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9217A - 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9217A
CN116019217A CN202111250053.5A CN202111250053A CN116019217A CN 116019217 A CN116019217 A CN 116019217A CN 202111250053 A CN202111250053 A CN 202111250053A CN 116019217 A CN116019217 A CN 116019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s
protein
mixing
nutritional
swee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00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尨
马海然
李洪亮
高鹏
高可染
杨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00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9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9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9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所述的健胃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山楂2‑5份、紫苏1‑3份和维生素U0.5‑2,通过山楂、紫苏和维生素U在特定配比下搭配使用,发挥协同作用,不仅有助于保护胃黏膜,而且有助于高蛋白食物的消化,此外,还具有用量少的优点,少量添加到营养组合物中,即可使该营养组合物不仅可满足能量和营养的需求,也具有良好的胃部保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让许多人可能连坐下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而繁忙的生活也催生了许多健康问题,如肥胖、肠胃炎等。为了保持健康,许多人开始了减肥瘦身或运动健身。在这种社会风潮中,营养代餐食品应运而生,同时不良的饮食方式也对消化道造成了负担。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中国传统医学也有“药膳”食疗学,即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功能性食品。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达到食疗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功能性食品,例如营养粉、营养棒等营养食品大都存在健胃效果低下、起效慢的问题而导致基础胃病患者无法食用,或者需要加入大量健胃功能性成分才能起效从而导致营养成分含量少的问题,无法同时保证健胃效果和营养均衡。
因此,亟需一种健胃效果好,无需过多添加的健胃组合物以便添加到营养组合物中使得该营养组合物能够同时保证健胃效果和营养均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生产的健胃组合物的健胃效果低下的问题而导致基础胃病患者无法食用,从而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和营养棒。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山楂2-5份、紫苏1-3份和维生素U0.5-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组合物,包括所述的健胃组合物;还包括蛋白、食品颗粒、脂类物质、甜味剂和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营养组合物选自营养粉、营养粥、营养棒、凝胶糖果、果冻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按照营养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00%计,所述健胃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20%,更优选为5-8%。
其中上述营养组合物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手段制备,例如营养粉可将原料粉碎后混合即得。也可采用本发明优化后的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所述的健胃组合物8.5-25份,蛋白15-40份,脂类物质5-15份、食品颗粒17-31份,甜味剂25-35份,粘结剂5-10份。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棒满足如下(1)-(5)中至少一种:
(1)食品颗粒选自水果颗粒、谷物颗粒、坚果颗粒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谷物颗粒选自膨化玉米粒、燕麦、红豆薏米颗粒、膨化黑米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果颗粒选自草莓丁、猕猴桃丁、香蕉丁、苹果丁、白桃丁、椰子片、蔓越莓中至少一种;所述坚果颗粒选自扁桃仁、开心果碎、腰果、杏仁碎、松子中的至少一种;对于水果颗粒可以采用常规的冻干水果颗粒。其中,本发明采用的食品颗粒均为市购常规食品。水果颗粒可采用市购常规冻干水果颗粒。
