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8388C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8388C
CN100398388C CNB2005101031578A CN200510103157A CN100398388C CN 100398388 C CN100398388 C CN 100398388C CN B2005101031578 A CNB2005101031578 A CN B2005101031578A CN 200510103157 A CN200510103157 A CN 200510103157A CN 100398388 C CN100398388 C CN 1003983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cover plate
motor bike
fixed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31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9096A (zh
Inventor
小屋孝男
有村正嗣
高桥邦之
山崎隆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9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9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83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838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其燃油箱可以被膝盖夹住并被罩板保护。摩托车(1)包括:其上安装有发动机(9)的车架(2);布置在所述发动机(9)之上并跨装在所述车架上的燃油箱(15);连接到所述燃油箱(15)的后部的车座(12);和设置在所述燃油箱(15)左右两侧上的罩板(11),其中所述燃油箱(15)包括形成在其左右外侧上的膝夹部分(15g)、以及界定所述膝夹部分(15g)的边缘的突出部分(15h),并且所述罩板(11)包括从所述罩板(11)的上后端向后延伸的上延伸部分(11f),并且所述上延伸部分(11f)沿着所述突出部分(15h)的一部分延伸。

Description

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附装到燃油箱左右两侧的罩板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有一种传统摩托车(例如参考文献1和2中的),其中燃油箱设置在发动机之上并且其跨装在车架上。
参考文献1中的罩板从燃油箱两侧向下延伸,并覆盖燃油箱和散热器的侧面。参考文献2中的罩板附装到燃油箱的左右前部并近似为四边形。
参考文献1:日本早期公开专利公布H6-247367(第1-3页,图1-3)
参考文献2:日本早期公开专利公布2002-264875(第1-6页,图1-8)
这样,罩板被设置成在驾驶期间将流动的空气引导到发动机,并且罩板还用来保护燃油箱不与障碍物接触。燃油箱由金属制成,并且一旦其与障碍物接触而生成凹痕或刮痕,要更换就会很昂贵。另一方面,罩板用树脂模制而成,即使其被刮擦也可以廉价更换。
附带地,专利文献1中的罩板覆盖燃油箱的整个两侧,由此驾驶员无法直接用膝盖夹住燃油箱并保持驾驶姿势。此外,专利文献2中的罩板被附装到燃油箱的左右前部;虽然驾驶员可以通过用膝盖夹住燃油箱而保持驾驶姿势,但是存在例如无法保护燃油箱的侧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其允许驾驶员用膝盖夹住燃油箱,并且还允许罩板保护燃油箱。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实现这些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特征。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包括:其上安装有发动机的车架;布置在所述发动机之上并跨装在所述车架上的燃油箱;连接到所述燃油箱的后部的车座;和设置在所述燃油箱左右两侧上的罩板,其中所述燃油箱包括形成在其左右外侧上的膝夹部分、以及界定所述膝夹部分的边缘的突出部分,并且所述罩板包括从所述罩板的上后端向后延伸的上延伸部分,并且所述上延伸部分沿着所述突出部分的一部分延伸。
本发明第二方面是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燃油箱在外表面上包括一个台阶部分,所述上延伸部分配合装入所述台阶部分中。
本发明第三方面是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包括从所述罩板的下后端向后延伸的下延伸部分,并且所述燃油箱的下部被所述下延伸部分覆盖。
本发明第四方面是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摩托车,其中,当从侧面看时,所述罩板的中前端包括向后弯曲的凹入部分。
本发明第五方面是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可从所述燃油箱拆下。
