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372A - 竖直安装杆状或柱状物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竖直安装杆状或柱状物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372A
CN1193372A CN96196336A CN96196336A CN1193372A CN 1193372 A CN1193372 A CN 1193372A CN 96196336 A CN96196336 A CN 96196336A CN 96196336 A CN96196336 A CN 96196336A CN 1193372 A CN1193372 A CN 1193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journal
bar
gripper shoe
post
columnar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6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劳斯·克里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9513554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29513554U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93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22Sockets or holders for poles or posts
    • E04H12/2253Mounting poles or posts to the holder

Landscapes

  • Architectur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Insulator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Foundations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杆状或柱状物体(4)竖直安装在布置于地基端部中紧固装置(6)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基本为圆柱形的、细长的安装轴颈(10),它可插入至杆或柱状物体(4)的下侧面中的安放孔(12)中。该装置还包括一块支撑板(16),安装轴颈(10)从其平面向上伸出,而杆或柱状物体(4)的下侧面(14)则倚靠于其上。至少有一个紧固突物(18)从支撑板(16)向上突出,穿入至杆或柱状物体(4)的本体中。安装轴颈(10)明显细于杆或柱状物体(4)的下侧面中的安放孔(12),从而在轴颈或安装轴颈(10)和杆或柱下侧面中围绕轴颈的孔(12)之间有相当的晃动。由于这一晃动,杆或柱(4)在安装轴颈(10)上可安装成,使杆或柱在给定的角度范围内斜置或倾斜。此倾斜或斜置位置得以抵销布置在地基端部中紧固装置(6)相对竖直线的任何位置的倾斜。

Description

竖直安装杆状或柱状物体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提出的、用于将杆状或柱状物体竖直安装在布置于地基中紧固装置上的装置。
在竖立杆或柱例如竖立栅栏时、或者在架立路标或类似物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要尽可能地将杆或柱保持于严格的竖直位置。在将杆或柱挖掘入或埋入在混凝土中,从而固定或栓住在地基中时,杆或柱的竖直位置可借助水平仪或铅垂线通过对竖直设置进行检查及可能的校正而达到。这有些麻烦,且很花时间,因为在例如将杆或柱挖掘放入地基中时,为了对杆或柱的位置进行检查和可能的校正,必须反复中断挖掘工序。要将杆或柱埋入于混凝土中,在放置混凝土之前,可容易地对杆或柱的严格竖直设置进行校正,而且直至放入混凝土为止,必须采取措施以保持这一严格竖直位置,以便使这一竖直位置不再会被其本身所改变;也即,杆或柱必须例如在侧向加以支撑或拉紧。
且不考虑将杆或柱敲打或挖掘进入,或者将其埋入在混凝土中的情况,已知可使用紧固装置,它们栓住于地基之中,然后在它们的上自由端支承杆或柱状物体。用于栓住在地基之中的紧固装置包括,例如一根螺杆或螺旋丝杆,它像螺丝起子那样地钻入至地基之中,然后将杆或柱拧至该紧固装置上,或插入至上述装置中。还知道可将杆或柱状物体和栓住在地基中的、像螺丝起子似的紧固装置制成整体的,这样,杆或柱状物体在其自由端之一上就包括紧固装置,然后将紧固装置拧入至地基中,并将其栓住于其中。采用这种方法或这些可能性来竖立杆或柱,在竖直安装杆或柱的方面也会产生与将后者敲打进入或将其埋入在混凝土中基本相同的问题。替代敲打工序的是,紧固装置拧入地基中的工序必须反复打断,以便采用适当的措施和可能的校正步骤,确保杆或柱以后的竖直位置。
