通过枢轴轴12而与后臂13一起配合安装到车身框架42,同时搁脚板支架32的下端部通过拧紧螺栓而被固定到位于车身框架42、44上的两个凸台部分67、67(参见图10)  。
[专利文献1]JP-A-Hei 10-86873
附带地,按照传统领域的专利公布,已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其中搁脚板支架的上端部固定到枢轴轴,并且搁脚板支架的下端部固定到车身框架的凸台部分。这要求在车身框架上预先设置凸台部分,这又产生了凸台部分妨碍对车身框架的有效表面精加工。例如,当在压铸工艺中制造车身框架时表面平整处理的精加工工艺可能会很困难。更具体地,当为了减小重量并改善外观而对车身框架采用压铸时,铸造表面由于压铸工艺对模具的耐用性有不利的影响而趋向于粗糙。于是,必须用喷砂机等精加工框架表面,以使其平坦光滑。在这种平整精加工的过程中,例如上述凸台的任何凹入或突起都将损害精加工工艺的效率。因此,最好在表面上尽可能地避免凹入或突起。另一方面,在车身框架上设置平坦表面需要某种设计,以将部件安装支架配合固定到车身框架。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实际的传统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其允许在车身框架上容易进行表面处理,并且允许将部件安装支架牢固地固定到车身框架。
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是关于这样的摩托车,其包括:车身框架;和经由枢轴轴被车身框架上的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支撑来进行垂直绕枢轴转动的运动的后臂,其中,所述后臂具有左右臂头部,所述左右臂头部具有插入穿过位于其前端的轴承部分的枢轴轴;所述左右臂头部布置在所述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的横向外侧;部件安装支架布置在所述左右臂头部中每个的外侧,每个部件安装支架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枢轴轴,并且其另一部分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
第二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是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本发明,其中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的所述另一部分经由设置为与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独立的部分的中间支架而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
第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是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本发明,其中要安装到所述枢轴轴的凸台部分形成在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的所述部分中。
第四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是如第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其中布置在所述摩托车车身一侧上的所述中间支架形成为用于支撑侧支座的支座支架,所述支座支架和所述部件安装支架分别是轻合金的锻造件和压铸件。
第五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是如第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其中布置在所述摩托车车身另一侧上的所述中间支架形成为排气管支撑支架,所述排气管支撑支架和所述部件安装支架是轻合金的压铸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中的摩托车,部件安装支架的一部分固定到枢轴轴,并且部件安装支架的另一部分固定到车身框架。采用这样的结构,就不需要凹入和突起,例如用于将部件安装支架固定到车身框架上的凸台部分。这方便了车身框架上的表面精加工工艺。于是在车身框架例如由压铸件制成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光滑表面精加工工艺。
而且,围绕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可以获得提高的刚度,因为部件安装支架的一部分固定到枢轴轴,并且部件安装支架的另一部分固定到车身框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部件安装支架经由设置为独立部件的中间支架而固定到车身框架。更具体地,因为部件安装支架和中间支架被制成独立部件,所以可以选择合适的形状、材料、制造工艺,以满足每个部件的刚度和强度要求,这使得能够降低成本和重量。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要安装到枢轴轴的凸台部分形成在部件安装支架上,这方便了部件安装支架的正确定位和安装/拆除工艺。例如如果通过由枢轴轴夹在中间夹紧而固定部件安装支架,则部件安装支架的安装/拆除将需要抽出枢轴轴的工艺等。本发明消除了这种要求。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中间支架形成为支座支架,并且支座支架和部件安装支架分别由轻合金的锻造件和压铸件制成。因为用于支撑摩托车车身的支座支架是如上所述的锻造件,所以可以容易获得支座支架所需的刚度和强度。而且,因为支座支架和部件安装支架被制成独立部件,所以可以防止锻造时的过分拉伸深度。于是支座支架可以被制成模具锻造产品。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中间支架形成为排气管支撑支架,并且排气管支撑支架和部件安装支架两者都制成轻合金的压铸产品。这允许这些部件以低于锻造的成本制造,并且还确保了支撑排气管所需的刚度和强度。
