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4263A - 导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4263A
CN113924263A CN201980096939.3A CN201980096939A CN113924263A CN 113924263 A CN113924263 A CN 113924263A CN 201980096939 A CN201980096939 A CN 201980096939A CN 113924263 A CN113924263 A CN 113924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hole
side bracket
shaft
wall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69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友康
田代真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24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42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轨固定装置,能够高效地通过简单的结构牢固地连接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而不像以往那样进行焊接。因此,导轨固定装置(7)包括:壁侧托架(9),其垂直部(9v)固定在井道壁面上,在水平部(9h)上形成有第一长孔(14);轨道侧托架(10),其垂直部(10v)固定在导轨(2A)上,在水平部(10h)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长孔交叉的第二长孔(15);以及轴状构件(21),其插入到由所述第一长孔和所述第二长孔重叠而形成的大致四棱柱状的贯通部中,所述轴状构件具有与所述四棱柱状的贯通部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两个侧面进行面接触的截面形状。

Description

导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轨固定装置,用于将电梯的导轨固定到井道的壁面。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专利文献1。例如,在该文献的权利要求1中,记载有“一种电梯导轨的固定装置,分别对被竖直设置在井道内并且引导升降体升降的一对导轨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第一面和第二面正交并形成为大致L字形且一个面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井道壁上的壁侧配件中,在该壁侧配件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每一个上,设置有在另一个面固定在所述井道壁上时沿水平方向倾斜开口的第一长孔、以及与该第一长孔对称地倾斜开口的第二长孔,并且第一面和第二面正交并形成为大致L字形,在一个面上安装有所述导轨且另一个面固定在壁侧配件上的轨道侧配件中,在该轨道侧配件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每一个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长孔相对并且沿交叉的方向开口的第三长孔、以及能与所述第二长孔相对并且沿交叉的方向开口的第四长孔”。
此外,在该文献的段落0024中,记载有“第一长孔111a和第三长孔121b以及第二长孔112a和第四长孔122b分别相对,利用各个长孔111a、121b、112a和122b在长边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将导轨2调整到在作为水平方向的X轴方向和作为深度方向的Y轴方向上的适当位置,并通过紧固件1e进行固定”,在之后的段落编号0025中,记载有“之后,通过焊接壁侧配件1a和轨道侧配件1b来防止位置偏移,从而完成导轨2的固定作业”。
即,专利文献1的导轨固定装置在调整壁侧配件和轨道侧配件的位置之后,用紧固件1e(螺栓、螺母)紧固两个配件,并且通过焊接(熔接)两个配件,防止两个配件的位置偏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3354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防止壁侧配件和轨道侧配件的位置偏移,必须在导轨的安装现场进行焊接作业,因此需要确保具有焊接技能的作业人员,此外即使能够确保这样的作业人员,也会有因存在焊接工序而导致安装的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导轨固定装置,该导轨固定装置能有效地连接壁侧配件(以下称为“壁侧托架”)和轨道侧配件(以下称为“轨道侧托架”)而不焊接它们,并且能够防止由于从导轨施加的水平载荷或垂直载荷而引起的托架位移。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导轨固定装置包括:壁侧托架,该壁侧托架的垂直部固定在井道壁面上,在该壁侧托架的水平部上形成有第一长孔;轨道侧托架,该轨道侧托架的垂直部固定在导轨上,在该轨道侧托架的水平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长孔交叉的第二长孔;以及轴状构件,该轴状构件插入到由所述第一长孔和所述第二长孔重叠形成的大致四棱柱状的贯通部中,所述轴状构件具有与四棱柱状的所述贯通部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两个侧面进行面接触的截面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导轨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连接壁侧托架和轨道侧托架而不焊接它们,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由于从导轨施加的水平方向载荷或垂直方向载荷而引起的托架位移。此外,除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可通过以下的实施例的说明来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A是实施例1的轨道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2B是分割示出图2A所示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2C是分割示出图2A所示的轨道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3A是图2A所示的轴状构件的主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轴状构件的剖视图。
图4是与图2A所示的轴状构件一起使用的防脱用销的主视图。
图5是与图2A所示的轴状构件一起使用的垫片的主视图。
