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7482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7482B
CN114127482B CN202080051195.6A CN202080051195A CN114127482B CN 114127482 B CN114127482 B CN 114127482B CN 202080051195 A CN202080051195 A CN 202080051195A CN 114127482 B CN114127482 B CN 114127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path
heat exchanger
heat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11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7482A (zh
Inventor
坂野雄治
吉田茂树
市桥昌志
大泽直胜
白井学
饭岛龙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3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evapo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 F24F2006/046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with a water pum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于自身设备并能够对伴随着电力消耗而发热的电气装置有效地进行冷却的空调机。空调机具备:吸入流路,该吸入流路供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流动;散布部,该散布部散布要气化的水;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由所述散布部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而冷却的第一空气流动;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所述第一空气与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以及电气装置,该电气装置伴随基于自身设备的电力消耗而发热,所述电气装置与壁体热连接,该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吸入室内的空气并利用水的气化热使气氛温度降低而冷却了的空气向室内吹出的气化冷却式的空调机(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冷风扇)具备:送风单元,该送风单元配置于外壳内;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将吸入口与第一吹出口连通,并且将由送风单元产生的空气流导向第一吹出口;第二流路,该第二流路将吸入口与第二吹出口连通,并且将由送风单元产生的空气流导向第二吹出口;以及气化单元,该气化单元配置于第二流路,并且通过水的气化热来冷却在第二流路流动的空气,并且该空调机设置有在由第二流路的气化单元冷却了的空气流与在第一流路流动的空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具备气化单元的第二流路中,在气化单元的下游侧流动有通过由气化单元散布的雾状的水(未蒸发的散布水)和气化了的水(蒸发的散布水)而增加了绝对湿度的空气。该湿度增加了的空气,从作为第二流路的出口的第二吹出口作为排气被吹出。经由热交换器冷却了的在第一流路流动的空气流从第一吹出口作为供气向被空调空间吹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92338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像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那样,在具有送风单元等的电气装置的情况下,在该电气装置伴随电力消耗产生发热时,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并没有考虑到该发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自身设备并能够对伴随着电力消耗而发热的电气装置有效地进行冷却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具备:吸入流路,该吸入流路供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流动;
散布部,该散布部散布要气化的水;
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第一空气流动,所述第一空气通过所述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而冷却;
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所述第一空气与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以及
电气装置,该电气装置伴随基于自身设备的电力消耗而发热,
所述电气装置与壁体热连接,该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
在本方式中,第一空气通过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而被冷却后,在热交换器内与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构成相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的壁体与电气装置热连接。第一空气即使在与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也比设置有空调机的被空调空间的室温要低温,因此能够通过第一空气有效地冷却电气装置。第一空气的温度通过电气装置发出的热量而上升,第一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压和饱和水蒸气量上升。虽然第一空气的绝对湿度通过散布部所散布的水蒸发而增加,但是由于通过电气装置产生的热量使饱和水蒸气压上升,因此在相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中,能够抑制产生结露。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电气装置之间。
在本方式中,由于相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形成于热交换器与电气装置之间,因此在该第一流路流动的第一空气作为介于热交换器与电气装置之间的隔热件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降低电气装置的发热对热交换器的影响。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抑制传热的传热抑制部件。