(2)甜味剂选自麦芽糖醇、低聚果糖、山梨糖醇和低聚异麦芽糖中的至少一种。
(3)粘结剂选自ɑ-环糊精、抗性糊精和麦芽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4)所述蛋白为大豆蛋白、胶原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优选地,大豆蛋白、胶原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质量比为3-10:3-5:2-10:5-10。
(5)所述脂类物质为沙棘籽油和/或磷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蛋白、食品颗粒、脂类物质混合,烘烤,得到物料A;
将甜味剂加热,加入山楂、紫苏、维生素U和粘结剂,得到物料B;
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得到物料C;取物料C经铺料、压膜、切割成型,即得。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食品颗粒包括水果颗粒,以及谷物颗粒和/或坚果颗粒时,可以将水果颗粒在物料C制备过程中混入,将谷物颗粒和/或坚果颗粒在物料A的制备过程中混入。
在某些更加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所述食品颗粒包括水果颗粒、谷物颗粒和坚果颗粒;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蛋白、谷物颗粒、坚果颗粒、部分脂类物质和部分甜味剂混合,烘烤,得到物料A;
将剩余部分甜味剂加热,加入山楂、紫苏和粘结剂,得到物料B;
将物料A、物料B和水果颗粒混合,得到物料C;
取物料C经铺料,将剩余部分脂类物质和维生素U混合升温,涂布在物料C表面,然后经压膜、切割成型,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所述食品颗粒包括水果颗粒、谷物颗粒和坚果颗粒;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蛋白、谷物颗粒、坚果颗粒和部分脂类物质混合,烘烤,得到物料A;
将甜味剂加热,加入山楂、紫苏和粘结剂,得到物料B;
将物料A、物料B和水果颗粒混合,得到物料C;
取物料C经铺料,将剩余部分脂类物质和维生素U混合升温,涂布在物料C表面,然后经压膜、切割成型,即得。
进一步地,物料A中的脂类物质和物料B中的脂类物质的质量比为1:1-1:4。
进一步地,物料A中的甜味剂和物料B中的甜味剂的质量比为1:1-3:2。
进一步地,烘烤温度为140-170℃,时间为10-25min;和/或,物料B制备中,加热温度为60-80℃;和/或,在物料C制备过程中,还包括混入水果颗粒的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健胃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山楂2-5份、紫苏1-3份和维生素U0.5-2份,通过山楂、紫苏和维生素U在特定配比下搭配使用,发挥协同作用,不仅有助于保护胃黏膜,而且有助于高蛋白食物的消化,此外,还具有用量少的优点,少量添加到营养组合物中,即可使该营养组合物不仅可满足能量和营养的需求,也具有良好的胃部保护效果,例如添加5-20%甚至低至5-8wt%的健胃组合物即可使得本发明的营养棒显示出明显降低的胃痛时间、腹胀时间以及能够减少反酸次数的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营养组合物,可通过健胃组合物与蛋白联合使用不仅可满足能量和营养的需求,也具有良好的胃部保护效果,此外还可以加入食品颗粒、甜味剂和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以使得营养组合物具有更好的口感和质构。
3.本发明提供的营养棒,通过本发明的健胃组合物、蛋白、食品颗粒、甜味剂和粘结剂在特定配比下搭配使用,特别是优选质量比为3-10:3-5:2-10:5-15的大豆蛋白、胶原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形成的营养棒表面薄厚一致且完整,产品块型完整,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无裂缝,无缺角,无明显变形,形成硬脆质构,口感良好。
4.本发明提供的营养棒,所述脂类物质为沙棘籽油和/或磷脂,优选沙棘仔油,研究发现沙棘仔油能够与本发明的健胃组合物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营养棒的健胃功效。
5.本发明提供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优选制备方法为通过采用将蛋白、谷物颗粒、坚果颗粒、部分脂类物质和部分甜味剂混合,烘烤,得到物料A;将剩余部分甜味剂加热,加入山楂、紫苏和粘结剂,得到物料B;将物料A、物料B和水果颗粒混合,得到物料C;取物料C经铺料,将剩余部分脂类物质和维生素U混合升温,涂布在物料C表面,然后经压膜、切割成型。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沙棘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的特性,脂类物质涂抹在棒体表面,可阻断棒体内外部氧气流通,降低保质期内棒体的氧化程度,同时可减少水分挥发,保证棒体的口感软硬。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其中,大豆蛋白购自国际香精香料公司,型号
Figure BDA0003322323910000061
