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5182A -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5182A
CN114235182A CN202111307714.3A CN202111307714A CN114235182A CN 114235182 A CN114235182 A CN 114235182A CN 202111307714 A CN202111307714 A CN 202111307714A CN 114235182 A CN114235182 A CN 114235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unit
temperature sensor
pair
power storage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77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濑慎一
小寺康彦
濱本勇
内田淑文
津曲隆行
铃木雄介
山中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s Inc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35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5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6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object to the 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6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object to the sensitive element
    • G01K1/18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object to the sensitive element for reducing thermal inerti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4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 or thermal overloa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由本说明书公开的传感器单元是向蓄电元件(11)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单元(20),其中,构成为具备:FPC(30),配置于蓄电元件主体(12)上;温度传感器(40),连接于FPC(30)的检测线;壳体(60),以覆盖温度传感器(40)的方式设置于FPC(30);及施力构件(90),以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保持于壳体(60)内,通过利用弹性复原力对壳体(60)中的下壳体(70)朝向蓄电元件主体(12)施力而经由FPC(30)使温度传感器(40)与蓄电元件主体(12)接触。

Description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本申请为2020年3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80062064.0的、发明名称为“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具有温度传感器的蓄电池装置,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229110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蓄电池装置。该蓄电池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在外壳固定的温度检测板,通过使温度传感器向收容于外壳内的二次电池的表面接近来检测二次电池的温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9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这种装置中,容易因温度检测板与二次电池之间的尺寸公差等而对于温度传感器与二次电池的间隔来说产生不均。因而,存在以下可能性:温度传感器不与二次电池接近而无法检测温度,或者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检测板与二次电池之间被压扁。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抑制传感器对检测对象的检测精度下降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传感器单元是向被检测体安装的传感器单元,其中,构成为具备:具有挠性的带状的导电路结构体,配置于所述被检测体上,形成有导电路;传感器元件,在所述导电路结构体的表面连接于所述导电路;台座部,以覆盖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电路结构体;及施力构件,以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台座部,通过利用弹性复原力对所述围部朝向所述被检测体施力而使所述导电路结构体的背面侧的部分与所述被检测体接触。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传感器单元,能够通过施力构件的弹性复原力而将连接有传感器元件的导电路结构体的背面侧的部分朝向被检测体压靠,抑制导电路结构体的背面侧的部分从被检测体浮起。由此,能够利用台座部将传感器元件相对于其他构件保护起来,并将传感器元件配置成相对于被检测体接近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传感器元件对被检测体的检测精度下降。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传感器单元也可以设为以下的结构。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所述台座部具有能够与设置于所述被检测体的保持部卡定的卡定部,所述施力构件通过所述卡定部与所述保持部的卡定而在所述卡定部与所述保持部互相卡定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通过卡定部与保持部的卡定而在卡定方向上弹性变形,所以能够通过施力构件的弹性复原力而使导电路结构体的背侧的部分朝向被检测体通过合适的压力而接触,将传感器单元安装于被检测体。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所述传感器元件是检测所述被检测体的温度,在所述导电路结构体中的设置有所述传感器元件的部分的背面安装有板材。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连接有传感器元件的部分的导电路结构体与其他构件接触等而产生损失。另外,由于导电路结构体由板材加强,所以能够提高将传感器元件与导电路连接的作业性。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所述板材是热传导性高的金属板材。
根据这样的结构,板材发挥汇集被检测体的热的集热效果,从而能够利用传感器元件稳定地检测被检测体的温度。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在所述台座部与所述传感器元件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树脂制的保护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传感器元件由保护部覆盖,所以能够防止因尘埃、水、其他构件等而在传感器元件产生不良。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所述施力构件是呈螺旋状的金属制的螺旋弹簧,所述施力构件对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外周缘部施力。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传感器元件相对于被检测体稳定地施力,能够进一步抑制传感器元件的检测精度下降。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所述台座部具有:收容部,在轴向上收容所述施力构件的一部分;及盖部,相对于所述收容部沿所述施力构件的轴向组装,所述收容部和所述盖部在轴向上夹持所述施力构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收容部和盖部以在轴向上夹持施力构件的方式稳定地保持施力构件。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所述台座部是合成树脂制,所述施力构件与所述台座部一体地由合成树脂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将施力构件与台座部一体地形成,所以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另外,无需分别管理台座部和施力构件,部件保管性优异。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所述施力构件是一对金属制的板簧,保持于在所述台座部中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元件的两侧的一对弹簧保持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在台座部的两侧对温度传感器相对于被检测体施力,所以能够相对于被检测体而对传感器元件稳定地施力,能够进一步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下降。
