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0570A - 沸水堆的堆芯板和反应堆内泵压差管线 - Google Patents

沸水堆的堆芯板和反应堆内泵压差管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0570A
CN1260570A CN99126904A CN99126904A CN1260570A CN 1260570 A CN1260570 A CN 1260570A CN 99126904 A CN99126904 A CN 99126904A CN 99126904 A CN99126904 A CN 99126904A CN 1260570 A CN1260570 A CN 1260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line
section
cover
line se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6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T·马特苏莫托
A·B·菲菲
G·J·巴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Electric Co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General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CN1260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0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5/00Moderator or core structur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use as moderator
    • G21C5/02Details
    • G21C5/10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complete structure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00Reactor types
    • G21C1/04Thermal reactors ; Epithermal reactors
    • G21C1/06Heterogeneous reactors, i.e. in which fuel and moderator are separated
    • G21C1/08Heterogeneous reactors, i.e. in which fuel and moderator are separated moderator being highly pressurised, e.g. boiling water reactor, integral super-heat reactor, pressurised water rea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沸水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用的组件式压差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具有多个压力管线区段的压力管线。该系统还包括一罩,具有至少一个可替换的罩区段。每个罩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后者做成与相邻罩区段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连接或从其断开而不需焊接。此外,该系统包括一反应堆底端头部盘区段,后者有一罩支承法兰和多个限定压力管线区段的孔,底端头部盘的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做成与相邻罩区段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联接。

Description

沸水堆的堆芯板和反应堆内泵压差管线
本发明一般涉及核反应堆,更具体地涉及沸水堆的堆芯板和反应堆内泵的压差管线。
沸水堆(BWR)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通常具有基本上圆筒形,两端用(例如)底端头部和可拆式顶端头部封闭。RPV内堆芯板上方通常安置一顶部导向件。一个堆芯罩(或罩)通常围绕该堆芯板并受罩支承。特别是,该罩有一基本上圆筒形并围绕堆芯板和顶部导向件。堆芯中心轴线与罩的中心轴线基本上同轴,而罩的两端开口,因此水可通过罩的下端向上流动并通过罩的上端流出。罩、顶部导向件和堆芯板限制堆芯燃料棒束的侧向移动。
由于体积大,罩通常利用焊接将多个不锈钢圆筒形区段联接在一起。但是,罩的焊缝会增大罩材料对于称为内晶粒应力腐蚀裂纹(IGSCC)的损伤效应的敏感性。通常,裂纹可能发生在罩焊缝的热影响区。当前,进行全体积的检验来检测和评价裂纹程度。如果确定裂纹很严重,可以进行修理,来重新确立焊缝结合部的完整性,或者替换该罩。
RPV还包括反应堆内泵,安置在罩和压力容器壁之间的环区中。该内泵提供RPV中水的循环。通常利用压差管线来测量反应堆内泵流量和通过罩内反应堆堆芯的水流。压力管线通常用管子和管子接头制造。压力管线贯穿底端头部进入RPV。压力管线沿罩的内部延伸并由焊接在罩上的托架支承。需要托架来防止压力管线中水流产生的振动。一个反应泵内泵压差管线贯穿泵叶轮上方的罩,而另一个终止于罩内叶轮下方。各堆芯压差管线终止于堆芯板的上下方。
因为压差管线焊接在罩上,所以替换罩区段又困难又费时。在替换罩区段之前必须先从罩区段拆去压力管线。同时必须重新安置压差管线,也即焊接到新的罩区段上。
需要提供一种包括容易替换的罩区段的罩。特别是,需要提供一种包括可替换的罩区段的罩,这些罩区段可以拆走而不需切割压力管线或其支架,而在安装罩区段时不需焊接压力管线或其支架。
上述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一种用于沸水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组件式压差测量系统来达到。该压差测量系统能够利用可替换的罩区段,因为组件式压力系统不需要切割压力管线或其支架来替换可替换的罩区段。此外,在安装可替换的罩区段期间,组件式压差系统不需要焊接压力管线和/或压力管线支架。
该组件式压差系统包括多个压力管线,每个压力管线包括多个压力管线区段。该组件式系统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替换的罩区段的罩。每个罩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该区段做成连接在相邻的罩区段中的相应的压力管线区段上或从其断开而不需焊接。一个罩区段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压力管线,该压力管线联接在焊接于罩区段上的支承托架上。该压力管线仍然联接在罩区段上,随罩区段一起作为一个组件式部件而拆走或装上。一个罩区段的压力管线对邻近区段的连接位于罩区段之间的法兰界面处。因此,不需要压力管线区段用的分开的法兰接头,也不需要焊接连接件。
