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5039A - 骑跨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跨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5039A
CN102295039A CN2011101529343A CN201110152934A CN102295039A CN 102295039 A CN102295039 A CN 102295039A CN 2011101529343 A CN2011101529343 A CN 2011101529343A CN 201110152934 A CN201110152934 A CN 201110152934A CN 102295039 A CN102295039 A CN 102295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frame
mentioned
right sides
cap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29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5039B (zh
Inventor
大坪守
厚地道雄
坂本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5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5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5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5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能提高车身罩刚性的技术。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10)具有覆盖主架(42)的左右侧方并左右分体形成的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和架设在该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之间并覆盖主架(42)上方的主架上罩(110),其中,主架上罩(110)是由第1罩部件(191)、和配置在该第1罩部件(191)之上的第2罩部件(192)构成的双重构造体。

Description

骑跨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备有覆盖车身的车身罩的骑跨式车辆的改进。
背景技术
已知备有覆盖车身的车身罩的骑跨式车辆(例如见专利文献1(图3))。
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覆盖骑跨式车辆的外侧的车身罩(30)(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标记。下同。),包含了覆盖主架两侧方的左右一对主架侧罩(31L、31R)、沿车宽方向架设在这些主架侧罩(31L、31R)的上部的前部上罩(35)及后部上罩(36)、和沿车宽方向架设在主架侧罩(31L、31R)的下部的下罩(37)。从车辆前面看,车身罩(30)是包围主架周围的部件。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车身罩(30)是包围主架周围的部件,所以,作为车身罩(30)整体,可确保预定的刚性。
但是,为了提高车辆的轻量化及零件配置的自由度,希望省略掉设在主架侧罩(31L、31R)下部的下罩(37)。谋求即使对于车辆下方开放的车身罩也能提高车身架的刚性。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35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提高车身罩的刚性的技术。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骑跨式车辆。该骑跨式车辆具有头管、从该头管朝后方且下方伸出的主架、覆盖该主架的左右侧方并朝下方垂下的左右主架侧罩、架设在该左右主架侧罩之间并覆盖主架上方的主架上罩、配置在主架侧罩的前部并沿高度方向延伸且朝车宽方向外方突出的护腿罩,其特征在于,主架上罩是由第1罩部件、和配置在该第1罩部件之上的第2罩部件构成的双重构造体。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第1罩部件和第2罩部件彼此由紧固部紧固;在与该紧固部相邻的位置,主架上罩和主架侧罩由卡合部卡合。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第1罩部件在主架的上方位置具有罩开口。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卡合部由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构成;第1罩部件和主架侧罩在第1卡合部卡合;第2罩部件和主架侧罩在第2卡合部卡合。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第1罩部件从第2罩部件的后部下端朝后方伸出。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配置在第1罩部件的后部,在比该第1罩部件的后部更靠车辆后方,将左右主架侧罩彼此安装到主架上的侧罩安装部,设在左右主架侧罩上。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主架上罩和主架侧罩的接合部交界,主架上罩较之主架侧罩配置在上方。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对主架上罩和主架侧罩中的任一方罩实施涂装,对另一方罩不进行涂装,在接合部交界,使非涂装侧的罩向车辆外方侧突出。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主架侧罩和护腿罩形成为一体,并且,护腿罩部构成护腿罩,较之构成护腿罩部的车宽方向最大宽度的部位的中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护腿罩部,安装着主架上罩。
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下方是开放的。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架设在左右主架侧罩之间并将左右主架侧罩之间结合的主架上罩,是双重构造体。
若为双重构造体的主架上罩,与单片构造的主架上罩相比,可提高主架上罩的刚性。另外,由于用提高了刚性的主架上罩将左右主架侧罩结合,所以,可提高被结合的罩的整体的刚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能提高车身罩刚性的技术。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双重构造体是第1罩部件和第2罩部件由紧固的紧固部紧固而成。根据该紧固部,可以分别组装第1罩部件和第2罩部件,可提高组装作业性。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第1罩部件在主架的上方位置具有罩开口。
可将主架的一部分收纳在罩开口内。将主架的一部分收纳到罩开口内,可以将第1罩部件接近主架配置。因此,即使主架上罩是双重构造,也能抑制主架上罩的大型化。若抑制主架上罩的大型化,则可实现车身的紧凑化。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卡合部由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构成。
