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7880C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7880C
CN1317880C CNB031221742A CN03122174A CN1317880C CN 1317880 C CN1317880 C CN 1317880C CN B031221742 A CNB031221742 A CN B031221742A CN 03122174 A CN03122174 A CN 03122174A CN 1317880 C CN1317880 C CN 13178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etal shell
image
image read
insula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221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9178A (zh
Inventor
广松宪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79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9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78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78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signals betwee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apparatus, e.g. arrangements of signal lin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76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environment, e.g. removing static electri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17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remaining positionally invariant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 in the sub-scanning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配线,用于传输由该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产生的作为模拟信号的图像信号;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处理从该配线接收的图像信号;金属外壳,用于容纳其中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绝缘元件,形成于该配线可能接触该金属外壳的该金属外壳外表面上的区域上。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具有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除使用包括电荷耦合装置(下文表示为CCD)和透镜的缩小光系统的图像扫描仪之外,为适应减少成本和光源的电能消耗的需要,越来越多地使用以发光二极管(下文表示为LED)或氙灯为光源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下文表示为CIS),其包括分布式指数(index)透镜比如SELFOCTM透镜的一倍放大图像形成光系统;以及CCD行传感器或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行传感器。
例如,研究表明,当用彩色复印机以大约25ipm(图像/分)的速度读取原稿时,使用CCD的缩小光系统需要大约30,000勒克斯的原稿表面照度,而如果使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则在以相同的读取速度读取时,以上述照度十分之一的大约3,000勒克斯的原稿表面照度,就能以相同的S/N进行读取。该CIS具有这样的优点。
该CIS还有的特征是,通过使用该CIS,图像扫描仪在厚度,重量和大小上都减少。然后,为实现该特征,提出一种结构,其中使用模拟信号实现在具有用于处理图像信号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板和该CIS之间的信号传输。
当在该方式中以模拟信号实现信号传输时,由于该CIS不需要在其上安装的用于处理图像信号的数字电路,因此能够减少其厚度和重量。实际上,本发明人曾试图在该CIS上安装数字电路,但因为由于安装该电路板和元件会增加厚度,宽度和重量而放弃。
利用在该CIS和图像信号处理部分之间不传输数字信号的结构,可减少无线电波噪声。近来,研究表明,有必要遵循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和信息技术设备的干扰自愿控制委员会(VCCI)的对产生无线电波噪声的各种规范,其中能减少无线电波噪声的模拟传输比数字传输更为有利。
在这样的模拟传输中,在该CIS和图像信号处理部分之间使用廉价的灵活的扁平电缆(下文表示为FFC)或灵活的印刷电路(下文表示为FPC)相互连接,从而来自图像传感器的图像信号可在模拟状态下传输。
另一方面,在复印机的图像扫描仪部分中,考虑到经受大约一百万的扫描次数和将沉重的书籍文件推放在原稿台的玻璃盘上的寿命,由金属制造图像读取装置的外壳来改善其硬度就尤为重要。如果该外壳是由金属制造,该外壳用于容纳具有以高频时钟运行该装置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板,也会发挥对无线电波噪声抑制的效果。因此,在复印机中,FFC或FPC的配线和接地的金属外壳一起存在。
然而,如果金属外壳和配线一起存在,配线和金属外壳之间的电容会随着扫描操作引起的配线变形或移动而变化,从而模拟信号的波形会改变,产生问题。如果波形中产生这种不必要的变化,噪声会合并到图像信号中,造成最终产生的图像中的不均衡和条带,恶化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的恶化程度无法忽略,当读取具有0.3的光密度D的半调色图表时,这种恶化会如此明显以致可以真实地和轻易地辨认出来。因此,图像质量的恶化极大地减少了商品的价值。