此外,排气管支撑支架与部件安装支架独立制成。因此,部件安装支架或排气管支撑支架可以制成铸造件,而另一个可以制成压铸件。这允许选择制造工艺的更高灵活性,这将允许降低成本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该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3是该摩托车上的后臂的左侧视图。
图4是后臂上的枢轴轴的剖视图(沿图3中的线IV-IV的剖视图)。
图5是后臂的俯视图。
图6是后臂的右侧视图。
图7是沿图3中的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中的线VIII-VIII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8中的线IX-IX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部件安装支架的左侧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的线XI-XI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0中的线XII-XII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0中的线XIII-XIII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部件安装支架的右侧视图。
图15是沿图14中的线XV-XV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14中的线XVI-XV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图1至图1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摩托车。图1和2分别是该摩托车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3是后臂的左侧视图。图4是关于后臂的枢轴轴的剖视图(沿图3中的线IV-IV所取的剖视图)。图5是后臂的俯视图。图6是后臂的右侧视图。图7是沿图3中的线VII-VII所取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中的线VIII-VIII所取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8中的线IX-IX所取的剖视图。图10是左侧搁脚板支架的左侧视图。图11是沿图10中的线XI-XI所取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10中的线XII-XII所取的剖视图。图13是沿图10中的线XIII-XIII所取的剖视图。图14是右侧搁脚板支架的右侧视图。图15是沿图14中的线XV-XV所取的剖视图。图16是沿图14中的线XVI-XVI所取的剖视图。此外,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用语“右”、“左”、“前”和“后”指乘坐在车座上的驾驶员的右、左、前和后侧。
在这些附图中,标号1表示具有以下结构的摩托车:发动机4安装在从头管2延伸到摩托车车身后部的车身框架3中。用于支撑前轮5的前叉6可枢轴转动地由头管2支撑,以使其可以向两侧转向。用于支撑后轮7的后臂8经由枢轴轴12被车身框架3的后臂支架部分3b支撑来进行垂直、绕枢轴转动的运动。此外,后轮悬架设备16被布置在后臂8和摩托车车身(发动机)上的固定部分之间。燃油箱9和车座10布置在车身框架3上。此外,延伸到摩托车车身后部的排气设备22被接合到发动机4。
车身框架3是由利用紧固螺栓接合的作为压铸产品的左右框架构件构成的组装式。各个左右框架构件分别通过将左右主框架部分3a、3a和左右后臂支架部分3b、3b一体地铸造成型而构成。各个主框架部分3a、3a在向外扩展到两侧的同时向后延伸,并随后在其间距离变窄的情况下向下倾斜延伸。左右后臂支架部分3b、3b大体上在垂直的方向上从左右主框架部分3a、3a各自的后端向下延伸。
左右主框架部分3a、3a的前端通过螺栓而夹紧到彼此,这些螺栓被布置来将头管夹在中间。左右后臂支架部分3b、3b的下端在摩托车车身的横向中心位置处彼此抵靠。每个抵靠区域都构成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左右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的表面利用喷砂机等精加工,这使表面光滑平坦而没有不平整。此外,左右主框架部分3a、3a的后端被接合到向上倾斜延伸的车座轨(未示出)的前端。发动机4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以跨接在左右主框架部分3a、3a之间以及左右后臂支架部分3b、3b的下部之间。于是,发动机4用作提高强度的部件,而构成车身框架3的一部分。
后臂8包括每个都具有大体方形中空断面的左右后臂主体24、25,并包括在靠近后轮7的前部的位置处将后臂主体24、25彼此连接的横构件26。后轮7布置在左右后臂主体24、25的后端之间。后臂主体24、25位于横构件26前部的各个部分分别构成了左右臂头部24a、25a。圆筒形轴承部分24b、25b形成在臂头部24a、25a的前端中,以插入枢轴轴12。
