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9570A - 运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9570A
CN1329570A CN99813933.5A CN99813933A CN1329570A CN 1329570 A CN1329570 A CN 1329570A CN 99813933 A CN99813933 A CN 99813933A CN 1329570 A CN1329570 A CN 1329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supporting plate
air
mentioned
d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139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6170C (zh
Inventor
西泽吉弘
三桥政巳
漥田启一
池田宏一
村上英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40550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740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9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9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61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617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1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co-ordinated in production lines
    • B23Q7/1426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co-ordinated in production lines with work holders not rigidly fixed to the transport devices
    • B23Q7/1447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co-ordinated in production lines with work holders not rigidly fixed to the transport devices using endless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8Transportation, conveyor or haulag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 vehicle or trailer assembly 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7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the articles being treated, e.g. manufactured, repaired, assembled, connected or other operations covered in the subgroups
    • B23P2700/50Other automobile vehicle parts, i.e. manufactured in assembly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Relays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由相互平行的运送托板(P)的第1输送机(C1)和第2输送机(C2)、把托板(P)从第1输送机(C1)的终端移载到第2输送机(C2)起始端的第1移动平台(T1)、把托板(P)从第2输送机(C2)的终端移载到第1输送机(C1)起始端的第2移动平台(T2)构成运送路径(L)。第1、第2输送机(C1、C2),使设在其起始端的主驱动辊(22)与行进方向末尾的托板(P)的侧面相接而驱动托板P,这样,推压在上述末尾托板(P)的前方以接触状态相连的若干个托板(P),使其一起驱动。这样,不必修改托板(P)的驱动装置,就可以任意地变更运送路径(L)的长度。

Description

运送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工件放在托板上,沿着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一边循环一边进行部件组装的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将工件放在托板上,沿着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一边循环一边进行部件组装的运送装置是公知的(见日本特公平4-57555号公报)。上述现有的运送装置,使可载置工件的托板状台车,在沿着四方形运送路径设置的轨道上循环,被驱动源沿轨道驱动循环的环形链,与台车连结、连结解除,使该台车行走。或者由驱动源驱动齿条,使齿条沿轨道以预定距离往复运动,通过使台车与该齿条接合、解除接合,使该台车一步一步地行走,在该期间对载置在台车上的工件,进行部件的组装。
但是,上述装置中,当要变更运送路径长度时,必须变更沿该运送路径设置的上述环形链的长度或上述齿条的长度,其变更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费用。
而且,上述装置中,必须从外部逐一地向台车供给往工件上组装的部件,所以不容易提高作业效率。另外,在进行往工件上组装部件的作业时,为了使工件升降到容易作业的高度,或者为了驱动冲击扳手等的气动工具,需要作业用的空气,从移动的台车外部供给该作业用空气时,存在着空气软管的设置和装卸等的麻烦。
发明内容概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运送装置,该运送装置,将工件放在托板上,沿着构成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一边循环一边进行部件组装,且不必更改托板的驱动装置,就可以任意变更运送路径的长度。
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运送装置,该运送装置,将工件放在托板上,沿着构成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一边循环一边进行部件组装,且可有效地对工件进行部件的组装作业。
