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2380B - 车辆下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下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32380B CN114132380B CN202110854021.XA CN202110854021A CN114132380B CN 114132380 B CN114132380 B CN 114132380B CN 202110854021 A CN202110854021 A CN 202110854021A CN 114132380 B CN114132380 B CN 1141323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ement
- rear side
- vehicle
- side member
- reinfor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8—Attaching arms to unsprung part of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10—Independent susp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车辆下部构造具备:后纵梁,具有安装有拖曳臂的安装部分;以及加强构件,与所述后纵梁重叠配置。由所述后纵梁和所述加强构件构成加强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加强部是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形状。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中,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所述加强部的截面为闭合截面形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涉及车辆下部构造,该车辆下部构造将用于将车辆的后侧的车桥与车身连结的拖曳臂(Trailing arm)安装于车身。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0-132026中公开了提高拖曳臂的支承强度的车辆的下部构造。在车辆的下部构造中,拖曳臂的前端部由安装托架支承。
发明内容
拖曳臂的安装部分被输入来自具有悬架的车桥单元的载荷。因此,期望提高安装有拖曳臂的部分的刚性。本公开提供一种提高拖曳臂的安装部分的刚性的技术。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具备:后纵梁,具有安装有拖曳臂的安装部分;以及加强构件,至少在所述安装部分中与所述后纵梁重叠地配置。所述后纵梁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由所述后纵梁和所述加强构件构成加强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加强部是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形状。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所述加强部的截面为闭合截面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通过在用于安装拖曳臂的安装部分的周边具备具有闭合截面形状的筒形状,能够提高拖曳臂的安装部分的周边的刚性。在该结构中,能够通过拖曳臂的安装部分的周边的构件的形状来提高拖曳臂的安装部分的周边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在拖曳臂的安装部分的周边配置用于提高刚性的其它构件。
也可以是,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中,所述后纵梁具备向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凹陷的加强筋部。所述加强构件也可以构成为覆盖所述加强筋部。所述加强部也可以由所述加强筋部和所述加强构件构成。
也可以是,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中,以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加强构件被接合的方式构成,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加强构件的接合部位与所述加强部的所述闭合截面形状相邻配置。
也可以是,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具备安装于所述后纵梁的所述车宽方向外侧的边梁。所述边梁也可以在所述后纵梁的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所述边梁构成。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其中: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拖曳臂的安装状态的概略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拖曳臂的安装部分的图。
图3是图2的III-III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出本公开的车辆下部构造的技术要素。另外,以下的各技术要素分别独立且有用。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中,后纵梁也可以具备向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凹陷的加强筋(bead)部。加强构件也可以构成为覆盖加强筋部。加强部也可以由加强筋部和加强构件构成。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能够通过后纵梁和加强构件而构成闭合截面形状。在后纵梁的正下方未配置车身的结构部件。因此,不需要为了配置从后纵梁向下方突出的加强筋部而变更车身的后纵梁以外的构造。
也可以是,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中,以后纵梁与加强构件被接合的方式构成,后纵梁与加强构件的接合部位与加强部的闭合截面形状相邻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能够通过接合部位而抑制闭合截面形状发生变形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因闭合截面形状变形而导致加强部的刚性降低。
也可以是,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还具备安装于后纵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边梁(rocker)。所述边梁也可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进一步地,加强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边梁构成。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构造,配置于车身的边梁能够用于构成加强部的闭合截面形状。因此,除了加强构件以外,可以不配置用于构成加强部的闭合截面形状的专用部件。
如图1所示,拖曳臂54从对配置于车辆的后方的车轮50进行支承的车桥单元52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延伸。车桥单元52是用于将车轮50以车轮50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身的单元。车桥单元52包括支承车轮50的车桥、悬架单元56等。拖曳臂54将车桥单元52与车身的后纵梁12连结,详细而言,将悬架单元56与车身的后纵梁12连结。
在拖曳臂54的前端部,拖曳臂54能够摆动地安装于后纵梁12。后纵梁12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以下,简称为“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辆的骨架构件。后纵梁12在地板(floorpanel)的后端附近例如通过焊接等直接接合于地板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后纵梁12也被称为后侧梁。
后纵梁12通过利用冲压加工使一张金属制的平板变形而制作。如图3所示,后纵梁12在车宽方向内侧具备在车辆上下方向(是与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以下简称为“上方向”及“下方向”)上延伸的侧壁12a。另外,后纵梁12具备从侧壁12a的下端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展的基部12b。侧壁12a与地板接合。在基部12b形成有配置拖曳臂54的前端部的开口12c。
拖曳臂54的安装构造10具备上述的后纵梁12、加强构件16以及边梁14。加强构件16以至少一部分与后纵梁12的基部12b的上表面重叠的方式配置。加强构件16是用于加强开口12c的周围的构件。加强构件16通过利用冲压加工使一张金属制的平板变形而制作。加强构件16在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和外侧端部分别朝向上方弯折。加强构件16的内侧端部与后纵梁12的侧壁12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接触。