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所述一对板簧配置成对所述台座部施力的部分以所述传感器部为基准成为点对称。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配置成一对板簧的对台座部施力的部分以传感器部为基准成为点对称,所以例如与一对板簧中的对台座部施力的部分相对于传感器部偏着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相对于被检测体而对传感器元件稳定地施力。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蓄电模块可以设为具备所述被检测体和所述传感器单元且所述被检测体是蓄电元件的结构。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蓄电模块,能够将传感器单元利用施力构件的弹性复原力而相对于蓄电元件压靠,抑制传感器单元从蓄电元件浮起。由此,能够抑制传感器元件对蓄电元件的检测精度下降。
发明效果
根据由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传感器元件对检测对象的检测精度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蓄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将温度传感器单元向一对保持部安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将温度传感器单元安装于一对保持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温度传感器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温度传感器单元的主视图。
图7是温度传感器单元的侧视图。
图8是图5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向下壳体组装上壳体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在下壳体内收容有施力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在下壳体内收容有施力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将温度传感器单元组装于蓄电元件主体的侧面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温度传感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温度传感器单元的主视图。
图15是温度传感器单元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4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5中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将温度传感器单元组装于一对保持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将温度传感器单元组装于一对保持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9中的E-E线的剖视图。
图21是实施方式3的传感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22是温度传感器单元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2中的F-F线的剖视图。
图24是示出向下壳体组装上壳体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向下壳体组装上壳体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6是示出向下壳体组装了板簧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7是示出将温度传感器单元向一对保持部组装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8是示出将温度传感器单元组装于一对保持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9是示出将温度传感器单元组装于一对保持部的状态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3的剖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12对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中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示出了作为车辆的驱动源使用的蓄电模块10。蓄电模块10例如也能够作为工业用的打印机、工业用的机器人以及电子机器、设备用的电源来使用。
如图1所示,蓄电模块10构成为具备多个蓄电元件(“被检测体”的一例)11、安装于多个蓄电元件11的连接导体B及针对每规定数的蓄电元件11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单元20等。
蓄电元件11具有扁平的箱形状的蓄电元件主体(“被检测体”的一例)12和从蓄电元件主体12突出的一对连接端子13。多个蓄电元件11以使蓄电元件主体12在前后方向上紧贴的方式层叠地配置。
连接导体B例如由板状的汇流条等构成,通过与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连接端子13电连接而将多个蓄电元件11串联连接。
每规定数的蓄电元件11在蓄电元件主体12的外表面即上表面12A具有保持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一对保持部14。
如图1~图4所示,一对保持部14形成为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向上方突出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平板状。一对保持部14以在板厚方向上对向的方式配置,在一对保持部14之间安装温度传感器单元20。在各保持部14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前后方向两侧突出的保持突起15,各保持突起15具有越向前后方向突出则越向下方倾斜的引导面15A和面向下方的保持面15B。
如图1~图4所示,温度传感器单元20从上方相对于一对保持部14设置,构成为具备呈带状的柔性印制基板(“导电路结构体”的一例,以下也称作“FPC”)30、与FPC30的一方的端部即前端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元件”的一例)40、安装于FPC30的板材50、覆盖温度传感器40的壳体(“台座部”的一例)60及收容于壳体60内的施力构件90。
如图2所示,FPC30通过将由铜箔构成的一对检测线(“导电路”的一例)33利用比一对检测线33宽幅的带状的绝缘性膜35包覆而形成。因此,FPC30与包覆电线相比柔软性高且成为了非常省空间的结构。另外,FPC30以从配置有温度传感器40的位置向左右方向延伸后向前后方向折弯的方式配设。
在FPC30的上表面即表面30A的一方的端部设置有一对检测线33露出的未图示的一对连接部。一对连接部通过除去绝缘性膜35而形成。
另一方面,在FPC30的另一方的端部(图示省略)中的一对检测线33上连接有控制蓄电元件11的未图示的控制单元。
如图4、图8及图11所示,温度传感器40具有呈大致方形状的传感器主体41。在传感器主体41的下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一对引线部。一对引线部通过焊锡等而连接于FPC30中的一对连接部,从而电连接于一对检测线33。因此,来自在FPC30的表面30A上配置的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通过FPC30的一对检测线33而向控制单元输入。
