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2116B -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2116B
CN115362116B CN202080099320.0A CN202080099320A CN115362116B CN 115362116 B CN115362116 B CN 115362116B CN 202080099320 A CN202080099320 A CN 202080099320A CN 115362116 B CN115362116 B CN 115362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racket
rail
pressure
fix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3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2116A (zh
Inventor
渡边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62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2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2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2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了与摩擦接合力不同的接合力的壁用托架与轨道用托架的固定结构(接合结构)。本发明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在设置于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两个长圆孔(10Bc)、(10Ac)重叠的部分形成贯通部(10C),在贯通部(10C)配置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进而,在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之间贯穿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SA)。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具有锥形部(15Ac),承压接合用构件(15C)具有局部锥形面(15Cg)。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及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以锥形部(15Ac)与局部锥形面(15Cg)接触的方式被固定。

Description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螺栓固定两个构件的背景技术,有日本特开2018-10500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钢架的接合结构。专利文献1的接合结构具备将接合用金属配件与小梁的一端部一起紧固的紧固构件。接合用金属配件具有与形成于小梁的一端部的多个钢架侧贯通孔对置地形成的多个金属配件侧贯通孔。紧固构件包括锥形螺栓。锥形螺栓具有锥形部,并且锥形部与各金属配件侧贯通孔的缘部抵接。多个金属配件侧贯通孔包括:第一金属配件侧贯通孔,其为向规定方向延伸的长孔状,形成为随着向规定方向一侧行进而宽度变小的锥形状;以及第二金属配件侧贯通孔15b,其形成为随着向规定方向另一侧行进而宽度变小的锥形状(参照摘要)。
另外,作为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已知有国际公开第2015/029182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2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壁用托架,其一端部固定于升降通道壁;轿厢轨道用托架,其与该壁用托架的另一端部的一面抵接并固定有轿厢导轨;平衡重轨道用托架,其与壁用托架的另一端部的另一面抵接并固定有平衡重导轨;以及贯穿螺栓,其将轿厢轨道用托架及平衡重轨道用托架夹着壁用托架而接合(参照摘要)。进而,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贯穿螺栓的附近设置弹簧销、铆钉等承压件。对轿厢轨道用托架、壁用托架及平衡重轨道用托架进行贯通孔加工,将该承压件压入并固定于该贯通孔(参照第0024段)。通过设置承压件,在贯穿螺栓的剪切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加强贯穿螺栓7,即使在轿厢质量变大、地震水平载荷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轿厢轨道用托架、壁用托架及平衡重轨道用托架的重新设计(参照第0025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5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29182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接合结构形成为锥形螺栓的锥形部与金属配件侧贯通孔的缘部抵接而将缘部向小梁侧按压的状态。在该情况下,接合用金属配件与小梁通过利用相互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接合的摩擦接合而被固定。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为了应对因地震水平载荷等而使贯穿螺栓的剪切强度不足的情况,采用将承压件压入固定于在轿厢轨道用托架、壁用托架及平衡重轨道用托架上加工出的贯通孔的结构。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部件个数、作业工时增加。
另外,若在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单纯地采用专利文献1的接合结构,则与专利文献2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的利用贯穿螺栓的固定同样地,通过在利用贯穿螺栓紧固轿厢轨道用托架、壁用托架及平衡重轨道用托架的情况下得到的托架间的摩擦接合力来支承水平载荷,相对于较大的水平载荷,接合力有可能不足。
以下,将托架称为轨道托架,将壁用托架称为壁侧轨道托架,另外,将轨道用托架称为轨道侧轨道托架来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了与摩擦接合力不同的接合力的、壁侧轨道托架与轨道侧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接合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下侧轨道托架、以及与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上侧接合的上侧轨道托架,其中,
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分别具有长圆孔,该长圆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
所述上侧轨道托架的所述长圆孔和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所述长圆孔在两个长圆孔重叠的部分形成贯通部,
在所述贯通部配置有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并且设置有轨道托架固定螺栓,该轨道托架固定螺栓插入到所述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之间并将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接合,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具有从头部侧朝向螺纹部侧缩径的锥形部,
所述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具有由圆锥台面的周向的一部分构成的局部锥形面,该圆锥台面从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的所述头部侧朝向所述螺纹部侧缩径,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及所述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以所述锥形部与所述局部锥形面接触的方式被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利用了与摩擦接合力不同的接合力的、壁侧轨道托架与轨道侧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3A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3B是从水平方向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的俯视图。
