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76C - 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476C CN1123476C CN98125785A CN98125785A CN1123476C CN 1123476 C CN1123476 C CN 1123476C CN 98125785 A CN98125785 A CN 98125785A CN 98125785 A CN98125785 A CN 98125785A CN 1123476 C CN1123476 C CN 112347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ffer assembly
- back buffer
- aforementioned
- transverse member
- carri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在左右一对构架构件的下方,通过后缓冲组件支承着与后轮一体可上下摆动的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左右一对构架构件间架设着由板状构件构成的横向构件,该横向构件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在前述横向构件的向上方的突出部的下面设有托架;前述突出部设置在偏向前述横向构件的一侧的部分;在前述托架上安装着前述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前述后缓冲组件的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从而,压低构架与横向构件整体高度,以及后缓冲组件上端部安装位置高度;并简化包括构架侧的后缓冲组件安装托架在内的安装部构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改良;特别涉及使后缓冲组件的长度对构架的高度方向尺寸不会造成影响的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背景技术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具有所谓单元摆动式的动力单元,这种形式,将发动机、减速箱、以及后轮等单元化,将该动力单元可摆动地支承于车体构架上,在动力单元与车体间,架设着后缓冲组件。
作为现有的、后缓冲组件往车体侧安装的构造,日专利公报特开昭62-286883号揭示的构造,已为众所周知。
该公报所展示的构造是,在由构架左右构件构成的后部之间,架设着向后上方倾斜的门型横向构件;在横向构件上位部分的一部分上设置着托架;通过该托架等将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安装、支承于横向构件的高位部分。
如依上述构造,构架后部的横向构件整个变高;其结果,车辆后部的高度变高;这是不希望的。
另一方面,为提高驾车的舒服感,对于缓冲器部件,需要最佳缓冲行程,因此,不希望将其长度缩短;对于后缓冲器部件,需要规定的长度,在上述现有构造中,在不牺牲后缓冲组件长度的情况下,整个车辆高度必然有增高的倾向。
因此,为获得必要的后缓冲组件长度并维持为规定值,压低构架的高度,采用图9~12所示的构造。
如图9、图10所示,在构架后部由管材构成的左右构件101,101间,架设着由管材构成的横向构件102;在靠近横向构件102一侧的部位焊接着托架103;通过该托架103,由螺栓105等将后缓冲组件104的上端部104a结合起来。
将后缓冲器104的上端部的安装部分置于尽可能高的位置,为确保后缓冲组件104的长度,如图10、图11所示,将托架103向斜后方倾斜焊接接合于横向构件102上。
对于托架103来说,由于相对于和横向构件102的结合部,后缓冲部件104的结合部分向后方有较大的偏置,所以有比较大的扭转力矩作用在托架103上。从而,必须加厚托架103以确保高刚性与高强度;对横向构件必须设定较大的焊接面积;为此,托架103,除了支承后缓冲组件上端部的单纯凹型部103a之外,为增加焊接面积,必须在左右等设置大的凸缘部103b,103b。
因此,上述现有的构造,托架103构造复杂、材料较厚,形状复杂,因此成形比较困难,成本较高。
另外,如图11所表明的那样,由于托架103前后方向有一定长度,后缓冲组件104的车架侧安装部的前后方向长度L1变大,配置于该部分的头盔收纳箱106的前后方向长度受到该部分的限制,同时,头盔收纳箱106的后方的前后方向的空间变小,在搭载于后方的机器的配置方面遇到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要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简化后缓冲组件安装构造;简化安装零件的构造、制作;减少零件个数;降低成本;同时,尽可能减小后缓冲组件安装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使之能收进横向构件的宽度范围内;对头盔收纳箱等周围机器无影响;限制对托架的扭转力矩,使托架变薄变轻,使得可能较长地、对构架不产生影响地设定后缓冲组件的长度。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是,在左右一对构架构件的下方,通过后缓冲组件支承着由板状构件构成的与后轮一体可上下摆动的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左右一对构架构件间架设着由板状构件构成的横向构件,该横向构件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在前述横向构件的向上方的突出部的下面设有托架;前述突出部设置在偏向前述横向构件的一侧的部分;在前述托架上安装着前述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前述后缓冲组件的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
