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0196U - 绳头固定组件 - Google Patents

绳头固定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0196U
CN216190196U CN202122383962.8U CN202122383962U CN216190196U CN 216190196 U CN216190196 U CN 216190196U CN 202122383962 U CN202122383962 U CN 202122383962U CN 216190196 U CN216190196 U CN 216190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ndrel girder
plate
rope
bearing
bearing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39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庆明
庞健
吴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lec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lec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lec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lec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39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0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0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0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绳头固定组件,针对绳头板组件发生弯曲形变维修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安装绳头的安装板,安装板与固定安装于井道内的第一承重梁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井道内固定安装第二承重梁,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之间设置与第二承重梁连接的承重板,承重板通过紧固件和第一承重梁连接,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通过第一承重梁和第一承重梁分摊内部应力,能够提高绳头固定组件承载载荷,有助于增加电梯的承重能力;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通过承重板连接,能够使应力集中到承重板上,当发生形变时,能够将承重梁的形变转移到承重板上,由于承重板容易拆卸,有助于降低电梯的维修难度。

Description

绳头固定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组成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绳头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升降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升降电梯一般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其中曳引系统是升降电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原理是,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曳引绳两端一般都连接有绳头,并通过两端的绳头分别和轿厢与绳头板连接,由此悬挂起轿厢。通过调节绳头上的螺母能够调节曳引绳的张力,使所有曳引绳的张力大小与平均值偏差不大于5%,以符合电梯检测规程中对于曳引绳的规定。绳头板一般安装于于电梯的井道的顶部,用于承受电梯的全部静载荷和动载荷。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127125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绳头板组件及电梯,它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拱形板;所述底座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拱形板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拱形板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各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处于各个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拱形板与平板相比,具有更大的承重极限,不易折断,拱形板在突然受力时会容易产生形变,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这种绳头板组件虽然通过设置于底座上的拱形板在电梯达到承重极限时,拱形板发生弯曲形变,产生缓冲减震作用的,但如果弯曲形变过程中产生了塑性形变,这种绳头板组件将损坏,而且这种损坏维修的难度较大。因此,这种绳头板组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头固定组件,具有当发生弯曲形变时,维修难度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绳头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安装绳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固定安装于井道内的第一承重梁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井道内固定安装第二承重梁,所述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之间设置与第二承重梁连接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通过紧固件和第一承重梁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承重梁和第一承重梁分摊内部应力,能够减少单一承重梁内部的应力,能够提高绳头固定组件承载载荷,使承重梁不易发生弯曲形变,有助于增加电梯的承重能力;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通过承重板连接,且承重板并不安装在井道的水泥墙壁内,能够使应力集中到承重板上,当发生形变时,能够将承重梁的形变转移到承重板上,由于承重板较容易拆卸,有助于降低电梯的维修难度;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能够进一步降低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发生弯曲形变的可能,有助于降低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损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承重梁和安装板的连接处包覆有尼龙连接套,所述尼龙连接套中装设拉力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连接套能够第一承重梁和安装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而尼龙连接套内装设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电梯超重,控制电梯停止运作。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靠近绳头一端设置与绳头连接的防止绳头掉落的限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绳头脱落时,与绳头连接的限位件能够扣压在安装板上,防止曳引绳脱落引起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助于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绳头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绳头与安装板连接的紧密程度,有助于极大地降低绳头松动脱落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将绳头与安装板连接处的载荷分散一部分至安装板的其他位置,有助于提高绳头的载重负荷。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和安装板之间设置由紧固件固定的尼龙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增大安装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的受力面积,进一步增加安装板的载重负荷。
进一步,靠近所述连接板设置用于压紧连接板和尼龙垫片的压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连接板和尼龙垫片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结构不稳产生抖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承重梁采用40Cr钢制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第二承重梁的弹性,使第二承重梁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有助于提高第二承重梁的形变能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承重梁采用碳素结构钢制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第一承重梁的机械强度,使绳头固定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绳头固定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
2.绳头固定组件的载重负荷能力较强;
