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2066A -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2066A
CN1412066A CN01139355A CN01139355A CN1412066A CN 1412066 A CN1412066 A CN 1412066A CN 01139355 A CN01139355 A CN 01139355A CN 01139355 A CN01139355 A CN 01139355A CN 1412066 A CN1412066 A CN 1412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llar
backplate
vehicle frame
back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9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7132C (zh
Inventor
本岛伴康
英诚二
铃木均
辻本勇二
菅野正
森隆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45184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4847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45183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390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12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2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71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713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B62J15/02Fastening means; St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后护板安装结构及靠背支持结构,将小组装用套环嵌合到形成于防震橡胶件的中央部上的孔中而将副车架小组装在后护板上;将穿过小组装用套环的螺栓插入到后支杆的带凸缘的套环中,并使前端螺纹部从与带凸缘的套环的外侧端部相接触的抓杆的安装孔中突出,然后连结上螺母。由此,将抓杆、后护板和副车架共同连结在后支杆上。将靠着支架的倾斜部由上部橡胶件和下部橡胶件所夹持使套环插入到各套环的通孔中,将缓冲部件安装在支架上成为小组装体。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在日本专利“实公平4-37033”号上,展示了一种具有下列构成的摩托车:被支持在向驾驶员用座席的后方延伸的车架上的后护板;设在该后护板的左右两侧的抓杆;配设在后护板上的同乘人员用座席;以及设在同乘人员用座席后方的靠背。
该后护板,由配设在其内侧的车架后部和配设在其外侧的抓杆所夹持,并通过将穿过抓杆的螺栓贯通设在后护板的侧部上的孔中,使该螺栓的前端侧连结在预先焊接在车架后部的螺母中,而将该后护板支持在车架后部。
上述靠背在其左右两侧具有向下方延伸的靠背支架,该靠背支架的下端部与抓杆的后端部相连,通过将抓杆连结在车架上,而将该靠背支持在车架上。
不过,在后护板的外侧配设车架会使其一部分从外观上显露出来。所以在这种场合,就有必要在后护板的内侧配设不同于车架的副车架,并由该副车架支持住尾灯和挡泥板等。
但这样一来,就成为一种用共同的螺栓将副车架,后护板和抓杆都支持在车架上的结构,并在进行后护板往车体上的装配时,必须将这些副车架、后护板和抓杆往车架上进行定位和保持的同时进行连结作业。
因此,由于组装作业的难度增加了,所以希望组装作业能变得容易些;同时,由于上述连结部的构造也较复杂,所以还要求构造的简单化。
另外,靠背支架是行走中的同乘人员取代抓把而可能握住的部件。在该靠背支架作为这样的抓把而被使用时,是不希望来自发动机等车体侧的震动从该靠背支架传递到手上的。
又,在使靠背支架与抓杆为不同的部件时,例如为一种从车体侧延伸出支杆,并在该支杆上用螺栓等固定住靠背支架的下端部的结构,由于必须考虑到该安装结构不应损害车体的外观,所以增大了难度。
为解决上述与后护板安装结构有关的课题,在具有下列构成的摩托车上:被支持在左右成对地设置着的车架后部的后护板、设在该后护板的左右两侧的一对抓杆、配设在后护板上方的座席和配设在该座席后方的靠背等,本发明的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构造的特征是:将上述车架后部的左右分别配设在后护板和抓杆之间,在后护板的内侧配设左右一对的、其后端用于保持住尾灯的副车架,同时将该副车架预先嵌合卡合在后护板的左右侧部上进行小组装,并将该小组装体和抓杆共同连结在上述车架后部。
这时,在将与左右的副车架设置成一体的小组装用套环嵌合到设在后护板的左右两侧上的安装孔中的同时,可以用穿过该小组装用套环的螺栓进行上述的共同连结。
又,在后护板的前部设有向上方突出的扣子,将该扣子止挡在沿车架的车宽方向设置着的横管上;以该止挡部为支点使上述后护板和副车架的小组装体向上方摇动;将以多个为一组设置着的上述小组装用套环与分别设在与该小组装用套环相对应的车架左右侧部上的多个安装孔进行位置对合;将预先对多根螺栓以对应于小组装用套环的方式进行了一体化组合的连结螺栓分别插入到小组装用套环和上述车架的安装孔中;进一步,在左右车架的外侧分别对合上抓杆,在预先形成于该抓杆上的与上述车架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中插入在上述连结螺栓的端部的从车架的安装孔中突出的部分,并用螺母进行固定。
