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8486A - 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8486A
CN114428486A CN202111680596.0A CN202111680596A CN114428486A CN 114428486 A CN114428486 A CN 114428486A CN 202111680596 A CN202111680596 A CN 202111680596A CN 114428486 A CN114428486 A CN 114428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metering
stirring
period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05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8486B (zh
Inventor
毛世民
杨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805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8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8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8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8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8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CWORKING-UP PITCH, ASPHALT, BITUMEN, TAR; PYROLIGNEOUS ACID
    • C10C3/00Working-up pitch, asphalt, bitume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368Quality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其中,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包括基于上一周期的单盘生产时长和参考单盘生产时长,得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以及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计量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计量完毕所需要的时间;所述投料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由计量称卸至搅拌主机中所需要的时间。本申请可以解决单盘的生产周期依靠操作手的经验设置存在不可控性以及随机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沥青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背景技术
沥青站的混合料质量高低对沥青的应用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沥青站生产混合料时各物料的配比偏差又对沥青站的混合料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沥青站的计量搅拌的生产节奏控制主要靠操作手人工设置参数,单盘的生产周期依靠操作手的经验设置,存在不可控性以及随机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可以解决单盘的生产周期依靠操作手的经验设置存在不可控性以及随机性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包括:基于上一周期的单盘生产时长和参考单盘生产时长,得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以及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计量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计量完毕所需要的时间;所述投料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由计量称卸至搅拌主机中所需要的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计时开始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包括: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和/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延长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或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和/或,提高计量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和/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之前,上述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还包括:输出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确认缩短计量用时;在用户对所述确认信息的输入为确认缩短计量用时的情况下,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所述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所述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所述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且所述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延长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或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和/或,提高计量精度,包括: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提高计量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所述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提前的情况下,提前所述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提前的情况下,提前所述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确定上一周期中所述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对应的沥青投放比例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提前所述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包括:将当前计量模式调整为计量用时更低的计量模式;和/或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周期的所述沥青的计量落差值和预设沥青含量,调整沥青的二次计量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包括:将粉料、沥青的投料开始时刻提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粉料、沥青的开始时刻提前包括:减小粉料、沥青开始投放时刻对应的骨料已投放比例;和/或缩短沥青开始投料时刻与骨料投料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高计量精度包括:通过调整计量参数提高计量精度,所述计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精称值、二次计量值、脉冲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包括:获得模块,用于基于上一周期的单盘生产时长和参考单盘生产时长,得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以及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计量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计量完毕所需要的时间;所述投料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由计量称卸至搅拌主机中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站,包括:搅拌主机,所述搅拌主机用于搅拌物料;计量秤,所述计量秤和所述搅拌主机连接,所述计量秤用于所述物料的计量,所述物料经过所述计量秤计量后进入所述搅拌主机;物料仓,所述物料仓与所述计量秤连接,所述物料仓用于向对应的所述计量秤输送所述物料;其中,所述物料仓包括:热骨料仓、粉罐和沥青罐;以及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物料仓和所述搅拌主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情况自适应调整当前周期中各部分工序的用时时长,对上一周期的搅拌时间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或提高质量,并且降低了人工干涉带来的物料浪费或质量参差不齐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示例性沥青站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一种沥青站,沥青站包括:搅拌主机,搅拌主机用于搅拌物料;计量秤,计量秤和搅拌主机连接,计量秤用于物料的计量,物料经过计量秤计量后进入搅拌主机;其中,计量秤包括:骨料称、粉料称和沥青称;物料仓,物料仓与计量秤连接,物料仓用于向对应的计量秤输送物料;其中,物料仓包括:热骨料仓、粉罐和沥青罐;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物料仓和搅拌主机连接,控制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
