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0605C - 车辆的车体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0605C
CN1220605C CNB021548862A CN02154886A CN1220605C CN 1220605 C CN1220605 C CN 1220605C CN B021548862 A CNB021548862 A CN B021548862A CN 02154886 A CN02154886 A CN 02154886A CN 1220605 C CN1220605 C CN 122060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vehicle body
cover
recess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548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4224A (zh
Inventor
川和聪
帕拉佐·洛伦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24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4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06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06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4Rear lights

Abstract

在机动二轮车(10)中,在双人车座(22)的下方配置车身罩(23),在该车身罩(23)的下方设置坐在双人车座(22)的后部的同乘者(98)放脚的同乘者用踏板(37),在同乘者用踏板(37)的上方的车身罩(23)的侧面上形成凹部(23a)。用凹部可以通风可以使风充分地接触坐在双人车座的后部的同乘者的腿的内侧,可以使同乘者有清凉的感觉,可以心情好地乘车。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同乘者可以舒适地地乘车的车辆的车体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车体构造已知例如日本在特开平6-48343号公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有所记载。
在同公报的图2及图3中所记载的车辆,在覆盖车体的后部侧部的后罩94(使用同公报中记载的符号,以下相同)的侧面上形成辅助置足台96,96,在这些辅助置足台96,96的附近沿着辅助置足台96,96分别形成凹部114,114。
由于该凹部114的存在,使得后罩94的内侧中的凹部114与动力单元32的间隙变小,从排气管44排出的热气难以进入后罩94内。
在车辆行驶中,例如,在夏季的街市上必须以低速行驶的情况等下。乘员不能充分地接触行驶风,有不快的感觉。特别是后席的同乘者更加感到不快。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能够利用车体的一部分尽可能地使行驶风与身体有效地接触,则可以减少不快感。
上述车辆的凹部114的位置处于与辅助置足台96大致相同的高度上,正好与同乘者的鞋的位置相当。因此,难以用该凹部114控制行驶风使之吹到同乘者的身体。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良车辆的车体构造,特别是使同乘者可以舒适地乘车。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在车辆中,在双人车座的下方配置车身罩,在该车身罩的下方设置坐在双人车座的后部上的同乘者放脚的同乘者用踏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乘者用踏板的上方的车身罩的侧面上形成凹部。
由于在同乘者用踏板的上方的车身罩侧面上形成凹部,所以可以用凹部通风,可以向坐在前后直排座的后部的同乘者的腿的内侧充分地吹风,可以使同乘者有清凉的感觉,可以使同乘者舒适地乘车。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把凹部做成从侧面看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状。
由于把凹部做成侧视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状,所以可以更强调车身罩的外观性,可以给人以急速的印象。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把凹部的最后部与设置在车身罩上的朝向后上方的棱线相连接。
由于三角形状的凹部和棱线自然连接,可以用棱线衬托凹部,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罩的外观性。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车身罩的后端部上配置尾灯单元,把该尾灯单元的后端做成侧视中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V字形。
可以分别强调凹部的V字形的后端和尾灯单元的V字形的后端,同时可以调和凹部的V字形的后端和尾灯单元的V字形的后端,可以使车体侧面的外观更具魅力。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车身车罩上形成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部,把该三角形部做成侧视中与设置在尾灯单元上的后方向指示灯的灯泡重叠。