图4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侧轨道托架的俯视图。
图5A是示出将图4A所示的下侧轨道托架和图4B所示的上侧轨道托架组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B是将图5A的VB部分放大而示出的俯视图。
图5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与上侧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栓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承压接合用构件的立体图。
图8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与上侧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的概念图(俯视图)。
图8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与上侧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的概念图(剖视图)。
图8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与上侧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中的两个托架的变形状态的概念图(俯视图)。
图9A是示出下侧轨道托架与上侧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的变更例(第一变更例)的剖视图,是示出开始基于锥形螺栓的固定的时间点的状态的图。
图9B是示出从图9A的状态完成了基于锥形螺栓的固定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下侧轨道托架与上侧轨道托架的固定结构的变更例(第二变更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与电梯轿厢4的升降方向一致。
参照图1及图2,对电梯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结构的侧剖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的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电梯装置100具备:电梯轿厢4及平衡重5,它们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卷扬机3,其供主吊索6卷绕;以及导轨7,其在升降通道1中竖立设置并对电梯轿厢4及平衡重5的升降进行引导。需要说明的是,导轨7由引导电梯轿厢4的升降的轿厢用导轨7A、7B和引导平衡重5的升降的平衡重用导轨7C、7D构成。
电梯轿厢4及平衡重5设置于在建筑物中设置的升降通道1的内部,由主吊索6悬吊成吊桶式。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卷扬机3配置于升降通道1的顶部的例子,卷扬机3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升降通道1的顶部。轿厢用导轨7A、7B及平衡重用导轨7C、7D沿着升降通道1的内壁1A在上下方向上竖立设置。
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00是牵引方式的电梯装置,利用卷扬机3对主吊索进行摩擦驱动,使电梯轿厢4沿着轿厢用导轨7A、7B上下升降,并且使平衡重5沿着平衡重用导轨7C、7D上下升降。
在配置于升降通道1的上部的机械室配置有对包括电梯轿厢4的升降在内的电梯装置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盘2。
导轨7通过轨道托架10固定于升降通道1的内壁1A。作为轨道托架10,设置有轿厢用导轨7B专用的轿厢用轨道托架10-1、相对于轿厢用导轨7A及平衡重用导轨7C共用的共用轨道托架10-2、以及平衡重用导轨7D专用的平衡重用轨道托架10-3这三组轨道托架10。
轿厢用导轨7B通过轿厢用轨道托架10-1固定于升降通道1的内壁1Ac。轿厢用导轨7A及平衡重用导轨7C通过共用轨道托架10-2固定于升降通道1的内壁1Ab。平衡重用导轨7D通过平衡重用轨道托架10-3固定于升降通道1的内壁1Ad。需要说明的是,在升降通道1的内壁1Aa及电梯轿厢4的侧面4A设置有进行开闭的门。
以下,在对轿厢用导轨7A、7B及平衡重用导轨7C、7D中共用的结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在不需要区别各个导轨的情况下,仅作为导轨7进行说明。
轿厢用轨道托架10-1具有壁侧轿厢用轨道托架10-1A和轨道侧轿厢用轨道托架10-1B。共用轨道托架10-2具有壁侧共用轨道托架10-2A和轨道侧共用轨道托架10-2B。平衡重用轨道托架10-3具有壁侧平衡重用轨道托架10-3A和轨道侧平衡重用轨道托架10-3B。
以下,在对轿厢用轨道托架10-1、共用轨道托架10-2及平衡重用轨道托架10-3共用的结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在不需要区别各个轨道托架的情况下,将各轨道托架10-1、10-2、10-3简称为轨道托架10,另外,将各壁侧轨道托架10-1A、10-2A、10-3A简称为壁侧轨道托架10A,另外,将各轨道侧轨道托架10-1B、10-2B、10-3B简称为轨道侧轨道托架10B来进行说明。
参照图3A至图4B,对轨道托架10进行说明。
图3A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轨道托架10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3B是从水平方向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轨道托架10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壁侧轨道托架10A及轨道侧轨道托架10B以轨道侧轨道托架10B相对于壁侧轨道托架10A在上侧重叠的方式被固定。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壁侧轨道托架10A称为下侧轨道托架、将轨道侧轨道托架10B称为上侧轨道托架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101属于不使用焊接而固定上侧轨道托架10B和下侧轨道托架10A的无焊接式轨道托架。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轨道托架10,对轿厢用轨道托架10-1或平衡重用轨道托架10-3进行了说明,但以下的说明在共用轨道托架10-2中也共用。
本实施例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101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具备:下侧轨道托架(壁侧轨道托架)10A,其固定于升降通道1的壁面1A侧;上侧轨道托架(轨道侧轨道托架)10B,其相对于下侧轨道托架10A设置于轨道7侧;以及轨道托架固定件15(参照图5C),其固定下侧轨道托架10A和上侧轨道托架10B。以下,具体地进行说明。
轨道托架10具备下侧轨道托架10A和上侧轨道托架10B,由两个构件构成。下侧轨道托架10A具有主体部10Aa、以及从主体部10Aa朝向下方垂直地折弯的折弯部10Ab。下侧轨道托架10A的折弯部10Ab通过锚栓8A及螺母8B固定于升降通道1的侧壁(内壁)1A。因此,折弯部10Ab具有供锚栓8A贯通的贯通孔。锚栓8A及螺母8B构成将下侧轨道托架10A紧固于升降通道1的紧固件8。
在下侧轨道托架10A固定于升降通道1的侧壁1A的状态下,主体部10Aa形成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水平面(水平部),折弯部10Ab形成与铅垂方向平行的垂直部。
上侧轨道托架10B具有主体部10Ba、以及从主体部10Ba朝向上方垂直地折弯的折弯部10Bb。上侧轨道托架10B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上侧重叠而固定于下侧轨道托架10A。即,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主体部10Ba以相对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主体部10Aa在上侧重叠的方式被固定。