第1部件和第2罩部件用2个卡合部卡合到主架侧罩上,所以,与只是一个主架上罩卡合到主架侧罩上的构造相比,可以减轻对卡合部的载荷负荷。由于载荷负荷被分散,所以,可实现第1罩部件和第2罩部件的轻量化,同时,借助双重构造,可提高主架上罩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第1罩部件从第2罩部件的下端朝后方伸出。该伸出的部分只是第1罩部件。由于是单片构造,所以,可将该部位在高度方向形成得较低,可实现车辆的紧凑化。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配置在第1罩部件的后部,在非双重构造的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的车辆后方,安装在主架上的侧罩安装部,设在左右主架侧罩上。由于把侧罩安装部安装在主架上,所以,不依赖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的刚性,可以把主架侧罩牢固地安装在主架侧。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在接合部交界,主架上罩配置在主架侧罩的上方。
若主架上罩配置在主架侧罩的上方,即使乘员的鞋子等触碰到接合部时,也能避免给主架侧罩带来损伤等。结果,对于面积比主架上罩大的主架侧罩,可以保持其良好的外观。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主架上罩和主架侧罩中的任一方是非涂装,在接合部交界,使非涂装侧的罩向车辆外方侧突出。
当物体接触到接合部时,如果涂装侧的罩和非涂装侧的罩是齐平的,则该接触会影响到涂装面。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非涂装侧的罩比涂装侧的罩朝车辆外方侧突出,所以,物体的接触产生在非涂装侧的罩,从而可减少对涂装侧的罩的影响。
另外,由于另一方罩是非涂装,所以,可降低车辆成本。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较之构成护腿罩部的车宽方向最大宽度的部位的中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护腿罩部,安装着主架上罩。即,主架上罩由朝车宽方向外方突出的护腿罩部所保证,所以,借助主架上罩,可有效地提高护腿罩部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要部左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要部右侧视图。
图4是说明遮蔽板及其周边部的构造的主视图。
图5是说明遮蔽板与火花塞的位置关系的剖面图。
图6是图2中的6-6线剖面图。
图7是图2中的7-7线剖面图。
图8是开设在主架侧罩上的开口部的立体图。
图9是图2中的9-9线剖面图。
图10是图2中的10-10线剖面图。
图11是图2中的11-11线剖面图。
图12是说明主架侧罩往主架上安装的安装构造的图。
图13是图12中的13-13线剖面图。
图14是在图12所示的主架侧罩上组装了第1罩部件的图。
图15是图14的组装的作用说明图。
图16是在图14所示的主架侧罩上组装了第2罩部件的图。
图17是图16中的17(a)-17(a)线剖面图及17(b)-17(b)线剖面图。
图18是图16的组装的作用说明图。
图19是说明罩部件的卡合/连接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说明在发动机前方的行驶风的流动的作用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骑跨式车辆(机动两轮车),23L、23R...主架侧罩,41...头管,42...主架,101L、101R...固定部,110...主架上罩,114L、114R...护腿罩,173L、173R...侧罩安装部,189...罩开口,191...第1罩部件,191c...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192...第2罩部件,208L、208R...护腿罩部,213...接合部交界,220...卡合部,221...第1卡合部,222...第2卡合部,23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中及各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表示从骑在机动两轮车上的驾驶者看的方向。另外,附图是按照标记的方向看的图。
[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机动两轮车10是骑跨式车辆,具有配置在车辆前部并可被手柄11转向的前轮12、配置在该前轮12的后方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3、配置在该发动机13的后方并被发动机13驱动的后轮14、以及设在前轮12与后轮14之间的车座15,驾驶员骑坐在该车座15上。
机动两轮车10被车身罩20覆盖。车身罩20由覆盖车辆前面的前罩21、从该前罩21的后部朝车辆后方连续设置并朝车辆后方延伸的覆盖车辆侧面的侧罩22L、22R(只示出了面前侧的标记22L)、和设在侧罩22的上部并覆盖车辆上部的上罩25构成。在前罩21上,安装着左右信号装置28L、28R(只示出了面前侧的标记28L)。
侧罩22由覆盖后述主架42及发动机13的左右侧方的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只示出了面前侧的标记23L)、和从这些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后缘连续并朝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后侧罩24L、24R(只示出了面前侧的标记24L)构成。
在前轮12的上方,配置着前挡泥板31。在手柄11的周围,配置着包围手柄11的手柄罩26。在该手柄罩26的前部,安装着头灯29。另外,在后轮14的上方,配置着后挡泥板32。在后挡泥板32的上方,配置着尾灯33,设有覆盖该尾灯33的尾灯罩35。在该尾灯罩35的上方,配置着扶手34。在车座15的下方,配置着后中间罩36。
下面,说明作为机动两轮车10的构架的车身架。
如图2所示,车身架40以以下的部件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头管41,可转向地支承前叉39,该前叉39支承着前轮12;一根主架42,从该头管41朝车辆后下方伸出;左右一对车座轨43L、43R(只示出了面前侧的标记43L),从该主架42的后部朝车辆后方伸出;和枢轴板44,从主架42的后部垂下。
在发动机13的下面,安装着踏脚撑杆47。该踏脚撑杆47朝车宽方向外方伸出,在踏脚撑杆47的两端安装着供驾驶者搁脚用的左右驾驶者用踏脚板48L、48R(只示出了面前侧的标记48L)。
另外,在左车座轨43L的车宽方向外方位置,在左车座轨43L上安装着左后座踏脚板支架51L。该左后座踏脚板支架51L是支承供同乘者搁脚的踏脚板52L的部件。左面后座踏脚板支架51L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
在主架42的下方配置发动机13,该发动机13的气缸轴线54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在该发动机13的上面55上安装着吸气装置60。发动机13由发动机撑杆59悬架支承。
吸气装置60由吸入管65、节流体61、连接管62、吸气腔63和空气滤清器64构成。吸入管65与吸气口连接,该吸气口形成在构成发动机的气缸头55的上面。节流体61连接在该吸入管65之前。连接管62连接在该节流体61之前。吸气腔63连接在该连接管62之前。空气滤清器64连接在该吸气腔63之前。
发动机13,从车辆前方往后方具有气缸头55、气缸体53、与变速机箱形成为一体的曲柄箱77。在发动机后部的曲柄箱77上,设有作为发动机13的输出轴的驱动轴71、和安装在该驱动轴71上的驱动链轮72。覆盖该驱动链轮72的驱动链轮罩76安装在发动机13上。在曲柄箱77上安装着变速踏板78。
