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8741A -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8741A
CN1738741A CNA2004800023188A CN200480002318A CN1738741A CN 1738741 A CN1738741 A CN 1738741A CN A2004800023188 A CNA2004800023188 A CN A2004800023188A CN 200480002318 A CN200480002318 A CN 200480002318A CN 1738741 A CN1738741 A CN 1738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rame
width
engine
engine installation
hea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23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7570C (zh
Inventor
川濑正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8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8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75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757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包括从转向头管向左侧和右侧分叉并向后向下延伸的一对左右主框架、和弯曲并从各自主框架的后端向下延伸的一对左右后臂支架,所述转向头管分为左右拼合转向头管,且所述左右拼合转向头管、所述左右主框架对和所述左右后臂支架对以左右拼合的方式整体地形成,从而形成左右拼合框架对,左右拼合框架对的转向头管被紧固固定以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转向轴,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以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在左右拼合框架对的主框架对的宽度内向内延伸的状态形成,且发动机悬挂在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上。因此,可以在减少部件的同时悬挂发动机,从而实现了其低成本和重量的减小。此外,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形成在主框架的宽度内,以使主框架和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具有刚度,因此不必将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制成特别大的尺寸以提高刚度。因此,可以在减小车身框架的重量和尺寸的同时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可以悬挂发动机同时减少部件数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关于需要在车身框架中具有高刚度的竞赛用摩托车或者复制这种竞赛用摩托车的设计的摩托车,已经提出了一种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包括从转向头管向左侧和右侧分叉并向后向下延伸的一对主框架,以及从各自的主框架的后端向下延伸的一对左右后臂支架,其中转向头管分割为左右拼合转向头管,且左右拼合转向头管、左右主框架对和左右后臂支架对以左右拼合的状态整体地形成,由此形成一对左右拼合框架(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JP-A-63-315384(第1-5页,图3)
在此车身框架中,为悬挂发动机,发动机安装支架以发动机安装支架向发动机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在主框架上,并且发动机的安装支撑部分安装在发动机安装支架上。因此,为给发动机安装支架提供刚度,发动机安装支架变得尺寸较大而由此增加了成本。此外,这也是阻碍车身框架重量减小的原因。
考虑到这些要点做出了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能够在减小车身框架的尺寸和重量的同时以较低的成本刚性地悬挂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一种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包括从转向头管向左侧和右侧分叉并向后向下延伸的一对左右主框架、和从各自的所述主框架的后端弯曲并向下延伸的一对左右后臂支架,其中所述转向头管被分割为左右拼合转向头管,且所述左右拼合转向头管、所述左右主框架对和所述左右后臂支架对在左右拼合的状态下整体地形成,从而形成一对左右拼合框架,其中所改进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拼合框架对的所述转向头管被紧固固定以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转向轴,以及在所述左右框架对的所述主框架对的宽度内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以使得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向内延伸,并且发动机悬挂在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上。
在所述摩托车的车身框架中,所述左右拼合框架对的转向头管被紧固固定以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转向轴,且在所述左右拼合框架对的主框架对的宽度内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以使得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向内延伸并可以将发动机直接悬挂在所述主框架和后臂支架对上。因此车身框架可以整体地形成并可以在减少部件数量的同时悬挂发动机,因此可以实现成本和重量的减小。此外,在所述主框架的宽度内形成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以使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具有刚度,不必将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制成特别大的尺寸以具有刚度。因此,可以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且同时可以实现车身框架的小型化和成本的降低。
