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4613A - 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并且尤其是用于封闭其前端部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并且尤其是用于封闭其前端部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4613A
CN1494613A CNA028059050A CN02805905A CN1494613A CN 1494613 A CN1494613 A CN 1494613A CN A028059050 A CNA028059050 A CN A028059050A CN 02805905 A CN02805905 A CN 02805905A CN 1494613 A CN1494613 A CN 1494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lumn
tubular article
article
pectinate te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059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保罗・孔蒂
保罗·孔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Lady SpA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Lady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Lady SpA filed Critical Golden Lady SpA
Publication of CN1494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4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9/4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 D04B9/5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heel or toe por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00Linking machines, e.g. for joining knitted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04B15/92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pneumatic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transfer of knitted goods from one machine to another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23/007Sewing units for assembling parts of knitted panties or closing the stocking toe part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23/007Sewing units for assembling parts of knitted panties or closing the stocking toe part
    • D05B23/009Toe clo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管状针织物品,比如短袜上成形一个封闭前端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物品(M)的两个端部折翼(L1、L2)彼此靠拢;在彼此靠拢的折翼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内插入一个包括多个梳齿(85)的梳状结构;将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中的线圈缝合(C)在一起,所述第二线圈列位于第一线圈列(X2)与管状物品(M)的本体之间;打开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并且尤其是用于 封闭其前端部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管状针织物品,例如短袜或长袜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将前端部(toe)的两个折翼连接起来而将所述物品的前端部封闭起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运动服装和类似物的管状针织物品,特别是男用长袜和短袜的生产中,产品在针织机上针织而成,特别是在圆形针织机上针织而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圆形针织机是一种带有一个针筒的机械。由此生产的针织物品具有起始边缘和终止边缘。终止边缘必须闭合,从而形成物品的前端部。为此目的,迄今为止均使用了连接工艺,这种连接工艺在所谓的缝袜头机上执行。所述工艺涉及相当大的劳动量。根据这种工艺,需要张紧针织物品的终止边缘的折翼,并使折翼相互并排靠拢,然后被缝袜头机上的钩针钩住。在执行这种加工操作的过程中,关键是在相应的钩针上钩住给定线圈列中的每个线圈或线迹线圈。更详细的说,是在各钩针上钩住同一线圈列中的两个相应线圈,所述线圈属于针织物品终止边缘的两个相互并置折翼。一旦针织物品已经被施加到钩针上,那么将自动执行合适的连接操作,同时借助于纱线形成特定的接缝,所述纱线形成的缝合线圈列与设置在钩针上的线圈相互交织。对于各对存在于钩针上的线圈来说,均对应于将所述折翼结合起来的接缝上的一根线圈。接着,设置在接缝外侧的线圈被切断,也就是说靠近设置有管状物品的侧面相对侧上的钩针的那列线圈的线圈被切断。最后,从钩针取下针织物品。
通过连接工艺可以获得没有缺陷并且十分光滑的封闭前端部。但是,如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所知,或者通过下面的简要描述可以得知,为了钩挂住即将在缝袜头机的钩针上进行缝合的线圈列的各个线圈,所述工艺会涉及非常大的劳动量。这种操作必须由眼睛视力特别敏锐的职工来完成,其结果是,只能由年轻工人来执行。
由于成本因素和难以找到适合于执行这种操作的工人,所以使得执行这种操作越来越少。作为另一种连接工艺,借助于以一种完全机械方式获得的接缝来对管状物品的前端部进行封闭,或者在任何情况下只需要较少的劳动量。但是,最终产品的质量低劣,由于机械接缝涉及执行完全随机分布的多个线圈,其产生的接缝具有较大的厚度。在国际申请WO-A-00/01869中描述了一种利用与针织机相关的缝合机械对前端部进行封闭的装置和方法。
在欧洲专利EP-A-0635593和EP-A-0592376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将管状物品上的两片针织织物折翼连接起来的方法和装置,用于形成最终成品上的封闭前端部。在这种情况下,封闭操作直接在圆形针织机上进行。自动获得接缝,但是需要对针织机进行相当大程度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闭管状针织物品的前端部的方法和工艺,其易于自动进行,并且确保具有高质量的产品。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状针织物品的生产方法,其能够制造一种带有一前端部的管状针织物品,所述前端部利用一条高质量接缝封闭起来,而不存在已知连接工艺中存在的缺陷。
根据再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其能够利用一条高质量接缝对管状针织物品的前端部进行封闭,而不需要较大的劳动量,并且能够获得相当高的生产率。
为了实现对管状针织物品的封闭操作,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设想到使得针织物品终止边缘的两个折翼彼此并排设置,特别是比如通过在边缘本身的两个大致径向对置位置进行夹持操作,并且对织物进行拉伸而实现。然后使得梳状结构的梳齿插入针织物品终止边缘的至少一列线圈的线圈内,并且使得线圈由此相对正,以便进行后续的缝合加工。接着在与梳状结构的梳齿插入的线圈列相邻的线圈列中的线迹线圈或线圈处形成一条接缝,用于将机织物品的折翼连接起来;更特别的是,进行缝合加工的线圈列所在的位置位于梳状结构与管状物品的本体之间。接着,一旦完成对第二线圈列中的线圈的缝合加工,那么插入有梳状结构的线圈将被打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通过切断纱线打开插入有梳状结构的线圈。但是,并不排除采用不同的方式打开线圈的可能性。例如,采用可以在一个相对较高温度下,例如染色液体的温度下,熔化的纱线形成容纳梳状结构的梳齿的线圈列。通过这种方式,一旦已经执行了将管状物品的折翼连接起来封闭前端部的操作,那么将物品从加工工位卸出,然后送往后续的加工工序。这些后续的加工工序之一涉及将物品浸入具有相当高温度的浴液中,例如染色浴中,在染色浴中破坏可熔融的纱线,由此打开线圈。其结果是在连接折翼的接缝外侧分开所述线圈列。在下文中,将通常参照对线圈的裁切操作,但是必须理解,这种裁切操作可以由能够获得相同结果的不同操作方法来代替,也就是说,将线圈打开或者断开织物,随后将管状物品与接缝外侧的终止边缘分离。
当通过裁切操作打开线圈时,最好设想到执行对已经过裁切线迹线圈的残留物进行抽吸操作,例如采用刷子或某些其他去除构件。当采用可熔化纱线时,不需要上述操作,对于纱线可以通过加热予以全部消除。
和常规的连接工艺相比,在本发明中,缝合加工和后续的切断或者打开线圈的操作都在不同于根据现有技术进行缝合和裁切的那些线迹线圈的线圈列上进行。
通过下面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所说的本发明方法便于采用自动或完全机械方式来执行。如果使插入梳状结构的梳齿的线圈列的线圈的长度大于针织物品的其他线迹线圈的长度,这将特别方便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很容易使梳状结构进入前面所述线圈列的线圈中,由机械手来完成这一操作没有任何困难。最好,要进行缝合加工的线圈比管状物品的其他线圈长,并且它们最好比插入有梳状结构的梳齿的那列线圈的线圈短。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但是并不排除通过本发明下文中的一系列实施例,由人工或半人工的方式来实现。
