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4871A -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4871A
CN1274871A CN00104848A CN00104848A CN1274871A CN 1274871 A CN1274871 A CN 1274871A CN 00104848 A CN00104848 A CN 00104848A CN 00104848 A CN00104848 A CN 00104848A CN 1274871 A CN1274871 A CN 1274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mentioned
master component
contain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4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99C (zh
Inventor
伴丰
后藤达也
田泽文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274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4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65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ing of said toner cartridge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65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ing of said toner cartridge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03G2215/067Toner discharging opening covered by arcuate shut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2/00Dispensing
    • Y10S222/01Xer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nk Jet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卸式装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上的供墨容器包括:一个主体;一个主体排墨口;一个开、闭排墨口的阀构件;一个由主体支承且具有从主组件的转动力传递装置接受转动力的转动构件;一个传递装置接合的转动力接受部分;其中,阀构件借助由接受部分接受的转动力开、闭供墨口;当容器未安装在主组件上时,转动构件可相对于主体在第一位置和沿打开阀构件方向与第一位置隔开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将容器安装在主组件上时主组件接触转动构件接触部分,将转动构件导引到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成象设备例如电照相复印机或电照相打印机供应墨粉的供墨容器。它还涉及其中可卸式地安装此种供墨容器的成象设备。
最好能应用本发明的成象设备,是采用电照相成象系统而在一件介质上成象的一种类型。至于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例子,就有电照相复印机、电照相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发光二极管打印机,或如此之类)、传真机、文字信息处理机,以及如此之类。
通常而言,微细颗粒形式的墨粉,已用作了成象设备例如电照相复印机或打印机的显影剂。当显影剂(墨粉)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之内显影之后,供墨容器被用来向成象设备补充新供的墨粉。由于墨粉是极细微颗粒的形式,它往往容易散布,产生问题。因此,操作者,和/或操作者工作所处的环境,往往会被所补充的墨粉,或被补充之后残留在供墨容器中而散发的少量墨粉所污染。
在焊接一片薄膜盖住出口而密封供墨容器出口的情况下,该容器在使用之后不能启封而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已经有人提议并付诸实施地提供了一种带有阀的供墨容器,从而使供墨容器的排放出口可被反复打开或关闭(密封)。
另一方面,提供成象设备的供墨设备已经是通常作法,成象设备通过该设备而接受墨粉,该设备带有一个阀从而使供墨设备的供墨入口可被反复打开或密封。这种安排,可使供墨设备除了有墨粉正在供应之外都保持密封,从而外界物质例如灰尘,或外界物体例如纸片,被防止进入供墨设备,且从而确保供墨设备不会供应错误类型的墨粉或错误数量的墨粉。
此外,已有人提议并付诸实施地把上述供墨容器的阀与供墨设备的阀结合,以此方式使这两个阀一起打开或关闭。这种安排进一步确保了在供应墨粉时防止墨粉散布,从而防止操作者或成象设备邻近处被墨粉污染。
为了打开或关闭供墨容器的阀及在主组件一侧上的供墨设备的阀,供墨容器带有一个手柄,它是一个转动构件,从而这两个阀就被转动力传递装置例如齿轮系打开或关闭,成象设备配有这种齿轮系。
如果从手柄到阀传递用于打开或关闭阀的驱动力所通过的传动系,以低成本构造即不采用高精度的部件,那实际上就不可能避免这些部件彼此松弛配合这样的问题,此问题引起部件过量运动,从而造成齿轮啮合间隙和/或传动系扭变。由于传动系的各个部件松弛配合,输入行程与输出行程的比率就不是1∶1。因此,被打开了的阀有时就不能返回起始位置即起先关闭着的位置。如果被拉出了成象设备主组件之外的供墨容器在此种条件下又被再装入主组件,且随后阀又被再度打开及关闭,那么,比起以前的打开与关闭来,阀不能返回关闭位置所差的那段距离就会加大。随着该设备反复供墨,阀不能返回关闭位置所差的那段距离就一直在加大。
尤其是在主组件一侧的阀与供墨容器一侧的阀彼此结合而被一起移动的供墨系统的情况下,这两个阀之间就可能出现未对准,这就不可能把供墨容器拉出成象设备主组件之外;或使主组件一侧的阀不能返回关闭位置,就不可能安装新的供墨容器(它的阀处于起始位置即正确位置)。这就是个问题。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的组合,这种组合使转动构件的驱动力传递部分与转动力传递装置总是在同样位置结合。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的组合,依靠这种组合,供墨容器的阀能被顺畅地打开或关闭。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的组合,这种组合使打开了的供墨容器的阀,总是返回起始位置或起先关闭着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的组合,这种组合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由于供墨容器一侧的阀与设备主组件一侧的阀之间未对准而使供墨容器不能安装入或拆卸出成象设备的主组件。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及其他目的、性能与优点,一旦考虑了与附图合用的对本发明一些推荐实施例的下述说明,就会更加明白。
图1是从安装方向上游一侧的上方斜对着看去的供墨容器透视图;
图2是从安装方向下游一侧的上方斜对着看去的供墨容器透视图;
图3是从安装方向下游一侧的下方斜对着看去的供墨容器透视图;
图4是供墨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供墨容器的垂直剖视略图;
图6是供墨容器的阀的驱动系统垂直剖视图;
图7是手柄锁紧(处于已锁紧状态)的垂直剖视图;
图8是手柄锁紧(处于未锁紧状态)的垂直剖视图;
图9是供墨容器后视图;
图10是供墨容器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供墨设备垂直剖视图,该视图处于与供墨设备(阀是打开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
图12是供墨设备垂直剖视图,该视图处于与供墨设备(阀是关闭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
图13是供墨设备垂直剖视图,该视图处于与供墨设备(阀是打开或关闭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
图14是图11的重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5是图12的重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6是图13的重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7是未带密封构件的供墨设备的垂直剖视图重要部分的放大视图,该视图处于与供墨容器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并与图16对应;
图18是未带密封构件的供墨设备的垂直剖视图重要部分的放大视图,该视图处于与供墨设备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并与图13对应;
图19是供墨设备垂直剖视图,该视图处于与供墨设备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该设备中没有供墨容器;
图20(a)与图20(b)是供墨容器的阀的垂直剖视图,该视图处于与供墨容器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
图21是供墨容器的阀的重要部分的垂直剖视图,该视图处于与图20(a)的剖视平面垂直的平面上;
图22是供墨容器的阀(带有穿孔)的透视图;
图23是供墨容器的阀(带有一个弯曲部分)的透视图;
图24是供墨容器的阀(带有一个斜向突出件)的透视图;
图25是供墨容器(带有穿孔)的阀的密封构件透视图;
图26是供墨容器(带有一条槽)的阀的密封构件透视图;
图27是供墨设备一侧的阀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28是电照相成象设备垂直剖视图;
图29是电照相成象设备透视图;
图30是手柄锁紧构件侧视图;
图31是手柄锁紧构件前视图;
图32是手柄锁紧构件底视图;
图33是供墨设备前视图,描绘供墨容器被安装进供墨设备里的几个步骤中的一个步骤;
图34是供墨设备前视图,描绘供墨容器被安装进供墨设备里的几个步骤中的一个步骤;
图35是供墨设备前视图,描绘供墨容器被安装进供墨设备里的几个步骤中的一个步骤;
图36是其中有供墨容器的供墨设备的前视图,供墨容器的手柄未显示;
图37是供墨设备前视图,该设备包含供墨容器,供墨容器的手柄未显示;
图38是供墨设备的垂直剖视图,该视图处于与供墨容器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且显示手柄锁紧构件的位置;
图39是供墨设备的水平剖视图;
图40也是供墨设备的水平剖视图;
图41的略图描绘用于总是把转动构件预转动或转动到预定位置的装置的功能;
图42也是一幅略图,描绘用于总是把转动构件预转动或转动到预定位置的装置的功能;
图43也是一幅略图,描绘用于总是把转动构件预转动或转动到预定位置的装置的功能;
图44是供墨容器的阀的平面图。
现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随后描述其它实施例。
下面将要描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涉及供墨容器,其用于向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供应墨粉。该供墨容器包括一个盛墨部分、一个用于排放装在盛墨部分中的墨粉的墨粉出口、一个用于打开和闭合墨粉出口的阀和一个驱动力接受部分,其用于接受驱动力以便移动阀,从而打开墨粉出口。(电照相成象设备)
图28是具有按照本发明的供墨容器的电照相成象设备的垂向剖视图。
一份原件101由操作者放置在为原件设置的玻璃板102上。因此,借助光学部分103具有的多个镜和透镜在作为载象件的感光鼓104上形成原件101的光学图象。同时,根据操作者通过控制板(未画出)输入的纸张信息选择一个喂纸盒105-108,在这些喂纸盒中分层储存记录介质P(例如纸、OHP纸或类似物;下文中称为纸张)。然后,在喂送辊105A-108A中,被选择的喂纸盒的辊转动,送出一张记录介质P。记录介质P被送出喂纸盒后,通过一条输送路径109送至一个校准辊110。校准辊110将记录介质P与感光鼓104的转动定时和光学部分103的扫描定时同步地送至感光鼓104。感光鼓104上的墨粉图象被转印装置111转印至该记录介质。然后,记录介质P被一个输送部分113送至一个定影部分114。在定影部分114中,通过加热、加压将记录介质P上的墨粉图象固定在记录介质P上。
接下来,
1)在单面复印模式中,记录介质P被排放辊对16通过一个逆向路径115排放到一个输送盘117中。
2)在多层复印模式中,记录介质P被逆向路径115的挡板118引导向输送部分119和120,并被送至校准辊110。其后,象在前一个成象循环中那样,记录介质P被送过成象部分、输送部分和定影部分,然后被排放到输送盘117中。
3)在两面复印模式中,记录介质P被排放辊对116送过逆向路径115,并被部分地送出设备之外,直至其后缘径过挡板118。然后,一旦记录介质P的后缘经过挡板118,排放辊对16逆向转动,将记录介质送回设备中。其后,记录介质P被送至输送部分119和120,以及送至校准辊110。然后,象在前一个成象循环中那样被送过成象部分、输送部分和定影部分,并被排放到输送盘117中。
在上述结构的电照相成象设备中,围绕感光鼓104设置一个显影设备201、一个清洁装置202和一个主充电装置203。显影设备201使用墨粉使感光鼓104上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向显影设备201供应墨粉的供墨设备100可卸式地装在设备主组件124中。