图6A是实施例2的轨道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6B是分割示出图6A所示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6C是分割示出图6A所示的轨道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7A是实施例3的轨道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7B是分割示出图7A所示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7C是分割示出图7A所示的轨道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8A是实施例4的轨道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8B是分割示出图8A所示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8C是分割示出图8A所示的轨道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9A是实施例5的轨道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9B是分割示出图9A所示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9C是分割示出图9A所示的轨道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10A是实施例6的轨道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10B是分割示出图10A所示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10C是分割示出图10A所示的轨道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11A是实施例7的轨道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11B是分割示出图11A所示的壁侧托架的俯视图。
图11C是分割示出图11A所示的轨道侧托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应用了导轨固定装置7的电梯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如图所示,电梯装置的轿厢1沿着一对导轨2A、2B在井道内进行升降。导轨2A、2B通过多个导轨固定装置7固定在井道壁面11上。安装在轿厢1侧面的上部和下部的引导装置8引导轿厢1沿着导轨2A、2B升降。
此外,一端连接到轿厢1的上部的主绳索3卷绕在设置在井道上部的机房内的曳引机4上,然后另一端连接到未图示出的对重,连接到轿厢1的下部的对重绳5卷绕在对重绳张紧轮6上,然后连接到对重的下端部。
本实施例的导轨固定装置7由固定在井道壁面11上的壁侧托架9、固定导轨2A、2B的轨道侧托架10、以及连接两个托架的轴状构件21组合而成。在下文中,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导轨固定装置7。
图2A是将导轨2A固定在井道壁面11上的状态下的导轨固定装置7的俯视图。此外,图2B是单独示出壁侧托架9的俯视图,图2C是单独示出轨道侧托架10的俯视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壁侧托架9是从侧面观察时大致为L形的配件,该壁侧托架9具有沿着井道壁面11在垂直方向上弯曲的垂直部9v和相对于该垂直部9v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弯曲的水平部9h。该壁侧托架9中,在使水平部9h大致水平的状态下,使用埋入井道壁面11中的地脚螺栓(未图示出)将垂直部9v固定在井道壁面11上。在以下说明中,在设置有水平部9h的水平面上,将井道壁面11与导轨2A连接的方向设为X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另外,如图2B所示,在壁侧托架9的水平部9h的右侧形成有沿Y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14A。
与此相对,如图2A和图2C所示,轨道侧托架10是从侧面观察时大致为L字形的配件,该轨道侧托架10具有沿导轨2A的轴向弯曲的垂直部10v和搭载在壁侧托架9的水平部9h上的水平部10h。此外,如图2C所示,在轨道侧托架10的水平部10h的右侧形成有沿X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孔15A。
图2B中的第一长孔14A和图2C中的第二长孔15A在组装导轨固定装置7时设置在相对的位置,因此在组装导轨固定装置7的状态下,两个长孔的中心部附近彼此重叠,并且形成在垂直方向上贯通的贯通部。此外,由于Y方向上的第一长孔14A和X方向上的第二长孔15A正交,所以当从上方观察贯通部时,该贯通部的外周为四边形(当两个长孔的宽度相等时为正方形)。即,上述贯通部是由与第一长孔14A的内壁面相对的两个侧面和与第二长孔15A的内壁面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四个侧面包围的大致四棱柱状(或大致正方形柱状)的上下贯通空间。下面,以贯通部为大致四棱柱状或大致正方形柱状来进行说明。
在轨道侧托架10的垂直部10v上预先形成有多个螺栓用孔,通过使用该螺栓用孔来固定导轨2A。具体地说,如图2A所示,设置有从导轨2A侧将垂直部10v和导轨2A的与垂直部10v接触的面的两端部按压在垂直部10v上的轨道夹18,从导轨2A侧插入的固定螺栓19穿过形成在各轨道夹18和垂直部10v上的螺栓用孔,螺母20紧固到固定螺栓19的插入侧端部。导轨2A的固定是在调整后述的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并将壁侧托架9与轨道侧托架10连接之后进行的。
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调整是在水平部9h上沿Y方向和X方向移动并调整水平部10h的同时进行的。当定位完成时,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进行连接。如上所述,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重叠而形成沿垂直方向贯通的大致四棱柱状的贯通部。而且,具有大致四边形截面形状的轴状构件21插入到该大致四棱柱状的贯通部中,并且将两个托架进行连接。在下文中,将详细说明轴状构件21。
图3A和图3B是轴状构件21的主视图和剖视图。
如图3A所示,轴状构件21包括插入通过将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重叠而形成的贯通部的柱状轴部21a、具有不穿过任何长孔的形状和大小的头部21b、以及形成在柱状轴部21a的下部并与柱状轴部21a的轴向正交的贯通孔21c。当轴状构件21的柱状轴部21a从轨道侧托架10侧插入贯通部时,贯通孔21c设置在壁侧托架9的下表面的正下方的位置。
