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1259B -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1259B
CN101501259B CN2006800554190A CN200680055419A CN101501259B CN 101501259 B CN101501259 B CN 101501259B CN 2006800554190 A CN2006800554190 A CN 2006800554190A CN 200680055419 A CN200680055419 A CN 200680055419A CN 101501259 B CN101501259 B CN 101501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goods
piece
tailor
knitting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554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1259A (zh
Inventor
保罗·康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A SRL
Original Assignee
NTA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A SRL filed Critical NTA SRL
Publication of CN10150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1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12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transfer of knitted goods from one machine to anothe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2Loop-transfer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Socks And Pantyh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以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具有织针筒的编织圆机;粗缝装置,具有保持钩构成的环;以及缝纫机,其位于织针筒的外部,并用于对所述管状编织制品的接合点进行封闭;其中,还设有一翼片翻转构件包括两个近似半圆的部分,所述两个近似半圆的部分环绕铰接于近似在直径方向的翻转轴上,每个近似半圆的部分均配置有半圆弧叉形件,所述半圆弧叉形件以如下方式设置,即一个半圆部翻转到另一个半圆部上,所述半圆弧叉形件相对于另一个半圆弧叉形件设置;所述叉形件从该粗缝装置接收管状编织制品。

Description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关针织机制品的技术,特别涉及生产长袜和短袜的机器的制品。此种机器属于称为编织圆机的、用于制作具有任意直径和纤维品质的管状缝合制品的机器的特定类别。
背景技术
至今,这种机器的特征是以设定的程序进行连续生产,所述程序设定长度、类型以及接合点,所述接缝翻转以用于完工。所述完工通过织针构成的环以如下的方式形成多个链接线(link)而完成。当再次加工时,将长袜的各种加工分开以转为封闭长袜的端部,至今,长袜端部的封闭还是通过手工和下述的机械方式来执行。
近来,现有技术已经提出利用圆机的适宜界面而应用的自动机械附件,所述附件协调地形成为一体,并插入到切割管状制品的工艺中,并机械地插入包括封闭缝合制品的生产动态中。这样,接合点的最终命令(final order)直接发生在织机(knitting machine)的针织构件上,所述针织构件在每次生产的针织周期的最后保持结合一定时间。
因此,尽管这种装置具有明显的自动化优点,但是其缺点是必须中断管状制品,以将管状制品直接插在织针构成的环上,并将管状制品的、处于完成动态中的标准制造过程转变为封闭端部。因此,制品的批量生产如何关于连续的管状制品的周期明确地减少是显然的。此外,这种装置位于机器的外部,其在安装过程中一直要经受测试,且在下面的生产阶段中经受不可避免的和连续的检查,然后被放在端部,无论如何都需使两种不同的装置(管状制品和长袜的完工/封闭)完美地形成为一体。
为了克服圆机中的接合点的夹紧装置的缺陷,已经构思了多个系统,并在其中实现了完成的管状缝合制品通过织针而卸下,并移离将要插入封缝机(stapler)或缝补台(darner)的织机。这些系统构思为在缝合制品通过织针卸下之前,将缝合制品与粗缝(tacking-on)机器构件结合,从而能够将缝合制品插入到缝纫机中的精确位置,该精确位置由所述制品被织针取得(taken)的位置来确定。实际上,必须以确定的朝向来形成接缝,所述朝向与缝合件制品的纤维形成的跟部的衬部和接合点的衬部相关。
例如,在专利US-A-2001/0017046中描述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由圆织机制作的管状制品的粗缝以及将管状制品输送至封缝机。该系统提供了一系列插入到圆机的织针筒的空间中并到达支撑板下面的某一提升位置的钩子,所述钩子张开以结合到管状缝合制品的一系列接合点中。当制品被接合时,再次径向拉动所述钩子,以从织针筒中轴向取出所述制品,从而将制品传输至缝纫机。
专利US-A-7107797中描述了另一种由圆织机制作的管状缝合制品的粗缝系统以及所述制品向卷绕系统(looping system)的传输。从上方执行的粗缝使制品接近保持为部分抬起状态的织针,所述粗缝系统是装备有设置为环形的多个钩子的设备。所述钩子以如下的方式沿圆周与管状制品结合:将制品从织针上卸下,所述制品保持在粗缝装置的钩子上。抬起织针,从上方将管状制品从针筒上取出,从而释放针筒,所述针筒能够用于形成新的管状缝合制品。端部的接缝或端部是将通过将钩子的半圆弧形件翻转到另一个半圆弧形件上,并将连接线从半圆弧形件上传输至另一个粗缝装置。
专利US-A-2001/0039816中描述了一种类似的管状缝合制品的粗缝系统,所述系统使钩子构成的环从上方接近针筒,以使制品更加靠近。为此目的,将所述制品吸取到所述粗缝装置中,并且由于该吸取作用,所述制品保持与该粗缝装置的钩子构成的环接合。然后,所述环以其自身排列进行变化,以使正在缝纫的端部的两个翼片(flap)中的一个接近另一个。
专利EP-A-6797中描述了一种由圆机制作的管状缝合制品的粗缝系统,所述圆机通过一对钩子制作所述管状缝合制品,所述钩子在径向缩回,以进入织针筒的空间中,而且,当针环(needle ring)到达管状缝合制品仍然临时接合的位置上时,织针彼此远离,以结合到沿直径相对的两端中,然后,通过织针卸下所述制品。由于所述制品移动到了一对取得(take)构件处,所述取得构件在直径方向进行接缝,所以所述制品可以从针筒上拔下来。
专利WO-A-001869中描述了一种装置,其中,通过一对钩子使管状制品通过圆机取得,以随后直接将所述制品移动至缝纫机处,对缝纫机来说,出现的所述制品与同样的钩子结合,所述钩子使所述制品被圆机的织针取得。钩子振动以彼此移离,张开端部的翼片以进行缝纫,并将翼片插入到缝纫机的切断器(guillotine)中。
专利US-A-1068853中描述了一种管状缝合制品的粗缝装置,所述管状织物来自实质上与专利US-A-7107797中描述的装置相同的圆机,该粗缝装置装备有在两个半圆弧形件中细分的钩子构成的环。一个半圆弧形件翻转到另一个半圆弧形件上,以将链接线的半排(semi-rank)传送到所述链接线的相对半排上,从而进行卷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及其他缺陷,提供一种可完美结合管状制品并封闭长袜的装置,该装置仅在制品初始制作中中断一小段时间。此外,第二个优点在于,不会产生现有的制品动态完工中必然伴随的边料。
通过本发明的特别应用相对于现有的系统而言可容易地获得上述目的,在单位时间内,本发明提供了在质量上及数量上更好的自动化类型的生产,两种不同制作装置的机械结合不再具有额外的内在难度。