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1特征的运送装置,具有运入台和运出台,一边使托板沿着构成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循环,一边在该托板上,往工件上组装部件,其特征在于备有:
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将若干托板以相接状态运送的第1输送机和第2输送机;
把每个托板从第1输送机的终端移载到第2输送机起始端的第1移动平台;
把每个托板从第2输送机的终端移载到第1输送机起始端的第2移动平台;
将上述第1、第2输送机和第1、第2移动平台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构成上述运送路径;在第1、第2移动平台的上面或者附近,配置相互邻接的运入台和运出台;并且,上述第1、第2输送机使托板与被设在固定侧的驱动源驱动旋转的摩擦辊相接,这样驱动该托板。
根据上述构造,将第1输送机、第1移动平台、第2输送机和第2移动平台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构成运送托板的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第1、第2输送机使托板与旋转的摩擦辊相接而驱动该托板,所以,不必对摩擦辊作任何修改,只要变更第1、第2输送机的长度,就可以增减托板的数目,能极容易地变更运送装置的长度。而且,构造简单,成本低,防止振动和噪音,能顺利地驱动托板。另外,由于对托板进行工件等的运入、运出的运入台和运出台,相邻地配置在第1、第2移动平台的上面或附近,所以,运送路径的大部分,作为运送工件等进行部件组装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确保空间和时间,最大限度地抑制空托板送回所需的无用空间和时间。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2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1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把运入台和运出台相互邻接地配置在第1、第2移动平台上或附近,上述运入台用于将工件运入托板,上述运出台用于从托板运出工件。
根据上述构造,把工件运入、运出托板的运入、运出台,相邻地配置在第1、第2移动平台上或附近,所以,运送路径的大部分,作为运送工件进行部件组装的空间,可最大限度地确保空间和时间,可最大限度地抑制空托板送回所需的无用空间和时间。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3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1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把运入台和运出台相互邻接地配置在第1、第2移动平台上或附近,上述运入台用于将部件托盘运入托板,上述运出台用于从托板运出部件托盘。根据上述构造,把部件托盘运入、运出托板的运入台和运出台相互邻接地配置在第1、第2移动平台上或附近,所以,运送路径的大部分,作为运送部件托盘进行部件组装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确保空间和时间,最大限度地抑制空托板送回所需的无用空间和时间。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4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1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第1、第2移动平台备有运送机构,该运送机构把第1、第2输送机中任一方终端的工件,移载到该第1、第2输送机中任一方的起始端。
根据上述构造,用设在移动平台上的运送机构,把第1、第2输送机中任一方终端的工件,移载到第1、第2输送机中任一方的起始端,所以,可顺利地移载托板。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5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4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运送机构的运送面,在比第1、第2输送机上的托板的底面高的位置与比其低的位置之间,可相对于该底面升降。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运送机构的运送面,可在比第1、第2输送机上的托板的底面高的位置与比其低的位置之间升降,所以,可顺利地进行第1、第2移动平台及第1、第2输送机间的托板的移载。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6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4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备有将托板从第1、第2移动平台的终端推出到第1、第2输送机起始端的汽缸。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用汽缸把托板从第1、第2移动平台的终端推出到第1、第2输送机的起始端,所以,可顺利地进行从第1、第2移动平台到第1、第2输送机的托板的移载。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7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1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托板上设有蓄存驱动气动工具的空气的空气罐,在运送路径的至少一个部位,设有向该空气罐供给空气用的空气供给机构。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用设在托板上的空气罐所蓄存的空气,驱动气动工具,所以,与从托板外部供给空气时相比,不仅简化空气软管的设置,而且气动工具的操作性也好。而且,托板在运送路径上循环期间,可向空气罐供给空气,所以,对空气罐的空气供给很容易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第8特征的运送装置,具有运入台和运出台,一边使托板沿着构成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循环,一边在该托板上,往工件上组装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板备有支承部件的部件支承部、用于连接安装工件的气动工具的气动工具连接部、和为了将部件组装到工件上而蓄存空气的空气罐,在运送路径的至少一个部位,设有向空气罐充填空气用的空气供给机构。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支承部件(该部件往工件上组装)的部件支承部设在托板上,所以,不必从外部将部件逐次地供给到在运送路径上移动的托板上,提高作业性。而且,不必从外部向在运送路径上移动的托板逐次地供给空气,用设在托板上的空气罐所蓄存的空气,进行部件的组装,所以,可简化空气软管的设置。另外,托板在运送路径上循环期间,可向空气罐供给空气,所以,对空气罐的空气供给容易进行。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第9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8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用与上述空气罐连接着的汽缸,使支承在工件支承具上的工件升降,上述工件支承具设在托板上。
