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3859A -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3859A
CN117103859A CN202311114923.5A CN202311114923A CN117103859A CN 117103859 A CN117103859 A CN 117103859A CN 202311114923 A CN202311114923 A CN 202311114923A CN 117103859 A CN117103859 A CN 117103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medium
printing
ultraviole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149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西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03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38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41J11/00244Means for heating the copy materials before or during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2Controlling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image-based controlling of the irradiation zone or control of the dur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41J11/46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by marks or formations on the paper being f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monitoring ink qua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2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downwardly on flat surfaces, e.g. of books, drawings, boxes, envelopes, e.g. flat-bed ink-jet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47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by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81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r waves, e.g. ultraviolet radiation, electron 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9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thermal means, e.g. infrared radiation,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4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 C09D11/326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characterised by the pigment dispers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haracterised by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k Jet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更妥善地抑制洇墨,更妥善地进行高品质的印刷。用于以喷墨方式对介质(50)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0)包括用于以喷墨方式喷射墨滴的喷墨头(102)以及用于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104),喷墨头(102)通过喷射墨的墨滴来使墨附着在介质(50)上,该墨含有用于吸收紫外线的紫外线吸收剂以及用于使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开的溶媒,墨是通过使溶媒蒸发而定影于介质的墨,紫外线光源(104)向附着在介质(50)上的墨照射紫外线,从而使墨中含有的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02月0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2018年08月0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7/004025(国家申请号:201780009367.1)、发明名称为“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以喷墨方式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被广泛使用(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喷墨打印机所使用的墨,广泛使用水性颜料墨、乳胶墨、颜料内含树脂分散墨等水性墨(水性系的墨)、将有机溶剂用作溶媒的溶剂型墨(溶剂墨)等这样的蒸发干燥型墨。在该情况下,蒸发干燥型墨是指,通过使墨中的溶媒蒸发来使墨定影于介质(媒质)的墨。
另外,使用水性墨等蒸发干燥型墨的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下,利用加热器的加热来使墨干燥,从而防止洇墨并进行干燥定影。另外,作为该情况下的更具体的方法,利用加热器(打印加热器)对介质加热来防止洇渗,之后再利用各种加热器、红外线灯等加热单元(后加热单元)来使墨干燥定影的方法等也是公知的。另外,作为用于防止洇墨的方法,以往,在印刷对象的介质(被打印媒质)形成墨的图像接受层的方法等也是公知的。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互联网URL http://www.mimaki.co.jp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使用在介质形成图像接受层的方法的情况下,仅能够对预先形成图像接受层的特定介质进行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会在图像接受层中残留有墨的溶媒,有可能会产生问题。例如,在印刷后卷起介质的结构的情况下,产生在卷起时容易发生背面粘脏的问题。另外,作为图像接受层之下的层的基底层使用纸等的情况下,例如像彩色图像的印刷(彩色打印)等这样进行墨用量较多的印刷时,还有容易发生介质的卷曲、起皱等的隐患。
另外,例如使用布料介质的情况下,需要准备将具有防洇渗功能、助显色功能的预处理剂(糊剂或者助显色剂等)作为图像接受层进行了涂布的布料等。因此,在该情况下,需要将预处理委托给专业人员,产生耗费时间(耗时)和成本上升的问题。
另外,利用打印加热器来加热介质以防止洇渗的情况下,例如为了提高印刷速度,需要提高在与喷墨头相对的台板的位置的加热温度。但是,在该情况下,若提高加热温度,则会引起这样的问题:喷墨头的喷射面也被加热,容易发生喷嘴堵塞。
并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例如作为墨的溶媒使用沸点低的溶剂等,使墨容易蒸发来抑制洇渗的发生。但是,在该情况下,在喷嘴处,墨的蒸发也变快,可能会频繁发生喷嘴堵塞。因此,以往,在使用蒸发干燥型墨的情况下,有时难以防止洇墨。
另外,对于使用蒸发干燥型墨时产生的洇渗等问题,在提高印刷速度的情况、进行较浓的彩色印刷的情况、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等情况下变得尤其明显。这是因为,在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墨的喷射量)增加。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使用纸等介质时,特别容易发生卷曲、起皱等。
另外,作为喷墨打印机所使用的墨,以往,除了蒸发干燥型墨以外,也广泛使用会因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墨(UV墨)。并且,在使用紫外线固化型墨的情况下,例如在墨滴刚着落于介质后就照射紫外线,从而能够瞬间防止墨在介质上的洇渗。并且,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对介质加热,因此也不容易发生喷嘴堵塞的问题等。但是,在该情况下,在墨的点充分平坦化之前墨就固化,因此墨的表面成为凹凸状,容易变得无光泽化。并且,还会存在墨的厚度变得过厚的情况。因此,根据印刷的用途,有时也会无法妥善地获得印刷较薄的平坦的图像的状态,无法获得期望的印刷品质。并且,这导致:根据印刷的用途等,需要使用蒸发干燥型墨,而不是紫外线固化型墨。
另外,作为能够消除表面的无光泽化、墨的厚度变厚这样的紫外线固化型墨的缺点、进行高光泽感的凹凸较少的印刷的结构,以往,使用利用溶剂将紫外线固化型墨稀释而成的墨即溶剂UV墨(SUV墨)的构成也是公知的。但是,在该情况下,在墨滴刚着落后就需要将溶剂挥发去除,因此会产生与蒸发干燥型墨的情况同样的问题。
因此,以往,对于使用蒸发干燥型墨的情况,期望一种能够更妥善地抑制洇墨的方法。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针对使用蒸发干燥型墨的情况,本发明人对能够更妥善地抑制洇墨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对于该情况下进行的刚着落后的即刻加热,想到使墨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并通过照射紫外线来进行加热,而并非仅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方法。像这样构成,例如,能够高效地加热墨,更妥善地使墨中的溶媒蒸发。并且,通过这样,能够防止因加热的影响而发生喷嘴堵塞等,并能够更妥善地抑制洇渗的发生。
即,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用于以喷墨方式对介质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该印刷装置包括用于以喷墨方式喷射墨滴的喷墨头以及用于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所述喷墨头通过喷射墨的墨滴来使所述墨附着在所述介质上,该墨含有用于吸收紫外线的紫外线吸收剂以及用于使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开的溶媒,所述墨是通过使所述溶媒蒸发而定影于所述介质的墨,所述紫外线光源向附着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墨照射紫外线,从而使所述墨中含有的所述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
在像这样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使墨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从而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来高效地加热墨。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在墨滴刚着落后就高效地加热墨,能够抑制对喷墨头的喷射面的影响等,并将墨中的溶媒妥善地挥发去除。
这里,在该构成中,紫外线光源例如通过使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从而将介质上的墨的粘度提高至至少在介质上不会发生洇渗的粘度。在该情况下,不会发生洇渗是指,例如,在与期望的印刷精度相应的容许范围内实质上不发生洇渗即可。
另外,紫外线光源通过使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从而例如防止洇墨,并且使墨定影于介质。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妥善地使蒸发干燥型墨定影于介质。另外,对于墨向介质的定影,也可以通过在照射紫外线后利用其它的加热器等对介质进一步加热来完成。
另外,在该构成中,紫外线吸收剂是指,例如会因吸收紫外线而发热的物质。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在紫外区域具有吸光的峰值波长的物质。并且,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对墨的颜色的影响较小的无色或者浅色的物质。
另外,在该构成中,作为紫外线光源,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紫外线LED(UVLED)、紫外线LD(激光二极管)等半导体光源。并且,优选紫外线光源例如以对介质上的相同位置的连续照射时间比介质的散热的热时间常数短的方式照射紫外线,从而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加热墨。并且,优选对介质上的与喷墨头相对的区域之外的墨照射紫外线。并且,对于用于抑制洇渗的加热,也可以不是仅利用紫外线光源进行,而是还同时利用加热器进行。并且,优选在该构成中使用的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并且紫外线吸收剂在墨组合物整体的例如0.01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对于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优选为0.05重量%~3重量%,相对优选为0.05重量%~2重量%,更优选为0.05重量%~1重量%,特别优选为0.1重量%~0.4重量%。
另外,在该构成中,也可以是,印刷装置例如以多遍印刷方式进行印刷。在该情况下,印刷遍数为8遍以下较好。并且,例如在更高速地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优选遍数小于8遍(例如4遍以下)。这样构成,例如在以多遍印刷方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减少遍数,更妥善地进行高速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照射紫外线来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从而即使因减少遍数而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增多,也能够妥善地抑制洇渗的发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构成,也可以考虑使用具有与所述同样的特征的印刷方法等。在该情况下,例如也能够获得与所述同样的效果。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更妥善地抑制洇墨。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更妥善地进行高品质的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的结构的一列的图。图1的(a)、(b)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一列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2是简化表示以往的印刷装置的印刷动作的一例的图。图2的(a)示出对介质50喷射墨滴的动作的一例。图2的(b)是表示印刷动作结束后的介质50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3是简化表示本例的印刷装置10的印刷动作的一例的图。图3的(a)示出对介质50喷射墨滴的动作的一例。图3的(b)是表示印刷动作结束后的介质50的一例的剖视图。图3的(c)是表示在使用非渗透性媒质的情况下印刷动作结束后的介质50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4是更详细说明介质50的热时间常数τ的图。
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图5的(a)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结构的图。图5的(b)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头部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构成的又一变形例的图。
图7是说明双面印刷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7的(a)示出在介质50的一面(表面)侧进行印刷的动作的一例。图7的(b)示出在介质50的另一面(背面)侧进行印刷的动作的一例。图7的(c)示出向介质50的印刷动作的又一变形例。
图8是说明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干燥的条件等的图。图8的(a)是说明对墨照射的紫外线的能量的图。图8的(b)、(c)是说明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与紫外线的吸收方式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的结构的一列。图1的(a)、(b)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一列的俯视图及剖视图。在本例中,印刷装置10是以喷墨方式对印刷对象的介质(媒质)50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包括头部12、导轨14、扫描驱动部16、台板18、预热器20、打印加热器22、后加热器24、以及控制部26。
其中,除了以下要说明之处以外,印刷装置10具有与公知的喷墨打印机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即可。例如,除了以下要说明的结构以外,印刷装置10还具有印刷动作等所必须的公知的结构等即可。
头部12是对介质50喷射墨滴的部分(IJ头部单元),具有托架100、多个喷墨头102以及多个紫外线光源104。托架100是保持头部12的其他结构的保持构件(头部托架)。
多个喷墨头102是以喷墨方式喷射墨滴的喷射头。在本例中,多个喷墨头102分别喷射彼此不同颜色的墨滴,使各颜色的墨附着于介质50上。并且,各喷墨头102喷射至少包含紫外线吸收剂(UV吸收剂)和溶媒的墨(紫外线吸收墨)的墨滴。在该情况下,紫外线吸收剂是指吸收紫外线的物质,例如,因吸收紫外线而发热。因此,本例的墨会因照射紫外线而被加热。另外,溶媒是使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开的液体。另外,优选该墨还包含与公知的墨相同或者相似的成分。例如,在本例中,各喷墨头102所使用的各颜色的墨还包含各颜色的色料(颜料或者染料等)。
另外,更具体而言,多个喷墨头102分别喷射彩色印刷用的处理色彩(プロセスカラー)的各颜色的墨滴。处理色彩的各颜色是指,例如,黄(Y)、品红(M)、青(C)、黑(K)的各颜色。另外,多个喷墨头102沿规定主扫描方向(图中的Y方向)排列配置,进行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且喷射墨滴的主扫描动作,从而使墨附着于介质50。另外,在本例中,多个喷墨头102进行向主扫描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的双方向(两方向)的主扫描动作。
这里,本例中所使用的墨是将溶媒挥发去除而定影于介质50的蒸发干燥型墨。作为蒸发干燥型墨,例如,可以考虑采用作为溶媒使用了有机溶剂的墨。在该情况下,该有机溶剂为疏水性有机溶剂较佳。疏水性有机溶剂是指,例如,相对于水为不相溶性的有机溶剂。在该情况下,溶媒使墨中的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溶解。另外,该有机溶剂为挥发性有机溶剂较佳。另外,优选用作溶媒的有机溶剂的沸点为例如200℃以下。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考虑使用比水沸点低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沸点例如为80℃以下较佳。另外,更具体而言,作为这样的墨,例如,能够适当使用向溶剂型墨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而成的墨等。在该情况下,溶剂型墨是指,例如,作为溶媒使用了疏水性有机溶剂的墨。
另外,作为墨,例如,也可以使用包含水性溶媒的墨。更具体而言,作为这样的墨,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各种向水性墨添加了紫外线吸收剂的墨等。并且,在该情况下,作为水性墨,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水性颜料墨、水性染料墨等。另外,也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乳胶墨、颜料内含树脂分散墨等使树脂颗粒分散开的构成的水性墨(树脂颗粒分散型的水性系喷墨用墨)等。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也可以考虑使用不容易溶解于水性溶媒的物质。在该情况下,溶媒例如也可以使紫外线吸收剂在墨中以固态物的状态分散开。由此,墨成为例如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分散于溶媒中的乳液类型(分散型)的墨。
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在紫外区域具有吸光的峰值波长的物质。并且,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对墨的颜色的影响较小的无色或者浅色的物质。在该情况下,优选使用峰值波长的光吸收率为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率的最大值的2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并且,峰值波长的光吸收率优选为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率的最大值的5倍以上,更优选为1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倍以上。
