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7533A - 涡旋式流体机械以及密封件 - Google Patents

涡旋式流体机械以及密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7533A
CN114427533A CN202210042416.4A CN202210042416A CN114427533A CN 114427533 A CN114427533 A CN 114427533A CN 202210042416 A CN202210042416 A CN 202210042416A CN 114427533 A CN114427533 A CN 114427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oll
dust seal
seal member
dust
fluid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24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船徹
黑光将
中川裕
高桥亮
高岛洋司
田中源平
宫内辰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427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7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1/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1/02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1C1/0207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1C1/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19/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19/005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sealing elements such as sealing strips, sealing rings and the like; Coating of thes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03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03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15/0023Axial sealings for wor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7/008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for other than working fluid, i.e. the sealing arrangements are not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of the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流体机械以及密封件。涡旋式流体机械(10)具有:第1涡旋盘(20)和第2涡旋盘(30),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50),其以与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到第1涡旋盘与第2涡旋盘之间。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50)包括切断部,形成切断部的两个部分(51、52)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两个部分(51、52)在沿着宽度方向重叠的状态下能够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涡旋式流体机械以及密封件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10月04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2019年03月2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7/036190(国家申请号:201780058311.5)、发明名称为“涡旋式流体机械、密封构件以及密封件”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件。
背景技术
如例如JP7-208353A所公开那样,公知有具有固定涡旋盘和相对于固定涡旋盘相对摆动的可动涡旋盘的涡旋式流体机械。该涡旋式流体机械中,在固定涡旋盘与可动涡旋盘之间划分形成有作用室。固定涡旋盘和可动涡旋盘分别具有朝向作用室突出的涡旋状的涡旋齿(日文:ラップ)。另外,设有使作用室与外部连通的入口和出口。若可动涡旋盘相对于固定涡旋盘可动,则流体被沿着由涡旋状涡旋齿划分形成的涡旋状的流路压缩。其结果,在JP7-208353A所示的例子中,流体被从位于外周部的入口抽吸,并且压缩流体被从位于中心部的出口排出。
在JP7-208353A所公开的涡旋式流体机械中,在运转中,在作用室产生负压。并且,为了防止外部的空气从固定涡旋盘与可动涡旋盘之间向作用室内流入,因此,在涡旋式流体机械设置有防尘密封件。线状的防尘密封件以其两端部沿着径向重叠的方式配置,并包围作用室。如此配置好的防尘密封件使固定涡旋盘与可动涡旋盘之间密闭。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将以往的涡旋式流体机械使用到粉尘等较多的严酷的环境下的情况,设置到涡旋状涡旋齿的顶端的顶端密封材料产生了极端低寿命化这样的不良情况。对该不良情况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其原因推定为,在以往的涡旋式流体机械中,在防尘密封构件的两端部沿着径向重叠地形成的合口部中产生泄漏,粉尘等流入了作用室内。更具体而言,预想到如下情况:空气在合口部通过防尘密封构件的两端部之间而向作用室内流入,与空气一起流入到作用室内的粉尘使顶端尖由于摩擦而劣化。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本案发明人等的见解,目的在于通过有效地防止外部流体向涡旋式流体机械内的流入,来有效地抑制顶端密封材料的劣化。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地防止外部流体的流入的密封件和密封构件。
此外,在JP7-208353A中,提出了采用没有接缝的封闭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然而,在无供油型的涡旋式流体机械中,在运转中温度上升。其结果,防尘密封构件在固定涡旋盘与可动涡旋盘之间由于热变形而产生蜿蜒曲折、扭转,发生起因于这样的变形的泄漏。即,在以往的涡旋式流体机械中,未能充分地应对不良情况。
本发明的涡旋式流体机械作为最宽的概念包括: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其以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到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之间。并且,该涡旋式流体机械也可以包括接着说明的特征中的一个以上。
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具备:
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
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其以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之间,具有切断部,且形成所述切断部的两个部分在所述切断部的宽度方向上重叠,
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所述两个部分重叠的部分处的宽度是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其他部分处的宽度以下,且所述两个部分在沿着所述宽度方向重叠的状态下能够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
所述防尘密封构件包括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作为所述两个部分,该外侧部分位于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所述内侧部分的朝向其外侧的外侧侧面相对于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与所述内侧部分相邻的部分处的所述外侧的侧面倾斜而变尖,
所述外侧部分的朝向其内侧的内侧侧面相对于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与所述外侧部分相邻的部分处的所述内侧的侧面倾斜而变尖,
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外侧侧面与所述外侧部分的所述内侧侧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
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者具有沿着所述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所形成的周向凹陷的凹部,
所述两个部分中的另一者具有沿着所述周向突出并插入所述凹部内的凸部。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
所述防尘密封构件包括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作为所述两个部分,该外侧部分位于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所述内侧部分具有:基础部,其宽度比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与所述内侧部分相邻的部分的宽度窄;以及扩幅部,其沿着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位于比所述基础部靠顶端侧的位置,且宽度比所述基础部的宽度宽,
所述外侧部分具有:基础部,其宽度比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与所述外侧部分相邻的部分的宽度窄;以及扩幅部,其沿着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位于比所述基础部靠顶端侧的位置,且宽度比所述基础部的宽度宽,
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扩幅部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外侧部分的所述基础部面对,
所述外侧部分的所述扩幅部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基础部面对。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还具备将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按压的按压部件。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按压部件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将所述一者朝向所述另一者按压。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按压部件包括弹性构件。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按压部件包括流体喷出机构。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中的一者形成有周状的槽,所述防尘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槽,所述流体喷出机构用于将流体向所述槽内喷出。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
在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中的一者形成有周状的槽,所述防尘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槽,
所述防尘密封构件包括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作为所述两个部分,该外侧部分位于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在所述防尘密封构件设有内侧延伸片和外侧延伸片中的至少任一者,该内侧延伸片从所述内侧部分的朝向内侧的内侧侧面向内侧突出,该外侧延伸片从所述外侧部分的朝向外侧的外侧侧面向外侧突出。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内侧延伸片朝向内侧变尖,所述外侧延伸片朝向外侧变尖。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
所述内侧延伸片包括在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顶端侧面和基端侧面,
在从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相对的方向的观察中,位于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顶端侧的所述顶端侧面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基端侧面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所述外侧延伸片包括在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顶端侧面和基端侧面,
在从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相对的方向的观察中,位于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顶端侧的所述顶端侧面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比所述基端侧面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小。
在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
在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中的一者形成有周状的槽,所述防尘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槽内,
在所述槽内的至少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所述两个部分之间填充有糊状材料。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第1涡旋式流体机械还具备设置到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内侧或外侧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
本发明的第2涡旋式流体机械具备:
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
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第1密封部,其配置到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中的一者上;以及
封闭环状且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密封部,其设置于所述第1密封部上,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中的另一者接触。
在本发明的第2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中的一者形成有周状的槽,所述第1密封部和第2密封部以沿着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相对的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于同一所述槽内。
在本发明的第2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密封部是在所述第1密封部上形成的氟系树脂层。
在本发明的第2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相对的方向上的所述第1密封部的宽度比所述第2密封部的宽度宽。
在本发明的第2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密封部和所述第2密封部接触的面相对于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相对的方向上的宽度方向倾斜。
本发明的第3涡旋式流体机械具备:
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
