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2528A - 配送用车辆 - Google Patents

配送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2528A
CN114312528A CN202111002709.1A CN202111002709A CN114312528A CN 114312528 A CN114312528 A CN 114312528A CN 202111002709 A CN202111002709 A CN 202111002709A CN 114312528 A CN114312528 A CN 114312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rgo
opening
delivery
ope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27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2528B (zh
Inventor
清上博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12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2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delivery of small articles, e.g. milk, frozen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1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for utility vehicles, e.g. with slidable and foldable rigid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以及操作性的提升的配送用车辆。该配送用车辆包括:车辆主体;第一开口部,其被设置在车辆主体上,并将车厢内与车厢外连通;第二开口部,其被设置在车辆主体的与第一开口部不同的位置上,并将车厢内与车厢外连通;储存部,其被构成为能够在车厢内对货物进行储存,且一端被配置在第一开口部侧处,另一端位于与该一端相比靠车辆下方侧处,从而从该一端趋向于另一端而向车辆下方向倾斜;交接部,其在储存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实施货物的交接。

Description

配送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配送用车辆。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20-9015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所述配送系统使用机械臂而将搭载于被设置在车厢内的传送带上的货物收纳于移动式自动装置的收纳室中的配送系统。
在日本特开2020-90151号公报所公开的配送系统中,为了向机械臂交接货物而需要在车厢内的货物搭载空间整体中配设需要动力的传送带,从而在成本的观点来看具有改善的余地。此外,期望在配送用车辆中进一步提高搬入货物时的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以及操作性的提升的配送用车辆。
第一方式的配送用车辆包括:车辆主体;第一开口部,其被设置在该车辆主体上,并将车厢内与车厢外连通;第二开口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不同的位置上,并将车厢内与车厢外连通;储存部,其被构成为能够在所述车厢内对货物进行储存,且一端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开口部侧处,另一端位于与该一端相比靠车辆下方侧处,从而从该一端趋向于另一端而向车辆下方向倾斜;交接部,其在该储存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实施所述货物的交接。
在第一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具备储存部和交接部,其中,所述储存部被构成为能够在车厢内对货物进行储存,且一端被配置在第一开口部侧处,另一端位于与该一端相比靠车辆下方侧处,从而从该一端趋向于该另一端而向车辆下方向倾斜,所述交接部在储存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实施货物的交接。
因此,能够经由储存部而使货物从第一开口部向交接部移动。由此,由于能够在不使用需要动力的传送带的条件下将货物移动至交接部,因此能够减少成本。此外,由于只通过向储存部的一端侧搬入货物就能够使货物移动至交接部,因此提高了由操作员所实现的操作性。
第二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为,在第一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所述第一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后端部处,所述第二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上。
在第二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第一开口部被设置在车辆主体的后端部上,第二开口部被设置在车辆主体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因此,能够在从车辆后方装入货物的同时,从车辆侧方运出货物。由此,由于能够对搬入货物的动线与搬出货物的动线进行区分,因此提高了操作性。
第三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为,在第一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所述第二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车顶部上。
在第三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第二开口部被设置在车辆主体的车顶部上,因此,例如在使用无人机而进行配送时等,能够从被设置于车顶部上的第二开口部进行货物的交接,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第四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为,在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还包括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不同的位置上,并将所述车厢内与所述车厢外连通。
在第四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在与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不同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开口部,因此通过进一步增加用于搬运货物的动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性。
第五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为,在第四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所述交接部还在所述储存部与所述第三开口部之间实施所述货物的交接。