在本方式中,由于通过在相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与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抑制传热的传热抑制部件,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气装置的发热对于热交换器的影响。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的壁体包括促进传热的传热促进部件。
在本方式中,由于通过在相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与电气装置之间设置促进传热的传热促进部件,因此通过流过第一流路的第一空气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冷却电气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包括从下方向上方折返的折返位置,
所述电气装置与构成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折返位置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壁体热连接。
在本方式中,由于在相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包括从下方向上方折返的折返位置,因此能够抑制未蒸发的水越过该折返位置而在第一流路流动,从而能够防止该未蒸发的水对电气装置的影响。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在所述折返位置设置有用于收集从所述热交换器滴下的水的排水盘。
在本方式中,由于在折返位置设置有收集从热交换器滴下的水的排水盘,因此能够收集该滴下的水,并且能够使与在折返位置折返的第一空气一同流动的雾状的水离心分离并收集至排水盘。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所述电气装置包括用于向自身设备供给电力的蓄电池。
在本方式中,由于电气装置包括用于向自身设备供给电力的蓄电池,因此能够经由构成第一流路的壁体,通过第一空气冷却该蓄电池。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所述电气装置包括发热量比所述蓄电池少的电气零件,
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气零件沿着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设置,
所述蓄电池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电气零件位于下游侧。
在本方式中,蓄电池和电气零件沿着相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即,与构成第一流路的壁体邻接地排列设置,蓄电池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电气零件位于下游侧。从蓄电池和电气零件产生的热量,在向构成第一流路的壁体传递时,传热阻力根据作为发热源的蓄电池和电气零件与壁体的距离而变大。因此,通过从蓄电池产生的热量,壁体的最接近蓄电池的部分的温度上升最多。同样,通过从电气零件产生的热量,壁体的最接近电气零件的部分的温度上升最多。由于蓄电池相比电气零件位于下游侧,因此第一空气通过壁体的最接近电气零件的部分后,再通过壁体的最接近蓄电池的部分。因此,首先,在通过第一空气冷却了发热量较少的电气零件后,冷却相比电气零件发热量较多的蓄电池,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包括蓄电池和电气零件在内的电气装置。
发明的效果
能够提供一种安装于自身设备并对伴随电力消耗而发热的电气装置有效地进行冷却的空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性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空调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关于显热交换器的下游的第一流路和电气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关于实施方式2的第一流路和电气装置的说明图。
图5是关于实施方式3的第一流路和电气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性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空调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空调机1具备箱状的壳体15,并通过设置于该壳体15的底部的脚轮151而载置于例如工厂等被空调空间的地面。将图1所示的空调机1的载置状态作为该空调机1的通常的使用方式来表示上下左右。此外,图1是在图2上从左侧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A-A’线的剖面的图。
空调机1具备显热交换器2和散布部16,利用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的气化热使气氛温度降低,从而冷却被空调空间,该空调机1例如是间接气化冷却式的空调机1。
在空调机1的壳体15设置有:吸入口51,该吸入口51吸入被空调空间的空气;第一吹出口31,该第一吹出口31吹出由散布水的气化热直接冷却了的空气;以及第二吹出口41,该第二吹出口41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用于冷却被空调空间的空气,该空气经由显热交换器2与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第一空气与排气同义,第二空气与供气同义。另外,第一吹出口31相当于排气吹出口,第二吹出口41相当于供气吸出口。
在空调机1设置有:第一流路3,该第一流路3供由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的气化热直接冷却的第一空气流动;以及吸入流路5,该吸入流路5供从吸入口51吸入并与该冷却后的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的空气流动。空调机1具备分支机构6,该分支机构6将该吸入流路5分支为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分支机构6包括作为送风部发挥功能的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并且将在吸入流路5流动的吸入空气分流为向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和向第二流路4流动的第二空气。在下文,对分支机构6进行详细描述。
吸入流路5是设置于吸入口51与分支机构6之间的流路,包括后述的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在吸入口51的附近的吸入流路5设置有例如由聚脂钎维或者烯烃纤维形成的过滤器52。过滤器52收集从吸入口51吸入的空气内的灰尘,防止该灰尘侵入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