其中,计量秤是连接物料仓和搅拌主机的过渡结构,物料进入计量秤称完后进入搅拌主机进行搅拌。骨料可以存储在原料仓中,原料仓为冷料仓,经过烘干加热后进入热骨料仓暂存;沥青储存于沥青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经管道进入沥青秤计量;粉料储存于粉罐,经螺旋进入粉料秤计量。
本申请提供的沥青站,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情况自适应调整当前周期中各部分工序的用时时长,对上一周期的搅拌时间或搅拌质量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或提高质量,降低了人工控制带来的物料浪费或质量参差不齐的可能性。
示例性方法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0:基于上一周期的单盘生产时长和参考单盘生产时长,得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
获取上一周期的单盘时长,并将上一周期的单盘时长与参考单盘时长进行比较,检测上一周期的单盘时长是否大于参考单盘时长,如果上一周期的单盘时长大于参考单盘时长,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上一周期的单盘时长小于参考单盘时长,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其中,单盘时长包括搅拌周期中的计量时间、投料时间、对投入搅拌缸中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时间以及搅拌主机卸料时间,本申请中未对搅拌主机卸料时间进行调整。计量时间表示物料从原料仓中分类落入各个物料仓中的计量秤上的时间,其中,计量时间具体包括:骨料从热骨料仓放入骨料秤中称量、粉料从粉罐放入粉料秤中称量、沥青通过管道进入沥青秤中称量,三种计量一般同步进行,以最后结束的那种物料的时间点为计量结束点,以开始称量到最后结束计量的物料的这段时间为计量时间。投料时间表示物料由计量称卸至搅拌主机的时间。
参考单盘时长可以采用沥青站中的标准单盘生产时长,也可以采用预设模式中设定好的标准生产时长,或者可以采用客户预设的标准生产时长等。上一周期的单盘时长大于参考单盘时长,需要对单盘时长进行调整以缩短单盘时长。如果上一周期的单盘时长远小于参考单盘时长,则可以增加单盘计量的精度,以提高最终混合料的质量。
当当前周期的计量已经完成,但上一周期尚未结束时,当前周期需要等待搅拌主机放空,在等待搅拌主机放空的过程无法进行其他操作,因此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等待搅拌主机放空时,如果上一周期的单盘时长大于参考单盘时长,也就是上一周期已经形成了超时状态,致使当前周期无法如期进行搅拌,影响了整个搅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需要对上一周期的各个工序的用时进行调整,以缩短单盘的用时时长,以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
步骤200:基于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其中,计量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计量完毕所需要的时间;投料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由计量称卸至搅拌主机中所需要的时间。
搅拌周期的整体时长包括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后到搅拌完成后的搅拌用时、以及在搅拌完成后搅拌主机的卸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表示对搅拌进行计时的开始时刻,在搅拌工作过程中搅拌动作一直在进行,但只有完成当前周期的所有物料投料后开始计时的时刻才记为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此时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和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的计时都已结束。
当前周期的搅拌计时开始时刻、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均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如果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则表示需要可以选择搅拌计时开始时刻、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进行调整,搅拌计时开始时刻、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的调整也可以参考上一周期搅拌计时开始时刻、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的用时情况,来选择具体对哪一个或多个进行调整,以缩短当前周期的整盘搅拌用时。
本申请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情况自适应调整当前周期中各部分工序的用时时长,以使当前周期的用时时长既能达到搅拌质量又能达到搅拌要求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质量要求。并且对物料的量把控更加精准,对上一周期的搅拌时间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或者提高质量,降低了人工控制带来的物料浪费或质量参差不齐的可能性,减少了人工繁多的参数设定操作,提高了效益并且提高了搅拌稳定性。
图2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200可以包括:
步骤210: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和/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表示将搅拌开始计时时刻由第一时刻调整为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的时刻,通常程序会设定投料完成后的物料搅拌时长或用户会预先设定投料完成后的物料搅拌时长,物料搅拌时长为一段确定的时间长度,因此,当上一周期搅拌超时时,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将会相对于上一周期提前结束物料搅拌,以此来缩短整个周期的用时。当上一周期搅拌超时时,除了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外,还可以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例如降低计量精度,提高计量效率,从而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还可以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例如在上一物料没有投料完成时即开始下一个物料的投放,以达到提高投放效率缩短投放用时的目的。当上一周期的用时超时时,不仅可以通过单独调整搅拌开始计时时刻、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还可以同时调节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和计量用时,或者同时调节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或者同时调节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和投料用时,也可以同时调整搅拌开始计时时刻、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三者,根据实际需求和最终的搅拌质量来选择调整的对象。
步骤220: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延长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或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和/或,提高计量精度。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当前周期可以相对于上一周期做出更精细化的调整,以提高搅拌的质量,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未超时,则代表当前周期的用时更为宽裕,可以提高计量的精度,例如上一周期采用高效模式进行计量,当前周期则可以更换为平衡模式或者精确模式,提高计量精度。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可以适当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推迟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也可以进一步基于投料用时也未超时时,适当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以保证搅拌充分,当然,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也可以进一步基于投料用时也未超时时,推迟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但上一周期中存在工序用时超时的情况时,可以对单独的工序进行调整,例如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超时,根据需要,可以减少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超时,也可以延长投料用时,进一步提高搅拌均匀性。