DSRF158,蛋白质含量90%。胶原蛋白购自安徽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YH-3000,羟脯氨酸≥6.0g/100g。酪蛋白购自陕西晨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符合国家标准GB31638-2016。乳清蛋白购自恒天然合作社集团有限公司,型号WPC550,蛋白含量80%。维生素U粉购自佛山信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9%。沙棘籽油购自山西五台山沙棘制品有限公司,不饱和脂肪酸≥80%。ɑ-环糊精购自华瑭大昌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型号
Figure BDA0003322323910000062
W6。山楂粉、紫苏粉、猴头菇粉是山楂、紫苏和猴头菇分别经清洗、干燥并粉碎过80目筛网后获得的粉末。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包括山楂粉2kg、紫苏粉1kg、维生素U粉2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沙棘籽油15kg、山楂粉2kg、紫苏粉1kg、维生素U粉2kg、混合谷物粒10kg(膨化黑米粒4kg、红豆薏米颗粒4kg、膨化玉米粒2kg)、ɑ-环糊精5kg、山梨糖醇35kg、水果颗粒7kg(冻干草莓粒3.5kg、冻干蓝莓粒3.5kg)、坚果颗粒8kg(扁桃仁2.5kg、开心果碎3kg、杏仁碎2.5kg)、混合蛋白15kg(包括大豆蛋白3kg、胶原蛋白5kg、酪蛋白2kg和乳清蛋白5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1/2配方量沙棘籽油、1/2配方量山梨糖醇混合均匀,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1/2配方量山梨糖醇升温至70℃,加入山楂粉、紫苏粉、a-环状糊精,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为2cm;
⑤成型:将剩余1/2配方量沙棘籽油与维生素U粉混合,升温至45℃,涂抹在物料C表面,压模,切割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包括山楂粉3kg、紫苏粉3kg、维生素U粉2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沙棘籽油5kg、山楂粉3kg、紫苏粉3kg、维生素U粉2kg、混合谷物粒15kg(膨化黑米粒4kg、红豆薏米颗粒6kg、膨化玉米粒5kg)、麦芽糊精10kg、低聚果糖25kg、水果颗粒6.5kg(冻干苹果粒1.5kg、冻干椰子片2.5kg、冻干猕猴桃丁2.5kg)、坚果颗粒1.5kg(开心果碎1.5kg)、混合蛋白29kg(包括大豆蛋白5kg、胶原蛋白3kg、酪蛋白6kg和乳清蛋白15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1/2配方量沙棘籽油、1/2配方量低聚果糖混合均匀,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1/2配方量低聚果糖升温至70℃,加入山楂粉、紫苏粉、麦芽糊精,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为2cm;
⑤成型:将剩余1/2配方量沙棘籽油与配方量维生素U粉混合,升温至45℃,涂抹在物料C表面,压模,切割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包括山楂粉4kg、紫苏粉2.5kg、维生素U粉1.5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沙棘籽油10kg、山楂粉4kg、紫苏粉2.5kg、维生素U粉1.5kg、混合谷物粒11kg(膨化黑米粒2kg、红豆薏米颗粒3kg、燕麦6kg)、ɑ-环糊精8kg、低聚果糖28kg、水果颗粒6.5kg(冻干椰子片2.5kg、冻干白桃丁2kg、冻干蓝莓粒2kg)、坚果颗粒3.5kg(开心果碎1.5kg、松子2kg)、混合蛋白25kg(包括大豆蛋白5kg、胶原蛋白5kg、酪蛋白5kg和乳清蛋白10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1/2配方量沙棘籽油、1/2配方量低聚果糖混合均匀,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1/2配方量低聚果糖升温至70℃,加入山楂粉、紫苏粉、ɑ-环糊精,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为2cm;
⑤成型:将剩余1/2配方量沙棘籽油与配方量维生素U粉混合,升温至45℃,涂抹在物料C表面,压模,切割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包括山楂粉5kg、紫苏粉2.5kg、维生素U粉0.5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沙棘籽油8kg、山楂粉5kg、紫苏粉2.5kg、维生素U粉0.5kg、混合谷物粒10kg(膨化黑米粒3kg、红豆薏米颗粒4kg、膨化玉米粒3kg)、ɑ-环糊精7kg、低聚果糖30kg、水果颗粒3kg(冻干苹果粒1kg、冻干香蕉丁2kg)、坚果颗粒4kg(杏仁碎1.5kg、松子2.5kg)、混合蛋白30kg(包括大豆蛋白10kg、胶原蛋白5kg、酪蛋白10kg和乳清蛋白5kg)。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包括山楂粉2kg、紫苏粉1.5kg、维生素U粉1.5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沙棘籽油12kg、山楂粉2kg、紫苏粉1.5kg、维生素U粉1.5kg、混合谷物粒13kg(膨化黑米粒5kg、红豆薏米颗粒4kg、膨化玉米粒4kg)、ɑ-环糊精6kg、低聚果糖30kg、水果颗粒7.5kg(椰子片2.5kg、冻干苹果粒3kg、蔓越莓粒2kg)、坚果颗粒6.5kg(开心果碎2.5kg、松子4kg)、混合蛋白20kg(包括大豆蛋白5kg、胶原蛋白5kg、酪蛋白5kg和乳清蛋白5kg)。