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2812A - 机动车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以及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以及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2812A
CN114502812A CN202080066486.2A CN202080066486A CN114502812A CN 114502812 A CN114502812 A CN 114502812A CN 202080066486 A CN202080066486 A CN 202080066486A CN 114502812 A CN114502812 A CN 114502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otor vehicle
arrangement
door
arrange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64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2812B (zh
Inventor
J·海杜克
T·康拉德
M·林德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cedes Benz Group AG
Original Assignee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cedes Benz Group AG filed Critical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ublication of CN114502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2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3Handles creating a completely closed wing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6Mounting of handles, e.g. to the wing or to the lock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第一部件(10)在第二部件(12)上的布置,其中,部件(10,12)以间距(h)相互竖向错开地布置,其中,所述部件(10,12)在其相邻的边缘区域(16,18)分别具有带有外圆弧(R1,R2)的边缘,所述外圆弧(R1,R2)彼此相同并且分别至少对应于或正好对应于该间距(h)。

Description

机动车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以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机动车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动车、特别是汽车。
背景技术
DE 10 2013 215 896A1公开了这样的机动车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在该布置中,这些部件、特别是在所述部件的彼此相对的至少一个相应位置以也被称为竖向错位的间距彼此竖向错开地布置。
在这种布置中,通常出现如下的接缝图案,其具有在部件之间的至少一个接缝或至少一个间隙。如果这些部件彼此不利地对准,则对于观察各自布置的人来说,接缝图案看起来是不利的。这尤其可能是因为接缝或间隙的宽度不规则和/或接缝图案的接缝或间隙相互间具有不一致的宽度。为了避免这种外观不利的接缝图案,通常需要非常复杂且因此成本和时间密集的公差观测和定心。尤其当所述部件是位于留在机动车外的人的各自视野中且因此可目视感知、即可一目了然的部件时,则是这种情况。尤其当各自人员的位置变化时,接缝图案可能看起来是不利的。
DE 10 2018 100 528A1公开一种机动车门,其配设有凹部,开门把手安装在该凹部中,该开门把手突出于门外侧面。开门把手在其面向凹部边沿区域的边缘区域具有外圆弧,而凹部具有明显的边沿,用于开门把手的弯曲止挡面从该边沿向内延伸入门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置和一种机动车,使得能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外观很有利的接缝图案。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布置和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机动车来完成。具有合适的发明改进方案的有利设计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呈汽车特别是轿车形式的机动车的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中,这些部件以也称为竖向错位的间距相互竖向错开布置。
为了现在能以特别简单且因此时间和/或成本都有利的方式实现外观很有利的且例如由该部件可产生或产生或生成的接缝图案,本发明规定,所述部件在它们相互尤其直接相邻的边缘区域中分别具有带有外圆弧的边缘,其中,这两个外圆弧是相同的并且分别至少对应于或正好对应于该间距、即竖向错位。“边缘区域相互尤其直接相邻”的特征尤其是指,该边缘区域布置在该部件的相互直接相对的侧面。这意味着,第一部件的圆弧/半径布置在第一部件的第一侧,其第一侧直接面向第二部件。第二部件的圆弧/半径布置在第二部件的第二侧,其第二侧直接面对第一部件。这尤其是指没有其它构件或部件布置在所述侧之间,进而没有布置在所述圆弧之间。
可以规定,也称为构件的部件至少间接地、尤其直接地相互固定,使得所述部件尤其在该布置或机动车的制造完成状态下无法彼此相对运动。还可以想到,所述部件尤其在机动车制造完成状态下可彼此相对运动,尤其是可平移和/或可旋转。于是,“所述部件以该间距相互竖向错开布置且边缘区域分别具有至少对应于或正好对应于该间距的相同的圆弧”的特征是指,所述部件(构件)在该部件的至少一个位置以该间距彼此相对竖向错开地布置,并且所述边缘区域具有相同的、至少或正好对应于该间隙的圆弧。所述位置优选是该部件的终端位置,该部件例如在没有被施以外力作用时尤其独立地或自动地占据该终端位置。