另外,如图3B所示,柱状轴部21a具有四边形的截面形状。如上所述,当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重叠时,在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相交的位置处形成沿垂直方向贯通的大致四棱柱状的贯通部。柱状轴部21a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尺寸比四棱柱状的贯通部稍小的四边形,使得能插入到该大致四棱柱状的贯通部中。因此,当将柱状轴部21a插入贯通部时,成为柱状轴部21a的外周面与构成贯通部的侧面的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的内壁面进行面接触,并且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进行连接的状态。
在电梯装置的运行过程中,随着轿厢1的升降,在导轨2A的滑动面上产生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载荷。而且,由于该载荷,使轨道侧托架10旋转的力矩M被施加到为了将壁侧托架9与轨道侧托架10进行连接而插入贯通部的轴状构件21的位置。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轴状构件21的柱状轴部21a的四个外周面中的每一个与第一长孔14A或第二长孔15A的内壁面进行面接触。结果,由于用于使轨道侧托架10旋转的力矩M通过轴状构件21和壁侧托架9支承在井道壁面11上,所以即使不像专利文献1那样焊接两个托架,轨道侧托架10也不会以轴状构件21为轴进行旋转,并且能实现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不会产生位置偏移的牢固连接。
在图3B中,例示了四边形(正方形)作为柱状轴部21a的截面形状,但是如果上述力矩M最终由井道壁面11支承,并且能够防止轨道侧托架10的旋转,则柱状轴部21a也可以具有其它截面形状。例如,可以是与贯通部的三个侧面进行面接触并与剩余一个侧面大致线接触的大致半椭圆形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与贯通部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进行面接触,并与剩余的两个侧面大致线接触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与贯通部的正交的两个侧面进行面接触的大致直角三角形截面形状。
接下来,用图4和图5说明与轴状构件21一起使用的其它构成要素。
图4是插入轴状构件21的贯通孔21c中,并防止轴状构件21的脱落的防脱用销22。当电梯装置运行时,各种方向的载荷通过导轨2A作用在轨道侧托架10和轴状构件21上。因此,如果不将防脱用销22插入贯通孔21c,则插入到贯通部中的轴状构件21逐渐上升,最终导致轴状构件21脱落,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的连接有可能被解除。因此,通过插入到位于壁侧托架9的下方的贯通孔21c中的防脱用销22来禁止轴状构件21的上升,即使各种方向的载荷作用在轴状构件21上,也能避免轴状构件21的脱落、壁侧托架9与轨道侧托架10的连接的解除。
另一方面,图5示出了当在贯通部的侧面与轴状构件21的柱状轴部21a之间存在间隙时,为了填充该间隙而使用的薄板状的垫片23。为了加强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的连接,希望贯通部和柱状轴部21a的截面形状大致一致,但是如果以这种方式进行尺寸设计,则在电梯安装作业过程中难以将轴状构件21插入贯通部,从而降低作业效率。因此,将轴状构件21的截面形状设计成小于贯通部的尺寸,从而使轴状构件21的插入作业变得容易,并且在轴状构件21的插入作业之后,将垫片23插入到剩余的间隙中以填充该间隙,从而能加强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的连接。
垫片23优选为在端部形成有用于抑制掉落的弯曲部23a。此外,垫片23的宽度、板厚等形状可以考虑柱状轴部21a、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的尺寸而适当地决定,例如,垫片23的宽度设为与柱状轴部21a、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中的任一个的宽度大致相同的程度,垫片23的厚度设为0.1mm以下。通过使用这种形状的垫片23,能用垫片23填充存在由制造误差引起的偏差的间隙,因此能适当地抑制轨道侧托架10的旋转。此外,通过使轴状构件21的前端呈锥状,能提高轴状构件21的施工性。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的导轨固定装置,壁侧托架和轨道侧托架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固定而不用焊接,能防止两个托架的位置偏移。
[实施例2]
接着,使用图6A~图6C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导轨固定装置7。另外,省略与实施例1的共同点的重复说明。
图6A是示出实施例2的导轨固定装置7的俯视图。另外,图6B、图6C是分别示出本实施例的壁侧托架9以及轨道侧托架10的俯视图。
在实施例1中,第一长孔14A沿Y方向延伸地形成,第二长孔15A沿X方向延伸地形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点在于,第一长孔14B和第二长孔15B分别相对于Y方向和X方向具有倾斜地形成。
如图6B所示,形成在壁侧托架9上的第一长孔14A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具有倾斜地且直线地延伸,其中,第一长孔14A相对于Y方向具有45度倾斜。同样地,图6C所示的第二长孔15A相对于Y方向具有45度倾斜地延伸。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同样,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对应的位置处,在通常状态下,它们的中心部附近重叠并形成上下方向上连续的正方形的贯通部,此外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正交。
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调整是在水平部9h上沿Y方向和X方向移动并调整水平部10h的同时进行的。当定位完成时,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进行连接。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图6B所示的第一长孔14A和图6C所示的第二长孔15A呈直角地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轴状构件21插入该贯通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也呈正交关系,所以该贯通部在平面上为正方形。轴状构件21等具有与图3A至图5相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之后,轴状构件21的柱状轴部21a插入该正方形的贯通部中。于是,柱状轴部21a的外周面与贯通部的内壁面一致。当存在间隙时,插入图5所示的薄板状的垫片23以填充间隙。