本发明的最终目的是以最短中断的连续周期来制出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的优点主要是,在接合点的缝合过程中,可以继续后续袜子的管状制作,因此,在长袜离开机器后不必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就可以获得成品,从而减少时间及工作量,并且不浪费材料。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统的管状制品的制作系统,其结合到在机器内且为机器一部分的同轴装置上,该同轴装置以管状制品纤维的预设长度进行致动,从而通过适当的装置插入到与用于完工的链接线精确对应的织针构成的环中,从机器钩构成的环得到半成品管,释放这些机器钩,并可以通过开始生产新的短袜来为继续其自身的制作,同时,该装置从内部撤回到它的常设位置(established position),通过翻转小挂钩的半圆周而通过所述挂钩使两个翼片处于如下的位置:额外的系统被适时地设置并被自动供应,这样能够进行接合点的缝纫加工,从而随后将成品释放到外部,以使成品可以用于新的制造过程,该新的制造过程与新的编织同步进行。
根据不同的方案,实施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种用于封闭诸如短袜或长袜的管状编织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和方法可以以高速获得高质量的制品,并可避免编织圆机的拖延停止。
根据另一个方案,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例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在管状编织制品的反面封闭接合点制作所述制品的装置或系统,以在制品的内部而不在制品的外部进行缝合。
一种可能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是提供一种用于缝合管状编织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包括:具有织针筒的圆机;由所述机器的织针制成的管状编织制品的粗缝装置,该粗缝装置与可插入的该织针筒近似同轴,该圆机与筒进行轴向运动且同步,该粗缝装置还具有能进行径向开合运动的保持钩构成的环,用于径向打开并接合由所述圆机制成的管状织物,并将其封闭,以使得该粗缝装置沿着该织针筒运动,并拖动该管状编织制品,将其传送到该编织机的该织针筒的外部;以及封缝机,其进行所述接合点的封闭。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的特征在于,该粗缝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近似呈环形并分成两个镜像的部分,每一个部分均配置有所述保持钩构成的半圆弧形件。所述镜像的部分绕绞链于近似在直径方向的翻转轴上,以允许一个部分翻转到另一个部分上,从而将所述保持钩的一个半圆弧形件钩到所述保持钩的相对的另一个半圆弧形件上。在这种设置中,粗织装置可以通过接合点的缝合或卷绕来进行封闭,例如,将封缝机放置于圆机下面,在从圆机取得并拔出管状编织制品以进行缝纫之后,将粗织装置放置在该位置。
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方法是可以将封缝机放置在侧面,与编织圆机错开。在这种情况下,粗织装置可以进行传送运动,该运动将与圆机的织针筒同轴的位置转变为与封缝机对齐的位置。
根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一种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以及用于缝合所述管状编织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种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以及用于缝合所述管状编织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包括:具有织针筒的编织圆机;由所述织针制成的管状编织制品的粗缝装置,该粗缝装置能插入到筒的内部,该粗缝装置还具有能进行径向开合运动的保持钩构成的环,用于径向打开并接合由所述圆机制成的管状织物,并将其封闭,以使得该粗缝装置在该织针筒内运动;以及缝纫机,其位于所述织针筒的外部,并用于对管状编织制品的接合点进行封闭,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翼片翻转构件包括两个近似半圆的部分,所述两个近似半圆的部分环绕铰接于近似在直径方向的翻转轴上,每个近似半圆的部分均配置有半圆弧叉形件,所述半圆弧叉形件以如下方式设置,即一个半圆部翻转到另一个半圆部上,所述半圆弧叉形件相对于另一个半圆弧叉形件设置;所述叉形件从该粗缝装置接收管状编织制品。通过这样的装置,当管状编织制品结合到翻转机的叉形件时,可以进行例如管状编织制品的反转,而粗织装置并不具有翻转功能而仅具有从织针筒上取得并传送制品的功能,其使所述制品越过所述织针筒而被移除,并朝向翻转构件传送所述制品。
根据可能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织管状缝合制品以及用于缝合所述编织制品的接合点的方法,所述管状编织制品具有接合点和边界,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的阶段:
一种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以及用于缝合所述编织制品的接合点的方法,所述管状编织制品具有接合点和边界,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的阶段:
(a)利用编织圆机从边界开始到接合点结束编织管状制品,该圆机用于制作织物且包括织针筒和支撑板;
(b)利用所述圆机的编织构件保持所述编织制品;
(c)将该保持钩构成的环插入到该织针筒中,并将该保持钩构成的环传送至支撑板的编织构件的附近位置处;
(d)径向展开所述保持钩,以利用所述保持钩接合所述管状制品的多个链接线并从所述编织构件移走所述链接线;
(e)径向缩回所述保持钩,并从该织针筒取出所述保持钩构成的环;
(f)将保持钩的所述环呈直线地排列到分为第一半圆弧叉形件和第二半圆弧叉形件的叉形件形成的环上;
(g)将通过所述保持钩接合的链接线传送到所述叉形件上;
(h)将所述叉形件的第一半圆弧形件翻转到所述叉形件的第二半圆弧形件上,从而将由该叉形件的相对的第一半圆弧形件所接合的管状制品的链接线带到由该叉形件的第二半圆弧形件所接合的管状制品的链接线;
(i)将相对的链接线缝合到一起,以封闭所述接合点;
(j)通过所述叉形件排出所述制品。
本发明的其它可能的优点特征和改进形式通过结合下述的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以及所述的权利要求书将会更加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1。
所述机器包括传统的管状缝合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以传统的方式位于支撑筒上的多个织针的转动圆环用来制作针织管。由于相对于上述支撑筒的同轴排布,并由此形成向下的中空滑动腔,所述中空滑动腔通过适当的方式相对于编织机适当地重新定位。附加的引导装置在这些管道的内部滑动,在中空行程的内部从外环设有引导系统,这使得相同的装置可相对于制作机器准确地对中。
与引导系统一体地设有收回机构4,该收回机构4主要包括保持钩8的圆环,所述保持钩的圆环的直径适时地减小,并通过特定的绞链7分成两个镜像的可翻转的半部5、6,其最终任务是通过将保持钩的半圆准确地翻转到相对固定的另一半上来完成长袜的端部接缝。收回机构4的运行圆腔适时地封闭,以能够在其中根据有利的方向利用压力或抽吸来定向并牵引构成长袜的针织管,从而达到目的,然而,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创新点的结构的选择的基础上,所述目的也会不同。然而在任何情况下,内腔也可装备有特殊的阀门,以便排出成品。
实质上,该机器的功能构造为:使编织机与制作机1的管,收回机构4及封闭终端系统形成为一体,因为这样形成为一体的机器构成本发明的目的,即,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之间交换互补运动的设计,所述不同的系统例如为运输带、凸轮、轮胎筒(tyre cylinder)、制作织针、插入钩。