在具有用于容纳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板的树脂外壳的图像扫描仪中不会产生这样的图像质量恶化,它是针对具有金属外壳的图像扫描仪。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些问题提出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当CIS的输出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从原稿读取图像;移动机构,使上述图像传感器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配线,将由上述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作为模拟信号进行传送;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从上述配线输入上述图像信号,并处理上述图像信号;金属外壳,容纳上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绝缘元件,形成于当由上述移动机构使上述图像传感器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时上述配线所接触的、上述金属外壳外表面的区域上。
有了上述的结构,用简化和廉价的结构能防止静电电容的变化造成的模拟信号的波形变形。因此能防止对应于这些变形的在图像上产生的不均衡和条带,使得图像质量得以改善。
本发明更多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从下面参照附图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很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扫描仪部分200的示意平面图;
图3是CIS模块202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CIS模块202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示CIS模块202中容纳的彩色行传感器2024的微观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宏观地表示彩色行传感器2024构造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像扫描仪部分200中的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结构的框图;
图8A到8D是表示当不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时CIS模块202的移动和配线208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当不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时在图像上获得的不均衡和条带的图;
图10是表示当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时扫描开始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当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时在图像上获得的不均衡和条带的图;
图12是表示CIS模块202中图像信号的读取操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将随后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扫描仪部分200的示意平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读取原稿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图像扫描仪部分(图像读取装置)200和用于将对应于由图像扫描仪部分200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图像全彩色地打印输出在纸上的打印部分(打印装置)300。
在图像扫描仪部分200中,如图1和2所示,CIS模块202容纳于由树脂制成的托架201中。在CIS模块202的两端,分别附有滑动元件220和221。CIS模块202这样构造,滑动元件220和221被推到带有内嵌于托架201中的弹簧元件(未示出)的原稿台的玻璃(稿台)板205上。在原稿台的玻璃(稿台)板205上,放置原稿204,由原稿压板203将其推到稿台板205上。
托架201的移动由线性导向器218限制从而只在副扫描方向移动。经过滑轮214和215在滑轮216和217之间环绕和伸长的计时带219连接到托架201的下部分。由步进电机213驱动的计时带212也环绕在滑轮217周围。因此,步进电机213的驱动力经过计时带212传送到计时带219从而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托架201使其与计时带219的移动相联系。步进电机213的操作由CPU131(见图7)控制。
用于传输由CIS模块202产生的模拟信号的配线208经过由树脂制成的电缆固定元件209连接到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见图8A到8D)的连接器223。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包括金属外壳和容纳于该金属外壳中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配线208由可导电材料和在该可导电材料的表面上形成的封装元件制成,因而使用FFC或FPC;然而,并不限于这些。根据该实施方式,绝缘元件210和211至少安排在配线208可能同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金属外壳接触的区域。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以在平面示图中那样夹住电缆固定元件209。对绝缘元件210和211的形状如厚度并不特定地限制;然而优选地是配线208的可导电材料和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金属外壳相互绝缘,而其间的空间比预定的距离大从而其间静电电容的变化始终不影响图像质量。