在该连接状态下,轴状构件21插入到由施加到导轨2A的滑动面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的载荷产生力矩的位置。因此,当水平载荷或垂直载荷施加到导轨2A的滑动面上时,产生以轴状构件21为旋转中心的力矩M。然而,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地,由于轴状构件21具有正方形的截面并且与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的内壁面一致,因此轴状构件21无法旋转,从而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能够牢固地连接。结果,即使施加水平载荷或垂直载荷,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的导轨固定装置,壁侧托架和轨道侧托架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固定而不用焊接,能防止两个托架的位置偏移。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的方向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的方向不同,因此与实施例1结构不同的方式的对于力矩M的对抗力增加。
[实施例3]
接着,使用图7A~图7C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导轨固定装置7。另外,省略与上述实施例1的共同点的重复说明。
图7A是示出实施例3的导轨固定装置7的俯视图。另外,图7B、图7C是分别示出本实施例的壁侧托架9以及轨道侧托架10的俯视图。
在之前的实施例中,第一长孔14和第二长孔15分别直线地形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点在于,第一长孔14C和第二长孔15C形成为圆弧状。
如图7B所示,形成在壁侧托架9上的第一长孔14C呈圆弧状延伸地形成,使得与位于虚拟圆周上的左上方的部分相对应。同样地,图7C中所示的第二长孔15C呈圆弧状延伸地形成,使得与位于相同虚拟圆周上的右上方的部分相对应。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同样,第一长孔14C和第二长孔15C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对应的位置处,在通常状态下,它们的中心部附近重叠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大致正方形的贯通部,此外第一长孔14C和第二长孔15C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大致正交。
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调整是在水平部9h上沿Y方向和X方向移动并调整水平部10h的同时进行的。当定位完成时,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进行连接。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图7B所示的第一长孔14C和图7C所示的第二长孔15C呈大致直角地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轴状构件21插入该贯通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长孔14C和第二长孔15C也呈大致正交的关系,所以该贯通部在平面上为大致正方形。轴状构件21等具有与图3A至图5相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第一长孔14C和第二长孔15C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之后,轴状构件21的柱状轴部21a插入该大致正方形的贯通部中。于是,柱状轴部21a的外周面与贯通部的内壁面一致。当存在间隙时,能通过插入图5所示的薄板状的垫片23来填充间隙,并且由于第一长孔14B和第二长孔15B的虚拟圆周是预先已知的,因此能设计、制造柱状轴部21a的截面形状以与该贯通部的形状一致。
在该连接状态下,轴状构件21插入到由施加到导轨2A的滑动面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的载荷产生力矩的位置。因此,当水平载荷或垂直载荷施加到导轨2A的滑动面上时,产生以轴状构件21为旋转中心的力矩M。然而,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地,由于轴状构件21具有正方形的截面并且与第一长孔14B和第二长孔15B的内壁面一致,因此轴状构件21无法旋转,从而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能够牢固地连接。结果,即使施加水平载荷或垂直载荷,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知道,第一长孔14和第二长孔15可以是直线状,也可以是圆弧状,通过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连续且在平面上呈大致方形的贯通部,使用具有柱状轴部21a的轴状构件21即可,该柱状轴部21a的截面形状与该贯通部的方形大致对应。
[实施例4]
接着,使用图8A~图8C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导轨固定装置7。另外,省略与上述的实施例的共同点的重复说明。
图8A是示出实施例4的导轨固定装置7的俯视图。另外,图8B、图8C是分别示出本实施例的壁侧托架9以及轨道侧托架10的俯视图。
在之前的实施例中,仅形成一对第一长孔14和第二长孔15,但是本实施例中,不同点在于,形成两对第一长孔14和第二长孔15。
如图8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壁侧托架9上,除了实施例2的第一长孔14B之外,还形成了与其左右对称的第一长孔14D。该一对第一长孔14B、14D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具有倾斜且直线地延伸,整体上配置成倒八字形。
另外,如图8C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轨道侧托架10中,除了实施例2的第二长孔15B之外,还形成有与该第二长孔15B左右对称的第二长孔15D。这一对第二长孔15B、15D以与一对第一长孔14B、14D具有相反方向的倾斜的方式延伸,并且整体上配置成八字形。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相同,相对的第一长孔14B和第二长孔15B以及相对的第一长孔14D和第二长孔15D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对应的位置处,在通常状态下,它们的中心部附近重叠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正方形的贯通部,相对的长孔彼此分别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正交。