并且本发明的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是指在具有下列构成的摩托车上:被支持在车架后部的后护板、配设在该后护板的左右侧部的一对抓杆、配设在该后护板上方的座席、以及配设在该座席后方的靠背,其特征在于:上述抓杆形成大致为字状的断面,并且有向车体内方开放的空间;上述靠背在其两侧具有向下方延伸的靠背支持部件,并将该靠背支持部件的下端部插入到上述抓杆的空间内,经缓冲部件而被连结在设在抓杆的上述空间内的安装板上,并使该连结部件的轴线设计成倾斜状。
本发明由于预先将配设在后护板内侧的副车架小组装在后护板上,所以在将后护板安装到车架上时,只须将该小组装体和抓杆在相对于车架进行定位的同时进行共同连结即可。这样,尽管增加了副车架,安装作业也可以容易地得到进行。
进一步,当通过将设在副车架上的小组装用套环嵌合到设在后护板上的孔中,而将副车架和后护板进行了小组装时,由于用穿入到该小组装用套环中的螺栓可以将小组装体和抓杆共同连结在车架上,所以可以使连结部的构造简单化。
又,当将设在后护板前部的扣子止挡在横管的上方时,通过将后护板和副车架的小组装体以该止挡部分为支点向上方摇动,可以容易地对小组装用套环和设在车架左右侧部上的多个安装孔进行对合;通过将连结螺栓插通到这些小组装用套环和车架的安装孔中,可以容易地将小组装体支持在车架上。
而且,在该状态中,在左右车架的外侧分别对合有抓杆。当在预先形成于该抓杆上的与上述车架的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中,插入在上述连结螺栓的端部的从车架的安装孔中突出的部分,然后用螺母进行固定时,就可以进行上述的共同连结作业。这时的螺母连结作业,由于使用了连结螺栓,所以在进行连结作业时可以不必对连结螺栓侧进行保持。因此,使共同连结作业全体也变得容易了。
并且将靠背支持部件的下端部插入到抓杆的空间内,经缓冲部件后被连结在抓杆的安装板上;同时,使该连结部件的轴线为倾斜状。
因此,即使行走中的同乘人员握住了靠背支持部件而不是抓把时,发动机等车体侧的震动也不容易传递到手上,可以使该靠背支持部件充分地作为抓把而得到使用。
又,通过使连结部件的轴线为倾斜,当在靠背上受到荷载作用时,由于缓冲部件以相对于连结部件的轴线为轴向和径向的分力而承受荷载,所以使靠背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并且,在受到限制的空间可以配设上比较大型(大容量)的缓冲部件。
此外,由于连结部位于在抓杆内侧的从外部难以看到的部位上,所以可以进行保持了良好的外观性的靠背支持部件的连结作业。
图1为摩托车全体的左侧面图。
图2为摩托车全体的右侧面图。
图3为车架主要部分的侧面图。
图4为车架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显示了靠背支持部件的下部安装构造的放大断面图。
图6为显示了靠背支持部件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该摩托车其支持着前轮1的前叉2的上部经下连接件3和上连接件4可以自由转动地被支持在头管5上;从上连接件4安装着把手杆6,其把手7被向着后方配置着。
在其前端部上安装有头管5的主车架10,沿车体中心向前后方向延伸;从头管5的下部的左右向着斜下方向延伸着左右一对的下斜车架11,该下斜车架11的下端部与向着以大致的水平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下部车架12相连续。
从主车架10的后端部,左右一对的枢轴车架13以与下斜车架11在侧面看为大致平行的状态向下方延伸着;该枢轴车架13的下端部,与从下部车架12的后端部向斜上方和后方连续延伸着的后支杆14的下部相接续。
进一步,从主车架10的后端部,左右一对的座席杆15以大致的水平方向向后方延伸着,该座席杆15的后部与左右一对的后支杆14的上部相接续。
后支杆14,在其与座席杆15之间的连接部附近产生弯曲,以大致的水平状向后方延伸;该后支杆14的外侧面由用安装部17安装着的抓杆16所覆盖,其后端部与后述的左右一对的副车架18相接续;同时,在抓杆16的后端部支持着信号灯19。
由主车架10、下斜车架11、下部车架12、枢轴车架13、座席杆15和后支杆14构成车体框架,其中,由成为车体前部侧的主车架10、下斜车架11、下部车架12和座席杆15构成框架型的车架构造,在该处支持着发动机20。
该发动机20经化油器21从侧面罩22内的空气净化器中进行吸气,然后从排气管23、消音器24进行排气。
符号25为曲轴,符号26为起动电机;从传动齿轮27经链条28使与后轮29为同轴的链轮30得到驱动。
后轮29,被支持在后杆31的后端部上。后杆31的前端部在设于枢轴车架13的中间部的枢轴部32上可以向上下方向自由摇动地得到轴支承。在该后杆31的后部和后支杆14的上部之间,安装着缓冲器33。
在主车架10上支持着燃料箱34。在该燃料箱34的上面前部,设有具有各种指示器或仪表的表示部35;在该燃料箱34的后方,在座席杆15上支持着驾驶员用座席36。
在驾驶员用座席36的后方,在后护板41上支持着同乘人员所用的座席37。在同乘人员用座席37的后部,配设有其靠背支持部件40被支持在抓杆16上的靠背39。
在后护板41的后端部上,由副车架18支持和安装着尾灯42和挡泥板43。
符号45为前踏板,46为刹车用踏板,47为变速用踏板,且它们被设在相当于发动机20的下部前方的位置上,使驾驶员可以采取一种其脚向前方伸出的如常规骑自行车那样的骑车姿势。
符号48为侧面支架,49为后踏板。进一步,符号50为用轻合金等制成的轮对,51为刹车器盘,52为刹车器用卡钳,53为前护板,54为前灯,55为前信号灯,56为喇叭,57为从侧面将发动机20的气缸上部覆盖着的前部侧边罩。