本发明第六方面是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包括与所述燃油箱的前部相对应的前固定部分,并且所述前固定部分从所述车辆前面固定到所述燃油箱,并且设置在所述罩板的内表面上并设置在所述罩板的前端之后。
本发明第七方面是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的所述下延伸部分向后延伸以与覆盖所述车座下侧部分的侧封盖接触。
本发明第八方面是如第七方面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包括将所述罩板附装到所述燃油箱后部的后固定部分,并且所述后固定部分从所述车辆侧面固定到所述燃油箱并被所述侧封盖覆盖。
对于上述特征,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本发明,因为罩板包括从所述罩板的上后端向后延伸的上延伸部分,并且所述上延伸部分沿着界定膝夹部分边缘的所述突出部分的一部分延伸,所以驾驶员可以保持用膝盖直接夹住燃油箱的膝夹部分的驾驶姿势。此外,从罩板的上后端向后延伸的上延伸部分从燃油箱的侧面延伸并保护燃油箱不受障碍物影响。
除了第一方面之外,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所述燃油箱在外表面上包括台阶部分,所述上延伸部分配合装入所述台阶部分中。由于该台阶部分,形成凹凸不平来提高刚度。而且,罩板以这样的方式附装,使得上延伸部分配合装入燃油箱外表面上的台阶部分,并且罩板作为单件附装到燃油箱,由此改善了摩托车的外观。
除了第一或第二方面外,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燃油箱的下部被从所述罩板的下后端向后延伸的下延伸部分覆盖,由此可以看不见燃油箱等的焊接部分。
除了第一或第二方面外,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本发明,当从侧面看时,所述罩板的中前端包括向后弯曲的凹入部分,由此可以容易地从前面附装罩板。
除了第一或第二方面外,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本发明,所述罩板可从所述燃油箱拆下,由此燃油箱可以被最小可能的罩板保护,并且可以廉价更换罩板。
除了第五方面之外,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本发明,罩板的前固定部分设置在所述罩板的内表面上并设置在所述罩板的前端之后,并且从所述车辆前面固定到所述燃油箱。因此,可以容易并可靠地将罩板附装到燃油箱,并且看不见固定部分。
除了第三方面之外,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本发明,罩板的下延伸部分向后延伸以与侧封盖接触,并且看不见燃油箱的几乎整个长度及其焊接部分。
除了第七方面之外,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本发明,罩板的后固定部分从所述车辆侧面固定到所述燃油箱并被所述侧封盖覆盖。因此,可以容易并可靠地将罩板附装到燃油箱,并且看不见固定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摩托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摩托车的右侧视图。
图3是摩托车的正视图。
图4是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5是图示燃油箱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图示后臂的悬挂部分的侧视图。
图7是图示附装好的侧封盖的侧视图。
图8是图7沿线VIII-VIII的剖视图。
图9是图7沿线IX-IX的剖视图。
图10是图7沿线X-X的剖视图。
图11是图7沿线XI-XI的剖视图。
图12是图7沿线XII-XII的剖视图。
图13是图7沿线XIII-XIII的剖视图。
图14是侧封盖的侧视图。
图15是侧封盖的俯视图。
图16是图示安装好的燃油箱和附装好的罩板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6沿线XVII-XVII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6沿线XVIII-XVIII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6沿线XIX-XIX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6沿线XX-XX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6沿线XXI-XXI的剖视图。
图22是图16沿线XXII-XXII的剖视图。
图23是图16沿线XXIII-XXIII的剖视图。
图24是部分切开的燃油箱的侧视图。
图25是燃油箱的仰视图。
图26是罩板的侧视图。
图27是罩板的俯视图。
图28是部分罩板的正视图。
