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8588C - 显影剂容器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8588C
CN100378588C CNB2004100570919A CN200410057091A CN100378588C CN 100378588 C CN100378588 C CN 100378588C CN B2004100570919 A CNB2004100570919 A CN B2004100570919A CN 200410057091 A CN200410057091 A CN 200410057091A CN 100378588 C CN100378588 C CN 1003785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container body
escape hole
rota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70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1221A (zh
Inventor
冲野礼知
皆川浩范
矶村哲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91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1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85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85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handling means after the supply and before the regulating, e.g. means for preventing developer block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通过绕转动轴旋转地移动而供给和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用于容纳显影剂并且装有允许显影剂排出的排出口的容器主体,以及设置在排出口内并且在其附近的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所述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包括用于通过容器主体的旋转移动挖取容纳在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的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所述第二壁部件相对于转动轴的方向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件的端部,用于抑制由第一壁部件所挖取的显影剂的移动,同时允许显影剂部分地从其一侧移动到其另一侧。

Description

显影剂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成像设备,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打印机供应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
背景技术
在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打印机之类的成像设备中,传统上一直使用细粉形式的显影剂作为其显影剂。当成像设备的显影剂被消耗时,使用显影剂供应容器将显影剂供应到成像设备。
用于将显影剂供应到成像设备的显影剂供应容器大致被分类为两种类型,包括所谓的同时供应类型的容器和安装类型的容器,所述同时供应类型的容器将容纳于其中的全部量的显影剂同时供应到成像设备的显影剂接收部分,所述安装类型的容器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的总体组成中并且逐渐供应显影剂直到显影剂被耗尽。
近年来,为了实现紧凑的成像设备,通常趋向于使用安装类型的显影剂供应容器。而且,作为上述显影剂供应容器,诸如已知这样一种显影剂供给容器,该显影剂供应容器转动显影剂供应容器的同时显影剂通过间歇地供给调色剂而供应显影剂,是已知的装有排出口,并在设置于圆柱形瓶的圆周表面上,用来允许从其排出显影剂。该显影剂供应容器的排出量随着保留在显影剂供应容器中的调色剂量而改变,因此它具有不良的供应稳定性。为此,日本专利(JP-B)No.3,168,722已提出了如图26所示的这样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500,用于覆盖排出口501的测量部分502被设在其内圆周表面或外圆周表面上,从而通过定量地供给调色剂而供应调色剂。
然而,如JP-B No.3,168,722所述的上述传统显影剂供应容器伴有这样的问题,即,当在排出口附近调色剂具有较大容积密度时,尽管相对于当较大量显影剂保留在显影剂供应容器中时排出量较大而当较少量显影剂保留在显影剂供应容器中时排出量较小这样一种情况,显影剂供应容器在排出口处装有测量部分以确保每次供应操作都以恒量供应调色剂,但是调色剂在其供应期间会导致在排出口处的堵塞或排出量的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在下文中,简称之为“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供应容器甚至在排出口附近显影剂具有较大容积密度时,也能够通过抑制显影剂的堵塞而平稳地排出显影剂。
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绕转动轴旋转地移动而供给和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
用于容纳显影剂并且装有允许显影剂排出的排出口的容器主体,以及
设置在排出口内在其附近的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包括用于通过容器主体的旋转移动挖取容纳在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的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所述第二壁部件相对于转动轴的方向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件的端部,用于抑制由第一壁部件所挖取的显影剂的移动,同时允许显影剂部分地从其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以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用在下文中出现的实施例1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容器所适用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用于示出旋转显影设备的结构的视图。
图3和图4都是本发明显影剂容器的透视图。
图5是在显影剂容器排出口的中央部分处的显影剂容器的横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显影剂容器的上部部件和下部部件的内部平面图。
图7是显影剂容器的下部部件的内部透视图。
图8是显影剂容器的上部部件的内部透视图。