可以将操作过程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主织针构成的环制作构成长袜的管,该工作方法对所有圆形针织物的圆机来说都是通用的。在完成预定长度的管的制作之后,该管在与具有装置4的连接管同心的位置处设置为重力下垂。由于适用于管的链接线(links)的材料的不同构成,在限定管自身的纵向圆周的管内进行抽吸,所述纵向圆周沿整个终端圆周使管自身延长。装置4被机械地传送到邻近前述圆周,通过与该装置形成为一体的插削抓取器(clutch of a latch)22对主筒执行径向阶段的第一运动,即,插入到邻近制作场地的凸轮内部。除前述功能外,由于装置4内部的精确的圆形形状,还限定了保持钩的可扩张的圆。
由于制品所经受的抽吸,这些适时的定向与分叉的链接线(links)的圆周上升地对应。这种动力学构成由于构成半成品的最后圆角(turns)的材料的弹性而更为有利。
因此,获得了这样的状态,即,传送装置的织针环插入到管状制品的适当的最后联接中。在这里适当强调是:在管状制品的端部,用于变换制品的所需的编织圆角可以不同的材料(莱卡)来完成,所述材料相对于构成实际的长袜的棉线更有弹性。在抽吸的过程中,这有利于链接线的伸长,从而使管状制品的可移动支撑可以精确和安全地保持制品。此外,材料自身的弹性使得制品可安全地保持在抓住缝合线13的挂钩上。
下面的阶段描述了装置的下降,且由于同心凸轮环的相同作用,可以适当地应用该机器,保持钩在棉的上部编织圆角18的高度上再次进入管状制品。
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是:即便在这一结束阶段中该管仍被约束于主机上,但机器仍然处于工作安排中,因此,此刻进行的操作不构成主要制品的任何修复。
随后是可动装置的返回阶段,竖直地重新越过同一个凸轮,使其自身与半成品一体返回,所述半成品通过编织机的织针移除了最后的编织圆角,同时,正是由于刚刚获得的控制自由,该机器能够平静地开始生产下述构件的制作。
一个附加的凸轮使保持钩对应于径向开口定位,以准确地将最后的材料供应给最后装置的缝合织针,所述凸轮夹置在相对于与该路径相切的、一体的最后的接合点缝合系统的该装置所采用的定位中。
在实际中,移除具有给定高度的该部分(sector)的支撑件接着移动到预定的位置,以用于翻转半圆,由此使指定的两个半圆与连接件接触,并且特别对应于已被挂钩抓住的编织圆角。
为了提供适时放置的缝纫系统,通过适当地移动插在两个联结的翼片之间的织针,并穿过所述翼片,并在指针的运动状态中,产生第一个牢固且小的交织接合点,所述交织接合点限制翼片的链接线,为开始半圆的最后缝合提供基础。
简化到缝纫系统基本的结构,并参考附图,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管状缝合制品的交织接合点的缝合系统包括:圆形装置4,其与用于制作管的机器1同轴,所述圆形装置可插入到所述同步的筒的内部并通过所述筒来加工,所述圆形装置4带有挂钩8构成的环,由于机器1已释放了缝合线3以开始新的工作阶段,铰接在位置9处的所述挂钩8张开以用于钩住已经设置于织针2下方的缝合线;所述挂钩8关闭以使装置4下降,装置4随其自身拖动圆形制品,将圆形制品传送到完成接合点的封闭的封缝机处。
为了使挂钩8安全且准确地保持在制品12上,该系统提供了实现了管状制品的筒1,对所述筒1进行编程以对所述制品的端部进行加工,所述制品的端部是由非弹性材料13构成,随后利用莱卡弹性纱线端来编织编织圆角18。缝合圈18的易扩张性使挂钩8插入到缝合线13中。由于自身的绑紧作用,缝合圈18紧紧缠绕在挂钩的终端钩的颈部。
当织针8构成的环张开时,保持钩必然插入比其它缝合线更宽的缝合线13中,由此插入保持钩。这样的话,已完成管加工的筒释放该管,使剩余的链接线18收缩并随着接近的挂钩移动。获得这一结果是由于制造长袜时端部中的所述链接线是由弹性材料加工而成。
有利地,为了将管状制品的两个终端半圆添加到缝纫位置,装置4的保持钩8构成的环呈现为镜像的两个半部5、6,所述两个半部5、6铰接在位置7处,以使得保持钩的自由半圆5由于绞链7可以在约束的半圆部分6上翻转,从而带动保持钩8到达材料的端部的镜像垂直对称的位置,如图14中的相关细节所示。
有利地,保持钩8通过销9与装置4一体形成,所述销9构成打开保持钩的支点。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4均与筒1同步,这一结果能够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获得。
在一种可以实现所述阶段的解决方案中,在主筒1之后设置凸轮10,所述凸轮10设有槽10A,所述凸轮插入到与装置4一体的、相应的的键22中,所述键实现凸轮和织针的径向定位。
本发明还设置为:在构建时,织针8构成的环准确地打开。为此目的,在主筒1后面设有凸轮10,所述凸轮10设有使保持钩扩张的槽10B,从而使保持钩容易地穿过最后制得的半成品圈。当装置4在筒内竖直上升时,织针8构成的环闭合(图1及图3),并保持闭合状态直到筒的位置没有到达凸轮10的上部。在槽10B附近,绞接在位置9处的保持钩不再保持为被管状壁或张开到预定宽度的筒壁所关闭,而是对应于直到筒的外部的槽的宽度,并不在槽的内表面(图5)进行击打。在此阶段中,保持钩张开以钩住图6中所示的缝合线13。
在钩住缝合线且将制品从筒1上分离之后,装置4竖直下降并经过凸轮10的槽10B,保持钩闭合,且所述装置通过在图7和图8中标出的位置而不再将钩住的制品拖拽到挂钩上。所述位置已经由插入的挂钩带入到较宽的缝合线13中,且将其余的链接线18集中起来以使链接线具有弹性。
由于装置从后面到达封缝机,因此保持钩构成的环必须张开,以便于部件5的下述翻转的循环进行,从而可以进行接缝的缝纫。
为此,装置4容置在管中,邻近封缝机,可动的凸轮15设置为跨过装置4,使得以期望的间距张开的保持钩(图11)发生偏移,并再次在销9上以全部宽度自由地旋转。
在此,保持钩构成的环在绞链7上翻转,从而重叠长袜的至少两个翼片以进行缝纫(图13和图14)。将来,可以利用任何手段使保持钩的半个冠部翻转在另一半上。例如,可以设置作用在半圆周上的、将该半圆周推动到另一半上的活塞。显然,织针环张开到管(25)的外部或相对于其余部分具有较大直径的一部分管中以可以进行翻转。
圆形装置4通过任意的移动系统在筒内竖直地移动,所述移动系统使所述装置4与筒成为一体并自由地移动。作为一个实例,可以设想:引导件在筒内滑动,且管25通过所述引导件连接并竖直地拉动装置4以抓住缝合线,进而将缝合线拉到封缝机上。可以设计输送机构以获得连接到筒1上的单管25,筒1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弯曲部(图19):抓住长袜的装置4使长袜在管的内部移动到出口,以到达图19中不可见的封缝机。在此情况下,装置4在用于形成长袜的抽吸器内移动,在此,即使采用了稍大的直径,所述管仍与目前的相似。
在此方案中,由于装置4已转过了弯曲部,拉动了装置4上方的长袜,所述长袜从抽吸开始仍然保持在此位置。当装置4到达封缝机时,织针8构成的环张开,且对长袜的接合点进行缝合以使长袜的两翼片恰好重叠。
在可实现的方案中,由于装置4已转过了弯曲部,因此一直可以利用可通过的筒使后面的制品下降(图19),所述筒通过抽吸器或任意其它装置向下推动制品,之后,织针8构成的环张开以进行接合点的缝合,所述缝合反向重叠四片长袜的翼片。
在不同的可实现的方案中,装置4在管的内部移动,当筒下降而拉动长袜时,利用普通的抽吸器使长袜远离筒移动,并将容置有装置4的管传送到具有在生产制品的筒外部的封缝机的轴向位置中。
可以以任何现有技术来进行缝合,但优选地,使用下述缝纫系统以确保接缝自身更加稳固。
为完成制品,径向地设置可动的缝纫机20、21、26,所述缝纫机装配有可以旋转180°来缝纫接合点的全长的缝纫针16。封缝机动态地与主编织机1和装置4所作用的各个阶段同步。
本发明包括横向地和竖直地移动所述缝纫机和相关的织针16的装置,所述装置由已知的、给完成装置提供动力的装置组成。
图15至图18中示意性地示出的缝纫机的终端织针16首先进行竖直运动S,以在线卷20中容置的并穿过钩针21的线19的扣部17中形成第一接合点(point)。之后,封缝机的织针16在形成的接合点的外部进行运动S1,并运动至剩余的链接线18,之后,织针16再次下降(S2),以利用钩针21来抓取线19。最后(图18所示),最后的缝纫针16以竖直和平移的运动S3和S4上升,束缚链接线17、18,从而形成袜子外部的牢固且较薄的节(tying)14。
实际上,如图所示,下面的复位操作是由于反向动力而进行,下面的生产通过半成品的圆编织机完成之后,所述装置复位。
本发明的变型在本发明的生产的最后并不是次要的,而是类似于创新的观念和实际的目的。当翻转半成品长袜时,通过接合点的同样的封闭而得到本发明的变型。
为了提供适时地设置的缝纫系统,需利用织针插入到两个结合翼片之间的适时运动,所述织针穿过结合的两个翼片,而且,通过织针的运动产生了第一个牢固且薄的交织接合点,所述交织接合点束缚翼片的链接线,为开始最后缝合半圆形提供了基础。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圆机,并带来了如下的优点:由于筒已经将成品分离,且所述制品已经由一直行进到缝纫机处的装置4保持,同时筒1开始对第二件制品进行加工,因此可以在加工长袜的同时对接合点进行缝合。
