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8050A - 电梯制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制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8050A
CN1478050A CNA018196152A CN01819615A CN1478050A CN 1478050 A CN1478050 A CN 1478050A CN A018196152 A CNA018196152 A CN A018196152A CN 01819615 A CN01819615 A CN 01819615A CN 1478050 A CN1478050 A CN 1478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training coil
brake
armature
restrain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196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9273C (zh
Inventor
假屋佳孝
安江正德
渡边诚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78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8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92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92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66B1/32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effective on braking devices, e.g. acting o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rak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for slow operation, for sequential energisation of windings, for high-speed energisation of windings
    • H01F7/180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omagnets or for holding the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制动控制装置,依靠制动线圈(16)的通电,抵抗着弹簧(7)并吸引衔铁(17),且靠这种吸引使制动闸瓦(9)对制动轮(6)的按压解除而使制动力解除;在使制动力产生的情况下,首先由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38)以解除对衔铁(17)吸引的方式使制动线圈(16)的通电减小,在该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38)解除对衔铁(17)吸引的过程中,在制动线圈电流(Ib)的减小率衰弱到规定值以下或制动线圈电流(Ib)转变为增加时,切换到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39),在没有再次吸引衔铁(17)的范围内,给制动线圈(16)进行通电,利用弹簧(7)的力,使制动闸瓦(9)和制动轮(6)的撞冲击音减小。

Description

电梯制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制动控制,当有电梯启动信号时,通电电路接通,制动线圈通电,使衔铁抵抗弹簧力而被吸引,由这种吸引使制动轮解除制动闸瓦的按压,从而解除制动力,电梯就能启动;当有停止信号时,通电电路断开,使衔铁放开,由弹簧按压制动闸瓦,产生制动力。
背景技术
图10表示吊索式电梯中使用的一般制动的简化结构。电梯的轿厢1由卷挂在卷扬机绞绳轮2上的主绳索3按往复式与平衡锤4一起吊持,并由卷扬机电机5驱动。在卷扬机电机5和绞绳轮2相配合的轴5a上安装着制动轮6。轿厢1停止时,由弹簧7通过制动臂8把制动闸瓦9按压在制动轮6的外周面上,利用磨擦力产生制动。
轿厢1启动的情况下,电机控制电路10在给电机5通电的同时,给制动控制装置11发出启动信号,使制动控制电路12起动,由制动驱动电路13的PWM信号发生电路14驱动陷波电路15,在直流可变电压的作用下向制动线圈16通电。当给制动线圈16通电时,吸引抵抗着弹簧7的衔铁17,通过制动臂8使制动闸瓦9对制动轮6的按压解除,从而解除制动。当衔铁17受吸引时,制动开关18闭合,能检测到已解除了制动力。
停止信号产生时,在电机控制电路10取消对卷扬机电机5通电的同时,通过制动控制电路12和制动驱动电路13使制动线圈16取消通电,解除对衔铁17的吸引,由弹簧7把制动闸瓦9按压在制动轮6上,产生制动力。
即,在图10所示的制动控制电路中,陷波电路15切断了制动线圈16的通电时,通过二极管20的循环电流在制动线圈16中流动。该循环电流按照由制动线圈16的电阻值R和电抗值L决定的时间常数Tc而减小,随着循环电流的减小,吸引力也减小。当吸引力比弹簧7的力还小时,衔铁17离开制动线圈16,由弹簧把制动闸瓦9按压在制动轮6上,产生制动力。
下面,根据图11简述动作,虚线所示的电压E是从制动控制装置11输出的。即,在时刻t40时一旦附加上用于吸引衔铁17的吸引电压Ef,制动线圈电流Ib就逐渐增加。
在吸引衔铁17的过程中,制动线圈电流Ib转变为一次减小。电感值L随着空气隙g的变化而附加,从而能产生由电感值L的变化率即衔铁17的移动速度引起的起电力(以下称作速度起电力)。在时刻t41结束对衔铁17的吸引时,在该状态下,随着电感值L的降低,制动线圈电流Ib逐渐加。
在吸引着衔铁17且制动开关18闭合之后,在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42时,制动控制装置11使衔铁17的附加电压E降低至能保持吸引状态的必要保持电压Eh。随着该降低,制动线圈电流Ib减小到保持电流Ih。
在时刻t43,当产生电梯停止信号时,附加电压E变为零。由于该通电电路断开,制动线圈电流Ib通过并联到制动线圈16上的二极管20循环地减小。随着该减小,对衔铁17的吸引解除,产生弹簧7按压制动闸瓦9的制动力。