根据上述构造,支承在工件支承具上的工件,可被汽缸升降,所以,将工件支承在适合于作业的位置,可有效地进行部件的组装作业。而且,不必从外部向在运送路径上移动的托板逐次地供给空气,用设在托板上的空气罐驱动汽缸,所以,对于汽缸的空气软管的设置简单化。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第10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8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用于把部件组装到工件上的气动工具,与上述空气罐连接。
根据上述构造,不必从外部向在运送路径上移动的托板逐次地供给空气,用设在托板上的空气罐驱动气动工具,所以,不仅对于气动工具的软管的设置简单化,而且气动工具的操作性也好。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第11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8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可以将设在托板上的工件支承具,升降到适合于作业的高度。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可将设在托板上的工件支承具,升降到适合于作业的高度,所以,将工件支承在适合于作业的位置,可有效地进行部件的组装作业。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12特征的运送装置,是在上述第1特征的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构成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的内侧,设置作业者可移动的作业空间,借助该作业空间,作业者可接近托板。
根据上述构造,作业者通过设在运送路径内侧的作业空间,可接近任意的托板,所以,可提高作业性。
附图简单说明
图1~图8B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9和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图1是表示组装汽车门的副作业线平面图。
图2是图1的2-2线断面图。
图3是图1的3-3线视图。
图4是图1的4-4线断面图。
图5是图1的5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6方向视图。
图7是图5的7方向视图。
图8A、图8B是移动平台作用的说明图。
图9是与图5对应的图。
图10是图9的10方向视图。
图11是表示组装后部门、后车门、前部门及机罩的4个副作业线的组合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运送装置,用于设在组装汽车的主作业线侧部的副作业线,从在主作业线上运行的汽车车身上卸下的工件,是左右后部门DL、DR,把该左右后部门DL、DR放在托板P上,使其在闭合的运送路径L上循环,同时,由站在该托板P上的工作人员进行部件的组装。部件组装完了后的左右后部门门DL、DR,返回到主作业线,再被安装到汽车车身上。
运送装置的运送路径L,由相互平行的第1输送机C1及第2输送机C2、从第1输送机C1的终端延伸到第2输送机C2起始端的第1移动平台T1、从第2输送机C2的终端延伸到第1输送机C1起始端的第2移动平台T2构成,其整体呈矩形,长边是沿着第1、第2输送机C1、C2的运送方向,短边是沿着第1、第2移动平台T1、T2的运送方向。
在第1输送机C1的侧部,相邻地配置着工件运入台S1和工件运出台S2。在工件运入台S1上,暂时存放着由图未示的台车从主作业线运送来的门DL、DR,左右一对门DL、DR从这里由移载装置B1依次移载到运送装置的各托板P上。在工件运入台S1,接受了左右一对门DL、DR的托板P,从第1输送机C1的终端到第1移动平台T1、第2输送机C2、第2移动平台T2、再到第1输送机C1地循环,在该期间组装部件,部件组装结束后的门DL、DR到达了工件运出台S2时,由移载装置B2从托板P上排出。这些门DL、DR分别在台车上放置若干个,返回主作业线。
下面,参照图5至图7说明托板P的构造。
托板P备有四方形的基板11,在其下面设有四个车轮12…。第1输送机C1和第2输送机C2,分别备有一对轨道13、13,上述四个车轮12…在这些轨道13、13上被导引。在托板P的左右一侧的2个车轮12、12的附近,分别设有一对导辊14、14,这些导辊14、14沿着任一方轨道13的两侧面滚动,这样,可防止车轮12、12从轨道13、13上脱落。
在托板P的上面,立设着2个门支承具15、16,该2个门支承具15、16构成本发明的工件支承具。支承臂152设在任一方门支承具15上,并由汽缸151驱动升降,左侧的门DL以立起的姿势支承在该支承臂152上。支承臂162设在另一方门支承具16上,并由汽缸161驱动升降,右侧的门DR以立起的姿势支承在该支承臂162上。另外,在托板P的左右一侧,设有向横方向伸出的托盘支承台17,该托盘支承台17构成本发明的部件支承部。多层的部件托盘18可载置在上述托盘支承台17上,在该多层部件托盘18上,预先放置着往门DL、DR(该门DL、DR放在托板P上)上组装的部件p1~p5(窗玻璃、内板、小物件等)。
在托板P上,设有充填了空气的空气罐19,从该气罐19供给驱动上述汽缸151、161的空气,以及供给驱动冲击扳手等气动工具T(该气动工具T用于进行在托板P上的部件p1~p5的组装)的空气。即,从空气罐19延伸的配管L1,与左门DL用的门支承具15的汽缸151、以及设在其附近的气动工具连接部39连接,在气动工具连接部39上,通过空气软管40连接着可装卸的气动工具T。同样地,从空气罐19延伸的配管L2,与右门DR用的门支承具16的汽缸161、以及设在其附近的气动工具连接部41连接,在气动工具连接部41上,通过空气软管42连接着可装卸的气动工具T。
在托板P的托盘支承台17上,设有从外部向空气罐19补给空气用的接头20和配管L3