下面,对后护板安装构造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在后护板41的侧面,沿前后方向以适当的间隔贯通形成有2个安装孔60,在其中分别嵌合安装有筒状的防震橡胶件61。
副车架18,在后护板的内侧左右成对地向后方延伸着,其后部相连成U字状;同时,在该后端部,由支持着尾灯42的管部18a和其一端与左右的管部18a的各前端部处周面相焊接着的支架62所构成。该支架62以与后护板41的侧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被安装着。
在支架62上,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与各安装孔60相对应的一对安装孔63。在各安装孔63的周围,用焊接方法安装着小组装用套环64。
通过将该小组装用套环64嵌合到形成于防震橡胶件61的中央部上的孔65中,副车架18就可以被小组装在后护板41上,得到成一体的小组装件。
通过将插通到各小组装用套环64内的两根螺栓66穿过共同的连结板67,可以预先使该两根螺栓66合成为一组,成为连结螺栓。
后支杆14的后部被配设在后护板41的外侧方,并在其与各安装孔60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向横向贯通的安装孔68,在此处经插入带凸缘的套环69而得到装配。
在该带凸缘的套环69内,贯通着从后护板41向外侧方突出的螺栓66的前部侧,其前端螺纹部70贯通形成于抓杆16的侧面71上的安装孔72,在此处由螺母73从外侧方进行连结。
抓杆16形成大致为字状的断面,由其侧面71、上面74和底面75从外侧方包覆着后支杆14的后部。后支杆14在本发明中属于车体框架的后部。
另外,由螺栓66和螺母73构成抓杆16的连结部17。但也可以使螺栓和螺母的关系反过来,即从抓杆16的外侧向车体内方插入螺栓,与预先被固定在支架62上的螺母相连接。
进一步,后护板41的安装孔60、小组装用套环64、螺栓66、后支杆14的安装孔68、带凸缘的套环69、抓杆16的安装孔72、以及螺母73分别具有相对应的2个,但也可以各设置上3个或更多个。
又,如图4清楚所示,在后护板41的前端上部向上方突出设置有大致为L字形的扣子77,该扣子77被止挡在架设在左右的后支杆14之间的横管78上。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图4中,首先,通过将小组装用套环64嵌合到形成于防震橡胶件61的中央部上的孔65中,将副车架18小组装在后护板41上。
然后通过将该后护板小组装体从上方放置于左右的后支杆14之间,并使扣子77止挡在横管78上,就可以将后护板小组装体的前部支持在后支杆14侧上。
由于可以以该止挡部为支点将后护板小组装体向上方摇动,所以尽管是对尺寸较大且较重的后护板小组装体进行的定位作业,也可以非常简单地进行使小组装用套环64和带凸缘的套环69的位置相一致的位置对合作业。
接着,当从支架62的安装孔63往位置已对合了的小组装用套环64和带凸缘的套环69中插入作为连结螺栓的各螺栓66,并使前端螺纹部70从带凸缘的套环69中向外侧方突出时,后护板小组装体就简便地被支持在后支杆14侧上。
之后,将抓杆16与后支杆14的外侧相对合,往其安装孔72中插入前端螺纹部70的前端侧,再在从抓杆16中突出的前端螺纹部70的前端上连结上螺母73。
由此,由于抓杆16、后护板41和副车架18相对于后支杆14用共同的螺栓66和螺母73被连结在一起,所以可以使后护板41相对于后支杆14进行防震安装。
因此,由于可以依次地进行将各部件组装在一起的作业:先将后护板41和副车架18进行小组装、再将该小组装体由其螺栓66而安装到后支杆14上、最后相对于该螺栓66组装上抓杆16,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并还可以使安装构造变得简单。
而且,尽管将副车架18配设在后护板41的内侧,但由于可以预先将副车架18与后护板41进行小组装,所以就没有必要在进行抓杆16、后护板41和副车架18相互的位置对合的同时还得将它们保持住,从这一点上也使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又,由于使螺栓66通过用连结板67支持着而成为连结螺栓,所以在连结螺母73时就没有必要对螺栓66进行保持,这进一步使连结作业变得容易。
进一步,由于使用小组装用套环64来作为小组装用连结部件,并在该小组装用套环64中可以穿过螺栓66,所以小组装用套环64不仅仅用于穿过螺栓66,而且还可以作为小组装用连结部件而有效地得到利用。这样,与小组装用套环64和小组装用连结部件各为不同部件的场合相比,就可以使小组装部件的连结构造变得简单,且还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
下面,对靠背支持构造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如在图5和图6中清楚所示,靠背支持部件140的构成为:安装有靠背39的缓冲垫部分139a的框部160;从该框部160的左右下部向下方延伸的支撑部161;和安装在该支撑部161的下端部上的支架162。
支架162,在其下部形成有以大致的45°角向外开放的弯曲的倾斜部163,在这里沿前后方向隔以适当的间隔设有一对安装孔164。
该支架162经缓冲部件170被安装在抓杆16上,该缓冲部件170具有从上下夹持着倾斜部163的一对上部橡胶件171和下部橡胶件173、和安装有套环176的连结垫板177、并由螺栓178所安装着。