显影设备201包括一个显影辊201a,该显影辊与感光鼓104保持一个微小的间隙(约300μm)。在显影过程中,一薄层墨粉借助显影片201b在显影辊201a的圆周面上形成。然后,当显影偏压施加在显影辊201a上时,已经在感光鼓104上形成的静电潜象被显影。
充电装置203是使感光鼓104充电的装置。清洁装置202是用于除去留在感光鼓104上的墨粉的装置。由于显影而引起的在显影设备201中墨粉量的减少由成象设备主组件设置的供墨设备100逐渐供应的新墨粉补偿。
下面将描述供墨容器301的更换。
当供墨设备100中的墨粉耗尽时,墨粉的耗尽被报告给一个警告部分124a。然后,操作者打开盖121,盖121覆盖主组件124设置的口122,如图38所示。在口122内设有一个座31(安装装置,更具体来说,供墨设备的主组件54),在该座中可卸式地安装供墨容器1、供墨容器1沿其纵向插入座31中。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供墨容器1被座31设置的沿座31的纵向延伸的导承沿其纵向被引导,直至供墨容器1的前端达到预定点为止。然后,当操作者在供墨容器1的前端达到预定点后转动供墨容器1的手柄15时,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被送入显影设备201中。然后,当操作者闭合盖121时,电力开关接通,使成象设备作好成象准备。
更具体来说,当指示显影设备201中的墨粉太少的信号由显影设备201中的传感器(未画出)送出时,图12中所示的输送螺旋46和47转动。因此,盒48中的墨粉逐渐被送入显影设备201中。然后,当显影设备201内的墨粉量达到预定水平时,墨粉输送螺旋46和47停止。这个过程反复进行。最后,盒48中的墨粉量变得太少。然后,指示盒48中墨粉量太少的信号由盒48中的传感器(未画出)送出。因此,供墨容器1中的一个输送件29(将在下文中描述)转动,将墨粉送入盒48中。然后,当盒48中的墨粉达到预定水平时,输送件29停止。这个过程重复。如果即使盒48中的传感器发出上述信号墨粉也不供应,那么,警告部分124a就会显示建议更换供墨容器1的信息。(供墨容器)
在本实施例(图1-3)中的供墨容器1安装在成象设备中的供墨设备100内。,并留在那里,使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逐渐送至显影工位,直至供墨容器1内的墨粉耗尽。换言之,它是内置式的。但是,本发明并不要求供墨容器1被限制在上面所述的那种类型;例如,本发明也适用于所谓整体式的供墨容器,这种整体式供墨容器不仅盛放墨粉,而且也将墨粉供应到显影工位。
现在参阅图4,图4是上述供墨容器1的分解示意图,供墨容器1具有一个作为主要部分的盛墨部分11,以及第一和第二凸缘12和13,这两个凸缘分别连接于盛墨部分11的相应纵向端部。它也具有一个插入第一凸缘12中的帽14,以及一个手柄15,手柄15是一个转动件,它可转动地装在第一凸缘12上。另外,它具有一个容器阀16,该容器阀露出或覆盖盛墨部分11的墨粉出口11a。在盛墨部分11内设有作为墨粉输送装置的一个墨粉输送件29(图5)。(墨粉容器)
现在参阅图4,盛墨部分11的形状使其垂直于其纵向的横截面为一个大致为半圆形的部分11g和一个矩形部分11h的组合。它是具有上述横截面的中空管形式的,墨粉储存在该盛墨部分11中。盛墨部分11设有一个墨粉出11a,该墨粉出口在盛墨部分11的弯曲壁部上,盛墨部分11也设有一对阀支承件11e,它们位于盛墨部分11的弯曲壁部上,按照盛墨部分的纵向,一个在墨粉出口11a的前侧上,另一个在后侧,并且在盛墨部分11的周向上延伸。容器阀16由支承件11e支承,因而容器阀16可占据一个闭合位置(图11)和一个暴露位置(图12),在闭合位置上,容器阀16密封墨粉出口11a,在暴露位置上容器阀16后退以露出墨粉出口11a。
另外,盛墨部分11设有一对导向部分11k,它们沿盛墨部分11的横向纵缘在盛墨部分11的纵向上延伸。这些导向部分11k是调节供墨容器1,使供墨容器1在插入或退出供墨设备100时沿直线运动的构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盛墨部分11呈管状,其横截面形状为上半部呈半圆形,下半部呈矩形。但是,盛墨部分11的形状不必局限于上述一种。例如,盛墨部分11的形状可以是垂直于其纵向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另外,盛墨部分11的结构和零件数目没有一定的限制。
盛墨部分11注有粉末状的墨粉(下文中所有墨粉都是粉末状的)。墨粉有各种分类:黑墨粉、颜色墨粉、单成份磁性墨粉、单成份非磁性墨粉等。墨粉在上述各种中适当选择。(第一和第二凸缘12和13的结构)
第一和第二凸缘12和13呈中空管状,它严格地配合在盛墨部分11的相应纵向端部中。在严格地装配在盛墨部分11的相应纵向端部中之后,用粘合剂固定在盛墨部分11上,以便密封盛墨部分11。第一凸缘12包括一个端板12b和一个圆筒形部分12e。圆筒形部分12e的轴线与盛墨部分11的半圆筒形部分11g的纵向中心线重合。第一凸缘12包括一个在圆筒形部分12e内延伸的墨粉进口12a。第二凸缘13包括一个端板13a。
第一和第二凸缘12和13可与盛墨部分11连为整体,或与盛墨部分11的一部分。换言之,盛墨部分11的主要部分可以是整体零件。
如上所述。第一凸缘12设有墨粉进口12a,其开口位于沿盛墨部分11插入方向上游侧的纵向端。墨粉进口12a设有内肋12c,其径向装配在墨粉进口12a内(图36和37)。墨粉进口12a也设有一圆筒形中空轴,其轴线与墨粉进口12a的轴线重合,并且它支承墨粉输送件的轴(这将在下文描述)。围绕圆筒形部分12e,即,墨粉进口12a的圆筒形壁装配有一个手柄15,这将在下文中描述。在注入墨粉后,墨粉进口12a通过将帽14装配在墨粉进口12a中而被密封。然后,第一凸缘12借助适当的连接装置与盛墨部分11结合为一体。
第二凸缘13的端板13a设有一个孔13c,从盛墨部分11外将一个驱动力传递轴承(例如,联轴节)装配在该孔中,以便支承墨粉输送件29,也传递驱动力。另外,端板13a设有一个圆筒形部分13d(图4和5),其从孔13c的外缘向外突出,并支承上述联轴节。(手柄)
手柄是一个转动构件,它基本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手部分15e、一个带有较小直径的圆筒形中空部分15h(中间部分)和一个带有较大直径的圆筒形中空部分。捏手部分15e是手柄15的外端部,呈厚板状,带有较厚的端部。带有较大直径的圆筒形中空部分是手柄15的内端,在向内侧是敞口的。手柄15通过将中间部分15h手工装配在手柄支承部分12f上而可转动地连接于盛墨部分11,手柄支承部分是圆筒形部分12e位于盛墨部分11纵向端部之一的一个部分(图7和8)。手柄15也包括一个接合部分15a,该接合部分是一个驱动力传递部分,用于传递驱动力。接合部分15a在手柄15朝外的表面上。
现在参阅图6和10,接合部分15a呈扇形齿轮形式,因而当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接合部分1a可以和供墨设备100设置的驱动力传递件21的接合部分21a接合。接合部分15a可以通过插入供墨容器1的顺序操作而与接合部分21a接合。
现在仍参阅6和10,作为驱动力传递装置的驱动力传递件21包括一根轴21s、用于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和一个用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b。轴21s分别在其两纵向端部装配于接合部分21a和21b,并由供墨设备100可转动地支承。接合部分21a和21b包括带有许多齿的齿轮。在本实施例中在驱动力接受侧的接合部分21a包括单一的齿轮。但是关于接合部分21a的结构或齿轮数并无特别限制,只要其结构可以起到接受驱动力的机构的功能即可。在驱动力传递侧的接合部分21b与驱动力传递侧的接合部分21g啮合,作为空转齿轮的接合部分21g与在驱动力接受侧的作为扇形齿轮的接合部分16d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件21是包括轴21s和接合部分21a,21b及21g的构件,它设置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侧上。(墨粉输送件)
现在参阅图5,用于支承墨粉输送件29的轴27的一端由孔12d可转动地支承(图37),该轴的另一端由装配在轴孔12d中的轴承13d支承,因而转动驱动力通过固定在轴27该端上的联轴节26a被传递。另外,墨粉输送件29包括一个墨粉输送翼片28,该翼片是固定在轴27上的挠性件。联轴节26a由盛墨部分11可转动地支承。
墨粉输送翼片28摩擦盛墨部分11的内表面。墨粉输送翼片28包括多个部分,这些部分带有小翼片28a。小翼片28a的墨粉出口11a侧从墨粉输送翼片28的转动方向弯曲,因而盛墨部分11中的墨粉可送向墨粉出口11a。按照供墨容器1插入设备主组件124的方向来说,墨粉出口11a位于上游侧。因此,所有小翼片28a在同一方向上延伸。但是,不必所有小翼片28a都同向延伸;小翼片28a的延伸方向可以不同,这取决于墨粉出口11a的位置。在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之后,上述联轴节26a通过与设在供墨设备100侧上的联轴节44(图19)啮合而接受驱动力,使墨粉输送件29转动。
只要盛墨部分11中的墨粉可被输送至墨粉出口11a,墨粉输送件29的设置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墨粉输送件29的设置要保证墨粉的可靠供应。
下面参阅图9,该图表示供墨容器1的驱动力接受端部,作为驱动力接受件的一个联轴节26a由盛墨部分11的端板可转动地支承。联轴节26a在轴向上的两端呈联轴节形式。联轴节26a的一端设置在盛墨部分11内,并与墨粉输送件29的轴27连接,而联轴节26a的另一端位于盛墨部分11外面,设有一个转动力接受部分。由于供墨容器1装在设备主组件124中,因而这个转动力接受部分与设置在供墨设备100侧的联轴节连接,以便传递转动力。现在参阅图9,转动力接受部分呈凸起26a1的形式,其一部分在联轴节26a的径向上延伸。当联轴节44的凸起44a一个对一个地装配在两个凸起26a1之间的两个空间26a2中时,联轴节26和44彼此连接。(容器阀)
现在参阅图4,容器阀16设有一对滑动部分16f,按照供墨容器1的插入方向来说,它们分别位于容器阀16的两纵向端部。滑动部分16f分别接合作为导向件的一对阀支承件11e,所述阀支承件沿墨粉出口11a的弯曲边缘在盛墨部分11的周向上在盛墨部分11上延伸,按照供墨容器1的插入方向来说,一个在墨粉出口11a的前侧,另一个在后侧。容器阀16在盛墨部分11的周向上滑动,以便露出或密封墨粉出口11a。更具体来说,容器阀16垂直于供墨容器1的纵向的横截面呈弧形,它的弯曲使容器阀16完美地沿盛墨部分11的圆筒形部分11g的外表面配合。至于滑动部分11f和阀支承件11e,它们的在容器阀16所属的理论中空圆筒轴线所在的平面上的横截面呈互锁钩状(图6)。阀支承件11e,即,互锁钩的横截面形状在阀支承件的全长上是相同的。
现在参阅图20,21,39,40和44,滑动部分16f设有多个小钩状水平凸起16u,它们相对于墨粉出口11a从滑动部分16f的直立底部向内延伸。这钩状水平凸起16u的位置分别相应于穿过容器阀的多个通孔16t的位置。现在参阅图44,每个上述水平钩状凸起16u设有一个呈字母H或T形的微小凸起16ul(向着该图的读者侧突起),该微小凸起位于凸起16u的表面上,面对阀支承件11e。每个凸起16u用作弹性件,产生预定大小的压力,以便保持容器阀16与弹性衬垫35的严密接触。因此,即使每个凸起16u从弹性衬垫35受到的压力在容器阀16的开、闭过程中取决于容器阀16的位置而变化,多个凸起16u的设置也可均化压力的大小,从而保持容器阀16与弹性衬垫35(图21)的接触。
现在参阅图10,容器阀16设有上述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其作为接受转动力的构件,能够在供墨容器1装入供墨设备100时与作为上述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的一个齿轮啮合。该接合部分16d设有多个齿,通过将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的一系列操作,能够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啮合。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是在容器阀16的外表面16m上切出的。换言之,包括扇形齿轮的齿尖的理论圆的直径和包括容器阀16外表面的理论圆的直径实际上相同,因而可以节省在供墨容器1的径向上的空间。由于接合部分16d必须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接合或脱开,因而它紧靠联轴节26a侧的弯曲边缘,在容器阀16的外表面上切出。由于这种布置,当容器阀16处于闭合状态时,接合部分16d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接合或脱开。如前所述,供墨设备100设置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和容器阀16设置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通过将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的一系列操作而接合。因此,在设置联轴节26a的那侧,容器阀16的滑动部分16f(16f1)制得短于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在图4,10和44中标为A的部分)。换言之,滑动部分16f1需要构制得使(在将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对准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2g的盛墨部分11的纵向的下游侧的)容器阀16的边缘表面16h的平面与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在供墨容器1插入方向下游侧的的齿面的平面重合。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部分16g被除掉以缩短滑动部分16f1。在除掉部分16g所形成的两个表面中,垂直于盛墨部分11的纵向的那一个表面是上述的边缘表面16h。由于这种布置,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和容器阀16彼此不发生干涉。
