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22C - 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22C
CN1080222C CN98117081A CN98117081A CN1080222C CN 1080222 C CN1080222 C CN 1080222C CN 98117081 A CN98117081 A CN 98117081A CN 98117081 A CN98117081 A CN 98117081A CN 1080222 C CN1080222 C CN 10802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filter
suction muffler
power unit
trailing wheel
aspirato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7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3948A (zh
Inventor
霜出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3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3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6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mechanical gearing

Abstract

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在把后轮支撑在由发动机、传动箱组成的动力单元的后部,把该动力单元相对于车体摆动自如地支撑,把空气滤清器装设在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把吸气腔连接于该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相对于车体的中心线C偏靠一侧地装设,把吸气腔的吸入口。装设在空气滤清器的相对于车体中心线C的另一侧。采用本发明,可防止水滴和尘埃进入吸气口内,并能以有限的空间得到高效的吸气装置,减少零件数和组装工时。

Description

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本发明涉及在动力单元摆动式的小型摩托车中、支撑在动力单元上的包含吸气腔、空气滤清器在内的吸气装置。
在把发动机、传动箱一体化的动力单元的后部支撑着后轮,把动力单元相对于车体摆动自如地支撑;采用这种动力单元摆动形式、在构成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支撑着空气滤清器、吸气腔的小型摩托车,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昭和64-22692号中公开了。
如果用图7对其概略进行说明,则图7是该公报中的吸气装置的说明性俯视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与上述公报中的图左右相反地表示。图按标号的方向来观看,前、后、左、右按由驾车者所看到的方向,图中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
在后轮101的左侧装设由主体102b、盖102a、以及在其间夹持地夹装的滤芯102c组成的空气滤清器102。在后轮101的前方装设吸气腔105,吸气腔105的吸气口106位于后轮101的前方,大约开口在车体中心线上,从吸气腔105的侧部向后方伸出规定长度的连接管104,把它连接到空气滤清器102的由滤芯102c隔开的外侧的污染侧102d,内侧的清洁侧102e,经由连接管103连接到构成燃料供给系统的未画出的化油器。图中107是后缓冲组件,使主体102b的内侧壁部向外侧深深凹陷,形成后缓冲组件107的收容凹部102f。
在以上的现有技术中,外部空气从开口在吸气腔105的前表面的吸气口106像箭头那样流入,像箭头那样穿过连接管104流入空气滤清器102的外侧室的污染侧102d内,像箭头那样穿过滤芯102c流入清洁侧102e,净化了的空气像箭头那样经由连接管103被吸入化油器。
可是,由于吸气腔105的吸气口106,位于车体中心线上,位于后轮101的前方,所以易受行驶时的后轮的影响,在雨中行驶时,有着水花到达吸气口106,污染的水滴侵入吸气腔105内的危险,这是不希望的。另外,即使在晴天行驶时,有着由于吸气腔105的吸气口位于后轮的延长线上,所以尘埃等也容易侵入,因此有滤芯的寿命缩短的危险。
再有,除以上而外,由于把吸气腔105离开后轮101的前方配置,用连接管104把吸气腔105与空气滤清器102相连接的结构,所以整个吸气装置前后方向的长度加大,在备有发动机、化油器等、在与车体之间夹装后缓冲组件、并支撑后轮的动力单元上,装设吸气装置不利于空间布局,而且,由于用连接管104把吸气腔105与空气滤清器102相连接,所以零件数也增多,组装工时也增多。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把吸气装置装设在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时出现的上述问题而作出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其中既把吸气装置的吸气腔装设在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后轮的前方,又针对与此对应的后轮的水滴的飞溅、尘埃等,消除它们的影响,可以进行水滴和尘埃少的空气吸入,而且,吸气装置在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的装设有利于空间布局,能以有限的、小的空间得到高效的、有效的吸气装置,进而,也可以减少零件数,减少组装工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把后轮支撑在由发动机、传动箱组成的动力单元的后部,把该动力单元相对于车体摆动自如地支撑,在这种动力单元摆动式小型摩托车中,把空气滤清器装设在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把吸气腔连接于该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相对于车体的中心线偏靠一侧地装设,把吸气腔的吸入口装设在空气滤清器的相对于车体中心线的另一侧。