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1028A - 制造管状针织品及封闭其袜头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造管状针织品及封闭其袜头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1028A
CN1401028A CN01803826A CN01803826A CN1401028A CN 1401028 A CN1401028 A CN 1401028A CN 01803826 A CN01803826 A CN 01803826A CN 01803826 A CN01803826 A CN 01803826A CN 1401028 A CN1401028 A CN 1401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element
tubular article
needle plate
elastic ribbon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3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保罗·孔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Lady SpA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Lady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Lady SpA filed Critical Golden Lady SpA
Publication of CN1401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1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9/4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 D04B9/5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heel or toe por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transfer of knitted goods from one machine to anothe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04B15/92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pneuma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中的方法,管状物品(M)利用一个圆形针板(3)从所述起始边缘(B1)至一个被设计成用于形成封闭袜头部分的端部边缘(B2)针织而成。根据该方法,利用织针(5)沿着所述端部边缘制成一条弹性条带(F1)。当该弹性条带(F1)已经被制成时,将管状物品完全从圆形针板(3)上的织针(5)上释放下来,并且借助于所述弹性条带与一个输送元件(21)配合起来,该输送元件(21)用于将制得的管状物品输送到圆形针板之外。

Description

制造管状针织品及封闭其袜头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长筒袜制造领域中的方法和设备,总的来说,涉及用于管状物品,比如长筒袜和短袜,针织领域中的方法和设备,所述管状物品具有一个用于形成袜头部分(toe)的封闭端部。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管状物品从针织机中的圆形针板上移开的方法和设备,以便能够对端部边缘进行后续缝合操作,来形成该管状物品的封闭袜头部分。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圆形针织机上生产管状物品的方法,比如生产长筒袜或短袜的方法,该方法易于在对袜头部分进行缝合操作时进行操控。
背景技术
在管状针织品,比如长筒袜、紧身裤(tights)、短袜以及其它物品,的生产过程中,这些管状物品通常在一个圆形针板上针织而成,形成一个由端部敞口的管状针织品构成的物品。随后,该管状物被送往缝纫机中,在这里将端部边缘缝合起来,生产出最终成品上的封闭袜头部分。由于各个管状针织品必须手动拣取起来,并且其折片必须贴合到一起、受到拉伸并且随后被插入到公知的缝纫机切断器(guillotine)中,所以这种缝合操作需要很大的劳动量。由于只有人类的手能够正确地将管状织物端部边缘上的折片贴合在一起并且进行拉伸,并且将它们插入到所述缝纫机中,所以极其难以自动地进行这种操作。
为了实现在圆形针织机上直接对袜头部分进行封闭操作,已经进行了某些尝试。比如,在EP-A-0592376,EP-A-0635593中就对这些尝试进行了描述。在WO-A-9531595,WO-A-9534702,WO-A-9704153中描述了其它一些系统。在最后提到的这些系统中,通过首先从袜头部分本身开始对管状物品进行针织操作,最后利用仍旧保持敞口并且用于形成被置于管状物品上的开口的弹性边缘,将袜头部分封闭起来。
EP-A-0679746中描述了一种设备,其中,在对管状物品的针织操作结束时,该管状物品被从圆形针板上局部释放下来,并且利用一对挂钩在端部边缘上的两个径向相对位置处将管状物品钩挂起来。在挂钩已经牢固地将管状物品钩挂起来之后,将其从织针上释放下来。随后,由挂钩将管状物品运送至一对夹具处,由这对夹具在径向相对的位置处再次夹持住管状物品,并且对该管状物品进行拉伸,使得边缘上的折片贴合在一起,并且随后将它们插入到缝纫机中。这种设备具有很大的缺点,这主要是因为必须两次利用机械元件来夹持住管状物品,这将会损坏该管状织物。另外,利用该文件中所述的机械元件难以将管状物品的边缘插入到缝纫机中。
为了有利于在实际中对袜头部分进行缝合操作,已经基于利用具有特殊性能的纱线和/或特殊的针脚尺寸所制成的针织产品探索出了某些方法。在EP-B-0456186中,描述了这类方法的一些示例。但是,这些方法没有解决如何有利于将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导入到所谓缝纫机切断器中的问题,或者如何能够使得该操作步骤机械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能够简化将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插入到所谓缝纫机切断器中的操作,并且使得该操作简单并且易于实现机械化。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能够在即将被缝合成封闭袜头部分的边缘被插入到所谓的缝纫机切断器中时,更有效地对所述边缘进行控制。
在再一方面,对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和方法能够机械化对管状物品上的袜头部分进行缝合操作。
在这种进一步改进的范围内,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和机械,在该设备和机械中能够简便并且可靠地对管状物品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带有起始边缘和最终袜头部分的管状针织品进行针织的方法,其中,由一个圆形针板来从所述起始边缘至用于形成所述袜头部分的端部边缘来针织出所述管状物品。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圆形针板上合适地选取织针而沿着端部边缘制出一条弹性条带,换句话说是一个弹性织物部分,其被设计成在用于通过缝合操作来已经将管状物品上的袜头部分封闭起来之后,被从该管状物品上去除掉。
所述弹性条带的厚度大于形成管状物品的织物的厚度,并且延伸到后续即将被缝合成袜头部分的区域之外。该弹性条带的作用是使得端部边缘更为致密,并且防止其在缝合过程中被撕裂和被过度拉伸,否则将形成一条长于所需的接缝,并且从而产生令人不愉悦的外观,同时不便于人们穿戴该物品。从而,将可以十分方便地将端部边缘插入到缝纫机切断器中,并且易于实现机械化。
因为管状物品上的最后区域(目前由弹性条带构成,而并非由用于形成最终成品的织物端部边缘构成)不会被撕裂和发生无规则折叠,所以易于与将其插入到缝纫机中的机械装置相配合。
