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7674A - 焊料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焊料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7674A
CN115397674A CN202080099736.2A CN202080099736A CN115397674A CN 115397674 A CN115397674 A CN 115397674A CN 202080099736 A CN202080099736 A CN 202080099736A CN 115397674 A CN115397674 A CN 115397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older
recovery plate
recovery
fix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7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97674B (zh
Inventor
松崎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97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7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97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7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screen printing or stencil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0881Machines for printing on polyhedr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0Inking units
    • B41F15/42Inking units comprising squeegees or do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44Squeegees or do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20Ink-removing or collec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5/0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 B41P2215/50Scree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1Tool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used during processing
    • H05K2203/0104Tool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used during processing for patterning or coating
    • H05K2203/0139Blade or squeegee, e.g. for screen printing or filling of ho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1Tool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used during processing
    • H05K2203/0195Tool for a process not provided for in H05K3/00, e.g. tool for handling objects using suction, for deforming objects, for applying local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4Soldering or other types of metallurgic bond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4Soldering or other types of metallurgic bonding
    • H05K2203/0445Removing excess solder on pads; removing solder bridges, e.g. for repairing or re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7Post-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5K2203/178Demolishing, e.g. recycling, reverse engineering, destroying for security purposes; Using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焊料回收装置具备:回收板、升降装置及多个连接部。回收板回收焊料。升降装置使回收板进行升降。多个连接部具备固定部及被固定部,固定部设置于回收板并将回收板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升降装置,被固定部设置于升降装置且被固定固定部,在固定部固定于被固定部时,多个连接部限制回收板相对于升降装置的预定方向上的移动。多个连接部限制回收板相对于升降装置的移动的限制方向不同。

Description

焊料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与焊料回收装置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丝网印刷机具备:主体框架、刮板、回收部件及驱动部。刮板是将载置于主体框架的掩模上的粘性流体向基板印刷的部件,能够在从掩模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第一方向上移动。回收部件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回收通过刮板而移动后的粘性流体。驱动部使刮板及回收部件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9660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回收焊料的回收板例如为了清扫而需要拆下,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使回收板进行升降的升降装置上。例如,在利用滚花螺钉等将回收板固定于升降装置的情况下,有可能因回收板进行升降时的振动等而滚花螺钉松动。另外,作业者紧固滚花螺钉时的紧固力存在偏差,回收板与升降装置之间的固定有可能不充分。
鉴于这样的情况,本说明书公开能够强化回收焊料的回收板与使回收板升降的升降装置之间的固定的焊料回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焊料回收装置,其具备:回收板、升降装置及多个连接部。上述回收板回收焊料。上述升降装置使上述回收板进行升降。上述多个连接部具备固定部及被固定部,上述固定部设置于上述回收板并将上述回收板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升降装置,上述被固定部设置于上述升降装置且被固定上述固定部,在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被固定部时,上述多个连接部限制上述回收板相对于上述升降装置的预定方向上的移动。上述多个连接部限制上述回收板相对于上述升降装置的移动的限制方向不同。
发明效果