在轨道托架10固定于升降通道1的侧壁1A的状态下,主体部10Ba形成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水平面(水平部),折弯部10Bb形成与铅垂方向平行的垂直部。
在折弯部10Bb固定有导轨7。导轨7经由轨道夹12通过导轨紧固件11紧固于折弯部10Bb。导轨紧固件11由导轨固定螺栓11A及导轨固定螺母11B构成。上侧轨道托架10B的折弯部10Bb具有供导轨固定螺栓11A贯穿的贯通孔。
图4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俯视图。图4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俯视图。
在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主体部10Aa形成有长圆孔(第一长圆孔)10Ac,在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主体部10Ba形成有长圆孔(第二长圆孔)10Bc。
下侧轨道托架10A的第一长圆孔10Ac和上侧轨道托架10B的第二长圆孔10Bc以各自的轴向(长度方向)成为垂直的方式配置。即,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分别具有长圆孔(第二长圆孔10Bc及第一长圆孔10Ac),该长圆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第二长圆孔10Bc及第一长圆孔10Ac能够根据建筑物误差,在第一长圆孔10Aa及第二长圆孔10Ba的各轴向长度的范围内调整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相对位置关系。即,第一长圆孔10Ac及第二长圆孔10Bc为了调整下侧轨道托架10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形成为长圆孔。
接着,使用图5A至图5C,对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进行说明。图5A是示出将图4A所示的下侧轨道托架10A和图4B所示的上侧轨道托架10B组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B是将图5A的VB部分放大而示出的俯视图。图5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5C的截面是图5B的VC-VC截面。
下侧轨道托架10A和上侧轨道托架10B被轨道托架固定件15固定。轨道托架固定件15由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及承压接合用构件15C构成。可以在轨道托架固定件15上适当地设置垫圈15D。
如图5A所示,下侧轨道托架10A和上侧轨道托架10B以第一长圆孔10Ac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长圆孔10Bc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式重叠。此时,根据建筑物误差,在第一长圆孔11Aa及第二长圆孔11Ba的各轴向长度的范围内调整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后的轨道托架10在图5B的俯视图上的第一长圆孔10Ac与第二长圆孔10Bc的交叉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轨道托架10的贯通部(空间)10C。
即,上侧轨道托架10B的长圆孔10Bc和下侧轨道托架10A的长圆孔10Ac在两个长圆孔10Bc、10Ba重叠的部分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贯通部10C。贯通部10C的从上下方向(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的贯穿方向)观察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即,在由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构成的轨道托架10上形成有具有矩形截面的贯通部10C。
如图5B所示,在矩形的贯通部(空间)10C的内侧配置有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在该情况下,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配置于矩形的空间10C的对角,在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中间贯穿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即,两个以上的承压接合用构件15C配置于矩形截面(空间10C)的包含一组对角的角部。需要说明的是,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将三个以上的承压接合用构件15C配置于贯通部10C。即,可以在贯通部10C配置两个以上的承压接合用构件15C。
即,在贯通部10C配置有在矩形截面的对角配置的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并且在矩形截面的对角线方向上在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之间插入有将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接合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
下侧轨道托架10A和上侧轨道托架10B通过将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与贯穿于第一长圆孔11Ac和第二长圆孔10Bc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螺合而被固定。因此,本实施例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构成为贯穿螺栓。
而且,本实施例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通过承压接合将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接合。为了进行该承压接合,利用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
接着,使用图6及图7对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及承压接合用构件15C进行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锥形螺栓15A的侧视图。
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具有头部15Aa、在外周切割有螺旋状的螺纹的螺纹部15Ab、以及设置于头部15Aa与螺纹部15Ab之间的锥形部15Ac。头部15Aa的从轴向观察的外周形状形成为六边形。锥形部15Ac形成从头部15Aa侧朝向螺纹部15Ab侧缩径的圆锥台状的面。
即,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具有从头部15Aa侧朝向螺纹部15Ab侧缩径的锥形部。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是具有锥形部15Ac的螺栓,以下,称为锥形螺栓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立体图。
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是在由两个端面15Ca、15Cb和连接两端面15Ca、15Cb的四个侧面15Cc、15Cd、15Ce、15Cf构成的长方体上形成有圆锥台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局部圆锥台面、局部锥形面)15Cg的构件。局部锥形面15Cg形成从一个端面15Ca朝向另一个端面15Cb缩径的形状。在该情况下,端面15Ca位于局部锥形面15Cg的扩径的一侧,另外,端面15Cb位于局部锥形面15Cg的缩径的一侧。
承压接合用构件15C无需为长方体,但在承压接合用构件15C配置于在第一长圆孔10Ac与第二长圆孔10Bc的交叉部形成的矩形的空间10C的情况下,优选两个侧面15Cc、15Cd与第一长圆孔10Ac的内侧面(内侧的侧面)和第二长圆孔11Bc的内侧面抵接。因此,在第一长圆孔10Ac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长圆孔11Bc的长度方向成为垂直的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形成为两个侧面15Cc、15Cd垂直相交。
