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88A - 连续编织成管状物品两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续编织成管状物品两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88A
CN1106088A CN94108258A CN94108258A CN1106088A CN 1106088 A CN1106088 A CN 1106088A CN 94108258 A CN94108258 A CN 94108258A CN 94108258 A CN94108258 A CN 94108258A CN 1106088 A CN1106088 A CN 1106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entioned
seam
hemistich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08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21C (zh
Inventor
阿尔伯托·弗鲁里尼
保罗·弗鲁里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gakaum S.r.l.
Original Assignee
Fabritex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britex SRL filed Critical Fabritex SRL
Publication of CN1106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2Loop-transfer poi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8D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4Latch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transfer of knitted goods from one machine to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Socks And Pantyhose (AREA)

Abstract

连接管状物,尤其是袜子前端两个边缘的装置包 括:用以操作升起并相应下降的针(3,30)的第一和第 二半行的预定数量的接缝(8,80)的凸轮装置(31, 32),用以从上述第一半行(X)上移开接缝(8)并使它 们绕针(3,30)的筒(1)的径向轴(a—a)转动180°的 装置;用以操作在沿筒(1)的上述轴(a—a)半圆部分 (4)在两个方向转动180°的凸轮装置(7),用以将部 分(4)从编织台(T)传送到缝合台(R),即钩挂形成台 (R)的位置;使机器的沉降罩(11)保持在一个固定的 和预定角度的位置上的装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把一编织管状物品,如袜子的两前端在物品编织完成时连在一起的方法和装置。
众所周知,袜子是用具有一个或二个针筒的圆形机制作而成,从弹性卷边开始编织,到足尖部收针,此时是前部是敞开的。然后用一合适的封口缝合机给缝接起来。具体地说,大家知道,袜子足尖部形成了必要的行数后,就有一系列的所谓“无线”边缘的无用行形成,一般有一厘米高,这是为了避免在缝接尖部时出现抽丝。根据所用机器的类型,袜子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a)一只接一只,在这种情况下,足尖部最后的无线行通过一耐磨光滑且看得清楚的线连到下一只袜子的弹性卷边的第一行上。此线与只用于弹性卷边的馈送装置一起工作,且在足尖部封口之前用手工操作把它移开,从而从一只袜子中分出另一只来。
b)从一只中分出另一只,这一程序主要用于单筒或双筒圆形机中,它们有一自动装置,用来分离已生产好的袜子。
然后,把必须把每只袜子翻过来,以便在反边上封口,接着,去掉上述无用边,根脚背上最后半行接缝与脚底最后半行接缝缝在一起,足尖部就封闭起来了。
然而,在机器外面封接袜子的足尖部既费时又费钱,这主要是在编织完成后和足尖部连接前须进行一系列的中间操作,例如这包括:把袜子移开,传送到有关袜子的仓库里,在这里根据其颜色和/或尺寸进行挑选。
实际上,所有这些表明,必须依靠熟练的人工来操作和监督,要提供足够大的地方安放机器并有选择地储存袜子。而且,如果这样制造的袜子很多,在生产袜子时产生无用纱以及后来要去掉上述无用边的数量会很多,因而,有关的成本以经济上来讲是不合算的,会严重地影响传统生产厂家的产量。
意大利专利申请号FI92A194公开了一种把编织管状物品,特别是袜子的两前端封接起来的方法,它包括用单筒圆形机生产一种编织管状物品,从弹性卷边开始编织,到足尖部的一端收针,足尖部是敞开的。该方法还包括下述操作步骤一把第一个半行预先确定的针数与各自的接缝一起升到预先确定的水平线上,“半行”表示属于编织品足尖部一端相邻的若干接缝;把第二个半行预先确定的针数与相应的接缝一起升到与第一个半行相同的水平线上;移动第一个半行的接缝,降低相应的针,通过绕针筒水平径向轴作180°转动来传送上述接缝,这样,每个这样传送的接缝将与第二个半行相应的针相匹配;从有关传送装置上释放第一个半行接缝,并移动这种重迭的接缝到一适合于缝合的水平线上;周期性地转动针筒,以便一步步地把缝合针插到成对配置的接缝上。用没有间断的编织物品的线缝合,然后移开它,以形成一个钩挂平链状接缝。同一文件公开了一种进行上述方法的装置,它包括:凸轮装置,在成形过程中,用来垂直移动编织物品足尖部接缝的第一和第二半行预先确定数量的针,该装置在工作状态时,圆形机的编织凸轮则在非工作状态,反之亦然;移动上述第一半行的接缝并使其绕针筒径向水平轴转动180°的装置,每个接缝有一对销针,且至少有一相应的开口和各自的封闭销栓。每个销栓可滑动地罩在一半圆部分相应的槽里;上述半圆部分在针筒径向水平轴的二个方向隔180°安装,位置在机器的沉降器的上方;使上述半圆部分固定在针筒上的装置,它有一径向活门,在相对于针筒锁定和释放半圆部分的两个位置间滑动,但装在一个不变的预先隔开的位置上;叉形装置,用来在上述半圆部分与针筒一起水平转动时锁定沉降器的外罩,上述叉形装置由固定在上述半圆部分上的相应凸轮装置来作动;用一缝合钩针缝合成对的重迭装在第二个半行针上接缝的装置,有一钩针协同上述针进行工作,它位于接缝的对边,在进行缝合时,有一轮子或滑行器压住织物,并把接缝保持在缝合姿态。相对于编织针来说,上述轮子或滑行器位于缝合针的同一边。上述所有装置放在针筒的顶部或旁边。
虽然上述工作方法能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但仍需要插入编织针,在构成封接缝的缝褶环内部,同样的针要支撑编织物的接缝,这样,连结编织物品边缘的钩挂线就会稍稍扩大,缝接上述边缘的封口就会与编织的一样,而不是按要求的那样稍小些,从而得到更密。更有弹性的封口缝,使编织物品的质量好一些。此外,实施已知方法的设备结构相当复杂,特别是放置在圆形机的编织头上面的大量部件更是如此。总之,这表明需要提供一严格程序来安装和协调该设备与制造物品的圆形机,还表明要降低模件化的水平。也就是说,大大减少在编织和最终钩挂中能改进产品质量而增加更多部件的可能性;此外,大大地限制了缝合设备单个部件的使用机会。所有这些提高了简单性所需花费以及安装/或保养圆形机/或缝合足尖部同样设备的费用。更重要的是,用于编织物品的圆形机从构造设计,机械结构和操作的观点出发,必须符合进行上述封闭足尖部方法的具体放置要求。考虑到现有各种圆形机在建造和功能上的许多差异,由于装置内部的互换性限制,这些也成为缺点,因此,这些装置必须设计成能满足构成编织机一部分的编织机的特殊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操作程序中的缺点,为连续管状物的边缘提供一种方法及自动化装置,它可获得超级质量的产品,同时能大大简化与缝合装置和编结机有关的结构和维修工作。
按照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操作方法来达到这些目的,该方法包括从弹性卷边开始到敞开的前部结束的制造如袜子的管状物的初始步骤,上述工作是用单筒圆形机进行的,通过由相应的缝针传送装置操作而绕针筒的径向轴翻转180°,将最后形成的第一个半行的接缝放置到接缝的第二个半行的编织针上,从而使成对的第一和第二个半行的接缝夹持在第二个半行的针上,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降低第二个半行的针,同时沉降器打开,从而将第一和第二半行的接缝移到机器的沉降器凸出部分下方的一个水平线上;
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同时沉降器关闭,从而使第一和第二半行的相应成对的接缝由沉降器夹持在相应针杆的预定位置上;
进一步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一直升到相应成对的接缝将达到第一个半行的传送装置的操作水平线时为止,从而使接缝被上述装置夹持住;