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调整是在水平部9h上沿Y方向和X方向移动并调整水平部10h的同时进行的。当定位完成时,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进行连接。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图8B所示的第一长孔14C和图8C所示的第二长孔15C分别成对并且彼此呈直角地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轴状构件21插入该贯通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成对的两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也具有彼此正交的关系,所以它们的贯通部在平面上都是正方形。轴状构件21等具有与图3A至图5相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成对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分别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之后,轴状构件21的柱状轴部21a分别插入该正方形的贯通部中。于是,柱状轴部21a的外周面与贯通部的内壁面一致。
在该连接状态下,轴状构件21插入到由施加到导轨2A的滑动面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的载荷产生力矩M的位置。因此,当水平载荷或垂直载荷施加到导轨2A的滑动面上时,产生以轴状构件21为旋转中心的力矩。然而,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地,由于轴状构件21具有正方形的截面并且与第一长孔14和第二长孔15的内壁面一致,因此轴状构件21无法旋转,从而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能够牢固地连接。结果,即使施加水平载荷或垂直载荷,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由于旋转力矩由两个轴状构件21承受,因此能减少每一个轴状构件21的分担并提高承受载荷。
从本实施例的说明可知,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以成对的方式分别形成的长孔不限于一对,也可以是多对。
[实施例5]
接着,使用图9A~图9C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导轨固定装置7。另外,省略与上述的实施例的共同点的重复说明。
图9A是示出实施例5的导轨固定装置7的俯视图。另外,图9B、图9C是分别示出本实施例的壁侧托架9以及轨道侧托架10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上形成有两组具有不同延伸角度的第一长孔14和第二长孔15,这与之前的实施例不同。
如图9B所示,本实施例的壁侧托架9在右侧形成有沿Y方向直线延伸的与实施例1相同的第一长孔14A,在左侧形成有相对于Y方向倾斜且直线延伸的与实施例4相同的第一长孔14D。
如图9C所示,本实施例的轨道侧托架10在右侧形成有沿X方向直线延伸的与实施例1相同的第二长孔15A,在左侧形成有相对于X方向倾斜且直线延伸的与实施例4相同的第二长孔15D。
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地,分别成对的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第一长孔14D和第二长孔15D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通常状态下,它们的中心部附近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正方形的贯通部,成对的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第一长孔14D和第二长孔15D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正交。
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调整是在水平部9h上沿Y方向和X方向移动并调整水平部10h的同时进行的。当定位完成时,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进行连接。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图9B所示的第一长孔14A和图9C所示的第二长孔15A以及图9B所示的第一长孔14D和图9C所示的第二长孔15D分别成对且彼此呈直角地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轴状构件21插入该贯通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长孔14D和第二长孔15D、第一长孔14F和第二长孔15F也具有彼此正交的关系,所以它们的贯通部在平面上都是正方形。
如上所述,在成对的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分别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且第一长孔14D和第二长孔15D分别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之后,轴状构件21的柱状轴部21a插入到该正方形的贯通部中。于是,柱状轴部21a的外周面与双方的贯通部的内壁面一致。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获得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相对位置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容易沿X方向或Y方向进行位移,在实施例2的结构中容易沿倾斜方向进行位移,与之相对,如本实施例那样若构成为形成具有不同方向的两组第一长孔14A和第二长孔15A、第一长孔14D和第二长孔15D,即使是无法由一个长孔对抑制的位移,也能由另一长孔对来抑制位移,因此能使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当以这种方式以不同的倾斜度来设置两组长孔时,由于位移量和旋转量在发生位移时不一致,所以旋转力矩必然由两个轴状构件21的抗剪强度来承受。
[实施例6]
接着,使用图10A~图10C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导轨固定装置7。另外,省略与上述的实施例的共同点的重复说明。
图10A是示出实施例6的导轨固定装置7的俯视图。另外,图10B、图10C是分别示出本实施例的壁侧托架9以及轨道侧托架10的俯视图。
在实施例4、实施例5中,使各托架的长孔对在纸面横向上并排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使各托架的长孔对在纸面纵向上并排形成。即,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各个托架上的多个长孔的位置能根据各个托架的形状、产生的载荷的方式适当地改变。