实质上,用于形成织物一部分的弹性条带,其致密度和厚度均大于用于形成管状物品的薄的柔软针织品。该条带通过对织针进行选取而制成,因此每列中的针脚数目小于形成管状物品的每列中的针脚数目。此外,至少一根用于该条带的纱线是有弹性的。这将使得管状物品在闲置状态下在即将被缝合来对袜头部分进行封闭的区域具有合适的延展量。
当对端部边缘的缝合操作已经结束时,或者在进行缝合操作的过程中,利用与用于所述织物端部的工艺相同的工艺将弹性条带去除掉。
通常,对管状物品端部边缘的缝合操作可以与该管状物品的针织操作分开进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例如,当从圆形针织机上释放下来时,各个独立的敞口管状物品可以被堆积到滑架或者其它容器中,并且随后利用连续的气动式或机械式输送系统进行输送。在此,缝纫机仍旧可以是人工控制式或者自动式缝纫机。在第一种情况下,弹性条带的存在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从而减少了将管状物品插入到缝纫机中所需的时间。在第二种情况下,弹性条带能够简化并且确保由机械手进行操控,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住各个管状物品并且将它们插入到缝纫机中。
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在弹性条带上设置一个参考标记或者一对参考标记,用于在将管状物品插入到缝纫机内的过程中,对管状物品进行正确定向。所述标记可以由操作人员辨认出来或者由一个与机械手协同工作的传感器读取出来。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一根具有合适颜色的纱线来形成所述参考标记。
出乎意料的是,目前已经发现,使用这种能够简化将管状物品的端部折片或者边缘插入到缝纫机内的操作的新型方法,还提供了其它一些优点,并且能够发展成一种十分高效的方法和设备,用于在管状物品针织完毕后立即自动地对该管状物品的袜头部分进行缝合操作。
这是因为成形在管状物品端部边缘外侧的弹性条带,可以被用作一种用于将该管状物品与一个输送元件,尤其是一个管状元件,配合起来的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元件用于将管状物品从圆形针板上拣取起来并且将其送往缝纫机中。因此,再无需在针织操作结束时并且在管状物品被完全从织针上释放开之前,对管状物品进行相对较为复杂的机械配合操作。
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改进实施例,在此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在管状物品和弹性条带的针织操作结束时,管状物品被完全从圆形针板中的织针上释放下来,并且借助于所述弹性条带,与一个输送元件配合起来,将制得的管状物品移出圆形针板之外。从而,对管状物品的输送再无需使用机械式拣取元件,这种机械式拣取元件会对织物造成损坏,并且十分复杂。这是因为,简单地通过对输送元件进行定位,使得其上边缘位于一个合适的高度处,该高度通常比所谓的针脚成形平面,也就是说由圆形针板上的织针和沉降片(sinkers)在其上形成针织品的平面的高度高出几毫米,其中所述输送元件在实际中可以是一个结构简单的导管。当织物被从织针上释放下来时,弹性条带紧绷在管状输送元件上并且位于其外表面上,从而将管状物品以预定的角度位置约束到该输送元件上,以便将该管状物品送往缝纫机中。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圆形针织机中的方法,其中所述圆形针织机用于生产长筒袜型衣物,该方法能够在对衣物进行的构造操作结束时,使得该衣物移离生产该衣物的机器,其中所述衣物已经通过借助于一个普通缝纫机进行缝合操作而将袜头部分封闭起来,衣物被自动地送往所述缝纫机中,无需操作人员的人为干预,并且无需中断针织操作。
在一个实际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输送元件同轴地插入到圆形针板中,至少达到针脚成形平面的高度处;在将输送元件插入到圆形针板中的同时,将制得的管状物品抽吸到输送元件中;在弹性条带的成形操作结束时,以这样一种方式将管状物品从圆形针板上释放下来,即能够使得成形在管状物品端部边缘上的弹性条带与输送元件的外侧面弹性配合;并且将输送元件从被腾空的圆形针板中抽拉出来。
为了在针织过程中对管状物品合适地进行拉伸操作,并且将该管状物品插入到管状输送元件中,可以进行下述步骤:
在圆形针板内设置一根抽吸导管,该抽吸导管在圆形针板的下方具有一个可侧向开启部分;在抽吸导管内产生抽吸作用力,并且在将制得的织物被抽吸到抽吸导管中的同时,开始成形所述管状物品;在所述管状物品成形操作的一个中间阶段(比如在成形后跟部分的过程中),中断抽吸作用,并且将抽吸导管的下部打开,来将输送元件插入到该抽吸导管中;在输送元件内产生抽吸作用;使得输送元件与抽吸导管同轴地提升起来,至少达到针脚成形平面的高度处,将所制得的管状物品抽吸到该输送元件中;随后,借助于所述弹性条带,将管状物品与输送元件配合起来,将它们从织针上释放下来,并且借助于输送元件将管状物品抽拉出来。
为了在管状物品的内表面上获得一条接缝,还可以进行下述步骤:
将输送元件,以及配合在其上的管状物品,输送到送往缝纫机中,该缝纫机可以位于圆形针板下方,或者最好是位于圆形机器的旁侧;
管状物品被在弹性条带的位置处配合起来;
对管状物品进行内翻操作,使得其在管状输送元件的外表面上进行滑动,直至弹性条带和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位于输送元件下端部的下方。在该位置处,所述端部边缘被插入到缝纫机中,并且被更为精确地插入到所述机器中的切断器中。
实际上,为了有利于进行缝合操作,可以进行下述步骤:
在弹性条带的位置处沿着端部边缘在两个径向相对的位置与管状物品配合起来,来使得其被内翻出来;
在管状物品已经被内翻出来之后,对端部边缘和弹性条带进行拉伸,从而使得所述径向相对位置相背运动,迫使端部边缘和弹性条带上在所述两个位置之间延伸的部分相互邻接;
将端部边缘插入到缝纫机上的切断器中;
对端部边缘进行缝合,形成一个封闭的袜头部分,并且将弹性条带去除掉。
最好,当进行内翻操作时,管状物品可以持续运动至至少其起始边缘与输送元件的外表面配合起来;并且,在对管状物品上的袜头部分进行缝合操作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借助于外部机械元件,比如异形轮,将所述管状物品从前述位置抽吸到管状输送元件中,对该管状物品进行二次内翻操作。从而,二次内翻操作得以实现,并且管状物品被合适地环绕其内侧的接缝进行翻转。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带有袜头部分的管状针织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有一个用于在其上成形管状针织品的圆形针板,和一个输送元件,该输送元件被移动到圆形针板内部,用于在针织操作结束时将管状物品从该圆形针板中移开。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对管状物品的针织操作结束时,所述针板在程序控制下成形一条弹性条带,该弹性条带与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相联结,当所述管状物品被完全从织针上释放下来时,所述弹性条带与输送元件配合起来,将管状物品约束到输送元件上。
根据一个实际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包括有一个抽吸导管,该抽吸导管在圆形针板的内部与该圆形针板同轴设置,在该抽吸导管中插入有所述管状输送元件。
实际上,为了使得输送元件被插入到抽吸导管中,并且在必要时对在该阶段制得的管状物品进行抽吸操作,在所述设备的可能实施例中设置有下述装置:
与圆形针板同轴设置的抽吸导管具有一个上部和一个下部;
所述下部可以侧向开启,并且可以在下方被连接到一个抽吸源上;
所述输送元件通过导管的下部被插入到抽吸导管中。
当输送元件被插入到所述抽吸导管中时,借助于一个最好能够与圆形针板同轴移动的抽吸出口来提供抽吸作用,来随动于输送元件的运动。
如果袜头部分被在外侧缝合并且位于设置有圆形针板的圆形机器的旁侧,那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例,可以设置一个可移动滑架,该滑架可以从圆形针板附近的一个位置移向一个缝合工位,所述可移动滑架用于将输送元件从圆形针板移送到缝合工位处,或者恰好相反。在滑架上可以设置一个输送元件升降系统,来在其位于缝合工位处时并且在其与圆形针板同轴设置的位置时,提升和下降所述所述元件。