在实践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连接管状针织物品的折翼的接缝,其等同于合适的连接缝,缝合线形成的线迹或线圈链和管状针织物品的并排设置的两个折翼的单独成对的线圈相交,和现有技术的缝袜头机中出现的情况相类似,但是本发明更简单、更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为了保证所有与梳状结构的梳齿插入的线圈列相邻的线迹线圈和线圈与用于封闭前端部的接缝的线圈接合,即使是在梳齿插入线圈不是特别规则的情况(例如,如果一个梳齿和同一折翼的两个相邻的线圈相配合),最好设想到连接针织物品的折翼的接缝节距小于梳状结构的节距或线迹线圈或线圈的节距。例如,针织接缝的节距是一个因数,例如是待缝合织物的线圈列的线圈节距,或者是梳状结构的梳齿节距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在实践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夹持住管状物品上两个大致径向对置的位置,夹持位置对应于所述端部折翼;
对所述管状物品进行横向拉伸,以便使得所述端部折翼并排设置;
沿长度方向对所述管状物品进行拉伸;
以这样一种方式将所述梳状结构插入所述第一列线圈内,即所述梳状结构上的各梳齿被插入到第一个折翼上的线圈和第二个折翼上的相应线圈内;
将所述至少一个与第一线圈列相邻的第二线圈列中的线圈缝合在一起;
切开所述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并且使得已经切开的半个线圈滑动移出,或者以其他方式打开线圈。
众所周知,正常的针织物品的结构呈螺旋形状,如果纱线被连续供给,那么将形成一条连续的螺旋形线圈。如果管状物品具有这种类型的结构,那么梳状结构的梳齿最终将插入相邻的线圈列内,同样,通过缝合加工形成的线圈最终连结相应的两个彼此并排的折翼的属于不同线圈列的线圈。由于针织物品结构的可变形性,上述情况不会实质影响产品的最终效果。
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插入梳状结构的梳齿的线圈列和要执行缝合加工的线圈列,以及在此线圈列前面或后面的一些线圈列由纱线中断而形成,以这种方式,在这些线圈列中具有形成线圈的纱线进出。这种结果是由圆形线圈列代替螺旋形线圈列,而且便于梳状结构的插入,以及以便于缝合加工或连接操作,这些加工操作将在单个线圈列的位置进行,而不发生任何重叠。通过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这些特征。
根据本发明用于封闭管状针织物品的前端部可以在和管状物品的针织时间和/或区域不同的时间和/或区域进行,如同现有技术中和管状物品的针织加工分开执行或单独执行连接或缝袜头工艺一样。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用于封闭前端部的方法可以直接在制造所述针织物品的机械上执行,或者在邻近制造所述针织物品的机械的位置执行。这种情况下,缝合方法和管状针织物品的针织方法形成一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一个起始边缘开始针织管状物品,直至一个终止边缘;
使所述终止边缘上的两个端部折翼彼此并排;
在所述端部折翼上至少一个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内,插入一个包含多个梳齿的梳状结构;
将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中的线圈缝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线圈列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列与管状物品的本体之间;
打开(例如通过裁切加工)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在所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内插入有所述梳状结构的梳齿。
在任何情况下,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在针织物品的加工方法中,为了便于插入梳状结构的梳齿,使形成的线圈列中的线圈尺寸或长度较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缝合管状针织物品的二端部折翼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带有多个梳齿的梳状结构,用于与所述管状物品上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接合;
一个可能存在的夹持构件,用于在两个大致径向对置的位置处夹持住所述管状物品的一个端部边缘,以便对终止边缘进行拉伸,并且使得所述管状物品的两个端部折翼彼此并排设置,和
带有至少一根针的缝合装置,以便将位于梳状结构下方彼此并排的折翼缝合在一起。
用于夹持和张紧针织物品的夹持构件也可以被省略,其中,所说的夹持操作可以由人工执行,例如通过将折翼彼此相靠的物品的边缘插入由两个彼此并排设置的杆件构成的所谓铡刀元件(guillotine)中。
本发明最好还设置有一个用于裁切与梳状结构相配合的线圈的裁切构件,并且最好还设置有用于去除由裁切构件裁切的半个线圈的装置。但是,如前所述,打开与接缝相邻的线圈,也可以采用除裁切以外的方法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裁切构件,和用于去除被切断的残留的半个线圈的纱线的去除装置。
在本发明的尤其优选实施例中,在本发明的装置中还设有一对基本上呈直线形状的杆件,所述杆件和梳状结构相关联,并且平行于梳状结构,管状针织物品在杆件之间受到压迫,并且和并排设置的端部折翼接合以插入梳状结构。所说梳状结构可以和成对杆件独立设置,或者最好由杆件之一携带,并且可以相对于后者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实施例,为了便于插入有梳状结构的线圈列的线圈的裁切操作,裁切装置结合在所述梳状结构中。所述裁切装置可以包括以滑动方式容纳在座体中的刀片,所述座体形成于梳状结构的梳齿中。为了高效地进行裁切,刀片的移动可以具有一个平行于梳状结构的梳齿延伸方向的分量,和一个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分离。虽然从结构的观点出发,将裁切构件结合在梳状结构中具有优点,但是并不排除以其他方式制造和设置裁切构件,来替代将其结合入梳状结构内。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其他有益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明。
在下面描述的设备中包括本发明中的装置,其还具有从圆形针织机上提取管状物品的功能,并且将管状物品送入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中,设置了对前端部进行缝合的缝合装置。应当理解,下文中所述的内容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可能的用途,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机器或设备实施。例如,可以设想到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和国际专利申请WO-A-00/01869中描述的这种类型的设备相结合使用,来取代本文中所述的缝合机械,或者与欧洲专利EP-A-0679746中所述的装置之一相结合,或者与其他合适的设备相结合。例如,也可以使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与2000年1月8日提交的待审批欧洲专利申请No.00830020.4或者2001年1月12日提交的相应国际专利申请PCT/IT01/00009中所述类型的机械相结合。
通常,本发明还适合于单独使用,而不是和具有相应的用于取出和处理管状物品的装置的针织机相结合。可以设想到的是,可以从容器中提取管状物品,在所述容器中具有杂乱无章的管状物品,这些管状物品在独立的生产部门生产之后装入容器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想到的是,可以采用完全机械化,或者仅仅是部分机械化执行对管状物品的制备步骤,以便进行后续的缝合加工步骤,例如,实施本发明的操作者将待缝合的管状物品设置在合适的支撑件上,例如由管状通道的端部组成的支撑件。剩余的张紧、定位、缝合和卸载操作可以通过机械化来实现。
附图的简要说明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和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在下列附图中:
图1是从圆形针织机的针筒上抓取管状针织物品的装置和用于缝合物品前端部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所示的侧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所示的视图。
图4是结合在圆形针织机中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缝合区域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为了使附图描绘得更清楚去除了部分构件。
图6是类似于图5的立体图,其从不同的观察点描绘了相同的构件。
图7是用于封闭由抓取装置抓取的管状物品的前端部的缝合机械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抓取装置的抽吸管设置的中间隔离器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中间隔离器的内部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中间隔离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可轴向移动单元的立体图,该可轴向移动单元承载有拓宽构件和将管状物品的内侧翻卷出来以便备用于缝合前端部的构件。
图12是类似于图11的立体图,其中去除了部分构件。
图13是图11和12所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中的线XIV-XIV所示的仰视图。
图15是一对杆件的立体图,所述杆件用于在缝合前端部最初步骤中保持物品。
图16是梳状结构的立体图,所述梳状结构用于在缝合过程中与物品相配合,图中还描绘了容纳在梳状结构中的裁切元件。
图17至28是通过抽吸管的轴线所示的剖视图,所示装置用于抓取所述物品,或者由装置的部件抓取物品,还描绘了拓宽元件,以及使物品的内侧向外翻卷,以便准备缝合前端部的构件,图17A是抽吸管的输出区域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29是沿着图28中线XXIX-XXIX所示的剖视图。
图29A是图29的中央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30至32是根据图29中线XXX-XXX所示的剖视图,其表示在缝合前端部的起始步骤中,保持物品的杆件对,在与物品相配合的步骤中的梳状结构,和插入各线圈列中的梳状结构。
图33表示缝合机械,并且梳状结构在缝合过程中插入物品内。
图34是图33中所示细部放大的视图。
图35是图解的示意图,其表示在缝合操作过程中缝合机械中针的动作。
图36至39是表示切断管状物品的线圈列中的线圈的步骤的示意图,其中梳状结构插入管状物品的内侧。
图40表示在裁切和缝合的线圈列相邻的线圈后,去除残余纱线的步骤。
图41是图40中细部放大的视图。
图42是立体图,其表示用于去除残余纱线的系统的可能实施例。
图43是抽吸管端部的轴向剖视图,其表示在缝合操作之后,在取出管状物品步骤中的抽吸管端部。