通过电子或机械类型的自动控制,这样的特性使最后接缝的制作时间与后续半成品的制作时间同步。相对于现有技术,这种操作的同时性使制品的生产率呈指数方式增加。
所述制品增加的同时可节约大量的原料,但是所述制品的增加并不与提议的工艺快速(technology flash)链接线有关,从而必须从总生产中除去,以获得目标制品。
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对管状缝合制品的接合点进行缝合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圆形装置4,圆形装置4与用于制作管的机器1同轴,该圆形装置可插入到所述同步的筒内并与所述筒一起进行加工,该圆形装置具有绞接于位置9处的保持钩8构成的环,所述保持钩8张开以钩住已经设置于织针2下方的缝合线,由于机器1已将缝合线3释放以开始新的加工过程,所以可以使拖动圆形制品的装置4下降,并将圆形制品传送到用于封闭接合点的缝纫机处。
对制作管状制品的机器1的筒进行编程,以通过多个编织圆角18对制品的端部进行加工,所述编织圆角18通过弹力纱线莱卡端制成,以使所述编织圆角18容易扩张,从而使保持钩8插入比其他缝合线宽的缝合线13中,由此使保持钩自身插入。
所述装置包括具有保持钩8构成的环的圆形本体4,所述保持钩8构成的环呈现为铰接在位置7处的两个镜像的半部5、6,由于所述绞链7,所以可以使保持钩的自由的半圆部分6翻转到受约束的半圆部分5上。保持钩8使纤维的一端处于与其他纤维上的一端呈镜像的垂直对称位置。
所述保持钩8通过销9而与装置4形成为一体,所述销9构成保持钩张开的支点。
所述保持钩8至少使用于制作制品的筒1的织针加倍。
装置4通过设置在主筒1之后的凸轮10而与筒1同步,凸轮10设有槽10A,槽10A中插入相应的键22,键22与装置4形成为一体,以实现相对于该凸轮和所述织针的径向定位。
装置4包括设置在主筒1之后的凸轮10,凸轮10设有槽10B,槽10B可以使绞接在位置9处的保持钩扩张,从而使保持钩不被管或筒的壁部保持为封闭,而是以预设的宽度张开并插入最后生产的半成品的圈中。
邻近缝纫机的装置4的挂钩构成的环张开以便进行部件5的后续翻转,以使该装置循环并进行接缝。
邻近封缝机的装置4容置在管的内部,可动的凸轮15设置为跨过装置4,使得以期望的间距张开的保持钩发生偏移,并再次在销9上以全部宽度自由地旋转,从而使保持钩构成的环翻转在绞链7上,由此重叠长袜的至少两个翼片以进行缝纫。
圆形装置4在筒内沿着引导件竖直移动,所述引导件在筒内滑动,且管与引导件连接,从而竖直地拖动装置4以抓住缝合线,并将装置4拖动到缝纫机处。
筒1连接于呈现出U形的弯曲部的管件25,从而使装置4抓住长袜先向下移动,然后沿着弯曲部运动,再继续上升,但与下降位置相比是颠倒的。
当装置4越过管件25的弯曲部时,拖动装置4上方的长袜一直保持到管内实现抽吸的位置处,接着张开织针8构成的环以缝纫长袜的重叠的两个同样的翼片。
当连接于装置4的制品越过弯曲部时,通过抽吸或其他装置使所述制品被向下推动,此后,织针8构成的环张开以对接合点进行缝合,所述缝合颠倒地进行以重叠同一制品的四个翼片。
为封闭制品,径向地设置了移动的缝纫机20、21、16,所述移动的缝纫机配置有缝纫针16且可以旋转180°以缝纫接合点的全长,所述移动的缝纫机与主编织机1和装置4完成的各种阶段同步。
缝纫机和相关的织针16横向以及竖直地移动。
通过以下阶段进行制品的缝合:
-使织针16进行竖直运动S,以在线19的扣部17中产生第一接合点,所述线19由线卷20容置并穿过钩针21;
-使缝纫机的织针16在制得的接合点的外部进行运动S1,并运动至剩余的链接线18;
-使织针16向下运动以通过钩针21勾住线19;
-使织针16进行竖直及横向运动S3/S4,从而再次束缚链接线17/18,并由此形成袜子外部牢固且薄的节14;
缝纫系统对制品进行翻转,通过在两个结合的翼片之间的织针的适时运动,将织针插入制品,穿过两个结合的翼片,而且在织针的动态中,产生第一个牢固且薄的交织接合点,所述交织接合点束缚翼片的两条链接线,为开始对半圆形进行最后缝合提供基础。
参考附图,可以看出以下内容。
图1示出了主编织系统1的剖视图,主编织系统1主要由织针2构成的环构成,针织管从制作的半成品12一直延伸到接合点3。沿轴线方向竖直设有制品的收回装置4,收回装置4由两个半圆筒5和6组成,其中的半圆筒5可通过铰接点7翻转。
该系统还由保持钩8构成的环构成,所述保持钩接合在两个半圆上,并可通过绞接点9进行径向偏移。保持钩8的头部形状适于插入到管13的链接线中。当保持钩处于铰接点7的下方时,可通过上部弯曲来钩住链接线。保持钩8的形状适于从凸轮10均匀按压,所述凸轮10位于制作制品的织针2构成的环之后。由于引导系统11,可使得主编织系统1和收回装置4精确地同轴。如图2中系统的平面剖视图所示,收回装置4和运送装置容置于管25内。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动态阶段,其中,收回装置4在主编织机1之后移动,同时在织针筒2的下部及中心竖直移动。图3中还指出了与筒1形成为一体的凸轮10的位置。此外,还指出了竖直插入收回装置4中的插销22,所述插销22的目的是插入特定的槽22A内,所述槽22A使得凸轮10与筒1可一体地抓取,并与筒1同步,从而实现了相对于凸轮和织针的径向定位。
图4中详细地示出了通过编织机1的织针2制成的最后的链接线的当前位置,图4强调了产生于同轴通道内的抽吸P,所述抽吸确定链接线的伸长,所述链接线预置为插入到链接线13中的保持钩8内。
下面的图5中示出了收回装置4的爬升。所述收回装置4利用与凸轮10上一体的插销22的抓取作用而不再与主机1同步。如图6中详细且清楚地所示出的,由于保持钩8在铰接点9处的旋转以及保持钩8通过适当的径向张开而定位,确定了被引导的保持钩8的扩张程度。在此标明了与前述链接线相关的保持钩的一系列规则的孔,要注意的是,所述链接线由相对于整个制品不同的材料制成。实际上,主编织机1具有一定的长度,圆机完成非弹性的织物的圆角13,后续的链接线由例如莱卡的弹性纱线18织成,以用于重新考虑容纳在后续的接缝点中的剩余物的体积。
在此,筒1空转编织圆角,以便通过织针2分离链接线18。
图7示出了被竖直移动的装置4抓住的半成品12,所述装置4垂直运行特定的高度,且必需穿过同一凸轮10,其中,凸轮10确定保持钩8的扩张,在下降过程中,允许承载半成品12的保持钩8返回而再次使所述保持钩闭合。
下面的图8示出了进行所述动作时从头部到挂钩8的细节,此外,证实了所抓住的制品上游的剩余链接线18的弹性减小了阻碍。
下面的图9示出了在凸轮15处朝向设备定向的正在下降的装置4,凸轮15的内部形状使得可通过铰接点9再次作用于保持钩8的底部,如以下的附图所示,从而使得保持钩可再次重新扩大(preimostato)。所述凸轮15位于缝纫机附近。图10示出了图9中的细节,其中示出了凸轮15和保持钩8的下侧。
图11准确地示出了如下的交叉(crossing),装置4与保持钩8一起携带半成品12,所述半成品12穿过凸轮15,使保持钩(及与保持钩形成为一体的纤维)呈现出下述的翻转。此状态在图12中更加详细,其中指出了凸轮15作用于挂钩8的底部的情形,所述挂钩8通过绞链9以预设的径向偏移旋转,同时支撑凸轮15的相互作用。
下面的图13示出了装置4的翻转,即,在上部铰链7上将保持钩5的自由半圆部分翻转到受约束的部分6上,所述受约束的部分6携带具有纤维端部的保持钩8,使其位于镜向竖直对称位置中,如图14中的相关细节所示。
装置即刻为最后的缝合作好了准备。
图15示出了缝纫机,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该缝纫机具有终端织针16,终端织针16进行第一垂直运动S,同时在线19的扣部17中形成第一接合点,所述线19由线卷20容置并穿过钩针21。
下面的图16示出了下述阶段,其中缝纫机的织针16在制作好的接合点的外部进行运动S1,并到达剩余的链接线18。
之后(图17所示),织针16下降(运动S2)以通过钩针21钩住线19。
最后(图18所示),最后的缝纫针16通过垂直运动和横向运动S2/S3上升,并束缚链接线13/18,以形成袜子外部的牢固且薄的节14。
实际上,下面的复位操作是由于反向动力而进行的,如先前的附图所示,在完成下面的制作之后,通过半成品的圆编织机使相关装置回复到适当的位置。
尽管并非重要的,在最后给出符合本发明创新思想及实践目的的本发明的变型。如图19所示,该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剖面,当半成品长袜进行翻转时,通过对上述的接合点进行同样的封闭而得到该机器的变型。在该示意图中描述了具有待封闭的半成品12的传送装置4的行程。由于同轴的引导件25的作用使其强制弯曲180。,以通过重力进行工作,然而,按压的机械保持力会明显地覆盖制品的表面,从而导致与闭合机构相互作用。