在下面,将参照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对其他可能存在的优点和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实施例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参照所附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但非限制性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将会更为清楚明了。在附图中:
附图1至5示出了在管状物品的不同针织操作阶段中,贯穿圆形针板、抽吸导管及输送元件的纵向剖面;
附图6至8是在工作元件的不同状态下圆形针织机和所固附的缝合工位的透视图;
附图9至24是在不同工作阶段中所述针织机整体的局部透视图;
附图25示出了用于成形弹性条带的织物构造简图,所述弹性条带与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相邻接;
附图26至33在另一实施例中以连续的工作阶段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设备;
附图34和35示出了附图26至33中所示设备的变型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尤其是参照附图1至8,首先将对装置中的主要元件进行描述,这些主要元件包括有:带有圆形针板的圆形针织机;缝合工位;输送元件;以及用于对管状物品进行输送、缝合和释放的辅助构件。
所述圆形针织机总体上被标记为数字1。其结构类似于公知圆形机器的结构,从而将仅对对于理解本发明来说必需的部件进行描述。数字3用于指示圆形针板,织针被标记为数字5。织针可以在成形于所述机器中的缸体6内的通道中进行滑动。该缸体6由一个轴承8提供支撑作用,并且与一个齿轮7一体成形,该齿轮7用于从一个未示出的合适传动装置接收运动作用力,来迫使圆形针板5进行旋转,其中所述传动装置由机器中的主马达进行驱动。
通过纱线导板9将纱线导入织针5中,并且在圆形针板3上方设置有一个针盘11,在该针盘11上承载有与圆形针板3相互作用的织针,用于成形针织品。字母P用于总体指示一个几何学针脚成形平面,换句话说,在该平面上,由织针5成形的针脚被释放开。
为了简化附图,省去了用于对织针5进行控制的纺织机械元件;这些元件均为公知类型。
正如由附图6至8中的透视图所示出的那样,一个被制成两部分的固定式抽吸导管13被置于圆形针板内部,并且与该圆形针板同轴设置。上部13A延伸入织针5的缸体6内,该缸体6与圆形针板3同轴设置。下部13B沿着一个包含有抽吸导管13轴线的平面被制成两个独立部分。在附图6至8中,为了清楚起见,仅示出了圆形机器1中的织针5和抽吸导管13。
抽吸导管13的下部被连接在一个抽吸出口15上,该抽吸出口15用于形成一个柔性抽吸管道17的端部,该柔性抽吸嘴17被连接在一个抽吸设备(未示出)上。正如附图6中示出的那样,当用于成形抽吸导管13的两个部件被连接在一起时,抽吸作用通过柔性抽吸管道17传送到抽吸导管13中,直至传送到针脚成形平面P。因此,正如尤其在附图1和5中所示出的那样,针织而成的管状物品M被抽吸到抽吸导管13中。在附图1和5中,参考标记B1用于指示起始边缘,该起始边缘通常是弹性的,并且从该边缘开始对管状物品M进行针织操作,在最终的成品中,形成衣物的开口部分。针织操作从该起始边缘B1开始,直至端部边缘B2(也参见下面的附图),随后,为了前述目的,在该端部边缘B2的外侧成形一条弹性条带F1。该弹性条带F1被设计成能够在缝合操作之后或者在缝合操作过程中被去除掉,其中所述缝合操作用于封闭端部边缘B2,来形成最终成品的封闭袜头部分。
一个管状输送元件21被以下述方式插入到抽吸导管13中,该管状输送元件21用于在针织操作结束时将管状物品M拣取起来,并将该管状物品M输送至缝纫机中。
附图1至5示出了管状物品M的连续针织操作步骤。更具体地说,在附图1中,实际上管状物品M已经被制成。正如该附图的上部所示意性示出的那样,管状物品M的上部带有一条弹性条带F1,该弹性条带F1的纺织构造将在后面参照附图25进行描述。附图1的下部示出了管状输送元件21的上端部,该上端部与抽吸导管13和圆形针板3同轴设置。通过将输送元件的下端部连接到出口15上(以后面将要描述的方式),在管状输送元件21内部产生真空作用。从而,当该管状输送元件21被如同箭头f21(附图1)所示那样朝向针脚成形平面P提升起来时,管状物品M被抽吸到管状输送元件21之内。实际上,输送元件21甚至可以在弹性条带F1已经形成之前被朝向平面P提升起来。
随着输送元件21被向上提升起来,由于抽吸作用穿过该输送元件21,正如附图2中示出的那样,输送元件21会将直至此时由织针5制成的整个管状物品M抽吸入其内部。根据需要,输送元件21的向上移动会将针盘11提升起来,直至该输送元件21的上部略微高于针脚成形平面(附图3)。此时,已经制得并且带有弹性条带F1的管状物品M被整体地从织针5上释放下来。
正如在附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已经从织针上脱离下来的弹性条带F1将紧绷在管状输送元件21的外表面上。为了保持管状物品M相对于输送元件21具有合适角度位置,在圆形针板旋转的后半段,可以使得输送元件21与该针板一同旋转,换句话说,随动于针板的旋转运动。这将能够使得管状物品M以精确的角度位置被置于输送元件21上。
在将管状物品M从织针5上释放下来的操作结束时,输送元件21可以向后移动,正如在附图5中的构造所示出的那样,留下用于开始成形新的管状物品的空间,在这里,新的管状物品由M2标识。以这种方式,管状物品M的抽拉操作步骤部分地与下一个管状物品M2的针织操作步骤相重叠,从而减少了针织操作和将各个管状物品从圆形针板上移开所需要的时间。
正如通过前面所述可以明白的那样,当借助于圆形针板3在管状物品M的端部边缘上成形一条弹性条带F1时,该管状物品M可以被拣取起来并且输送到圆形机器1之外,却无需使用对管状物品进行抓取和夹持的复杂机械装置,这种机械装置有可能会损坏所述管状物品。弹性条带F1能够使得制得的管状物品被完全释放下来,并且随后借助于该弹性条带F1的弹性力,与输送构件配合起来。
当达到附图5中示出的构造时,输送元件21被用于将管状物品M运送到圆形机器1之外,送往一个缝合工位,在该缝合工位处将管状物品M内翻出来,沿着弹性条带F1进行缝合,其中弹性条带F1将在缝合操作过程中或者在缝合操作之后被去除掉,并且随后被适当地翻转回来(turnedthe right way round)。
用于将管状物品M送往缝纫机中的元件,和用于对管状物品进行内翻操作的元件,以及对管状物品M进行缝合和再次对其进行内翻操作(换句话说,适当地翻转回来),将在下面参照附图6至24进行描述。下面还将参照这些附图详细地对与管状物品袜头部分的缝合操作相关的工作循环进行描述。
在一个固定的支撑构架31上设置有一条水平导轨33,在总体被标记为37的缝合工位处(附图6,7),一个滑架35沿着该导轨33进行移动,该滑架35可以从一个与圆形机器1相邻的位置处(附图8至10)移动到一个远离该位置的位置处。
在滑架35内部,设置有另外一条竖直导轨39,一个滑块41沿着该竖直导轨39进行移动。在附图12至14中,详细地示出了竖直导轨39和滑块41,为了更为清楚,在附图12至14中滑架35的外侧部分被去除掉。滑块41上承载有一个卡爪43,该卡爪43用于与抽吸出口15相配合。在卡爪43上方,存在有一个接插件45,该接插件45用于气动地将管状输送元件21连接到抽吸出口15上。接插件45被支撑在一个支座47上,该支座47能够允许接插件45进行受控旋转,并且导致管状输送元件21环绕该输送元件21的轴线进行受控旋转。这种旋转运动借助于一个致动器49来实现。
附图6至11示出了管状输送元件21相对于圆形机器1的插入、提升、下降及抽拉操作。更具体地说,附图6示出了这样一个步骤,在该步骤中,抽吸导管13被封闭起来,同时,用于形成抽吸导管13下部的两个部件13B被连接在一起,与上部13A共同形成一条管道,该管道通过抽吸出口15被气动连接到柔性抽吸管道17上。管状输送元件21被置于缝合工位37处。
当在圆形机器1内部对管状物品进行的针织操作达到这样一个位置时,即在该位置处,穿过抽吸导管13的抽吸作用可以中断,尤其是在所述管状物品为短袜或者长筒袜情况下对脚后跟部分进行针织操作的过程中,用于形成抽吸导管13下部的两个部件13B可以被打开(附图7),以允许管状输送元件21插入其中。通过滑架35进行运动,从附图7中所示位置移动到附图8中所示位置,管状输送元件21被运送到一个与圆形机器1上的针板和抽吸导管13同轴的位置处。