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其组成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制备方法不同,本实施例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沙棘籽油混合均匀,烘烤,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山梨糖醇升温至70℃,加入山楂粉、紫苏粉、a-环状糊精和维生素U粉,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为2cm,压模,切割成10cm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组成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其组成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制备方法不同,本实施例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1/2配方量沙棘籽油混合均匀,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配方量山梨糖醇升温至70℃,加入山楂粉、紫苏粉、a-环状糊精,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1-2cm;
⑤成型:将剩余1/2配方量沙棘籽油与维生素U粉混合,升温至45℃,涂抹在物料C表面,压模,切割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包括山楂粉4kg、紫苏粉2.5kg、维生素U粉1.5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磷脂10kg、山楂粉4kg、紫苏粉2.5kg、维生素U粉1.5kg、混合谷物粒11kg(膨化黑米粒2kg、红豆薏米颗粒3kg、燕麦6kg)、ɑ-环糊精8kg、低聚果糖28kg、水果颗粒6.5kg(冻干椰子片2.5kg、冻干白桃丁2kg、冻干蓝莓粒2kg)、坚果颗粒3.5kg(开心果碎1.5kg、松子2kg)、混合蛋白25kg(包括大豆蛋白5kg、胶原蛋白5kg、酪蛋白5kg和乳清蛋白10kg)。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1/2配方量磷脂、1/2配方量低聚果糖混合均匀,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1/2配方量低聚果糖升温至70℃,加入山楂粉、紫苏粉、ɑ-环糊精,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为2cm;
⑤成型:将剩余1/2配方量磷脂与配方量维生素U粉混合,升温至45℃,涂抹在物料C表面,压模,切割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包括猴头菇粉7kg、维生素U粉1kg。
本对比例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沙棘籽油10kg、猴头菇粉7kg、维生素U粉1kg、混合谷物粒11kg(膨化黑米粒2kg、红豆薏米颗粒3kg、燕麦6kg)、ɑ-环糊精8kg、低聚果糖28kg、水果颗粒6.5kg(冻干椰子片2.5kg、冻干白桃丁2kg、冻干蓝莓粒2kg)、坚果颗粒3.5kg(开心果碎1.5kg、松子2kg)、混合蛋白25kg(包括大豆蛋白5kg、胶原蛋白5kg、酪蛋白5kg和乳清蛋白10kg)。
本对比例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1/2配方量沙棘籽油、1/2配方量低聚果糖混合均匀,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1/2配方量低聚果糖升温至70℃,加入猴头菇粉、ɑ-环糊精,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为2cm;
⑤成型:将剩余1/2配方量沙棘籽油与配方量维生素U粉混合,升温至45℃,涂抹在物料C表面,压模,切割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健胃组合物,包括山楂粉4kg、维生素U粉4kg。
本对比例还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沙棘籽油10kg、山楂粉4kg、维生素U粉4kg、混合谷物粒11kg(膨化黑米粒2kg、红豆薏米颗粒3kg、燕麦6kg)、ɑ-环糊精8kg、低聚果糖28kg、水果颗粒6.5kg(冻干椰子片2.5kg、冻干白桃丁2kg、冻干蓝莓粒2kg)、坚果颗粒3.5kg(开心果碎1.5kg、松子2kg)、混合蛋白25kg(包括大豆蛋白5kg、胶原蛋白5kg、酪蛋白5kg和乳清蛋白10kg)。
本对比例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1/2配方量沙棘籽油、1/2配方量低聚果糖混合均匀,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1/2配方量低聚果糖升温至70℃,加入山楂粉、ɑ-环糊精,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为2cm;
⑤成型:将剩余1/2配方量沙棘籽油与配方量维生素U粉混合,升温至45℃,涂抹在物料C表面,压模,切割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营养棒,包括沙棘籽油10kg,混合谷物粒11kg(膨化黑米粒2kg、红豆薏米颗粒3kg、燕麦6kg)、ɑ-环糊精8kg、低聚果糖28kg、水果颗粒6.5kg(冻干椰子片2.5kg、冻干白桃丁2kg、冻干蓝莓粒2kg)、坚果颗粒3.5kg(开心果碎1.5kg、松子2kg)、混合蛋白25kg(包括大豆蛋白5kg、胶原蛋白5kg、酪蛋白5kg和乳清蛋白10kg)。