在使制动线圈16去除通电的过程中,制动线圈电流Ib就转变为一次增加。这样,随着上述状态中吸引衔铁17的解除,气隙增大,就会减小制动线圈16的电感值L,速度起电力也减小。在时刻t44,当结束放开衔铁17时,在该状态下随着电感值L的降低,制动线圈电流Ib逐渐减小,至时刻t45变为零。
因此,在用电流检测器19检测制动线圈电流Ib并解除制动力时,如果检测出制动线圈电流Ib的减小点,就能检测出解除制动力的瞬间。而在产生制动力时,如果检测出制动线圈电流Ib的增加点,就能检测出产生制动力的瞬间。
现有技术中的电梯制动,虽按上述结构构成的,在使轿厢1停止时,附加到制动线圈16上的电压变为0V,制动线圈电流Ib按照由制动线圈16的电阻值和电感值决定的时间常数而逐渐减小。吸引衔铁17的制动线圈16的吸引力与制动线圈电流Ib成二倍比例,与吸引衔铁17和制动线圈16间的空隙成略微反比。因此,当制动线圈电流Ib减小使吸引力下降时,弹簧7的力按压制动闸瓦9撞击制动轮6,该撞击产生噪音。
但是,至今的电梯卷扬机要求小型化,不得不使制动本体小型化,还必须使制动闸瓦9等也变小。为了在满足这种外形主要部件的基础上获得必要的制动力,就必须加大按压制动闸瓦9的弹簧7的力。这样,产生的问题是会增大上述撞击所产生的噪音。
特别是在把卷扬机本体设置在升降通路内的电梯中,存在的问题是,制动作动音传送到轿厢1内,不利于乘梯舒服度。
针对这些问题,在日本专利公开7-64493号(日本专利申请号昭63-158681号)公报以及在该申请公开基础上的美国专利公报USP4974703号中,公开了能使制动器与上卷电机间顺利进行接续且能提高乘梯舒服度的电梯制动系统,它能利用电梯制动的上述特性,在产生电梯启动指令信号时,在使制动线圈通电的制动线圈电流增加的过程中,检测出该电流减小后发出卷扬机上电机启动指令而通电;在产生电梯停止指令信号时,在使制动线圈通电断开的制动线圈电流减小的过程中,检测出该电流增加后发出卷扬机上电机停止指令而消除通电。
但是,在上述专利公报中,所谓在制动线圈通电及去除通电中对制动线圈电流变化进行的检测,是以提高乘梯舒服度为目的的,完全没有涉及降低制动作动噪音这点,因此,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在日本专利公报平7-68016号公报中,公开的电梯制动系统在电梯启动时,首先在能保持不平衡扭矩范围内,制动线圈电流早期迅速上升后,在使逐渐增加着的制动扭矩减小过程中,利用上卷电机使电梯驱动,随后,能在制动线圈中流动能保持制动开放程度的小电流,在提高乘梯舒服度的同时,能抑制制动线圈发热。但同样的问题是,完全没有涉及到降低制动作动噪音这点。因此,仍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平7-2441号公报中,公开的电梯制动系统是在把持导轨产生制动力的制动装置中,为了能减小作动音,检测出可动片撞击电磁铁前的位置,并且检测出制动闸瓦把持导轨前的位置,控制制动线圈电流,以减小各自的作动音。虽然这种制动装置涉及到制动作动音的减小,但存在的问题是不易检测出可动片的位置和制动闸瓦的位置,即使能检测出位置,上述位置因制动调整的消耗以及制动调整等易于变动。
在日本专利公报平7-80650号公报中,公开的电梯制动系统通过比较控制制动电流的电流参数和制动电流检测值,并根据该比较结果对制动电流开关进行控制,能随着制动开关抑制作动音。但是,制动器随着温度变化制动线圈的电阻值,制动调整的消耗在各制动器中每次都不相同。甚至即使对同一机种中,制动扭矩的设定也有区别。因此,不容易对电流参数进行统一控制和抑制作动音。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平7-2452号公报中,公开的电梯制动系统因使制动闸瓦缓缓地按压在轨道导轨上而使作动音减小,且缩短了作动时间,能减小制动线圈电流到保持电流程度。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使制动线圈电流减小时因电压变动,会产生制动器的误作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电梯制动器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电梯制动存在的问题,并减小作动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使制动线圈通电,吸引衔铁,并由该吸引使制动闸瓦对制动轮的按压解除而使制动力解除,在电梯制动产生制动力的情况下,先由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以解除对衔铁吸引的方式使制动线圈的通电减小,在该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解除对衔铁吸引的过程中,在制动线圈电流的减小率衰弱到规定值以下或制动线圈电流转变为增加时,在没有再次吸引衔铁的范围内,切换到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给制动线圈通电;该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利用比上述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通电更大的电流,给制动线圈通电。
利用这种制动控制装置,在吸引衔铁解除过程中,能再次增加制动线圈对衔铁的吸引力,因弹簧的按压力弱,能使制动闸瓦和制动轮间的撞击音减小。并且,在向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切换中,由于是在制动线圈电流的减小率衰弱到规定值以下或制动线圈电流变换为增加时进行的,既能使对衔铁的吸引解除,又能在衔铁作动开始后使制动线圈的通电增大。另外,由于限制了被增大的通电值,即使第二制动控制装置使制动线圈通电,也能限制对衔铁吸引解除的滞后。此外,因能实现了检测出衔铁移动而使通电值增大,即使随温度变化电阻值变动,也能适时地切换到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
本发明由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利用通电电路的断开,通过与制动线圈并联的分支电路,依靠循环的制动线圈电流的逐渐减小,解除对衔铁的吸引。由于循环在上述分支电路中的制动线圈电流在短时间内减小,限制了对衔铁吸引解除的滞后,能提高电梯移动率。