该组件式系统还包括一个反应堆底端头部盘区段。该底端头部盘区段做成支承这些罩区段和包括一个罩支承法兰。该底端头部盘区段还包括多个限定压力管线区段的孔。底端头部盘的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做成与相邻罩区段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联接。特别是,一个竖直短孔从水平孔的端部延伸到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竖直孔做成联接在下罩区段中的竖直孔上,下罩区段有时称作罩支架。该竖直孔可以通过几个罩区段而竖直延伸,或者该下罩竖直孔可以包括一个从该孔端部延伸到下罩区段外表面的水平短孔。该水平孔可以继而联接到一个沿罩的内表面延伸的压力管线的竖直或水平管子区段上。
在操作中,该组件式压差系统测量反应堆压力容器内两个间隔点处的压力。其压力差是反应堆内这两个点之间的流量的指示。通常,堆芯流量是通过测量反应堆堆芯板上下方的压力来测量的。同时,反应堆环区中的流量可以通过反应堆内泵叶轮上下方的压力来测量。
因为该压力系统是组件式的,所以当拆下罩区段进行替换时,组件式压力管线与罩区段一起拆下。从相邻罩区段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脱开压力管线区段时不需切割。然而用一个同样包括整体结合的压力管线的罩区段来替换该拆下的罩区段,将替换的罩区段重新联接到相邻的罩区段的压力管线上时不需要焊接。
上述组件式压差系统能够替换罩区段而不需要从罩上切割压差管线。该组件式压差系统也能够重新安装替换的罩区段而不需要将管线焊接在堆芯罩上。该组件式系统同时简化和加速了在核反应堆中替换堆芯罩的过程。
图1是沸水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部分省略截面图;
图2是一种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的部分截面图;
图3是一种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的RPV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一种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的RPV的部分截面图;
图5是一种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的RPV的部分截面图;
图6是一种具有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的RPV的部分截面图;
图7是一种具有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的RPV的部分截面图;
图8是一种具有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的RPV的部分截面图;
图9是一种具有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的RPV的部分截面图。
图1是核反应堆压力容器(RPV)10的部分省略截面图。RPV10为基本上圆筒形,一端用底端头部12封闭,另一端用可拆式顶端头部(未示出)封闭。底端头部盘14从底端头部伸出并支承RPV10的侧壁(未示出)。圆筒形堆芯罩16围绕反应堆堆芯(未示出),并由罩支架18支承。环区20形成于罩16和RPV10的侧壁之间。环形隔板22延伸在罩16和底端头部盘14之间。隔板22包括多个圆孔24,孔内安置反应堆内泵叶轮26。反应堆内泵叶轮26使RPV10内的水通过环区20流动。
罩16由下罩区段28和上罩区段30构成。圆形堆芯板凸缘32设置在上下罩区段28和30之间。RPV10还包括一个联接在堆芯板凸缘32上的堆芯板34。
为了测量通过堆芯的水流,在堆芯板34的上下方进行压力测量。然后可以将压力差换算成堆芯流量。RPV10包括堆芯流量压差管线36(示出一个)。压差管线36通过底端头部12进入RPV10,并沿罩16内部竖直延伸。压差管线36用多个支承托架38联接到罩16上。特别是,托架38焊接在罩16上,而压差管线36焊接在支承托架38上。此外,反应堆内泵流量可以通过在反应堆内泵叶轮26上、下方的位置处测量其压力差来测量。RPV10还包括反应堆内泵流量压差管线40(示出一个)。压差管线40通过底端头部12进入RPV10,并沿罩16的内部竖直延伸。压差管线40还沿罩16内部水平延伸至反应堆内泵叶轮26上、下方的一个点。像压差管线36一样,压差管线40用支承托架38联接在罩16上。压差管线36和40通常用管子和管接头焊接构成。
图2、3、4、5是具有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52的RPV50的部分截面图。RPV50包括一个具有罩支承法兰56的底端头部盘54。RPV侧壁58从底端头部盘54伸出。罩52由底端头部盘54的罩支承法兰56支承。
罩52包括第一罩区段60(通常称作法兰)、第二罩区段62(通常称作下罩)和第三罩区段64(通常称作上罩)。堆芯板凸缘66位于第二和第三罩区段62和54之间。堆芯板68联接在堆芯板凸缘66上。
为了测量堆芯流量,RPV50包括组件式压差管线70(图2)和72(图3)。参照图2,压差管线7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压力管线区段74、76、78和80。第一压力管线区段74是由从底端头部盘54的外表面84延伸到罩支承法兰56的外表面86的孔82限定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76是由从第一罩区段60的法兰配接表面90延伸的第一孔88和从第一孔88的端部94基本上垂直延伸到罩52的内表面96的第二孔92限定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76做成联接第一压力管区段74。第三压力管线区段78由一个沿罩52的内表面96向堆芯板68延伸的管子98限定。管子98用支承托架100联接到罩52上。第三压力管线区段78联接在第二压力管线区段76和第四压力管线区段80上。第四压力管线区段80由伸入第二罩区段62的第一孔102、一个第二孔104和一个第三孔108限定,该第二孔104从通过第二罩区段62的第一孔102的端部106基本上垂直地延伸通过堆芯板凸缘66而伸入第三罩区段64,该第三孔108从第二孔104的端部110基本上垂直地伸到第三罩区段64的内表面112上。
参照图3,压差管线72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压力管线区段114、116和118。第一压力管线区段114由一个从底端头部盘54的外表面84伸到罩支承法兰56的外表面86的孔120限定。第二压力管线区段116由第一孔122和第二孔124限定,该第一孔122从第一罩区段60的法兰配接表面90伸出,而第二孔124从第一孔122的端部126基本上垂直地伸入罩52的内表面96。第二压力管线区段116联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114。第三压力管线区段118由管子126限定,管子126沿罩52的内表面96向着堆芯板68延伸并终止在堆芯板68下方。管子126用支承托架100联接在罩52上。
