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2602B -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2602B
CN109802602B CN201910175712.XA CN201910175712A CN109802602B CN 109802602 B CN109802602 B CN 109802602B CN 201910175712 A CN201910175712 A CN 201910175712A CN 109802602 B CN109802602 B CN 109802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follow current
type brake
brak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57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2602A (zh
Inventor
郭志海
刘俊斌
赖志鹏
郭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57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2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2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2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前述抱闸续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的正端均用于连接至抱闸线圈的正端。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的负端均用于连接至抱闸线圈的负端。第一续流模组用于接收到抱闸开始释放时的闭合控制信号时导通,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以及用于在接收到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的开路控制信号时断开。第二续流模组用于在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后,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通过上述双续流回路的设计,实现了抱闸释放过程中续流回路阻值可调,有效兼顾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和缩短释放时间。

Description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抱闸在机械结构,工作电流、线圈电感和线圈电阻等参数方面各不相同,每一款抱闸控制设备需要匹配不同的续流电阻以满足对抱闸线圈续流的要求。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不变更抱闸机械结构的情况下,降低抱闸释放噪音和减少释放时间是互相矛盾的:为了降低抱闸释放噪音,减小续流电阻的阻值,导致抱闸线圈电流下降变慢,延长抱闸释放时间,进一步导致抱闸制动的电机设备的制停距离增大。反之,为了减少释放时间和电机设备的制停距离,增加续流电阻的阻值,使抱闸线圈电流下降变快,导致抱闸释放噪音变大。然而,面对前述矛盾目前还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即是说,传统的抱闸控制方式存在着无法兼顾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和缩短释放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兼顾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和缩短释放时间的抱闸续流电路、一种抱闸制动系统、一种抱闸续流控制方法、一种抱闸续流控制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抱闸续流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
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的正端均用于连接至抱闸线圈的正端,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的负端均用于连接至抱闸线圈的负端;
第一续流模组用于在接收到闭合控制信号时导通,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以及用于在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时断开;第二续流模组用于在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闭合控制信号为抱闸控制设备在抱闸开始释放时输出的第一续流控制信号,开路控制信号为抱闸控制设备在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输出的第二续流控制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续流模组包括第一续流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第二续流模组包括第二续流单元和续流辅助单元;
第一续流单元的负端连接至抱闸线圈的正端,第一续流单元的正端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
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至抱闸线圈的负端,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端用于连接抱闸控制设备;
第二续流单元的负端连接至抱闸线圈的正端,第二续流单元的正端连接的续流辅助单元的一端,续流辅助单元的另一端连接至抱闸线圈的负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续流单元为二极管、第二续流单元为二极管、第一开关单元为继电器或续流辅助单元为电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抱闸续流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制动控制信号时,切断抱闸电源对抱闸线圈的供电;
制动控制信号为抱闸控制设备在抱闸开始释放时输出的制动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为接触器,接触器的主触点用于连接抱闸电源的正端和抱闸线圈的正端,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用于连接抱闸控制设备。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抱闸制动系统,包括抱闸控制设备和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
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的正端均连接至抱闸的抱闸线圈的正端,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的负端均连接至抱闸线圈的负端;
抱闸控制设备用于在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输出闭合控制信号到第一续流模组,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以及在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输出开路控制信号到第一续流模组,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