由于仅各个托架的形状、第一长孔14和第二长孔15的形成位置、作为整体的方向不同,各个托架基本上相同,因此即使是本实施例的结构,也能获得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7]
图11A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调整式导轨托架装置的俯视图。图11B和图11C是分别示出构成导轨固定装置7的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俯视图。
在之前的实施例中,设为在作业者定位并保持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状态下,通过插入轴状构件21来连接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情况来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点在于,增加了定位装置,能够使用形成于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第三长孔16A、16B和第四长孔17A、17B,来临时决定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
如图11B所示,壁侧托架9在左侧具有沿Y方向直线延伸的两个第三长孔16A、16B,在右侧具有与实施例2相同的第一长孔14B。第三长孔16A和16B构成定位装置的一部分,不是出于承受来自导轨2A的载荷而设置的。另一方面,第一长孔14B在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地在组装后,用于承受来自导轨2A的载荷。
另外,图11C所示的轨道侧托架10在左侧具有沿X方向直线延伸的第四长孔17A、17B,在右侧具有与实施例2相同的第二长孔15B。第四长孔17A、17B与上述的第三长孔16A、16B成对,并构成定位装置的一部分,不是出于承受来自导轨2A的载荷而设置的。另一方面,第二长孔15B与第一长孔14B成对,在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地组装后,用于承受来自导轨2A的载荷。
与之前实施例的情况同样,成对的第一长孔14B和第二长孔15B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的位置处,在通常状态下,它们的中心部附近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正方形的贯通部,第一长孔14B和第二长孔15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正交。第三长孔16A、16B和第四长孔17A、17B以正交的位置关系形成,并且能在X方向或Y方向上调整。
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调整是在水平部9h上沿Y方向和X方向移动并调整水平部10h的同时进行的。在该调整之前,如图11A所示,将固定螺栓19A、19B分别插入重叠的第三长孔16A、16B和第四长孔17A、17B的用于临时固定的贯通部,并从它们的插入侧的前端部拧合螺母。在该状态下,对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进行临时固定,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进行X方向或Y方向的调整作业。在进行作业时,由于被固定螺栓19A、19B临时保持,所以作业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调整作业。
在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将拧入到固定螺栓19A、19B的插入侧端部的螺母紧固并固定。在该状态下,图11B所示的第一长孔14B和图11C所示的第二长孔15B呈直角地重叠,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正方形的贯通部。轴状构件21插入该贯通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长孔14B和第二长孔15B彼此也呈正交关系,所以该贯通部在平面上为正方形。轴状构件21等具有与图3A至图5相同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成为一对的第一长孔14B和第二长孔15B分别重叠从而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之后,若各轴状构件21的柱状轴部21a插入在该平面上为正方形的贯通部,则柱状轴部21a的外周面与贯通部的内壁面一致。
在该连接状态下,由于施加到导轨2A的滑动面的垂直载荷或水平载荷由轴状构件21的抗剪强度承受,因此不需要高强度的固定螺栓19A、19B,可以使用普通的固定螺栓。然而,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由于轴状构件21也具有正方形截面并且与第一长孔14D和第二长孔15D的内壁面一致,因此轴状构件21无法旋转,从而能够使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牢固地连接。结果,即使不进行焊接,并施加水平载荷或垂直载荷,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在插入轴状构件21之前,将固定螺栓19A、19B插入并临时固定在第三长孔16A、16B和第四长孔17A、17B的贯通部中,在X方向和Y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之后,插入轴状构件21,使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牢固地连接,因此能够防止在插入轴状构件21时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的位置偏移,因而能够提高作业性。此外,即使为了增大轴状构件21的抗剪强度而增大直径,也能在不使用特殊工具的情况下而容易地进行插入,牢固地进行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贯通部分的平面形状形为正方形,柱状轴部21a具有与该正方形一致的截面形状,但是对于贯通部分的平面形状,即使使用具有与该内壁面中的至少两个边一致的截面形状的柱状轴部21a,也能获得大致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第一长孔14A~14D和第二长孔15A~15D以相互正交的关系形成,所以在第一长孔14A~14D和第二长孔15A~15D重叠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形成的贯通部在平面上成为正方形。然而,在第一长孔14A~14D和第二长孔15A~15D重叠的状态下,也可设为使两者交叉的关系以使得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贯通部在平面上成为其他的四边形。在这种情况下,若预先选定柱状轴部21a的截面形状以与重叠时的平面形状相对应,则能获得大致相同的效果。
