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69C - 小型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69C
CN1145569C CNB971129258A CN97112925A CN1145569C CN 1145569 C CN1145569 C CN 1145569C CN B971129258 A CNB971129258 A CN B971129258A CN 97112925 A CN97112925 A CN 97112925A CN 1145569 C CN1145569 C CN 11455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in car
posterior bumper
vehicle frame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71129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204A (zh
Inventor
末田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4323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2655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43238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6959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车体车架包括:与支承前叉并使之可以控制方向的头管一体地形成、同时后端部设有悬挂部的主车架和承受作用于车体车架整体的载荷的一部分的副车架,该副车架的前端部在悬挂部的前后被连接在主车架上,通过把车体车架前后分割可以回避对于悬挂部的大载荷的作用。

Description

小型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装置悬挂在设于车体车架上的悬挂部的小型摩托车已由如特开平1-311975号公报等所揭示,并且后缓冲器的上端配设在主车架及动力装置之间,并被连接在铸造成形的该主车架后部的小型摩托车已由如特开平3-186492号公报所揭示。
在上述特开平1-311975号公报所揭示的车辆中,车体车架整体由铝合金等轻合金整体铸造。然而,由于生产设备等的局限,有时使车体车架整体一体成形是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把车体车架前后分割,但需要解决避免大的载荷作用在悬挂动力装置的悬挂部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特开平3-186492号公报所揭示的车辆中,铸造成形的主车架的后部要安装支撑架,该支撑架上连接着后缓冲器的上端。因此,虽然主车架是铸造成形的,但由于需要分体的支撑架,所以部件个数增多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的,其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在车体车架前后分割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大载荷作用于悬挂部的小型摩托车;第2个目的是提供既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又可以把后缓冲器安装在主车架上的小型摩托车。
本发明的一种小型摩托车,其动力装置由后缓冲器悬挂,其特征在于:车体车架包括:与支承前叉并使之可以控制方向的头管一体地形成同时后端部设有后缓冲器的连接部的主车架和承受作用于车体车架整体的载荷的一部分的副车架,该副车架的前端部重叠于该主车架地设置、并且该副车架的前端部跨过所述后缓冲器的连接部、且在后缓冲器连接部的前方和后方的近旁被连接在主车架上。
本发明的另一种小型摩托车,其动力装置的前部被悬挂在设于车体车架上的悬挂部,其特征在于:车体车架包括:与支承前叉并使之可以控制方向的头管一体地形成同时后端部设有所述悬挂部的主车架和承受作用于车体车架整体的载荷的一部分的副车架,该副车架的前端部重叠于该主车架的后端部地设置、并且该副车架的前端部跨过所述悬挂部、且在前述悬挂部的前方和后方的近旁被连接在主车架上。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其动力装置悬挂在设于车体车架上的悬挂部,其特征在于:车体车架由主车架和副车架组成,该主车架的后端部设有悬挂部,该主车架与头管一体成形,该头管支承着前叉并使之可以转向;该副车架可承受作用于车体车架全体载荷的一部分;而该副车架的前端部在前述悬挂部的前后被连接在主车架上。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把车体车架分成主车架和副车架,可以谋求避免一定方向的大的载荷作用在主车架后部的悬挂架上,由于不需要在悬挂架部分为了增加主车架的强度而增加厚度或配设加强筋,因而可以谋求减轻主车架进而减轻车体车架的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其后缓冲器配设于主车架及动力装置之间,其上端被连接在铸造成形的该主车架后部,其特征在于:后缓冲器的上端和主车架后部上下两面分别经由橡胶垫而被直接连接在该主车架的后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后缓冲器的上端和主车架后部上下两面之间分别经由橡胶垫而直接连接在主车架的后部,所以不需要在铸造成形的主车架上安装分体的支撑架,从而可以减少部件个数。