降低第二个半行的针,从而使具有第一和第二个半行接缝的物品从上述装置上移开,即清除编织针上的物品;
传送具有夹持的接缝的物品,使它置于离编织筒有一预定距离的位置;
将传送过来的接缝成角地等距离放置,同时,其圆周距离可以改变,亦即按照要求的钩挂精密度进行选择;
用缝合针装置来缝合已放置好的相应成对的接缝,形成一个链状,在钩挂完成时构成封闭链的一个或多个结点;
切断钩挂线;
释放已连接的第一和第二个半行的接缝,使物品移成最终的右侧移出的状态。
指出下一点可能是有用的,当接缝装在锁闩针上并处于针的倒钩和锁闩的自由端之间时,此时锁闩自由端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接缝最好处于夹持位置。
按照本发明,最好在缝封闭结形成后将构成钩挂的缝合成一定长度的终端插入物品内。然而缝合线可以采用与编织线相同的不间断的线,亦可采用由相应的卷轴供给而不是由编织线提供的不同的线。
作为实施上述方法有关的装置包括:
用以使接缝的第一和第二个半行的预定数量的针升起和相应下降的凸轮装置,该装置在编织凸轮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它处于工作状态,反之亦然;
用以移动上述第一个半行的接缝并使之绕针筒的轴翻转180°的装置,另外它还用来从第二个半行的针上移开相应成对的接缝,它具有用于每个接缝、相应的每对接缝的一对销针,至少一个与开口对应的相应封闭的销柱,销柱可滑动地安置在半圆部分相应的槽内,上述半圆部分安装成可转动的,从而可使它绕针筒径向轴在两个方向上作180°的角度移动,针筒的一个位置上覆盖着制造物品的沉降器,并由能够使它从编织台传送到缝合物品前部的缝合台的构件支撑;
凸轮装置,位于相应的编织台上,用以驱动上述销针和摆动部分相应槽内的相应的销柱;
用以操作上述半圆部分使之绕针筒的径向轴在两个方向上的翻转180°的凸轮装置;
用以使圆形机的沉降机罩保持在预定的相等角度位置的凸轮装置;
用以操作支撑上述半圆部分的传送构件使之从编织台传送到缝合物品前部的缝合台上的作动筒;
凸轮装置,与编织台相一致,用于在预定接缝来缝合它们及排放成品的步骤中驱动上述销针和相应的销柱;
进行编织缝合成对的相应接缝并制成封闭上述缝合缝线的结点的封口缝合机;
最终切断封口缝合线的装置;
将切断后的缝合线的端部固定的装置。
按照本发明,最好还具有将连接物品的缝合线的终端插入到物品内部的装置。
由本发明可获得的优点大致基于下述事实:采用本发明可以完全自动的方法在生产物品的机器的下步程序中就进行编织管状物前部的封闭工作,因此大大减少了制造时间和成本;一些传统的用于封闭编织管状物的前部封密的加工步骤、如未编织的及相关的报废材料的形成,将物品从圆形机传送到袜子仓库或封口缝合机,将袜子翻过来使内部朝外,封合前部并将它们从右侧推出等都完全省掉了;采用本发明还能完全自动地对从编织台出来的物品边缘进行缝合并可将缝合装置放置在已具有单个的生产设备的预定距离上;采用本发明还可对下列装置取得高度的可接近性:编织台的装置、缝俣站的装置以及将物品从一个台传送到另一个台站的装置,这样做在生产设备的组装及制造和调节各种作动设备的步骤中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采用本发明还能在缝合物品的同时进行下一只品的编织工作,这就大大减少了停机时间、增加了成品产量;采用本发明还能在缝合时采用与编织物品时所用的同样没有间断的线来进行,这就可避免周期性的钩挂“开始工作”,亦即同样的钩挂初始接缝的成形和出现所谓的缝合线端头;采用本发明还能用任何宜于制造编织物品的接缝来进行上述缝合,例如采用“平面的链式”接缝就呈现极佳的弹性并可采用市场上能买到的大多数线;采用本发明还能同各种外形封口来封闭袜子前部,这些封口除了有传统的类型以外还有“鱼口”形或“鲨鱼口”形;采用本发明能通过在卷边的物品的一侧或另一侧提供一箱编织线就可在袜子的背部或底部进行上述缝合工作;在袜前部缝合完成时,物品从其最终的右侧退出;由于封口也是编织的,而且袜前部两边缘在连接时袜子的厚度没有任何增加,因此无论从美学上还是从功能上来看,这种成品都具有最好的质量;本发明的装置即使经过长期使用仍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任何传统的圆形机都可装上上述装置而完全不会改变其基本功能和建造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作为本发明的实例的参照附图的说明书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的优点和特征,但不能认为仅限于此实施例,其中:
图1A是按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纵向剖视图,示出封闭管状物足尖部的循环开始时的情况;
图1B为图1A装置中用于将物品从编织台传送到缝合台的装置的平面图;
图1C详细示出凸轮及相关的驱动装置;
这些装置用来操作图1A装置半圆部分的翻转;
图1D是图1C装置的侧视图;
图2A表示图1B中装置的缝合装置处于待用状态;
图2B表示图1B装置从机器的编织头上分开、缝合装置处于待用状态;
图2C表示图1B装置在物品的足尖部缝合期间,缝合装置处于活动状态;
图2D表示图2A的步骤,其中编织机的吸管处于正常情况下即下部位置;
图2E表示图2B的步骤,其中吸管处于升起的位置;
图3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象图1A那样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B是一个平面图,示出摆动的半圆部分、相关的支撑构件,相应的翻转装置及使沉降器罩保持在一空间位置的装置;
图3C是图3A装置中将物品从编织台传送到缝合台的装置的平面图;
图3D详细示出连接沉降器罩与机器的装置在它们的运动刚开始时的情况;
图3E详细示出图3D装置在它们的运动的中间步骤时的情况;
图3F详细示出图3D和3E的装置在它们的运动的最终步骤时,即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时的情况;
图4是一个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它表示具有本发明装置的机器的针筒在翻转摆动部分的步骤中用以将第一个半行的接缝传送到第二个半行的针上的情况;
图5表示部分纵向剖视的图3C的装置,具有本发明装置及图3C装置的机器,其中摆动部分已相对于编织头升起,还表示了相应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放置缝针的装置;
图6A是一个部分纵向剖视图,示出具有缝合姿态的图3C装置的物品前部缝合台;
图6B详细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替换实施例的物品前部合情况;
图6C详细示出具有用复合的滑动针来进行缝合操作的缝合器;
图6D是图6C细节的平面视图;
图6E是图6C缝合器的具有相关的附加构件的针杆的前视图;
图6F详细表示部分剖视的缝合针,该针具有相应倒钩的封闭的滑道;
图7A是圆形机编织筒的针的侧视图;
图7B是图7A中A-A剖面的剖面图;
图7C是图7A中X-X剖面的剖面图;
图8A是用来移动和翻转接缝的销针的平面视图,它的头部转向右侧;
图8B是图8A销针的侧视图;
图9A是与图8A互补的销针的平面视图,即它的头部转向左侧;
图9B是图9A销针的侧视图;
图10A是连接到图8A的销针上的封闭栓销的平面视图;
图10B是图10A栓销的侧视图;
图11A是连接到图9A的销针上的封闭销栓的平面视图;
图11B是图11A销栓的侧视图;
图12A是两个销针和相应销栓在打开情况下的平面视图;
图12B是图12AC-C线的剖视图;
图13A是两个销针和相应销栓在封闭情况下的平面视图;
图13B是图13A中D-D线的剖视图;
图14A表示在封闭物品前部的循环的初始阶段第一个半行的针的情况;
图15表示图14的针在升起时的情况,此时沉降器是关闭的;
图16表示图14的针在升起行程的中间阶段,沉降器打开的情况;
图17详细表示第二个半行的针在它第一次升起的最终阶段的情况;
图18表示图16的针,其中一个相应的销针正在移动靠向相应的接缝;
图19表示图18的针的销针与接缝啮合的情况;
图20表示图18的针,其中销针推起接缝;
图21表示图18的针在下方位置的情况;
图22详细示出第二个半行的针,其中一个相应的销针截获相应的传送过来的第一个半行的接缝;
图23表示图22的针,其中销针在相应的销栓打开以前将相应的接缝倾斜到针颈上;
图24表示图23的针在升起位置以从销针上释放相应的第一个半行的接缝;
图25表示图24的针在下降到沉降器凸出部下方的位置,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个半行的接缝处于夹持位置,相关的沉降器打开;
图26表示图25的针在上升期间沉降器关闭的情况;
图27表示图26的针在它进一步上升时沉降器关闭的情况;
图28表示图27的针进一步上升并且相关的沉降器打开的情况;
图29表示图28的针,其中相应的销针移近装在针杆上的接缝;
图30表示图29的针在最终的上升阶段允许销针移开相应接缝;
图31表示图30的针在其下降阶段的情况;
图32表示图31的针在其最终的下降阶段,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个半行的接缝由销针挑起;