在最后提及的位置处,卡爪43与抽吸出口15配合起来,并且与滑块41成为一体,从而与接插件45成为一体,并且进而也与管状元件21成为一体。正如参照附图1至5所描述的那样,输送元件21必须被提升起来,直至其上端部与由线条P示出的针脚成形平面相平齐或者略微高于该针脚成形平面,同时保持所述输送元件21内部的抽吸作用,来将所制得的管状物品M导入其中。这种运动通过使得滑块41沿着位于滑架33上的竖直导轨39进行移动来实现。在这种运动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抽吸出口15与卡爪43相配合,所以其仍旧保持被气动连接在输送元件21上,因此,该输送元件21的内部与柔性抽吸管道17相连通。在附图8、9和10中示出了输送元件21的提升运动。在附图9和10中,输送元件被置于具有最大高度的位置处:在位置9处,弹性条带F1仍旧被沿着其整个周向延展部连接到圆形针板3中的织针5上,而在附图10中,管状物品已经被完全从织针上释放下来,并且弹性条带F1在输送元件21的外侧紧箍在该输送元件21的上部周围。
附图11示出了输送元件21中抽吸导管13、圆形针板3和管状物品M的放大局部透视图,其中所述管状物品M被插入在输送元件21之中,并且弹性条带F1紧箍在伸缩元件21的上部周围。正如尤其在附图11中所示出的那样,输送元件21的下部具有一个仿形部分21A,该仿形部分21A用于成形管状物品M袜头部分的织物袋囊,以有利于在对袜头部分进行封闭的过程中对管状物品进行处理,如同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该仿形部分21A在袜头区域填充到织物内部中,在此处织物具有较大的延展量,这有利于将所述织物插入到缝纫机上的切断器53中。
当管状物品M已经被完全从织针5上释放下来并且随后借助于弹性条带F1被固定到输送元件21上时,输送元件21被再次下降,并且通过滑块41和滑架33的反向运动而远离圆形机器1。输送元件21再次被置于附图7中所示的位置处,但是管状物品M被插入到该输送元件中,并且借助于弹性条带F1被固定在该伸缩元件上。
在缝合工位37处,存在有多个元件,在某些附图中,为了使得附图更为清楚起见,这些元件被去除。附图7和8示出了总体视图,而附图19至23基本上详细地示出了位于该工位处的所有元件。该工位包括有一个缝纫机51,该缝纫机51与一个切断器53协同工作(尤其参见附图20至22),在该切断器53中插入有管状物品M端部边缘处的织物,正如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用于将袜头部分封闭起来。切断器53与一根承载条带55协同工作,该承载条带55与一个加压板57相互作用。
加压板57由致动器59进行驱动,该致动器59被承载在一个托架61上,该托架61被固定在固定构架31上的支臂62上,在该固定构架31上还固定有一条水平导轨63,在该导轨63上运行有一个承载着缝纫机51的滑块65。
支臂62上承载有一条第二水平导轨67,该第二水平导轨67尤其在附图22中示出,并且在其他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而被省去,沿着该导轨67运行有一个第二滑块69。在滑块69上安装有两个抓取器71,这两个抓取器71由致动器73(再次参见附图22)进行驱动,能够相向或者相背运动。
在构架31上,固定有另外一条竖直导轨81,沿着该竖直导轨81运行有一个滑块83,在该滑块83上承载着一个卡爪形拣取元件85,在对管状物品M进行缝合的过程中,该拣取元件85能够以下述方式并且为下述目的与管状输送元件21的上部配合起来。一个气动输送器87的入口被置于拣取元件85的上方,该气动输送器87用于在将袜头封闭起来之后将管状物品抽吸起来并且将其移开。
在拣取元件8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单元91,该单元91用于承载一对异形轮93,各个异形轮93均由一个致动器95提供动力。一个气缸与活塞型致动器97作用于两个杠杆99上,这两个杠杆99成角度地固定在异形轮93的支撑架上,并且致动器95用于驱使这两个异形轮93相向或者相背移动。
在缝合工位37中,前述元件的工作方式如下所述,并且以时间顺序在附图12至24中示出。
如前所述,管状输送元件21,以及位于其中的管状物品M被运送到附图7中所示的位置处。弹性条带F1被翻卷到输送元件21的外侧,并且紧绷在该输送元件21上,如附图12中所示出的那样。在该位置处,管状元件21与气动输送器87的入口同轴设置。
通过滑块41进行竖直运动(如同附图12中的箭头f41所示出的那样),管状输送元件21被提升起来,直至其上端部达到抓取器71的高度处。它们移动到一起,直至它们夹持住翻卷在输送元件21外侧的弹性条带F1。抓取器71在两个径向相对位置处夹持住管状物品M。抓取器71的相背移动将使得弹性条带F1受到拉伸,如同附图13中所示出的那样。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存在的改进实施例中,可以使得输送元件21的角度方位以及管状物品的角度方位在该步骤中受到控制,以便借助于抓取器71在合适的位置处夹持住所述管状物品,来获得后续成形在该管状物品上的接缝具有合适方位。为此目的,可以在针织过程中在所述边缘上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参考标记,最好是在弹性条带F1上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参考标记,比如借助于一根具有合适颜色的纱线。合适地设置一个光电管或者其他等效装置,来在被抓取器71夹持住之前,对承载在管状输送元件21上的管状物品的角度位置进行读取。借助于致动器49,管状输送元件21以及位于其上的管状物品可以进行转动,直至达到所需的角度位置。
当达到附图13中所示出的构造时,滑块41继续向上运行,与此同时由抓取器71夹持住弹性条带F1。接着,正如附图14中所示出的那样,管状物品M沿着输送元件21的上边缘并且沿着其外表面朝向下边缘进行滑动,被逐步从输送元件21上抽拉下来,并且被内翻出来。
通过使得异形轮93承载到管状输送元件21上并且使得它们进行旋转,已经被内翻出来的管状物品M继续向下滑动,一方面,由于异形轮93与用于成形管状物品M的织物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织物与输送元件21外表面之间的滑动作用,使得管状物品M朝向输送元件的下部发生堆积现象。在附图15中示出了这种构造。
从而,管状输送元件21的上部被闲置,并且可以由拣取元件85夹持住(附图16)。通过滑块83如同箭头f85所示出的那样沿着竖直导轨81进行滑动,拣取元件85被提升起来,使得输送元件的上端部移向气动输送器87的入口。异形轮93沿着输送元件21的外表面进一步向下推动管状物品M中的织物。
此处,弹性条带F1和被设计成即将被缝合起来形成管状物品上封闭袜头部分的边缘B2位于管状输送元件21的下端部下方,并且仍旧如同附图18和19中所示出的那样,处于由抓取器71进行拉伸的状态。管状物品还将借助于反向旋转的异形轮93而受到纵向拉伸作用。
此时,承载有缝纫机51和切断器53的滑块65以这样一种方式如同箭头f65(附图19,20)中所示出的那样进行移动,即管状物品M上受到拉伸的织物被穿入到切断器中。弹性条带F1的存在,确保了管状物品的端部区域仍旧可以被很好地拉伸开来,并且不会在两个抓取器71之间的区域中发生卷绕现象,其中,所述弹性条带F1的厚度和致密度均大于用于成形管状物品上其余部分的针织品的厚度和致密度。这有利于将所述织物插入到切断器53中。利用输送元件21上的仿形部分21A,也有利于将织物插入到切断器53中并进行后续的缝合操作,所述仿形部分21A能够保证用于成形袜头袋囊的织物受到张紧和拉伸。
在该步骤中,滑架33以合适的方式移离缝合区域,以便不会妨碍对管状物品上袜头部分的封闭操作。
当织物已经被插入到切断器53中时,在加压板57的作用下,织物被以这样一种方式压靠在承载条带55上,即抓取器71可以向侧部移动(附图21)。随后,缝纫机51被移送到加压板57的下方,对边缘B2进行缝合,达到附图22中所示出的位置。在该运动进行的过程中,除了对边缘B2进行缝合之外,由被除去的弹性条带F1构成的剩余纺织品被裁切下来。
随后,缝纫机51返回到初始位置,并且加压板57移离承载条带55,从而将被缝合起来的端部边缘B2释放开来,此时,端部边缘B2形成了管状物品M上的封闭袜头部分(附图23)。与此同时,或者在后续的步骤中,输送元件21的上端部被承载在气动输送器87的入口上(也在附图23中示出)。借助于气动输送器87提供的抽吸作用,使得管状物品M上的织物穿入到输送元件之中,其中所述织物位于输送元件21的下边缘下方。通过异形轮93再次进行旋转,所述管状物品向下滑动,从而被完全抽吸到管状输送元件21中,沿着该输送元件21的下边缘进行二次内翻操作。
