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0112C - 电磁耦合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耦合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0112C
CN1270112C CN02155848.5A CN02155848A CN1270112C CN 1270112 C CN1270112 C CN 1270112C CN 02155848 A CN02155848 A CN 02155848A CN 1270112 C CN1270112 C CN 12701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onnector
housing
coil
coup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558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5866A (zh
Inventor
藤生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en Corp filed Critical San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15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5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01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01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4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个电磁耦合装置包括一个环形盒,一个线圈和一个连接器。环形盒有一个环形沟槽。该线圈是电线并被置于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一开口在环形盒的封闭的末端表面上贯穿该环形盒而形成。连接器被放置在环形盒的封闭末端表面,并覆盖该开口。在连接器中,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每一个分别通过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与一对引线中的一个分别相连。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盖,壳体支撑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和接触器,盖封闭壳体的一个末端开口。线圈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覆盖,壳体与环形树脂盒整体形成。

Description

电磁耦合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耦合装置,例如用于控制由汽车发动机向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压缩机传送动力的电磁离合器。尤其是,本发明涉及在电磁耦合装置中与连接器的连接。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一个已知的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110。压缩机110包括一个电磁离合器109。电磁离合器109可将压缩机110的驱动轴和驱动源有选择地连接或断开。
电磁离合器109包括一个电磁耦合装置A。电磁耦合装置A包括一个环形盒104,一个线圈组100,一个连接器103(如图2和3所示)。线圈组100被置入环形盒104的环形沟槽104b中。环形盒104的底部通过板105被固定在一个压缩机110的壳上。
如图2所示,线圈组100包括绕线管102和绕在绕线管102上的线圈101。线圈101由一根电线组成。线圈101有端部101a,101b。贯通环形盒104的底部形成一开口104a。线圈组100被置于环形盒104的环形沟槽104b内,以使线圈101的端部101a,101b可通过开口104a。通过开口104a以后,线圈101的端部101a,101b可被固定在连接器103上。在连接器103内,线圈101的每个端部101a,101b可与一对外部线106a,106b中的相应的一根电连接。连接器103可被固定在环形盒104内,这样连接器103的一部分被装进环形盒104的开口104a内。
参见附图3,连接器103包括一个钩容纳部分103a、103b,通过把板105的钩105a,105b卡入连接器103的钩容纳部分103a,103b,连接器103可被固定到环形盒104的底部。
已知电磁耦合装置A中,一些钩子105a,105b必须用手卡入到钩容纳部分103a,103b。因此,将连接器103连接到环形盒104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如果钩105a,105b被啮合到钩容纳部分103a,103b中,夹持用具会损坏连接器103。甚至,在已知电磁耦合装置A中,多个钩105a,105b形成于板105中,这样增加了板105的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对用于电磁离合器中并已克服了相关技术缺点的电磁耦合装置的需求大大增加。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就是夹持部分不需要把连接器连接到环形盒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磁耦合装置包括一个环形盒、一个线圈和一个连接器。环形盒包括一个环形沟槽,并有一个开放端。线圈包括一电线并被置于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开口在环形盒的封闭的末端表面上贯穿该环形盒而形成。连接器被放置在环形盒的封闭末端表面,并覆盖开口。在连接器中,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每一个分别通过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与一对引线中的一个分别相连。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盖。