图29是图28沿线XXIX-XXIX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中摩托车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仅举例说明了最优选的模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以下说明中,任何提及方向“上”、“下”、“左”、“右”、“前/前面”或“后”的都基于摩托车正被驱动的状态。首先,将描述摩托车的概况。图1是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摩托车的右侧视图,图3是摩托车的正视图,图4是摩托车的俯视图,图5是图示燃油箱安装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图示后臂的悬挂部分的侧视图。
摩托车1的车架2是摇篮式车架,并且前叉4设置在车架2前的转向头管3上以使得其可旋转。前叉4的下部由前轮5支撑,并且车把6附装到前叉4的上部。此外,固定挡泥板99设置在前叉4的下部处。
转向头管3由斜向下延伸到后面的左右主车架7和向下延伸的左右下管8连接;并且风冷式4缸发动机9安装在由主车架7和下管8围绕的空间处。发动机9包括稍稍向前倾斜的直立气管9a。发动机9还包括油冷却器10。油冷却器10由穿过气管9a前面的下管8支撑,并位于气管9a的上前部。油冷却器10的周围被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罩板11覆盖,并且流动的空气被罩板11引导来冷却油冷却器10。
支撑车座12的左右车座轨13连接到主车架7的上部。背撑条14连接在车座轨13和主车架7的后部之间,并且车座轨13由背撑条14支撑。燃油箱15设置在车座轨13和主车架7的连接部分处,并且跨装在车座轨13和主车架7之间的空间中。燃油箱15位于发动机9顶上,并且车座12连接到燃油箱15的后部。
如图5所示,燃油箱15包括设置在燃油箱左右内侧处的前啮合部分15a和设置在燃油箱后侧处的后啮合部分15b。横构件20设置在主车架7和下管8之间,并且套环21设置在横构件20上。此外,横构件22设置在车座轨13上,并且附装凸台23设置在横构件22上。通过这样来固定燃油箱15,即将前啮合部分15a啮合到套环21,将后啮合部分15b啮合到附装凸台23,将附装板24连接到附装凸台23,并将固定螺栓25紧固到附装凸台23中。车座啮合部分15c设置在燃油箱15的后部处,并且车座啮合部分15c啮合并固定到车座12前部处的啮合构件12a。
如图5所示,枢转轴固定支架26固定到主车架7的下后部7a,并且枢转轴27由枢转轴固定支架26支撑。后臂16的前部16a在枢转轴27上枢转,以使得后臂16可以上下移动。后臂16的后部16b由后轮17支撑。后臂16由连杆式悬架30支撑。
连杆式悬架30由连杆机构31和悬架32组成。连杆机构31包括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第一连接件33的一侧由支架36支撑以使得第一连接件33可旋转,支架36通过支撑销35固定到主车架7的下后部7a。第二连接件34的一侧由支架38支撑以使得第二连接件34可旋转,支架38通过支撑销37固定到后臂16。第二连接件34的另一侧通过连接销39连接到第一连接件33,以使得第二连接件34可旋转。悬架32的下部32a通过连接销40连接到第一连接件33,以使得悬架32可旋转。悬架32的上部32b连接到支架42以使得悬架32可旋转,支架42通过连接销41固定到主车架7的上后部7b。
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链条43传递到后轮17。链条43被链条盖44覆盖。如图6所示,链条盖44通过固定螺栓46固定到后臂16的紧固撑条45。此外,可移动挡泥板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到后臂16。
车座12的下前部用从燃油箱15的下后部延伸的侧封盖49覆盖。此外,车座12中从侧部到后部周围下方区域的部分被后封盖50覆盖。另外,脚支架51固定到主车架7的下后部7a。如图2所示,右侧上的脚支架51由从发动机9延伸到后面的排气管52支撑。
下面,将描述侧封盖的附装结构。图7是图示附装好的侧封盖的侧视图,图8是图7沿线VIII-VIII的剖视图,图9是图7沿线IX-IX的剖视图,图10是图7沿线X-X的剖视图,图11是图7沿线XI-XI的剖视图,图12是图7沿线II-XII的剖视图,图13是图7沿线XIII-XIII的剖视图,图14是侧封盖的侧视图,图15是侧封盖的俯视图。
护板53附装到侧封盖49,并且侧封盖49和护板53两者都用合成树脂模制而成。护板53可以用具有不同颜色设计的护板代替。附装凸台53a形成在护板53的内侧上。护板53与侧封盖49的台阶部分49a接触,并且从侧封盖49的内侧将附装螺钉54拧紧紧固到附装凸台53a。
啮合销49b、49c、附装凸台49d和附装开口49e、49f形成在侧封盖49上。销阻尼器55固定到附装凸台49d。通过这样来附装侧封盖49,即将啮合销49b固定到燃油箱15的套环56,将啮合销49c固定到位于主车架7的上后部7b处的套环57,并将销阻尼器55附装到后封盖50。附装开口49e通过附装螺钉58固定到后封盖50,并且附装开口49f通过附装螺钉60固定到挡泥板59。罩板11和后封盖50之间的空间被侧封盖49覆盖,并且侧封盖49进一步延伸来覆盖脚支架51的上部。
接着,将描述燃油箱和罩板的附装结构。图16是图示安装好的燃油箱和附装好的罩板的侧视图,图17是图16沿线XVII-XVII的剖视图,图18是图16沿线XVIII-XVIII的剖视图,图19是图16沿线XIX-XIX的剖视图,图20是图16沿线XX-XX的剖视图,图21是图16沿线XXI-XXI的剖视图,图22是图16沿线XXII-XXII的剖视图,图23是图16沿线XXIII-XXIII的剖视图,图24是部分切开的燃油箱的侧视图,图25是燃油箱的仰视图,图26是罩板的侧视图,图27是罩板的俯视图,图28是部分罩板的正视图,图29是图28沿线XXIX-XXIX的剖视图。