在左右后臂主体24、25的底侧上,大体具有折线(dogleg)形的加强部分24c、25c被一体成型来形成向下的突起。当从侧面看时,后臂主体和加强部分被布置成大体形成倒置三角形。
由左右臂头部24a、25a、横构件26和枢轴轴12围住的区域构成臂头部空间8a(参见图5)。在臂头部空间8a内,连接到发动机4的排气管19的升高部分19a被布置成从枢轴轴12之下的区域向上行进。升高部分19a的顶端被连接到左右消声器20、23,左右消声器20、23分别沿着车座10的左右侧的下边缘向上倾斜布置。
如图4所示,左右臂头部24a、25a分别被布置在车身框架3上的左右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的横向外侧。左右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一旦经由左右轴承部分24b、25b被枢轴轴12夹紧到一起,就实际上形成了单个框架。
在摩托车的横向上延伸的枢轴孔3d、3d形成在左右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中。在每个圆筒形止动构件45、45向内的运动通过将其抵靠在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的外端面上而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止动构件45、45被分别插入枢轴孔3d中。
圆筒形轴环构件46抵靠在枢轴轴12上的右止动构件45的外端面上。轴环构件46与枢轴轴12上的台阶部分12a配合,并且其在轴向上的向外运动受到限制。右臂头部25a上的轴承部分25b经由针滚轴承47安装在轴环构件46的外周中。
另一方面,用于安装在枢轴轴12上的针滚轴承48的轴环构件48a、滚珠轴承48b和轴环构件48c一个接一个地抵靠在枢轴轴12上的左止动构件45的外端面上。然后,通过拧紧已拧在枢轴轴12的左端部上的螺母49,左右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就经由每个止动构件45、轴环构件46、48a和48c以及轴承48b而在夹紧的情况下彼此接合。
部件安装支架50、51分别布置在左右臂头部24a、25a的横向外侧。左右部件安装支架50、51两者都是铝合金的压铸件。此外,安装支架50、51中的每个都大体沿着轴的轴线与枢轴轴12的外端面平齐。左右搁脚板组件52、53分别布置在部件安装支架50、51的外侧。
主要在图3以及图10至13中示出,左侧的部件安装支架50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具有上紧狭缝50c的螺栓拧入部分50d与具有插入枢轴轴12的通孔50a的凸台部分50b一体形成,并且凸台部分50b与向下延伸的前边缘部分50e、向后延伸的后边缘部分50f、以及用于连接后边缘部分50f和前边缘部分50e的下边缘部分50g一体形成。
左搁脚板组件52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构造成覆盖后边缘50f和下边缘50g的外表面的大体分叉形的搁脚板支架部分52a,与从搁脚板支架部分52a向上倾斜延伸以面对驾驶员脚踝的菱形保护部分52b一体形成,并且搁脚板55和换档踏板56被安装在搁脚板支架部分52a的后端区域处。
换档踏板56被接合到换档杆56a,换档杆56a又接合到变速箱(unitcase)4c中的变速器。此外,形成侧倾角传感器55a以在搁脚板55上的底面末端处突出。另外,设计板54附装到保护部分52b的外表面上以改善外观。
搁脚板组件52的搁脚板支架部分52a由其间插入橡胶制成的每个弹性构件57、57、57的部件安装支架50支撑。插入孔50j形成在后边缘部分50f、下边缘部分50g和这两个边缘部分50f、50g的连接部分50h的每一个中。弹性构件57被置入每个插入孔50j中,并且螺栓58从摩托车车身的内侧插入弹性构件57的轴芯部分中。通过将螺栓58上紧到搁脚板支架部分52a上而将搁脚板组件52固定到部件安装支架50。
这样,弹性构件57和螺栓58中的每一个都被搁脚板组件52的搁脚板支架部分52a遮蔽,使得其无法从摩托车外面看到。
主要在图6以及图14至16中示出,右侧上的部件安装支架50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具有上紧狭缝51c的螺栓拧入部分51d与具有插入枢轴轴12的通孔51a的凸台部分51b一体形成,并且大体取扇形的向下延伸的伸出部分51e与凸台部分51b一体形成。
右搁脚板组件53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构造成覆盖伸出部分51e的后垂直边缘51f的外表面的大体分叉形的搁脚板支架部分53a,与从搁脚板支架部分53a向上延伸的圆柱支架部分53c以及从搁脚板支架部分53a向上倾斜延伸以面对驾驶员脚踝的菱形保护部分53b一体形成。还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搁脚板60和制动踏板61被安装在搁脚板支架部分53a的后端区域处。标号54表示设计板,60a表示侧倾角传感器。
主缸62安装到缸支架部分53c。主缸62的活塞杆62a连接到制动踏板61。主缸62还连接到备用软管63和制动软管65。备用软管63连接到储油箱(未示出),并且制动软管65连接到用于后轮7的盘制动器的制动钳64。标号66表示制动踏板回复弹簧,67表示制动灯开关。
搁脚板组件53的搁脚板支架部分53a由其间插入橡胶制成的每个弹性构件68、68、68的部件安装支架51支撑。插入孔51j形成在部件安装支架51的后垂直边缘部分51f中,以使得其彼此隔开给定的距离并且连接其中心的线形成三角形。弹性构件68被置入每个插入孔51j中,并且螺栓69从摩托车车身的内侧插入弹性构件68的轴芯部分中。通过将螺栓69上紧到搁脚板支架部分53a中而将搁脚板组件53固定到部件安装支架51。
这样,弹性构件68和螺栓69中的每一个都被搁脚板组件53的搁脚板支架部分53a遮蔽,使得其无法从摩托车外面看到。