壳体将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和接触器支撑在其内部。盖封闭壳体的一个末端开口。线圈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覆盖。壳体与环形树脂盒整体形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磁耦合装置包括一个环形盒、线圈和连接器。环形盒包括一个环形沟槽,并有开口端。线圈包括一电线并且被置于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通过环形盒的封闭端面形成一开口。连接器被置于环形盒的封闭端面上并且覆盖开口。在连接器中,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每一个分别通过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与一对引线中的一个分别相连。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盖。壳体将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和接触器支撑在其内部。盖封闭壳体的一个末端开口。树脂呈环状包住整个线圈。壳体与环形树脂模具整体形成。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电磁耦合装置包括环形盒、线圈和连接器。环形盒包括一个环形沟槽,并有开口端。线圈包括一电线并被置于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开口在环形盒的封闭的末端表面上贯穿该环形盒而形成。连接器被置于环形盒的封闭端面上并且覆盖开口。在连接器中,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每个分别通过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与一对引线中的一个分别相连。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盖。壳体将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和接触器支撑在其内部。盖封闭壳体的一个末端开口。线圈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覆盖。壳体被粘在环形树脂盒的一个端面上,该树脂盒被放在与环形盒开口相配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电磁耦合装置包括环形盒、线圈和连接器。环形盒包括一个环形沟槽,并有开口端。线圈包括一电线并被置于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开口在环形盒的封闭的末端表面上贯穿该环形盒而形成。连接器被置于环形盒的封闭端面上并且覆盖开口。在连接器中,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每个分别通过一对连接器中的一个与一对引线中的一个分别相连。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盖。壳体将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和接触器支撑在其内部。盖封闭壳体的一个末端开口。树脂呈环状罩住整个线圈。壳体被粘在环形树脂盒的一个端面上,该树脂盒被放在与环形盒开口相配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个电磁耦合装置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基本上由一环形树脂套,例如一个环形树脂盒或环形树脂模具,覆盖的线圈装入环形盒中,并且将一个与环形树脂套整体形成的连接器的壳体放入该环形盒的开口内。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接触器与一对引线以及与壳体的多个支撑部分相连,并用连接器的盖封闭该壳体的末端开口。在此方法中,装入步骤和放入步骤可同时进行。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目的、特色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和易于理解的。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但是这仅仅是作为举例,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
附图1是一个已知压缩机的纵剖面视图,该压缩机包括一个带有电磁耦合装置的电磁离合器。
附图2是已知电磁耦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3是图2的电磁耦合装置的底部的一部分。
附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电磁耦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5是图4的电磁耦合装置的底部的一部分。
附图6是根据发明第1实施例的包含一连接器的电磁耦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7是图6连接器壳体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附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包括连接器的电磁耦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磁耦合装置的环形树脂盒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4-7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离合器中的电磁耦合装置。电磁耦合装置B包括一个由一电线构成的线圈1。线圈1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2覆盖。环形树脂盒2由一对环形部2a,2b组成,每个环形部都有一个环形沟槽(未示出)。环形树脂盒2通过将环形部2a,2b的环形沟槽的末端开口彼此粘合而成。