燃油箱15由采用燃油箱15外形的外板62和填入外板62的底表面的内板63组成;并且燃油箱15的外周部分15d通过堆焊进行焊接。内板63包括向上弯曲的凹入部分63a。如图23所示,燃油箱15在凹入部分63a围绕主车架7设置的减震器64的情况下被安装。如图24和25所示,外板62通过将啮合构件65焊接到其左右两侧上而固定,并通过将紧固撑条66焊接到其左右两侧上而进一步固定。
箱啮合部分11a、11b、车辆啮合部分11c、前固定部分11d以及后固定部分11e形成在罩板11的内侧上。箱啮合部分11a形成为销的形状,箱啮合部分11b形成为啮合环的形状,车辆啮合部分11c形成为销的形状,前固定部分11d形成为支架的形状,并且后固定部分11e也形成为支架的形状。
罩板11可从燃油箱15拆下。通过这样来附装罩板11,即将燃油箱15的啮合构件65固定到箱啮合部分11b,将箱啮合部分11a固定到设置在燃油箱15的外周部分15d上的套环98,并将车辆啮合部分11c固定到设置在(固定到横构件20的)撑条67上的套环68。
根据罩板11的附装状态,前固定部分11d与啮合构件65接触,并且将固定螺栓70拧紧到固定于啮合构件65上的螺母71。前固定部分11d从车身前面固定到燃油箱侧,并且不仅可以容易且确定地将罩板11附装到燃油箱侧,而且还无法从外面看到罩板的附装状态。
此外,罩板11的后固定部分11e与外周部分15d接触,并且将固定螺栓72拧紧到固定于外周部分15d上的螺母73。后固定部分11e固定到燃油箱15并被侧封盖49覆盖,并且不仅可以容易且确定地将罩板11附装到车架侧,而且还无法从外面看到罩板的附装状态。燃油箱15包括形成在左右外侧两者上的膝夹部分15g、以及界定膝夹部分15g边缘的突出部分15h。突出部分15h形成为从外板62的前侧向着上后方向成对角延伸。此外,燃油箱15的外板62包括台阶部分15i、以及界定台阶部分15i边缘的突出部分15j。台阶部分15i从侧面看时呈三角形,并且该三角形的一边与突出部分15h相连;并且在燃油箱15的外箱表面上形成突起来增大刚度。
当从侧面看时,罩板11包括从上后端延伸到后面的上延伸部分11f、以及从下后端向后延伸到侧封盖49的下延伸部分11g。罩板的上延伸部分11f附装成配合装入燃油箱外表面上的台阶部分15i中。罩板11还作为单件附装到燃油箱15,由此改善了摩托车的外观。
燃油箱15的下端部分被罩板11的下延伸部分11g覆盖;并且下延伸部分11g覆盖燃油箱15的几乎整个长度,以使得看不见焊接部分等。
此外,当从侧面看时,罩板11的中前端还包括向着后面弯曲的凹入部分11h。凹入部分11h具有使其从上前部11h1斜向下延伸到后面的形状,并且通过斜向下延伸到前面而在下部处形成下前部11h2。中部11h3开口很大以使得手和工具可以从中部11h3伸入,从而使得可以从前面容易进行安装。
如图1和2所示,当从侧面看时,罩板11从侧面覆盖油冷却器10。因此看不见油冷却器10而改善了摩托车的外观。流动空气穿过的开口11i形成在罩板11上油冷却器10的后部所在的位置处。罩板11将流动空气引导到油冷却器10以将其冷却,并且冷却油冷却器10的流动空气随后穿过开口11i通到后面。因此,即使具有宽的横向表面的罩板11被附装到燃油箱15的下部,穿过油冷却器10的热空气也不会聚集在燃油箱15的底部处。
如图24所示,通过将罩板11附装到燃油箱15,沿着界定燃油箱15的膝夹部分15g边缘的突出部分15h设置上延伸部分11f。当从侧面看时,罩板11的上延伸部分11f具有上后端向后延伸的形状;并且下延伸部分11g具有下后端向后延伸到侧封盖49的形状;同时中部11k不具有整个凹入部分延伸到后面的形状。因此,罩板11不会阻碍燃油箱15的膝夹部分15g,并且驾驶员可以通过用膝盖夹住膝夹部分15g而保持驾驶姿势。
如图17所示,作为罩板11向后延伸的上后侧部分的上延伸部分11f突出到燃油箱15侧,并保护燃油箱15不与障碍物接触。
此外,因为并非整个后部,而仅仅是罩板的上延伸部分11f和下延伸部分11g向后延伸,所以具有最小可能尺寸的罩板11可以提供来保护燃油箱15并覆盖焊接部分,由此改善外观。结果,当罩板11被障碍物刮擦或损坏时,或者当其需要更换时,其可以廉价更换。
工业应用可能性
本发明所描述的摩托车包括:燃油箱,其具有在左右两侧上形成的膝夹部分、以及具体设置在膝夹部分的边缘处的突出部分;和罩板,其具有从所述罩板的上后端向后延伸的上延伸部分,并且所述上延伸部分沿着所述突出部分的一部分延伸。因此,驾驶员可以保持用膝盖直接夹住燃油箱的膝夹部分的驾驶姿势,同时从罩板的上后端向后延伸的上延伸部分从燃油箱的侧面延伸并保护燃油箱不受障碍物影响。而且,因为罩板的仅仅一部分作为上延伸部分向后延伸,所以可以由具有最小可能尺寸的罩板保护燃油箱。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包括:
其上安装有发动机的车架;
布置在所述发动机之上并跨装在所述车架上的燃油箱;
连接到所述燃油箱的后部的车座;和
设置在所述燃油箱左右两侧上的罩板,
其中所述燃油箱包括形成在其左右外侧上的膝夹部分、以及界定所述膝夹部分的边缘的突出部分,并且