图9是示出了粉压力抑制部件及其附近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10是粉压力抑制部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1是用于示出显影剂容器的安装操作的透视图。
图12是用于示出遮挡板的打开操作的透视图。
图13是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了下部部件的粉压力抑制部件及其附近的平面图。
图15(a)、15(b)和15(c)是示出了根据比较实施例1的显影剂容器的结构构件的视图。
图16是根据比较实施例2的显影剂容器的、在该显影剂容器的排出口的中央部分处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了在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1及2中转数和调色剂排出率之间关系的图表。
图18(a)和18(b)是用于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显影剂容器的视图。
图19是示出了在实施例2和比较实施例1及2中转数和调色剂排出率之间关系的图表。
图20(a)和20(b)是用于示出根据实施例3的显影剂容器的视图。
图21是示出了在实施例3和比较实施例1及2中转数和调色剂排出率之间关系的图表。
图22是示出了在实施例1、2和3以及比较实施例1和2中的结构构件和排出性能数据的表。
图23是用于示出调色剂的移动的视图。
图24是用于示出调色剂容器的转动状态的视图。
图25是用于示出在排出的后期阶段显影剂状态的视图。
图26是用于示出传统显影剂容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具体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是包括根据该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剂容器用在作为能够形成单色图像和全色图像的成像设备的电子照相复印机中,但是也可用在用于根据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其他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诸如另一种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以及文字处理机。
(总体结构)
首先,将描述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和操作。
操作者将原件101放置在保护文件用玻璃102上。通过光学装置103的多个镜和透镜,在感光鼓104上形成所述原件的光学图像。另一方面,用作记录介质的某一规格的纸张P(诸如纸或OHP纸)根据操作者通过操作装置(未示出)输入的信息以选定的方式堆叠在纸供应盒105和106中。然后,使得与选定纸供应盒105或106相对应的供给辊105a或106a转动,并且从纸供应盒105或106中供给的单张纸P通过传送装置被传送到记录辊110。
记录辊110将纸P输送到与光学装置103的扫描时限同步转动的感光鼓104。转印装置111将感光鼓104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P上。之后,分离装置112将纸P从感光鼓104上分离。传送装置113将纸P传送到定影装置114。在施加热量和压力的情况下定影装置114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P上。然后,排出辊116将纸P排出到托盘117上。
旋转显影设备201、清洁装置202以及初级充电装置203设置在感光鼓104周围。旋转显影设备201使用调色剂显影形成在感光鼓104上的静电潜像。初级充电装置203为感光鼓104充电。清洁装置202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04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由于显影导致其量减少的显影剂从显影剂容器中被连续地供应。
(旋转显影设备)
图2是用于说明旋转显影设备201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2中所示的,旋转显影设备201具有基本为圆柱形的形状并且被分成分别装有黑色(Bk)、黄色(Y)、品红(M)和青色的四个显影设备的四个区域的内部结构。每个显影设备都包括与之对应的显影装置9和显影剂容器1。显影剂容器1用于供应调色剂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显影设备中。
该类型的旋转显影设备201每次围绕转动(旋转)轴RA(沿箭头R的方向)逆时针转动90度,从而改变了与感光鼓104相对布置的显影装置9。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装置9被布置得在位置7a处与感光鼓104相对,在下文中称位置7a为显影站。显影装置9的显影剂运输部件9a和显影套筒9b以及显影剂接收装置8的显影剂运输部件8b只在显影站7a处接收来自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驱动力,从而绕着转动轴RA转动。此时,位于除显影站7a之外的位置7b、7c和7d处的其他显影装置9和其他显影剂接收装置8未被驱动。
显影装置9的显影套筒9b被设置得与感光鼓104之间具有微小间隔(大约300μm)。在显影期间,通过显影刮刀(未示出)在显影套筒9b的圆周表面上形成薄调色剂层。通过向显影套筒9b施加显影偏压,形成在感光鼓104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
当进行两张A4-规格纸或一张A3-规格纸上的成像时,该实施例中的旋转显影设备每次转动90度,从而显影装置转动地移动并改变位置。位置改变的移动时间大约为0.3秒,成像的停止时间大约为1.2秒,移动期间的圆周速度大约为0.7m/sec,并且旋转显影设备的直径大约为190mm。
旋转显影设备的直径是指处于显影剂容器1被安装于旋转显影设备201上的这样一种状态中的旋转显影设备201的最大直径。而且,在本发明中,离处于显影剂容器1被安装于旋转显影设备201上的这样一种状态中的旋转显影设备201的转动中心的最大半径(长度)被定义为显影剂容器1的转动半径,并且最大半径位置处的速度被定义为圆周速度。
如上所述,该实施例中的旋转显影设备201被等分为分别装有Bk、Y、M和C四个显影装置9和对应四个显影剂容器1的四个区域。
然而,还可通过例如不均等地将旋转显影设备分成为具有较大容积用于供应频繁使用的更大量黑色显影剂的Bk显影装置和其他三个Y、M和C显影装置而提供这四个区域。通过使用这样的具有不同占据容积的四个区域的旋转显影设备,也可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该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显影剂可为单组分显影剂、双组分调色剂、双组分载体、或双组分调色剂与双组分载体的混合物。
(显影剂供应容器的结构)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结构。
<显影剂容器的总体结构>
图3和图4都是该实施例中显影剂容器的透视图,而图5是排出口中央部分处的显影剂容器的横截面图。
这些图中所示的显影剂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转动部件2(在下文中,称之为“钮”)、遮挡板3、包装部件4、以及粉压力抑制部件(如图9中所示)。