连接器3包括壳3a和盖3b。壳3a具有带底的盒体的形状。壳3a与环形树脂盒2的环形部分2a的封闭端面整体形成。线圈1的第一和第二端(未示出)被壳3a的支持部(未示出)容纳和固定。
环形盒4包括一形成在敞开端的一个环形沟槽4b,以及一个在与环形盒4的敞开端相对的封闭端面上贯穿环形盒4而形成的开口4a。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2覆盖的线圈1被放置于环形盒4的环形沟槽4b中,并通过密封环形沟槽4b的敞开端被固定在环形盒4中。壳3a被插入到开口4a中。壳3a的一部分从环形盒4中伸出。壳3a盖住开口4a。板5被放在环形盒4的封闭端面上。
在连接器3中,一个电路的一对引线6a,6b(未示出)通过一对接触器7a,7b和线圈1的第一、二端分别连接。接触器7a,7b和二极管8相连。引线6a,6b的末端和二极管8通过接触器7a,7b分别支撑在壳体3a中。盖3b封闭壳体3a的一个端部开口,并被固定在壳体3a中,例如,通过粘接。
壳体3a包括形成在壳3a开口端的弧形中空部分3c,3d。更进一步,盖3b包括形成于所述盖3b端面的弧性中空部分3e,3f。弧形中空部分3c,3d分别对着弧形中空部分3e,3f,并且在这些对弧形中空部分分别将引线6a,6b固定于其间。弧形中空部分3c,3d和3e,3f的曲率半径都分别小于引线6a,6b的曲率半径。如图7所示,每个弧形中空部分3c,3d分别包括一些肋3c1,3c2,3d1,3d2,这些肋通常在这些中空部分的内表面的圆周方向上延伸。而且,每个弧形中空部分3e,3f分别都有多个肋(未示出),这些肋通常在该弧形中空部分的内表面沿周边方向延伸。
关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磁耦合装置B,肋3c1,3c2,3d1,3d2的断面大体上是三角形的,然而,那些肋的截面可以是方形的、弧形的、锯齿形的,等等。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磁耦合装置B可象如下那样被装配。首先,已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2覆盖的线圈1,被装入到环形盒4中。同时,与环形树脂盒2整体形成的壳3a可被插入到开口4a中。其次,分别和引线6a,6b的末端相连的接触器7a,7b,可连接到壳3a的支撑部。再次,壳3a的末端开口可被连接器3的盖3b封闭。接着,通过板5,电磁耦合装置B被连接到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制冷压缩机(未示出)上。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磁耦合装置B中,连接器3的壳3a可与环形树脂盒2的环形部分2a整体形成。因此,连接器3不必通过密封来与环形盒4接合。结果,将连接器3连接到环形盒4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当钩被啮合入钩状部分,密封工具也不会损坏连接器3。更进一步,钩子不必形成在板5上。因而,如图5所示,板5的尺寸可比已知板的小。
而且,每一个中空弧形部分3c,3d和3e,3f的曲率半径都分别小于引线6a,6b的曲率半径。因此,引线6a,6b可被紧紧地固定在连接器3内。并且连接器3可被紧紧地密封。
而且,肋3c1,3c2和3d1,3d2形成于弧形中空部分3c、3d的内表面,并且通常在周边方向上延伸。而且,一些肋(未示出)在弧形中空部分3e,3f的内表面形成,并且总的沿周边方向上延伸。因此,肋3c1,3c2,3d1,3d2等等可以咬入引线6a,6b的蒙皮。因此,引线6a,6b可以被紧紧地固定在连接器3中,并且连接器3可被紧紧地密封。
附图8示出本发明用于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耦合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电磁耦合装置10B包括一个由电线组成的线圈11。线圈11被环形树脂盒12充分覆盖。环形树脂盒12有一对环形部分12a,12b,每个都有一个环形沟槽(未示出),环形树脂盒12可通过将环形部分12a,12b的环形沟槽的末端开口互相粘接而形成。环形部分12a包括形成于环形部分12a的封闭末端表面的中空部分12c。环形部分12a也包括一对柱12d,12e,二者在中空部分12c中相邻竖立。线圈11的第一端11a和第二端11b从环形树脂盒12贯通中空部分12c而伸出。
连接器13包括壳13a和盖13b。壳13a有个带底的箱形结构。壳13a包括一个底座13c,一体形成并且延伸并超出壳体13a底的相对的侧面。底座13c包括形成在连接器13的底座13c的两边上的一对开口13d,13e。柱12d,12e被开口13d,13e容纳,底座13c被中空部分12c容纳。因此,壳13a被安装到一个环形部分12a的封闭末端表面,例如,通过粘接。线圈11的第一和第二端11a、11b在壳体13a中被支撑部分(未示出)容纳和固定。
环形盒14包括形成在敞开端的环形沟槽(未示出),开口14a形成于与环形盒14的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面上并穿过环形盒14。线圈11,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12覆盖,被放入到环形盒14中的环形沟槽中,并通过密封环形沟槽的开口端固定在环形盒14中。壳13a被插入到开口14a中。壳13a的一部分从环形盒14中伸出。壳13a盖住开口14a。板15被放在环形盒14的封闭端面上。
电路(未示出)的一对引线16a,16b通过连接器13的一对接触器17a,17b,分别连接到线圈11的第一和第二端11a,11b。接触器17a,17b被连接到二极管18。在壳13a中引线16a,16b的末端和二极管18分别通过接触器17a,17b被支撑。盖13b关闭壳13a的末端开口,并被固定在一个壳体13a中,例如通过粘接。
壳13包括形成于壳13a的一个开口端的弧形中空部分13f,13g。进一步,盖13b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盖13b的末端的弧形中空部分13h,13i。弧形中空部分13f,13g分别面向弧形中空部分13h,13i,并且那些对弧形中空部分把两个导线16a,16b固定其中。每一个弧形中空部分13f,13g,13h,13i的曲率半径分别都小于引线16a,16b的曲率半径。而且,每一个弧形中空部分13f,13g和13h,13i包括与肋3c1,3c2和3d1,3d2相应的多个肋(未示出),正如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耦合装置B中描述的那样。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10B可按如下所述方式装配。首先,连接器13的壳13a可被粘在环形树脂盒12的端面上。连接器13可被置于与环形盒14的开口14a相配的位置。在其中环形树脂盒12基本上覆盖线圈11。其次,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12覆盖的线圈11可被装入到盒14中。同时,与环形树脂盒12整体形成的壳13a,可被插入到环形盒14的开口14a中。再次,被连到引线16a,16b末端的接触器17a,17b,可被连接到壳13a的支撑部。再次,壳13a的末端开口可被连接器13的盖13b关闭。然后电磁耦合装置10B通过板15被连接到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制冷压缩机(未示出)上。