上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具备在固定部固定于被固定部时限制回收板相对于升降装置的移动的限制方向不同的多个连接部。因此,即使一个方向的限制缓和,焊料回收装置也能够从其他方向限制回收板相对于升降装置的移动。即,焊料回收装置与具备限制方向为一个方向的一个连接部的焊料回收装置相比,能够强化回收板与升降装置之间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印刷机的结构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印刷机的焊料回收装置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焊料回收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二固定部的限制部件位于上端位置时的固定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二固定部的限制部件位于下端位置时的固定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被固定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一固定部的槽部与第一被固定部的第一轴部嵌合时的连接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二固定部的嵌合部与第二被固定部的第二轴部嵌合时的连接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固定部的支撑部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透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固定部的保持部件与第二固定部的限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1-1.印刷机WM1的结构例
印刷机WM1向基板CB0的多个元件的安装位置印刷焊料SP0。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WM1执行如下的印刷处理:刮板34在掩模MK0上滑动而经由掩模MK0的开口部H0向基板CB0印刷焊料SP0。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WM1具备:两个基板输送装置10、10、两个掩模支撑装置20、20、刮板移动装置30、控制装置40及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在本说明书中,将基板CB0的输送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X方向正交的印刷机WM1的前后方向(在图1的纸面中为左右方向)且印刷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铅垂方向(在图1的纸面中为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
两个基板输送装置10、10分别输送作为印刷对象的基板CB0。基板CB0是电路基板,形成有电子电路、电路、磁路等。两个基板输送装置10、10设置于印刷机WM1的基台BS0。两个基板输送装置10、10分别通过例如沿着基板CB0的输送方向(X方向)延伸的带式输送机来输送基板CB0。
两个基板输送装置10、10分别具备保持被搬入到印刷机WM1的基板CB0的基板保持部11。基板保持部11设置于掩模MK0的下方,例如,构成为能够通过进给丝杠机构等直动机构而在铅垂方向(Z方向)上进行升降。具体而言,基板保持部11在输送基板CB0时下降,当基板CB0被输送至预定位置时,与基板CB0一起上升,以使基板CB0的上表面与掩模MK0的下表面紧贴的状态保持基板CB0。
两个掩模支撑装置20、20分别设置于基板输送装置10的上方。掩模支撑装置20通过一对支撑台支撑掩模MK0。一对支撑台从正面方向观察配置于印刷机WM1的左侧(图1的纸面里侧,被图示。)及右侧(图1的纸面近前侧,在该图中未图示。),以沿着印刷方向(Y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另外,图1是沿着印刷方向(Y方向)切断印刷机WM1而得到的局部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从侧面方向观察的印刷机WM1的内部和掩模MK0及基板CB0的截面。在掩模MK0上形成有在基板CB0的配线图案上的预定位置贯通的开口部H0。掩模MK0例如经由设置于外周缘的框部件而支撑于掩模支撑装置20。
刮板移动装置30使刮板34沿着与掩模MK0垂直的铅垂方向(Z方向)进行升降,并且使刮板34在掩模MK0的上表面上沿着印刷方向(Y方向)移动。刮板移动装置30具备:头驱动装置31、刮板头32、一对刮板升降装置33、33及一对刮板34、34。头驱动装置31配置于印刷机WM1的上部侧。头驱动装置31例如能够通过进给丝杠机构等直动机构使刮板头32沿着印刷方向(Y方向)移动。
刮板头32在构成头驱动装置31的直动机构的移动体上夹紧而固定。刮板头32保持一对刮板升降装置33、33。一对刮板升降装置33、33分别保持刮板34,能够相互独立地驱动。一对刮板升降装置33、33分别驱动例如气缸等致动器,使保持的刮板34进行升降。
刮板34在掩模MK0的上表面上滑动,使被供给到掩模MK0的上表面的焊料SP0沿着掩模MK0移动。焊料SP0能够使用膏状焊料(焊锡膏)。焊料SP0经由掩模MK0的开口部H0而被刷入到基板CB0上,向配置于掩模MK0的下表面侧的基板CB0印刷焊料SP0。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刮板34、34分别是以沿着与印刷方向(Y方向)正交的基板CB0的输送方向(X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板状部件。
一对刮板34、34中的前侧(图1的纸面左侧)的刮板34用于使焊料SP0从前侧向后侧移动的印刷处理,将从印刷机WM1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设为行进方向。一对刮板34、34中的后侧(图1的纸面右侧)的刮板34用于使焊料SP0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的印刷处理,将从印刷机WM1的后侧朝向前侧的方向设为行进方向。另外,在任一刮板34中,将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后退方向。
一对刮板34、34分别以使位于行进侧的前面部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地保持于刮板升降装置33。换言之,一对刮板34、34分别以使位于后退侧的背面部朝向上方的方式倾斜地保持于刮板升降装置33。一对刮板34、34各自的倾斜角度由设置于刮板升降装置33的下部的调整机构调整。
控制装置40具备公知的运算装置及存储装置,构成控制电路。控制装置40以能够与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能够在控制装置40与管理装置之间收发各种数据。控制装置40能够基于生产程序、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等对两个基板输送装置10、10、两个掩模支撑装置20、20、刮板移动装置30及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进行驱动控制。
另外,在控制装置40设置有显示装置41。显示装置41能够显示印刷机WM1的作业状况。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1由触摸面板构成,也作为受理作业者的各种操作的输入装置发挥功能。
控制装置40取得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各种信息及设置于印刷机WM1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在存储装置中存储有驱动印刷机WM1的生产程序等。控制装置40例如对刮板移动装置30进行驱动控制。控制装置40基于上述的各种信息及检测结果等,向刮板移动装置30送出控制信号。由此,保持于刮板头32的一对刮板34、34的印刷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及铅垂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高度)以及移动速度及倾斜角度被控制。并且,如上所述,驱动控制一对刮板34、34,向配置于掩模MK0的下表面侧的基板CB0印刷焊料SP0。