第二续流模组用于在抱闸控制设备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后,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抱闸续流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抱闸制动系统,抱闸制动系统包括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上述方法包括:
在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闭合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其中,第一续流模组导通时,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在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开路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其中,第二续流模组在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确定闸瓦已撞击主机轮面:
在闸瓦开始释放时,启动预设定时器对闸瓦的释放时间进行计时;
当预设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确定抱闸的闸瓦已撞击主机轮面。
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抱闸续流控制装置,应用于一种抱闸制动系统,抱闸制动系统包括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
上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闭合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其中,第一续流模组导通时,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开路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其中,第二续流模组在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抱闸续流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上述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通过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的设计,在抱闸开始释放时,抱闸控制设备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使得抱闸线圈通过第一续流模组进行续流。由于第一续流模组的阻值低于第二续流模组的阻值,因此可以减缓抱闸线圈的电流下降速度,进而减小抱闸释放过程中,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的速度,从而有效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当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抱闸控制设备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使得抱闸线圈通过第二续流模组进行续流。由于第二续流模组的阻值较大,因此可以加快抱闸线圈的电流下降速度,使抱闸动作速度加快,缩短抱闸的释放时间。如此,实现了抱闸释放过程中续流回路阻值可调,有效兼顾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和缩短释放时间,解决了传统方案无法兼顾噪音与释放时间的痛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抱闸续流电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抱闸续流电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抱闸续流电路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抱闸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抱闸续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抱闸控制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抱闸续流控制的效果曲线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抱闸续流控制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即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抱闸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机械制动设备,可以应用在常见的电梯设备和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上,为设备提供安全性好且高可靠性的制动作用。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在实验研究中发现:抱闸的释放最大噪音并非发生在抱闸释放结束时刻,而是发生在抱闸释放过程中,抱闸的闸瓦与主机轮面碰撞时,抱闸的释放最大噪音与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的速度有关。通过减慢抱闸线圈的电流下降速度,可减小抱闸释放时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的速度,从而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因此,每一款抱闸的续流电阻的阻值可在降低抱闸释放噪音和减少释放时间之间进行取舍,以尽量满足两方面的要求。
在传统的抱闸控制方式中,虽有两个续流回路的设计,也即分别针对电梯或起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工况:正常制动工况和紧急制动工况。然而,传统的抱闸控制方式仍然无法兼顾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同时缩短释放时间。针对传统的抱闸控制方式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抱闸续流电路。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抱闸续流电路100,包括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12和第二续流模组14。第一续流模组12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14的等效阻值。第一续流模组12和第二续流模组14的正端均用于连接至抱闸线圈21的正端。第一续流模组12和第二续流模组14的负端均用于连接至抱闸线圈21的负端。第一续流模组12用于在接收到闭合控制信号时导通,对抱闸线圈21进行续流,以及用于在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时断开。第二续流模组14用于在第一续流模组12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抱闸线圈21进行续流。闭合控制信号为抱闸控制设备23在抱闸开始释放时输出的第一续流控制信号。开路控制信号为抱闸控制设备23在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输出的第二续流控制信号。
