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9769A - 液压泵·马达 - Google Patents

液压泵·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9769A
CN114829769A CN202080081316.1A CN202080081316A CN114829769A CN 114829769 A CN114829769 A CN 114829769A CN 202080081316 A CN202080081316 A CN 202080081316A CN 114829769 A CN114829769 A CN 114829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pressure discharge
residual pressure
cylinder
discharg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13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9769B (zh
Inventor
小出俊介
谷川优一郎
宇佐美秀明
铃木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29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9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1/00Equalisation of pulses, e.g. by use of air vessels; Counteracting cavitation
    • F04B11/0091Equalisation of pulses, e.g. by use of air vessels; Counteracting cavitation using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 e.g. throttles,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C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S DRIVEN BY LIQUIDS
    • F03C1/00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 F03C1/02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3C1/0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3C1/063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3C1/0644Component parts
    • F03C1/0655Valve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C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S DRIVEN BY LIQUIDS
    • F03C1/00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 F03C1/02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3C1/0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3C1/063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3C1/0644Component parts
    • F03C1/0647Particularities in the contacting area between cylinder barrel and valve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C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S DRIVEN BY LIQUIDS
    • F03C1/00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 F03C1/02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3C1/0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3C1/063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3C1/0644Component parts
    • F03C1/0652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C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S DRIVEN BY LIQUIDS
    • F03C1/00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 F03C1/02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3C1/0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3C1/063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3C1/0644Component parts
    • F03C1/0663Casings,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014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 F04B1/2021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cylinder barrel and valve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014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 F04B1/2042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014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 F04B1/2064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6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liners o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53/162Adaptations of cylinders

Abstract

液压泵・马达具备:缸体,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活塞,其配置于缸体的缸膛中;以及配流盘,其与缸膛的缸口对置。配流盘(9)包括:高压口(30),其供从缸口(20)排出的液压油流通;低压口(40),其供被缸口吸入的液压油流通;第一区域(50),其在旋转轴的周向上配置于高压口与低压口之间,包含与配置有移动至上止点的活塞的缸膛的所述缸口对置的上止点(51)位置;以及残压排出口(70),其设于第一区域中的上止点位置与所述低压口之间。残压排出口(70)包括第一残压排出口(71)和第二残压排出口(72),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72)在旋转轴的径向上配置于与第一残压排出口不同的位置。

Description

液压泵·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马达。
背景技术
在涉及液压泵·马达的技术领域中,已知有一种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液压泵·马达。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67472号
发明内容
在液压泵·马达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时,液压油的压力会发生变化。若液压油的压力急剧变化,则可能发生液压油中生成气泡的气蚀现象。若发生气蚀现象,则可能使液压泵·马达的性能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液压油的压力在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时发生急剧变化。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泵·马达,其具备:缸体,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活塞,其配置于所述缸体的缸膛中;以及配流盘,其与所述缸膛的缸口对置,所述配流盘包括:高压口,其供从所述缸口排出的液压油流通;低压口,其供被所述缸口吸入的液压油流通;第一区域,其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配置于所述高压口与所述低压口之间,包含与配置有移动至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缸膛的所述缸口对置的上止点位置;以及残压排出口,其设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上止点位置与所述低压口之间,所述残压排出口包括第一残压排出口和第二残压排出口,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不同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液压油的压力在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时发生急剧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液压泵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液压泵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缸体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配流盘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配流盘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缸体及配流盘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液压泵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液压泵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对下文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进行适当组合。此外,还存在不使用部分结构要素的情况。