为了测量反应堆内泵流量,RPV50包括组件式压差管线128(图4)和130(图5)。参照图4,压差管线128包括第一和第二压力管线区段132和134。第一压力管线区段132由孔136限定,该孔从底端头部盘54的外表面84延伸到底端头部盘54的内表面138。第二压力管线区段134由管子140限定,该管子联接在孔136上而终止于表面86对面的罩支承法兰56的邻近处。
参照图5,压差管线13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压力管线区段142、144、146和148。第一压力管线区段142由孔150限定,该孔150从底端头部盘54的外表面84延伸到罩支承法兰56的外表面186。第二压力管线区段144由第一孔152和第二孔154限定,该第一孔152从第一罩区段60的法兰配接表面90伸出而第二孔154从第一孔152的端部153基本上垂直地延伸到罩52的内表面96。第二压力管线区段144联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142。第三压力管线区段146由管子156限定,该管子156沿罩52的内表面96向堆芯板68延伸。管子156用支承托架100联接到罩52上。第三压力管线区段联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144和第四压力管线区段148。第四压力管线区段148由通过第二罩区段62延伸的孔158限定。
在操作中,组件式压差管线70、72、128和130测量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各间隔点处的压力。压力差是反应堆内两点之间流量的指示。通常,堆芯流量是通过用压差管线70和72测量反应堆堆芯板68上下方压力来测量的。反应堆环区中的流量可以通过用压差管线128和130测量反应堆内泵叶轮上下方压力来测量。
因为压力管线70、72、128和130是组件式的,所以当罩区段如罩区段60、62或64拆卸替换时,整体结合在罩区段上的组件式压力管线区段或其部分就与罩区段一起拆卸。例如,如果,如果罩区段64从反应堆50上拆走,那么与罩区段64联结的整体压力管线区段80的各部分即第二孔104和第三孔108也将拆走。不需要利用切割来从相邻的罩区段的相应时压力管线区段上断开一个压力管线区段。然后用一个也包括整体压力管线的罩区段来替换拆走的罩区段,该替换区段不需焊接就可重新联接在相邻罩区段的压力管线上。
上述组件式压差管线70、72、128和130能够替换罩区段60、62和64而不需要从罩上切割压差管线。组件式压差管线也能够安装替换的罩区段而不必通过将管线焊接在堆芯罩52上来重新安装这些压力管线。这些组件式压差管线也简化和加速了反应堆压力容器50中堆芯罩52的替换过程。
图6、7、8、9是一种具有如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堆堆芯罩202的RPV200的截面图。RPV200包括一个具有罩支承法兰206的底端头部盘204。RPV侧壁208从底端头部盘204伸出。罩202由底端头部盘204的罩支承法兰206支承。
罩202包括一个第一罩区段210(通常称为罩支架)、一个第二罩区段212(通常称为下罩)和一个第三罩区段214(通常称为上罩)。堆芯板凸缘设置在第二和第三罩区段212和214之间。堆芯板218联接在堆芯板凸缘216上。
为了测量堆芯流量,RPV200包括组件式差压管线220(图6)和222(图7)。参照图6,压差管线220包括第一和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24和226。第一压力管线区段224由孔228限定,该孔从底端头部盘204的外表面230延伸到罩支承法兰206的外表面232。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26由第一孔234和第二孔238限定,该第一孔234从第一罩区段210的法兰配接表面236延伸通过第一罩区段210、通过第二罩区段212、通过堆芯板凸缘216而伸入第三罩区段214,该第二孔238从第一孔234的端部239基本上垂直地延伸到罩202的内表面240上。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26联接在第一压力管线区段224上。
参照图7,压差管线222包括第一和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42和244。第一压力管线区段242由孔246限定,该孔由底端头部盘204的外表面230延伸到罩支承法兰206的外表面232上。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44由第一孔248和第二孔250限定,该第一孔248从第一罩区段210的法兰配接表面236延伸通过第一罩区段210、通过第二罩区段212而伸入堆芯板凸缘216,该第二孔250从第一孔248的端部252基本上垂直地延伸到堆芯板凸缘216的内表面254上。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44联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242。
为了测量反应堆内泵流量,RPV200包括组件式压差管线256(图8)和258(图9)。参照图8,压差管线256包括第一和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60和262。第一压力管线区段260由孔264限定,该孔从底端头部盘204的外表面230延伸到底端头部盘204的内表面266。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62由管子268限定,管子268联接在孔264上而终止在表面232对面的罩支承法兰206的邻近处。
参照图9,压差管线258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压力管线区段270、272、274和276。第一压力管线区段270由孔278限定,该孔从底端头部盘204的外表面230延伸到罩支承法兰206的外表面232上。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72由第一孔280和第二孔282限定,第一孔280从第一罩区段210的法兰配接表面236延伸通过第一罩区段210而伸入第二罩区段212,而第二孔282从第一孔280的端部284基本上垂直地延伸到罩202的内表面240。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72联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270。第三压力管线区段274由管子286限定,该管子沿罩202的内表面236向堆芯板延伸。第三压力管线区段274联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272和第四压力管线区段276。第四压力管线区段276由一个通过第二罩区段212延伸的孔288限定。
从上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显然可以达到本发明的各个目的。虽然已经详细地描述和例示了本发明,但可以清楚地理解,这些都预定仅仅用于说明和例示,并不起限制作用。因此,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只受附属的权利要求书的限制。

Claims (21)