当容器阀16厚时,滑动部分16f1在容器阀16的整个弯曲边缘上延伸,并且为了防止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与滑动部分16f1碰撞,滑动部分16f1设有一个作为前述除掉部分16g的等同物的缺口,以便使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可以通过。
现在参阅图11,容器阀16装配在主设备侧阀的表面34b1之间形成的凹部34c中,以便露出或密封供墨设备100设置的墨粉进口33。装配在凹部34c中的容器阀16可以使主设备侧的阀34当供墨容器1侧的容器阀16滑动时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主组件124所设置的在驱动力传递侧的接合部分21b和21g包括两个齿轮,如图6所示。但是,只要设有驱动力传递机构,对于其结构或它具有的齿轮数并无特别的限制。现在参阅图3,容器阀16设有一个臂状弹性部分16b,其产生的压力沿盛墨部分11的纵向恒定地作用于手柄15。该弹性部分16b的尖端与手柄15的凸缘15b接触。(供墨设备)
现在参阅图11-13,供墨设备100设有一个供墨设备主组件54、一个卡盒接受部分,该卡盒接受部分包括底部54a和顶部54b,其在垂直于它们纵向上的横截面分别为半圆形和矩形,以便容纳盛墨部分11。顶部54b设有多个用于引导供墨容器1的一对导向部分11k的凸起54c。凸起54c在顶部54b的内表面上。一对凸起54c在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入口处,每侧一个,另一对则对准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内部,一半所述的对在相应于导向部分11k的位置的直线的上方,另一半所述的对则在上述直线的下面。底部54a设有一对平行的导轨55,它们设在底部54a的朝内的表面上,在底部54a的周向上延伸。主组件阀34的导承34a一个对一个地接合在上述导轨55中。导轨55和导承34a的横截面呈钩状,彼此互锁。从上面的描述显然可以看出,设有两条导轨55和两个导承34a,它们彼此平行。换言之,主组件阀34由供墨设备主组件54支承。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朝内表面的半径严格地或大致地与容器阀16的朝内表面的半径相同。主组件阀34设有一对凸起34b,它们分别位于两个边缘,垂直于主组件阀34的移动方向。主组件阀34设有一个主组件阀开口34d。该开口34d必须只能露出或密封供墨进口33;可以只有一个横截面,即,横截面34d1。沿主组件54的周向,在两个凸起34b之间,主组件阀34的朝内表面的宽度大致与沿主组件54的周向容器阀16的朝内表面的宽度相同。因此,当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它完美地配合在主组件阀34的在供墨容器1的径向上向内突出的两个凸起34b之间的空间34c中;在主组件54的纵向上延伸的容器阀16的两条边缘最终与凸起34b的相应的朝内表面34b1接触。因此,当容器阀16打开或闭合时,主组件阀34随容器阀16移动。因此,如果两个阀16和34设计得当容器阀16打开时墨粉出口11a和墨粉供应进口33彼此对准,那么,墨粉就可以借助一个墨粉搅动输送设备45送入显影装置204中。主组件阀开口34d和空间34c沿主组件阀34的周向彼此紧邻,由凸起34b界定。(衬垫构件)
作为密封构件的衬垫构件35,是一个弹性构件(见图4、图11至17)。它确保墨粉出口11a被容器的阀16气密地封住。例如,它防止由于供墨容器下落或类似情况引起的冲击而使盛墨部分11内的墨粉泄漏。为了有效率,衬垫构件35被以包围着墨粉出口11a的方式,粘贴在盛墨部分11朝外的表面上。更具体地说,衬垫构件35所用材料是橡胶材料,例如硅橡胶,聚氨脂橡胶、泡沫聚乙烯橡胶,或类似物体,或用这些橡胶所制的泡沫材料。最好是用略微起泡的聚氨酯、其硬度为20至70度,持久压缩变形不大于10%,小腔大小为60至300μm,密度为0.15至0.50g,且压缩比为5%至50%。
衬垫构件35被定形得使紧邻墨粉出口11a纵向边缘那个部分的上表面,向下朝墨粉出口11a倾斜。
如上述定形的衬垫构件35,被用粘合剂或类似物体,固定在邻接墨粉出口11a的表面上。(密封构件)
当供墨容器1被安装进供墨设备100里,该容器的阀16,就被装入主组件的阀34的凹部34c(两个凸起34b之间的间隙)里。凹部34c顺纵向方向延伸得穿过整个主组件的阀34,且表面34b1起到向容器的阀16导向的作用。当容器的阀16被装入主组件的阀34的凹部34c里之后,凸起34b朝内的表面即主组件的阀口34d的边缘,与容器的阀16朝内那个表面的平面,就处于几乎相同的层面上。参看图11至17,容器的阀16配有密封构件41,该构件位于容器一侧的表面上。为了覆盖紧邻主组件的阀34的墨粉入口33的那个凸起34b的朝内表面,密封构件41就容器的阀16的关闭方向而言向下游延伸超出了容器的阀16。密封构件41是一个用于防止墨粉进入容器的阀16与主组件的阀34之间那个间隙g里的构件。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密封构件41的材料、形状、大小以及附接方法,都是可选择的。
至于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41的优选结构,一件125μm厚的聚酯片作为密封件使用面粘合带(#5000NC:Nitto Denko有限公司)贴在容器阀16上(图20)。
更具体来说,由于密封件41如上所述构制得覆盖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因而它需要不与供墨容器11的安装或折卸发生干涉。主组件阀34在朝向容器的表面上不必是光滑的。但是,密封件41需要完全符合主组件阀34的朝向容器的表面。由于上述要求,密封件41需要由挠性片或弹性材料片形成。
至于安装密封件41的方法,除了上述的双面粘合带以外可采用任何公知的安装手段,只要满足下述要求即可:尽管反复装、卸供墨容器1时发生容器阀16的反复开、闭,密封件41也不会剥离。
弹性材料最好用作密封件41的材料,密封件41可以和容器阀16整体地通过两色注塑法形成。在这种情形中,密封件41的弹性材料和容器阀16的材料需要选择相容的。密封件41和容器阀16也可以用相同的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形中,它们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整体形成。(密封件的功能)
下面描述密封件41的功能。
当供墨容器1已拆掉,即,容器阀16不与主组件阀对接合时,供墨设备100的主组件的状态如图19所示。在这种状态中,主组件阀34的位置可密封墨粉进口33以防止异物如灰尘通过墨粉进口33进入供墨容器1。
图12表示供墨容器1已安装,墨粉装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容器阀16已从墨粉出口11a后退,从而形成通过墨粉出口11a、主组件阀开口34d和墨粉进口33的通路。在这种状态中,容器阀16的面对容器的表面的平面和邻接主组件阀34的开口34d的凸起34b的面对容器的表面也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因此,密封件41与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接触,可保持墨粉通路气密,同时可防止墨粉附着在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表面上。在这种状态中,已储存在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借助墨粉输送件29的功能通过已形成墨粉通路的墨粉出口11a、开口34d和墨粉进口33被送向装在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搅动输送设备45,即,墨粉接受设备。
现在参阅图14和15,它们分别是图11和12一部分的放大图,即使密封件41的端部在主组件阀34和衬垫构件35之间夹紧,同时阀16和34从图14位置沿打开方向移至图15位置,在该位置上墨粉通路的气密性也并没有被破坏,这是由于密封件41是由PET薄片形成的缘故。为了可靠起见,密封件41的厚度需要不小于50μm且不大于300μm,最好不小于70μm且不大于200μm,理想的厚度是125μm。如果密封件过厚,它就不能适当密封主组件阀34和供墨容器1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如果密封件过薄,它就不能适当地完成其主要功能,即,防止墨粉进入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的功能。因此,当处置供墨容器1时,具体来说,当在供墨设备100上装、卸供墨容器1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密封件41剥离或起皱。
通过设置下述结构可以取消对密封件41厚度的要求:在所述结构中密封件41退至密封件不致接触衬垫构件35的点。但是,上述结构使阀行程显著加长,因而难于使供墨设备和供墨容器具有紧凑的结构。
下面,要说明在警告板124a上的“无墨粉”灯发亮之前供墨容器1被卸出的状态,以及密封构件在此种状态下的功能。在这种状态下,还有显著数量的墨粉存储在供墨容器1里。换句话说,供墨容器1的任何一个墨粉出口11a、主组件的阀口34d,以及供墨入口33,都有墨粉在里面。在此种状态下卸出供墨容器1所要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封住打开部分。当顺着关闭方向移动容器的阀16时,主组件的阀34,它与容器的阀16结合,就顺着该方向随着容器的阀16而移动,以便关闭供墨容器1。在主组件的阀口34d处的墨粉,顺着关闭方向原样移动,并与供墨容器1里的墨粉及墨粉搅动输送设备45里的墨粉分离,如图16所示那样。在此关闭步骤期间,主组件的阀34与容器的阀16之间的那个间隙g,就如图16所示那样直接穿过墨粉出口11a下方。因此,如果没有图17与18所示的那个密封构件41,供墨容器1里的墨粉就会冲进间隙g里。然而,实际上密封构件41如图16所示覆盖着这个间隙g,防止墨粉进入间隙g里。
而且也在此关闭步骤期间,密封构件41与容器的阀16,经受着衬垫构件35的弹性(在图中)朝下产生的接触压力。所以,密封构件41的部分41a,该部分延伸得超出密封构件41的边缘,也在主组件的阀34面对容器那个表面上被挤压,这不仅使密封得以执行,而且还防止墨粉附着在主组件的阀34的凸起34b的表面上。
主组件的阀34及容器的阀16被完全关闭的状态,如图14所示。在此状态下,尽管有墨粉附着在供墨容器1一侧的密封构件41的延伸部分41a的表面上,但却防止了墨粉附着在容器的阀16及盛墨部分11的外表面上。附着在上述密封构件41的延伸部分41a的朝内表面上的墨粉,为数很少,且墨粉附着在延伸部分41a处所在位置,在一个该部分本身与盛墨部分之间形成的小袋槽里。所以,一旦墨粉附着在延伸部分41a上就很难出来,它很不可能散布到袋槽之外。
为了下文要说明的理由,上述延伸部分41a所延伸的长度,最好大约等于主组件的阀34的凸起34b的宽度。理具体地说,最好将这个值确定为不小于2mm且不大于10mm,最好是不小于4mm且不大于8mm,而最理想的是6mm。如果延伸部分41a过短,就防止墨粉侵入上述间隙g的效果而言则不令人满意,且由密封构件41与盛墨部分11形成的上述那个袋槽就浅,不足以留住墨粉。此外,就不能防止墨粉附着在主组件的阀34的凸起34b的表面上。
另一方面,如果延伸部41a过长,就会干扰供墨容器1的安装或拆卸。例如,它会碰撞供墨设备100内表面的各个部分,这就成了问题。此外,由上述衬垫构件35所产生的压力不能被传递给延伸部分41a远的部分,使得密封构件41在执行密封时松弛。显然,加大密封构件41的刚性就能把压力传递到密封构件41的延伸部分41a的最远部分。然而,这样做就降低了密封构件41与主组件的阀34的表面相符合的能力,也会使密封构件41在执行密封时松弛。另外,如果延伸部分过长,就会使主组件的阀口34d太小,就可能干扰墨粉的通道。
未配置密封构件41的情况,如图17与18所示。在此情况下,当主组件的阀34在警告板124a上的“无墨粉”灯发亮之前被顺着关闭方向移动时,容器的阀16与主组件的阀34之间的那个间隙g就暴露给墨粉。其结果,墨粉就侵入该间隙g,且容器的阀16的朝外表面就由于被侵入间隙g的墨粉所附着而受污染。由于没有供侵入主组件的阀34的凹部,即主组件的阀34的凸起34b的彼此面对的表面34b1之间空间的墨粉所用的出口,墨粉就持续地聚积在那里。所以,除非在维修成象设备时清洗该凹部,否则供墨容器1所受的污染就更厉害。另外,墨粉也附着在主组件的阀的凸起34b上,且这种墨粉会转移到供墨容器1上去,转移到与凸起34b对着的表面上;换句话说,它会污染供墨容器1。[与前述结构不同的密封件结构1]
在这种结构的情形中,低摩擦的材料设置在密封件的表面上。
为了增加密封性能,衬垫构件35的压缩比率需要尽可能地高,这是由于衬垫构件35的压缩应力与压缩比率成正比的缘故。换言之,当压缩比率小时,衬垫的压缩应力也小,因此,衬垫构件35的密封性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当压缩比率小时,墨粉会由于供墨容器的掉落等情况引起的冲击而泄漏。另一方面,如果压缩比率过度增大,那么,衬垫构件35的压缩应力也变得过高。这可改善衬垫构件35的密封性能,同时增加滑动的负载,因而会增加开、闭容器阀16所需要的力。
因此,为了改善密封性能,同时减少或至少不增加驱动阀所需要的力,一件低摩擦材料的挠性薄膜42贴在密封件41面对衬垫构件35的表面上,如图20和21所示,从而减小密封件41和衬垫构件35的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更具体来说,在一基底薄膜,例如,在单层的聚酯、双轴向拉伸聚丙乙烯(OPP)、酰胺、聚乙烯或含氟树脂的薄膜,或者多层的前述材料的薄膜上涂覆硅油、硅氧烷蜡、含硅氧烷的涂料等形成的挠性薄膜用作挠性膜42的材料。
在上述挠性薄膜42上的硅油层的厚度应为0.05-2μm,最好为0.1-0.5μm的范围内。如果硅油涂层的厚度过厚,盛墨部分11中的墨粉会受到负面影响,而如果过薄,挠性薄膜42就不能满意地减小开、闭阀所需要的力。