如果上一周期的计量超时而投料没有超时,可以推迟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以提高投料时期的搅拌时间,则等同于延长了搅拌时间,避免因计量超时而产生搅拌不均匀的现象,提高搅拌质量,使搅拌更加均匀。
当上一周期搅拌计量超时、投料也超时,但上盘周期没有超时时,为进一步提高效率也可以判断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是否具备可以提前的条件,如果具备则可以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此时搅拌不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可以缩短整周期的用时时长,以减少整盘时长超时的可能性。
提前搅拌计时开始时刻的条件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开始时沥青的投料比例来确定,如果上一周期的搅拌计时开始时刻时沥青的投料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可以将当前周期的搅拌计时开始时刻提前,例如,预设比例为50%,上一周期的搅拌开始时沥青的投料比例为55%,则当前周期可以在沥青的投料比例为50%-55%之间时开始搅拌。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10可以包括: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基于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可以判断于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根据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是否超时来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投料用时以及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图5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并且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超时时,缩短计量用时直接调整计量用时情况,图6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6所示,也可以判断投料是否超时,如果投料也超时,则可以缩短投料用时,以共同调整整周期的用时时长。除了直接根据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调节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和投料用时外,还可以判断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是否具备可以提前的条件,如果具备则可以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然后继续生产。具备提前条件时进行提前,可以减少搅拌不均的现象发生,并且可以缩短整盘用时时长,如果不具备则不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以避免发生搅拌不均的现象。缩短计量用时还需要向用户确认是否可以缩短,缩短计量用时将影响最终的搅拌精度,因此,需要客户确认最终精度能够满足需求后再对计量用时进行调整。如果能直接通过缩短计量用时调整计量超时的情况,则在缩短计量用时之后可以继续进行生产,如果还存在投料超时的情况,则需要考虑调整投料时间,在调整投料时间后再判断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是否具备提前的调节,以进一步缩短上周期的用时时长,提高搅拌效率,在提高搅拌效率的同时保证搅拌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基于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以包括: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可以选择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也可以选择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还可以选择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具备提前条件时可以选择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的方案,以提高搅拌效率同时保证搅拌质量。
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可以选择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时,可以保留原本的计量方案,改善投料用时和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但搅拌开始计时时刻需要具备能够提前的条件才能够进行提前。
在一实施例中,在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之前,上述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还包括:输出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确认缩短计量用时;在用户对确认信息的输入为确认缩短计量用时的情况下,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
本申请在确认需要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前,需要向用户确认是否可以缩短计量用时,得到用户确认缩短计量用时的指令后,对计量用时进行自适应性调整。计量用时的长短基于计量的精度,缩短计量用时则可能降低计量精度,增加计量用时则可以提升计量精度,并且计量精度对最终的搅拌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调控计量用时需要得到用户的确认,在用户能够接受最终搅拌精度的情况下,最终搅拌精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下,对计量用时进行调控。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当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说明计量用时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并且本实施例的前提为上一周期整体用时超时,则需要对计量用时进行调整,以缩短整体用时时间,从而调整当前周期的整体搅拌时长,来达到符合用户预期的搅拌用时和搅拌质量。
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优先调整投料用时,投料相对于计量来说对于整体的搅拌质量影响更小,因此,当投料和计量同时超时时,优先缩短投料用时时间,以确保计量的精度。除缩短投料用时时间外,还可以判断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是否具备可以提前的条件,如果具备则可以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此时搅拌不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可以缩短整周期的用时时长,以减少整盘时长超时的可能性。同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能够更大程度的缩短整体搅拌时长,并且保证物料能够搅拌均匀。
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且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但整体时长超时,则可以通过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来缩短整体搅拌时长,投料相对于计量来说对于整体的搅拌质量影响更小,因此,优先通过调整投料时长来调控整体时长。除缩短投料用时时间外,还可以判断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是否具备可以提前的条件,如果具备则可以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此时搅拌不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可以缩短整周期的用时时长,以减少整盘时长超时的可能性。同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能够更大程度的缩短整体搅拌时长,并且保证物料能够搅拌均匀。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20可以调整为: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当前周期可以相对于上一周期做出更精细化的调整,以提高搅拌的质量,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未超时,则代表当前周期的用时更为宽裕,可以提高计量的精度,例如上一周期采用高效模式进行计量,当前周期则可以更换为平衡模式或者精确模式,来提高计量的精度。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也未超时时,可以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以使搅拌更加均匀。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但上一周期中存在工序用时超时的情况时,需要对单独的工序进行调整,例如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超时,则需要减少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如果上一周期的计量超时而投料没有超时,则可以推迟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以提高投料时期的搅拌时间,则等同于延长了搅拌时间,避免因计量超时而产生搅拌不均匀的现象,提高搅拌质量,使搅拌更加均匀。当上一周期搅拌计量超时、投料也超时,但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在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的同时,可以判断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是否具备可以提前的条件,如果具备则可以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此时搅拌不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可以缩短整周期的用时时长,以减少整盘时长超时的可能性。
