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1841A -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1841A
CN110191841A CN201780080679.1A CN201780080679A CN110191841A CN 110191841 A CN110191841 A CN 110191841A CN 201780080679 A CN201780080679 A CN 201780080679A CN 110191841 A CN110191841 A CN 110191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ide cover
center
sadd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06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1841B (zh
Inventor
前田康幸
中西孝文
大石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1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1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1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1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使得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能够简化。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具备前罩(30),该前罩(30)具有左右设置为一对的侧罩(50L、50R)和设置在左右的侧罩(50L、50R)之间的中央罩(51),设置于中央罩(51)的左右侧部的卡合部(78、79)与分别设置于左右的侧罩(50L、50R)的被卡合部(70、71)卡合,由此,中央罩(51)与左右的侧罩(50L、50R)连结为一体。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中,公知以下这样的前罩结构:用兼作电池保持部件的连结部件和十字板连结左右的侧罩,用中央罩覆盖左右的侧罩之间的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参照)。在专利文献1中,中央罩被连结于连结部件和腿部护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44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前罩结构中,由于用连结部件和专用的十字板左右连结侧罩,因此部件个数增加,并且结构变复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得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的结构能够简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具备前罩30,该前罩30具有左右设置为一对的侧罩50L、50R和设置在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之间的中央罩51,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的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中央罩51的左右侧部的卡合部78、79与分别设置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被卡合部70、71卡合,由此所述中央罩51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连结为一体。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具备将左右的该侧罩50L、50R彼此连结的相互连结部52,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通过借助所述被卡合部70、71与所述中央罩51连结而被定位。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分别具备罩部53和灯体部54,所述被卡合部70、71设置于所述灯体部54的壳体61,并且该壳体61沿着所述侧罩50L、50R与所述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配置。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分别具备罩部53和灯体部54,所述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所述灯体部54的壳体61,并且,该壳体61沿着所述侧罩50L、50R与所述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配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灯体部54的所述壳体61具备被固定至车体侧的前部的前部固定部68。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后部,设置有与固定于车体侧的腿部护罩32、33卡定的卡定部53e、53f。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所述中央罩51的左右上部设置有被紧固至紧固部32a的被紧固部83,所述紧固部32a设置于固定在车体侧的腿部护罩32的上部。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在所述相互连结部52处通过贯插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中的一根销部件75而连结,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以所述销部件75为中心的转动被所述中央罩51限制。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前罩30形成为越接近其前端侧车宽方向的宽度越小,并且,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缘部61b形成为越接近所述前端侧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接近,所述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所述侧缘部61b的前端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具备前罩,该前罩具有左右设置为一对的侧罩和设置于左右的侧罩之间的中央罩,设置于中央罩的左右侧部的卡合部与分别设置于左右的侧罩的被卡合部卡合,由此中央罩与左右的侧罩连结为一体。