如前所述,枢轴板44从主架42的后部垂下。在该枢轴板44的后部车宽方向外侧通过轴可自由摆动地支承着摆动臂81,该摆动臂81支承着可旋转的后轮14。在该摆动臂81与车座轨43L、43R之间,分别夹设着后缓冲装置85L、85R。
在枢轴板44上备有主撑脚82。在该枢轴板44上附设着主撑脚止挡件83,该止挡件83用于在车辆行驶时将主撑脚82挡在收纳位置。
返回图1,在驱动轴71上,安装着驱动链轮72。在后轮14上,安装着从动链轮74。在驱动链轮72与从动链轮74之间,绕挂着把驱动力从驱动轴71传递给后轮14的链条75。该链条75的至少上部及上部侧面被链条套84覆盖着。链条套84的前部及后部安装在摆动臂81上。
如图3所示,在构成发动机13的前部的气缸头55的下面56,连接着排气管57。该排气管57朝车辆后方伸出,其后端与消音器58连接着。消音器58安装在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R上。在发动机13的后部右侧面,安装着起动用的脚踏臂49。
在发动机13的车辆前方且上方配置着遮蔽板91。该遮蔽板91遮蔽流向节流体61的空气,该节流体61是吸气装置60的构成要素。遮蔽板91是保护节流体61并且将行驶风整流的部件。在该遮蔽板91的上方配置着收容电池的电池盒92。该电池盒92的下面92b,朝车辆后方往斜下方倾斜。电池盒92安装在主架42上。关于遮蔽板的配置等,将在后面说明。
在枢轴板44的车宽方向右外侧面,安装着主气缸撑杆95。在该主气缸撑杆95上,安装着用于制动后轮14的制动用主气缸部96。在枢轴板44上安装着制动踏板97,该制动踏板97用于驱动制动用主气缸部96。
在右车座轨43R的车宽方向外方位置,在右车座轨43R上安装着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R。在该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R上,支承着供同乘者搁脚用的同乘者用踏脚板52R。
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R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
下面,说明车身罩。
如图1~图3所示,车身罩20具有左右侧罩22L、22R和左右枢轴板罩27L、27R。左右侧罩22L、22R从外侧方覆盖主架42及发动机13。左右枢轴板罩27L、27R与这些左右侧罩22L、22R的下缘连续地配置,从外侧方覆盖枢轴板44。
左右侧罩22L、22R由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和左右后侧罩24L、24R构成。该左右后侧罩24L、24R以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连续的方式朝车辆后方延伸。
即,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后方,连续且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卡合地配置着左右后侧罩24L、24R。
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后部固定于左右固定部101L、101R。该左右固定部101L、101R设在左右枢轴板罩27L、27R的前部。关于固定部的详细构造将在后面说明。
头管41、发动机13、吸气装置60及主架42的至少左右侧方,由左右分体形成的左右主架侧罩23L、23R覆盖着,在这些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之间,配置着覆盖主架42上方的主架上罩110。
另外,在主架42的前部,配置着挡风用的左右护腿罩114L、114R(只示出了左侧的标记114L)。这些左右护腿罩114L、114R沿高度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左右护腿罩114L、114R包含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内,分别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形成为一体。
在左右车座轨43L、43R的车宽方向外方,安装着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该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支承着同乘者搁脚用的踏脚板52L、52R。在这些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的边缘附设着多个嵌合部115,在该嵌合部115安装着左右枢轴板罩27L、27R。
具体地说,左右枢轴板罩27L、27R安装在设在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的下部的嵌合部115上。左右后侧罩24L、24R安装在设在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上部的嵌合部115上。关于嵌合部115,将在后面用图7说明。
左枢轴板罩27L,从车辆侧面看,以与驱动链轮罩76和链条套84重合的方式配置。左枢轴板罩27L安装在左后座踏脚板支架51L上,并且用紧固部件117L安装在主撑脚止挡件83上。
右枢轴板罩27R安装在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R上,并且用紧固部件117R安装在主气缸撑杆95上。
下面,说明遮蔽板91及其周边的构造。
如图4所示,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沿高度方向形成了左右一对前缘部121L、121R,以使从车辆前面看构成发动机13的气缸头55的前面露出、其前方开放,在左右一对前缘部121L、121R的内侧前部开口122,遮蔽板91面临该前部开口122地配置。
一并参照图2,在前部开122内,在连接管62的上游侧连接着吸气腔63。该吸气腔63以其下面在遮蔽板91的上方并越朝车辆后方越向下倾斜的方式配置。
配置在发动机13上方的遮蔽板91以被设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的4个突部123夹持的方式安装。
在遮蔽板91、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和主架42之间,形成导风空间125。借助该导风空间125,行驶风从发动机13的遮蔽板91被导向后方的上面(例如气缸体53)。
另外,也可以用电池盒固定遮蔽板91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这时,由于电池盒安装在车身架上,所以,可以牢固地安装遮蔽板,可以使遮蔽板轻量化,同时可保护吸气装置并控制行驶风。
下面,说明配置在发动机的前上方的遮蔽板的构造及其周边部的构造。
如图5所示,在发动机13的车辆前方且上方配置着遮蔽板91。该遮蔽板91控制流向吸气装置60的空气,并且保护节流体61。图中,省略掉了气缸头55的一部分。
一并参照图3和图4,在发动机13的前部右侧面、即气缸头55的右侧面127安装着火花塞128,在遮蔽板的下缘部131设有缺口部132,该缺口部132是朝上方切入,从车辆前面看是向下方开放的大致コ字形状,形成了朝向该缺口部132、并朝车辆后方且斜下方的倾斜壁133,该倾斜壁133指向火花塞128。另外,倾斜壁133具有前缘部133A,该前缘部133A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朝着车辆右外侧、向上方倾斜。
行驶风如箭头S那样沿倾斜壁流动,容易触及火花塞128。
下面,以车辆左侧的构造为例,说明将主架侧罩和枢轴板罩之间固定的固定部。
如图6所示,左固定部101L由固定孔137、座部139和螺纹部件141构成。固定孔137形成在凸缘136上,该凸缘136附设在主架侧罩23L的后部。座部139设在枢轴板罩27L上,具有凸部138。螺纹部件141紧固凸缘136和座部139之间。从车宽方向内侧朝着外侧,将凸部138卡合在固定孔137上,并使座部139与凸缘136抵接,用螺纹部件141紧固凸缘136和座部139之间。左固定部101L被左后侧罩24L从车辆外方覆盖。