图像扫描仪部分200具有作为用于三个主色(红(R),绿(G)和蓝(B))读取数据明暗度校正的元件的标准白色板206。CIS模块202,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以及配线208容纳于金属外壳(第二金属外壳)200a。
另一方面,打印部分300包括用于接收从图像扫描仪部分200产生的图像信号的激光驱动器312,由激光驱动器312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313,传送由从半导体激光器313发射的激光束的多棱镜314,由f-θ透镜315和反射镜316反射用激光束照射的感光鼓317。另外还有提供的包括品红(M)显影剂319,青色(C)显影剂320,黄色(Y)显影剂321以及黑色(BK)显影剂322的显影剂。这四种显影剂通过交替地接触感光鼓317以对应的调色剂显现在感光鼓317上形成M,C,Y以及BK潜像。
打印部分300还具有转印鼓323以接触感光鼓317。转印鼓323周围环绕着从一个或多个纸盒馈入的纸张,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为两个纸盒324和325中的任一个。打印部分300也具有用于将感光鼓317上显现的调色剂转印到纸张上的热定影器(fuser)326。
接下来说明图像扫描仪部分200中容纳的CIS模块。图3和4分别是CIS模块202的剖视图和分解透视图。
CIS模块202,如图3和4所示,包括由玻璃罩2021,LED以及光波导构成的照明光源2022;由分布式指数透镜比如SELFOCTM构成的一倍放大图像形成透镜2023;彩色行传感器2024;以及具有安装其上的彩色行传感器2024的基座2025。这些元件同模具2026集成。
图5是CIS模块202中容纳的彩色行传感器2024的表示其微观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参照图5,每个矩形形状表示读取像素的光二极管。彩色行传感器2024是用于读取分辨率600dpi的一倍放大,一个像素开口大小为42×42μm。
在彩色行传感器2024的每个光二极管上提供三个主色R,G和B的彩色滤波器(未示出)。具有用于传输可见光的红色波长成分的R滤波器的光二极管排成一行从而形成光探测器列(光传感器)2024-1。类似地,具有分别传输绿色和蓝色波长成分的G和R滤波器的光二极管排成一行从而形成光检测器列2024-2和2024-3。以该方式形成R,G和B的三个读取行,并产生对应于在存储时间内入射到该光二极管的照明能量的电荷。
彩色行传感器2024具有CCD模拟移位寄存器2024-4,其作为用于重发光传感器2024-1,2024-2以及2024-3中存储的电荷的电荷重发部分;以及输出放大器2024-5,用于通过将由CCD模拟移位寄存器2024-4产生的电荷信号转换成电压来产生电压输出信号。
上述三行光检测器列2024-1,2024-2以及2024-3,每个具有不同的光特性,相互平行地排列从而R,G和B传感器读取原稿的相同行。CCD模拟移位寄存器2024-4安排在三行光检测器列之外并同B光检测器列2024-3平行和相邻。这些光检测器列2024-1,2024-2以及2024-3和CCD模拟移位寄存器2024-4在相同的硅芯片上具有单片集成电路结构。
在主扫描方向上,根据该实施方式,安排每个光二极管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每行有42μm的像素间距,从而像素间距等于主扫描方向上一个像素的开口大小。另一方面,在副扫描方向上,根据该实施方式,安排每个光二极管行间间距为42μm,从而该间距等于副扫描方向上一个像素的开口大小。
图6是宏观地表示其结构的彩色行传感器2024的示意图。在基座2024-6上,16个传感器芯片2024-7安装成一行。由于每个传感器芯片2024-7产生一个信号,对应于每个芯片同时读取16个信道的信号。
然后说明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通过包括CPU的控制装置131利用寄存器和存储器实现各种处理。图7是图像扫描仪部分200中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结构的框图。
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包括时钟发生器121,用于在一个像素单元产生时钟,主扫描地址计数器122,用于通过对来自时钟发生器121的时钟计数产生一行的像素地址输出,以及解码器123,用于通过解码由主扫描地址计数器122产生的主扫描地址产生不同的信号。通过解码器123产生的HSYNC信号清除主扫描地址计数器122从而开始对下一行的主扫描地址计数。
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还具有模拟信号处理部分(模拟信号处理电路)101,用于通过在模拟地复用和增益/偏移调整图像信号OS1至OS16之后将其转换为8位的数字信号,从CIS模块202产生的带有16个信道OS1至OS16的图像信号输出;变换(permutation)部分102,用于将从模拟信号处理部分101产生的8位的数字信号分解成彩色成分R,G和B的信号;明暗度(shading)校正部分103,用于利用标准白色板211的读取信号在每个彩色信号上实现明暗度校正。
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还具有行间校正部分104,其用于校正彩色成分R,G和B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空间错位;输入彩色校正部分106,其用于将从CIS模块202中读取的信号R,G和B的彩色空间转换成NTSC(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标准彩色空间;光照功率/密度转换部分(LOG转换部分)107,其用于将从输入彩色校正部分106产生的亮度(lightness)信号转换成密度信号;黑字符确定部分113,其用于确定输入图像的参照区域是字符/图-行区域还是点图像区域从而基于确定的结果产生信号(彩色校正UCR系数控制信号ucr,空间滤波器系数控制信号filter,以及打印机分辨率控制信号sen);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也包括行延迟存储器108,用于基于VE和HSYNC延迟图像信号;彩色校正UCR电路109,用于通过基于彩色校正UCR系数控制信号ucr从三个主色的密度信号中提取黑色信号(BK)来计算校正打印机212中的上色材料的彩色混浊;主扫描可变功率电路110,用于以8位的位宽和从主扫描方向上彩色校正UCR电路109(彩色校正系数控制信号ucr)产生的黑色字符确定信号放大或提取图像信号;以及空间滤波器处理部分(输出滤波器)111,用于基于空间滤波器系数控制信号filter来转换边缘加强处理或平滑处理。空间滤波器处理部分(输出滤波器)111是在打印机212中产生,基于打印机分辨率控制信号sen依次实现打印。