在实施方式中,设置XYZ直角坐标系,并参照XYZ直角坐标系来对各个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设与规定面的X轴平行的方向为X轴方向,与X轴正交且与规定面的Y轴平行的方向为Y轴方向,与正交于X轴及Y轴的Z轴平行的方向为Z轴方向。此外,设以X轴为中心的旋转或倾斜方向为θX方向,以Y轴为中心的旋转或倾斜方向为θY方向,以Z轴为中心的旋转或倾斜方向为θZ方向。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可将包括X轴及Y轴的规定面称作XY平面,将包括Y轴及Z轴的面称作YZ平面,将包括Z轴及X轴的面称作ZX平面。
液压泵1设于作业机械。作业机械具备:由从液压泵1排出的液压油驱动的液压缸;以及基于液压缸产生的动力而动作的作业机。作为作业机械,示例有液压挖掘机、推土机、及轮式装载机。作业机械具有发动机。液压泵1具备基于发动机的动力而旋转的传动轴4和缸体5。传动轴4及缸体5均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
在实施方式中,可将与传动轴4及缸体5的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绕旋转轴AX周围旋转的方向称作旋转方向或周向,将旋转轴AX的放射方向称作径向。
在实施方式中,旋转轴AX沿X轴方向延伸。轴向与X轴方向平行。
后文所述的斜盘8和配流盘9沿X轴方向排列。+X方向(+X侧)为斜盘8至配流盘9的方向(配流盘9侧)。-X方向(-X侧)为配流盘9至斜盘8的方向(斜盘8侧)。
此外,如后文所述,活塞6在上止点与下止点间移动。在与旋转轴AX正交的YZ平面上,移动至上止点的活塞6与移动至下止点的活塞6沿Y轴方向排列。在YZ平面上,+Y方向(+Y侧)为上止点至下止点的方向(下止点侧)。在YZ平面上,-Y方向(-Y侧)为下止点至上止点的方向(上止点侧)。
此外,如后文所述,配流盘9具有沿Z轴方向排列的高压口30和低压口40。+Z方向(+Z侧)为低压口40至高压口301的方向(高压口30侧)。-Z方向(-Z侧)为高压口30至低压口40的方向(低压口40侧)。
此外,在径向上,可将接近旋转轴AX的位置或方向称作径向内侧,将远离旋转轴AX的位置或方向称作径向外侧。
此外,在周向上,可将缸体5旋转的方向称作旋转方向前侧,将旋转方向前侧的相反侧称作旋转方向后侧。
液压泵
图1及图2为分别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液压泵1的截面图。图1是与XZ平面平行的液压泵1的截面图。图2是与XY平面平行的液压泵1的截面图。
液压泵1具备:壳体2、端盖3、传动轴4、缸体5、活塞6、滑靴7、斜盘8以及配流盘9。
壳体2包括筒部2A和基部2B,所述基部2B与筒部2A的-X侧的端部连接。壳体2用于容纳传动轴4、缸体5、活塞6、滑靴7及斜盘8。
端盖3与筒部2A的+X侧的端部连接。端盖3包括用于排出液压油的排出口101和用于吸入液压油的吸入口102。传动轴4、缸体5、活塞6、滑靴7及斜盘8均配置于由壳体2和端盖3限定出的液压泵1的内部空间中。
传动轴4与作业机械的发动机(未图示)连结。传动轴4基于作业机械的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而旋转。传动轴4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在实施方式中,传动轴4的旋转轴AX沿X轴方向延伸。传动轴4的-X侧端部可旋转地支承于轴承10A。传动轴4的+X侧端部可旋转地支承于轴承10B。轴承10A由壳体2支承。轴承10B由端盖3支承。
缸体5与传动轴4连结。传动轴4与缸体5通过花键机构11而相互连结。缸体5与传动轴4一起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
缸体5具有配置于旋转轴AX周围的多个缸膛12。缸膛12是配置有活塞6的缸体5的内部空间。缸膛12沿轴向延伸。在旋转轴AX的周向上空开间隔地设有多个缸膛12。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缸膛12沿旋转轴AX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多个缸膛12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
缸膛12具有缸口20。缸口20设于缸膛12的+X侧端部。缸膛12经由缸口20与缸膛12的外部空间连通。缸口20与配流盘9对置。
活塞6配置于缸体5的缸膛12中。活塞6被配置于多个缸膛12的每一个中。活塞6以配置于缸膛12内侧的状态,沿轴向做往返运动。
活塞6的-X侧的端部从缸膛12向-X侧突出。活塞6的-X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凹部6A。凹部6A的内表面呈球面状。
滑靴7配置于活塞6与斜盘8之间。滑靴7具有:配置于活塞6的凹部6A中的凸部7A、以及与斜盘8接触的滑动部7B。凸部7A的外表面呈球面状。滑靴7的凸部7A嵌入活塞6的凹部6A。滑靴7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活塞6的球面轴承发挥功能。
斜盘8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壳体2的基部2B与滑靴7之间。用于支承斜盘8的支承部件13设于壳体2的基部2B上。斜盘8由支承部件13支承。支承部件13例如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承部件13沿Z轴方向排列。旋转轴AX被规定在一个支承部件13与另一个支承部件13之间。支承部件13的表面呈球面状。斜盘8具有供支承部件13配置的凹部8A。凹部8A的内表面呈球面状。支承部件13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斜盘8的球面轴承发挥功能。
斜盘8具有供滑靴7的滑动部7B进行滑动的滑动面8B。滑动面8B为平坦面。滑动面8B与滑靴7的滑动部7B对置。滑靴7被按压于滑动面8B。
在缸体5的内周面上固定有环14。环14配置于缸体5的内周面的+X侧端部。传动轴4的周围配置有弹簧15。环14支承弹簧15的+X侧的端部。此外,在传动轴4的周围配置有可动环16、滚针17及按压部件18。可动环16被弹簧15向-X侧按压。按压部件18为环状,并与滚针17接触。滑靴7被按压部件18按压于滑动面8B。在缸体5旋转,且活塞6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时,滑靴7以被按压于滑动面8B的状态旋转。
斜盘8可向θZ方向倾斜。在斜盘8的-X侧配置有活塞19。活塞19被支承于壳体2。活塞19的至少一部分与斜盘8的-Y侧端部接触。斜盘8根据活塞19的动作而向θZ方向倾斜。斜盘8的倾斜角度θ根据活塞19的动作量来决定。若斜盘8倾斜,则滑动面8B也倾斜。
活塞6的移动量可基于斜盘8的倾斜角度θ来控制。如图2所示,在斜盘8以倾斜角度θ倾斜的状态下,当缸体5以旋转轴AX为中心旋转时,滑靴7以与滑动面8B接触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由于滑靴7以与滑动面8B接触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其在轴向上也产生移动。由于滑靴7在轴向上产生移动,使活塞6在缸膛12的内侧沿轴向做往返运动。
配流盘9以与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的方式配置。配流盘9配置于缸体5的+X侧。配流盘9由端盖3支承。配流盘9不进行旋转。
缸体5以与配流盘9接触的状态旋转。缸体5具有与配流盘9对置的滑动面5A。配流盘9具有与缸体5对置的滑动面9A。缸体5以滑动面5A与滑动面9A接触的状态旋转。配流盘9的滑动面9A与旋转的缸体5的滑动面5A接触。
配流盘9包括:高压口30,其供从缸口20排出的液压油流通;以及低压口40,其供被缸口20吸入的液压油流通。当活塞6移动至+X侧(配流盘9侧)时,缸膛12的液压油从缸口20排出,并流过高压口30。当活塞6移动至-X侧(斜盘8侧)时,液压油经由低压口40及缸口20,被吸入缸膛12中。
排出口101与作业机械的液压缸连接。吸入口102与设于作业机械的液压油箱连接。高压口30与排出口101连接。低压口40与吸入口102连接。
液压泵的动作
活塞6在缸膛12的内侧沿轴向进行往返运动。活塞6的可动范围被规定在轴向上。在以下的说明中,可将活塞6的可动范围的最+X侧(配流盘9侧)的位置称作上止点,将活塞6的可动范围的最-X侧(斜盘8侧)的位置称作下止点。
当活塞6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时,缸膛12的液压油从缸口20排出。即,当活塞6向+X侧移动时,缸膛12的液压油从缸口20排出。从缸口20排出的液压油,经由配流盘9的高压口30被供给至排出口101。被供给至排出口101的液压油从排出口101排出,并被供给至液压缸。通过调整斜盘8的倾斜角度θ,能够控制从排出口101排出的液压油的容量。
当活塞6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时,液压油从液压油箱被吸入至缸口20。即,当活塞6向-X侧移动时,液压油箱的液压油被吸引,并被供给至吸入口102。被供给至吸入口102的液压油,经由配流盘9的低压口40被供给至缸口20。被供给至缸口20的液压油,经由缸口20被吸入缸膛12中。
如此,液压泵1将传动轴4的转矩转变为液压,将从吸入口102吸入的液压油从排出口101排出。液压泵1能够通过改变斜盘8的倾斜角度θ来调整从排出口101排出的液压油的容量,是一种可变容量型液压泵。
缸体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缸体5的图。如图3所示,缸体5沿箭头AR所示的方向旋转。箭头AR所示的方向为旋转方向前侧,而旋转方向前侧的相反侧为旋转方向后侧。旋转方向前侧指的是周向的一侧,旋转方向后侧指的是周向的另一侧。
如图3所示,缸体5具有沿旋转轴AX的周向配置的多个缸膛12。缸口20配置于缸膛12的+X侧端部。缸口20是形成于缸体5的滑动面5A的开口。液压油流经缸口20。多个缸口20沿旋转轴AX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多个缸口20的形状及尺寸相同。在实施方式中设有九个缸口20。
在YZ平面内,多个缸口20沿着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虚拟圆VC配置。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多个缸口20的各个中心的距离相同。虚拟圆VC经过缸口20的径向中心。
随着缸体5的旋转,缸口20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
在实施方式中,缸口20呈沿旋转轴AX的周向延伸的长孔状。缸口20的边缘部包括:配置于旋转方向前侧的前侧部21、配置于旋转方向后侧的后侧部22、连接前侧部21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后侧部22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内侧部23以及连接前侧部21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后侧部22径向外侧的端部的外侧部24。缸口20设于由前侧部21、后侧部22、内侧部23以及外侧部24包围的区域内侧。
前侧部21为缸口20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前侧部21呈朝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表示前侧部21的径向中心的前侧顶部25配置于虚拟圆VC上。前侧顶部25是缸口20中配置于旋转方向最前侧的部位。
后侧部22为缸口2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后侧部22呈朝旋转方向后侧突出的圆弧状。表示后侧部22的径向中心的后侧顶部26配置于虚拟圆VC上。后侧顶部26是缸口20中配置于旋转方向最后侧的部位。
内侧部23为缸口20的径向内侧的边缘部。内侧部23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内侧。内侧部23呈与位于前侧顶部25与后侧顶部26之间的虚拟圆VC的切线平行的直线状。