因为该边缘区域的圆弧被设计成与所述部件一致,故从例如在机动车外且因此位于机动车周围的人看向所述布置和进而该部件的每个视角可以向所述人保证相同的外观景象或这种布置的相同的外观景象。这尤其可以是指,能以每个视角实现外观特别有利的接缝图案,而无需费时费钱的公差观测和定中措施或对准措施。特别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视差、即通过所谓的视差效应实现外观接缝无差异。这意味着,本发明使用所谓的视差,从而从至少几乎每个视角得到相同的接缝图案。因此可以避免由所述外观瑕疵造成所述布置的整体印象受到不利的外观影响。特别是,本发明允许人的视线、特别是从机动车外目视感知该布置的观察者的视线无法识别出清晰的可视边缘。因此,接缝图案的可识别性巧妙地欺骗人脑。因此,本发明的布置关于接缝图案且尤其关于可能因该布置的观察者相对于该部件改变位置而产生的外观瑕疵或目视不利影响不敏感,因此人从每个视角获得该布置的相同的外观有利印象。结果,与传统的解决方案相比可以实现更高的外在观感,并且可以避免或省掉过度的时间和成本密集的调节过程和/或公差补偿件。此外,这些部件例如可以特别容易地大批量制造。因此,所述布置不会因在各自零件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工具侵蚀而大受影响。
为了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所述布置的特别有利的外观印象,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规定,具有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区域的部件的另一个局部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相接,其中,另一个局部区域呈凸形构成,由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区域凸起,即设计成突出部。因此,另一个局部区域是具有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区域的部件的尤其呈扁平状和/或轻微的拱起,尤其是相对于具有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区域的部件的圆弧而言。该拱起例如在车辆竖向和车辆横向上设置并且特别是在车辆竖向和车辆横向上是该圆弧的多倍。
也已表明特别有利的是这些部件沿第一方向以所述间距相互竖向错开地布置。第一方向例如在车辆横向上延伸。
已经表明特别有利的是,至少该边缘区域沿一个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并且沿第二方向彼此相邻。特别是,这些部件至少部分地、特别是至少主要或完全地沿第二方向彼此间隔。由此能以简单方式展现出外观很有利的接缝图案。
在此还表明特别有利的是,各圆弧分别具有沿第一方向彼此间隔的两个末端并从末端中的第一末端连续延伸到第二末端。由此可以确保该布置的特别有利的外观印象。
为了在此能将该布置或其外观印象设计成就布置观察者相对于该布置的位置变化而言是很坚固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规定,该间距是在第一部件的圆弧的沿第一方向最远离第二部件圆弧的末端与第二部件的圆弧的沿第一方向最靠近第一部件圆弧的末端之间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间距。
为了能特别有利地彼此相对布置所述部件并且随后能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来实现所述布置的特别有利的外观印象,在本发明的其它设计中规定,第二部件的边缘区域界定第二部件的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第一部件局部安置在该凹部中并且尤其沿着第一方向从凹部突出。在此优选规定,第一部件是具有所述至少一个边缘区域和进而另一个局部区域的构件。
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一部件的边缘区域和进而第一部件的边缘区域的圆弧尤其完全布置在也称为容槽的凹部之外,由此可以展现出特别有利的外观印象。
最后已证明特别有利的是,第二部件是门、尤其是侧门的镶板件,并且第一部件是机动车门的门把手。该实施方式基于以下认识,即,通常尤其通过优选设计为轿车的汽车的门、特别是侧门的外门把手和镶板件所形成的接缝图案对于可能有的外观瑕疵极为关键,因此门外把手尤其必须相对于门的镶板件以时间和成本高昂的方式被定位。现在,这可以通过本发明来避免。
第二部件优选是门的门外把手,其中,镶板件优选是外侧镶板件,因此形成机动车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借助门把手,例如可以解锁门的门锁以便随即打开门。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优选设计为汽车特别是轿车的机动车,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布置。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的优点和有利设计应被视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优点和有利设计,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和结合附图得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细节。