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由于对着相对于车体中心线偏靠一侧的空气滤清器,把吸气腔的吸气口相对于车体中心线装设在另一侧,所以针对后轮引起的水滴的飞溅、尘埃等,成为吸气口相对于后轮远远地离开,在从吸气口引入外部空气之际,受水滴和尘埃的影响很小。另外,吸气腔的吸气口没有必要再远离后轮前方地配置,整个吸气装置的前后长度不会加大,可以谋求吸气装置的小型化,而且由于把吸气腔连接于空气滤清器,所以不要连接管了,可以减少零件数和组装工时。
本发明第二方案的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前述空气滤清器由夹着滤芯并沿车宽方向左右分割的左右壳体来构成,以由该滤芯、和左右壳体隔开的内侧空间为污染侧,以外侧空间为清洁侧。
在上述第二方案中,由于以空气滤清器沿车宽方向把内侧为污染侧,以外侧为清洁侧,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从内侧的清洁侧把连接管没有道理地向外侧弯曲再连接到前方的化油器,可以把外侧的清洁侧原封不动地连接到前方的化油器,因而,抑制了整个空气滤清器向车宽方向外侧的膨胀量,可以既抑制空气滤清器的宽度方向尺寸,又靠近车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来配置空气滤清器、吸气腔。
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用包含发动机在内的传动箱来支撑上述吸气腔,把后轮的挡泥板与该吸气腔形成一体。
在上述第三方案中,由于把后轮挡泥板与吸气腔形成一体,所以可以减少零件数和组装工时。
图1是备有本发明的吸气装置的小型摩托车的外观侧视图。
图2是上述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吸气装置的外观侧视图。
图4是吸气装置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切俯视图。
图5是吸气装置的分解俯视图,是以横剖俯视图来表示空气滤清器的图。
图6是表示后轮与吸气装置的关系的俯视图,是以横剖俯视图来表示空气滤清器,表示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7是以横剖俯视图概要说明现有技术例的图。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再者,图按标号的方向来观看。
图1是备有本发明的吸气装置的小型摩托车的外观侧视图,图2是上述图1的俯视图,图3是吸气装置的外观侧视图,图4是吸气装置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切俯视图,图5是吸气装置的分解俯视图,是以横剖俯视图来表示空气滤清器的图,图6是表示后轮与吸气装置的关系的俯视图,是以横剖俯视图来表示空气滤清器,表示空气的流动的图。
再者,前、后、左、右按驾车者所看到的方向,图中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而图6的C表示车体中心线。
在图1、图2中,1是构成小型摩托车的两轮摩托车,如果对其概略进行说明,则经由车架2的前端部的前叉立管2a,把支撑前轮3的前叉4转向自如地支撑,在向前叉立管2a的上方伸出的转向轴4a的上端部,备有进行转向的车把5,车架2的低位的前半部2b以下由左右构件构成,在前半部2b的左右构件之间装设燃料箱6。
车架2的前半部2b的后端部,急剧上升地向后向上倾斜,构成座席立柱部2c,从它的上端部平缓地向后向上倾斜而构成后部2d。在作为座席立柱部2c与后部2d的分界部的弯曲部2e下面设置支架2f,经由连杆8在支架2f上枢轴支承着动力单元9前半部的上部。
动力单元9,在前部备有向前向上倾斜的发动机10,在其后方有兼作曲轴箱等的传动箱11向后方伸出,在后部支撑着构成驱动轮的后轮12。把传动箱11的紧接着发动机10后部的向上方突出的凸起部11a铰支于上述连杆8,把动力单元9相对于车架2摆动自如地支撑着,构成机组摆动式动力单元。设置经由在动力单元9的传动箱11的后部向上突出的凸起部11a,在它与车架后部2d的中后部之间夹设着后缓冲组件13。
朝着发动机10的下方装设的排气管14,向后方、而且向两轮摩托车的右侧后方伸出,后端部与动力单元9的向后方伸出的消声器15的上游侧相连接,包含消声器15在内的排气系统经由消声器支撑件支撑在包含发动机在内的动力单元9上。
从前面起用前罩16、踏板17、座席立柱罩18、后罩19等来覆盖以上车架2的外侧,构成车体外观,图中20是配置在车架后部2d的后部的油箱,21是后货架,22是后挡泥板的后半部,23是前挡泥板,24是配置在前罩16内的电池,25是前照灯,26是左右照后镜。
下面如果就本发明的吸气装置30进行说明,则如图1的外观图中所示,吸气装置30装设成安装、支撑在构成动力单元9的传动箱11上,与其一体地摆动。
图3~图6表示吸气装置30的详细情况,吸气装置30由吸气腔31和空气滤清器41组成,图5分解表示吸气腔31和空气滤清器41,空气滤清器41以横剖俯视图来表示左右壳体,并且表示分解的状态,另外在图4中,以横剖俯视图来表示把吸气腔31和空气滤清器41组装的状态的主要部分,进而在图6中,用把一部分横剖俯视地以横剖俯视图来表示在吸气腔31和空气滤清器41的组装状态下与后轮12、车体的关系。