图20和图21详细地示出了这样的动态:为了纤维18的第一次显示,纤维18钩到由相同的凸轮15导向的挂钩8上,当通过翻转而再次重叠时,相对的保持钩8a的半圆通过前述的同样过程最后缝合上述的接合点,在此情况下,即使会降低最后的质量,但较佳的为在内侧进行。
参照图22-图40。
图22-图4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以及用于编织管状缝合制品和封闭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相关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该系统设有用于制作针织品的圆机501,所述圆机装备有针筒503和支撑板(platorello)505。附图标记507表示用于形成接缝的织针,附图标记509表示支撑板505的机器钩。
针筒下方形成管状构件511,在该管状构件511的内部吸入管状缝合制品m,所述制品由用于制作针织品的圆机501的纺织构件逐步制成。所述制品的粗缝装置能够通过与针筒的轴向平行的轴向运动插入和脱离管状构件(organ piping)511的内部,该粗缝装置整体上以附图标记513表示,并在下文中对其作更详细地说明。
在针织机501上结合有翻转构件515,该翻转构件的作用是使制品m的接合点开口处的两个互补的翼片中的一个翼片上翻转到另一个翼片上,以在翻转机(organ dumper)515关闭之后利用缝纫机517进行缝合或卷取,这一状况随后将要被清楚地描述。在这一实施例中,粗缝装置513的作用仅为从圆机501取得管状缝合制品m,并将该制品传送到邻近的翻转构件515。后者一旦接收到管状缝合制品m(该翻转构件通过它的下文将分别描述的多个叉形件接合制品m),则执行用于限定制品m的接合点开口的两个翼片中的一个翼片在另一个翼片上的翻转操作。因此,与图1至图21中描述的相反,制品的粗缝功能以及两个翼片中的一个翼片在另一个翼片上翻转以便缝纫的功能被改变为利用两个不同的机械构件来完成。从下文将要描述的内容可知,这可以获得一系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优点。
在图22A中更详细描述的粗缝装置513包括:筒形支撑件或支柱(stanchion)517,其上固定有带槽的筒形件519,在所述槽中容置有保持钩521。所述保持钩构成围绕粗缝装置513的轴A-A的环(rim)。为图形简明起见,图中仅示意性地示出放置在截平面上的、在该环的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保持钩,但必须理解的是,所述环包括彼此基本上相同的多个保持钩,所述保持钩的数量与所生产的纤维的缝合精细度匹配。
各保持钩521围绕待径向拔出的摆动末端523摆动。通过保持钩的径向运动主要是想实现这样一种运动:通过这种运动,保持钩的端部从该装置的轴线伸出。在图示的实施形式中并且在目前状态下,这种径向拔出运动和摆动运动是优选的。然而,并不排除该运动可以是例如在近似垂直于织针的中心线的平面上的平动。
摆动、平动或其他形式的拔出运动均能够被合适地操控。优选地,如图中的实例所示,摆动运动由基本为圆锥形的凸轮轮廓525来执行操控,所述凸轮轮廓525依靠容纳在沿带槽的辊子519轴向滑动的回转件527中。凸轮轮廓525与保持钩521下方的所有末端521A同时配合。回转件527和保持钩521构成的环之间的相对滑动导致各保持钩的端部521A被向内径向推动,以及由于围绕保持钩自身的接合点523、端部521B的摆动而随之发生的向外的径向运动。当管状缝合制品m在圆机501中时,这种运动一方面用于使保持钩521与该管状缝合制品m接合,另一方面将接合了保持钩521的链接线带到翻转机515的叉形件上,如下文所述。
如图22B中的放大图中所详细示出的,为了在回转件527和保持钩521构成的环之间进行相对轴向运动,筒形构件529设置到圆机501的织针的筒形空间,该筒形构件形成上部榫头531。在该图中,系统被示为这样的设置:其中,根据将要参照图23和下文的顺序所述的操作循环,粗缝装置513已经被带到织针的筒形空间,且其自身的保持钩521预备在其将被支承板505释放时即张开以接收管状制品m。在图22B中,为图形简明起见,省略了织针和筒的其他纺织构件。
由筒形构件529构成的榫头531与容纳在回转件527上的环形凸起527A配合,以当装置513沿轴向插入织针的圆筒空间时,由于榫头531在某一位置与凸起527A配合,所以回转件527被锁定,同时携带保持钩521的带槽的筒形件519继续进行额外的将其自身牵拉向上的行程。这样就确定了回转件527和保持钩521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使保持钩自身因凸轮轮廓525的作用而向外摆动。与支柱517形成为一体并装备有与回转件527的下表面配合的弹性榫头535的颈圈533在合适的位置上通过翻转效应阻挡粗缝装置513的向上行程,如下文所述。
以上概略地描述了粗缝装置513的机械结构,至此,图23至28已经示出了相关操作循环的一部分,其中管状缝合制品m在圆机501上粗缝,以将其带到圆机的外侧面上并朝向翻转构件515传送制品。图23至图28示出了针织机和粗缝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23至图27中的每一幅图均以相同的数字和字母来指出针织机的纺织构件和执行管状制品的粗缝的保持钩521的细节放大图。
在图23中示出了管状缝合制品m的编织循环的最终阶段,该制品在抽吸管状构件511的内部伸展。在图23的装置中,管状制品与支撑板505的机器钩509结合。由此,在该阶段中,制品已经被圆机的织针卸下,圆机的织针可以开始形成下一个缝合管状制品的新循环。
在图24中,粗缝装置513通过箭头f513所示的向上行程而插入管状构件511。管状缝合制品m被吸入到粗缝装置的513的真空容积的内部。由于上述的机构以及尤其是图22A和图22B中所示的机构,当粗缝装置513到达图24的位置时,直接位于支撑板505下方区域的保持钩521已经径向分开。支撑板505被举到相对于下方的圆机的织针上升的位置。
在下面的阶段(图25、图25A)中,支撑板505下落以将支撑板505的机器钩509带到与保持钩521的上端部521A相同的高度。以此方式,如图25A中详细所见,各保持钩521接合于合适的上端部521B,各上端部521B对应钩上的锚定的缝合,所述钩对应于支撑板505的机器钩509。
在下面的阶段(图26和图26A)中,支撑板505的机器钩509被再次拖拽。以此方式,由圆机的纺织构件从所形成的针织品上完整地释放的管状缝合制品m与粗缝装置513的保持钩521的一排链接线相接合。
在下面的阶段(图27、图27A)中,通过抽吸管状构件511使粗缝装置513下降并轴向地移除。这一下降运动还导致保持钩径向收回,即,保持钩521朝与保持弹簧相关的粗缝装置513的轴的摆动,所述摆动是由于保持钩自身阻止了凸轮轮廓525的推进动作。
在图28中示出了粗缝装置513通过圆机而从吸出管511完全移除的情形。在下面的阶段中,粗缝装置513一旦通过侧行程被传送到翻转机515的下方,则部件513和515呈现由图28、图29整体上示出的彼此相反的位置。
图29中特别地示出了翻转机515的结构。该翻转机具有呈圆形设置的叉形件541。各钉541装备有小的杆543。通过共用的、作用于杆(jackstraw)自身的根部543A的凸轮来同时操作杆543。杆543与叉形件541配合,以为了下文中特定目的的方式,当管状缝合制品m的链接线被粗缝装置513的翻转机515移动时,将所述链接线阻挡在叉形件541上。标叉541的环(为表达简明起见,图中仅画出了两个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叉形件)被分成由包含翻转机515的B-B轴线的竖直平面(即与图29的平面垂直的平面)分开的两个半圆弧形件。叉形件541形成的两个半圆弧形件由两个部分545A、545B形成,其中细分为叉形件支撑件及各杆541、543。两个部分545A、545B自身围绕铰接到与基本上在直径方向的、基本上水平的轴C-C和轴B-B垂直的轴上。
由两个部分545A、545B形成的叉形件541构成的环和各杆543构成的环的上方是双抽吸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抽吸管道547和与前一个抽吸管道547同轴的第二吸入管道549。所述两个抽吸管道547、549的作用是分别在接合点的缝合前和缝合后打乱(upset)第一时间并设置好引导管状缝合制品m的第二时间,所述内容将参照图29至图40中详细示出的操作顺序来说明。图30至图38均具有相关的标记为图30A至图38A的图,各图中均示出了在以图29至图40的顺序进行操作循环中的翻转机的细节。
下文中描述由粗缝装置513与翻转构件515及缝纫机517结合而形成的操作顺序。