环状的防尘密封件,其以在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之间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沿着其宽度方向以接触了的状态重叠1处以上,
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宽度最窄的部分的长度比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其他部分的长度短。
在本发明的第3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
在所述宽度最窄的部分设置有单一的防尘密封构件,
所述宽度最窄的部分在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周向上有间隔地分开而设有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第3涡旋式流体机械中,所述宽度最窄的部分的一个设置于包括在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周向上分开最大间隔的两个位置中的一者的区域,所述宽度最窄的部分的另一个设置于包括所述两个位置中的另一者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4涡旋式流体机械具备:
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
环状的防尘密封件,其以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到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之间,
所述环状的防尘密封件包括以其两个以上的部分沿着宽度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区域,
所述防尘密封件的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重叠的区域的长度比其他区域的长度长。
在本发明的第4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重叠的区域在所述防尘密封件的长度方向上有间隔地分开设有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第4涡旋式流体机械中,也可以是,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重叠的区域的一个设置于包括在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周向上分开最大间隔的两个位置中的一者的区域,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重叠的区域的另一个设置于包括所述两个位置中的另一者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5涡旋式流体机械具备:
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
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其以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之间,具有切断部,且形成所述切断部的两个部分在所述切断部的宽度方向上重叠;以及
按压部件,其用于将所述两个部分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按压。
本发明的第6涡旋式流体机械具备:
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
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其以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之间,具有切断部,且形成所述切断部的两个部分在所述切断部的宽度方向上重叠,
在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中的一者形成有周状的槽,所述防尘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槽,
在所述槽内的至少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所述两个部分之间填充有糊状材料。
本发明的第7涡旋式流体机械具备:
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
环状的防尘密封构件,其以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1涡旋盘与所述第2涡旋盘之间,具有切断部,且形成所述切断部的两个部分在所述切断部的宽度方向上重叠,
在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中的一者形成有周状的槽,所述防尘密封构件配置于所述槽,
所述防尘密封构件包括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作为所述两个部分,该外侧部分位于所述内侧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在所述防尘密封构件设有内侧延伸片和外侧延伸片中的至少任一者,该内侧延伸片从所述内侧部分的朝向内侧的内侧侧面向内侧突出,该外侧延伸片从所述外侧部分的朝向外侧的外侧侧面向外侧突出。
本发明的第1密封构件是以与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第1部件和该第2部件之间的环状的密封构件,其中,
该密封构件具有切断部,且形成所述切断部的两个部分在其宽度方向上接触并重叠,
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所述切断部处的宽度是所述防尘密封构件的其他部分处的宽度以下,且形成所述切断部的所述两个部分在重叠的状态下能够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第2密封构件是以与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第1部件和该第2部件之间的环状的密封构件,其中,
该密封构件具备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环状主体部。
本发明的第1密封件是环状的密封构件,其配置于在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中的一者形成的周状的槽,并以与另一者接触的方式配置,其中,
该第1密封件具备:
内侧部分;
外侧部分,其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与所述内侧部分重叠,并在该外侧部分与所述内侧部分之间形成切断部;以及
内侧延伸片和外侧延伸片中的至少任一者,该内侧延伸片从所述内侧部分的朝向内侧的内侧部分向内侧突出,该外侧延伸片从所述外侧部分的朝向外侧的外侧侧面向外侧突出。
本发明的第2密封件是配置于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其中,
该第2密封件具备:
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第1密封部,其配置于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中的一者上;以及
封闭环状且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密封部,其设置于所述第1密封部上,并与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中的另一者接触。
本发明的第3密封件在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之间,其中,
所述密封件在沿着其宽度方向以接触了的状态重叠1处以上,
所述密封件的宽度最窄的部分的长度比所述密封件的其他部分的长度短。
本发明的第4密封件是以与能够相对移动可能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第1部件和该第2部件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其中,
所述密封件包括以其两个以上的部分沿着宽度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区域,
所述两个以上的部分重叠的区域的长度比其他区域的长度长。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流体向涡旋式流体机械的内部的流入。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涡旋式流体机械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涡旋式流体机械所包含的固定涡旋盘、防尘密封构件、施力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1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2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3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4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8是沿着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与图8相对应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第4例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5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放大图。
图12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6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端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7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8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5的XVI-XVI线的剖视图。
图17是用于以与图16同样的截面说明第8例的一变形例的图。
图18是用于以与图16同样的截面说明第8例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9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图20是沿着图19的XX-XX线的剖视图。
图21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10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第10例的变形例的图,是表示防尘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案说明书所附的附图中,为了易于图示和理解,将比例尺和纵横的尺寸比等相对于实物等适当变更并夸张。
图1~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其中的图1~图3是用于说明涡旋式流体机械的整体的结构的图。图4~图22是用于说明防尘密封构造的几个例子的图。
如图1所示,涡旋式流体机械10包括壳体15、第1涡旋盘20、第2涡旋盘30以及驱动机构40作为主要的结构。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涡旋盘构成为固定涡旋盘20,借助紧固件13与壳体15固定。第2涡旋盘构成为可动涡旋盘30,配置于由壳体15和固定涡旋盘20形成的空间内。不过,并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是,第1涡旋盘构成为可动涡旋盘30,第2涡旋盘构成为固定涡旋盘20。
可动涡旋盘30在由驱动机构40划分形成的轴向ad上与固定涡旋盘20相对。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形成有作用室11。在该涡旋式流体机械10中,通过可动涡旋盘30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0相对移动,能够给作用室11内的流体带来作用。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配置有密封件(密封部件)S而设置有密封构造,以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而使作用室11与外部划分开。
在以下说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用于有效地防止密封构造中的泄漏的研究,换言之进行了用于改善密封构造的密闭性的研究。根据该涡旋式流体机械10,不仅能够防止流体,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与流体一起向作用室11内流入。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作用室11内的结构的劣化,即使在粉尘等较多的恶劣的环境下的使用中,也会降低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检修维护的频率,进而可实现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长寿命化。特别是这样的作用效果对设想了在长期间内不实施分解维护的无供油型的涡旋式流体机械特别有用。
此外,以下说明的具备密封件(密封部件)S的密封构造并不限于涡旋式流体机械,也适合于包括可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各种设备或装置。例如,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相对移动能够设为各种动作,作为一个例子,既可以是回转动作,也可以是平移动作,也可以是往复运动。另外,具备密封件S的密封构造不仅作为防尘用途,也能够作为针对油、水的防液用途。
首先,对除了防尘密封构造以外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对具备密封件S的密封构造的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涡旋盘20具有基座板部21,该基座板部21具有大致圆板状的外形。在基座板部21的周缘设置有环状壁部22。环状壁部22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上从基座板部21朝向可动涡旋盘30的侧延伸出。固定涡旋盘20的环状壁部22使用紧固件13而固定于壳体15。如图2所示,在该环状壁部22形成有周状(特别是圆周状)的槽25。在槽25配置有随后论述的施力部件48和密封构件5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由基座板部21的环状壁部22围成的区域中设有固定涡旋齿23。固定涡旋齿23在从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的观察中是沿着涡旋状的路径竖立设有的壁部。固定涡旋齿23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上从基座板部21朝向可动涡旋盘30的侧延伸出。在固定涡旋齿23的顶端设置有顶端密封材料23a。顶端密封材料23a与可动涡旋盘30接触。顶端密封材料23a使固定涡旋齿23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
如图1所示,在基座板部21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形成了使作用室11与外部连通的入口11a和出口11b。在图示的例子中,入口11a形成于沿着固定涡旋齿23的涡旋状路径的外周部,出口11b形成于沿着固定涡旋齿23的涡旋状路径的中心部。而且,如图1所示,在基座板部21的与设有固定涡旋齿2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有散热片24。
可动涡旋盘30具有与固定涡旋盘20的基座板部21面对地配置的基座板部31。在基座板部31的与固定涡旋盘20面对的一侧形成有可动涡旋齿33。可动涡旋齿33在从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的观察中是沿着涡旋状的路径竖立设有的壁部,具有与固定涡旋齿23互补的结构。可动涡旋齿33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上从基座板部31朝向固定涡旋盘20的侧延伸出。在可动涡旋齿33的顶端设置有顶端密封材料33a。顶端密封材料33a与固定涡旋盘20接触。顶端密封材料33a使可动涡旋齿33与固定涡旋盘20之间密闭。如图1所示,在基座板部31的与设置有可动涡旋齿3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片34和连结毂35。
驱动机构40是使可动涡旋盘30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0相对动作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40在与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正交的面内使可动涡旋盘30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0相对摆动。可动涡旋盘30被驱动机构40驱动,而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0平移移动、特别是沿着圆周路径平移移动。