下面,参照图1、图2和图4,说明第1输送机C1和第2输送机C2的构造。第1、第2输送机C1、C2相对于运送装置的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其构造相同,所以,以第1输送机C1的构造为代表说明。
第1输送机C1备有左右一对轨道13、13,该轨道13、13用于导引托板P的四个车轮12…。该轨道13、13的两端伸到第1、第2移动平台T1、T2的内部。在第1输送机C1的起始端侧,设有左右一对运入驱动辊21、21和左右一对主驱动辊22、22。在第1输送机C1的终端侧,设有左右一对制动辊23、23和左右一对运出驱动辊24、24。构成本发明的摩擦辊的上述各辊21、21、22、22、23、23、24、24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由分别设在其下部的马达25…驱动,与托板P的左右长边相接,产生驱动力或者制动力。使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辊21、21、22、22、23、23、24、24与托板P相接,使托板P移动,所以,第1、第2输送机C1、C2的驱动系统的构造不仅极为简单,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振动和噪音,能顺利地驱动托板P。
在第1输送机C1上,无间隙地配置着若干托板P…,主驱动辊22、22用低速连续地驱动位于第1输送机C1起始端的1个托板P,这样,从后方推压该第1输送机C1上的若干个托板P…,使它们同时移动。制动辊23、23对被上述主驱动辊22、22移动的若干个托板P中的、位于第1输送机C1终端的1个托盘P施加制动力,这样,防止该托板P越过第1移动平台T1。运出驱动辊24、24以比主驱动辊22、22高的速度被驱动,使位于第1输送机C1终端的一个托盘P,与后续的托板P分离,移动到第1移动平台T1时被驱动。运入驱动辊21、21以高于主驱动辊22、22的速度被驱动,使位于第2移动平台T1终端的一个托板P移动到第1输送机C1的起始端,在追尾到该第1输送机C1上的末尾托板P时被驱动。
在第2输送机C2的起始端部,设有满托盘运入台S3。该满托盘运入台S3用于供给部件托盘18,该部件托盘18上放着往门DL、DR(该门DL、DR载置在托板P上)上组装的部件P1~P4
下面,参照图1、图3和图4,说明第1移动平台T1和第2移动平台T2的构造。第1、第2移动平台T1、T2以运送装置的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其构造相同,所以,以第1移动平台T1的构造为代表说明。
第1移动平台T1,备有可支承托板P的下面的3个辊式输送机26、27、28,这些辊式输送机26、27、28从第1输送机C1的终端侧朝着第2输送机C2的起始端侧呈直列配置。各辊式输送机26、27、28可分别被汽缸29…同步升降。在其上升位置的运送面的高度,高于第1、第2输送机C1、C2上的托板P的下面;在其下降位置的运送面的高度,低于第1、第2输送机C1、C2上的托板P的下面的高度。
辊式输送机26、27、28的辊,是没有驱动源的自由辊,托板P的移动,由沿着第1移动平台T1的一侧配置的无杆汽缸30进行。沿着无杆汽缸30往复移动的输出部件31,可立起和倒伏,立起的输出部件31,与托板P的一方短边接合,倒伏的输出部件31,不与托板P干扰地退避到下方。
为了使从第1输送机C1移动到第1移动平台T1起始端的托板P停止,在第1移动平台T1的起始端,设有可与托板P的行进方向前侧的短边相接的2个挡块32、32。为了使从第1移动平台T1的起始端移动到终端的托板P停止,在第1移动平台T1的终端,设有可与托板P的行进方向前侧的长边相接的2个挡块33、33。在第1活动平台T1的一侧,设有用于导引托板P行进方向右侧短边的2个导辊34、34和一个导轨35。
在第1移动平台T1的终端与第2输送机C2的起始端之间,设有无杆汽缸36,沿着该无杆汽缸36往复移动的输出部件37,可在与托板P的下面接合的位置、和不与托板P干扰的位置之间立起、倒伏。
在第1移动平台T1的终端,设有把空的部件托盘18从托板P排出的空托盘运出台S4。在空托盘运出台S4上设有空气供给机构38,该空气供给机构38与设在托板P侧的接头20连接,用于供给空气。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作用。
在第1输送机C1上以低速移动的若干个托板P…的行进方向前头的空托板P,在通过工件运入台S1时,由移载装置B1把左右一对门DL、DR移载到该空托板P的门支承具15、16上。这时,在第1输送机C1上,若干个托板P…相互密接地相连着,并且,位于若干个托板P…的行进方向末尾的托板P(即位于第1输送机C1起始端的托板P)的行进方向后方,连着位于第2移动平台T2终端的托板P。
在工件运入台S1,移载了门DL、DR的托板P到达高速旋转的运出驱动辊24、24的位置时,与后续的托板P分离,移动到第1移动平台T1的起始端。这时,第1移动平台T1的3个辊式输送机26、27、28位于下降位置,位于第1输送机C1的2个轨道13、13间的辊式输送机26不与托板P干扰。另外,新到达第1输送机C1的工件运入台S1的托板P,与产生制动力的制动辊23、23相接而被制动,抑制该托板P越过第1移动平台T1的起始端。与上述第1输送机C1的动作并行地,第2输送机C2的行进方向前头的托板P,与后续的托板P…分离,移动到第2移动平台T2的起始端。
从第1输送机C1的终端移动到第1移动平台T1起始端的托板P,与挡块32、32相接而停止时,汽缸29…伸长,3个辊式输送机26、27、28同步上升,由起始端侧的辊式输送机26将托板P举起(见图8A)。接着,输出部件31立起而与托板P的一方长边接合时,被无杆汽缸30驱动的上述输出部件31推压的托板P,在辊式输送机26、27、28上移动,在第1移动平台T1的终端,与挡块33、33相接而停止(见图8B)。这时,辊式输送机26、27、28在上升位置,所以,托板P不与第1、第2输送机C1、C2的轨道13…干扰。
托板P到达第1移动平台T1的终端时,汽缸29…收缩,辊式输送机26、27、28下降,支承在辊式输送机28上的托板P,移载到第2输送机C2的轨道13、13上。这样,托板P从第1移动平台T1的起始端移动到终端时,与之并行地,托板P从第2移动平台T2的起始端移动到终端。
这样,使第1、第2移动平台T1、T2的辊式输送机26、27、28升降,在与第1、第2输送机C1、C2之间交接托板P…,所以,可防止托板P…与第1、第2输送机C1、C2干扰,可以使托板P…在第1、第2输送机C1、C2与第1、第2移动平台T1、T2之间顺利移载。另外,中央的辊式输送机27不一定非要升降,也可以固定在上升位置。
在第1移动平台T1的终端,设有空托盘运出台S4,用自动排出输送机39取出支承在托板P的托盘支承台17上的空部件托盘18,排出到空托盘排出台S4。与此同时,设在空托盘排出台S4上的空气供给机构38连接着托板P的接头20,向空气罐19充填空气。
这样,由于在托板P上设有空气罐19,与从托板P外部供给空气时相比,可使空气软管的配置简单化,而且,即使托板P移动时也能继续使用同一种气动工具,提高操作性。另外,托板P在运送路径L上循环期间,可向空气罐19供给空气,所以,对空气罐19的空气供给极为容易。