另外,在本例中,优选墨含有墨总重量(墨组成物整体)的0.01重量%以上且10重量%(wt%)以下的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另外,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优选为墨总重量的0.05重量%~3重量%,更优选为0.05重量%~2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05重量%~1重量%,特别优选为0.1重量%~0.4重量%。这样构成,例如,能够使墨适当地吸收紫外线。另外,防止紫外线吸收剂的量过多,从而能够妥善地抑制对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吸收。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妥善地抑制因吸收可见光区域的光而导致的彩墨浑浊、亮度降低等,并且能够妥善地实现通过照射紫外线而进行加热。另外,对于高亮度的鲜亮颜色的墨,特别优选使用对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吸收较少的高透明度的紫外线吸收剂。
另外,像本例这样使用多种颜色的墨的情况下,紫外线吸收剂的优选含量有时按颜色各不相同。因此,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在该情况下,优选以各颜色的墨对紫外线的感光度之差在±50%左右以内的方式调整各颜色的墨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墨对紫外线的感光度是指,例如,与因照射紫外线而产生的墨的干燥速度、升温速度相对应的感光度。另外,对于本例中使用的墨的特征,将在后面进一步详细说明。
多个紫外线光源104是照射紫外线的光源(UV瞬间加热照射器),通过对附着于介质50上的墨照射紫外线,来加热墨。并且,通过这样,紫外线光源104使墨所包含的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
另外,在本例中,紫外线光源104与打印加热器22等加热器一起加热墨,来使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另外,多个紫外线光源104分别相对于多个喷墨头102的排列配置在主扫描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在主扫描动作时与喷墨头102一起移动。因此,在主扫描动作时,多个紫外线光源104中的一者相对于喷墨头102位于移动方向的后方侧,另一者位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并且,在双向的主扫描动作时,根据喷墨头102的移动的方向,利用比喷墨头102靠后方侧的紫外线光源104向介质50上的墨照射紫外线。由此,紫外线光源104例如向喷墨头102的经过后的区域照射紫外线,在墨刚着落于介质50后就对介质50上的墨照射紫外线。于是,在介质50上发生洇渗之前提高墨的粘度,抑制洇渗的发生。
作为紫外线光源104,能够进行开/关控制,优选使用能照射紫外线的光源。另外,作为这样的光源,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UVLED(UVLED照射器)、紫外线LD(激光二极管)等使用了产生紫外线的半导体的光源(半导体光源)。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在期望的时刻高精度地照射紫外线。另外,更具体而言,在本例中,紫外线光源104是使用了UVLED的光源(UV-LED照射器)。在该情况下,作为紫外线光源104,更优选使用具有聚光功能的聚光性紫外线LED照射器。另外,对于紫外线光源104,例如,也可以考虑采用在墨着落于介质50后的规定时间内将墨快速加热而使其干燥的UV瞬间加热单元等。
另外,在本例中,紫外线光源104与多个喷墨头102错开位置地配置,从而向介质50上的与喷墨头102相对的区域之外的墨照射紫外线。更具体而言,在图示的结构中,紫外线光源104配置为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与喷墨头102错开,从而向位于与喷墨头102相对的区域之外的墨照射紫外线。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妥善防止喷墨头102受到用紫外线加热墨的影响、受到蒸发的溶媒的影响。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改变喷墨头102与紫外线光源104之间的距离,来适当调整墨着落于介质50后到照射紫外线为止的时间。另外,通过调整紫外线光源104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也能够适当调整利用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的时间(连续照射时间)。
另外,对于紫外线光源104的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图中的X方向)上的宽度,优选为与喷墨头102的打印宽度相同,或者为比打印宽度大的宽度。在该情况下,喷墨头102的打印宽度是指,例如,一次主扫描动作中喷墨头102喷射墨滴的区域的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另外,在本例中,副扫描方向是与输送介质50的输送方向(进纸方向)平行的方向。
另外,在本例中,如图1的(a)所示,紫外线光源104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比打印宽度宽,对在副扫描方向上与喷墨头102错开的部分也照射紫外线。并且,通过这样,紫外线光源104对在介质50的输送方向上与喷墨头102重叠的部分以及比喷墨头102靠下游侧的部分也照射紫外线。这样构成,例如,能够适当调整紫外线光源104进行加热的结束时刻。并且,在该情况下,对比喷墨头102靠下游侧的部分也照射紫外线,例如,还能够达到缩短加热后的完全蒸发干燥时间等效果。
另外,在本例中,紫外线光源104例如通过使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从而将介质50上的墨的粘度提高至至少在介质50上不会发生洇渗的粘度。在该情况下,洇渗是指,例如,不同颜色的墨混合在一起而发生的各颜色间的洇渗等。另外,不会发生洇渗的粘度是指,例如,到墨完全干燥而定影于介质50为止的期间不会发生洇渗的粘度。另外,不会发生洇渗是指,例如,在与期望的印刷精度相应的容许范围内实质上不发生洇渗即可。另外,更具体而言,紫外线光源104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将介质50上的墨的粘度提高至例如50mPa·s以上,优选为100mPa·s以上,更优选为200mPa·s以上。
另外,对于紫外线光源104所照射出的紫外线的指向性,优选设定为紫外线不到达喷墨头102的喷射面。这样构成,能够妥善地防止喷墨头102受到由紫外线光源104进行的加热的影响。另外,对于紫外线光源104的照射紫外线的方式,将在后面进一步详细说明。
导轨14是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导轨构件,在主扫描动作时引导托架100的移动。扫描驱动部16是驱动喷墨头102进行主扫描动作及副扫描动作的驱动部。
更具体而言,在本例中,扫描驱动部16使托架100沿导轨14移动,从而使被保持于托架100的喷墨头102等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并且,根据表示要印刷的图像(彩色图像等)的印刷数据来使移动中的喷墨头102喷射墨滴,从而使喷墨头102进行主扫描动作。
另外,使喷墨头102进行副扫描动作是指,例如,使喷墨头102相对于介质50相对地沿副扫描方向移动。更具体而言,在本例中,扫描驱动部16沿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输送方向输送介质50,从而驱使喷墨头102进行副扫描动作。另外,扫描驱动部16在主扫描动作的间歇时输送介质50,从而变更介质50的在接下来的主扫描动作时与喷墨头102相对的区域。由此,扫描驱动部16使喷墨头102对介质50的各位置喷射墨滴。另外,在本例中,扫描驱动部16还使紫外线光源104在主扫描动作时与喷墨头102一起移动,从而使紫外线光源104与喷墨头102喷射墨滴的位置相应地照射紫外线。
台板18是配置在与头部12相对的位置的台状构件,在上表面载置介质50,从而将介质50支承为与头部12相对。另外,在本例中,台板18将作为加热介质50的加热器(加热用加热器)的预热器20、打印加热器22以及后加热器24收纳在内部。
预热器20、打印加热器22以及后加热器24是加热介质50的加热单元,借助介质50加热介质50上的墨,从而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使墨干燥。使用紫外线光源104和这些加热单元,从而将墨中的溶媒更妥善地挥发去除,能够进一步促进墨的干燥。并且,通过这样,能够更妥善地使墨定影于介质50。
另外,更具体而言,预热器20是对介质50预加热的加热器,在介质50的输送方向上配置在比喷墨头102靠上游侧,从而对介质50上的墨滴着落之前的区域进行加热。打印加热器22是在与喷墨头102相对的位置加热介质50的加热器。在该情况下,紫外线光源104对由打印加热器22加热的介质50上的墨照射紫外线,从而与打印加热器22一起使墨所包含的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这样构成,例如,能够从刚着落于介质50后的墨更妥善地挥发去除墨中的溶媒。并且,通过这样,能够在介质50上发生洇渗之前更妥善地提高墨的粘度。
后加热器24是在输送方向上配置在比喷墨头102靠下游侧的加热器,对从打印加热器22及紫外线光源104的位置经过后的介质50进一步进行加热,从而将利用紫外线光源104及打印加热器22没有除净的溶媒去除。并且,通过这样,后加热器24例如使介质50上的墨更可靠地干燥,定影于介质50。
其中,在图1中,作为后加热器24,图示出了通过来自台板18内的热传导来加热介质50的导热式的加热器。但是,在使用不容易导热的介质50的情况下,作为后加热器24,也可以使用导热式以外的结构的加热器。在该情况下,作为后加热器24,例如,也可以使用热风加热器、红外线加热器等干燥器。另外,也可以除了使用导热式的后加热器24之外,还使用这些结构。
控制部26例如是印刷装置10的CPU,控制印刷装置10的各部分。采用本例,例如,能够妥善进行对介质50的印刷。
另外,在本例中,通过使墨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能够在墨滴刚着落后就利用紫外线的照射高效地加热墨。并且,通过这样,在像本例这样使用在与喷墨头102相对的位置加热介质50的打印加热器22等的情况下,能够妥善地抑制打印加热器22等的加热温度。因此,采用本例,例如,能够抑制对喷墨头102的喷射面的影响等,并将墨中的溶媒妥善地挥发去除。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在发生洇墨之前,妥善地提高墨的粘度。
并且,在该情况下,利用紫外线的照射等来使墨干燥,从而能够使墨妥善地定影于介质50。此外,在本例中,利用预热器20、打印加热器22以及后加热器24加热介质50,从而与例如仅利用紫外线光源104进行加热的情况等相比,能够使墨更妥善地干燥。像这样,采用本例,例如,在使用蒸发干燥型墨的情况下,能够妥善地抑制洇墨。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妥善地进行高品质的印刷。
这里,对于本例的印刷装置10的结构,例如,也能够考虑这样的结构:作为用于干燥蒸发干燥型墨的单元(定影单元),使用了多个加热单元。在该情况下,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考虑:作为在由喷墨头102喷射墨滴的位置(打印位置)从背面侧加热介质50的第1加热单元,使用打印加热器22等。并且,与第1加热单元相匹配地,作为第2加热单元,使用了紫外线光源104。在该情况下,对于第1加热单元,例如,优选为以70℃以下的温度进行加热的单元。更优选第1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为60℃以下。并且,对于第2加热单元,针对介质50的各位置,在时间序列中,在由喷墨头喷射的墨滴着落后照射紫外线。作为第2加热单元,优选使用能够进行紫外线照射的开/关控制的紫外线光源104。
另外,对于印刷装置10的结构的变形例,也可以考虑省略第1加热单元和第2加热单元中的第1加热单元。在该情况下,例如,不使用打印加热器22等加热器,仅利用紫外线光源104加热墨。另外,对于印刷装置10的结构的又一变形例,例如,除了紫外线光源104及打印加热器22等之外,也可以还使用其他加热单元。例如,也可以考虑下述结构等:在印刷装置10中,在输送方向上的比紫外线光源104靠下游侧,且是在与后加热器24相对的位置等位置,还配置红外线光源等。这样构成,例如,利用红外线光源等与后加热器24一起进行加热,从而,例如能够使介质50上的墨更可靠且妥善地干燥。另外,在使用红外线光源等加热单元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省略后加热器24。
其中,如所述那样,在本例中,使用对墨的颜色的影响较小的光即紫外线,来加热墨。对此,作为使用对墨的颜色的影响较小的光来加热墨的结构,也可以考虑例如替代紫外线光源104而使用红外线光源、使用红外线的结构等。在该情况下,也是若使用例如相对于可见光区域的光透明的红外线吸收剂,则不会对印刷的颜色造成影响,能够抑制洇渗的发生等状况。
但是,对于红外线吸收剂,除了一部分的物质之外,通常,对可见光区域的光表现出无法忽视的程度的吸收。因此,若要抑制对印刷的颜色的影响,则用作红外线吸收剂的物质的选择范围变窄。并且,这导致有时难以妥当地使用期望特性的墨。
对此,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对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吸收性足够小的物质大多是公知的。因此,对于与所使用的墨的特性相应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从更大的选择范围内更容易且贴切地进行选择。因此,采用本例,例如,能够更妥善地实现能够抑制洇墨的构成。
另外,在像本例这样使用多种颜色的墨的情况下,当使用红外线进行加热时,有可能会因墨的颜色的不同而加热方式出现差异。更具体而言,例如,在使用常见的颜料墨的情况下,仅黑色(K)的炭黑颜料与其他颜色的墨相比会吸收较多的红外线。因此,当以能够妥善干燥YMC等其他颜色的墨的方式设定红外线的强度时,黑色的墨会发生焦糊。并且,相反,根据黑色的墨设定红外线的强度时,则会因颜色的不同而产生干燥的程度不同。因此,可以认为也因为该点而优选使用紫外线的构成。
接下来,对本例中在介质50上进行印刷的动作(印刷动作)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首先,说明以往的印刷装置的印刷动作的例子。图2是简化(模型化)表示以往的印刷装置的印刷动作的一例的图(干燥工艺的模型),对于使用不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墨的情况(不使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墨的情况),示出仅使用在台板18内设置的加热器(打印加热器22等)来干燥墨的情况的印刷动作的例子。
其中,在图2所示的印刷动作中,例如,使用与从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10省略了紫外线光源104而得到的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构的印刷装置。在该情况下,对于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等,优选根据与图1的结构的不同,适当进行调整。
图2的(a)示出对介质50喷射墨滴的动作的一例。图2的(b)是表示印刷动作结束后的介质50的一例的剖视图。另外,对于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使用的墨,例如,可以是除了不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之外与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10所使用的墨相同或者相似的墨。另外,该墨是例如公知的蒸发干燥型墨较佳。更具体而言,在图2中,图示了使用公知的水性的墨的情况。另外,作为介质50,使用了会吸收溶媒挥发去除前的墨的性质的介质50(渗透性媒质)。对于这样的介质50,更具体而言,是纸、布(布帛)等。
由使用蒸发干燥型墨等的构成的以往的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利用打印加热器22等加热器对介质50的整体进行加热。并且,通过这样,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抑制墨在介质50上的洇渗。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图2的(a)所示,利用打印加热器22进行加热,并由喷墨头102向介质50喷射墨滴。
另外,更具体而言,在该情况下,利用配置在台板18内且是与喷墨头102相对的位置的打印加热器22,将介质50的整个墨滴着落区域加热至例如70℃以下(例如50℃~70℃)的程度,优选为60℃以下(例如50℃~60℃)的温度。并且,通过这样,加热在介质50的表面形成的墨层,使墨高粘度化,从而抑制洇墨的发生。
这里,利用打印加热器22加热介质50的情况下,位于隔着介质50与打印加热器22相对的位置的喷墨头102也会受热辐射的影响。因此,对于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若是比所述温度高的高温,则对喷墨头102的热辐射的影响会变大。并且,这会导致例如喷墨头102的喷嘴附近的墨干燥,容易发生喷嘴堵塞等。因此,难以使加热温度高于所述范围。并且,在提高加热温度,加速溶媒的蒸发速度的情况下,例如,蒸发的溶媒会凝聚附着于相对低温的喷墨头102,妨碍墨的稳定喷射。因此,也因该点而难以提高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
另外,相反地,加热温度为比所述温度低的低温时,墨的干燥会花较长时间。并且,这会导致例如洇渗的问题变大。另外,也有到干燥为止向介质50浸透的墨的量过多的可能。因此,也难以使加热温度低于所述范围。因而,在利用打印加热器22等干燥墨的情况下,优选使介质50的加热温度为所述那样的温度(中温)。即,利用打印加热器22以这样的中温加热介质50,从而抑制热辐射的影响,并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
但是,在该情况下,也是例如当使印刷速度高速化时,与印刷速度相比墨的干燥速度较慢,会产生洇渗等问题。另外,在使印刷速度高速化的情况下,例如会减少印刷的遍数。更具体而言,利用所述那样的以往的构成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印刷的遍数通常设定为8遍~32遍左右。并且,在该情况下,若减少遍数,则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会变多,因此有时干燥速度会跟不上。并且,在该情况下,作为介质50使用渗透性媒质时,例如在图中的介质50中用阴影图案所示那样,因毛细管现象,随着着落后的时间的经过而墨深深地浸透至介质50中,留在介质50的表面的墨的量会减少。并且,这会导致印刷的浓度降低,印刷出的颜色变淡。另外,还容易发生印刷结果(打印物)看起来模糊的问题等。即,利用以往的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若使印刷速度高速化,则观察印刷表面时印刷结果的颜色会变淡,容易发生洇渗的问题。
对此,为了抑制洇墨等问题,也会想到只要提高打印加热器22的温度即可。这样构成,溶媒的蒸发速度变快,因此能够改善洇渗等问题。但是,如所述那样,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为高温的情况下,位于与打印加热器22相对的位置的喷墨头102的喷射面受辐射热的影响,容易发生喷嘴堵塞等问题。因此,对于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可以说存在用于保持墨滴的喷射稳定的上限温度。并且,这导致在若使印刷速度高速化则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会变多的构成的印刷装置的情况下,高速化会有限制。
因此,在利用以往的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如所述那样通常多在50℃~60℃或者40℃~60℃左右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以这种程度的温度进行加热的情况下,若使印刷速度高速化,则如在前面所说明的那样,会发生洇墨、大量的墨浸透至介质50中的问题。另外,也容易发生印刷结果(打印物)看起来模糊的问题。另外,对于这样的问题,当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更低(例如40℃左右)时,会变得更明显。
另外,在使用这样的低温干燥条件的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增加的高速印刷的条件下,墨向介质50的表面方向扩散,特别容易发生洇渗。更具体而言,例如,为了印刷速度的高速化而将印刷的遍数减少为8以下(1遍~8遍)的程度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增加,在能够避免喷射不良的条件的温度范围内,仅使用打印加热器22更难以防止洇渗。因此,在利用以往的印刷装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难以抑制洇渗等问题且难以高速进行印刷。
其中,为了提高墨的蒸发速度而抑制洇渗,也可以考虑选择墨中的溶媒的沸点较低的方法。但是,在该情况下,在喷墨头102处墨的蒸发也变得容易,因此与提高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的情况同样地,容易发生喷嘴堵塞、喷射不良等。因此,采用这样的方法也难以解决所述问题。
对此,在利用图1进行了说明的本例的印刷装置10中,使用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墨,从而妥善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图3是简化(模型化)表示本例的印刷装置10的印刷动作的一例的图(干燥工艺的模型)。图3的(a)示出对介质50喷射墨滴的动作的一例。