可以强调车身罩的三角形状部,可以使车身罩的三角形状部与凹部的V字形的后端和尾灯单元的V字形后端调谐,可以做出车体侧面统一的给人以更好印象的外观设计。另外,可以用车身罩的三角形状部保护后方向指示灯的灯泡。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车体构造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前部构造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前部构造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5是图4的5--5线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侧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凹部的作用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后部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后部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后部的后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后部的俯视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后部的作用的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物品收纳构造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面是从符号指向的方向所看见的物体的图。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车体构造的车辆的立体图,作为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是在各部分的设计上具有统一性的车辆,是具有锋利的外观同时附加了具有特征的功能的车辆,具有以往的二轮车、特别是小型摩托型车辆所缺乏的精悍。
即,覆盖车把11的车把罩12、覆盖前叉13的上部的前罩14、埋入于前罩14的头灯15及前方向指示灯16,16(一侧的前方向指示灯16未图示)、覆盖前轮17的上部的前挡泥板18、驾驶员放脚的底踏板21、双人车座22、覆盖双人车座22的下方的车身罩23、配置在车身罩23的后方的尾灯单元(未图示)、配置在双人车座22的后部的用于坐在双人车座22的后部上的同乘者握着的后把手24都是成为上述设计的统一性及特殊功能的附加对象的部件。再有,在车身罩23的后述的凹部23a上为了容易理解其形状而加上了剖面线。(以下,图6及图7也同样)。
图2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0由安装在车体车架31的前端的头管32、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头管32上的前叉13、安装在该前叉13的下端的前轮17、覆盖该前轮17的前挡泥板18、安装在前叉13的上部的车把11、覆盖该车把11的车把罩12、覆盖前叉13的上部的前罩14、前罩14的前面和透镜面几乎成为连续的连续面那样配置的头灯15、同样地前罩14的前面和透镜面几乎成为连续的连续面那样配置的前方向指示灯16,16(里侧的前方向指示灯16未图示)、设置在前罩14的侧部后部的护腿罩33等构成。
另外,机动二轮车10还由安装在护腿罩33的后部的前内罩34、配置在护腿罩33和前内罩34的下部后方的底踏板21、覆盖该底踏板21的后上方的车体的车身罩23、配置在该车身罩23的上方的双人车座22、配置在该双人车座22的后方的后把手24、配置在车身罩23的后方的尾灯单元35、安装在车身罩23的后部下方的后挡泥板36、安装在上述踏板21的后部的可收起的同乘者用踏板37、覆盖踏板21的下部的下罩38等构成。
再有,机动二轮车10还由可摆动地安装在车体车架31的中央部下部的摆动式动力单元41、安装在该动力单元41的后部的后轮42、把端部分别安装在动力单元41的后端及车体车架31的后部的后缓冲单元43、配置在动力单元41的下方的支架44等构成。
在此,51是散热器,52是散热用风扇,53是冷却水的储存箱,54...(...表示多个,以下同)是设置在下罩38上的通风口,55是蓄电池,56是点火火花塞维护用盖,57是化油器,61是空气滤清器,62是燃料箱,63是收纳安全帽等的收纳箱,64,64是后视镜,65,66是制动杆(里侧的制动杆66未图示),67是构成动力单元41的前部的发动机,67a,67b,67c是构成发动机67的汽缸部、汽缸盖、盖罩,68是曲轴。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前部构造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该图表示把车体前部的前罩14的前面14a与头灯15的透镜面15a做成几乎没有台阶的连续面,由位于头灯15的上方的罩上部面14b和位于头灯15的下方的罩下面14c构成前罩14的前面14a,在上下由与前罩14的罩上面14b几乎同样的相对于铅垂线的倾斜角θ1的灯上面15b和与该灯上面15b相比相对于铅垂线的倾斜角θ2小的透镜下面15c构成头灯15的透镜面15a,把这些透镜上面15b和透镜下面15c的分界处作为弯曲点15d。
前罩14的罩下面14c是形成沿上部沿头灯15的下缘的凹部的部分。
前罩14与护腿罩33一体形成。
配置在前罩14的下方的前挡泥板18是从侧面看把其上缘18a(即轮廓)做成与上述的罩上面14b及透镜上面15b的轮廓大致平行的构件。
配置在前罩14的上方的车把罩12是从侧面看把其前面12a的轮廓做成与上述的罩下面14c的除去凹部14d之外的前端部14e的轮廓大致平行的构件。再有,71是速率表、燃料计等仪表,72是用于覆盖仪表71的前方的在车把罩12上一体形成的仪表遮光板,73是挂购物袋等的钩子(所谓方便钩)。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前部构造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该图表示,把头灯15的下缘15e及前方向指示灯16、16的下缘16a、16a分别做成V字形,把前罩14的凹部14d沿头灯15的下缘15e形成为V字形,把设置在前罩14的罩下面14c(是头灯15及前方向指示灯16、16两者的下侧的前面14a)上的棱线14f做成为V字形。
另外,图中表示,在车把罩12上把区分仪表遮光板72的沟部12b做成为V字形,车把罩12本身的下缘12c也做成为V字形。
头灯15由实施了刻纹的刻纹面15f和没有实施刻纹的大致圆形的光亮面15g形成透镜面15a,在与下部的三角形状的刻纹面15f对应的部分上附设位置灯74。再有,15h是通过弯曲点15d的棱线,透镜面15a以该棱线为分界线进行弯曲。
图5是图4的5--5线剖面图,头灯15由壳体76、安装在该壳体76内的反射镜77、安装在该反射镜77的大致中央部的头灯用灯泡78、安装在壳体76的前部的透镜81构成,在壳体76的下部安装位置灯74用的位置灯用灯泡82、同时,在反光镜77的下部一体形成位置灯用反光镜83。再有,85、86是给头灯用灯泡78通电用的电缆和连接器,87是安装在壳体76的后部的密封橡胶件。
设置在透镜81的透镜面15a上的弯曲点15d设置在反光镜77的大致上缘77a的高度位置上,用反光镜77反射的光的大都透过了透镜下面15c,确保了照射车体前方的光量。