通过将通孔50a安装到枢轴轴12的螺母49的外周面上,并紧固插入螺栓拧入部分50d中的上紧螺栓70,而将左部件安装支架50的凸台部分50b固定到枢轴轴12。
此外,如图3和图7所示,通过从摩托车车身的外面拧入两个螺栓74、74而将部件安装支架50上的前边缘部分50e的下端部分50e′与支座支架(中间支架)73一起固定到车身框架3的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
不同于部件安装支架50,支座支架73是铝合金的锻造件。支座支架73包括上紧部分73a和从上紧部分73a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分73b。侧支座75安装在延伸部分73b上,以在操作位置和折起位置之间旋转。
通过将通孔51a安装到枢轴轴12的外周面上,并紧固插入螺栓拧入部分51d中的上紧螺栓71,而将右部件安装支架51的凸台部分51b固定到枢轴轴12。
此外,如图6、图8和图9所示,通过从摩托车车身的外面拧入两个螺栓78、78而将部件安装支架51上的伸出部分51e的下端部分51e′与排气管支撑支架(中间支架)77一起固定到车身框架3的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排气管支撑支架77独立于部件安装支架51并置于下端部分51e′和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之间。
排气管支撑支架77是铝合金的压铸产品。排气管支撑支架77包括上紧部分77a和从上紧部分77a向下延伸的圆柱主体77b。排气管19经由安装在圆柱主体77b中的橡胶阻尼器79由排气管支撑支架77支撑。
根据本实施例,左右部件安装支架50、51布置在左右臂头部24a、25a的外侧上,并且固定到枢轴轴12。在弹性构件57、68分别置于其间的情况下,搁脚板组件52、53被安装在左右部件安装支架50、51上。采用这样的结构,来自路面的振动可以由弹性构件57、68吸收。于是,传递到左右搁脚板55、60的振动受到限制,并且可以获得改善的驾驶舒适度。
此外,每个弹性构件57、68和每个螺栓58、69在其外侧由搁脚板组件52、53的搁脚板支架部分52a、53a覆盖。这种布置防止了由于将弹性构件57、68和螺栓58、69暴露到外面而使外观变差。
根据本实施例,左右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不具有任何凹入或突起。这在车身框架3是压铸产品时方便了更光滑表面的精加工工艺。更具体地,当为了减小重量和改善外观而采用由压铸工艺制成的车身框架3时,铸造表面由于压铸工艺对模具的耐用性有不利的影响而趋向于粗糙。于是,必须用喷砂机等精加工车身框架表面,以使其平坦光滑。在这种平整精加工的过程中,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上的任何凹入或突起都将引起问题,因为其将损害精加工工艺的效率。
根据本实施例,每个凸台部分50b、51b设置在相应部件安装支架50、51的一部分上,并且通过将凸台部分50b、51b用上紧螺栓70、71上紧而将左右部件安装支架50、51固定到枢轴轴12。于是,在维修或更换部件安装支架50、51和搁脚板55、60时,部件安装支架50、51可以简单地通过松开将其固定到车身框架上的上紧螺栓70、71和紧固螺栓74、78而从枢轴轴12上拆下。此外,部件在安装到枢轴轴12上时可以容易地固定到合适位置,这方便了部件更换的工作。更具体地,在现有技术文献所公开的传统结构中,支架通过用枢轴轴与后臂上紧到一起而固定到车身框架。在此情况下,必须将枢轴轴从车身框架和后臂上拆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这需要复杂的工作。
根据本实施例,左右部件安装支架50、51的凸台部分50b、51b被固定到枢轴轴12,同时左右下端部分50e′、51e′被固定到车身框架3上的左右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而分别将独立设置的支座支架73和排气管支撑支架77置于其间。采用这样的结构,就不需要凹入和突起,例如用于将每个部件安装支架50、51固定到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上的凸台部分。这方便了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上的表面平整处理。
此外,在分别将独立设置的支座支架73和排气管支撑支架77置于其间的情况下,来将部件安装支架50、51中的每个固定到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因此,可以选择合适的形状、材料、制造工艺和其他方面,以满足关于每个部件安装支架50、51、支座支架73和排气管支撑支架77的刚度和强度的要求。这使得能够在保持所需刚度和强度的同时减小重量和降低成本。
此外,枢轴轴12被固定到车身框架3的左右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并且部件安装支架50、51被固定到枢轴轴12的外侧。此外,支座支架73和排气管支撑支架77被置于部件安装支架50、51和车身框架之间。结果,围绕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提供了提高的刚度。
根据本实施例,支座支架73和部件安装支架50被制成独立的部件。这允许其分别制成铝合金的锻造件和压铸件,以确保支座支架73支撑摩托车车身所需的刚度和强度。这还允许选择形状以及降低成本的附加灵活性。
根据本实施例,排气管支撑支架77和部件安装支架51两者都是铝合金的压铸件。这允许以低于锻造工艺的成本制造这些部件,同时保持支撑排气管19所需的刚度和强度。
而且,排气管支撑支架77和部件安装支架51被制成独立的部件。因此,部件安装支架51或排气管支撑支架77可以是锻造件,而另一个是铸造件。这允许关于制造工艺的更高灵活性,使得能够选择对于降低成本有效的制造工艺。