DE-GM9313260提出一种调节装置,它设置在宜于栓住在地基中的紧固装置例如一根地基螺旋丝杆,和需要紧固于此的杆或柱形物体之间。按照DE-GM9313260的一个实施例中,此调节装置基本包括一根圆柱形细长安装轴颈,它从紧固装置的上自由侧面向上伸出,并宜于插入至杆或柱状物体下侧面中的安放孔中。安装轴颈的轴向长度和安放孔的深度选择成前者要略长于后者的深度,这样,当将杆或柱状物体移到安装轴颈上时,后者的自由端倚靠在安放孔的底面上。然后,可能要借助铅垂线或水平仪,将杆或柱状物体保持于严格竖直位置,随之,对物体的上端施加一次或多次撞击,从而使安装轴颈的自由端穿入至盲孔的底部,这样,物体就相对紧固装置固定于其严格的竖直位置上了。
DE-GM9319260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中被广泛证实是成功的;但是它具有小小的不足,这是因为被杆或柱的本体包围的轴颈的刚性锁紧围绕层很窄,因而杆靴本身必须严格竖直地栓住在地基中,以确保杆或柱固定于此的竖直位置。虽然DE-GM931260在另一些结构中提出的介于柱和紧固装置之间的调节装置,即使在紧固装置倾斜或非竖直地安装在地基中时,该调节装置也能将柱保持于严格的竖直位置,但是,这些调节装置相当复杂,从而很贵。
由DE-GM8903236得知一种形为柱靴的、用于木质结构,且特别用于运动场爬杆框架木质结构的专用装置。该已知装置包括一个放置于地基端中、形为栓紧构件以便栓住于地基或基础中的紧固装置,和一个放置于其上,并宜于与杆或柱刚性啮合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是一个竖直伸展的轴颈,它固定在柱下侧面的切口之中,使柱紧紧地,也即以实质为刚性锁紧的方式,套着轴颈而安装。此外,设置了一个柱的倚靠表面或支撑板,轴颈由其平面向上伸展,而柱的下侧面倚靠于其上。支撑板还具有周边带齿的环,借助对柱的上端施加撞击,此环戳入前面中,在横向方向提供位置的固定。作为防止移动或拆开的辅助措施,设置了一根横向伸展的销钉,它既水平地通过柱的本体,也水平地通过轴颈本体。借助DE-GM8903236提出的柱靴,柱或杆支撑于地基之上的一特定距离上,因而能受到更好的防护,免受雨、雪等的气候影响,以及害虫和杂草之患。
虽然借助DE-GM8903236提出的杆靴,可达到那里给出的目的,且在紧固装置的松动方面预期基本不会有问题,因为除去对上端施加撞击外,基本不用力就可将杆移至轴颈之上,但是,这种杆靴,或这种紧固装置具有本质性缺陷,这是因为被杆或柱的本体包围的轴颈的刚性锁紧围绕层很窄,因而杆靴本身必须严格竖直地栓住在地基中,以确保杆或柱固定于此的竖直位置。至于其它方面,在某些情况下,DE-GM8903236提出的杆靴还会引起有关放置在地基侧紧固装置的松动问题。假如当杆或柱的本体特别坚硬时,就必须消耗特定的动力以迫使带齿环进入杆或柱的前面,于是将杆或柱状物体固定至紧固装置上所需的撞击或一些撞击必须相当强大,以获得固定杆或柱状物体所必须的力。因而在不利的情况下,特别在土壤很松或沙子的情况下,紧固装置会由于这些撞击而再次趋于松动,从而当有较强的力作用于物体上时,存在物体再次失去其竖直位置,或甚至跌倒的危险。
与此相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杆状或柱状物体竖直安装在布置于地基中紧固装置上的装置,应用这种装置,当布置于地基端部中的紧固装置被栓住之后,固定于此的杆或柱状物体的严格竖直位置可调节,且随之持久不变,其中,在此调节工序期间,紧固装置在地基中的位置不会改变或松动。
按照本发明,此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特点而达到的。
按照本发明,竖直布置或调节的可能性是以令人惊异的简单方式获得的,这是由于,安装轴颈明显细于杆或柱状物体下侧面中的安放孔。换言之,与DE-GM8903236中有关杆或柱的本体以刚性锁紧方式围绕心轴或轴颈而安装的讲述相反,在轴颈或安装轴颈和杆或柱下侧面中围绕轴颈的孔之间有相当的晃动。由于这一晃动,杆或柱可在安装轴颈上安装成这样,即杆或柱可在给定的角度范围内斜置或倾斜,此倾斜或斜置位置得以抵销布置在地基端部中紧固装置相对竖直线的倾斜。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异发展构成了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内容。
如由DE-GM8903236中已知的一样,最好有若干紧固突物从杆或柱状物体的下侧面支撑于其上的支撑板向上伸展。因此,杆或柱状物体在相对本发明提出的装置的任何相对位置上的固定都得到改善。
作为一个与此不同的方案,由支撑板向上伸展的紧固突物的形状可以是封闭圆周环的形状。由此可获得与设置若干分离紧固突物的结构相同的优越性。
最好至少一个紧固突物在其上自由侧面被削成刀刃形状。采用这一方法,至少这一个紧固突物可穿入至杆或柱状物体的本体中。假如刀刃般的斜削面沿着按本发明提出的装置的纵向轴线伸展,则当至少这一紧固突物穿入时,杆或柱状物体本体破裂或撕裂的风险将降至最低。
在一个推荐实施例中,安装轴颈具有管式形状,且其上周边边缘同样地被斜削成刀刃形状。因而,不仅至少一个紧固突物插入至杆或柱状物体的本体,而且安装轴颈也在安放孔的前面壁处穿入至物体的本体中。
安装轴颈在其上端部分可具有一个基本水平伸展的通孔,一个尺寸小于给定通孔尺寸的销钉由此通过。销钉伸出,精确地装配在形成于杆或柱状物体中的横向孔中,以便与设置在安装轴颈中的通孔确切对准。此举构成避免移动或分离的防护措施,从而杆或柱状物体不再会被竖直向上指向的拉力轻易地从本发明提出的装置中移走。此外,这种紧固可能性还具有这样的优越性,即既使柱很高,由于它们的竖直长度,向其上端部不可能施加撞击,或只有很麻烦才能施加撞击,这样长杆也能可靠地固紧。还有,对有些杆或柱,由于特殊要求(如为防止上端由于撞击工具而劈裂或压有凹痕),对它们没有撞击或敲打工具可以/必须使用,这种紧固可能性就显得特别的优越了。当通过安装轴颈中通孔的销钉的尺寸小于给定通孔的尺寸时,此销钉不会妨害杆或柱状物体为其竖直安装所进行的可能的必须倾斜运动。