图33A表示图23的针在其上升阶段,按照本发明方法的一个替换实施例,第一个半行的相应的接缝处于夹持位置,第二个半行的接缝由相应的销针销住;
图33B表示图33A中的针在其最终的下降阶段,相应的第二个半行的接缝未装上;
图33C表示图33B的针在其最终的上升阶段,关闭的沉降器夹持住相应的装在针杆上的第一个半行的接缝;
图33D表示图33C的针在进一步上升的阶段,沉降器打开,并且相应的销针接近第一个半行的接缝;
图33E表示图33D的针在销针移近它时的情形;
图33F表示图33E的针在最终的上升阶段允许由相应的销针移走第一个半行的相应的接缝;
图33G表示图33F的针在其下降阶段的情况;
图33H表示图33G的针在其最终的下降阶段,第一个半行的相应的接缝从相关的销针上移开;
图34A详细表示在物品前部的缝合完成时链式封闭结点的形式;
图34B详细表示在切断线头以前,由物品前部旁边的插入装置拉开缝合线的终端部分的步骤;
图34C详细表示用于上述线插入装置的切线装置和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位置情况;
图34D详细表示将一定长度的缝合线终端插入物品内及切断和移开这些线的步骤;
图35详细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替换实施例的图34C的步骤;
图36详细表示按照一个替换实施例接着图35的步骤后的图34D的步骤;
图37详细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替换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的预先装置缝合线的步骤及相关的操作装置;
图38A详细表示放置用于切断缝合线和用插入物品内部的装置来移开线头部分的装置的步骤,该步骤接着图37的步骤进行;
图38B详细表示紧接着图38A步骤的切断缝合线并将其终端插入物品内的步骤;
图39A表示按照一个替换实施例的图38A的步骤;
图39B表示按照一个替换实施例的图38B的步骤,该步骤接着图39A的步骤;
图40表示啮合物品一部分的步骤,从而使固定缝合线的装置及同样的线易于插入物品内部;
图41A表示具有开口前部的普通管状物的透视图;
图41B表示图41A的管状物处于接近最后的前部封闭步骤的情况;
图41C表示图41A的管状物处于最后的前部封闭步骤的情况;
图41D为图41C的纵向剖视图;
图42A为一袜子的透视图,它具由两个同样和相邻边缘(S,R)构成的所谓“鱼咀式”的前部;
图42B表示图42A的袜子处于接近最后的前部封闭步骤时的情况;
图42C表示图42A的袜子处于最后前部封闭时的情况;
图42D为图42C的纵向剖视图;
图43表示用加一样数量的针来细分成编织筒的两个半行的情况;
图44表示用附加数量的针来细分成编织筒的两个半行的情况;
图45表示进一步细分成编织筒的两个半行的情况;
图46详细表示将缝合线端插入物品内部的装置;
图47表示本发明处于编织状态的机器,它的板靠近针筒;
图48表示图46的机器,它的板已移离针筒。
简化到基本的结构并参照附图,一种连接编织管状物的两个边缘、尤其是袜子前部封口的方法包括:事先制造编织管状物的步骤,从其弹性卷边开始,一直到其敞开的前部结束,它是采用单筒圆形机来做到的;上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升起预定数量的最后形成接缝的第一个半行(X)的针(3),直到相应的接缝(8)到达宜于紧接着的移开的水平时为止;
升起预定数量的最后形成接缝的第二个半行(Y)的针(30),直到相应的接缝(80)到达稍高于沉降器(6)的突出部(60)上方时为止;
用相应的传送装置移开上述第一个半行(X)的升起的接缝(8),降下相应的针(3);
传送移开的接缝(8),使之绕径向轴(a-a)针(3,30)的圆筒(1)翻转180°,从而使每个翻转后的接缝与上述第二个半行(Y)的相应的针(30)相配合;
升起与上述第二个半行(Y)的接缝(80)在一起的针(30),从而通过从相关的传送装置上释放开第一个半行(X)的接缝(8)而使它装载在针(30)上;
降下第二个半行(Y)的针(30),机器的沉降器(6)打开,从而移动第一和第二半行的接缝(8,80),在一个固定位置预置在低于沉降器(6)的凸出部(60)的水平上;
使上述接缝(8)的传送装置通过绕上述轴(a-a)在与前述方向的相反方向翻转180°而返回到相应的初始位置;
通过绕筒(1)的轴相对于筒转动180°,将上述传送装置放置成与第二个半行(Y)的针(30)相一致;
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30),沉降器(6)关闭,这样第一和第二半行的相应的成对的接缝(8,80)的就由上述沉降器(6)固定在相对于相关的针(30)的杆的一个预定的位置上;
进一步升起第二个半行(Y)的针(30),沉降器(6)打开,直到该对接缝(8,80)到达移开和传送第一个半行(X)的接缝(8)的上述装置的工作水平时为止,这样使该对接缝(8,80)将可由上述装置移开;
降低第二个半行(Y)的针(30),从而允许上述传送装置移开该对接缝(8,80),并使该物品从第二个半行的针(30)上完全分离开;
传送从编织机上释放开的物品,接缝(8,80)是固定的,通过绕垂直轴(b-b)转动一个预定的角度范围,从而使它定位在离缝合径(R)的针筒有一预设距离的地方;
通过使相关的移开和传送装置在相对于将要缝合物品的半行(X,Y)的向心方向上的移动,将传送的物品的接缝(8,80)放置成隔开恒定的角度距离和圆周距离,这些距离是按所要求的用钩钩住的精度来设立的;
缝合由移开和传送装置放置并固定的相应成对的接缝(8,80),采用缝线(F)形成链状,构成一个或多个链状封闭的结点;
切断缝合线(F)
释放第一和第二个半行已缝合的成对的接缝(8,80),卸下已制成物品。
按照本发明,在物品从编织台(T)传送到缝合台(R)结束时,最好将上述接缝(8,80)的移开装置置于使它们可由相应的驱动装置移动的水平上,从而将接缝(8,80)放置在要求的位置并在缝合操作后释放它们。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链式封闭结形成后及在最终产品释放前最好将缝合线(F)的线头插入物品内部。
参见附图47和48,在物品的编织完成时,最好将板(41)从机器的编织头上移开。
按照本发明,参照附图2D和2E,在物品从编织台(T)传送到缝合台(R)的步骤中,最好切断对物品的吸力,编织时在针筒内操作,并将相应的吸管(100)升到一个预定的水平,从而保护物品并防止它与机器构件、如沉降器(6)贴合在一起。
按照本发明,在缝合期间,即在物品的钩挂结形成期间,最好内与物品同轴的相应的吸管(92)产生向下的气动吸力,从而使它在上述缝合期间可以拉紧。
另外,在缝合步骤中,将针(9)插入将要合在一起单独的成对的接缝(8,80)中,插入方向与两个接缝(8,80)的公共轴的方向成一角度。这样,放置与针(9)合作的编织器(14)和链状导向器(10)来形成钩住的接缝和链状封闭结就容易多了。
另外,缝合线(F)最好采用与编织线同样的没有断头的线,但是缝合线亦可由一个卷轴供给而不是由编织用的线供给。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并参见附图6B和6C,物品边缘的缝合是由钩挂柱(91)的半圆形前端的装置在同样的接缝结合之前将接缝(8,80)装在上面在接缝(8,80)移开时进行操作的,因此为形成钩挂所进行的操作确保了它具有和采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同样质量的结果。在这一步中,最好升起吸管(92),从而确保在缝合期间拉紧物品,这样允许同样的物品保持最合适的姿态,并可防止接缝(8,80)由于偶然情况而从柱(91)的前部松脱。在钩挂完成时,降下管(92)以卸下成品。
另外请参照图33A-33H,按照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替换实施例,在第一个半行(Y)传送以后及物品从编织台传送到缝合台之前将第一个半行(X)的接缝(8)插入第二个半行(Y)的接缝(80),更特殊的情况是,在接缝(8)由第二个半行的针(30)捕获后,进行下面的工作:
从相应的传送装置上放开接缝(8);
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30),使第一个半行的每个接缝(8)都将置于相应针(30)上的固定位置,上述第二个半行的每个接缝(80)都将由上述传送装置放置在卸载位置,亦即在相关的针(30)的打开的钩爪的自由端的下方;
撤回上述传送装置;
降下第二个半行的针(30),同时沉降器(6)打开,一直降到接缝成形的水平上,这样将第一个半行的每个接缝插入从相应的针(30)卸下的第二个半行的相应的接缝(80)中;
通过使移开和传送第一个半行接缝的装置沿筒(1)的轴(a-a)在与前面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翻转180°而回到其相应的初始位置;
通过沿筒(1)的轴相对于筒(1)翻转180°,将上述传送装置放置在第二个半行(Y)的接缝(30)相一致的地方;
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30),沉降器(30)关闭,这样第一个半行的相应的接缝(8)将由沉降器(6)保持在相对于针杆的一个预定的位置;