图6是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侧视图。该图表示,在车身罩23的侧面上形成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的凹部23a,在该凹部23a的最后部连接着在车身罩23上向后上方形成的棱线23b的前端。
凹部23a在图2中是配置在同乘者用踏板37的上方的部分。
返回图6,车身罩23在后端上形成作为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状部的伸出部23c。
配置在车身罩23的后方的尾灯单元35由刹车灯91、配置在该刹车灯91的两侧的后方向指示灯92、92(里侧的后方向指示灯92未图示)构成。
刹车灯91是使透镜91a的后端缘(即透镜面)91b从侧面看向后上方幅度变窄那样形成的大致横向设置的V字形的部件。
后方向指示灯92是使透镜92a的后端缘(即透镜面)92b从侧面看向后上方幅度变窄那样地形成的大致横向横向设置的V字形的部件。
双人车座22,由前半的驾驶员用车座95和后半的同乘者用车座96构成,同乘者用车座96的座面96a和后把手24的后部上面24a的高度大致相同。
下面对以上所述的车身罩23的凹部23a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凹部的作用的图,例如,夏季以低速在街市上行驶时,通过凹部23a,同乘者98的腿部特别是膝下部分的内侧可以被吹足够的行驶风(行驶风向箭头的方向流动),可以使在驾驶员后方的上半身等难以接触行驶风的同乘者98有清凉感。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后部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该图表示,在车身罩23的后方配置了大型的后方向指示灯92、92(里侧的后方指示灯未图示)。
返回图6,后方指示灯92从侧面看位于车身罩23的伸出部23c和刹车灯91之间,并且与车身罩23的大致横向设置的V字形的伸出部23c及刹车灯91的大致横向设置V字形的后端缘91b相对,由于把该后方向指示灯92的后端缘92b同样做成大致横向设置的V字形,所以在车身罩23的伸出部23c和刹车灯91之间可以占有非常大的面积。
图9是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后部主要部分的侧视图,该图表示,把车身罩23的伸出部23c做成从侧面看如同与后方向指示灯92的方向指示灯用灯泡101重叠。
后方向指示灯92,由于采用不着色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透镜92a,所以从侧面看不见方向指示灯用灯泡101的全体,从而提高了外观性,同时由于不隐藏方向指示灯用灯泡101的全体且增大了透镜面积,所以防止了光量的下降并提高了远方的视认性。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后部的后视图,由于把刹车灯91的透镜91a下部的后面侧缘91c,91c做成向下方幅度变大,所以从后面看更加扩大了透镜91a的面积,从而提高了从后方的视认性。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后部的立体图,图中表示,把后把手24通过车身罩23用螺栓104…安装在车体车架31(参照图2)侧的3个位置上。再有,在双人车座22的后部上画出了剖面线的部分是后述的三角形部22c。
后把手24由V字形的幅宽部24b和从该幅宽部24b的两端分别延伸的延长部24c、24c构成,特别是由于延长部24c、24c位于同乘者的侧方,所以可以容易地用手抓住。
图12是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后部的俯视图,图中表示,使双人车座22的后部、即同乘者用车座96的后部从上面看向后方凸出成三角形状,同时,把后把手24做成从上面看与双人车座22的后部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
即,把双人车座22的后缘22a做成V字形,同时把后把手24的中央前缘24d做成与双人车座22的后缘22a大致相同的V字形。
再有,使双人车座22的侧缘22b、22b向后方幅度变窄,同时,使后把手24的端部前缘(即,延长部24c、24c的内缘)24e,24e向后方与双人车座22的侧缘22b,22b几乎相同地幅度变窄。
由于在双人车座22的后部上增加了画上了剖面线的三角形部22c,所以可以扩大同乘者用车座96的面积,同乘者容易乘坐,另外,也适合放置物品。
另外,把后把手24的后缘24f、车身罩24的后端缘23d、刹车灯91的上面后端缘91d及尾灯单元35的后端缘35a(该后端缘35a在俯视上看是刹车灯91的上面后端缘91d和后方向指示灯92,92的上面后端缘合起来的部分)都做成向后方幅度变窄。
这样一来,由于把双人车座22的后缘22a、后把手24的中央前缘24d及后缘24f、车身罩23的后端缘23d、刹车灯91的上面后端缘91d及尾灯单元35的后端缘35a分别做成V字形,所以可以做成具有统一的设计,作为车体后部的设计可以给人以好的印象。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后部的作用的图,图中表示在双人车座22的同乘者用车座96的座面96a和后把手24的后部上面24a上放置长的物品并用绳子107固定的情况。
这样,如果使同乘者用车座96的座面96a和后把手24的后部上面24a具有几乎相同的高度,就可以稳定地放置物品106。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的车体的物品收纳构造的说明图,(a)是说明机动二轮车10的车体中央部、即踏板21的立体图,图中表示,在踏板21的上面设置上部盖111,在踏板21的下罩38上设置下部盖112,把设置在踏板21内的收纳空间(以下详述)做成可以利用的空间。
(b)是底踏板的横断面图,在底踏板21的中央部,由于把车体车架31和安装在该车体车架31的下部的副车架114,114配置在三角形的各顶点上,所以在这些车体车架31及副车架114,114之间的中央空间115内可配置例如散热器等功能部件,在中央空间115的侧方形成收纳空间116,在该收纳空间116内收纳例如即使被污也没关系的防盗构件117。
上部盖111可以自由装卸在踏板21上,下部盖112是可以相对下罩38开闭的构件。
防盗构件117例如是可以把一端连接到副车架114上,把另一端连接到护栏、电线杆、柱子等车外设置构件上的构件。由此,在使用防盗构件117时,只要把防盗构件117的另一端连接上就可以了,可以容易地进行连接作业,另外,由于防盗构件117的一端连接在车体侧,所以可以防止防盗构件117的丢失。作为防盗构件,链条式的和钢缆式的是合适的。
