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4520A - 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74520A CN1274520A CN00104918A CN00104918A CN1274520A CN 1274520 A CN1274520 A CN 1274520A CN 00104918 A CN00104918 A CN 00104918A CN 00104918 A CN00104918 A CN 00104918A CN 1274520 A CN1274520 A CN 12745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eat
- driver
- board
- ste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5—Arrangements of devices on wash-basins, baths, sinks, or the like for remote control of taps
- E03C1/052—Mechanical devices not being part of the tap, e.g. foot ped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包括设置于行走机体(2)前部的驾驶席(40),以及立设于该驾驶席(40)前方的前面板设置部(F),上述前面板设置部(F)包括脚挡板(41),以及设置于该脚挡板(41)的顶部的主操纵盘(42),在上述驾驶席(40)与上述前面板设置部(F)之间,形成有坐于上述驾驶席(40)上的作业人员的膝部可进入的空间(S)。在确保良好的操作性能的同时,减缓坐着的作业人员的膝部和脚脖子部分的约束感。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等的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下述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其包括设置于行走机体前部的驾驶席,以及立设于该驾驶席的前方的前面板设置部,上述前面板设置部包括脚挡板,以及设置于该脚挡板的顶部的主操纵盘。
在过去,作为联合收割机等的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比如,如JP特开平8-172869号文献所述,包括有下述形式,在行走机体的前部以及驾驶席的前方立设有前面板设置部,该前面板设置部的顶面低于驾驶席的坐面高度,在前面板设置部的主操作盘的顶面设置有对行走机体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杆,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板部与开关类部件。
但是,上述已有的驾驶部结构具有下述问题,即由于前面板设置部的前后宽度较大,另外,前面板设置部的顶面低于驾驶席的坐面高度,这样座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的膝部或脚脖子部分容易受到约束。
于是,为了消除座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的约束感,人们考虑将驾驶席移向后方。但是,如果驾驶席移向后方,作业人员的眼睛与显示板部的板面之间的间隔增加,这样显示于板面中的各种信息难于看到。另外,设置于前面板设置部的顶面上的转向杆或开关类部件也难以进行操作。其结果是,由于导致操纵性能降低的缺点,这样其无法称为现实的解决措施。
于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该结构在确保良好的操作性能的同时,可减轻座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的约束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技术方案1所述,本发明的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驾驶席与上述前面板设置部之间形成有坐于上述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的膝部可进入的空间,该前面板设置部在该空间以悬臂方式形成。
按照上述结构,在不使驾驶席朝向后方移位的情况下,与已有的设置有前面板设置部的驾驶部结构相比较,可扩大驾驶席的前方空间。坐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的膝部或脚脖子部分可进入该扩大的前方空间。
因此,可减轻坐于驾驶席上作业人员的约束感。此外,由于作业人员的眼睛与显示板部的板面之间的间隙不过大,这样可保持显示于板面上的各种信息容易看到的状态,另外设置于前面板设置部的顶面上的转向杆或开关类部件的操作也不会受到妨碍。
此外,如技术方案2所述,当脚挡板由薄壁构成时,由于驾驶席的前方空间进一步增加,这样便形成作业人员的膝部更容易进入的结构。