此外,所述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特征也在于在所述主框架和后臂支架之间的弯曲部分附近形成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虽然负载集中在所述弯曲部分上,但是在设置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负载集中的弯曲部分的刚度。因此,不设置特殊的加固结构,就可以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
此外,所述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特征也在于在主框架的后侧部分上形成支撑座轨的座轨安装支架,且在主框架和座轨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部分附近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虽然负载集中到在主框架和座轨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部分上,但是在设置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的情况下,提高了负载集中的连接部分的刚度。因此,不设置特殊的加同结构,就可以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
此外,所述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特征也在于座轨安装支架具有平板的形状且包括基部和从基部延伸并支撑座轨的支撑部分,所述基部连接到主框架的连接部分并在主框架的纵向方向上具有较大宽度的,且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形成在基部的宽度内。座轨安装支架是具有特定形状的平板,其中此形状可以提高负载集中的座轨安装支架的刚度,因此可以以低成本支撑座轨而不设置特殊的加固结构。此外,通过在基部的宽度内设置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可以提高连接部分的刚度。
此外,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包括:接触部分,其与所述发动机安装支撑部分接触;头插入孔部分,紧固固定到所述安装支撑部分的紧固夹具的头部通过所述头插入孔部分插入;轴插入孔部分,所述紧固夹具的轴部通过所述轴插入孔部分插入;外圆筒部分,其具有比所述头插入孔部分更大的直径并相对于所述头插入孔部分具有大致同轴的形状;紧固夹具座表面,其形成在所述头插入孔部分中并从所述主框架的外表面向内定位,并且其上安放了所述紧固夹具的头部。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紧固夹具紧固固定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和发动机来直接悬挂发动机。
此外,转向头管包括上轴承部分和下轴承部分且所述上轴承部分从所述主框架对的上部向上凸起,并且所述上轴承部分允许其前侧部分和后端部分具有近似相等的宽度并允许前侧紧固螺栓和后侧紧固螺栓具有相等的长度,且所述下轴承部分允许其后侧部分具有比其前侧部分的宽度更大的宽度并允许后侧紧固螺栓具有大于前侧紧固螺栓的长度。由于所述转向头管的上轴承部分允许所述前侧紧固螺栓和后侧紧固螺栓在所述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处具有相同的长度,所以不会有紧固螺栓妨碍围绕转向把手的仪器等的配线的可能性。此外,下轴承部分允许后侧部分具有比前侧部分的宽度更大的宽度并允许后侧紧固螺栓具有比前侧紧固螺栓的长度更长的长度。因此,提高了转向头管的紧固强度,从而可以在悬挂发动机时容易和可靠地进行暂时夹持,由此可以增强发动机悬挂的可操作性,并且同时可以提高拼合框架的接合刚度。
此外,在转向头管的上轴承部分和下轴承部分之间设置中间紧固部分,且中间紧固部分允许其后侧部分具有比其前侧部分的宽度更大的宽度并允许后侧紧固螺栓具有大于前侧紧固螺栓的长度。由于转向头管的中间紧固部分允许后侧部分具有比前侧部分的宽度更大的宽度且后侧紧固螺栓被允许具有比前侧紧固螺栓的长度更长的长度,从而可以在悬挂发动机时容易和可靠地进行暂时夹持,由此可以增强发动机悬挂的可操作性,并且同时可以提高拼合框架的接合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车身框架的透视图。
图3是车身框架的侧视图。
图4是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后视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线V-V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线VI-VI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3中的线VII-VII所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图1是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车身框架的透视图,图3是车身框架的侧视图,图4是车身框架的一部分的后视图,图5是沿着图3中的线V-V所取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3中的线VI-VI所取的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3中的线VII-VII所取的剖视图。
实现本发明的此模式的摩托车1包括车身框架2。前叉4可旋转地安装在设置到车身框架2前端的转向头管3上,前轮5安装在前叉4的下部上,而转向把手6安装在设置到前叉4上部的转向轴50上。
一对主框架7从转向头管3向左侧和右侧分叉并向后向下延伸。一对左右后臂支架8从各自的主框架7的后端向下延伸。后臂10的前侧部分经由枢轴9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在这对左右后臂支架8上。后轮11安装在后臂10的后端部分上且后轮11经由后衬垫12支撑在主框架7上。
座轨13安装在左右主框架对上,撑条14安装在后臂支架8上,且座轨13支撑在撑条14上。
发动机15悬挂在主框架7和后臂支架8上,燃油箱16安装在发动机15上方的主框架7上,车座17安装在燃油箱之后的座轨13上。从车座17的两侧延伸的部分被后罩18覆盖。此外,车身两侧上和发动机15上方的部分以及从燃油箱16之下到转向头管3的前侧的范围内的部分被前罩19覆盖。