如图6~图9所示,板材50形成为平坦度高的平板状,安装于FPC30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即背面30B。板材50例如被设为铝、铝合金等传热性优异的金属板材。板材5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及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比温度传感器4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及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大,夹着FPC30而在配置有温度传感器40的位置的正背面例如通过公知的粘接剂等而粘接。
因此,配置温度传感器40的部分的FPC30由板材50加强,通过在将温度传感器40向FPC30搭载前安装板材50,能够容易将温度传感器40相对于FPC30固定。
壳体60是合成树脂制,如图7所示,构成为具备固定于FPC30的表面30A中的前端部的下壳体70和从与FPC30相反的一侧即上方相对于下壳体70组装的上壳体80。
如图8~图11所示,下壳体70呈大致圆筒状,例如通过公知的粘接剂等而粘接于FPC30的表面30A。
下壳体70的上半部分被设为能够在内部在轴向上收容施力构件90的弹簧收容部(“收容部”的一例)71。
施力构件90是使SUS等金属线材呈螺旋状卷绕而成的金属制的螺旋弹簧,能够在轴线方向上弹性变形。
弹簧收容部71被设为随着朝向上方而稍微变得尖细的形态,弹簧收容部71的内部被设为比施力构件90的外径尺寸稍微扩宽的形态。弹簧收容部71的深度尺寸被设为若在弹簧收容部71内收容未弹性变形的自然状态的施力构件90则如图9及图10所示那样施力构件90的一部分从弹簧收容部71露出的大小。
另一方面,下壳体70的下半部分被设为收容温度传感器40的传感器收容部72。如图11所示,在传感器收容部72内设置有比弹簧收容部71窄幅的方形状的空腔73,在空腔73的俯视大致中央部且施力构件90的轴心配置有温度传感器40。
在传感器收容部72的内壁设置有朝向内侧突出的一对防脱突起75。在传感器收容部72内注入用于将温度传感器40相对于水、尘埃等保护起来的密封材料PM,通过密封材料PM固化,密封材料PM覆盖温度传感器40并由一对防脱突起75进行防脱。
另外,如图11所示,传感器收容部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具有呈直线状的直线部72A,如图8~图11所示,传感器收容部7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比弹簧收容部71中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小。因此,在下壳体70的弹簧收容部71中的与传感器收容部72相邻的位置设置有面向FPC30侧的保持面76。
如图2~图6所示,上壳体80构成为具备从上方覆盖下壳体70的圆筒部(“盖部”的一例)81和从圆筒部81以互相对向的方式向侧方延伸的一对弹性卡定腿(“卡定部”的一例)82。
圆筒部81呈具有顶壁83的圆筒状。圆筒部81的内部形成得比下壳体70的弹簧收容部71稍大,如图8及图9所示,圆筒部81能够从上方收容下壳体70的弹簧收容部71。
如图7~图9所示,在圆筒部81的下端部设置有沿着圆筒部81的外表面而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卡定片84。一对卡定片84被设为以圆筒部81的轴心为中心而对向的配置,能够朝向互相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
在各卡定片84的下端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突出的卡定突起85,一对卡定片84中的卡定突起85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弹簧收容部71的外径尺寸稍小。
因此,各卡定片84的卡定突起85在将弹簧收容部71向圆筒部81内收容时与弹簧收容部71的外表面抵接,通过卡定片84弹性变形而爬上弹簧收容部71并滑动。并且,当弹簧收容部71收容于圆筒部81内的标准的位置时,如图8所示,各卡定片84越过弹簧收容部71,下壳体70的保持面76和卡定片84的卡定突起85在上下方向上卡定,由此,上壳体80相对于下壳体70被保持。
另外,当下壳体70的弹簧收容部71收容于圆筒部81内的标准的位置时,弹簧收容部71内的施力构件90成为由弹簧收容部71的底面71A和圆筒部81的顶壁83在上下方向上按压而弹性变形的状态。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施力构件90以将上壳体80和下壳体70分开至下壳体70的保持面76和卡定片84的卡定突起85在上下方向上卡定的方式施力。
如图4及图8所示,在圆筒部81的顶壁83设置有从顶壁83的下表面83A朝向下方突出的定位部86。定位部86设置成仰视大致十字状,具有从顶壁83稍微向下方延伸的直线部87和从直线部87的下端越朝向下方则越朝向圆筒部81的轴心倾斜的倾斜部88。
并且,定位部86在向圆筒部81内收容弹簧收容部71时向施力构件90的内侧进入,当弹簧收容部71收容于圆筒部81内的标准的位置时,通过直线部87配置于施力构件90的上端部内侧,从而能够防止施力构件90在圆筒部81内成为倾斜的不正当的姿势。
如图2、图4及图7所示,一对弹性卡定腿82形成为在一对卡定片84的两侧互相对向的平板状。
一对弹性卡定腿82被设为在卡定片84的对向方向上延伸的形态,各弹性卡定腿82能够向互相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
一对弹性卡定腿82间的距离被设定为与蓄电元件主体12中的保持部1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在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0向蓄电元件主体12上设置时,保持部14从下方向一对弹性卡定腿82之间插入。
因此,在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0向蓄电元件主体12上设置时,一对弹性卡定腿82的下端部从上方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14中的保持突起15抵接,一对弹性卡定腿82朝向互相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从而各弹性卡定腿82爬上保持部14的保持突起15。
并且,当温度传感器单元20到达了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板材50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接触的标准的位置时,一对弹性卡定腿82越过保持突起15,弹性复原。由此,如图3及图4所示,一对弹性卡定腿82的上表面82A和保持部14中的保持突起15的保持面15B在上下方向上卡定,温度传感器单元20安装于蓄电元件主体12。
另外,在下壳体70的保持面76和卡定片84的卡定突起85在上下方向上卡定的状态下的一对弹性卡定腿82的上表面82A与板材50之间的长度尺寸D1(参照图8)被设定为比蓄电元件主体12的保持部14中的保持面15B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之间的长度尺寸D2(参照图4)大。
因此,当温度传感器单元20被保持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14时,弹簧收容部71内的施力构件90成为由弹簧收容部71的底面71A和圆筒部81的顶壁83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按压而弹性变形的状态。由此,如图4所示,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板材50中的温度传感器40的外周缘部被施力,板材50被压靠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
本实施方式是以上这样的结构,接着,对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0向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14安装时,如图2所示,以在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14的上方配置上壳体80的圆筒部81的方式进行对位。
接着,将一对保持部14向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一对弹性卡定腿82之间插入,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0向蓄电元件主体12安装。