在第五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交接部能够在储存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以及储存部与第三开口部之间的双方处实施货物的交接。因此,由于搬出货物的动线成为两个,因此提高了货物搬出的操作性。
第六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为,在第四方式或者第五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所述第三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车顶部上。
在第六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第三开口部被设置在车辆主体的车顶部上,因此例如在使用无人机来进行配送时等,能够从被设置在车顶部上的第三开口部实施货物的交接,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第七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为,在第六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还包括搬运部,所述搬运部将所述货物从所述第三开口部向所述储存部的所述一端侧进行搬运。
在第七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设置有将货物从第三开口部向作为储存部的上游侧的一端侧进行搬运的搬运部,因此能够通过搬运部而将从被设置于车辆的车顶部上的第三开口部取出的货物储存在储存部中。由此,能够实施被储存在储存部中的货物的更换操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一方式的配送用车辆,由于能够在不使用需要动力的传送带的条件下将货物移动至交接部,从而具有能够降低成本这样的优异的效果。此外,由于仅通过向储存部的一端侧搬入货物就能够使货物移动至交接部,因此提高了由操作员实施操作的操作性。
在第二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能够对搬入货物的动线与搬出货物的动线进行区分,因此提高了操作性。
在第三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例如在使用无人机来进行配送时等能够从被设置在车顶部上的第二开口部实施货物的交接,因此提高了操作性。
在第四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用于搬运货物的动线进一步增加,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性。
在第五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搬出货物的动线成为两个,因此提高了货物搬出的操作性。
在第六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由于例如在使用无人机来进行配送时等能够从被设置在车顶部上的第三开口部实施货物的交接,因此提高了操作性。
在第七方式的配送用车辆中,能够实施被储存于储存部中的货物的更换操作。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而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将车辆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上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为将车辆的前方侧以及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前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3为将车辆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后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4为将车辆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上方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5为将车辆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上方侧观察交接部进行工作后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6为从左前方侧观察图5的F-F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7为将车辆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上方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8为将车辆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前方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3来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进行说明。另外,在这些附图中所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标记R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右方侧。
(车辆)
在图1中,示出了将车辆10的左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上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的立体图。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将车辆10的前方侧以及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前方侧观察车辆10的立体图,在图3中,示出了将车辆10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后方侧观察车辆10的上视图。另外,车辆10为用于对货物B进行搬运的配送用车辆。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10具备在内部形成有车厢12的大致箱型的车辆主体14。在车辆主体14的车辆宽度方向左方侧的侧部处形成有侧门开口部16。侧门开口部16使车厢12内与车厢12外连通,并且被设为能够通过可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滑动的前后一对的滑动门18来进行开闭。滑动门18能够通过手动而进行开闭,并且被设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可动机构而自动地进行开闭。设为在滑动门18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在车厢12内与车厢12外之间经由侧门开口部16而实现货物B的取出与放入。此外,如图3所示而构成为,能够在侧门开口部16上设置斜坡S,以使操作员或运送货物B的载货车等易于进出。