如图2所示,实现本发明的此模式的车身框架2被构造为使得转向头管3分割为左右拼合转向头管3,且左右拼合转向头管3、左右主框架对7和左右后臂支架对8通过以左右拼合的状态压铸成型而整体地形成,由此构成左右拼合框架对。
在主框架7的前侧部分上,以发动机安装支架7a向下延伸的状态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支架7a,而在主框架7的中间部分上,以发动机安装支架7b向下延伸的状态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支架7b。此外,如图4所示,在主框架7的后侧部分上,以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向内延伸的状态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而以座轨安装支架7d向上凸起的状态形成座轨安装支架7d。
在后臂支架8的下前侧部分上,以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8a向内延伸的状态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8a。在后臂支架8的中间部分上,以枢轴承部分8b向内凸起的状态整体地形成枢轴承部分8b。在后臂支架8的上后侧部分上,整体地形成撑条安装部分8c,而在后臂支架8的下后侧部分上,整体地形成脚踏板安装部分8d。
发动机15布置在左右主框架对7和后臂支架8之间,使用构成紧固夹具的紧固螺栓60、61将发动机15的气缸15a的前后部分紧固固定到发动机安装支架7a和发动机安装支架7b,使用构成紧固夹具的紧固螺栓62将上安装支撑部分15b的上部紧固固定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而使用构成紧固夹具的紧固螺栓63将下安装支撑部分15c紧固固定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8a。
如图3和图4所示,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包括:与发动机15的上安装支撑部分15b接触的接触部分7c1;头插入孔部分7c2,通过其将构成紧固夹具且被紧固固定到上安装支撑部分15b的紧固螺栓62的头部62a插入;轴部插入孔部分7c3,通过其将构成紧固夹具的紧固螺栓62的轴部62b插入;外圆筒部分7c4,其直径比头插入孔部分7c2的直径大且相对于头插入孔部分7c2具有大致同轴的形状;以及紧固夹具座表面7c5,其形成在头插入孔部分7c2上,并定位在主框架7的外表面77内且其上安放了构成紧固夹具的紧固螺栓62的头部62a。
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和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8a以这些安装凸台部分7c、8a向内凸起的状态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7c之间的宽度D1近似等于发动机安装凸台8a之间的宽度D2并且比枢轴承部分8b之间的宽度D3窄,因此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和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8a的形状符合发动机15的上安装支撑部分15b和下安装支撑部分15c的形状。
在进行压铸成型时主框架7的拔模方向是图4中的箭头A指示的方向。由于此进行压铸成型时的拔模,而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8a和枢轴承部分8b,其中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8a和枢轴承部分8b分别设置有脱模角。
通过使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的接触部分7c1与发动机15的上安装支撑部分15b接触,通过将紧固螺栓62从外部插入头插入孔部分7c2和轴插入孔部分7c3以及通过将紧固螺栓62紧固固定到上安装支撑部分15b,将紧固螺栓62的头部62b安放在紧固夹具座表面7c5上。根据此构造,紧固固定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和发动机15,因此实现了发动机15的直接悬挂。
如图3所示,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在主框架7的宽度W1内形成。主框架7和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具有刚度,因此不必将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制成特别大的尺寸以实现刚度。从而可以在减小车身框架地重量和尺寸的同时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
此外,在设置于主框架7和后臂支架8之间的弯曲部分70的附近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虽然负载集中在弯曲部分70上,但是通过在弯曲部分70上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提高了负载集中的弯曲部分70的刚度。因此,不设置特殊的加固结构,就可以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主框架7的后侧部分上形成支撑座轨13的座轨安装支架7d,并在设置于主框架7和座轨安装支架7d之间的连接部分71附近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虽然负载集中到在主框架7和座轨安装支架7d之间的连接部分71上,但是通过在连接部分71上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提高了负载集中的连接部分71的刚度。从而可以在减小车身框架的重量和尺寸的同时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
此外,座轨安装支架7d具有板状的形状并包括连接到连接部分71并在主框架7的纵向方向上具有较大宽度的基部7d1和从基部7d1延伸并支撑座轨13的支撑部分7d2。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布置在基部7d1的宽度W2内。
座轨安装支架7d具有板状的形状并包括在主框架的纵向方向上具有较大宽度的近端部7d1和支撑座轨13的支撑部分7d2。由于此构造,可以提高负载集中的座轨安装支架7d的刚度,因此不设置特殊的加固结构,就可以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