容器主体1具有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中空圆柱形形状和如图5中所示的非圆形的横截面。通过为容器主体1提供非圆形的横截面,可有效地利用旋转显影设备中的有限空间。因此,在旋转显影设备中的具有相同形状的每个空间中,都可增加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填充量。
在容器主体1的圆周表面上在轴向方向上其一端处,装有排出口1c。遮挡板3和包装部件4以可开可闭的方式密封地封闭排出口1c。可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提供容器主体1,所述方法即,使得塑料材料经受喷射模塑、吹塑、注射吹塑等。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用高冲击强度的聚苯乙烯材料分别地模制和生产上部部件1a和下部部件1b并且使得上部部件1a和下部部件1b经受超声波熔化而制备容器主体1,但是也可使用其他材料和/或其他方法制备容器主体1。
排出口1c具有矩形形状(8mm×15mm)并且被设置在距离容器圆周表面处的容器端部40mm远的位置处。容纳在容器主体1中的显影剂从排出口中被排出到设备主组件侧部上的显影装置中。与装有位于其端表面处的排出口的显影剂容器相比较,通过将排出口1c设在容器主体1的圆周表面处,可减少排出操作后残留在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量。而且,与沿其纵向(长度)方向容器主体1的全长相比较,通过缩短排出口1c的长度,可减轻归因于显影剂的沉积的污染。
钮(转动部件)2包括把手部分和双圆柱形部分,并且在外部圆柱形部分的外圆周表面处装有钮齿轮而在内部圆柱形部分的内圆周表面处装有爪,以便于通过爪与设于容器主体1的、在其前侧端部处的侧端部上的环形突出部分相接合,以使爪可沿容器主体1的圆周方向往复运动。在该实施例中,钮2也是通过高冲击强度的聚苯乙烯材料的喷射注塑生产的,但是也可使用其他材料和/或其他方法生产。具有不小于某一级刚度的材料适合于用作遮挡板3。在该实施例中,遮挡板3是通过高滑动性的ABS树脂的喷射注塑生产的。
包装部件4被布置得围绕容器主体1的排出口1c,并且被容器主体1和遮挡板3压制以便于密封地封闭排出口1c。可适当地使用已知的各种泡沫体和弹性部件作为包装部件4。在该实施例中,使用聚氨酯泡沫体。
<供给突出部分>
图6是容器主体的上部部件和下部部件的内部平面图,图7是下部部件的内部透视图以及图8是上部部件的内部透视图。
如图6所示,供给突出部分1d和1e具有板状形状,当在模制期间从金属模的解除方向看过去时可由直线表示。在该实施例中,每个供给突出部分都具有5mm的高度和1mm的厚度。在排出口1c侧上的容器主体1的较小直径部分处,供给突出部分具有2.5mm的高度。如图6中所示,这些供给突出部分被如此布置,即,使得6个供给突出部分1e被设置在上部部件1a侧,而7个供给突出部分1d被设置在下部部件1b侧。
每个供给突出部分1d和1e都如此倾斜,即,使其相对于其转动移动的方向上游远离排出口1c。更具体地说,在图上(图6),设在下部部件1b的排出口1c右手侧上的6个供给突出部分1d中的每个都被如此布置,即,使得排出口1c位于每个供给突出部分1d的左手侧。因此,每个供给突出部分1d都具有这样一种形状,即,其下(右)端远离排出口1c并且其上(左)端靠近于排出口1c。另一方面,设在下部部件1b的排出口1c左手侧上的一个供给突出部分1d被如此布置,即,使得排出口1c位于该供给突出部分1d的右手侧。因此,该供给突出部分1d具有这样一种形状,即,其下(左)端远离排出口1c并且其上(右)端靠近于排出口1c。
而且,设于上部部件1a上的供给突出部分1e和设于下部部件1b上的供给突出部分1d之间具有这样的位置关系,即,它们沿容器主体的纵向方向如图6中所示的那样交替地布置。而且,如图6中所示,相邻的供给突出部分1d和1e沿转动轴方向相互交叠X。更具体地说,各个相邻两个供给突出部分相互交叠X,所述X被设定为约5mm,作为沿转动轴方向突出的长度。为此,由上部部件1a的供给突出部分1e所供给的显影剂被可靠地运载到下部部件1b的供给突出部分1d,然后被可靠地运载到上部部件1a的以后供给突出部分1e,从而被交替地供给到上部部件1a和下部部件1b的供给突出部分1e和1d,以最终被供给到排出口1c。因此,可防止显影剂从相邻供给突出部分的具有高度差的部分处漏出,因此可提高显影剂的供给和排出速度。
供给突出部分1d和1e相对于转动轴方向的倾斜角(图6中所示的Y)最好在20-70度的范围内,更好的是在40-50度的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倾斜角Y被设定为45度。当倾斜角Y小于20度时,显影剂不易于沿供给突出部分滑落从而导致不良显影剂供给性能。另一方面,当倾斜角Y大于70度时,供给突出部分的数量增加了从而减小了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容积。因此,通过将倾斜角Y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获得良好的显影剂供给性能。
另外,如图8中所示的,除供给突出部分1e之外,多个板状搅拌突出部分1g被设于上部部件1a上,以使得每个搅拌突出部分1g位于沿显影剂容器的纵轴方向的相邻供给突出部分1e之间。这些板状搅拌突出部分1g具有这样一种作用,即,在供给突出部分1e供给显影剂期间搅拌调色剂,从而在疏松成团调色剂的同时供给聚结在显影剂容器中的调色剂。
<粉压力抑制部件>
图9是粉压力抑制部件5及其附近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10是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放大透视图。
如图9和图10中所示,粉压力抑制部件5被设置在排出口1c附近的下部部件1b的内表面上,并且包括侧壁5a和装有后开口5c的后壁5b。侧壁5a被部分地安装在其内部圆周表面侧的排出口1c中,并且后壁5b被设置在显影剂容器的转动方向的上游同时与侧壁5a相连接。侧壁5a和后壁5b沿排出口1c的端表面设置。后壁5b具有挖取调色剂的功能和防止粉压力集中在排出口1c上的功能,因此最好它离侧壁5a的挖取表面的长度(高度)等于或大于显影剂容器纵向(较长)方向上排出口1c的长度。每个侧壁5a都具有防止所挖取的调色剂漏出的功能和防止粉压力集中在排出口1c上的功能,因此它最好具有等于或大于显影剂容器较短方向上排出口1c长度的长度(高度)。后开口5c被布置在后壁5b的下面以便于与排出口1c相通。然而,由于只要求后开口5c允许用其与排出口1c之间的空气代替显影剂,因此后开口5c不必与排出口1c相通,单最好将其布置在排出口1c附近。
该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粉压力抑制部件5是通过以与容器主体1整体模制的方式喷射注塑高冲击强度的聚苯乙烯材料生产的,但是也可使用其他材料和/或其他方法生产。通过执行主体模制,可经济地制备粉压力抑制部件5。
<显影剂容器在成像设备中的安装>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剂容器被安装和用在成像设备中的状态。图11是用于示出安装操作的透视图,而图12是用于示出遮挡板的打开操作的透视图。
首先,在钮2(位于显影剂排出口侧上)指向操作者的情况下,将显影剂容器的容器主体1插入到成像设备总体组成的旋转显影设备201的显影装置9中。随着显影剂容器的安装,确保了钮齿轮2a和显影装置侧齿轮10之间的接合以及显影装置侧齿轮10与遮挡板齿轮3a之间的接合,并且遮挡板3被接合在显影装置侧遮挡板11中(如图12中所示)。
接着,当沿指示箭头的方向将钮2转动预定角度时,转动力通过显影装置侧齿轮10从钮齿轮2a被传输到遮挡板3的齿轮3a,从而使得遮挡板3转动。显影装置侧遮挡板也随遮挡板3一起转动,从而设在显影装置遮挡板侧上的孔与显影剂容器侧上的排出口1c相通,从而确保排出口部分。显影剂容器在成像设备中的安装位置或方法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而是可根据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结构适当地选择。