所述罩板包括从所述罩板的上后端向后延伸的上延伸部分,并且所述上延伸部分沿着所述突出部分的一部分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燃油箱在外表面上包括一个台阶部分,所述上延伸部分配合装入所述台阶部分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包括从所述罩板的下后端向后延伸的下延伸部分,并且所述燃油箱的下部被所述下延伸部分覆盖。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当从侧面看时,所述罩板的中前端包括向后弯曲的凹入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可从所述燃油箱拆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包括与所述燃油箱的前部相对应的前固定部分,并且
所述前固定部分从所述车辆前面固定到所述燃油箱,并且设置在所述罩板的内表面上并设置在所述罩板的前端之后。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的所述下延伸部分向后延伸以与覆盖所述车座下侧部分的侧封盖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中所述罩板包括将所述罩板附装到所述燃油箱后部的后固定部分,并且
所述后固定部分从所述车辆侧面固定到所述燃油箱并被所述侧封盖覆盖。
CNB2005101031578A 2004-09-16 2005-09-16 摩托车 Active CN1003983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70266A JP2006082723A (ja) 2004-09-16 2004-09-16 自動二輪車
JP2004270266 2004-09-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9096A CN1749096A (zh) 2006-03-22
CN100398388C true CN100398388C (zh) 2008-07-02

Family

ID=36161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31578A Active CN100398388C (zh) 2004-09-16 2005-09-16 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082723A (zh)
CN (1) CN1003983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0206B (zh) * 2007-07-19 2010-06-02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油箱装饰罩的安装结构
CN101801779B (zh) * 2007-09-18 2012-10-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JP5053020B2 (ja) * 2007-09-28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ル構造
JP5053021B2 (ja) * 2007-09-28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ル構造
JP2009154841A (ja) * 2007-12-28 2009-07-16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2009214623A (ja) * 2008-03-07 2009-09-24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2010215053A (ja) * 2009-03-16 2010-09-3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404319B2 (ja) * 2009-03-26 2014-01-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261298B2 (ja) * 2009-06-30 2013-08-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カバー取付構造
JP5539121B2 (ja) * 2010-08-31 2014-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N102649454A (zh) * 2012-04-28 2012-08-29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护罩的安装结构
JP6006581B2 (ja) * 2012-08-07 2016-10-1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カウル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7367A (ja) * 1993-02-24 1994-09-06 Suzuki Motor Corp オートバイのラジエター排風装置
CN2184628Y (zh) * 1994-04-28 1994-12-07 马学东 摩托车油箱保护罩