驱动机构40具有:电动机41,其用于输出转矩;以及转换机构,其用于将从电动机41输出来的旋转动作转换成沿着圆周轨道的平移运动。转换机构能够采用各种公知的结构,例如上述的专利文献(JP7-208353A)所公开的结构等。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转换机构42具有被电动机41驱动而旋转的曲轴43和固定到可动涡旋盘30的连结毂35内的轴承44。曲轴43具有:第1轴部43a,其配置于电动机41的旋转轴线ra上,由电动机41驱动而旋转;以及第2轴部43b,其划分出相对于旋转轴线ra偏心的偏心轴线ea。第2轴部43b保持于轴承44。若第1轴部43a被驱动而旋转,则第2轴部43b在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的圆周轨道上移动,圆周轨道的半径与从旋转轴线ra到偏心轴线ea的偏心量一致。此时,可动涡旋盘30能够借助轴承44相对于第2轴部43b以偏心轴线ea为中心旋转。根据这样的结构,可动涡旋盘30能够利用从电动机41输出的旋转而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0摆动。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用于限制可动涡旋盘30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0的旋转的机构,例如曲轴等也可以另外设置。
此外,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由电动机41的旋转轴线ra划分形成。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是与电动机41的旋转轴线ra平行的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也成为与偏心轴线ea平行的方向。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轴向ad上相对。
在上述的构成要素中,壳体15、固定涡旋盘20以及可动涡旋盘30由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耐热性优异的金属制作。在金属中,也特别是铝合金具有轻量且散热性优异这样的优点。
在由以上的结构形成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中,若利用驱动机构40使可动涡旋盘30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0摆动旋转,则在作用室11内,固定涡旋齿23和可动涡旋齿33在沿着固定涡旋齿23的涡旋状路径的各区域中反复接近和远离。由此,在作用室11内,沿着固定涡旋齿23的涡旋状路径进行作为内部介质的流体的压缩或流体的膨胀。在图示的例子中,空气被从沿着固定涡旋齿23的涡旋状路径的外周部朝向中心部压缩。在沿着固定涡旋齿23的涡旋状路径的中心部获得压力提高了的空气,并从出口11b向外部供给。并且,空气被从位于沿着固定涡旋齿23的涡旋状路径的外周部的入口11a抽吸。即,在图示的例子中,涡旋式流体机械10作为压缩机发挥功能。
此外,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为了应对由处于可动涡旋盘30和固定涡旋盘20之间的作用室11内的空气压缩而导致的发热和由摩擦而导致的发热,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具有散热片24、34。并且,冷却介质被未图示的冷却装置向散热片24、34供给,与散热片24、34之间进行换热。作为一个例子,冷却装置构成为鼓风机,将空气向散热片24、34吹送。
不过,作为压缩机发挥功能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在各种领域、电车的车辆、汽车等交通工具中被使用。不过,对于在粉尘等较多的严酷的环境下使用了以往的涡旋式流体机械的情况,设置到涡旋齿的顶端的顶端密封材料(也被称为端密封)产生了极端低寿命化这样的不良情况。涡旋式流体机械是无供油式,也可以在一定期间内不实施维护作为其很大的优点。因而,在严酷的环境下的使用中的顶端密封材料的劣化对涡旋式流体机械来说是重大的缺陷,成为妨碍涡旋式流体机械的普及的理由。为了应对这样的不良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中,具有以下说明的使用了密封件(密封部件)S的防尘密封构造。
在以下的说明中,一边主要参照第1例~第6例一边对密封构造的第1形态进行说明,一边主要参照第7例和第8例一边对密封构造的第2形态进行说明,一边主要参照第9例和第10例一边对密封构造的第3形态进行说明。在以下的例子中,形成密封件S的密封构件50在对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适用中作为防尘密封构件发挥防尘功能。
<<第1形态>>
首先,对密封构造的第1形态进行说明。在第1形态中所使用的密封件S包括以在可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20和第2部件30之间与这两者分别接触而配置的方式形成的一个以上的环状的密封构件50。防尘密封构件50具有切断部CU,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51、52在防尘密封构件50的宽度方向上重叠。防尘密封构件50能构成为具有呈线状延伸的细长的长度方向的构件。
密封件S或密封构件50的宽度方向是与轴向ad和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在以下说明的例子中,与随后论述的径向rd一致。因而,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宽度方向使用与径向相同的附图标记“rd”。
防尘密封构件50的切断部CU并不限于通过切断连续的构件而形成的部位。切断部CU并不被形成方法限定,位于未一体化的两个部分51、52之间的裂缝也相当于切断部CU。
并且,在第1形态中,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51、52,换言之划分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51、52,进一步换言之位于切断部CU的两侧的两个部分51、52在沿着宽度方向重叠的状态下能够相对移动。因而,在如随后论述那样起因于热膨胀而防尘密封构件50的全长变长的情况下,两个部分51、52能够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此时,通过两个部分51、52维持沿着宽度方向重叠的状态,能够维持切断部CU处的密封功能,并有效地防止切断部CU处的泄漏。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内的流入,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涡旋齿23和可动涡旋齿33的顶端密封材料23a、33a的预定外的提前劣化。
此外,优选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51、52可在维持了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的情况的范围内相对移动。即,优选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51、52不依赖于其相对移动地维持在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的状态。在该情况下,能够稳定且有效地防止切断部CU处的泄漏。在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51、52的相对移动起因于密封构件50的热膨胀而产生的情况下,在密封构件50的升温前,例如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等包括密封构件50的设备、装置的运转前,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51、52也以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的方式设定密封构件50的长度即可。另外,在随后参照的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构造方面,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51、52在维持了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的情况的范围内可相对移动。
此外,在第1形态中,密封构件50的切断部CU处的宽度与防尘密封构件50的其他部分处的宽度相同或比该宽度小。即,在设有切断部CU的区域中,就防尘密封构件50来说,两个部分51、52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但其宽度不会大型化。因而,能够使密封构件50的设置,例如像随后论述那样使密封构件50向槽25内的设置容易且精确。另外,也能够将周状的槽25的宽度设为恒定。其结果,能够使密封件S的密封功能进一步提高。
以下,参照几个具体例来对密封构造的第1形态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具体例子中,密封件S具有单一的密封构件50,但也可以如随后论述的第10例那样,密封件S包括多个密封构件50。通过包括多个防尘密封构件50,特别是通过使切断部CU在周向cd上的位置变化而设置多个防尘密封构件50,从而能够使密闭性明显提高。
另外,在线状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之间形成有合口部55。并且,在这些例子中,在合口部55形成有切断部CU。即,在以下的例子中,形成切断部CU的部分成为防尘密封构件50的端部51和端部52。不过,以下的具体的结构只不过是例示,可进行各种变更。
<第1例>
首先,对防尘密封构造的第1例进行说明。如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整体结构的说明中所表述那样,在固定涡旋盘20形成有槽25(参照图2)。槽25以包围作用室11的方式配置。另外,不管可动涡旋盘30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0的相对位置如何,槽25都设置于始终与可动涡旋盘30的周缘部面对的区域。不过,并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槽25也可以设置于可动涡旋盘30。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槽25在径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不过,并不限于该例子,槽25的宽度也可以变动。
此外,通过将槽25设为恒定宽度,能够使槽的制作容易化。此外,能够如随后论述那样使具有切断部CU的密封构件50向槽25内的配置容易化。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沿着包围作用室11的圆周的轨迹的方向称为周向cd。另外,将与轴向ad和周向cd这两者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rd。在图示的例子中,装入到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与周向cd一致,防尘密封构件50的宽度方向与径向rd一致。另外,宽度方向rd和径向rd上的“内”侧是由周向cd划定的圆周的内侧,且是涡旋式流体机械10中的靠近旋转轴线ra的一侧。宽度方向rd和径向rd上的“外”侧是由周向cd划定的圆周的外侧,且是涡旋式流体机械10中的远离旋转轴线ra的一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槽25设置有施力部件48和防尘密封构件50。施力部件48以将防尘密封构件50从固定涡旋盘20沿着轴向ad按压而使其与可动涡旋盘30抵接的方式施力。施力部件48能由弹性构件形成。在图示的例子中,施力部件48由圆环状的橡胶形成。不过,并不限于该例子,施力部件48也可以沿着周向cd分散地配置。如图3所示,利用该施力部件48和防尘密封构件50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在轴向ad上密闭。
防尘密封构件50是与可动涡旋盘30抵接并填埋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的间隙的构件。因而,能够将具有耐摩擦性、密封性的材料,例如橡胶、树脂选择为防尘密封构件50的材料。
在图2~图4所示的防尘密封构造的第1例中,利用防尘密封构件50的形状来改善防尘密封构造的密闭性。首先,如图2所示,防尘密封构件50构成为线状的构件。并且,如图4所示,防尘密封构件50以两端部51、52沿着与周向(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cd正交的径向(防尘密封构件50的宽度方向)rd重叠的方式配置,在两端部51、52之间形成有切断部CU。不过,两端部51、52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由于该重叠而形成有合口部55。并且,防尘密封构件50将作用室11从其整周包围。防尘密封构件50将作用室11围入并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此外,在图4和随后论述的图5~图22中,省略作用室11、固定涡旋齿23等的图示。
如图4所示,特别是在第1例中,线状的防尘密封构件50具有如下两端部作为构成合口部55的两端部: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其相对地位于宽度方向rd上的内侧;和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其相对地位于宽度方向rd上的外侧。也就是说,外侧端部52位于内侧端部51的径向rd上的外侧。另外,防尘密封构件50还具有位于内侧端部51与外侧端部52之间的中间部53。在图示的例子中,中间部53具有恒定的宽度。另一方面,内侧端部51和外侧端部52都变尖。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重叠着的部分处的宽度方向rd上的宽度的大小成为防尘密封构件的其他部分处的宽度方向rd上的宽度的大小以下。在图示的例子中,这些宽度相同。作为结果,防尘密封构件50一边形成合口部55,一边能收容在具有恒定的宽度的周状的槽25内。由这样的防尘密封构件50形成的密封件S的安装,特别是向槽25内的配置能极其容易地进行。
作为更具体的结构,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的朝向径向rd上的外侧的外侧侧面51b相对于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内侧端部51相邻的部分53处的外侧侧面53b倾斜。另外,内侧端部51的朝向径向rd上的内侧的内侧侧面51a位于与内侧侧面53a连续的同一线上,该内侧侧面53a是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内侧端部51相邻的部分53处的内侧侧面53a。
另一方面,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的朝向径向rd上的内侧的内侧侧面52a相对于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外侧端部52相邻的部分53处的内侧侧面53a倾斜。另外,外侧端部52的朝向径向rd上的外侧的外侧侧面52b位于与外侧侧面53b连续的同一线上,该外侧侧面53b是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端部52相邻的部分53处的外侧侧面53b。
在使用了这样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与从防尘密封构造所泄漏的外部空气一起向作用室11内流入。本案发明人等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确认到如下内容:导致顶端密封材料23a、33a的提前劣化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朝向散热片24、34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向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成为负压的作用室11内的流入。并且,根据图4所示的防尘密封构件50,在对于防尘密封构造要求密闭性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切断部CU)处的泄漏。
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由于处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的作用室11内的空气压缩,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接触的防尘密封构件50被加热而膨胀。与涡旋盘20、30所使用的材料相比,要求密闭性和耐摩擦性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线膨胀系数。另外,防尘密封构件50具有细长状的形状,在形状上易于沿着长度方向膨胀。因而,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防尘密封构件50膨胀。其结果,如在图4以箭头所示那样,内侧端部51的外侧侧面51b与外侧端部52的内侧侧面52a相互按压。而且,由于利用了外侧端部52的内侧侧面52a的倾斜的楔效果,内侧端部51的内侧侧面51a被按压于槽25的内侧的内壁。另外,由于利用了内侧端部51的外侧侧面51b的倾斜的楔效果,外侧端部52的外侧侧面52b被按压于槽25的外侧的内壁。其结果,防尘密封构件50在合口部55(切断部CU)处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能够有效地防止流体(外部空气)在两端部51、52之间流动。