在上部橡胶件171和下部橡胶件173上,分别具有在与安装孔164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前后一对的通孔172和174,并且在这些孔的周围,在其与倾斜部163相接触一侧上成一体地形成有具有与安装孔164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的突部171a和173a(参照图5)。
突部171a与倾斜部163的安装孔164相嵌合;突部173a与形成于垫片175的中央的通孔相卡合,该垫片175被焊接在倾斜部163的内面且具有与倾斜部163相同程度的厚度。
又,套环176也对应于各通孔172和174而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一对,它们被预先安装在垫板177的通孔177a的周围,并被嵌合到上部橡胶件171和下部橡胶件173的各通孔172和174内。
如在图5中清楚所示,左右的抓杆16形成为大致的字状的断面,由其上面180、侧面181和底面182所围成的空间183向车体内方开放着。
在该空间183内,在抓杆16的上面180和侧面181的各后部之间焊接有倾斜的安装板184,在形成于其中间部的通孔185的周围焊接着螺母186。
在该螺母186中,连结着穿过套环176的螺栓178的前端螺纹部179。这时作为螺栓178的轴线的连结轴线L,在车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水平线或垂直线以大致的45°角而倾斜着,并且不与抓杆16的下面182相交叉。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图5、图6中,使支架162的倾斜部163由上部橡胶件171和下部橡胶件173所夹持,将突部171a嵌合到安装孔164中。由于这时垫片175被焊接在倾斜部163的内面,所以通过将突部173a嵌合到垫片175的通孔中,可以同时使用上下的橡胶件171和173。
接着,通过将套环176插入到各橡胶件的通孔172和174中,使连结垫板177与下部橡胶件173的下面相接触,就形成将缓冲部件170安装在支架162上而成为一个整体的小组装体。
使小组装有该缓冲部件170的支架162的下部进入空间183内,使缓冲部件170从下方与安装板184相接触,并使套环176的前端和通孔185相一致。
然后,当将螺栓178从下方插入到连结垫板177的通孔177a中,穿过套环176,并将其前端的螺纹部179连结在螺母186上时,就可以将靠背支持部件140弹性地支持在抓杆16上。
这时,由于螺栓178在车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水平线或垂直线是倾斜的,且其连结轴线L与抓杆16的下面182不相交,所以连结作业可以顺利地进行。
如从图5所示的支架162的安装状态可清楚看出,在将靠背支持部件140的支架162在抓杆16的空间183内经缓冲部件170而连结到抓杆16上的同时,使该螺栓178的连结轴线L成为倾斜状。
因此,即使行走中的乘员握住了靠背支持部件140而不是抓把,发动机等车体侧的振动也难以传递到手上,可以充分地将该靠背支持部件140作为抓把而使用。
又,通过使连结轴线L为倾斜,当在靠背39上施加有负荷时,由于缓冲部件170接受到相对于连结轴线L为轴向和径向的分力作用,所以可以使靠背39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而且,由于连结部在抓杆16的内侧,处于外观上不易看到的部位,所以可以进行具有良好的外观性的靠背支持部件140的连结。
又,本发明并不只限于上述实施形态,而是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如,也可以将连结部件的连结轴线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水平线或垂直线为倾斜状。在车体框架的后部,也可以取代后支杆的后端部,而使座席杆向后方延伸,将该座席杆的后部用作后护板41的支持部。

Claims (1)

1.一种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该摩托车包括:支持在车架后部的后护板、配设在该后护板的左右侧部上的一对抓杆、配设在后护板上方的座席和配设在该座席后方的靠背,该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抓杆形成基本为字状的断面,且具有向车体内方开放的空间;
上述靠背在其左右两侧具有向下方延伸的靠背支持部件;
将该靠背支持部件的下端部插入到上述抓杆的空间内,经缓冲部件与设在抓杆的上述空间内的安装板相连结;
该连结部件的轴线为倾斜状。
CNB011393556A 1996-12-25 1997-12-24 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71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518496A JP3748470B2 (ja) 1996-12-25 1996-12-25 自動2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取付構造
JP345183/1996 1996-12-25
JP345184/1996 1996-12-25
JP34518396A JP3639072B2 (ja) 1996-12-25 1996-12-25 自動2輪車の背もたれ支持構造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5939A Division CN1089703C (zh) 1996-12-25 1997-12-24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2066A true CN1412066A (zh) 2003-04-23