本发明由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随着时间的延续由逐渐减小的电压给制动线圈通电,随着电压减小,能以解除对衔铁吸引的形式控制上述制动线圈。因此,能顺利地进行从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向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的切换。
本发明中从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向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的切换,由于是在制动线圈电流减小率为零或上述制动线圈电流变换为增加时进行的,即使把制动闸瓦按压到制动轮上的弹簧力变动,以及制动线圈电阻值随温度变化,也能适时地进行切换。
本发明由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按照制动线圈电流减小率为零时的上述制动线圈电流值与制动线圈电阻值相乘得到的电压值,给上述制动线圈通电。因此,能利用在接近没有再吸引衔铁范围内最大值的电流值,给制动线圈通电,能降低制动线圈作动音。
本发明制动线圈电阻值是在电梯发出启动信号解除制动力的状态下,根据制动线圈电流变为一定值时制动线圈电压值与上述制动线圈电流值之比求得的制动线圈电阻值。因此,即使随温度变化电阻值变动了,也能在该变动后的电阻值条件下,按接近允许范围最大值的电流值给制动线圈通电,能达到上述发明的实用效果。
本发明给制动线圈通电的形式为,计算出制动线圈的电流变化率,把该变化率限制为衔铁没有再被吸引,按照与所得值成比例的电压给制动线圈进行通电。因此,由于是根据制动线圈电流变化率给制动线圈进行通电的,能敏感地应付针对衔铁的作动。
本发明的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具有制动线圈电路控制模型,从制动线圈电流中减去该电路模型中给上述制动线圈通电时附加电压得出的模型电流,按照与该减算结果变化率成比例的电压给制动线圈通电。因此,由于电路模型电感一定值时根据制动电流的增量由衔铁移动速度即速度起电力给制动线圈通电,能顺利地进行衔铁移动控制。
本发明制动线圈电路模型的电感L是由时间常数与制动线圈电阻值R相乘得出的,时间常数是根据给上述制动线圈逐级增加电压Ei时产生的制动线圈电流增量ΔI求出的。因此,能构成与各制动器这种状态相符合的制动线圈电路模型。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中电梯制动控制装置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电路作动的示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中电梯制动控制装置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4和图5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电路作动的示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形式中电梯制动控制装置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6所示电路作动的示图;
图8是表示对制动线圈的电感进行计测顺时间流动的图示;
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内容的示图;
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电梯制动控制装置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电路作动的示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和图2表示本发明电梯制动控制装置的第一种实施形式。图1是表示制动控制电路的框图。图中,1是轿厢,2是卷扬机绞绳轮,3是卷挂在该绞绳轮2上主绳索,4是由该主绳索3按往复式与轿厢1一起吊持的平衡锤,5是通过轴5a转动驱动绞绳轮2的卷扬机电机,6是直接安装在轴5a上的制动轮。
7是弹簧,该弹簧时常通过制动臂8把制动闸瓦9按压在制动轮6的外周面上,利用磨擦力产生制动力。10是控制卷扬机电机5的电机控制电路,16是制动线圈16,17是衔铁。该衔铁与制动线圈16间隔着空气间隙g对置,由制动线圈16的通电抵抗着弹簧7并受到吸引,该吸引使制动闸瓦9对制动轮6的按压解除而使制动力解除,当制动线圈16的通电断开时,弹簧7能使吸引解除。18是制动开关,用于在衔铁17受吸引时,闭合并检测制动力解除的结束。19是检测制动线圈电流Ib的电流检测器。
30是控制制动线圈通电及取消通电的制动控制电路,其构成如下:31是控制制动线圈16通电模式的模式控制器,If*、Ih*及I0*是制动线圈电流Ib的目标值,If*是吸引电流,Ih*是保持电流,I0*是零值为各目标值。32是切换开关,用于对制动线圈电流Ib的目标值If*、Ih*及I0*进行择一切换。33是减算器,用于计算目标值If*、Ih*及I0*与制动线圈电流Ib间的差值。34是电流控制器,能根据上述差值把制动线圈电流Ib控制为目标值If*、Ih*及I0*。35是用于计算制动线圈电流Ib微分值的微分电路。36是用于输出阀值的标准电压电路,通常设定为零值。37是用于在大于上述微分值阀值时输出正态饱和电压的比较器。38和39是控制电压电路,用于在电机控制电路10发出停止信号后,输出给制动线圈16通电的电压值V1和V2。把V1设定为零值,V2是由停止信号在上升时使制动开关18打开后经过规定时间后下降的脉冲状电压,是衔铁17在没有再受吸引的范围内设定为一定高度的电压。这里,控制电压电路38相当于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控制电压电路39相当于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40是切换开关,平时连接到控制电压电路38上,在根据比较器37的正向饱和输出电压进行切换后,连接到控制电压电路39上。41是用于输出线圈控制信号的切换开关,被择一连接到由模式控制器34切换为电流控制器34或切换为开关40输出端子c0中任意一个上。
50是给制动线圈16通电的制动驱动电路,其构成如下:51是给制动线圈16通电的直流电源。52是输出直流可变电压的限电器电路,构成制动线圈16的通电电路。53是与制动线圈16并联着的分支电路,在此是用二极管构成的,并在限电器电路52断开制动线圈16的通电时,使制动线圈电流Ib循环。54是PWM信号发生器,相应于连接到切换开关41上的线圈控制信号E*u产生PWM信号。55是由上述PWM信号对限电器电路进行开、关控制的基部放大器。
下面参照图2说明动作。
1.方式0(a3、b1、c1)