在此,当使各保持部14向一对弹性卡定腿82之间进入时,各保持部14的保持突起15中的引导面15A与一对弹性卡定腿82的下端部抵接。若进一步在该状态下使各保持部14向一对弹性卡定腿82间进入,则一对弹性卡定腿82朝向互相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一对弹性卡定腿82爬上保持突起15。然后,当温度传感器单元20到达标准的安装位置时,一对弹性卡定腿82越过保持突起15,一对弹性卡定腿82弹性复原。由此,如图4所示,一对弹性卡定腿82的上表面82A和保持突起15的保持面15B在上下方向上卡定,温度传感器单元20被保持于蓄电元件主体12。
另外,当温度传感器单元20被保持于蓄电元件主体12时,弹簧收容部71内的施力构件90成为由弹簧收容部71的底面71A和圆筒部81的顶壁83在上下方向上夹持而弹性变形的状态,如图4所示,对温度传感器单元20向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施力。
也就是说,能够将螺旋状的螺旋弹簧即施力构件90在下壳体70与上壳体80之间稳定地保持,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0压靠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
也就是说,当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0安装于蓄电元件主体12上的一对保持部14间时,通过收容于下壳体70中的弹簧收容部71与上壳体80中的圆筒部81之间的施力构件90的弹性复原力,配置于FPC30上的温度传感器40由合适的压力朝向蓄电元件主体12施力。由此,能够经由FPC30及板材50而将蓄电元件主体12的温度向温度传感器40稳定地传递。
即,例如,能够抑制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温度传感器40因制造公差、组装公差等而从蓄电元件主体12浮起,抑制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精度下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板材50由热传导性优异的平板状的金属板材构成,所以能够将蓄电元件主体12的温度汇集并向温度传感器40传递。由此,例如,与板材的热传导度低或者在板材的下表面存在凹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温度传感器40稳定地检测蓄电元件主体12的温度,抑制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精度下降。另外,由于板材50加强FPC30,所以在对FPC30连接温度传感器40时能够使连接作业性提高。
如以上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仅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0安装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14,就会通过施力构件90的弹性复原力而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FPC30及板材50压靠于蓄电元件主体12。由此,能够抑制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板材50从蓄电元件主体12浮起。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壳体60内将温度传感器40相对于其他构件等保护起来,并经由FPC30及板材50而使温度传感器40与蓄电元件主体12接触,能够抑制温度传感器40对蓄电元件主体12的检测精度下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温度传感器40配置于施力构件90的轴心位置,能够利用施力构件90对温度传感器40的外周在整周进行施力,所以能够使板材50稳定地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接触,能够抑制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精度下降。
另外,温度传感器单元20针对每规定数的蓄电元件11设置。因而,在由多个蓄电元件11构成的蓄电模块10中,会对控制单元连接多个温度传感器单元20。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单元20,由于将温度传感器40与控制单元连接的FPC30与包覆电线相比柔软性高且成为了非常省空间的结构,所以在将FPC30配设至控制单元的情况下,与配设包覆电线的情况相比也能够谋求省空间化并且谋求轻量化。
另外,关于温度传感器单元20,如图12所示,在蓄电元件主体12的侧面12B配置温度传感器40及壳体60并将FPC30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侧面12B朝向上表面12A配设FPC30的情况下,也能够将FPC30沿着蓄电元件主体12的表面配设。
由此,例如,与以沿着蓄电元件主体的方式将包覆电线弯折配设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FPC30从蓄电元件主体12的突出量。而且,由于使FPC30弯折的情况下的反作用力比使包覆电线弯折的情况下的反作用力小,所以即使在反作用力向温度传感器40浮起的方向作用的情况下,与使用包覆电线构成温度传感器单元的情况相比,FPC30也能够减少向温度传感器40浮起的方向的反作用力。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13~图20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变更了实施方式1中的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14,并且变更了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板材50、壳体60及施力构件90,关于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重复,所以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同一标号。
如图18~图20所示,实施方式2中的各保持部114构成为具备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朝向上方立起的平板状的立设壁115、在立设壁115的上端部设置的平板状的檐部116及以与檐部116和立设壁115相连的方式设置的一对支承部117。
一对保持部114中的立设壁115以互相对向的方式配置,在一对立设壁115之间装配温度传感器单元120。
各檐部116呈从立设壁115的上端部朝向互相接近的方向即内侧突出的形态。
一对支承部117以在前后方向上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配置,各支承部117以与立设壁115的内表面115A、檐部116的下表面116A及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相连的方式形成为平板状。
并且,由立设壁115、檐部116及一对支承部117包围的部分被设为供后述的温度传感器单元120的树脂弹簧部191卡定的凹状的被卡定部118。
另一方面,如图14、图16及图17所示,实施方式2中的板材150形成为比实施方式1的板材50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大的大致方形状,板材15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及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与FPC3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如图13~图17所示,壳体160形成为能够配置于一对保持部114间之间的大致方形的方筒状,被从上方向一对保持部114间配置。
在壳体160的内部设置有俯视方形状的空腔173,在空腔173的俯视大致中央部配置有温度传感器40。
在壳体160内填充有用于将温度传感器40相对于水、尘埃等保护起来的密封材料(“保护部”的一例)PM,密封材料PM由在壳体160的内壁突出设置的一对防脱突起175进行防脱。
施力构件190由在壳体160的上表面160A中的左右方向两端部设置有一对的树脂弹簧部191构成。一对树脂弹簧部191是合成树脂制,与壳体160一体形成。
如图14所示,各树脂弹簧部191呈以下形态:从壳体160的上表面160A以越朝向上方则越从壳体160稍微离开的方式向斜上方延伸出后,以从壳体160离开的方式朝向斜下方弯折而延伸出,顶端部192以从壳体160离开的方式向斜上方弯折。并且,各树脂弹簧部191能够以将弯折的部分作为起点而在左右方向上收缩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在壳体160的根部与顶端部19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也能够弹性变形。