以这种方式将显影剂容器安装在旋转显影设备中,即,它不在其自己的轴线上转动,而是利用旋转显影设备的转动围绕旋转显影设备的转动轴旋转和移动。因而,有可能从显影剂容器除去转动力接收装置。因此,关于显影剂容器和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可实现成本降低。
在图2中所示的四个站7a到7d的任意位置处可执行显影剂容器的安装和拆卸,但是最好在除显影站7a以外的站7b、7c和7d处执行显影剂容器的安装和拆卸。特别是最好在相关排出口1c位于上方的位置(站)7c处执行安装/拆卸操作。在该实施例中,在位置7c处执行显影剂容器的安装/拆卸操作。
<操作状态>
下面将描述在旋转显影设备201中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剂容器1的操作期间的状态。图13是显影装置9的截面图,图14是示出了下部部件的粉压力抑制部件及其附近的平面图。
如图13所示,将预定量的显影剂填充到显影剂容器1中,并且根据上述程序将显影剂容器1安装于旋转显影设备中并且在排出口处将其打开。在成像处理期间,容纳于显影装置9中的显影剂被逐渐消耗。然而,由于根据来自于用于检测显影装置9中的显影剂量或显影剂与载体之间的比率的装置的信号,通过以预定的时间转动显影剂接收部分8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a而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装置9中,因此显影装置9中的显影剂量或显影剂与载体之间的比率基本保持恒定。之后,显影剂接收部分8中的显影剂在沿供给方向位于上游的显影剂供给部件8a的位置处,即,在与显影剂容器1的排出口1c相连接的部分的附近具体减少。
显影剂容器1被布置在显影剂接收部分8的正上方。为此,当显影剂接收部分8中的显影剂减少时,存在于显影剂容器1端部处的显影剂在其自身重量下立刻掉落,从而被供应到显影剂接收部分8中。
如上所述,由于排出口1c基本指向重力方向以允许显影剂通过自由落体从其排出,因此与位于由显影装置9有效地执行显影的停止位置(显影站7a)处的显影装置9相连设置的显影剂容器1将显影剂供应到位于消耗显影剂的显影位置处的显影装置9中。
在显影剂容器1的端部处没有充足量的显影剂的情况中,容纳于显影剂容器1中的显影剂通过在旋转显影设备201的一次转动期间供给突出部分1d和1e的操作被供给到所述端部。因此,在相关的显影装置9再次返回到显影站7a期间显影剂被供给到显影剂接收部分8中。
显影剂容器1的排出口1c在显影站7a中的位置可为任何位置,但最好可为旋转显影设备的转动轴的斜上方,具体为显影剂接收部分8的正上方。甚至当显影装置9被如此设置,即,在显影站7a中无法通过自由落体将显影剂从显影剂容器1供应到显影剂接收部分8中时,在旋转显影设备201的一次转动期间显影剂容器1也可总是位于显影剂接收部分8的上方。因此,可供应显影剂。
下面将参照图5描述显影剂容器1中的显影剂通过转动被排出的这样一种状态。
当显影剂被供应到显影装置9中时,显影剂在其自身重量下穿过排出口1c。在这时,由于存在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后壁5b,因此沿转动方向R位于下游的调色剂穿过排出口1c从而依原样排出,而沿转动方向R位于上游的调色剂在由后壁5b调节的同时穿过后开口5c,然后穿过排出口1c从而被供应到显影装置9中。
这里,在不存在后壁5b的情况中,调色剂的粉压力在排出口1c的内表面上增加,因此调色剂的容积密度增加。因此,出现调色剂堵塞的可能性变高。
图14是当从粉压力抑制部件的上方看过去时下部部件1b的视图。
随着显影剂容器1的旋转(围绕旋转显影设备的转动轴)显影剂容器1中的显影剂沿指示箭头的方向移动,以便于被供给到排出口1c。这时,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侧壁5a抑制了在显影剂容器1的长度方向上的显影剂的压力,因此可防止排出口1c附近粉压力的增加。
在调色剂从排出口1c排出期间显影剂容器1中的显影剂由空气取代。通过从显影剂容器1的外部吸入空气,消除了大气压力中的差异,从而允许显影剂通过排出口1c排出。空气穿过调色剂颗粒之间的空隙,但是当调色剂颗粒的粉压力增加以使得空隙变窄时,空气不易于从中穿过。如图23中所示,后开口5c被如此设置,即,使其不会抑制通过排出口1c(如箭头B所示)的用空气代替显影剂。在不存在后开口5c的情况中,调色剂颗粒产生的粉压力在排出口1c附近的显影剂容器1的内圆周表面上变得更高。因此,调色剂颗粒的容积密度增加了,因此出现调色剂堵塞的可能性变高。
后开口5c还具有以下两个功能,包括允许位于排出口1c附近的显影剂在初始转动停止期间通过惯性力排出的功能、和在调色剂排出的后面阶段(即,当残留在显影剂容器中的调色剂量减少时)使得调色剂穿过后开口5c的功能。关于前一种功能,如图24中所示,当容器主体1旋转并且停止在位置(4)(排出口1c指向下方的位置)时,显影剂通过惯性力沿指示箭头C的方向被排出。这时,具有高容积密度的调色剂也被排出到排出口1c附近。因此,可防止最初的调色剂堵塞。关于后一种功能,在图25中示出了显影剂在后面排出阶段的状态。在考虑容器主体转动(旋转)的情况中,当调色剂移除量较小时显影剂位于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壁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中,当没有设置后开口5c时,调色剂被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三个壁阻挡,因此不能排出调色剂。因此,无法用尽调色剂。
(实验)
在该实验中,将JP-B No.3,168,722中所述的显影剂容器的排出性能与该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排出性能进行比较。如上所述,该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具有如图5(排出口中央部分处的横截面图)、图7(下部部件1b)和图8(上部部件1a)中所示的结构。
<比较实施例1>
图15(a)、15(b)和15(c)中示出了比较实施例1的排出口的结构。图15(a)是下部部件的内部透视图,图15(b)是排出口中央部分处显影剂容器的横截面图,以及图15(c)是粉压力抑制部件的放大透视图。与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同的部件和装置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比较实施例1中,设在排出口1处的粉压力抑制部件与在JP-BNo.3,168,722中所提出的测量部件301相对应。
<比较实施例2>
图16示出了比较实施例2的显影剂容器在其排出口中央部分处的显影剂容器的截面图。
如图16中所示,显影剂容器未装有测量部件和粉压力抑制部件,而是仅装有供给突出部分。
使用上述三种类型的显影剂容器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进行比较实验,所述条件即,提供将显影剂供给到排出口的相同的供给功能。更具体地,每个显影剂容器都具有5mm-高的供给突出部分,包括设在上部部件1a侧的5个供给突出部分和设在下部部件1b侧的5个供给突出部分,它们之间具有5mm的重叠量。
180g的显影剂被填充在每个显影剂容器中,并且使用简单的转动显影剂排出器具(能够通过从旋转显影设备移除显影装置而直接测量从显影剂容器的排出口排出的显影剂量)在以下条件下经受排出测试,所述条件包括:一个步骤下90度的(一转为90度×4)简单的转动显影剂排出器具的转动角、大约0.3秒的移动时间、大约1.2秒的用于成像的停止时间、在大约0.7m/sec移动期间的圆周速度,以及190mm的直径。