参见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磁耦合装置10B,优先于其它步骤,连接器13的壳13a可被粘接到环形树脂容器12的环形部分12a的封闭端面。因此,连接器13可啮合到环形盒14中而不必密封环形盒14。结果,对连接器13和环形盒14进行连接的大规模制造效率提高了。当钩子啮合入钩状部分,密封工具不会损坏连接器13。更进一步,钩子不需要形成在板15上。因此,如图8中所示,板15的尺寸可以比已知的小。
然而,连接器13的壳13a包括底座13c,在壳13a的底座13c上有开口13d,13e。环形部分12a有中空部分12c,在其中有在环形部分12a的封闭端面上形成的柱12d,12e。底座13c被中空部分12c容纳,柱12d,12e分别被插入到开口13d,13e。因此,壳13a可准确而迅速地被安装到密封环形部12a封闭的末端面。
而且,每一个弧形中空部分13f,13g和13h,13i的曲率半径分别都小于引线16a,16b的曲率半径。因此,引线16a,16b可被紧紧地安装在连接器3中,连接器3也可以被紧紧地密封。
而且,肋(未示出)在弧形中空部分13f,13g和13h,13i内表面形成并且通常沿周边方向延伸。因此,肋可以咬入引线16a,16b的外皮中。因此,引线16a,16b可被紧紧地安装在连接器3中,连接器3也可以被紧紧地密封。
又根据第二实施例,柱12d,12e的末端可能很窄并且接近点状。因此,柱12d,12e可更容易地被插入到底座13c的开口13d,13e中。
图9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磁耦合装置10B的改进,环形部12a覆盖线圈11。环形部分12a包括一个穿过环形部分12a的封闭端的中空部分12c,并且环形部分12a也包括在中空部分12c中相邻竖立的一对伸出部12f,12g。线圈11的第一和第二端11a,11b从中空部分12c中伸出。伸出部12f,12g分别包括在其上的钩部分12f1,12g1。钩部分12f1,12g1在接近伸出点12f,12g时变的细窄。伸出部12f,12g进一步分别包括狭缝12f2,12g2,并且轴向延伸。伸出部12f,12g分别被开口13d,13e容纳,这在电磁耦合装置10B的第二实施例中示出,钩部分12f1,12g1分别啮合入开口13d,13e的一端。
因此,壳13a可被准确而牢固地安装到环形部分12a的密封末端。壳13a可与环形部分12a保持紧密接触,直到壳13a与环形部分12a完全粘合。
此外,钩部分12f1,12g1分别在接近伸出部12f,12g处变得细窄,并且伸出部12f,12g分别包括狭缝12f2,12g2,并且轴向延伸。因此,伸出部12f,12g在开口13d,13e的周边分别受到减小了的压力,因为当伸出部12f,12g被插入到开口13d,13e时,伸出部12f,12g向着伸出部12f,12g的轴作弹性变形。
关于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B和10B,代替基本上被环形树脂盒覆盖的线圈1和11,壳3a,13a可与树脂盒2,12形成为一整体,或者可基本上用树脂模制出。类似的,壳体可与环形树脂模形成为一整体,或者也可以被粘到位于与环形盒开口端相应的环形树脂模的一个端面上。
尽管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已经被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因此被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得知可以进行不背离发明范围的各种改进。因此,此处公开的实施例仅是示范性的。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实施例限定,而是由以下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电磁耦合装置包括:
一个有环形沟槽的环形盒,所述环形盒有一个开口端;
一个有环形沟槽的环形树脂盒,其中所述的环形树脂盒被放入所述的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
由电线组成的线圈,其中所述的线圈基本上被所述的环形树脂盒覆盖;
在环形盒的封闭端表面上穿过所述环形盒而形成的一个开口;
一个放在所述环形盒的封闭端表面上的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盖住所述的开口,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和一盖,其中所述连接器支撑所述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及一对接触器,并且所述的盖封闭所述壳体的一个端部开口,其中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环形树脂盒整体形成;以及
在所述的连接器中,电路的每个第一端引线和第二端引线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接触器中的一个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端中的一个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树脂盒包括一对每个都具有一环形沟槽的环形部分,并且所述的环形树脂盒通过使所述的环形部分的环形沟槽的开口端彼此连接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开口端的一弧形中空部分,所述的盖包括形成在盖一个端面上的弧形中空部分,所述弧形中空部分彼此相对,从而所述引线可以固定在中空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肋形成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弧形中空部分的内表面,所述的至少一个肋基本上在周边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中空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的引线的曲率半径。