其中,抱闸的主要构成部件有闸瓦和抱闸线圈21。抱闸释放时,也即抱闸电源25停止对抱闸线圈21供电,抱闸的闸瓦由打开状态开始转为释放状态时。抱闸线圈21通过内部电路产生的磁力作用驱动闸瓦动作,从而使得闸瓦抱紧需要制动的主机轮面,实现对主机轮的制动。等效阻值表示从续流电流流动的正向上看,即抱闸线圈21的负端经第一续流模组12或第二续流模组14至抱闸线圈21的正端方向,第一续流模组12或第二续流模组14内部的各电子元件提供的总电阻值大小。
在抱闸电源25停止对抱闸线圈21供电后,抱闸线圈2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正常供电时抱闸线圈21两端的电动势反向),会通过连接在抱闸线圈21两端的续流回路做功而消耗,使得抱闸线圈21产生的反向电动势以电流的形式中和掉。抱闸控制设备23也即电梯设备和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上用于控制抱闸动作的设备,例如但不限于电梯或起重设备的主控系统中控制抱闸的控制板或者独立设置的控制装置。
具体的,在抱闸开始释放前,抱闸线圈21由配套的抱闸电源25直接供电,两个续流回路中没有电流通过而不起作用。在抱闸开始释放时,也即抱闸电源25断开对抱闸线圈21的供电,等效阻值较小的第一续流模组12在接收到抱闸控制设备23输出的闭合控制信号时,由断开状态转为导通状态时,抱闸线圈21将会通过第一续流模组12进行续流。在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也即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产生之后,抱闸控制设备23输出开路控制信号到第一续流模组12。第一续流模组12由导通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抱闸线圈21将会通过等效阻值较大的第二续流模组14继续进行续流。由于第一续流模组12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14的等效阻值,因此抱闸线圈21通过第一续流模组12进行续流时,抱闸线圈21内的电流下降速度,相对于通过第二续流模组14进行续流时的电流下降速度要慢,从而形成抱闸线圈21内的电流下降速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续流阶段(前一阶段电流下降慢,后一阶段电流下降较快)。
如此,通过在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前,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导通,使得抱闸线圈21通过等效阻值较小的第一续流模组12进行续流,可以在减小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的速度。在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再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断开,使得抱闸线圈21通过等效阻值较大的第二续流模组14继续进行续流,从而加快抱闸线圈21的电流下降速度,使抱闸动作速度加快,缩短抱闸的释放时间,达到既能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同时,又能缩短抱闸释放时间的效果。
上述抱闸续流电路100,通过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12和第二续流模组14的设计,在抱闸开始释放时,抱闸控制设备23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导通,使得抱闸线圈21通过第一续流模组12进行续流。当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抱闸控制设备23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断开,使得抱闸线圈21通过第二续流模组14进行续流。实现各种制动场景下,抱闸释放过程中续流回路阻值可调,有效兼顾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和缩短释放时间,解决了传统方案无法兼顾噪音与释放时间的痛点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抱闸开始释放后,抱闸的闸瓦是否已经撞击主机轮面,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在线探测或者定时触发的方式实现。例如但不限于通过在主机轮面上或附近位置设置探测器进行实时探测,当抱闸开始释放时,抱闸控制设备23即启动探测器对往主机轮面靠近的闸瓦进行实时探测,并向抱闸控制设备23回传现场探测数据。如此,抱闸控制设备23即可根据回传的现场探测数据,获知闸瓦是否已撞击主机轮面。又例如但不限于根据预先进行的闸瓦撞击试验得到的数据,统计确定各种型号抱闸的闸瓦撞击时间后,通过为抱闸控制设备23内部或外部的定时器设置定时时长为相应的撞击时间,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是否达到撞击时间,实现对抱闸的闸瓦是否已经撞击主机轮面的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抱闸释放过程中,当第一续流模组12导通时,第二续流模组14处于非导通状态。
可以理解,在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前,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导通,使得抱闸线圈21通过等效阻值较小的第一续流模组12进行续流,可以在减小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的速度。此时,第二续流模组14在可以保持接入电路的状态(由于自身等效阻值较大,续流电流无法通过而相当于断路状态),也可以在外部作用下处于开路状态,例如但不限于第二续流模组14在抱闸未释放前,默认状态即是开路状态,或者抱闸控制设备23在输出闭合控制信号同时,向第二续流模组14输出相应的断路控制信号,以使第二续流模组14断路而暂不参与续流。
如此,在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抱闸控制设备23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断开,使得抱闸线圈21的续流电流通过等效阻值较大的第二续流模组14继续进行续流。或者是抱闸控制设备23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断开时,向第二续流模组14输出通路控制信号,以使第二续流模组14导通,对抱闸线圈21继续进行续流。可以通过对第二续流模组14的等效阻值的设计,可以使得第二续流模组14在第一续流模组12导通时,即使保持接入电路的状态,也可以在续流的前一阶段中相当于断路而不参与续流;在续流的后一阶段,由于等效阻值较小的第一续流模组12断开,使得续流电流只可通过等效阻值较大的第二续流模组14而自动实现参与续流,无需额外控制,提高续流控制效率。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续流模组12包括第一续流单元122和第一开关单元124。第二续流模组14包括第二续流单元142和续流辅助单元144。第一续流单元122的负端连接至抱闸线圈21的正端。第一续流单元122的正端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124的第一端。第一开关单元124的第二端连接至抱闸线圈21的负端。第一开关单元124的第三端用于连接抱闸控制设备23。第二续流单元142的负端连接至抱闸线圈21的正端。第二续流单元142的正端连接的续流辅助单元144的一端。续流辅助单元144的另一端连接至抱闸线圈21的负端。