进一步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30),沉降器(6)打开,直到所有相应的接缝(8)达到上述移开和传送装置的工作水平线并且由同样的装置捕获住为止;
降下第二个半行的针(30),从而使物品从针(30)上释放开。
在物品的编织完成时,最好将板从机器的编织头上移开。
就与实施上述方法的有关装置而言,它包括:
凸轮装置(31,32),用以操作接缝(8,80)的第一和第二个半行的预定数量的针(3,30)的上升和下降;当编织凸轮处于不工作的状态下,上述凸轮就处于工作状态,反之亦然;
移开上述第一个半行(X)并使它们沿针(3,30)筒(1)的径向轴(a-a)翻转180°的装置,对每个接缝(8)来说都具有一对销针,并至少有一相应的开口和关闭销栓(20),它们都可滑动地罩在半圆部分(4)的径向槽内,上述部分(4)装成可转动的,从而可在绕针(3,30)筒(1)的径向轴线(a-a)的两个方向上进行180°的角度移动,筒上覆盖着制造物品的机器的沉降器(6),沉降器由水平的帽状部分(5)支撑,帽状部分(5)再固定到水平臂(51)上,该水平臂可绕着垂直轴(b-b)转动并可在下述两个位置之间垂直摆动:一个位置是下方位置,在此位置帽状部分(5)啮合在机器的编织头上和缝合台装置上,另一个是上方位置,在该位置帽状部分(5)脱开啮合,从而允许从一个工作台传送到另一个工作台。上述帽状部分(5)还能够在物品前部的缝合期间在与筒(1)的轴正交的平面内转动,该转动是由带齿的传送带(50)和齿轮(65,66)或连接到相应驱动物体(56)上的类似装置进行的。帽状部分(5)还有一个能与传送装置啮合或脱离啮合的构件,这就使得在缝合操作期间将要结合的接缝(8,80)可相对于缝合装置作合适的移动;
凸轮装置(7),用于操作半圆部分(4)绕筒(1)的径向轴(a-a)作双向的180°的翻转;
凸轮装置(201),用以将上述销针(2)和相应的销栓(20)移到物品编织台(T);
用于操作上述臂(51)水平转动的装置,它是通过一个气动作动筒(67)来操作的,作动筒杆的自由端连接到牢固地固定到下部基础的立柱(52)的一个臂(68)上,从而支撑臂(51);立柱(52)由具有轴(b-b)的作动筒杆组成,在将物品从编织台(T)传送到缝合台(R)上时使臂(51)绕上述立柱轴(b-b)双向转动,并且可在帽状部分(5)啮合或脱离啮合在机器的编织头或缝合台(R)的工作状置上时沿上述同样的轴(b-b)作垂直传动;
使上述帽状部分(5)在物品缝合的起始阶段全部地转动到针(3,30)的筒(1)上的装置,它具有一个固定到帽状部分(5)上的铰轴(53),并在两个位置之间成角度地摆动,一个是帽状部分(5)啮合到固定在筒(1)上的元件(73)上的位置,另一个是帽状部分(5)啮合在机器的静止的板(200)上从而使它停在一个预定角度的位置上的位置;
使机器的沉降器罩(11)保持在一个固定的预先确定的角度位置的装置,它具有一个能绕固定到支座上的铰轴(11)自由摆动的凸轮(110),支座相对于针筒(1)的角度位置可以改变并被安装机器的固定部件(200)上,上述凸轮(110)具有两个沿圆的相应圆弧延伸的曲线槽(112),每个槽(112)都能为固定到沉降器罩(11)上的相应的销钉(113)构成一个导向元件。在它插入的初始阶段,靠近铰轴(53)的销钉(113)位于相应的槽(112)内,即与凸轮(110)啮合。随着固定到筒(1)上的帽状部分(5)的转动,铰轴(53)跑到凸轮(110)的一侧并使之转动。这就使已与凸轮(110)啮合的销钉(113)脱离啮合,并使另一根销钉(113)插入另一个槽(112)。帽状部分(5)进一步反转使铰轴(53)反转凸轮(10),因此允许第一个销钉(113)插入相关的槽(112)内,并因此在凸轮(110)设定为运动之前处于回复状态。这样,在帽状部分(5)转动期间,至少一根销钉(113)能与凸轮(110)产生啮合,沉降器罩(11)总是与支座10连在一起,即连到机器的固定的部分上;
凸轮装置(59),用以在物品前部进行缝合之前驱动上述销针(2)和相关的销柱(20);
凸轮装置(58),用以在释放成品的步骤时打开销柱(20);
封口缝合机(130),由它通过缝合成对的相应的接缝(8,80)来形成钩柱,上述封口缝合机放置在离物品编织筒(1)的一个预定距离上、即缝合台的预定位置上;
用以最终切断缝合线(F)及固定供给轴送来的线(F)端部的装置(95,96,97)。
按照本发明并参见附图1A-1D,翻转上述部分(4)的凸轮(7)是由相应的气动作动筒(70)作动的,作动筒(70)由支承帽状部分(5)的臂(51)支撑。连接到每个作动筒(70)的连杆上的是一根相应的杆(71),它具有反作用弹簧(72),其自由端固定凸轮(7),滑块(73)用于制导连到上述凸轮(7)上的第二根杆(74),并与上述杆(71)合作构成导向支撑。
另外参照图3B,上述凸轮(7)由固定到机器的固定部件(200)上的相应的气动作动筒(40)来作动的。
按照本发明,上述凸轮(7)最好具有螺旋形外形。
此外,上述部分(4)上装有两个辊子,它们随意地安置在部分(4)对称轴(d-d)的一侧的相应的水平轴(42)上,从而使翻转部分(4)的上述凸轮(7)具有更有效的形状。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替换实施例,为了使帽状部分(5)在物品前部封闭时能转动,安装了一根具有垂直轴线的驱动轴,这在附图上未清楚示出,上述轴的运动是由编织机的主驱动装置导出的,它的驱动的上端装有一个链轮,该链轮倾向于与牢固连到帽状部分(5)上的内啮合齿轮(66)啮合,这样将允许帽状部分(5)在编织台上与筒(1)同相转动。
上述帽状部分(5)最好用具有三个轴承装置或V形导向器(57)支撑的成形辊轴的臂(51)来支撑,它们平行于帽状部分(5)并与之同轴,放置在帽状部分的上方并用若干柱状体(55)隔开合适的距离。
每个上述销针(2)最好都具有两个根部(21),它们从销针的每侧凸出并垂直偏置,从而使它在部分(4)的相关的槽内作往返移动,在编织台(T)上该移动由相应的驱动凸轮(201)进行的,在缝合台(R)上由凸轮(58)和(59)带动的。
此外,每个上述销柱(20)最好都具有两个根部(22),它们从每侧凸出并垂直偏置,从而允许相应的销针(2)在封闭时在打开的方向上运动,在固定时释放将连在一起的接缝(8,80)。
另外,上述根部(21,22)的高度和宽度最好按照相应驱动凸轮的有效外形来进行选择。
由于上述根部(21,22)的存在,可以控制销针(2)和相应的销柱(20)两个方向上的纵向移动,这些移动发生在第一个半行(X)的接缝(8)移开传送到第二个半行(Y)的针(30)上的步骤中,将物品从编织台(T)传送到缝合台(R)、预置缝合接缝(8,80)及成品的释放等步骤中。
按照本发明,上述销针(2)具有锲形的头部从而使它们易于捕获和释放接缝(8,80)。
另外,上述销针(2)的顶尖部最好具有相对于其滑动方向的侧向内弯,从向能使它们插入相应的针(3,30)的纵向空腔内,因此能捕获第一和第二个半行(X,Y)的接缝(8,80)。
另外,每个销柱(20)顶部的外表面最好邻近或贴近相应销针(2)的内表面。
同样,每个销柱(20)都具有一个横附件(27)它为相应销(2)的顶部形成一导向元件,并能与相应销针(2)的槽(28)合作在封闭状态时为相应的接缝(8,80)确定一个位子(29)。
这样,可以肯定,每组销针和销柱都具有符合要求的刚度。
按照本发明,上述缝合器(130)包括下述用于支撑的构架:用以支撑缝合针(9)的针杆(90),杆(90)具有盖于滑道的针(9)座,该滑道通常由置于杆的一个槽内的弹簧的作用使之处于打开位置;它的行程可由弹簧(18)来调节,上述滑道(24)具有根部(34),它与相应的凸轮(25)啮合,在钩挂的链式接缝形成时关闭滑道;
一根杆(26),在其自由端装有一个编织器(14),在钩挂缝成形期间它与针(9)合作;
一根用于移动编织器杆(26)的触臂(15),它是由固定到曲柄轴(17)上的凸轮(16)操作的,上述轴(17)与针杆(90)垂直,并通过一个连杆(23)连接,从而构成一个曲柄式驱动器,也就是说,采用曲柄连杆式机构在钩挂期间移动杆(90)。这样配置特别能使缝合物品的装置的零件排列紧凑、结构简单可靠。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并参见附图39A,切断缝合线(F)的装置(95)放置在靠近缝合针(9)的工作区域内,相对于钩挂线的缝合器(130)的同侧。
另外,参见附图34C,上述切断装置(95)放置在相对于钩挂线的缝合器(130)的相对侧。
参见附图34B,最好还具有将缝合线(F)的线头插入物品内部的装置,这是在上述钩挂的封闭结形成后用一个具有滑道(94)的针(93)的装置做到的,该装置放在封闭结的前方,它能夹起上述线(F),通过一个传递运动将线深深地插入物品内并使之留在其中。在插入过程的末端,由于滑道(94)打开针(93)撤回,线(F)自然地从针(93)脱出。
另外,参见附图38A,一根具有滑道(99)的针(98)位于上述封闭结的缝合针(9)的相对侧。由于针(98)回撤在相应的滑道(99)关闭时线(F)自然地从针(98)上分出。
在缝合步骤中,最好采用位于缝合装置下方并连到物品制造机的吸气机上的吸管(92)使物品的接缝弹性拉紧。同样的吸管(92)也可以用于将成品送到相应的堆放仓库中。
按照本发明,可以采用具有同样或附加数量的针的针(2,30)筒(1)来实施上述方法。
特别参照附图43,部分(4)绕(a-a)轴的转动使两行径向相对的筒(1)的针穿过,这样,第一个半行移开的接缝将在数量上等于筒(1)的针(3,30)的数量减2再被2除,这就得出传送到第二个半行上的那样多的针(30)数。然而在钩挂完成时,第二个半行的端部的两针(30)的接缝(80)在第一个半行的接缝(8)的传送程序中被排除,这两个接缝也同样被缝合了。