由此,通过中央罩能够连结左右的侧罩,因此能够省略专用的连结部件,能够简化前罩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侧罩具备将左右的侧罩彼此连结的相互连结部,左右的侧罩通过借助被卡合部与中央罩连结而被定位。根据该结构,通过相互连结部能够提高前罩的强度,因此能够降低中央罩的卡合部承担的强度负担,能够简化中央罩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侧罩分别具备罩部和灯体部,被卡合部设置于灯体部的壳体,并且壳体沿着侧罩与中央罩相接合的接合部配置。根据该结构,通过沿着侧罩与中央罩之间的接合部配置的灯体部的壳体,能够有效地提高侧罩的刚性,并且,能够以沿着接合部的方式配置被卡合部,能够提高被卡合部的配置自由度。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相互连结部设置于灯体部的壳体,并且壳体沿着侧罩与中央罩相接合的接合部配置。根据该结构,通过沿着侧罩与中央罩之间的接合部配置的灯体部的壳体,能够有效地提高侧罩的刚性,并且能够提高相互连结部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灯体部的壳体具备被固定至车体侧的前部的前部固定部。根据该结构,利用壳体的前部固定部能够以高强度将侧罩固定至车体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左右的侧罩的后部设置有与固定于车体侧的腿部护罩卡定的卡定部。根据该结构,即使不设置将侧罩直接固定至车体侧的固定部件,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侧罩固定至腿部护罩。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中央罩的左右上部设置有被紧固至紧固部的被紧固部,该紧固部设置于固定在车体侧的腿部护罩的上部。根据该结构,即使不设置将中央罩直接固定至车体侧的固定部件,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中央罩固定至腿部护罩的紧固部。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侧罩在相互连结部处通过贯插于左右的侧罩的一根销部件而连结,左右的侧罩的以销部件为中心的转动被中央罩限制。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将销部件贯插至左右的侧罩的简单结构来连结左右的侧罩,并且,能够利用中央罩以简单的结构限制侧罩的转动。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前罩形成为越接近其前端侧车宽方向的宽度越小,并且,左右的侧罩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缘部形成为越接近前端侧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接近,相互连结部设置于左右的侧罩的侧缘部的前端部。根据该结构,前罩越接近其前端侧车宽方向的宽度越小,因此前罩的气动力特性佳。而且,相互连结部设置于越接近前端侧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接近的侧罩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缘部的前端部,因此能够紧凑地设置相互连结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的右视图。
图2是从左前方侧观察具有侧罩的安装部的电池壳体相对于车体框架的固定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左前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4是在拆下中央罩的状态下从左前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后方侧观察前罩的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4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4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4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4中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5中的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从左侧方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13是沿图12中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从侧方侧观察下侧腿部护罩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15是沿图12中的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左右的侧罩和中央罩组装成一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前罩的拆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中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此外,图中存在用标号“右”表示车体右方的情况。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1的右视图。另外,在图1中,对于左右设置为一对的部件,包括标号在内,仅仅图示右侧的部件。
自动二轮车1是这样的车辆:在车体框架10支承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11,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的前叉12被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0的前端,支承后轮3的摆臂13设置于车体框架10的后部侧。自动二轮车1是供乘员跨骑落座的座椅14设置于车体框架10的后部上方的鞍乘型车辆。
车体框架10具备前立管15、主框架16、左右一对后部框架17、17以及枢轴框架18。
前立管15设置于车体框架10的前端部,位于车宽的中央。
主框架16从前立管15沿着车宽的中央一根地向后下方延伸。
后部框架17、17是从主框架16的后部向左右分支并向后方延伸的管状的框架。各后部框架17具备:前侧延伸部17a,其从主框架16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倾斜部17b,其从前侧延伸部17a的后端前低后高地延伸;以及后侧延伸部17c,其从倾斜部17b的上端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
枢轴框架18从前侧延伸部17a、17a的后部侧向下方延伸。
前叉12以能够转向的方式由前立管15支承。在前叉12的上部设置有转向手柄12a。