还有,如技术方案3所述,当上述脚挡板在其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弯曲,该中间位置的底部以垂直方式立设,并且其顶部按照顶端侧靠近上述驾驶席一侧而倾斜的方式形成时,不仅作业人员的膝部容易进入,而且可使主操纵盘靠近坐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由此,容易看到显示于显示板部中的各种信息,并且可提高对转向操作用的操作部件的操作性,并且操纵板部更加容易看到。
再有,如技术方案4所述,当上述主操纵盘的顶面设置于驾驶席的坐面的上方位置时,坐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的膝部可进入该主操纵盘的下方。另外,由于主操作盘可靠近坐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这样显示于显示板部中的各种信息容易看到,并且可提高对转向操作用的操作部件的操作性,并且操纵板部更加容易看到。
另外,如技术方案5所述,当在上述主操纵盘的底面形成有开口朝向上述空间的抬起部时,则可减轻作业人员的约束感,并且有利于形成主操纵盘靠近坐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的结构。
此外,如技术方案6所述,当上述主操纵盘的左右一端部设有转向操作部,该转向操作部具有对上述行走机体进行转向操作的操作部件,该主操作盘的另一端部具有操纵板部,该主操作盘的左右方向中间部具有显示板部,上述操纵板部的板面朝向机体后部倾斜时,则与该板面为水平状态的场合相比较,可使坐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更加容易看到操纵板部中的板面。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操作性能。
还有,如果从上述主操纵盘中的上述操纵板部设置位置的后部,沿上述驾驶席的横侧面设置有副操纵盘,并且上述副操纵盘的顶面从上述操纵板部的板面的后端缘附近,沿驾驶席的横侧面设置,则对于下述方面是有利的。即,由于操纵板部中的板面位于副操纵盘的顶面的上方位置,这样副操纵盘不会遮挡观看操纵板部中的板面的视野。因此,即使在设置副操纵盘的情况下,仍可确保容易看到操作板部中的板面。另外,在上述操纵板部与上述副操纵盘上设置多个操作部件的场合,则形成下述有利的结构,其中这些操作部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操作部件设置于操纵板部上,并且使用频率较低的操作部件设置于上述副操纵盘的后部侧。在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场合,由于使用频率越高的操作部件越位于前方,如果使作业人员的视线从行走机体的前方朝向操作部件一侧移动,以便对设置于操纵板部与副操纵盘上的各种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则从使用频率最高的操作部件依次容易进入作业者的视线。因此,可快速看到使用频率较高的操作部件而对其操作,可更进一步促进操作性能的提高。
如果参照附图而阅读下面的描述,则容易得出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作用和有利方面。
图1为表示联合收割机整体右侧视图。
图2为表示行驶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3为表示各控制部件的方框图。
图4为表示驾驶部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驾驶部的主视图。
图6为沿图5中VI-VI线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驾驶部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9为表示第3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在各实施例中,将联合收割机作为本发明的收割机的一个实例进行描述。
(第1实施例)
图1~7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收割机的一个实例的联合收割机的右侧视图。该联合收割机包括行走机体2,其具有履带式的左右一对的行驶装置1、1;切割部3,其以可升降操作的方式连接于行走机体2的前部,切割作物秸秆,将其朝向后方传送;脱粒部4,其设置于行走机体2的左侧顶部,对来自切割部3的切割秸秆进行脱粒处理;驾驶部5,其设置于行走机体2的右侧顶部;发动机6;存储脱粒后的谷粒的谷粒箱7。
另外,在上述谷粒箱7中设置有卸料机8,其用作将存储于该谷粒箱7中的脱粒后的谷粒排放到运输车辆等的车箱或别的存储容器等中的谷粒排出装置。
如图3所示,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9,其将行走机体2的左右方向的状态调节成水平状态;喂入深度调节机构10,其按照无论所切割的切割秸秆长度如何,脱粒部4中的喂入深度量均基本保持一定的方式,将切割秸秆传递给脱粒部4的进给链;开度调节机构11等,该机构11按照下述方式调节粗筛中的筛板的网眼尺寸,即对应于构成脱粒部4的筛选部的粗筛(图中未示出)上堆积的脱粒处理物的体积(量),可获得适合的谷粒筛选性能。
履带式的左右行驶装置1、1分别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构成。张紧转轮14支承于固定在行走机体2上的固定履带支架12上。相对该固定履带支架12,支承有多个从动轮13的运动履带支架15通过升降链条机构16支承。此外,设置有驱动链轮18,其支承于变速箱体17上,并且固定于行走机体2一侧,另外履带19卷绕在上述多个从动轮13和张紧转轮14上。