加强构件16从上方覆盖开口12c。加强构件16在覆盖开口12c的部分具备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64。如图2所示,加强构件16在配置于突出部64的周围的多个焊接点68处通过点焊与后纵梁12接合。此外,在变形例中,加强构件16与后纵梁1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接合。
如图3所示,在开口12c插入有拖曳臂54的前端部。突出部64覆盖插入开口12c的拖曳臂54的前端部的上方的空间。拖曳臂54经由轴承58及摆动轴59安装于后纵梁12。摆动轴59贯通轴承58,在其两端固定于后纵梁12。在后纵梁12和加强构件16重叠配置的位置,摆动轴59经由贯通形成于后纵梁12和加强构件16的开口70的紧固构件72安装于后纵梁12的下表面。由此,拖曳臂54能够摆动地安装于后纵梁12。
在后纵梁12及加强构件16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边梁14。如图2所示,边梁1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边梁14是车辆的骨架构件。边梁14通过利用冲压加工使一张金属制的平板变形而制作。
如图3所示,边梁14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槽形状和在槽形状的上下端部(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分别弯折而形成的凸缘形状。边梁14与加强构件16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以及后纵梁12的基部12b的外侧端部的上表面分别面接触。边梁14在多个焊接点69处与加强构件16接合。另外,边梁14在多个焊接点67处与后纵梁12接合。焊接点69和焊接点67在以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切开的情况下处于同一平面上。
(加强部的结构)
在后纵梁12及加强构件16的车宽方向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加强部60、62。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加强部62由后纵梁12的一部分和加强构件16的一部分构成。加强部62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闭合截面形状。构成加强部62的后纵梁12的一部分在基部12b具备朝向下方凹陷的加强筋部65。加强筋部为槽形状。如图2中虚线所示,加强部62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部62在前后方向的全长范围内形成有加强筋部65。加强部62的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闭合截面形状连续。
如图3所示,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加强部60由后纵梁12的一部分、加强构件16的一部分和边梁14的一部分构成。加强部60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闭合截面形状。闭合截面由后纵梁12、加强构件16和边梁14构成。构成加强部60的后纵梁12以从加强构件16向下方分离的方式弯折。如图2中虚线所示,加强部60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加强部60中,在加强构件16的前后方向的全长范围内,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闭合截面形状连续。
将后纵梁12与加强构件16接合的焊接点68与加强部60、62相邻地配置。焊接点68也可以沿着加强部60、62。将后纵梁12与边梁14接合的焊接点67、以及将边梁14与加强构件16接合的焊接点69沿着加强部60相邻地配置。
在拖曳臂54的安装构造10中,通过在拖曳臂54的安装位置的周边形成具有闭合截面形状的筒形状的加强部60、62,能够提高拖曳臂54的安装部分的周边的刚性。由于具有闭合截面形状的筒形状的加强部60、6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后纵梁12以及加强构件16因从拖曳臂54受到的负荷而在配置有紧固构件72的位置处变形的情况。通过由后纵梁12、加强构件16以及边梁14构成加强部60、62,无需为了提高刚性而配置其他构件。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车辆的重量、车辆的成本、制造工序的增加。
在加强部60、62中,为了构成筒形状,后纵梁12向下方变形。在后纵梁12的正下方未配置车身的结构部件。因此,通过利用后纵梁12的正下方的空间形成从基部12b向下方突出的形状,能够构成加强部60、62。由此,能够不变更后纵梁12以外的车身的构造以及部件的配置地构成加强部60、62。
通过将后纵梁12与加强构件16的焊接点68与加强部60、62相邻地配置,容易形成加强部60、62的闭合截面形状。通过形成闭合截面形状,能够抑制加强部60、62的刚性的降低。加强构件16与边梁14的焊接点69、以及后纵梁12与边梁14的焊接点67也同样。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加强部60、62中的一方。另外,在加强部60、62的至少一方中,在前后方向的一部分中,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也可以不是闭合截面形状。而且,加强部60、62的筒形状也可以具有图3所示的截面以外的形状,例如圆筒形状、多边形形状等。
本说明书或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通过单独或各种组合来发挥技术有用性,并不限定于申请时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组合。另外,本说明书或附图所例示的技术同时达成多个目的,达成其中的1个目的本身就具有技术有用性。
Claims (2)
1.一种车辆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后纵梁,具有经由摆动轴而安装有拖曳臂的安装部分,所述后纵梁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加强构件,至少在所述安装部分与所述后纵梁重叠配置;以及
边梁,安装于所述后纵梁的所述车辆外侧,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在所述安装部分,所述摆动轴在所述拖曳臂的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于所述后纵梁,
由所述后纵梁和所述加强构件构成加强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加强部为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形状,
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所述筒形状的所述加强部的截面为闭合截面形状,
所述加强部隔着所述摆动轴和所述拖曳臂的安装位置,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后纵梁在所述安装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具备向下方凹陷的槽形状的加强筋部,所述加强构件覆盖所述加强筋部,配置在所述安装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侧的所述加强部的所述闭合截面由所述加强筋部和所述加强构件来构成,配置在所述安装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所述加强部的所述闭合截面由所述后纵梁、所述加强构件以及所述边梁来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加强构件的接合部位与所述加强部的所述闭合截面形状相邻地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49244A JP7295075B2 (ja) | 2020-09-04 | 2020-09-04 |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取付構造 |
JP2020-149244 | 2020-09-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32380A CN114132380A (zh) | 2022-03-04 |
CN114132380B true CN114132380B (zh) | 2024-03-08 |
Family
ID=8039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54021.XA Active CN114132380B (zh) | 2020-09-04 | 2021-07-28 | 车辆下部构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07307B2 (zh) |
JP (1) | JP7295075B2 (zh) |
CN (1) | CN1141323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47735A1 (fr) * | 2023-04-14 | 2024-10-18 | Psa Automobiles Sa | Pièce de fixation pour fixer une traverse d’attelage à un longeronnet d’un véhicul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03328A (ja) * | 2002-12-26 | 2004-07-22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車体構造 |