下面按照附图通过以下详述的适宜的实施例来阐明本发明的上述、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至图12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为小型摩托车的侧面图,
图2为小型摩托车的平面图,
图3为车体车架的侧面图,
图4为车体车架的平面图,
图5为沿图1的5-5线的放大断面图,
图6为图1的箭头6所示部纵断侧面放大图,
图7为沿图6的7-7线的断面图,
图8为沿图6的8-8线的断面图,
图9为放大显示后部缓冲器与车体车架的连接部的纵断侧面图,
图10为图1的箭头10所示部的纵断侧面放大图,
图11为沿图10的箭头11所视平面图,
图12为沿图10的12-12线的断面放大图,
图13为第2实施例的车体车架之一部分切开后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首先,在图1及图2中,该低座摩托车型车辆的车体车架15;其前端备有头管16;上端备有控制方向的车把17;同时,下端由前述头管16支承着前叉18;该前叉可以控制方向,下面支承着前轮WF
由引擎及无级变速机构成的动力装置20备有兼作引擎曲轴箱及无级变速机变速箱的箱体21,该箱体21经由联杆机构22悬挂在车体车架15上,在箱体21及车体车架15之间配设有后缓冲器23。另外,后轮WR被支撑在前述箱体21的后端部。
除一部分外,车体车架15被车体罩24覆盖着,该车体罩24备有前罩25、脚部挡板26、底板27…、底罩28…和后罩29;其中前罩25覆盖着头管16的前部及前轮WF的上部;脚部挡板26接在该前罩25上覆盖住乘员脚部的前方;底板27…用于支承乘员的脚部,连在挡板26上,配置在车体车架15的左右两侧;底罩28…在两底板27…的下面包覆车体两侧,并连在前罩25上且分别接在两底板27…上;后罩29接在底板27…上,包覆着后部车体的左右两侧,乘员的座30配设在后罩29上。
图3和图4说明,车体车架15是由副车架32连接在主车架31的后端部而形成的。主车架31由呈一体地带有头管16的前车架33和连在前车架33后端的后车架34构成,是以整体成形的方式制造的,由铝合金等轻合金铸造而成,或利用合成树脂而形成,而这种合成树脂是经过玻璃长纤维或碳质长纤维等长纤维加强材料加强而成的。
合并参照图5可知,前车架33由头管16和自头管16向后下方延伸的倾斜部35及连在该倾斜部的后端且略呈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长部36构成,在该前车架33的倾斜部35及后方延伸长36的左右两侧一体地设有较长地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向两侧凸出的支板37…。底板27…被分别固定支承在这些支板37的上面,通过分别连接卡合在各支板37…下面的多个螺母38…和拧合在这些螺母38…上的螺栓39…被连接在支板37…上。
前车架33是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位带有向上鼓起的横断面大致呈U字状的鼓出部33a而形成的,前述支板37…各自被一体连接在该鼓出部33a的左右两下端。并且,在前支架3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使底板27…的内侧缘卡合的台部33b…,底板27分别被支承在支板37…上,并要使鼓出部33a在该底板27…的上方向外部露出。
另外,在前车架33的倾斜部35和后方延长部36的下面,一体设置了多个加强筋40…,跨在左右支板37…间的加强部件41的两端部被螺栓42…连接在两支板37…的下面。
进一步,辅件用支板43、44、45被一体地设置在前车架33的前部;作为辅件的蓄电池46被安装在辅件用支板43上;作为辅件的喇叭47被安装在辅件用支板44上;作为辅件的组合开关(图中无显示)被安装在辅件用支板45上。
参照图6、图7和图8可知:后车架34自前车架33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地一体连接在前车架33的后端;放头盔48(参照图1)等物品的物品存放箱49被安装在该后车架上。
物品存放箱49呈上部开放的沉箱状(函状),由合成树脂制成,上部由座30覆盖。而座30配设在后车罩29上,使物品存放箱49的上方可以打开。
后车架34上设有存放凹部50,该存放凹部50的前侧壁51,左、右侧壁52、52及后侧壁53分别在周围向上方直立,而其上部是开放形的;物品存放箱49至少一部分要放在存放凹部50上,并被安装在后车架34上。
左、右侧壁52、52各自形成下开口的大致呈U字形的横断面形状,而该形状是由形成存放凹部50内侧面的内侧板52a和在内侧板52a的外侧与其呈间隔配置的外侧板52b以及连接内侧板52a和外侧板52b上端的连接板52c形成的;前侧壁51也与左、右侧壁52、52一样被形成下开口的略呈U字状的横断面形状。
而且,在存放凹部50的前端底部,左右间隔设有一对安装凹部54…,同时在存放凹部50的后端底部设有安装凹部56。另一方面,在存放箱49的前端底部突设有被嵌入安装凹部54…的安装突出部49a…,该安装突出部49a…被用螺丝部件57…连接在后车架34上。同时,突设在存放箱49后端底部的安装突出部(无图示)也以嵌入前述安装凹部56的状态被连接在后车架34上。