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来自导轨2A侧的载荷施加到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的连接部,该水平载荷也不由螺栓19A、19B承受,而由轴状构件21的抗剪强度承受。因此,壁侧托架9和轨道侧托架10之间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和作业来牢固地连接,而无需以往那样进行焊接并使用特殊的工具。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举例说明了导轨2A,但是也能应用于其它导轨。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一定局限于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能够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其它实施例的结构,此外也能将其它实施例的结构添加至某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标号说明
1…轿厢、2A、2B…导轨、3…主绳索、4…曳引机、5…对重绳、6…对重绳张紧轮、7…导轨固定装置、8…引导装置、9…壁侧托架、9v…垂直部、9h…水平部、10…轨道侧托架、10v…垂直部、10h…水平部、11…井道壁面、14、14A~14D…第一长孔、15、15A~15D…第二长孔、16A、16B…第三长孔、17A、17B…第四长孔、18…轨道夹、19~19B…固定螺栓、20…螺母、21…轴状构件、21a…柱状轴部、21b…头部、21c…贯通孔、22…防脱用销、23…垫片、23a…弯曲部。

Claims (7)

1.一种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壁侧托架,该壁侧托架的垂直部固定在井道壁面上,且在水平部上形成有第一长孔;
轨道侧托架,该轨道侧托架的垂直部固定在导轨上,且在水平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长孔交叉的第二长孔;以及
轴状构件,该轴状构件插入到由所述第一长孔和所述第二长孔重叠而形成的大致四棱柱状的贯通部中,
所述轴状构件具有与大致四棱柱状的所述贯通部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两个侧面进行面接触的截面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状构件将从所述导轨施加到所述轨道侧托架的载荷传递到所述壁侧托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孔和所述第二长孔具有相等的宽度并且正交,
所述轴状构件具有柱状轴部,所述柱状轴部具有大致正方形的截面形状,所述柱状轴部与构成大致正方形柱状的所述贯通部的四个侧面的所述第一长孔的两个内壁面和所述第二长孔的两个内壁面中的每一个进行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壁侧托架的水平部上形成有两个方向不同的所述第一长孔,并且在所述轨道侧托架的水平部上形成有两个方向不同的所述第二长孔,
将所述轴状构件插入由一个所述第一长孔和所述第二长孔重叠而形成的一个贯通部、以及由另一个所述第一长孔和所述第二长孔重叠而形成的另一个贯通部这两者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壁侧托架的水平部上还形成有第三长孔,并且在所述轨道侧托架的水平部上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三长孔交叉的第四长孔,
所述导轨固定装置还包括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通过插入由所述第三长孔和所述第四长孔重叠而形成的贯通部中的螺栓和拧合到该螺栓的前端的螺母来固定所述壁侧托架和所述轨道侧托架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状构件上形成有与轴向正交的贯通孔,
在该贯通孔中插入有防止所述轴状构件从所述贯通部脱落的防脱用销。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状构件周围的间隙中插入有薄板状的垫片。
CN201980096939.3A 2019-06-07 2019-06-07 导轨固定装置 Pending CN1139242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22735 WO2020246025A1 (ja) 2019-06-07 2019-06-07 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4263A true CN113924263A (zh) 2022-01-11

Family

ID=73653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6939.3A Pending CN113924263A (zh) 2019-06-07 2019-06-07 导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08387B2 (zh)
CN (1) CN113924263A (zh)
WO (1) WO2020246025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1537U (ja) * 1994-02-28 1994-08-30 株式会社オーティス 樋支持金具
US6196356B1 (en) * 1999-08-24 2001-03-06 Terryle L. Sne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elevator car and counterweight guide rails
CN1460633A (zh) * 2002-05-14 2003-12-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升降机导轨的固定装置
JP2004043135A (ja) * 2002-07-12 2004-02-1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JP2004075328A (ja) * 2002-08-20 2004-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案内レール装置
JP2017052610A (ja) * 2015-09-09 2017-03-16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油圧密封部品の交換方法、及び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油圧密封部品の交換支援工具
CN206754087U (zh) * 2017-03-13 2017-12-15 广州市新叶五金家具有限公司 组装式家具杆件隐藏式连接件
JP6397976B1 (ja) * 2017-08-31 2018-09-26 株式会社オーティス パイプ抱持バンド取付具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CN208519034U (zh) * 2018-06-06 2019-02-19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拖车插销防脱装置