上述升降链条机构16包括前链条部件20,其由上前臂20a和下前臂20b形成;后链条部件21,其由上后臂21a和下后臂21b形成;连杆22;升降驱动缸23。
前后链条部件20、21铰接于固定履带支架12上。下前臂20b和下后臂21b的前端铰接于运动履带支架15上。此外,上前臂20a和上后臂21a的前端通过连杆22连接。上述升降驱动缸23与上后臂21a的前端连接。
因此,在使升降驱动缸23伸长的场合,前后的链条部件20、21在图2中沿逆时针的方向旋转,下前臂20b和下后臂21b朝向下方摆动,对应于该运动,运动履带支架15下降。由此,履带19的接地表面下降。还有,在使升降驱动缸23缩短的场合,前后的链条部件20、21在图2中沿顺时针的方向旋转,下前臂20b和下后臂21b朝向上方摆动,对应于该运动,运动履带支架15上升,由此,履带19的接地表面上升。
比如,在右侧的行驶装置1所行驶的行驶面与左侧的行驶装置1所行驶的行驶面之间产生高差的场合,或在上述谷粒箱7中存储大量脱粒谷粒,行走机体2的左右荷载平衡破坏,右侧的行驶装置1陷入其行驶面中的场合,如果左右的行驶装置1、1中的履带19的接地表面与行走机体2保持相同的间距,则具有行走机体2朝向左右方向倾斜的危险。在此状态下,会产生下述危险,即行走机体2的行进方向发生变化,或脱粒处理物偏靠于设置在脱粒部4内部的筛选部的左右方向一端侧,无法进行适合的筛选处理。但是,如图2所示,由于形成履带式的左右的行驶装置1、1,通过分别驱动左右的行驶装置1、1的升降驱动缸23,使左右的履带19的接地表面分别运动到相对行走机体2适合的距离位置,直至行走机体2在左右方向处于水平状态,从而可将行走机体2在左右方向的状态调整保持于水平状态。图3所示的水平调节机构9由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左右的行驶装置1、1构成。
此外,从发动机6向左右的行驶装置1、1中的驱动链轮18、18的传动系统中设置有无级变速装置与前进后退切换装置,使左右的行驶装置1、1的行驶速度产生速度差,从而使行走机体2旋转的旋转装置等,这一点在图中省略。
前进后退切换装置设置于变速箱体17内部,其呈现下述状态,即前进状态,在该状态,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出动力作为前进原动力,传递给左右的行驶装置1、1中的驱动链轮18,18;后退状态,在该状态,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出动力作为后退原动力,传递给左右的行驶装置1、1中的驱动链轮18,18;中间状态,在该状态,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出动力不传递给左右的行驶装置1、1中的驱动链轮18,18。上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根据后面将要描述的主变速杆24的前后摆动操作,在前进状态、中间状态与后退状态之间切换操作,将主变速杆24朝向前方摆动操作的状态为前进状态,将主变速杆24朝向后方摆动操作的状态为后退状态,将主变速杆24立起于于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状态为中间状态。此外,主变速杆24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与无级变速装置连接,越将主变速杆24从中间状态朝向前方摆动操作,或者越将主变速杆24从中间状态朝向后方摆动操作,则左右的行驶装置1、1的行驶速度越高。
旋转装置设置于变速箱体17内,其根据后面将要描述的转向操作杆25的左右摆动操作,使左侧的行驶装置1的驱动链轮18的旋转速度与右侧的行驶装置1的驱动链轮18的旋转速度之间产生速度差。换言之,旋转装置具有使左右的行驶装置1、1的行驶速度产生速度差的机构,如果转向操作杆25保持在处于中间状态的立起姿势,则左右的行驶装置1、1的行驶速度是相同的,行走机体2处于直行的直行状态。如果对转向操作杆25从中间状态朝向左侧摆动操作,则右侧的行驶装置1一侧的行驶速度处于较快状态,左右的行驶装置1、1产生速度差,行走机体2处于朝向左侧旋转的左旋状态。反之,如果将转向操作杆25从中间状态朝向右侧摆动操作,则左侧的行驶装置1一侧的行驶速度处于较快状态,左右的行驶装置1、1产生速度差,行走机体2处于向右侧旋转的右旋状态。转向操作杆25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越进行摆动操作,左右的行驶装置1、1的行驶速度之间的速度差越大,由此,旋转半径减小。
如图3所示,上述联合收割机至少包括水平控制装置26,其自动地调节行走机体1的在左右方向的水平状态;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其按照使脱粒部4中的切割秸秆的喂入深度基本保持一定的方式进行自动地调节;脱粒控制装置28,其自动地调节粗筛中的筛板的网眼尺寸,以便与粗筛上堆积的脱粒处理物的体积地发挥适合的谷粒筛选性能。这些控制装置26、27、28通过由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29控制。