设在该车辆右侧的右固定部101R的构造与车辆左侧的构造相同,其说明从略。
下面,以左枢轴板罩为例,说明向附设在后座踏脚板撑杆边缘上的多个嵌合部安装的安装构造。
如图7所示,在左枢轴板罩27L的后部内侧,朝车辆内方突设的突设片142与密封环115G卡合。该密封环115G安装在嵌合孔115上,该嵌合孔115形成在左后座踏脚板支架51L的下部。即,突设片142通过密封环115G安装在设在左枢轴板罩27L上的嵌合孔115上。
另外,右枢轴板罩27R和设在左右后侧罩24L、24R上的嵌合孔115的构造及密封环115G的嵌合形态也与上述相同,其说明从略。
如图8所示,在左主架侧罩23L上,在相当于吸气装置(图1,标记60)的侧方的位置开设了左开口部144L。在该左开口部144L的后方且上方,配置着驾驶员乘坐的车座15。
具体地说,在左主架侧罩23L上设有左盖开口145L。在该左盖开开口145L,以封闭该左盖开口145L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左盖146L。左盖146L使设在其后部的突部(后述图19、标记149a、149b)与设在开口部(图19、标记144L)的卡合孔(图19、标记150a、150b)卡合,用设在前部的螺纹紧固部148、148,通过螺钉147、147,安装在主架侧罩23L上。
另外,虽然并未图示,在右主架侧罩23R上,与设在左侧的左盖开口145L左右对称地在相当于吸气装置60侧方的位置开设了右盖开口145R。在该右盖开口145R,以封闭该右盖开口145R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右盖146R。卡合及紧固的构造相同。
在图1中,左右盖开口145L、145R,也可以配置在发动机13的气缸头55的上方。
如图9所示,枢轴板44是朝前方开放、后部封闭的呈大致コ字形剖面的部件。在枢轴板44的车宽方向左右,设有筒状的轴套部件154。枢轴151穿过该轴套部件154。轴套部件154借助左右枢轴固定部152L、152R固定在枢轴板44上。左右枢轴固定部152L、152R和相当于其车宽方向外方的部位153L、153R被左右枢轴板罩27L、27R从车辆外方覆盖着。
156L、156R是设在摆动臂侧、介于与枢轴151之间的轴承。
下面,说明形成在发动机与左右枢轴板罩之间的枢轴导风空间。
如图10所示,在发动机13与左右枢轴板罩27L、27R之间,为了确保枢轴导风空间155L、155R,左右枢轴板罩27L、27R离开发动机13地配置。
如图11所示,在枢轴板44与作为左右侧罩22的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之间,为了确保枢轴导风空间155L、155R,左右枢轴板罩27L、27R离开枢轴板44地配置。
另外,在左右车座轨43L、43R的车宽方向外方,配置着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该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支承同乘者搁脚用的踏脚板52L、52R。这些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安装在撑杆安装部(图2中标记245L、图3中标记245R)上。
下面,在图12~18中,详细说明架设在左右主架侧罩之间的主架上罩的构造。
其中,图12、图14和图16是从车辆斜后上方看护腿罩部及从该护腿罩部向后方延伸、乘员骑跨的骑跨部的状态的图。
如图12所示,具有左右第1车架紧固孔161L、161R的第1撑杆162,从主架42朝车宽方向左右伸出。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前部可安装在上述第1撑杆162上。
如图13所示,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后部,在第1撑杆162的车辆后方,从主架42大致朝上方呈コ字形地伸出具有第2车架紧固孔163的第2撑杆164。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后部可安装在上述第2撑杆164上。
一并参照图12,在覆盖主架42左右侧方的主架侧罩23L、23R上,开设紧固于第1撑杆162的左右第1固定孔171L、171R,并开设紧固于第2撑杆164的第2固定孔172、172。第2固定孔172、172开设在侧罩安装部173L、173R。
返回图12,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内缘,朝车宽方向内侧伸出了多个凸缘片174,在各个凸缘片174上分别形成了第1~第2卡合孔181、182。这些第1~第2卡合孔能与后述的主架上罩110卡合。
第1卡合孔181由设在车宽方向左右的左第1卡合孔181L和右第1卡合孔181R构成。
第2卡合孔182由左右第2下卡合孔183L、183R、和左右第2上卡合孔184L、184R构成。左右第2下卡合孔183L、183R位于左右第1卡合孔181L、181R的车辆前方位置,设在车宽方向左右。左右第2上卡合孔184L、183R位于左右第2下卡合孔183L、183R的车辆前方位置,设在车宽方向左右。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主架侧罩是左右分体的,但也可以做成为左右一体的构造。
下面,说明侧罩安装部。
如图13所示,侧罩安装部173L、173R由左撑杆片251L和右撑杆片251R构成。左撑杆片251L设在左主架侧罩23L上,具有第2固定孔172。右撑杆片251R设在右侧罩23R上,具有第2固定孔172。
具有第2固定孔172的右撑杆片251R从右主架侧罩23R的后端部朝车宽方向内侧伸出,将该右撑杆片251R与第2撑杆164的上面164a抵接。具有第2固定孔172的左撑杆片251L从左主架侧罩23L的后端部朝车宽方向内侧伸出,将该左撑杆片251L与右撑杆片251R的上面251a抵接。用紧固部件117从上方将左右撑杆片251L、251R安装到第2撑杆164上。
借助上述构造,左右主架侧罩23L、23R被安装到主架42上。
下面,说明把第1罩部件安装在侧罩上的状态。
如图14所示,表示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之间被第1罩部件191覆盖的状态。
第1罩部件191在主架42的上方位置具有罩开口189。
第1罩部件191具有安装后述第2罩部件用的左右第1紧固孔201L、201R、设在该左右第1紧固孔201L、201R之间的第2紧固孔202、和设在左右第1紧固孔201L、201R的车辆后方位置的左右第3紧固孔203L、203R,通过从第1罩部件191的里侧把多个紧固部件(图18中标记235)安装到后述各紧固部(图18中标记231~233)上而紧固,这些紧固部件235不露出到外方。
一并参照图2和图13,第1罩部件191的最下端191c配置在第1罩部件191的车辆长度方向的后部。在第1罩部件191的后部,设有侧罩安装部173L、173R。
下面,说明把第1罩部件191组装到左右主架侧罩上的构造。
如图15所示,将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和第1罩部件191卡合的第1卡合部221,由第1卡合孔181L、181R、和与其卡合的第1卡合爪211L、211R构成。
使突设在第1罩部件191上的左右第1卡合爪211L、211R与开设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的左右第1卡合孔181L、181R卡合,使开设在第1罩部件191上的左右固定孔205L、205R对准开设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的左右罩紧固孔200L、200R,通过螺纹部件141、141可将第1罩部件191安装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
下面,说明从上方将第2罩部件覆盖在安装在侧罩上的第1罩部件上的状态。
如图16所示,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分别一体地形成了左右护腿罩114L、114R。左右护腿罩114L、114R沿高度方向延伸,朝车宽方向外方突出。