树脂弹簧部191的延出端191A与板材150的下表面150A之间的高度尺寸D11(参照图17)被设定为比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到檐部116的下表面116A为止的高度尺寸D12(参照图20)大。另外,一对树脂弹簧部191的延出端191A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一对保持部114中的檐部116的突出端116B间的距离大且比一对保持部114中的一对立设壁115间的距离小。
因此,在将温度传感器单元120从上方相对于一对保持部114组装时,通过各树脂弹簧部191中的顶端部192从上方与一对保持部114的檐部116抵接,树脂弹簧部191以朝向壳体160侧收缩的方式弹性变形。
并且,当温度传感器单元120的板材150到达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接触的标准的安装位置时,各树脂弹簧部191的顶端部192越过檐部116,通过树脂弹簧部191弹性复原而各顶端部192向被卡定部118内进入。于是,如图18~图20所示,被卡定部118中的檐部116的下表面116A和树脂弹簧部191的延出端191A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卡定的状态,温度传感器单元20被保持于蓄电元件主体12。另外,通过树脂弹簧部191要弹性复原的弹性复原力,壳体160以由合适的压力压靠于蓄电元件主体12上的方式被施力。由此,能够经由FPC30及板材50而使温度传感器40与蓄电元件主体12接触。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壳体160内将温度传感器40相对于其他构件等保护起来,并抑制温度传感器40因制造公差、组装公差等而从蓄电元件主体12浮起,抑制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精度下降。
另外,树脂弹簧部191由于与壳体160一体形成,所以能够在形成壳体160时同时形成。由此,例如,与分别设置壳体和树脂弹簧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温度传感器单元120的部件件数,无需分别保管壳体160和树脂弹簧部191,部件管理性优异。
<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21~图29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3变更了实施方式1中的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14,并且变更了温度传感器单元20的壳体60及施力构件90,关于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由于重复,所以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同一标号。
如图27~图29所示,实施方式3中的一对保持部214构成为具备朝向上方立起的在前后方向上宽幅的卡定壁215和朝向上方立起的在前后方向上窄幅的支承壁216。
各保持部214中的卡定壁215和支承壁216被设为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地并列的配置,配置成以一方的保持部214的卡定壁215和另一方的支承壁216对向的方式在左右将卡定壁215和支承壁216前后调换的形态。
在卡定壁215的上端部中的支承壁216侧的位置朝向支承壁216侧突出设置有保持突起217,各保持突起217具有越朝向支承壁216侧则越向下方倾斜的引导面217A和面向下方的保持面217B。
在支承壁216的上端部中的卡定壁侧的位置设置有以越朝向卡定壁215侧则越向下方倾斜的引导面216A。
另一方面,如图21~图23所示,实施方式3中的壳体260形成为能够配置于一对保持部214间的扁平的大致方形的方形状,壳体260从上方向一对保持部214间配置。
壳体260是合成树脂制,如图24及图25所示,构成为具备固定于FPC30的表面30A的下壳体270和从上方向下壳体270组装的上壳体280。
如图24~图26所示,下壳体270构成为具备方筒状的传感器收容部272和在传感器收容部272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侧面272A设置的弹簧保持部274。
如图26所示,在传感器收容部272的内部设置有俯视方形状的空腔273,在空腔273的俯视大致中央部配置有温度传感器40。
在传感器收容部272内填充有用于将温度传感器40相对于水、尘埃等保护起来的密封材料PM,密封材料PM由在传感器收容部272的内壁突出设置的一对防脱突起275进行防脱。
如图24及图25所示,各弹簧保持部274分别保持施力构件290,构成为具备从传感器收容部272的下端部中的前后两端部向侧方突出的一对下侧保持部276和在一对下侧保持部276之间突出设置于比传感器收容部272的下端部稍靠上方的位置的上侧保持部277。
如图24~图26所示,施力构件290通过对SUS等窄幅的金属板材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是所谓的板簧。施力构件290构成为具备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基部291、从基部291向斜上方折弯的按压片292及使按压片292的上端向斜下方弯折的折返部293。
施力构件290能够向按压片292相对于基部291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
如图23~图25所示,上侧保持部277及一对下侧保持部276是平板状,以使板面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
上侧保持部277的下表面277A与一对下侧保持部276的上表面276A之间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与施力构件290中的基部291的板厚尺寸大致相同,通过在上侧保持部277与一对下侧保持部276之间配置施力构件290的基部291,施力构件290由各弹簧保持部274分别保持。
另外,通过在左右方向两侧的弹簧保持部274处将施力构件290的配置前后翻转而配置,在从上方观察下壳体270的情况下,如图26所示,设定成在施力构件290中的按压片292的上端292A之间配置温度传感器40。
换言之,一对施力构件290中的按压片292的上端292A配置成以温度传感器40为基准成为点对称。
因此,由于作为板簧的一对施力构件配置成以温度传感器40为基准成为点对称,所以能够在温度传感器40的左右方向两侧将温度传感器40相对于蓄电元件主体12合适地施力。由此,例如,与将一对施力构件相对于温度传感器偏着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相对于蓄电元件主体而对温度传感器稳定地施力,能够进一步抑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下降。
另外,如图24及图25所示,在上侧保持部277的侧面277B中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供上壳体280卡定的卡定突部278。
卡定突部278形成为四角带有圆弧的棱柱状,从上侧保持部277的侧面277B进一步向侧方突出而形成。
如图24及图25所示,上壳体280呈扁平的箱形状,构成为具备俯视大致矩形状的顶板281、在顶板281的前后方向两侧缘设置的前后板282及在顶板281的左右方向两侧缘设置的一对侧板284。
各侧板284在前后方向两端部和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这3个部位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缝隙285。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处的缝隙285被设为中央缝隙286,中央缝隙28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比下壳体270的卡定突部27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大。
在中央缝隙286的内壁286A设置有朝向中央缝隙286内突出的卡定突起287。中央缝隙286中的与卡定突起287对向的内壁286B与卡定突起287的突出端287A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下壳体270的卡定突部27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小,卡定突起287的上表面被设为面向上方的卡定面287B。
另外,在卡定突起287的突出端287A的下端部和中央缝隙286中的与卡定突起287对向的下端内壁设置有随着从侧板284的下端部朝向上方而朝向内侧倾斜的一对引导倾斜面288。
在将上壳体280从上方相对于下壳体270组装时,一对引导倾斜面288将下壳体270的卡定突部278向中央缝隙286内引导。