图44至46是示意图,其表示在缝合前端部的过程中在物品上执行的织造操作。
图47是示意图,其表示在本发明改进的实施例中在缝合加工过程中涉及的线圈列。
图48和49是根据本发明的半自动缝合装置的立体图,其中有两个不同的操作位置。
图49A是图49中细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50是结合在图48和49中所示的装置的缝合机械的立体图,其中去除了部分构件。
图51至53表示图48和49所示装置的缝合和裁切区域中细部的视图。
图5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半自动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4中所示的用于抓取和缝合管状物品的装置被结合在圆形针织机中,并且与图1至3中所示的针织机隔离开。在附图17至28中可以看到抓取装置的内部结构。在某些附图中,为了便于描绘清楚,去除了所述装置中的部分构件。在下文中通常提到的由抓取装置和缝合装置构成的整体作为抓取物品和闭合前端部的单一装置,但是,应当理解抓取装置可以结合在用于闭合前端部的不同装置中,反之亦然。
参照附图,用于抓取管状物品和闭合前端部的装置作为整体由标号1表示,同时标号3表示作为整体的圆形针织机,所述圆形针织机用于生产管状物品。对于圆形针织机3,仅描绘了基本元件,特别是通过附图17至19可以观察到这些基本元件,从附图中可以看到针7的针筒5,所述针筒5以其自身已知的方式形成圆形针床。以这种方式支撑针筒5,即借助由标号9表示的支撑座支撑针筒5,使针筒5能够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由与冠状齿轮11啮合的转动元件(未图示)带动针筒5转动。用于控制圆形针床上的针7的元件在图中未图示,但是这些元件本身是已知的,对于圆形针织机3中的其他元件也因为其是已知的,故在本文中不详细描述。
装置1包括抽吸管13,所述抽吸管13具有基本上呈U形的形状,抽吸管13的一端由标号13A表示,在下文中其表示输入端,同时抽吸管13的另一端由标号13B表示,在下文中其表示输出端。输入端13A被设置在针织机3的针7的针筒5的下方。以这种方式,抽吸管13可以具有任何需要的直径尺寸,其大小取决于针筒5的内径即,内直径。
抽吸管13的内侧设有一个延伸的导向元件,整体由标号15表示。所述导向元件15在此实施例中呈管状结构,具有圆形横截面,所述导向元件15从输入端13A延伸到抽吸管13的外侧,一直延伸到针织机3的针7的针筒5的内侧。导向元件15的顶端基本上到达针织机3生产的针织物品的形成平面。
导向元件15由两个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部件由标号15A表示,另一个部件由标号15B表示。这两个部件围绕轨迹轴线17铰接,如图17所示,所述轨迹轴线与抽吸管13和导向元件15自身的轴线,即中线垂直。通过下面对卸出具有闭合的前端部的物品的操作,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设置这种结构的原因。
借助整体由标号19表示的中间隔离器使抽吸管13支撑在导向元件15内侧,所述中间隔离器19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可以通过附图8至10看出。中间隔离器19还执行将抽吸管13分成为两个连续部件的功能。第一部件被设置在输入端13A和中间隔离器19之间,第二部件被设置在中间隔离器19和输出端13B之间。
如附图8至10详细所示,中间隔离器19由一对钳口21和22构成,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钳口21、22分别由致动器23和24驱动,所述致动器23和24由活塞压力缸系统构成。所述钳口21和22被固定在活塞压力缸的致动器23和24的活塞杆上,并且具有V形的前型面,以标号21V和22V表示。所述钳口21具有一个槽,所述钳口22的前部插入该槽中,以便在两型面21V和22V之间在同轴线的位置夹持导向元件15,即导向元件15的轴线位于抽吸管13的中心。
钳口21和22在导向框架25中滑动,导向框架25被固定到抽吸管13上。
如附图9和10所示,在图10中钳口21和22处于闭合状态,钳口22具有标号27表示的内部导管,所述导管27开通到型面22V和钳口22的顶部,如附图9所示。框架25具有开槽口29,所述开槽口29的位置相应于内部导管27的出口区域,以便能够应用柔性管或软管,所述柔性管或软管连接内部导管27与压力空气源(未图示),对此目的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如图17、18和19清楚所示,导向元件15在其部分15B具有中空的结构,在中空结构内侧容纳杆件15C,所述杆件15C终止于头部15E,如图17A所示,所述杆件构成了导向元件自身的可套装延伸部分。标号15D表示拉伸弹簧,所述弹簧迫使杆件15返回导向元件的中空的管状部分。通过钳口22的内部导管27可以提供压力空气,所述压力空气具有向导向元件15的中空部分15B的内部区域施加压力的功能,以便克服拉伸弹簧15D的作用力,使杆件15C伸展,直到杆件15C进入图17至19所示的位置,同时在图20中所示,使杆件15C进入导向元件15的中空部分的内侧的回缩位置。
由于中间隔离器19的钳口21和22可以开启,由此释放导向元件15,为了使管状物品通过,所述管状物品必须沿着抽吸管13通过,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沿着抽吸管13可以设置其他装置,以便在抽吸管13的内侧临时支撑导向元件15。这些支撑装置在附图1、2、3中可以清楚所见,并且在其他附图中以简单的方式表示。这些支撑装置由三组滑动件31、32和33组成,三组滑动件31、32和33分别位于三个位置,其设置位置沿着抽吸管13的延伸方向相互分开。更详细地说,三组滑动件中的两组,即三组滑动件中的滑动件31和32所在的平面位置和抽吸管13的轴线垂直,上述平面的位置位于抽吸管的输入端13A和中间隔离器19之间。最后一组滑动件33所在的平面位置在中间隔离器19和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之间。滑动件组31、32和33能够以这种方式被带动返回或回缩,即它们不伸入抽吸管13的内侧,以便在抽吸管13的内壁和导向元件15之间保留完全自由的空间。或者各组滑动件能够以这种方式沿径向向内位移,即滑动件与导向元件15相接触,在抽吸管13的内侧支撑导向元件15。同步驱动滑动件组31、32和33,以下文中清楚描述的方式,使从圆形针床37卸载的管状物品沿着抽吸管13朝向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的传送。
抽吸管13具有端部13C,所述端部13C可以围绕自身轴线,相对于抽吸管的其他部分形成角度移动。抽吸管13的端部13C的转动运动由致动器35提供,例如步进马达。所述致动器35能够调整抽吸管13上的部分13C相对于抽吸管13的其他部分的角度位置,所述抽吸管13的其他部分被固定在支撑结构上。从而在缝合管状物品的前端部之前,使该管状物品正确地取向,通过下面对整个装置的操作方式的详细描述可以清楚得知上面所述的情况。
在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提供以标号37表示的缝合区域。位于这个区域内的元件具有的功能是从抽吸管13的内侧取出管状物品,使其内侧外翻,并且通过缝合加工闭合所述物品的前端部,以及再将物品插入抽吸管13内,以便最终从装置中卸出物品。
设置在缝合区域37中的是单元39,所述单元39围绕着抽吸管13,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围绕抽吸管13上的部分13C。如图11至14清楚所示,单元39带有拓宽元件和在缝合管状物品之前使管状物品的内侧向外翻转的元件。单元39按箭头f39所示的方向,沿抽吸管13的端部13C的轴向运动。为此目的,设有滑动导向件41和致动器43,由致动器43控制单元39的运动。
在附图11和12的立体图、图13的横截面图和图14的仰视图中详细描绘了单元39。在图11中表示环形件45形成单元39的部件,而且环形件45与抽吸管13的部分13C的轴线同轴。环形件45支撑的多个径向推动器47,所述径向推动器47构成的构件在缝合前端部之前使管状物品的内侧向外翻卷。各推动器47具有径向运动,所述径向运动由相应的致动器49控制,例如由小型活塞缸致动器控制。在环形件45的下方,单元39有侧壁51,所述侧壁51界定了内部抽吸腔室53。内部抽吸腔室53通过开口55联通抽吸管线,由标号57表示连接抽吸腔室53的连接头。
在单元39的抽吸腔室53内设置有五个异形板59,它们被支撑在转动轴61上。各异形板59带有杆件63,所述杆件63的位置与相应的支撑轴61有一定距离,而且杆件63平行于支撑轴61。异形板59的形状是这样的,即(参照图12,为了图示清楚,去除了位于异形板59上方的推动器47及其致动器49和环形件45),在支撑轴61的第一角度位置,异形板59基本上形成连续的壁,所述壁与抽吸管13的轴线垂直,或者更精确地说与抽吸管13的端部13C的轴线垂直。所述由异形板59形成的壁具有中心孔65,其目的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以这种方式控制异形板59,即借助各支撑轴61围绕自身轴线的摆动同时打开异形板59。为此目的,如图13和14所示,提供一种机构,其包括固定在各支撑轴61底端的小齿轮67,和与其啮合的内齿冠状齿轮69,内齿冠状齿轮69的转动引起小齿轮67和支撑轴61的自然转动。借助安装在轴72上的小齿轮70使内齿冠状齿轮69获得转动。借助活塞压力缸致动器74使轴72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
设置在单元39上方的、与抽吸管13的端部13C大致对准的夹持元件,由标号71表示,以便夹持待缝合的管状物品。夹持元件包括一对托架73,如图1、3和5和6所示,所述托架73可以相互相对靠近或退回移动,如图5和6中由双箭头f73所示。通过一对和托架73相关联活塞压力缸致动器获得双箭头f73所示方向的运动,而且所述致动器被设置在一个结构上,所述结构提供沿水平轴线X和竖直轴线Y方向的运动,如图5和6所示。从下文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托架73可以相互靠近而穿入抽吸管13的内侧,并且夹持管状物品的终止边缘,并且张紧管状物品,并将管状物品携带到缝合机械,以便进行后续的缝合加工。
用于夹持管状物品的具有元件71的结构由底部结构75支撑,所述底部结构75被限制在固定框架上,例如针织机3自身的框架。底部结构75带有一对杆件77和79,所述杆件77和79大致呈直线形状。杆件77被固定在金属块81的一部分上,借助活塞压力缸致动器(未图示),所述金属块81能够根据双箭头f81所示的方向移动。以这种方式,杆件77可以靠紧或远离杆件79,而杆件79相对于底板75固定设置。
在固定的直线杆件79的下方设有梳状结构83,其在图16中单独详细表示。梳状结构83具有多个齿85,并且由二部分83A和83B组成,这两部分83A和83B连接在一起,并且为裁切刀片87的滑动构成中间座体。梳状结构83根据双箭头f83所示的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所述移动方向与固定直线杆件79的纵向延伸方向垂直。裁切刀片87被容纳在梳状结构83内侧,可以和梳状结构83一起随箭头f83所示的方向移动。所述运动通过图6中标号89所示的活塞压力缸致动器或等同的致动器获得。