而且,根据这样的结构,防尘密封构件50的切断部CU处的宽度成为防尘密封构件50的其他部分处的宽度以下。因而,无需使在固定涡旋盘20形成且用于收容防尘密封构件50的槽25的宽度变化。因而,在槽25内,防尘密封构件50的位置稳定,而且,能够维持在将内侧端部51的外侧侧面51b和外侧端部52的内侧侧面52a抵接了的状态。出于这点考虑,也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
在以上进行了说明的第1例中,防尘密封构件50是保持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并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另一者抵接的线状的构件。防尘密封构件50以两端部51、52沿着与周向cd正交的径向rd重叠的方式形成合口部55,并包围作用室11。对于构成合口部55的两端部中的内侧端部51,其外侧侧面51b相对于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内侧端部相邻的部分53处的外侧侧面53b倾斜而变尖。另外,对于构成合口部55的两端部51、52中的外侧端部52,其内侧侧面52a相对于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外侧端部52相邻的部分53处的内侧侧面53a倾斜而变尖。并且,内侧端部51的外侧侧面51b与外侧端部52的内侧侧面52a抵接。根据这样的第1例,能够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内的流入,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涡旋齿23和可动涡旋齿33的顶端密封材料23a、33a的预定外的提前劣化。
<第2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5而对可有效地防止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尘密封构造的第2例进行说明。此外,在针对第2例的说明和之后进行的针对又一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作为其他例子说明了的防尘密封构造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点,能与作为其他例子说明了的防尘密封构造同样地构成。另外,在针对第2例的说明和之后进行的针对又一例的说明中,以及在图4~图22中,对能与其他例子同样地构成的或能与其他例子同样地发挥功能的部分,标注与针对其他例子的相对应的结构所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与第1例同样地,利用形成切断部CU的部分(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的形状来谋求切断部CU(合口部55)处的泄漏的防止。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形成切断部CU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也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相互重叠,而形成了合口部55。由此,防尘密封构件50呈周状包围作用室11。
防尘密封构件50具有两端部51、52和位于两端部51、52之间的中间部53。中间部53也可以具有恒定的宽度。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一个端部(形成切断部CU的一个部分)51在其端面具有沿着周向cd凹陷的凹部51c。防尘密封构件50的另一个端部(形成切断部CU的另一个部分)在其端面具有沿着周向cd突出且插入凹部51c内的凸部52c。根据这样的第2例,在形成切断部CU的两端部51、52之间流动而从合口部55(切断部CU)泄漏的流体(气体)需要前进凸部52c向凹部51c内的进入深度的两倍。而且,从合口部55泄漏的流体需要在凹部51c内使沿着周向cd的行进方向向反向折回。由此,能够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有效地密闭而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作为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内的流入,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涡旋齿23和可动涡旋齿33的顶端密封材料23a、33a的预定外的提前劣化。
而且,在第2例中,形成切断部CU的部分51、52一边维持宽度方向rd上的重叠,一边能够沿着周向cd相对移动。即,在防尘密封构件50中,能够一边维持恒定的宽度,一边在槽25内热膨胀和热收缩。因而,无需使在固定涡旋盘20形成的槽25的宽度变化。由此,能够使槽25内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配置稳定,而且,能够维持另一个端部52的凸部52c进入到一个端部51的凹部51c内的状态。出于这点考虑,也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切断部CU)处的泄漏。
此外,在作为第1例说明了的图4的防尘密封构件50中,也可以是,在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的外侧侧面51b和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的内侧侧面52a中的一者形成图5所示的凹部51c,而在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的外侧侧面51b和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的内侧侧面52a中的另一者形成图5所示的凸部52c。
<第3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6而对可有效地防止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尘密封构造的第3例进行说明。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与第1例和第2例同样地,利用形成切断部CU的部分(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的形状谋求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止。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也沿着宽度方向rd相互重叠,而形成了合口部55。由此,防尘密封构件50呈周状包围作用室11。
如图6所示,特别是在第3例中,线状的防尘密封构件50具有如下两端部作为构成合口部55的两端部: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其相对地位于径向rd上的内侧;和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其相对地位于径向rd上的外侧。也就是说,外侧端部52位于内侧端部51的宽度方向rd上的外侧。另外,防尘密封构件50还具有位于内侧端部51与外侧端部52之间的中间部53。中间部53能够具有恒定的宽度。
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具有:基础部51d,其宽度比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内侧端部51相邻的部分53的宽度wm窄;和扩幅部51e,其位于沿着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与周向cd一致的方向)比基础部51d靠顶端侧的位置,且宽度比基础部51d的宽度宽。同样地,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具有:基础部52d,其宽度比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外侧端部52相邻的部分53的宽度wm窄;和扩幅部52e,其位于沿着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比基础部52d靠顶端侧的位置,且宽度比基础部52d的宽度宽。内侧端部51的扩幅部51e在宽度方向rd上与外侧端部52的基础部52d面对,外侧端部52的扩幅部52e在宽度方向rd上与内侧端部51的基础部51d面对。
根据这样的第3例,在形成切断部CU的两端部51、52之间流动而从合口部55(切断部CU)泄漏的流体需要在内侧端部51的扩幅部51e与外侧端部52的基础部52d之间的间隙,以及外侧端部52的扩幅部52e与内侧端部51的基础部51d之间的间隙这两个间隙通过。而且,能够将两端部51、52沿着周向cd并列的长度确保得比较长。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作为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内的流入,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涡旋齿23和可动涡旋齿33的顶端密封材料23a、33a的预定外的提前劣化。
而且,在第3例中,形成切断部CU的部分51、52一边维持宽度方向rd上的重叠,一边能够沿着周向cd相对移动。即,防尘密封构件50能够一边维持恒定的宽度,一边在槽25内热膨胀和热收缩。因而,无需使在固定涡旋盘20形成的槽25的宽度变化。由此,能够使槽25内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配置稳定,而且,能够维持另一个端部52的扩幅部52e进入到一个端部51的基础部51d内的状态。出于这点考虑,也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切断部CU)处的泄漏。
此外,在第3例中,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的扩幅部51e的宽度w1e与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的基础部52d的宽度w2d之和也可以同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外侧端部52相邻的中间部53的宽度wm相同或比该宽度wm大。根据该结构,不会过分地限制由防尘密封构件50的热膨胀或热收缩导致的向两端部51、52的相对移动,并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内侧端部51的扩幅部51e与外侧端部52的基础部52d之间的间隙处的泄漏。同样地,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的扩幅部52e的宽度w2e与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的基础部51d的宽度w1d之和也可以同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与内侧端部51相邻的部分53的宽度wm相同或比该宽度wm大。根据该结构,不会过分地限制由防尘密封构件50的热膨胀或热收缩导致的向两端部51、52的相对移动,并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外侧端部52的扩幅部52e与内侧端部51的基础部51d之间的间隙处的泄漏。
<第4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7~图9而对可有效地防止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尘密封构造的第4例进行说明。在图7~图9所示的例子中,不对形成切断部CU的部分(形成合口部的两端部)51、52的形状施加限制,通过对合口部施加外力,来谋求切断部CU(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止。
在图7~图9所示的例子中,形成防尘密封构件50的切断部CU的两端部51、52也沿着宽度方向rd相互重叠,而形成了合口部55。由此,防尘密封构件50呈周状包围作用室11。并且,第4例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还具有用于将形成切断部CU的一个部分朝向另一个部分按压的按压部件60。换言之,涡旋式流体机械10还具有用于将构成防尘密封构件50的合口部55的一个端部51朝向另一个端部52按压的按压部件60。
此外,也可以是,按压部件60将形成切断部CU的一个部分51朝向另一个部分52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按压且将另一个部分52朝向一个部分51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按压。或者,也可以是,按压部件60将一个部分51朝向被支承于划分形成槽25的壁部的另一个部分52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向内侧或外侧按压,在与划分形成槽25的壁部之间使形成切断部CU的部分51、52相互抵接。
在图7和图8的例子中,涡旋式流体机械10具有第1按压部件61和第2按压部件62。第1按压部件61将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向径向rd上的外侧按压,并对内侧端部51施力成与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抵接了的状态。第2按压部件62将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向径向rd上的内侧按压,并对外侧端部52施力成与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抵接了的状态。
在固定涡旋盘20上,在作为槽25的径向rd上的内侧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收容第1按压部件61的收容部26,在作为槽25的径向rd上的外侧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收容第2按压部件62的收容部26。各按压部件61、62具有收纳到收容部26内的板材61a、62a和弹性构件61b、62b。板材61a、62a在其一端固定于固定涡旋盘20。板材61a、62a将其另一端利用弹性构件61b、62b按压。弹性构件61b、62b将相对应的板材61a、62a朝向收容到槽25内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合口部55按压。特别是图示的按压部件61、62沿着径向rd将一个端部朝向另一个端部按压。在图示的例子中,弹性构件61b、62b由压缩弹簧形成,但并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由例如橡胶管等形成。
此外,在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中,能够省略第1按压部件61和第2按压部件62中的一者。
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防尘密封构件50具有与在第1例中进行了说明的防尘密封构件同样的结构作为形成合口部55(切断部CU)的两端部51、52的结构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能够将按压部件60适用于各种形态的防尘密封构件50,例如作为第2例或第3例说明了的防尘密封构件50。
而且,按压部件60的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能够采用各种形态。作为一个例子,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按压部件60包括流体喷出机构63。流体喷出机构63是能够喷出由气体、液体形成的流体的机构,具有流体源63a和供从流体源63a供给的流体通过的节流孔63b。在固定涡旋盘20上,在槽25的底面形成有喷出口27。通过了节流孔63b的流体经由喷出口27向槽25内喷出。在图示的例子中,喷出口27偏向槽25的底面中的径向rd上的一侧而形成。因而,槽25内的压力在径向rd上的一侧变高,在径向rd上的另一侧变低。其结果,位于径向rd上的一侧的一个端部被朝向位于径向rd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个端部按压。
在以上那样的第4例中,防尘密封构件50是保持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并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另一者抵接的线状的防尘密封构件。防尘密封构件50以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两端部)51、52沿着与周向cd正交的宽度方向(径向)rd重叠的方式形成合口部55,并包围作用室11。并且,涡旋式流体机械10还具有用于将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个端部按压的按压部件60。通过使用按压部件60而将形成切断部CU的一个部分(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个部分(另一个端部)按压,从而在切断部CU(合口部55)中使流体难以在两部分(两端部)51、52之间通过。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切断部CU(合口部55)处的泄漏。作为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内的流入,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涡旋齿23和可动涡旋齿33的顶端密封材料23a、33a的预定外的提前劣化。