(c)是下部盖112的立体图,下部盖112由本体121和安装在该本体121的内侧端部上的侧壁122,122构成。
像以上用图7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在机动二轮车10中,在双人车座22的下方配置车身罩23,在该车身罩23的下方设置坐在双人车座22的后部上的同乘者98放脚的同乘者用踏板37,其特征在于,在同乘者用踏板37的上方的车身罩23的侧面上形成凹部23a。
由于在同乘者用踏板37的上方的车身罩23的侧面上形成凹部23a,所以可以用凹部23a通风,可以使坐在前后直排座22的后部的同乘者98的腿的内侧充分地接触风,可以使同乘者有清凉的感觉,可以使同乘者心情好地乘车。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像用图6说明的那样,其特征在于,把凹部23a做成从侧面看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状。
由于把凹部23a做成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状,所以可以更强调车身罩23的外观性,可以给人以锐利的印象。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把凹部23a的最后部与设置在车身罩23上的朝向后上方的棱线23b相连接。
由于三角形状的凹部23a和棱线23b自然连接,可以用棱线23b衬托凹部23a,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罩23的外观性。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车身罩23的后端部上配置尾灯单元35,把该尾灯单元35的后端做成侧面看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V字形。
可以分别强调凹部23a的V字形的后端和尾灯单元35的V字形的后端,同时可以调和凹部23a的V字形的后端和尾灯单元35的V字形的后端,可以使车体侧面的外观更具魅力。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像用图6及图9说明的那样,其特征在于,在车身车罩23上形成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伸出部23c,把该延出部23c做成从侧面看与设置在尾灯单元35上的后方向指示灯92的灯泡101重叠。
可以强调车身罩23的伸出部23c,可以使车身罩23的延出部23c同凹部23a的V字形的后端和尾灯单元35的V字形后端调谐,可以做出统一车体侧面给人以更好印象的设计。另外,可以用车身罩23的延出部23c保护后方向指示灯92的灯泡101。
本发明由上述的构成发挥出下面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车辆的车体构造,由于在同乘者用踏板的上方的车身罩侧面上形成凹部,所以可以用凹部进行通风,可以使风充分地吹到乘坐在双人车座的后部上的同乘者的腿的内侧,可以使同乘者有清凉感觉,可以舒适地乘车。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车辆的车体构造,由于把凹部做成从侧面看向后上方幅度变狭窄的三角形状,所以更能强调车身罩的外观性,可以给人以锐利(sharp)的印象。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车辆的车体构造,由于把凹部的最后部与设置在车身罩上的向后上方延长的棱线相连接,所以可以使三角形状的凹部与棱线自然地连接  同时可以用棱线衬托凹部,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车身罩的外观性。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车辆的车体构造,由于在车身罩的后端部上配置尾灯单元,把该尾灯单元的后端做成从侧面看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V字形,所以可以分别强调凹部的V字形的后端和尾灯单元的V字形后端,同时可以调和凹部的V字形后端和尾灯单元的V字形后端,可以使车体侧面的外观更具有魅力。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车辆的车体构造,由于在车身罩上形成在后端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状部,把该三角形状部做成从侧面看与设置在尾灯单元上的方向指示灯的灯泡重叠,所以可以强调车身罩的三角形状部,可以使车身罩的三角形状部与凹部的V字形后端和尾灯单元的V字形后端相调谐,可以做出车体侧面统一的给人以好印象的设计。另外,用车身罩的三角形状部可以保护方向指示灯的灯泡。

Claims (4)

1.一种车辆的车体构造,在该车辆中,在双人车座的下方配置车身罩,在该车身罩的下方设置坐在上述双人车座的后部的同乘者放脚的同乘者用踏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同乘者用踏板的上方的车身罩侧面上形成凹部,
上述凹部是在侧视中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的最后部与设置在上述车身罩上向后上方延伸的棱线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车身罩的后端部上配置尾灯单元,把该尾灯单元做成从侧面看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V字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罩在后端上形成向后上方幅度变窄的三角形状部,该三角形状部做成从侧面看与设置在上述尾灯单元上的方向指示灯的灯泡重叠。
CNB021548862A 2001-12-04 2002-12-03 车辆的车体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6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69570A JP3842118B2 (ja) 2001-12-04 2001-12-04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369570/2001 2001-1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4224A CN1424224A (zh) 2003-06-18
CN1220605C true CN1220605C (zh) 2005-09-28