黑色字符确定部分113具有比如在日本专利公开第7-203198号所公开的已知的结构。即,提供字符厚度确定部分114,用于接收从输入彩色校正部分106产生的信号;边缘检测器115和色饱和确定部分116;查询表(LUT)117,用于基于上述输出信号产生彩色校正UCR系数控制信号ucr,空间滤波器系数控制信号filter,以及打印机分辨率控制信号sen。
接下来说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
彩色行传感器2024将来自原稿的光信息分离成彩色成分R,G和B并读取全彩色图像(224种颜色)从而产生模拟彩色信号R,G和B并经过配线208到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07。
用于彩色行传感器2024的每种彩色的读取传感器列,每列具有7500个像素,读取原稿台的玻璃板205上的原稿,在297mm长度上有600dpi的分辨率,其为A-3大小的较短方向长度,是原稿台上可放置的最大尺寸。CIS模块202通过步进电机213的驱动力机械地移动从而在垂直于读取传感器列的电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扫描原稿204的整个表面。
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将输入的信号电分解成品红(M),青色(C),黄色(Y)以及黑色(BK)的成分,并发送它们到打印部分300。该图像信号处理方法已知,细节将随后说明。在图像扫描部分200中单扫描原稿之后成分M,C,Y以及BK之一输送到打印机部分300,从而通过总共对原稿扫描四次并产生针对每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从打印机部分300打印出来。
具体地,在打印机部分300中,具有M,C,Y以及BK成分的图像信号从图像扫描仪部分200输到激光驱动器312。激光驱动器312调制对应于图像信号的半导体激光器313。经过多棱镜314,f-θ透镜315以及反射镜316,利用从半导体激光器313射出的激光束扫描感光鼓317,从而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
品红显影剂319,青色显影剂320,黄色显影剂321以及黑色显影剂322通过交替地接触感光鼓317以对应的调色剂,显现在感光鼓317上形成的具有M,C,Y以及BK成分的静电潜像。然后,从纸盒324和325的任一个输出的纸张环绕在转印鼓323周围,从而将感光鼓317上显现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这样,M,C,Y以及BK的四色调色图像依次地转印到将在外面经过热定影器326依次地放电的纸张上。
通过比较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的配线208的状态以及不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时得到的图像不均衡和条带的状态来说明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的效果。
首先说明不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的情形。图8A到8D是表示不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时CIS模块202的移动和配线208的状态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在扫描开始之前,如图8B所示,一端经过连接器222连接到CIS模块202的配线208下垂,从而在不同于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方向上弯曲和扩展;配线208局部地接触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金属外壳的一角;在该接触点和电缆固定元件209之间,配线208弯曲从而向上凸起,并经过连接器223连接到具有安装其上的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未示出)的图像信号处理基座224。配线208也被推到具有电缆固定元件209的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金属外壳的表面。
如果开始该图像的副扫描,CIS模块202移向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根据该移动,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上存在的配线208的弯曲部分(环)逐渐地减少,并最终在某一时刻,如图8B所示,弯曲部分消失,配线208的部分很好地贴在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金属外壳207a上。
接着,当CIS模块202进一步移动时,如图8C所示,配线208在一个距离扫描开始点比距离该CIS202模块更近的位置同玻璃板205接触,并且开始弯曲,从而受重力作用下垂到该接触点和连接器222之间。
当CIS模块进一步移动时,配线208同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金属外壳207a接触的区域逐渐地减少,从而配线208仅仅在由电缆固定元件209推动的部分接触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配线208到玻璃板205的接触点和连接器222之间的弯曲部分(环)逐渐地增加,并且在最终的某一时刻,如图8D所示,弯曲的部分落在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金属外壳上并反弹。
图9是表示从上述处理中获得的图像上的不均衡和条带的图。图中的符号(a)到(d)分别对应于图8A到8D中表示的状态。该图在读取具有0.3的光密度D的A-3大小半调色图时获取。
区域(a)具有相当密的读取;在区域(b)中,在配线208紧紧地接触金属外壳的瞬间产生条带;区域(c)具有比区域(a)更亮的(更灰的)读取;在区域(d)中,在配线208落在金属外壳上并反弹的时候产生多个条带。
也就是说,在传输模拟信号比如FFC的配线208和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当配线208跟随扫描移动和变形时,两个元件之间的静电性能发生变化。模拟信号的波形因而改变从而产生图像质量的恶化比如不均衡和条带。
图像质量的恶化程度无法忽略,如图9所示,在读取光密度D为0.3的半调色图表时,这种恶化会如此明显以致可以真实地和轻易地辨认出来,从而将极大地降低商品价值。