此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车辆主体14的后端部处形成有后尾门开口部17。后尾门开口部17使车厢12内与车厢12外连通,并且被设为能够通过上端被轴支承的后尾门19来进行开闭。后尾门19被设为,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开闭,并且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可动机构而自动地进行开闭。如图3所示,后尾门19以左右方向作为轴向而以能够倾斜转动的方式被后尾门开口部17的上方侧的边缘部17A轴支承。通过该后尾门19向上方侧(在附图中为箭头标记A方向)倾斜转动,从而使形成在车辆主体14上的后尾门开口部17被开放。此外,通过后尾门19向下方侧(在附图中为与箭头标记A方向相反的一侧)进行移动,从而如图1所示的那样使后尾门开口部17被堵塞。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后尾门开口部17与第一开口部相对应,侧门开口部16与第二开口部相对应。
在车厢12内设置有对货物B进行储存的储存部20。如图1至图3所示,储存部20由货架板22构成,所述货架板22在车厢12内分别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被设置有多个。在车厢12内,货架板22的后端被配置在后尾门开口部17侧(车辆主体14的后端侧)处,且前端被形成为位于与侧门开口部16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相比靠前方侧处。也就是说,货架板22的前端以与驾驶员座的后侧具有一定的间隙的方式而被配置。货架板22以前端位于与后端相比靠车辆10下方侧处、且从后端趋向于前端而向车辆下方向倾斜的方式而被延伸设置。此外,货架板22作为一个示例而设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多个辊(省略图示)。通过使货物B在这些多个辊上进行移动,从而被设为货物B能够通过自重而在货架板22上平滑地移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储存部20中,货物B被载置于货架板22的上表面上。在货架板22的前端处设置有用于防止货物B的掉落的止动件23。作为一个示例,止动件23以在货架板22的侧面侧被立起设置的轴为中心且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并且当向朝向货架板22的下游侧的方向被施加有预定的力时,通过止动件23进行旋转从而使对于货物B的移动制止解除。也就是说,货物B被释放,从而从货架板22被搬出。另外,在图1至图3中,一部分的货架板22的图示被省略。此外,虽然被记载为在一个货架板22中于上游侧与下游侧相邻接的货物B之间具有间隙,但是由于货物B会因自重而向下游侧移动,因此实际上不具有间隙。此外,在图1中,止动件23的图示被省略。
此外,车辆10具备在储存部20与侧门开口部16之间实施货物的交接的交接部40。如图1以及图2所示,交接部40由传送带42构成,所述传送带42将从货架板22被搬出的货物B运送至放置在车厢12外的配送用箱D为止。传送带42在车厢12内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延伸设置,在设置有传送带42的状态下,滑动门18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而被配置。通过传送带42而被运送至与配送用箱D邻接的位置的货物B经由未图示的臂等而被储存于配送用箱D的内部。另外,虽然在图1以及图2中传送带42被简单地记载,但是实际上具有使用动力装置而使设为轮状的橡胶制的宽幅的带在台座之上进行旋转的结构,并使用了公知技术。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从后尾门开口部17被装载货物B。具体而言,在通过使后尾门19向上方倾斜转动而将后尾门开口部17设为打开状态之后,实施货物B的装载操作。当操作员将货物B载置于货架板22的上游侧即后尾门开口部17侧的上表面上时,货物B会因自重而使货架板22朝向车辆前方移动。然后,如图2所示,货物B与止动件23抵接而在货架板22上停止。以此方式,使得配送的货物B依次被储存在货架板22上。并且,货物B按照被配送顺序而被装载。由此,能够将先被配送的货物B储存于货架板22的下游侧、即车辆前方侧处。
如此,由于操作员仅通过将货物B放置在货架板22的上游侧的上表面上就能够将货物B储存在货架板22上,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装载操作。
通过上述的方式,从而在配送的货物B被装载于车辆10上时,车辆朝向配送目的地而行驶。当接近配送目的地时,车辆10将停止。然后,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打开滑动门18,并在传送带42的侧门开口部16侧的端部的下方配置配送用箱D。另外,配送用箱D也可以由具备自动移动功能的移动式自动装置以及无人机等移动体而构成。
接下来,已到达的储存有被配送至配送目的地的货物B的货架板22的上游侧的货物B通过被未图示的推出机构推出,从而解除了由止动件23实现的下游侧的货物B的移动制止。当移动制止被解除时,下游侧的货物B将被释放,并从货架板22被搬出至传送带42之上。在从货架板22向传送带42搬出货物B时,经由未图示的臂等而被搬出,以免因碰撞等而影响到货物B的内装物。另外,上述推出机构能够使用公知技术,从而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
当货物B被搬出至传送带42上时,传送带42通过动力装置(省略图示)而进行工作,从而将货物B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那样而搬运至配送用箱D处并停止。被搬运的货物B经由未图示的臂等而被收纳于配送用箱D中,并通过配送用箱D而被配送至配送目的地。
如上文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能够经由构成储存部20的货架板22而使货物B从后尾门开口部17向交接部40移动。由此,由于能够在不使用需要动力的传送带的条件下使货物B移动至交接部40,因此能够降低成本。此外,由于仅通过将货物B搬入储存部20的货架板22的上游侧(后尾门开口部17侧)就能够使货物B移动至交接部40,因此提高了由操作员实施操作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由于设置有搬入货物B的后尾门开口部17、和搬出货物B的侧门开口部16,因此能够在从车辆后方装载货物B的同时,从车辆侧方运出货物B。由此,由于能够对搬入货物B的动线与搬出货物B的动线进行区分,因此提高了操作性。
另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于从货架板22向传送带42搬出货物B时使用了推出机构(省略图示),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在货架板22的下游侧处被止动件23移动制止着的货物B通过未图示的臂而拉出并搬出。此外,在能够通过臂而将货物B抬起的情况下,只需从止动件23的上方使货物B移动即可。此时,止动件23也可以不像上述的那样以可旋转的方式而被轴支承。
此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止动件23如图2所示的那样,被轴支承在于货架板22的侧面侧竖立设置的轴上,但是并不限于此。止动件23只要为能够制止货物B向下游侧的移动的结构,则可以使用任何结构,并且能够使用公知技术。
此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于货架板22上设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多个辊(省略图示),但是货架板22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货架板22也可以不设置辊而是由橡胶来构成。在该情况下,以货架板22能够因货物B的自重而向下游侧移动的方式来设计摩擦力以及倾斜角度等。另外,货架板22只要能够因货物B的自重而向下游侧移动,则由任何的材质构成均可。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6而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A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10A中,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系统相同的结构而以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且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