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利用本例的印刷装置10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光源104和打印加热器22,来将墨中的溶媒快速地挥发去除。并且,通过这样,在墨刚着落于介质50后就使墨干燥,将墨的粘度提高到不会发生洇渗的粘度。于是,在该情况下,与例如仅用打印加热器22干燥墨的情况等相比,能够将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设定得较低。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是指,例如,打印加热器22对与喷墨头102相对的区域的加热温度。
于是,在该情况下,因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而产生的辐射热也变小,因此不容易发生墨在喷墨头102的喷射面干燥、喷嘴堵塞等。另外,如在图3的(a)中也有图示的那样,在本例中,紫外线光源104对位于介质50的与喷墨头102相对的区域以外的墨照射紫外线。并且,在该情况下,在介质50的与喷墨头102相对的位置,墨的溶媒仅在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下比较缓慢地蒸发。因此,还能够妥善防止蒸发的溶媒凝聚附着在喷墨头102的问题等。并且,通过这样,能够更妥善地提高喷射的稳定性。
更具体而言,在该情况下,对于由喷墨头102喷射出并着落于介质50的墨,在由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之前,在与喷墨头102相对的区域,被打印加热器22预加热到例如70℃以下、优选为60℃以下(例如20℃~60℃左右)的比较低的温度。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更优选为20℃~50℃左右,进一步优选为20℃~45℃左右。另外,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温度例如为不进行高速印刷的公知的低速打印机的打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程度即可。
另外,在本例中,还利用紫外线光源104向与喷墨头102相对的区域的附近照射紫外线,从而对该区域的墨直接加热,使墨的溶媒快速蒸发,使墨高粘度化。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在发生洇渗前提高墨的粘度,妥善防止洇墨。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在大量的墨被介质50吸收之前提高墨的粘度,因此,在介质50的表面,墨层不会变薄。另外,避开与喷墨头102相对的区域地照射紫外线,从而还能够妥善地防止因紫外线光源104的照射而产生的辐射热、溶媒的蒸发影响到喷墨头102。因此,采用本例,例如,能够不妨碍墨的稳定喷射,在墨着落后快速地提高墨的粘度。
另外,更具体而言,在图1及图3所示的结构中,紫外线光源104在主扫描动作时与喷墨头102一起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并且,利用在喷墨头102的移动方向上位于后方侧的紫外线光源104向介质50上的墨照射紫外线。这样构成,例如,针对介质50的各位置,能够在喷墨头102刚经过后就利用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有选择地仅使着落的墨部分吸收紫外线。并且,通过这样,能够不将介质50整体加热至高温,而是有选择地仅将介质50上的墨层快速加热。另外,利用该加热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提高墨的粘度,从而能够妥善地防止洇墨。
并且,在该情况下,如所述那样,紫外线光源104对喷墨头102经过后的区域照射紫外线。因此,还能够妥善地防止喷墨头102受到紫外线光源104的加热的热辐射的影响、因紫外线的照射而蒸发的溶媒凝聚到喷墨头102的喷射面等状况。因此,在本例中,因该点也能够使喷射稳定化。
另外,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本例中,使用蒸发干燥型墨。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利用打印加热器22及紫外线光源104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从而能够使墨妥善地定影于介质50。另外,在图1及图3所示的结构中,还在介质50的输送方向上比紫外线光源104靠下游侧进行后加热器24的加热,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使墨干燥。因此,采用本例,例如,能够使墨更可靠地定影于介质50。
图3的(b)是表示印刷动作结束后的介质50的一例的剖视图。如所述那样,在本例中,在作为介质50使用渗透性媒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大量的墨被介质50吸收之前提高墨的粘度,使墨在介质50的表面附近快速干燥。于是,在该情况下,墨向介质50的内部的浸透量变少(浅),在介质50的表面附近剩下大量的墨,因此能够使表面的墨的厚度足够厚。并且,通过这样,能够妥善防止印刷的颜色变淡等,能够使墨的颜色足够浓,进行清晰的印刷。因此,采用本例,能够抑制洇渗的发生等,并妥善进行向介质50的印刷。另外,通过使用紫外线光源104等,例如,能够减少残留在作为渗透性媒质的介质50中的溶媒的残留比例及残留时间。并且,通过这样,还能够妥善防止例如在使用了纸等介质50的情况下发生的起皱、卷曲等的发生。
另外,在本例中,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从而,如所述那样,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墨更可靠地干燥。因此,例如,将印刷后的介质50快速地移向后续工序等也成为可能。另外,例如使用在印刷后将介质50卷起的结构的印刷装置10等情况下,即使是提高了印刷速度的高速设备等,也能够妥善防止卷起后产生的背面粘脏的问题等。
其中,本发明人通过实验等确认出:利用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从而能够将墨中的溶媒的80%左右去除。因此,在本例的构成中,例如仅照射紫外线,也能够实现将墨中的溶媒的大部分去除而使墨定影于介质50的目的等。
另外,在使用渗透性媒质的情况下,像本例这样使用紫外线光源104,例如图3的(b)所示,墨也会稍微浸透到介质50的内部。但是,即便墨稍微浸透,例如,与由不使用紫外线光源104的以往的结构进行印刷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墨的浸透量。
另外,对于本例的印刷装置10所使用的介质50的种类,并不特别限定。因此,对于印刷装置10,也可以考虑使用墨完全不会浸透到内部的性质的介质50(非渗透性媒质、非吸收性媒质)。
图3的(c)是表示在使用了非渗透性媒质的情况下的印刷动作结束后的介质50的一例的剖视图。在使用非渗透性媒质的情况下,在利用打印加热器22的加热、紫外线的照射等提高墨的粘度之前,介质50也不会吸收墨。因此,在该情况下,在印刷后的状态下,在介质50的表面留下较厚的墨。另外,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紫外线光源104来提高墨的粘度,从而适当防止洇渗的发生等。并且,通过这样,能够抑制洇渗的发生等,并妥善进行向介质50的印刷。
并且,在该情况下,不会发生墨向介质50的浸透,因此与使用渗透性的介质50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实现减少向介质50附着的墨的量等目的。这样构成,例如,能够更妥善地抑制洇墨等,以更少的墨的量妥善地进行浓颜色的印刷。
接下来,对与本例的构成相关的各特征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利用本例的构成能够实现的印刷速度的高速化进行说明。
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本例中,从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从而能够在墨着落于介质50后且在发生洇渗之前妥善地提高墨的粘度。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使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增加,使印刷速度高速化。
更具体而言,像本例的印刷装置10这样以喷墨方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广泛进行对介质50的各位置实施多次主扫描动作的多遍印刷方式的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若例如使用蒸发干燥型墨等利用以往的构成进行印刷,则为了防止洇渗,需要减少在一次主扫描动作(遍)中喷射的墨的量。
例如,在使用像被作为彩色印刷用的墨而广泛使用的YMCK4色的墨来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假设不是多遍印刷方式,而是对介质50的各位置仅进行一次主扫描动作的1遍的印刷,则平均一种颜色的墨的最大量为100%,4色总计达到400%。但是,若利用以往的构成在一次主扫描动作中喷射这样的大量的墨,则通常会发生洇渗,难以妥善地进行印刷。
因此,以往的印刷装置的情况下,通常,以至少8遍以上的多遍印刷方式进行印刷。在该情况下,一次主扫描动作中的墨的喷射量为平均一种颜色的最大值是12.5%,4色总计为50%。另外,为了以更高的精度进行印刷,需要使用更多的遍数(例如,16遍、32遍等)。像这样,以往的构成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洇渗而需要以一定程度以上的遍数来进行印刷。但是,若印刷的遍数增多,则印刷速度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在以往的构成的情况下,因在使墨的溶媒干燥的过程中产生的洇渗问题,可以说难以实现印刷速度的高速化。
对此,在本例中,通过照射紫外线来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从而即使例如因减少遍数而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增多,也能够妥善地抑制洇渗的发生。因此,采用本例,例如,在以多遍印刷方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减少遍数,更妥善地进行高速印刷(高速打印)。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摆脱采用以往的方法时的限制,即使是更高速化也不会发生洇渗地进行印刷。
更具体而言,在本例中,即使成为例如在印刷的遍数为8遍以下(1遍~8遍)的程度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喷射向单位面积的墨的量增多、仅利用打印加热器22等无法防止洇渗的条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紫外线光源104来妥善防止洇渗。并且,通过这样,例如,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妥善地进行高品质的印刷。即,采用本例,例如,能够妥善实现印刷的遍数为8遍以下的高速印刷装置(高速打印机)。
另外,例如更高速地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遍数也能够小于8遍(例如4遍以下)。另外,对于通过使用紫外线光源104来防止洇渗的效果,例如,在印刷的遍数为1遍~4遍左右的情况下,可以说特别明显。另外,采用本例,例如,还能够不进行多遍印刷方式的印刷,而是进行1遍的印刷。
另外,例如在使用干燥速度慢的墨的情况下,即使遍数为4以上时,也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进而,在该情况下,即使以比8遍多的遍数进行印刷时,作为使用紫外线光源104来防止洇渗的效果,也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以32遍程度以下(例如,16遍~32遍等)的遍数进行印刷。
另外,对于使用紫外线光源104来防止洇渗的效果,例如对高速进行印刷的高速打印机以外的设备而言也是有用的效果。例如,在使用纸、布等容易发生洇渗的介质50的情况下,即使在进行高速印刷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说防止洇渗的效果明显。因此,本例的印刷装置10不限于高速印刷用等特定的领域(SG领域等),能够适当地用于各种领域的印刷。另外,在本例中,例如,对于相邻的墨的点,能够在混在一起之前充分提高粘度。因此,例如,还能够防止墨的点连成条等状况等。
接下来,对本例中使用的墨的特征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本例中使用的墨包含紫外线吸收剂、溶媒以及色料等。另外,更具体而言,在该构成中,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具有与紫外线光源104产生的紫外线的波长相匹配的吸收特性的物质。另外,对于该关系,例如,也可以说优选使用对UVLED等紫外线光源104的发光波长域表现出较强的光吸收的紫外线吸收剂。另外,例如,也可以说优选的是选择照射所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吸收的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104。并且,在该情况下,对于紫外线光源104的发光波长,也可以说优选与墨所包含的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吸收区段大致一致。
另外,更具体而言,紫外线光源104例如优选照射410nm以下的波长的紫外线。另外,作为这样的紫外线光源104,能够适当采用使用了在近紫外区域(例如250nm~410nm的范围,优选为250nm~400nm的范围)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UVLED等的光源。并且,在该情况下,优选向墨添加仅在410nm以下的波长的紫外线的规定波长域具有较强的吸收性的紫外线吸收剂,与紫外线光源104组合使用。在该情况下,优选使用有选择地吸收被用作紫外线光源104的UVLED所产生的波长范围的紫外线且在可见光区域不具有显著的吸收特性的紫外线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UVLED所产生的波长范围的紫外线是指,例如,在紫外线光源104的UVLED的发光波长附近表现出较大的吸收特性。另外,在可见光区域不具有显著的吸收特性是指,例如,相对于可见光而言大致透明。这样构成,例如,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来直接且有选择地加热介质50上的墨,将墨中的溶媒妥善地挥发去除。
其中,对于紫外线吸收剂的吸收特性,具体而言,例如,优选在墨的厚度为20μm、用UVLED照射250nm~410nm的波长区域的紫外线的条件下,紫外线的吸收率为10%以上。另外,更优选在该条件下的紫外线的吸收率为20%以上。另外,关于对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吸收特性,例如,对于YMCRGB等基本色的墨(彩墨)的色调,优选在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前后,L*a*b*表色系统中的ΔE色差为20以下。另外,更优选因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而产生的ΔE色差在10以下。
另外,在本例中,作为紫外线吸收剂,能够适当地使用具有所述特性的公知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对于本例的墨,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含有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液态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或者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等。
另外,更具体而言,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考虑使用从TINUVINP、TINUVIN 234、TINUVIN 326、TINUVIN 328以及TINUVIN 329中选出的紫外线吸收剂等。作为液态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考虑使用从TINUVIN 213以及TINUVIN 571中选出的紫外线吸收剂等。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考虑使用TINUVIN 1577ED等。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考虑使用CHIMASSORB 81等。作为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考虑使用TINUVIN 120等。另外,对于本例的墨,例如,也可以包含苯并咪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等。
另外,由于能够较佳地吸收波长小于360nm的紫外线,因此,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更优选使用羟苯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作为这样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考虑使用从TINUVIN 400、TINUVIN 405、TINUVIN 460以及TINUVIN 479选出的紫外线吸收剂等。
其中,在所述记载中,TINUVIN及CHIMASSORB是注册商标。另外,用这些注册商标表示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是BASF社制的紫外线吸收剂。另外,在本例中所使用的墨中,所述的各种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另外,关于紫外线吸收剂的特性,优选紫外线吸收剂对可见光区域的光的透过率为60%以上。这样构成,相对于可见光而言紫外线吸收剂为大致透明,能够妥善地抑制因含有紫外线吸收剂而导致的墨的颜色的变化。紫外线吸收剂对可见光区域的光的透过率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这样构成,例如,能够适当使用对可见光的光吸收较少的高透明度的紫外线吸收剂。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针对可见光的区域,妥善防止墨的颜色浑浊、亮度降低等。
另外,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对于本例的墨,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以溶解或者分散于溶媒中的方式添加。在该情况下,除了使紫外线吸收剂直接溶解或者分散于溶媒中的构成以外,例如,也可以考虑使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于墨中的其他成分中等构成。在该情况下,墨中的其他成分是指,例如,墨所包含的成分树脂等。并且,成分树脂是指,作为墨的成分而包含的树脂。另外,使紫外线吸收剂分散于成分树脂等可以理解为,例如,使固态物状态的紫外线吸收剂分散于粘结剂树脂等中。
另外,成分树脂例如也可以是粘结剂树脂等。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粘结剂树脂等溶解或者分散于溶媒中,从而能够使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于溶媒中。另外,例如使用在乳胶墨中添加了紫外线吸收剂而成的墨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使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于乳胶树脂。
另外,更具体而言,在本例中,可以考虑使用前面所示那样的各种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考虑使用在成分树脂中溶解添加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之后再将该成分树脂分散于溶媒中的构成等方式等。另外,也可以考虑使用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直接溶解于溶媒中的构成等。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不限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也可以使用其他物质。例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也可以使用无机物质。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使用将氧化锌、氧化钛等的透明细颗粒分散添加于溶媒中的构成等。另外,在该情况下,也是:例如,也可以将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分散添加于成分树脂中,再使成分树脂分散于墨的溶媒中。
另外,尤其是,在作为溶媒的主要成分使用水、一部分有机溶剂的情况下,有时成为紫外线吸收剂不溶解于溶媒的构成。在该情况下,溶媒的主要成分是指,构成溶媒的液体中的含量最多的成分。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不直接使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于溶媒中,而是使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于其他成分中。并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使紫外线吸收剂为细颗粒状并分散于溶媒中等方式。
另外,在本例的墨中,溶媒是墨的主要成分。在该情况下,主要成分是指,例如,以重量比计含有最多的成分。另外,在本例的墨中,优选溶媒例如是占墨的整体重量的50重量%以上的成分。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将自喷墨头102喷射前的墨的粘度适当调整为适合喷墨方式的喷射的低粘度。另外,作为墨的溶媒,例如,可以考虑使用主要成分的沸点为200℃以下的溶剂(有机溶剂)、水等。
通过使用这样的墨,例如,能够在着落于介质50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主要成分的溶媒蒸发,妥善防止墨洇渗。另外,通过使溶媒蒸发,能够使蒸发干燥型墨妥善地定影(干燥定影)于介质50。