自后车架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向下下垂的引擎悬挂支架58…被一体地设置在后车架34上,动力装置20通过联杆机构22被悬挂在引擎悬挂支架58…上。
联杆机构22具有由基部60a和前端部60b经连接臂部60c连成一体而形成的连接环60,而基部和前端部形成具有相互平行的轴线的圆筒形。而基部60a经由一对橡胶套筒62…被支承在第一支承轴61上,该第一支承轴横架固定在两引擎悬挂支架58上;前端部60b上穿通有第二支承轴63,第二支承轴63经由橡胶套筒64支承在设在动力装置20箱体21上的连接筒部21a上。
向与连接臂部60c相反一侧延伸的制动臂65被固定在连接环60的基部60a上,在该制动臂65前端的上下两面上固定有制动橡胶66、67。另外,沿箱体68被一体设置在后车架34的前端下部,前述制动橡胶66、67被插入沿箱部68。
基于这样的联杆机构,动力装置20在第2支承轴63的周围可以摇动;同时连接环60在第一支承轴61周围可以摇动并通过橡胶套筒62、64不断吸收来自动力装置20的振动;该连接环60的摇动、振动经制动橡胶66、67衰减而传到后车架34即车体车架15上。
但是,由于后车架34是由铝合金等轻合金经铸造或由以玻璃长纤维和碳质长纤维等加强材料加强而成的合成树脂,以一体成形的形式制造而成的,所以两引擎悬挂支架58…间的尺寸精度会受变形和收缩的影响而不会很高。因此,在两个橡胶套筒62…以及引擎悬挂支架58…之间装入调整尺寸用垫片69…以解决两引擎悬挂支架58…间的尺寸精度低下问题。
在图9、图10、图11中,在接近存放凹部50的左侧壁52的位置,作为悬架部的,后缓冲器安装部70被以向下凹的形式设置在主车架31的后部即后车架34的后部;配设在主车架34及动力装置20之间的后缓冲器23的上端经橡胶垫79、80直接连接在后缓冲器安装部70上。
后部缓冲器23由油压减震器71和环绕油压减震器71设于本体71a的上部与杆71b下部之间的弹簧圈72构成的,该油压减震器71是杆71b从圆筒状减震器本体71a下端突出而形成的,该后部缓冲器的下端即杆71b的下端经轴73连接在动力装置20的箱体21的后部。
在后部缓冲器23的上端即减震器本体71a的上端同轴固定着连接轴74,在后缓冲器安装部70上设有使连接轴74可穿通的安装孔75。而在后缓冲器安装部70和穿通连接轴74上部的垫圈76之间装入了橡胶垫79,而凹下去的后缓冲器安装部70限制着橡胶垫在半径方向上的向外膨胀,与垫圈76卡合的螺栓77拧紧于连接轴74的上端。另外在减震器本体71a的上端和导向部件78之间装有橡胶垫80,该导向部件78带有嵌入安装孔75的筒部78a并形成帽状,它限制着橡胶垫80沿半径方向的向外膨胀。也就是说后缓冲器23的上端经由橡胶垫79、80直接连接在后部缓冲器安装部70上。
副车架32具有向后上方倾斜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右纵车架83、83,是由铝合金等轻合金或经长纤维加强材料加强的合成树脂形成的;一体地设置在两纵车架83、83两端的安装部85、85连接在主车架31的后端部即后车架34的后端部;向后车架34的后端侧突出的前后一对安装脚86、87被一体地设置在安装部85上。另一方面,与前述两个安装脚86、87分别对应的支持突出部90、91向着副车架32一侧突设于后车架34的后端部,前述各安装脚86、87以对接在对应其前端的支持突出部90、91上的状态,用连接螺栓88、89连接、固定在支持突出部90、91即后车架34的后端部。
并且,由于在后车架34的后部,配设于设有后缓冲器安装部70一侧即左侧的支持突出部90、91配置在后缓冲器安装部70的前后,所以副车架32在后缓冲器安装部70的前、后连接在后车架34即主车架31上。
副车架32是包围着燃料箱92的两侧及后部而配置的,该燃料箱92的前端部两侧被连接支承在副车架32的安装部85、85上。另一方面,燃料箱支承部84、84一体地连设在两纵车架部83、83的后端,燃料箱92的后端部两侧连接支承在两个燃料箱支承部84、84上。另外图中无显示的后挡板及尾灯等也被安装在副车架32上。
另外,副车架32一体地备有连接两纵车架部83、83的后端面形成门形的后把手97,座30的后端被支承在跨于该后把手97的两侧部位之间被设置成一体的支承部98上。
在图12中,副车架32的两纵车架部83、83可作为侧把手使用,握这些纵车架部83、83时使用的开口部99被分别设置在后罩29的两侧。
下面就该第一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前车架的前端一体地带有头管16,该前车架33和后车架34被制成一体,从而形成主车架31;在该主车架31上,由于支板37…被分别整体地设在前车架33的左右两侧,支承乘员脚的底板27…被支承在这些支板37…上,所以不需要设计与前车架33分体的车架,从而可以减少部件的个数;同时,由于安装蓄电池46、喇叭47及组合开关的辅件用支板43、44、45被一体设置在前车架33的前部,所以不需要另设辅件用支板,从而可减少部件数量。
由于前述支板37…沿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并在前车架33的左右两侧被一体化,所以可以避免作用在支板37…上的载荷局部地作用在前车架33上,作用在前车架33上的载荷可以大致均等地分布在前后方向比较长的距离上。因此,即使把前车架33作成开放断面形状,也足以承受来自底板27…的载荷,而支板37…与前车架32的一体成形也就更加容易了。