(车辆)
在图4中,示出了将车辆10A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上方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A的立体图。另外,车辆10A为用于对货物B进行搬运的配送用车辆。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A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的交接部40不同的交接部40A。交接部40A(在附图中简化地进行图示)在储存部20与侧门开口部16之间实施货物B的交接。如图4至图6所示,交接部40A具备被设置在车辆10A的车厢12内的地板部12A上的轨道44、能够沿着轨道44而进行移动的支柱部46、以及被设为能够使支柱部46在上下方向上升降的货箱板48。
轨道44在车厢12内的地板部12A上从车辆主体14的右侧侧面附近起至侧门开口部16为止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设置,并通过将金属安装配件(省略图示)螺纹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从而被结合在地板部12A上。轨道44通过所述金属安装配件而对后文叙述的支柱部46的可移动的范围进行限制。
在支柱部46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使支柱部46沿着轨道44而移动的移动用车轮(省略图示)。移动用车轮由一对车轮构成,且一对车轮夹着轨道44而被设置在两侧。一个车轮通过未图示的第一电动机而被驱动,另一个车轮以能够自由旋转的状态而被支柱部46支承。支柱部46通过移动用车轮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在轨道44上从车厢12的右端侧起至左端侧为止大致水平地进行移动。
货箱板48被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货箱板48通过被未图示的第二电动机驱动,从而能够使支柱部46升降。货箱板48被设为,能够配置在收纳于车厢12内的货架板22上的预定尺寸的货物B被放置的位置上。
(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当配送的货物B被装载于车辆10中时,车辆朝向配送目的地而行驶。当接近配送目的地时,车辆10将停止。然后,如图4至图6所示,打开滑动门18,并在侧门开口部16附近处配置配送用箱D。
接下来,货箱板48移动至已到达的储存有被配送至配送目的地的货物B货架板22的位置为止。具体而言,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令,通过使第一电动机驱动,从而使支柱部4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使第二电动机驱动,从而使货箱板48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如图4所示的那样使货箱板48移动至所期望的货架板22的位置。
然后,货箱板48所处的货架板22的上游侧的货物B通过被未图示的推出机构而被推出,从而由止动件23所实施的下游侧的货物B的移动制止被解除。当移动制止被解除时,下游侧的货物B将被释放,并从货架板22被搬出至货箱板48之上。在从货架板22向货箱板48搬出货物B时,经由未图示的臂等而被搬出,以免因碰撞等而影响到货物B的内装物。另外,上述推出机构能够使用公知技术,从而省略此处的详细说明。
当货物B被搬出至货箱板48上时,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令,通过使第一电动机驱动而使支柱部4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那样将载置有货物B的货箱板48搬运至配送用箱D。被搬运的货物B经由未图示的臂等而被收纳于配送用箱D中,并通过配送用箱D而被配送至配送目的地。另外,也可以在由臂实施的搬运之前,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令,通过使第二电动机驱动而使货箱板48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从而将载置有货物B的货箱板48搬运至配送用箱D附近的高度。
如上文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10A,能够使货物B经由构成储存部20的货架板22而从后尾门开口部17向交接部40A移动。由此,由于能够在不使用需要动力的传送带的条件下将货物B移动至交接部40A,因此能够降低成本。此外,由于能够仅通过向储存部20的货架板22的上游侧(后尾门开口部17侧)搬入货物B就能够使货物B移动至交接部40A,因此提高了由操作员实施操作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10A,由于设置有搬入货物B的后尾门开口部17和搬出货物B的侧门开口部16,因此能够在从车辆后方装载货物B的同时从车辆侧方运出货物B。由此,由于能够对搬入货物B的动线和搬出货物B的动线进行区分,因此提高了由操作员实施操作的操作性。
另外,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于从货架板22向货箱板48搬出货物B时使用了推出机构(省略图示),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在货架板22的下游侧处被止动件23移动制止着的货物B通过未图示的臂而拉出并搬出。此外,在能够通过臂而将货物B抬起的情况下,只需从止动件23的上方使货物B移动即可。此时,止动件23也可以不像上述的那样以可旋转的方式而被轴支承。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7而对作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送用车辆的车辆10B进行说明。图7为将车辆10B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上方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B的立体图。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10B中,对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10A相同的结构而以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且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
(车辆)