根据本发明,在板状横向构件一部分上设置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在该部分上收容、支承着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可压低构架左右构件的高度,将后缓冲组件的上端支承部配置于上位。横向构件与后缓冲组件上端安装部的结合部,相互间在前后方向没有偏置,所以对连接两者的托架不会产生过大的扭转力矩。另外,由于横向构件与后缓冲组件上端安装部的结合部,相互间在前后方向不产生配置,限制了后缓冲组件的构架侧支承部前后方向的长度,可将头盔收纳箱等的容量设定得大些;且后缓冲组件安装部后方的空间也可变大,这对周围机器的配置十分有利。
另外,在本发明中,是以具有断面开口向下的沟槽状断面的构件构成横向构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构成横向构件的板状构件是开口向下的沟槽状断面,作为横向构件,用板状构件代替了管材,可得到高刚性的横向构件,后缓冲组件支承部的刚性也高;而且,由于是向下开口断面,作为后缓冲组件的安装基座是有效的;另外,由于可将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收容在开口断面内,并向上方突出,可以确保后缓冲组件的长度。
另外,本发明是,在前述左右一对构架间、于前述后缓冲组件的前方部位配设有头盔收纳箱,在前述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的上方后部设置与前述头盔收纳箱一体的架部,于前述后缓冲组件的后方配设油箱,同时,将该油箱的注入口开在前述架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确保后缓冲组件后部的空间,故可于其后方配置油箱;另外,由于头盔收纳箱后部空间大,可确保将油箱注入口顺利地置于该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外观侧视图;图2是图1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平面图;图3是本发明后缓冲组件安装构造部分外观侧视图;图4是横向构件平面图;图5是图4的箭头5方向视图;图6是图4的6-6剖视图;图7是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状态的支承部分放大侧视断面图;图8是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状态的横向构件断面图、图7的箭头8向视图;图9~12表示了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现有后缓冲组件安装构造,图9是包括安装部的横向构件一部分的平面图;图10是图9的箭头10向视图;图11是安装部放大侧视断面图;图12是图11中的箭头12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借附图加以说明。且,图面沿符号指向观看。
图1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外观侧视图;图2是其平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安装构造部分的外观侧视图;图4是横向构件平面图;图5是图4的箭头5向视图;图6是图4的6-6剖视图;图7是安装着后缓冲组件状态下支承部分放大侧视断面图;图8是安装着后缓冲组件状态下横向构件断面图,是从图7的箭头8的方向看的图。
下面,借图1、图2来说明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外观。在图中,1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在构架2的低位前部2a的前端部,设置着以陡转角向前上方倾斜的下管2b;通过设在其上端部的头管2c支承着前叉4,前叉4上可操纵方向地支承着前轮3。在头管2c上方伸出出来的操向杆4a上,设置着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车把5,对前轮3进行方向操纵。
从构架2的前部2a的后边以陡转角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着构架2的中间部2d;从中间部2d的上端部平缓向后上方倾斜地向后方延伸出构成座位导轨的后部2e。上述的构架2,除前端部的头管2c外,其它都是从头管向后方由左右2个构件构成,图中虽未示出,在左右构件间的适当位置以横向构件连接起来。
在构架2中间部2d的上部下方,通过连杆6c可摆动地支承着由发动机6a、减速箱6b等构成的动力单元6,在动力单元6的后部支承着构成驱动轮的后轮7;在减速箱6b后部上方与构架后部2e之间夹装着油压缓冲器等构成的后缓冲组件8。关于它的安装构造将在后边讲述。
在动力单元6的减速箱6b上,如图2所示,配置着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吸气室9。该吸气室9,其吸气口部9a配置于车身的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2所示,配置于右侧,而吸气室本体9b与吸气口部9a像图1所示那样,由具有辅助排气消音器9d的导入管9c连起来,将吸气室本体9b连通空气滤清器10,该空气滤清器10同样配置于减速箱6b的相反一侧,即图2所示的左侧。将空气滤清器10连接气化器11,而气化器11通过吸入管11a连接于发动机的气缸头的吸入侧。
如图1、图2所示,在构架2的前部2a的左右构件之间配设有燃料箱12;又如图1所示,在构架2的后部2e后部间配设有油箱13。在头管2c的前方配设有由头管支承的蓄电池14。
在上述车辆前部头管2c的前面及其左右覆盖着前罩15,同时还以该前罩15覆盖了蓄电池14;在前罩15的后方,在头管2c的后面、以及下管2b的后面覆盖着操向杆罩16。车把5周围被车把罩17覆盖着;在车把罩17的前面配设有头灯、信号灯等的灯部件18;在上面配设有计量部件19。在前轮3上配设有前挡泥板20。