摆臂13的前端部轴支承于沿车宽方向贯通枢轴框架18的枢轴19,摆臂13以枢轴19为中心上下摆动。后轮3轴支承于摆臂13的后端部。
在摆臂13的后部与后部框架17、17的后侧延伸部17c、17c之间架设有后悬架20、20。
发动机11具备曲轴箱21和从曲轴箱21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的气缸部22。发动机11是气缸部22的轴线22a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水平发动机。
发动机11以从车体框架10悬吊的方式支承在枢轴框架18的前方。
发动机11的动力通过连接发动机11与后轮3的驱动链(未图示)而传递到后轮3。
发动机11的进气装置41(图14)配置于气缸部22的上方。
发动机11的排气管23从气缸部22的下部向后方延伸,并与后轮3的侧方的消音器24连接。
自动二轮车1具备燃料箱26和能够收纳头盔等物品的收纳箱25。
收纳箱25是上表面开口的箱。收纳箱25配置在倾斜部17b、17b的前方且前侧延伸部17a、17a的上方,并支承于后部框架17、17。
燃料箱26位于收纳箱25的上部的后方且后轮3的上方,并配置在左右的后侧延伸部17c、17c之间。
座椅14从上方覆盖收纳箱25和燃料箱26。座椅14通过设置于收纳箱25的前端部的上部的铰链部(未图示)而与收纳箱25连结。座椅14能够以铰链部为中心向前后方向转动。
座椅14一体地具备驾驶者用的前侧座椅14a和同乘者用的后侧座椅14b。
自动二轮车1具备车体罩29,车体罩29覆盖由车体框架10和发动机11等构成的车体。
车体罩29是对一般的合成树脂进行成型而得到的成型品。车体罩29具备:前罩30,其从前方覆盖前立管15等;顶罩31,其覆盖转向手柄12a的中央部;上侧腿部护罩32,其位于座椅14的前方;以及下侧腿部护罩33(腿部护罩),其在上侧腿部护罩32(腿部护罩)的下方覆盖气缸部22。
此外,车体罩29具备:左右一对后侧罩34、34,它们覆盖座椅14的下方部分;以及后中央罩35,其从上方覆盖座椅14的后方部分。
而且,自动二轮车1具备后挡泥板36和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37。
供就座于座椅14的驾驶者放置脚的左右一对踏板38、38被设置于曲轴箱21的外侧方。
在前立管15的前表面的下部固定有电池壳体39。电池壳体39设置于前罩30的内侧,并被前罩30从前方覆盖。
图2是从左前方侧观察后述的具有侧罩的安装部的电池壳体39相对于车体框架10的固定状态的立体图。
电池壳体39是其前表面部39a开口的箱状的壳体,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前表面部39a以前低后高的方向固定于前立管15的前部。
电池40从前表面部39a收纳在电池壳体39内,并通过设置于前表面部39a的带部件39b而被固定。
电池壳体39具备从前表面部39a的左右下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且下方延伸的作为安装部的罩撑架39c、39c。
图3是从左前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前部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3所示,前罩30具备:侧罩50L、50R,它们以成一对的方式设置于车体框架10的前部的左右侧方;以及中央罩51,其设置在左右的侧罩50L、50R之间。侧罩50L、50R和中央罩51是树脂成型品。
前罩30的上部30a从前方和左右的侧方覆盖前立管15,下部30b从前立管15的左右侧方向后下方延伸。
前罩30的上部30a形成为从后部越接近其前端侧车宽方向的宽度越小,并且,前罩30形成为在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
前罩30的下部30b在前立管15的下方从左右侧方覆盖前轮2与发动机11的前部之间的部分。
下侧腿部护罩33是在前侧座椅14a的前下方从左右侧方覆盖主框架16的后部和发动机11的前部的罩,以左右成一对的方式设置。此外,下侧腿部护罩33与前罩30的下部30b的后缘连续地设置,并延伸到前侧座椅14a的下方。
上侧腿部护罩32是从后方侧覆盖前立管15和主框架16的罩,与前罩30的上部30a的后缘、前罩30的下部30b的上缘、以及下侧腿部护罩33的上缘连续地设置。
上侧腿部护罩32和下侧腿部护罩33是位于踏板38、38的前方且前罩30的后方的罩,从前方覆盖驾驶者的腿。
顶罩31设置于前罩30的上端上方。在顶罩31的前表面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前照灯31a。
图4是在拆下中央罩51的状态下从左前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前部的立体图。图5是从后方侧观察前罩30、和后述的灯体部54的壳体61与中央罩51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5中所示的中心线C是位于车宽的中央的线。
参照图3~图5,中央罩51在车宽的中央配置于前立管15的前方,并从前方覆盖前立管15。中央罩51拆装自如地配置,以便于配置在前立管15的前方保险丝,主开关、布线耦合器、电池40、以及灯体部54的方向指示灯的阀(发光体60)等部件的维护检查。
左右的侧罩50L、50R分别设置在中央罩51的左右。侧罩50L、50R从侧方覆盖车体框架10的前部和进气装置41(图14)。
左右的侧罩50L、50R除了其前端部以外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左右的侧罩50L、50R通过分别与配置在左右的侧罩50L、50R之间的中央罩51卡合而彼此连结。此外,侧罩50L、50R通过设置于其前端部的相互连结部52而彼此连结。
左右的侧罩50L、50R形成为左右大致对称。
侧罩50L、50R具备板状的罩部53、53和安装于罩部53、53的灯体部54、54。
罩部53、53一体地具备:侧罩前表面部53a、53a,它们构成前罩30的上部30a的侧部;以及侧罩侧面部53b、53b,它们从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外侧缘向后下方延伸。侧罩侧面部53b、53b构成前罩30的下部30b。
侧罩前表面部53a、53a设置成在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地倾斜。
在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内表面,作为安装灯体部54、54的灯体固定部,如图5所示分别安装有后侧固定部55a、中间固定部55b以及前侧固定部55c。
后侧固定部55a从侧罩前表面部53a的上部的后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中间固定部55b在侧罩前表面部53a上从后侧固定部55a的前下方的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前侧固定部55c在侧罩前表面部53a上从中间固定部55b的前下方的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位于侧罩前表面部53a的前端部。