CN208809422U (zh) * 2018-08-05 2019-05-03 广州耕山小寨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绳索和安全腰带的户外休闲娱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5540B2 (ja) * 1993-11-25 1999-03-08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かご吊上げ装置
JP6613824B2 (ja) * 2015-11-05 2019-1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締結部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1537U (ja) * 1994-02-28 1994-08-30 株式会社オーティス 樋支持金具
US6196356B1 (en) * 1999-08-24 2001-03-06 Terryle L. Sne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elevator car and counterweight guide rails
CN1460633A (zh) * 2002-05-14 2003-12-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升降机导轨的固定装置
JP2004043135A (ja) * 2002-07-12 2004-02-1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JP2004075328A (ja) * 2002-08-20 2004-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案内レール装置
JP2017052610A (ja) * 2015-09-09 2017-03-16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油圧密封部品の交換方法、及び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油圧密封部品の交換支援工具
CN206754087U (zh) * 2017-03-13 2017-12-15 广州市新叶五金家具有限公司 组装式家具杆件隐藏式连接件
JP6397976B1 (ja) * 2017-08-31 2018-09-26 株式会社オーティス パイプ抱持バンド取付具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CN208519034U (zh) * 2018-06-06 2019-02-19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拖车插销防脱装置
CN208809422U (zh) * 2018-08-05 2019-05-03 广州耕山小寨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绳索和安全腰带的户外休闲娱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08387B2 (ja) 2023-01-18
JPWO2020246025A1 (zh) 2020-12-10
WO2020246025A1 (ja)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6074A (zh) 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以及配重承接夹具的安装方法
US20060042882A1 (en) Integrated support for elevator machine, sheaves and terminations
WO2013172296A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レール継目板装置及びガイドレール装置
CN113924263A (zh) 导轨固定装置
CN111483910A (zh) 电梯的配重承受夹具以及配重承受夹具的安装方法
JP2019203239A (ja) 柱梁接合構造
WO2010106641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クリップ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支持装置
WO2013161037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ガイドレール組立方法
JP2011201695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レールブラケット装置
JP533695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ガイドレールとレール取付部材の穴あけに用いられる穴あけ用治具
WO2016038678A1 (ja) エレベータの機器取付装置
EP2174902A1 (en) Elevator guide rail fixing brackets
JP2013193857A (ja) 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の調整式固定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200397948Y1 (ko) 상승식 가설대용 안내 걸림 장치
JP7111663B2 (ja) 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の据付方法
JP2019147645A (ja)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及びその固定方法
JPH04182289A (ja) 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の固定装置
JP7205589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用ブラケット
JP5911041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7206334A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レールブラケット装置
WO2018163297A1 (ja) エレベータ用ガイドレール
CN114516574B (zh) 导轨和电梯
CN114380228B (zh) 电梯用卷扬机以及电梯用卷扬机的设置方法
WO2018229907A1 (ja) ブラケット支持装置
JP7390527B1 (ja) 足場板の固定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エレベータの作業用か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