Family

ID=1917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488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605C (zh) 2001-12-04 2002-12-03 车辆的车体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3842118B2 (zh)
CN (1) CN1220605C (zh)
ES (1) ES2237247B1 (zh)
IT (1) ITTO20021050A1 (zh)
TW (1) TWI2569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1899B (zh) * 2013-10-22 2015-12-1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3598B (zh) * 2003-12-31 2013-11-01 Yamaha Motor Co Ltd Saddle type vehicle
CN100519316C (zh) * 2003-12-31 2009-07-2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之方向灯/尾灯的组合构造
JP4513464B2 (ja) * 2004-08-31 2010-07-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
JP2007099098A (ja) * 2005-10-05 2007-04-19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N101279628B (zh) * 2007-04-06 2011-09-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的后部车体罩构造
JP5254186B2 (ja) * 2009-11-24 2013-08-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5613514B2 (ja) * 2010-09-28 2014-10-2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方向指示ランプ
WO2015084272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Honda Motor Company Limited Motorcycle side cover structure
JP6661687B2 (ja) * 2018-03-20 2020-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6529B2 (ja) * 1990-12-26 1999-10-2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テールライトのカバー構造
JPH06156346A (ja) * 1992-11-18 1994-06-03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足載部構造
JPH10166937A (ja) * 1996-12-09 1998-06-23 Yamaha Motor Co Ltd バイクのテールランプ構造
JP3655733B2 (ja) * 1997-06-16 2005-06-0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におけるフートボード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1899B (zh) * 2013-10-22 2015-12-1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237247B1 (es) 2007-02-16
JP3842118B2 (ja) 2006-11-08
ES2237247A1 (es) 2005-07-16
TWI256934B (en) 2006-06-21
CN1424224A (zh) 2003-06-18
TW200301202A (en) 2003-07-01
JP2003170880A (ja) 2003-06-17
ITTO20021050A1 (it) 200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4781B2 (en) Three-wheeled vehicle having a split radiator and an interior storage compartment
US7802907B2 (en) Vehicle
US20060193143A1 (en) Headlight assembly for a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220605C (zh) 车辆的车体构造
CN1274663A (zh) 轻便小型两轮摩托车
CN1235765C (zh) 车体前部构造
CN1944169A (zh) 两轮摩托车
CN1229254C (zh) 摩托车上的前方向指示灯的安装结构
CN1607142A (zh) 二轮车的前照灯
CN1616293A (zh) 踏板式摩托车型车辆的前部构造
CN103963880A (zh) 跨坐型车辆
CN1131811C (zh) 机动两轮车散热器配置构造
CN1754758A (zh) 摩托车
CN1236941C (zh) 车辆的前照灯安装构造
CN101498413A (zh) 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CN103085920A (zh) 二轮机动车
CN102205820A (zh) 摩托车
CN1212949C (zh) 自动二轮车的后座踏板架结构
CN1217822C (zh) 泊车装置的配置结构
CN1235761C (zh) 两轮车的后部构造
EP1108644B1 (en) Battery arranging construction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CN1769767A (zh) 车辆用灯光器构造
CN1282581C (zh) 车辆的车体构造
CN101811535A (zh) 摩托车
CN1616292A (zh) 踏板式摩托车型车辆的灯光器配置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