局部锥形面15Cg形成为与锥形螺栓15A的锥形部15Ac对应的面,在与锥形螺栓15A组合的情况下,形成从锥形螺栓15A的头部15Aa侧朝向螺纹部15Ab侧缩径的圆锥台状的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即,锥形螺栓(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及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以锥形部15Ac与局部锥形面15Cg接触的方式被固定。
接着,使用图8A至图8C,对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8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的概念图(俯视图)。图8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的概念图(剖视图)。
如图8B所示,上侧轨道托架10B以下表面10Bs2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上表面10As1接触的方式重叠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上侧,并固定于下侧轨道托架10A。
如上所述,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配置于呈矩形的空间10C的对角,在空间10C的对角线方向上,在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中间贯穿锥形螺栓15A。在图8B中,锥形螺栓15A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侧贯穿空间10C,并与配置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螺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下侧轨道托架10A与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之间设置有垫圈15D。垫圈15D设置成端面15Ds1与下侧轨道托架10A接触、端面15Ds2与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接触。
在该状态下,若将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紧固于锥形螺栓15A,则锥形螺栓15A的锥形部15Ac与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局部锥形面15Cg抵接,将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向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按压。此时,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端面15Cb与夹设于下侧轨道托架10A和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之间的垫圈15D的端面15Dsl抵接,限制向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的移动。此时,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分别在空间10C的对角线方向上被向朝向空间10C的外侧的方向按压。
其结果是,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使箭头所示那样的压缩载荷作用于第一长圆孔10Ac的内侧面和第二长圆孔11Bc的内侧面,使下侧轨道托架10A及上侧轨道托架10B如虚线DP所示那样变形。
图8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中的两个托架的变形状态的概念图(俯视图)。
下侧轨道托架10A及上侧轨道托架10B通过使用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并利用轨道托架固定件15进行承压接合,从而产生图8C所示那样的变形。此时,下侧轨道托架10A及上侧轨道托架10B在受到变形时的承压力的作用下以较强的力与承压接合用构件15C接合。
在基于本实施例的锥形螺栓15A的承压接合中,如图8B所示,在下侧轨道托架10A及上侧轨道托架10B的接合完成的状态下,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端面15Cb位于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表面10As2相同的水平面上并与垫圈16的上表面16sl抵接。即,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6C配置为,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的端面15Cb位于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表面10As2相同的水平面上,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的端面15Cb与垫圈15D接触。另外,锥形螺栓(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以在头部15Aa的螺纹部15Ab侧的端面15Aa2与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头部15Aa侧的端面15Ca之间形成间隙(空间)的方式将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接合。
另外,锥形螺栓15A在头部15Aa的端面15Aa2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表面10Bs1之间存在间隙(空间)的状态下,将下侧轨道托架10A和上侧轨道托架10B接合。
在图5C及图8B中,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侧插入贯通部10C,并与配置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螺合。但是,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也可以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侧插入贯通部10C,并与配置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螺合。
即,在本实施例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中,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的头部15Aa位于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中的一方的轨道托架侧,在另一方的轨道托架侧,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与螺纹部15Ab螺合。而且,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及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以在头部15Aa的螺纹部15Ab侧的端面15Aa2与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头部15Aa侧的端面15Ca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将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接合。另外,在该情况下,垫圈15D夹设于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与上侧轨道托架10B或下侧轨道托架10A之间。
接着,使用图9A及图9B对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的变更例(第一变更例)进行说明。
图9A是示出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的变更例(第一变更例)的剖视图,是示出开始基于锥形螺栓15A的固定的时间点的状态的图。图9B是示出从图9A的状态完成了基于锥形螺栓15A的固定的状态的图。
在本变更例中,承压接合用构件15C配置于从垫圈15D的上表面15Ds1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在端面15Cb与垫圈15D的上表面15Ds1之间设置有间隙(空间)Sp。除此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地构成。