1-2.焊料回收装置50
1-2-1.焊料回收装置50的概要
如图1及图2所示,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设置于掩模MK0的印刷方向(Y方向)上的两端部。另外,如图3所示,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分别具备:回收板60、至少一个(在该图中为两个)升降装置70、70、相对于一个升降装置70的多个(在该图中为两个)连接部100、100。多个(两个)连接部100(合计四个连接部100)分别具备固定部80和被固定部90。
在图1及图2中以实线表示的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设置于印刷机WM1的后侧(图1及图2的纸面右侧)的掩模MK0的印刷方向(Y方向)的两端部。如图1所示,印刷机WM1的后侧(图1的纸面右侧)的刮板34使焊料SP0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因此,在刮板34的移动开始前,焊料SP0载置于印刷机WM1的后侧(图1及图2的纸面右侧)的以实线表示的焊料回收装置50的回收板60。
通过该刮板34从该状态在行进方向(从印刷机WM1的后侧朝向前侧的方向)上移动,而焊料SP0在掩模MK0上移动,来执行印刷处理。当印刷处理结束时,焊料SP0通过刮板34而移动到印刷机WM1的前侧(图1及图2的纸面左侧)以实线表示的焊料回收装置50的回收板60。
如图2所示,印刷机WM1具备一对驱动装置51、51。一对驱动装置51、51能够通过例如进给丝杠机构等直动机构在保持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的位置关系的状态下使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在印刷方向(Y方向)上移动(滑动)。在图1及图2中以虚线表示的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表示通过一对驱动装置51、51使以实线表示的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移动到印刷机WM1的前侧(图1及图2的纸面左侧)的掩模MK0的印刷方向(Y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状态。
另外,如图3所示,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分别具备两个升降装置70、70。一对驱动装置51、51在使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在印刷方向(Y方向)上移动(滑动)之前,两个升降装置70、70使回收板60上升到图3所示的状态。当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沿着印刷方向(Y方向)移动(滑动)后,两个升降装置70、70使回收板60下降,将回收板60定位在与掩模MK0相同的高度。
如图1所示,印刷机WM1的前侧(图1的纸面左侧)的刮板34使焊料SP0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通过该刮板34向行进方向(从印刷机WM1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移动,而焊料SP0在掩模MK0上移动,来执行印刷处理。当印刷处理结束后,焊料SP0通过刮板34而移动到印刷机WM1的后侧(图1及图2的纸面右侧)的虚线所示的焊料回收装置50的回收板60。
图1及图2中用虚线表示的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通过一对驱动装置51、51而在印刷方向(Y方向)上移动,移动到实线所示的两个焊料回收装置50、50的位置。通过重复上述动作,印刷机WM1能够对被两个基板输送装置10输送的两个基板CB0执行印刷处理。
1-2-2.焊料回收装置50的结构例
如图3所示,焊料回收装置50具备:回收板60、至少一个(在该图中为两个)的升降装置70、70及相对于一个升降装置70的多个(在该图中为两个)连接部100、100。
回收板60回收焊料。回收板60以沿着与印刷方向(Y方向)正交的基板CB0的输送方向(X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板状。回收板60在通过刮板34移载焊料SP0一侧(与掩模MK0相对的一侧)具备倾斜部60a。倾斜部60a相对于由基板CB0的输送方向(X方向)及印刷方向(Y方向)形成的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与不具备倾斜部60a的情况相比,焊料SP0容易移载到回收板60。
升降装置70使回收板60进行升降。升降装置70只要能够使回收板60进行升降即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升降装置70能够通过例如气缸等直动机构使回收板60沿着铅垂方向(Z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升降装置70具备主体部71和相对于主体部71进行升降的升降部72。回收板60经由多个(两个)连接部100、100而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升降部72。
多个(两个)连接部100、100分别具备固定部80及被固定部90,在固定部80固定于被固定部90时,限制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预定方向上的移动。固定部80设置于回收板60并将回收板60以可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升降装置70。被固定部90设置于升降装置70被固定固定部80。
在此,如图3所示,将使焊料SP0移动的刮板34的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Y方向)。另外,将回收板60的升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Z方向)。而且,将与第一方向(Y方向)及第二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X方向)。另外,将多个(两个)连接部100、100中的一个连接部100所具备的固定部80设为第一固定部81,将被固定第一固定部81的被固定部90设为第一被固定部91。而且,将多个(两个)连接部100、100中的另一个连接部100所具备的固定部80设为第二固定部82,将被固定第二固定部82的被固定部90设为第二被固定部92。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第一固定部81及第一被固定部91的连接部100在第一固定部81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91时,限制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上的移动。另外,具备第二固定部82及第二被固定部92的连接部100在第二固定部82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时限制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移动。这样,多个(两个)连接部100、100的限制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的限制方向不同。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81具备:立起部81a、槽部81b、突出部81c及支撑部81d。立起部81a从回收板60向第二方向(Z方向)上的上方延伸。槽部81b形成为U字状,在立起部81a以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突出部81c从立起部81a的前端部81a1向回收板60的外方突出。支撑部81d支撑第二固定部82。