另外,由于前车架33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位有向上鼓起的、横断面大致呈U字形的鼓出部33a,因此可以使前车架33的横断面积较大,从而提高该前车架33的刚性。并且,由于加强部件41架设在前车架33的左右支板37…之间,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前车架33的刚性。进一步,因为底板27…是被分别支承在支板37…上,并使鼓出部33a的上部露出外部的,因此,可以把车体罩24的脚部挡板26和底板27做得较小。
由于周围有向上直立的前侧壁51,左右侧壁52、52及后侧壁53的,上部开放的存放凹部50被设置在主车架31的后车架34上,物品存放箱49一部分放在该存放凹部50,并被安装在后车架34上,因此,不必增加支承物品存放箱49底部的部分的厚度就可以提高后车架34的刚性,从而可以不增加重量,并降低物品存放箱49上端即座的高度。
另外虽然后缓冲器23的上端是被连接在后车架34后部的,但由于存放凹部50的左侧壁52有形成存放凹部50内侧面的内侧板52a和在内侧板52a外侧间隔配置的外侧板52b及连接内侧板52a和外侧板52b的上端的连接板52c,并形成下开口的、大致呈U字形的横断面形状,而后缓冲器23的上端在接近其左侧壁52的位置被连接在后车架34上,所以可以提高后缓冲器23对于后车架34的安装刚性。并且由于引擎悬挂支架58…被一体地设置在后车架34上,因此,可以不要引擎悬挂支架用的分体的撑架,从而减少部件数量。
另外,由于后缓冲器23的上端是在其上下两面之间分别介装橡胶垫79、80而被直接连接在设于后车架34上的后缓冲器安装部70上的,因而可以不需另设分体的撑架以安装后缓冲器23,从而减少了部件个数。并且,后缓冲器安装部70向下凹并被设计在后车架31的后部,可以使后缓冲器安装部70的刚性较高,同时,由于橡胶垫79被嵌入向下凹的后缓冲器安装部70,所以,不需要限制该橡胶垫79沿半径方向的膨胀的导向部件,从而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虽然来自后缓冲器23的向上托举的载荷会作用在后车架34的后部,但是,受到来自座30的乘员载荷的一部分、燃料箱92的载荷、以及握住当作侧把手使用的纵车架部83或后把手97把车体向上拉时承受载荷的副车架32在后缓冲器安装部70的前后被连接在后车架34上。因此,可以使来自后缓冲器23的托举载荷和反方向的载荷都在后缓冲器安装部70的前后作用在后车架34上,防止一定方向的较大的载荷作用在后车架34的后部,由此可以不必增加后车架34的厚度和配设加强筋,从而减轻重量。
进一步,由于燃料箱92、后挡板及尾灯等是被安装在副车架32上的,而安装有燃料箱92、后挡板及尾灯等的副车架32是可以组装在后车架34上的,因此在组装小型摩托车时,可以预先把燃料箱92、后挡板及尾灯等组装在副车架32上准备好,从而提高组装效率。
并且,由于副车架32一体地具有当作侧把手使用的纵车架部83…和后把手97,所以,可以不必分体组装这些把手,从而减少部件数量。
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2个实施例,车体车架15’是由副车架32’被连接在一体地带有头管16的主车架31’的后端部而形成的,主车架31’被形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前车架33大致对应的形状,并且,副车架32’被形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后车架34及副车架32大致对应的形状。
为了连接介于主车架31’和动力装置间的联杆机构22(见图6)而作为悬挂部分的引擎悬挂支架58’被一体地设置在主车架31’的后端部上。并且,副车架32’的前端部在引擎悬挂支架58’的前后,用螺栓100、100连接在主车架31’的后端部。
在该第2实施例中,作用在引擎悬挂支架上58’的载荷与来自副车架32’的载荷也是反向地作用在主车架31’上,从而防止了一定方向的较大的荷重作用在主车架31’上,因此,可以不必增加主车架31’的厚度和配设加强筋,从而可以减轻重量。
以上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记载的本发明,就可以进行种种设计变更。

Claims (5)

1.一种小型摩托车,其动力装置由后缓冲器悬挂,其特征在于:车体车架包括:与支承前叉并使之可以控制方向的头管一体地形成同时后端部设有后缓冲器的连接部的主车架和承受作用于车体车架整体的载荷的一部分的副车架,该副车架的前端部重叠于该主车架地设置、并且该副车架的前端部跨过所述后缓冲器的连接部、且在后缓冲器的连接部的前方和后方被连接在主车架上。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缓冲器的连接部的上下设置橡胶,通过所述橡胶,该后缓冲器的上端连接在该后缓冲器的连接部上。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缓冲器的连接部做成向下方凹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主车架的材料是轻合金或合成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主车架是铸造件。