从前罩15、操向杆罩16的下部向后方延设有低台面踏板21,在踏板21上构成驾驶员的搁脚部。从踏板21的后部向上方立设有座位柱罩22;在该罩22的后方向后延设着后罩23,由这些罩22、23整个覆盖着构架中间部2d、后部2e的周围。
从座位柱罩22上方到后罩23配置着座位24,该座位24前后方向长,构成二人乘坐的所谓二人座,前座24a上坐驾驶员,后座24b上坐同乘人。
在座位24的后方配设有后托架25;在后托架25的前部上面设有门形的后座乘员用的把手26。
在上述座位24的下方配设着头盔收纳箱27。头盔收纳箱27由座位柱罩22、后罩23覆盖其周围。头盔收纳箱27的后部如图7所示,该收纳箱27向上开口,由座位24可自由开闭地覆盖在其开口的上面;座位24的前端部成铰接以便抬起倒下,从而构成头盔收纳箱27的盖体。
在后轮7的上方与后方覆盖着后挡泥板28。
如上所述,前述的构架2的后部2e,如图1所示,向后上方成一定倾斜地向后方延伸;又如图4、图5、图8所示,它由将管材沿车宽方向按规定的间隔距离配置的左右构件31,31所构成。
在图4中,图的上侧为车辆后方;下侧为车辆前方。在左右构件31,31的中间后部间架设着横向构件32,图4、图5中示出了该横向构件的外形,它是由板材压制成形,形成向下开口的沟槽状断面,具有上片32a,前后片32b、32c,而且在前后片32b、32c的下端部,具有分别向前后方弯曲的凸缘部32d、32d。由此,将上述板构件用作横向构件,可以获得高刚性。又由于将板材做成沟槽断面,也容易成形。
在横向构件32的两端,一体设有弧状接合片32e,32e,将这部分与左右构件31,31的规定部分的上半部重合、焊接在一起;又如图3、图4所示,在接合片32e,32e的基部一体设有台形接合片32f,32f;将该部分焊接于左右构件31,31规定部分的内侧面。
另外,在横向构件32的车宽方向的中间部,将前述凸缘部32d,32d的一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出来设置安装片32g,32h;在安装片32h上安装支承着前述后挡泥板28的前端部,而由安装片32g安装支承着头盔收纳箱27底部的一部分。
在上述横向构件32的左右构件31,31的偏一方的部分,即在图中靠车辆左侧部分(图5中,从正面看居右侧;图8中从后方看居左侧),设有向上方的突出部33。
突出部33,有上片、前后片、凸缘部,分别成山形向上方突出。它们的左右部分与其他部分连接,作为横向构件的一部分一体成形。将正面看大致成倒U字形的托架34的上面34a成一体地焊接在该突出部33的下面33a上。
上边的具有突出部33的横向构件32,可由钢板压制成形件构成,也可以由铝合金铸造件构成。
前述后缓冲组件8的下端部8a与设在前述动力单元6的减速箱6b后部上的托架片6d相结合;后缓冲组件8,如图3、图7所示,由以油压缓冲器构成的本体8b、杆8d、缓冲弹簧8c、止冲橡胶件(バンフ°ストツハ°ラバ-)8e等构成。杆8d的上端部具有安装毂部8f,将该安装毂部8f从一体接合于前述横向构件32的突出部33下面的前述托架34下方,夹入该托架34左右片34b,34b之间,从侧面穿进螺栓35,以螺母39使之结合在一起。
在横向构件32的突出部33的螺栓35插入一侧的侧面,如图4、图8所示,设有螺栓通孔36,通过该通孔36将螺栓35从车辆左侧插入,将后缓冲组件8的上端部安装毂8f夹持于托架34的两侧片34b,34b之间,实施安装。
如图3所示,在构成构架后部2e的左右构件31,31的后部,设有前述后托架25的支撑件37。在图4、图5中的件38是支承电线束的线夹。
由上所述,后缓冲组件8上端部的安装毂部8f,通过托架34安装支承于设在靠横向构件32一侧的部分、并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3内。由于托架34收容安装于向上突出的突出部33内向下的沟槽部内,所以托架34不会向前后方向配置;并可将其高度位置设定在尽可能高的位置。
从而,安装毂部8f的位置,位于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3的突出高度部分上方,这样,可以确保后缓冲组件的规定长度;而且,左右构件31,31的高度以及横向构件32的整个高度不会变高。
由于构成后缓冲组件8上端安装部的安装毂部8f,不会产生托架34前后方向的偏置而位于横向构件32的正下方,不会产生后缓冲组件对托架34的现有结构那样的扭转力矩;从而,对托架34的负担与现有的比较变小了,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使托架34变薄,构造简化,成形容易,往横向构件32上焊接也简单容易。
如图7所示,前述头盔收纳箱27的后壁27a位于后缓冲组件8的安装部分的前方,而由于安装部分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与现有的相比变短为尺寸L,从而,头盔收纳箱27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可以设定得大一些。
后缓冲组件安装部分后方的空间相应变大,从而,如上所述,比如在搭载2循环发动机的情况下,可将容量比较大的油箱13配置于后缓冲组件安装部分后方;另外,在头盔收纳箱27的后壁27a的后方,一体设置凹型架部27b,可将配置于后方的油箱13的前部注入管13a弯成L型地面对该部分的底部27c,可使上端部的注入部13b贯穿底部27c地面对架部27b。
由此,可将油箱13的注入口设于头盔收纳箱27的后部,并可取得注入口部分较大的空间。
如前所述,头盔收纳箱27,由座位24构成它的盖体,从而,掀起座24,打开油箱注入部13b,打开盖子,即可注油。如前所述,这时由于这部分空间加大,注油操作可以很容易地进行。
在图7中,在前述横向构件32的车宽方向的中间部设置的向后方突出的安装片32h上,以螺钉安装、支承着后挡泥板28的前部28a的前端部安装片28b。
本发明由上述构成,可发挥如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左右一对构架构件间架设着由板状构件构成的横向构件,使该横向构件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在横向构件的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下面设置托架,将下端部安装、支承于摆动式动力单元上的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安装支承于该托架上,因此,可将后缓冲组件的上端安装部收容、并安装支承于横向构件的向上方突出部下面;压低构架左右构件的高度;将架设其间的横向构件整体高度压低到与左右构件同一水准,并可保持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于高位。