<结果>
在图17中示出了实验结果,图17是示出了旋转(转动)数(n)和调色剂排出速度(%)之间关系的图表。而且,在图22中示出了结构部件和排出性能数据。
如图22所示,相对于用于排出显影剂的最初5转,实施例1(具有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平均排出量为2.7g/转、比较实施例1(具有测量部件301)的平均排出量为0.51g/转、比较实施例2(只具有供给突出部分)的平均排出量为0.42g/转。
而且,可看到在显影剂容器之间在排出状态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更具体地说,关于比较实施例1(具有测量部件301)和比较实施例2(只具有供给突出部分)的显影剂容器,显影剂的排出状态为,使得在初始排出状态下具有高容积密度的调色剂不是连续地排出而是间歇性地排出。另一方面,关于实施例1的显影剂容器,显影剂的排出状态为,使得具有低容积密度的调色剂连续地排出。
实施例1的显影剂容器的调色剂的残余量(剩余量)约为1.5g,比较实施例1的显影剂容器的调色剂的残余量(剩余量)约为2.4g,以及比较实施例2的显影剂容器的调色剂的残余量(剩余量)约为1.5g。
<结构>
从与比较实施例1(具有测量部件301)和比较实施例2(只具有供给突出部分)的比较显影剂容器相比的上述结果中,实施例1(具有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显影剂容器提供了更高的显影剂排出速度。
下面将根据图5、图15(a)和图16所示的显影剂容器的横截面图思考其原因。
在比较实施例1中,如图15(b)中所示,包括测量部件301的显影剂容器在转动方向其上游侧(后侧)和排出口1c附近的容器主体的内圆周表面上容器轴向上其侧部上装有壁(壁部件),以使得调色剂不能从这些方向上被供应。因此,只有位于测量部件301转动方向下游的调色剂通过排出口1c被排出,从而导致小调色剂供应量。关于残余的调色剂量,由于显影剂容器的转动方向,离心力使得调色剂残留在转动方向上的上游侧。残余的调色剂被测量部件301的壁阻挡,从而无法到达排出口1c而在量上有所增加。
在比较实施例2(只具有供给突出部分)的显影剂容器中,如参照图14所述的那样,供给突出部分1d使得显影剂易于聚结在排出口1c处。而且,如从图16中所示的显影剂容器的横截面中可理解的那样,由于显影剂自身的重量,调色剂的粉压力易于集中在排出口1c附近。具体地,在初始排出状态,容纳在显影剂容器中的调色剂未被充分地搅拌,因此被置于高容积密度状态下。因此,在初始排出状态下,调色剂在排出量方面有所减少,从而被间歇性地排出。之后,当充分地执行在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的搅拌时,调色剂的排出量逐渐增加。关于残余的调色剂量,显影剂容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与比较实施例1的显影剂容器的情况相比较,以更大的量可靠地排出调色剂,从而提供了较小量的残余调色剂。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中,如图5和图14中所示,包括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显影剂容器在转动方向其上游侧(后侧)和排出口1c附近的容器主体的内圆周表面上容器轴向上其侧部上装有壁,因此有效地抑制沿这些方向的调色剂的粉压力。然而,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后壁5b装有后开口5c,这是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方面,在通过由于后壁5b的存在限制调色剂的粉压力而抑制在粉压力抑制部件5中的容积密度增加的同时使得调色剂通过该后开口5c。因此,抑制粉压力抑制部件5中的调色剂被补充。因此,如图17中所示,甚至在来自初始阶段的较小旋转数量下调色剂的排出速度也较高。
关于调色剂补充效果,可预期的是,通过为侧壁5b而不是后壁5b提供开口可获得相似的效果,然而,具体地,关于残余调色剂量,后开口5c被布置在转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因此残余调色剂可沿下部部件1b的内圆周表面穿过该后开口5c,从而到达排出口1c。为此,可以认为为后壁5b提供后开口5c在减小残余调色剂量方面是有效的。
[实施例2]
图18(a)和图18(b)是用于示出该实施例所涉及的显影剂容器的透视图,而图19是示出了在该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1及2中转数和调色剂排出速度之间关系的图表。在图18(a)和图18(b)中,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的部件和装置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除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形状变为图18(b)中所示的那样之外,显影剂容器具有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
更具体地说,粉压力抑制部件5还装有被设置得覆盖三个壁5a和5b的上(顶)表面的顶壁5d。代替顶壁5d,也可如此设计上部部件1a,即,使其一部分被设置得覆盖三个壁5a和5b的上表面。
作为实验结果,如图19和22所示,相对于最初5转,调色剂的平均排出量为2.9g/rev,并且调色剂在没有中断的情况下被连续地排出。而且,残余调色剂量为1.6g。依照该实施例,通过提供如上所述的顶壁5d,可抑制从上述方向施加的调色剂的粉压力。因此,从初始阶段,通过抑制容积密度的增加可更平稳地执行调色剂的排出。
[实施例3]
图20(a)和20(b)是用于示出该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透视图,而图21是示出了在该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1及2中转数和调色剂排出速度之间关系的图表。在图20(a)和图20(b)中,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的部件和装置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除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形状变为图20(b)中所示的那样之外,显影剂容器具有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
更具体地说,粉压力抑制部件5还不仅装有与实施例2中相似设置的顶壁5d而且还装有侧部开口5e,其中每个侧部开口5e都被设于粉压力抑制部件5的相关侧壁5a上。换句话说,不同于在实施例1中只具有一个开口(后壁5b的后开口5c)的粉压力抑制部件5,该实施例中的粉压力抑制部件5还具有其他两个开口(侧壁5a的侧部开口5e)。
作为实验结果,如图21和22中所示,相对于最初5转,调色剂的平均排出量为3.2g/rev,并且调色剂在没有中断的情况下被连续地排出。而且,残余调色剂量为1.5g。依照该实施例,通过提供如上所述的侧部开口5e,我们发现,穿过后壁5b的后开口5c和侧壁5a的侧部开口5e的调色剂量增加了,因此也增加了排出的调色剂量。而且,通过适当地改变后开口5c和侧部开口5e的尺寸,还可改变被排出的调色剂量。
虽然已参照文中所披露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阐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趋向于覆盖可落入改进目的或以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修正或改变。