CNB971129258A 1996-06-05 1997-06-04 小型摩托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55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3238/96 1996-06-05
JP143237/96 1996-06-05
JP14323796A JP3626557B2 (ja) 1996-06-05 1996-06-05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リヤクッション取付構造
JP14323896A JP3569596B2 (ja) 1996-06-05 1996-06-05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構造
JP143237/1996 1996-06-05
JP143238/1996 1996-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04A CN1176204A (zh) 1998-03-18
CN1145569C true CN1145569C (zh) 2004-04-14

Family

ID=26475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1292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5569C (zh) 1996-06-05 1997-06-04 小型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69C (zh)
IT (1) IT1294393B1 (zh)
TW (1) TW4154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7533C (zh) * 2005-03-31 2009-0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30753A (en) * 2001-01-30 2007-07-3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CN105836016B (zh) * 2015-01-16 2019-10-1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7533C (zh) * 2005-03-31 2009-0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5407U (en) 2000-12-11
ITTO970402A0 (zh) 1997-05-13
IT1294393B1 (it) 1999-03-24
CN1176204A (zh) 1998-03-18
ITTO970402A1 (it) 199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46C (zh) 机动两轮车的电池收容构造
EP2077224B1 (en) Motorcycle
CN1186745A (zh)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CN182745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CN166386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行李箱和燃料箱结构
CN1269682C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715128A (zh) 具有支座的轮式车辆
EP1223101B1 (en)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s
CN1125743C (zh) 摩托车
CN1754758A (zh) 摩托车
CN1498810A (zh) 机动二轮车的挡风装置
CN1079759C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
CN1196616C (zh) 摩托车的燃油箱支承结构
CN1145569C (zh) 小型摩托车
CN1171755C (zh) 自动二轮车的电装品配置构造及自动二轮车
CN1130297C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架
CN1462707A (zh) 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
CN1718495A (zh) 摩托车
CN1520367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N1597423A (zh) 载物架装置
CN1272211C (zh) 机动二轮车
CN1080218C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座安装构造
CN200971139Y (zh) 一种模块化电瓶助力车中部模块
CN1123476C (zh) 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CN101898606B (zh) 机动二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