附图24示出了该步骤中的这样一种状况,即朝向气动输送器87对管状物品M进行内翻操作和抽吸操作。在该步骤结束时,管状物品M将在气动输送器87的另一端部处被以缝合方式和适当地翻转回来的状态送出,此时,管状物品M已经经历了两次内翻操作,第一次是沿着输送元件的上边缘,第二次是沿着该输送元件的下边缘。
此时,输送元件可以再次下降,重新连接到位于滑块41上的接插件45上,并且将圆形机器1送回原位,进行新的操作。
正如在前述附图中将会明白的那样,尤其是通过参照输送元件21上的仿形部分21A,在借助于接插件45环绕其自身轴线进行旋转而被从圆形机器1向缝合工位37输送的过程中,管状物品M的角度位置可以以受控方式进行修正。
附图25示意性地示出了弹性条带F1上的织物构造。弹性条带F1可以在若干针织列上进行延伸,比如在约为十个针织列上进行延伸。弹性条带F1由交替排布的弹性纱线FE和双股棉线FD形成的针织列所构成,它们被如同附图25中所示那样针织起来。正如在附图25中所能够看到的那样,各个针脚列均利用多个织针制成,织针的数目等于形成管状物品的最后针织列(针织列R)中的针脚数目的一半。这可以通过1∶1地对织针进行选取而实现。由此,并且由于弹性纱线的存在,条带F1的尺寸将会小于形成管状物品上剩余部位的织物的尺寸。
附图26至33以简化方式并且以连续操作步骤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不同设备实施例。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功能相同或者相对应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加上200来标记。
在这些附图中,圆形针织机被标记为201,圆形针板被总体标记为203。数字206用于指示其中成形有一些通道的缸体,所述通道用于供针板203上的织针进行滑动。缸体206在一条环绕齿轮207运转的皮带(未示出)作用下进行旋转,并且由一个固定构架(未示出)上的支撑架208提供支撑作用。
在圆形针板203和缸体206的内部,存在有一根导管213,该导管213与缸体206成为一体并且与该缸体206一同旋转,该导管213由轴承210提供支撑作用。导管213的侧壁至少在轴承210之间带有穿孔。导管213上的穿孔部分由一个固定式轴套214环绕起来,该固定式轴套214形成了一个被连接在抽吸管道216上的环形抽吸腔室(尤其参见附图27)。环形抽吸导管和导管213的下端部由一个可移动的闸板218(shutter)封闭起来(在附图26中,该闸板218位于关闭位置,而在附图27中,该闸板218位于开启位置)。从而,抽吸作用通过管道216在闸板218位于关闭位置时在导管213内产生真空作用。
在缸体206下方,存在有一个管状输送元件221,该管状输送元件221被制成两个沿轴向装配在一起的部分221A和221B。下部221B被连接在一个柔性抽吸管道217上,并且由一个在固定式竖直导轨239上运行的滑块241所承载。
一对具有水平轴线的异形轮293与管状输送元件221相互作用,所述异形轮293由未示出的马达提供动力。为了下述目的,异形轮293还可以以下述方式与一对卡爪283配合起来,所述卡爪283由未示出的致动器进行驱动。异形轮293和抓取卡爪283在附图26A和27B中以剖视图形式示出,其剖视面分别沿附图26中的线A-A和附图27中的线B-B。
在卡爪283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抓取器271,用于夹持在机器201上针织而成的管状物品上的弹性条带,并且所述抓取器271被设置成与弹性条带成90度角度。
至此所述的机器的工作循环如下所述进行(参见附图26至33)。
管状物品M在针板203上针织而成,从弹性边缘B1开始,一直持续至将用于形成该管状物品上的封闭袜头部分的针织列处。在对管状物品进行针织操作的同时(附图26),该管状物品被抽吸到与缸体206一同旋转的导管213中。通过导管213下端部处的侧孔的抽吸作用,迫使管状物品堆积、粘附到导管圆筒形侧壁内表面的末端部分上,如同附图26中所示出的那样。这将使得导管213无需过长,并且无需在织针柱体下方留出足够的闲置空间。
在一个合适的操作步骤中,比如在对管状物品M上的脚后跟部分进行针织操作的过程中,闸板218被打开,并且通过滑块241沿着导轨239进行竖直移动来将管状输送元件221提升起来,直至该管状输送元件221进入到导管213之内,并且到达针脚成形平面处。当对管状物品M的针织操作结束并且已经在其上成形有弹性条带F1时,管状输送元件221被提升到针脚成形平面上方(附图27),并且可以将织物从针板203上的所有织针上释放下来。
从而,借助于弹性条带F1,管状物品以类似于附图4中所示的方式在管状输送元件221的上边缘附近配合在该管状输送元件221的外表面上,在附图4中,管状输送元件被标记为21。
滑块241的连续下沉运动,将管状输送元件221移送到织针柱体206之外,直至弹性条带F1与抓取器271相邻接。这些抓取器271夹持住弹性条带F1并且对其进行拉伸(附图28)。与此同时,由于管状输送元件已经完全被从导管213中抽拉出来,所以闸板228将重新闭合。在闸板228上再次形成真空状态,以便能够竖直向下对一个新的管状物品M1进行拉伸和抽吸操作,该管状物品M1即将在圆形针板203上制成(附图28)。
在新的管状物品M1在圆形针板203上成形的同时,管状物品M在抓取器271的作用下被向下拉动,用于该目的的抓取器271被承载在未示出的滑块或者其他等效元件上,这些滑块或者其他等效元件适合于沿着管状输送元件221进行竖直运动。抓取器271下降,直至弹性条带F1略微低于管状输送元件221上的部分221A与221B的连接区域(附图29)。管状输送元件的滑动借助于异形轮293沿着合适的方向进行旋转来实现。
当达到该位置处时,异形轮293继续旋转,将包括弹性条带F1在内的管状物品M从管状输送元件221内部抽拉出来,并且完成对管状物品的内翻操作。管状物品M上的织物堆积在异形轮293与抓取器271之间(附图30)。
当达到这种状态时,或者在完成对管状物品的内翻操作之前,通过滑块241向下运动,管状输送元件221的下部沿轴向与上部221A脱离配合,与此同时,上部221A被卡爪283抓握和卡持住(附图31)。
异形轮293反向移动,来在该异形轮293与抓取器271之间对管状物品进行纵向拉伸,与此同时,一个缝纫机(未示出,但类似于机器51)上的切断器253被向上移送到管状物品处(附图32,箭头f253),迫使由抓取器271拉伸起来的管状物品的下边缘被导入该切断器253中,同时弹性条带F1位于该切断器253的下方(附图32)。以这种方式,对用于成形封闭袜头部分的边缘进行缝合操作,并且将弹性条带F1去除掉。
正如附图33中所示出的那样,通过将一个抽吸管道287连接到管状输送元件221的部分221A的上端部上,来将被缝合起来的管状物品移离开。异形轮293反向旋转,将管状物品推向管状输送元件221的部分221A的下边缘,并且在管状输送元件内部对其进行二次内翻操作,随后被从上方抽吸起来并且将其移开。
随后,所述机器将开始新的工作循环,来对管状物品M1进行移动、缝合和输出。
附图34示出了前述循环中最后步骤的可选择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缝纫机中的切断器253无需移向(或者仅略微移向)管状输送元件221和抓取器271,与此同时,管状输送元件221的上部221A朝向切断器发生摆动(比如,借助于卡爪283)。当不存在足够的空间来用于将缝纫机送往管状物品时,这种解决方案是比较适用的。
附图35示出了另外一种变型实施例,其中,通过如同前面所述那样将管状输送元件221的上部朝向切断器253和缝纫机(未示出)进行移动,来将切断器253和待缝合的管状物品移送到一起,但此时利用了平移运动而并非利用了摆动。为此目的,卡爪283和抓取器271被安装在合适的滑块上(未示出),并且异形轮293比如可以以参照前面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描述的方式被移离开来。
另外,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管状输送元件221可以具有类似于部分21A的仿形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仿形部分位于上部221A与下部221B之间连接区域的附近。