如上所述,图像信号处理部分的树脂外壳没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该问题是使用金属外壳的情况下所固有的。
接着说明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的情形。图10是表示当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时扫描之前的情形的示意图。在如图10所示的例子中,绝缘元件210安排在离扫描开始位置比离电缆固定元件209更近的位置,而绝缘元件211安排在更接近扫描完成位置的位置。使用0.1mm厚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MylarTM薄片)作为绝缘元件210和211。
CIS模块202的移动和配线208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与图8A到8D中所示的相同。图11是提供绝缘元件210和211时获取的图像的不均衡和条带的图。图中的符号(a)到(d)分别对应图8A到8D中表示的状态。该图是在读取光密度D为0.3的A-3大小的半调色图时获取。
如图11所示,图9中存在的不均衡和条带完全没有发生,获得了极优的图像。
接着说明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中图像信号的处理方法。图12是表示CIS模块202中图像信号的读取操作的时序图。
对于一行期间的时间(比如350μm),带有在各光检测器列(光传感器)2024-1,2024-2以及2024-3中积累的彩色成分R,G和B的一行的电荷通常在对应于移位脉冲φSH的下一行的头时序处转移到电荷转移部分CCD模拟移位寄存器2024-4。
然后对应于电荷转移时钟φM产生信号φRS,从而在电荷转移部分2024-4中接收的电荷依次地转移到输出放大器2024-5,电荷在其中转换成电压并作为电压输出信号产生。此时,6个脉冲的伪信号d1到d6从输出放大器2024-5的每16个信道读出。接着,通过以G1,B1和R1;G2,B2和R2;......;G468,B468和R468的方式重复彩色R,G和B,对于每个彩色以468个像素读出有效信号。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一般提供给三行光检测器列的一行CCD模拟移位寄存器转移带有三色成分的电荷,所以采用需要这样的读取时序。
然后,带有16个信道的图像信号经过配线208转移到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
在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中,如图7所示,时钟发生器121在一个像素单元产生时钟CLK,主扫描地址计数器122持续对来自时钟发生器121的时钟数量计数,从而产生一行像素地址输出。解码器123解码来自主扫描地址计数器122的主扫描地址从而产生一行单元中的传感器驱动信号比如移位脉冲,重置脉冲,代表来自彩色图像传感器的一行读取信号中有效区域的有效区域信号VE,以及行同步信号HSYNC。行同步信号HSYNC清除主扫描地址计数器122从而开始对下一行的主扫描地址计数。
从CIS模块202产生的具有16个信道OS1到OS16的图像信号进入模拟信号处理部分101。模拟信号处理部分101模拟地复用图像信号从而将图像信号OS1至OS6分配到ch1,将图像信号OS7至OS12分配到ch2,将图像信号OS13至OS16分配到ch3。在增益和偏移调整之后,模拟图像信号由内置A/D转换器转换为8位的数字图像信号以便输出。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CIS模块202的每个传感器芯片2024-7的输出是一个信道,如上所述,同常规的结构比较,即使安排多个传感器芯片,读取输出的信道的数量也可以减少。因此,可以简化用于处理产生的图像信号的配线和模拟处理器的电路规模。
从模拟信号处理部分101产生的8位数字图像信号ch1到ch3在变换部分102中分解成具有彩色成分R,G和B的信号R1,G1和B1。然后,在每个彩色信号上,在明暗度校正部分103中利用标准的白色板206的读取信号实现已知的明暗度校正。标准的白色板206是具有实质上一致的可见光反射特性的白色板。基于从标准的白色板206读取的数据,在从各光检测器列(光传感器)2024-1到2024-3产生的原稿读取数据上针对彩色成分R,G和B实现明暗度校正。
在行间校正部分104中校正R,G和B的明暗度校正彩色信号在副扫描方向上的R,G和B空间错位。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CIS模块202中,如图5所示,三行光检测器列(光传感器)2024-1,2024-2,以及2024-3安排为相互平行并彼此间保留预定的间距(42μm等于副扫描方向上一个像素的开口大小)。当一个像素在副扫描方向上以这样的方式取代数行R,G和B时,同时读取副扫描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从而有必要对于将相同位置作为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因此使用已知的称为3-行校正技术实现校正。
当使用现有的彩色3-行CCD时使用该3-行校正作为必要的技术。一般地使用这样的技术,因为在先前读出的行的图像信号(根据该实施方式的B信号)存储在存储器中从而将其同随后读取的其他两行的图像信号(根据该实施方式的R信号和G信号)排列。以这样的方式,通过将在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B信号延迟的R和G信号同B信号排列,校正空间错位。
在根据该实施方式使用的CIS模块202中,由于R,G和B的三个读取行之间的空间是副扫描方向上像素大小的整数倍的一个像素间距,因此可以简化校正过程。只要该空间是副扫描方向上该一个像素大小的整数倍,就可以在两个或三个像素的区间安排各行。
行间校正部分104的输出信号R3,G3和B3输入到输入彩色校正部分106。在输入彩色校正部分106中,为了将在CIS模块202中读取的R,G和B的读取信号的彩色空间转换为NTSC的标准彩色空间,根据下面的等式1进行矩阵数学运算。
[数学公式1]
R 4 G 4 B 4 = a 11 a 12 a 13 a 21 a 22 a 23 a 31 a 32 a 33 R 3 G 3 B 3
其中确定a11,a12,a13,a21,a22,a23,a31,a32,以及a33的值,从而优化NTSC彩色空间的彩色重现。
输入彩色校正部分106产生的亮度信号R4,G4和B4由查询表ROM设定的照明-能量/密度转换部分(LOG转换部分)107转换为密度信号C0,M0和Y0,并在黑色字符确定部分113中接收。