在图29中,粗缝装置513位于翻转机515下方,同时粗缝装置的保持钩521处于径向定位的再加工状态。在翻转机515下方设置基本为圆筒状的构件550,所述构件550形成回转件527的榫头551,榫头551的作用基本上等同于形成在机件529上的榫头:通过粗缝装置513的向上运动,粗缝装置穿入筒形构件550,直至回转件527的环形凸起527A与榫头551接触。粗缝装置513的向上的额外回转(extra-turn)导致保持钩521沿径向扩大,所述保持钩521朝向叉形件541携带一排接合到其上的链接线。在图30和图30A示出的阶段中,粗缝装置513已穿过筒形构件550并几乎被带到叉形件541构成的环的高度处。保持钩521仍处于径向定位的再加工状态。在下面的阶段(图31、图31A)中,上述的额外过程通过保持钩521围绕摆动端部523的摆动而导致保持钩521沿径向扩大,由此使得与保持钩接合的链接线或衬套被带到与叉形件541的下端一致的位置处。
在下面的阶段(图32和图32A)中,降低杆543,所述杆阻挡位于各叉形件541的下部末端541A(图32A为各叉形件541和各杆543)和杆543之间的针织纤维。
在下面的阶段(图33、图33A)中,致动穿过外部抽吸管道547的抽吸器(aspirator)。这种抽吸导致在叉形件541构成的环的下方形成管状缝合制品m的一部分的气动保持力。
在下面的阶段(图34,图34A)中,保持对穿过外部抽吸管道547的抽吸器的致动,开始降低粗缝装置513,同时随后径向收回保持钩521,并且翻转制品并释放保持接合在叉形件541的纤维(参见图34A),所述纤维位于叉形件541的再折起的下部末端541A及各杆543之间。在图35中,粗缝装置513已经从翻转构件515完全地移离,并能够朝向针织机返回以接收下一个制品。
在下面的阶段(图36、图36A)中,叉形件541构成的环的支撑件的一部分545A及相关的杆543围绕直径方向上的轴C-C旋转180°,用以将由该部分545A支撑的叉形件541的半圆弧形件带到与部分545B的叉形件相反的位置。
在该装置中,可通过缝纫机17实现缝合,如图37和图37A所示,所述缝合使每对已确定的叉形件的相对的链接线中的一个卷取到另一个上。图38、图38A示出了下面的阶段,其中,杆543打开以释放位于正在进行缝合的接合点处的纤维。在图39中,纤维已被释放,而图40中示出了致动穿过中央抽吸器管道549的抽吸器,管状缝合制品m的封闭的接合点通过新的随之发生的制品拉直被吸入抽吸管道549内,所述制品携带有刚刚在同一制品的内部进行的接缝。继续抽吸,制品m被完全拉直并被吸入到气动管道549中,所述管道549在下面的情况中并在收集区、处理或包装中携带该制品m。
通过抽吸管道547、549的两次翻转操作使得缝合在制品m的内侧进行,以此方式,当穿上完成制品时,并不会出现接缝。除了这一特征功能之外,在通过相对于制品的粗缝装置与针筒不同的构件来完成待缝纫的端部的两个翼片的翻转的实施方式中,与本申请的图1至图20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反,翻转机515允许与释放制品的缝纫操作相同地释放制品的粗封操作。
在图21至图40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制品被挂在钩521上从而挂在支撑板505的机器钩509上。尽管这一方案能够获得一系列优点,其中尤其是纺织纤维的控制精度,但将来的传送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而无需涉及支撑板的纺织构件。图41、41A、42、42A示出了由圆机的织针传递到管状制品的粗缝系统的钩521的纺织管状制品的传送形式,其中所述传送通过制品的最后的针织排r的弹性特性来实现。上述制品通过织针503被保持到钩521,所述钩521被设置在升高的和远离的装置中,如图41和图41A所示。在该图中可见,钩521的上翼上升到相对于由织针503卸下的最后一排链接线的上部的水平面。管状制品弹性地张紧。当针503下降时,最后一排链接线被释放,且由于弹性,链接线紧紧缠绕在钩521的上端部上,如图42和图42A所示。从这一设置中,参照图27及其后的图所示出的操作顺序来操作制品。
图41、图42示出的将管状制品传送到粗缝装置的钩的设置形式也能够在如图1至图21中示出的系统中实现。应理解的是,附图中示出的某些实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在不脱离本发明基础的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在多种形式及设置下变化。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的附图标记旨在方便参照上述的实施例来阅读权利要求书,而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下述描述以及借助于附图以示例的形式所进行的非限制性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和特征将会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圆机的纵向剖视图,所述圆机具有插入针筒中的管状缝合制品的粗缝装置;
图2示出了图1的横剖视图;
图3示出了下面的操作阶段中与图1的视图类似的纵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装置中的缝合形成区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在进一步的工作阶段中与图3的视图类似的纵向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制品与粗缝装置的抓取钩的接合区域的放大图;
图7示出了处于保持钩封闭状态中的粗缝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细节的放大图;
图9示出了后面操作阶段中与图7的视图类似的纵向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细节的放大图;
图11示出了粗缝装置的另一个操作阶段的纵向剖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放大图;
图13示出了保持钩的半圆弧形件翻转在另一个半圆弧形件上之后的粗缝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3的装置上的保持钩的放大图;
图15、图16、图17和图18示出了后面的制品缝纫阶段;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变型实施方式;
图20和图21示出了缝纫阶段;
图22至图4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形式的系统的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41、图41A、图42、图42A示意性地示出了利用针织机的织针传送到粗缝装置的钩的管状纺织纤维的不同的传送形式的相关的及纵向剖视放大图。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以及用于缝合所述管状编织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包括:具有织针筒(503)的编织圆机(501);由所述织针制成的管状编织制品的粗缝装置(513),该粗缝装置能插入到筒(503)的内部,该粗缝装置还具有能进行径向开合运动的保持钩(521)构成的环,用于径向打开并接合由所述圆机制成的管状织物,并将其封闭,以使得该粗缝装置(513)在该织针筒内运动;以及缝纫机,其位于所述织针筒的外部,并用于对管状编织制品的接合点进行封闭,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翼片翻转构件(515)包括两个近似半圆的部分(545A,545B),所述两个近似半圆的部分环绕铰接于近似在直径方向的翻转轴上,每个近似半圆的部分均配置有半圆弧叉形件(541),所述半圆弧叉形件以如下方式设置,即一个半圆部翻转到另一个半圆部上,所述半圆弧叉形件相对于另一个半圆弧叉形件设置;所述叉形件从该粗缝装置(513)接收管状编织制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翼片翻转构件与抽吸器管相连,以用于翻转与该翼片翻转构件的叉形件接合的管状编织制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粗缝装置(513