6.一种电磁耦合装置包括:
一个有环形沟槽的环形盒,所述环形盒有一个开口端;
一个由电线组成的线圈,其中所述的线圈被放进所述的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所述线圈在树脂中被环状地模制;
在环形盒的封闭端表面上穿过所述环形盒而形成的一个开口;
一个放在所述环形盒的封闭端表面上的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盖住所述的开口,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和一盖,其中所述连接器支撑所述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及一对接触器,并且所述的盖封闭所述壳体的一个端部开口,其中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环形树脂盒整体形成;以及
在所述的连接器中,电路的第一端引线和第二端引线的每个都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接触器中的一个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端中的一个相连。
7.一种电磁耦合装置包括:
一个有环形沟槽的环形盒,所述环形盒有一个开口端;
一个有环形沟槽的环形树脂盒,其中所述的环形树脂盒被放入所述的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
一由电线组成的线圈,其中所述的线圈基本上被所述的环形树脂盒覆盖;
在环形盒的封闭端表面上穿过所述环形盒而形成的一个开口;
一个放置在所述环形盒的封闭端面上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和一盖,其中所述壳体支撑着所述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及一对连接器,所述的盖封闭壳体的末端开口,所述的壳体被粘在环形树脂盒的端面上;
所述的壳体被放置在与所述的环形盒的开口相应的位置;以及
在所述的连接器中,电路的第一端引线和第二端引线的每个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接触器中的一个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端中的一个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树脂盒包括一对各自具有一环形沟槽的环形部分,所述的环形树脂盒通过将所述的环形部分的环形沟槽的末端开口彼此连接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树脂盒包括一个中空部分,该中空部分适于在环形树脂盒一端表面上容纳所述连接器的壳体,从而所述壳体被放置在与所述的环形盒的开口相应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一个底座,该底座形成并延伸出所述壳体底部的相对的侧面,所述的连接器和底座一起被放在中空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树脂盒包括一个伸出部分,这个伸出部分设置在形成于所述连接器的壳体内的开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出部分变窄以形成一个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出部分包括一个钩子以与壳体开口端的一个边啮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出部分包括一轴向延伸的狭缝。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树脂盒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并且在内侧包含一个伸出部分的一个中空部分,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一个底座,该底座形成并延伸出所述壳体的相对表面,所述的底座适于容纳在所述的环形树脂盒的中空部分中,并且所述的伸出部分适于容纳在形成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开口中。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一个形成在所述的壳体的开口端的弧形中空部分,所述的盖包括形成在盖端面的弧形中空部分,所述的弧形中空部分彼此相对,从而所述引线被固定在中空部分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肋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弧形中空部分的内表面上,所述的至少一个肋基本上沿周边方向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中空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的引线的曲率半径。
19.一种电磁耦合装置包括:
一个有环形沟槽的环形盒,所述环形盒有一个开口端;
一个由电线组成的线圈,其中所述的线圈被放置在所述的环形盒的环形沟槽中,所述线圈在树脂中被环状地模制;
在环形盒的封闭端表面上穿过所述环形盒而形成的一个开口;
一个放在所述环形盒的封闭端表面上的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盖住所述的开口,所述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和一盖,其中所述壳体支撑所述线圈的第一和第二端及一对接触器,并且所述的盖封闭所述壳体的一个端部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壳体被粘在线圈的端面上,所述线圈在被置于与环形盒开口相应的位置的树脂中被模制;以及