如图16中清楚所示,裁切刀片87中设有多个槽87A,所述槽87A相对于裁切刀片87的切刃87B倾斜设置。在槽87A中具有插入的销轴83C,所述销轴83C固定在梳状结构83的部分83B上。在裁切刀片87一端具有延伸形成的附属部87C,在附属部87C中设有和裁切刀片的切刃87B垂直的槽87D。在所述槽87D中,具有与其配合的滑动件91,由活塞压力缸致动器或等同的致动器93为滑动件91提供平行于切刃87B方向的运动。致动器93被设置在底板75上,如图6所示。由于设有槽87D,裁切刀片87可以随着梳状结构83的双箭头f83所示方向移动,其移动方向与切刃87B垂直,所述裁切刀片87在所有时间内与致动器93保持机械连接。致动器93工作,沿箭头f87所示方向推动裁切刀片87,由于销轴83C和倾斜槽87A的设置结构,裁切刀片87随后运动,其中一个运动分量平行于设置的梳状结构83的纵向延伸方向,另一个运动分量和设置的梳状结构83的纵向延伸方向垂直。通过下面的描述将非常清楚地理解这种运动的功能,即切断线圈列的线圈,梳状结构83插入线圈列中对管状物品的前端部进行缝合加工。
在缝合区域37还设有缝合机械,由标号95表示,并且在图7中单独表示。为了使附图描绘清楚,在附图1、2和3中省略了缝合机械95。在缝合机械中具有缝合针96和用于抽吸缝合线99的吸嘴。标号101表示所谓“钩编器(crochet)”,由钩编器为缝合线提供上下运动,由绕线轴提供缝合线,以便被缝合针96正确地拾取。提供的钩编器101的形状纯粹是个例子。例如钩编器可以具有转动或摆动类型。同样,与钩编器协同作用的针的形状也可以不同。缝合机械95的结构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类型,在下文中将不再详细描述。在任何情况下,由针96执行的缝合类型通过下面介绍本发明装置的运行过程可以得到详细说明。
缝合机械95具有缝合运动,在附图4中由箭头f95表示,所述缝合运动由致动器提供,在附图4中由标号97表示致动器。
与缝合机械95相联系的保持构件用于在缝合前端部之后夹持管状物品,以便执行裁切针织物品接缝外面织物的加工步骤。保持构件由标号103表示,保持构件103相对于本发明装置的其他元件的位置在图4中表示,同时保持构件103的结构在图15中以立体图的方式详细描绘。
保持构件103包括一对杆件105,其基本上平行于缝合机械95的运动方向,而且平行于固定杆件77和移动杆件79。保持杆件105的运动方向与其自身的延伸方向垂直,在附图15中以双箭头f105表示。以这种方式,保持杆件105能够相互靠近,以便夹持物品,或者相互远离以便释放物品。保持杆件105的运动由活塞压力缸致动器(未图示)提供,所述活塞压力缸致动器被容纳在保持构件103的结构中,所述保持构件103被固定在缝合机械95上。由于保持构件103被固定在缝合机械95上,当缝合机械沿着箭头f95的方向执行缝合运动时,保持构件103与缝合机械形成一体平移。这能够使保持杆件105与待缝合管状物品对准。
最后,在缝合机械95上固定有去除残留纱线的系统,所述残留纱线由刀片87执行了裁切操作之后产生的,所述去除残留纱线的系统由标号107表示,而且其相对于本发明装置的其他元件的位置在附图4中表示。在可能选用的实施例中,去除残留纱线系统107的结构在附图42中以立体图的方式表示。去除残留纱线系统107设有一个或多个刷子元件109,所述刷子元件109能够围绕竖直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刷子元件109插入吸嘴111内,通过吸嘴111,将由刷子元件109从管状物品分开的残留纱线吸入并去除。
下面参照附图17至43详细描述上述本发明装置的运行过程。
附图17表示采用圆型针织机3的圆形针床中的针7针织管状物品M的结束步骤。所述管状物品从边缘B1开始针织,在附图17中,该边缘位于管状物品的底部,在最终针织物品中依然保持敞口。当管状物品M是袜子时,所述边缘构成袜子的弹性袜口。在最后的针织步骤中形成边缘B2,所述边缘被设计成待缝合的部分,以便形成最终产品的封闭的前端部。
在成型过程中,管状物品M被设置在针7的针筒5和导向元件15之间的空间内,或者更精确的说,被设置于针筒5和导向元件15的从抽吸管13的输入端13A伸出的部分之间。在此步骤中,沿着抽吸管13设置的中间隔离器19被封闭,因此钳口21和22在抽吸管13的内侧位置夹紧导向元件15,并保持其位置。最好,至少滑动件组31和32之一也被夹紧,滑动件与导向元件接触配合。在输入端13A和中间隔离器19之间的抽吸管部分通过吸嘴14保持负压,吸嘴14被设置在中间隔离器19的邻近处,位于抽吸管13的入口侧。所述吸嘴14连接抽吸风扇或类似物(未图示)。
借助由隔离器19的钳口提供的高压空气,使得从导向元件15抽出的杆件15C预先被推动进入其抽出位置。在杆件15C的抽出位置,杆件15C的头部15E位于异形板59的平面上方,异形板59开启,以便使头部15E通过。闭合异形板59,使得杆件15C保留在配合位置,使杆件15C通过异形板59之间的孔65,头部15E在异形板59的上方。这意味着即使在导向元件15内侧缺少压力时,并且在隔离器19的钳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杆件15C依然保留在抽出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固定在异形板59上的杆件63靠近杆件15C的轴线,并且至少被局部容置在杆件15C的头部15E下方、在该杆件中制成的座体内,以这种方式减少杆件63的径向障碍,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当采用圆形针织机3的针7的圆形针床完成管状物品M的针织时,要从针上卸载针织的管状物品,由抽吸管13内侧产生的负压导致管状物品沿着抽吸管13被吸入,直到针织的管状物品进入图18所示的位置,即直到针织的管状物品与中间隔离器19相靠。沿着抽吸管13的管状物品M的移动由导向元件15导向,管状物品M在抽吸管13的内壁和导向元件15之间的自由空间内滑动。为了能够使管状物品M能够通过滑动件31和32的横向表面,滑动件31和32要产生动作,滑动件31和32以交替方式闭合或开启,因此在管状物品M通过的过程中,只有滑动件之一31或者32与导向元件15相配合。以这种方式,管状物品M通过滑动件所在的部分,并且到达图18所示的位置。
为了引导管状物品M到达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以这种方式使管状物品M与异形板59形成的壁相靠,进入图19所示的位置,通过移动钳口21和22使其相互离开,从而开启中间隔离器19。此时切断抽吸嘴14的抽吸,而此时借助由连接头57连接于移动单元39内侧的腔室53的抽吸管线施加抽吸作用。该抽吸作用也可以在前一个步骤中启动,即在图18所示的结构中形成。
以这种方式,管状物品M到达图19所示的位置,其中管状物品M和异形板59在闭合状态下形成的壁相靠。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由导向元件15为管状物品M的运动导向,导向元件15一直延伸到异形板59。滑动件33预先闭合,以便在中间隔离器19的钳口开启时,支撑导向元件15。滑动件33开启以便使管状物品能够通过。滑动件33的开启可以和中间隔离器19的新的闭合运动同步进行,以这种方式使得导向元件15总是被合适的保持在基本上位于抽吸管13的内侧中央位置。另外,借助由异形板59的壁形成的孔与导向件相配合,至少在局部可以获得导向元件的横向支撑。
随后步骤的作用是要从抽吸管13中抽出管状物品M,并且使其内侧向外翻转,执行闭合操作,以便缝合物品的终止边缘B2形成闭合的前端部。
为此目的,如图20所示,其中只表示了抽吸管13的端部区域,借助转动轴61使异形板59位移,以便使固定在异形板59上的杆件63沿径向向外位移。
由于异形板59和杆件63均在输出端13B上方,而且位于抽吸管13的外侧,杆件63的分开运动延伸到一个位置,这个位置位于图20所示的抽吸管13的径向外侧位置,而且这个位置位于由抽吸管13的边缘形成的障碍的外侧。在这个位置,针织物品M中靠近边缘B1的织物部分被张紧,以这种方式使边缘B1部分处于抽吸管13的障碍外侧。
一旦杆件63与管状物品M接合,导向元件15的套装的可伸展的杆件15C回缩到导向元件15的部分15B中,由此减小导向元件15的部分15B内侧的压力。借助拉伸弹簧15D的作用使得杆件15C回缩。在图20中,杆件15C处于回缩位置。
通过沿竖直方向使单元39向下移动,如箭头f39所示,杆件63进入相对于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位于横向外侧相互并排设置的位置。管状物品一直与该杆件63相配合,并且随着杆件63移动,套装在抽吸管13外侧、并且包围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的区域。单元39一直向下运动直到杆件63完全释放管状物品,如图22所示。
为了从抽吸管13的内侧完全抽出管状物品M,并且通过将管状物品设置到抽吸管13外表面,将管状物品的内侧向外翻转,使推动器47压靠在管状物品M上,如图23所示,单元39在此位置进一步向下位移,如附图24中箭头f39所示。以这种方式,移动单元39进一步按箭头f39向下方移动,沿着抽吸管13外表面拉动管状物品M,直到单元39到达图24所示的位置。在此位置,管状物品M完全位于抽吸管13的外侧。而且相对于由圆形针织机3针织的针织物品结构其内侧被翻转到外侧。推动器47被再次分开,以便释放管状物品M,由于管状物品自身的弹性力作用,特别是管状物品的起始边缘B1的弹性力作用,管状物品保持在此位置,如图25所示,管状物品包紧抽吸管13外表面。如果管状物品M特别长,具有处于闭合位置的推动器47的单元39向下的移动行程可以重复多次,在每一次带动单元39向上返回之前,要事先开启推动器47,以便防止单元39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器向上拉动管状物品。
参照图24,抽吸管13有两个狭缝13D,所述两个狭缝13D位于输出端13B,即位于抽吸管13的边缘,而且这两个狭缝13D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抽吸管的轴线方向,以便延伸一段距离。这些狭缝的作用是使得托架73能够夹持管状物品M,并且使托架73能够局部滑动移出抽吸管13,以便通过缝合加工闭合管状物品的前端部,但是,在执行上述操作之前,需要使管状物品M具有角度定位。
在事实上,设计的用于闭合针织的管状物品的前端部的缝合线相对于管状物品本身必须具有非常准确的方位,即相对于形成短袜或长袜的脚跟部分或足尖区域的织物部分准确定位,所述物品通常呈袋状。相对于织物的这些袋状部分,缝合线必须位于极其精确的位置。为了在进行缝合加工之前,正确对准管状物品,在针织加工过程中,提供有效的物品标识物,例如借助于几针颜色不同于物品纱线的纱线线圈。由此获得的标识物可以借助一个光电传感器(未图示)进行探测,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处。通过借助致动器35围绕自身轴线转动抽吸管13部分13C,管状物品进入合适的角度方位。所述旋转运动使得本发明的装置从图24所示位置进入图25所示位置。事实上两个图所示位置不同,仅仅在于位于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附近的狭缝13D位于不同的位置。两个图之间的角度位置偏差表示抽吸管13上部分13C相对于抽吸管其它部分的转动量,从而使管状物品进入正确的角度位置。
在执行角度定位的步骤过程中,或者在任何合适的情况下,使单元39向上返回,直到其到达图26所示的位置,推动器47保持在其回缩位置,即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与管状物品相接触。