即,锥形螺栓(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从上侧轨道托架10的上侧插入贯通部10C,与配置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螺合。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配置为,在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的端面15Cb和夹设在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与下侧轨道托架10A之间的垫圈15D的上表面15Ds1之间形成间隙Sp。
当能够在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侧面15Cc、15Cd与第一长圆孔10Ac的内侧面及第二长圆孔11Bc的内侧面之间确保充分的摩擦力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即使在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端面15Cb与垫圈15D的上表面15Ds1之间设置有间隙Sp的状态下,也能够经由承压接合用构件15C将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向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按压,并且在空间10C的对角线方向上向朝向空间10C的外侧的方向按压承压接合用构件15C,能够成为图9B所示的紧固状态。
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间隙Sp使承压接合用构件15C能够向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移动,从而能够经由承压接合用构件15C将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向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按压。其结果是,能够按压上侧轨道托架10B和下侧轨道托架10A,在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下表面10Bs2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上表面10As1之间作用摩擦力。由此,能够将基于锥形螺栓15A的摩擦接合力用于上侧轨道托架10B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接合。即,在本变更例中,上侧轨道托架10B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接合力包括由承压接合用构件15C产生的承压接合力和由锥形螺栓15A产生的摩擦接合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更例中,锥形螺栓(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也以在头部15Aa的螺纹部15Ab侧的端面15Aa2与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头部15Aa侧的端面15Ca之间形成间隙(空间)的方式将上侧轨道托架10B及下侧轨道托架10A接合。另外,锥形螺栓15A在头部15Aa的端面15Aa2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表面10Bs1之间存在间隙(空间)的状态下,将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接合。
接着,使用图10,对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的变更例(第二变更例)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固定结构的变更例(第二变更例)的剖视图。
在上述的实施例及第一变更例中,锥形螺栓15A是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侧贯穿空间10C,并与配置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螺合的结构。与此相对,在本变更例中,锥形螺栓(轨道托架固定螺栓)15A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侧插入贯通部10C,并与配置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螺合。在该情况下,垫圈15D夹设于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与上侧轨道托架10B之间,垫圈15D的上表面15Ds1与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接触,垫圈15D的下表面15Ds2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表面10Bs1接触。两个承压接合用构件15C以在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侧的端面15Cb与夹设于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B和上侧轨道托架10B之间的垫圈15D的下表面15Ds2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
在本变更例中,在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端面15Cb与配置于上侧轨道托架10B的上侧的垫圈15D的下表面15Ds2之间设置有间隙(空间)Sp。另外,锥形螺栓15A在头部15Aa的端面15Aa2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下表面10As2之间存在间隙(空间)的状态下,将下侧轨道托架10A与上侧轨道托架10B接合。此外,在锥形螺栓15A的头部15Aa的端面15Aa2与承压接合用构件15C的端面15Ca之间也形成有间隙(空间)。由此,与变更例1同样地,能够构成为上侧轨道托架10B与下侧轨道托架10A的接合力包括由承压接合用构件15C产生的承压接合力和由锥形螺栓15A产生的摩擦接合力。
除此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及第一变更例同样地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未必限定于具备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结构。另外,对于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附图标记说明:
1…升降通道,1A…升降通道1的壁面,3…卷扬机,4…电梯轿厢,5…平衡重,6…主吊索,10、10-1、10-2、10-3…轨道托架,10A、10-lA、10-2A、10-3A…下侧轨道托架,10A、10-1B、10-2B、10-3B…上侧轨道托架,10Ac…下侧轨道托架的长圆孔,10As2…下侧轨道托架的下表面,10Bc…上侧轨道托架的长圆孔,10C…具有矩形截面的贯通部,15A…轨道托架固定螺栓(锥形螺栓),15Aa…轨道托架固定螺栓的头部,15Aa2…轨道托架固定螺栓的螺纹部侧的端面,15Ab…轨道托架固定螺栓的螺纹部,15Ac…轨道托架固定螺栓的锥形部,15B…轨道托架固定螺母,15C…承压接合用构件,15Ca、15Cb…承压接合用构件的端面,15Cc~15Cf…承压接合用构件的侧面,15Cg…承压接合用构件的局部锥形面,15D…垫圈,15Ds1…垫圈的上表面,Sp…间隙。

Claims (9)

1.一种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具备下侧轨道托架、以及与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上侧接合的上侧轨道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分别具有长圆孔,该长圆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
所述上侧轨道托架的所述长圆孔和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所述长圆孔在两个长圆孔重叠的部分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贯通部,