接着,运入驱动辊21、21使第1移动平台T1终端的托板P移动到第2输送机C2的起始端,与在该第2输送机C2上以低速移动的若干托板P…的行进方向末尾的托板P相接。这时,无杆汽缸36动作,输出部件37推压托板P,起到运入驱动辊21、21的助推作用。与此并行地,第2移动平台T2终端的托板P也被运入驱动辊21、21和无杆汽缸36移动到第1输送机C1上,与在该第1输送机C1上以低速移动的若干托板P…的行进方向末尾的托板P相接。
从第2移动平台T2的终端移动到了第2输送机C2起始端的托板P,在通过满托盘运入台S3时,由自动供给输送机40把部件托盘18(该满部件托盘18上放着要组装到门D1、DR上的部件p1~p5)载置到托板P的托盘支承台17上。
站在该托板P上的2个作业人员,在该托板P从第1输送机C1经过第2移动平台T2移动到第2输送机C2的工件运出台S2期间,把部件托盘18上的部件p1~p5组装在门DL、DR上。这期间,使冲击扳手等的气动工具T动作的空气,是从设在托板P上的空气罐19供给的,另外,使汽缸151、161(该汽缸151、161使门DL、DR升降到适合于作业的高度)动作的空气,也是从上述空气罐19供给的。当托板P到达第1输送机C1的工件运出台S2时,把组装完了的门DL、DR从托板P排出到工件运出台S2,完成了一个循环的工序。
把部件托盘18(该部件托盘18上放着要往门DL、DR上组装的部件p1~p5)预先载置在托板P上,对移动中的托板P不必逐次地供给部件,可大幅度提高作业性。
如上所述,第1输送机C1和第2输送机C2,由于主驱动辊22、22驱动最后尾的托板P,所以,可以总体地驱动在其前方以接触状态相连的若干个托板P…。因此,当需要延长第1输送机C1和第2输送机C2的长度时,只要延长其轨道13…的长度即可,不必变更主驱动辊22、22和其它辊21、21、23、23、24、24,运送路径L的长度的变更极为容易。
另外,托板P…所循环的闭合运送路径L的大部分,都可以用于部件p1~p5的组装作业,所以,几乎没有只送回空托板P…的部分,可有效利用空间。而已往的装置中,是将送回空托板P的送回作业线与运送载置着门DL、DR的满托板P的作业线是分开设置的,所以,设置送回作业线的空间浪费掉了。另外,为了避免空间的浪费,也可以将地面挖一个坑,把送回作业线设置在坑的内部,但是坑的挖掘很费事,大大增加了工程费用。所以,根据本实施例的运送装置,不仅能极容易地变更运送路径L的长度,而且可用最小的空间和最少的设备费构筑作业性高的组装作业线。
另外,由于作业空间W0设置在由第1、第2输送机C1、C2和第1、第2移动平台T1、T2包围着的运送路径L的内侧(见图1、图2),所以,借助该作业空间W0,作业者可容易地接近运送路径L上的任意托板P…,更提高作业性。
上面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作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第1实施例中,是将左右的门DL、DR以直交于托板P的长度方向的姿势支承着,但也可以如图9和图10的第2实施例所示那样,将左右的门DL、DR倾斜于托板P的长度方向地支承着,这样,可有效地利用托板P上面的空间,更加提高作业性。
另外,图11的第3实施例中,在设在中央的工件或部件的运送路径的左右两侧,平分地配置若干运送装置,左上的运送装置是后部门组装用,左下的运送装置是后车门组装用,右上的运送装置是前部门组装用,右下的运送装置是机罩组装用。面临着设在中央的工件和部件的运送路径的各运送装置的端部,设有工件运入、运出台和部件运入、运出台。通过采用该布置,共有中央运送路径,不仅更有效地利用空间,而且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运送装置的长度,所以,可容易地对应机种变更等。另外,斜线所示的运入台和运出台由升降机构成,通过架空输送机进行工件和部件的运入运出,可缩小运送路径的面积。
本第3实施例中,也是把作业空间W1~W2设在4个运送路径L的内侧,所以,通过该作业空间W1~W2,作业者可容易地接近任意的托扳P…,更加提高作业性。
另外,本发明也适用于汽车的门、后车门、机罩以外的其它任意工件的组装作业线。
另外,工件运入台S1、工件运出台S2、部件托盘运入台S3和部件托盘运出台S4的位置,不限定于实施例中所示的位置,也可以在第1、第2移动平台T1、T2的上面或附近,相互邻接地配置。
另外,实施例中,是使第1、第2移动平台T1、T2的3个辊式输送机26、27、28升降,进行对第1、第2输送机C1、C2的托板P的交接。但相反地,也可以将3个辊式输送机26、27、28的高度固定,使与该3个辊式输送机26、27、28交叉的第1、第2输送机C1、C2的轨道13、13的一部分升降,进行对第1、移动平台T1、T2的托板P的交接。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运送装置,可在输送机的托板上,往任意工件上进行部件的组装作业,尤其适用于组装四轮车或两轮车的部件的副作业线。

Claims (12)

1.运送装置,具有运入台(S1、S3)和运出台(S2、S4),一边使托板(P)沿着构成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L)循环,一边在该托板(P)上,往工件(DL、DR)上组装部件(p1~p5),其特征在于备有:
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将若干托板(P)以相接状态运送的第1输送机(C1)和第2输送机(C2);
把每个托板(P)从第1输送机(C1)的终端移载到第2输送机(C2)起始端的第1移动平台(T1);
把每个托板(P)从第2输送机(C2)的终端移载到第1输送机(C1)起始端的第2活动平台(T2);
将上述第1、第2输送机(C1、C2)和第1、第2移动平台(T1、T2)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构成上述运送路径(L);在第1、第2移动平台(T1、T2)的上面或者附近,配置相互邻接的运入台(S1、S3)和运出台(S2、S4);并且,上述第1、第2输送机(C1、C2)使托板(P)与被设在固定侧的驱动源(25)驱动旋转的摩擦辊(21~24)相接,这样驱动该托板(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把运入台(S1)和运出台(S2)相互邻接地配置在第1、第2移动平台(T1、T2)上或附近,上述运入台(S1)用于将工件(DL、DR)运入托板(P),上述运出台(S2)用于从托板(P)运出工件(DL、DR)。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把运入台(S3)和运出台(S4)相互邻接地配置在第1、第2移动平台(T1、T2)上或附近,上述运入台(S3)用于将部件托盘(18)运入托板(P),上述运出台(S4)用于从托板(P)运出部件托盘(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第2移动平台(T1、T2)备有运送机构(26、27、28),该运送机构(26、27、28)把第1、第2输送机(C1、C2)中任一方终端的工件(DL、DR),移载到该第1、第2输送机(C1、C2)中任一方的起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运送机构(26、27、28)的运送面,在比第1、第2输送机(C1、C2)上的托板(P)的底面高的位置与比其低的位置之间,可相对于该底面升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将托板(P)从第1、第2移动平台(T1、T2)的终端推出到第1、第2输送机(C1、C2)起始端的汽缸(3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托板(P)上设有蓄存驱动气动工具的空气的空气罐(19),在运送路径(L)的至少一个部位,设有向空气罐(19)供给空气用的空气供给机构(38)。