Claims (7)

1.一种显影剂容器,用于通过绕其旋转轴线旋转而向显影装置排放容纳于其中的显影剂,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
用于容纳显影剂并且设置有允许显影剂排出的排出口的容器主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并且在排出口附近的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
其中,所述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包括:
通过所述容器主体的旋转移动来挖取容纳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的第一壁部件、和
一对第二壁部件,所述一对第二壁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部件的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处,以抑制由所述第一壁部件所挖取的显影剂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壁部件布置成使得在所述第一壁部件的在与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边缘和所述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处安装到所述容器主体上的区域之间限定一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与其中第二壁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侧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三壁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部件沿旋转轴线方向具有不小于排出口长度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与所述容器主体整体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
6.一种通过绕旋转轴线旋转地移动而供给和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
用于容纳显影剂并且设置有允许显影剂排出的排出口的容器主体,以及
设置在容器主体内并且在排出口附近的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
其中,所述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包括通过所述容器主体的旋转移动来挖取容纳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的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所述第二壁部件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件的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部处,以抑制由第一壁部件所挖取的显影剂的移动,同时允许显影剂部分地从其一侧移动到其另一侧,并且
所述第二壁部件设置有用于允许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二壁部件的开口。
7.一种通过绕旋转轴线旋转地移动而供给和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
用于容纳显影剂并且设置有允许显影剂排出的排出口的容器主体,以及
设置在容器主体内并且在排出口附近的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
其中,所述显影剂移动抑制装置包括通过所述容器主体的旋转移动挖取容纳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的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所述第二壁部件被设置在第一壁部件的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部处,以抑制由第一壁部件所挖取的显影剂的移动,同时允许显影剂部分地从其一侧移动到其另一侧,并且
所述第二壁部件的从所述第一壁部件的挖取表面处测量的高度,不小于沿垂直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测量的排出口的长度。
CNB2004100570919A 2003-08-29 2004-08-30 显影剂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85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07151A JP4343625B2 (ja) 2003-08-29 2003-08-29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307151/2003 2003-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221A CN1591221A (zh) 2005-03-09
CN100378588C true CN100378588C (zh) 2008-04-02

Family

ID=3422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70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8588C (zh) 2003-08-29 2004-08-30 显影剂容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985686B2 (zh)
JP (1) JP4343625B2 (zh)
KR (1) KR100654881B1 (zh)
CN (1) CN1003785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3713B2 (en) * 2002-04-24 2005-1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with a plurality of feeding projections
JP3990997B2 (ja) * 2003-03-11 2007-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4343625B2 (ja) * 2003-08-29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US8190068B2 (en) * 2005-03-04 2012-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with mounting attitude regulation and drive receiving member rotation suppression features