在所述矩形截面的包含一组对角的角部配置有两个以上的承压接合用构件,并且在所述贯通部设置有轨道托架固定螺栓,该轨道托架固定螺栓插入到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之间并将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接合,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具有从头部侧朝向螺纹部侧缩径的锥形部,
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具有由圆锥台面的周向的一部分构成的局部锥形面,该圆锥台面从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的所述头部侧朝向所述螺纹部侧缩径,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及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以所述锥形部与所述局部锥形面接触的方式被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的所述头部位于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中的一方的轨道托架侧,在另一方的轨道托架侧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与所述螺纹部螺合,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及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以在所述头部的所述螺纹部侧的端面与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的所述头部侧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将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从所述上侧轨道托架的上侧插入所述贯通部,并与配置于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下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螺合,
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的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侧的端面位于与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下表面相同的水平面上,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以在所述头部的所述螺纹部侧的端面与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的所述头部侧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将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具备:
轨道托架固定螺母,其与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螺合;以及
垫圈,其夹设于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与所述上侧轨道托架或所述下侧轨道托架之间,
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以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侧的端面与所述垫圈接触的方式配置,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以在所述头部的所述螺纹部侧的端面与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的所述头部侧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将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从所述上侧轨道托架的上侧插入所述贯通部,并与配置于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下侧的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螺合,
所述垫圈夹设于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与所述下侧轨道托架之间,
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以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侧的端面与所述垫圈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从所述上侧轨道托架的上侧插入所述贯通部,并与配置于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下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螺合,
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以在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侧的端面与夹设于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和所述下侧轨道托架之间的垫圈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从所述下侧轨道托架的下侧插入所述贯通部,并与配置于所述上侧轨道托架的上侧的轨道托架固定螺母螺合,
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以在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侧的端面与夹设于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母和所述上侧轨道托架之间的垫圈的下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托架固定螺栓以在所述头部的所述螺纹部侧的端面与所述承压接合用构件的所述头部侧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将所述上侧轨道托架及所述下侧轨道托架接合。
9.一种电梯装置,其具备:电梯轿厢及平衡重,它们在升降通道内升降;卷扬机,其供主吊索卷绕;以及导轨,其在升降通道(1)中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并对电梯轿厢及平衡重的升降进行引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来作为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
CN202080099320.0A 2020-04-09 2020-04-09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电梯装置 Active CN1153621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5986 WO2021205606A1 (ja) 2020-04-09 2020-04-09 エレベーター用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2116A CN115362116A (zh) 2022-11-18
CN115362116B true CN115362116B (zh) 2023-09-19

Family

ID=7802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320.0A Active CN115362116B (zh) 2020-04-09 2020-04-09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61462B2 (zh)
CN (1) CN115362116B (zh)
WO (1) WO2021205606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7978A (ja) * 1991-04-16 1992-11-09 Toshiba Corp ガイドレールの取付装置
JPH06286621A (ja) * 1993-03-30 1994-10-11 Yamada Seisakusho Kk 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219654A (zh) * 1997-12-09 1999-06-16 株式会社缇·卡托 防松垫圈及使用该防松垫圈的防松装置