在一实施例中,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以包括: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基于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提高计量精度。
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可以通过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来增加搅拌时间,以避免计量超时时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或者可以通过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来抵消计量的超时时间,维持均衡的计量加投料时间,而不影响搅拌时长,因为投料时间对于最终的精度影响小于计量时间对于最终的精度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来维持整体周期的搅拌时长。除了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外,还可以在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的同时判断是否可以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如果具备可以提前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的条件,则可以在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的同时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当前周期可以相对于上一周期做出更精细化的调整,以提高搅拌的质量,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未超时,则代表当前周期的用时更为宽裕,可以提高计量的精度,例如上一周期采用高效模式进行计量,当前周期则可以更换为平衡模式或者精确模式,来提高计量的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以包括: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
当计量用时超时时,可能导致后续物料搅拌不均,为保证物料的充分搅拌,可以通过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来增加物料的搅拌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以包括:在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提前的情况下,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当前周期的搅拌计时开始时刻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开始时沥青的投料比例决定是否提前,而当前周期的搅拌计时开始时刻也可以根据当前周期的沥青的投料比例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定沥青投放90%时开始搅拌,避免剩余10%尾料投放过慢导致整个搅拌周期过长。当前周期的沥青的投料比例也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周期以及预设比例进行调整,例如,上一周期的用时过长,而沥青的投料比例大于预设比例,则当前周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搅拌计时开始时刻时的沥青的投料比例,自动减小沥青的投料比例,提前搅拌以提高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提前的情况下,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以包括:在确定上一周期中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对应的沥青投放比例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提前搅拌计时开始时刻的条件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开始时沥青的投料比例来确定,如果上一周期的搅拌计时开始时刻时沥青的投料比例大于第一阈值,则可以将当前周期的搅拌计时开始时刻提前,例如,第一阈值为50%,上一周期的搅拌开始时沥青的投料比例为55%,则当前周期可以在沥青的投料比例为50%-55%之间时开始进行搅拌计时。
当前骨料、粉料、沥青往搅拌缸投料的一般顺序为先投放骨料,再投放粉料,最后投放沥青。本申请粉料和沥青的投料开始时间点可以根据骨料的投料比例控制,而不是单纯根据时间控制。例如在骨料投料比例为80%时投放粉料,在骨料投料比例为100%时投放沥青。根据投料比例控制可以适应每周期的情况,更能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如果单纯根据时间控制则可能需要每周期根据物料的实际重量来调整投料时间,并且人工无法做到精确设置时间,最终对于控制难以把控。如果用户需要延长干拌时间,增加骨料的搅拌时间或骨料和粉料的搅拌时间,则可以采用投料比例和时间控制的方法,增加预设延迟时间。例如,在骨料投料达到100%后延时第一预设延迟时间投放粉料,在骨料投料达到100%后延时第二预设延迟时间投放沥青。只有在骨料投料达到100%才可以进行延时。在骨料投料达到100%之前都通过骨料投料比例控制粉料和沥青的投料开始时间点。
在一实施例中,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可以包括:将当前计量模式调整为计量用时更低的计量模式;和/或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
对计量控制进行预设,预先设定多个预设模式,包含每个物料的参数设定,每个预设模式具有特定的计量精度和计量速度,用户可以直接根据需要选取对应的预设模式,就可以实现需要的控制方式,避免进行繁多的参数设定操作导致参数设定不合理导致精度和效率问题。
其中一种方案包括:精确模式、平衡模式和高效模式三种计量模式。精确模式包括:精确骨料计量控制,其中,采用大门和小门进行粗称,达到第一预设百分比时关闭大门,使用小门进行精称,达到第二预设百分比时关闭小门,然后采用小门脉冲进行二级精称。二级精称通过高频开合小门实现,高频开合以减小骨料下落频率,达到精确控制骨料下落量的目的。
精确模式中可以对每一个仓都进行到二级精称,以达到精确控制骨料计量的效果。粉料计量控制,采用变频计量,变频计量即变速计量,计量过程中先快保证投放速度,快到目标值时减慢速度,以保证投放精度。沥青计量控制,采用变频计量和二次计量保证油石比,其中,二次计量表示沥青在投放到搅拌缸中时,不一次性将目标沥青值全部投入到计量秤上,例如,首次投入80%沥青到计量秤上进行称量,然后剩余20%根据实际比例和预设沥青含量调整,如果计量超时则适当减小第二次投入计量秤的沥青量,如果精度不够,则适当加大第二次投入计量秤中的沥青量,调整范围在20%剩余沥青中,待计量全部完成后将沥青投入搅拌主机中进行搅拌。
平衡模式包括:平衡骨料计量控制,在平衡骨料计量控制中同样采用大门加小门粗称,小门一级精称,但平衡模式中不对所有仓进行二级精称,仅对部分料细的仓进行二级精称,在满足精度的同时提高效率。例如对一仓、二仓、三仓进行二级精称,因此一仓、二仓、三仓存储的料相对于其他仓更细,通常仓位越小料越细。对四仓、五仓、六仓只进行到一级精称,四仓、五仓、六仓相对于一仓、二仓、三仓料更粗,在同样时间里下落的物料更少,更容易控制物料投放量。仓位数量和实际进行二级精称的仓位可以根据搅拌机以及用户需求进行调整。粉料计量控制,采用变频计量。沥青计量控制,采用变频计量和二次计量保证油石比。
高效模式包括:高效骨料计量控制,在高效骨料计量控制中同样采用大门加小门粗称,小门一级精称,但只对其中储料最细的一仓进行二级精称,对其他仓只进行到一级精称,以提高计量的效率。粉料计量控制,采用变频计量。沥青计量控制,采用变频计量和二次计量保证油石比,如果计量超时则可以取消高效沥青计量控制中的二次计量,沥青直接称满,称到目标值。高效模式中也可以对二级精称的仓进行调整。
以上为多种预设模式的其中一种情况,实际可以结合不同的机型进行修改和优化。每个预设模式的投料速度与投料精度成反比,因此,可以按照客户需求对预设模式进行修改。用户选择预设模式后,可以按照预设模式的计量方式进行计量,确定物料的投料时长。
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则可以将精确模式调整为平衡模式,或从平衡模式调整为高效模式。
除仅缩短计量用时外,还可以同时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或者选择同时缩短计量用时和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等同于直接缩短整体计量用时。