在轿厢1停止期间,分别选择切换开关32端子a3和切换开关41端子b1。这样,线圈控制信号E*=0时,使制动线圈16去除通电。
2.方式1(a1、b1、c1)
当从电机控制电路10产生启动信号时,切换开关41由模式控制器3 1选择目标值If*,连接到被切换的端子a1上。输出相当于该目标值If*的线圈控制信号E*的制动线圈流Ib,从时刻t11开始增大。相应也逐渐增加吸引力fc,在时刻t12时,吸引力与弹簧7的力fs相等。在再次通电的衔铁17被吸引时,制动线圈流Ib转变为一次减小。随着衔铁17被吸引,空气间隙g减小,在制动线圈16的电感L增大的同时,产生速度起电力。当吸引衔铁17终止时,在该状态中具有电感L的条件下,制动线圈流Ib逐渐增大。在时刻t13时,制动线圈流Ib达到只引电流If时,线圈控制信号E*减小,制动线圈流Ib保持成吸引电流If。
3.方式2(a2、b1、c1)
在吸引着衔铁17制动开关18接通后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14,切换开关32选择目标值Ih*。该选择产生的制动线圈流Ib降低至能保持吸引衔铁17状态必须的保持电流Ih。
4.方式3(a3、b2、c1)
在时刻t15,当从电机控制电路10产生停止信号时,切换开关32选择目标值I0*,使切换开关41连接到端子b2上。这时,由于切换开关40连接着端子c1,线圈控制信号变为E*=0。制动线圈流Ib通过二极管53进行循环,并按规定的时间常数Tc逐渐减小,吸引力fc也减小。在时刻t16时,吸引力等于弹簧7的力fs;随制动线圈流Ib再减小,吸引力低于弹簧的力fs时,衔铁17开始离开制动线圈16。随着衔铁17的移动,产生速度起电力,制动线圈流Ib的减小率衰弱,最终转变为逐渐增加。
5.方式4(a3、b2、c2)
当制动线圈流Ib的减小率为零值或转变为增加时,在时刻t17,比较器37连接到切换开关40端子c2上,把来从电压电路39的电压值V2作为线圈控制信号E*输出。再次使制动线圈16通电的制动线圈流Ib逐渐增加。由该制动线圈流Ib的逐渐增加所致的吸引力fc起近一定的推移作用。在该吸引力fc的作用下,衔铁17继续移动,在时刻t18解放。切换开关40在制动开关18被放开后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19,复位连接到端子c1上,输出零值。
6.方式5(a3、b1、c1)
在时刻t19,变成模式0的设定,制动线圈流Ib逐渐减小变为零值。
根据上述第一种实施形式,当衔铁17移动开始时,在还没有被吸引范围内按高电压V2给制动线圈16通电,由于弹簧7的力作用也产生较小的吸引力fc,利用解除吸引衔铁时的弹簧7的力就能减小噪音。
从图3至图5,表示本发明电梯制动控制装置的第二种实施形式。
在图3中用与图1相同符号表示相同部分,省略其说明。
60是控制制动线圈通电及取消通电的制动控制电路,其构成如下:61是模式信号发生器,在此输出减小成直线状的电子管信号。62是锁存电路,用于在从比较器37输出正向饱和电压时点中保持模式信号发生器61的输出。63是微分电路,用于计算制动线圈流Ib的微分值。64是增益Kd的比例要素。65是限制器,用于把衔铁17限制在没有再被吸引的范围内。66是切换开关,用于根据比较器的输出进行切换连接到限制器65上,并在制动开关18开放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复归到端子c1上。67是加算器,用于把锁存电路62的输出Vp和限制器65的输出Vd相加,输出线圈控制信号E*
在此,模式信号发生器61相当于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模式信号发生器61、锁存电路62、微分电路63、比例要素64以及限制器65相当于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
下面参照图4说明动作。
1.方式0、方式1、方式2及方式5与图2所示相同,省略其说明。
2.方式3(a3、b2、c1)
在时刻t15,当从电机控制电路10产生停止信号时,切换开关32选择目标值I0*,使切换开关41连接到端子b2上,把模型信号发生器61的电子管信号Vp作为线圈控制信号E*输出。根据电子管信号Vp控制制动线圈16,制动线圈电流Ib逐渐减小,吸引力fc也减小。在时刻t16时,吸引力等于弹簧7的力fs;制动线圈电流Ib再减小,吸引力低于弹簧的力fs时,衔铁17开始离开制动线圈16。随着衔铁17的移动,空气间隙g增大,产生速度起电力,制动线圈流Ib的减小率衰弱,最终转变为逐渐增加。
3.方式4(a3、b2、c2)
当制动线圈流Ib的减小率为零值或转变为增加时,在时刻t17,比较器37连接到切换开关66端子c2上,同时,锁存电路62在比较器37产生饱和信号时,保持模型信号发生器61的输出Vp。并且,把来自微分电路63的制动线圈电流Ib微分值按限制器65的限制值Vd输出。把输出Vp和Vd相加,作为线圈控制信号E*。线圈控制信号E*再次使转变为增加的制动线圈电流Ib的增大。不过,由于不再吸引衔铁17,制动线圈流Ib的增加衰弱,转变为减小。由于制动线圈流Ib有这种变化,微分电路63的输出也变动,进行图4所示的脉动。
参照图5对方式4中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1)τ1-τ2:由于制动线圈流Ib的减小率衰弱并变为逐渐增加,比较器37作动,把切换开关66连接到限制器65上。当衔铁17变位开始且制动线圈流Ib增加时,限制器65的输出Vd也增大。输出Vd与输出Vp和算形成线圈控制信号E*
(2)τ2-τ3:利用限制器37,线圈控制信号E*成为一定值,由于制动线圈流Ib增加,衔铁17的脱离速度变缓。
(3)τ3-τ4:由于线圈控制信号E*是由限制器37限制的,制动线圈流Ib的增加终止,其微分值成零。当制动线圈流Ib减小时,微分值变成负值。这样,变成E*<Vp的吸引力减小,衔铁17的脱离速度变快。
(4)τ4-τ5:与τ1-τ2相同。
(5)τ5-τ6:与τ2-τ3相同。
(6)τ6-τ7:与τ3-τ4相同。
下面,进行同样往复变动的衔铁17脱离制动线圈16。
根据上述第二种实施形式,当衔铁17移动开始时,在还没有被吸引范围内按高电压(Vp+Vd)给制动线圈16通电,由于弹簧7的力作用也产生较小的吸引力fc,能减小解除吸引衔铁时的噪音。
特别是在该第二种实施形式中,由于按制动线圈电流Ib的微分值给制动线圈16通电的,能迅速地相应于制动线圈电流Ib的变动减小噪音。
从图6至图9,表示本发明电梯制动控制装置的第三种实施形式。
在图6中用与图1或图3相同符号表示相同部分,省略其说明。