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使墨在短时间内干燥,因此实现用以往的构成难以妥善进行印刷的墨和介质50的组合等情况也成为可能。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将没有形成图像接受层的纸、没有进行预处理的布帛等用作介质50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各种蒸发干燥型墨。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大幅度降低印刷的运行成本。
另外,例如在使用像布、多孔性的介质50、非渗透性的PET、PC(聚碳酸酯)等这样的、用以往的溶剂型墨并利用以往的构成进行印刷时会因洇渗问题等而难以妥善地进行印刷的介质50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例如使用在溶剂型墨中包含所述那样的紫外线吸收剂而成的墨,进行利用紫外线的加热,从而更妥善地进行印刷。另外,同样地,在使用例如用以往的乳胶墨并利用以往的构成进行印刷时会因洇渗问题等而难以妥善地进行印刷的介质50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例如使用在乳胶墨中包含所述那样的紫外线吸收剂而成的墨,进行利用紫外线的加热,从而更妥善地进行印刷。像这样,采用本例,例如,能够利用各种特征的墨与多种介质50组合使用。
这里,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本例中,墨包含各种颜色的色料。因此,墨的颜色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在本例中,对于YMCK的各颜色的墨,使用所述的构成的墨。另外,对于印刷装置10,在还使用其他颜色的墨的情况下,其他颜色的墨也优选使用所述的构成的墨。作为其他颜色的墨,例如,可以考虑使用白色、透明色、红(R)、绿(G)、蓝(B)、橙(Org)等颜色的墨。
另外,作为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墨,以往,例如,广泛使用包含单体等的紫外线固化型墨(UV墨)。并且,作为本例的墨中所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也可以使用与紫外线固化型墨的成分相同或者相似的紫外线吸收剂。
但是,在该情况下,对于紫外线吸收剂吸收紫外线而产生的现象,本例的墨与以往的紫外线固化型墨也完全不同。更具体而言,在紫外线固化型墨的情况下,因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单体等的聚合反应,通过高分子化反应使墨固化,使墨定影(固化定影)于介质。因此,在该情况下,因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的现象为化学现象。
对此,在本例中,不是聚合反应引起的固化,而是通过使墨中的溶媒蒸发,来使墨定影(干燥定影)于介质。并且,在该情况下,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与紫外线相应地产生热量的热源发挥作用。因此,在该情况下,由紫外线产生的现象为物理现象,与紫外线固化型墨的情况完全不同。
接下来,对紫外线光源104的照射紫外线的方式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作为照射紫外线的光源,除了UVLED、紫外线LD等半导体光源以外,还公知有紫外线灯等。并且,作为紫外线光源104,原则上,也可以考虑不使用半导体光源,而使用紫外线灯等的方式等。
但是,紫外线灯通常与半导体光源不同,无法进行高速的开/关切换。另外,与UVLED等相比,紫外线灯通常对较大的范围同时加热。因此,在作为紫外线光源104使用了紫外线灯的情况下,例如若为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溶媒挥发去除的高温干燥的条件,则无法使用耐热性低的介质50。并且,在该情况下,介质50、墨也有可能会发生焦糊、变色。
此外,紫外线灯等通常向紫外线的转化效率低,产生含有较多的对加热的有效性低的可见光等的光。于是,在该情况下,难以有选择地仅加热墨,会与墨同时地将介质50、周边的构件也加热。并且,投入紫外线灯的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并会通过介质50散发掉,成为损失(损耗)。并且,这也会导致用于使墨干燥的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的缺点。
因此,作为紫外线光源104,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优选使用UVLED等半导体光源。这样构成,能够高效地照射特定波长范围的紫外线。另外,通过使用包含与所用的紫外线的波长范围相匹配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墨,能够抑制对介质50等的影响,并妥善加热墨。并且,通过这样,能够妥善防止洇渗的发生。
另外,由于近年(例如,最近5年左右的期间)的技术进步,UVLED的照射紫外线的强度与以前相比显著提高。并且,这使得能够更妥善地获得将墨中的溶媒挥发去除所必要的强度。因此,也因该点而优选利用使用了UVLED的光源来照射紫外线。另外,在使用半导体光源来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与使用紫外线灯等的情况不同,高速的开/关切换等也成为可能。因此,这样构成,例如,还能够根据需要适当地切换紫外线光源104的开/关。
另外,关于紫外线光源104对墨的加热方式,优选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加热介质50上的墨。在该情况下,优选利用紫外线光源104例如以紫外线对介质50上的相同位置的连续照射时间比介质50的散热的热时间常数短的方式照射紫外线。并且,在该情况下,优选利用这样的连续照射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在紫外线照射的位置,使墨的溶媒的温度上升为沸点以上的温度。墨的溶媒的沸点是指,例如,成为墨的主要成分的溶媒的沸点。
通过使墨的溶媒的温度上升为沸点以上的温度,例如,能够使墨中的溶媒成分一下子蒸发,妥善防止洇渗。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不仅能够限制与介质50的表面平行的表面方向的洇渗,还将介质50的厚度方向的洇渗等也妥善地防止。并且,在该情况下,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通过在大量的墨被介质50吸收之前提高墨的粘度,能够使大量的墨留在介质50的表面。因此,例如在作为介质50使用渗透性媒质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妥善印刷较浓的彩色图像、黑白图像等。并且,通过这样,能够更妥善地进行清晰的印刷。
这里,对加热介质50时经由介质50散失的热量等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加热墨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经由介质50散发的热量的多少、热能的损失等。更具体而言,例如,在紫外线光源104的照射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因热量经由介质50散失,而难以使温度充分上升。并且,这导致难以妥善防止洇墨。
另外,要减小经由介质50散失的热量的多少的影响(温度降低等)、热能的损失等的影响,例如,优选在不会因过热而介质50、墨发生焦糊的范围内充分照射较强的紫外线,短时间内升温至接近溶媒的主要成分的沸点前后的温度。并且,在该情况下,如所述那样,优选紫外线的连续照射时间与介质50的散热的热时间常数τ相比足够短。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在短时间内妥善升温至接近墨的溶媒的主要成分的沸点前后的温度。
更具体而言,经由介质50散失的热的传递速度由用下式表示的热时间常数τ来决定。
τ(热时间常数)=热容量×热阻=热容量×厚度÷热导率
并且,在以比介质50的热时间常数τ短的时间照射较强的紫外线的情况下,接近绝热加热条件,能够降低散热损耗。其中,介质50的热时间常数τ根据所使用的介质50的材质、厚度变化。
图4是对介质50的热时间常数τ进一步详细进行说明的图,示出在使用氯乙烯的介质50(聚氯乙烯片)的情况下的热时间常数的计算结果的一例。对于介质50的热时间常数τ,更具体而言,能够如图4所示那样计算。另外,在图所示的情况下,热时间常数为9.18秒。即,对于1mm左右的厚度的常见的氯乙烯膜,可以说热时间常数为10秒左右。
另外,作为介质50使用其他种类的介质(例如,各种塑料媒质等)时也是在大多情况下,热时间常数为大致相同程度。例如,对于常用的塑料媒质,热时间常数为数秒以上(例如,5秒以上的程度)。因此,对于紫外线光源104的连续照射时间,优选为例如3秒以下。另外,紫外线光源104的连续照射时间更优选为0.2秒以下。
另外,本发明人通过实验等确认出:在像这样设定紫外线的连续照射时间的情况下,能够仅将介质50上的墨层高效地加热为高温。进而,还确认出:使连续照射时间为0.1秒以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加热的热效率。
这里,在使用本例的印刷装置10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在主扫描动作时使紫外线光源104以与喷墨头102相同的移动速度移动。于是,在该情况下,对紫外线的加热时间(连续照射时间)的调整例如能够通过调整紫外线光源104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来进行调整。另外,更具体而言,主扫描动作时的喷墨头102的移动速度通常为500mm/s~1000mm/s左右。并且,在该情况下,紫外线光源104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为50mm左右时,向介质50上的相同区域的连续照射时间为50/(500~1000)=0.1~0.05秒左右。因此,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妥善实现优选连续照射时间。
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紫外线光源104的照射强度,能够调整墨的加热温度。并且,通过这样,能够在设定好的连续照射时间内将墨的溶媒妥善且充分地挥发去除。并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说通过使紫外线光源104移动并进行加热,从而防止因过热而介质50、墨焦糊等状况,并对介质50的各位置实现用较强的紫外线的短时间的加热。
更具体而言,例如,在考虑利用与本例不同的构成、使连续照射时间更长地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当使用较强的紫外线时,会发生介质50等的焦糊等的问题。因此,在该情况下,需要使用即使长时间的连续照射也不会发生焦糊等的较弱的紫外线。但是,在该情况下,因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的热几乎都从介质50散失,墨的温度不会上升。因此,在该情况下,无法利用紫外线的照射将墨的溶媒妥善地挥发去除。并且,这导致无法妥善防止洇墨。对此,在本例中,利用进行主扫描动作的构成,实现了能够短时间照射较强的紫外线的构成。并且,通过这样,能够防止介质50的焦糊等,并妥善地加热墨。
另外,更具体而言,对于墨的加热(墨层的稳定加热)所必须的照射强度(紫外线光源104的必要能量)、从介质散失的热量的多少等,能够如以下那样计算。例如,关于加热墨所必要的照射强度(能量),在介质50上的墨的厚度为D(cm),墨的紫外线的吸收率为α,墨的比热为4.2(Joule/gr)的情况下,当使1cm2的面积的厚度D(cm)的墨层上升10℃所需的照射能量为Ei时,
αEi=(10×D×4.2)(Joule)式(1)。
并且,在D(=20μm)=0.002cm的情况下,
Ei≈0.083/α(Joule/cm2)式(2)。
另外,在作为紫外线光源104使用UVLED、且UVLED的连续照射时间为1秒的情况下,当α=0.5时,UVLED的必要照射强度为,
0.166(W/cm2)式(3)。
另外,对于从介质散失的热量的多少(散热损耗能量的多少),粗略计算,假设热导率为0.25(W/mK),介质50的表背的温差为10℃,厚度为1mm,经由1cm2的面积(平均每1cm2)的介质50在1秒钟散失的能量El(Joule/sec)为,
El=(0.25×10×0.0001÷0.001)=0.25(W)(Joule/sec)式(4)。
另外,该能量E1也能够认为是对介质50缓慢加热的稳定加热时的热损失。并且,在该情况下,从式(3)、式(4)的比较可知:在缓慢加热的通常的平衡条件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比加热墨层的能量多的能量经由介质50损失掉。
另外,从这些式子可知: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由紫外线光源104以比介质50的热时间常数(=热容量×热阻)短的连续照射时间照射较强的紫外线,快速加热是有效的。即,对于热损失较少的短时间加热的条件,通过供给接近式(1)的较小的能量,能够进行高效的加热。并且,在该情况下,能够使溶媒的温度瞬间上升至墨所包含的溶媒的沸点或者沸点以上的温度,从而加速提高墨的溶媒的蒸发速度。但是,在该情况下,加热速度也有上限,需要抑制在所使用的墨、与墨接触的介质50不会发生焦糊等的温度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人对包含公知的各种紫外线吸收剂的墨和公知的UVLED进行组合,进行了具体的实验。并且,确认出:将紫外线的照射强度设为各种强度,以连续照射时间为2秒~0.3秒以下的条件照射紫外线,能够有效且妥善地抑制洇墨。并且,确认了能够妥善实现避免介质50、墨等因过热而导致焦糊等的条件。另外,确认出:优选紫外线光源104的紫外线的照射强度至少为0.3W/cm2以上。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优选为0.5W/cm2以上,更优选为1W/c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W/cm2。另外,经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还得出:这些特征不限于使用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UVLED的情况。
另外,在实验中,还确认了用UVLED对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墨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墨的温度的变化等。并且,通过该实验,确认出下述情况等:通过使墨的温度上升至100℃~170℃左右,能够使墨妥善地定影于介质50。另外,确认出:在墨的温度变高的情况下(例如超过400℃左右的情况下),会发生焦糊。另外,确认出下述情况等:在紫外线的连续照射时间比介质50的热时间常数长的情况下,若紫外线的照射强为1W/cm2左右以上则容易发生焦糊。
其中,为了妥善抑制洇墨,除了以所述条件照射紫外线等方式之外,例如,还需要在发生洇墨之前的规定时间内照射紫外线。并且,该规定时间例如取决于受例如所示使用的介质50、墨的粘度及表面张力等影响的洇渗速度。另外,更具体而言,通常,例如,优选在墨滴着落后,在0.05秒~2秒的程度以内照射紫外线。另外,对于到照射紫外线为止的时间,例如,能够根据与主扫描动作时的喷墨头102的移动速度等相应地对喷墨头102与紫外线光源104之间的距离进行的调整等来设定。
接下来,对本例的印刷装置10的各种变形例、优选应用例进行说明。并且,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对在前面进行了说明的事项的一部分还会再次进行说明。
在所述中,说明了印刷装置10所用的介质50主要使用纸、布(例如,布帛、T恤等缝制品)等容易洇渗的渗透性媒质的情况。采用本例,例如,在对容易发生洇渗的渗透性媒质高速进行印刷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防止洇渗的明显效果。
另外,对于印刷装置10,不限于使用渗透性媒质,能够使用各种介质50。例如,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例如,也可以考虑使用非渗透性的介质50。另外,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使墨快速干燥的构成妥善获得防止洇渗的效果。更具体而言,对于印刷装置10,例如,也可以考虑使用各种多孔性介质、非渗透性的塑料膜(PET等)、氯乙烯片、聚碳酸酯等的介质50。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即使对于利用以往的构成的印刷装置容易发生洇渗而无法妥善进行印刷的介质50,也能够通过快速干燥来防止洇渗,从而妥善进行高清晰度的彩色印刷等。
另外,在本例中,不对介质50进行特别加工等也能够妥善防止洇渗,因此对于例如没有形成图像接受层的纸、没有进行预处理的布帛、T恤等布制品(缝制品),也能够妥善进行高画质·高清且较浓颜色的印刷。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适当降低印刷的运行成本。即,在本例中,作为介质50,例如,能够广泛使用不形成图像接受层的渗透性媒质(纸、布等)、非渗透性(非吸收性)的媒质(例如无涂层媒质等)等。另外,不限于此,也能够适当地使用具有图像接受层的介质50。
另外,在图1等中,作为印刷装置10的构成,图示了进行双向的主扫描动作的构成。但是,在印刷装置10的变形例中,也可以仅进行例如一个方向的主扫描动作(单向印字)。在该情况下,紫外线光源104可以仅配置于在主扫描动作时为喷墨头102的后方侧的喷墨头102的单侧。
另外,对于印刷装置10的具体的构成,除所述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喷墨头102中使用的墨(彩墨)的颜色并不限定于特定颜色。因此,在喷墨头102中,并不局限于YMC等,也可以使用YMCRGB的各颜色、白色、珍珠、金属、荧光、磷光等特定颜色的各种颜色。另外,对于颜色的数量,也不限定于特定的颜色数量,只要是一种以上的颜色数量即可。
另外,如果能够向着落于介质50之后的墨照射紫外线,则印刷装置10的构成并不局限于进行主扫描动作的串行方式,也可以变形为例如行式打印机方式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在介质50的输送方向上比喷墨头102靠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紫外线光源104(紫外线LED照射器等)等。另外,在行式打印机方式的构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根据使用的每种颜色的墨在下游侧单独或者集中地配置紫外线光源104。
另外,在使用例如串行方式的构成的情况下,也是,配置紫外线光源104的位置可以是在主扫描方向上与喷墨头102相邻的位置(喷墨头102的两侧等)以外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是,在介质50的输送方向上比喷墨头102靠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紫外线光源104。并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主扫描方向上与喷墨头102相邻的位置以及喷墨头102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均配置紫外线光源104。在该构成中,喷墨头102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紫外线光源104例如作为后加热用的紫外线光源发挥作用。
另外,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利用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的紫外线的能量(照射能量的最大供给能量)根据紫外线光源104的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等决定。并且,该最大供给能量需要设定在介质50、墨不发生焦糊等的范围内。并且,在该情况下,为了将照射能量的最大供给能量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优选的是,紫外线光源104的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中的至少一者基于印刷速度(打印速度)、印刷遍数、形成在介质50上的墨的点的密度(打印点密度)等中的至少一者自动变更。并且,对于这样的变更,也可以通过例如操作者的手动进行。
另外,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本例中,紫外线光源104在主扫描动作时与喷墨头102一起移动,并且向介质50上的墨层照射紫外线。在该情况下,对于从紫外线光源104向墨层照射的紫外线的照射量,优选的是,至少在同一时间喷射的喷射宽度的范围内均匀。在该情况下,对于紫外线的照射量,至少在同一时间喷射的喷射宽度的范围内均匀是指例如至少在一次主扫描动作中由一个喷墨头102喷射墨滴的宽度(同一遍内的喷射宽度)的范围内均匀。
另外,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作为紫外线光源104,并不局限于UVLED等,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半导体激光器(紫外线LD)等激光源。并且,在使用激光源作为紫外线的照射源的情况下,优选构成为例如利用光束扩展器、半圆锥体透镜(柱面透镜)等均匀地照射一定面积。更具体而言,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例如在喷墨头102的喷嘴列方向上扩展光束,并且仅在喷墨头102的移动方向(主扫描方向)的一方向上的一定区域聚光。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妥善且均匀地对一定面积照射紫外线。
另外,对于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的指向性,优选设定为不对喷墨头102的喷射面、喷嘴内的墨加热。更具体而言,例如,对于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的指向性,优选设定为不向喷墨头102的方向照射紫外线。并且,对于从介质50反射而到达喷墨头102的紫外线(反射成分),也优选调整指向性以能够适当地减少。
另外,在主扫描动作时,紫外线光源104例如连续地照射(连续点灯)紫外线,并且与喷墨头102一起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并且,对于紫外线光源104的点灯方式,并不局限于连续点灯,也可以是例如脉冲点灯。