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10B在构成车辆主体14的上表面的车顶部(也称为车辆顶部)24上,形成有将车厢12内与车厢12外连通的顶棚开口部26。在顶棚开口部26上设置有顶棚门扇(省略图示),并且被设为能够通过可动机构(省略图示)进行工作而自动地对顶棚开口部26进行开闭。顶棚门扇既可以为进行升降而对顶棚开口部26进行开闭的结构,也可以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水平地滑动的结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水平地滑动的结构等。顶棚门扇能够使用公知技术。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侧门开口部16与第二开口部相对应,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顶棚开口部26与第二开口部相对应。由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交接部40B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交接部40A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10B中,通过顶棚开口部26,从而能够在车厢12内与车顶部24的上方侧空间之间进行货物B的取出与放入(搬运)。
(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当配送的货物B被装载于车辆10中时,车辆将朝向配送目的地而行驶。当接近配送目的地时,车辆10将停止。然后,如图7所示,打开顶棚门扇(省略图示)而使顶棚开口部26被开放。
接下来,货箱板48移动至已到达的储存有被配送至配送目的地的货物B货架板22的位置为止。具体而言,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令,通过使第一电动机驱动,从而使支柱部4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使第二电动机驱动,从而使货箱板48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使货箱板48移动至所期望的货架板22的位置(参照图4)。
然后,货箱板48所处的货架板22的上游侧的货物B通过利用未图示的推出机构而被推出,从而由止动件23实施的下游侧的货物B的移动制止被解除。当移动制止被解除时,下游侧的货物B将被释放,并从货架板22被搬出至货箱板48之上。在从货架板22向货箱板48搬出货物B时,经由未图示的臂等而被搬出,以免因碰撞等而影响到货物B的内装物。
当货物B被搬出至货箱板48上时,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令,通过使第一电动机驱动而使支柱部4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如图7所示的那样将载置有货物B的货箱板48搬运至顶棚开口部26的正下方的位置。进一步,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指令,通过使第二电动机驱动而使货箱板48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从而将载置有货物B的货箱板48搬运至顶棚开口部26附近的高度。
与货箱板48一起被搬运至顶棚开口部26附近的高度的货物B从顶棚开口部26被无人机把持,并被配送至配送目的地。
如上文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B中,由于顶棚开口部26被设置在车辆主体14的车顶部24上,因此例如在使用无人机来进行配送时等,能够从被设置于车顶部24上的顶棚开口部26实施货物B的交接,因此提高了操作性。
另外,虽然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仅从顶棚开口部26实施货物B的取出与放入(搬运),但是并不限于此。以下,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例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例)
在本改变例中,也可以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还像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也从侧门开口部16实施货物B的取出与放入。在该情况下,从顶棚开口部26和侧门开口部16的双方实施货物B的取出与放入,并且侧门开口部16与第二开口部相对应,顶棚开口部26与第三开口部相对应。
在从顶棚开口部26和侧门开口部16的双方实施货物B的取出与放入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以下的方式。例如,如图7所示,在货架板22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配置四个的情况下,在侧门开口部16侧的两列货架板22A上从侧门开口部16搬出货物B(参照第二实施方式),并且在与侧门开口部16相反的一侧的两列货架板22B上从顶棚开口部26搬出货物B(参照第三实施方式)。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例如设置两个在轨道44上移动的支柱部46以及货箱板48,并且将它们分别使用于货物B从侧门开口部16的搬出、和货物B从顶棚开口部26的搬出。
(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例的作用以及效果)
如上文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车辆10B,由于在与后尾门开口部17以及侧门开口部16不同的位置上设置有顶棚开口部26,因此通过进一步增加用于搬运货物B的动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由操作员实施操作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车辆10B,交接部40B能够在储存部20与侧门开口部16、以及储存部20与顶棚开口部26的双方之间实施货物B的交接。因此,由于搬出货物B的动线成为两个,因此提高了货物B的搬出的操作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8而对作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送用车辆的车辆10C进行说明。图8为将车辆10C的上侧设为一部分不显示而从左前方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C的剖视立体图。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10C中,对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例的车辆10B相同的结构而以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且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10C在构成车辆主体14的上表面的车顶部(也称为车辆顶部)24上形成有将车厢12内与车厢12外连通的顶棚开口部26C。第四实施方式的顶棚开口部26C由从货箱板48的上方起至货架板22的上游侧的端部上方为止而开放的一个开口所构成。在顶棚开口部26C上设置有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顶棚门扇(省略图示)。
如图8所示,车辆10C具备搬运部50,所述搬运部50从顶棚开口部26C向构成储存部20的货架板22的上游侧搬运货物B。搬运部50例如既可以为无人机(省略图示),也可以为在车顶部24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移动的前后移动用杆(省略图示)以及在车顶部24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移动的车辆宽度方向移动用杆(省略图示)。在后者的情况下,通过未图示的臂等而使货箱板48上的货物B向车顶部24的上表面移动,之后,通过利用驱动装置(省略图示)而使前后移动用杆以及车辆宽度方向移动用杆移动,从而使货物B向所期望的货架板22的上游移动。