第一流路3是设置于分支机构6与第一吹出口31之间的流路,并且包括后述的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第二流路4是设置于分支机构6与第二吹出口41之间的流路。
显热交换器2包括构成吸入流路5的至少一部分的吸入路径22和构成第一流路3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路径21。显热交换器2可以具备例如铝等金属制或树脂制的箱状的外壳,并在该外壳的外周面设置有隔热部件,由此限制在显热交换器2的内部流动的第一空气或吸入空气与显热交换器2的周边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形成于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和吸入流路5例如通过并列设置多个具有供第一空气或吸入空气流动的中空构造的金属板而构成。具有该中空构造的金属板例如通过多片翅片构成,或者也可以是扁平管。例如,通过由作为传热性优良的金属的铝、铜等,或以这些为主成分的合金形成该板,能够提高显热交换的效率。通过这些具有中空构造的多个金属板分别多个排列而形成第一路径21和吸入路径22。
在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的入口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下方的左侧面,吸入路径22的出口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上方的右侧面。因此,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形成为从左下方的入口连通至右上方的出口的曲柄状。在图2中,吸入路径22形成为倒Z字状。
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入口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上方,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出口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下方。因此,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从上方朝向下方形成为直线状。
在显热交换器2内,由于在第一路径21流动的第一空气从上方朝向下方流动,在吸入路径22流动的吸入空气从下方朝向上方流动,因此第一空气和吸入空气的流动形成为彼此相反方向的相对流。
在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入口的上方设置有散布部16,通过从散布部16散布的雾状的水气化时的气化热,在第一路径21流动的第一空气被冷却。通过显热交换器2,在吸入路径22流动的吸入空气与在第一路径21流动的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吸入空气由第一空气进行冷却。由于第一空气和吸入空气的流动形成为相对流,因此能够提高显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率。
经由吸入口51从被空调空间吸入的吸入空气在通过了过滤器52后,流入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流入至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的吸入空气通过经由显热交换器2与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被冷却且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的吸入空气流入位于吸入路径22的下游侧的分支机构6的分支室63内。
流入至分支机构6的吸入空气被分流为在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和在第二流路4流动的第二空气。在第二流路4流动的第二空气从第二吹出口41(供气吹出口)向被空调空间吹出,对被空调空间进行冷却。在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流入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
流入至第一路径21的第一空气通过如上所述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的气化热而进一步被冷却。在第一路径21流动的第一空气通过经由显热交换器2与在吸入路径22流动的吸入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该吸入空气被冷却。通过分流吸入空气并成为第一空气,能够基本上分两个阶段来冷却第一空气,能够使该第一空气的温度有效地降低。即,通过以两个阶段来冷却第一空气,能够比仅通过气化热来直接冷却吸入空气的情况进一步冷却为低温。
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的第二空气分流了吸入空气,并且吸入空气经由显热交换器2由第一空气冷却。如上所述,由于第一空气通过两个阶段冷却而进一步成为低温,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由该第一空气冷却的吸入空气,并且将分流了这样冷却后的吸入空气的第二空气向被空调空间吹出而进行供气。
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第一空气在通过了后述的排水盘13后,从第一吹出口31向被空调空间或者室外吹出,由此被排气。
分支机构6包括送风部以及收纳作为该送风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的分支室63。在图1中,虽然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被记载为位于左右两侧,但是也可以是在图1的进深方向上前后排列。
分支机构6通过将位于吸入路径22的下游侧的吸入流路5分支为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将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的吸入空气分流为向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和向第二流路4流动的第二空气。因此,吸入流路5经由分支室63而与第一流路3、第二流路4连通。
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是例如涡轮风扇等的离心风扇,具有位于中央的吸入部611、621和在一方向上延伸的吹出部612、622。吸入部611、621和吹出部612、622设置于构成涡轮风扇的外廓的壳部件。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以其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于分支室63。
第一风扇61的吹出部612朝向第一流路3设置。在第一流路3设置有散布部16,第一风扇61的吹出部612朝向散布部16。第一风扇61将流入至分支机构6的吸入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一空气向第一流路3吹出。从第一风扇61吹出的第一空气通过设置于第一流路3的引导壁32而被引导向散布部16。