参见附图44,部分(4)绕(a-a)轴的转动在两个径向相对的成对的筒(1)的针(3,30)之间穿过,这样传送接缝的数量将等于针(3,30)总数的一半。
参见附图45,在针(3,30)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部分(4)绕(a-a)轴的转动与第二个半行的针(30)及位于相应半行端部的针(3,30)的中心线相一致而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将被传送的接缝的数量等于总的针数减1并被2除,第二个半行的针(30)的数量等于第一个半行针(3)数加1。
为了在不改变固定编织线的装置的操作能力的情况下将板(37)从机器的编织头上移开,最好在连到板(41)的立柱(45)上的支架(43)上装上机器的导线装置(47,48),用棘爪(46)来进行连接和脱开。这样,通过升起柱(45)也使导线装置(47,48)升起,因此使装置起动,移动并传送接缝(8,80)。
参照本发明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假设针(3,30)的配置如图44所示,上述装置的工作情况如下:
在物品的编织完成并且第一个半行(X)针(3)的接缝(8)传送到第二个半行(Y)的针(30)上时,驱动针(30)的凸轮(32)工作,将针(30)下降到沉降器(6)的凸出部下方的一水平线上,同时相应的成对的接缝(8,80)置于其夹持状态。此后,部分(4)通过朝与确定的第一个半行接缝(8)传送方向相反方向的翻转而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然后筒(1)相对于部分(4)转动180°,使部分(4)完全与第二个半行的针(30)相一致。在这一点上,凸轮(31)工作,升起针(30),同时沉降器(6)关闭,直到相应的接缝(8,80)由沉降器(6)夹持在相应针(30)杆的预定位置上时上为止,亦即夹持在用传送它们的同样的销针来进行下一步移动的位置为止。此后针(30)升起,同时沉降器(6)打开,一直上升到将接缝(8,80)上移到上述销针(2)的水平线上,在这一点上,前进到相关的销柱(20)关闭从而捕获接缝(8,80)。然后针(30)向下移动,从而使该对接缝(8,80)由销部(2)夹持,物品从针(3,30)上释放开。然后帽状部分与部分(4)由筒(52)一起升起,同时物品由销针(2)夹持住。此时吸管(100)升起。然后起动作动筒(67),使立柱(52)绕(b-b)轴转动,并使帽状部分(5)转动,帽状部分(5)由臂(51)支撑,而臂(51)是牢固地连接到同样的立柱(52)上的。在这个转动的末端,帽状部分(5)被移到与缝合台(R)相一致、向下移到宜于允许凸轮(59)介入以移动关闭状态下的销针(2)和相关的销柱(20)的水平线上。然后销针(2)朝中心方向前进,直到使将要连接在一起的接缝(8,80)成角度地等距离地放置时为止,在任何两个相邻的成对的接缝(8,80)之间的距离等于缝合棱道的长度,该缝合梭道是按照所要求的钩挂精细度选择的。于是已放置好的将要结合在一起的接缝已为缝合操作做好了准备,缝合工作由装有线(F)的针(9)与链式导向器(10)和编织机(14)共同合作来完成的。在缝合期间,帽状部分(5)由啮合到带齿的帽状部分(66)上的传动机构驱动而旋转。一个梭道接一个梭道,针(9)插入一对相应的接缝(8,80)中,因此形成平纹的链式钩挂的接缝。在最后的缝合接缝进行以后,针(9)与编织器(14)及链式导向器(10)合作产生两个或多个封闭结。然后线(F)由针(93)捕获,此时针(93)的滑道打开,在滑道关闭后,同样的针(93)向物品内部前进,最后线(F)被切断。这样,钩挂线(F)的端部由针(93)的进一步向前推进而插入物品内。抽回针(93)、同时滑道(94)打开,使上述线(F)的端部立即离开针的滑道。而这时的线,一旦从针(93)上抽出,将物品接缝夹持住而不能脱出了。在这个阶段完成时,凸轮(58)作用在部分(4)的销针(2)上,使它们离开已缝合的相关的接缝(8,80),因此允许通过管(92)使成品从其右侧卸下,即使它们处于备用状态。
实际上,所有的结构细节如形状、尺寸、元件配置,所用有关材料的特性等都可进行等效变化,这些变化均未超出所介绍的解决方案的概念的范围,因此,仍然属于授与工业发明的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将一编织管状物两端,尤其是袜前部的缝,连接在一起的操作方法,包括从弹性卷边开始到敞开的前部结束的编织管状物的步骤,上述步骤采用圆形机进行,将最后形成的第一个半行的接缝传送到第二个半行接缝的编织针上,通过绕针筒的径向轴(α-α)翻转180°,将使第二个半行的针上的成对接缝置于夹持状态,接着还包括下列步骤:
降低第二个半行(Y)的针(30),同时机器的沉降器(6)打开,从而使预先放置于夹持状态的接缝(8,80)移到沉降器(6)凸出部分(60)的下方;
通过绕上述(α-α)轴沿上述翻转方向相反方向翻转180°,使传送第一个半行的接缝(8)到第二个半行的针(30)上的装置移回到相应的初始位置;
通过相对于筒(1)绕筒(1)的轴转动180°,使上述传送装置放置成与第二个半行(Y)的针(30)一致;
升起第二个半行(Y)的针(30),同时沉降器(6)关闭,从而使相应的成对的接缝(8,80)由沉降器夹持在相对于相应针(30)的杆的预定位置;
进一步升起第二个半行(Y)上的针(30),同时沉降器打开,一直升到使成对的接缝(8,80)到达上述传送第一个半行(X)的接缝(8)的装置的工作水平线上,从而使上述成对的接缝(8,80)将被上述传送装置捕获;
降低第二个半行(Y)的针(30),从而允许上述传送装置移开所有的成对的接缝(8,80),因此使该物品完全从第二个半行的针(30)上释放开;
传送已释放的成对接缝的物品80,通过绕一垂直轴(b-b)转动一个预定角度值,使它置于离缝合台(R)的针筒(1)具有一预定距离的位置上;
通过驱动相关的移动和传送装置,使之向相对于将被缝合的物品的半行(X、Y)的向心方向移动,将已传送的成对的接缝(8,80)沿圆弧放置成按所要求的钩挂精度而预设的相隔不变的角度;
用缝合线(9)来缝合由相应移开和传送装置放置和夹持的相应的成对的接缝(8,80),从而形成一个链、并构成一个或多个链或封闭结;
切断缝合线(F);
释放第一和第二个半行的已缝合的成对的接缝(8,80),并卸下成品。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品从编织台(T)传到缝合台(R)是由绕预定角度的针筒(1)的轴的转动来传送的。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钩挂封闭结形成后、成品卸下前,将缝合线(F)的端部插入物品内。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物品编结完成后,将板(41)从机器的编织头上移开,在将物品从编织台(T)传送到缝合台(R)的步骤中,它包括中断编织时在针筒(1)上进行的拉吸,并将相应的吸管(100)升到一预定的水平线上。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缝合物品期间,在成对的接缝(8,80)由相应的移动和传送装置固定的情况下,在物品区域内加上完全抽吸从而使它可弹性展开。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步骤中,包括将针(9)插入将被连接在一起的单独成对的接缝(8,80)中,插入方向为与两个接缝(8,80)公共轴成一角度的方向。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缝合成(F)与没有由断的物品编结所用的线相同。
8、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缝合线(F)不是用编织线,而是一相关的卷轴供给的。
9、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缝合步骤进行时,一对将被连在一起的接缝(8,80)由安装在一半圆形前部的相应的缝合柱(91)支撑。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个半行的接缝(8)由第二个半行的针(30)截获后,进行下列操作步骤:
从相应的传送装置上释放接缝(8);
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30),从而使每个第一半行的接缝(8)将处于相应针(30)颈部的夹持位置,每个第二个半行的接缝(80)将由上述传送装置安置成卸载位置,即相应针(30)的打开的掣挡器自由端的下方;
撤回上述传送装置;
降低第二个半行的针(30),同时沉降器打开,一直降到接缝成形的水平线上,从而使每个第一个半行的接缝(8)插入已从相应的针(30)上部下的第二个半行的相应接缝(80)中;
通过使上述移动和传送第一个半行的接缝的装置绕筒(1)的轴(a-a)沿与上次方向相反的方向翻转180°,而使它返回到相应的初始位置;
通过使上述传送装置绕筒(1)的轴相对于筒(1)翻转180°,使它与第二个半行(Y)的针(30)相一致;
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30),同时沉降器(6)关闭,从而使第一个半行的接缝(8)由沉降器(6)夹持在相应杆的预定位置;