此外,在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前端部设置有从其内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前侧前罩固定部56、56。前侧前罩固定部56、56位于比前侧固定部55c、55c靠前方的位置。
侧罩50L、50R的灯体部54、54以前低后高的姿态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
灯体部54、54配置成沿着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缘部,灯体部54、54从该内缘部的后端延伸到前端部。灯体部54、54沿着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上述内缘部从其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前下方倾斜地延伸。
灯体部54、54具备:发光体60、60(图4);支承发光体60、60的壳体61、61;以及安装于壳体61、61并覆盖发光体60、60的灯罩62、62。灯体部54、54是方向指示灯。
壳体61、61沿着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上述内缘部前后延伸。发光体60、60容纳在壳体61、61的前表面侧的灯体容纳部内。
灯罩62、62是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的罩,安装于壳体61、61的前表面,覆盖壳体61、61的大致整个前表面。
灯体部54、54安装于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内表面侧,灯罩62、62从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表面向前方露出。
壳体61、61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如图5所示,壳体61、61分别具备固定于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撑架,作为该撑架具有:后侧撑架63a,其固定于后侧固定部55a;中间撑架63b,其固定于中间固定部55b;以及前侧撑架63c,其固定于前侧固定部55c。
后侧撑架63a、中间撑架63b以及前侧撑架63c从壳体61、6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缘部即外缘部61a、61a(图5)向下方延伸。
后侧撑架63a通过从后上方贯插于后侧固定部55a和后侧撑架63a的锁紧部件65而固定于侧罩前表面部53a。锁紧部件65是具有与后侧固定部55a和后侧撑架63a嵌合的轴部的锁紧部件,通过沿轴向插拔而容易拆装。
中间撑架63b通过螺栓66而固定于侧罩前表面部53a,该螺栓66从车宽方向内侧贯插于中间撑架63b并紧固于中间固定部55b。
前侧撑架63c通过螺栓67而固定于侧罩前表面部53a,该螺栓67从车宽方向内侧贯插于前侧撑架63c并紧固于前侧固定部55c。
此外,壳体61、61具备从外缘部61a、61a向下方延伸的车体安装撑架68、68(前部固定部)。车体安装撑架68、68在壳体61、61的前端部处与前侧撑架63c、63c一体地形成。车体安装撑架68、68位于前侧撑架63c、63c的后方。
壳体61、6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缘部即内缘部61b、61b(侧缘部)构成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车宽方向上的内缘部。此外,内缘部61b、61b的位置与灯罩62、62的车宽方向上的内缘部的位置大致一致。
内缘部61b、61b从其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前下方倾斜地延伸。即,左右的内缘部61b、61b之间的距离越接近前端侧越小。
壳体61、61具备:板状的后侧被卡合部70、70(被卡合部),其从内缘部61b、61b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以及板状的前侧被卡合部71、71(被卡合部),其从内缘部61b、61b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后侧被卡合部70、70具备卡合孔70a、70a。前侧被卡合部71、71具备卡合孔71a、71a。
此外,左侧的壳体61具备从内缘部61b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板状的内侧延伸部72L。右侧的壳体61也具备从内缘部61b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板状的内侧延伸部72R。内侧延伸部72L、72R位于前侧被卡合部71、71的前方,并且与前侧被卡合部71、71形成为一体。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内侧延伸部72L、72R、前侧被卡合部71、71以及后侧被卡合部70、70沿着中央罩51前低后高地倾斜。
内侧延伸部72L、72R比前侧被卡合部71、71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在车宽的中央部在其板厚方向上彼此重叠。
图6是沿图4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此处,在图6中,如图3那样图示出安装了中央罩51的状态的截面。
参照图4~图6,在内侧延伸部72L、72R设置有沿内侧延伸部72L、72R的板厚方向贯通内侧延伸部72L、72R的卡合孔73、74。卡合孔73、74位于车宽的中央。
内侧延伸部72L、72R通过从前上方贯插于卡合孔73、74中的作为固定件的销部件75而彼此连结。销部件75是具有与卡合孔73、74嵌合的轴部75a的锁紧部件,通过沿轴向插拔而容易拆装。
即,相互连结部52由内侧延伸部72L、72R构成,左右的侧罩50L、50R通过相互连结部52而彼此连结。
图7是沿图6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如图5~图7所示,侧罩50L、50R的各前侧固定部55c具备:台座部55c1,其从侧罩前表面部53a的内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嵌合部55c2,其从台座部55c1的末端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以及螺纹孔部55c3,螺栓67被紧固至该螺纹孔部55c3。螺纹孔部55c3在嵌合部55c2和台座部55c1的内部沿车宽方向延伸。
各壳体61的前侧撑架63c具备供嵌合部55c2嵌合的孔63c1。
各壳体61在前侧撑架63c的孔63c1与嵌合部55c2嵌合的状态下被夹持在螺栓67的头部与台座部55c1之间。
另外,中间固定部55b(图5)、中间撑架63b以及螺栓66也与图7同样地构成。
图8是沿图4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3~图8,中央罩51是在车宽的中央以侧视观察时前低后高的方式延伸的板状的罩。中央罩51以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在上下全长的大致整体范围内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平缓地弯曲。