本对比例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焙烤:按配方配料称取混合蛋白,混合谷物粒、坚果颗粒,1/2配方量沙棘籽油、1/2配方量低聚果糖混合均匀,烘烤温度155℃,时间15min,降至常温25℃,得到物料A;
②熬糖:将1/2配方量低聚果糖升温至70℃,加入ɑ-环糊精,充分搅拌8min得到物料B;
③混合:将物料A加入物料B中,加入水果颗粒,充分搅拌10min,得到物料C;
④铺料:将物料C平铺在模具中,厚度为2cm;
⑤成型:将剩余1/2配方量沙棘籽油,升温至45℃,涂抹在物料C表面,压模,切割成长度为10cm,宽度为2cm的营养棒。
实验例1
选择具有一定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的自愿测试者,一定程度上具有消化不良、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测试人群年龄再18-65岁之间,无过敏史的正常男女270人,男女各半。随机将受试者分为8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尽可能考虑到年龄、性别、患病程度,均衡性检验,每组均为30人,在测试期间停止服用慢性胃病药物,按照顺序依次将试验组编号1-8,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试验组1-6:每组受试者分别于早餐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5、实施例8制得的营养棒,每天3根。试验组7-8:每组受试者分别于早餐前服用本发明对比例1-2的营养棒,每天3根。对照组:每组受试者分别于早餐前服用本发明对比例3的营养棒,每天3根。测试每组进食前一天以及进食30天后一天内的胃痛时间、反酸次数和腹胀时间,胃痛时间降低率(%)=(进食前胃痛时间-进食30天后胃痛时间)/进食前胃痛时间х100%;反酸次数降低率(%)=(进食前反酸次数-进食30天后反酸次数)/进食前反酸次数х100%;腹胀时间降低率(%)=(进食前腹胀时间-进食30天后腹胀时间)/进食前腹胀时间х100%,结果见下表。
表1营养棒对胃痛时间影响测定表
Figure BDA0003322323910000151
表2营养棒对反酸次数影响测定表
Figure BDA0003322323910000152
表3营养棒对腹胀时间影响测定表
Figure BDA0003322323910000153
Figure BDA0003322323910000161
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本发明试验组1-6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5和实施例8之后的营养棒胃痛时间、腹胀时间明显降低,反酸次数明显减少。此外相比于试验组6服用采用磷脂的实施例8的营养棒来说,试验组1-5服用实施例1-5,这些营养棒采用沙棘籽油添加的健胃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各试验组中,服用实施例3营养棒的试验组3进行30天实验测试效果最为显著,胃痛时间明显降低,从起初总时长100.17±4.70min降至59.37±6.28min,胃痛时间降低率为40.73%,反酸次数明显减少从16.2±1.49次下降至6.70±1.97次,腹胀时间显著降低,30天后时间下降至319.56±19.96min,患者胃部不适症状减轻;实施例3(山楂粉、紫苏粉、维生素U粉)功能原料组合下明显降低各项指标,与其他实验组对比均有效果。
对比例1未添加(山楂粉、紫苏粉),选择功效成分为维生素U粉和猴头菇粉,进行30天实验测试显示,胃痛时间从起初总时长100.03±4.57min降至78.83±4.73min,胃痛时间降低率为21.20%±0.04%,反酸次数从16.03±1.45次下降至13.63±2.02次,腹胀时间30天后下降至394.03±20.07min,猴头菇在促进胃部消化上有一定效果,但与对照组相比反酸次数减少不明显,且对缓解腹胀,效果不显著。
实验例2
将各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营养棒进行感官评价,相应的评分标准见下表4所示:
表4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权重(%) 分数
口感 软硬适中,甜而不腻 20 20
滋味 味道合适,无不良气味(豆腥味、油脂氧化味) 30 30
表面状态 平整光滑、无明显严重颗粒开裂现象 15 15
色泽 呈现正常焙烤的焦黄色、无过白或过焦现象 15 15
组织状态 形状规则完整、无碎渣 20 20
总分 100 100
测试人数50人,选择行业内年龄、性别不同的兼职感官品评员(通过感官培训)进行感官评定,评价方法:取50人的评分结果,然后取平均值,保留1位小数),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5实验组产品感官评分
组别 得分
实施例1 73.1±0.1
实施例2 77.9±0.1
实施例3 86.7±0.2
实施例4 80.3±0.3
实施例5 75.8±0.4
实施例6 71.3±0.2
实施例7 70.4±0.1
实施例8 69.2±0.2
对比例1 67.7±0.2
对比例2 68.2±0.1
从上表可知,相比于对比例1-2来说,实施例1-8的得分均有提升,尤其是实施例3,实施例3评分最高为86.7±0.2,通过肉眼观察,营养棒表面薄厚一致且完整,产品块型完整,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无裂缝,无缺角,无明显变形。实施例3选用的混合蛋白(大豆蛋白5份、胶原蛋白5份、酪蛋白5份、乳清蛋白10份)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豆腥臭味少,沙棘籽油在加工过程中对整体营养棒的外观色泽保护效果明显,呈现明显的焙烤焦黄色。实施例3与对比例1-2进行对比,数据显示同样混合蛋白添加量下,实施例1-5中选用的沙棘籽油较实施例8中的磷脂在整体产品的组织状态上表现更好;实施例1-5的制备方法较实施例6与7的制备方法在整体产品的组织状态和口感上表现更好;与实施例3进行比较,因对比例1未添加山楂粉、紫苏粉,选择猴头菇粉,整体产品口感纤维感加重,在口腔内的感官下降。