8.运送装置,具有运入台(S1、S3)和运出台(S2、S4),一边使托板(P)沿着构成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L)循环,一边在该托板(P)上,往工件(DL、DR)上组装部件(p1~p5),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板(P)备有支承部件(p1~p5)的部件支承部(17)、为了将部件(p1~p5)组装到工件(DL、DR)上而蓄存空气的空气罐(19),在运送路径(L)的至少一个部位,设有向空气罐(19)充填空气用的空气供给机构(38)。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与上述空气罐(19)连接着的汽缸(151、161),使支承在工件支承具(15、16)上的工件(DL、DR)升降,上述工件支承具(15、16)设在托板(P)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把部件(p1~p5)组装到工件(DL、DR)上的气动工具(T),与上述空气罐(19)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将设在托板(P)上的工件支承具(15、16),升降到适合于作业的高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闭合环路的运送路径(L)的内侧,设置作业者可移动的作业空间(W0~W4),借助该作业空间(W0~W4),作业者可接近托板(P)。
CN99813933.5A 1998-11-04 1999-11-04 运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61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3524/98 1998-11-04
JP31352498 1998-11-04
JP313524/1998 1998-11-04
JP340550/1998 1998-11-30
JP340550/98 1998-11-30
JP34055098A JP3374094B2 (ja) 1998-11-30 1998-11-30 搬送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21645.2A Division CN1206145C (zh) 1998-11-04 2002-05-31 运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9570A true CN1329570A (zh) 2002-01-02
CN1226170C CN1226170C (zh) 2005-11-09

Family

ID=2656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139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6170C (zh) 1998-11-04 1999-11-04 运送装置
CN0212164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6145C (zh) 1998-11-04 2002-05-31 运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2164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6145C (zh) 1998-11-04 2002-05-31 运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26282B1 (zh)
CN (2) CN1226170C (zh)
BR (1) BR9915047A (zh)
CA (1) CA2350562C (zh)
GB (1) GB2361904B (zh)
WO (1) WO200002612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454A (zh) * 2011-05-26 2012-11-28 株式会社大福 汽车组装作业线中的车体搬送台车
CN103079975A (zh) * 2010-09-03 2013-05-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运送系统
CN103596858A (zh) * 2011-05-27 2014-02-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拣选以及分拣系统
CN104444334A (zh) * 2014-11-27 2015-03-25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led车灯检测运输线
CN109664144A (zh) * 2019-01-03 2019-04-23 吴彩锋 一种铝钛镁合金生产用具有防切割稳定结构的输送装置
CN113415590A (zh) * 2021-05-28 2021-09-21 浙江科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及实训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6426B1 (en) * 2003-09-20 2005-11-22 Brian Sobcza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a pallet into a conveyor system
US8122579B2 (en) 2004-12-24 2012-02-28 Aisin Aw Co. Ltd. Cell production method and cell production facility
KR101013969B1 (ko) * 2008-08-25 2011-02-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이송 대차 순환 시스템
DE202010002285U1 (de) * 2010-02-12 2011-08-23 Ligmatech Automationssysteme Gmbh Vorrichtung zum Rückführen von bearbeiteten Werkstücken