中央罩51形成为占据左右的壳体61、61的内缘部61b、61b之间的大致整个空间的形状。
如图3所示,中央罩51的前缘部51a与侧罩前表面部53a、53a的前缘部53c、53c连续。
中央罩51的后缘部51b与灯体部54、54的后端部54a、54a连续。
中央罩51的左右的侧缘部51c、51c形成为沿着壳体61、61的内缘部61b、61b,侧缘部51c、51c从其后端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前下方倾斜地延伸。
在中央罩51安装于侧罩50L、50R的状态下,形成了侧缘部51c、51c与内缘部61b、61b相接合的接合部76、76。
壳体61、61沿着前后延伸的接合部76、76安装于罩部53、53,因此通过壳体61、61能够有效地提高罩部53、53的刚性。
如图5和图8所示,中央罩51具有保持侧罩50L、50R的相对位置的卡合部78、79的。详细而言,中央罩51具备:后侧卡合部78、78(卡合部),其从侧缘部51c、51c的内表面的后部向下方延伸;以及前侧卡合部79,79(卡合部),其从侧缘部51c、51c的内表面的前部向下方延伸。
后侧卡合部78、78从前上方贯插于壳体61、61的后侧被卡合部70、70的卡合孔70a、70a中。
后侧卡合部78、78是通过卡扣方式与卡合孔70a、70a嵌合的突起部,通过相对于卡合孔70a、70a插拔而容易拆装。
前侧卡合部79、79从前上方贯插于壳体61、61的前侧被卡合部71、71的卡合孔71a、71a中。
前侧卡合部79、79是通过卡扣方式与卡合孔71a、71a嵌合的突起部,通过相对于卡合孔71a、71a插拔而容易拆装。
图9是沿图4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此处,在图9中,如图3那样图示出安装了中央罩51的状态的截面。
参照图4~图6和图9,中央罩51具备从侧缘部51c、51c的内表面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前端侧撑架部81、81。在前端侧撑架部81、81形成有卡合孔81a、81a。
中央罩51的前端侧撑架部81、81通过从下方与侧罩50L、50R的前侧前罩固定部56、56的孔56a、56a和卡合孔81a、81a卡合的固定件82、82,而与前侧前罩固定部56、56连结。由此,中央罩51相对于侧罩50L、50R在前后左右方向上被定位。固定件82、82作为具备与孔56a、56a和卡合孔81a、81a嵌合的轴部82a的锁紧部件,通过沿轴向进行插拔而容易拆装。此外,固定件82、82被安装成在插入于孔56a、56a和卡合孔81a、81a的状态下能够借助间隙而在前后方向进行少许移动。
图10是沿图4中的X-X线的剖视图。此处,在图9中,如图3那样图示出安装了中央罩51的状态的截面。
参照图4、图5和图10,中央罩51具备从后缘部51b的内表面向下方延伸的后端侧撑架部83、83(被紧固部)。后端侧撑架部83、83分别设置于后缘部51b(中央罩51的上部)的左右端部。
后端侧撑架部83、83具备螺母部83a、83a,固定中央罩51的螺栓84、84被紧固至螺母部83a、83a。螺母部83a、83a例如是安装于后端侧撑架部83、83的锁紧螺母。
拆下这些螺栓84、84,并且,沿着固定件82(锁紧部件)的轴部82a从中央罩51的前端侧撑架部81、81的卡合孔81a、81a拔出,进而,解除通过所述的卡扣方式嵌合的后侧与前侧的各卡合部78,79,由此能够拆卸中央罩51。
上侧腿部护罩32在与中央罩51的后缘部51b相接合的上端部具备固定孔部32a、32a(紧固部)。
中央罩51的后缘部51b通过使从后方贯插于上侧腿部护罩32的固定孔部32a、32a中的螺栓84、84紧固于螺母部83a、83a而与上侧腿部护罩32连结。
上侧腿部护罩32通过未图示的固定部而被固定至车体框架10侧。即,中央罩51借助上侧腿部护罩32被固定至车体框架10侧。
图11是沿图5中的XI-XI线的剖视图。此处,在图11中,电池壳体39也与壳体61一起图示。
参照图2、图5和图11,电池壳体39的罩撑架39c、39c具备螺母部39d、39d。对侧罩50L、50R的壳体61、61进行固定的螺栓86、86被紧固至螺母部39d、39d。螺母部39d、39d例如是安装于罩撑架39c、39c的锁紧螺母。
壳体61、61的车体安装撑架68、68具备固定孔部68a、68a。
车体安装撑架68、68通过从车宽方向外侧贯插于固定孔部68a、68a并与螺母部39d、39d紧固的螺栓86、86,而与电池壳体39的罩撑架39c、39c连结。
即,侧罩50L、50R借助壳体61、61和电池壳体39固定于车体框架10侧。电池壳体39支承重量比较大的电池40,电池壳体39由于刚性大,因此能够良好地支承侧罩50L、50R。
参照图3和图4,电池壳体39位于前罩30的内侧空间的下部。电池壳体39的左右侧部被前侧被卡合部71、71和内侧延伸部72L、72R从前方覆盖。
电气系统的保险丝盒87配置在中央罩51与电池壳体39之间。
图12是从左侧方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前部的立体图。图13是沿图12中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如图12所示,侧罩50L、50R的罩部53、53的左右的后缘部53d、53d与上侧腿部护罩32的左右的侧缘部32b、32b相接合。
从侧方观察,后缘部53d、53d具备从其上端前低后高地延伸的部分和从该部分的下端前高后低地延伸的部分。
如图13所示,左右的罩部53、53具备从后缘部53d、53d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卡定部53e、53e。
此外,上侧腿部护罩32在侧缘部32b、32b具备供卡定部53e、53e从车宽方向外侧插入的卡定孔32c、32c。
即,侧罩50L、50R通过使卡定部53e、53e与卡定孔32c、32c卡定,后缘部53d、53d被固定于上侧腿部护罩32。
而且,侧罩50L、50R通过设置在罩部53、53上的其他多个卡定部、例如设置于图5的侧罩50L、50R的侧部的卡扣方式的卡定部79′(图5)等,也与上侧腿部护罩32卡定。
图14是从侧方侧观察下侧腿部护罩33的周边部的立体图。此处,在图14中,图示出拆下了侧罩50L、50R的状态。
下侧腿部护罩33、33通过多个固定部而固定于车体侧。例如下侧腿部护罩33、33的上部通过卡定件33f而安装于侧腿部护罩32,下侧腿部护罩33、33的下部通过从车宽方向外侧贯插的螺栓88、88而紧固于车体侧的撑架89、89(图15)。
在下侧腿部护罩33、33的前部的上部设置有卡定孔33a。而且,在用于安装侧罩侧面部53b、53b的后端部的下侧腿部护罩33、33的前部的下部,设置有卡定孔33b和从车宽方向内侧贯插于该卡定孔33b中的卡定件33c。
如图12所示,在侧罩侧面部53b、53b的后部的上部设置有卡定部53f、53f,卡定部53f、53f从车宽方向外侧贯插于下侧腿部护罩33、33的卡定孔33a、33a中而被卡定。
此外,在侧罩侧面部53b、53b的后部的下部设置有卡定部53j(图1),下侧腿部护罩33、33的卡定件33c(图14)从车宽方向内侧贯插至卡定部53j而被卡定。
图15是沿图14中的XV-XV线的剖视图。
如图12、图14和图15所示,各侧罩侧面部53b具备:前侧倾斜面53g,其以随着从其前缘接近后方侧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以及后侧倾斜面53h,其以随着从前侧倾斜面53g的后端接近后方侧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