一旦单元39到达图26所示的顶部位置,推动器47再次闭合,在抽吸管13的输出端13B的附近将管状物品M压靠在抽吸管13的外表面。一旦通过施加压力使管状物品M与抽吸管13部分13C的外表面相配合,再次使抽吸管13上的部分13C转动,以便使狭缝13D进入其原始位置,即狭缝13D所在的包括抽吸管的部分13C的轴线的平面与图26所示的平面垂直。借助致动器35再次获得抽吸管13上的部分13C的这种转动运动,这种运动不引起管状物品M的角度运动,因为此时管状物品M被推动器47夹紧,所述推动器47最好覆盖有高摩擦系数的材料。以这种方式,抽吸管13上的部分13C以滑动方式在管状物品M的内侧转动,即相对于管状物品M的内表面滑动。
在图26所示的结构中,管状物品M位于正确的角度位置,以便进行后续的缝合加工操作,并且能够由夹持构件71的托架73抓取。为此目的,托架73相互靠近,并且下降直到托架73移动到抽吸管13的内侧进入图27所示的位置,在图27中表示的抽吸管13的纵向截面与图26表示的平面垂直。因此托架73所在的平面包括抽吸管13上的部分13C的轴线A,狭缝13D也位于这个平面。以这种方式,分开托架73,如图27中箭头f73所示,分开的托架73能够张紧管状物品M的边缘B2,因此使管状物品M边缘形成的两个折翼相互闭合在一起。托架73的分开运动和托架73的提升运动相结合,由此到达最终位置,如图28所示。在托架73上升运动的最后阶段,推动器47再次靠近抽吸管13,以便夹紧管状物品M,由此在管状物品上进行纵向拉伸。
在此位置,借助托架73,将管状物品M的边缘B2拉伸或者张紧,以这种方式使管状物品M的两个边缘折翼相互对齐。托架73进入竖直位置,以便托架73的底端稍微高于直线形杆件77和79。所述直线形杆件77和79由此相互靠近,以便在边缘B2的合适位置夹紧管状物品M。这在图29中有图解表示,其中表示的纵向截面与图28所示的平面垂直。使直线形杆件77和固定的杆件79相互靠近。在图29中,L1和L2分别表示边缘B2的两个折翼,由于夹持构件71的托架73执行对边缘B2的张紧操作,使得折翼已经相互靠近。借助单元39和推动器47稍微向下方的运动可以张紧管状物品。
在图29A图示的放大区域中,可以看到织物折翼L1和L2形成了管状物品的待封闭边缘。在附图29A所示的织物有一系列线圈列X2高于杆件77和79,这些线圈列中的一部分线圈列的纱线比其他线圈列中的纱线粗。所述较粗线圈列形成的针织物部分厚度较厚,较粗线圈列靠在并排设置的杆件77和79上方。杆件77和79不需要必须压靠针织物品,因此取而代之的是留出合适的空间,以便滑动,便于横向张紧。由粗纱线获得的较大厚度的针织物部分保证了在纵向方向的保持,厚度较大部分在图29A中由FG表示,粗纱线与杆件77和79相靠。由线圈列X2构成的管状物品部分在后续的裁切操作过程中将被去除,通常利用与其余部分管状物品M的纱线相比质量较差的纱线制取。
在缝合操作过程中,由线圈列X2形成的边缘由抽吸嘴的抽吸作用保持其被提高,所述抽吸嘴与缝合机械95相关联,在图33和34中由标号102表示。
随着沿箭头f83所示方向的运动,梳状结构83在此时向管状物品推进,直到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穿入线圈列的线圈的内侧,所述线圈列面向梳状结构83设置,即线圈列直接位于直线形杆件77和79的下方。通过图44和后面的图解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结构,而且通过图29A的图解还可以看到该线圈列(由X1表示)的线圈与针织物品中的其它线圈相比具有较大长度,因此便于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穿入。
由前面所述的致动器89,如图6所示,控制梳状结构83沿着箭头f83所述的方向运动,在图29中为了描绘清楚,没有绘出致动器89。在附图30至32中顺序表示直线形杆件77和79的闭合运动和后续的梳状结构83的运动,在上述附图中描绘了上述运动的平面图形。
一旦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穿入管状物品M的各线圈列的单个线圈中,移动直线形杆件77可以退回,以便缝合机械95元件的插入,后者在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插入其中的线圈列的下方沿着线圈列的线圈执行缝合操作。在图33中描绘出缝合操作的情况。
图33表示针织机95的针96、嘴部99和钩编器101。还可以看到梳状结构83,所述梳状结构83穿入管状物品M的相应的线圈列或线圈内侧。在图34中放大描绘了缝合区域。在图3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两部分83A和83B构成的梳状结构83的构造,以及相应的梳齿85,在图16中以立体图的方式分开描绘了梳状结构83的两部分83A和83B。梳状结构83的两部分83A和83B连接在一起,并且在它们之间设有刀片87,在这种结构中,刀片87位于回缩位置,即相对于梳齿85位于退回位置。
从图35中示出缝合机械的元件的运动,特别是针96和供给缝合线F的钩编器101的运动。在此实施例中,针96是所谓的活塞针(pistonneedle),即带有一个开启和关闭元件96A的针。这种类型的针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特别是通过本说明书中背景技术部分引证的在先专利可以得知。但是,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针和/或钩编器。例如可以使用舌针或眼子针。在图35中可以看到缝合操作顺序,对于其它类型的应用来说缝合操作是已知的,因此在本文中不需要详细描述。
但是应当注意到,如图44和后续的图清楚所示的原因,由具有针96的缝合机械95制成的接缝节距小于梳状结构83和梳齿85的节距,即小于线圈列X1的线圈的节距。特别是,接缝的节距等于线圈列X1的线圈节距的或者是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的节距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图36、37和38表示连续裁切线圈列X2线圈的步骤,所述线圈列X2中被插入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在执行裁切操作之前,管状物品M的折翼L1和L2已经由接缝C连接在一起,如图36至38所示,所述折翼L1和L2被缝合机械95携带的保持构件103的保持杆105夹紧或夹持,由缝合机械95制成接缝C。这使得即使在执行了裁切操作之后依然能够夹持管状物品M。通过移动容纳在梳状结构83内侧的刀片执行裁切操作,由此使刀片从图36所示位置进入图37所示位置。由于刀片的这种运动,由刀片87切断所有预先插入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的线圈列X2的线圈。
此时,梳状结构83从针织物品处离开,进入图38所示位置,与此同时管状物品M由保持杆件105夹持,为此目的,保持杆件105预先相互靠近。由去除系统107去除接缝C上方残留的被切除纱线,在图39中表示为具有水平轴线的刷子,所述水平轴线平行于杆件105。在实际情况中,还可以有如图40表示的结构。在放大的图41中表示刷子109的活动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刷子109具有竖直轴线,以便清除残留的纱线,在放大的图41中由标号FR表示待清除的纱线。
一旦所述缝合、裁切和残留纱线的清除操作已经完成,在针织物品的内侧再次翻转到外侧,以便获得的最终结构与圆形针织机3生产的制品相互对应之后,针织物品M可以从该装置上取下。为此目的,借助单元39的运动和滑动件47的动作,相对于前面执行的将物品内侧翻转到外侧的步骤,执行反向操作。此时,如图43所示,在抽吸管13内侧通过抽吸嘴16施加负压,以这种方式,具有由接缝C缝合的前端部的针织物品由吸嘴16吸入,并且从该装置上取下。
通过使导向元件15的部分15B相对于部分15A围绕铰接轴线17移动,使导向元件的部分15B靠向抽吸管13的内壁一侧,这一侧与抽吸嘴16所在的一侧位置相反,为缝合后的管状物品M向抽吸嘴16移动提供了较宽的通道,很容易执行取出针织物品的操作。
一旦完成上述操作,该装置返回图17所示的状态,以便缝合加工后续的管状物品M,与此同时,在圆形针织机3上的管状物品的成型加工已经开始。
图44、45、46详细描绘了管状物品M的边缘部分B2的组织结构,以便能够借助前面所述的接缝来封闭。图44表示管状针织物品M的边缘区域B2的一部分。标号X1表示较大长度的线迹线圈的线圈列BX1,在线迹线圈或线圈的线圈列BX1中插入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如图44清楚所示,所述线圈BX1的长度大于位于其下方的其余线圈BX,这些位于下方的线圈形成管状物品的本体。
在线圈列X1的上方有多个由与形成下方的线圈列BX的纱线相同纱线或质量较差的纱线制成的线圈列X2。线圈列X2的线圈或线迹线圈和线圈BX有相同尺寸。
再参照图4,标号C表示由缝合机械形成的接缝。如图中所示,制成的接缝C位于相应于线圈列X1下方的线圈列X3所在的位置。换句话说,制成接缝C的线圈列与插入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的线圈列相邻,这表示与缝袜头机制成的普通接缝完全不同。
此外,接缝C的节距大于针织物品的线圈列X3和线圈列X1和该物品的任何其它线圈列的线圈的节距。而且这构成与普通连接管状针织物品的工艺最大的不同,在普通工艺中,所述接缝与经历连接的线圈具有精确相同的节距。可以以这种方式选择小于线圈节距的接缝C节距,即由梳状结构83的梳齿85可能造成的任何线圈的意外夹持缺陷在缝合操作的最后不产生任何不利后果。在事实上,即使两个相邻的线圈被梳状结构83的同一梳齿85占据,具有较小节距的接缝C也将抓住线圈,因此能够获得缝合完好的针织物品。然而,在传统的缝袜头机中,机械中的钩针对于待缝合的线圈出现的错误钩入将导致不可挽回的产品缺陷,这种结果是不能允许的。
基本上,通过由形成接缝C的缝合线形成的线迹线圈连接折翼L1的线圈和相应的折翼L2的线圈,将线圈列X3的线圈缝合在一起。所述缝合线形成线迹线圈链,在线迹线圈链的连接两折翼的线迹线圈之间,有散置不连接管状针织物品的两个折翼的线圈。
图45表示线迹线圈或线圈的线圈列X3的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上进行缝合加工操作。这种分开表示的单独的线迹线圈或线圈的线圈列清楚地表示了采用大于线圈节距的节距的缝合技术。标号XC1和XC2表示由缝合线形成的线圈。更详细的说,线圈XC1是与形成针织物品M的边缘B1的相互并置的两个折翼中的线圈的纱线相配合的线圈,而线圈XC2表示不连接两个折翼的缝合纱线形成的线圈。在此实施例中,接缝是单链接缝,但是,并不排除有不同的实施例。
图46也是表示缝合区域的物品的立体图,其与图44所示的实施例相类似,但是其中物品处于由刀片47执行裁切操作之后的状态。如前所述,裁切操作在线圈列X1内执行,即在所述的线圈列X1内,梳状结构的梳齿85插入其内。该线圈列的线迹线圈或线圈的长度比较长,因此由裁切执行的断开操作非常精确,不象传统的缝袜头机中发生的情况那样,在传统的缝袜头机中,在缝袜头机的钩针钩住的线圈列是执行缝合操作的列,而在本发明所述的情况中,裁切是在接缝以外的邻近线圈列处执行,即相对于管状物品本体一侧,被裁切的线圈列位于钩针钩住线圈列的相对侧。
图44和46以图解方式表示第一线圈列X2,即紧靠线圈列X1之后的线圈列X2,由较大截面的纱线FG织成,这种纱线可能是弹性的。取代第一线圈列X2的情况是,可以采用较大截面的纱线制造与线圈列X2紧密相邻的线圈列,或者采用较大截面的纱线来制造不止一种线圈列。参照前面所述制备物品的步骤,以便进行缝合操作,已经说明了纱线的这种功能。