进一步升起第二个半行的针(30),同时沉降器(6)打开,一直升到使所有相应的接缝(8)达到上述移动和传送装置的工作水平线并由这些装置捕获时为止;
降低第二个半行的针(30),使物品从针(30)上释放开。
11、连接管状物、特别是袜子前部的两边缘的装置包括:
凸轮装置(31,32),用于升起并相应降低接缝(8,80)的第一和第二半行预定数量的针(3,30),该装置在编织凸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处于工作状态,反之亦然,
移动上述第一个平行(X)的接缝(8)并使之绕针(3,30)的筒(1)的径向轴(a-a)翻转180°的装置,它对每个接缝(8)来说具有一对销针(2),至少一个相应的开口和相应的封闭销柱(20),它们都可滑动地罩在相应的半圆部分(4)的径向槽内,上述部分(4)安装成可转动地,使它可绕针(3,30)的筒(1)的径向轴(a-a)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角度运动,上面覆盖制造物品的沉降器(6)的圆筒由水平的帽状部分(5)支撑,该帽状部分再固定到可绕垂向轴(b-b)转动并在两个位置之间垂直摆动的水平臂(51)上,一个位置是下部位置(A),此时将帽状部分(5)啮合在机器的编结头上和钩挂台(R)的装置上,一个位置是上部位置,即使帽状部分脱离啮合从而将它从一个工作台传送到另一个工作台,上述工作台还能在与筒(1)的轴正交的平面内转动,在缝合袜子前部时,采用由带齿的带子(50)和齿轮(65,66)构成的传送装置或类似的装置,与相应的驱动构件(56)相配合,使将要连结的接缝(8,80)在缝合期间作相对于相应缝合装置的运动;
凸轮装置(7),用于操作半圆形部分(4)绕筒(1)的径向轴作双向的180°的翻转;
凸轮(201),用于移动物品编织台(T)上的上述销针(2)和相应的销挂(20),
用于操作上述臂(51)通过一气动作动筒(67)使之水平转动的装置,作动筒(67)的杆的自由端连接到固定支撑臂(51)的立柱(52)的下部基础上的一个臂上,立柱(52)包括具有轴(b-b)的筒杆,在物品从编织台(T)转送到缝合台(R)时,它使臂(51)可绕立柱(52)的轴(b-b)在两个方向转动,在帽状部分(5)与机器的编织头或与缝合台(R)的工作装置啮合或脱离啮合时,使臂(51)沿上述(b-b)轴作垂直传动;
在物品缝合的起始阶段,使上述帽状部分(5)完全转到针(3,30)的筒(1)上的装置,它具有固定到帽状部分(5)上并在两个位置之间呈角度地摆动的铰轴(53),一个位置是使帽状部分(5)配合到固定到筒(1)上的元件(73)上的位置,另一个是使帽状部分(5)配合到机器的静止板(200)上从而使它在一个预定的角度位置上停止的位置;
将机器的沉降器罩(11)保持在一个固定的预定角度位置的装置,它具有一个凸轮(110),该凸轮能绕固定到支撑件(109)上的铰轴(11)自由摆动,支撑件(109)相对于斜筒(1)的角度位置能够改变,并且安装在机器的固定部分(200)上,上述凸轮(110)具有两个沿两个相应圆弧延伸的曲线槽(112),每个上述槽(112)都能为固定到沉降器罩(11)上的销钉(113)。构成一个导向构件;还具有一个在物品前部钩挂之前驱动上述销针(2)和相关的销柱(20)的凸轮装置(59);
凸轮装置(58),用以操作销柱(20)使之在释成品的步骤时打开;
用于使成对的相应的接缝(8,80)形成钩挂连接的编结缝合器(130),上述编织缝合器放置在离物品编织筒(1)有一预定距离的地方,亦即缝合台(R)的预定位置上。
最终切断缝合线(F)并固定由供线轴供给的线(F)端部的装置(95,96,97)。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翻转上述部分(4)的上述凸轮(7)可由支撑上述帽状部分(5)的臂(51)携带的相应气动作动筒(70)来操作。
13、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轮(7)可由固定到机器的固定部件(200)上的相应气动作动筒(40)来操作。
14、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轮(7)具有一大致为螺旋形的外形。
15、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部分(4)具有两辊子(41),它们空载地安置部分(4)对称轴(d-d)一侧的相应的轴(42)上,它们能感触上述凸轮(7)使部分(4)翻转。
16、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封闭物品前部的步骤时转动上述帽状部分(5)的垂直驱动构件,上述轴从编织机的主传动中产生它本身的转动,上述之传动是由它的上端部啮合到同样的传动装置(65,66)的驱动装置上而产生的。
17、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帽状部分(5)是由臂(51)通过若干轴承或V形辊子(54)支撑的,V形辊子支撑一个圆形的导向器(57),该导向器与帽状部分(5)平行并同轴,并置于帽状部分上方的合适的间隔距离上。
18、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销针(2)具有两个根部(21),它们从相对侧凸出,并纵向相互偏置,从而使它可通过一个移动编织台(T)和缝合台(R)的相应的凸轮装置在部分(4)的槽内往返传送。
19、按照权利要求11到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根部(22)从相对侧突出并相互纵向偏置,在捕获和释放将结合在一起的接缝(8,80)时操作相应的销针使之关闭和相应地打开。
20、按照权利要求11、18和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根部(21,22)的高度和宽度是按相应驱动凸轮的外形而预先设定的。
21、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销针(2)的头部具有锲形的外形,从而使它易于捕获并相应释放接缝(8,80)。
22、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销针(2)具有相对滑动方向横向向内的顶部弯头,使它能插入相应的针(3,30)的纵向腔内,由此来捕获第一和第二半行(X、Y)的接缝(8,80)。
23、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缝合器包括:
一个支架;
一个支撑物品前部缝合针(9)的针杆(90),针(9)具有复盖的滑道(24),上述杆(90)装有滑道(24)座,通常情况下由安在同一个杆(90)的槽中的弹簧(19)而使它处于打开位置,它的行程可用螺钉(18)调节,上述滑道(24)具有根部(34),它与相应的凸轮(25)啮合,在钩挂链式接缝形成时,凸轮(25)操作使它关闭起来;
编织器固定杆(26),在其自由端固定有编织器(14),该编织器在钩挂缝成形时与针(9)共同合作;
供料臂(15),用以移动移动编织器杆(26)并由固定到一曲轴(17)上的凸轮带动,上述曲轴与针杆(90)相垂直并通过一连接杆(23)连接到针杆上,从而构成一曲柄驱动装置,亦即在缝合操作中移动杆(90)的曲柄杆式机构。
24、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切断缝合线(F)的装置(95)置于靠近钩挂针(9)的尖部的相对于钩挂线的缝合器(130)的同一侧。
25、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切断缝合线(F)的装置(95)放在靠近缝合针(9)的尖顶部的相对于钩挂线的缝合器的相对的一侧。
26、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缝合线插入成品内部的装置,该装置为一复合物,即具有一根放在封闭结前方的滑动针(93),它能移动线(F)的端部通过放置和留下线的方法将线(F)深深地插入物品内。
27、按照权利要求11和2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针(93)位于相对于上述封闭结的缝合针(9)的相对的一侧。
28、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缝合步骤中将物品拉紧的装置,它是通过一个放置在缝合装置下方并连到一个相应的抽气机上的吸管(92)来进行的。
29、按照权利要求11和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销柱(20)的顶尖部与相应销针(2)的内表面是相接触的、即并置的。
30、按照权利要求11,18和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销柱(20)都具有一横向附件(27),它能够为相应的销针(2)构成一导向元件,并与销针(2)的相应凹口(28)合作为处于缝合状态的接缝(8,80)的座(29)定界。
31、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制造物品的机器的导线设备(47,48)安装在一个支架上,该支架可通过一个棘轮(46)连接到相应板(41)的立柱(45)上。