具有上述结构的供墨容器1安装在供墨设备100,在“无墨粉”指示灯亮之前拆卸供墨容器1的操作重复进行。但是,正如图20(b)所示的密封件的情形那样,如果上述结构改善了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又不增加开、闭容器阀16需要的驱动力,则没有查出墨粉附着在容器阀16的朝外的表面及其附近的迹象,也无墨粉积蓄的征兆。[与前述两种结构不同的密封件结构2]
在这种形式中,当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从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纵向端部之一趋向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
因此,为了使容器阀16更容易滑入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相对两表面34b1之间的凹部34c(空间),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在插入方向的相对的下游角部被倒角,即,在图27中的两个下游角部(右侧角部在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底部54b后面)被倒角,形成表面34b2,容器阀16的相应角部也被倒角,形成表面16p和16g(图39和40)。
进一步参阅图27,主组件阀34设有一个进口导向部分34e,其位于主组件阀34的上游角部,以便使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可顺利趋向凸起34b。上述进口导向部分34e是一个斜面,其位于凸起34b的上游角部;从凸起34b的面对容器的表面沿向下及上游方向倾斜。
如上所述那种进口导向部分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当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趋向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时在角部上的损坏。
图22-26表示用于帮助密封件41从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进口导向部分34e更顺利地趋向凸起34b的结构。
现在参阅图22,密封件41设有单一直线的穿孔41b,其沿着延伸部分41a的底部延伸。图25是设有穿孔41b的密封件41的立体图。现在参阅图26,密封件41可设置在纵向上沿密封件41的延伸部41a延伸的一条槽41c来替代穿孔41b。在这个实施例中,槽41c的横截面可呈V形或U形。
由于上述布置,当密封件41的延伸部41a在其趋向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之前与进口导向部分34e接触时,它在穿孔或槽处弯曲,从而可防止其纵向端部损坏。
在前面对密封件41的描述中,包括延伸部分41a的密封件41横截面呈弧形。但是,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其基线可以向着盛墨部分11弯曲,如图23所示。延伸部分41a由于如上所述那样弯曲,因而可以顺利地趋向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如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即使延伸部分41a以这种方式弯曲,当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打开墨粉出口11a和主组件阀开口34d时,延伸部分41a在两纵向端夹紧在衬垫构件35和主组件阀34的垂直于凸起34b的其它凸起之间。因此,凸起34b和延伸部分41a彼此紧密接触。在图23所示结构的情形中,由于延伸部分41a弯曲,其尖端部分在容器阀16开或闭的过程中,在衬垫构件35上滑动,仍与衬垫构件牢固接触。因此,延伸部分41a易于损坏。图24所示结构中可消除上述问题。在这种结构中,延伸部分41a设有子延伸部分41d,按照供墨容器1插入方向来说,其与延伸部分41a的下游边缘成一个角度地延伸。在这种情形中,延伸部分41d的位置不与衬垫构件35接触。因此,前述问题不复存在。换言之,这个实施例是理想的实施例。(锁紧件)
墨粉卡盒设有呈环形的锁紧件51,因而使手柄15在供墨容器1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中安装前,以及在供墨容器1已从设备主组件124拆卸下来之后(图7和8)锁紧在盛墨部分11上。
锁紧件51可转动地围绕第一凸缘12装配,更具体来说,装配在第一凸缘部分的锁紧件接合部分12g,即,紧邻于第一凸缘12的端板12b的部分上。它也可在供墨容器1插入或取出供墨设备100的方向上移动(图7中箭头所示方向及其相反方向)。
锁紧件51包括一个圆筒形部分51a,即,围绕锁紧件接合部分12g装配的部分,并设有一个面对上述端板12b的凹口51b。凹口51b与第一凸缘12设置的锁紧凸起12h接合。锁紧件51整体地包括一个臂状弹性部分51c,其压在手柄15的端面15i上。第一凸缘12设有一条周向凸脊12i,其在圆筒形部分12e上并围住圆筒形部分12e。另外,手柄15整体地包括一个止动器15j,它是通过向外弯曲手柄15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止动器15j的末端借助上述弹性部分51c保持与凸脊12i接触,以防止手柄15滑离第一凸缘12的圆筒形部分12e(图3)。另外,锁紧件5借肋弹性部分51c的弹性与第一凸缘12的端板12b保持接触。
弹性部分51c朝着其末端横截面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在其整个长度上均匀弯曲,以便防止弹性部分51的底部由于弯曲应力集中而变直。换言之,当弹性部分51c的横截面为矩形时,它制得朝向末端在宽度或厚度方向上逐渐变小。因此,弹性部分51c从其底部向其末端横截面逐渐减小。
设置在锁紧件51的朝外表面上的一对接合肋51d通过一个对一个地松配合手柄15上在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上切出的槽15k和15m中,可以在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上移动。锁紧件51的接合肋51i接合在手柄15的槽15j中。因此,可防止手柄15和锁紧件在周向上彼此相对移动,但是,可以在其轴向上彼此相对移动(图37和38)。
按照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设在第一凸缘12上的锁紧凸起12h的长度小于接合肋51d分别通过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上的槽15k和15m的行程的长度。另外,按照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锁紧凸起12h的长度小于锁紧件51的接合肋51i通过手柄15的槽15j的行程的长度。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锁紧件51的凹口51b借助锁紧件51的弹性部分51c的弹性保持与第一凸缘12的锁紧凸起12h的接合。因此,无论供墨容器1处于何种状态,在它插入供墨设备100中的状态、它从供墨设备100拆下的状态或它在供墨设备100之外的状态中,手柄15都不能够在其周向上相对于盛墨部分11移动。更具体来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手柄可以在其周向上滑动6度,这相当于设在第一凸缘12上的凸起12h和锁紧件51的凹口51b之间的间隙量。这里应注意的是,当将供墨容器1装入供墨设备100时,第一凸缘12的凸起12h也用作使手柄15在其周向上适当对准供墨设备100的装置。这一点将在下文描述。换言之,当供墨容器处于成象设备主组件之外时,手柄15可相对于盛墨部分11转动6度,这相当于第一位置即转动范围的一端和第二位置即转动范围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锁紧件51设有一个弹键51e,它是一个薄的凸起,从相邻于弹性部分51c的接合肋51d在径向上向外突出,弹键51e可防止供墨容器1脱出主组件54。[锁紧件的功能]
下面描述锁紧件51的功能。当通过将供墨容器1的导向部分11k接合在供墨设备的凸起54d之间而将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中时,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彼此接合。当容器阀16与主组件阀34接合时,容器阀16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部分地啮合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紧随其后,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部分地啮合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在容器阀16部分地接合主组件阀34之后,前述的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经过主组件阀34的进口部分34e趋向凸起34b。
然后,当在安装方向上推动手柄15时,设在接合肋51d上的凸起51d1与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冲击表面54e接触,同时凹口51e与接触表面54f接触,如图8(图37和33)所示。然后,当手柄15进一步被推动时,手柄15、第一凸起12、盛墨部分11、第二凸起13等一起沿图7中箭头所示相同方向移动,使第一凸起12的锁紧凸起12h移出凹口1b,如图8所示。换言之,手柄15从盛墨部分11松释,可以转动。
因此,按照供墨容器1安装方向(图8中箭头方向)来说,从上游侧看去手柄15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然后,当手柄15转动时,锁紧件51随手柄15一起转动,弹键51e随即接合在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底部54a的冲击表面54f上整体形成的槽54g中(图39和40)。槽54g在供墨设备主组件的底部54a的圆筒形壁上沿周向延伸,形成一个圆弧。弹键51e在接合在槽54g中之后,当墨粉出口11a和主组件阀34打开或闭合时仍处于槽54g中。因此,当供墨容器1装入供墨设备100后供墨操作进行时,供墨容器1不能被简单地拉出供墨设备100。换言之,只有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闭合时,供墨容器1才能从供墨设备100拆下,这是由于只有当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闭合时,弹键51e才能够脱出弧形槽。
关于上述锁紧机构,如果锁紧松释凸起的数目只有一个,力矩和/或变形发生于锁紧件51,从而防止锁紧件顺利滑动。另外,即使锁紧松释凸起的数目为多个,如果它们不均匀地分布,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多个锁紧松释凸起以尽可能均匀的间距沿周向分布。在这个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凸起,彼此大致相隔180°。在这个实施例中,弹键51e也用作一个锁紧松释凸起,由连接凸起51d1和锁紧件51中心的径向线和连接弹键51e和锁紧件51中心的径向线形成的夹角大约为150°。
下面参阅图38描述锁紧件51的锁紧松释定时。用于调节锁紧件转动角度的锁紧凸起12h设有一个沿锁紧件51的径向从锁紧凸起12h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起12h1,能够与手柄15接合。手柄15从凸起12h接合在凹口51b中的位置转至凸起12h1接触接合肋的槽15m的槽壁15n之一的位置所转过的角度B大约为90°。如前所述,在槽15m中手柄的接合肋51d在弹键51e所在的那侧。至于锁紧件51的凹口51b和锁紧凸起12h之间的关系。凹口51b按照其中心角A来说制得足够的宽,从而可在手柄周向上为手柄15提供6°的间隙。
为了在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耗尽后用新的供墨容器更换供墨容器1,必须沿着与安装供墨容器1时手柄15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按照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的方向来说,从上游侧看去为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5,使其转至初始位置。由于这个动作,弹键51e从弧形槽脱出,锁紧件51在锁紧件接合部分12g上滑回其初始位置,即,锁紧凸起12h由于弹性部分51c的弹性仍接合在锁紧件51的环部51a的凹口51b中的位置。
如前所述,由于锁紧件51处于弹性部分51c在盛墨部分11的方向上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因而它沿该方向滑动,使上述锁紧凸起12h和锁紧件51的凹口51b彼此接合,并锁紧手柄15。(供墨操作)。
下面概述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供墨容器1的供墨操作。(1)供墨容器1的安装
首先,朝着操作者将设备主组件124设置的盖121打开90°。然后,将供墨容器1的导向部分11k接合在供墨设备100的凸起54c之间的槽54h(图11)中。然后,将供墨容器1从设有联轴节26a的那侧插入供墨设备100。由于这个动作,供墨容器1的容器阀16和供墨设备100中的主组件阀34首先彼此接合。接着,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和容器阀16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彼此接合。最后,供墨设备100侧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和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彼此接合。(2)供墨容器的定位和墨粉的供应