以上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描述中提到的和/或在附图中被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在各自指明的组合中、也可以在其它组合中或单独地可使用,而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将机动车的第一部件布置在第二部件上的前视示意图,其中,这些部件以间距相互竖向错开地布置并且在其相邻边缘区域中分别具有彼此相同的圆弧,该圆弧至少或正好对应于该间距;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布置的沿图1所示的剖切线X-X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布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图3的布置的沿图3所示的剖切线B-B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图4的布置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图3的布置的沿如图所示的剖切线A-A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图6的布置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布置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前视示意图示出呈门把手10形式的第一部件在机动车的呈镶板件12形式的第二部件上的布置。在所述布置中,门把手10布置在镶板件12上或反之。门把手10和镶板件12是例如设计成侧门的机动车门的组成部分。机动车优选被设计为汽车特别是轿车,并且在其制造完成状态下包括优选设计为自支承车身的结构。前述门在此可运动地、特别是可枢转地保持在该结构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该结构在关闭位置和至少一个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在关闭位置,门关闭由该结构界定的门洞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其中,该门在打开位置开放该局部区域。在此,门具有例如门锁,借此可以将门锁定或固定在相对于结构的关闭位置。门把手10在此优选是门外把手,其在门的关闭位置布置在机动车内室之外,并且同时例如布置在该门或镶板件12的尤其在车辆横向上对外背离内室的外侧。镶板件12在此是外镶板件,其形成该门的外壳14的至少一部分。外壳14可以由在机动车外并因此位于机动车周围的人在视觉和触觉上感知。人例如可以用手抓住和至少部分握住门把手10,进而对门把手10施加外力、尤其是拉力。由此,人可以将门把手10例如从图1所示的也称为最终位置或终点位置的位置相对于镶板件尤其以平移和/或旋转的方式运动到至少一个不同于最终位置的操作位置。由此人可以将门锁解锁,接着人可以将门相对于所述结构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如果人放开门把手10而使得例如没有外力作用于门把手10和镶板件12,则门把手10例如独立地或自动地从操作位置回移到最终位置。因此当没有外力作用于该部件时,门把手10处于最终位置,其中,在最终位置的门把手10例如相对于镶板件12处于静止。例如门把手10借助复位机构相对于镶板件12从操作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为此,复位机构例如包括至少一个弹簧件和/或马达、尤其是电动机。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以下陈述尤其涉及门把手10相对于镶板件12的最终位置。因此,例如门把手10在图中处于最终位置。换句话说,这些图例如示出处于最终位置的门把手10。图1和图2还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在该布置中,也被称为构件的部件至少在最终位置以也被称为竖向偏移的间距来相互竖向错开地布置。为了在此能以特别简单且因此时间和成本都有利的方式保证外观很有利的、至少在最终位置由该部件形成的接缝图案而还规定,该部件(门把手10和镶板件12)在其彼此直接相邻或紧邻的例如形成该部件的各倒圆边缘或倒圆角的边缘区域16和18中具有相应的彼此相同的圆弧/半径R1或R2。这意味着,门把手10的边缘区域16具有圆弧R1,其中,镶板件12的边缘区域18具有圆弧R2。此时适用的是:
R1=R2
此外,各圆弧R1或R2至少或正好对应于也被称为竖向偏移的间距h。换句话说:
R1=R2≤h。
特别优选适用的是:
R1=R2=h。
始终要注意的是,圆弧R1和R2因此是外圆弧。所述外圆弧使第一和第二部件10、12的边缘区域中的各自边缘被相应倒圆。所述边缘或外圆弧正好位于第一部件10或第二部件12的各自两个侧表面彼此相接的地方。
在图2中尤其示意性示出该布置的观察者并用20来标示。观察者例如位于机动车外,故位于其周围环境中并观察该布置。观察者20例如是前述人。在此,在图2中从观察者20、尤其从其眼睛22出发的各自箭头示出视线,因此示出了观察者20用以观察该布置且特别是接缝图案的至少一个视角。
“边缘区域16和18彼此相邻、尤其是紧邻或直接相邻”的特征尤其是指,边缘区域16布置在门把手10的第一侧24,其中,该侧24直接面向镶板件12。在此,边缘区域18布置在镶板件12的一侧26,该侧26直接面向所述侧24或门把手10。这尤其意味着在侧24和26之间没有布置其它构件或部件。
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侧24、26至少在部件10、12之间的间隙S或接缝的区域中分别具有根据图2的截面图呈平坦状的侧面,它们如图2所示彼此平行延伸。为了形成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外圆弧的边缘,第一部件10具有一侧面,它在其靠近边沿的区域中呈平坦状构成,但根据附图未示出的另一个实施例可设计成是隆起的。第二部件12也具有延伸入或邻接于边沿区域的侧面,该侧面在此在根据图2的实施例中呈平坦状构成并由外壳14形成。
为了能实现该布置的特别有利的外观印象,门把手10的另一个局部区域28与门把手10的边缘区域16相接。局部区域28在此呈凸形构成,由此相对于边缘区域16是凸起的,就是说略微拱起。在图1和图2中,也用z标示的车辆竖向由双箭头30表示,而双箭头32表示也用x标示的车辆纵向。在此尤其规定,门把手10、特别是其形成或具有边缘区域16和另一局部区域28的把手上部34在车辆纵向和车辆横向上呈拱形,特别是在形成凸形局部区域28的情况下。又换言之,局部区域28是一种特别是扁平的拱形,其在x和z方向上是隆起的或拱起的。尤其扁平状的拱起在此在车辆纵向和车辆竖向上是各自圆弧R1或R2的多倍。拱起或局部区域28形成拱起或隆起的表面36,其也被称为尤其是门把手10的外露面或表面。在此,表面36可被上述观察者以目视和触觉的方式感知。