另外,在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中,按压部件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将形成切断部CU的一个部分(端部)朝向另一个部分(端部)按压。根据这样的按压部件,能够维持使一个部分(端部)稳定地抵接于另一个部分(端部)的状态,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
而且,按压部件也可以具有弹性构件61b、62b。这样的按压部件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廉价地制作,另一方面,能够稳定地供给按压力。
另一方面,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按压部件60包括流体喷出机构63。通过使用从流体喷出机构63喷出的流体,从而将形成切断部CU的一个部分(端部)朝向另一个部分(端部)沿着径向rd按压,能够维持使一个部分(端部)稳定地抵接于另一个部分(端部)的状态,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另外,与防尘密封构件50同样地,施力部件48也被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按压。截面是空心圆形的圆环状的施力部件48由于来自流体喷出机构63的流体而受到径向rd的按压,从而以沿着轴向ad扩大的方式变形。其结果,通过分别使防尘密封构件5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防尘密封构件50与施力部件48之间以及施力部件48与槽25之间密合,从而可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更稳定地密闭。另外,通过调整来自流体喷出机构63的流体喷出量、喷出速度、喷出压力等,从而能够调节使形成切断部CU的一个部分(端部)向另一个部分(端部)按压的力。而且,不使用也可能成为粉尘的产生源的机械构造,就能够使按压力产生。
此外,在喷出口27形成于槽25的底面中的径向rd上的外侧的图9的例子中,由于从流体喷出机构63喷出的流体,施力部件48和防尘密封构件50被向径向rd上的内侧按压。即,施力部件48和防尘密封构件50被朝向槽25的位于轴向ad内侧的侧壁按压。另一方面,从流体喷出机构63喷出的流体从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的间隙向径向rd上的外侧流动,而向外部排出。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经由同一间隙的来自外部的粉尘的进入。即使针对各涡旋盘20、30的冷却风的一部分要经由该间隙而从外部流入,也能够通过将流体以比其流入压力(例如800Pa)大的压力(例如1kPa)从流体喷出机构63喷射,从而有效地防止其流入。
而且,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形成有包围作用室11的周状的槽25,而防尘密封构件50配置于槽25。并且,流体喷出机构63向槽25内喷出流体。根据这样的流体喷出机构63,也能够不制约涡旋式流体机械10自身的结构地适用于现有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
<第5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10和图11而对可有效地防止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尘密封构造的第5例进行说明。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例子中,不对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形成合口部的两端部)51、52的卡合面施加限制,通过产生使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两端部)51、52朝向彼此按压的力,来谋求切断部CU(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止。
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例子中,也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形成有包围作用室11的周状的槽25,防尘密封构件50配置于槽25。另外,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相互重叠,而形成了合口部55。由此,防尘密封构件50呈周状包围作用室11。而且,防尘密封构件50包括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和位于内侧端部51的宽度方向(径向)rd上的外侧的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作为构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构成合口部55的两端部)。
并且,在防尘密封构件50设置有从内侧端部51的朝向径向rd上的内侧的内侧侧面51a向径向rd上的内侧突出的内侧延伸片(内侧唇)51f和从外侧端部52的朝向径向rd上的外侧的外侧侧面52b向径向rd上的外侧突出的外侧延伸片(外侧唇)52f中的至少任一者。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内侧端部51设置有内侧延伸片51f,在外侧端部52设置有外侧延伸片52f。内侧延伸片51f与槽25的位于径向rd上的内侧的壁面抵接而将内侧端部51沿着径向rd朝向外侧端部52按压。外侧延伸片52f与槽25的位于径向rd上的外侧的壁面抵接而将外侧端部52沿着径向rd朝向内侧端部51按压。通过利用延伸片51f、52f维持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相互抵接着的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此外,与第4例中的按压部件60同样地,也可省略内侧延伸片51f和外侧延伸片52f中的任一者。
出于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的观点考虑,优选内侧延伸片51f和外侧延伸片52f可弹性变形。另外,包括内侧延伸片51f在内的内侧端部51的径向rd上的最大宽度与包括外侧延伸片52f在内的外侧端部52的径向rd上的最大宽度之和比槽25的径向rd上的宽度大,这一点在防止合口部55处的泄漏方面是有效的。
如在图11中清楚地示出的那样,内侧延伸片51f朝向径向rd上的内侧变尖,外侧延伸片52f朝向径向rd上的外侧变尖。根据这样的例子,使内侧延伸片51f和外侧延伸片52f的反弹力稳定地发挥,能够稳定地维持在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沿着径向rd相互抵接了的状态。
而且,如在图11中清楚地示出那样,内侧延伸片51f包括在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与周向cd一致的方向)上相对的顶端侧面51fa和基端侧面51fb。顶端侧面51fa是沿着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接近内侧端部51的顶端的一侧的面,基端侧面51fb是沿着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接近中间部53的一侧的面。并且,在从固定涡旋盘与可动涡旋盘相对的方向的观察(即,在沿着轴向ad的图11中观察)中,顶端侧面51fa相对于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严格来说,两个角中的较小的角度(劣角))θ1a比基端侧面51fb相对于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严格来说,两个角中的较小的角度(劣角))θ1b小。根据这样的内侧延伸片51f,能够使防尘密封构件50的热膨胀时的内侧延伸片51f在槽25内的移动难以被阻碍。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防尘密封构件50在槽25内发生蜿蜒曲折、扭转、挠曲等,能够使槽25内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配置稳定。同时,能够使对内侧端部51朝向外侧端部52施力的力有效地,特别是在热收缩时有效地发挥。由此,也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切断部CU(合口部55)处的泄漏。
另外,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外侧延伸片52f也与内侧延伸片51f同样地构成。即,外侧延伸片52f包括在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顶端侧面52fa和基端侧面52fb。顶端侧面52fa是沿着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接近外侧端部52的顶端的一侧的面,基端侧面52fb是沿着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接近中间部53的一侧的面。并且,在从固定涡旋盘与所述可动涡旋盘面对的方向的观察中,顶端侧面52fa相对于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θ2a比基端侧面52fb相对于防尘密封构件50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θ2b小。与内侧延伸片51f同样地,根据外侧延伸片52f的这样的结构,也能够更稳定地防止切断部CU(合口部55)处的泄漏。
<第6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12而对可有效地防止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尘密封构造的第6例进行说明。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不对形成切断部CU的部分(形成合口部的两端部)51、52的卡合面施加限制,使用糊状材料28来谋求切断部CU(合口部)处的泄漏的防止。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也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形成有包围作用室11的周状的槽25,防尘密封构件50配置于槽25。另外,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相互重叠,而形成了合口部55。由此,防尘密封构件50呈周状包围作用室11。
并且,在第6例中,在槽25内的至少成为切断部CU(合口部55)的周围的区域填充有糊状材料28。糊状材料28包括半固体状的材料、高粘性材料。典型而言,作为糊状材料28,能够使用润滑脂。一般而言,润滑脂作为润滑材被使用于机械装置等。另一方面,在本例中,除了能够期待切断部CU(合口部55)处的泄漏防止之外,还能够期待粉尘等的捕获。本案发明人等确认后的结果,糊状材料28若捕获粉尘等,则流动性逐渐降低并硬化。通常来说,如此硬化后的糊状材料28无法达成其本来的目的(例如润滑脂的润滑作用)。然而,对于本例中的使用,使其硬化而流动性降低使得糊状材料28停留于合口部55而有助于合口部55处的泄漏防止和粉尘的捕获。这样的糊状材料28的功能可以说在维护频率较低的无供油式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中特别适合。
此外,在图12中,示出有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51、52的结构,但图示的结构只不过是例示。在将设置于防尘密封构件50与槽25之间的施力部件与防尘密封构件50相同地设为线状的情况下,针对该施力部件的合口部,糊状材料28也能够有效地发挥功能。另外,例如,针对图10和图11所示的切断部CU(合口部55)、其他切断部(合口部),糊状材料28也能够有效地发挥功能。此外,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例子中,在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的外侧侧面51b上设有糊状材料28,但既可以在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的内侧侧面52a上设有糊状材料28,也可以在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1的外侧侧面51b上和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2的内侧侧面52a上这两者设有糊状材料28。
根据以上那样的第6例,在槽25内的至少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端部51、52之间,优选在成为合口部55的周围的区域中填充有糊状材料28。根据这样的糊状材料28,糊状材料28通过使形成切断部CU的两个部分(合口部55处的两端部51、52)之间封闭,从而能够防止切断部CU(合口部55)处的泄漏,并且能够进行粉尘的捕获。另外,糊状材料28由于捕获粉尘,而使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降低了的糊状材料28停留于切断部CU(合口部55),能够持续发挥泄漏防止功能和粉尘捕获功能,对无供油式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特别有效。
<<第2形态>>
接着,对密封构造的第2形态进行说明。在第2形态中所使用的密封件S具有: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第1密封部Sa,其配置于可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20和第2部件30中的一者上;和封闭环状且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密封部Sb,其设置于第1密封部Sa上,并与第1部件20和第2部件30中的另一者接触。
根据这样的第2形态,首先,通过不设置合口部,能够谋求密闭性的改善。另外,利用与从前被广泛使用的树脂、橡胶相比难以热变形的金属制的第1密封部Sa,能够对密封件S赋予刚性和耐久性,也能够有效地抑制热膨胀、热收缩。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防尘密封构件50中的蜿蜒曲折、扭转的产生。而且,通过也包含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密封部Sb,从而能够确保与第1部件或第2部件之间的紧密的密闭性。因而,根据第2形态,也能够使第1部件20与第2部件之间紧密地密闭。即,根据第2形态,能够利用难以热变形的第1密封部Sa与密闭性优异的第2密封部Sb的组合使第1部件20与第2部件30之间稳定地密闭。在对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适用中,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内的流入,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涡旋齿23和可动涡旋齿33的顶端密封材料23a、33a的预定外的提前劣化。
在这样的第2形态中,优选第2密封部Sb的厚度(第2密封部Sb的沿着轴向ad的尺寸)比第1密封部Sa的厚度(第1密封部Sa的沿着轴向ad的尺寸)小。另外,优选第2密封部Sb的高宽比(高度相对于宽度的比值)比第1密封部Sa的高宽比(高度相对于宽度的比值)小。在这些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减少比第1密封部Sa易于变形的第2密封部Sb在轴向ad上的变形量。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第2密封部Sb与第1部件20之间或第2部件30之间的密闭性降低。
此外,第1密封部Sa和第2密封部Sb也可以一体地形成而构成一个防尘密封构件50。这样的例子以随后论述的第7例表示。另外,第1密封部Sa和第2密封部Sb也可以构成分体的防尘密封构件50。这样的例子以随后论述的第8例表示。
以下,参照具体例而对密封构造的第2形态进行说明。不过,以下的具体的结构只不过是例示,可进行各种变更。
<第7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13和图14对防尘密封构造的第7例进行说明。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不在防尘密封构件设置合口部,来谋求防尘密封构件50的密闭性的改善。
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例子中,在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设置有一体地形成的一个防尘密封构件50作为密封件(密封部件)S。该防尘密封构件50包括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第1密封部Sa和封闭环状且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密封部Sb。