下面对水平控制装置26、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和脱粒控制装置28进行描述。水平控制装置26中的主要部件包括设置于行走机体2中的水平传感器30,以及上述水平调节机构9,根据水平传感器30发出的倾斜信息,控制部29对水平调节机构9进行驱动控制。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中的主要部件包括设置于切割部3中的检测切割秸秆的秆长度的检测传感器31,以及上述喂入深度调节机构10,根据秸秆长度检测传感器31发出的秸秆长度信息,控制部29对喂入深度调节机构10进行驱动控制。上述脱粒控制装置28中的主要部件包括设置于脱粒部4中的检测堆积于粗筛上的脱粒处理物的体积的体积传感器32,以及上述开度调节机构11,根据体积传感器32发出的体积信息,控制部29对开度调节机构11进行驱动控制。
水平控制装置26、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和脱粒控制装置28中的每个按照可通过后面将要描述的操作部件33、34、35,更具体地说,通过各操作部件中的切换开关33a、34a、35a,在自动控制状态与自动控制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的方式构成。在自动控制解除状态,上述各装置可按照根据各操作部件中的手动调节件33b、34b、35b的操作,通过手动方式调节水平调节机构9,喂入深度调节机构10,开度调节机构11中的每个的方式构成。
下面参照图1,图4~7,对上述驾驶部5进行描述。该驾驶部5设置于行走机体2的右顶部,并且位于前侧。在该驾驶部5中设置有供驾驶作业人员(操纵作业人员)坐下的驾驶席40,并且在行走机体2的右侧前部和驾驶席40的前方立设有前面板设置部F。该前面板设置部F由薄壁结构的脚挡板41,设置于该前脚挡板41上方的主操纵盘42构成。即,在行走机体2的右侧前部,并且在驾驶席40的前方,薄壁结构的板壁状的前脚挡板41沿行走机体2的前端缘立设。
在驾驶席40与前面板设置部F之间形成有空间S,坐于驾驶席40上的作业人员的膝部可进入该空间S,在该空间S中以悬臂方式形成有上述前面板设置部F。即,上述前面板设置部F按照坐于驾驶席上的作业人员的膝部可进入的方式,在作业人员的膝上悬出。
为了按照上述方式构成,比如,前脚挡板41在其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41M处弯曲,相对该中间位置,垂直地立设有底部41L,顶部41U按照仅仅顶端侧靠近驾驶席40一侧而倾斜的方式形成。此外,主操纵盘42的顶面42U位于驾驶席40的坐面40a的高度的上方位置。该主操纵盘42通过突设于其底面侧的脚部42a固定于前脚挡板41的顶面上。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主操纵盘42的底面42L上形成有抬起部42a,42a,其呈开口朝向下方,即上述空间S的凹状。该抬起部42a,42a形成于对应于坐于驾驶席40上的作业人员的两个膝部的位置,从而该膝部容易进入。上述抬起部42a,42a也可从主操纵盘42的底面42L,沿后侧部(驾驶席40的侧部)42R连续延伸。
如图4所示,在主操纵盘42上,在其左右方向的一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分别设置有转向操作部43和操纵板部44,该转向操作部43具有对行走机体2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操作杆(操作部件的一个实例)25,该操纵板部44与用于在左右方向对行走机体2的水平状态进行控制的水平控制装置26相对应。在主操纵盘42的左右方向中间部上设置有显示板部45。此外,在主操纵盘42的后端缘中,在显示板部45与转向操作部43之间,以及在显示板部45与操纵板部44之间,分别朝向前方形成有凹部。
更具体地说,转向操作部43设置于主操纵盘42的右端部侧。上述转向操作杆25立设于该转向操作部43上。按照上述方式,如果将转向操作杆25保持处于中间状态的立起状态,则可使行走机体2直行,另外如果对上述转向操作杆25进行从中间状态朝向左侧的摆动操作,则可使行走机体2实现左旋,再有,如果对上述转向操作杆25进行从中间状态朝向右侧的摆动操作,则可使行走机体2实现右旋。
上述转向操作杆25以可作十字摆动的方式形成,还可从中间状态朝向前后方向进行摆动操作。通过使转向操作杆25保持在中间状态的立起姿势,则可使切割部3的升降停止。另外,如果对转向操作杆25进行从中间状态朝向前方的摆动操作,则可使切割部3下降。反之,如果对转向操作杆25进行从中间状态朝向后方的摆动操作,则可使切割部3上升。即,转向操作杆25还同时用作作为对切割部3进行升降操作的操作部件的升降操作杆。
在上述转向操作部43上还设置有支承台46,用于在转向操作杆25位于靠近自己一侧的状态下,支承对该转向操作杆25进行操作的手的手腕子部分。
在本发明中,由于按照上述方式构成驾驶部5,这样可扩大驾驶席40前方中的延伸至前面板设置部F的空间S。另外,由于坐于驾驶席40上的驾驶作业人员的膝部进入主操纵盘42的下方,这样可减轻坐着的驾驶作业人员的约束感。此外,由于主操纵盘42可靠近坐于驾驶席40上的驾驶作业人员,这样容易看到显示于显示板部45中的板面45a中的各种信息,并且还可提高对转向操作杆25的操作性,使操纵板部更加容易看到,从而可确保良好的操作性能。
显示板部45中的板面45a位于坐于驾驶席40上的驾驶作业人员的正前方。因此,驾驶作业人员仅仅通过上下移动视线,便可看到机体前方,以及显示板部45的板面45a中的一个。在该板面45a上,显示有比如燃料剩余量,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负荷,喂入深度,谷壳堵塞,稻谷盛满等各种信息。