可以理解,第一开关单元124可以是本领域各类控制回路通断的电控开关,例如但不限于各类继电器或接触器等开关器件。第一续流单元122可以是单个续流器件,也可以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续流器件及其他适应性器件组成的续流电路单元,具体可以根据续流回路的电流大小及其他电气设计要求确定。第二续流单元142可以同理理解。续流辅助单元144可以是阻性元件或感性元件组成的单个辅助元件,或者是辅助电路单元,也可以是阻性元件和感性元件共同组成的辅助电路单元,只要能够提供第二续流单元142所需的较大回路阻值即可。
具体的,在抱闸正常打开时,抱闸控制设备23生成的抱闸续流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4断开,抱闸线圈21的电流由抱闸电源25直接提供,抱闸线圈21无需续流,也即两个续流回路中均无续流电流。
在抱闸开始释放时,抱闸电源25则会切断对抱闸线圈21的供电,抱闸控制设备23生成的闭合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4导通。这时,由于第一开关单元124所在的第一续流模组12的等效阻值相对于第二续流模组14的等效阻值要小得多,因此,抱闸线圈21直接通过第一续流单元122进行续流。此时,抱闸线圈21内的续流电流下降速度慢,持续至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从而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
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电抱闸控制设备23生成的开路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4断开,使得第一续流单元122开路而不再继续参与续流。这时,保持接入状态的第二续流单元142和续流辅助单元144自动投入工作,为抱闸线圈21继续提供续流。此时,抱闸线圈21内的续流电流下降速度较快,持续至抱闸释放结束,从而缩短抱闸的释放时间。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续流单元122为二极管D1、第二续流单元142为二极管D2、第一开关单元124为继电器K或续流辅助单元144为电阻R。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具备续流功能的二极管作为第一续流单元122和第二续流单元142,也可以是第一续流单元122和第二续流单元142中的任一个采用二极管,另一个则采用二极管为注意续流元件构成的续流电路单元或其他续流元件。第一续流单元122和第二续流单元142均为二极管时,所采用的二极管的型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抱闸线圈21的续流需要进行灵活选择,以确保抱闸释放过程中,前后两个阶段的续流效率。
第一开关单元124可以采用本领域的继电器,确保抱闸续流电路100的成本不高同时,提高第一续流单元122投入和退出续流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保证前后两个阶段的续流的精确切换。可以理解,第一开关单元124为继电器K时,第一开关单元124的第一端可以是继电器K的一个静触点,第一开关单元124的第二端可以是继电器K的动触点,第一开关单元124的第三端可以是继电器K的线圈的接线端(也即驱动线圈工作的输入端)。续流辅助可以采用本领域的电阻器件,成本低且阻值选取灵活,可以针对不同抱闸线圈21的续流需要快速选配,避免额外的设计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续流模组12也可以是三极管,例如但不限于MOS管。以N型MOS管为例,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抱闸线圈21的负端,MOS管的源极用于连接抱闸线圈21的正端,MOS管的栅极用于连接抱闸控制设备23。如此,采用三极管作为第一续流模组12,一方面可以提供低阻值的续流支路同时,另一方面还可实现在抱闸控制设备23的控制下导通或关断所在的低阻值的续流支路。三极管的具体类型和参数规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选择,本说明书中不做具体限定。通过三极管的应用,也可以提供所需的续流作用同时,简化电路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的抱闸续流电路100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16。第二开关单元16用于在接收到制动控制信号时,切断抱闸电源25对抱闸线圈21的供电。制动控制信号为抱闸控制设备23在抱闸开始释放时输出的制动信号。
其中,第二开关单元16可以是本领域各类控制电路通断的电控开关,例如但不限于各类继电器或接触器等开关器件,具体型号可以根据抱闸线圈21的供电电气参数确定。
可以理解,在抱闸正常打开时,抱闸控制设备23生成的抱闸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6闭合,使得抱闸线圈21的电流由抱闸电源25直接提供。在抱闸开始释放时,抱闸控制设备23生成的制动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6断开,切断抱闸电源25对抱闸线圈21的供电,使得抱闸控制设备23生成的闭合控制信号可以有效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24导通,投入第一续流单元122对抱闸线圈21开始进行续流。
如此,通过第二开关单元16的设置,可以自动且可靠地实现抱闸电源25与抱闸线圈21之间电气连接的通断控制,确保两个续流回路的准确和有效控制,提高抱闸续流电路100的控制响应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16为接触器。接触器的主触点用于连接抱闸电源25的正端和抱闸线圈21的正端。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用于连接抱闸控制设备23。
可以理解,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接触器作为上述的第二开关单元16。在抱闸正常打开时,抱闸控制设备23生成的抱闸控制信号可以控制接触器的主触点吸合,使得抱闸线圈21的电流由抱闸电源25直接提供。在抱闸开始释放时,抱闸控制设备23生成的制动控制信号可以控制主触点的主触点断开,切断抱闸电源25对抱闸线圈21的供电。如此,可以可靠实现抱闸电源25与抱闸线圈21之间电气连接的通断控制的同时,提供对抱闸续流电路100的电气保护,避免电路元件高压损坏。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抱闸制动系统200,包括抱闸控制设备23和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12和第二续流模组14。第一续流模组12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14的等效阻值。第一续流模组12和第二续流模组14的正端均连接至抱闸的抱闸线圈21的正端。第一续流模组12和第二续流模组14的负端均连接至抱闸线圈21的负端。抱闸控制设备23用于在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输出闭合控制信号到第一续流模组12,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导通,对抱闸线圈21进行续流;以及在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输出开路控制信号到第一续流模组12,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断开。第二续流模组14用于在抱闸控制设备23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断开后,对抱闸线圈21进行续流。