CN102092575B (zh) * 2010-11-23 2013-08-21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流线化生产线的工作方法
JP2012240785A (ja) * 2011-05-19 2012-12-10 Honda Motor Co Ltd 加工ラインにおけるワーク搬送システム
FR2985973B1 (fr) * 2012-01-19 2016-12-09 Renault Sa Procede et systeme d'approvisionnement en pieces de postes de montage d'une ligne d'assemblage
CN102581105B (zh) * 2012-03-06 2014-05-21 珠海及成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冲床的回转中继站
CN103465017B (zh) * 2012-06-08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膜材组立设备
DE202013102095U1 (de) * 2013-05-14 2014-08-18 Hubtex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Begleitversorgungsplattform
US9403248B2 (en) * 2013-09-12 2016-08-0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haft rotation and position system
KR102073778B1 (ko) * 2016-06-08 2020-02-05 닛토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팰릿 반송 장치
US10273085B2 (en) 2017-01-17 2019-04-3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tem transfer using stackable storage modules
US10239690B2 (en) 2017-01-17 2019-03-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tackable storage modules
US10815082B2 (en) 2017-10-30 2020-10-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ventory storage module having a conveying loop with vertical lift
US10696480B2 (en) 2017-07-21 2020-06-3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torage module configured to accelerate transition of inventory carriers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tracks
US10322878B2 (en) 2017-07-21 2019-06-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torage module having inventory carriers that are elongate along a lateral direction to carry a plurality of storage containers
US10179695B2 (en) 2017-01-17 2019-01-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tainer-based storage using stackable storage modules
US11358793B2 (en) 2017-01-17 2022-06-1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tackable inventory storage modules, storage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0287097B2 (en) 2017-07-21 2019-05-1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odular storage system having segments that couple to one another to define closed loop tracks that move inventory
US11312571B2 (en) 2017-01-17 2022-04-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tackable inventory storage modules, storage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7618708B (zh) * 2017-09-08 2023-07-14 深圳市迈思特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回形传送装置
US10196208B1 (en) * 2017-09-29 2019-02-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ventory storage module having a closed conveying loop in a horizontal plane
US10807798B1 (en) 2017-10-31 2020-10-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ventory storage module having actuators that move storage totes around a conveyor loop
US11059668B1 (en) 2018-01-16 2021-07-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tackable inventory storage modul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11891610B (zh) * 2020-06-02 2022-11-29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可控高速高精度转运装置