71是模型电路,是用制动线圈16的电阻R和吸引衔铁17时的电感L模拟制动线圈16的模型电路,根据微分电路63与比例要素64确定的输出Vp,输出模型电流Ihat。72是减算器,用于计算实际制动线圈电流Ib与模型电流Ihat间的差值。73是输出标准电压Ei的标准电压电路,用于测定制动线圈16的电感L。74是用于输出线圈控制信号E*的切换开关,择一地连接到电流控制器34、加算器67及标准电压电路73中的任一一个上。
在此,模式信号发生器61相当于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模式信号发生器61、锁存电路62、微分电路63、比例要素64以及模型电路71相当于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
80是CPU;81是记录程序的ROM,该程序用于制动线圈16的电感L;82是存储临时数据的RAM;83是输入输出设备。
下面参照附图7说明动作。
1.从方式1至方式3,以及方式5,与图4的相同,省略说明。
2.方式4(a3、b2、c2)
当制动线圈流Ib的减小率为零值或转变为增加时,在时刻τ21,比较器37连接到切换开关66端子c2上,在保持这种连接状态的同时,锁存电路62保持时刻τ22时模式信号发生器61的输出Vp。并且,用减算器72计算制动线圈电流Ib与模型电路71确定的模型电流Ihat间的差值(Ib-Ihat)。把该差值(Ib-Ihat)通过微分电路63和比例要素64作为值Vd输出。由加算器67把输出Vp和输出Vd相加,形成线圈控制信号E*
参照图7对方式4中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1)τ21-τ22:由于衔铁17变位开始且制动线圈流Ib的减小率衰弱并变为逐渐增加,该差值(Ib-Ihat)也增加。因与其微分值成比例的输出Vd加算到输出Vp中形成线圈控制信号E*,吸引力增大,衔铁17的脱离速度降低。
(2)τ22-τ23:当衔铁17的脱离速度降低时,因制动线圈16中诱导的速度起电力降低,制动线圈流Ib减小,与模型电流Ihat间的差值(Ib-Ihat)也减小。这样,线圈控制信号E*减小,吸引力也降低,衔铁17的脱离速度增加。
(3)τ23-τ24:当衔铁17的脱离速度增加时,差值(Ib-Ihat)再次增加。线圈控制信号E*增加。由此吸引力增大,衔铁17的脱离速度降低。
(4)τ24-τ25:与(τ22-τ23)相同,省略说明。
随后,重复上述作动,解除对衔铁17的吸引。
下面,根据图8及图9对制动线圈16的电感L计测进行说明。
在顺序步骤S11中,确认制动线圈电流Ib变为保持电流Ih,在顺序步骤S12中,把切换开关74连接到标准电压电路73上。在制动线圈16中以逐级状附加上标准电压Ei。在顺序步骤S13中,把其时刻为t,即图9所示的时刻T31,记录在存储器T1内。制动线圈流Ib逐渐增大,在顺序步骤S14中计算其增量ΔI。在顺序步骤S15中,调查在标准电压Ei的条件下,增量ΔI相对制动线圈流Ib目标值Ii是否达到用公式0.632×(Ii-Ih)计算的值。在达到的情况下,在顺序步骤S16中把该时刻t即图9所示的时刻T32,记录在存储器T2内。在顺序步骤S17中,求出存储器T2与存储器T1内容间的差,即计算出制动线圈16的时间常数Tc。在顺序步骤S18中,可以根据该时间常数Tc和制动线圈16电阻R的乘积,计算出电感L。
另外,电阻R可以利用预先测定的值,不过,考虑到温度变化,在第三种实施形式中,是根据制动制动线圈流Ib为保持电流Ib时的成为线圈控制信号E*来求出的。
如上所述,即使对上述第三种实施形式来说,当衔铁17移动开始时,由于能在没有再吸引的范围内给制动线圈16通电,能减小对衔铁17解除吸引时弹簧7所造成的噪音。
特别是模型电路71,由于是在吸引衔铁17的状态下模拟制动线圈16,电感L也是吸引状态下的电感。因此,因能根据衔铁17移动速度所致制动制动线圈流Ib增量(Ib-Ihat)计算线圈控制信号E*,能限制线圈控制信号E*中振动成分,能使衔铁17的移动速度平稳化。
此外,在上述第三种实施形式中,因模型电路71的电阻R和电感L采用了实测值,即使有温度变化,也能达到减小噪音的效果。
工业上的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在制动线圈通电时抵抗弹簧力,吸引衔铁,利用该吸引使制动闸瓦对制动轮的按压解除而使制动力解除;当制动线圈的通电断开时,解除对衔铁的吸引;能依靠弹簧力使制动闸瓦按压产生制动力,或者,能广泛地应用于卷筒式电梯的制动器中。特别适用于制动器本体小、用于获得必要制动力的弹簧力大、强压制动闸瓦的制动器。
另外,既适用于卷扬机本体设置在升降通路内的电梯,也适用于把制动作动音传进轿厢内的概率高的电梯。
此外,也适用于设置在公共住宅等处、特别是噪音成环境问题的电梯中。

Claims (9)

1.一种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制动线圈依靠通电电路闭合而通电时,抵抗弹簧力并吸引衔铁,利用该吸引使制动闸瓦对制动轮的按压解除而使制动力解除,所述通电电路断开时,解除对所述衔铁的吸引,依靠所述弹簧力按压所述制动闸瓦并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动解除装置,所述制动解除装置在电梯产生启动信号时,利用所述通电电路给所述制动线圈通电而解除制动力,
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在电梯产生停止信号时断开所述通电电路,以使所述制动线圈的通电减小而解除对衔铁吸引的方式对所述制动线圈进行控制,
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所述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在没有再吸引衔铁的范围内,以比该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通电更大的方式给所述制动线圈通电,以及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解除对所述衔铁的吸引过程中,在所述制动线圈电流的减小率衰弱到规定值以下或制动线圈电流转变为增加期间,切换到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给所述制动线圈进行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制动线圈进行控制,以便由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依靠通电电路的断开并通过并联着制动线圈的分支电路,利用循环着的制动线圈电流进行通电,随着所述制动线圈电流的减小,解除对衔铁的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制动线圈进行控制,以便由第一制动线圈控制