吸气腔31沿车宽方向具有长度,如图5、图6中所示,备有容量大的中间部32、向中间部32的右侧伸出的管状的吸入部33,吸入部33在俯视下弯曲成近似L形地向右侧、而且向前方伸出,在右端部备有吸气口34。
在吸入部33上,以降低吸气噪声为目的设置谐振器35,在中间部32的左侧整体地备有稍向此一方向突出的管状的出口部36。
在以上的吸气腔31的中间部32的下方、而且前方上整体地形成后挡泥板前半部37,该吸气腔31如图3中所示,把在前部、例如在管状的吸入部33下方下垂的倒三角形支撑件38的下端部,用螺栓固定在设在相对于前述动力单元9的传动箱11另一侧的发动机上的凸起部11c上,安装、支撑在动力单元9上。
如上所述,横跨传动箱11地把吸气腔31装设在其上,吸气腔31在安装状态下,如图6中所示,中间部32位于后轮12上前半部上,附设于其上的后挡泥板前半部37覆盖后轮12的前半部上。
中间部32的向右侧伸出的吸入部33,伸出到车辆的中心线C的更右侧,作为吸入部33的前端部的吸气口34,离开后轮12的右侧面,而如图2中所示开口在构成车体外观的车罩的右侧面上。因而,成为吸气腔31的吸气口34配置在对下文述及的空气滤清器41所配置的一侧而言的另一侧,相对于车体中心线C偏靠另一侧的位置上。
空气滤清器41成为沿前后方向稍长的形状,由车宽方向左右分割的壳体42和43构成。
左侧的外侧壳体42构成盖,车宽方向的尺寸小,右侧的内侧壳体43构成主体而车宽方向的尺寸比左侧壳体42大。在外侧壳体42的对接端部上备有槽42a,此槽与内侧壳体43的开口于车宽方向的外侧(左侧)的敞开端缘部43a相配合。在各壳体42、43的中央部,在外侧壳体42一侧向内侧突出地备有筒状部44,而在内侧壳体43的对应部分上备有与筒状部44相配合的突起45,把两者如图4中所示地组装,用小螺钉46把两者连接起来。
拆下小螺钉46并把外侧壳体42从内侧壳体43取下,进行下文述及的滤芯47的更换。
在左右壳体42、43之间装拆自如地夹持着作为空气过滤器的滤芯47,夹持是用壳体42、43来夹持滤芯47的周边部,并用设在两者上的唇部42b…(表示多个,下同)、43…来夹持适当部位,把组装构成的空气滤清器41内分隔成滤芯47外侧的污染侧48(外侧壳体一侧)和内侧的清洁侧(内侧壳体一侧)。
在以上的内侧壳体43的前半部上,插入弧形的由管材等制成的导入管50,把其前端部的连接口50a露出到内侧壳体43的内侧前半部外面。另外如图3中所示在下端部上设置安装支撑部51…,经由该安装支撑部51…安装、支撑在设在前述传动箱11上的安装凸起部11d…上。另外在内侧壳体43的前部上,设置向上方突出的支撑件43f,用小螺钉固定等把它连接于设在内侧(车体中心线C一侧)的吸气腔31的中间部32的空气滤清器41一侧的凸起部32上。
传动箱11留出间隙地装设在后轮12的左侧,因而如图6中所示,以上的空气滤清器41与后轮留出间隙地装设在后轮12的左侧,把前述吸气腔31的出口部36的前端部36a配合、连接于连接口部50a,借此,吸气腔31与空气滤清器41的内侧壳体43的滤芯47内侧的污染侧48,就被连通、连接起来。
在以上的空气滤清器41的外侧壳体42的前端面上,设置与清洁侧47相连通的清洁空气的流出口52,在此流出口52中连接着连接管53的上游端部53a,连接管53把下游端部连接到化油器55,把清洁空气向化油器供给地构成。实际上,在形成封闭壳体42、43的前端面的开口部的盖板54上设置流出口52,把连接管53的上游端部53a配合并连接于其上。
可是,内侧壳体43,其后半部43c的车宽方向的宽度较大,其前半部43d的中部从内侧向外侧弯曲形成俯视下的凹形,设置纵向收容接近地装设在后轮12的左侧的前述后缓冲组件13的一部分的收容凹部43e,因而,与此相应地把配置在内侧壳体43内的前半部内的导入管50制成向外侧弯曲的弧形。
图6还表示本发明的吸气装置30的吸气状态,吸气腔31横跨后轮12的前半部上方地装设,在配置空气滤清器41一侧的相对侧,从车体中心线C向右侧大大偏靠,从离开后轮12的右侧很大距离的位置上,吸气口34开口于车体右侧车罩的此一侧面上,吸入外部空气。
因而,可以防止从后轮12飞溅的水滴和尘埃从吸气口34流入吸气腔31内。
后轮12引起的水滴的飞溅、尘埃的影响少的外部空气,像图6的箭头①那样从吸气口34进入,像箭头②那样穿过中间部32,像箭头③那样流入空气滤清器41的污染侧48,在滤芯47上像箭头④那样被过滤而到达清洁侧49,像箭头⑤那样流入连接管53的上游部内,被吸入化油器55并与燃料混合,像箭头⑥那样流动而被供给到发动机的吸气口。
可是,由于空气滤清器41,以污染侧48为内侧,即后轮12一侧,以清洁侧49为外侧,即在车宽方向的外侧的左侧,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从内侧的清洁侧把连接管过分地向外侧弯曲,使整个空气滤清器的宽度加大并向外侧鼓出地连接到前方的化油器。
因而,可以把外侧的清洁侧49原封不动地连接到前方的化油器55。因而,抑制了整个空气滤清器41向车宽方向外侧的膨胀量,可以既抑制空气滤清器的宽度方向尺寸,又靠近车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来配置空气滤清器、吸气腔。
因此,虽然既把后缓冲组件13配置在空气滤清器41与后轮12之间,又在后缓冲组件13与空气滤清器41之间充分地保持间隙,同时可以抑制空气滤清器41向车宽方向的鼓出量,使整体上减小车宽方向的尺寸。
另外,吸气腔31,由于把吸气口34相对于车体中心线C设置成偏靠与空气滤清器41相反的一侧,所以吸气口34没有必要配置在后轮12的前方,因而可以抑制吸气腔31前后方向的尺寸,不多占用搭载发动机附件类的传动箱上的有限空间,在空间布局上是有利的,可以既得到效率高的、有效的吸气装置,又整体上谋求整个吸气装置的小型化。
进而吸气腔31,由于构成连接部分的出口部36直接连接到空气滤清器41的导入管连接口部50a,所以不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的连接用导管构件,可以减少零件数和组装工时。