图13和图14所示的防尘密封构件50保持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并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另一者抵接。防尘密封构件50将作用室11围入并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并且,防尘密封构件50具有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环状主体部56。
合口部55是防尘密封构件50为了容许在形成于涡旋盘20、30的一者的槽25内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热膨胀和热收缩而设置的。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涡旋盘20、30以作用室11内的空气压缩为主要原因而温度上升。随着涡旋盘20、30的温度变化,防尘密封构件50的温度也变化。防尘密封构件50以该防尘密封构件50的温度变化为原因而热变形。在以往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中,防尘密封构件50使用易于热变形的树脂、橡胶而形成。
在第7例中,防尘密封构件50具有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环状主体部56。环状主体部56构成密封件(密封部件)S的第1密封部Sa。环状主体部56由与从前被广泛使用的树脂、橡胶相比难以热变形的金属形成。另外,一般而言,涡旋盘20、30所使用的材料与环状主体部56同样地是具有高刚性和耐磨性的金属。因而,金属制的环状主体部56能够有效地抑制热膨胀、热收缩,而且,呈与用于保持该环状主体部56的槽25类似的变形特性。另外,金属制的环状主体部56其自身具有高刚性,难以发生扭转等变形。由此,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环状主体部56即使没有合口部55,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槽25内发生蜿蜒曲折、扭转,能够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稳定地密封。而且,能够防止合口部55处的以两端部间为路径的泄漏,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的进入。
此外,作为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的材料,具有适度的刚性并且散热性优异且轻量的铝合金被广泛使用。因而,优选将环状主体部56的材料设为铝或铝合金。根据该例子,环状主体部56和形成有槽25的涡旋盘20、30的线膨胀系数成为相同程度,可更有效地抑制由膨胀率、收缩率的不同导致的槽25内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蜿蜒曲折、挠曲、扭转等,可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更稳定地密闭。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防尘密封构件50还具有层叠到环状主体部56上的氟系树脂层57。氟系树脂层57构成密封件(密封部件)S的第2密封部Sb。该氟系树脂层57同与保持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涡旋盘(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可动涡旋盘30)接触。氟系树脂层57如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所代表那样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因而,通过设有氟系树脂层57,能够有效地防止防尘密封构件50的磨损以及磨损粉向作用室11流入。此外,相对于几mm左右的厚度的环状主体部56,氟系树脂层57的厚度也可以是非常薄地几百μm左右。
<第8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15~图18而对防尘密封构造的第8例进行说明。在图15~图18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不在防尘密封构件设置合口部,来谋求防尘密封构件的密闭性的改善。
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例子中,涡旋式流体机械10具有被支承到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配置到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上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其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构成第1密封部Sa,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构成第2密封部Sb。并且,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与固定涡旋盘20以及可动涡旋盘30中的另一者抵接。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包围作用室11,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
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分别形成为没有接缝的封闭环状。因而,成为泄漏的原因的合口部未被形成。即,能够防止以往的合口部处的以两端部间为路径的泄漏,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的进入。
构成第1密封部Sa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由与从前被广泛使用的树脂、橡胶相比难以热变形的金属形成。一般而言,涡旋盘20、30所使用的材料与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同样地是具有高刚性和耐磨性的金属。因而,金属制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能够有效地抑制热膨胀、热收缩,而且,呈与用于保持该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槽25类似的变形特性。另外,金属制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其自身具有高刚性,难以发生扭转等变形。由此,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环状主体部56即使没有合口部55,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槽25内发生可能成为泄漏的原因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蜿蜒曲折、扭转。
如上述这样,作为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的材料,具有适度的刚性并且散热性优异且轻量的铝合金被广泛使用。因而,优选将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材料设为铝或铝合金。根据该例子,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形成有槽25的涡旋盘20、30的线膨胀系数成为相同程度,可更有效地抑制由膨胀率、收缩率的不同导致的槽25内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蜿蜒曲折、挠曲、扭转等,可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更稳定地密闭。
构成第2密封部Sb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是树脂制或橡胶制的。如图16所示,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以沿着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相对的方向(轴向ad)重叠的方式配置于槽25内。特别是,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配置于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上,利用施力部件48隔着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朝向涡旋盘按压。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与涡旋盘之间具有优异的密闭性。因而,能够有效地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
这样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能使用氟系树脂而形成。氟系树脂如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所代表那样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因而,根据氟系树脂制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能够有效地防止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磨损以及磨损粉向作用室11流入。
此外,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具有优异的密闭性,并且具有比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因此,涡旋式流体机械10在运转中,由于以空气压缩为原因的发热而一定程度热变形。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虽然配置于槽25内,但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沿着径向的宽度wb与槽的宽度wm相比足够小。因此,保持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槽25使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变为可能。特别是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宽度wa比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宽度wb宽。因而,窄幅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膨胀或收缩而能够在宽幅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上沿着径向rd移动。由此,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在槽25内可能成为泄漏的原因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蜿蜒曲折、扭转的产生。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16所示,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抵接的面相对于径向rd倾斜。若更具体地说明,则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具有:轴向ad上的朝向可动涡旋盘30侧的第1面50a1和轴向ad上的朝向固定涡旋盘20侧的第2面50a2。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具有:轴向ad上的朝向可动涡旋盘30侧的第1面50b1和轴向ad上的朝向固定涡旋盘20侧的第2面50b2。并且,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第1面50a1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第2面50b2形成相互抵接的抵接面,构成该抵接面的第1面50a1和第2面50b2相对于径向rd倾斜。另一方面,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第2面50a2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第1面50b1与径向rd平行。也就是说,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沿着轴向ad的厚度沿着径向rd变化,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沿着轴向ad的厚度也沿着径向rd变化。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厚度朝向径向rd的外侧变厚,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厚度朝向径向rd的外侧变薄。并且,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抵接面朝向径向rd的外侧从固定涡旋盘20侧向可动涡旋盘30侧移动。
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在低温时成为以实线所示的状态。另一方面,若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产生以空气压缩为主要原因的发热,则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向以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移动。即,随着发热,在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热膨胀而在槽25内向径向rd外侧移动之际,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沿着轴向ad向固定涡旋盘20的侧移动。此时,将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向可动涡旋盘30按压的来自施力部件48的按压力逐渐变强。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开始后的热膨胀时和热膨胀后,来自施力部件48的作用力增大,能够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稳定地密闭。
不过,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抵接面的结构并不限于图16所示的例子,例如,也能够采用图17、图18所示的例子。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抵接面与图16所示的例子朝向相反。根据该例子,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开始之后的热膨胀时,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在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上易于向径向rd外侧移动,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热膨胀难以被阻碍。由此,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蜿蜒曲折、扭转等变形被有效地防止。另外,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第1面50a1和第2面50a2以及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第1面50b1和第2面50b2与径向rd平行。因而,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在槽25内的姿势稳定,能够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稳定地密闭。
此外,在图17和图18中,也与图16同样地,以实线表示低温时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状态,以双点划线表示高温时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状态。
在以上进行了说明的第8例中,涡旋式流体机械10具有:封闭环状且金属制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其被支承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并包围作用室11;和封闭环状且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其设置于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上,并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另一者抵接。根据这样的涡旋式流体机械10,能够利用在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运转中难以热变形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与密闭性优异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组合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稳定地密闭。