另外,在所述中,对于用于喷射不同颜色的墨滴的多个喷墨头102(例如,YMCK的各颜色用喷墨头102),主要说明了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一致并且沿着主扫描方向排成一列的构成。但是,多个喷墨头102的排列方式并不局限于所述那样,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是多个喷墨头102中的一部分喷墨头102配置为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与其他的喷墨头102错开。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例如,将YMCK中的一部分颜色(一种颜色或者多种颜色)用的喷墨头102配置在同一Y轴上,其他的颜色(一种颜色或者多种颜色)用的喷墨头102沿着X轴方向分散配置。在该情况下,将喷墨头102配置在Y轴上是指例如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一致并且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配置。另外,沿着X轴方向分散配置是指例如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错开地配置。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减少在每次主扫描动作中向相同区域喷射的墨的量。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更妥善地防止发生洇渗。
另外,在所述中,主要说明了对印刷对象的介质50直接喷射墨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印刷对象的介质50是指印刷后的状态成为印刷成果物的介质50。另外,在印刷装置10的变形例中,作为介质,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转印介质等。在该情况下,转印介质是指例如将印刷的图像转印到其他介质的介质。
接着,对利用以上说明的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等的蒸发干燥型墨进行印刷的又一应用例进行说明。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使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等的蒸发干燥型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来快速地使墨干燥。并且,通过这样,例如即使在使用布等渗透性媒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墨渗透于介质的内部的渗透量、抑制洇渗。因此,这样的墨能够适当地用于例如对布(布料、布帛等)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纺织打印机)。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发挥瞬间地使墨干燥的特长,能够实现例如对布介质的两面进行高清晰度印刷的印刷装置(瞬间加热方式双面高清纺织打印机)。因此,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对布介质的两面进行印刷的构成。
在利用以往的墨对布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例如如利用图2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大量的墨渗透于介质的内部。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如果对介质的两面进行印刷,则会由于大量的溶媒渗透于介质的内部而变得特别容易发生洇渗。并且,在该情况下,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渗透的溶媒的影响下布膨胀,而导致介质变形(伸缩),而变得难以确保尺寸精度。因此,以往的以喷墨方式对布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以往的数字纺织打印机)通常仅用于对布介质的一面(单面)进行印刷。
另外,在使用以往的印刷装置的情况下,也是在原理上也能够对布介质的两面进行印刷。但是,在该情况下,如果在短时间内连续地对两面进行印刷,则会变得特别容易发生洇渗。因此,在该情况下,例如,需要在对表背中的一面进行印刷之后且对另一面进行印刷之前,利用增设的加热单元花费长时间的干燥时间使介质干燥。因此,难以同时实现例如装置的小型化、印刷的高速化等。并且,结果是,在使用以往的印刷装置的情况下,从实用性上而言,难以对布介质进行双面印刷。
另一方面,在仅对布介质的单面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有时难以满足例如对高级制品期望的品质等。更具体而言,在仅对单面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例如被印刷的面的背面侧保持为白色等的底色,因此存在这样的情况:不适合用于像方巾、手绢、窗帘、门帘、衣料等那样的从两面观察的用途。特别是,在进行高级品的印刷的情况下,有时难以满足所期望的品质。因此,以往,例如在需要应对顾客等的个别要求的高级原创时尚领域中,期望更妥善地进行利用喷墨方式的印刷(数字纺织印染)。
并且,在仅对布介质的单面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例如在由于进行洗涤等而布的纤维移动时,有时背面侧的白色部分等出现在表面侧而导致颜色变浅。并且,结果,还出现例如表观耐洗牢度、耐湿牢度大幅度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这一方面,也期望更妥善地对布介质进行印刷。
对此,本发明人发现,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使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等的蒸发干燥型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从而即使在使用布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妥善地防止大量的墨渗透于介质。并且,通过这样还发现能够更妥善地进行布介质的双面印刷。并且,对于使用的墨的特征、印刷装置10的构成等,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在进行布介质的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优选的特征、构成。因此,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在进行布介质的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使用的墨的例、印刷装置10的构成。首先,说明在进行布介质的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使用的墨的例。
以往,作为例如对T恤等布介质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纺织打印机),利用水性颜料墨以喷墨方式进行印刷的构成被实用化。并且,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未对布进行预处理等的情况下对布介质进行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作为印刷后的后处理,也只要仅进行用于使墨干燥的加热即可。因此,利用水性颜料墨以喷墨方式对布介质进行印刷的构成(数字纺织打印方式)有可能在今后会被更广泛地普及。
但是,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利用以往的构成对布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大量的墨渗透于布中。并且,结果是,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难以进行高品质的双面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残留在介质表面的墨的量减少,因此还会导致印刷结果例如不够清晰。
对此,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作为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等的蒸发干燥型墨,例如能够使用含有颜料等作为色料的墨。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从而能够妥善地抑制大量的墨渗透于介质的内部、发生洇墨等。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妥善地对布介质进行双面印刷。即,通过使用这样的墨,例如,能够通过实际上不需要预处理等的构成,利用谁都能够容易地执行的方法,妥善地对布介质进行印刷结果的颜色十分浓厚并且还能够得到高耐洗牢度等的双面印刷。
这里,在这样的构成的墨中,紫外线吸收剂是会因紫外线的照射而放热的物质,产生用于使墨快速干燥的热量。墨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为例如0.01重量%~10重量%,优选为0.05重量%~3重量%,相对优选为0.05重量%~2重量%,更优选为0.05重量%~1重量%,特别优选为0.1重量%~0.4重量%。
另外,在这样的墨中,作为颜料,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颜料。在该情况下,颜料是指例如在着落于介质之后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显色处理等的色料。另外,特别的显色处理是指例如除用于使墨的溶媒蒸发的加热以外的处理。另外,对于颜料,可以考虑是已经呈现出在印刷后会呈现的颜色的色料等。
另外,更具体而言,作为这样的色料,可以考虑使用例如显色不需要助剂等的自显色型颜料(例如各种无机颜料、有机颜料等)。另外,作为颜料,也可以考虑使用被着色的树脂等。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例如含有利用染料着色的水性乳胶树脂(水性乳胶印染颜料)的墨、含有利用分散染料着色的水性乳胶树脂的墨(水性乳胶分散染料墨)等。另外,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因含有纳米颜料或者染料等而被着色的彩色树脂自身分散开的胶质(悬浮)印染墨(UV干燥印染墨)等。
另外,所述墨也可以含有例如作为粘结剂树脂发挥作用的树脂。这样构成,例如能够使墨更牢固地附着于介质,从而更妥善地提高耐洗牢度等。另外,作为墨所含有的树脂,也可以使用例如无色的树脂。
另外,作为墨的色料,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仅通过进行用于使溶媒蒸发的加热就显色的色料等。并且,作为这样的色料,可以考虑例如仅通过加热就显色的分散(瞬间干燥)染料等。另外,在使用聚酯、尼龙或者以聚酯或尼龙为主材料的混纺布料等的情况下,作为色料,也可以考虑使用升华染料等。
另外,在要对布介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作为墨的溶媒,优选使用例如水等水性溶媒。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妥善地防止在使用印刷后的布的制品残留有有害的有机溶剂等。并且,与使用例如挥发性有机溶剂等作为溶媒的情况相比,能够妥善地抑制带给环境的负荷。
另外,根据对印刷期望的品质、用途的情况,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含有有机溶剂作为溶媒的主要成分的墨等。在该情况下,溶媒的主要成分例如是以重量比计占溶媒的50%以上的成分。并且,在该情况下,优选使用例如沸点高于110℃的有机溶剂。作为这样的有机溶剂,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主要成分为异构烷烃系的有机溶剂等。并且,优选有机溶剂的沸点高于120℃。
这样构成,例如能够通过使用挥发性较低的有机溶剂来妥善地抑制带给环境的负荷等。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照射紫外线来瞬间地使墨干燥,因此,即使在使用挥发性较低的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也能够妥善地防止发生洇渗等。并且,在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溶媒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含有溶于该有机溶剂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墨。
另外,在对布介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对于印刷装置10的构成,也优选变更为适合双面印刷的构成。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构成的变形例的图。图5的(a)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构成的图,表示对布介质50进行双面印刷的印刷装置10的构成的一列。图5的(b)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头部的构成的图,表示从主扫描动作时的喷墨头的移动方向(Y方向)侧看到的头部的构成的一列。
另外,除以下要说明的点以外,在图5中标注与图1~图4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成具有与图1~图4中的构成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即可。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印刷装置10用于对未进行洇渗防止等预处理的布介质50(无涂敷的介质50)进行双面印刷。另外,作为布介质50,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棉、棉与聚酯、人造纤维等化学纤维的混纺布料、丝绸、羊毛、聚酯、涤纶等布料。
在本变形例中,印刷装置10是以喷墨方式对布介质进行双面印刷的喷墨打印机(双面印染打印机),包括多个输送辊32、头部12a、12b、打印加热器22a、22b、位置检测部34a、34b、后UV照射器36以及后加热器24。多个输送辊32是用于输送介质50的输送单元,在介质50的输送路径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向预先设定的副扫描方向(X方向)输送介质50。
多个头部12a、12b是用于进行墨滴的喷射和紫外线的照射的部分。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多个头部12a、12b均具有相同的构成,分别配置在介质5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并且,更具体而言,头部12a是具有用于向介质50的表面侧喷射墨滴的喷墨头(表面喷墨头)和紫外线光源(表面UVLED瞬间干燥单元)等的部分,配置在介质50的输送路径上的介质50的表面侧。另外,头部12b是具有用于向介质50的背面侧喷射墨滴的喷墨头(背面喷墨头)和紫外线光源(背面UVLED瞬间干燥单元)等的部分,配置在介质50的输送路径上的介质50的背面侧。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头部12a、12b如图5的(b)中以头部12的形态示出的那样分别具有托架100、多个喷墨头102以及多个紫外线光源104。托架100是用于保持多个喷墨头102和多个紫外线光源104的保持构件。
多个喷墨头102是分别喷射用于印刷的各颜色的墨的墨滴的喷墨头,具有与副扫描方向平行的喷嘴列,沿着与副扫描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Y方向)排列配置。作为多个喷墨头102,可以考虑使用例如YMCK的各颜色用的喷墨头。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各喷墨头102喷射的墨是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蒸发干燥侧的墨(能够通过UV瞬间加热的墨),在着落于介质50之后立刻被从紫外线光源104照射出的紫外线快速加热,而干燥。
多个紫外线光源104均是用于向着落于介质50的墨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以彼此之间隔有多个喷墨头102的方式分别配置在头部12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一侧及另一侧。在该情况下,多个紫外线光源104位于主扫描动作时的多个喷墨头102所排列的列的前后位置。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头部12也能够与例如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10的头部12相同或者相似地进行双向的主扫描动作。另外,在例如使头部12仅进行一个方向的主扫描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在头部12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侧(单侧)配置紫外线光源104。
通过利用以上那样的构成的头部12a、12b,例如能够在一台印刷装置10中将喷墨头以彼此之间隔有介质50的方式配置在介质50的两侧来对介质50的两面(两个面)妥善地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头部12a、12b配置为在介质50的输送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错开,以避免介质50的表面侧的喷墨头102的喷嘴列与背面侧的喷墨头102的喷嘴列在同一位置重叠。更具体而言,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头部12b配置为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与头部12a错开至少头部12a的喷墨头102的喷嘴列的宽度(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以上的距离。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如图中所示,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配置头部12a,在下游侧配置喷墨头102b,从而使两者的位置错开。
打印加热器22a是在隔着介质50与头部12a相对的位置对介质50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另外,打印加热器22b是在隔着介质50与头部12b相对的位置对介质50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打印加热器22a、22b以预先设定的温度对介质50进行加热,从而例如将介质50的初始温度保持为恒定,减小环境温度的影响。优选打印加热器22a、22b的加热温度设定为例如比环境温度稍高的恒定温度(例如,30℃~50℃左右)。另外,对于打印加热器22a、22b的加热温度,也可以考虑是大致室温的较低的温度。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用于使墨定影于介质50的墨的加热主要通过从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来进行。因此,根据进行印刷的环境、期望的印刷品质等情况,例如,也可以省略打印加热器22a、22b。例如,在温度变化较少的通常的室内环境下进行印刷的情况等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打印加热器22a、22b。
多个位置检测部34a、34b是用于检测被印刷于介质50的图像的位置的传感器。在本变形例中,位置检测部34a、34b通过检测头部12a、12b的喷墨头所描画的规定标记的位置来检测被印刷于介质50的图像的位置。并且,更具体而言,在本例中,头部12a、12b在印刷想要描画于介质50的图案等图像时还同时印刷(記録)作为图像的位置基准的标记。作为这样的标记,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蜻蜓标记等。另外,位置检测部34a是用于读取介质50的表面侧的标记的表面标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表面侧的由头部12a描画的标记的位置。并且,通过这样,与标记同时地检测由头部12a描画的图像的位置。位置检测部34b是用于读取介质50的背面侧的标记的背面标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背面侧的由头部12b描画的标记的位置。并且,通过这样,与标记同时地检测由头部12b描画的图像的位置。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妥善地检测出分别描画于介质5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图像的位置。
并且,在该情况下,位置检测部34a例如在介质50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头部12a和头部12b之间。位置检测部34b在介质50的输送方向上配置在比头部12b靠下游侧的位置。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在利用头部12b对介质50的各位置进行印刷之前妥善地检测出被印刷在介质50的表面侧的图像的位置。并且,在该情况下,能够基于由位置检测部34a检测出的位置信息来调整在利用头部12b进行印刷时要印刷在介质50的背面侧的图像的位置。并且,在该情况下,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例如图像的倾斜度、大小来进行印刷。
并且,在该情况下,在利用头部12b印刷后利用位置检测部34b检测位置,还能够对印刷在背面侧的图像的位置等进行检测。并且,通过这样,能够妥善地确认表面侧的图像与背面侧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并且,在背面侧的图像的位置等(例如位置、倾斜度或尺寸等)发生偏离的情况下,例如通过结合位置的检测结果调整喷墨头喷射墨滴的喷射位置等,能够容易且妥善地进行图像的位置校正。因此,这样构成,例如能够更妥善地进行对介质50的双面印刷。