EP2428850B1 (en) 2005-03-04 2013-09-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and developer supply system
JP4347331B2 (ja) * 2005-11-08 2009-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WO2007100141A1 (ja) * 2006-02-28 2007-09-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粉体充填装置、粉体充填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S2784735T3 (es) 2006-05-23 2020-09-30 Canon Kk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revelador
JP5067865B2 (ja) * 2007-02-21 2012-1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78847B2 (ja) * 2008-11-13 2012-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5003788B2 (ja) * 2010-04-26 2012-08-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剤収容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6083954B2 (ja) 2011-06-06 2017-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BR112014012693B8 (pt) 2011-11-25 2021-09-28 Ricoh Co Ltd Recipiente de pó 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imagem
JP6584228B2 (ja) 2015-08-27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2758A (ja) * 1992-09-22 1994-04-15 Minolta Camera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H09106158A (ja) * 1995-10-11 1997-04-22 Ricoh Co Ltd トナー/現像剤補給装置
US6131008A (en) * 1993-12-28 2000-10-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featuring a stirring member with free stirring blade end portions
JP2000310901A (ja) * 1999-04-28 2000-11-07 Ricoh Co Ltd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CN1274871A (zh) * 1999-03-29 2000-11-29 佳能株式会社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JP2001134056A (ja) * 1999-11-04 2001-05-18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
EP1220052A2 (en) * 2000-12-28 2002-07-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214893A (ja) * 2001-01-22 2002-07-31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374569A (zh) * 2001-02-19 2002-10-16 佳能株式会社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5159B2 (ja) * 1994-06-02 2002-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H08137173A (ja) * 1994-11-08 1996-05-31 Ricoh Co Ltd 回転型現像装置
JPH1165217A (ja) * 1997-08-11 1999-03-05 Fuji Xerox Co Ltd 回転式現像装置
US6067432A (en) * 1999-01-20 2000-05-23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Developer container
US6470163B1 (en) * 1999-10-27 2002-10-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tirring member, assembly method and recyc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3403132B2 (ja) * 1999-10-29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撹拌翼及びトナー補給容器
US6597881B2 (en) * 2000-10-16 2003-07-2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221858A (ja) * 2000-11-24 2002-08-09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これを装着する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トナーボトルの成形方法
US6704533B2 (en) * 2000-12-08 2004-03-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container and stirring rotation member
US6990301B2 (en) * 2001-02-19 2006-01-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S2382727T3 (es) * 2001-02-19 2012-06-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enedor para suministro de toner
US6922540B2 (en) * 2001-10-03 2005-07-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kit
US6987942B2 (en) * 2002-04-24 2006-0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kit
US6963713B2 (en) * 2002-04-24 2005-1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with a plurality of feeding projections