外侧部24为缸口20的径向外侧的边缘部。外侧部24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外侧。外侧部24呈与位于前侧顶部25与后侧顶部26之间的虚拟圆VC的切线平行的直线状。
内侧部23与外侧部24平行。在径向上,内侧部23与虚拟圆VC的距离等于外侧部24与虚拟圆VC的距离。
由于缸体5沿箭头AR所示的方向旋转,多个活塞6分别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移动。在图3中,位于旋转轴AX的+Z侧的缸膛12内侧中配置的活塞6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即,液压油从位于旋转轴AX的+Z侧的缸口20排出。位于旋转轴AX的-Z侧的缸膛12内侧中配置的活塞6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即,从位于旋转轴AX+Z侧的缸口20吸入液压油。
配流盘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配流盘9的图。如图4所示,配流盘9包括:高压口30,其供从缸口20排出的液压油流通;以及低压口40,其供被缸口20吸入的液压油流通。在实施方式中,设有一个高压口30。设有一个低压口40。高压口30经由排出口101与液压缸连接。低压口40经由吸入口102与液压油箱连接。
如上所述,配流盘9不进行旋转。缸体5沿图4的箭头AR所示的方向旋转。
在YZ平面内,高压口30沿着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虚拟圆VC配置。高压口30以与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的缸口20对置的方式,在旋转轴AX周围的一部分上形成为带状。虚拟圆VC经过高压口30的径向中心。在周向上,高压口30的尺寸大于缸口20的尺寸。高压口30能够同时与多个缸口20对置。在径向上,高压口30的尺寸等于缸口20的尺寸。
高压口30形成为圆弧状。高压口30呈沿旋转轴AX的周向延伸的长孔状。高压口30的边缘部包括:配置于旋转方向前侧的前侧部31、配置于旋转方向后侧的后侧部32、连接前侧部31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后侧部32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内侧部33以及连接前侧部31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后侧部32径向外侧的端部的外侧部34。高压口30设于由前侧部31、后侧部32、内侧部33以及外侧部34包围的区域内侧。
前侧部31为高压口30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前侧部31呈朝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表示前侧部31的径向中心的前侧顶部35配置于虚拟圆VC上。前侧顶部35是高压口30中配置于旋转方向最前侧的部位。
后侧部32为高压口3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后侧部32呈朝旋转方向后侧突出的圆弧状。表示后侧部32的径向中心的后侧顶部36配置于虚拟圆VC上。后侧顶部36是高压口30中配置于旋转方向最后侧的部位。
内侧部33为高压口30径向内侧的边缘部。内侧部33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内侧。内侧部33呈与位于前侧顶部35与后侧顶部36之间的虚拟圆VC平行的圆弧状。
外侧部34为高压口30径向外侧的边缘部。外侧部34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外侧。外侧部34呈与位于前侧顶部35与后侧顶部36之间的虚拟圆VC平行的圆弧状。
内侧部33与外侧部34平行。在径向上,内侧部33与虚拟圆VC的距离等于外侧部34与虚拟圆VC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配流盘9具有与高压口30连接的槽口37。槽口37设置为从高压口30的后侧部32向旋转方向后侧延伸。
在YZ平面内,低压口40沿着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虚拟圆VC配置。低压口40以与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的缸口20对置的方式,在旋转轴AX的周围一部分上形成为带状。虚拟圆VC经过低压口40的径向中心。在周向上,低压口40的尺寸大于缸口20的尺寸。低压口40能够同时与多个缸口20对置。在径向上,低压口40的尺寸等于缸口20的尺寸。
低压口40形成为圆弧状。低压口40呈沿旋转轴AX的周向延伸的长孔状。低压口40的边缘部包括:配置于旋转方向前侧的前侧部41、配置于旋转方向后侧的后侧部42、连接前侧部41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后侧部42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内侧部43以及连接前侧部41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后侧部42径向外侧的端部的外侧部44。低压口40设于由前侧部41、后侧部42、内侧部43以及外侧部44包围的区域内侧。
前侧部41为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前侧部41呈朝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表示前侧部41的径向中心的前侧顶部45配置于虚拟圆VC上。前侧顶部45是低压口40中配置于旋转方向最前侧的部位。
后侧部42为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后侧部42呈朝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表示后侧部42的径向中心的后侧底部46配置于虚拟圆VC上。表示后侧部42在径向上的端部的后侧顶部47分别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内侧及径向外侧。后侧顶部47是低压口40中配置于旋转方向最后侧的部位。
内侧部43为低压口40径向内侧的边缘部。内侧部43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内侧。内侧部43呈与位于前侧顶部45与后侧底部46之间的虚拟圆VC平行的圆弧状。
外侧部44为低压口40径向外侧的边缘部。外侧部44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外侧。外侧部44呈与位于前侧顶部45与后侧底部46之间的虚拟圆VC平行的圆弧状。
内侧部43与外侧部44平行。在径向上,内侧部43与虚拟圆VC的距离等于外侧部44与虚拟圆VC的距离。
高压口30配置为:与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的活塞6所配置的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高压口30配置为:不与移动至下止点的活塞6所配置的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高压口30配置为:不与移动至上止点的活塞6所配置的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
低压口40配置为:与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的活塞6所配置的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低压口40配置为:不与移动至上止点的活塞6所配置的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低压口40配置为:不与移动至下止点的活塞6所配置的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
配流盘9包括第一区域50和第二区域60,所述第一区域50在旋转轴AX的周向上配置于高压口30与低压口40之间,并包含与配置有移动至上止点的活塞6的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的上止点位置51,所述第二区域60在旋转轴AX的周向上配置于低压口40与高压口30之间,并包含与移动至下止点的活塞6所配置的缸膛12的缸口20对置的下止点位置61。
第一区域50是配流盘9的滑动面9A中,在旋转轴AX的周向上位于高压口30的前侧部31与低压口40的后侧部42之间的区域。第一区域50以与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的缸口20对置的方式,在旋转轴AX周围的一部分形成为带状。
第一区域50包括内侧部53和外侧部54,所述内侧部53连接高压口30内侧部33的旋转方向前侧的端部与低压口40内侧部43的旋转方向后侧的端部,所述外侧部54连接高压口30外侧部34的旋转方向前侧的端部与低压口40外侧部44的旋转方向后侧的端部。第一区域50为由高压口30的前侧部31、低压口40的后侧部42、内侧部53以及外侧部54包围的区域。
内侧部53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内侧。内侧部53呈与位于前侧顶部35与后侧底部46之间的虚拟圆VC平行的圆弧状。
外侧部54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外侧。外侧部54呈与位于前侧顶部35与后侧底部46之间的虚拟圆VC平行的圆弧状。
内侧部53与外侧部54平行。在径向上,内侧部53与虚拟圆VC的距离等于外侧部54与虚拟圆VC的距离。
上止点位置51是与容纳配置于上止点的活塞6的缸膛12的缸口20的中心相对的位置。上止点位置51被规定在第一区域50中。
第二区域60是配流盘9的滑动面9A中,在旋转轴AX的周向上位于低压口40的前侧部41与高压口30的后侧部32之间的区域。第二区域60以与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的缸口20对置的方式,在旋转轴AX周围的一部分形成为带状。
第二区域60包括内侧部63和外侧部64,所述内侧部63连接低压口40内侧部43的旋转方向前侧的端部与高压口30内侧部33的旋转方向后侧的端部,所述外侧部64连接低压口40外侧部44的旋转方向前侧的端部与高压口30外侧部34的旋转方向后侧的端部。第二区域60是由低压口40的前侧部41、高压口30的后侧部32、内侧部63以及外侧部64包围的区域。
内侧部63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内侧。内侧部63呈与位于前侧顶部45与后侧顶部36之间的虚拟圆VC平行的圆弧状。
外侧部64配置于虚拟圆VC的径向外侧。外侧部64呈与位于前侧顶部45与后侧顶部36之间的虚拟圆VC平行的圆弧状。
内侧部63与外侧部64平行。在径向上,内侧部63与虚拟圆VC的距离等于外侧部64与虚拟圆VC的距离。
下止点位置61是与容纳配置于下止点的活塞6的缸膛12的缸口20的中心相对的位置。下止点位置61被规定在第二区域60中。
高压口30形成为不包含上止点位置51及下止点位置61。高压口30与容纳配置于上止点的活塞6的缸膛12的缸口20不相连。高压口30与容纳配置于下止点的活塞6的缸膛12的缸口20不相连。
低压口40形成为不包含上止点位置51及下止点位置61。低压口40与容纳配置于上止点的活塞6的缸膛12的缸口20不相连。低压口40与容纳配置于下止点的活塞6的缸膛12的缸口20不相连。
如上所述,液压油从位于旋转轴AX的+Z侧的缸口20排出。高压口30以与排出液压油的缸口20对置的方式,配置于旋转轴AX的+Z侧。
如上所述,液压油从位于旋转轴AX的-Z侧的缸口20被吸入。低压口40以与吸入液压油的缸口20对置的方式,配置于旋转轴AX的-Z侧。