CN103407499A (zh) * | 2013-08-29 | 2013-11-2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车辆内部的地板加强装置及车身结构 |
CN109263423A (zh) * | 2018-10-25 | 2019-01-25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一种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及其测试装置和方法 |
CN110121441A (zh) * | 2017-01-10 | 2019-08-13 | 株式会社昭和 | 马达驱动装置 |
CN110606133A (zh) * | 2018-06-15 | 2019-12-24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下部车体构造 |
CN110884567A (zh) * | 2018-09-10 | 2020-03-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75733A (en) * | 1987-03-10 | 1989-10-24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
DE69014286T2 (de) * | 1989-12-25 | 1995-06-29 | Mazda Motor | Heckteilaufbau eines Kraftfahrzeuges. |
JPH0539063A (ja) * | 1991-08-02 | 1993-02-19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
KR950010168Y1 (ko) * | 1992-02-28 | 1995-11-29 | 마쯔다 가부시기가이샤 | 자동차의 측부차체구조 |
DE4335586C2 (de) * | 1992-10-20 | 2000-04-20 | Toyota Motor Co Ltd | Hintere Karosserie-Unterkonstruktion eines Kraftfahrzeugs |
TW556692U (en) * | 1997-01-31 | 2003-10-01 | Mazda Motor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
JP3868877B2 (ja) | 2002-09-25 | 2007-01-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2007022294A (ja) | 2005-07-15 | 2007-02-01 | Mazda Motor Corp | 車体下部構造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JP4935342B2 (ja) | 2006-12-21 | 2012-05-23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取付け構造 |
JP5212766B2 (ja) | 2007-05-16 | 2013-06-19 |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 穴塞ぎ用のカバー |
JP5381055B2 (ja) | 2008-12-02 | 2014-01-08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JP5182650B2 (ja) * | 2009-03-30 | 2013-04-1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
JP5853666B2 (ja) | 2011-12-20 | 2016-02-09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
US9604672B2 (en) * | 2014-09-26 | 2017-03-28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
2020
- 2020-09-04 JP JP2020149244A patent/JP729507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7-28 CN CN202110854021.XA patent/CN114132380B/zh active Active
- 2021-08-03 US US17/392,667 patent/US1180730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03328A (ja) * | 2002-12-26 | 2004-07-22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車体構造 |
CN103407499A (zh) * | 2013-08-29 | 2013-11-2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车辆内部的地板加强装置及车身结构 |
CN110121441A (zh) * | 2017-01-10 | 2019-08-13 | 株式会社昭和 | 马达驱动装置 |
CN110606133A (zh) * | 2018-06-15 | 2019-12-24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下部车体构造 |
CN110884567A (zh) * | 2018-09-10 | 2020-03-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09263423A (zh) * | 2018-10-25 | 2019-01-25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一种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及其测试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073151A1 (en) | 2022-03-10 |
US11807307B2 (en) | 2023-11-07 |
JP7295075B2 (ja) | 2023-06-20 |
JP2022043783A (ja) | 2022-03-16 |
CN114132380A (zh) | 2022-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99337B2 (ja) |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CN103180154B (zh) | 车辆悬架支撑结构 | |
EP3587222B1 (en) |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5968971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JP3866415B2 (ja) | 車体構造 | |
CN114132380B (zh) | 车辆下部构造 | |
CN110920756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JP4038890B2 (ja) |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
JP6091876B2 (ja) |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補強構造 | |
WO2018078959A1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3873641B2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
JP2017190124A (ja) | リヤ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の支持構造 | |
JPH0747844A (ja) | 自動車のパワートレイン支持構造 | |
JPH1129063A (ja) | 自動車のリヤフレーム構造 | |
JP2713421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07055391A (ja) | 車両のサイドパネル接合構造 | |
JP2003137132A (ja) | スプリングサポート構造 | |
JPH07276949A (ja) |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の取り付け構造 | |
WO2023062676A1 (ja) | 車体構造 | |
JP4405376B2 (ja) |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
JP7083325B2 (ja) | 中間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 |
JP2006168641A (ja) |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
CN114620142B (zh) | 车身 | |
JPH0517347Y2 (zh) | ||
JP4734797B2 (ja)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