CN116374501B (zh) * 2023-06-05 2023-08-15 常州市蓝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绿色氢能生产的氢气罐输送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1049A (ja) * 1981-10-23 1983-04-27 Enshu Cloth Kk パレツトタイプの作業台付多ステ−シヨン型マシンにおけるリタ−ンコンペア
JPS60120904A (ja) 1983-12-01 1985-06-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自動走行作業車
JPS6181320A (ja) * 1984-09-28 1986-04-24 Natl House Ind Co Ltd 養生装置
SU1351749A1 (ru) * 1985-08-21 1987-11-1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Г-4466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линии
DE3840256A1 (de) * 1988-11-25 1990-05-31 Mannesmann Ag Transportvorrichtung mit einer fliessfertigungssstrasse
AT398923B (de) * 1989-04-04 1995-02-27 Sticht Walter Fertigungsanlage mit parallel- und nebenförderwegen
JPH04306162A (ja) * 1991-04-04 1992-10-28 Daifuku Co Ltd パレット搬送設備
JPH08215944A (ja) * 1995-02-20 1996-08-27 Nissan Motor Co Ltd トランスファー装置
JPH10166230A (ja) * 1996-12-10 1998-06-23 Mazda Motor Corp パレット装置
KR100259148B1 (ko) * 1997-01-31 2000-06-15 윤종용 순환식 부품 공급 장치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9975A (zh) * 2010-09-03 2013-05-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运送系统
CN103079975B (zh) * 2010-09-03 2014-12-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运送系统
CN102795454A (zh) * 2011-05-26 2012-11-28 株式会社大福 汽车组装作业线中的车体搬送台车
CN102795454B (zh) * 2011-05-26 2015-03-04 株式会社大福 汽车组装作业线中的车体搬送台车
CN103596858A (zh) * 2011-05-27 2014-02-1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拣选以及分拣系统
CN104444334A (zh) * 2014-11-27 2015-03-25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led车灯检测运输线
CN109664144A (zh) * 2019-01-03 2019-04-23 吴彩锋 一种铝钛镁合金生产用具有防切割稳定结构的输送装置
CN109664144B (zh) * 2019-01-03 2021-05-28 浙江松发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铝钛镁合金生产用具有防切割偏差的稳定结构的输送装置
CN113415590A (zh) * 2021-05-28 2021-09-21 浙江科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及实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6145C (zh) 2005-06-15
WO2000026125A1 (fr) 2000-05-11
GB0112830D0 (en) 2001-07-18
GB2361904A (en) 2001-11-07
CN1392090A (zh) 2003-01-22
CA2350562C (en) 2005-06-14
US6626282B1 (en) 2003-09-30
BR9915047A (pt) 2001-08-07
GB2361904B (en) 2003-06-04
CN1226170C (zh) 2005-11-09
CA2350562A1 (en) 2000-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6170C (zh) 运送装置
CN1215960C (zh) 托盘输送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装配生产线
CN1204026C (zh) 货物保管设备
CN1206141C (zh) 货物保管设备
CN100349773C (zh) 用于处理工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113423A (zh) 装有香烟匣的集装箱的搬运方法和搬运装置
CN1683221A (zh) 具有移动式设备的试样输送系统
CN1129696C (zh) 存放系统
CN101041398A (zh) 传输系统
CN212705774U (zh) 一种激光切割折弯复合生产线
CN1110613C (zh) 转换存贮场所内的物件方向的装置
JP2000281209A (ja) 搬送装置
US6986417B2 (en) Transfer system
EP3643646A1 (en) Lifting device and sorting device
CN1525898A (zh) 产品生产线
KR101428134B1 (ko) 굴삭기의 조립 공정 설비
CN215324890U (zh) 副车架的存储装配线体
CN115611028A (zh) 一种物料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
CN108861336A (zh) 物料升降组件
CN111268384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处理系统
CN1196770A (zh) 立体停车设备及其出入库方法
JP2009179460A (ja) ワークの搬送装置
CN21260765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处理系统
JP3374094B2 (ja) 搬送装置
CN217625606U (zh) 一种板料输送暂存一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