可以从图2中看到,这些部件沿着或在图2中由双箭头38所示的第一方向上相互竖向错开布置,使得间距h(竖向偏移)沿第一方向或朝第一方向延伸。关于门把手10相对于镶板件12的末端位置以及关于门的关闭位置,由双箭头表示的第一方向在车辆横向上延伸,其也被称为y方向。在此,这些部件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的由双箭头30表示的第二方向至少部分相互间隔开,使得至少边缘区域16和18沿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关于终端位置和关于关闭位置,第二方向例如在车辆竖向上延伸。在此,边缘区域16、18沿第二方向彼此相邻。
各圆弧R1或R2具有恰好两个相应的末端E1和E2或E3和E4,其中,各圆弧R1或R2从末端E1和E2或E3和E4中的第一末端连续且因此无中断地延伸到各自另一末端E2或E4。这意味着圆弧R1从末端E1连续延伸到末端E2或反之,并且圆弧R2从末端E3连续延伸到末端E4或反之。在此,末端E4沿第一方向比末端E3更靠近圆弧R1,末端E2沿第一方向比末端E1更远离圆弧R2。现在,间距h是在门把手10的圆弧R1的沿第一方向离镶板件12的圆弧R2最远的末端E2与镶板件12的圆弧R2的沿第一方向离门把手10的圆弧R1最近的末端E4之间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间距。
仍要注意的是,末端E1是过渡点或过渡区,圆弧R1在此并入侧24的表面,而在末端E2处该圆弧R1并入部件10的外表面。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末端E3和E4处。末端E3标记出圆弧R2并入侧26的表面的过渡点/过渡区,末端E4标记出在圆弧R2和部件12的外壳14之间的过渡点/过渡区。
从图2中可看到,这些部件在车辆竖向和车辆纵向上都彼此间隔开,从而在所述部件之间形成一个尤其作为间隙S构成的接缝。间隙S在此在两侧由该部件限定且例如在门把手10的周向上完全或无中断地围绕门把手10延伸。此外,镶板件12具有也称为容槽的凹部40,其至少部分由边缘区域18界定。在此,门把手10至少在最终位置部分布置在凹部40中,其中,该门把手10至少在最终位置从凹部40突出。在此,边缘区域16和进而圆弧R1完全布置在凹部40之外。
图3-7示出该布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可从图3和图4中特别清楚地看到拱形、即隆起的或拱起的局部区域28。还可以从图4中特别清楚地看到凹部40。还可以从图3-7特别清楚地看到,前面和后面的陈述既可套用于该布置和进而该部件的在由车辆竖向在车辆横向上限定的平面内延伸的且例如在图2、图4和图5中可看到的横截面,也可套用于该布置和进而该部件的在由车辆纵向和车辆横向限定的平面内延伸的且例如在图6和图7中可看到的横截面。
最后,图8以局部透视示意图示出该布置的第三实施方式。门把手10可被设计为单壳门把手,其例如具有单壳把手主体。因此,例如设置正好一个尤其一体式的外壳,外壳例如形成边缘区域16和局部区域28和进而表面36。
替代地可以想到,门把手10具有至少两个或恰好两个壳件42和44,它们例如设计为半壳。壳件42和44例如彼此分开构成并至少间接地相互连接。例如壳件42在车辆竖向上布置在壳件44的上方,从而例如壳件42是上壳,而壳件44是下壳。各自的壳件42或44优选呈一体式构成。
例如壳件42和44在此形成边缘区域16和局部区域28和进而表面36的各自部分。例如壳件42和44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表面,在此特别是表面的颜色,该表面例如是或形成表面36的各自部分。例如壳件42的表面可由铬制成或是铬色的,而壳件44的颜色或壳件44表面的颜色例如对应于镶板件12的作为外露面的表面46的颜色和进而例如对应于车辆的颜色。在此,在图8中尤其示意性示出也称为分型线的接缝48,例如壳件42、44沿该接缝相互紧邻安置或相互紧邻安装和组装。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第一部件(10)在第二部件(12)上的布置,其中,所述部件(10,12)以间距(h)相互竖向错开地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10,12)在其相邻的边缘区域(16,18)分别具有带有外圆弧(R1,R2)的边缘,所述外圆弧(R1,R2)彼此相同并且分别至少对应于或正好对应于该间距(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边缘区域(16)的部件(10)的另一个局部区域(28)与所述边缘区域(16,18)中的至少一个相接,其中,该另一个局部区域(28)设计成凸形并因此相对于该至少一个边缘区域(16)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0,12)沿第一方向(38)以该间距(h)相互竖向错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16,18)至少沿垂直于该第一方向(30)延伸的第二方向(32)彼此间隔,并且沿该第二方向(32)彼此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各圆弧(R1,R2)分别具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30)彼此间隔的末端(E1,E2,E3,E4)并且从其中的第一末端(E1,E2,E3,E4)连续延伸到第二末端(E2,E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该间距(h)是在第一部件(10)的圆弧(R1)的沿第一方向(30)离第二部件(12)的圆弧(R2)最远的末端(E2)与第二部件(12)的圆弧(R2)的沿第一方向(30)离第一部件(10)的圆弧(R1)最近的末端(E4)之间的沿第一方向(30)延伸的间距(h)。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部件(12)的边缘区域(18)界定了该第二部件的凹部(40)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第一部件(12)局部布置在该凹部(40)中并从该凹部(40)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件(10)的边缘区域(16)设置在凹部(40)之外。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件(10)是门的门把手,该第二部件(12)是该机动车门的镶板件。