在所述的连接器中,电路的每个第一端引线和第二端引线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接触器中的一个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端中的一个相连。
20.一种装配电磁耦合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把基本上由一环形树脂套覆盖的线圈装入一环形盒中;
将连接器的壳体安放在所述的环形盒的开口中,该壳体与所述的环形树脂套整体形成;
将多个接触器与一对引线并与所述壳体的多个支撑件相连;以及
利用连接器的盖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树脂套选自由环形树脂盒和环形树脂模具构成的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入步骤和安放步骤可同时进行。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装入步骤之前,将一个连接器的壳体粘接到一环形树脂盒的端面上。
CN02155848.5A 2001-10-30 2002-10-30 电磁耦合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701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1964/2001 2001-10-30
JP331964/01 2001-10-30
JP2001331964A JP2003130087A (ja) 2001-10-30 2001-10-30 電磁クラッチ用ヨー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5866A CN1415866A (zh) 2003-05-07
CN1270112C true CN1270112C (zh) 2006-08-16

Family

ID=1914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55848.5A Expired - Lifetime CN1270112C (zh) 2001-10-30 2002-10-30 电磁耦合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707365B2 (zh)
JP (1) JP2003130087A (zh)
CN (1) CN1270112C (zh)
DE (1) DE10250651B4 (zh)
FR (1) FR28316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04274B1 (ko) * 2004-10-08 2012-01-12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압축기용 전자클러치의 필드코일 조립체
KR100652246B1 (ko) * 2005-07-20 2006-12-01 우리산업 주식회사 자동차 컴프레서에 결합되는 마그네틱 클러치용 필드코일어셈블리의 전원 연결부
KR100931361B1 (ko) * 2008-03-31 2009-12-11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압축기용 전자클러치의 필드코일 어셈블리
JP5600034B2 (ja) * 2009-08-28 2014-10-01 小倉クラッチ株式会社 電磁連結装置
JP5368937B2 (ja) * 2009-10-26 2013-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イル端子
JP5765706B2 (ja) * 2011-04-28 2015-08-19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磁連結装置
JP2013174272A (ja) * 2012-02-23 2013-09-05 Sanden Corp 電磁クラッチ
DE102018122015A1 (de) 2018-09-10 2020-03-12 Endress+Hauser Conducta Gmbh+Co. Kg Baugruppe mit einer Sekundär-Spule für ein Feldgerät mit einer induktiven Schnittstel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8529A (en) 1980-03-31 1981-10-29 Hitachi Ltd Electromagnetic clutch
US4432446A (en) * 1980-06-28 1984-02-21 Nippondenso Co., Ltd.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apparatus
US4503413A (en) 1982-12-09 1985-03-05 Telefonbau Und Normalzeit Gmbh Spool for transformer in power supply device
US4470030A (en) * 1983-05-18 1984-09-04 Ledex, Inc. Trip solenoid
US4546340A (en) * 1984-07-30 1985-10-08 The Singer Company Electrical coil assembly
KR940001991B1 (ko) 1986-02-03 1994-03-12 산덴 가부시기가이샤 전자기 클러치
US5307038A (en) * 1989-03-28 1994-04-26 Ogura Clutch Co., Ltd.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apparatus
JP2568051Y2 (ja) 1989-10-13 1998-04-08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クラッチの励磁装置
US5138293A (en) * 1990-09-17 1992-08-11 Ogura Clutch, Co., Ltd.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device
JPH0589971U (ja) 1992-05-21 1993-12-07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クラッチ及び電磁石用リング部材