第二风扇62的吹出部622朝向第二流路4设置。第二流路4与第二吹出口41连通,第二风扇62的吹出部622朝向第二吹出口41。第二风扇62将流入至分支机构6的吸入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二空气向第二流路4吹出。从第二风扇62吹出的第二空气从第二吹出口41向被空调空间供气。
涡轮风扇的吹出部612、622呈在一方向上延伸的形状,从涡轮风扇的吹出部612、622吹出的空气具有朝向该吹出部612、622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指向性。因此,第一风扇61能够将从吸入部611吸入了的吸入空气从吹出部612朝向散布部16有效地吹出。另外,第二风扇62能够将从吸入部621吸入了的吸入空气从吹出部622朝向第二吹出口41有效地吹出。
由分支机构6分支了的第一路径21、第二路径以彼此为相反方向的方式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同样,第一风扇61的吹出部612和第二风扇62的吹出部622以彼此为相反方向的方式朝向不同的方向。因此,每当将由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分流了的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向第一路径21和第二路径吹出,都能够抑制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的干涉,并且降低通风阻力的产生。
如图1所示,分支机构6相比显热交换器2设置于上方。吸入路径22在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由于吸入路径22构成吸入流路5的一部分,因此吸入流路5在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第一路径21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由于第一路径21构成第一流路3的一部分,因此第一流路3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
分支机构6设置于由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的吸入流路5与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的第一流路3形成的折返位置。在图1中,在分支机构6的附近流路折返大约270度的部分为折返部位。这样通过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的吸入流路5和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的第一流路3而形成U字状的流路时,通过在该U字状的流路的折返位置设置具备送风部的分支机构6,能够使U字状的流路下的压力损失的影响缓和。虽然对分支机构6相比显热交换器2设置于上方的折返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果设置于折返位置的范围内,就能够实现压力损失的缓和。作为一例,也可以是,图1的吸入路径22的出口与吸入部611和吸入部621邻接。在该情况下,通过设置将各风扇的吹出部612、622的方向和流路向第一路径21方向或者第二吹出口41方向限制的壁面等,能够容易地进行变形。
空调机1具备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下方的排水盘13、保存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的箱14以及向散布部16供给箱14内的水的泵11。
排水盘13是在上表面具备开口部的例如盘状的容器。在排水盘13的底面设置有用于与箱14连通的连通路。在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中,未气化的水或者气化后冷凝了的水沿着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内壁面向下方滴下,并在排水盘13被保持。排水盘13内的水经由连通路流入箱14内。
箱14具备供水口(未图示),水道水经由供水口向箱14内补给。箱14与泵11通过配管连通,通过泵11进行驱动从而箱14内的水向散布部16供给。
通过从控制器12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而驱动泵11或者使泵11停止。控制器12由包括控制部和存储部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基于空调机1的操作者的操作,进行泵11和作为送风部的第一风扇61、第二风扇62的驱动或者停止的控制。
散布部16包括散布雾状的水的散布喷嘴,该散布喷嘴经由配管和泵11与箱14连通。如上所述,箱14内的水通过泵11向散布部16供给,从散布喷嘴朝向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入口进行散布。
空调机1具备包括电气零件171和蓄电池172在内的电气装置17。电气装置17与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和排水盘13后的第一流路3邻接设置。换而言之,电气装置17与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排水盘13的下游侧到第一吹出口31之间的第一流路3邻接设置。在下文,对第一流路3与电气装置17的配置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电气零件171例如是电阻、线圈、电容器或者半导体原件等通过施加电压,使电流通过来发热的零件。具体而言,电气零件171包括安装有这些零件的控制基板或者电源基板等的电路基板。电气零件171也可以收纳于电器部件箱等箱体。电气零件171也可以包括控制器12。
蓄电池172例如是锂离子电池,在空调机1未与商用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对于送风部和泵11等的电负荷供给电力。蓄电池172通过对电负荷供给电力,通过内部电阻等进行发热。在将蓄电池172作为电力供给源来使空调机1运行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基于蓄电池172的每单位时间的发热量比基于电气零件171的每单位时间的发热量大。
图3是关于显热交换器2的下游的第一流路3和电气装置17的说明图。图3是从空调机1的上表面观察的示意性的剖视图,表示显热交换器2的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与和第一流路3邻接设置的电气装置17的配置关系。图3是在图2上从上侧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B-B’线的剖面的图。
如上所述,在显热交换器2设置有构成第一流路3的一部分的第一路径21。第一路径21例如通过并列设置多个具有中空构造的金属板或者扁平管等而构成。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第一空气在通过了排水盘13后,从相比排水盘13设置于上方的第一吹出口31吹出。