实验例3
将各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营养棒进行质构性能测试,穿刺硬度是模拟切牙和尖牙切割食品是所施加的力,挤压硬度模拟磨牙咀嚼食品时施加的力,咀嚼性是硬度、内聚性和弹性的总和体现,可反应在整个连续咀嚼过程中牙齿和口腔对事物的整体感受程度。
测试样品放置常温下平衡30min,将样品切割成1.0cm×1.0cm×1.0cm的立体方块。穿刺硬度测试选用柱形探头:2.0±0.1mm;设定测试中速度:1mm/s,刺入深度:5mm,触发力为10gf;对挤压硬度和咀嚼性进行TPA测试,选用测试柱形探头:3.6±0.1mm,测试速度为1mm/s,间隔时间2s,下压变形为40%,触发力为10gf。
表6质构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322323910000181
Figure BDA0003322323910000191
实施例8使用磷脂替代沙棘籽油,穿刺硬度为1628.51gf,挤压硬度为3588.07gf,咀嚼性为354,营养棒由多种不同组分构成的体系,具有一定的热力学不相容性,继而体系发生相分离的现象,即体系中的脂肪和其他非极性分子将逐渐形成油相,而蛋白质和糖等则会形成非油相,进而产生相分离现象,造成产品软化。
实施例3营养棒外观形态最好,穿刺硬度为1832.27gf,挤压硬度为3726.21gf,咀嚼性为400。由于营养棒的水分活度为0.5-0.7,并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以及还原糖,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产品前期储藏过程中会引发蛋白质通过共价交联(非二硫键)形成更大的蛋白聚集体从而导致质构发生硬化。维生素U粉与混合蛋白之间可适当屏蔽二硫键,有利于防止由硫醇基与二硫键发生交联而导致的蛋白质聚集。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健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山楂2-5份、紫苏1-3份和维生素U0.5-2份。
2.一种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胃组合物;还包括蛋白、食品颗粒、油脂、甜味剂和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营养组合物选自营养粉、营养粥、营养棒、凝胶糖果、果冻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按照营养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00%计,其中健胃组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20%。
3.一种营养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胃组合物3.5-10份,蛋白15-40份,脂类物质5-15份、食品颗粒17-31份,甜味剂25-35份,粘结剂5-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营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棒满足如下(1)-(5)中至少一种:
(1)食品颗粒选自水果颗粒、谷物颗粒、坚果颗粒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谷物颗粒选自膨化玉米粒、燕麦、红豆薏米颗粒、膨化黑米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果颗粒选自草莓丁、猕猴桃丁、香蕉丁、苹果丁、白桃丁、椰子片、蔓越莓中至少一种;所述坚果颗粒选自扁桃仁、开心果碎、腰果、杏仁碎、松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食品颗粒为包括质量比为3-8:10-15:1-8的水果颗粒、谷物颗粒和坚果颗粒的混合食品颗粒;
(2)甜味剂选自麦芽糖醇、低聚果糖、山梨糖醇和低聚异麦芽糖中的至少一种;
(3)粘结剂选自ɑ-环糊精、抗性糊精和麦芽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4)所述蛋白为包括大豆蛋白、胶原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组合蛋白;优选地,大豆蛋白、胶原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质量比为3-10:3-5:2-10:5-15;
(5)所述脂类物质为沙棘籽油和/或磷脂。
5.一种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蛋白、食品颗粒和脂类物质混合,烘烤,得到物料A;
将甜味剂加热,加入山楂、紫苏、维生素U和粘结剂,得到物料B;
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得到物料C;取物料C经铺料、压膜、切割成型,即得。
6.一种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颗粒包括水果颗粒、谷物颗粒和坚果颗粒;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蛋白、谷物颗粒、坚果颗粒、部分脂类物质和部分甜味剂混合,烘烤,得到物料A;