护腿罩部208L、208R构成护腿罩114L、114R。较之护腿罩部208L、208R中的构成车宽方向最大宽度部位的车宽方向中央209L、209R,在车宽方向外侧的护腿罩部208L、208R上安装着主架上罩110。
主架上罩110由第1罩部件191和第2罩部件192构成。第1罩部件191从该第2罩部件192的下端朝下方伸出。
如图17(a)所示,主架上罩110是由第1罩部件191、和配置在该第1罩部件191之上的第2罩部件192构成的双重构造体。
参照图2和图13,第1罩部件191的最下端191c配置在第1罩部件191的后部,在该第1罩部件191的最下端191c的车辆后方,侧罩安装部173L、173R设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该侧罩安装部173L、173R用于把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安装到主架42上。
如图17(b)所示,在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部191c与主架侧罩23L、23R的接合部交界213,第1罩部件191配置在主架侧罩23L、(23R)的上方。
对第1罩部件191和主架侧罩23L、23R中的主架侧罩23L、23R实施涂装,对第1罩部件191不实施涂装,在接合部交界213,具有台阶差a地将主架上罩110配置在车辆外侧。
下面,说明左右主架侧罩和把第2罩部件组装到第1罩部件上的构造,该第1罩部件安装在左右主架侧罩上。
如图18所示,卡合部220具有第1卡合部(图15中标记221)和第2卡合部222。在第1卡合部,第1罩部件191和主架侧罩23L、23R卡合。在第2卡合部222,第2罩部件192和主架侧罩23L、23R卡合。
第2卡合部222由前述的左右第2下卡合孔183L、183R及左右第2上卡合孔184L、184R、与第2下卡合孔183L、183R卡合的第2下卡合爪225L、225R及与左右第2上卡合孔184L、184R卡合的第2上卡合爪226L、226R构成。
第1罩部件191和第2罩部件192由具有第1紧固孔201L、201R的左右第1紧固部231L、231R、具有第2紧固孔202的第2紧固部232、以及具有第3紧固孔203L、203R的左右第3紧固部233L、233R而紧固。各个紧固部231L、231R、232、233L、233R,由开设在第1罩部件191上的左右第1紧固孔201L、201R、第2紧固孔202及左右第3紧固孔203L、203R、开设在上述第2罩部件192上且与上述连接孔对应的位置上的多个固定孔234、和多个紧固部件235构成。上述多个紧固部件235拧入上述连接孔和固定孔,紧固第1罩部件191和第2罩部件192。
另外,在第1罩部件191的罩开口189附近开设着左右爪孔195L、195R,在第2罩部件192上设有与左右爪孔195L、195R卡合的左右爪196L、196R。
一并参照图16,第1罩部件191和第2罩部件192用连接部231L、231R、232、233L、233R紧固,在与这些连接部231L、231R、232、233L、233R相邻的位置,主架上罩110和主架侧罩23L、23R由作为卡合部220的构成要素的第2卡合部222卡合。
另外,连接部231L、231R、233L、233R和第1固定孔171L、171R,相互上下接近地配置。
下面,说明遮蔽板、侧罩、后座踏脚板罩和后座踏脚板撑杆的安装关系。
如图19所示,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其侧罩安装部173L、173R用紧固部件117安装在附设于主架42上的第2撑杆164上,遮蔽板91夹持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之间。
具体地说,在遮蔽板91的左右两侧具有左右凸缘部241L、241R,在这些左右凸缘部241L、241R上开设着多个卡定孔242,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设有与卡定孔242卡合的多个突部243,使这些突部243与卡定孔242卡合,用主架侧罩23L、23R夹持着遮蔽板91。
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分别开设着左右盖开口145L、145R,用左右盖146L、146R覆盖这些左右盖开口145L、145R的一部分。
在左右车座轨43L、43R上,分别通过撑杆安装部245L、245R安装着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在这些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的边缘,朝罩内面突设着多个嵌合孔115,在嵌合孔115设有密封环(图7中标记115G)。在左右后侧罩24L、24R的内面突设的突设片142通过密封环115G嵌入,同时,突设在左右枢轴板罩27L、27R内面的突设片142通过金属封入环115G嵌入。即,在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上,安装左右枢轴板罩27L、27R并卡定左右后侧罩24L、24R。
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后方,通过连续且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卡合的罩卡合部246L、246R,配置着左右后侧罩24L、24R。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固定在固定部101L、101R,该固定部101L、101R设在左右枢轴板罩27L、27R的前部。这些左右固定部101L、101R被左右后侧罩24L、24R从车辆外方覆盖着。
返回图2和图3,由于左右固定部101L、101R被左右后侧罩24L、24R覆盖着,所以,没有有损车辆的外观性的担心。
罩卡合部246L、246R分别由孔247和爪248构成。由于使左右侧罩24L、24R具有的爪248分别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具有的孔247卡合,所以,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到左右后侧罩24L、24R,可以使车辆的外观面平滑地连接,提高车辆的外观性。
下面,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机动两轮车的车架构造的作用。
第一,如图20所示,覆盖吸气装置60前方的遮蔽板91的上边缘与位于上方的主架42之间是开放的,形成为把行驶风导向发动机13的导风空间125。
虽然在发动机13的前方且上方配置着遮蔽板91,但是,借助导风空间125的导风作用,可确保发动机13的冷却。具体地说,从遮蔽板91的上方导入的行驶风被导向发动机13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上面,进行冷却。
第二,在遮蔽板91的上方配置着电池盒92,该电池盒92的下面92b朝车辆后方往斜下方倾斜。
行驶风被电池盒的下面92b导向车辆斜下方,再被遮蔽板91导引而导向发动机13,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加朝向发动机13前后方向中央部上面、尤其是气缸体53的行驶风的风量,可有效地将发动机13冷却。此时,由于利用电池盒92导引行驶风,所以,零部件数目不增加。
第三,在遮蔽板91的上方配置着连接管62。该连接管62朝车辆后方往斜下方倾斜。
行驶风被连接管的下面62b朝车辆斜下方导引后,再由遮蔽板91导引,导引到发动机13,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加朝向发动机13的行驶风的风量,可更有效地冷却发动机13。此时,由于利用连接管62导引行驶风,所以,零部件数目不增加。
第四,如图19所示,在遮蔽板91上设置多个卡定孔242,用设在主架侧罩23L、23R上的多个突部243夹持这些卡定孔242,这样,将遮蔽板91安装在主架侧罩23L、23R上。根据上述构造,不需要紧固部件等,可用简单的构造,把遮蔽板91安装在主架侧罩23L、23R上。