另外,对于作为图像的位置基准的标记,也可以使用除蜻蜓标记以外的标记。例如,也可以使用内部涂满的圆等各种形状的标记等。另外,利用位置检测部34a、34b进行的位置检测的方法也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透射光或者反射光进行位置检测的各种方法。另外,对于作为位置基准的标记,也可以使用预先描画于介质50的标记,而不是在印刷时利用头部12a、12b印刷的标记。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位置检测部34a、34b分别配置在例如比对应的头部12a、12b靠介质5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在利用头部12a、12b进行印刷之前,检测出想要印刷图像的区域。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结合位置检测部34a、34b的检测结果适当地进行位置调整等,然后利用头部12a、12b印刷图像。在构成为这样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妥善地进行对介质50的双面印刷。
另外,多个后UV照射器36和多个后加热器24是对介质50后加热用的构成(后干燥单元)。多个后UV照射器36分别配置在介质5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通过向介质50照射紫外线,来对介质50进行后加热。另外,多个后加热器24分别配置在介质5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通过以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放热,来对介质50进行后加热。利用后UV照射器36和后加热器24能够更可靠地使介质50上的墨干燥,从而能够更妥善地将墨定影于介质50。
另外,通过进行这样的后加热,例如还能够使渗透于构成介质50的布的溶媒(残留溶媒)完全蒸发而去除。另外,在使用含有例如粘结剂树脂等树脂和颜料的墨的情况下,通过使溶媒完全蒸发,还能够利用树脂使颜料牢固地附着于介质50,实现稳定化。另外,根据使用的墨的特征、对印刷期望的品质的情况,例如也可以省略后UV照射器36和后加热器24等。另外,例如也可以省略后UV照射器36,而仅利用后加热器24进行后加热。另外,作为后加热用的构成,也可以使用例如红外线加热器、热风加热器或者加热辊等。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利用头部12a和头部12b各自的在主扫描动作时与喷墨头102一起移动的紫外线光源104对刚着落于介质50之后的墨适当地照射较强的紫外线。并且,在该情况下,照射于墨的紫外线转换成热量,仅将墨层快速加热至沸点附近或者更高的温度。并且,通过这样,对墨中的溶媒快速加热(瞬间加热)。因此,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也能够妥善地抑制洇墨。
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对墨瞬间加热,从而能够妥善地抑制热量经由介质50损失(热损耗)。另外,在该情况下,也是被加热至高温的只是墨。另外,墨的温度在喷墨头102经过后的区域上升。因此,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也几乎不会发生喷墨头102因紫外线的照射而被加热的情况。并且,其结果是还能够妥善地抑制发生喷嘴堵塞等。并且,在该情况下,作为溶媒,还能够使用沸点较高的溶媒(水或者有机溶剂等),因此还能够适当地提高印刷装置10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在可见光区域使用含有透明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墨,还能够防止发生墨色浑浊,从而能够进行清晰的印刷。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也是在墨滴刚着落于布介质50之后就照射紫外线而瞬间加热墨,从而能够在墨大量地渗透于介质50之前适当地使墨中的溶媒(水等)干燥。并且,通过这样,能够将墨层以较高的浓度形成在介质50的表面附近。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在较多的墨渗透于介质50的内部之前使墨干燥,还能够抑制构成介质50的布料吸收墨,从而能够妥善地防止介质50发生膨胀等。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妥善地防止介质50发生变形等。
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防止介质50发生变形等,例如能够妥善地防止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在表面侧与背面侧之间图像的位置发生错位。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利用位置检测部34a、34b检测图像的位置,进行必要的位置校正等,从而能够使表面侧的图像的位置与背面侧的图像的位置以更高的精度对准。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更妥善地进行对布介质50的双面印刷。
另外,一般认为,在介质50吸收较多的墨而较大地变形的情况下,介质50的挠曲等的影响变大,即使利用位置检测部34a、34b等也变得难以以较高的精度检测出图像的位置。对此,在本变形例中,利用使墨瞬间干燥的构成,从而能够如所述那样妥善地抑制介质50的变形。并且,通过这样,能够利用位置检测部34a、34b以较高的精度更妥善地进行位置检测。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如所述那样利用使墨瞬间干燥的构成,从而即使在例如使用未进行洇渗防止等预处理的渗透性的介质50(布介质50)的情况下也能够妥善地进行双面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即使在单位时间内着落于单位面积的墨的量较多,也能够适当地抑制洇渗。因此,采用本变形例,例如还能够高速且妥善地对未进行预处理的渗透性的介质50进行双面印刷。另外,更具体而言,在该情况下,通过一遍动作对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各位置进行印刷等也成为可能。另外,在如本变形例那样例如使用含有颜料作为色料的墨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后处理等。
因此,采用本变形例,能够容易且妥善地进行对布介质50的双面印刷。并且,通过这样,能够妥善地实现清晰且牢固的双面数字印染。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在布介质5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印刷各种图案等,不会发生色偏移、洇渗等。并且,通过这样,例如即使对于像高级衣料、方巾、手绢、窗帘、门帘等那样有时从两面观察印刷成果的用途,也能够妥善地进行利用数字喷墨打印技术的印刷。另外,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对未进行预处理的布介质50直接进行双面印刷,因此还能够实现成本降低、交货期缩短等。
这里,在所述中,对于使用的墨,主要说明了使用颜料等作为色料的情况。但是,在对布介质50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考虑使用含有染料作为色料的墨等。并且,更具体而言,例如在图5所示的构成的印刷装置10中,也可以考虑使用含有利用助显色剂显色的染料作为色料的各种墨等。因此,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在图5所示的印刷装置10中使用含有染料的墨的情况的特征。在该情况下,对于印刷装置10,例如可以考虑是利用瞬间加热方式染料印染墨的双面高清纺织打印机等。
在要对布介质50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在使用颜料作为色料时,为了将颜料牢固地固定在介质50上,通常使用还含有粘结剂树脂等树脂的墨。但是,在使用含有这样的树脂的墨时,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印刷后的介质50的表面残留有树脂,例如对印刷的质感等产生影响。因此,根据印刷的用途等,有时期望使用不含有这样的树脂的墨。更具体而言,在对设计性提高的要用于高级布制品(方巾等)的布介质50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有时期望不含有这样的树脂的墨。
另一方面,在例如使用含有染料作为色料的墨的情况下,不使用这样的树脂也能够妥善地对介质50着色。例如,以往的水性染料墨(水性系的印染染料墨)等蒸发干燥型的染料墨通常具有这样的构成:不含有粘结剂树脂等固态成分或者仅含有少量。但是,在该情况下,墨的粘度降低,因此认为会变得特别容易发生洇墨。因此,在使用以往的染料墨的情况下,例如如果使用未进行洇渗防止预处理的布介质50,则通常会发生严重的洇渗。并且,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如果对介质50进行预处理,则会产生时间损失(损耗)和成本上升的问题。
另外,在对介质50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介质50所吸收的溶媒的量变成两倍,因此会变得更加容易发生洇渗。特别是,在对例如夏天穿的衣服、方巾、手绢等那样的较薄的布料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容易发生洇渗。并且,在该情况下,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布介质50吸收的溶媒会导致介质50膨胀,变得难以确保尺寸精度。因此,在使用以往的染料墨的情况下,对布介质50进行双面印刷是特别困难的。
对此,本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即使在使用含有染料作为色料的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这样的构成、即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构成来妥善地对例如未进行洇渗防止预处理等的布介质50的两面进行印刷。在该情况下,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构成是指例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的使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等的蒸发干燥型墨的构成。另外,对于该构成,例如也可以考虑是使用墨(UV瞬间干燥墨)的构成等,该墨(UV瞬间干燥墨)是这样的墨:在被照射紫外线时,溶媒快速干燥,能够防止洇渗并且能够进行定影。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例如图5所示的构成的印刷装置10进行印刷,例如能够实现对介质50的两面的直接印刷(直接打印)。
这里,作为这样的墨,例如使用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溶媒及染料的墨。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实际上不含有粘结剂树脂等树脂的墨。并且,在该情况下,染料是墨的色料。作为染料,能够使用能够对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染色的各种染料。并且,更具体而言,作为染料,可以考虑使用例如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直接染料、含金染料、还原染料、植物染料或者化学靛蓝染料等。并且,作为染料,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水性乳胶印染染料等。
另外,在使用染料作为色料的情况下,根据需要,使用助显色等的助剂等。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使用例如防未均染、均染、定色或者促进染料的吸收用的助剂。并且,在该情况下,作为助剂,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促进显色反应的活性染料用碱性剂、还原染料用还原剂、或者酸性染料用酸性剂等。另外,对于助剂,例如可以与染料一起添加于墨。另外,例如也可以是,还使用含有助剂的墨用喷墨头,向与含有染料的墨相同的位置喷射含有助剂的墨。
另外,在使用染料作为色料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用于使染料显色的后处理。例如,在使用像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那样需要高温加热、汽蒸处理的染料的情况下,通过追加利用烤箱、蒸汽机进行的后处理,来使染料完全显色。另外,在使用染料、助剂的情况下,为了去除残留的助剂、未反应的染料,优选进行利用水或者清洗液清洗布介质50的后处理。并且,在该情况下,优选在清洗后使介质50干燥。另外,可以考虑根据需要进行利用柔软剂使介质50柔软的处理、熨烫处理等。
如果像以上那样构成,则例如即使在使用含有染料作为色料的蒸发干燥型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使墨干燥来瞬间防止洇墨。并且,通过这样,例如能够容易地对未进行预处理的布介质50的两面进行能够得到深色、清晰且高耐洗牢度的印刷。
另外,在所述中,对于对布介质50的两面进行印刷的动作,主要说明了利用图5所示的构成的印刷装置10进行印刷时的动作。但是,对介质50的两面的印刷也可以利用其它构成的印刷装置10进行。
图6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构成的又一变形例的图,表示用于对布介质50进行双面印刷的印刷装置10的构成的另一例。另外,除以下要说明的点以外,在图6中标注与图1~图5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成具有与图1~图5中的构成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即可。
在本变形例中,印刷装置10利用与图5所示的印刷装置10相同或者相似的墨对介质50的两面进行印刷。另外,印刷装置10包括多个印刷部202a、202b、翻转部204、张力控制器206、多个位置检测部34a、34b、以及后加热器24。
多个印刷部202a、202b是用于向介质50喷射墨滴、照射紫外线的结构。并且,更具体而言,印刷部202a、202b均具有与图5所示的构成的头部12相同或者相似的头部、用于使头部进行主扫描动作、副扫描动作的驱动部等。因此,也可以认为印刷部202a、202b分别是与一台喷墨打印机相当的部分。并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认为印刷装置10例如是包括与两台喷墨打印机相对应的构成的印刷系统。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两个印刷部202a、202b沿着介质50的输送路径呈一直线状排列配置,在各自的位置进行对介质50的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印刷部202a用于对作为介质50的一面的表面进行印刷(表面打印)。另外,印刷部202b用于对作为介质50的另一面的背面进行印刷(背面打印)。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介质50在印刷部202a与印刷部202b之间利用翻转部204翻转。因此,在印刷装置10中,印刷部202a、202b被配置为墨滴的喷射方向为相同的方向。并且,通过这样,印刷装置10利用呈一直线状排列的与两台喷墨打印机相当的印刷部202a、202b中的与第一台喷墨打印机相对应的印刷部202a在介质50的表面侧进行印刷,利用与第二台喷墨打印机相对应的印刷部202b在介质50的背面侧进行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印刷部202a例如是表面打印用UV瞬间干燥打印机。并且,也可以考虑印刷部202b例如是背面打印用UV瞬间干燥打印机。
翻转部204是在介质50的输送路径的中途使介质50翻转用的结构。在本变形例中,翻转部204具有翻转辊42,通过沿着翻转辊42翻折介质50,而在印刷部202a与印刷部202b之间改变介质50的输送方向,并且使介质50的表背翻转。并且,在该情况下,翻转部204例如如图中所示那样使介质50的输送方向呈直角变化。因此,对于本变形例的印刷装置10,也可以考虑是在呈直角弯曲的输送路径中以隔着直角部分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印刷部202a、202b的构成(直角配置连续两面打印方式)。
张力控制器206是用于调整输送中的介质50的张力的结构。在本变形例中,张力控制器206配置在翻转部204与印刷部202b之间。并且,通过这样,张力控制器206调整利用翻转部204翻折之后且利用印刷部202b印刷之前的介质50的张力。
位置检测部34a、34b是用于检测利用印刷部202a、202b印刷于介质50的图像的位置的单元。通过利用位置检测部34a、34b,例如能够与图5所示的印刷装置10相同或者相似地妥善地使介质50的表背的图像的位置对准。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位置检测部34a、34b与图5所示的印刷装置10的位置检测部34a、34b相同或者相似地检测图像和印刷于介质50的标记,从而检测图像的位置。并且,在该情况下,位置检测部34a用于检测利用印刷部202a印刷在介质50的表面侧的标记。因此,可以认为位置检测部34a是表面标记位置检测单元。另外,如所述那样,位置检测部34a基于标记的位置进一步检测利用印刷部202a印刷的图像的位置。因此,也可以认为位置检测部34a是表面图像位置检测控制单元等。另外,位置检测部34b用于检测利用印刷部202b印刷在介质50的背面侧的标记。并且,基于标记的位置进一步检测利用印刷部202b印刷的图像的位置。因此,也可以认为位置检测部34b是背面标记位置检测单元或者表面图像位置检测控制单元等。另外,后加热器24是对介质50后加热用的构成(后干燥单元)。
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从而能够妥善地抑制发生洇渗等。并且,通过这样,即使在例如使用未进行洇渗防止等预处理的布介质50的情况下,也能够妥善地进行双面印刷。
另外,在图6所示的构成中,利用翻转部204使介质50的表背翻转。但是,在双面印刷方式的变形例中,也可以考虑利用例如其他的方法使介质50的表背翻转。
图7是说明双面印刷方式的变形例的图,表示利用夹具60使介质50翻转时的印刷动作的一例。图7的(a)表示对介质50的一面(表面)侧进行印刷的动作的一例。图7的(b)表示对介质50的另一面(背面)侧进行印刷的动作的一例。图7的(c)表示对介质50进行印刷的动作的又一变形例。另外,除以下要说明的点以外,在图7中标注与图1~图6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成具有与图1~图6中的构成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即可。另外,在图7中,对于印刷所使用的印刷装置的构成,仅图示了喷墨头102和紫外线光源104等。但是,在该情况下,印刷装置除了图示的结构以外还进一步使用需要的各种结构,以对介质50进行印刷。
本变形例的印刷动作例如是在通过使喷墨头102这一侧移动来进行副扫描动作的构成的印刷装置中进行的动作,而并非通过输送介质50来进行副扫描动作。另外,作为这样的印刷装置,能够适当地使用平板式喷墨打印机等。并且,在该情况下,作为印刷装置,例如使用通过一次印刷动作仅对介质50的单面进行印刷的构成的喷墨打印机。另外,在该情况下,也使用因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等而会与紫外线相应地瞬间干燥的墨(UV瞬间干燥墨)作为印刷所使用的各颜色的墨。另外,印刷装置包括用于喷射这样的墨的墨滴的喷墨头102、用于向着落后墨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104等。
并且,在该情况下,将用于保持介质50的夹具(打印夹具)60设置于平板,进行对介质50的印刷。另外,作为这样的夹具60,例如使用能够定位在平板上的夹具60。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作为夹具60,使用以将布介质50张紧的状态保持布介质50的夹具(面张紧夹具)。作为这样的夹具60,例如能够使用与以丝网印刷方式印刷时保持布帛的夹具(丝网印刷的保持框)相同或者相似的构成的夹具。
另外,在进行双面印刷的动作中,首先,将布(布帛等)介质50张设于夹具60。之后,向印刷装置的一定位置设置夹具60。并且,在该情况下,以要对介质50进行印刷的面与喷墨头102和紫外线光源104等相对的朝向设置夹具60。
例如,在想要对介质50的表面侧进行印刷时,如图7的(a)所示,以介质50的表面侧与喷墨头102等相对的朝向设置夹具60。并且,在该状态下,利用喷墨头102对介质50的表面侧印刷想要印刷的图像(彩色图像)。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与想要描画于介质50的图案等图像同时地还印刷作为图像的位置基准的标记(位置检测标记)。并且,在墨滴着落于介质50之后,立刻利用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使墨干燥。这样构成,能够妥善地对介质50的表面侧进行印刷。
另外,在对表面侧进行了印刷之后,使保持有介质50的状态的夹具60翻转,从而使介质50的表背在平板上翻转。并且,通过这样,如图7的(b)所示,以介质50的背面侧与喷墨头102等相对的朝向设置夹具60。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在对背面侧进行印刷时,在印刷图案等图像之前,仅印刷作为图像的位置基准的标记。并且,在墨滴着落于介质50之后,立刻利用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使墨干燥。之后,利用未图示的位置检测部检测介质50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各侧的标记的位置。并且,基于检测结果,算出例如面内方向(例如,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偏移量等。之后,根据需要,校正要向背面侧印刷图像的位置。并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进行例如图像尺寸的校正等。
之后,在根据需要对位置等进行校正之后,利用喷墨头102对介质50的背面侧印刷想要印刷的图像。并且,在墨滴着落于介质50之后,立刻利用紫外线光源104照射紫外线,使墨干燥。这样构成,能够妥善地对介质50的背面侧进行印刷。