1.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用的组件式压差测量系统,该压力容器包括一个堆芯板和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叶轮的反应堆内泵,所述组件式系统包括:
多个压力管线,每个所述压力管线包括多个压力管线区段;
一个罩,包括至少一个罩区段,每个所述罩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所述压力管线区段做成连接到相邻罩区段中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上和从其断开而不需焊接;以及
一个反应堆底端头部盘区段,包括一个罩支承法兰和多个限定压力管线区段的孔,其中所述底端头部盘的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做成能与一个相邻罩区段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相联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是焊接在所述罩区段上的。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包括一个竖直部分,该竖直部分由一个通过所述罩区段的竖直孔限定。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差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还包括一个水平部分,该水平压力管线部分由一个管子限定,该管子焊接在所述罩区段上并做成与所述竖直压力管线部分成流体连通。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还包括一个堆芯板凸缘,该凸缘联接在邻近的罩区段上并位于这些邻近的罩区段之间,而所述压差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压力管线;
所述第一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与该第一区段联接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和与该第二区段联接的第三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第一罩区段、邻近所述罩支承法兰地延伸到所述罩的内侧表面,该第三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延伸而终止在堆芯板的下方;以及
所述第二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与该第一区段联接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与该第二区段联接的第三压力管线区段和与该第三区段联接的第四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第一罩区段、邻近所述罩支承法兰地延伸到所述罩的内侧表面,该第三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延伸,该第四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伸入邻近所述堆芯板凸缘的所述罩区段中,并通过所述罩区段、通过所述堆芯板凸缘和通过第二罩区段延伸到所述第二罩区段的内侧表面。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差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和第四压力管线;
所述第三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内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终止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下方;
所述第四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二区段上的第三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三区段上的第四压力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邻近所述罩支架的第一罩区段延伸到所述罩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三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延伸,该第四压力管线区段由一通过所述罩延伸的孔构成。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测量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压力管线,
所述第一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该第一区段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所述罩而伸入所述堆芯板凸缘直到该堆芯板凸缘的内侧表面;以及
所述第二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该第一区段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所述第一罩区段伸入和通过所述堆芯板凸缘而伸入所述第二罩区段,直到所述第二罩区段的内侧表面。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差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和第四压力管线,
所述第三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盖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盖的内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终止在所述底端头部盖的罩支承法兰下方;
所述第四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二区段上的第三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三区段上的第四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四区段上的第五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盖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盖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所述第一罩区段延伸到所述罩的内侧表面,该第三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延伸,该第四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三压力管线区段而延伸,该第五压力管线区段由通过所述罩而延伸的孔构成。