Claims (11)

1.一种摩托车,包括:车身框架;和经由枢轴轴被所述车身框架上的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支撑来进行垂直、绕枢轴转动的运动的后臂,其中,所述后臂具有左右臂头部,所述左右臂头部具有插入穿过位于其前端的轴承部分的枢轴轴;所述左右臂头部布置在所述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的横向外侧;部件安装支架布置在所述左右臂头部中每个的外侧,每个部件安装支架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枢轴轴,并且其另一部分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的所述另一部分经由设置为与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独立的部分的中间支架而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要安装到所述枢轴轴的凸台部分形成在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的所述部分中。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其中布置在所述摩托车车身一侧上的所述中间支架形成为用于支撑侧支座的支座支架,所述支座支架和所述部件安装支架分别是轻合金的锻造件和压铸件。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其中布置在所述摩托车车身另一侧上的所述中间支架形成为排气管支撑支架,所述排气管支撑支架和所述部件安装支架是轻合金的压铸件。
6.一种摩托车,包括:具有利用螺栓紧固的左右框架构件的组装式车身框架(3);用于在其后端支撑后轮的后臂(8),所述后臂经由枢轴轴(12)被所述车身框架(3)的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支撑来进行绕枢轴转动的运动;和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车身框架(3)的支架(支撑构件50、51),
其中所述车身框架(3)的所述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具有左右侧壁(3e、3e)和左右连接壁(3f、3f),所述枢轴轴(12)插入穿过所述左右侧壁,所述左右连接壁从各个所述侧壁(3e、3e)向着摩托车车身的中心延伸并抵靠在彼此上;
所述支架(50、51)具有所述枢轴轴(12)插入穿过其的第一凸台部分(50b、51b)和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3)的第二凸台部分(50e′、51f);并且所述后臂(8)具有左右臂头部(24b、25b),所述枢轴轴(12)插入穿过所述左右臂头部,并且所述左右臂头部布置在所述侧壁(3e、3e)和所述第一凸台部分(50b、51b)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的所述侧壁(3e、3e)和所述连接壁(3f、3f)一体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后臂(8)的所述臂头部(24b、25b)以及所述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的所述侧壁(3e、3e)和所述连接壁(3f、3f)通过所述枢轴轴(12)紧固到一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支架包括部件安装支架,用于将搁脚板、侧支座或排气设备部分中任一个安装到所述车身框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搁脚板支架、侧支座支架或排气设备部分支撑支架中的任两个。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后臂可枢轴转动支撑部分(3c、3c)的所述连接壁(3f、3f)形成在所述摩托车车身中所述枢轴轴(12)的前侧和后侧上。
CNB2005100827585A 2004-07-07 2005-07-07 摩托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51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00996A JP2006021625A (ja) 2004-07-07 2004-07-07 自動二輪車
JP200996/2004 2004-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8495A true CN1718495A (zh) 2006-01-11
CN100395150C CN100395150C (zh) 2008-06-18

Family

ID=34981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275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5150C (zh) 2004-07-07 2005-07-07 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614614B1 (zh)
JP (1) JP2006021625A (zh)
CN (1) CN100395150C (zh)
AT (1) ATE391071T1 (zh)
DE (1) DE602005005742T2 (zh)