第五,如图4和图5所示,在遮蔽板的下缘部131设置缺口部132,朝着该缺口部132,形成倾斜壁133,该倾斜壁133指向火花塞128。
沿着遮蔽板91流动的行驶风的一部分,沿着倾斜壁133流动,从该倾斜壁133流向火花塞128。使行驶风向火花塞128流动,可以切实地触及火花塞128,可有效地将火花塞128冷却。
第六,如图1和图8所示,在主架侧罩23L、23R上,在相当于吸气装置60侧方的位置,开设了左右开口部144L、144R(只示出了左侧的标记144L)。当发动机13旋转且车辆停止时,被从发动机13散出的热加热了的空气上升,从左右开口部144L、144R散出到上方。同时,也从导风空间(图20中标记125)散出到外方。
由于从导风空间125散出,所以可减少从开口部(图1中标记144L、144R)散出来的被发动机加热了的空气,从而可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第七,如图17所示,架设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之间、将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之间结合的主架上罩110是双重构造体。若为该双重构造体的主架上罩110,与单片构造的主架上罩相比,可提高主架上罩110的刚性。由于将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结合的主架上罩110是双重构造体,所以,可提高被结合的罩整体的刚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能提高车身罩刚性的骑跨式车辆。
第八,如图18所示,双重构造体是第1罩部件191和第2罩部件192由紧固的紧固部230(左右第1紧固部231L、231R、第2紧固部232、左右第3紧固部233L、233R)而紧固,所以,作为双重构造体,可提高主架上罩110的刚性。
另外,如图15和图18所示,与紧固部230相邻地设置了主架上罩110和主架侧罩23L、23R卡合的卡合部220(第1卡合部221、第2卡合部222)。可以把作为双重构造体提高了刚性的主架上罩110,牢固地安装到主架侧罩23L、23R上。
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由于借助主架上罩110牢固地组装,所以,可提高作为车身罩整体的刚性。
第九,如图18所示,第1罩部件191,在主架42的上方位置具有罩开口189。可将主架42的一部分收纳在罩开口189内。将主架42的一部分收纳在罩开口189内,可以将第1罩部件191靠近主架42配置。因此,即使主架上罩110是双重构造,也能抑制主架上罩110的大型化。若抑制了主架上罩110的大型化,就可实现车身的小型化。
第十,如图15和图18所示,卡合部220由第1卡合部221和第2卡合部222构成。
用2个卡合部221、222将第1罩部件191和第2罩部件192分别与主架侧罩23L、23R卡合,所以,与只将一个主架上罩与主架侧罩卡合的构造相比,可以减轻对卡合部220的载荷负荷。由于载荷负荷被分散,所以,可以实现第1罩部件191和第2罩部件192的轻量化,同时,借助双重构造,可提高主架上罩110的刚性。
第十一,如图16和图2所示,第1罩部件191从第2罩部件192的下端192c向下方伸出。
该伸出的部分只是第1罩部件。其它的部分是双重构造,但伸出的部分是单片构造。由于单片构造薄,所以,相应地实现车辆的紧凑化。
通常,主架上罩的下端及其周边部是乘员的骑跨部250。由于把该骑跨部250做成为单片构造,所以,可以抑制在主架上罩110的最下端朝上方伸出的量,可以将骑跨部的高度抑制得低。降低了骑跨部的高度,骑跨容易,可以提高车辆的使用便利性。
第十二,如图16和图2所示,第1罩部件191从第2罩部件的下端192c朝下方伸出,该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191c配置在第1罩部件191的后部。
在非双重构造的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191c的车辆后方,在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设置了安装在主架42上的侧罩安装部173L、173R。
由于把侧罩安装部173L、173R安装在主架42上,所以,可将对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191c的刚性的依赖抑制到最小限度,可以把主架侧罩23L、23R牢固地安装在主架侧。
第十三,如图17(b)所示,构成主架上罩110的第1罩部件的最下端191c,配置在主架侧罩23L、23R的上方。
根据上述构造,乘员骑跨主架上罩110时,即使鞋子等碰到了接合部,也能避免给主架侧罩23L、23R侧带来损伤。结果,对于面积比第1罩部件191大的主架侧罩23L、23R,可保持其良好的外观。
第十四,如图17(b)所示,第1罩部件191和主架侧罩23L、23R中的第1罩部件191是非涂装的,在接合部交界213,使非涂装侧的第1罩部件191朝车外突出。图中,a是非涂装侧的罩的边缘与涂装侧的罩之间的台阶差。
有时,障碍物会碰到接合部交界213。如果涂装侧的罩和非涂装侧的罩齐平,则可能对涂装侧有影响。
在本发明中,使非涂装侧的罩比涂装侧的罩朝车外突出,所以,尽可能地减少障碍物对涂装侧罩的接触,可以保护涂装侧罩。
另外,由于另一方罩是非涂装,所以,可减低车辆的成本。
第十五,如图16所示,较之构成护腿罩部208L、208R的车宽方向最大宽度的部位的中央209L、209R,在车宽方向外侧的护腿罩部208L、208R上,安装主架上罩110。即,朝车宽方向外方突出形成的护腿罩部208L、208R被主架上罩110所保证,借助主架上罩110,可有效地提高护腿罩部208L、208R的刚性。
第十六,如图10所示,在左右枢轴板罩27L、27R与枢轴板44之间,为了确保导风空间125L、125R,左右枢轴板罩27L、27R离开枢轴板44地配置。
在行驶中,进入了左右侧罩22(主架侧罩23L、23R)的行驶风,被发动机13加热。被该发动机13加热了的行驶风流向车辆后方,通过形成在左右枢轴板44与左右枢轴板罩27L、27R之间的枢轴导风空间155L、155R,流向车辆后方。
如果没有枢轴板罩,则被发动机13加热了的风的一部分会吹到乘员身上。
在这一点上,根据本发明,行驶风通过枢轴板罩的内侧,由于乘员的脚等位于枢轴板罩的外方,所以,不必担心被发动机加热了的行驶风会吹到乘员。结果,可提高行驶时的舒适性。
第十七,如图19所示,在安装在左右车座轨43L、43R的车宽方向外方的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上,安装着左右枢轴板罩27L、27R。不另外设置撑杆等,把左右枢轴板罩27L、27R安装在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上,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第十八,如图2所示,把左枢轴板罩27L向设在枢轴板44上的主撑脚止挡件83安装。不另外设置撑杆等,把左枢轴板罩27L安装在主撑脚止挡件83上,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第十九,如图3所示,把右枢轴板罩27R向设在枢轴板44的车宽方向外方的主气缸撑杆95安装。不另外设置撑杆等,把右枢轴板罩27R安装在主气缸撑杆95上,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第二十,如图2、图3和图19所示,在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的上部安装着左右后侧罩24L、24R,在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的下部安装着左右枢轴板罩27L、27R。
左右后侧罩24L、24R和左右枢轴板罩27L、27R都安装在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上,所以,从后侧罩22到枢轴板罩27L、27R,具有外观上的整体感。
另外,由于后侧罩22和枢轴板罩27L、27R能安装在左右后座踏脚板支架51L、51R上,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