)进行与该圆机的织针筒的旋转运动同步的旋转运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粗缝装置(513)进行与该圆机的织针筒的旋转运动同步的旋转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圆机(501)具有配置有机器钩(509)的支撑板(505),所述粗缝装置(513)利用各自的保持钩(521)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收回,即通过支撑板(505)的机器钩以单个的链接线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圆机(501)具有配置有机器钩(509)的支撑板(505),所述粗缝装置(513)利用各自的保持钩(521)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收回,即通过支撑板(505)的机器钩以单个的链接线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圆机(501)具有配置有机器钩(509)的支撑板(505),所述粗缝装置(513)利用各自的保持钩(521)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收回,即通过支撑板(505)的机器钩以单个的链接线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粗缝装置(513)的保持钩(521)的打开及闭合由凸轮机构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轮廓,该凸轮轮廓以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该粗缝装置上,该凸轮轮廓与所述保持钩(521)的底部配合,该凸轮轮廓相对于所述保持钩支撑的运动以引起所述保持钩的径向打开的运动,并弹性地控制封闭运动,并且该织针筒和翼片翻转构件通过与该凸轮轮廓的配合而关联地进行分支。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翼片翻转构件配置有抽吸器管,该抽吸器管具有两个同心的抽吸通道(547,548),以进行该管状编织制品的第一次翻转和第二次翻转。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翻转构件(545)的叉形件(541)包括杆,以用于将该管状编织制品的链接线阻挡在所述叉形件上。
12.一种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以及用于缝合所述编织制品的接合点的方法,所述管状编织制品具有接合点和边界,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的阶段:
(a)利用编织圆机(501)从边界开始到接合点结束编织管状制品,该圆机用于制作织物且包括织针筒和支撑板(505);
(b)利用所述圆机的编织构件保持所述编织制品;
(c)将该保持钩(521)构成的环插入到该织针筒中,并将该保持钩构成的环传送至支撑板的编织构件的附近位置处;
(d)径向展开所述保持钩,以利用所述保持钩接合所述管状制品的多个链接线并从所述编织构件移走所述链接线;
(e)径向缩回所述保持钩,并从该织针筒取出所述保持钩构成的环;
(f)将保持钩的所述环呈直线地排列到分为第一半圆弧叉形件和第二半圆弧叉形件的叉形件(541)形成的环上;
(g)将通过所述保持钩接合的链接线传送到所述叉形件上;
(h)将所述叉形件的第一半圆弧形件翻转到所述叉形件的第二半圆弧形件上,从而将由该叉形件的相对的第一半圆弧形件所接合的管状制品的链接线带到由该叉形件的第二半圆弧形件所接合的管状制品的链接线;
(i)将相对的链接线缝合到一起,以封闭所述接合点;
(j)通过所述叉形件排出所述制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通过所述保持钩将链接线传送到所述叉形件之前,再次径向取出所述保持钩。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缝合之前,翻转由所述叉形件接合的管状编织制品,利用与所述叉形件构成的环同轴的抽吸管内的抽吸器翻转所述制品,在缝合阶段的后期,所述叉形件再次呈环形布置,并具有两个共面的半圆弧形件,并且该管状编织制品再次翻转,以将接缝带入该制品的内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缝合之前,翻转由所述叉形件接合的管状编织制品,利用与所述叉形件构成的环同轴的抽吸管内的抽吸器翻转所述制品,在缝合阶段的后期,所述叉形件再次呈环形布置,并具有两个共面的半圆弧形件,并且该管状编织制品再次翻转,以将接缝带入该制品的内部。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织构件为该圆机(501)的织针筒(503)的织针(507)。
17.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织构件为该圆机(501)的支撑板(505)的机械钩(509)。
CN2006800554190A 2006-05-22 2006-12-11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1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T2006/000384 WO2007135697A1 (en) 2006-05-22 2006-05-22 Integrated system and relative device for closing the stocking on circular machin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mi-finished tubular knitting
ITPCT/IT2006/000384 2006-05-22
PCT/IT2006/000842 WO2007135698A1 (en) 2006-05-22 2006-12-11 Integrated system for the close-down of the stocking on circular machines for tubular semifinished production in stitch and the device relative to 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1259A CN101501259A (zh) 2009-08-05
CN101501259B true CN101501259B (zh) 2013-01-23

Family

ID=3674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541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1259B (zh) 2006-05-22 2006-12-11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00483B2 (zh)
EP (1) EP2024544B1 (zh)
CN (1) CN101501259B (zh)
AT (1) ATE506477T1 (zh)
DE (1) DE602006021487D1 (zh)
WO (2) WO20071356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8595B (zh) 2010-04-06 2014-08-11 Da Kong Entpr Co Ltd Sock body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ITMI20130050A1 (it) * 2013-01-16 2014-07-17 Lonati Spa Procedimento per attuare la chiusura automatizzata di un'estremita' assiale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e il suo scarico in assetto a rovesci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sua esecuzione.