将剩余部分甜味剂加热,加入山楂、紫苏和粘结剂,得到物料B;
将物料A、物料B和水果颗粒混合,得到物料C;
取物料C经铺料,将剩余部分脂类物质和维生素U混合升温,涂布在物料C表面,然后经压膜、切割成型,即得。
7.一种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颗粒包括水果颗粒、谷物颗粒和坚果颗粒;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蛋白、谷物颗粒、坚果颗粒和部分脂类物质混合,烘烤,得到物料A;
将甜味剂加热,加入山楂、紫苏和粘结剂,得到物料B;
将物料A、物料B和水果颗粒混合,得到物料C;
取物料C经铺料,将剩余部分脂类物质和维生素U混合升温,涂布在物料C表面,然后经压膜、切割成型,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A中的脂类物质和物料B中的脂类物质的质量比为1:1-1: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A中的甜味剂和物料B中的甜味剂的质量比为1:1-3:2。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烘烤温度为140-170℃,时间为10-25min;和/或,物料B制备中,甜味剂加热温度为60-80℃。
CN202111250053.5A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Pending CN116019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053.5A CN116019217A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053.5A CN116019217A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9217A true CN116019217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0053.5A Pending CN116019217A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9217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0159A (zh) * 2004-02-27 2005-08-31 香港理工大学 一种健胃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667A (zh) * 2006-12-30 2007-07-18 绿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脂组合物
CN101342339A (zh) * 2007-07-09 2009-01-14 孙承宽 10天治好胃溃疡疾病的制造方法
CN101601833A (zh) * 2008-06-12 2009-12-16 苗丽华 胃溃疡消除散的制造方法
CN105267374A (zh) * 2014-06-25 2016-01-27 蔡金财 一种治疗恶心的组合物中药
CN105325672A (zh) * 2015-09-24 2016-02-17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蛋白质与油脂复合物及其自组装方法
CN105851238A (zh) * 2016-04-10 2016-08-17 吴兴阳 一种三七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3181A (zh) * 2016-08-02 2016-12-14 合肥市新禾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开胃燕麦抗老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9327A (zh) * 2017-01-16 2017-06-13 安徽元麦凡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的高热量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57447A (zh) * 2018-03-26 2018-06-15 杭州赛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蛋白高膳食纤维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5320A (zh) * 2019-02-28 2019-04-19 北京万莱康营养与健康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轻断食全营养配方可冲泡即食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67417A (zh) * 2019-07-03 2021-01-05 圣福康(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0159A (zh) * 2004-02-27 2005-08-31 香港理工大学 一种健胃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667A (zh) * 2006-12-30 2007-07-18 绿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脂组合物
CN101342339A (zh) * 2007-07-09 2009-01-14 孙承宽 10天治好胃溃疡疾病的制造方法
CN101601833A (zh) * 2008-06-12 2009-12-16 苗丽华 胃溃疡消除散的制造方法