如图1所示,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显热交换器2的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依次与排水盘13、第一吹出口31连通。第一吹出口31相比排水盘13设置于上方。第一路径21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上方朝向下方形成为直线状。因此,将第一流路3的设置有排水盘13的位置设置为最下点,包括在上下折返的折返位置。即,排水盘13设置于第一流路3的折返位置。
通过在折返位置设置排水盘13,能够使与从第一路径21流出的第一空气一同流动的雾状的水离心分离并收集至排水盘13。由此,能够抑制未蒸发的水越过该折返位置而在第一流路3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基于该未蒸发的水对电气装置17的影响。
从折返位置到第一吹出口31为止的第一流路3以在图1的进深方向,即在图2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如图3所示,电气装置17与从折返位置到第一吹出口31为止的第一流路3邻接设置。电气装置17包括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这些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的每一个与第一流路3邻接设置,并且与构成第一流路3的壁体33热连接。热连接是指例如以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状态进行设置。此时,交换的是显热。
构成第一流路3的壁体33是形成第一流路3的内表面的壁体33,例如也可以是板状的构造体或者用于保持空调机1的刚性的强度部件。或者,在第一流路3由配管或者管道等的筒体构成的情况下,该筒体相当于壁体33,筒体的内周面相当于第一流路3的内表面。
电气装置17,即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的每一个与形成从折返位置到第一吹出口31为止的第一流路3的内表面的壁体33邻接设置,并且与该壁体33热连接。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与壁体33通过热连接,在由该壁体33构成的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之间进行热交换。
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的使用温度域为例如60℃以下,相对于此,由于在由壁体33构成的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的温度充分低,因此能够通过第一空气来有效地冷却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由于在由壁体33构成的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的温度由气化热冷却,因此比空调机1的周边空气,即比被空调空间的室温低。因此,通过第一空气,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冷却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
第一空气的温度通过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产生的热量而上升,第一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压和饱和水蒸气量上升。虽然第一空气的绝对湿度通过散布部16所散布的水蒸发而增加,但是由于通过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产生的热量,饱和水蒸气压上升且相对湿度降低,因此在相比显热交换器2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中,能够抑制产生结露。
虽然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空气从第一吹出口31吹出并向被空调空间或者室外排气,但是能够通过经由壁体33使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与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利用该第一空气的冷热来有效地冷却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即,通过利用被排气的第一空气的冷热,不需要用于冷却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的专用的冷热源,就能够冷却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等电气装置17,能够缓和该电气装置17的发热所导致的劣化。
基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与壁体33的热连接的方式并不限定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与面向该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的壁体33的面直接接触而热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在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与面向该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的壁体33的面之间插装有其他的构造零件,并且经由该构造零件,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与壁体33热连接。
如图3所示,从折返位置到第一吹出口31为止的第一流路3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之间。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由于相比折返位置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形成于显热交换器2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之间,因此在该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作为介于显热交换器2与电气装置17之间的隔热件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降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的发热对显热交换器2的影响。
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沿第一流路3设置。即,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面向构成第一流路3的壁体33,沿着在该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蓄电池172相比电气零件171设置于下游侧。