活塞6在缸口20以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时,从排出液压油的状态转换为吸入液压油的状态。即,在缸口20以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时,缸膛12的液压油从高压状态转换为低压状态。液压泵1在缸口20以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时,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
活塞6在缸口20以与第二区域60对置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时,从吸入液压油的状态转换为排出液压油的状态。即,在缸口20以与第二区域60对置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时,缸膛12的液压油从低压状态转换为高压状态。液压泵1在缸口20以与第二区域60对置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时,从吸入过程转换至排出过程。
残压排出口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配流盘9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图4的第一区域50附近的放大图。
如图4及图5所示,配流盘9具有设于第一区域50中上止点位置51与低压口40之间的残压排出口70。残压排出口70在旋转轴AX的周向上设于上止点位置51与低压口40的后侧部42之间。残压排出口70与液压油箱连接。残压排出口70贯穿配流盘9。存在于缸体5的缸膛12与配流盘9的第一区域50之间的液压油的至少一部分从残压排出口70排出。
在实施方式中,残压排出口70包括第一残压排出口71和第二残压排出口72,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72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配置于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不同的位置。
如上所述,液压泵1在缸口20以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时,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在液压泵1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时,液压油的压力会发生变化。若液压油的压力急剧变化,则可能发生在液压油中生成气泡的气蚀现象。若发生气蚀现象,则存在产生异样噪声、或降低效率、或加速液压泵1的劣化的可能性。即,若发生气蚀现象,则可能降低液压泵1的性能。
残压排出口70在液压泵1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时,对液压油的压力的急剧变化进行抑制。在第一区域50中未设有残压排出口70的情况下,当缸口20从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转换至与低压口40对置的状态时,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将急速下降。若液压油的压力急速下降,则会发生气蚀现象。
残压排出口70设于比上止点位置51靠旋转方向后侧。在刚从吸引过程转换至排出过程时,存在于缸体5的缸膛12与配流盘9的第一区域50之间的液压油的至少一部分从残压排出口70排出。即,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规定量。缸口20在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规定量后,转换至与低压口40对置的状态。由于缸口20在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规定量后,转换至与低压口40对置的状态,从而抑制了在液压泵1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时,液压油压力的急剧变化。由此,抑制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第一残压排出口71例如为圆形。第二残压排出口72例如为圆形。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大小例如小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大小。
在径向上,第一残压排出口7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位置不同。在径向上,第一残压排出口71相较于第二残压排出口72,设于靠近第一区域50的中心的位置。第一区域50的径向中心为:在内侧部53与外侧部54之间的径向的中心。在实施方式中,虚拟圆VC经过第一区域50的径向中心。
即,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低压口40的中心的距离为Rb,旋转轴AX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中心的距离为R1,旋转轴AX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距离为R2时,以满足下述式(1)的条件的方式,分别设置第一残压排出口71及第二残压排出口72。
|Rb-R1|<|Rb-R2|…(1)
在实施方式中,旋转轴AX与低压口40的径向中心的距离Rb,等于旋转轴AX与第一区域50的径向中心的距离。低压口40的径向中心为,在内侧部43与外侧部44之间的径向的中心。在实施方式中,虚拟圆VC经过低压口40的径向中心。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残压排出口71配置于第一区域50的径向中心。即,在实施方式中,以满足下述式(2)的条件的方式,设置第一残压排出口71。
Rb=R1…(2)
此外,第一残压排出口71也可以配置于与第一区域50的径向中心错开的位置。
第二残压排出口72分别配置于比第一残压排出口71靠径向内侧及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实施方式中,在比第一残压排出口71靠径向内侧及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分别配置有一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
在以下的说明中,可将配置于比第一残压排出口71靠径向内侧处的第二残压排出口72称作第二残压排出口72i,将配置于比第一残压排出口71靠径向外侧处的第二残压排出口72称作第二残压排出口72o。
在径向上,第一残压排出口7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i的距离,等于第一残压排出口7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o的距离。
即,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径向内侧的第二残压排出口72i的中心的距离为R2i,旋转轴AX与径向外侧的第二残压排出口72o的中心的距离为R2o时,以满足下述式(3)的条件的方式,分别设置第一残压排出口71、第二残压排出口72i以及第二残压排出口72o。
|R1-R2i|=|R1-R2o|…(3)
在实施方式中,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即后侧部42,呈向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后侧部42包括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所述第二部分422相对于第一部分421朝向旋转方向后侧突出。第一部分421包括后侧底部46。第二部分422包括后侧顶部47。第二部分422分别配置于比第一部分421靠径向内侧处及靠径向外侧处。
第二残压排出口72设置为: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第二部分422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与旋转轴AX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距离一致。第二残压排出口72配置在第二部分422的附近。
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i的距离,与旋转轴AX与配置于比第一部分421靠径向内侧处的第二部分422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一致。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o的距离,与旋转轴AX与配置于比后侧底部46靠径向外侧处的后侧顶部47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一致。
此外,以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第一部分421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与旋转轴AX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距离一致的方式,设置第一残压排出口71。在实施方式中,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后侧底部46的距离,与旋转轴AX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中心的距离一致。
在周向上,上止点位置51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距离,短于上止点位置5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距离。即,第一残压排出口71配置于比第二残压排出口72靠旋转方向后侧处。
缸体及配流盘的动作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缸体5及配流盘9的动作的图。如图6所示,当液压泵1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引过程时,缸口20以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绕旋转轴AX的周围回旋。
如图6所示,在径向上,高压口30的尺寸、第一区域50的尺寸、低压口40的尺寸以及缸口20的尺寸相同。
高压口30的径向尺寸是指,内侧部33与外侧部34在径向上的距离。第一区域50的径向尺寸是指,内侧部53与外侧部54在径向上的距离。低压口40的径向尺寸是指,内侧部43与外侧部44在径向上的距离。缸口20的径向尺寸是指,内侧部23与外侧部24在径向上的距离。
在径向上,内侧部33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内侧部23的位置一致。在径向上,外侧部34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外侧部24的位置一致。
在径向上,内侧部53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内侧部23的位置一致。在径向上,外侧部54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外侧部24的位置一致。
在径向上,内侧部43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内侧部23的位置一致。在径向上,外侧部44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外侧部24的位置一致。