另外,由于把吸气腔31与后轮12的后挡泥板37一体地形成,所以可以减少零件数和组装工时、及后挡泥板支撑件。
本发明通过上述构成发挥以下效果。
对本发明第一方案而言,由于把空气滤清器装设在由发动机、传动箱组成的机组摆动式的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把吸气腔连接于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相对于车体中心线偏靠一侧地装设,把吸气腔的吸入口相对于车体中心线装设在前述空气滤清器的另一侧,所以,首先形成吸气腔的吸气口远离后轮地装设,可以抑制从后轮飞溅的水滴和尘埃对吸气口的侵入,可以防止水滴、尘埃等向吸气腔内的侵入。
因而,防止水滴和尘埃引起的滤芯的过早堵塞和污染,提高滤芯的寿命、耐久性,另外,由于水滴和尘埃在进入吸气腔的外部空气中很少,所以可以进行效率高的、有效的吸气。
另外,由于吸气腔相对于车体中心线把吸气口设置成偏靠与空气滤清器相反的一侧,所以吸气口没有必要远离后轮前方地配置,因而,可以抑制吸气腔前后方向的尺寸。结果,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吸气腔多占用搭载发动机附件类的传动箱上的有限空间,在空间布局上是有利的,可以既得到效率高的、有效的吸气装置,又在整体上实现整个吸气装置的小型化。
进而,由于吸气腔直接连接于空气滤清器,所以不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的连接用导管构件,可以减少零件数和组装工时。
对本发明第二方案而言,在第一方案所述构造的基础上,由于由夹着滤芯、沿车宽方向左右分割的左右壳体来构成空气滤清器,以由该滤芯、和左右壳体隔开的内侧空间为污染侧,以外侧空间为清洁侧,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把清洁侧配置在内侧,从内侧的清洁侧把连接管过分地向外侧弯曲,整个空气滤清器的宽度加大并向外侧鼓出地连接到前方的化油器。因而,可以把外侧的清洁侧原封不动地连接到前方的构成前方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化油器。
因而,抑制了整个空气滤清器向车宽方向外侧的膨胀量,可以既抑制空气滤清器的宽度方向尺寸,又靠近车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来配置空气滤清器、吸气腔。
对本发明第三方案而言,在第一方案所述构造的基础上,由于用包含发动机在内的传动箱来支撑吸气腔,把后轮的挡泥板与该吸气腔一体地形成,所以可以减少零件数和组装工时、及后挡泥板支撑件和这些部件的组装工时。

Claims (3)

1.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在动力单元摆动式小型摩托车中,把后轮支撑在由发动机、传动箱组成的动力单元的后部,把该动力单元相对于车体摆动自如地支撑,其特征在于:
把空气滤清器装设在前述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把吸气腔连接于该空气滤清器,
前述空气滤清器相对于车体的中心线偏靠一侧地装设,把前述吸气腔的吸入口装设在前述空气滤清器的相对于车体中心线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空气滤清器由夹着滤芯并沿车宽方向左右分割的左右壳体来构成,以由该滤芯、和左右壳体隔开的内侧空间为污染侧,以外侧空间为清洁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包含发动机在内的传动箱来支撑上述吸气腔,把后轮的挡泥板与该吸气腔一体地形成。
CN98117081A 1998-01-17 1998-12-11 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0511/98 1998-01-17
JP02051198A JP4145379B2 (ja) 1998-01-17 1998-01-17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3948A CN1223948A (zh) 1999-07-28
CN1080222C true CN1080222C (zh) 2002-03-06

Family

ID=1202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170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22C (zh) 1998-01-17 1998-12-11 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145379B2 (zh)
CN (1) CN1080222C (zh)
IT (1) IT1306986B1 (zh)
TW (1) TW4071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30753A (en) * 2001-01-30 2007-07-3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CN100406339C (zh) * 2003-05-20 2008-07-3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具有引擎进气构造的机动二轮车
JP2006213107A (ja) * 2005-02-02 2006-08-17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
JP4478058B2 (ja) * 2005-03-30 2010-06-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ー装置