如上所述,在将蓄电池172作为电力供给源而使空调机1运行的情况下,基于蓄电池172的每单位时间的发热量比基于电气零件171的每单位时间的发热量大。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产生的热量传向构成第一流路3的壁体33,传热电阻根据作为发热源的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与壁体33的距离,即根据传热距离而变大。因此,通过从蓄电池172产生的热量,壁体33的最接近蓄电池172的部分的温度上升最多。同样,通过从电气零件171产生的热量,壁体33的最接近电气零件171的部分的温度上升最多。
由于蓄电池172相比电气零件171位于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因此第一空气在通过了壁体33的最接近电气零件171的部分后,通过壁体33的最接近蓄电池172的部分。因此,首先,在通过第一空气冷却了发热量较少的电气零件171后,再冷却发热量比电气零件171多的蓄电池172,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包括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在内的电气装置17。由于电气零件171的发热量较少,因此对电气零件171的冷却的影响度较少。通过将这样发热量较小的电气零件171相比发热量较多的蓄电池172配置于上游侧并通过第一空气来进行冷却,在电气零件171和蓄电池172这双方,能够增大与第一空气的温度差,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冷却。蓄电池172作为需要根据使用期间而进行更换的消耗零件,电气零件171作为所谓的永久零件而安装于空调机1。因此,通过将电气零件171相比蓄电池172设置于上游侧,相比作为消耗零件的蓄电池172优先对电气零件171进行冷却,从而能够抑制因该电气零件171的热量而导致的劣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发热量较小的电气零件171相比发热量较多的蓄电池172配置于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从而通过该第一空气来进行冷却,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发热量较小的电气零件171相比发热量较多的蓄电池172配置于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通过将发热量较多的蓄电池172相比发热量较小的电气零件171配置于上游侧,能够优先冷却发热量较多的蓄电池172,从而能够抑制因该蓄电池172的热量而导致的劣化。
图4是关于实施方式2的第一流路3和电气装置17的说明图。图4尤其是关于显热交换器2侧的传热抑制部件71的说明图。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1在相比显热交换器2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与显热交换器2之间设置有抑制传热的传热抑制部件71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不同。
相比折返位置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与显热交换器2之间设置有传热抑制部件71。即,在构成第一流路3的壁体33中,在显热交换器2侧的壁体33的部分与显热交换器2之间插装有传热抑制部件71。传热抑制部件71例如是泡沫塑料等的隔热件。或者,也可以是,基于设置有在内部划分了的空气层的构造体等的传热抑制构造。
通过在相比显热交换器2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与显热交换器2之间设置传热抑制部件71,能够降低电气装置17的发热对于显热交换器2的影响。换而言之,能够减低电气装置17的发热影响向被空调空间供气的第二空气的温度。
图5是关于实施方式3的第一流路3和电气装置17的说明图。图5尤其是关于电气装置17侧的传热促进部件72的说明图。实施方式2的空调机1在相比显热交换器2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与电气装置17之间设置有促进传热的传热促进部件72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不同。
相比折返位置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之间设置有促进传热的传热促进部件72。即,在构成第一流路3的壁体33中,在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的一侧的壁体33的部分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之间插装有传热促进部件72。传热促进部件72例如是铝、铜等或者以它们为主成分的合金等传热性优良的金属性的散热器。另外,也可以是,即使传热促进部件72从壁体33向第一流路3突出,也在表面具备凹凸,确保较宽的能够进行热交换的面积的形状。另外,壁体33也可以与传热促进部件72形成为一体。即,传热促进部件72能够采用用于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各种材料和构造,传热促进部件72也可以被认为是壁体33的一部分。
通过在相比显热交换器2位于下游侧的第一流路3与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之间设置传热促进部件72,能够通过在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来有效地冷却蓄电池172和电气零件171。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都是示例,应当认为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范围并非如上所述,而意在包含由请求保护的范围所示的、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符号说明
1空调机
11泵
12控制器
13排水盘
14箱
15壳体
151脚轮
16散布部
17电气装置
171电气零件
172蓄电池
2显热交换器
21第一路径
22吸入路径
3第一流路
31第一吹出口(排气吹出口)
32引导壁
33壁体
4第二流路
41第二吹出口(供气吹出口)
5吸入流路
51吸入口
52过滤器
6分支机构
61第一风扇(送风部、离心风扇)
62第二风扇(送风部、离心风扇)
63分支室
71传热抑制部件(隔热件)
72传热促进部件(散热器)

Claims (7)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吸入流路,该吸入流路供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流动;
散布部,该散布部散布要气化的水;
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第一空气流动,所述第一空气通过所述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而冷却;
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所述第一空气与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以及
电气装置,该电气装置伴随基于自身设备的电力消耗而发热,
所述电气装置与壁体热连接,该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