在一实施例中,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可以包括:根据当前周期的沥青的计量落差值和预设沥青含量,调整沥青的二次计量值。
其中,计量落差值表示输入计量秤中的沥青的通道接收到关闭指令后,落入计量秤中的重量,二次计量值表示在同一周期中沥青第二次投入计量秤中的重量,二次计量值用于确保计量完成后沥青的含量达到预设沥青含量。
目前二次计量值都是由用户凭借经验进行设定,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对最终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根据计量落差值自动设定二次计量值并适应性调整的方法。计量落差值表示停止管道输入沥青后,管道内仍有残余的沥青掉落,停止输入后继续掉入计量秤内的沥青的量叫做计量落差值,计量落差值存在随机性,会对混合料的精度造成影响。因此,二次投入沥青时根据计量落差值来调整二次计量值。二次投入沥青时需要使沥青含量接近或达到预设沥青含量,预设沥青含量表示沥青与骨料、粉料的比例。首次使用时,可以默认设置两倍计量落差值为二次计量值,两倍计量落差值根据预设沥青含量进行减少或增加。
例如,同时进行骨料、粉料和沥青的计量,在完成骨料、粉料和沥青的计量后,计算骨料称完的称量值和粉料称完的称量值,根据骨料与粉料称量值的总和得到白料的实际值,白料表示骨料与粉料共同的称量值。预设沥青含量可以参考配方预设的油石比,配方预设的油石比是指沥青与白料的比例,是沥青料的关键参数。如果在第一次完成骨料、粉料和沥青的计量后,白料的称量值比配方值多,则按照油石比在第二次称量沥青时减少称量沥青的量,以保证最终两次称量完后,白料和沥青的比例和预设沥青含量相同或非常接近。如果计量超时,也可以减少二次计量值或直接省去二次计量步骤,如果精度不够,则可以适当增大二次计量值。沥青二次计量值自适应设定,解决了用户设定二次计量值不合理带来的效率和精度问题。三种称量都全部完成后,再将骨料、粉料和沥青投入搅拌缸中进行搅拌。
在一实施例中,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可以包括:将粉料、沥青的投料开始时刻提前。
当前骨料、粉料、沥青往搅拌缸投料的一般顺序为先投放骨料,再投放粉料,最后投放沥青。本申请粉料和沥青的投料开始时间点可以根据骨料的投料比例控制。例如在骨料投料比例为80%时投放粉料,在骨料投料比例为100%时投放沥青。根据投料比例控制可以适应每周期的情况,更能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如果单纯根据时间控制则可能需要每周期根据物料的实际重量来调整投料时间,并且人工无法做到精确设置时间,最终对于控制难以把控。如果用户需要延长干拌时间,增加骨料的搅拌时间或骨料和粉料的搅拌时间,则可以采用投料比例和时间控制的方法,增加预设延迟时间。例如,在骨料投料达到100%后延时第一预设延迟时间投放粉料,在骨料投料达到100%后延时第二预设延迟时间投放沥青。只有在骨料投料达到100%才可以进行延时。在骨料投料达到100%之前都通过骨料投料比例控制粉料和沥青的投料开始时间点。
提前粉料、沥青的开始时刻,则可以在骨料投放比例未达到100%时进行粉料、沥青的投料,提前粉料、沥青的投料对于最终的精度影响较小,但可以通过提前粉料、沥青的投料开始时刻来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可以提升整体搅拌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将粉料、沥青的开始时刻提前包括:减小粉料、沥青开始投放时刻对应的骨料已投放比例;和/或缩短沥青开始投料时刻与骨料投料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当前骨料、粉料、沥青往搅拌缸投料的一般顺序为先投放骨料,再投放粉料,最后投放沥青。本申请粉料和沥青的投料开始时间点可以根据骨料的投料比例控制。例如在骨料投料比例为80%时投放粉料,在骨料投料比例为100%时投放沥青。如果需要将粉料、沥青的开始时刻提前,则可以将原本第一比例时投放粉料,在骨料投料比例为第二比例时投放沥青修改为在第三比例时投放粉料,第四比例时投放沥青,第三比例小于第一比例,第四比例小于第二比例。
粉料、沥青的开始时刻提前还可以通过缩短沥青开始投料时刻与骨料投料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提升整体的投料用时。
将粉料、沥青的开始时刻提前可以单独采用减小粉料、沥青开始投放时刻对应的骨料已投放比例,也可以单独采用缩短沥青开始投料时刻与骨料投料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可以同时减小粉料、沥青开始投放时刻对应的骨料已投放比例和缩短沥青开始投料时刻与骨料投料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提高计量精度包括:通过调整计量参数提高计量精度,计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精称值、二次计量值、脉冲时间。
提升计量精度可以通过调整工序中的精称值、二次计量值和脉冲时间,来提高计量精度,提升最终搅拌物的精确度。
示例性装置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8包括:获得模块81,用于基于上一周期的单盘生产时长和参考单盘生产时长,得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以及调整模块82,用于基于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8,通过获得模块81和调整模块82,可以根据上一周期的搅拌情况自适应调整当前周期的搅拌时长,以使当前周期的搅拌时长既能达到搅拌质量又能达到搅拌要求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质量要求。并且对物料的量把控更加精准,对上一周期的搅拌时间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并且提高质量,降低了人工控制带来的物料浪费或质量参差不齐的可能性,减少了人工繁多的参数设定操作,提高了效益并且提高了搅拌稳定性。
图8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述调整模块82可以包括:超时单元821,用于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和/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未超时单元822,用于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延长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或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和/或,提高计量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超时单元821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基于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超时单元821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8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之前,上述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还包括:输出确认信息,确认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确认缩短计量用时;在用户对确认信息的输入为确认缩短计量用时的情况下,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超时单元821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且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未超时单元822可以配置为:当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未超时单元822可以配置为: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基于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在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提高计量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未超时单元822可以配置为:当计量用时超时时,可能导致后续物料搅拌不均,为保证物料的充分搅拌,可以通过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来增加物料的搅拌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8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提前的情况下,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8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确定上一周期中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对应的沥青投放比例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提前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8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将当前计量模式调整为计量用时更低的计量模式;和/或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8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根据当前周期的沥青的计量落差值和预设沥青含量,调整沥青的二次计量值。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8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将粉料、沥青的投料开始时刻提前。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8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减小粉料、沥青开始投放时刻对应的骨料已投放比例;和/或缩短沥青开始投料时刻与骨料投料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调整模块8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通过调整计量参数提高计量精度,计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精称值、二次计量值、脉冲时间。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9来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