在像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使墨在短时间内干燥,从而能够抑制发生洇渗,并且能够妥善地进行高速且高浓度的双面印刷。并且,在该情况下,利用所述那样的夹具60进行印刷,从而能够妥善地进行相对于例如以往以丝网印刷方式进行了印刷的布制品等而言实现了成本降低、交货期缩短等的印刷。更具体而言,采用本变形例,能够妥善地对例如方巾、手绢或者各种面状的时尚配饰等进行双面印刷。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在例如使用含有染料作为色料的墨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还进行通过对介质50加热或者汽蒸等来使染料显色以及定影的处理、对介质50进行水洗的处理等。另外,也可以考虑例如在印刷动作中对布介质50涂布预处理剂等。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7的(c)所示,可以考虑进一步使用用于喷射含有预处理剂的墨的墨滴的喷墨头、即预处理剂用头106。更具体而言,例如,作为从喷墨头102喷射的墨,在使用需要对介质50进行预处理的墨(特别是容易发生洇渗的水溶性染料墨等)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预处理剂用头106。这样构成,例如能够根据需要将预处理剂妥善地涂布于介质50。另外,在又一变形例中,也可以进一步使用例如用于喷射含有作为色料使用的染料的助剂等的墨的墨滴的喷墨头等。
接着,进行与以上所述的各种构成相关的补充说明。在所述中,主要说明了利用YMCK4色墨印刷彩色图像时的构成、动作。但是,作为用于显示彩色的基本色的墨,也可以使用除YMCK以外的墨。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至少使用除YMCK4色之外还加入了例如R、G、B这3色的7色墨来显示彩色等。这样构成,例如能够以更少量的墨来妥善地显示各种颜色。并且,更加清晰地显示各种颜色等情况也成为可能。因此,例如在对布介质50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等情况下,特别优选利用所述的7色墨来显示彩色。
另外,在利用所述的7色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与YMCK的各颜色用喷墨头沿着主扫描方向(Y方向)排列地配置RGB的各颜色用喷墨头。另外,对于RGB的各颜色用喷墨头,也可以配置为副扫描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与YMCK的各颜色用喷墨头错开。并且,在该情况下,对于紫外线光源,优选与喷墨头的位置相对应地适当地配置。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对于紫外线光源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从各喷墨头向喷射墨滴后要照射紫外线的方向(后侧)偏移。
另外,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作为喷墨头,也可以进一步使用YMCK或者YMCKRGB等基本色以外的颜色用喷墨头。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使用橙、白、黄绿、靛蓝色或者金属色(银色等)等特定颜色用喷墨头。
另外,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作为对刚着落于介质50之后的墨照射的紫外线,可以考虑结合紫外线吸收剂的较强的吸收波长区域使用例如250nm~400nm左右的波长的紫外线。并且,在该情况下,对于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优选在介质50上为例如0.5W/cm2左右以上,更优选为2W/cm2左右以上。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在短时间内妥善地使墨干燥。
另外,使墨干燥所需要的紫外线的照射能量为例如0.05Joule/cm2~5Joule/cm2左右,优选为0.8Joule/cm2~1.5Joule/cm2左右。因此,对于照射的紫外线的能量,优选为例如0.05Joule/cm2~5Joule/cm2左右,相对优选为0.5Joule/cm2~2Joule/cm2左右,更优选为0.8Joule/cm2~1.5Joule/cm2左右。另外,对于使墨干燥所需要的紫外线的能量,例如墨中的溶媒的沸点越高,就会变得越大。另外,在紫外线的照射强度较弱而照射时间变长的情况下,经由介质50损失的热能的损失变大,因此需要的紫外线的能量变大。因此,对于要照射在介质50上的紫外线的强度、能量,优选考虑所述的条件进行设定。
另外,对于因含有紫外线吸收剂而会与紫外线的照射相应地被瞬间加热干燥的墨,可以考虑是例如UV瞬间加热印染墨等。另外,在所述中,对于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墨,主要说明了利用紫外线吸收剂自身产生的热量使墨干燥的结构。但是,为了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而更有效地使墨干燥,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还含有单体、低聚物等的墨等,该单体、低聚物是会因聚合反应而发热的物质。
在该情况下,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考虑使用例如根据紫外线引发单体、低聚物进行聚合反应的物质(UV固化引发剂或者UV聚合引发剂等)。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UV固化引发剂等),能够使用例如苯乙酮系UV固化引发剂、α-氨基苯乙酮系UV吸收剂、酰基氧化膦自由基系UV吸收剂、O-酰基肟系UV吸收剂、二茂钛系型UV固化引发剂、双分子反应型UV固化引发剂等自由基型UV固化引发剂、阳离子型UV固化引发剂等。
另外,作为单体、低聚物,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会因发热的聚合反应(聚合放热反应)而成为水溶性树脂的单体或者低聚物等。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除所述物质之外还含有染料作为色料的墨等。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单体或者低聚物等作为墨中的乳胶树脂或者彩色树脂。如果像所述那样构成,则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使墨产生聚合热。并且,通过这样,能够更有效地使墨的温度上升,从而提高墨的干燥效率。
另外,更具体而言,作为发生聚合放热反应的组合物、墨的组成的例子,可以考虑为以下那样。例如,可以考虑将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或者丙烯酸甲氧基丁酯等单体、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或者氨酯丙烯酸酯等低聚物作为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的UV聚合性组合物添加到以水、高沸点溶剂为主要成分的溶媒中。另外,在使阳离子聚合的构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添加环氧、乙烯基醚或者氧杂环丁烷等并使其占墨的总重量的15重量%~50重量%。此外,在使自由基聚合的构成的情况下,使用例如苯乙酮系或者酰基肟系等的紫外线吸收剂。另外,在使阳离子聚合的情况下,例如使用会因光而产生酸的紫外线吸收剂。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能够有效地吸收UVLED等紫外线光源产生的紫外线并且适合各种材料的物质。另外,优选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例如5重量%~10重量%左右。并且,在该情况下,使用单体、低聚物等并不是为了使墨固化,而是为了产生使墨干燥的热量。因此,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与例如单体、低聚物的含量等相应地使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例如0.01重量%~10重量%左右。另外,对于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也可以考虑为例如0.05重量%~3重量%左右,还可以考虑为0.05重量%~2重量%左右、0.05重量%~1重量%左右或者0.1重量%~0.4重量%左右等。另外,作为色料,可以考虑添加例如颜料、分散染料、颜料和分散染料这两者或者各种染料等并使其为2重量%~10重量%左右。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附加表面张力、粘度调整剂。
另外,在对布介质50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在需要例如耐洗牢度、介质50的柔软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含有作为粘结剂发挥作用的树脂(粘结剂树脂)的墨。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例如聚氨酯系、环氧系或者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的树脂等。另外,也可以考虑将通过所述聚合反应生成的组合物作为粘结剂树脂使用。
另外,在对布介质50等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如所述那样,能够适当地使用水等水性溶媒。另外,在使用水以外的有机溶剂等作为溶媒的主要成分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不易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安全性较高的溶剂。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使用例如异构烷烃系的溶剂、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BMGAC)、乙二醇单丙基醚、二乙二醇丁醚(BDG)、二乙二醇甲乙醚(EDM)、二乙二醇二乙醚(EDE)、二乙二醇二乙醚(EDE)、二乙二醇二乙醚(EDE)、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二丙二醇单甲醚(DPGME)、二丙二醇二甲醚、乙酸丁酯、3-甲氧基乙酸丁酯等溶剂。并且,在该情况下,优选使用例如以沸点超过110℃的高沸点的溶剂为主要成分的溶媒。另外,这样构成,例如还能够妥善地防止喷墨头的喷嘴的墨干燥等。
这里,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对于墨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添加量),可以考虑为例如0.01重量%~10重量%左右(优选为0.05重量%~3重量%,相对优选为0.05重量%~2重量%,更优选为0.05重量%~1重量%,特别优选为0.1重量%~0.4重量%)。关于这一方面,作为含有像紫外线吸收剂那样吸收紫外线的物质的墨,以往公知有会因照射紫外线而使墨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墨等。更具体而言,在紫外线固化型墨等中,作为用于吸收紫外线的物质,例如含有聚合引发剂。但是,在为了使墨瞬间干燥而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优选的含量范围与公知的紫外线固化型墨等中的引发剂等的含量范围不同。因此,以下,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
图8是说明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干燥的条件等的图。图8的(a)是说明对墨照射的紫外线的能量的图,以与利用公知的紫外线固化型墨等使墨固化时的条件(UV固化条件)相比较的方式示出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用的条件(UV瞬间干燥条件)。
另外,在图8的(a)所示的图表中,实线所示的曲线表示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照射紫外线的能量(UV照射能量)与图表的右侧所示的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的例。在该情况下,照射紫外线的能量是指利用UVLED等紫外线光源向介质上的墨照射的紫外线的能量(每单位面积的能量的大小)。另外,虚线所示的曲线与公知的紫外线固化型墨等相关,表示照射紫外线的能量与图表的左侧所示的固化度之间的关系的例。
从以上的说明等也可以看出,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照射紫外线所发生的现象与使紫外线固化型墨等固化的情况等完全不同。因此,对于照射紫外线的能量的优选的范围,两者也不同。更具体而言,在使紫外线固化型墨等固化的情况下,照射紫外线的能量的优选的范围如图中所示为例如100mJ/cm2~200mJ/cm2左右(0.1Joule/cm2~0.2Joule/cm2左右)。相对于此,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照射紫外线的能量的优选的范围为例如800mJ/cm2~1500mJ/cm2左右(0.8Joule/cm2~1.5Joule/cm2左右)。因此,可以说优选的是,对于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与使紫外线固化型墨等固化的情况相比,照射10倍左右的大小的能量。
这里,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在墨中的溶媒蒸发的期间,例如如图表中箭头所示那样,墨的温度上升在溶媒的沸点附近停止。但是,如果在墨完全干燥后还继续照射紫外线,则墨的温度会大幅度上升,有可能导致墨或者介质发生烧伤、焦糊。因此,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烧伤、焦糊,需要对墨加热。
并且,为了像这样对墨加热,优选的是,例如防止仅墨的表面干燥等,尽可能地对墨整体同时加热。并且,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仅墨的表面干燥,对于墨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优选如以下要说明的那样比例如紫外线固化型墨等中的引发剂的含量等少。
图8的(b)、(c)是说明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与紫外线的吸收方式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的(b)示意性地表示在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较多的情况(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紫外线的吸收方式。图8的(c)示意性地表示在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较少的情况(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紫外线的吸收方式。另外,在图8的(b)、(c)中,对于在照射强紫外线的情况下墨的层(墨层)内发生的温度分布,将照射紫外线后立刻上升至较高的温度的部分以网状图案示出。
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干燥的情况下,优选照射每单位面积的能量较大的强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但是,如图8的(b)所示,在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照射于介质50上的墨的紫外线(UV光)的吸收仅集中在墨层表面附近发生。并且,在该情况下,由于照射的强紫外线,而仅墨层表面的温度快速上升,仅墨层表面干燥。并且,在该情况下,墨层的内部未干燥,因此,为了使墨完全干燥,需要进一步照射紫外线。但是,如果在墨层表面的溶媒已蒸发的状态下进一步照射强紫外线,则会变得容易发生焦糊等。并且,在该情况下,墨层的状态因仅表面干燥而成为例如表面形成有覆膜的状态。并且,在该情况下,该覆膜覆盖墨层内部的墨,阻碍内部的墨中的溶媒干燥。因此,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墨层表面干燥后继续照射紫外线,内部残留有溶媒的状态也会持续很长时间,难以使墨在短时间内干燥。
相对于此,如图8的(c)所示,在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在墨层表面吸收的紫外线的量减少,因此紫外线能到达墨层内部。并且,在该情况下,紫外线被整个墨层吸收。并且,结果,墨层的温度在整体上相对均匀地上升。像这样,在紫外线吸收剂的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均匀且妥善地对整个墨层进行加热。并且,由此,例如,通过照射强紫外线,能够瞬间且妥善地使整个墨层干燥。
另外,更具体而言,对于墨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可以考虑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占墨的总重量的例如0.01重量%~10重量%。并且,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优选为0.05重量%~3重量%,相对优选为0.05重量%~2重量%,更优选为0.05重量%~1重量%,特别优选为0.1重量%~0.4重量%。另外,本发明人确认了在使用TINUVIN400、TINUVIN460等作为紫外线吸收剂时含量的最佳值为0.5重量%左右(例如0.3重量%~0.7重量%左右)的情况等。
这里,如在前面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用于吸收紫外线的物质还作为例如聚合引发剂等包含在公知的紫外线固化型墨等中。但是,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的优选范围与紫外线固化型墨等中的引发剂等的含量的优选范围不同。更具体而言,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干燥的情况下,如图8的(a)的图表也有所示那样,在墨中残留有溶媒的期间,墨的温度上升在溶媒的沸点附近停止。因此,在该情况下,即使照射强紫外线,也能够妥善地防止墨焦糊等。相对于此,在向紫外线固化型墨等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如果照射强紫外线,则温度会立刻大幅度上升,变得容易发生墨的焦糊等。
因此,在向紫外线固化型墨等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通常如在图8的(a)的图表中以UV固化条件示出的那样照射相对较弱的紫外线。并且,在该情况下,为了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妥善地固化,需要使聚合引发剂的浓度足够高。
并且,在该情况下,照射的紫外线的能量较小,因此即使紫外线的吸收仅集中在表面附加,也不会发生墨的焦糊等。另外,对于紫外线固化型墨,在使用例如自由基聚合型墨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因周围的氧而产生的固化不良,优选使墨层的表面在初期固化。这样构成,例如能够妥善地使固化的感光度上升。并且,在该情况下,在这一方面,也优选聚合引发剂的浓度较高。
像这样,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的优选范围和紫外线固化型墨中的聚合引发剂的优选范围根据所需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并且,结果,优选的是,如所述那样,在通过照射紫外线来使墨瞬间干燥的情况下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比紫外线固化型墨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少。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例如印刷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印刷装置;12、头部;14、导轨;16、扫描驱动部;18、台板;20、预热器;22、打印加热器;24、后加热器;26、控制部;32、输送辊;34、位置检测部;36、后UV照射器;42、翻转辊;50、介质;60、夹具;100、托架;102、喷墨头;104、紫外线光源;106、预处理剂用头;202、印刷部;204、翻转部;206、张力控制器。

Claims (14)

1.一种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用于以喷墨方式对介质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
该印刷装置包括:
多个喷墨头,其用于以喷墨方式喷射墨滴;以及
紫外线光源,其用于照射紫外线,
所述多个喷墨头分别喷出彼此不同颜色的墨的墨滴,并且通过喷射墨的墨滴来使所述墨附着在所述介质上,该墨含有用于吸收紫外线的紫外线吸收剂以及用于使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开的溶媒,
所述墨是通过使所述溶媒蒸发而定影于所述介质的墨,
所述紫外线光源通过向附着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彼此不同颜色的墨照射紫外线,从而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发热,利用该热使所述墨中含有的所述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以避免发生因不同颜色的墨混合在一起而发生的各颜色间的洇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光源用于向所述介质上的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区域之外的墨照射紫外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光源以紫外线对所述介质上的相同位置的连续照射时间为比所述介质的散热的热时间常数短的时间的方式向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墨照射紫外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印刷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介质加热的加热器,