另外,虽然第四实施方式的顶棚开口部26由一个开口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以至少使货箱板48的上方和货架板22的上游侧的端部上方被开放的方式而形成、且被设为与货物B相比而较大的开口,则例如也可以由两个开口而构成。
(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0C中,由于设置有从顶棚开口部26C向构成储存部20的货架板22的上游侧搬运货物B的搬运部50,因此能够通过搬运部50而将从被设置在车辆10C的车顶部24上的顶棚开口部26C被取出的货物B储存于储存部20中。由此,例如能够根据搬运目的地而实施被储存于储存部20中的货物B的更换操作。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对侧门开口部16进行开闭的门而使用了滑动门18,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铰链门。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车辆主体14的左侧侧面上设置了侧门开口部16,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侧门开口部16设置在车辆主体14的右侧侧面上,还可以设置在左侧侧面和右侧侧面的双方上。
以上,虽然对一个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来实施。

Claims (7)

1.一种配送用车辆,包括:
车辆主体;
第一开口部,其被设置在该车辆主体上,并将车厢内与车厢外连通;
第二开口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不同的位置上,并将车厢内与车厢外连通;
储存部,其被构成为能够在所述车厢内对货物进行储存,且一端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开口部侧处,另一端位于与该一端相比靠车辆下方侧处,从而从该一端趋向于另一端而向车辆下方向倾斜;
交接部,其在该储存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实施所述货物的交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用车辆,其中,
所述第一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后端部上,
所述第二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用车辆,其中,
所述第二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车顶部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送用车辆,其中,
还包括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不同的位置上、并将所述车厢内与所述车厢外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送用车辆,其中,
所述交接部还在所述储存部与所述第三开口部之间实施所述货物的交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配送用车辆,其中,
所述第三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主体的车顶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送用车辆,其中,
还包括搬运部,所述搬运部将所述货物从所述第三开口部向所述储存部的所述一端侧进行搬运。
CN202111002709.1A 2020-09-29 2021-08-30 配送用车辆 Active CN1143125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4009 2020-09-29
JP2020164009A JP7367648B2 (ja) 2020-09-29 2020-09-29 配送用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528A true CN114312528A (zh) 2022-04-12
CN114312528B CN114312528B (zh) 2024-06-25

Family

ID=80822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2709.1A Active CN114312528B (zh) 2020-09-29 2021-08-30 配送用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3194B2 (zh)
JP (1) JP7367648B2 (zh)
CN (1) CN11431252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2133A (ja) * 1983-08-12 1985-03-06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商品配達用車両
JP2001048284A (ja) * 1999-08-03 2001-02-20 Nippon Fruehauf Co Ltd バン型車両の荷箱等輸送用容器の引戸構造
CN104428149A (zh) * 2012-07-04 2015-03-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带尾门的车辆
CN105730199A (zh) * 2014-12-30 2016-07-06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多用途车辆的门及多用途车辆
CN106515593A (zh) * 2015-09-11 2017-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07696944A (zh) * 2017-10-26 2018-02-16 安吉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快递配送车
CN107697663A (zh) * 2017-10-26 2018-02-16 安吉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流配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6300B2 (ja) 2011-02-02 2015-10-2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自動倉庫
JP6042133B2 (ja) 2012-08-06 2016-12-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制御装置及び蓄電装置
US10137816B2 (en) 2016-02-04 2018-11-27 Walmart Apollo, Llc Vehicle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upport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s