JP2001163547A (ja) * 1999-12-13 2001-06-19 Otis Elevator Co 芯出し治具
JP2006299628A (ja) * 2005-04-20 2006-11-02 Shimizu Corp インサート金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ンカー構造、ブラケットの支持構造、荷重物の支持工法
JP4072832B1 (ja) * 2007-06-12 2008-04-09 宣彦 二川 ゆるみ止めナット
WO2013132649A1 (ja) * 2012-03-09 2013-09-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取付装置
JP2014005124A (ja) * 2012-06-26 2014-01-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レールブラケット、エレベータレールブラケットによるガイドレール固定方法
WO2014174603A1 (ja) * 2013-04-24 2014-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ブレーキ装置の緩衝反力調整方法
WO2015029182A1 (ja) * 2013-08-29 2015-03-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用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
CN109132788A (zh) * 2018-10-26 2019-01-04 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开门乘客电梯
JP2019104575A (ja) * 2017-12-11 2019-06-27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保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
CN209601875U (zh) * 2018-02-16 2019-11-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用导轨的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7978A (ja) * 1991-04-16 1992-11-09 Toshiba Corp ガイドレールの取付装置
JPH06286621A (ja) * 1993-03-30 1994-10-11 Yamada Seisakusho Kk 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219654A (zh) * 1997-12-09 1999-06-16 株式会社缇·卡托 防松垫圈及使用该防松垫圈的防松装置
JP2001163547A (ja) * 1999-12-13 2001-06-19 Otis Elevator Co 芯出し治具
JP2006299628A (ja) * 2005-04-20 2006-11-02 Shimizu Corp インサート金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アンカー構造、ブラケットの支持構造、荷重物の支持工法
JP4072832B1 (ja) * 2007-06-12 2008-04-09 宣彦 二川 ゆるみ止めナット
WO2013132649A1 (ja) * 2012-03-09 2013-09-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取付装置
JP2014005124A (ja) * 2012-06-26 2014-01-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レールブラケット、エレベータレールブラケットによるガイドレール固定方法
WO2014174603A1 (ja) * 2013-04-24 2014-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ブレーキ装置の緩衝反力調整方法
WO2015029182A1 (ja) * 2013-08-29 2015-03-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用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
CN105492361A (zh) * 2013-08-29 2016-04-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导轨的固定装置
JP2019104575A (ja) * 2017-12-11 2019-06-27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保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
CN209601875U (zh) * 2018-02-16 2019-11-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用导轨的固定装置
CN109132788A (zh) * 2018-10-26 2019-01-04 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开门乘客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61462B2 (ja) 2024-04-03
WO2021205606A1 (ja) 2021-10-14
JPWO2021205606A1 (zh) 2021-10-14
CN115362116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62116B (zh)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及电梯装置
JP2008007312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レール固定装置
WO2021250776A1 (ja) エレベーター用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1171954A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支持装置
CN114761345B (zh) 电梯用导轨固定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JP739123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用ガイドレール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の施工装置
JPH0772444B2 (ja) 床の補強方法
CN114516574B (zh) 导轨和电梯
JP2005132597A (ja)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JP3217656B2 (ja) 油圧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JP7298157B2 (ja) 耐力壁の下端構造
US20200217062A1 (en) Tension load transfer device
WO2021240676A1 (ja) 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WO2022113183A1 (ja) 乗り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7205589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用ブラケット
CN220787741U (zh) 一种电梯绳头板安装机构
CN216190196U (zh) 绳头固定组件
JP2001192191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WO2021250816A1 (ja) エレベーター据付用の作業床装置
CN113924263A (zh) 导轨固定装置
KR200356445Y1 (ko) 간이 권동식 화물 리프터
JP2017101414A (ja) テンションロッド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17137154A (ja) エレベーター
JP2974571B2 (ja) 片持梁の接合構造及びバルコニーの接合構造
JP590016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