此外,各下侧腿部护罩33在其前部具备:内侧倾斜面33d,其从侧罩侧面部53b的内侧且后侧倾斜面53h的前方侧与后侧倾斜面53h大致平行地设置;以及平坦面33e,其从内侧倾斜面33d的后端改变角度地向后侧倾斜面53h的后方延伸。各下侧腿部护罩33的后部从平坦面33e的后端向后方且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
由前侧倾斜面53g、后侧倾斜面53h、内侧倾斜面33d以及平坦面33e形成使下侧腿部护罩33的内侧的空气通向下侧腿部护罩33的外侧的空气通路90。
内侧倾斜面33d与后侧倾斜面53h对置。在内侧倾斜面33d的前端与前侧倾斜面53g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后侧倾斜面53h的后端与平坦面33e之间形成有间隙。
从前方侧流入侧罩侧面部53b的内侧的行驶风的一部分W1沿着下侧腿部护罩33的内表面流到气缸部22的侧面侧。此外,从前方侧流入侧罩侧面部53b的内侧的行驶风的另一部分W2穿过空气通路90,从后侧倾斜面53h的后端与平坦面33e之间的间隙向后方排出。
图16是示出左右的侧罩50L、50R和中央罩51组装成一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此处,对前罩30向车体的组装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5等,通过在罩部53、53上安装灯体部54、54,左右的侧罩50L、50R被组装起来。详细而言,灯体部54、54通过锁紧部件65、65、螺栓66、66以及螺栓67、67而被固定。
接下来,在相互连结部52中贯插销部件75,由此临时组装了左右的侧罩50L、50R。在该状态下,通过一根销部件75能够容易地连结侧罩50L、50R,但侧罩50L、50R能够以销部件75为中心相互转动。
接下来,通过在侧罩50L、50R连结中央罩51,形成了图16所示的侧罩50L、50R和中央罩51成为一体的小组装体91、即前罩30。
详细而言,通过使后侧卡合部78、78和前侧卡合部79、79插入侧罩50L、50R的后侧被卡合部70、70和前侧被卡合部71、71而卡合,中央罩51被固定于侧罩50L、50R。这样,仅通过插入中央罩51就能够与侧罩50L、50R连结,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小组装体91。
此外,在小组装体91的状态下,如图16所示,侧罩50L、50R通过中央罩51彼此被定位而不能转动。因此,在组装作业时容易处理小组装体91。
而且,在小组装体91的状态下,侧罩50L、50R还通过贯插于前侧前罩固定部56、56的固定件82、82与中央罩51连结。
此外,如图2所示,电池壳体39为固定于车体框架10的状态。
接下来,小组装体91被安装至车体侧。详细而言,如图5和图10所示,小组装体91中,中央罩51的后端侧撑架部83、83通过螺栓84、84而与上侧腿部护罩32连结。
而且,参照图5和图11,小组装体91中,壳体61、61的车体安装撑架68、68通过螺栓86、86而与电池壳体39的罩撑架39c、39c连结。
即,前罩30(小组装体91)借助上侧腿部护罩32和电池壳体39而固定于车体。
此外,前罩30通过使设置在其后部的卡定部53e、53e(图13)等卡定部卡定于上侧腿部护罩32、并且使卡定部53f、53f(图12)和卡定部53j、53j(图1)等卡定部卡定于下侧腿部护罩33,而被卡定于车体侧。
图17是示出前罩30的拆装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前罩30组装至车体时,如图16那样能够使前罩30在为小组装体91的状态下安装于车体侧,因此即使是前罩30被分割为侧罩50L、50R和中央罩51的结构,也能够简化前罩30向车体的组装工序,组装非常容易。
此外,在自动二轮车1的成品车状态下,如图17所示,能够以单体状态从车体侧仅仅拆卸中央罩51。在该状态下,能够从左右的侧罩50L、50R之间的空间接近电池40、保险丝盒87、电气系统耦合器、以及方向指示灯的发光体60等部件,能够提高维护性。
此外,在仅拆下了中央罩51的状态下,侧罩50L、50R固定于车体侧且被定位,因此即使拆下中央罩51,侧罩50L、50R的位置也不会偏移。因此,在仅拆卸中央罩51而维护了电池40等部件后,能够容易地将中央罩51再组装于车体侧,维护性良好。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的前罩结构具备前罩30,前罩30具有左右设置为一对的侧罩50L、50R和设置在左右的侧罩50L、50R之间的中央罩51,设置于中央罩51的左右侧部的后侧卡合部78、78和前侧卡合部79、79与分别设置于左右的侧罩50L、50R的后侧被卡合部70、70和前侧被卡合部71、71卡合,从而中央罩51与左右的侧罩50L、50R连结成一体。由此,能够通过中央罩51连结左右的侧罩50L、50R,因此能够省略专用的连结部件,能够简化前罩30的结构。
此外,左右的侧罩50L、50R具备将左右的侧罩50L、50R彼此连结的相互连结部52,左右的侧罩50L、50R通过借助后侧被卡合部70、70和前侧被卡合部71、71与中央罩51连结而被定位。由此,能够通过相互连结部52提高前罩30的强度,能够降低中央罩51的后侧被卡合部70、70和前侧被卡合部71、71承担的强度负担,能够简化中央罩51的结构。
此外,左右的侧罩50L、50R分别具备罩部53、53和灯体部54、54,后侧被卡合部70、70和前侧被卡合部71、71设置于灯体部54、54的壳体61、61,并且壳体61、61沿着侧罩50L、50R与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76配置。由此,通过沿着侧罩50L、50R与中央罩51之间的接合部76、76配置的灯体部54、54的壳体61、61,能够有效地提高侧罩50L、50R的刚性,并且能够以沿着接合部76、76的方式配置后侧被卡合部70、70和前侧被卡合部71、71,能够提高后侧被卡合部70、70和前侧被卡合部71、71的配置自由度。
而且,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灯体部54、54的壳体61、61,并且,壳体61、61沿着侧罩50L、50R与中央罩51之间的接合部76、76配置。由此,通过沿着侧罩50L、50R与中央罩51之间的接合部76、76配置的灯体部54、54的壳体61、61,能够有效地提高侧罩50L、50R的刚性,并且,能够提高相互连结部52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
此外,灯体部54、54的壳体61、61具备被固定至车体侧的前部的车体安装撑架68、68,因此能够利用壳体61、61的车体安装撑架68、68以高强度将侧罩50L、50R固定至车体侧。
此外,在左右的侧罩50L、50R的后部设置有与固定于车体侧的上侧腿部护罩32卡定的卡定部53e、53e、以及被固定至下侧腿部护罩33的卡定部53f、53f、53j、53j。因此,即使不设置将侧罩50L、50R直接固定于车体侧的固定部件,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侧罩50L、50R固定至上侧腿部护罩32和下侧腿部护罩33。