US10661696B2 (en) * 2016-02-04 2020-05-26 Hds Mercury, Inc. Vehicle insert and method of vehicle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102016110567A1 (de) * 2016-06-08 2017-12-14 Deutsche Post Ag Zustell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Zustellung von Sendungen an unterschiedlichen Orten einer Zustellroute
DE102017123776A1 (de) 2017-10-12 2019-04-18 Deutsche Post Ag Autonomes Verteilerfahrzeug
JP7059588B2 (ja) 2017-11-28 2022-04-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重力コンベア装置、トレイ、及び自動倉庫
US10919429B2 (en) 2018-05-16 2021-02-16 Maury D. Cole Dispensary vehicles
US11447055B2 (en) * 2018-05-22 2022-09-20 Uatc, Llc Automated delivery system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JP6608023B1 (ja) 2018-10-18 2019-11-20 株式会社Paltac 宅配商品自動トラック積込荷下ろしシステム
JP7087972B2 (ja) * 2018-12-04 2022-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配送システム
US11119487B2 (en) 2018-12-31 2021-09-14 Staples, Inc. Automated preparation of deliveries in delivery vehicles using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JP7354980B2 (ja) * 2020-09-29 2023-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配送用車両及び配送用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US20220348427A1 (en) * 2021-05-03 2022-11-03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loading, securing, transporting, and depositing objec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2133A (ja) * 1983-08-12 1985-03-06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商品配達用車両
JP2001048284A (ja) * 1999-08-03 2001-02-20 Nippon Fruehauf Co Ltd バン型車両の荷箱等輸送用容器の引戸構造
CN104428149A (zh) * 2012-07-04 2015-03-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带尾门的车辆
CN105730199A (zh) * 2014-12-30 2016-07-06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多用途车辆的门及多用途车辆
CN106515593A (zh) * 2015-09-11 2017-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107696944A (zh) * 2017-10-26 2018-02-16 安吉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快递配送车
CN107697663A (zh) * 2017-10-26 2018-02-16 安吉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流配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93194B2 (en) 2024-05-28
JP7367648B2 (ja) 2023-10-24
US20220097591A1 (en) 2022-03-31
CN114312528B (zh) 2024-06-25
JP2022056156A (ja)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0893B (zh) 一种投放装置、装车机头和袋装物装车方法
US7077615B2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cargo compartment of an aircraft
US9919798B2 (en) System for moving loads
JP7354980B2 (ja) 配送用車両及び配送用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KR20160084420A (ko) 물품 수납 설비
US12017572B2 (en) Delivery vehicle with a mobile attachment
US9783301B2 (en) Handling system for handling objects in a vehicle,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objects in a vehicle
US20080232941A1 (en) Vehicle For Moving Separate Pieces of Luggage Between a Luggage Depot and an Aeroplane
US6702542B1 (en) Luggage transporter and loader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1347875A (ja) 積載プラットホームを有する自動車
EP1858759B1 (en) Vehicle for moving separate pieces of luggage between a luggage depot and an aeroplane
CN113619970B (zh) 一种agv小车物料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072838B1 (en) An apparatus for unloading baggage from a baggage cart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apparatus
CN114312528A (zh) 配送用车辆
KR102299139B1 (ko) 매니퓰레이터 타입 다중 하역 장치
CN213139174U (zh) 配送中转舱和无人车
EP2353932B1 (en) Transport vehicle having a movable loading platform
CN115989159A (zh) 具有装载物容纳部的车辆
CN109515503B (zh) 行李搬运车及行李卸载方法
JPH0354026A (ja) 貨物の集配システム
JPH0642399U (ja) 貨物自動車における積荷の搬送装置
CN212922141U (zh) 一种卷烟包装车承载架
JP3189748B2 (ja) 被格納物収納装置
KR20240061477A (ko) 차량의 화물 적재 시스템
JP2023151689A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