此销钉最好是一个制动螺丝,它拧入于杆或柱状物体的横向孔中。从而只有借助适当工具才能松动销钉,这样就确保了增高的连接安全。
支撑板最好能沿着安装轴颈竖直地调节。随之而来的优越性,首先是安装轴颈的相对长度可与进入在杆或柱状物体中的安放孔严格适配。其次,杆或柱状物体从而可固定在本发明提出的装置上,特别在涉及包含水平伸展销钉的实施例中。按照推荐实施例,支撑板可竖直地调节,因为支撑板倚靠在一块底座板上,而它转而与安装轴颈的外周边进行螺纹啮合,通过底座板在安装轴颈螺纹上的转动,底座板可以下、上竖直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相应上、下竖直移动。
按照另一推荐实施例,安装轴颈可由两个同轴管状部分构成,外管状部分可相对内管状部分竖直移动,且当外管状部分竖直向上移动时,上述部分在其上端部水平或径向地伸展。这使安装轴颈得以插入至杆或柱状物体的安放孔之内,从而确保了避免移动或拆开的防护。外管状部分在其上端部最好具有若干可变形榫舌,它们在外管状部分垂直向上移动时,终止于内管状部分的固定相对剖面,并被这些固定相对剖面加以水平/径向地弯曲。这代表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因为借助简单的结构措施,从而确保了避免移动或拆开的可靠防护。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支撑板可设计成与紧固装置整体形成。由于所有可动零件均已消失,因而这种设计的结构特别简单,且便于处理。
按照另一种结构,假如支撑板是一个独立于紧固装置的部件,但它紧固至杆或柱状物体的下前面,并至少与安装轴颈外周边的局部区域进行摩擦性和/或刚性连接,则当安装轴颈插入至杆或柱状物体下侧面的安放孔中时,为将杆或柱状物体的下侧面或前面固定在支撑板上,或相应在其至少一个紧固突物上,不需对杆或柱状物体施加强烈的撞击或若干强烈撞击,就可将安装轴颈上端敲入安放孔底部内,还可将至少一个紧固突物敲入至杆或柱状物体的前面之中。这样,当固定杆或柱状物体时,所需付出的努力大大减少,作用于布置在地基中紧固装置上的力也同样减小,相应地,移动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因而以一种简单方法提供了竖直设置或调节杆或柱状物体的可能性,在固定此物体时,布置于地基中的紧固装置松动的危险也得以避免。
在最后提及的实施例中,支撑板最好包括一个中心开口,其周边边缘至少与安装轴颈外周边局部区域进行摩擦性和/或刚性锁紧接触。这种支撑板实施例容易生产,且在实际中可以最小努力将上述支撑板固定至安装轴颈上。
根据安装轴颈横截面以及可能存在的要求,开口可具有多边形或圆形横截面。但是在实际中,根据安装轴颈和杆或柱状物体下侧面中安放孔两者的制造成本和精力,以及支撑板本身中开口的生产情况,圆形横截面可能将是最优异的。
开口的内径最大等于,但最好小于安装轴颈的外径。从而按照另一推荐实施例,当支撑板中的开口由若干弹性榫舌围绕时,支撑板的开口自动栓住于安装轴颈上。
假如安装轴颈外周边至少局部区域具有压花纹,则此锁紧效应能加强,从而进一步改变。特别结合这样的推荐实施例,其中支撑板中的开口围绕着若干弹性榫舌,从而开口的内径更小于安装轴颈的外径,这样,由于制动榫舌的尖端与设置于安装轴颈上的压花纹配合,从而就获得了被安装杆或柱状物体位置的可靠固定,特别还获得了避免被安装杆或柱状物体扭曲的防护。
由下述若干实施例结合附图的说明可获知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思想和优越性,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处于拆卸状态的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2是对应图1的、处于组装状态的视图;
图3是一个支撑板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4是对应图3的、支撑板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5A和5B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6A和6B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图7表示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
图8表示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例。
本发明较优实施例的下述说明应看作纯粹是示范性的,因而所示附图及相应的说明不具有限制作用。
图1表示本发明用于将一根杆或柱状物体(下文中将称作“杆”)竖直安装在放置于地基中紧固装置上的第一实施例。