CN105267374A (zh) * 2014-06-25 2016-01-27 蔡金财 一种治疗恶心的组合物中药
CN105325672A (zh) * 2015-09-24 2016-02-17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蛋白质与油脂复合物及其自组装方法
CN105851238A (zh) * 2016-04-10 2016-08-17 吴兴阳 一种三七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3181A (zh) * 2016-08-02 2016-12-14 合肥市新禾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开胃燕麦抗老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9327A (zh) * 2017-01-16 2017-06-13 安徽元麦凡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的高热量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57447A (zh) * 2018-03-26 2018-06-15 杭州赛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蛋白高膳食纤维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5320A (zh) * 2019-02-28 2019-04-19 北京万莱康营养与健康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轻断食全营养配方可冲泡即食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67417A (zh) * 2019-07-03 2021-01-05 圣福康(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邢建峰, 董亚琳, 王秉文, 侯家玉: "沙棘果肉油与籽油抗胃溃疡作用的比较及其机制研究", 中成药, no. 12, pages 40 - 4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159637A (ja) ダイエット組成物
CN108308598B (zh) 一种减肥代餐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1548A (zh) 一种降血脂降血糖食品
CN110973613A (zh) 一种适用于减重人群食用的植物复合粉组合物、适用于减重人群食用的产品和应用
CN112167417A (zh) 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87052A1 (en) Therapeutic Use Of Grape Seed Products
CN108391785A (zh) 一种功能性代餐粉及其制作工艺与应用
CN110463996A (zh) 一种藜麦奇亚籽冲调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3039A (zh) 一种富含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高蛋白饼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67467B (zh) 一种猴头菇米昔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2148A (zh) 一种肠胃养护八珍糕及其制作方法
RU2349103C2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хлеба-мясног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CN108770977B (zh) 一种复合植物蛋白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3259A (zh) 一种山药薏米芡实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9567024A (zh) 黑枸杞黑桑葚谷物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18364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组合物和饼干
CN112352805A (zh) 一种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颗粒营养棒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76827A (zh) 围手术期营养食品
CN110574862A (zh) 一种适用于青少年儿童的营养减肥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19217A (zh) 一种健胃组合物、营养组合物、营养棒
WO2016021897A1 (ko) 밀가루, 설탕 및 첨가제가 전혀 들어가지 않는 콩쿠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5153007A (zh) 一种具有健脾蠲浊作用的药食同源轻体代餐粉
CN112244058A (zh) 一种高蛋白铁皮石斛糕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8549B (zh) 一种供癫痫患者食用的五谷杂粮全营养配方食品
CN111296827A (zh) 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