由于供墨容器1在供墨设备100中,当操作者将手柄1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时(手柄15将移至第三位置),旋转驱动力,即,操作者施加的力从作为驱动力传递部分的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通过供墨设备100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传至作为转动力传递部分的驱动力传递件21。然后,上述力进一步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传至容器阀16的作为转动力接受部分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借助以上述方式传递的驱动力,容器阀16在盛墨部分11的周向上滑动,同时与盛墨部分11的阀支承件11e接合。在容器阀16的上述滑动过程中,主组件阀34随容器阀16移动。因此,盛墨部分11的出口11a、主组件阀34的开口34d和供墨设备100中的墨粉进口33全部同时打开。然后,通过从设备主组件124的联轴节44接受驱动力的联轴节26a转动墨粉输送件29,从而开始墨粉供应。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盛墨部分11并不转动。因此,供墨容器1并不随手柄15转动;它仍固定在供墨设备100中。(3)供墨容器的拆卸
操作者在逆时针方向上将手柄15转动90°。由于这个动作,与墨粉卡盒的安装(2)的过程中方向不同的驱动力按照与供墨容器安装中相同的顺序传递,关闭墨粉出口11a,并且主组件阀34闭合主组件阀34的开口34d及墨粉进口33,以便完成墨粉装满程序。
供墨容器1从联轴节26a侧装入供墨设备100。这就要求容器阀16的接合部分16d经过设备主组件124的接合部分21a,与设备主组件124的接合部分21g即里面的一个相接合。因此,连接扇形齿轮形式的接合部分16d的齿端的理论圆的直径需要小于连接扇形齿轮形式的接合部分15a的齿底的理论圆的直径。
由于设有上述结构,盛墨部分无需在供墨程序中移动。因此,对盛墨部分的形状并无限制。因此,可以采用可对盛墨部分提供最高空间效率的形状作为盛墨部分的形状。另外,阀和手柄可制成两个分离的构件。因此,墨粉出口不必邻近手柄,因而在设计盛墨容器时可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盛墨容器的情形中,施加在手柄上的驱动力通过多个接合部分传至阀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手柄的接合部分、驱动力传递件的接合部分和阀的接合部分。因此,可以在接合比率(传动比)方面更自由地设计这些接合部分。
因此,当阀开、闭的滑动距离长时,可以通过增加手柄传动比来减小手柄必须转动的角度,因而当开、闭阀所需的转矩高时,可以通过减小手柄传动比来减小操作(转动)手柄的转矩。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开、闭阀要转动的手柄角度为90°,因而当将供墨容器安装在供墨设备中时,将厚的端部15e垂直定位,通过顺时针转动手柄90°排放墨粉后,将手柄的厚的端部15e水平定位。这种布置使操作者更容易操作盛墨容器,也更容易知道供墨容器1的状态。为了操作的效率和便捷,为开、闭阀转动手柄15的角度需要在60°-120°的范围内。(墨粉搅动输送设备)
供墨设备100设有墨粉搅动输送设备45。现在参阅图11和12。供墨设备100也设有盒48,它固定在供墨设备主组件54上,从下面覆盖着墨粉进口33。盒48在纵向尺寸上大致与供墨设备100相同。在盒48中设有搅动螺旋46和47,它们由盒支承,使它们可以被旋转驱动。
搅动螺旋46和47由一隔墙48a分开,该隔墙将盒48的内部空间分成两个室48A和48B,这两个室通过孔彼此连通,所述孔设在与墨粉进口33相对侧的隔墙48a上,在这两个室中分别设置搅动螺旋46和47,搅动螺旋46在搅动螺旋47斜上方。盒48设有一个墨粉出口48b,其位于与墨粉进口33相同的纵向端部,并通至显影设备201。
由于上述结构布置,当墨粉通过墨粉进口33供应时,旋转的墨粉搅动螺旋46在搅动中将墨粉沿纵向从墨粉进口33侧至相对侧送过室48A,使墨粉通过设在隔墙48a上的开口(未画出)落入室48B。墨粉搅动螺旋47,即,在底部的一个在搅动中沿着与墨粉搅动螺旋46的墨粉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墨粉。因此,墨粉通过墨粉出口48b送入显影设备201。(精确定位装置)
如果在制造供墨容器和与其相关的零件时节省了费用,换言之,如果供墨容器及其相关零件未采用高精度零件,那么,传动系,即,从可转动手柄向着阀的驱动力传递连接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过大的间隙和/或变形,这会产生齿轮间隙。由于存在上述大的间隙和/或变形,传动系的输出行程并不逐一地相应于输入行程。因此,有时会出现下述情形:在阀打开后,它不能完全返回其初始位置。如果阀处于这种情形的供墨容器一旦从设备主组件拆下,以及再次装入设备主组件,那么,在闭合行程后供墨容器的阀的最终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变得大于前次安装中的距离。换言之,随着装、拆的反复进行该距离会继续增大。
在上述结构的情形中,主组件阀和容器阀彼此整体接合,如上面描述的那种阀的未对准使供墨容器不能从设备主组件拆下,或不能将新的供墨容器(阀处于其初始位置)装入设备主组件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解决:使供墨容器及设备主组件的相关结构具备一个特征,该特征要求当安装供墨容器时,在手柄和阀开始与设备主组件侧的传动系齿轮啮合前,除理论需要角度以外,手柄在阀打开方向转动一个预定角度,以及当拆卸供墨容器时,除了理论需要角度以外,手柄在阀闭合方向转动前述预定角度。这个特征补偿了过大间隙导致的齿轮间隙等所要求的附加行程长度,从而可保证阀返回其初始位置。
下面详述提供上述特征的装置。
现在参阅图1,2,33和34,手柄15设有一个作为接触部分的手柄凸起61,它位于手柄15的朝外的表面上。现在参阅图41-43,这些图是从上方看去的手柄凸起61及其附近部位的示意平面图,手柄凸起61的形状象一个凸轮随动件,它的带有接触表面61a的部分在图41-43的垂向上窄于底部。它设置得与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底部54b的顶板的朝内表面相接触。凸起61和62分别作为随动件和凸轮配合工作。
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部分,其轮廓是倾斜的。该凸轮表面的升程恰好足以使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部分的中心角,即,由连接凸轮表面最高点和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中心(半圆筒形底部54a的中心)的直线和连接凸轮表面底部和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中心的直线所形成的夹角大得足以补偿在供墨容器1和供墨设备100之间在转动方向上的间隙。该中心角不小于6°,在本实施例中为6°。
下面描述手柄凸起61和主组件凸起62的位置关系和功能。现在参阅图33和43,当供墨容器插入供墨设备100时,手柄凸起61达到一点,在该点上它接触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表面,在该点上无升程。在这种状态中,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和主组件侧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彼此分开一个距离L1,该距离等于在这种状态中的手柄凸起61为接受最高升程所必须移动的距离L2。
当供墨容器1从图33和43所示的点(手柄处于第一转动位置)进一步插入供墨设备100时,手柄凸起61在主组件凸起62上滑动,同时转动手柄15、到手柄凸起61滑至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峰顶时,手柄15转动6°。手柄15的接合部分15a的齿端在手柄凸起61到达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峰顶的同时接触供墨设备100的接合部分21a的齿端。换言之,在接合部分15a与接合部分21a接合的瞬间,手柄15总是处于图34和42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上。容器阀16的接合部分16d的齿端稍许在接合部分15a和21a之间由其齿端接触之前与主组件侧的接合部分21g的对应部分接触。换言之,容器阀16的接合部分16d与主组件侧的接合部分21g的接合稍许在手柄15的接合部分15a与供墨设备100的接合部分21a的接合之前发生。
现在参阅图41,当供墨容器1进一步插入供墨设备100时,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和供墨设备100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彼此接合。另一方面,容器阀16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与图10所示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在其齿的整个范围上啮合。因此,当供墨容器1从图42所示位置移至图41所示位置时,手柄15并不转动,手柄凸起61仍在图41所示的浮动位置上,这相当于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峰顶。换言之,手柄15被引至图34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不管在供墨容器1不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期间手柄15和盛墨部分11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上所述,当手柄凸起61被主组件凸起62位移时,手柄15转动6°。因此,在手柄15和第一凸缘12的相互面对的表面之间设有一定量的间隙。更具体来说,参阅图7和8,当供墨容器1不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一个大得足以使手柄15转动6°的间隙在手柄15的周向上设置在锁紧件51的凹口51b的侧表面和第一凸缘12的锁紧凸起12h之间,也设置在槽15k和15m的表面和第一凸缘12的相应接合肋51d之间。
另外,为了在手柄15被手柄凸起61和主组件凸起62转动之前使容器阀16在预定位置上接合主组件阀34,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底部54a设有一个定位凸起63,其位于底部54a的朝内的表面上,按照供墨容器的安装方向来说,容器阀16的前侧的端面滑动,如图39和40所示。该凸起63具有轮廓倾斜的凸轮表面,并且凸起63的凸轮峰顶的位置对应于主组件阀34的凹部(容器阀16装配于在其中)的相互面对的表面34b1之一达到一预定点的定时。
当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容器阀16的倒角面16q与凸起63相接触。因此,容器阀16在其与主组件阀34在供墨容器1的周向上的位置关系受到控制。然后,当供墨容器1进一步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容器阀16连接于倒角面16q的纵缘16r1在凸起63上滑动,同时容器阀16装配在主组件阀34的凹部中。在容器阀16的上述运动期间,容器阀16的倒角面16p,在容器阀16的相反侧,接触主组件阀34的在相应侧的凸起34b的角部上的倒角面34b2,从而也使容器阀16相对于主组件阀34的位置关系受到控制。当供墨容器1进一步插入时,倒角面16q接合主组件阀34的倒角面34b3,其后容器阀16进入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相互面对的表面34b1之间的凹部(空间)。然后,当容器阀16进入主组件阀34的凹部中达到图39所示一点时,供墨容器1侧的接合部分15a和16d开始与供墨设备100侧的接合部分21a和21g接合。按照齿轮的宽度方向来说,当相应的接合部分彼此啮合预定幅度时,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的位置关系变成图40所示的情形。在这种状态中,按照容器阀相对于主组件阀34的前进方向来说,在容器阀16侧的纵缘16r的上游端的倒角面16s已经与凸起63分开。
在上述过程中,对容器阀16开、闭盛墨部分11的墨粉出口的运动的阻力与对主组件阀34的开或闭的阻力比较是足够大的,这是由于容器阀16是在衬垫构件35的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的缘故。因此,凸起63调控容器阀16的位置,容器阀16调控主组件阀34的位置。
由于上述结构及其功能,主组件阀34和容器阀16的位置在其接合后总是相同的。在这种状态中,从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的方向的上游侧看去时,当用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5 84°时,两个阀16和34在其打开方向上转动50°;它们被充分打开。
当从供墨设备100拆卸供墨容器1时,用户需要沿逆时针方向,即,沿与前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将手柄15转动90°。当手柄15转动时,两个阀16和34在向着其初始位置的闭合方向上转动50°
如上所述,在阀16和34打开过程中手柄15的转角、在阀16和34闭合过程中手柄15的转角和在阀16和34闭合过程中阀16和34的转角之间的关系不严格对应。这种偏差原因在于供墨容器由于上述齿轮间隙、手柄、阀及轴的变形或弯曲等的转动。因此,通过在手柄为安装而转动前使转动的构件15转动6°以补偿间隙和/或变形。从而可使阀返回其初始位置。