9.一种用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组件式罩系统,该压力容器包括一个堆芯板和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叶轮的反应堆内泵,所述组件式系统包括:
多个压力管线,每个所述压力管线包括多个压力管线区段;
一个罩,包括至少一个组件式罩区段,每个所述罩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所述压力管线区段做成连接相邻罩区段中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和从其脱开而不需要焊接;以及
一个反应堆底端头部盘区段,包括一个罩支承法兰和多个限定压力管线区段的孔,其中,所述底端头部盘的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做成与一个相邻罩区段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联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焊接在所述罩区段上。
11.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包括一竖直部分,该竖直压力管线部分由一通过所述罩区段的竖直孔限定。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还包括一水平部分,该水平压力管线部分由一管子限定,该管子焊接在所述罩区段上并做成与所述竖直压力管线部分成流体连通。
13.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还包括一个堆芯板凸缘,该凸缘联接在并位于相邻的罩区段之间,而所述压差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压力管线;
所述第一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二区段上的第三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盖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盖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上,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第一罩区段、邻近所述罩支承法兰地延伸到所述罩的内侧表面上,而该第三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延伸而终止在堆芯板的下方;以及
所述第二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二区段上的第三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三区段上的第四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盖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盖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上,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所述第一罩区段、邻近所述罩支承法兰地延伸到所述罩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第三压力管线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延伸,该第四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水平地伸入邻近所述底端头部盖的所述罩区段中,并通过所述罩区段、通过所述堆芯板凸缘和通过第二罩区段而延伸到所述第二罩区段的内侧表面上。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和第四压力管线;
所述第三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盖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盖的内表面,而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终止在所述底端头部盖的罩支承法兰下方;
所述第四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二区段上的第三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三区段上的第四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盖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盖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上,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所述第一罩区段邻近所述罩支承地延伸到所述罩的内侧表面上,该第三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延伸,该第四压力管线区段由一个通过所述罩延伸的孔构成。
15.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压力管线;
所述第一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所述罩而伸入所述堆芯板凸缘直到所述堆芯板凸缘的内侧表面;以及
所述第二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该第一区段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所述第一罩区段伸入和通过所述堆芯板凸缘而伸入所述第二罩区段,直到所述上罩区段的内侧表面。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和第四压力管线;
所述第三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终止在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下方;
所述第四压力管线包括第一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一区段上的第二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二区段上的第三压力管线区段、联接在该第三区段上的第四压力管线区段和联接在该第四区段上的第五压力管线区段,该第一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从底端头部盘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底端头部盘的罩支承法兰的外表面,该第二压力管线区段由一孔构成,该孔通过所述第一罩区段延伸到所述罩的内侧表面,该第三压力管线区段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延伸,该第四压力管线由一管子构成,该管子沿所述罩的内表面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三压力管线区段地延伸,该第五压力管线区段由一个通过所述罩延伸的孔构成。