可以理解,上述关于抱闸制动系统200的各组成部件并不是对抱闸制动系统200本身全部组成部件的唯一限定,实际上还可以包括未列出的其他组成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将上述各组成部件,与本领域各型号的抱闸制动系统所具备的其他组成部件相结合,以获得具备上述双续流回路的完整的抱闸制动系统200。
关于上述抱闸制动系统200的各组成部件的说明,可以参见上述各抱闸续流电路100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内容,此处不再重复赘述。上述抱闸制动系统200,通过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12和第二续流模组14的设计,在抱闸开始释放时,抱闸电源25断开对抱闸线圈21的供电,抱闸控制设备23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导通,使得抱闸线圈21通过第一续流模组12进行续流。当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抱闸控制设备23控制第一续流模组12断开,使得抱闸线圈21通过第二续流模组14进行续流。实现了抱闸释放过程中续流回路阻值可调,有效兼顾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和缩短释放时间,解决了传统电梯的抱闸控制方案中无法兼顾噪音与释放时间的痛点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抱闸制动系统200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16。第二开关单元16用于在接收到制动控制信号时,切断抱闸电源25对抱闸线圈21的供电。制动控制信号为抱闸控制设备23在抱闸开始释放时输出的制动信号。
可以理解,关于上述抱闸制动系统200的第二开关单元16的说明,可以参见上述各抱闸续流电路100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内容,此处不再重复赘述。通过第二开关单元16的设置,可以自动且可靠地实现抱闸电源25与抱闸线圈21之间电气连接的通断控制,确保两个续流回路的准确和有效控制,提高抱闸制动系统200的制动响应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抱闸制动系统200可以是电梯设备的抱闸制动系统,也可以是起重设备的抱闸制动系统,还可以是其他采用抱闸作为制动机构的设备的抱闸制动系统。可以理解,通过应用上述的抱闸制动系统200,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制动噪音和提高制动效率。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抱闸续流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抱闸续流电路。抱闸续流电路包括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前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在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闭合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其中,第一续流模组导通时,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S14,在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开路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其中,第二续流模组在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可以理解,关于本实施例中的抱闸续流电路的各组成回路的解释说明,可以参见上述各抱闸续流电路100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内容,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具体的,在抱闸开始释放时,也即说明抱闸电源25已经断开对抱闸线圈的供电,这时,抱闸控制设备即可以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以使抱闸线圈通过等效阻值较小的第一续流模组进行续流。如此,在当前第一续流模组的续流作用下,抱闸线圈内的电流下降速度较慢,持续至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的等级要求,灵活选择设计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大小,以满足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达到等级要求的降低指标同时,不会延长抱闸释放的总时长。
在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抱闸控制设备即可以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以使等效阻值较大的第二续流模组接替第一续流模组,继续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加快抱闸释放动作,缩短抱闸释放时间。由于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抱闸释放时间与抱闸释放过程中的平均阻值相关,且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抱闸线圈的电流下降加速不会再影响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因此,可以通过灵活选配两个续流回路的阻值大小,结合上述控制机制,有效控制抱闸释放的总时长同时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
上述抱闸续流控制方法,通过对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在抱闸释放的不同阶段的控制,实现了抱闸释放过程中续流回路阻值可调,有效兼顾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和缩短释放时间,解决了传统方案无法兼顾噪音与释放时间的痛点问题。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关于上述步骤S14中,通过以下步骤确定闸瓦已撞击主机轮面:
在闸瓦开始释放时,启动预设定时器对闸瓦的释放时间进行计时;
当预设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确定抱闸的闸瓦已撞击主机轮面。
其中,预设定时器可以是抱闸控制设备内部自带的定时元件,也可以是与抱闸控制设备电连接的独立定时元件,只要能够提供所需的定时功能均可。设定时间为闸瓦开始释放时刻至撞击主机轮面时所经历的时长。一方面,针对不同型号的抱闸,可以但不限于在抱闸开发时,根据每一款抱闸的弹簧力、动作行程、线圈电感、电阻和工作电流等参数,以实验测试方式获取抱闸释放过程中抱闸线圈电流、最大噪音以及制动力等特性曲线,再根据所得的特性曲线计算得到抱闸的闸瓦与主机轮面的撞击时刻,即确定该款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的发生时刻,从而得到所需的设定时间。也即是说,抱闸释放后的最大噪音的发生时间T(也即设定时间)可以通过试验数据直接得到。