装置,在时间延续的同时,依靠逐渐减小着的电压给制动线圈通电,随着所述制动线圈电压的减小,解除对衔铁的吸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切换装置,在制动线圈电流的减小率变零或所述制动线圈转变为增加期间切换到第二制动控制装置,对所述制动线圈进行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根据制动线圈电流的减小率为零时的所述制动线圈电流值与制动线圈电阻值相乘所得到电压值,对所述制动线圈进行通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动线圈的电阻值是在电梯启动信号产生使制动力解除的状态下,根据制动线圈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的制动线圈电压与所述制动线圈电流值之比求出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按照上限值限定为没有再次吸引衔铁状态下与制动线圈电流变化率成比例的电压,给制动线圈通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第二制动线圈控制装置,按照具有制动线圈电路模型,从制动线圈电流中减算去给所述制动线圈通电时对制动线圈电路模型附加电压产生的模型电流,以及与该减算结果的变化率成比例的电压,给所述制动线圈通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动线圈电路模型的电抗L是用时间常数Tc与所述制动线圈电阻值R相乘所得的值,
所述时间常数Tc是公式ΔI=0.632×(Ii-Ih)成立时的时间常数,其中:Ih是在电梯启动信号产生使制动力解除的状态下制动线圈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的制动线圈电流,ΔI是给所述制动线圈以逐级状增加电压Ei时的制动线圈电流增量,Ii是相对所述电压Ei所述制动线圈电流所达到目标值。
CNB018196152A 2001-09-28 2001-09-28 电梯制动器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2292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1/008510 WO2003031309A1 (fr) 2001-09-28 2001-09-28 Unite de commande de frein d'ascens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8050A true CN1478050A (zh) 2004-02-25
CN1229273C CN1229273C (zh) 2005-11-30

Family

ID=11737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96152A Expired - Lifetime CN1229273C (zh) 2001-09-28 2001-09-28 电梯制动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431226B1 (zh)
JP (1) JP4830257B2 (zh)
KR (1) KR100483661B1 (zh)
CN (1) CN1229273C (zh)
DE (1) DE60142530D1 (zh)
WO (1) WO2003031309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748C (zh) * 2002-04-19 2007-03-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
CN102120550A (zh) * 2010-01-07 2011-07-13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卷扬机的制动控制装置
CN105417297A (zh) * 2015-12-25 2016-03-23 辽宁优力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磁流变液制动器电梯启动制动方法和启动制动系统
CN106470936A (zh) * 2014-06-19 2017-03-01 通力股份公司 系统、机械制动器和用于控制机械制动器的方法
CN106687403A (zh) * 2014-09-12 2017-05-1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制动器控制系统
CN109802602A (zh) * 2019-03-08 2019-05-2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CN111064392A (zh) * 2019-12-10 2020-04-24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抱闸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和存储介质
CN113635327A (zh) * 2021-09-23 2021-11-12 上海卓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自由度机器人和手术辅助定位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6895C (zh) * 2004-09-24 2009-10-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升降机制动器的电枢运动检测装置和电枢位置估测装置
JP4607631B2 (ja) * 2005-03-16 2011-0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用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4922661B2 (ja) * 2005-07-01 2012-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のエアギャップ推定装置