图9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
处理器1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3和输出装置1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在该电子设备是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13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此外,该输入装置1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1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1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9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10中与本申请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8)

1.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上一周期的单盘生产时长和参考单盘生产时长,得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以及
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计量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计量完毕所需要的时间;所述投料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由计量称卸至搅拌主机中所需要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计时开始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包括:
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和/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延长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或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和/或,提高计量精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和/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
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投料用时,和/或,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
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之前,还包括:
输出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确认缩短计量用时;
在用户对所述确认信息的输入为确认缩短计量用时的情况下,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
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所述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
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且所述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所述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
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且所述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延长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和/或,提前或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和/或,提高计量精度,包括:
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
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投料用时情况,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提高计量精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为未超时状态时,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提高计量精度,或者,延迟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或者,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者,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或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且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
在所述上一周期的计量用时情况为超时状态时,延长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前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
在所述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提前的情况下,提前所述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可提前的情况下,提前所述当前周期的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包括:
在确定上一周期中所述搅拌开始计时时刻对应的沥青投放比例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提前所述搅拌开始计时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短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包括:
将当前计量模式调整为计量用时更低的计量模式;和/或
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小沥青的二次计量值,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周期的所述沥青的计量落差值和预设沥青含量,调整沥青的二次计量值。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短当前周期的投料用时,包括:
将粉料、沥青的投料开始时刻提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粉料、沥青的开始时刻提前,包括:
减小粉料、沥青开始投放时刻对应的骨料已投放比例;和/或
缩短沥青开始投料时刻与骨料投料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计量精度包括:
通过调整计量参数提高计量精度,所述计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精称值、二次计量值、脉冲时间。
17.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基于上一周期的单盘生产时长和参考单盘生产时长,得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以及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用时情况,调整当前周期的计量用时、投料用时、搅拌开始计时时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计量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计量完毕所需要的时间;所述投料用时表征为配方中所有物料由计量称卸至搅拌主机中所需要的时间。
18.一种沥青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主机,所述搅拌主机用于搅拌物料;
计量秤,所述计量秤和所述搅拌主机连接,所述计量秤用于所述物料的计量,所述物料经过所述计量秤计量后进入所述搅拌主机;其中,所述计量秤包括:骨料称、粉料称和沥青称;