17.一种用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组件式罩系统,该压力容器包括一堆芯板和一具有至少一个叶轮的反应堆内泵,所述组件式系统包括一个罩,该罩由至少一个组件式罩区段组成,每个所述罩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所述压力管线区段做成连接相邻罩区段的相应压力管线区段和从其断开而不需要焊接。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反应堆底端头部盘区段,该盘区段包括一个罩支承法兰和多个限定压力管线区段的孔,其中所述底端头部盘的至少一个压力管线区段做成与一相邻罩区段的相应压力管线联接。
19.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是焊接在所述罩区段上。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包括一个竖直部分,所述竖直压力管线部分由一个通过所述罩部分的竖直孔限定。
21.一种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件式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压力管线区段还包括一水平部分,所述水平压力管线部件由一管子限定,该管子焊接在所述罩区段上并做成与所述竖直压力管线部分成流体连通。
CN99126904A 1998-12-23 1999-12-23 沸水堆的堆芯板和反应堆内泵压差管线 Pending CN12605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219,968 US6163588A (en) 1998-12-23 1998-12-23 Core plate and reactor internal pump differential pressure lines for a boiling water reactor
US09/219968 1998-12-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0570A true CN1260570A (zh) 2000-07-19

Family

ID=22821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6904A Pending CN1260570A (zh) 1998-12-23 1999-12-23 沸水堆的堆芯板和反应堆内泵压差管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163588A (zh)
EP (1) EP1022748B1 (zh)
JP (1) JP4656684B2 (zh)
CN (1) CN1260570A (zh)
DE (1) DE69928762T2 (zh)
TW (1) TW4442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9707A (zh) * 2014-12-01 2016-06-29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压水反应堆整体水力模拟试验中的压差测点布置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8637A (en) 1995-08-31 1998-06-02 Aerogen, Inc.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6782886B2 (en) 1995-04-05 2004-08-31 Aerogen, Inc. Metering pumps for an aerosolizer
US6235177B1 (en) 1999-09-09 2001-05-22 Aerogen, Inc.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perture plate for dispensing liquid droplets
US6504888B1 (en) * 1999-12-23 2003-01-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flow measurement for a boiling water reactor internal pump
US6968840B2 (en) 2000-05-05 2005-11-29 Aeroge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erating an aerosol generator
US8336545B2 (en) 2000-05-05 2012-12-25 Novartis Pharma A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erating an aerosol generator
US7971588B2 (en) 2000-05-05 2011-07-05 Novartis A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erating an aerosol generator
US7677467B2 (en) 2002-01-07 2010-03-16 Novartis Pharma A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erosolizing medicament
AU2003202925B2 (en) 2002-01-07 2008-12-18 Aerogen,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ebulizing fluids for inhalation
AU2003256253A1 (en) 2002-05-20 2003-12-02 Aerogen, Inc. Aerosol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methods
US8616195B2 (en) 2003-07-18 2013-12-31 Novartis Ag Nebuliser for the production of aerosolized medication
US7946291B2 (en) 2004-04-20 2011-05-24 Novartis Ag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aerosol generators
MX2007014867A (es) 2005-05-25 2008-02-21 Aerogen Inc Sistema y metodos de vibracion.