从而,一边可将构架的高度设定得较低;一边可将后缓冲组件的长度配设成维持于后轮悬架的缓冲器上必要的规定长度。因而可以得到充分保证缓冲功能、乘用舒服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另外,横向构件与后缓冲器部件上端安装部的结合部,相互向前后方向不会产生偏置,对连接两者的托架不会产生过大的扭转力矩,后缓冲组件的安装托架的负荷减小,从而,可以以薄材制作安装托架,可以采用形状简单、结构也简单的构件,而且焊接面积也比现有的要小,托架制作简易,托架接合也简易,构成零件也少,总之,可以得到轻而廉价的后缓冲组件的安装构造。
根据本发明,由于以具有断面开口向下的沟槽状断面的构件构成横向构件,作为横向构件,使用钢板板材的压制成形件或铝合金制铸造件等的板状构件代替管材;可以得到高刚性的横向构件;也提高了后缓冲组件支承部的刚性。且由于成向下开口断面,作为后缓冲组件的安装基座也是有效的;可将后缓冲组件的上端安装部分、托架收容于向下开口的凹部内,另外,由于可将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收容于开口断面内,加之突出部向上突出,可确保得到后缓冲组件的必要而足够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于左右一对构架间配置头盔收纳箱。由于在头盔收纳箱内、于前述后缓冲组件后方部位设有配置于头盔收纳箱后方的油箱的注入口,首先,可以确保配置于后缓冲组件前方、周围的头盔收纳箱的容量;同时,可以充分确保后缓冲组件后部的空间;因此,可在该后方配置油箱;同时,可将油箱注入口置于头盔收纳箱后部的较大的空间,确保这部分使用方便。
Claims (3)
1.一种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在左右一对构架构件的下方,通过后缓冲组件支承着与后轮一体可上下摆动的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左右一对构架构件间架设着由板状构件构成的横向构件,该横向构件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
在前述横向构件的向上方的突出部的下面设有托架;
前述突出部设置在偏向前述横向构件的一侧的部分;
在前述托架上安装着前述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
前述后缓冲组件的轴线沿上下方向配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前述横向构件由具有断面向下开口的沟槽状断面的构件构成。
3.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左右一对构架间、于前述后缓冲组件的前方部位配设有头盔收纳箱,在前述后缓冲组件的上端部的上方后部设置与前述头盔收纳箱一体的架部,于前述后缓冲组件的后方配设油箱,同时,将该油箱的注入口开在前述架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55674/97 | 1997-12-24 | ||
JP355674/1997 | 1997-12-24 | ||
JP35567497A JP4153069B2 (ja) | 1997-12-24 | 1997-12-24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リヤクッション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0957A CN1220957A (zh) | 1999-06-30 |
CN1123476C true CN1123476C (zh) | 2003-10-08 |
Family
ID=1844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257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476C (zh) | 1997-12-24 | 1998-12-23 | 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153069B2 (zh) |
CN (1) | CN1123476C (zh) |
IT (1) | IT1303178B1 (zh) |
TW (1) | TW3773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2004004053T2 (de) * | 2003-12-25 | 2007-04-26 | Honda Motor Co., Ltd. | Stützelement |
JP5410238B2 (ja) * | 2009-02-18 | 2014-02-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BR112014013199B1 (pt) * | 2011-12-02 | 2021-02-02 | Honda Motor Co., Ltd. | estrutura de quadro de veículo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20847A (en) * | 1990-02-27 | 1991-06-04 | Shih Chun Jih | Scooter body open frame of loop form with a lateral beam joining longitudinal, laterally spaced side bars |