CN1227132C CN1227132C (zh) 2005-11-16

Family

ID=265779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935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7132C (zh) 1996-12-25 1997-12-24 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
CN97125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703C (zh) 1996-12-25 1997-12-24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5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703C (zh) 1996-12-25 1997-12-24 摩托车的后护板安装结构和靠背支持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073948A (zh)
KR (1) KR100278842B1 (zh)
CN (2) CN122713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902644U1 (de) * 1999-02-15 1999-05-06 Sks Metaplast Scheffer Klute Radschützer für Zweiräder
US6176602B1 (en) * 1993-02-01 2001-01-23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exterior mirror system with signal light
JP4023899B2 (ja) * 1998-03-18 2007-12-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背もたれ取付構造
JP3690713B2 (ja) * 1999-02-22 2005-08-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の取付構造
US6257362B1 (en) * 1999-07-28 2001-07-10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Motorcycle fender mounting system
US6347804B1 (en) * 1999-08-06 2002-02-19 Big Dog Motorcycles, L.L.C. Motorcycle accessory quick-release attachment assembly
JP4144222B2 (ja) * 2002-01-11 2008-09-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US6854542B2 (en) * 2002-08-20 2005-02-15 Robert J. Schoonover Motorcycle V-twin engine heat deflector
JP4270899B2 (ja) * 2003-02-12 2009-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シート構造
JP4313590B2 (ja) * 2003-03-14 2009-08-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の取付構造
US6889990B2 (en) * 2003-05-01 2005-05-10 Milwaukee Iron, Inc. Self supportive motorcycle fender
US7036837B1 (en) 2003-07-01 2006-05-02 Polaris Industries, Inc. Motorcycle rear frame mounting system
US7234559B2 (en) * 2003-09-09 2007-06-26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fender and related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luding same
US20050062278A1 (en) * 2003-09-24 2005-03-24 Griffin Larry L. Fender brackets
JP4751157B2 (ja) * 2005-09-14 2011-08-1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ステップブラケット
PT103383B (pt) * 2005-11-14 2007-09-11 Polisport Pedro & Paulo Araujo Sistema de fixação do guarda-lamas em motociclos
JP2007314165A (ja) * 2006-04-28 2007-12-0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ES2296540B1 (es) * 2006-10-09 2009-03-16 Talleres Fr, S.L. Sistema amortiguado de sujecion de copiloto de motocicleta.