另外,当将供墨容器拉出供墨设备100时,象在安装供墨容器1时那样,沿打开方向预先转动手柄6°,手柄凸起16和主组件凸起62接合,为供墨容器1的下次使用作好准备。如果不沿逆时针方向将手柄15转动90°而试图拉出供墨容器1(例如只转80°),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有可能不会返回其初始位置。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形中,当拉动供墨容器1时,容器阀16的倒角面16s与供墨设备100的凸起63接合,并迫使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返回其初始位置。因此,可以避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可做如下总结与修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用于向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供应墨粉的供墨容器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盛墨部分11,即盛装向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所供墨粉的那个部分;配备给盛墨部分11,以便排放盛放于盛墨部分11中的墨粉之用的墨粉出口11a;以及用以暴露或密封墨粉出口11a的容器的阀16,该阀与配有口33,用以暴露或密封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的墨粉入口33的主组件的阀34结合,以便同时暴露或密封墨粉出口11a及墨粉入口;手柄15,即一个转动构件,该构件配有作为驱动力传递部分之用的驱动力传递结合部分15a,且可转动地附接在盛墨部分11上;结合部分16d,它是容器的阀16的一部分,它作为转动力接受部分用以接受由转动构件即手柄15的转动所产生的转动力,通过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所配备的转动力传递装置21,当供墨容器1被安装进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而转动构件即手柄15被转动时就暴露墨粉出口11a,其中在转动构件15与盛墨部分11之间提供就容器的阀16的打开方向而言的某个数量的运动;转动构件即手柄15,它带有凸起61即一个随动部分,此随动部分与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结合,从而使转动构件即手柄15顺着容器的阀16的打开方向被转动一个预定角度,以便取消上述运动,使得当供墨容器1被安装进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时,转动构件15的驱动力传递结合部分15a与转动力传递构件21总是在预定的同样位置处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当两个阀关闭,转动构件即手柄15被转动充分的角度以补偿上述预定角度时,转动构件在供墨容器1安装期间被顺着打开方向预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方面一致,在安装期间转动构件15被顺着打开方向预转动的角度,等于在供墨容器1拆卸期间转动构件15被转动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致,当供墨容器11被拉出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之外时,作为转动构件15一部分的凸起61,被弄得与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一侧上的凸起62结合,从而转动构件15被顺着打开方向转动到一个位置,该位置就是当供墨容器1被安装进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时转动构件15被预转动所到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致,在供墨容器1安装期间转动构件15顺着打开方向的预转动,以及在安装期间转动构件被移动到预定位置的转动构件15顺着关闭方向的转动,均是由于两个同样构件即凸起61与62的结合引起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第一个至第五个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一致,供墨容器1配备有锁紧构件51及锁紧凸起12h,它们在供墨容器1不在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里时调整转动构件15的转动,且该调整装置为转动构件15提供预定数量的转动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致,调整装置包括锁紧构件51。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一致,调整装置以锁紧构件51的凹口51b与盛墨部分11的凸起12h之间的结合,来调整转动构件15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一致,就转动构件15的转动方向而言的凹口51b的宽度,大于就转动构件15的转动方向而言的凸起12h的宽度,且转动构件15被预转动一段相当于预定角度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致,用于使转动构件15在安装期间按预定角度预转动,并使转动构件15在拆卸期间转回到转动构件15在安装期间预转动所到位置处的装置,包括形式为凸轮随动件的凸起61,它是转动构件15所配备的,以及形式为略有角度的凸轮的凸起62,它是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所配备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致,用于使转动构件15在安装期间预转动到预定位置,并使转动构件15在供墨容器1拉出期间转动到转动构件在安装期间所转到的预定位置的装置,包括:转动构件15所配备的、就接触面的角度而言与设备的主组件124所配备的凸起62相同的凸起;以及一条未显示的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所带的槽,且凸起62精确地装配于该槽中,或手柄15所配备且与凸起61相同的那个凸起精确地装配于该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个方面,该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一个至第十一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一致,当供墨容器1被安装进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里时,容器的阀16就与主组件的阀34彼此结合,实际上联成一体,从而使容器的阀16及主组件的阀34二者都由于转动构件15的转动而被一起打开或关闭。为了进行这个动作,配备于设备主组件124一侧上的驱动力传递构件21的驱动力传递结合部分21g,被设置得与配备于主组件的阀34一侧上的未显示的扇形齿轮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个方面,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象的电照相成象设备,该设备中有可拆卸地可安装的供墨容器,包括:
a.其中有供墨容器1的供墨设备100,它包括;盛墨部分11,即其中盛装着向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所供墨粉的那个部分;盛墨部分11所配备以便排放盛装入盛墨部分11中的墨粉的墨粉出口11a,以及用于暴露或密封墨粉出口11a的容器的阀16,该阀与带有入口33而用于暴露或密封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的墨粉入口33的主组件的阀34结合,以便同时暴露或密封墨粉出口11a及墨粉入口33;手柄15即一个转动构件,它配备有作为驱动力传递部分的驱动力传递结合部分15a,并可转动地附接在盛墨部分11上;结合部分16a,它是容器的阀16的一部分,它作为转动力接受部分用以接受由转动构件即手柄15的转动所产生的转动力,通过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所配备的转动力传递装置21,当供墨容器1被安装进电照相成象设置主组件而转动构件即手柄15被转动时就暴露墨粉出口11a,其中在转动构件15与盛墨部分11之间提供就容器的阀16的打开方向而言的某个数量的运动;转动构件即手柄15,它带有凸起61即一个随动部分,此随动部分与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结合,从而使转动构件即手柄15顺着容器的阀16的打开方向被转动一个预定角度,以便取消上述运动,使得当供墨容器1被安装进电照相成象设备主组件124时,转动构件15的驱动力传递结合部分15a与转动力传递构件21总是在预定的同样位置结合;
b.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成象的成象装置;以及
c.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
尽管已参照所公开的各种构造说明了本发明,但并不局限于所阐述的这些细节,且本申请意在包含可能在于改进的目的或在下述各项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修改或变更。

Claims (15)

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上、用于向成象设备主组件供应墨粉的供墨容器,该供墨容器包括:
一个用于盛装墨粉的主体;
一个用于使盛装于上述容器的主体中的墨粉排放的排墨口;
一个用于打开及关闭上述排墨口的容器的阀构件;
一个可转动构件,它可转动地由上述容器的主体所支承,并具有用于与上述设备的主组件中所配备的转动力传递装置结合以便将转动力传递给上述转动力传递装置这样的驱动传递部分;
一个转动力接受部分,它用于通过与上述转动力传递装置的结合而接受来自该转动力传递装置的转动力,其中,上述容器的阀构件被上述转动力接受部分所接受的转动力给予力,用于打开与关闭上述排墨口;
其中,当上述供墨容器未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上述可转动构件以一预定转动角度,顺着打开上述容器的阀构件的转动角度,在第一位置与离开该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容器的主体而可转动;
上述可转动构件配备有一接触部分,当上述驱动传递部分与上述转动力传递装置被结合以便将上述供墨容器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该接触部分被设备的主组件接触,以便把上述可转动构件导引到上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容器的阀构件被关闭时,上述可转动构件可转动到上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的阀构件,通过与设备的主组件中所配备的主组件的阀构件结合,使主组件的阀构件打开和关闭设备主组件的墨粉接受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传递部分与上述转动力传递装置彼此结合,上述可转动构件被从上述第二位置转动到与上述容器的主体有关的第三位置,以便打开与上述排墨口有关的上述容器的阀构件,且上述可转动构件被从上述第三位置转动到与上述容器的主体有关的上述第一位置,以便关闭与排墨口有关的上述容器的阀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当上述供墨容器被从设备的主组件上拆卸时,上述可转动构件由于上述接触部分与设备的主组件接触而被从上述第一位置转动到上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还包括调整装置,此装置用于当上述供墨容器未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调整上述可转动构件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装置带有用于锁紧上述可转动构件的转动的锁紧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锁紧构件与上述可转动构件可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的主体带有一个凸起,且上述锁紧构件带有一个与上述凸起可结合的凹部,其中,按上述可转动构件的转动方向来衡量,上述凹部的宽度,大于上述凸起的宽度与上述可转动构件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上述凸起移动穿过的一个宽度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当上述供墨容器被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时,上述锁紧构件松开上述可转动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分的形式为一凸起,且它通过与设备主组件中所带的一个凸轮接触而将上述可转动构件导引到上述第二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的阀构件,具有上述转动力接受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转动构件配备有一个抓握部分。
14.一种成象设备包括:
一个配备于上述设备的主组件中的转动力传递装置;