第二十一,如图19所示,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固定在设在左右枢轴板罩27L、27R前部的左右固定部101L、101R上。
一并参照图11,由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固定在左右固定部101L、101R上,所以,在车宽方向,可以将主架侧罩23L、23R与枢轴板罩27L、27R之间的间隙抑制得小。
若将主架侧罩23L、23R与枢轴板罩27L、27R之间的间隙抑制得小,就可以把被发动机13加热了的行驶风从主架侧罩23L、23R顺利地导向枢轴板罩27L、27R。
另外,由于左右固定部101L、101R被左右后侧罩24L、24R覆盖着,所以,可提高车辆的外观性。
第二十二,如图9所示,由于左右枢轴固定部152L、152R被左右枢轴板罩27L、27R覆盖着,所以,可保护左右枢轴固定部152L、152R。
第二十三,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13的后部设置驱动链轮罩76,在驱动轴71与后轮14之间设置链条套84。如图1所示,左枢轴板罩27L以与驱动链轮罩76和链条套84二者重合的方式配置。
即,驱动链轮罩76与链条套84之间,从车辆侧面看,被枢轴板罩27L覆盖着。
把驱动链轮罩76、链条套84不改变尺寸地用于轴距不同的其它车种时,驱动链轮罩76与链条套84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变化。
在本发明中,用枢轴板罩27L覆盖驱动链轮罩76与链条套84之间的间隙。
由于用枢轴板罩27L覆盖,所以,容许驱动链轮罩76与链条套84之间的间隙的变化。
结果,不必变更驱动链轮罩76、链条套84的尺寸等,可实现零件的通用化。由于零件的通用化,可以降低车辆成本。
本发明在实施方式中是用于机动两轮车,但也可以用于三轮车,也可用于一般的骑跨式车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机动两轮车。

Claims (10)

1.一种骑跨式车辆,具有头管(41)、从该头管(41)朝后方且下方伸出的主架(42)、覆盖该主架(42)的左右侧方并朝下方垂下的左右主架侧罩(23L、23R)、架设在该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之间并覆盖上述主架(42)的上方的主架上罩(110)、以及配置在上述主架侧罩(23L、23R)的前部的护腿罩(114L、114R),该护腿罩(114L、114R)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以朝车宽方向外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架上罩(110)是由第1罩部件(191)、和配置在该第1罩部件(191)之上的第2罩部件(192)构成的双重构造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罩部件(191)和上述第2罩部件(192)彼此由紧固部(230)紧固;
在与该紧固部(230)相邻的位置,上述主架上罩(110)和上述主架侧罩(23L、23R)由卡合部(220)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罩部件(191)在上述主架(42)的上方位置具有罩开口(189)。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220)由第1卡合部(221)和第2卡合部(222)构成;上述第1罩部件(191)和上述主架侧罩(23L、23R)在第1卡合部(221)卡合;上述第2罩部件(192)和上述主架侧罩(23L、23R)在第2卡合部(222)卡合。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从车辆侧面看,上述第1罩部件(191)从上述第2罩部件(192)的后部下端朝后方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罩部件(191)的最下端(191c)配置在上述第1罩部件(191)的后部,在比该第1罩部件(191)的后部更靠车辆后方,将上述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彼此安装到上述主架(42)上的侧罩安装部(173L、173R),设在上述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架上罩(110)和上述主架侧罩(23L、23R)的接合部交界(213),上述主架上罩(110)较之上述主架侧罩(23L、23R)配置在上方。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对上述主架上罩(110)和上述主架侧罩(23L、23R)中的任一方罩实施涂装,对另一方罩不进行涂装,在上述接合部交界(213),使非涂装侧的罩向车辆外方侧突出。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架侧罩(23L、23R)和上述护腿罩(114L、114R)形成为一体,并且,护腿罩部(208L、208R)构成上述护腿罩(114L、114R),较之构成护腿罩部(208L、208R)的车宽方向最大宽度的部位的中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上述护腿罩部(208L、208R),安装着上述主架上罩(110)。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骑跨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下方是开放的。
CN201110152934.3A 2010-06-11 2011-06-09 骑跨式车辆 Active CN1022950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4464A JP5593131B2 (ja) 2010-06-11 2010-06-11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0-134464 2010-06-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5039A true CN102295039A (zh) 2011-12-28
CN102295039B CN102295039B (zh) 2014-04-02

Family

ID=4535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2934.3A Active CN102295039B (zh) 2010-06-11 2011-06-09 骑跨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593131B2 (zh)
CN (1) CN102295039B (zh)
BR (1) BRPI1103034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841A (zh) * 2017-01-18 2019-08-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CN11031630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铃木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的侧罩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5310B2 (ja) * 2013-05-22 2017-06-0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管サイドカバー