第二固定部82形成为L字状。第二固定部82具备延伸部82a和把持部82b。延伸部82a沿着第二方向(Z方向)延伸。把持部82b从延伸部82a的上端部82a1向回收板60的外方突出,作业者能够把持把持部82b。第二固定部82设置成贯通突出部81c及支撑部81d而能够在第二方向(Z方向)上移动。
例如,作业者能够把持把持部82b而使第二固定部82沿着第二方向(Z方向)移动。图4表示第二固定部82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前(后述的第二固定部82的限制部件82c位于上端位置U0时)的第二固定部82的状态。图5表示第二固定部82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时(后述的第二固定部82的限制部件82c位于下端位置L0时)的第二固定部82的状态。
如图6所示,第一被固定部91及第二被固定部92设置于升降部72。第一被固定部91具备第一轴部91a和第一凸缘部91b。第一轴部91a从升降部72沿着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第一凸缘部91b设置于第一轴部91a的与升降部72相反一侧的端部。第一固定部81的槽部81b与第一轴部91a嵌合。
例如,作业者把持分别设置于回收板60的两端部60e、60e的图4所示的状态的把持部82b,能够使第一固定部81的槽部81b与第一被固定部91的第一轴部91a嵌合。图7表示第一固定部81的槽部81b与第一被固定部91的第一轴部91a嵌合时的连接部100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被固定部91具备第一凸缘部91b,因此槽部81b被第一凸缘部91b引导到第一轴部91a,作业者的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槽部81b形成为U字状,允许回收板6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移动并且限制回收板60在第二方向(Z方向)上的移动。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槽部81b以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允许回收板6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移动。另外,槽部81b的槽宽(Z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能够与第一轴部91a嵌合,在槽部81b与第一轴部91a嵌合时,回收板60在第二方向(Z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而且,在槽部81b与第一轴部91a嵌合时,通过升降部72及第一凸缘部91b限制回收板60在第三方向(X方向)上的移动。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焊料回收装置50通过第一固定部81的槽部81b与第一被固定部9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轴部91a)嵌合来限制回收板60的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6所示,第二被固定部92具备第二轴部92a和第二凸缘部92b。第二轴部92a从第一被固定部91的第一凸缘部91b与第一轴部91a同轴地沿着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第二凸缘部92b设置于第二轴部92a的与第一凸缘部91b相反一侧的端部。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固定部82具备与第二轴部92a嵌合的嵌合部82d。
例如,作业者在使第一固定部81的槽部81b与第一被固定部91的第一轴部91a嵌合后,使把持部82b向第二方向(Z方向)上的下方移动,来使第二固定部82向第二方向(Z方向)上的下方移动。由此,第二固定部82从图4所示的状态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这样,作业者能够使用把持部82b使第二固定部82的嵌合部82d与第二被固定部92的第二轴部92a嵌合。
图8表示第二固定部82的嵌合部82d与第二被固定部92的第二轴部92a嵌合时的连接部100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固定部91具备第一凸缘部91b,第二被固定部92具备第二凸缘部92b,因此通过第一凸缘部91b及第二凸缘部92b,第二固定部82的嵌合部82d被引导到第二轴部92a,作业者的作业变得容易。另外,第二固定部82具备把持部82b,因此作业者能够把持把持部82b来进行作业,作业者的作业变得容易。
这样,第二固定部82经由第一固定部81而与第二被固定部9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轴部92a)嵌合,进一步限制回收板60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移动。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固定部81在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91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另外,第二固定部82在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其余方向(第一方向(Y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
如图9及图10所示,第二固定部82能够具备限制部件82c。限制部件82c与第二固定部82的第二方向(Z方向)的移动一起在支撑部81d的内部移动。通过限制部件82c到达支撑部81d的顶部81d1,而第二固定部82向第二方向(Z方向)上的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由此,可抑制第二固定部82的脱落。
另外,支撑部81d能够具备保持部件81e。保持部件81e设置于下端位置L0及上端位置U0中的至少下端位置L0,保持与限制部件82c之间的相向状态。下端位置L0是指在第二固定部82与第二被固定部92嵌合时与限制部件82c相向的位置。上端位置U0是指限制部件82c到达支撑部81d的顶部81d1时与限制部件82c相向的位置。
由此,例如,在回收板60进行升降时,能够抑制第二固定部82向第二方向(Z方向)上的上方移动而第二固定部82的嵌合部82d从第二被固定部92的第二轴部92a离开的情况。另外,第二固定部82在第二方向(Z方向)上的定位变得容易。而且,在保持部件81e设置于上端位置U0的情况下,能够将保持部件81e保持在上端位置U0,因此作业者把持把持部82b而使第一固定部81的槽部81b与第一被固定部91的第一轴部91a嵌合的作业变得容易。
保持部件81e只要能够保持与限制部件82c之间的相向状态即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例如,保持部件81e可以由磁性材料形成,限制部件82c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保持部件81e例如能够使用铁氧体磁铁、稀土类磁铁等公知的永久磁铁。限制部件82c例如能够使用铁制的圆筒状部件。另外,延伸部82a例如能够由不锈钢等非金属材料形成。
在该方式中,第二固定部82的限制部件82c通过磁力保持在下端位置L0或上端位置U0。因此,如图10所示,能够在保持部件81e与限制部件82c之间设置间隙。由此,与保持部件81e与限制部件82c接触来保持限制部件82c的方式相比,能够抑制保持部件81e与限制部件82c的相向面的劣化(例如,磨损等)。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个(两个)连接部100、100分别设置于回收板60的两端部60e、60e,升降装置70分别设置于回收板60的两端部60e、60e。由此,与仅在回收板60的一个端部具备多个(两个)连接部100、100及升降装置70的方式相比,焊料回收装置50在使回收板60升降时,容易使回收板60的姿势稳定。