如前所述,在普通的管状物品中的线圈列以螺旋形状延伸。为了获得更精确和更整洁的前端部的缝合或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经过改进的实施例,形成前端部的折翼连接所用的接缝中的线圈列呈圆形,而不是螺旋形。这通过切断形成织物的纱线获得。图47图解表示了在被裁切纱线区域中的线圈列X1、X2、X3的一部分。在此实施例中,形成各线圈列的纱线具有起始端和尾端,对于各线圈列分别由标号I1、I2、I3和F1、F2、F3表示。良好圆形的线圈列X1、X2、X3沿着梳状结构83对准,而不产生任何变形,以便于梳齿85插入线圈列X1中的各线圈内。同样,形成接缝C的线迹线圈仅仅包含线圈列X3的线圈,而且不与相邻线圈列中的线圈产生干扰。
结合上述附图,结合针织机3,已经描绘一种比较复杂的装置,其能够完成自动化生产循环过程,以便生产出具有前端部被缝合或连接的最终管状物品。但是,本发明也可以简单方式完成,例如采用半自动或几乎完全由人工操作的装置来执行,在任何情况下,通过采用比传统的连接方式更简便的操作完成前端部的闭合,同时能够保证获得高质量的最终产品。
附图48至53表示了其中可能采用的基本由人工操作的装置的实施例,在这种装置中,由操作者插入管状物品以便执行闭合前端部的操作。这种装置包括插入导向装置,其由标号201表示,并且制成铡刀形式,由两个平行的杆件构成一个通道,以便插入管状物品。管状物品由标号M表示。插入导向装置201被分成为三个部分。相对于该装置的载荷支撑结构203固定第一部分201A。第二部分201B是可移动部分,例如在致动器205的作用下由脚踏板控制装置使之移动,以便靠近梳状结构,由标号207表示,执行与前面所述梳状结构83相同的功能操作。
通过图48和49可以看到导向装置201的部分201B可以占据的二个位置。在图48中,导向部分201B和导向部分201A相互对齐,而在图49中,导向部分201B和梳状结构207靠近。
导向装置201的第三部分201C相对于该装置的支撑结构固定,并且其所在的位置和图49中所示的导向部分201B的位置对齐。
在这种情况下,梳状结构207由多个刚性元件207A构成,所述刚性元件207A以柔性方式连接在一起,并且固定在一条传动链209上,从而形成在两个轮211上运行的封闭的链轨形式的梳状结构,两个轮211之一由马达驱动。
参照附图所示,由标号213表示的整体缝合机械,其类似于前面所述的缝合机械95,其单独在图50中表示,缝合机械213和梳状结构的一部分相结合,在图51中和轮211之一相结合。缝合机械213包括针215和摆动式钩编器217。
特别是在放大的图5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梳状结构中具有狭缝,其在梳状结构207的梳齿208之中延伸,在所述槽中具有穿入的盘状元件219,所述盘状元件219支撑在轴221上,由马达202驱动运转。
在缝合区域,如图53表示的平面图,在梳状结构207的下方,具有一个导向型面225,所述导向型面225具有起始的直线部分225A和后续的曲线部分225B。所述曲线部分225B大致平行于轮227的边缘,所述轮227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图53所示的平面,而且轮227由马达驱动(未图示)。轮227所在的位置位于盘状刀片219的下方,而且轮227在裁切操作过程中具有沿着管状物品进行拉伸的功能,对此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这种装置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将单独的物品插入导向装置201的导向部分201A。由人工将物品推到导向装置201的导向部分201B。在此位置,操作者借助专门的控制装置张紧物品,引导导向部分210B相对于梳状结构产生位移,以这种方式使梳状结构的梳齿208插入物品的线圈中。所述物品具有与前面所述物品相同的针织结构,具有前述尺寸的线圈列X1、X2、X3,而且目的相同。一旦梳状结构207和物品相互接触配合,梳状结构207沿着箭头f207所示方向,并且携带物品朝向缝合机械前进。在此过程中完成缝合操作,和由盘状刀片219执行的裁切操作。残留的纱线由刷子231清除。
附图54表示了这种装置的不同实施例,其由301表示,以便对管状物品进行半自动化缝合加工操作。所述装置包括定位和张紧管状物品的装置,通常由标号303表示,以及由标号305表示的缝合构件,所述缝合构件305类似于图48至53所述的装置。
定位和张紧装置303包括一个圆形台307,所述圆形台307在固定轴309上转动。在圆形转动台307上带有多个抽吸管311,所说抽吸管311的尾部连接一抽吸系统(连接方式未图示)。所述抽吸管311执行的功能与前面所述的抽吸管13的端部13C执行的功能相类似。在抽吸管的311端部具有狭缝,其中可以插入托架313,所述托架313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架73,所述托架313和单元305相联系。
固定轴309带有多个导向件315,在图54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四个导向件315,导向件315具有相应的致动器317,由致动器317控制运动转换,所述导向件315平行于固定轴309和抽吸管311,和相应的环形件319,在各环形件319上带有多个推动器321,所述推动器321类似于推动器47。带有相应环形件319和推动器321的导向件315限定出四个位置,各抽吸管311通过这四个位置,用于对待缝合的管状物品进行合适定位。
下面描述图54所示装置的操作过程。各管状物品的终止边缘被插入抽吸管311内,此时抽吸管311位于位置311X。操作者将物品的终止边缘插入抽吸管中,将物品的弹性起始边缘或边界部分留在抽吸管的外侧,并包围抽吸管。转动台307转动一步,带动装有管状物品的抽吸管进入下一工位,在这个工位,通过各环形件319平行于抽吸管的轴向运动和推动器321的操作,将管状物品的内侧翻转到抽吸管的外侧,这种方式类似于前面图24所示实施例所述情况。
接着进行下一步的转动,使抽吸管进入下一个工位,在这个工位执行的操作与前面附图24和26所示的情况相类似,确定管状物品的方位。
进一步转动执行下一步,带动抽吸管进入与托架313对准的位置,由托架313抓取管状物品,将其插入单元305的铡刀状的导向装置中。在这个位置,除管状物品的弹性边缘或边界部分依然配合在抽吸管的外侧以外,执行的操作类似于前面所述图48至53所示装置的操作过程。通过另外一个步骤,在管状物品的端部被缝合的过程中,通过转动台307转动,使抽吸管位移。
端部环形件319具有相应的推动器321,其再次被用于将管状物品的内侧向外翻转,通过抽吸管的抽吸作用,提取管状物品,其方式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完全相同。
因此图54所示的装置以半自动方式进行操作,即仅仅由人工操作将管状物品安装在单独的抽吸管上,然后后续的全部加工过程自动执行。
将物品的内侧向外翻转的系统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成型的橡胶轮,所说橡胶轮和抽吸管311的表面协同作用,而不是环形件319和推动器311协同作用。这种结构特别用于第一工位,在此工位,物品第一次由内侧向外翻转,并设置在抽吸管的外侧。
可以理解,附图仅仅描绘了本发明的可能采取的实施例,其作用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改变其实施例和结构。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出现的零部件标号的唯一作用是参照附图和前面的说明书中的描述,便于阅读权利要求书,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42)

1.一种用于在管状针织物品中成形封闭前端部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使所述物品的两个端部折翼彼此并排设置;
在所述端部折翼上至少一个第一线圈列的线圈内,插入一个包括多个梳齿的梳状结构;
将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缝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线圈列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列与管状物品的本体之间;
打开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借助于由一根缝合线形成的线迹线圈将所述两个折翼中第一个上的各个线圈连接到所述两个折翼中第二个上相应线圈上,而将所述第二线圈列中的线圈缝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缝合线形成了至少一个线圈链,在所述线圈链中,在连接两个折翼的线迹线圈之间,存在有散布的线迹线圈,这些线迹线圈不对管状物品上的两个折翼进行连接。
4.根据前面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裁切操作将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去除由于对所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进行裁切而产生的残留纱线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易毁坏的纱线制取第一线圈列中的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易毁坏的纱线是能够通过加热而损坏的纱线。
8.根据前面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线圈列的线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线圈列的线圈的长度,而且大于形成管状物品的其余线圈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线圈列的线圈的长度小于第一线圈列的线圈的长度,但是大于形成管状物品的其余线圈列的线圈的长度。
10.根据前面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一个接缝缝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所述接缝的节距小于所述线圈的节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等于或小于所述线圈节距二分之一的缝合节距缝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12.根据前面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小于所述梳状结构梳齿节距的缝合节距缝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等于或小于所述梳齿结构梳齿节距二分之一的缝合节距缝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14.根据前面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夹持住管状物品上两个大致径向对置的位置,夹持位置对应于所述端部折翼;
对所述管状物品进行横向拉伸,以便使得所述端部折翼彼此并排设置;
沿长度方向对所述管状物品进行拉伸;
以这样一种方式将所述梳状结构插入所述第一列线圈内,即所述梳状结构上的各梳齿被插入到第一个折翼上的线圈和第二个折翼上的相应线圈内;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缝合在一起;
打开所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