操纵板部44设置于主操纵盘42的左端部侧。即,操纵板部44中的板面44a位于坐于驾驶席40上的驾驶作业人员的左斜前方。因此,驾驶作业人员可通过将视线朝向正前方和左斜前方移动,观看机体前方以及操纵板部44中的板面44a中的一个。在操纵板部44中的板面44a上,设置有作为对应于上述水平控制装置26的操作部件33的切换开关33a与手动调节件33b等,并且设置有显示行走机体2的左右方向的倾斜度的状态显示部36。
如图6所示,显示板部45中的板面45a与操纵板部44中的板面44a均由位于机体后部侧下方的倾斜面构成。另外,操纵板部44中的板面44a的倾斜角度大于显示板部45中的板部45a的倾斜角度。由于按照上述方式构成,坐于驾驶席40上的驾驶作业人员更加容易看到显示板部45中的板部45a和操纵板部44中的板面44a。即,坐于驾驶席40上的驾驶作业人员在坐着状态也容易在正面看到操纵板部44的板面44a。
如图4和7所示,从前脚挡板41的左侧侧缘部、通过驾驶席40的左侧横侧面、在延伸至驾驶席40的左侧后部的部位上立设有侧脚挡板47。在该侧脚挡板47的顶面设置有副操纵盘48,该副操纵盘48从相当于主操纵盘42中的操纵板部44的部位的后部,沿驾驶席40的左侧横侧面延伸。更具体地说,副操纵盘48的顶面从操纵板部44中的板面44a的后端缘附近,沿驾驶席40的左侧横侧面延伸,在副操纵盘48的顶面设置有各种操作部件。
设置于副操纵盘48的顶面上的各种操作部件包括有作为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用的操作部件34的切换开关34a和手动调节件34b,作为脱粒控制装置28用的操作部件35的切换开关35a与手动调节件35b。另外,在副操纵盘48的顶面上还设置的操作部件有主变速杆24,使脱粒离合器(图中未示出)实现开合的离合器操作杆49,使切割离合器(图中未示出)实现开合的切割离合器操作杆50等。在副操纵盘48的右顶面,按照从前至后的顺序,设置有脱粒控制装置28用的切换开关35a与手动调节件35b,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用的切换开关34a与手动调节件34b。在副操纵盘48的左上面,依从前至后的顺序,设置有主变速杆24,脱粒离合器操作杆49,切割离合器操作杆50。
但是,在图3所示的各控制装置中,一般水平控制装置的使用频率最高,接着是脱粒控制装置,然后是喂入深度控制装置。
针对上述情况,在本发明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水平控制装置26用的操作部件33位于主操纵盘42的操纵板部44。脱粒控制装置28用的操作部件35与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用的操作部件34设置于副操纵盘48上,并且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用的操作部件34相对脱粒控制装置28用的操作部件35位于副操纵盘48的后部侧。此外,在副操纵盘48的顶面,在相对对应于喂入深度控制装置27的操作部件34的后部侧设置有其使用频率低于操作部件34的另一控制装置用的操作部件37。即,使用频率较低的操作部件位于副操纵盘48中的后部侧。
因此,主操纵盘42中的操纵板部44,以及设置于副操纵盘48上的各种控制装置用的操作部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水平控制装置26用的操作部件33位于操纵板部44上,对于除此以外的控制装置用的操作部件34、35、37,使用频率较低的控制装置用的操作部件设置于副操纵盘48的后部侧。
此外,如图4所示,在驾驶席40的右侧侧面立设有卸载操纵塔51。在该卸载操纵塔51中设置有操作杆52以及手动操作部件53等,该操作杆52对上述卸料机8进行驱动操作,以便将存储于谷粒箱7中的经脱粒的谷粒排放到运输车等的的车箱或别的存储容器等中,该手动操作部件53使卸料机8实现升降,并且绕纵向轴芯旋转。
(第2实施例)
图8表示主操纵盘42的另一实施例,该主操纵盘42的后端缘呈沿左右方向保持连续的直线状。
其它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相同,与第1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部分相同的结构或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部分采用相同的标号,故省略对其的描述。
(第3实施例)
图9表示主操纵盘42的另一实施例,主操纵盘42的后端缘在显示板部45一侧的前方呈弯曲状。
其它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相同,与第1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部分相同的结构或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部分采用相同的标号,故省略对其的描述。
(其它的实施例)
(1)在上述实施例中,收割机是以联合收割机作为实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发明的结构并不仅限于此,还可适合用于蔬菜的收割等。
(2)在上述实施例中,驾驶部5设置于行走机体2的右侧顶部前侧,但是本发明的结构并不仅限于此,还适合用于该驾驶部5设置于行走机体2的左侧顶部前侧的收割机。在此场合,副操纵盘48按照从主操纵盘42的右端部侧,沿驾驶席40的右侧横侧面的方式设置。
Claims (6)