JPH03197289A (ja) * | 1989-12-26 | 1991-08-28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
CN1089553A (zh) * | 1992-07-31 | 1994-07-20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的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悬置结构 |
EP0757951A2 (en) * | 1995-08-08 | 1997-02-12 | ITALJET S.p.A. | Rear shock absorbing device for scooters |
JPH09323690A (ja) * | 1996-06-05 | 1997-12-16 | Hond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構造 |
-
1997
- 1997-12-24 JP JP35567497A patent/JP415306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
- 1998-10-20 TW TW087117350A patent/TW37732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11-25 IT IT000991 patent/IT1303178B1/i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8-12-23 CN CN98125785A patent/CN11234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97289A (ja) * | 1989-12-26 | 1991-08-28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
US5020847A (en) * | 1990-02-27 | 1991-06-04 | Shih Chun Jih | Scooter body open frame of loop form with a lateral beam joining longitudinal, laterally spaced side bars |
CN1089553A (zh) * | 1992-07-31 | 1994-07-20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的整体摆动式发动机的悬置结构 |
EP0757951A2 (en) * | 1995-08-08 | 1997-02-12 | ITALJET S.p.A. | Rear shock absorbing device for scooters |
JPH09323690A (ja) * | 1996-06-05 | 1997-12-16 | Hond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T1303178B1 (it) | 2000-10-30 |
ITTO980991A1 (it) | 2000-05-25 |
JPH11180368A (ja) | 1999-07-06 |
TW377323B (en) | 1999-12-21 |
JP4153069B2 (ja) | 2008-09-17 |
CN1220957A (zh) | 1999-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54754A (zh) | 二轮摩托车 | |
CN1827459A (zh) |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 |
CN1736792A (zh) | 具有封盖的轮式车辆 | |
CN1317156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 |
CN1223487C (zh) | 机动二轮车的挡风装置及具有该挡风装置的机动二轮车 | |
CN1652964A (zh) | 跨骑式车辆的座椅支撑结构 | |
CN1096380C (zh) | 车身罩安装构造 | |
CN1269682C (zh) |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 |
CN1715128A (zh) | 具有支座的轮式车辆 | |
CN1976842A (zh) | 摩托车 | |
CN1123476C (zh) | 安装了后缓冲组件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
CN1196616C (zh) | 摩托车的燃油箱支承结构 | |
CN1259213C (zh) | 鞍乘型车辆中的座 | |
CN1079759C (zh) |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 | |
CN1597423A (zh) | 载物架装置 | |
CN1903647A (zh) | 低地板式车辆 | |
CN1211247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用车体构架 | |
CN1292953C (zh) | 鞍乘型车辆的头盔收纳构造 | |
CN1706705A (zh) | 具有脚导向件的轮式车辆 | |
CN1196622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 |
CN101898606B (zh) | 机动二轮车 | |
CN1116194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缓冲部件的安装构造 | |
CN1130297C (zh) | 小型摩托车的车架 | |
CN1145569C (zh) | 小型摩托车 | |
CN1200843C (zh) | 带内燃机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