此外,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布置在座轨安装支架7d的基部7d1的宽度W2内的连接部分71中,因此,由于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可以提高连接部分71的刚度。
这样,通过在主框架对7和后臂支架8上直接悬挂发动机15,可以整体地形成车身框架,因此可以在减少部件数量的同时悬挂发动机,由此不再需要横向构件等,从而使得成本降低和重量减小。
此外,通过将发动机15紧固固定到整体形成在左右拼合框架对上的发动机安装支架7a、7b和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7c、8a,可以容易并可靠地悬挂发动机而不设置单独的安装构件。
转向头管3包括上轴承部分3a和下轴承部分3b,且还包括在上轴承部分3a和下轴承部分3b之间的中间紧固部分3c。上轴承部分3a向上凸起超出主框架7的上部,允许其前侧部分3a1和后侧部分3a2具有近似相等的宽度,使用前侧紧固螺栓30和后侧紧固螺栓31来将前侧部分3d1和后侧部分3a2紧固固定到彼此,其中前侧紧固螺栓30和后侧紧固螺栓31具有相同的长度。
下轴承部分3b允许其后侧部分3b2的宽度比其中的前侧部分3b1的宽度更大,使用前侧紧固螺栓32和后侧紧固螺栓33紧固固定下轴承部分3b,且后侧紧固螺栓33的长度被设成大于前侧紧固螺栓32的长度。
中间紧固部分3c在后侧部分3c2处具有比在前侧部分3c1处更大的宽度,其通过前侧紧固螺栓34和后侧紧固螺栓35被紧固和装配,而后侧紧固螺栓35具有比前侧紧固螺栓34的长度更长的长度。
转向轴50经由轴承40、41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在上轴承部分3a和下轴承部分3b上。在中间紧固部分3c中形成薄壁凹陷部分3c3以实现重量的减小。
这样,上轴承部分3a允许前侧紧固螺栓30和后侧紧固螺栓31在前侧部分3a1和后侧部分3a2处具有相同的长度,因此,不会有紧固螺栓30、31妨碍围绕转向把手6的仪器等的配线的可能性。此外,下轴承部分3b允许后侧部分3b2具有比前侧部分3b1更大的宽度并允许后侧紧固螺栓33具有比前侧紧固螺栓32的长度更长的长度。此外,中间紧固部分3c允许后侧部分3c2具有比前侧部分3c1的宽度更大的宽度,后侧紧固螺栓35被允许具有比前侧紧固螺栓34更长的长度。因此,提高了转向头管3的紧固强度,从而可以在悬挂发动机15时容易和可靠地进行暂时夹持,由此可以增强发动机悬挂的可操作性,并且同时可以提高拼合框架的接合刚度。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在摩托车的车身框架中,通过紧固固定左右拼合框架对的转向头管以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转向轴,且在同时通过在左右拼合框架对的主框架对的宽度内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以使得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向内延伸,并且通过将发动机直接悬挂在左右拼合框架对的主框架对和后臂支架上,可以整体地形成车身框架。因此,可以在减少部件的同时悬挂发动机,从而实现低成本和重量的减小。此外,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在主框架的宽度内形成以使主框架和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具有刚度,因此不必将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制成特别大的尺寸以提供刚度。因此,可以在减小主车身框架的尺寸和重量的同时以低成本悬挂发动机。

Claims (7)

1.一种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包括从转向头管向左侧和右侧分叉并向后向下延伸的一对左右主框架、和从各自的所述主框架的后端弯曲并向下延伸的一对左右后臂支架,其中
所述转向头管被分割为左右拼合转向头管,且所述左右拼合转向头管、所述左右主框架对和所述左右后臂支架对在左右拼合的状态下整体地形成,从而形成一对左右拼合框架,
所改进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拼合框架对的所述转向头管被紧固固定以可绕枢轴转动地支撑转向轴,
在所述左右框架对的所述主框架对的宽度内整体地形成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以使得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向内延伸,并且
发动机悬挂在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中在所述主框架和所述后臂支架之间的弯曲部分附近形成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中在所述主框架的后侧部分上形成支撑座轨的座轨安装支架,并且
在所述主框架和所述座轨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部分附近形成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中所述座轨安装支架具有板形形状且包括基部和从所述基部延伸并支撑座轨的支撑部分,所述基部连接到所述主框架的所述连接部分并在所述主框架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大的宽度,并且
在所述基部部分的宽度内形成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中所述发动机安装凸台部分包括:接触部分,其与发动机安装支撑部分接触;头插入孔部分,紧固固定到所述安装支撑部分的紧固夹具的头部通过所述头插入孔部分插入;轴插入孔部分,所述紧固夹具的轴部通过所述轴插入孔部分插入;外圆筒部分,其具有比所述头插入孔部分更大的直径并相对于所述头插入孔部分具有大致同轴的形状;紧固夹具座表面,其形成在所述头插入孔部分中并从所述主框架的外表面向内定位,并且其上安放所述紧固夹具的头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中所述转向头管包括上轴承部分和下轴承部分且所述上轴承部分从所述主框架对的上部向上凸起,并且
所述上轴承部分允许其前侧部分和后端部分具有大致相等的宽度并允许前侧紧固螺栓和后侧紧固螺栓具有相等的长度,并且
所述下轴承部分允许其后侧部分具有比其前侧部分的宽度更大的宽度并允许后侧紧固螺栓具有大于前侧紧固螺栓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中中间紧固部分设置在所述转向头管的上轴承部分和下轴承部分之间,且
所述中间紧固部分允许其后侧部分具有比其前侧部分的宽度更大的宽度并允许后侧紧固螺栓具有大于前侧紧固螺栓的长度。