图1和2表示本发明提出的装置2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2用于例如将一根杆4竖直安装在栓住于地基中的紧固装置6上。紧固装置6可埋在地基中,或埋入在混凝土中,或最好可像螺丝起子那样地拧入在地基中。在由同一申请人提出的DE-GM9313258中具体地描述了紧固装置6的一个推荐实施例。此处对该文件所披露的内容已全部引用在此作为参考。
在示于图1和2中的装置2的实施例中,装置2包括一个位于紧固装置6上自由端的台阶部分或台阶8,它在中心支撑着一个管状安装轴颈10。由图2可最好地看到,安装轴颈10的外径明显地小于形成在杆4下自由端的安放孔或盲孔12的内径。孔12的深度在此情况下最好小于安装轴颈10的高度。
支撑板16可放置在台阶8和具有孔12的杆前面14之间。支撑板16以其形状和表面与前面14的形状和表面相适应,即它通常如图3和4所示那样是圆形的。由支撑板16的上侧面,朝着前面14的方向,向上伸展着至少一个,最好若干个紧固突物18。这里,根据附图,形状为齿尖、尖端或尖峰的若干紧固突物18可从支撑板16向上伸展,作为替代方案,紧固突物18也可具有环绕支撑板16周边的封闭圆周环的形状。
一个或者多个紧固突物18的上自由端(若干上自由端)最好像刀刃般地加以斜削,斜削面最好伸向装置2的中心纵向轴线。同样,安装轴颈10的上自由边缘也像刀刃般地加以斜削。按照本发明,假如刀刃状斜削面沿着装置2的纵向轴线伸展,则在突物穿入时,杆4本体的破裂或裂开风险将降至最低。
杆4是按如下方法固定在装置2上的,首先通过将紧固装置6拧入或埋入在混凝土中,从而将其栓住在地基中。
此后,将支撑板16放在杆4的下侧面或前面14上,并将支撑板16与前面14连接。为完成此举,在支撑板16上设置了紧固突物18,当对支撑板16施加一次或多次锤击时,它们就穿入至杆4的本体中。作为图1和2所示的、形为齿尖或尖端状末端穿过杆4本体中的紧固突物18实施例的替换方案,如上文已提过的,紧固突物18可以具有能够环绕支撑板16周边的封闭圆周环形。作为另一替代方案,按照图3,可在支撑板16上设置若干孔20,它们使钉或图钉状夹子等得以穿入至支撑板16的本体中,借助杆4前面上的这些紧固措施,使支撑板16得以紧固。无论在哪种情况,支撑板16都具有一个形成在支撑板16中的中心孔22,在支撑板16安装在前面14上之后,该中心孔22基本与杆4下端部分中的孔12对准。
在安装完支撑板16之后,按照图1,从顶部将杆4安装在紧固装置6上,借助一个预定的力,将安装轴颈10通过孔22放入至孔12中。这时,杆4以其孔12的底面24倚靠在安装轴颈10的上边缘上。然后按照图2,最好借助铅垂线或水平仪将杆4倾斜成,使得紧固装置6的可能的倾斜得以抵销,而杆4则严格竖直地安放。按照本发明,杆4能相对紧固装置6倾斜,这是由于安装轴颈10的外径明显小于孔12的内径,因而轴颈10可如图2所示那样地在孔12的内部倾斜地或非竖直地伸展。一旦杆4被严格竖直地安放好以后,利用锤子或其它合适的敲打工具对杆4的上自由端施加一次或多次撞击,使安装轴颈10的上周边边缘插入至孔12的底面24中,从而按照图2,杆4相对紧固装置6就被固定起来了。
进而,安装轴颈10调整支撑板16,杆4则靠近台阶8而固定,其中,根据杆4的倾斜程度,支撑板6全部或部分地倚靠在台阶8上。
支撑板16安装在安装轴颈10上的特征在于,孔22的内径最大等于,最好小于安装轴颈10的外径。从而支撑板16至少与安装轴颈10外周边的部分面积实现摩擦性和/或刚性锁紧接触或连接,这样,杆4的位置就不可移动地相对紧固装置6而固定。支撑板16和孔22与安装轴颈10的这一摩擦性和/或刚性锁紧连接,由于安装轴颈10的外周边至少有部分区域设置有压花纹26而加强。按照图3,支撑板16中的孔22也可围绕有若干弹性榫舌28,当杆4移在安装轴颈10上时,其中安装轴颈10穿过孔22,特别当与支撑板16的压花纹26连接时,这些榫舌28就弹性地变形(即向上弯曲),从而杆4就可靠地相对紧固装置6而固定。由于榫舌28的弹性,杆4可在一个更宽的范围内,相对安装轴颈10,也即相对紧固装置6而倾斜。
借助安装轴颈10上周边边缘的刀刃状斜削面,轴颈10可容易地穿入杆4的本体中。此外,由于刀刃状斜削面是沿着装置2的中心纵向轴线连续作用的,对杆4的本体不作用有向外指向或破裂的力,因而,除去已穿入的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突物)18外,杆4的整个下部仍然未受损伤,从而较少受大气、害虫、杂草等的影响。
孔22的横截面基本决定于安装轴颈10的横截面。也即,当安装轴颈10是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管子时,如图3所示,孔22也最好同样具有圆形横截面,其中可能还设置有弹性榫舌28。孔22还可有正方形(图4:连续线)或多角形(图4:破折线)横截面。但多角形横截面的孔22还可采用圆形横截面的安装轴颈10。即使在孔22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多角形的情况下,也还可设置有弹性榫舌。
由于支撑板16是在杆4移入在紧固装置6的安装轴颈10上之前紧固至杆4的前面14上的,因而将杆4固定在紧固装置6上所需的力仅限于将杆4移入在安装轴颈10上所必须的力(安装轴颈10通过尺寸较小的孔),以及将轴颈10压入或推入至底面24中所必须的力。这样,紧固装置6由于为紧固杆4而施加于杆4上的力所引起的在地基中松动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图5A至图8表示本发明用于将一根杆或柱状物体竖直安装在旋转于地基中紧固装置上的另一些实施例。
在图5A至图8中对与图1至3中相同或相应的零件用相同标号表示;对这些零件将不再解释。