CN94108258A 1993-07-12 1994-07-12 编织管状物品两端边的连结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9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93FI000128A IT1265881B1 (it) 1993-07-12 1993-07-12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eseguire l'unione di due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tessuto a maglia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IT128A/93 1993-07-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88A true CN1106088A (zh) 1995-08-02
CN1062921C CN1062921C (zh) 2001-03-07

Family

ID=11350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082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921C (zh) 1993-07-12 1994-07-12 编织管状物品两端边的连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5487281A (zh)
EP (1) EP0635593B1 (zh)
KR (1) KR0136960B1 (zh)
CN (1) CN1062921C (zh)
AT (1) ATE159305T1 (zh)
BR (1) BR9402682A (zh)
CA (1) CA2127734C (zh)
CZ (1) CZ285739B6 (zh)
DE (1) DE69406206T2 (zh)
ES (1) ES2110207T3 (zh)
IL (1) IL110188A (zh)
IT (1) IT1265881B1 (zh)
RU (1) RU2114226C1 (zh)
SK (1) SK281557B6 (zh)
TR (1) TR27762A (zh)
TW (1) TW333565B (zh)
UA (1) UA41306C2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308B (zh) * 2002-10-21 2010-08-18 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管状针织物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28305B (zh) * 2005-06-23 2012-10-03 金莱迪公司 将圆筒形针织品如袜子绕轴线有角度定向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01259B (zh) * 2006-05-22 2013-01-23 N.T.A.有限公司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CN104652043A (zh) * 2013-11-15 2015-05-27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袜口缝合装置
CN104988665A (zh) * 2015-06-26 2015-10-2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丝袜罗口自动撑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92197A (zh) * 2014-12-15 2016-12-07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袜口缝合方法及结构
CN108532119A (zh) * 2018-04-24 2018-09-1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立体伸缩式袜机转模与检测装置
CN109477261A (zh) * 2016-07-13 2019-03-15 罗纳地股份公司 用于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拾取针织管状制品以及将其传送到适于对制品执行附加操作的单元的拾取设备
CN109972308A (zh) * 2019-04-11 2019-07-0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杆行程调节结构及其缝纫机以及行程调节方法
CN110512359A (zh) * 2019-06-10 2019-11-29 浙江叶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织袜机缝头装置及缝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9746B1 (en) * 1994-04-26 1998-08-05 Sangiacomo S.p.A. Device for handling knitted products manufactured on circular stocking knitting machines
IT1277396B1 (it) * 1995-07-28 1997-11-10 Matec Srl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eseguire l'unione di due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particolarmente
IT1277395B1 (it) * 1995-07-28 1997-11-10 Matec Srl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calze o simili a punta chiusa con una macchina circolare monocilindrica
IT1289504B1 (it) * 1996-12-20 1998-10-15 Lonati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ubolari,del tipo calze o simili,con una macchina circolare monocilindrica
IT1291303B1 (it) * 1997-04-30 1999-01-07 Matec S R L Ora Matec S P 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calzetteria o maglieria con dispositivo per operare il trasferimento o il trasporto di boccole di maglia lavorate
IT1297377B1 (it) * 1997-12-04 1999-09-01 Fabritex Srl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fabbricazione di manufatti tessili tubolari
ITFI980039A1 (it) * 1998-02-20 1999-08-20 Fabritex Srl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unire i lembi di manufatti tessuti a maglia.
IT1304868B1 (it) * 1998-07-07 2001-04-05 Golden Lady Spa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la chiusura della punta di un manufattotubolare su una macchina da maglieria
ATE237708T1 (de) * 2000-01-18 2003-05-15 Golden Lady Sp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schlauchstrickwaren und zum schliessen des zehenteils
JP4025512B2 (ja) * 2000-05-12 2007-12-19 丸善産業株式会社 靴下のつま先縫製方法と装置
IT1314899B1 (it) * 2000-06-27 2003-01-16 Sangiacomo Spa Dispositivo di sollevamento del manufatto a maglia costruito su unamacchina circolare.