黑色字符确定部分113确定输入图像的参照区域是字符/图-行区域还是点图像区域。如果确定是字符/图-行区域,黑色字符确定部分113产生增加黑色的命令到彩色校正UCR电路109作为彩色校正UCR系数控制信号ucr(3位);产生加强轮廓的命令到输出滤波器111作为空间滤波器系数控制信号filter(2位);以及产生将产生的打印屏幕格线(ruling)转换成细屏幕格线的命令到打印机212作为打印机分辨率控制信号sen(1位)。结果是,清晰漂亮地打印出黑色字符/图-行。另一方面,如果参照区域被确定为点图像区域,黑色字符确定部分113产生使该点不透明的命令到输出滤波器111,作为空间滤波器系数控制信号filter;以及产生将产生的打印屏幕格线转换成优良的等级复制格线的命令到打印机212作为打印机分辨率控制信号sen。其细节在日本专利公开第7-203198号中公开。
直到黑色字符确定部分113中产生黑色字符确定信号,比如彩色校正UCR系数控制信号ucr,空间滤波器系数控制信号filter,以及打印机分辨率控制信号sen,行延迟存储器108对图像信号C0,M0和Y0进行行延迟。结果,用于普通像素的图像信号C0,M0和Y0以及黑色字符确定信号(彩色校正UCR系数控制信号ucr)一并输入到彩色校正UCR电路109。
彩色校正UCR电路109从输入的三种主色信号Y1,M1和C1中提取黑色信号(BK),并基于彩色校正UCR系数控制信号ucr进一步实现用于校正打印机212中彩色原料的彩色混浊的算术运算。然后,以预定的位宽(8位)在每个读取操作中依次产生图像信号Y2,M2,C2和BK2。
主扫描可变功率电路110通过已知的插值计算在主扫描方向上实现图像信号Y2,M2,C2以及BK2和黑色字符确定信号(彩色校正UCR系数控制信号ucr)的放大/提取,从而产生图像信号Y3,M3,C3以及BK3。
空间滤波器处理部分(输出滤波器)111基于从LUT117产生的空间滤波器系数控制信号filter实现图像信号Y3,M3,C3以及BK3的边缘加强处理或平滑处理的转换,从而产生经处理的图像信号Y4,M4,C4以及BK3到打印机112。
根据该实施方式,图像信号处理部分207的外壳207a和打印机部分200的外壳200是金属;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并且由于配线比如FFC和金属外壳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错位会明显地有静电性能的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配线208接触金属外壳200a的内表面的情形下,在该区域上可使用绝缘元件。
绝缘元件的厚度不限于上述值;然而,优选的是大于大约0.1mm,厚度越大,获得越多的优点。绝缘元件的形状不限于粘结在金属外壳上的薄片,其可以作为绝缘塑造元件同金属外壳塑造成一体。
尽管参照现认为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已作了说明,但是应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于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是,本发明旨在覆盖所附权利要求的构思和范围中包括的各种的变型和等同的配置。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广泛的解释,从而包括所有的变型和等同的结构以及功能。

Claims (11)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从原稿读取图像;
移动机构,使上述图像传感器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
配线,将由上述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作为模拟信号进行传送;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从上述配线输入上述图像信号,并处理上述图像信号;
金属外壳,容纳上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以及
绝缘元件,形成于当由上述移动机构使上述图像传感器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时上述配线所接触的、上述金属外壳外表面的区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绝缘元件由粘贴在上述金属外壳上的绝缘薄片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绝缘元件由与上述金属外壳一体成型的塑造元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形成于图像信号处理基板上,上述图像信号处理基板容纳于上述金属外壳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配线包括导电元件以及用于密封上述导电元件的密封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金属外壳包括
第一金属外壳,容纳上述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上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以及上述配线;以及
第二金属外壳,容纳上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
上述绝缘元件包括
第一绝缘元件,形成于当由上述移动机构使上述图像传感器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时上述配线所接触的、上述第一金属外壳内表面的区域上;以及
第二绝缘元件,形成于该配线所接触的上述第二金属外壳外表面的区域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第二绝缘元件由粘贴在上述第二金属外壳上的绝缘薄片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第二绝缘元件由与上述第二金属外壳一体成型的塑造元件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形成于图像信号处理基板上,上述图像信号处理基板容纳于上述第二金属外壳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第一绝缘元件由粘贴在上述第一金属外壳上的绝缘薄片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上述第一绝缘元件由与上述第一金属外壳一体成型的塑造元件构成。