所述紫外线光源向由所述加热器加热的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墨照射紫外线,从而与所述加热器一起使所述墨中含有的所述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含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且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在0.05重量%~2重量%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是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液态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或者苯并咪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光源是使用了产生紫外线的半导体的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是吸收所述溶媒挥发去除之前的所述墨的性质的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是布介质,
所述印刷装置用于对所述介质的两面进行印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是未进行为了洇渗防止的预处理的布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是没有形成墨的图像接受层的渗透性媒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是含有染料作为色料的墨,
所述墨还含有用于使所述染料显色的助剂。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是含有染料作为色料的墨,
该印刷装置还包括用于喷射含有用于使所述染料显色的助剂的墨的墨滴的喷墨头。
14.一种印刷方法,该印刷方法用于以喷墨方式对介质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
使用用于以喷墨方式喷射墨滴的多个喷墨头以及用于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
利用所述多个喷墨头分别喷出彼此不同颜色的墨的墨滴,并且通过喷射墨的墨滴来使所述墨附着在所述介质上,该墨含有用于吸收紫外线的紫外线吸收剂以及用于使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溶解或者分散开的溶媒,
所述墨是通过使所述溶媒蒸发而定影于所述介质的墨,
利用所述紫外线光源,通过向附着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彼此不同颜色的墨照射所述紫外线,从而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发热,利用该热使所述墨中含有的所述溶媒的至少一部分挥发去除,以避免发生因不同颜色的墨混合在一起而发生的各颜色间的洇渗。
CN202311114923.5A 2016-02-04 2017-02-03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Pending CN1171038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0063 2016-02-04
JP2016020063 2016-02-04
PCT/JP2016/087981 WO2017134955A1 (ja) 2016-02-04 2016-12-20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PCT/JP2016/087981 2016-12-20
CN201780009367.1A CN108602348A (zh) 2016-02-04 2017-02-03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PCT/JP2017/004025 WO2017135425A1 (ja) 2016-02-04 2017-02-03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367.1A Division CN108602348A (zh) 2016-02-04 2017-02-03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3859A true CN117103859A (zh) 2023-11-24

Family

ID=5950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367.1A Pending CN108602348A (zh) 2016-02-04 2017-02-03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202311114923.5A Pending CN117103859A (zh) 2016-02-04 2017-02-03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367.1A Pending CN108602348A (zh) 2016-02-04 2017-02-03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618318B2 (zh)
EP (2) EP4067087A1 (zh)
JP (3) JP6833732B2 (zh)
CN (2) CN108602348A (zh)
WO (2) WO20171349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6069B (zh) 2015-08-14 2022-04-29 M&R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丝网印刷和直接服装印刷的混合型印刷机及其方法
JP2018065307A (ja) * 2016-10-20 2018-04-2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985051B2 (ja) 2017-07-26 2021-12-22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9025874A (ja) 2017-08-03 2019-02-2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6976655B2 (ja) 2017-11-16 2021-12-08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7020875B2 (ja) 2017-11-17 2022-02-1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9130719A (ja) 2018-01-30 2019-08-08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7103808B2 (ja) 2018-03-13 2022-07-2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7000956B2 (ja) * 2018-03-29 2022-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EP3569421A1 (en) * 2018-05-17 2019-11-20 HP Scitex Ltd Drying printer fluid
JP2019199045A (ja) 2018-05-17 2019-11-2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11607838B2 (en) 2018-07-11 2023-03-21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liquid ejecting method, and ink
JP7141891B2 (ja) * 2018-08-31 2022-09-2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20044757A (ja) * 2018-09-20 2020-03-2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インク
CZ2018543A3 (cs) * 2018-10-12 2020-04-22 Pikto Digital A.S. Způsob zpracování textilu k jeho pigmentovému potisku a modulární zařízení k provedení tohoto způsobu
JP2020062834A (ja) 2018-10-18 2020-04-23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パウダリング装置、及びパウダリング方法
JP7098516B2 (ja) * 2018-12-19 2022-07-1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7230647B2 (ja) * 2019-04-02 2023-03-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印刷物
WO2020222806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Hp Scitex Ltd. Print agent drying apparatus
CN110093066A (zh) * 2019-06-11 2019-08-06 北京大华博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喷墨打印的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TWI735972B (zh) * 2019-10-14 2021-08-11 星雲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換位置之噴墨裝置
US11077676B2 (en) * 2019-10-18 2021-08-03 M&R Printing Equipment, Inc. Digital-to-garment inkjet printing machine
US11884058B2 (en) * 2019-10-29 2024-01-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e formation device with radiation fixation
US20220127787A1 (en) 2019-11-19 2022-04-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jet printing
JP7318527B2 (ja) * 2019-12-27 2023-08-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定着制御方法
JP2022133522A (ja) * 2021-03-02 2022-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印刷装置
US11958297B2 (en) 2021-09-29 2024-04-16 Xerox Corporation Graininess mitigation using separate printing passes for distortable colors
CN114378444B (zh) * 2022-01-27 2023-10-31 江苏臻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码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9191B2 (ja) * 1995-08-25 2004-10-20 オリヱン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ジスアゾ染料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を含む黒色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H11199808A (ja) * 1998-01-16 1999-07-27 Seiko Epson Corp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と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て記録された記録物
WO1999067337A1 (fr) * 1998-06-24 1999-12-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d'encre donnant une image tres stable a la lumiere
JP2001192590A (ja) * 2000-01-14 2001-07-17 Sony Corp 熱転写記録材料及びフルカラープリント方法
US6786588B2 (en) * 2001-03-23 2004-09-07 Ricoh Company Limited Pretreatment liquid for recording material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pretreatment liquid
US7140711B2 (en) * 2003-07-21 2006-11-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kjet printing using radiation curable ink
JPWO2006025221A1 (ja) * 2004-08-30 2008-05-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
JP2006342454A (ja) * 2005-06-08 2006-12-21 Canon Electronic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布帛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プリンター
CN100351842C (zh) * 2005-08-25 2007-11-28 刘林泉 一种布料花纹电脑仿真排版喷花的方法及其喷花装置
US8025388B2 (en) * 2006-02-01 2011-09-27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ith decreased image transfer disturbance
JP2007245374A (ja) * 2006-03-13 2007-09-27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221650A (ja) * 2007-03-13 2008-09-25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001691A (ja) * 2007-06-22 2009-01-08 The Incte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油性インク組成物
JP5298640B2 (ja) * 2008-05-27 2013-09-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0042542A (ja) * 2008-08-11 2010-02-25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201272096Y (zh) * 2008-10-09 2009-07-15 绍兴东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无水印花机
US8113646B2 (en) * 2009-03-09 2012-02-14 Xerox Corporation Combined inkjet and photochromic reusable paper personal printer
JP2011143666A (ja) * 2010-01-18 2011-07-2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CN101993633B (zh) * 2010-12-06 2012-09-26 上海英威喷墨科技有限公司 吸收性基材喷墨打印用水性颜料型墨水、制备和打印方法
JP5408190B2 (ja) * 2011-05-24 2014-0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653508A1 (en) * 2012-04-19 2013-10-23 Imerys S.A. Compositions for paint
JP6188279B2 (ja) * 2012-04-27 2017-08-3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方法
US8814344B2 (en) * 2012-06-29 2014-08-26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ultraviolet curing station useful in printing
JP6270311B2 (ja) * 2012-09-28 2018-01-3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
JP2014083782A (ja) * 2012-10-24 2014-05-12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インクおよび印刷方法
JP6251475B2 (ja) * 2012-12-19 2017-12-2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印刷方法
JP2014122310A (ja) * 2012-12-21 2014-07-03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の製造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
JP6198462B2 (ja) * 2013-05-24 2017-09-2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4237741A (ja) * 2013-06-06 2014-12-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6251618B2 (ja) * 2013-10-09 2017-12-2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482175B2 (ja) * 2014-01-27 2019-03-13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
JP6273911B2 (ja) 2014-03-05 2018-02-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US10240044B2 (en) * 2014-04-30 2019-03-26 DIC Corporation (Tokyo) Aqueous pigment dispersion and aqueous ink
JP2015223825A (ja) * 2014-05-30 2015-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7020875B2 (ja) 2017-11-17 2022-02-1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7098516B2 (ja) 2018-12-19 2022-07-1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70253A1 (en) 2018-12-27
JP7077432B2 (ja) 2022-05-30
WO2017134955A1 (ja) 2017-08-10
EP3412460B1 (en) 2022-04-27
WO2017135425A1 (ja) 2017-08-10
JP2021088187A (ja) 2021-06-10
JP6833732B2 (ja) 2021-02-24
JP2022119849A (ja) 2022-08-17
CN108602348A (zh) 2018-09-28
EP3412460A1 (en) 2018-12-12
JP7362230B2 (ja) 2023-10-17
EP4067087A1 (en) 2022-10-05
US20220080752A1 (en) 2022-03-17
US20200215829A1 (en) 2020-07-09
EP3412460A4 (en) 2019-10-02
JPWO2017135425A1 (ja) 2018-11-29
US10618318B2 (en)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62230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EP3498481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20180111389A1 (en)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7128040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7128039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689164B2 (ja) 捺染方法、染色装置、捺染用インク及び処理用インク
JP2019130719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10967652B2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9795229B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US10828912B2 (en) Printing method,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system
JP6953079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WO2020105409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WO2022185479A1 (ja) 乾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10449784B2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