10.一种机动车,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
CN202080066486.2A 2019-09-23 2020-08-06 机动车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以及机动车 Active CN114502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006671.5A DE102019006671A1 (de) 2019-09-23 2019-09-23 Anordnung eines ersten Bauelements an einem zweiten Bau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Kraftfahrzeug
DE102019006671.5 2019-09-23
PCT/EP2020/072101 WO2021058188A1 (de) 2019-09-23 2020-08-06 Anordnung eines ersten bauelements an einem zweiten bau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kraft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2812A true CN114502812A (zh) 2022-05-13
CN114502812B CN114502812B (zh) 2023-06-20

Family

ID=7208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6486.2A Active CN114502812B (zh) 2019-09-23 2020-08-06 机动车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以及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3413A1 (zh)
EP (1) EP4034740A1 (zh)
CN (1) CN114502812B (zh)
DE (1) DE102019006671A1 (zh)
WO (1) WO202105818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11865A1 (de) * 1973-03-12 1974-09-26 Nissan Motor Anordnung aus einer tuer und einem pfosten bei einem kraftfahrzeug
DE4002963C1 (en) * 1990-02-01 1991-07-11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Vehicle door handle grip - has handle movement controlled by individual swivel levers used to hinge it
DE102013215896A1 (de) * 2012-08-15 2014-02-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Normal ausfahrbarer, bündig abschliessender Türgriff
DE102018100528A1 (de) * 2018-01-11 2019-07-11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WO2020126173A1 (de) * 2018-12-19 2020-06-25 Daimler Ag Fahrzeugtü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17192A (en) * 1937-03-18 1938-05-10 Benjamin C Streng Automobile door lock
US4510779A (en) * 1982-07-16 1985-04-16 Adams Rite Products, Inc. Aircraft door lock actuating mechanism
DE3712376C1 (de) * 1987-04-11 1988-08-18 Daimler Benz Ag Schwenkbare Handhabe fuer Tueren,Klappen oder Deckel von Fahrzeugen
US5352004A (en) * 1993-08-26 1994-10-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Gasket rib lock for door handle assembly
DE19508518A1 (de) * 1995-03-10 1996-09-12 Huelsbeck & Fuerst Türverschluß für Fahrzeuge
KR100215924B1 (ko) * 1997-03-29 1999-08-16 류정열 자동차 도어의 아우터 핸들용 스토퍼
DE19922452B4 (de) * 1999-05-17 2014-06-1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Als Abdeckelement an Fahrzeugen dienender beweglicher Karosserieteil
DE102006023635A1 (de) * 2006-05-18 2007-11-2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anordnung
FR2941544A3 (fr) * 2009-01-27 2010-07-30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actionnement manuel pour deux organ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vant etre actionnes alternativement