另一方面,实践数据表明,若抱闸的动作行程s越大、抱闸弹簧力f越小、抱闸线圈的电感l越大、抱闸线圈的电阻r越小且抱闸工作电流i越大,则抱闸释放后,最大噪音越迟发生。反之,若抱闸的动作行程s越小、抱闸弹簧力f越大、抱闸线圈的电感l越小、抱闸线圈的电阻r越大且抱闸工作电流i越小,则抱闸释放后,最大噪音越早发生。因此,抱闸释放后,最大噪音的发生时间T也可以通过本领域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1989528770000171
其中,F1(s)表示以行程s为变量的函数/公式;F3(l)以电感量l为变量的函数/公式;F2(f)表示以弹簧力f为变量的函数/公式;F5(i)表示以工作电流i为变量的函数/公式;F4(r)表示以电阻r为变量的函数/公式。
具体的,在抱闸开始释放时,抱闸控制设备控制抱闸电源25断开对抱闸线圈的供电,抱闸开始释放,抱闸控制设备通过启动预设定时器开始计时。在抱闸释放过程中,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之前(通过预先设置的设定时间可知,如图7上图中t<t2时,t表示计时时间,i表示抱闸线圈电流,t2表示设定时间),抱闸控制设备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此时,第二续流模组被第一续流模组旁路,抱闸线圈通过第一续流模组续流。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较小,与传统的抱闸线圈续流电流曲线i1相比,本方案中的抱闸线圈电流曲线i2下降减慢,从而减缓抱闸动作速度,也即减缓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的速度。如图7下图可见,n表示噪音,抱闸释放最大噪音n2比传统的抱闸释放最大噪音n1小Δn。
在抱闸释放过程中、闸瓦撞击主机轮面之后(通过预先设置的设定时间可知,如图7上图中t≥t2时),抱闸控制设备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此时,抱闸线圈通过阻值较大的第二续流模组继续进行续流,抱闸线圈续流电流i2下降加快,从而加快抱闸动作速度,以减小抱闸释放时间,使电梯主机尽快制停。此时,抱闸释放时间t3比传统的抱闸释放时间t1减少Δt。
通过采用预设定时器的设计方案,可以确保抱闸的闸瓦是否已撞击主机轮面的判断,还可以简化抱闸续流电路所应用的制动系统的设计结构。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5和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5和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抱闸续流控制装置300,应用于一种抱闸制动系统,该抱闸制动系统包括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
抱闸续流控制装置30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31。第一控制模块31用于在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闭合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其中,第一续流模组导通时,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第二控制模块33用于在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开路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其中,第二续流模组在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上述的抱闸续流控制装置300,通过第一控制模块31和第二控制模块33对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在抱闸释放的不同阶段的控制,实现了抱闸释放过程中续流回路阻值可调,有效兼顾降低抱闸释放的最大噪音和缩短释放时间,解决了传统方案无法兼顾噪音与释放时间的痛点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抱闸续流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计时模块和撞击确定模块。计时模块用于在闸瓦开始释放时,开始对闸瓦的释放时间进行计时。撞击确定模块用于在计时模块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确定抱闸的闸瓦已撞击主机轮面。
关于抱闸续流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抱闸续流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抱闸续流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当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闭合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其中,第一续流模组导通时,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当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向第一续流模组输出开路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其中,第二续流模组在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抱闸续流控制方法的子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抱闸续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所述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
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和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的正端均用于连接至抱闸线圈的正端,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和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的负端均用于连接至所述抱闸线圈的负端;
所述第一续流模组用于在接收到闭合控制信号时导通,对所述抱闸线圈进行续流,以及用于在接收到开路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用于在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所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所述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所述闭合控制信号为抱闸控制设备在抱闸开始释放时且所述抱闸的闸瓦撞击主机轮面之前输出的第一续流控制信号,所述开路控制信号为所述抱闸控制设备在所述抱闸的闸瓦撞击所述主机轮面后输出的第二续流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闸续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包括第一续流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续流模组包括第二续流单元和续流辅助单元;
所述第一续流单元的负端连接至所述抱闸线圈的正端,所述第一续流单元的正端连接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抱闸线圈的负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端用于连接所述抱闸控制设备;