如图6所示,在实施方式中,缸体5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旋转时,缸口20在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对置之后,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对置,在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对置之后,与低压口40对置。即,缸体5以如下方式旋转:缸膛12经由缸口20,在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连接之后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并在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之后与低压口40连接。
第一区域50包括:基于缸膛12的液压油来产生缸体5的旋转辅助力的辅助区域501、以及通过连接第二残压排出口72与缸膛12而使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的残压排出区域502。
如图6所示,辅助区域501是在周向上位于上止点位置5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之间的区域。第一残压排出口71设于辅助区域501中。第二残压排出口72不设于辅助区域501中。
辅助区域501是不具有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平面区域。在缸膛12的缸口20与辅助区域501对置的状态下,虽然活塞6开始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但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依然很高。缸体5由缸膛12与辅助区域501之间的高压的液压油而得到辅助进行旋转。通过将缸膛12的液压油的高压转换为缸体5的旋转辅助力,从而提高了液压泵1的效率。
在实施方式中,辅助区域501中配置有第一残压排出口71。在缸口20与辅助区域501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残压排出口71排出。由于缸膛12的液压油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残压排出口71排出,液压油的压力降低第一规定量。
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大小小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大小。在缸口20与辅助区域501对置的状态下,从第一残压排出口71排出的液压油的量为微量的第一量,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的降低量即第一规定量较小。即,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虽然稍微降低,但依然维持了缸膛12的液压油的高压力。由此,能够得到对于缸体5的旋转辅助力。
如图6所示,残压排出区域502是在周向上位于辅助区域501与低压口40之间的区域。第二残压排出口72设于残压排出区域502中。
残压排出区域502是具有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区域。在缸膛12的缸口20与残压排出区域502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残压排出口72排出。由于缸膛12的液压油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残压排出口71排出,液压油的压力降低第二规定量。
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大小大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大小。在缸口20与残压排出区域502对置的状态下,从第二残压排出口72排出的液压油的量为大于第一量的第二量,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的降低量即第二规定量大于第一规定量。
在径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在实施方式中,残压排出区域502中设有第二残压排出口72i和第二残压排出口72o。如图6所示,当缸体5旋转时,缸口20可同时与多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在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当缸体5旋转时,缸口20的前侧部21同时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i和第二残压排出口72o连接。缸膛12的液压油从多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o充分地被排出。
缸口20在从与辅助区域501对置的状态移动至与残压排出区域502对置的状态之后,又移动至与低压口40对置的状态。如上所述,在缸口20与辅助区域501对置的状态下,通过将液压油从第一残压排出口71排出,使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第一规定量。在缸口20与残压排出区域502对置的状态下,通过将液压油从第二残压排出口72排出,使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大于第一规定量的第二规定量。即,在实施方式中,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分两个阶段降低。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分两个阶段降低后,缸口20与低压口40对置。由此,抑制了液压油的压力在液压泵1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时发生急剧变化。因此,抑制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如上所述,缸口20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即前侧部21,呈朝向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即后侧部42,呈朝向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在实施方式中,缸口20的前侧部21的形状与低压口40的后侧部42的形状一致因此,当缸口20从与残压排出区域502对置的状态向与低压口40对置的状态移动时,前侧部21与后侧部42重叠。
此外,如图4所示,在高压口30的后侧部32设有槽口37。槽口37作为缸膛12与高压口30连接前的自压限制口而发挥功能。由于设有槽口37,在缸膛12即将与高压口30连接之前,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逐渐接近高压口30的液压油的压力。由此,能够抑制在缸膛12与高压口30连接时产生异样噪声。此外,也可以省略槽口37。
性能试验结果
分别对对比例涉及的液压泵及实施例涉及的液压泵1实施性能试验。作为性能试验,实施气蚀风险的测算及旋转辅助力的测算。作为气蚀风险的测算,对缸口与配流盘的第一区域对置时的缸膛的液压油的负压区域进行测算。
对比例涉及的液压泵为如国际公开第2016/067472号中公开的设有一个残压排出口的液压泵。实施例涉及的液压泵1为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具有第一残压排出口71及两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液压泵1。
图7及图8分别是表示液压泵的性能试验结果的图。
图7是表示对比例涉及的液压泵及实施例涉及的液压泵1的气蚀风险的图。可以认为气蚀风险低则能够抑制气蚀现象的发生,液压泵的性能更优越。如图7所示,可以确认到实施例涉及的液压泵1的气蚀风险比对比例涉及的液压泵的气蚀风险降低了12%。
图8是表示对比例涉及的液压泵及实施例涉及的液压泵1的旋转辅助力的图。可以认为旋转辅助力高则液压泵的效率高,液压泵的性能更优越。如图8所示,可以确认到实施例涉及的液压泵1的旋转辅助力比对比例涉及的液压泵的旋转辅助力提高了9%。
效果
如上文所说明的,根据实施方式,周向上的配流盘9的高压口30与低压口40之间配置有第一区域50。第一区域50具有上止点位置51。残压排出口70设于第一区域50的周向上的上止点位置51与低压口40之间。残压排出口70包括在径向上配置于不同位置的第一残压排出口71和第二残压排出口72。通过在径向上配置至少两个残压排出口70,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规定量。由于缸膛12的缸口20在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了规定量之后与低压口40对置,从而抑制了液压泵1在从排出过程转换至吸入过程时的液压油的压力的急剧变化。因此,抑制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第一残压排出口7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以满足式(1)的条件的方式配置。即,第一残压排出口71配置于第一区域50径向上的中央部,第二残压排出口72配置于第一区域50径向上的端部。由此,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被适当地降低。
第一残压排出口71以满足式(2)的条件的方式配置。即,第一残压排出口71配置于第一区域50的径向中心。由此,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被适当地降低。
第二残压排出口72包括配置于比第一残压排出口71靠径向内侧处的第二残压排出口72i和配置于比第一残压排出口71靠径向外侧处的第二残压排出口72o。通过使液压油分别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第二残压排出口72i以及第二残压排出口72o排出,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被适当地降低。
第一残压排出口71、第二残压排出口72i及第二残压排出口72o满足式(3)的条件。由此,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被适当地降低。