15.根据前面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借助于一个单链型接缝缝合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16.一种用于生产带有封闭前端部的管状物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一个起始边缘开始针织管状物品,直至一个终止边缘;
使所述终止边缘上的两个端部折翼彼此并排设置;
在所述端部折翼上至少一个第一线圈列的线圈内,插入一个包含多个梳齿的梳状结构;
将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缝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线圈列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列与管状物品的本体之间;
打开第一线圈列的线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借助于由一根缝合线形成的线迹线圈将所述两个折翼中第一个上的各个线圈连接到所述两个折翼中第二个上相应线圈上,将所述第二线圈列的线圈缝合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缝合线形成了至少一个线圈链,在所述线圈链中,在连接两个折翼的线迹线圈之间,存在有散布的线迹线圈,这些线迹线圈不对管状物品上的两个折翼进行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裁切操作将第一线圈列的线圈打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去除由于对所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进行裁切而产生的残留纱线的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易毁坏的纱线制取第一线圈列的线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易毁坏的纱线是能够通过加热而损坏的纱线。
23.根据权利要求16至22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管状物品的本体针织而成,在物品本体的针织操作结束时,至少所述第一线圈列被制成带有线圈,这些线圈的长度大于形成所述物品本体的线圈列的线圈的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线圈列制取之后,形成一个织物带,该织物带的厚度大于形成物品本体的织物的厚度。
25.根据权利要求16至24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一个节距小于所述线圈节距的接缝缝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等于或小于所述线圈节距二分之一的缝合节距缝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27.根据权利要求16至26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小于所述梳状结构梳齿节距的缝合节距缝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等于或小于所述梳状结构梳齿节距二分之一的缝合节距缝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29.根据权利要求16至28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夹持住管状物品上两个大致径向对置的位置,夹持位置对应于所述端部折翼;
对所述管状物品进行横向拉伸,以便使得所述端部折翼彼此并排设置;
沿长度方向对所述管状物品进行拉伸;
以这样一种方式将所述梳状结构插入所述第一列线圈内,即所述梳状结构上的各梳齿被插入到第一个折翼上的线圈和第二个折翼上的相应线圈内;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列的线圈缝合在一起;
打开所述第一线圈列的线圈。
3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借助于一个单链型接缝缝合第二线圈列的线圈。
31.一种用于对管状针织物品的两个端部折翼进行缝合并且成形所述物品的封闭前端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带有多个梳齿的梳状结构,用于与所述管状物品上第一线圈列的线圈发生配合;
带有至少一根针的缝合装置,以便将位于梳状结构下方彼此并置的折翼缝合在一起。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夹持构件,用于在两个大致径向对置的位置处卡持住所述管状物品的一个端部边缘,以便对终止边缘进行拉伸,并且使得所述管状物品的两个端部折翼彼此并排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用于裁切由所述梳状结构配合起来的线圈的裁切构件。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用于去除通过对线圈进行裁切而产生的残留纱线的构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一对基本上呈直线形状的、与梳状结构相关联的杆,而且所述杆平行于所述梳状结构,管状物品在端部折翼相互并排设置的条件下在所述杆之间受压。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梳状结构被承载在所述杆中之一上,而且所述梳状结构能够相对于该杆发生移动。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梳状结构的梳齿内部成形有一个用于所述裁切构件的座体。
38.根据权利要求31至37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裁切构件的裁切运动的一个分量平行于梳状结构的纵向延伸方向,另外一个分量垂直于所述纵向延伸方向。
39.根据权利要求31至38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保持构件,用于在对由梳状结构接合的线迹线圈进行裁切的过程中,将管状物品卡持在梳状结构与管状物品的本体之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铡刀,所述物品的终止边缘被插入到该铡刀内,所述铡刀与所述梳状结构具有相对运动,以便能够将梳状结构插入到位于所述铡刀中的管状物品内。
41.根据权利要求31至40中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梳状结构是一个柔性结构。
42.一种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的针织机,其包括一个根据权利要求31至41中之一或多个所述的装置。
CNA028059050A 2001-03-08 2002-03-04 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并且尤其是用于封闭其前端部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4946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2001FI000037A ITFI20010037A1 (it) 2001-03-08 2001-03-08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ed in particolare per la chiusura
ITFI01A000037 2001-03-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4613A true CN1494613A (zh) 2004-05-05

Family

ID=1144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059050A Pending CN1494613A (zh) 2001-03-08 2002-03-04 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并且尤其是用于封闭其前端部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68478A1 (zh)
EP (1) EP1368519A1 (zh)
JP (1) JP2005500088A (zh)
KR (1) KR20030089700A (zh)
CN (1) CN1494613A (zh)
CA (1) CA2439207A1 (zh)
CZ (1) CZ20032425A3 (zh)
IT (1) ITFI20010037A1 (zh)
MX (1) MXPA03007643A (zh)
RU (1) RU2003129802A (zh)
WO (1) WO200207080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305B (zh) * 2005-06-23 2012-10-03 金莱迪公司 将圆筒形针织品如袜子绕轴线有角度定向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18571A (zh) * 2015-04-24 2015-08-05 绍兴市越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形袜子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06687637A (zh) * 2014-09-11 2017-05-17 山德霓股份公司 用来缝合管状纺织物品的开口端以制造长袜的腿部的或袜子的趾部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55689A (zh) * 2018-01-18 2019-07-26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合管状针织物开口端的缝纫机及其编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FI20040259A1 (it) 2004-12-10 2005-03-10 Golden Lady Co Spa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manipolare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come calzini o simili per eseguire la cucitura della punta
ITMI20071743A1 (it) * 2007-09-11 2009-03-12 Conti Complett Spa Macchina rimagliatrice rettilinea per articoli di maglieria, ad elevata versatilita' di impiego.