1.一种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包括设置于行走机体(2)前部的驾驶席(40),以及立设于该驾驶席(40)前方的前面板设置部(F),上述前面板设置部(F)包括脚挡板(41),以及设置于该脚挡板(41)顶部的主操纵盘(4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驾驶席(40)与上述前面板设置部(F)之间形成有坐于上述驾驶席(40)上的作业人员的膝部可进入的空间(S),该前面板设置部(F)在该空间(S)以悬臂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脚挡板(41)由薄壁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脚挡板(41)在其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41M)弯曲,该中间位置(41M)的下部(41L)以垂直方式立设,并且其顶部(41U)按照顶端侧靠近上述驾驶席(40)一侧而倾斜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操纵盘(42)的顶面(42U)设置于上述驾驶席(40)的坐面(40a)的上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操纵盘(42)的底面(42L)上形成有开口朝向上述空间(S)的抬起部(42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操纵盘(42)的左右一端部设有转向操作部(43),该转向操作部(43)具有对上述行走机体(2)进行转向操作的操作部件(25),该主操作盘的另一端部具有操纵板部(44),该主操作盘(42)的左右方向中间部具有显示板部(45),上述操纵板部(44)中的板面(44a)朝向机体后部倾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38518/99 | 1999-05-19 | ||
JP13851899A JP3919382B2 (ja) | 1999-05-19 | 1999-05-19 | コンバインの運転部構造 |
JP138518/1999 | 1999-05-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74520A true CN1274520A (zh) | 2000-11-29 |
CN1230064C CN1230064C (zh) | 2005-12-07 |
Family
ID=1522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049186A Expired - Lifetime CN1230064C (zh) | 1999-05-19 | 2000-03-30 | 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919382B2 (zh) |
KR (1) | KR100336905B1 (zh) |
CN (1) | CN1230064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26946C (zh) * | 2005-02-28 | 2008-10-22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联合收割机 |
CN102696334A (zh) * | 2012-06-20 | 2012-10-03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自走式方草捆压捆机 |
CN109197119A (zh) * | 2017-06-29 | 2019-01-15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联合收割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31878B2 (ja) * | 2001-03-30 | 2011-12-07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収穫作業機のフロントパネル構造 |
JP2003009633A (ja) * | 2001-06-27 | 2003-01-14 | Kubota Corp | 収穫作業機のフロントパネル構造 |
JP2003047321A (ja) * | 2001-08-07 | 2003-02-18 | Seirei Ind Co Ltd | コンバイン |
JP4834439B2 (ja) * | 2006-03-30 | 2011-1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ジ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
JP4838344B2 (ja) * | 2009-11-16 | 2011-12-14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収穫作業機のフロントパネル構造 |
JP5559741B2 (ja) * | 2011-05-24 | 2014-07-23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収穫作業機のフロントパネル構造 |