在图5A和5B所示的装置2的结构中,该装置包括位于紧固装置6上自由端的台阶区域或台阶8,该台阶8转而又在中心支撑着管状安装轴颈10。这里,如由图5B可最清楚地看到,安装轴颈10的外径明显地或相当地小于安放孔或盲孔12的内径。孔12的深度同样最大等于,但最好略小于安装轴颈10的高度。
至少有一个紧固突物18从台阶或支撑板8上向上地在径向外部伸展。这里,若干尖端或尖峰状紧固突物18可再次由台阶8向上伸展,作为替代方案,紧固突物18可具有围绕台阶8的封闭的圆周环形。
根据图5A和5B,如图1至3的实施例那样,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突物)18的上自由端是被如刀刃般地斜削的,斜削面向着装置2的中心纵向轴线伸展。同样,安装轴颈10的上自由端也按刀刃状加以斜削。
杆4是这样地固定在装置2上的,首先例如通过将紧固装置6拧入或埋入在混凝土中,从而将其栓住在地基中;此后,按照图5A,将杆4从顶部安装在紧固装置6上,安装轴颈10被放入至孔12中。杆4以其下表面或前面14倚靠于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突物)18上,而孔12的前面或底面24则倚靠在安装轴颈10的上边缘上。接着,根据图5B,最好借助铅垂线或水平仪,将杆倾斜成,使得紧固装置6的可能的倾斜得以抵销,从而使杆4则具有严格的垂直位置。杆4相对紧固装置6得以倾斜是由于安装轴颈10的外径明显小于孔12的内径,从而轴颈10能如图5B所示地在孔12之内倾斜地或不竖直地伸展。一旦杆4被严格竖直地放置,利用锤子或其它合适的敲打工具对杆4的上自由端施加一次或多次强撞击,使得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突物)18穿入至杆4的下表面14中,此外,安装轴颈10的上周边边缘穿入孔12的前面24,从而按图5B,杆4相对紧固装置6而固定。另外,杆4以其下表面14的部分支撑在台阶8上,这样,它与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突物)18在一起,起着与图1至3中的支撑板16相当的作用。
只要在使用时,没有例如在设有吸收纯压力的支撑梁或大梁情况下的向上指向的拉力时,按照图5A和5B所示的装置已经足以满足各种需要了。但是,假如这样的向上指向的拉力必须发生,则最好应用图1至3或6A至8提出的实施例之一。
在图6A至8中,再次应用同样标号指示与图5A和5B相同或相当的零件。
按照图6A,此处的装置2再次包括安装轴颈10,它最好与紧固装置整体地形成。安装轴颈10在其上自由端包含一个基本水平伸展的通孔30。紧邻安装轴颈10,在紧固装置6上成形有与设置在底座板34上的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32。支撑板16可自由地沿着外螺纹32移动,也即它不与外螺纹32啮合,且倚靠在底座板34的上侧面上。从支撑板16再次有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物)18向上伸展。
按照图6B,插入在杆4中水平伸展的孔38中的水平伸展的销钉36通过通孔30。销钉36的尺寸要远小于通孔30的特定尺寸,因而按照图6B,销钉36,从而杆4,可以相对紧固装置6而倾斜,其中,由于销钉36的较小尺寸,销钉36可倾斜地在通孔30中伸展。
销钉36最好精确地装配在杆4的孔38中,在一个特定的推荐实施例中,它是被拧入的,因而销钉36可靠地固定在杆4中。
为将杆4紧固在紧固装置6上,首先将杆4从顶部移至安装轴颈10上,然后借助销钉36将其固定在孔30中。这样,销钉36就可防止杆4朝顶部移动或分离。此后,转动底座板34,在图6A和6B中,它是沿着外螺纹32向上移动,从而带着支撑板16向上移动。在向上拧转底座板34,从而也向上拧转支撑板16时,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突物)18穿入杆4的下表面14。按照图6B,在底座板34拧上之前,杆4可相对紧固装置6进行可能的倾斜,以便抵销紧固装置6的可能倾斜。杆4一方面可借助底座板34,从而也就是借助支撑板16,以任何要求的位置固定在紧固装置6上,另一方面可借助这种逐步的连接方式,防止销钉36和通孔30之间的移动和分离。
图7表示图6A和6B所示实施例的一个修正实施例。
按照图7,螺栓42从支撑板16向上伸展进入杆4的本体,在螺栓42和支撑板16之间设置有垫片40。螺栓42的螺纹部分与形成于销钉46中的内螺纹44啮合,销钉46基本水平地在孔48中伸展。按照图7,销钉46的尺寸小于孔48的特定尺寸。螺栓42的六角螺栓头50可通过紧固装置6中的切口52而可以让操作者能够接触到,该切口52延伸在周边的一定范围例如90°内。螺栓42可借助通过切口52而与螺栓头50接触的开口扳手或类似工具进行转动。如由图7可直接看到的,当拧紧螺栓42时,螺栓42的螺纹部分相对销钉46向上移动,由于销钉46在孔48中的布置,螺栓的这一向上运动转换成图7中杆4的向下运动,从而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突物)18穿入杆4的下表面,管状安装轴颈10穿入杆4中孔12的前面24,从而杆4相对紧固装置6而固定。