应该明白的是,所述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实际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构思的条件下,这种实施例的构成和配置均可以发生变化。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引入的任何附图标记,均是为了有利于根据前面的描述和所附附图对权利要求进行阅读,而并非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7)

1.用于对带有起始边缘和端部边缘的管状针织品进行针织的方法,其中,所述管状物品被在一个圆形针板上从起始边缘向端部边缘针织而成,该端部边缘被设计成用于形成所述管状物品上的袜头部分,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织针沿着端部边缘形成一条弹性条带;
在所述弹性条带的成形操作结束时,将管状物品完全从所述圆形针板中的织针上释放下来,并且借助于所述弹性条带,配合到一个输送元件上,该输送元件用于将制得的管状物品输送到圆形针板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带通过对圆形针板中的织针进行选取针织而成,并且利用了至少一根弹性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输送元件同轴地插入到圆形针板内,直至达到由所述织针限定的针脚成形平面的高度处;
在所述输送元件位于圆形针板内部的同时,将在所述织针上制得的管状物品抽吸到该输送元件中;
在所述弹性条带的成形操作结束时,以这样一种方式将管状物品从圆形针板上释放下来,即能够使得成形在管状物品端部边缘上的弹性条带与输送元件弹性配合起来;
将输送元件,以及配合在其上的管状物品,从圆形针板上抽拔出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是一个管状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输送元件被从圆形针板上移开时,开始在所述圆形针板上对一个新的管状物品进行针织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述步骤:
将一根抽吸导管置于所述圆形针板内部,所述抽吸导管在圆形针板下方具有一个可打开的部分;
在所述抽吸导管内部产生抽吸作用;
开始利用所述圆形针板来成形管状物品,与此同时,将制得的织物抽吸到所述抽吸导管中;
在所述管状物品成形操作的一个中间步骤中,打开抽吸导管上的所述下部,并且将所述输送元件插入到该抽吸导管之中;
在所述输送元件内部产生抽吸作用;
将所述输送元件与所述抽吸导管同轴地提升起来,至少达到针脚成形平面的高度处,并且将制得的管状物品抽吸到输送元件中;
借助于所述输送元件将所述管状物品从圆形针板上抽拔出来。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元件已经被插入到针脚成形平面处之后,该输送元件被相对于所述平面进一步提升起来,用以在管状物品被从织针上释放下来之前,将其上边缘移动到针脚成形平面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输送元件,以及配合在其上的管状物品,输送到一个缝合工位处;
所述管状物品在所述弹性条带位置处配合起来;
对管状物品进行内翻操作,使得其在管状输送元件的外表面上滑动,直至所述弹性条带和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到达输送元件下端部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物品在弹性条带位置处沿着端部边缘在两个径向相对位置处配合起来,迫使该管状物品被内翻出来;
在管状物品已经被内翻出来之后,通过使得所述两个径向相对位置相背移动,对端部边缘和弹性条带进行拉伸,以便所述端部边缘和弹性条带上在所述两个位置之间延伸的部分相互邻接起来;
将所述端部边缘插入到所述缝纫机中;
对所述端部边缘进行缝合,形成一个带有接缝的封闭袜头部分;
将所述弹性条带去除掉。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管状物品已经被内翻出来时,该管状物品持续运动至至少其起始边缘与输送元件的外表面发生配合;
在对管状物品的袜头部分进行缝合操作之后,对该管状物品进行二次内翻操作,被抽吸到管状输送元件中。
11.至少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导管与圆形针板成为一体,并且与该圆形针板一同旋转,在所述导管内部的抽吸作用下,所述管状物品被暂时性地粘附到所述导管的内表面上。
12.用于制造带有末端袜头部分的管状针织品的设备,包括有一个用于在其上成形管状针织品的圆形针板,和一个输送元件,在针织操作结束时,该输送元件被移动到圆形针板内部,用于将管状物品从圆形针板上移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物品的针织操作结束时,所述针板在程序控制下在该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外侧成形一条弹性条带,在所述管状物品被完全从织针上释放下来时,所述弹性条带与输送元件配合起来,将该管状物品卡持在所述输送元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呈管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根抽吸导管,该抽吸导管在圆形针板的内部与该圆形针板同轴设置,所述输送元件被同轴地插入到该抽吸导管之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圆形针板同轴设置的抽吸导管具有下部可打开部分,并且该抽吸导管能够在下方被连接到一个抽吸源上;
所述输送元件通过所述抽吸导管的下部被插入到该抽吸导管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抽吸出口,该抽吸出口可以被连接在所述输送元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输送元件被插入到所述圆形针板中时,所述抽吸出口可以与所述圆形针板同轴移动,来随动于输送元件的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拉伸元件,用于在所述弹性条带位置处与所述管状物品配合起来,并且用于对所述管状元件进行内翻操作,使得该管状物品沿着输送元件的外表面进行滑动,这些装置被设置成能够使得所述拉伸元件与所述输送元件沿着平行于该输送元件轴线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元件包括有两个相对的抓取装置,这些抓取装置用于在两个径向相对的位置处夹持住所述管状物品,并且所述抓取装置能够相向或者相背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卡爪,用于与所述输送元件相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能够竖直移动,来使得所述输送元件移向一个气动输送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异形轮,这些异形轮与输送元件的外表面相配合,使得管状物品穿过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异形轮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2至22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缝纫机,该缝纫机带有一个切断器,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被插入到该切断器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2至23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气动输送器,该气动输送器被连接在输送元件的上端部上,在对袜头部分进行缝合操作之后,对管状物品进行抽吸操作。