JP5940030B2 (ja) * | 2013-07-29 | 2016-06-29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収穫作業機のフロントパネル構造 |
-
1999
- 1999-05-19 JP JP13851899A patent/JP391938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03-07 KR KR1020000011281A patent/KR10033690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0-03-30 CN CNB001049186A patent/CN123006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26946C (zh) * | 2005-02-28 | 2008-10-22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联合收割机 |
CN102696334A (zh) * | 2012-06-20 | 2012-10-03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自走式方草捆压捆机 |
CN102696334B (zh) * | 2012-06-20 | 2014-10-22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自走式方草捆压捆机 |
CN109197119A (zh) * | 2017-06-29 | 2019-01-15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联合收割机 |
CN109197119B (zh) * | 2017-06-29 | 2022-06-21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联合收割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336905B1 (ko) | 2002-05-15 |
JP2000324934A (ja) | 2000-11-28 |
CN1230064C (zh) | 2005-12-07 |
JP3919382B2 (ja) | 2007-05-23 |
KR20010006745A (ko) | 2001-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11244C (zh) | 履带式农机 | |
CN1230064C (zh) | 收割机的驾驶部结构 | |
JP4996570B2 (ja) | 刈取作業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CN1726751A (zh) | 农作物收割机 | |
CN204466304U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1253068C (zh) | 操作水稻插秧机工作装置的杆的布置 | |
CN1236665C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1144701C (zh) | 作业车的姿势控制装置 | |
JP3652266B2 (ja) | 作業車 | |
JP3652261B2 (ja) | 作業車の姿勢制御装置 | |
CN103826433A (zh) | 行驶车辆 | |
JP3652250B2 (ja) | 作業車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4053054B2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3597138B2 (ja) | 作業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3652253B2 (ja) | 作業車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3702945B2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3725039B2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3652264B2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3652262B2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2005212785A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3719942B2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3719943B2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H0520129Y2 (zh) | ||
JP2003284423A (ja) | 刈取収穫機の姿勢制御装置 | |
JP2002253031A (ja) | コンバ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