2.变形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81在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91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另外,第二固定部82在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其余方向(第一方向(Y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
但是,多个(两个)连接部100、100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第一固定部81在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91时,也可以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第一方向(Y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在该情况下,第二固定部82在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其余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
相同地,第一固定部81也可以在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91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第一方向(Y方向)及第二方向(Z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在该情况下,第二固定部82在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其余方向(第三方向(X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第一固定部81也可以在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91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在该情况下,第二固定部82在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其余的两个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
这样,第一固定部81在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91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另外,第二固定部82在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92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其余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相对于一个升降装置70设置的连接部100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例如,可以相对于一个升降装置70设置三个连接部100。在该情况下,例如,当一个连接部100具备的固定部80固定于一个被固定部90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当另一个连接部100具备的固定部80固定于一个被固定部90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其余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而且,当另一个连接部100具备的固定部80固定于一个被固定部90时,关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中的其余的一个方向,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限制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的限制方向不限于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例如,限制方向也可以设想使具备第一方向(Y方向)、第二方向(Z方向)及第三方向(X方向)的正交坐标系(第一坐标系)以原点为中心旋转的正交坐标系(第二坐标系)。另外,限制方向也可以设想第一坐标系及第二坐标系这两方。
3.实施方式的效果的一例
焊料回收装置50具备多个连接部100,多个连接部100在固定部80固定于被固定部90时,限制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的限制方向不同。因此,焊料回收装置50即便一个方向的限制缓和,也能够从其他方向限制回收板60相对于升降装置70的移动。也就是说,焊料回收装置50与具备限制方向为一个方向的一个连接部100的焊料回收装置相比,能够强化回收板60与升降装置70之间的固定。
附图标记说明
34:刮板,50:焊料回收装置,60:回收板,
60e、60e:两端部,70:升降装置,71:主体部,72:升降部,
80:固定部,81:第一固定部,81a:立起部,
81a1:前端部,81b:槽部,81c:突出部,81d:支撑部,
81d1:顶部,81e:保持部件,82:第二固定部,82a:延伸部,
82a1:上端部,82b:把持部,82c:限制部件,82d:嵌合部,
90:被固定部,91:第一被固定部,91a:第一轴部,
91b:第一凸缘部,92:第二被固定部,92a:第二轴部,
92b:第二凸缘部,100:连接部,U0:上端位置,L0:下端位置,Y方向:第一方向,Z方向:第二方向,X方向:第三方向。

Claims (12)

1.一种焊料回收装置,具备:
回收板,回收焊料;
升降装置,使所述回收板进行升降;及
多个连接部,具备固定部及被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回收板并将所述回收板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升降装置,所述被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且被固定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被固定部时,所述多个连接部限制所述回收板相对于所述升降装置而在预定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多个连接部限制所述回收板相对于所述升降装置的移动的限制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将使所述焊料移动的刮板的移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所述回收板的升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
所述多个连接部中的一个连接部具备的所述固定部即第一固定部在被固定于被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被固定部即第一被固定部时,关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所述回收板相对于所述升降装置的移动被限制,
所述多个连接部中的另一个连接部具备的所述固定部即第二固定部在被固定于被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所述被固定部即第二被固定部时,关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中的其余方向,所述回收板相对于所述升降装置的移动被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部具备形成为U字状的槽部,所述槽部允许所述回收板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并且限制所述回收板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一被固定部嵌合,限制所述回收板的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固定部经由所述第一固定部而与所述第二被固定部嵌合,进一步限制所述回收板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部具备:
立起部,从所述回收板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上方延伸;
突出部,从所述立起部的前端部向所述回收板的外方突出;及
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二固定部,
所述槽部在所述立起部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为贯通所述突出部及所述支撑部而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固定部具备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随着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而一起在所述支撑部的内部移动,
通过所述限制部件到达所述支撑部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被限制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上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具备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被固定部嵌合时与所述限制部件相向的下端位置及所述限制部件到达所述支撑部的所述顶部时与所述限制部件相向的上端位置中的至少所述下端位置,并保持与所述限制部件之间的相向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由磁性材料形成,
所述限制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装置具备:
主体部;及
升降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进行升降,
所述第一被固定部及所述第二被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升降部,
所述第一被固定部具备:
第一轴部,从所述升降部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及
第一凸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部的与所述升降部相反一侧的端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槽部与所述第一轴部嵌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被固定部具备:
第二轴部,从所述第一被固定部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一轴部同轴地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及
第二凸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部的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相反一侧的端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具备与所述第二轴部嵌合的嵌合部。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为L字状,
所述第二固定部具备:
延伸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及
把持部,从所述延伸部的上端部向所述回收板的外方突出,作业者能够把持所述把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回收板的两端部,
所述升降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回收板的两端部。
CN202080099736.2A 2020-04-25 2020-04-25 焊料回收装置 Active CN115397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7870 WO2021215017A1 (ja) 2020-04-25 2020-04-25 はんだ回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7674A true CN115397674A (zh) 2022-11-25
CN115397674B CN115397674B (zh) 2023-10-27

Family

ID=78270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736.2A Active CN115397674B (zh) 2020-04-25 2020-04-25 焊料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6902B2 (zh)
EP (1) EP4140743A4 (zh)
JP (1) JP7377349B2 (zh)
CN (1) CN115397674B (zh)
WO (1) WO2021215017A1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5552A (en) * 1972-12-01 1976-12-07 Mitter & Co.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end mounting units
JPH06316056A (ja) * 1993-05-10 1994-1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クリーム半田回収装置
JPH0732581A (ja) * 1993-05-19 1995-02-03 Tani Denki Kogyo Kk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US5953986A (en) * 1998-11-03 1999-09-21 Minami Co. Ltd. Screen printer
JP2000351197A (ja) * 1999-06-14 2000-1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基板用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01102735A (ja) * 1999-09-30 2001-04-13 Aiwa Co Ltd 実装方法
CN1746026A (zh) * 2004-09-07 2006-03-1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装置
JP2006076145A (ja) * 2004-09-09 2006-03-23 Toshiba Corp はんだ印刷方法、はんだペースト
JP2006248170A (ja) * 2005-03-14 2006-09-21 P-One:Kk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サイドガード
JP2007194248A (ja) * 2006-01-17 2007-08-02 I-Pulse Co Ltd 表面実装機
JP2009034863A (ja) * 2007-07-31 2009-02-19 Ricoh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印刷装置
WO2012157032A1 (ja) * 2011-05-16 2012-11-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3568501A (zh) * 2012-07-23 2014-02-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版印刷装置