此外,在中央罩51的左右上部设置有被紧固至固定孔部32a、32a的后端侧撑架部83、83,固定孔部32a、32a设置在固定于车体侧的上侧腿部护罩32的上部。因此,即使不设置将中央罩51直接固定至车体侧的固定部件,也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中央罩51固定至上侧腿部护罩32的固定孔部32a、32a。
此外,左右的侧罩50L、50R在相互连结部52处通过贯插于左右的侧罩50L、50R中的一根销部件75而连结,左右的侧罩50L、50R的以销部件75为中心的转动被中央罩51限制。由此,能够以将销部件75贯插至左右的侧罩50L、50R的简单结构来连结左右的侧罩50L、50R,并且,能够利用中央罩51以简单的结构限制侧罩50L、50R的转动。由此,能够将前罩30作为小组装体91相对于车体一体地进行拆装,组装性和可维护性提高。
此外,前罩30形成为越接近其前端侧车宽方向的宽度越小,并且,左右的侧罩50L、50R的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内缘部61b、61b形成为越接近前端侧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接近,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左右的侧罩50L、50R的内缘部61b、61b的前端部。由此,前罩30越接近其前端侧车宽方向的宽度越小,因此前罩30的气动力特性良好。而且,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越接近前端侧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接近的侧罩50L、50R的车宽方向的内缘部61b、61b的前端部,因此能够紧凑地设置相互连结部52。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侧罩50L、50R具备罩部53、53和灯体部54、54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不具备灯体部54、54,而用中央罩51直接连结左右的罩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自动二轮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备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鞍乘型车辆、具备四个以上车轮的鞍乘型车辆、以及速可达等鞍乘型车辆。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30:前罩;
32:上侧腿部护罩(腿部护罩);
32a、32a:固定孔部(紧固部);
33:下侧腿部护罩(腿部护罩);
50L、50R:侧罩;
51:中央罩;
52:相互连结部
53、53:罩部;
53e、53e:卡定部;
53f、53f、53j、53j:卡定部;
54、54:灯体部;
61、61:壳体;
61b、61b:内缘部(侧缘部);
68、68:车体安装撑架(前部固定部);
70、70:后侧被卡合部(被卡合部);
71、71:前侧被卡合部(被卡合部);
75:销部件;
76、76:接合部;
78、78:后侧卡合部(卡合部);
79、79:前侧卡合部(卡合部);
83、83:后端侧撑架部(被紧固部)。

Claims (9)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具备前罩(30),该前罩(30)具有左右设置为一对的侧罩(50L、50R)和设置在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之间的中央罩(51),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的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中央罩(51)的左右侧部的卡合部(78、79)与分别设置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被卡合部(70、71)卡合,由此所述中央罩(51)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连结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具备将左右的该侧罩(50L、50R)彼此连结的相互连结部(52),
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通过借助所述被卡合部(70、71)与所述中央罩(51)连结而被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分别具备罩部(53)和灯体部(54),
所述被卡合部(70、71)设置于所述灯体部(54)的壳体(61),并且该壳体(61)沿着所述侧罩(50L、50R)与所述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分别具备罩部(53)和灯体部(54),
所述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所述灯体部(54)的壳体(61),并且,该壳体(61)沿着所述侧罩(50L、50R)与所述中央罩(51)相接合的接合部(76)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体部(54)的所述壳体(61)具备被固定至车体侧的前部的前部固定部(68)。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后部,设置有与固定于车体侧的腿部护罩(32、33)卡定的卡定部(53e、53f、53j)。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罩(51)的左右上部设置有被紧固至紧固部(32a)的被紧固部(83),所述紧固部(32a)设置于固定在车体侧的腿部护罩(32)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在所述相互连结部(52)处通过贯插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中的一根销部件(75)而连结,
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以所述销部件(75)为中心的转动被所述中央罩(51)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30)形成为越接近其前端侧车宽方向的宽度越小,并且,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缘部(61b)形成为越接近所述前端侧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接近,
所述相互连结部(52)设置于左右的所述侧罩(50L、50R)的所述侧缘部(61b)的前端部。
CN201780080679.1A 2017-01-18 2017-01-18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Active CN1101918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1485 WO2018134902A1 (ja) 2017-01-18 2017-01-18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1841A true CN110191841A (zh) 2019-08-30