物料仓,所述物料仓与所述计量秤连接,所述物料仓用于向对应的所述计量秤输送所述物料;其中,所述物料仓包括:热骨料仓、粉罐和沥青罐;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物料仓和所述搅拌主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
CN202111680596.0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Active CN114428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0596.0A CN114428486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0596.0A CN114428486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8486A true CN114428486A (zh) 2022-05-03
CN114428486B CN114428486B (zh) 2023-11-03

Family

ID=8131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0596.0A Active CN114428486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8486B (zh)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2112A1 (de) * 1992-09-25 1994-03-31 Celcommerz High Chem Produkt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geben von Füll- und Verstärkungsstoffen zu hochviskosem Material
US6038540A (en) * 1994-03-17 2000-03-14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System for real-time economic optimizing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ntrol
JP2002132327A (ja) * 2000-10-26 2002-05-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生産計画作成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US20030171963A1 (en) * 2000-06-30 2003-09-11 Hideshi Kurihara Production plann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tion planning
CN1996183A (zh) * 2006-07-19 2007-07-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监测控制生产流水线作业节拍的方法
CN201140455Y (zh) * 2007-12-26 2008-10-29 天津市殊特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站变脉宽计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01939766A (zh) * 2007-03-26 2011-01-05 艾克蒂夫普朗特公司 监控和量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71629A (zh) * 2010-12-27 2011-05-25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搅拌站用热骨料仓及沥青搅拌站
CN103194786A (zh) * 2013-04-03 2013-07-10 无锡市星亿涂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生产线行车的调度控制方法
CN103823424A (zh) * 2013-09-18 2014-05-28 大连仲德能源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自动化采油系统游梁式抽油机冲次的方法
CN103955173A (zh) * 2014-03-21 2014-07-30 东北大学 一种保持炼钢-连铸生产稳定性的在线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60207A (zh) * 2014-09-19 2015-01-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配料精度动态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4385464A (zh) * 2014-09-22 2015-03-0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骨料待料斗、混凝土搅拌站及骨料分料控制方法
CN104503407A (zh) * 2014-12-20 2015-04-08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据采集回放系统和方法
CN204461574U (zh) * 2015-04-03 2015-07-0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热骨料计量仓及包括该热骨料计量仓的搅拌站
CN105303312A (zh) * 2015-10-22 2016-02-03 任伟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产流程展示方法
CN106368103A (zh) * 2016-08-29 2017-02-01 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关键筛网的骨料二次计量方法
CN106447189A (zh) * 2016-09-26 2017-02-22 李昌材 一种生产排产的工时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6527384A (zh) * 2016-12-19 2017-03-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云平台辅助切换策略的生产调控机制
CN107560701A (zh) * 2017-08-22 2018-01-09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料计量方法及设备
KR101838896B1 (ko) * 2017-11-10 2018-03-15 도경이엔지(주)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포장용 결빙 방지제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371785A (zh) * 2018-12-10 2019-02-22 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站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及沥青站
CN109426148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燃煤锅炉除灰过程循环周期时间自动调节的方法
CN109819645A (zh) * 2019-01-16 2019-05-28 惠州市几米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工厂smt贴片错误预防系统及操作方法
CN208995873U (zh) * 2018-10-30 2019-06-18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预搅拌装置及厂拌热再生设备
CN109974178A (zh) * 2019-04-08 2019-07-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器、加湿器的控制方法及具有加湿器的空调系统
CN111041942A (zh) * 2019-12-12 2020-04-21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添加剂输送系统、沥青搅拌站和控制方法
CN111139835A (zh) * 2020-01-03 2020-05-12 浙江宏力阳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软基供浆搅拌控制装置
CN111877090A (zh) * 2020-06-12 2020-11-03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粉料给料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733300A (zh) * 2021-07-28 2021-12-03 六盘水恒帆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磷石膏砌块的全自动流水线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2112A1 (de) * 1992-09-25 1994-03-31 Celcommerz High Chem Produkt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geben von Füll- und Verstärkungsstoffen zu hochviskosem Material
US6038540A (en) * 1994-03-17 2000-03-14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System for real-time economic optimizing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ntrol