25.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可以被交替地连接到所述输送元件上和被连接到所述抽吸导管的下部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2至25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滑架,该滑架可以从圆形针板附近的一个位置处移动到一个缝合工位处;所述可移动滑架用于将输送元件从圆形针板输送至所述缝合工位,或者恰好相反。
27.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上承载有一个用于提升和下降所述输送元件的系统。
28.根据权利要求25与26或者25与27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上承载有一个用于与抽吸出口相配合的元件,来将所述抽吸出口连接到所述输送元件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上承载有一个管状接插件,该管状接插件位于所述抽吸出口与所述输送元件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14至24中一个或者多个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导管与圆形针板一体旋转,并且在其下部带有抽吸孔,在其下端部还具有闭合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12至30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被制成具有一个上部和一个下部,该上部和下部可以被同轴地连接起来和分离开来。
32.根据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个系统,该系统用于将所述上部从一个与所述圆形针板轴向对齐的位置处移向一个与缝合工位相邻的位置处。
33.根据权利要求32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系统用于能够使得输送元件的上部进行平移或者摆动。
34.根据权利要求12至33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用于读取输送元件角度位置的装置,和一个用于对所述输送元件进行角度定位的致动器。
35.用于对管状物品的端部边缘进行缝合来形成一个封闭袜头部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在一个圆形针板上对织针进行选取,来形成一条弹性条带,该弹性条带能够有利于将所述端部边缘插入到缝纫机上的切断器中。
36.根据权利要求35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带借助于用于针织所述管状物品的圆形针板上的选定织针,利用至少一根弹性纱线而制成。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边缘被插入到一个缝纫机中,用以将所述端部边缘封闭起来,通过在端部边缘与弹性条带之间成形一条接缝,来形成所述管状物品上的袜头部分,并且,在对袜头部分进行缝合操作的过程中或者在缝合操作结束之后,将所述弹性条带从所述管状物品上去除掉。
CN01803826A 2000-01-18 2001-01-12 制造管状针织品及封闭其袜头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4010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0830020.4 2000-01-18
EP00830020A EP1118700B1 (en) 2000-01-18 2000-01-18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tubular knitted articles and for closing their to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1028A true CN1401028A (zh) 2003-03-05

Family

ID=8175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3826A Pending CN1401028A (zh) 2000-01-18 2001-01-12 制造管状针织品及封闭其袜头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EP (1) EP1118700B1 (zh)
JP (1) JP2003520305A (zh)
KR (1) KR20020081264A (zh)
CN (1) CN1401028A (zh)
AT (1) ATE237708T1 (zh)
AU (1) AU3049901A (zh)
BR (1) BR0107650A (zh)
CA (1) CA2397604A1 (zh)
CZ (1) CZ20022501A3 (zh)
DE (1) DE60002150T2 (zh)
HU (1) HUP0204068A2 (zh)
IL (1) IL150739A0 (zh)
NO (1) NO20023419L (zh)
RU (1) RU2002122106A (zh)
SK (1) SK10202002A3 (zh)
TR (1) TR200201804T2 (zh)
TW (1) TW504528B (zh)
WO (1) WO200105358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542B (zh) * 2004-11-02 2010-08-11 切萨雷科洛西奥股份公司 用于袜类针织机的自动缝纫装置
CN103015028A (zh) * 2012-12-22 2013-04-03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袜子袜头针织时由开口变为闭合的织袜方法及装置
CN103485051A (zh) * 2013-10-11 2014-01-01 王坤锋 一体裤袜机
CN109972281A (zh) * 2019-04-19 2019-07-05 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托物机构的管状织物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1225789A (zh) * 2017-10-17 2020-06-02 智能运动装备有限公司 结构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FI20010164A1 (it) * 2001-08-28 2003-02-28 Metalworking And Finance Group Dispositivo per il trasferiment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in tessuto a maglia dalla macchina che lo produce a mezzi di chiusura della punta
ITFI20040259A1 (it) 2004-12-10 2005-03-10 Golden Lady Co Spa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manipolare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come calzini o simili per eseguire la cucitura della punta
ITFI20060080A1 (it) 2006-03-28 2007-09-29 Conti P Dispositivo per chiudere la punta di un calzino
ITMI20061720A1 (it) * 2006-09-08 2008-03-09 Sangiacomo Spa Dispositivo rovesciatore di manufatti tubolari,particolarmente per macchine circolari per maglieria dotate di una stazione di chiusura di un'estremita' assiale del manufatto tubolare.