另外,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形成有包围作用室11的周状的槽25,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以沿着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面对的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于同一槽25内。根据这样的配置,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能够更稳定地发挥上述的密闭功能。
而且,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的宽度wa比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宽度wb宽。其结果,具有热膨胀率易于变高的倾向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可在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上沿着径向rd移动,由此,可利用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与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组合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更稳定地密闭。
而且,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抵接的抵接面相对于径向rd倾斜。根据这样的抵接面的结构,即使在第1防尘密封构件50a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b的热变形时也能够使固定涡旋盘20与可动涡旋盘30之间稳定地密闭。
<<第3形态>>
接着,对密封构造的第3形态进行说明。第3形态中的密封件(密封部件)S以与可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20和第2部件30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第1部件20和第2部件30之间。环状的密封件S以在该宽度方向rd上接触了的状态重叠1处以上,密封件S的宽度最窄的部分的沿着密封件S所规定的周向cd的长度比密封件S的其他部分的沿着周向cd的长度短。换言之,环状的密封件S包括其两个以上的部分以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区域。并且,密封件S的两个以上的部分所重叠的区域Ay(参照图19和图21)的沿着周向cd的长度比其他区域Ax(参照图19和图21)的沿着周向cd的长度长。进一步换言之,密封件S沿着宽度方向rd呈两层、三层重叠的区域Ay的沿着周向cd的长度比密封件S单独在周向cd上延伸的区域Ax的沿着周向cd的长度长。
根据这样的形态,密封件S沿着宽度方向重复地配置的区域变长。特别是在超过沿着环状的密封件S的全长的一半的区域中,也可以使密封件S沿着宽度方向重复地配置。根据这样的形态,通过使粉尘等异物的进入路径长距离化,从而能够从外部有效地密闭由环状的密封件S围成的区域。在对涡旋式流体机械10的适用中,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向作用室11内流入,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涡旋齿23和可动涡旋齿33的顶端密封材料23a、33a的预定外的提前劣化。
另外,在第3形态中,在宽度最窄的部分可以单独地设置有一个防尘密封构件50,并且,如图21所示,这样的宽度最窄的部分Ax也可以在防尘密封件S的周向cd上有间隔地分开设有两个以上。换言之,密封件S的两个以上的部分沿着宽度方向rd重叠的区域Ay也可以在密封件S的长度方向上有间隔地分开设有两个以上。这样的密封件S能够以使用两个防尘密封构件50这样的简易的结构而容易地实现。另外,该情况下的两个防尘密封构件50的设置极其容易,通过精确地配置,从而可确保稳定的密闭性。
而且,在第3形态中,也可以是,宽度最窄的部分Ax的一个Ax1设置于包括在密封件S的周向cd上分开最大间隔的两个位置p1、p2中的一者p1的区域,宽度最窄的部分Ax的另一个Ax2设置于包括所述两个位置中的另一者p2的区域。换言之,也可以是,密封件S的两个以上的部分重叠的区域Ay的一个Ay1设置于包括在密封件S的周向cd上分开最大间隔的两个位置中的一者p3的区域,密封件S的两个以上的部分重叠的区域Ay的另一个Ay2设置于包括所述两个位置中的另一者p4的区域。根据这样的例子,如在例如第10例中所说明的那样可确保优异的密闭性。
此外,在第3形态中,密封件(密封部件)S可以具有单一的密封构件50,也可以具有多个密封构件50。在随后论述的第9例中,密封件S具有单一的密封构件50。另一方面,在第10例中,密封件S具有多个防尘密封构件50。
以下,参照具体例而对密封构造的第3形态进行说明。不过,以下的具体的结构只不过是例示,可进行各种变更。
<第9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19和图20而对防尘密封构造的第9例进行说明。在图19和图20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使粉尘的进入路径大幅度地长距离化,来谋求防尘密封构件50的密闭性的改善。
在图19和图20所示的例子中,防尘密封构件50保持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并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另一者抵接。防尘密封构件50是线状,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作用室11的周围包围大致两圈。其结果,防尘密封构件50能够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使作用室11密闭。
防尘密封构件50配置于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形成的槽25内。如图19所示,槽25能够沿着周向cd具有恒定的宽度。防尘密封构件50通过在槽25内绕大致两圈,换言之通过延伸至大致720°的范围,从而在槽25的沿着周向cd的大部分的区域中使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个部分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排列。
如图20所示,在防尘密封构件50和施力部件48沿着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面对的方向(轴向ad)配置而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着的情况下,向作用室11内流入的粉尘通过在径向rd上排列的两个防尘密封构件50之间。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向作用室11内流入的粉尘必须在绕作用室11的周围大致一整圈并在径向rd上排列的两个防尘密封构件50之间移动。因而,根据在作用室11的周围绕大致两圈的防尘密封构件50,能够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稳定地密闭,并有效地防止粉尘等向作用室11流入。
此外,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防尘密封构件50在作用室11的周围延伸至大致720°的角度范围θr1。然而,出于有效地防止粉尘等向作用室11流入的观点考虑,防尘密封构件50无需延伸至这样大的角度范围θr1。例如,防尘密封构件50包围作用室11的周围的角度范围θr1只要是405°(360°+45°)以上,就能够充分地改善密闭性。另外,出于改善密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该角度范围θr1是450°(360°+90°)以上,更优选是540°(360°+180°)以上,进一步优选是图19所示的大致720°。
<第10例>
接着,主要参照图21和图22而对防尘密封构造的第10例进行说明。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例子中,与第9例同样地,通过使粉尘的进入路径长距离化,来谋求防尘密封构件50的密闭性的改善。
在第9例中,涡旋式流体机械10具有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即,防尘密封件S包括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保持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并与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另一者抵接。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至少局部地包围作用室11。另外,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至少局部地包围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与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一起从整个周围包围作用室11。其结果,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能够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使作用室11密闭。
两根防尘密封构件50c、50d配置于在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中的一者形成的槽25内。如图21和图22所示,槽25能够沿着周向cd具有恒定的宽度。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单一的槽25内配置有两根防尘密封构件50c、50d。在槽25的沿着周向cd的大部分的区域中,两个防尘密封构件50在径向rd上排列。
在防尘密封构件50和施力部件48沿着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面对的方向(轴向ad)配置而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密闭着的情况下,向作用室11内流入的粉尘必须在位于径向rd上的外侧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的两端部58a、58b间通过,之后进一步在位于内侧的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的两端部59a、59b间通过。因而,根据配置到作用室11的周围的两根防尘密封构件50c、50d,能够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稳定地密闭,并有效地防止粉尘等向作用室11流入。
特别是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的两端部58a、58b之间的位置pa以相对于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的两端部59a、59b之间的位置pb沿着周向cd偏离的方式定位。根据该例子,向作用室11内流入的粉尘必须在两个防尘密封构件50c、50d之间的空间沿着周向cd从位置pa移动到位置pb。因而,根据配置到作用室11的周围的两根防尘密封构件50c、50d,能够使固定涡旋盘20和可动涡旋盘30之间更稳定地密闭,并有效地防止粉尘等向作用室11流入。
此外,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的两端部58a、58b之间的位置pa以相对于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的两端部59a、59b之间的位置pb沿着周向cd偏离大致半周,也就是说偏离大致180°的方式定位。这样的结构在防止粉尘等向作用室11流入方面优选。不过,只要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的两端部58a、58b之间的位置pa与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的两端部59a、59b之间的位置pb的沿着周向cd的偏离角度θs是45°以上,就能够充分地改善密闭性,只要该角度θs是90°以上,就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密闭性。
另外,与图21和图22所示的例子不同,密封件(密封部件)S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防尘密封构件50。例如,在密封件S包括三个防尘密封构件50的情况下,各防尘密封构件50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也可以沿着周向cd偏离90°以上且150°以下的角度,更优选沿着周向cd偏离120°的角度。
而且,在图22所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的端部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的端部具有不同的结构。这些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分别构成了上述的在第1形态中的防尘密封构件50。并且,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的两端部58a、58b以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重叠的方式形成有切断部CU(合口部55)。同样地,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的两端部59a、59b以沿着宽度方向(径向)rd重叠的方式形成有切断部CU(合口部55)。通过使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中的至少一者构成第1形态的防尘密封构件50,并使该至少一者的两端部形成切断部CU(合口部55),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此外,由于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具有不同的端部的结构,能够应对各种形态的粉尘,能够进一步提高密闭性。
另外,在图22所示的例子中,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具有: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8a,其位于宽度方向(径向)rd上的内侧;和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8b,其位于内侧端部58a的宽度方向(径向)rd上的外侧。内侧端部58a相对于外侧端部58b位于周向cd上的一侧s1。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具有:内侧端部(内侧部分)59a,其位于宽度方向(径向)rd上的内侧;和外侧端部(外侧部分)59b,其位于内侧端部59a的宽度方向(径向)rd上的外侧。内侧端部59a相对于外侧端部59b位于周向cd上的另一侧。即,在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与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之间使内侧端部和外侧端部在周向cd上的位置相反。根据这样的例子,在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的合口部55、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与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之间、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的合口部55通过的流体使周向cd上的前进的朝向在中途反转。因而,能够进一步改善第1防尘密封构件50c和第2防尘密封构件50d的密闭性。
以上,基于一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此外,也能以各种形态实施。另外,在上述的一实施方式中,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多个具体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将各例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结构与一个以上的其他例子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结构适当组合而适用。
另外,上述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结构同样也能够适用于施力部件48。例如,也可以是,在施力部件48设有切断部和合口部而适用上述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切断部CU和合口部55的结构。通过针对施力部件48采用上述的防尘密封构件50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施力部件48处的泄漏。