US7793747B2 (en) 2007-01-22 2010-09-14 Brown Peter L Touring motorcycle modification kit
US8579063B2 (en) * 2007-06-29 2013-11-12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Motorcycle having detachable support members
US8851496B2 (en) * 2008-07-16 2014-10-07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Motorcycle having a multi-piece frame assembly
US7770683B2 (en) * 2008-07-16 2010-08-10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Three-wheeled vehicle
CN101786480B (zh) * 2010-03-19 2011-08-03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围板与车架连接组合
JP5427672B2 (ja) * 2010-03-31 2014-0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ライセンスライトの配線構造
US8382137B2 (en) * 2010-09-08 2013-02-26 Michael Nusret Motorcycle backrest with extension signal lights
ITMO20100341A1 (it) * 2010-11-25 2012-05-26 Manieri Andrea Protezione per elementi di trasmissione e strutturali di veicoli o macchine.
JP2012136161A (ja) * 2010-12-27 2012-07-19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US8985416B2 (en) 2013-01-10 2015-03-24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Mounting interface for a removable motorcycle accessory
JP6106491B2 (ja) * 2013-03-29 2017-03-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及び、後部装備品
JP2016013767A (ja) * 2014-07-02 2016-01-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04590391B (zh) * 2014-12-09 2017-06-13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防护栏挡泥装置
US10513301B2 (en) 2016-05-05 2019-12-24 Lyft, Inc. Fender and fender assembly for a cycling apparatus
US20170341693A1 (en) * 2016-05-31 2017-11-30 Josef Rzepecki Pivotable adaptor for a saddle-type seat
CN109014748B (zh) * 2018-10-25 2023-11-10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左/右前附板定位焊接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178A (en) * 1861-09-03 Machine for molding pipes
US733178A (en) * 1902-04-14 1903-07-07 Nat Carbon Co Dry battery.
US4095820A (en) * 1976-10-22 1978-06-20 Corbin Gentry, Inc. Seat assembly for a cycle
US4485884A (en) * 1981-09-03 1984-12-0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ar cowling mounting structure and fender for motorcycle
USRE33178E (en) * 1984-09-27 1990-03-13 Protective bar assembly for motorcycle
JPH0437033Y2 (zh) * 1987-03-09 1992-09-01
US5588698A (en) * 1994-05-23 1996-12-31 Hsueh; Tien-Chu Reclinable motorcycle backrest with saddle cushion cover having sun ray blocking function
US5667232A (en) * 1995-07-20 1997-09-16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Detachable sissy ba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073948A (en) 2000-06-13
CN1089703C (zh) 2002-08-28
CN1227132C (zh) 2005-11-16
CN1186745A (zh) 1998-07-08
KR19980064007A (ko) 1998-10-07
KR100278842B1 (ko) 200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7132C (zh) 摩托车的靠背支持结构
US7383909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of motorcycle
CN1754750A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车体盖构造
US7503415B2 (en) Engine support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CN1317156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CN100469648C (zh) 两轮机动车
JP4627370B2 (ja)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269682C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US7584814B2 (en) Motorcycle
CN1948077A (zh)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CN1276859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锁装置
CN1976842A (zh) 摩托车
CN1091705C (zh) 机动二轮车的主支架安装机构
CN1374227A (zh) 机动两轮车用的踏板座装置
CN1684869A (zh) 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框架结构
CN1718495A (zh) 摩托车
CN1520367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N1608939A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CN102133920A (zh) 鞍乘型车辆
JPH10226380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取付装置
JP2009241872A (ja) 小型車両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1796219A (zh) 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
CN1090120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护罩结构
CN1089704C (zh) 机动两轮车
CN1697752A (zh) 鞍座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