WO2007029310A1 (ja) 2005-09-06 2007-03-1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KR100807943B1 (ko) * 2006-12-07 2008-02-28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브레이크의 접극자 동작 검출 장치 및 접극자위치 추정 장치
CN102066224B (zh) 2008-06-17 2014-12-17 奥蒂斯电梯公司 使用低功率控制装置的制动器的安全控制
FI120986B (fi) * 2008-11-03 2010-05-31 Kone Corp Järjestely ja menetelmä jarrun toiminnan valvomiseksi ja hissijärjestelmä
JP5147753B2 (ja) * 2009-02-18 2013-02-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磁ブレーキ
JP5118090B2 (ja) * 2009-03-18 2013-01-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磁ブレーキ
CN102226957B (zh) * 2011-03-22 2012-12-05 天津大学 实现电磁制动器得电倍压加速吸合和低功耗保持的电路
CN104781174B (zh) * 2012-11-15 2018-06-05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制动器
EP4089299A1 (en) 2012-11-15 2022-11-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Brake
JP6734103B2 (ja) * 2016-04-06 2020-08-0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および同制御装置を備えたロボット
DE102016124122A1 (de) * 2016-12-13 2018-06-1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tromregler für Zusatzvolumenventil
CN109360482B (zh) * 2018-12-05 2024-04-26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电梯制动器实训装置
WO2020127517A1 (de) * 2018-12-20 2020-06-25 Inventio Ag Verfahren und bremssteuerung zum steuern einer bremse einer aufzuganlage
US20210101777A1 (en) * 2019-10-03 2021-04-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brake control
CN112744735B (zh) * 2019-10-30 2024-02-0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5043282A (zh) * 2021-03-08 2022-09-1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制动器性能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以及电梯制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4493B2 (ja) * 1988-06-27 1995-07-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H0768016B2 (ja) * 1988-12-23 1995-07-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H0780650B2 (ja) * 1990-08-13 1995-08-30 日本オーチス・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のブレーキ制御方式
JPH072452A (ja) * 1993-06-15 1995-01-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リニアモータ駆動エレベーターの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3307002B2 (ja) * 1993-06-17 2002-07-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動装置
JP2001294372A (ja) * 2000-04-07 2001-10-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CN110140320B (zh) * 2016-11-04 2022-03-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接入过程的方法、设备和网络节点
IL257050B (en) * 2017-01-25 2021-04-29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Analyzing and mapping ecg signals and determining ablation points to eliminate brugada syndrome
JP7068016B2 (ja) * 2018-04-12 2022-05-16 株式会社Soken 車両遠隔操作支援システム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748C (zh) * 2002-04-19 2007-03-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
CN102120550A (zh) * 2010-01-07 2011-07-13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卷扬机的制动控制装置
CN102120550B (zh) * 2010-01-07 2014-11-26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卷扬机的制动控制装置