US5508671A (en) * 1994-08-09 1996-04-16 Qgura Clutch Co., Ltd.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device
JP2770938B2 (ja) 1995-03-08 1998-07-0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装置
JP3069044B2 (ja) * 1996-05-07 2000-07-24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連結装置
JP3099288B2 (ja) * 1996-07-23 2000-10-16 小倉クラッチ株式会社 電磁連結装置
JP3247300B2 (ja) 1996-10-03 2002-01-15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クラッチ用電磁石のボビン
JPH10110744A (ja) 1996-10-07 1998-04-28 Sanden Corp 電磁クラッチ用電磁石
JP3396145B2 (ja) * 1996-12-16 2003-04-14 小倉クラッチ株式会社 電磁連結装置
JP3374038B2 (ja) 1997-04-09 2003-02-04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ボビンに対する巻線治具及び巻線方法
JP3821978B2 (ja) * 1999-02-22 2006-09-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舵角センサユニット
US6371270B1 (en) 1999-07-05 2002-04-16 Sande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JP2001317564A (ja) 2000-02-29 2001-11-16 Sanden Corp 電磁クラッチ用ヨーク
JP2001244111A (ja) 2000-02-29 2001-09-07 Sanden Corp コイルボビン
DE10109378B4 (de) * 2000-02-29 2004-10-14 Sanden Corp., Isesaki Elektromagnetanordnung für elektromagnetisches Gerät
JP2001241468A (ja) 2000-02-29 2001-09-07 Sanden Corp 電磁クラッチ用ヨーク
JP4716541B2 (ja) * 2000-04-14 2011-07-06 ナイルス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JP2001332418A (ja) 2000-05-23 2001-11-30 Sanden Corp コイルボビ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130087A (ja) 2003-05-08
US20030096522A1 (en) 2003-05-22
FR2831628A1 (fr) 2003-05-02
DE10250651A1 (de) 2003-06-05
DE10250651B4 (de) 2006-10-19
CN1415866A (zh) 2003-05-07
US6707365B2 (en) 2004-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957C (zh) 电磁离合器
CN1270112C (zh) 电磁耦合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US6164732A (en) Pressure controlling device for vehicle
WO2014091821A1 (ja) 電動圧縮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900547A (zh) 电磁离合器励磁线圈组件的电力连接部
EP3868609A1 (en) Grommet and wire harness
JPS6357974A (ja) 電磁式流体制御弁およびその寸法規制方法
US20070184697A1 (en) Connector
JP2013502025A (ja) コネクタ構造
CN108695631A (zh) 连接器
CN1142622C (zh) 解析装置的端子销结构
WO2008004442A1 (fr) Structure de blindage, ensemble connecteur et structure de connecteur munie d'une structure de blindage, ensemble boîtier, et compresseur électrique
CN101065889B (zh) 罩盖
US6737773B2 (en) Wiring structure of motor in hybrid compressor
CN1677794A (zh) 电动阀的步进马达的电磁线圈
US20190305467A1 (en) Electric compressor for a vehicle
CN1062986C (zh) 用于机动车的电接线盒
US20050109536A1 (en) Connecting a solenoid to a lead frame
CN100347435C (zh) 用于燃油泵的连接件
KR100631785B1 (ko) 상시 4륜구동 전환장치용 마그네트 클러치의 이엠씨코일
CN1243333A (zh) 一体成形之圣诞灯串用灯头和灯座
JP3925352B2 (ja) 燃料タンク用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CN1123883A (zh) 点火线圈
JP7355398B2 (ja) 無接点充電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259597A1 (ja) 気密端子および同気密端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unma

Patentee after: SANDEN Corp.

Address before: Gunma

Patentee before: Sanden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