ITFI20130081A1 (it) * 2013-04-12 2014-10-13 Gianni Conti "metodo e macchina per la tessitura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CN103225168B (zh) * 2013-05-13 2014-06-04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横编织机所织的衣身夹入双层衣领之间的方法
TWI539050B (zh) * 2013-11-15 2016-06-21 Da Kong Entpr Co Ltd Sewing sock machine needle plate
CN103966760B (zh) * 2014-05-23 2016-02-24 浙江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袜头缝合功能的一体式袜机
KR102472303B1 (ko) * 2014-10-10 2022-11-29 스타우블리 이탈리아 에스.피.에이. 관형상 편성 물품을 편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기계
ITUB20155413A1 (it) * 2015-11-10 2017-05-10 Lonati Spa Dispositivo rovesciatore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particolarmente per il rovesciamento di manufatti tubolari con sacche sporgenti dalla loro superficie laterale.
CN105887313B (zh) * 2015-12-07 2018-04-24 浙江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织袜缝合方法
CN108677368B (zh) * 2018-05-31 2019-09-06 吉林省德盟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机构
IT201900005636A1 (it) * 2019-04-11 2020-10-11 Gianni Conti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a punta chiusa
IT201900023577A1 (it) * 2019-12-11 2021-06-11 Lonati Spa Dispositivo prelevatore per operare il preliev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da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calzetteria o simi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88A (zh) * 1993-07-12 1995-08-02 纺织品有限公司 连续编织成管状物品两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EP0679746A2 (en) * 1994-04-26 1995-11-02 Sangiacomo S.p.A. Device for handling knitted products manufactured on circular stocking knitting machines
EP0942086A2 (en) * 1998-02-20 1999-09-15 FABRITEX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ing edges of knitted articles
EP1375719A1 (en) * 2002-06-24 2004-01-02 LONATI S.p.A. Circular double-cylinde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 with device for remov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knitting process, particularly for automating the closure of the toe of hosiery items
WO2004035894A1 (en) * 2002-10-21 2004-04-29 Fabritex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the edges of a tubular knitted article
CN1494612A (zh) * 2001-03-08 2004-05-05 从针织机上抓取管状针织物品并对前端部进行缝合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8853A (en) 1912-07-06 1913-07-29 Louis N D Williams Stitch-transferring device.
IT1259688B (it) * 1992-10-09 1996-03-25 Conti Florentia Srl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eseguire l'unione di due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tessuto a maglia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US5551260A (en) * 1993-07-29 1996-09-03 Fabritex, S.R.L. Method for joining two edges of a knitted tubular article upon completion thereof
IT1304868B1 (it) 1998-07-07 2001-04-05 Golden Lady Spa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chiusura della punta di un manufattotubolare su una macchina da maglieria
IT1316339B1 (it) * 2000-02-04 2003-04-10 Guerrino Rumi Apparecchiatura e procedimento per alimentare in automatico unacucitrice della punta di una calza
JP4025512B2 (ja) * 2000-05-12 2007-12-19 丸善産業株式会社 靴下のつま先縫製方法と装置
US20070107797A1 (en) 2005-11-14 2007-05-17 Seymour Vincent A Machine for high speed weaving of chain link fence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88A (zh) * 1993-07-12 1995-08-02 纺织品有限公司 连续编织成管状物品两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EP0679746A2 (en) * 1994-04-26 1995-11-02 Sangiacomo S.p.A. Device for handling knitted products manufactured on circular stocking knitting machines
EP0942086A2 (en) * 1998-02-20 1999-09-15 FABRITEX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ing edges of knitted articles
CN1494612A (zh) * 2001-03-08 2004-05-05 从针织机上抓取管状针织物品并对前端部进行缝合的设备
EP1375719A1 (en) * 2002-06-24 2004-01-02 LONATI S.p.A. Circular double-cylinde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 with device for remov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knitting process, particularly for automating the closure of the toe of hosiery items
WO2004035894A1 (en) * 2002-10-21 2004-04-29 Fabritex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the edges of a tubular knitted article
CN1723308A (zh) * 2002-10-21 2006-01-18 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管状针织物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6021487D1 (de) 2011-06-01
EP2024544B1 (en) 2011-04-20
EP2024544A1 (en) 2009-02-18
ATE506477T1 (de) 2011-05-15
CN101501259A (zh) 2009-08-05
WO2007135697A1 (en) 2007-11-29
US7900483B2 (en) 2011-03-08
US20100199723A1 (en) 2010-08-12
WO2007135698A1 (en) 2007-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1259B (zh)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CN103946432B (zh) 制造袜子制品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双针筒圆型织机
EP0679746B1 (en) Device for handling knitted products manufactured on circular stocking knitting machines
KR101800222B1 (ko) 환편기의 편지 이송방법 및 장치
RU2085637C1 (ru)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краев вязаного трубчатого издел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Z285739B6 (cs) Způsob spojování dvou okrajů pleteného výrobku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tohoto způsobu
US10011928B2 (en) Method for closing automatically an axial end of a tubular manufacture and for unloading it in an inside-out configuration,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201003136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ing a tubular knitted article at one of its axial ends, at the end of its production cycle o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hosiery or the like
CZ20011295A3 (cs) Způsob a zařízení pro ąití ąpičky ponoľky
CN108350630B (zh) 用于制备管状物品以在其形成结束时自动化拾取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双筒圆形针织机
EP3187633B1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knitted fabric seaming method an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system
RU2171321C2 (ru) Способ и двухцилиндровая кругловяз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носков из материала в рубчик и подобных изделий
US63819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ubular items, particularly hosiery items, closed at an axial end
EP1127972A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ubular items, particularly hosiery items, closed at an axial end, by means of circula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s or the like
KR20030089700A (ko) 관형상 편직물의 발끝부를 봉합하는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US20010017046A1 (en)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feeding a sewing machine with a sock tip
ITPI20070091A1 (it) Sistema per la chiusura della calza su macchine circolari per produzione di calzini tubolari in maglia alla fine del calzino con un equipaggiamento mobile circolare
JP5854364B1 (ja) 丸編機の編地縫合方法及び丸編機システム
ITMI992348A1 (it)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op'erare il trasferiment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in particolare una calza dalla macchina che lo produce ad
MXPA00012831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osing the toe of a tubular article on a knit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