JPH10236363A (ja) * 1997-02-27 1998-09-08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US6419273B1 (en) * 1999-09-04 2002-07-1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el tank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CN1374442A (zh) * 2001-03-06 2002-10-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CN1517260A (zh) * 2003-01-08 2004-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7367A (ja) * 1993-02-24 1994-09-06 Suzuki Motor Corp オートバイのラジエター排風装置
CN2184628Y (zh) * 1994-04-28 1994-12-07 马学东 摩托车油箱保护罩
JPH10236363A (ja) * 1997-02-27 1998-09-08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US6419273B1 (en) * 1999-09-04 2002-07-1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el tank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CN1374442A (zh) * 2001-03-06 2002-10-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CN1517260A (zh) * 2003-01-08 2004-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9096A (zh) 2006-03-22
JP2006082723A (ja) 200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8388C (zh) 摩托车
US8973948B2 (en) Fuel tank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7798511B2 (en) Steering system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EP2258610B1 (en) Saddle-ride-type vehicle
US9346507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US9440702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of saddle-type vehicle
CN101590881B (zh) 机动两轮车
JP4151773B2 (ja)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フォーク構造
EP2599699B1 (en)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JP4344672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カバー構造
EP1642811B1 (en) Windscreen mounting structure in light vehicles
US11292537B2 (en)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and side stand bracket
WO201705161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CN109562805A (zh) 车辆
EP2876027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03010350A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109070961B (zh) 摩托车踏板周围的覆盖结构
KR20050105262A (ko) 자동 2륜차의 그랩 레일
JP3288828B2 (ja) 自動二輪車等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の取付構造
JP2006082708A (ja) 自動二輪車前記後側締付部を前記燃料タンクに車体側方から締付固定し、前記後側締付部を前記サイドカバーにより覆うことを特徴とする請求項7に記載の自動二輪車。
JP6961006B2 (ja) 鞍乗型車両の支持部材構造
JP6535763B2 (ja) 鞍乗型車両
JP433089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JP745698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369749B2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