ITMI20130050A1 (it) * 2013-01-16 2014-07-17 Lonati Spa Procedimento per attuare la chiusura automatizzata di un'estremita' assiale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e il suo scarico in assetto a rovesci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sua esecuzione.
ITMI20130296A1 (it) * 2013-02-28 2014-08-29 Lonati Spa Procedimento per attuare la chiusura automatizzata di un'estremita' assiale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e il suo scarico in assetto a rovesci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sua esecuzione.
CN103215746B (zh) * 2013-05-17 2014-05-14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对针耙上的线圈直接进行缝合的装置
CN106037119A (zh) * 2016-07-25 2016-10-26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鞋面制造方法及一体编织鞋面
USD961627S1 (en) * 2019-06-17 2022-08-23 Santoni S.P.A. Textile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11452A (en) * 1944-03-04 1946-11-19 Harry C Mills Loop transferring device
IT1259688B (it) * 1992-10-09 1996-03-25 Conti Florentia Srl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eseguire l'unione di due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tessuto a maglia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US5551260A (en) * 1993-07-29 1996-09-03 Fabritex, S.R.L. Method for joining two edges of a knitted tubular article upon completion thereof
DE69503827D1 (de) * 1994-04-26 1998-09-10 Sangiacomo Spa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von gestrickten Produkten, welche an Strumpfrundstrickmaschinen hergestellt sind
IT1269117B (it) * 1994-06-16 1997-03-21 Golden Lady Spa Dispositivo per la automatica formazione iniziale di una punta chiusa in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su macchine da maglieria circolari
IT1277395B1 (it) * 1995-07-28 1997-11-10 Matec Srl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calze o simili a punta chiusa con una macchina circolare monocilindrica
JP3170238B2 (ja) * 1997-03-24 2001-05-28 洋 古舘 縫製システム及び縫製方法
ITFI980039A1 (it) * 1998-02-20 1999-08-20 Fabritex Srl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unire i lembi di manufatti tessuti a maglia.
IT1304868B1 (it) * 1998-07-07 2001-04-05 Golden Lady Spa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chiusura della punta di un manufattotubolare su una macchina da maglieria
JP4025512B2 (ja) * 2000-05-12 2007-12-19 丸善産業株式会社 靴下のつま先縫製方法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305B (zh) * 2005-06-23 2012-10-03 金莱迪公司 将圆筒形针织品如袜子绕轴线有角度定向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87637A (zh) * 2014-09-11 2017-05-17 山德霓股份公司 用来缝合管状纺织物品的开口端以制造长袜的腿部的或袜子的趾部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18571A (zh) * 2015-04-24 2015-08-05 绍兴市越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形袜子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04818571B (zh) * 2015-04-24 2017-02-01 绍兴市越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形袜子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10055689A (zh) * 2018-01-18 2019-07-26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合管状针织物开口端的缝纫机及其编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Z20032425A3 (cs) 2003-12-17
CA2439207A1 (en) 2002-09-12
EP1368519A1 (en) 2003-12-10
WO2002070802A1 (en) 2002-09-12
US20040168478A1 (en) 2004-09-02
RU2003129802A (ru) 2005-02-27
JP2005500088A (ja) 2005-01-06
ITFI20010037A1 (it) 2002-09-09
MXPA03007643A (es) 2004-03-16
KR20030089700A (ko) 2003-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21C (zh) 编织管状物品两端边的连结方法和装置
CN1039146C (zh) 缝合针织的筒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494613A (zh) 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并且尤其是用于封闭其前端部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01259B (zh)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CN1494612A (zh) 从针织机上抓取管状针织物品并对前端部进行缝合的设备
JPH0860502A (ja) 円筒状ストッキング編機からのストッキング搬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210163B2 (ja) 編み工程終了時に物品を取り外し且つ移送する装置を備えた、特に靴下類品の爪先部の閉じ処理を自動化するダブルシリンダ式靴下類丸編機及びその方法
CZ20011295A3 (cs) Způsob a zařízení pro ąití ąpičky ponoľky
EA028384B1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стачивания осевого конца трубчатого изделия и его извлечения в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изнанкой наружу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этого способа
CN1249790A (zh) 改良的毛绒织物、其生产方法以及带有改良的起绒机件的圆型针织机
CN1303272C (zh) 用于将针织管状物品的线圈移动到一操作工位的方法和装置
KR20020081264A (ko) 관형상의 편직물 제조 및 그 발끝부를 봉합하는 방법 및장치
CN1961110A (zh) 用于搬运诸如短袜等的管状针织制品的机器
EA031736B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рубчатых изделий-полуфабрикатов, подлежащих закрыванию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зашивания на осевом конце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носков, и трубчатое изделие-полуфабрикат, изготовленное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EP2909370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transferring tubular textile products
ITFI20100165A1 (it) "metodo e macchina per produrre un manufatto a maglia e manufatto ottenuto"
JP2567087B2 (ja) 自動縫い合せ装置
JPH08229260A (ja) 二本の管状物品、特にストッキング、を縫合してパンティストッキング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改良され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