Claims (4)

1.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其中,
该涡旋式流体机械具备:
第1涡旋盘和第2涡旋盘,其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以及
环状的防尘密封件,其以在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之间与所述第1涡旋盘和所述第2涡旋盘分别接触的方式沿着其宽度方向以接触了的状态重叠1处以上,
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宽度最窄的部分的长度比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其他部分的长度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中,
在所述宽度最窄的部分设置有单一的防尘密封构件,
所述宽度最窄的部分在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周向上有间隔地分开而设有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中,
所述宽度最窄的部分的一个设置于包括在所述防尘密封件的周向上分开最大间隔的两个位置中的一者的区域,所述宽度最窄的部分的另一个设置于包括所述两个位置中的另一者的区域。
4.一种密封件,其是以与能够相对移动且彼此相对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分别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该第1部件和该第2部件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其中,
所述密封件沿着其宽度方向以接触了的状态重叠1处以上,
所述密封件的宽度最窄的部分的长度比所述密封件的其他部分的长度短。
CN202210042416.4A 2016-10-06 2017-10-04 涡旋式流体机械以及密封件 Pending CN1144275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8286 2016-10-06
JP2016-198286 2016-10-06
PCT/JP2017/036190 WO2018066615A1 (ja) 2016-10-06 2017-10-04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シール部材およびシール
CN201780058311.5A CN109715950B (zh) 2016-10-06 2017-10-04 涡旋式流体机械、密封构件以及密封件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8311.5A Division CN109715950B (zh) 2016-10-06 2017-10-04 涡旋式流体机械、密封构件以及密封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7533A true CN114427533A (zh) 2022-05-03

Family

ID=6183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8311.5A Active CN109715950B (zh) 2016-10-06 2017-10-04 涡旋式流体机械、密封构件以及密封件
CN202210042416.4A Pending CN114427533A (zh) 2016-10-06 2017-10-04 涡旋式流体机械以及密封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8311.5A Active CN109715950B (zh) 2016-10-06 2017-10-04 涡旋式流体机械、密封构件以及密封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524817A4 (zh)
JP (3) JP7012018B2 (zh)
CN (2) CN109715950B (zh)
TW (1) TWI743222B (zh)
WO (1) WO20180666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7418B2 (ja) 2018-06-20 2023-09-2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2191123B1 (ko) * 2019-01-18 2020-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동식 압축기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9481A (ja) * 1993-11-19 1995-05-30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H07174093A (ja) * 1993-12-20 1995-07-11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H07208353A (ja) * 1994-01-27 1995-08-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ロール型無給油式流体機械
CN1131238A (zh) * 1994-07-22 1996-09-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JPH08261176A (ja) * 1995-03-27 1996-10-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9112458A (ja) * 1995-10-19 1997-05-02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96776A (zh) * 1996-05-28 1998-10-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CN1201872A (zh) * 1997-06-06 1998-12-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JP2003227480A (ja) * 2002-02-04 2003-08-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04092480A (ja) * 2002-08-30 2004-03-25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2005207364A (ja) * 2004-01-26 2005-08-04 Denso Corp シールリング構造および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20050232799A1 (en) * 2004-04-19 2005-10-20 Anest Iwata Corporation Scroll fluid machine
JP2006009576A (ja) * 2004-06-22 2006-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1319672A (zh) * 2007-06-06 2008-12-1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
JP2009215905A (ja) * 2008-03-07 2009-09-24 Kobe Steel Ltd 軸封装置
CN102459814A (zh) * 2009-04-16 2012-05-16 科罗纳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滚轮控制叶片的旋转机械
CN205478293U (zh) * 2016-01-18 2016-08-17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65C (zh) * 1992-02-18 2001-08-01 方根发 算术式等式24棋
US5613841A (en) * 1995-06-07 1997-03-25 Copeland Corporation Capacity modulated scroll machine
JPH11336676A (ja) * 1998-03-25 1999-12-07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2000087880A (ja) * 1998-09-08 2000-03-28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2001248575A (ja) * 2000-03-06 2001-09-14 Fujitsu General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3516160B2 (ja) * 2000-05-26 2004-04-05 アネスト岩田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におけるシール構造および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JP2008150991A (ja) * 2006-12-15 2008-07-03 Sanden Corp 流体機械
JP5149850B2 (ja) * 2009-03-25 2013-02-20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12082794A (ja) * 2010-10-14 2012-04-26 Sanden Corp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US9228587B2 (en) * 2013-02-17 2016-01-05 Yujin Machinery Ltd. Scroll compressor for accommodating thermal expansion of dust seal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9481A (ja) * 1993-11-19 1995-05-30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H07174093A (ja) * 1993-12-20 1995-07-11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H07208353A (ja) * 1994-01-27 1995-08-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ロール型無給油式流体機械
CN1131238A (zh) * 1994-07-22 1996-09-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JPH08261176A (ja) * 1995-03-27 1996-10-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H09112458A (ja) * 1995-10-19 1997-05-02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196776A (zh) * 1996-05-28 1998-10-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CN1201872A (zh) * 1997-06-06 1998-12-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JP2003227480A (ja) * 2002-02-04 2003-08-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2004092480A (ja) * 2002-08-30 2004-03-25 Tokico Ltd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JP2005207364A (ja) * 2004-01-26 2005-08-04 Denso Corp シールリング構造および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20050232799A1 (en) * 2004-04-19 2005-10-20 Anest Iwata Corporation Scroll fluid machine
CN1690423A (zh) * 2004-04-19 2005-11-02 阿耐斯特岩田株式会社 涡旋式流体机械
JP2006009576A (ja) * 2004-06-22 2006-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1319672A (zh) * 2007-06-06 2008-12-1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
JP2009215905A (ja) * 2008-03-07 2009-09-24 Kobe Steel Ltd 軸封装置
CN102459814A (zh) * 2009-04-16 2012-05-16 科罗纳集团有限公司 带有滚轮控制叶片的旋转机械
CN205478293U (zh) * 2016-01-18 2016-08-17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91256B2 (ja) 2023-06-14
TWI743222B (zh) 2021-10-21
TW201819769A (zh) 2018-06-01
JP2022050629A (ja) 2022-03-30
CN109715950A (zh) 2019-05-03
EP3524817A4 (en) 2020-03-04
WO2018066615A1 (ja) 2018-04-12
JP2022058628A (ja) 2022-04-12
CN109715950B (zh) 2022-01-28
JPWO2018066615A1 (ja) 2019-07-25
JP7012018B2 (ja) 2022-01-27
EP3524817A1 (en) 2019-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1256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およびシール
KR900000109B1 (ko) 스크롤 유체기계
US7942655B2 (en) Advanced scroll compressor, vacuum pump, and expander
ES2891982T3 (es) Caja de empaquetadura con anillo de sellado único
US8647085B2 (en) Scroll fluid machine having a communication passage between an inner periphery of lip seal and an outer periphery of drive shaft or ring
JP2012202221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US11859498B2 (en) Labyrinth sealing device
US8152501B2 (en) Scroll compressor for preventing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and variation due to gas leakage
CN107709785B (zh)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US20140234149A1 (en) Scroll compressor
JP2007527483A (ja) ラジアル旋回モータのためのシール装置
JP2017067273A (ja) 密閉容器のシール構造、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冷媒圧縮機
JP4499606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
US7500836B2 (en) Compressor
JP7010202B2 (ja) 流体機械
JP6907235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流体機械および車両
JP5979974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WO2023167133A1 (ja) 軸シール装置及び回転機械
JP2018119522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EP4039977A1 (en) Compressor
JP2017198133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6009576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21046805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21021385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09250053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