CNB031221742A 2002-04-23 2003-04-21 图像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78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21079A JP4164284B2 (ja) 2002-04-23 2002-04-23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121079/2002 2002-04-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9178A CN1479178A (zh) 2004-03-03
CN1317880C true CN1317880C (zh) 2007-05-23

Family

ID=2920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217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7880C (zh) 2002-04-23 2003-04-21 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53607B2 (zh)
JP (1) JP4164284B2 (zh)
CN (1) CN131788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33797A (ja) * 2004-06-17 2006-02-02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8115971B2 (en) * 2005-06-30 2012-02-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act image sensor and image reader
JP2008129536A (ja) * 2006-11-24 2008-06-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8004726B2 (en) * 2007-02-02 2011-08-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ensity correction method
JP2008278366A (ja) * 2007-05-02 2008-11-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109604B1 (ko) * 2007-06-19 2012-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Emi 노이즈 차폐부를 구비하는 스캔유닛 및 이를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0056893A (ja) * 2008-08-28 2010-03-11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2010199799A (ja) * 2009-02-24 2010-09-09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アナログデジタル変換回路
JP5115583B2 (ja) 2010-04-30 2013-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267549B2 (ja) 2010-12-27 2013-08-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52613B2 (ja) 2011-03-30 2013-11-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学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74946B2 (ja) * 2012-08-22 2017-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291951B2 (ja) * 2014-03-25 2018-03-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23859B2 (ja) * 2016-07-29 2020-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784605B2 (ja) * 2017-01-30 2020-1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5828A (ja) * 1995-08-11 1997-02-25 Nec Eng Ltd 読取機構
JPH09205521A (ja) * 1996-01-25 1997-08-05 Ricoh Co Ltd 密着型イメージセンサ
JP2000049988A (ja) * 1998-07-31 2000-02-18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2118723A (ja) * 2000-10-10 2002-04-19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36120B (en) * 1983-03-10 1986-10-08 Shionogi & Co Photoelectric brain scanner and its use
US5038028A (en) * 1990-05-18 1991-08-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Optical scanner aperture and light source assembly
JP3599367B2 (ja) 1993-12-29 2004-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6744921B1 (en) * 1993-12-29 2004-06-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at determines the thickness of characters and lines
US6002508A (en) * 1998-11-13 1999-12-14 Umax Data Systems Inc. Optical scanner