在周向上,上止点位置51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距离,短于上止点位置5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距离。即,第一残压排出口71配置于比第二残压排出口72靠旋转方向后侧处。因此,在缸口20与第一区域50对置的状态下,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分阶段地降低。由此,有效地抑制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大小小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大小。因此,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在降低第一规定量之后,降低大于第一规定量的第二规定量。缸口20在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第一规定量及第二规定量之后与低压口40对置,因此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被适当地降低。因此,有效地抑制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第一区域50包括:配置于上止点位置5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之间,基于缸膛12的液压油来产生对于缸体5的旋转辅助力的辅助区域501;以及配置于辅助区域501与低压口40之间,通过连接第二残压排出口72与缸膛12来降低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的残压排出区域502。第一残压排出口71设于辅助区域501中。第二残压排出口72设于残压排出区域502中。由于设有辅助区域501,从而能够对缸体5施加旋转辅助力,由此提高了液压泵1的效率。此外,在辅助区域501中设有比第二残压排出口72小的第一残压排出口71。由此,能够在产生旋转辅助力的同时,降低液压油的压力。由于设有残压排出区域502,从而能够充分地降低液压油的压力。因此,抑制了在缸口20与低压口40对置时的液压油的压力急剧下降。因此,有效地抑制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缸体5以缸膛12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连接之后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并在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之后与低压口40连接的方式旋转。由此,缸膛12在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分两个阶段降低之后与低压口40连接。由此,抑制了在缸口20与低压口40对置时,液压油的压力的急剧降低。因此,有效地抑制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在径向上设有多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通过缸体5的旋转,缸口20同时与多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通过使缸口20同时与多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从而充分地降低了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缸膛12在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被充分降低之后,与低压口40连接。由此,抑制了在缸口20与低压口40对置时的液压油的压力的急剧降低。因此,有效地抑制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即后侧部42,包括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所述第二部分422相对于第一部分421朝向旋转方向后侧突出。在径向上,第一部分421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位置一致,第二部分422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位置一致。即,在径向上,旋转轴AX与第一部分421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与旋转轴AX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距离一致。旋转轴AX与第二部分422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与旋转轴AX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距离一致。由此,液压油在缸口20即将与低压口40连接之前,从第二残压排出口72排出。因此,能够在充分确保辅助区域501的同时,适当地降低缸膛12的液压油的压力。
缸口20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即前侧部21的形状与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即后侧部42的形状一致。由此,在随着缸体5的旋转而缸口20与低压口40连接时,前侧部21与后侧部42重叠。由此,能够抑制吸入过程中的吸入能力的降低。即,即使辅助区域501较大,也能够抑制液压泵1的吸入能力的降低。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缸口20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即前侧部21,呈向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即后侧部42,呈向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但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即后侧部42,也可以是呈向旋转方向后侧突出的圆弧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缸口20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即前侧部21的形状,与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即后侧部42的形状一致。但前侧部21的形状也可以与后侧部42的形状不一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低压口40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即后侧部42,包括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所述第二部分422由第一部分421朝向旋转方向后侧突出。另外,第二部分422分别配置于第一部分421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但第二部分422也可以仅配置于第一部分421的径向内侧,或仅配置于第一部分421的径向外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径向上,第一部分421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位置一致,且第二部分422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位置一致。但也可以为,在径向上,第一部分421的位置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位置不一致。还可以为,在径向上,第二部分422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位置不一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缸口20随着缸体5的旋转而同时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i和第二残压排出口72o连接。但缸口20也可以随着缸体5的旋转,而在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i连接之后,再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o连接。缸口20还可以随着缸体5的旋转,而在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o连接之后,再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i连接。即,缸口20也可以与多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依次连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缸口20随着缸体5的旋转,而在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连接之后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并在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之后与低压口40连接。但缸口20也可以随着缸体5的旋转,同时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和第二残压排出口72连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大小,小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大小。但也可以是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大小等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大小,或大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大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周向上,上止点位置51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距离,短于上止点位置5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距离。即,第一残压排出口71配置于比第二残压排出口72靠旋转方向后侧处。但第一残压排出口71也可以配置于比第二残压排出口72靠旋转方向前侧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残压排出口71、第二残压排出口72i及第二残压排出口72o分别以满足式(3)的条件的方式配置。但也可以满足下述式(3A)或式(3B)的条件。
|R1-R2i|>|R1-R2o|…(3A)
|R1-R2i|<|R1-R2o|…(3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残压排出口72包括:配置于比第一残压排出口71靠径向内侧处的第二残压排出口72i及配置于比第一残压排出口71靠径向外侧处的第二残压排出口72o。但也可以为,配置有第二残压排出口72i,而省略第二残压排出口72o。还可以为,配置有第二残压排出口72o,而省略第二残压排出口72i。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残压排出口71配置于第一区域50的径向中心。即,第一残压排出口71以满足式(2)的条件的方式配置。但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配置方式也可以不满足式(2)的条件。即,第一残压排出口71也可以配置于与第一区域50的径向中心错开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周向上,上止点位置51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距离,短于上止点位置5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距离。但也可以为,在周向上,上止点位置51与第一残压排出口71的距离,等于上止点位置51与第二残压排出口72的距离。即,也可以在径向上配置多个残压排出口70。在径向上配置的残压排出口70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任意的复数。例如,也可以为沿径向配置一个第一残压排出口71和一个第二残压排出口72。在沿径向配置多个残压排出口70的情况下,多个残压排出口70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涉及的结构要素适用于液压泵1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涉及的结构要素也可以适用于液压马达。在液压马达的情况下,从排出口101吸入液压油,并从吸入口102排出液压油。