US8894108B2 (en) * 2009-02-13 2014-11-25 Adac Plastics, Inc. Release handle assembly having inertial blocking member with blocking member retainer
DE102015209852A1 (de) * 2015-05-28 2016-12-01 Bos Gmbh & Co. Kg Türgriffsystem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DE102016207179B3 (de) * 2016-04-27 2017-09-14 Bos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Tür und Türgriffsystem hierfü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11865A1 (de) * 1973-03-12 1974-09-26 Nissan Motor Anordnung aus einer tuer und einem pfosten bei einem kraftfahrzeug
DE4002963C1 (en) * 1990-02-01 1991-07-11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Vehicle door handle grip - has handle movement controlled by individual swivel levers used to hinge it
DE102013215896A1 (de) * 2012-08-15 2014-02-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Normal ausfahrbarer, bündig abschliessender Türgriff
DE102018100528A1 (de) * 2018-01-11 2019-07-11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WO2020126173A1 (de) * 2018-12-19 2020-06-25 Daimler Ag Fahrzeugtü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8188A1 (de) 2021-04-01
US20220333413A1 (en) 2022-10-20
EP4034740A1 (de) 2022-08-03
CN114502812B (zh) 2023-06-20
DE102019006671A1 (de) 2021-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8742C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斜倚装置
CN105522974B (zh) 柔性整体式滑动门
WO2014148491A1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WO2009154008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83301B1 (ja) 自動車のサンルーフのためのスライド装置
JP5659674B2 (ja) 内装トリム
CN101253300B (zh) 用于圆筒锁的多件芯栓组件
CN114502812A (zh) 机动车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上的布置以及机动车
US10792974B2 (en) Air register knob assembly
EP2744610B1 (en) Self-compensating retractable insert for high-temperature forming tools
JP4153917B2 (ja) 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CN105636825A (zh) 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
WO2021218586A1 (en) A door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a door system
US10106128B2 (en) Wiper arm
CN210792984U (zh) 汽车内后视镜镜片及无边框汽车内后视镜
US9481240B1 (en) Cover assembly for a filling port of a vehicle
JP4911553B2 (ja) 分割式カウルパネル
WO2009006876A3 (de) Kraftfahrzeugscharnier
EP2505433B1 (de) Spiegelkopf einer Innenrückblickspiegel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JP5146659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と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合わせ部構造
JP2006206357A (ja) 製びん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製びん機の口型・ガイドリング組合せ構造
JP6159699B2 (ja) 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CN106193910B (zh) 用于具有由塑料制成的载体元件的功能构件的挡板体
JP6692388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8052392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