ITFI20010038A1 (it) * 2001-03-08 2002-09-08 Metalworking And Finance Group Dispositivo per il preliev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da una macchina da maglieria e per la cucitura della punta
ITFI20010143A1 (it) 2001-07-24 2003-01-24 Fabritex Srl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manipolare o movimentare le maglie di un manufatto tessile
JP2004033443A (ja) * 2002-07-02 2004-02-05 Dan:Kk 縫製方法
ITMI20022442A1 (it) * 2002-11-18 2004-05-19 Exacta Srl Macchina rimagliatrice in grado di operare il bloccaggio
TWI448595B (zh) * 2010-04-06 2014-08-11 Da Kong Entpr Co Ltd Sock body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485060A (zh) * 2012-06-08 2014-01-01 浙江伟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五指袜帽子盖自由升降系统
US8443633B1 (en) 2012-09-05 2013-05-21 Da Kong Enterprise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loops from the knitting machine needle
ITFI20130081A1 (it) * 2013-04-12 2014-10-13 Gianni Conti "metodo e macchina per la tessitura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TWI539050B (zh) * 2013-11-15 2016-06-21 Da Kong Entpr Co Ltd Sewing sock machine needle plate
CN105463691B (zh) * 2014-09-02 2018-11-02 台州市佳静衣车有限公司 高速立式羊毛衫缝合机自动转针装置
PT3204544T (pt) * 2014-10-10 2019-04-29 Staeubli Italia S P A Método e máquina para tricotar artigos tricotados tubulares
CN105887317B (zh) * 2015-12-07 2018-05-04 浙江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织袜缝合方法
TWI749282B (zh) * 2018-01-18 2021-12-11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縫合管狀針織物開口端之縫紉機及其編織方法
CN109610097B (zh) * 2018-12-14 2021-07-09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袜子的传送、对接及缝合一体化设备
TWI722404B (zh) * 2019-03-28 2021-03-21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管狀針織物件的縫合剪切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37383B (zh) * 2021-08-16 2023-05-23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袜子的拾取转移缝合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08828A (en) * 1919-07-08 Facilitating mechanical transfer of stitches from the needles of
US472874A (en) * 1892-04-12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knitted fabrics
US2495585A (en) * 1950-01-24 Transfer ring
US1364088A (en) * 1919-10-02 1921-01-04 Hemphill Co Knitting-needle
US1388227A (en) * 1919-12-13 1921-08-23 Louis N D Williams Stitch-doubling device and points therefor
FR793781A (fr) * 1934-09-13 1936-01-31 Hemphill Co Procédé et mécanisme pour effectuer le rebroussage du tricot sur les aiguilles d'un métier à tricoter circulaire
US2696093A (en) * 1950-02-08 1954-12-07 Mellor Bromley & Company Ltd Machine and method of joining rows of loops of knitted fabric, and particularly of closing the toes and heels of full-fashioned stocking blanks
US2948240A (en) * 1959-04-06 1960-08-09 Prestige Inc Looping machine and method
DE1635992A1 (de) * 1968-01-02 1971-07-29 Feinstrumpfwerke Esda Veb Vorrichtung an Einzylinder-Rundstrickmaschinen zum Schliessen der Spitze eines von derselben her gearbeiteten Strumpfes
CH641854A5 (en) * 1979-05-23 1984-03-15 Dietikon Madag Maschinen Und A Hooking-up apparatus
IT1259688B (it) * 1992-10-09 1996-03-25 Conti Florentia Srl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eseguire l'unione di due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tessuto a maglia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308B (zh) * 2002-10-21 2010-08-18 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管状针织物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28305B (zh) * 2005-06-23 2012-10-03 金莱迪公司 将圆筒形针织品如袜子绕轴线有角度定向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01259B (zh) * 2006-05-22 2013-01-23 N.T.A.有限公司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CN104652043B (zh) * 2013-11-15 2017-07-21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袜口缝合装置
CN104652043A (zh) * 2013-11-15 2015-05-27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袜口缝合装置
CN106192197A (zh) * 2014-12-15 2016-12-07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袜口缝合方法及结构
CN106192197B (zh) * 2014-12-15 2017-12-12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袜口缝合方法及结构
CN104988665A (zh) * 2015-06-26 2015-10-2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丝袜罗口自动撑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88665B (zh) * 2015-06-26 2017-08-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丝袜罗口自动撑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77261A (zh) * 2016-07-13 2019-03-15 罗纳地股份公司 用于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拾取针织管状制品以及将其传送到适于对制品执行附加操作的单元的拾取设备
US10895027B2 (en) 2016-07-13 2021-01-19 Lonati S.P.A. Pickup device for picking up a knitted tubular manufacture from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hosiery or the like and for transferring it to a unit adapted to perform additional operations on the manufacture
CN108532119A (zh) * 2018-04-24 2018-09-1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全自动立体伸缩式袜机转模与检测装置
CN109972308A (zh) * 2019-04-11 2019-07-0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杆行程调节结构及其缝纫机以及行程调节方法
CN109972308B (zh) * 2019-04-11 2021-11-02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杆行程调节结构及其缝纫机以及行程调节方法
CN110512359A (zh) * 2019-06-10 2019-11-29 浙江叶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织袜机缝头装置及缝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R27762A (tr) 1995-07-27
JP3786723B2 (ja) 2006-06-14
KR0136960B1 (en) 1998-04-28
SK281557B6 (sk) 2001-05-10
CZ285739B6 (cs) 1999-10-13
UA41306C2 (uk) 2001-09-17
US5487281A (en) 1996-01-30
JPH0770887A (ja) 1995-03-14
BR9402682A (pt) 1995-05-02
DE69406206T2 (de) 1998-05-14
IL110188A (en) 1998-04-05
CN1062921C (zh) 2001-03-07
ITFI930128A1 (it) 1995-01-12
SK83694A3 (en) 1995-12-06
CA2127734A1 (en) 1995-01-13
DE69406206D1 (de) 1997-11-20
TW333565B (en) 1998-06-11
ES2110207T3 (es) 1998-02-01
ATE159305T1 (de) 1997-11-15
CA2127734C (en) 1999-02-16
ITFI930128A0 (it) 1993-07-12
EP0635593B1 (fr) 1997-10-15
IT1265881B1 (it) 1996-12-12
IL110188A0 (en) 1994-10-21
EP0635593A1 (fr) 1995-01-25
CZ166994A3 (en) 1996-01-17
RU2114226C1 (ru) 1998-06-27
RU94026090A (ru) 1996-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21C (zh) 编织管状物品两端边的连结方法和装置
CN1039146C (zh) 缝合针织的筒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233673A (zh) 缝合针织品的边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346C (zh) 向缝纫机供给下线的方法
CN1133764C (zh) 具有可动线圈形成板的横向针织机
CN1384239A (zh) 直接驱动的洗衣机
CN1303272C (zh) 用于将针织管状物品的线圈移动到一操作工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7017A (zh) 刺绣机的送线装置
CN1249790A (zh) 改良的毛绒织物、其生产方法以及带有改良的起绒机件的圆型针织机
CN1561416A (zh) 将圆筒形针织物从其生产机器传输到封闭袜头机构的装置
JP4210163B2 (ja) 編み工程終了時に物品を取り外し且つ移送する装置を備えた、特に靴下類品の爪先部の閉じ処理を自動化するダブルシリンダ式靴下類丸編機及びその方法
CN1494612A (zh) 从针织机上抓取管状针织物品并对前端部进行缝合的设备
CN1389611A (zh) 缠线脚钉扣缝纫机
CN1786313A (zh) 差动送布缝纫机
CN1961110A (zh) 用于搬运诸如短袜等的管状针织制品的机器
CN1776066A (zh) 双针缝纫机的针杆机构
CN1867714A (zh) 具有插肩袖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和具有插肩袖的针织品
CN1630750A (zh) 成圈压片、有成圈压片的横机和使用成圈压片的针织物编织方法
CN1133770C (zh) 锁眼机
CN1494613A (zh) 用于生产管状针织物品并且尤其是用于封闭其前端部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863C (zh) 全旋转梭
CN1492956A (zh) 缝纫机
CN1192493A (zh) 缝纫机的梭芯更换装置
CN1079456C (zh) 用于生产服装的针织机和针织方法及由此生产的服装
CN1818185A (zh) 钉扣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FABRITEX S.R.L. TO: SANGA KOM OPEN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rescia Italy

Applicant after: Sangakaum S.r.l.

Address before: Italy Scandicci

Applicant before: Fabritex S.r.l.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