所述第二续流单元的负端连接至所述抱闸线圈的正端,所述第二续流单元的正端连接的所述续流辅助单元的一端,所述续流辅助单元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抱闸线圈的负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闸续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单元为二极管、所述第二续流单元为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继电器或所述续流辅助单元为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抱闸续流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制动控制信号时,切断抱闸电源对所述抱闸线圈的供电;
所述制动控制信号为所述抱闸控制设备在抱闸开始释放时输出的制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闸续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接触器,所述接触器的主触点用于连接所述抱闸电源的正端和所述抱闸线圈的正端,所述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用于连接所述抱闸控制设备。
6.一种抱闸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抱闸控制设备和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所述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
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和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的正端均连接至所述抱闸的抱闸线圈的正端,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和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的负端均连接至所述抱闸线圈的负端;
所述抱闸控制设备用于在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且所述闸瓦撞击主机轮面之前,输出闭合控制信号到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控制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对所述抱闸线圈进行续流;以及在所述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输出开路控制信号到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控制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断开;
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用于在所述抱闸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后,对所述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7.一种抱闸续流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抱闸制动系统,所述抱闸制动系统包括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所述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且所述闸瓦撞击主机轮面之前,向所述第一续流模组输出闭合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导通时,对所述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在所述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向所述第一续流模组输出开路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其中,所述第二续流模组在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所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所述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抱闸续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闸瓦已撞击所述主机轮面:
在所述闸瓦开始释放时,启动预设定时器对所述闸瓦的释放时间进行计时;
当所述预设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确定所述抱闸的闸瓦已撞击所述主机轮面。
9.一种抱闸控制装置,应用于一种抱闸制动系统,所述抱闸制动系统包括抱闸,以及并联的第一续流模组和第二续流模组,所述第一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续流模组的等效阻值;
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抱闸的闸瓦开始释放时且所述闸瓦撞击主机轮面之前,向所述第一续流模组输出闭合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导通;其中,所述第一续流模组导通时,对所述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闸瓦撞击主机轮面后,向所述第一续流模组输出开路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断开;其中,所述第二续流模组在所述第一续流模组接收到所述开路控制信号后,对所述抱闸线圈进行续流。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抱闸续流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175712.XA 2019-03-08 2019-03-08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802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5712.XA CN109802602B (zh) 2019-03-08 2019-03-08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5712.XA CN109802602B (zh) 2019-03-08 2019-03-08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602A CN109802602A (zh) 2019-05-24
CN109802602B true CN109802602B (zh) 2021-03-02

Family

ID=6656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5712.XA Active CN109802602B (zh) 2019-03-08 2019-03-08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2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7666A (zh) * 2021-02-05 2021-06-25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诊断床防坠制动电路及ct扫描床