图8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按照图8提出的实施例的区别具体在于安装轴颈10由两个同轴管状部分构成,即一个外管状部分54和一个内管状部分56。外管状部分54的下端部分最好与包括由此向上伸出的紧固突物18在内的支撑板16整体地形成。如在图6A和6B中的实施例一样,支撑板16相应倚靠在与安装轴颈10上的外螺纹部分相啮合的底座板34和内管状部分56上。在上自由端部分,内管状部分56如由图8可见的情况扩展成漏斗形状,而外管状部分54则具有若干榫舌58。榫舌58是这样形成的,即在外管状部分54的上自由端部分的本体上设置若干切口60。内管状部分56的锥形或漏斗形的扩张形成一个榫舌58与之邻近的、相应的锥形或漏斗形的相对表面62。
按照图8,为将图8中未表示的一根杆紧固在本发明提出的装置2上,将杆移入在安装轴颈10上,使得杆的下侧面倚靠在紧固突物(一些紧固突物)18的刀刃般的斜削面上。然后,可能的话,借助一件适当的工具,将底座板34在内管状部分56上沿着外螺纹部分向上转动,从而图8中的支撑板16同样也向上移动。支撑板16的这一向上运动通过外管状部分54传送给榫舌58,使榫舌58被锥形相对表面62基本水平地或径向向外地弯曲,在孔12内部穿入至杆的本体中。同时,紧固突物18穿入杆的下侧面,从而可靠地支撑杆。虽然在图8中没有表示,但可理解,在此实施例中,杆中的孔也是与相应的安装轴颈10相互影响的,因而在最终收紧或夹紧杆之后,如必须的话,可对竖直设置进行校正。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将杆状或柱状物体(4)竖直安装在布置于地基中紧固装置(6)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一个基本为圆柱形的、细长的安装轴颈(10),它从紧固装置(6)的上自由侧面向上伸出,并能插入至杆状或柱状物体(4)的下侧面中的安放孔(12)中;和
一块支撑板(16),杆状或柱状物体(4)的下侧面倚靠于其上,其中,至少有一个紧固突物(18)从支撑板(16)向上伸出,穿入至杆状或柱状物体(4)的本体中,
其特征在于:
安装轴颈(10)明显细于杆状或柱状物体(4)的下侧面中的安放孔(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紧固突物(18)从支撑板(16)向上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形为封闭圆周环的紧固突物(18)从支撑板(16)向上伸出。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紧固突物(18)的自由侧面被斜削成刀刃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斜削面向着装置(2)的中心纵向轴线伸展。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轴颈(10)为管状,并且其上周边边缘被斜削成刀刃形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轴颈(10)在其上端部具有一个基本水平伸展的通孔(30),一个尺寸小于给定通孔(30)尺寸的销钉(36)从其通过,并且销钉(36)伸出,精确地装配在形成于杆状或柱状物体(4)中的横向孔(38)中,该横向孔(38)与设置在安装轴颈(10)中的通孔(30)确切对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销钉(36)是一根螺纹销钉,它拧入在杆状或柱状物体(4)的横向孔(38)中。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6)可沿着安装轴颈(10)进行竖直调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6)倚靠在底座板(34)上,而该底座板(34)则借助螺纹与安装轴颈(10)的外周边啮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轴颈(10)由两个同轴管状部分(54、56)构成,外管状部分(54)可相对内管状部分(56)竖直移动,且当外管状部分(54)竖直向上移动时,该外管状部分的上端部径向地扩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状部分(54)的端部具有若干可变形的榫舌(58),它们终止于内管状部分(56)的、形状与外管状部分(54)的上端部形状相应的固定剖面(62)处,当外管状部分(54)竖直向上移动时,这些榫舌被所述相应剖面沿径向、向外地弯曲。
13、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6)与紧固装置(6)整体地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6)相应于紧固装置(6)是一个单独的零件,它用于固定于杆状或柱状物体(4)的下表面(14)中,当安装轴颈(10)插入杆状或柱状物体(4)下侧面的安放孔(12)中时,它至少与安装轴颈(10)外周边部分区域形成摩擦性和/或刚性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6)具有一个中心开口(22),它至少与安装轴颈(10)外周边的部分区域形成摩擦性/或刚性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22)具有多边形横截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22)具有圆形横截面。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22)的内径最大等于,最好小于安装轴颈(10)的外径。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6)的开口(22)中围绕有若干弹性榫舌(28)。