JP2017164948A (ja) * 2016-03-15 2017-09-2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TWM573539U (zh) * 2018-07-05 2019-01-21 日商愛優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電池板支撐架及支撐台構造
CN109982851A (zh) * 2016-11-24 2019-07-05 株式会社富士 丝网印刷机
CN110997328A (zh) * 2017-07-14 2020-04-10 株式会社富士 丝网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175A (ja) * 1991-07-18 1993-02-02 Fujitsu Ltd 自動はんだ印刷機のペーストはんだ回収装置
JP2006062209A (ja) * 2004-08-27 2006-03-09 Hitachi Industries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6679265B2 (ja) 2015-10-05 2020-04-15 株式会社Fuji 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5552A (en) * 1972-12-01 1976-12-07 Mitter & Co.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end mounting units
JPH06316056A (ja) * 1993-05-10 1994-1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クリーム半田回収装置
JPH0732581A (ja) * 1993-05-19 1995-02-03 Tani Denki Kogyo Kk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US5953986A (en) * 1998-11-03 1999-09-21 Minami Co. Ltd. Screen printer
JP2000351197A (ja) * 1999-06-14 2000-1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基板用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01102735A (ja) * 1999-09-30 2001-04-13 Aiwa Co Ltd 実装方法
CN1746026A (zh) * 2004-09-07 2006-03-1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装置
JP2006076145A (ja) * 2004-09-09 2006-03-23 Toshiba Corp はんだ印刷方法、はんだペースト
JP2006248170A (ja) * 2005-03-14 2006-09-21 P-One:Kk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サイドガード
JP2007194248A (ja) * 2006-01-17 2007-08-02 I-Pulse Co Ltd 表面実装機
JP2009034863A (ja) * 2007-07-31 2009-02-19 Ricoh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印刷装置
WO2012157032A1 (ja) * 2011-05-16 2012-11-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3568501A (zh) * 2012-07-23 2014-02-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版印刷装置
JP2017164948A (ja) * 2016-03-15 2017-09-2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CN109982851A (zh) * 2016-11-24 2019-07-05 株式会社富士 丝网印刷机
CN110997328A (zh) * 2017-07-14 2020-04-10 株式会社富士 丝网印刷机
TWM573539U (zh) * 2018-07-05 2019-01-21 日商愛優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電池板支撐架及支撐台構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旭: "电子设备结构与工艺", vol. 20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pages: 181 - 18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0743A1 (en) 2023-03-01
US11956902B2 (en) 2024-04-09
WO2021215017A1 (ja) 2021-10-28
JPWO2021215017A1 (zh) 2021-10-28
EP4140743A4 (en) 2023-06-14
CN115397674B (zh) 2023-10-27
US20230225059A1 (en) 2023-07-13
JP7377349B2 (ja)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27374B1 (en) Screen printer
EP3305525A1 (en) Printing device and substrate-working device
CN104669775B (zh) 丝网印刷机、元件安装线和丝网印刷方法
JP5305507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の基板位置決め装置及び基板位置決め方法
JP2017033975A (ja) 搬送装置
JP4946364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における下受交換作業方法
KR101164593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고정장치 및 인쇄회로기판의 인쇄방법
CN115397674A (zh) 焊料回收装置
JP2017164948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JP5895130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CN113276539A (zh) 基于ccd对位的丝网印刷机
CN108698399B (zh) 丝网印刷机
JPWO2017216948A1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5370229B2 (ja) 電子部品実装用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実装用装置による作業方法
JP7460737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WO2023119561A1 (ja) 枠受けユニ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JP5251585B2 (ja) 基板支持装置、電子部品実装用装置、基板支持方法及び電子部品実装用装置による作業方法
JP3448289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CN217073726U (zh) 一种新型刮刀机构及锡膏印刷机
CN111683813A (zh) 用于模板印刷机的升降工具组装件
CN214984036U (zh) 印标设备及全自动商标印刷线
CN216358017U (zh) 一种pcb板自动装配机构
CN218477266U (zh) 一种微电子组件基板印刷装置
KR102581104B1 (ko) 스텐실 프린터용 가장자리 잠금 조립체
JP7426800B2 (ja) 部品実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