符号说明
1…液压泵,2…壳体,2A…筒部,2B…基部,3…端盖,4…传动轴,5…缸体,5A…滑动面,6…活塞,6A…凹部,7…滑靴,7A…凸部,7B…滑动部,8…斜盘,8A…凹部,8B…滑动面,9…配流盘,9A…滑动面,10A…轴承,10B…轴承,11…花键机构,12…缸膛,13…支承部件,14…环,15…弹簧,16…可动环,17…滚针,18…按压部件,19…活塞,20…缸口,21…前侧部,22…后侧部,23…内侧部,24…外侧部,25…前侧顶部,26…后侧顶部,30…高压口,31…前侧部,32…后侧部,33…内侧部,34…外侧部,35…前侧顶部,36…后侧顶部,37…槽口,40…低压口,41…前侧部,42…后侧部,43…内侧部,44…外侧部,45…前侧顶部,46…后侧底部,47…后侧顶部,421…第一部分,422…第二部分,50…第一区域,51…上止点位置,53…内侧部,54…外侧部,60…第二区域,61…下止点位置,63…内侧部,64…外侧部,70…残压排出口,71…第一残压排出口,72…第二残压排出口,72i…第二残压排出口,72o…第二残压排出口,101…排出口,102…吸入口,501…辅助区域,502…残压排出区域,AX…旋转轴,AR…箭头,VC…虚拟圆。

Claims (15)

1.一种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
缸体,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活塞,其配置于所述缸体的缸膛中;以及
配流盘,其与所述缸膛的缸口对置,
所述配流盘包括:
高压口,其供从所述缸口排出的液压油流通;
低压口,其供被所述缸口吸入的液压油流通;
第一区域,其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配置于所述高压口与所述低压口之间,包含与配置有移动至上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缸膛的所述缸口对置的上止点位置;以及
残压排出口,其设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上止点位置与所述低压口之间,
所述残压排出口包括第一残压排出口和第二残压排出口,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不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径向上,所述旋转轴与所述低压口的中心的距离为Rb,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的中心的距离为R1,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的距离为R2时,满足条件|Rb-R1|<|Rb-R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满足条件Rb=R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分别配置于比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靠径向内侧处和靠径向外侧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径向上,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径向内侧的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的中心的距离为R2i,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径向外侧的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的中心的距离为R2o时,满足条件|R1-R2i|=|R1-R2o|。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周向上,所述上止点位置与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的距离,短于所述上止点位置与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包括:
辅助区域,其配置于所述上止点位置与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之间,基于所述缸膛的液压油来产生对所述缸体的旋转辅助力;以及
残压排出区域,其配置于所述辅助区域与所述低压口之间,通过连接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与所述缸膛而使所述缸膛的液压油的压力降低,其中,
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设于所述辅助区域,
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设于所述残压排出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以使所述缸膛在与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连接,并在与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连接之后与所述低压口连接的方式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径向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
所述缸口同时与多个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径向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
所述缸口与多个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依次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压口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旋转方向后侧突出,
在所述径向上,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残压排出口的距离一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残压排出口的距离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口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的形状与所述低压口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的形状一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口的旋转方向前侧的边缘部,呈朝向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
所述低压口的旋转方向后侧的边缘部,呈朝向旋转方向前侧突出的圆弧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流盘包括:
第二区域,其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配置于所述低压口与所述高压口之间,包含与配置有移动至下止点的所述活塞的所述缸膛的所述缸口对置的下止点位置。
CN202080081316.1A 2019-12-19 2020-12-04 液压泵或马达 Active CN1148297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9635 2019-12-19
JP2019229635A JP7377095B2 (ja) 2019-12-19 2019-12-19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PCT/JP2020/045260 WO2021124930A1 (ja) 2019-12-19 2020-12-04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9769A true CN114829769A (zh) 2022-07-29
CN114829769B CN114829769B (zh) 2024-03-19

Family

ID=7647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1316.1A Active CN114829769B (zh) 2019-12-19 2020-12-04 液压泵或马达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1713A1 (zh)
JP (1) JP7377095B2 (zh)
CN (1) CN114829769B (zh)
DE (1) DE112020005170T5 (zh)
WO (1) WO2021124930A1 (zh)

Citation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094U (zh) * 1989-04-25 1989-12-2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用于轴向柱塞泵或马达的端面配流盘
JPH08210242A (ja) * 1995-02-01 1996-08-20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ポンプ・モータ
JPH08284805A (ja) * 1995-04-17 1996-10-29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型液圧回転機
JPH09256945A (ja) * 1996-03-22 1997-09-30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型油圧ポンプ
JPH1057850A (ja) * 1996-08-13 1998-03-03 Koganei Corp 薬液供給装置の駆動方法
JPH10169547A (ja) * 1996-12-13 1998-06-23 Tokimec Inc 液圧装置
JPH11336655A (ja) * 1998-05-28 1999-12-07 Daikin Ind Ltd アキシャル形ピストンポンプ
JPH11351131A (ja) * 1998-06-09 1999-12-21 Daikin Ind Ltd 斜板式ピストンポンプ
JP2000087845A (ja) * 1998-09-11 2000-03-2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ピストン・ポンプ
JP2000161217A (ja) * 1998-11-27 2000-06-13 Sanden Corp 往復動圧縮機
JP2003231462A (ja) * 2002-02-08 2003-08-19 Nissin Kogyo Co Ltd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3629266B1 (ja) * 2003-10-29 2005-03-16 コスモパワー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この駆動装置への圧力液供給システム