因此,在将上壳体280从上方相对于下壳体270组装的过程中,下壳体270的卡定突部278与一对引导倾斜面288抵接,卡定突部278被朝向中央缝隙286内引导。然后,当卡定突部278向中央缝隙286内稍微进入时,卡定突部278爬上卡定突起287,设置有卡定突起287的侧板284弹性变形。然后,当上壳体280到达标准的安装位置时,卡定突部278越过卡定突起287,侧板284弹性复原,由此,如图27所示,卡定突部278和卡定突起287的卡定面287B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卡定。由此,上壳体280相对于下壳体270被保持。
另外,当上壳体280从上方相对于下壳体270组装时,如图23及图27所示,一对施力构件290中的按压片292的上端292A由上壳体280的顶板281朝向下方按压,施力构件290成为稍微弹性变形的状态。
也就是说,上壳体280和下壳体270成为直到卡定突部278和卡定突起287在上下方向上卡定的位置为止由施力构件290向互相分开的方向施力的状态。
上壳体280中的前后板282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保持部214中的卡定壁215与支承壁216之间的距离稍小。
另外,如图24所示,在前后板282设置有能够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214中的卡定壁215的保持突起217卡定的卡定部289。
在设置有卡定部289的前后板282的比卡定部289靠上侧的部分设置有与侧板284中的缝隙285连通的切口部283,通过该切口部283,设置有卡定部289的前后板282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弹性变形。
另外,卡定部289具有以从侧板284离开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一对卡定板289A,在将上壳体280从上方相对于下壳体270组装时,卡定壁215配置于一对卡定板289A间。
因此,在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20从上方相对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214组装时,首先,卡定部289的下端部与各保持部214中的卡定壁215的保持突起217的引导面217A抵接,设置有卡定部289的前后板282弹性变形。
然后,当温度传感器单元220到达标准的组装位置时,前后板282弹性复原,由此,如图28所示,各保持部214中的卡定壁215的保持突起217和卡定部289的上表面289B在上下方向上卡定,温度传感器单元20成为安装于蓄电元件主体12的状态。
另外,在下壳体270保持有上壳体280的状态下的板材50的下表面50A与上壳体280的卡定部289的上表面289B之间的高度尺寸D21(参照图27)被设定为比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与保持部214的卡定壁215中的保持突起217的保持面217B之间的高度尺寸D22(参照图27)大。
因此,当各保持部214中的卡定壁215的保持突起217和卡定部289的上表面289B在上下方向上卡定时,施力构件290中的按压片292朝向基部291弹性变形,如图28及图29所示,温度传感器单元220的板材50以由合适的压力压靠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上表面12A的方式被施力。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仅将温度传感器单元220从上方相对于蓄电元件主体12的一对保持部214组装,就能够通过合适的压力经由FPC30及板材50而使温度传感器40与蓄电元件主体12接触。由此,能够在壳体260内将温度传感器40相对于其他构件等保护起来,并抑制温度传感器40因制造公差、组装公差等而从蓄电元件主体12浮起,抑制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精度下降。
<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包括以下这样的各种方案。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在FPC30的背面30B安装有板材50的结构。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在FPC30的背面30B贴附保护膜,还可以将FPC的背面侧的绝缘性膜的厚度构成得大。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使用温度传感器40作为传感器元件的结构。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使用振动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作为传感器元件的结构。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使用FPC30作为具有挠性的导电路结构体的结构。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使用柔性扁平电缆等作为导电路结构体的结构。
标号说明
10:蓄电模块
11:蓄电元件(“被检测体”的一例)
12:蓄电元件主体(“被检测体”的一例)
20:温度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的一例)30:FPC(“导电路结构体”的一例)
33:检测线(“导电路”的一例)
40: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元件”的一例)
50:板材
60、160、260:壳体(“台座部”的一例)
90、190、290:施力构件71:弹簧收容部(“收容部”的一例)
81:圆筒部(“盖部”的一例)
274:弹簧保持部
PM:密封材料(“保护部”的一例)。

Claims (14)

1.一种传感器单元,向被检测体安装,其中,具备:
具有挠性的带状的导电路结构体,配置于所述被检测体上,形成有导电路;
传感器元件,在所述导电路结构体的表面连接于所述导电路;
板材,经由粘接剂而安装于所述导电路结构体中设置有所述传感器元件的部分的背面;以及
施力构件,通过弹性复原力而将所述板材中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外周缘部朝向所述被检测体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传感器元件是检测所述被检测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板材是金属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具有以覆盖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电路结构体的台座部,
所述施力构件在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保持于所述台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在所述台座部与所述传感器元件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树脂制的保护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台座部粘接于所述导电路结构体中从所述板材的外周缘部向外方突出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台座部具有能够与设置于所述被检测体的保持部卡定的卡定部,
所述施力构件通过所述卡定部与所述保持部的卡定而在所述卡定部与所述保持部互相卡定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施力构件是呈螺旋状的金属制的螺旋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具有以覆盖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电路结构体的台座部,
所述台座部具有:收容部,在轴向上收容所述施力构件的一部分;及盖部,相对于所述收容部沿所述施力构件的轴向组装,
所述收容部和所述盖部在轴向上夹持所述施力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收容部被设为随着朝向从所述导电路结构体远离的方向而变得尖细的形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具有以覆盖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电路结构体的台座部,
所述台座部是合成树脂制,
所述施力构件与所述台座部一体地由合成树脂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具有以覆盖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电路结构体的台座部,
所述施力构件是一对金属制的板簧,保持于在所述台座部中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元件的两侧的一对弹簧保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板簧配置成对所述台座部施力的部分以所述传感器元件为基准成为点对称。