CN106470936B (zh) * 2014-06-19 2019-02-15 通力股份公司 系统、机械制动器和用于控制机械制动器的方法
CN106470936A (zh) * 2014-06-19 2017-03-01 通力股份公司 系统、机械制动器和用于控制机械制动器的方法
US10087045B2 (en) 2014-06-19 2018-10-02 Kone Corporation System, machinery brak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machinery brake
US10442660B2 (en) 2014-09-12 2019-10-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brake control system
CN106687403A (zh) * 2014-09-12 2017-05-1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制动器控制系统
CN105417297B (zh) * 2015-12-25 2018-08-07 辽宁优力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磁流变液制动器电梯启动制动方法和启动制动系统
CN105417297A (zh) * 2015-12-25 2016-03-23 辽宁优力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磁流变液制动器电梯启动制动方法和启动制动系统
CN109802602A (zh) * 2019-03-08 2019-05-2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CN109802602B (zh) * 2019-03-08 2021-03-02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CN111064392A (zh) * 2019-12-10 2020-04-24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抱闸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和存储介质
CN111064392B (zh) * 2019-12-10 2021-08-31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抱闸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和存储介质
CN113635327A (zh) * 2021-09-23 2021-11-12 上海卓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自由度机器人和手术辅助定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9273C (zh) 2005-11-30
EP1431226B1 (en) 2010-07-07
EP1431226A1 (en) 2004-06-23
JP4830257B2 (ja) 2011-12-07
KR100483661B1 (ko) 2005-04-19
KR20030051881A (ko) 2003-06-25
JPWO2003031309A1 (ja) 2005-01-20
EP1431226A4 (en) 2009-08-12
WO2003031309A1 (fr) 2003-04-17
DE60142530D1 (de) 201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78050A (zh) 电梯制动控制装置
CN1168196C (zh) 电子仪器
CN104787037B (zh) 串联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设备
US972251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N1503442A (zh) Dc/dc变换器
CN1792757A (zh) 电梯系统
CN102770296A (zh) 一种用于操作混合动力汽车的方法
CN101132980A (zh) 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
CN200972840Y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直线电机操动机构
CN1043393C (zh) 用于防止电动机过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95004A (zh) 磁悬浮轴承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1052583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achine for driving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WO2009041138A1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方法
CN105807572B (zh) 一种用于光刻机曝光分系统的自阻尼快门装置
CN115189602A (zh) 无刷电机的启动方法、装置、电控装置、按摩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1574B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减速方法
JP2010502169A5 (zh)
CN103117696B (zh) 用于串励电动车的串励电机换向的控制器
JP2013512655A5 (zh)
CN201130919Y (zh) 新型电动车辆电机驱动装置
CN106004458A (zh) 一种基于电动车的分段式电子刹车控制方法
CN110594477A (zh) 一种用于压电型高速开关阀的软着陆pwm控制方法及系统
JP5810868B2 (ja) 充電制御装置
CN109067268A (zh) 无刷直流电机开通相延迟开通控制方法
JP2011100203A (ja) 位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