3.当发生弯曲形变时,维修难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绳头固定组件的剖面图;
图中:11、安装板;12、第一承重梁;13、第二承重梁;14、承重板;15、缓冲弹簧;16、尼龙连接套;17、限位件;2、绳头;21、曳引绳;22、连接板;23、压板;24、尼龙垫片;25、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图1,一种绳头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安装绳头2的安装板11,安装板11与固定安装于井道内的第一承重梁1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井道内固定安装第二承重梁13,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之间设置与第二承重梁13连接的承重板14,承重板14通过紧固件和第一承重梁12连接,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之间通过缓冲弹簧15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1,第一承重梁12为两条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井道内的工字钢梁,第一承重梁12两端埋设在井道的墙壁的混凝土内,具有较高的承载力。第一承重梁12上方紧贴第一承重梁12安装同样两端埋设在井道墙壁内的第二承重梁13,第二承重梁13的长度长于第一承重梁12,第二承重梁13同样为工字钢梁,两根第二承重梁13的缺口内设置一块承重板14,承重板14为厚钢板,承重板14的两端抵压工字凹槽边缘,承重板14恰好通过第二承重梁13的凹槽架设在两根第二承重梁13之间。承重板14和第一承重梁12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在边缘处通过缓冲弹簧15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承重梁采用碳素结构钢制作,第二承重梁采用40Cr钢制作。
参见图1,第一承重梁12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和用于安装绳头2的安装板11固定连接,安装板11为长方形的钢板,安装板11上开设设置于安装板11左右两侧且互相对称的用于安装绳头2的安装孔,绳头2的下部设置,安装孔的大小契合所选用的绳头2的大小。安装板11和第一承重梁12连接处设置尼龙连接套16,尼龙连接套16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承重梁12和安装板11固定连接,即第一承重梁12和安装板11通过尼龙连接套16固定连接,尼龙套内部设置用于检测安装板11对第一主梁施加拉力大小的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能够通过检测拉力大小判断电梯是否超重的情况。
参见图1,绳头2包括设置于绳头2上部的连杆,连杆从下而上穿过安装孔设置并由紧固件固定。连杆上设置由连杆穿过并由连杆上套设的紧固件固定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和安装板11之间设置有两个尼龙垫片24,连接板22上部同样设置一个尼龙垫片24且在此尼龙垫片24上部设置压紧垫片的压板23,穿过上述的压板23、尼龙垫片24及连接板22设置紧固件,上述部件通过紧固件和安装板11固定连接。绳头2的最上端通过紧固件设置限位件17,限位件17为朝下弯曲的L型的直角钢板。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当电梯承受的重量超过第一承重梁12的承重载荷时,第一承重梁12受到的拉力产生的应力能够传递到承重板14上,由此第一承重梁12内部的应力能够大幅度减小,使第一承重梁12不会因为内部应力发生弯曲形变,保护第一承重梁12。由于承重板14并不装设在水泥墙体内,所以如果承重板14因为应力发生变形维修难度较小,仅需拆除紧固件就能够更换承重板1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绳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绳头(2)的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与固定安装于井道内的第一承重梁(1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井道内固定安装第二承重梁(13),所述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之间设置与第二承重梁(13)连接的承重板(14),所述承重板(14)通过紧固件和第一承重梁(12)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之间通过缓冲弹簧(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梁(12)和安装板(11)的连接处包覆有尼龙连接套(16),所述尼龙连接套(16)中装设拉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靠近绳头(2)一端设置与绳头(2)连接的防止绳头(2)掉落的限位件(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头(2)固定连接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通过紧固件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和安装板(11)之间设置由紧固件固定的尼龙垫片(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绳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连接板(22)设置用于压紧连接板(22)和尼龙垫片(24)的压板(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梁(13)采用40Cr钢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头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梁(12)采用碳素结构钢制作。
CN202122383962.8U 2021-09-29 2021-09-29 绳头固定组件 Active CN216190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3962.8U CN216190196U (zh) 2021-09-29 2021-09-29 绳头固定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3962.8U CN216190196U (zh) 2021-09-29 2021-09-29 绳头固定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0196U true CN21619019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3962.8U Active CN216190196U (zh) 2021-09-29 2021-09-29 绳头固定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0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74659B1 (ko) 견인식 엘리베이터
US6234276B1 (en) Traction type elevator having cable hitches securing cable ends to guide rails
US20070181384A1 (en) Method of Mounting a Support Means of an Elevator Car to an Elevator Car and to an Elevator Shaft as well as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a Support Means which are Mounted by Means of this Method
CN112299187B (zh)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安全装置及多轿厢电梯系统
CN212689659U (zh) 一种用于连接电梯井道与房屋建筑的连接机构
JP514246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ためのプーリ装置
CN216190196U (zh) 绳头固定组件
JP500101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WO2001074704A1 (en) Machine-room-less elevato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with traction machine mounted at a rooftop
CN217947315U (zh) 一种井口悬挂式缓冲设备
JP2000026041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US7150342B2 (en) Elevator structure mounting system having horizontal member for reducing building loads at top of hoistway
CN216235523U (zh) 一种导轨安装式家用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
JP2002154758A (ja)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巻上機の取付方法
EP1447370B1 (en) Elevator
CN216336073U (zh) 对重承重机构及具有其的电梯
CN210340009U (zh) 限速器钢丝绳限位装置
CN101544329B (zh) 电梯的垂吊物保护器和电梯系统
CN218088479U (zh) 一种应用于乘用电梯轿厢架的减震弹簧底梁
CN111170118B (zh) 适用于低电梯运行空间的绳头组合结构
CN217172857U (zh) 框架式电梯附着固定装置
CN220012048U (zh) 一种桥梁墩柱施工升降机
CN220078258U (zh) 一种电梯减速装置
JP2000302354A (ja) 免震建築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0260794U (zh) 一种可滑动电梯吊钩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