CNB2004800023188A 2003-01-15 2004-01-15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175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06645 2003-01-15
JP006645/2003 2003-0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8741A true CN1738741A (zh) 2006-02-22
CN100417570C CN100417570C (zh) 2008-09-10

Family

ID=3298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2318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17570C (zh) 2003-01-15 2004-01-15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83909B2 (zh)
JP (3) JP4371376B2 (zh)
CN (1) CN100417570C (zh)
WO (1) WO200408078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7345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09649556A (zh) * 2018-12-17 2019-04-19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管式支撑结构的发动机悬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523379S1 (en) * 2005-03-02 2006-06-20 Bbr Motorsports, Inc. Motorcycle frame
US7556283B2 (en) * 2005-09-07 2009-07-07 Honda Motor Co., Ltd. Air bag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WO2007058295A1 (ja) * 2005-11-17 2007-05-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自動二輪車
JP4991159B2 (ja) * 2006-01-31 2012-08-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2008025745A (ja) * 2006-07-21 2008-02-07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防振装置
US20090008179A1 (en) * 2007-07-02 2009-01-08 Erik Buell Motorcycle having a rotatably-mounted engine
US7690467B2 (en) * 2007-07-02 2010-04-06 Buell Motorcycle Company Motorcycle frame with fuel-storage and break-away engine mounts
JP5335549B2 (ja) * 2009-05-13 2013-11-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メインフレーム及び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5478181B2 (ja) * 2009-09-30 2014-04-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11240774A (ja) * 2010-05-17 2011-12-01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CA2972427C (en) 2011-03-21 2018-01-30 Polaris Industries Inc. Three wheeled vehicle
US20150158542A1 (en) * 2012-12-09 2015-06-11 Jesse G. James Vehicle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frame
JP5911074B2 (ja) * 2014-03-28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US10167054B2 (en) * 2014-07-28 2019-01-01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Motorcycle
US11117637B2 (en) * 2018-07-25 2021-09-14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Motorcycle frame
JP7335549B2 (ja) * 2019-11-28 2023-08-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シートレール構造
JP7132966B2 (ja) 2020-03-27 2022-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8548B2 (ja) * 1984-11-21 1994-11-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ム
JPS61160375A (ja) * 1985-01-08 1986-07-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ム
EP0295799B1 (en) * 1987-06-19 1993-05-1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frame
JPH0686231B2 (ja) * 1987-06-19 1994-11-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車体フレ−ム
JPS6468999A (en) * 1987-09-09 1989-03-15 Nok Corp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material
JPH0168999U (zh) * 1987-10-26 1989-05-08
EP0322305B1 (en) * 1987-12-21 1994-04-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ody frame for motor-bicycle