20、如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条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轴颈(10)至少在其外周边的局部区域具有压花纹(26)。
CN96196336A 1995-08-23 1996-08-22 竖直安装杆状或柱状物体的装置 Pending CN11933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9513554U DE29513554U1 (de) 1995-08-23 1995-08-23 Vorrichtung zum vertikalen Anordnen eines pfahl- oder pfostenförmigen Gegenstandes
DE29606034.8 1996-04-01
DE29606034U DE29606034U1 (de) 1995-08-23 1996-04-01 Vorrichtung zum vertikalen Anordnen eines pfahl- oder pfostenförmigen Gegenstandes
DE29513554.9 1996-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3372A true CN1193372A (zh) 1998-09-16

Family

ID=26058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6336A Pending CN1193372A (zh) 1995-08-23 1996-08-22 竖直安装杆状或柱状物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Link
EP (1) EP0846210B1 (zh)
JP (1) JPH10512935A (zh)
CN (1) CN1193372A (zh)
AT (1) ATE244807T1 (zh)
AU (1) AU6876496A (zh)
BG (1) BG102256A (zh)
BR (1) BR9610275A (zh)
CA (1) CA2226965A1 (zh)
CZ (1) CZ40798A3 (zh)
DE (1) DE19680712D2 (zh)
EA (1) EA000198B1 (zh)
EE (1) EE9800052A (zh)
IL (1) IL123377A0 (zh)
NO (1) NO980716L (zh)
PL (1) PL325172A1 (zh)
RO (1) RO116660B1 (zh)
SK (1) SK19698A3 (zh)
TR (1) TR199800275T1 (zh)
WO (1) WO19970084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3764A (zh) * 2021-08-27 2021-12-31 江苏华电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塔的底部支撑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2175B1 (de) 1997-07-28 2002-10-30 Krinner Innovation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tikalen anordnen eines pfahl- oder pfostenförmigen gegenstandes
DE19836369C1 (de) * 1998-08-11 2000-05-11 Krinner Klaus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ositionieren und Fixieren von Balken mit Bodendübeln
RU168411U1 (ru) * 2016-08-23 2017-02-02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Императора Александра I" Опора
RU2663423C1 (ru) * 2017-11-07 2018-08-06 Алекс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Воробьев Опорное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опорной трубы