一个供墨容器,它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设备的上述主组件上,用于向上述设备的上述主组件供应墨粉,该供墨容器包括:
一个用于盛装墨粉的主体;
一个用于使盛装于上述容器的主体中的墨粉排放的排墨口;
一个用于打开及关闭上述排墨口的容器的阀构件;
一个可转动构件,它可转动地由上述容器的主体所支承,并具有用于与上述设备的主组件中所配备的转动力传递装置结合以便将转动力传递给上述转动力传递装置这样的驱动传递部分;
一个转动力接受部分,它用于通过与上述转动力传递装置的结合而接受来自该转动力传递装置的转动力,其中,上述容器的阀构件被上述转动力接受部分给予力,用于打开与关闭上述排墨口;
其中,当上述供墨容器未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上述可转动构件以一预定转动角度,顺着打开上述容器的阀构件的转动角度,在第一位置与离开该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容器的主体而可转动;
上述可转动部分配备有一接触部分,当上述驱动传递部分与上述转动力传递装置被结合以便将上述供墨容器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该接触部分被设备的主组件接触,以便把上述可转动构件导引到上述第二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容器的阀构件被关闭时,上述可转动构件可转动到上述第一位置。
CNB001048481A 1999-03-29 2000-03-29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0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5478/1999 1999-03-29
JP08547899A JP3450741B2 (ja) 1999-03-29 1999-03-29 トナー補給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4871A true CN1274871A (zh) 2000-11-29
CN1144099C CN1144099C (zh) 2004-03-31

Family

ID=13860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484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099C (zh) 1999-03-29 2000-03-29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6766133B1 (zh)
EP (2) EP1548521A3 (zh)
JP (1) JP3450741B2 (zh)
KR (1) KR100323014B1 (zh)
CN (1) CN1144099C (zh)
DE (1) DE60026932T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8588C (zh) * 2003-08-29 2008-04-0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器
CN103399474A (zh) * 2007-11-30 2013-11-20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色粉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0301B2 (en) * 2001-02-19 2006-01-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233311B1 (en) * 2001-02-19 2012-08-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container
ES2382727T3 (es) 2001-02-19 2012-06-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enedor para suministro de toner
JP4422956B2 (ja) * 2002-10-16 2010-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機構
KR100472490B1 (ko) 2003-04-24 2005-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유닛
JP4208645B2 (ja) * 2003-06-03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4275518B2 (ja) * 2003-12-09 2009-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137825B2 (ja) * 2004-03-17 2008-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06426B2 (ja) * 2004-09-08 2007-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50890B2 (en) * 2004-11-12 2008-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having a shutter cleaning feature
JP4636853B2 (ja) * 2004-11-12 2011-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79655B2 (ja) * 2004-11-12 2010-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RU2407049C2 (ru) * 2004-11-24 2010-12-20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Контейнер подачи проявителя
EP2428850B1 (en) 2005-03-04 2013-09-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and developer supply system
US7780040B2 (en) * 2005-03-14 2010-08-24 Xerox Corporation Particle dispenser cartridge arranged with dispenser nozzle outer shutter rails
JP4689422B2 (ja) * 2005-09-27 2011-05-2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55715B2 (ja) * 2006-05-23 2009-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ES2784735T3 (es) * 2006-05-23 2020-09-30 Canon Kk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revelador
JP4714119B2 (ja) 2006-09-28 2011-06-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13937B2 (ja) * 2007-02-28 2010-02-1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器、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01641B2 (ja) * 2007-06-01 2010-1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15037B2 (ja) * 2007-08-22 2010-02-1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75313B2 (ja) * 2007-10-02 2010-06-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
EP2045668B1 (en) * 2007-10-02 2014-11-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unit
US8532542B2 (en) * 2009-07-23 2013-09-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contai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oner container
JP5504814B2 (ja) * 2009-10-13 2014-05-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7178B2 (ja) 2010-06-03 2013-04-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77179B2 (ja) * 2010-06-03 2013-04-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133357B (zh) 2010-06-11 2019-05-21 株式会社理光 可拆卸装置、显影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JP6083954B2 (ja) 2011-06-06 2017-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US9031451B2 (en) 2011-12-30 2015-05-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8588659B2 (en) 2011-12-30 2013-11-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8948650B2 (en) 2011-12-30 2015-02-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8682213B2 (en) 2011-12-30 2014-03-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8649710B2 (en) 2011-12-30 2014-02-1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pivoting exit port cover
US8867968B2 (en) 2011-12-30 2014-10-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ovable toner port cover member for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imaging device
US8867966B2 (en) * 2011-12-30 2014-10-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950611B2 (ja) 2012-02-17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JP5619087B2 (ja) * 2012-07-27 2014-11-0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8923734B2 (en) 2012-09-14 2014-12-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removable exit paddle
US9063460B2 (en) 2012-09-14 2015-06-2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driven toner platform
US8918032B2 (en) * 2012-09-14 2014-12-2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olumetri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toner agitators
JP6172994B2 (ja) * 2013-03-28 2017-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73996B1 (en) 2013-05-29 2014-10-2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syste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a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with bypassing actuation
US9244382B2 (en) 2013-06-25 2016-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73048B2 (ja) * 2013-07-12 2016-03-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MX2021000124A (es) 2014-08-01 2023-01-03 Canon Kk Cartucho de toner, mecanismo de suministro de toner y obturador.