ITMI20080399A1 (it) * 2008-03-10 2009-09-11 Lonati Spa Dispositivo rovesciatore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particolarmente per stazioni di cucitura o di rimagliatura per la chiusura automatizzata dei manufatti tubolari in corrispondenza di una loro estremita' assiale.
CN102644155A (zh) * 2012-04-06 2012-08-22 东阳市创亿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织袜机防扭曲装置
IT201600072994A1 (it) * 2016-07-13 2018-01-13 Lonati Spa Dispositivo prelevatore per operare il preliev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da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calzetteria o simile e il suo trasferimento ad un’unita’ atta ad eseguire ulteriori operazioni sul manufatto.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65881B1 (it) * 1993-07-12 1996-12-12 Fabric & Mfg Principles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eseguire l'unione di due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tessuto a maglia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EP0679746B1 (en) * 1994-04-26 1998-08-05 Sangiacomo S.p.A. Device for handling knitted products manufactured on circular stocking knitting machines
ITFI980039A1 (it) * 1998-02-20 1999-08-20 Fabritex Srl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unire i lembi di manufatti tessuti a maglia.
IT1304868B1 (it) * 1998-07-07 2001-04-05 Golden Lady Spa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chiusura della punta di un manufattotubolare su una macchina da maglieria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542B (zh) * 2004-11-02 2010-08-11 切萨雷科洛西奥股份公司 用于袜类针织机的自动缝纫装置
CN103015028A (zh) * 2012-12-22 2013-04-03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袜子袜头针织时由开口变为闭合的织袜方法及装置
CN103015028B (zh) * 2012-12-22 2015-04-08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袜子袜头针织时由开口变为闭合的织袜方法及装置
CN103485051A (zh) * 2013-10-11 2014-01-01 王坤锋 一体裤袜机
CN103485051B (zh) * 2013-10-11 2015-04-22 王坤锋 一体裤袜机
CN111225789A (zh) * 2017-10-17 2020-06-02 智能运动装备有限公司 结构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9972281A (zh) * 2019-04-19 2019-07-05 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托物机构的管状织物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09972281B (zh) * 2019-04-19 2024-05-03 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托物机构的管状织物成型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520305A (ja) 2003-07-02
HUP0204068A2 (en) 2007-12-28
CZ20022501A3 (cs) 2002-11-13
EP1118700B1 (en) 2003-04-16
NO20023419D0 (no) 2002-07-16
NO20023419L (no) 2002-07-16
WO2001053581A1 (en) 2001-07-26
IL150739A0 (en) 2003-02-12
AU3049901A (en) 2001-07-31
DE60002150T2 (de) 2003-11-27
TR200201804T2 (tr) 2002-11-21
BR0107650A (pt) 2002-10-01
DE60002150D1 (de) 2003-05-22
TW504528B (en) 2002-10-01
ATE237708T1 (de) 2003-05-15
KR20020081264A (ko) 2002-10-26
EP1118700A1 (en) 2001-07-25
CA2397604A1 (en) 2001-07-26
RU2002122106A (ru) 2004-01-20
SK10202002A3 (sk) 2002-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8694A (zh) 在针织机上封闭管状针织品的趾部的方法和装置
EP0679746B1 (en) Device for handling knitted products manufactured on circular stocking knitting machines
CN1221695C (zh) 缝合短袜袜头的方法和设备
CN1401028A (zh) 制造管状针织品及封闭其袜头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85408B (zh) 织袜、缝头一体式袜机
CN1494612A (zh) 从针织机上抓取管状针织物品并对前端部进行缝合的设备
CN1233673A (zh) 缝合针织品的边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01259B (zh)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TWI701366B (zh) 用於從環狀編織機器提取管狀編織物件的裝置及方法以及用於藉助於環狀編織機器生產管狀編織物件的方法
CN1561416A (zh) 将圆筒形针织物从其生产机器传输到封闭袜头机构的装置
CN102864586B (zh) 缝纫机之全自动送料装置
CN1108710A (zh) 用于在针织过程完成时缝合所针织的筒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11749001B (zh) 用于在圆型针织机中反转管形针织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27372B (zh) 具有用于张紧制成品的装置的双针筒圆型袜类针织机
EA028384B1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стачивания осевого конца трубчатого изделия и его извлечения в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изнанкой наружу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этого способа
JP4210163B2 (ja) 編み工程終了時に物品を取り外し且つ移送する装置を備えた、特に靴下類品の爪先部の閉じ処理を自動化するダブルシリンダ式靴下類丸編機及びその方法
CN1549879A (zh) 用于圆筒形针织物或类似物扩边的装置和方法
CN1494613A (zh) 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并且尤其是用于封闭其前端部的方法和装置
TWI748170B (zh) 管狀織物之翻面機構及其方法
CN107700198A (zh) 一种管状织物的缝合装置及方法
TWI836021B (zh) 用於反轉在一圓針織機之一管狀針織物的方法及裝置
CN118087162A (zh) 用于缝合管状织物的装置
CN219709898U (zh) 一种分级的吸风翻袜管
TW202332817A (zh) 用於襪類及針織衣的改進式圓形針織機以及直接在圓形針織機上縫合管狀製成品的末端的方法
CN118029047A (zh) 用于袜子缝头及翻袜的辅助滑动机构及其应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