AT521364B1 (de) 2018-09-13 2020-01-15 Sihga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510565U1 (zh) * 1985-04-11 1990-04-19 Wenninger, Johann, 8351 Mariaposching, De
DE8903236U1 (zh) * 1989-03-15 1989-05-03 Neospiel Gesellschaft Fuer Freizeitgeraete Mbh, 3533 Willebadessen, De
DE59007510D1 (de) * 1990-05-17 1994-11-24 Siemens Ag Mastkonstruktion.
DE9313260U1 (de) * 1993-09-02 1994-03-17 Krinner Klaus Vorrichtung zum vertikalen Anordnen eines pfahl- oder pfostenförmigen Gegenstandes
DE9404058U1 (de) * 1994-03-11 1994-08-04 Findeisen Helga Vorrichtung zum Bohren von Längsmittelbohrungen und Querbohrungen in Holzstützen bzw. Holzbalk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3764A (zh) * 2021-08-27 2021-12-31 江苏华电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塔的底部支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123377A0 (en) 1998-09-24
BR9610275A (pt) 1999-12-21
NO980716L (no) 1998-04-14
ATE244807T1 (de) 2003-07-15
NO980716D0 (no) 1998-02-20
RO116660B1 (ro) 2001-04-30
EP0846210A1 (de) 1998-06-10
CA2226965A1 (en) 1997-03-06
WO1997008409A1 (de) 1997-03-06
EE9800052A (et) 1998-08-17
JPH10512935A (ja) 1998-12-08
PL325172A1 (en) 1998-07-06
AU6876496A (en) 1997-03-19
SK19698A3 (en) 1998-07-08
DE19680712D2 (de) 1998-10-29
CZ40798A3 (cs) 1998-07-15
BG102256A (en) 1998-11-30
TR199800275T1 (xx) 1998-06-22
EA199800136A1 (ru) 1998-10-29
EA000198B1 (ru) 1998-12-24
EP0846210B1 (de) 200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319272A1 (en) Screw-in ground anchor
US20110036025A1 (en) Ground Anchor
KR101472862B1 (ko) 석재 고정용 브라켓의 지지장치
US5458428A (en) Cantilever mounting system
JPH10512934A (ja) 棒状又は柱状の物体用の固定装置
CN1193372A (zh) 竖直安装杆状或柱状物体的装置
US9033637B2 (en) Threaded connector for pole, machinery and structural elements
CN107407312A (zh) 可驱动螺纹钉
US5957424A (en) Device for the vertical arrangement of a pole or post-like object
JP2011082433A (ja) 太陽電池架台
KR20200017103A (ko) 차선 규제봉
KR20080006710U (ko) 이중결합 나사유닛
KR20210071291A (ko) 수목 지지대
US20060266910A1 (en) Anchoring device
KR19990037712A (ko) 막대 또는 기둥과 같은 물체를 수직 배설하는 장치
JP3020447B2 (ja) 各種標識板の支持装置
JPH0828095A (ja) 工事現場や標識などに用いる支柱及び支柱保持具
JP4371994B2 (ja) 高耐力アンカー
CN209066320U (zh) 一种角度稳定且可调的交通标志牌
US7025176B1 (en) Bolt greaser unit
CN219412175U (zh) 一种木制立柱支撑底座
KR200392477Y1 (ko) 길이 조절이 가능한 표시주
KR100503248B1 (ko) 센서 고정용 지그
JP5965690B2 (ja) 支柱立設具
KR200325310Y1 (ko) 목재지주 설치용 기초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62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