JP4728870B2 (ja) * 2006-04-28 2011-07-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吸気ボックス配置構造
JP4985702B2 (ja) * 2009-05-14 2012-07-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JP5691258B2 (ja) * 2010-06-22 2015-04-0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13136341A (ja) * 2011-12-28 2013-07-11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6434612B2 (ja) * 2015-03-11 2018-1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2692U (zh) * 1987-07-31 1989-02-06
EP0388820A1 (en) * 1989-03-18 1990-09-2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having enclosed running components
CN1067014A (zh) * 1991-03-20 1992-12-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
JPH09329066A (ja) * 1996-06-10 1997-12-22 Kawasaki Heavy Ind Ltd 鞍乗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2692U (zh) * 1987-07-31 1989-02-06
EP0388820A1 (en) * 1989-03-18 1990-09-2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having enclosed running components
CN1067014A (zh) * 1991-03-20 1992-12-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发动机的支撑结构
JPH09329066A (ja) * 1996-06-10 1997-12-22 Kawasaki Heavy Ind Ltd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990024A1 (it) 2000-07-15
IT1306986B1 (it) 2001-10-11
CN1223948A (zh) 1999-07-28
JP4145379B2 (ja) 2008-09-03
JPH11198885A (ja) 1999-07-27
TW407115B (en) 200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8208C (zh) 摩托车的后组合灯安装结构
CN1754750A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车体盖构造
CN1080222C (zh) 小型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CN1269682C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170719C (zh) 摩托车、机动三轮车中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N1053486C (zh) 轻便两轮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CN1231381C (zh) 机动两轮车的灯安装构造
CN1184100C (zh) 机动两轮车的空气吸入口构造
CN1036216C (zh) 机动二轮车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JPH0976973A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CN1169930A (zh) 小型摩托车的吸入空气的吸入结构
CN1754747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
CN1090581C (zh) 小型两轮摩托车
CN1275802C (zh) 摩托车的牌照板安装结构
US6920950B2 (en) Air intake system structure of scooter type vehicle
CN1076439C (zh) 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
CN1122762A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结构
CN1376609A (zh) 自动二轮车的后座踏板架结构
CN1506263A (zh) 踏板型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的配置结构
CN1517242A (zh) 自动二轮车的吸气结构
CN1083368C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
CN100344493C (zh) 两轮摩托车的燃料箱排油构造
CN1248880C (zh) 机动二轮车用空气滤清器
CN1523219A (zh) 机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装置
CN1608939A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