US9477177B2 (en) 2014-09-02 2016-10-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9477178B1 (en) 2015-08-13 2016-10-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open or closed state of a toner cartridge shutter
US9360797B1 (en) 2015-08-13 2016-06-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movable projection for providing installation feedback to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563169B1 (en) 2015-12-14 2017-02-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retrac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261440B2 (en) 2016-03-16 2019-04-16 Katun Corporation Spindle dispensing toner cartridge
JP6682962B2 (ja) 2016-03-31 2020-04-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6206530B2 (ja) 2016-03-31 2017-10-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WO2020046308A1 (en) * 2018-08-30 2020-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ting interface gaskets
US11048189B2 (en) * 2019-03-13 2021-06-29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sheet member with two portions to move toner
US10649389B1 (en) 2019-04-12 2020-05-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of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761476B1 (en) 2019-04-12 2020-09-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mov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698363B1 (en) 2019-04-12 2020-06-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an imaging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649399B1 (en) 2019-04-12 2020-05-12 Lexmark Internatioan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magnetic sensor
KR20220005301A (ko) * 2020-07-06 2022-01-13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모터를 이용하여 현상 카트리지의 유입 셔터를 구동하는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08581A (ja) 1987-10-21 1989-04-25 Mita Ind Co Ltd トナー供給装置
JP2565575B2 (ja) * 1989-12-08 1996-12-18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5268722A (en) 1990-04-13 1993-12-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tachable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having means for selectively prohibiting detachment
JPH0750352B2 (ja) * 1991-03-18 1995-05-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供給装置における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3323616B2 (ja) * 1993-12-28 2002-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及び現像装置
KR0135906B1 (ko) 1993-12-28 1998-05-15 미따라이 하지메 현상제 카트리지 및 그 재생 방법(Developer Cartridge and Remanufactruring Method Therefor)
JP3044997B2 (ja) 1994-02-16 2000-05-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JPH07306578A (ja) * 1994-05-12 1995-11-2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JP3530586B2 (ja) * 1994-07-13 2004-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H08234552A (ja) * 1995-02-23 1996-09-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容器
US5548384A (en) * 1995-04-06 1996-08-20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Inc. Toner supply cartridge
JP2954889B2 (ja) * 1996-10-16 1999-09-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3284334B2 (ja) * 1996-11-18 2002-05-20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部材及びこれを使用する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651528B2 (ja) * 1996-12-27 2005-05-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408166B2 (ja) 1997-09-30 2003-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50757B2 (ja) * 1998-09-22 2003-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3445202B2 (ja) 1999-03-29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EP1233311B1 (en) * 2001-02-19 2012-08-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container
ES2382727T3 (es) * 2001-02-19 2012-06-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enedor para suministro de toner
JP4343622B2 (ja) * 2002-09-25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4320168B2 (ja) * 2002-12-24 2009-08-2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8588C (zh) * 2003-08-29 2008-04-0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器
US7433634B2 (en) 2003-08-29 2008-10-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ontainer including a developer movement suppression feature
CN103399474A (zh) * 2007-11-30 2013-11-20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色粉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41453A3 (en) 2001-10-10
US20080273895A1 (en) 2008-11-06
US7430390B2 (en) 2008-09-30
CN1144099C (zh) 2004-03-31
JP3450741B2 (ja) 2003-09-29
EP1548521A2 (en) 2005-06-29
JP2000275945A (ja) 2000-10-06
US20070231016A1 (en) 2007-10-04
EP1041453B1 (en) 2006-03-29
US7203449B2 (en) 2007-04-10
US7577385B2 (en) 2009-08-18
DE60026932D1 (de) 2006-05-18
KR100323014B1 (ko) 2002-02-09
EP1041453A2 (en) 2000-10-04
US20040161266A1 (en) 2004-08-19
DE60026932T2 (de) 2006-09-28
EP1548521A3 (en) 2006-07-26
US20050169672A1 (en) 2005-08-04
KR20010020691A (ko) 2001-03-15
US6766133B1 (en) 2004-07-20
US7292811B2 (en) 2007-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099C (zh)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CN1204465C (zh) 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
CN1132062C (zh) 色粉添加容器和色粉添加装置
CN2615706Y (zh) 密封元件、调色剂容纳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087846C (zh) 显影盒
CN1101010C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补充装置以及装于其上的调色剂筒
CN1087449C (zh) 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49987C (zh) 可安装处理盒的成象系统
CN1837979A (zh) 显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CN1236364C (zh) 调色剂供应容器、调色剂供应设备以及驱动力传递机构
CN1945458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773388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940758A (zh) 调色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627201A (zh) 显影剂供给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427312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筒和显影单元
CN1517813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及其耦合驱动元件
CN1217490A (zh) 调色剂瓶、调色剂供给系统和使用该瓶和供给系统的成像装置
CN1627202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1049988C (zh) 处理暗盒和可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成像系统
CN1955860A (zh)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306228A (zh) 显影剂搅拌部件及其回收方法
CN1926477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设备
CN1945457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837990A (zh) 清洁装置、以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268988C (zh) 显像剂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31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