US20080302128A1 (en) * 2007-06-07 2008-12-11 Tae Young Park Compressor
JP2011190687A (ja) * 2010-03-11 2011-09-29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WO2012026348A1 (ja) * 2010-08-26 2012-03-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JP2012057472A (ja) * 2010-09-03 2012-03-22 Komatsu Ltd 油圧ポンプ
CN102812244A (zh) * 2010-03-18 2012-12-05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泵/马达及液压泵/马达的脉动防止方法
CN103470465A (zh) * 2012-06-06 2013-12-25 林德液压两合公司 静液压排挤机
US20140109761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Caterpillar Inc. Axial pump having stress reduced port plate
JP2014111914A (ja) * 2012-12-05 2014-06-19 Komatsu Ltd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KR20150115042A (ko) * 2014-04-02 2015-10-14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유압식 피스톤 모터용 밸브 플레이트
CN204805049U (zh) * 2015-03-12 2015-11-25 重庆三峡学院 五柱塞旋向阀配流斜盘轴向液压泵
WO2016017167A1 (ja) * 2014-08-01 2016-02-0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液圧回転機
WO2016067472A1 (ja) * 2014-10-31 2016-05-0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US20170045028A1 (en) * 2014-08-08 2017-02-16 Komatsu Ltd. Hydraulic pump-motor
JP2017180391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油圧ポンプの容量制御装置
JP2018155193A (ja) * 2017-03-17 2018-10-04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液圧回転機

Patent Citation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094U (zh) * 1989-04-25 1989-12-2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用于轴向柱塞泵或马达的端面配流盘
JPH08210242A (ja) * 1995-02-01 1996-08-20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ポンプ・モータ
JPH08284805A (ja) * 1995-04-17 1996-10-29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型液圧回転機
JPH09256945A (ja) * 1996-03-22 1997-09-30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型油圧ポンプ
JPH1057850A (ja) * 1996-08-13 1998-03-03 Koganei Corp 薬液供給装置の駆動方法
JPH10169547A (ja) * 1996-12-13 1998-06-23 Tokimec Inc 液圧装置
JPH11336655A (ja) * 1998-05-28 1999-12-07 Daikin Ind Ltd アキシャル形ピストンポンプ
JPH11351131A (ja) * 1998-06-09 1999-12-21 Daikin Ind Ltd 斜板式ピストンポンプ
JP2000087845A (ja) * 1998-09-11 2000-03-2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ピストン・ポンプ
JP2000161217A (ja) * 1998-11-27 2000-06-13 Sanden Corp 往復動圧縮機
JP2003231462A (ja) * 2002-02-08 2003-08-19 Nissin Kogyo Co Ltd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3629266B1 (ja) * 2003-10-29 2005-03-16 コスモパワー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この駆動装置への圧力液供給システム
US20080302128A1 (en) * 2007-06-07 2008-12-11 Tae Young Park Compressor
JP2011190687A (ja) * 2010-03-11 2011-09-29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CN102812244A (zh) * 2010-03-18 2012-12-05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泵/马达及液压泵/马达的脉动防止方法
WO2012026348A1 (ja) * 2010-08-26 2012-03-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JP2012057472A (ja) * 2010-09-03 2012-03-22 Komatsu Ltd 油圧ポンプ
CN103470465A (zh) * 2012-06-06 2013-12-25 林德液压两合公司 静液压排挤机
US20140109761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Caterpillar Inc. Axial pump having stress reduced port plate
JP2014111914A (ja) * 2012-12-05 2014-06-19 Komatsu Ltd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KR20150115042A (ko) * 2014-04-02 2015-10-14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유압식 피스톤 모터용 밸브 플레이트
WO2016017167A1 (ja) * 2014-08-01 2016-02-0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液圧回転機
US20170045028A1 (en) * 2014-08-08 2017-02-16 Komatsu Ltd. Hydraulic pump-motor
CN106460807A (zh) * 2014-08-08 2017-02-22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泵/马达
WO2016067472A1 (ja) * 2014-10-31 2016-05-0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CN105745440A (zh) * 2014-10-31 2016-07-06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泵/马达
CN204805049U (zh) * 2015-03-12 2015-11-25 重庆三峡学院 五柱塞旋向阀配流斜盘轴向液压泵
JP2017180391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油圧ポンプの容量制御装置
JP2018155193A (ja) * 2017-03-17 2018-10-04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液圧回転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钧功;马力中;: "多作用内曲线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端面配流盘设计方法探讨", 液压气动与密封, no. 04, pages 21 - 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9769B (zh) 2024-03-19
JP7377095B2 (ja) 2023-11-09
WO2021124930A1 (ja) 2021-06-24
US20230021713A1 (en) 2023-01-26
DE112020005170T5 (de) 2022-08-04
JP2021099030A (ja)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5745B2 (ja)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EP0611887B1 (en) Fluid pressure generation apparatus
KR101896742B1 (ko) 액압 회전기
CN114829769A (zh) 液压泵·马达
CN217354620U (zh) 轴向柱塞泵
CN115807749A (zh) 流体机械和施工机械
EP2076674B1 (en) Oil separating structure of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CN218816804U (zh) 流体机械
JP5357850B2 (ja) 油圧ポンプ
CN219139275U (zh) 斜盘型液压装置的压板及具备该压板的斜盘型液压装置
CN219366459U (zh) 液压旋转装置
JP2021042725A (ja) 斜板式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ポンプ・モータ
JP7377027B2 (ja) 斜板式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ポンプ・モータ
JP2005140035A (ja) 液圧機械
CN117905666A (zh) 流体机械
JP2012031758A (ja) 油圧ポンプ・モータ
KR100310350B1 (ko) 전동모터가 내장된 유압펌프장치
WO2019193921A1 (ja) 圧縮機
JP2007278202A (ja) 斜板式液圧回転機
JP2005188328A (ja)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KR200347391Y1 (ko) 사판식 압축기의 스러스트 베어링구조
KR100903060B1 (ko) 사판식 압축기의 샤프트 지지구조
KR20030061688A (ko) 축류피스톤식 유체기계
JPH09170567A (ja) ピストン型液圧装置
JP2002005012A (ja) 斜板式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