KR101385895B1 (ko) * 2007-01-02 2014-04-15 웨스팅하우스 일렉트릭 컴퍼니 엘엘씨 원자로 정렬판 구조체
US8565366B2 (en) * 2007-04-09 2013-10-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operating and repairing nuclear reactors
WO2023135724A1 (ja) * 2022-01-14 2023-07-20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原子炉の炉内配管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6788A (en) * 1980-11-20 1982-05-29 Hitachi Ltd Nuclear reactor with built-in coolant recirculation pump
JPS58129293A (ja) * 1982-01-27 1983-08-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却材流量測定装置
JPS5988688A (ja) * 1982-11-12 1984-05-22 株式会社東芝 原子炉内差圧検出装置
JPS62184393A (ja) * 1986-02-10 1987-08-12 株式会社東芝 ジエツトポンプ計測配管取付装置
EP0383628B1 (en) * 1989-02-17 1994-09-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olant flow measuring and power controlling apparatus in a boiling-water reactor
JPH05150078A (ja) * 1991-11-27 1993-06-18 Toshiba Corp 沸騰水型原子炉
JP2521390B2 (ja) * 1992-03-16 1996-08-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イプホイップストラクチャの据付け方法
JP3269728B2 (ja) * 1994-02-25 2002-04-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ジェットポンプ計測管固定用クランプ
JPH07287090A (ja) * 1994-04-20 1995-10-31 Hitachi Ltd 原子炉用炉内構造物
FR2724484B1 (fr) * 1994-09-09 1996-12-13 Framatome Sa Dispositif d'etancheite pour une colonne d'instrumentation traversant le couvercle de la cuve d'un reacteur nucleaire a l'interieur d'un adaptateur
JPH08248176A (ja) * 1995-03-13 1996-09-2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原子炉圧力容器の差圧検出管取付け構造
JPH09133780A (ja) * 1995-11-07 1997-05-20 Toshiba Eng Co Ltd シュラウド付属構造物の据付構造
US5615239A (en) * 1995-11-17 1997-03-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and liquid control line apparatus in a nuclear reac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9707A (zh) * 2014-12-01 2016-06-29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压水反应堆整体水力模拟试验中的压差测点布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22748A1 (en) 2000-07-26
DE69928762T2 (de) 2006-09-07
JP4656684B2 (ja) 2011-03-23
JP2000206285A (ja) 2000-07-28
DE69928762D1 (de) 2006-01-12
US6163588A (en) 2000-12-19
EP1022748B1 (en) 2005-12-07
TW444204B (en) 200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0570A (zh) 沸水堆的堆芯板和反应堆内泵压差管线
JP6332871B2 (ja) 原子炉底部取付け型計装ノズルの補修方法
TWI772039B (zh) 用於熱套管消除之方法
CN1105390C (zh) 原子核反应堆的永久性池腔密封装置
WO2011070997A1 (ja) 原子炉容器補修工法
US6091791A (en) Shroud attachment for a boiling water reactor
US5796797A (en) Method for sealing a stub tube in a nuclear reactor
JP4948755B2 (ja) 圧力容器クラッディングの損傷区域を補修するためのシールプレート
US5615239A (en) Co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and liquid control line apparatus in a nuclear reactor
CN109506928A (zh) 阀门打压装置及打压测试方法
JPH0886896A (ja) 原子炉内シュラウドならびにその据付方法および交換方法
CN114733253A (zh) 一种降低过滤器危险介质泄漏的结构和方法
CN209990656U (zh) 一种离心泵开式试验系统吐水管路上出水漏网结构
US5323427A (en) Laterally translating permanent seal ring for a nuclear reactor cavity
CN219008767U (zh) 一种储水罐
CN111998167A (zh) 用于管道内表面超声检测的支撑装置
CN101655161B (zh) 一种清空阀
JP2896191B2 (ja) ジェットポンプの補修方法
CN201547259U (zh) 一种清空阀
CN1214519A (zh) 沸水反应器的罩焊接结构
CN2331062Y (zh) 快速密封检修直行程屏蔽阀
CN220663594U (zh) 一种密封贮罐
CN220257248U (zh) 多孔滤水帽集成板安装结构及多介质过滤器
CN220282312U (zh) 一种装载罐箱
CN201532289U (zh) 卧式排灌型车轮气密性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