14.一种蓄电模块,具备: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及
所述被检测体,
所述被检测体是蓄电元件。
CN202111307714.3A 2017-10-12 2018-10-02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Pending CN1142351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8441A JP2019074327A (ja) 2017-10-12 2017-10-12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7-198441 2017-10-12
PCT/JP2018/036822 WO2019073857A1 (ja) 2017-10-12 2018-10-02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CN201880062064.0A CN111133286B (zh) 2017-10-12 2018-10-02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2064.0A Division CN111133286B (zh) 2017-10-12 2018-10-02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5182A true CN114235182A (zh) 2022-03-25

Family

ID=661007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7714.3A Pending CN114235182A (zh) 2017-10-12 2018-10-02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CN201880062064.0A Active CN111133286B (zh) 2017-10-12 2018-10-02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2064.0A Active CN111133286B (zh) 2017-10-12 2018-10-02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3979B2 (zh)
JP (1) JP2019074327A (zh)
CN (2) CN114235182A (zh)
WO (1) WO20190738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22597A1 (de) 2017-09-28 2019-03-28 Tdk Electronics Ag Sensor mit Anpressfederung
JP6796625B2 (ja) * 2018-07-24 2020-12-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US11255897B2 (en) * 2018-10-01 2022-02-22 Cisco Technology, Inc. Adjustable anch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environmental sensor
JP6993383B2 (ja) 2019-05-15 2022-0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CN112151894B (zh) * 2019-06-28 2022-04-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US20210151812A1 (en) * 2019-11-18 2021-05-20 Farasis Energy (Ganzhou) Co., Ltd.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CN210628444U (zh) * 2019-11-25 2020-05-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电池组以及车辆
WO2021124814A1 (ja) * 2019-12-16 2021-06-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7475238B2 (ja) 2020-08-06 2024-04-26 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温度測定用装置
JP7340509B2 (ja) 2020-12-21 2023-09-07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7193520B2 (ja) * 2020-12-21 2022-12-20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WO2022249574A1 (ja) * 2021-05-26 2022-12-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センサユニット付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23177495A (ja) 2022-06-02 2023-12-14 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温度測定用装置
DE102022126574A1 (de) 2022-10-12 2024-04-18 Webasto SE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einer Temperatur in einem Batteriepa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19841A (ja) 1985-03-27 1986-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接触型温度センサの取付装置
JPH0440595Y2 (zh) * 1987-12-15 1992-09-24
JPH0680141U (ja) * 1993-04-20 1994-11-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温度センサ
EP1035406A4 (en) * 1997-11-21 2005-03-30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FLOW DETECTO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FLOW MEASURING INSTRUMENT
JP4121104B2 (ja) 1999-07-16 2008-07-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2001185239A (ja) * 1999-12-28 2001-07-0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温度検知部品の取付構造
JP4079572B2 (ja) * 2000-04-14 2008-04-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EP1207572A1 (en) * 2000-11-15 2002-05-22 Dr. Sugnaux Consulting Mesoporous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
JP4020650B2 (ja) * 2002-01-30 2007-12-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ー装置
JP3749184B2 (ja) 2002-01-31 2006-02-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ー装置
JP4552564B2 (ja) * 2004-08-26 2010-09-29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薄型温度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91416B2 (ja) * 2007-06-01 2011-10-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体の取付構造
JP5001217B2 (ja) * 2008-05-12 2012-08-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US7942825B2 (en) * 2008-06-09 2011-05-1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rmal stress