CN114044429A (zh) * 2021-10-29 2022-02-15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ptc控制电梯曳引机抱闸的电路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8050A (zh) * 2001-09-28 2004-0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制动控制装置
CN103407850A (zh) * 2013-07-31 2013-11-27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智能制动控制方法与装置
CN208471435U (zh) * 2018-05-11 2019-02-0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03027A (de) * 1962-10-17 1965-11-30 Licentia Gmbh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s Gleichstromantriebes
NL7502759A (nl) * 1974-05-20 1975-11-24 Siemens Ag Gelijkstroomvormer.
DE3702380A1 (de) * 1987-01-23 1988-08-04 Licentia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fuer gleichstromstellerbetriebene gleichstrom-nebenschlussmotoren
CN202558543U (zh) * 2012-05-23 2012-11-28 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器的控制电路
CN202679304U (zh) * 2012-06-29 2013-01-16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混合动力车用bsg电机控制系统
CN206203770U (zh) * 2016-11-21 2017-05-31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的抱闸制动装置
CN106865371B (zh) * 2017-03-01 2018-09-21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99484B (zh) * 2018-11-20 2021-01-19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8050A (zh) * 2001-09-28 2004-0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制动控制装置
CN103407850A (zh) * 2013-07-31 2013-11-27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智能制动控制方法与装置
CN208471435U (zh) * 2018-05-11 2019-02-05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602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2602B (zh) 抱闸续流电路、抱闸制动系统和抱闸续流控制方法
JP5073822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0989186B2 (en) Operating method and actuation device for a piston pump
KR20190059324A (ko) 전환 밸브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제어기
KR20110110118A (ko) 내연기관의 연료량 제어장치의 솔레노이드 밸브 제어 방법
US20110251757A1 (en) Electronic Circuit Arrangement with one or more semiconductor main relays and use thereof
WO2011124450A2 (de) Schaltvorrichtung, star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einer elektromagnetischen schaltvorrichtung
DE102010039875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Starters eines Fahrzeugs
RU231680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приводом ворот
CN107949693A (zh) 喷射器驱动用升压装置
JP2002303230A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H1026065A (ja) 自動車のスタータの切断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11156524A (ja)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の射出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KR101908759B1 (ko) 사람 보호 수단의 하나 이상의 트리거 소자를 구동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어셈블리
US687912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driving motor of an adjusting device pertaining to a motor vehicle
KR20150023270A (ko) 내연기관용 연료 시스템의 작동 방법
US444374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e enhancement of a commutating capacitor
DE10322506A1 (de) Stromversorgungsgerä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625651B2 (ja) ピストンポンプの動作方法、ピストンポンプ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ピストンポンプ
CN111064392B (zh) 抱闸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和存储介质
JP2682624B2 (ja) 弁装置の駆動方法
JPH0976172A (ja) 液圧式打撃機構
RU4168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стеклоочистителем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101747072B1 (ko) 시동모터의 구동장치
US20190092296A1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and 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