CN110191841B CN110191841B (zh) 2021-07-06

Family

ID=62907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0679.1A Active CN110191841B (zh) 2017-01-18 2017-01-18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52903B2 (zh)
CN (1) CN110191841B (zh)
BR (1) BR112019009885B1 (zh)
PH (1) PH12019501559A1 (zh)
WO (1) WO2018134902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8156A1 (en) * 2003-02-17 2004-09-30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end components for a saddle-type vehicle
CN101249857A (zh) * 2007-02-22 2008-08-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前部车身罩结构
CN102164813A (zh) * 2008-09-26 2011-08-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盖的紧固结构
CN102295039A (zh) * 2010-06-11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跨式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0899B2 (ja) * 2003-02-17 2009-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JP4527015B2 (ja) * 2005-06-29 2010-08-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カバー取付構造
JP4836254B2 (ja) * 2006-09-29 2011-1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灯体ユニットの支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8156A1 (en) * 2003-02-17 2004-09-30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end components for a saddle-type vehicle
CN101249857A (zh) * 2007-02-22 2008-08-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前部车身罩结构
CN102164813A (zh) * 2008-09-26 2011-08-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盖的紧固结构
CN102295039A (zh) * 2010-06-11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跨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52903B2 (ja) 2020-09-09
BR112019009885A2 (pt) 2019-08-13
PH12019501559A1 (en) 2020-03-02
JPWO2018134902A1 (ja) 2019-11-07
CN110191841B (zh) 2021-07-06
WO2018134902A1 (ja) 2018-07-26
BR112019009885B1 (pt)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2067B2 (en) Lighting device structure including auxiliary illumination
EP3213985B1 (en) Air-clean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9016769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US20090008900A1 (en) Step holder mounting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EP2767463B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CN102673690B (zh) 带整流罩车辆
KR101114080B1 (ko) 자동 이륜차의 배선 유지 구조
CN110191841A (zh) 鞍乘型车辆的前罩结构
KR100941354B1 (ko) 램프 본체 유닛의 지지 구조를 갖는 차량
JP574853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ポジションライト、前照灯構造及びカウル構造
CN110392654A (zh) 鞍乘型车辆的后挡泥板支承结构
JP4520382B2 (ja) 自動2輪車の車体カバー
JP3877824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CN110402220A (zh) 鞍乘型车辆的仪表安装结构
JP69377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TW200528342A (en) Body structure of scooter type vehicle
CN101712349A (zh) 机动二轮车
JP2009173220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灯火器配置構造
JP2021084483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397168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灯火器支持装置
JPH11321744A (ja) 自動二輪車用の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CN107878630A (zh)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CN106364606A (zh) 跨骑型车辆
CN105235791A (zh) 骑乘型车辆
JP53354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インカ取り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