JP2000236404A (ja) 1999-02-15 2000-08-2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EP2161735A3 (en) * 1999-03-05 2010-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US7161716B1 (en) * 1999-09-06 2007-01-09 Canon Kabsu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3890832B2 (ja) * 1999-11-02 2007-03-0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6717102B2 (en) * 2000-06-08 2004-04-06 Joseph Neev Laser tissue processing for cosmetic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US20020196477A1 (en) * 2001-06-21 2002-12-26 Michael Chen Scanner with wireless connections
JP4065499B2 (ja) * 2001-07-24 2008-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7295352B2 (en) * 2002-05-23 2007-11-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canning apparatus
TWI302644B (en) * 2004-09-29 2008-11-01 Seiko Epson Corp Electro-optical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5828A (ja) * 1995-08-11 1997-02-25 Nec Eng Ltd 読取機構
JPH09205521A (ja) * 1996-01-25 1997-08-05 Ricoh Co Ltd 密着型イメージセンサ
JP2000049988A (ja) * 1998-07-31 2000-02-18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2118723A (ja) * 2000-10-10 2002-04-19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64284B2 (ja) 2008-10-15
CN1479178A (zh) 2004-03-03
US7453607B2 (en) 2008-11-18
JP2003315929A (ja) 2003-11-06
US20030197900A1 (en) 200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7880C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7477432B2 (en) Image sensor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7633656B2 (en) Image reading unit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7471428B2 (en) Contact image sensor modul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5305122A (en) Image reading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suitable for use as a color hand-held scanner
US7236265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read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US6008833A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6917028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having an illumination unit
JP3796450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8391029B (zh)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US5894356A (en) Color separation apparatus having RGB color filters and a three-line CCD sensor
US7564597B2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therefor
WO2014158147A1 (en) Scanner
JP200321917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55247A (ja) マルチビーム光源、光走査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289289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85670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20040084606A1 (en) Scanner
JPH11146131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29070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H11164106A (ja) 画像入力装置,画像入力装置のピント調整機構,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20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67296A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046730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5260682A (ja) 密着型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