JP6083816B2 (ja) * 2014-08-29 2017-0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カバーの前部構造
JP6285879B2 (ja) * 2015-01-28 2018-0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9534A (ja) * 1997-08-22 1999-03-02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CN1268459A (zh) * 1999-03-31 2000-10-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车的腿护罩
CN1486261A (zh) * 2001-01-09 2004-03-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构造
CN1517260A (zh) * 2003-01-08 2004-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EP2138392A1 (en) * 2008-06-27 2009-12-3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with a flasher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4290B2 (ja) * 1998-03-27 2008-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カバー取付構造
JP3875029B2 (ja) * 2001-02-09 2007-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取付構造
JP2006117230A (ja) * 2004-09-21 2006-05-11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4344672B2 (ja) * 2004-09-30 2009-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カバー構造
JP4431026B2 (ja) * 2004-11-19 2010-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収納構造
JP4939255B2 (ja) * 2007-02-22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車体カバー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9534A (ja) * 1997-08-22 1999-03-02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CN1268459A (zh) * 1999-03-31 2000-10-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车的腿护罩
CN1486261A (zh) * 2001-01-09 2004-03-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构造
CN1517260A (zh) * 2003-01-08 2004-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EP2138392A1 (en) * 2008-06-27 2009-12-3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with a flasher uni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841A (zh) * 2017-01-18 2019-08-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CN110191841B (zh) * 2017-01-18 2021-07-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CN110316300A (zh) * 2018-03-29 2019-10-11 铃木株式会社 跨乘式车辆的侧罩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1103034A2 (pt) 2013-04-16
BRPI1103034B1 (pt) 2020-09-01
JP5593131B2 (ja) 2014-09-17
CN102295039B (zh) 2014-04-02
JP2011255868A (ja) 201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9668B2 (en) Air guide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US7798511B2 (en) Steering system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CN102295039B (zh) 骑跨式车辆
EP3277563B1 (en) Lighting device structure including auxiliary illumination
EP2743160B1 (en) Rear structure of a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EP2532574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1624083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
EP2949555B1 (en) Motorcycle
CN102295042A (zh) 骑乘式车辆
US9714062B2 (en) Saddle-ride-type vehicle
US20200096168A1 (en) Lamp body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02295041A (zh) 骑乘式车辆
JP202115502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EP3277565B1 (en) Inner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CN102815353B (zh) 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
CN104010931B (zh) 跨骑式车辆
CN102001388A (zh) 机动二轮车
WO2016156895A1 (en) Headlight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EP3002188B1 (en) Saddle-type ride vehicle
WO2015084272A1 (en) Motorcycle side cover structure
US20230202602A1 (en) Saddled vehicle
CN105501335A (zh) 车身后部构造
WO2015152840A1 (en) Front garnish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JP2860342B2 (ja) 小型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JP53354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インカ取り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