ES (1) ES2303976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8708B (zh) * 2007-12-28 2011-10-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CN101463749B (zh) * 2007-12-17 2011-11-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排气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5201B2 (ja) * 2006-10-06 2012-01-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6232941B2 (ja) * 2013-11-05 2017-11-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の支持構造
DE102015118938B4 (de) 2015-11-04 2018-05-24 Franz Kaldewei Gmbh & Co. Kg Fluidventil sowie Wasserführungssystem mit Fluidvent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4158B2 (ja) * 1996-08-30 2004-1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3644562B2 (ja) 1996-09-12 2005-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4132431B2 (ja) * 1999-06-29 2008-08-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3990551B2 (ja) * 2001-06-12 2007-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536479Y (zh) * 2002-07-17 2003-02-19 重庆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镁合金轻型摩托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3749B (zh) * 2007-12-17 2011-11-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排气装置
CN101468708B (zh) * 2007-12-28 2011-10-0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391071T1 (de) 2008-04-15
JP2006021625A (ja) 2006-01-26
DE602005005742T2 (de) 2009-05-07
EP1614614A1 (en) 2006-01-11
EP1614614B1 (en) 2008-04-02
ES2303976T3 (es) 2008-09-01
DE602005005742D1 (de) 2008-05-15
CN100395150C (zh) 2008-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7132C (zh) 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
CN101041369A (zh) 摩托车
CN182745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CN101028847A (zh) 摩托车
CN1718495A (zh) 摩托车
CN1269682C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317156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CN1223487C (zh) 机动二轮车的挡风装置及具有该挡风装置的机动二轮车
CN1948077A (zh)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CN1754758A (zh) 摩托车
CN100339270C (zh) 小型摩托车式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结构
CN1276859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锁装置
CN1976842A (zh) 摩托车
CN1749097A (zh) 摩托车
CN1259213C (zh) 鞍乘型车辆中的座
CN1944170A (zh) 机动两轮车
CN1079759C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
CN1535889A (zh) 摇动式自动三轮车
CN1597423A (zh) 载物架装置
CN101531225A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侧罩支承结构
CN1796219A (zh) 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
CN1200841C (zh) 两轮摩托车用的车体框架
CN1715129A (zh) 摩托车
CN1145569C (zh) 小型摩托车
CN1084690C (zh) 小型两轮摩托车座下的收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