US5011172A (en) * 1989-01-30 1991-04-30 Bellanca August T Lightweight bicycle with improved front and rear wheel fork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ame
JPH0764302B2 (ja) * 1989-09-20 1995-07-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H04278892A (ja) * 1991-03-04 1992-10-05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3102963B2 (ja) 1992-10-30 2000-10-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JPH11165682A (ja) * 1997-12-03 1999-06-2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JPH11301559A (ja) * 1998-04-23 1999-11-02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4042832B2 (ja) * 1998-08-31 2008-02-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138175B2 (ja) * 1999-09-01 2008-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2521128Y (zh) * 2001-12-06 2002-11-20 重庆宏泰工业有限公司 弯樑摩托车车架
US6846018B2 (en) * 2002-05-31 2005-01-25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Motorcycle frame having removable por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7345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结构
US10723401B2 (en) 2017-03-27 2020-07-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saddle type vehicle
CN108657345B (zh) * 2017-03-27 2020-10-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09649556A (zh) * 2018-12-17 2019-04-19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管式支撑结构的发动机悬架
CN109649556B (zh) * 2018-12-17 2023-09-22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管式支撑结构的发动机悬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49363B2 (ja) 2012-01-11
JPWO2004080787A1 (ja) 2006-06-08
JP2009007002A (ja) 2009-01-15
JP4996662B2 (ja) 2012-08-08
CN100417570C (zh) 2008-09-10
WO2004080787A1 (ja) 2004-09-23
JP4371376B2 (ja) 2009-11-25
US7383909B2 (en) 2008-06-10
JP2010058786A (ja) 2010-03-18
US20060037800A1 (en) 2006-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8741A (zh)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US7637340B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US8037962B2 (en) Motorcycle
CN1269682C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00349779C (zh) 具有支座的轮式车辆以及安装支座的方法
CN182745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CN1223487C (zh) 机动二轮车的挡风装置及具有该挡风装置的机动二轮车
CN1125743C (zh) 摩托车
JP2004306749A (ja) 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EP1642811A1 (en) Windscreen mounting structure in light vehicles
CN1976842A (zh) 摩托车
CN1209404A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
CN100335344C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
CN1170718C (zh) 两轮摩托车的踏板构造
CN1274550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体车架
CN1903647A (zh) 低地板式车辆
CN1211247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用车体构架
JPS60176876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ム
CN1088499C (zh) 消音器的安装结构
CN1196622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CN1123475C (zh) 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架
CN1116194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缓冲部件的安装构造
US11305833B2 (en) Saddle-riding-vehicle front part structure
CN2512646Y (zh) 沙滩车引擎悬吊装置
JP356211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の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