US20030171963A1 (en) * 2000-06-30 2003-09-11 Hideshi Kurihara Production plann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tion planning
JP2002132327A (ja) * 2000-10-26 2002-05-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生産計画作成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996183A (zh) * 2006-07-19 2007-07-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监测控制生产流水线作业节拍的方法
CN101939766A (zh) * 2007-03-26 2011-01-05 艾克蒂夫普朗特公司 监控和量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201140455Y (zh) * 2007-12-26 2008-10-29 天津市殊特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站变脉宽计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02071629A (zh) * 2010-12-27 2011-05-25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搅拌站用热骨料仓及沥青搅拌站
CN103194786A (zh) * 2013-04-03 2013-07-10 无锡市星亿涂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生产线行车的调度控制方法
CN103823424A (zh) * 2013-09-18 2014-05-28 大连仲德能源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自动化采油系统游梁式抽油机冲次的方法
CN103955173A (zh) * 2014-03-21 2014-07-30 东北大学 一种保持炼钢-连铸生产稳定性的在线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60207A (zh) * 2014-09-19 2015-01-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配料精度动态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4385464A (zh) * 2014-09-22 2015-03-0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骨料待料斗、混凝土搅拌站及骨料分料控制方法
CN104503407A (zh) * 2014-12-20 2015-04-08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据采集回放系统和方法
CN204461574U (zh) * 2015-04-03 2015-07-0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热骨料计量仓及包括该热骨料计量仓的搅拌站
CN105303312A (zh) * 2015-10-22 2016-02-03 任伟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产流程展示方法
CN106368103A (zh) * 2016-08-29 2017-02-01 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关键筛网的骨料二次计量方法
CN106447189A (zh) * 2016-09-26 2017-02-22 李昌材 一种生产排产的工时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6527384A (zh) * 2016-12-19 2017-03-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云平台辅助切换策略的生产调控机制
CN107560701A (zh) * 2017-08-22 2018-01-09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料计量方法及设备
CN109426148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燃煤锅炉除灰过程循环周期时间自动调节的方法
KR101838896B1 (ko) * 2017-11-10 2018-03-15 도경이엔지(주)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포장용 결빙 방지제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08995873U (zh) * 2018-10-30 2019-06-18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预搅拌装置及厂拌热再生设备
CN109371785A (zh) * 2018-12-10 2019-02-22 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站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及沥青站
CN109819645A (zh) * 2019-01-16 2019-05-28 惠州市几米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工厂smt贴片错误预防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9974178A (zh) * 2019-04-08 2019-07-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器、加湿器的控制方法及具有加湿器的空调系统
CN111041942A (zh) * 2019-12-12 2020-04-21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添加剂输送系统、沥青搅拌站和控制方法
CN111139835A (zh) * 2020-01-03 2020-05-12 浙江宏力阳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软基供浆搅拌控制装置
CN111877090A (zh) * 2020-06-12 2020-11-03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粉料给料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733300A (zh) * 2021-07-28 2021-12-03 六盘水恒帆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磷石膏砌块的全自动流水线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申继平: "配料系统的精度控制", 《衡器》, no. 9, pages 33 - 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8486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18177A (en) Method of feeding water to a concrete mix
CN102586535B (zh) 一种在转炉冶炼过程中静动态自动投料方法
CN102778276B (zh) 一种沥青搅拌设备沥青目标量动态跟踪计量方法
CN100546791C (zh)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冷骨料给料控制方法
CN106192676B (zh) 一种智能化热集料存储计量系统
CN114428486A (zh) 一种沥青站生产控制方法、装置及沥青站
CN111168840B (zh) 砂浆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US4428505A (en) Sand classification plant with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N203425769U (zh) 搅拌锅的物料投放自动控制装置
CN113942121A (zh) 用于搅拌站骨料含水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及装置
CN113561330B (zh) 一种定量配料方法、装置及搅拌站
CN211389483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自动配料系统
CN115366265B (zh) 一种搅拌站的自适应控水方法、装置、系统及搅拌站
Beretta et al. On a RSM approach to the multihead weigher configuration
CN115338981B (zh) 用于搅拌站的控制方法、处理器、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17698974U (zh) 一种合金粉体料全自动混合系统
CN111694323A (zh) 一种rh投料料仓的备料控制方法
CN202021691U (zh) 用于板材压制装置的送料装置
CN115256649B (zh) 一种物料的计量方法、装置及搅拌站
CN105666701B (zh) 一种沥青拌和站的配料工艺
CN115519676A (zh) 一种物料输送方法、装置及搅拌站
CN114018382B (zh) 一种提高配料用失重秤称量精度的控制方法
CN103894100A (zh) 搅拌锅的物料投放自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557508A (zh) 自动充绒控制系统
CN110833792A (zh) 一种电石炉配料上料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