CN101672452B (zh) * 2008-09-09 2015-05-20 南京帅瑞科技有限公司 光源导入器
JP5330810B2 (ja) * 2008-11-18 2013-10-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池モジュールを収容する電池箱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鉄道車両
KR101117994B1 (ko) * 2009-01-06 2012-0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팩용 스페이서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지팩
US8794827B2 (en) * 2009-02-02 2014-08-05 Yazaki Corporation Thermal sensing structure and insulating structure of thermal sensing circuit
CN201397198Y (zh) * 2009-05-07 2010-02-03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感温器固定夹
JP5329379B2 (ja) * 2009-12-10 2013-10-30 株式会社Sebacs 温度測定システム
JP5668555B2 (ja) * 2011-03-18 2015-02-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710375B2 (ja) * 2011-05-13 2015-04-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5745938B2 (ja) * 2011-05-30 2015-07-08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装置
JP5619075B2 (ja) * 2012-05-31 2014-1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CN203216632U (zh) * 2013-01-30 2013-09-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元器件
JP6075150B2 (ja) * 2013-03-27 2017-02-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15069738A (ja) * 2013-09-27 2015-04-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温度センサ、及び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314413B2 (ja) * 2013-10-15 2018-04-25 Tdk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
JP6342179B2 (ja) * 2014-02-20 2018-06-13 住友電工プリントサーキット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シングデバイス及び回路基板
WO2015181930A1 (ja) * 2014-05-29 2015-12-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017498B2 (ja) * 2014-06-13 2016-11-02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装置
WO2016017283A1 (ja) * 2014-07-31 2016-02-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温度検知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308439B2 (ja) 2015-02-10 2018-04-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源分配装置
JP6536474B2 (ja) 2015-06-01 2019-07-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ンサ装置
US10573938B2 (en) * 2015-06-25 2020-02-25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Battery module with a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ssembly
JP2017102048A (ja) * 2015-12-03 2017-06-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温度センサ、及び温度検知モジュール
JP2017123294A (ja) * 2016-01-08 2017-07-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導電部材の製造方法
EP3316338B1 (en) * 2016-10-26 2018-10-24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with a fixing for a temperature sensitive element
DE102017209413A1 (de) * 2017-06-02 2018-12-06 Robert Bosch Gmbh Sensorvor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zumindest einer Batteriezel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73979B2 (en) 2022-10-18
WO2019073857A1 (ja) 2019-04-18
JP2019074327A (ja) 2019-05-16
CN111133286A (zh) 2020-05-08
CN111133286B (zh) 2022-10-28
US20200333192A1 (en)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3286B (zh) 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
JP7293453B2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07810567B (zh) 具有温度监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JP6622163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の電圧検出体及び電池パック
US10490797B2 (en)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JP6237451B2 (ja) 積層コネクタ
JP6047343B2 (ja)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用収容部
CN107615519B (zh) 蓄电模块
JP6044505B2 (ja) 組電池ユニット
JP7259993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07004816B (zh) 蓄电模块
JP6539623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JP6068059B2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7068397B2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10635190B (zh) 电池模块
CN114830427B (zh) 布线模块和蓄电模块
WO2020174954A1 (ja) 蓄電装置
US20230420185A1 (en) Capacitor module
JP7273784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US20220263141A1 (en) Wiring module
JP2024019921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22144922A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15117039A (zh) 功率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