JP3990997B2 (ja) * 2003-03-11 2007-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4208637B2 (ja) * 2003-05-01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4343625B2 (ja) * 2003-08-29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4275518B2 (ja) * 2003-12-09 2009-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155138B2 (en) * 2003-12-22 2006-1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2758A (ja) * 1992-09-22 1994-04-15 Minolta Camera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US6131008A (en) * 1993-12-28 2000-10-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featuring a stirring member with free stirring blade end portions
JPH09106158A (ja) * 1995-10-11 1997-04-22 Ricoh Co Ltd トナー/現像剤補給装置
CN1274871A (zh) * 1999-03-29 2000-11-29 佳能株式会社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JP2000310901A (ja) * 1999-04-28 2000-11-07 Ricoh Co Ltd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134056A (ja) * 1999-11-04 2001-05-18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
EP1220052A2 (en) * 2000-12-28 2002-07-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214893A (ja) * 2001-01-22 2002-07-31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374569A (zh) * 2001-02-19 2002-10-16 佳能株式会社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21869A (ko) 2005-03-07
JP2005077666A (ja) 2005-03-24
CN1591221A (zh) 2005-03-09
JP4343625B2 (ja) 2009-10-14
US7433634B2 (en) 2008-10-07
US20050053399A1 (en) 2005-03-10
US20050271426A1 (en) 2005-12-08
KR100654881B1 (ko) 2006-12-08
US6985686B2 (en) 2006-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3634B2 (en) Developer container including a developer movement suppression feature
US5495323A (en) Clean spiral toner cartridge
KR100454835B1 (ko) 토너 공급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35416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収納容器
US5576816A (en) Toner cartridge internal plug
US7962063B2 (en) Waste toner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JP3861428B2 (ja)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EP3109707B1 (en)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3676558A (zh) 显影剂补充装置和成像装置
US5794107A (en) Toner container with molded spring
EP1324157B1 (en) Developer recovery container
US8238797B2 (en)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5613177A (en) Clean finned toner cartridge
JP2003295592A (ja) 一体型トナー容器
CN111694247A (zh) 调色剂容器、调色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0612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990997B2 (ja)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H0661020B2 (ja) 粒子のブリツジ防止装置
US5852759A (en) Electrostatographic developing device with toner dosage reservoir
JP7129023B2 (ja) 粉体収納容器、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65895A (ja)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2021135349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51203A (ja) 現像剤の収容高さ検知装置と現像剤の補給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4136486B2 (ja) 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32377A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Third inventor

Correct: Isomura Tetsuo

False: Isomura Tetsuo

Number: 10

Volume: 21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Third inventor

Correct: Isomura Tetsuo

False: Isomura Tetsuo

Number: 10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1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THIRD INVENTOR; FROM: FAN VILLAGE TO: JI VILLAGE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THIRD INVENTOR; FROM: FAN VILLAGE TO: JI VILLAG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