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电气装置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在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抑制传热的传热抑制部件。
3.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吸入流路,该吸入流路供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流动;
散布部,该散布部散布要气化的水;
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第一空气流动,所述第一空气通过所述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而冷却;
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所述第一空气与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以及
电气装置,该电气装置伴随基于自身设备的电力消耗而发热,
所述电气装置与壁体热连接,该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
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包括从下方向上方折返的折返位置,
所述电气装置与构成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折返位置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壁体热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折返位置设置有用于收集从所述热交换器滴下的水的排水盘。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体包括促进传热的传热促进部件。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装置包括用于向自身设备供给电力的蓄电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装置包括发热量比所述蓄电池少的电气零件,
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气零件沿着相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所述第一流路设置,
所述蓄电池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比所述电气零件位于下游侧。
CN202080051195.6A 2019-07-18 2020-01-23 空调机 Active CN114127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3142A JP6935810B2 (ja) 2019-07-18 2019-07-18 空調機
JP2019-133142 2019-07-18
PCT/JP2020/002282 WO2021009946A1 (ja) 2019-07-18 2020-01-23 空調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7482A CN114127482A (zh) 2022-03-01
CN114127482B true CN114127482B (zh) 2023-06-23

Family

ID=7421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1195.6A Active CN114127482B (zh) 2019-07-18 2020-01-23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32699A1 (zh)
EP (1) EP3988853A4 (zh)
JP (2) JP6935810B2 (zh)
CN (1) CN114127482B (zh)
WO (1) WO20210099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30647A (ja) * 2021-08-23 2023-03-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3981Y (zh) * 2004-05-14 2005-06-08 陈培榆 一体化多功能空气调节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0160U (zh) * 1974-11-05 1976-05-12
JPS5834340Y2 (ja) * 1979-10-19 1983-08-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H0789330A (ja) * 1993-09-24 1995-04-04 Nippondenso Co Ltd バス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H10122601A (ja) * 1996-10-21 1998-05-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4093017A (ja) * 2002-08-30 2004-03-25 Seibu Giken Co Ltd 除湿空調装置
JP4206916B2 (ja) * 2003-11-28 2009-0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5282905A (ja) * 2004-03-29 2005-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却装置
JP4436223B2 (ja) 2004-10-07 2010-03-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5033518B2 (ja) * 2007-07-04 2012-09-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192145A (ja) * 2008-02-14 2009-08-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0133618A (ja) * 2008-12-04 2010-06-17 Best-Thermal Co Ltd 室内冷却システム
CN102003759B (zh) * 2010-12-09 2013-02-27 上海交通大学 再生式蒸发冷却空调
JP2013087956A (ja) * 2011-10-13 2013-05-13 Kenji Umetsu 冷房装置及び垂直壁面熱交換器
JP2013096673A (ja) * 2011-11-04 2013-05-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用の室外機
JP2014092338A (ja) 2012-11-06 2014-05-19 Daikin Ind Ltd 冷風扇
JP5818373B2 (ja) 2013-02-04 2015-11-18 有限会社アクアテック 熱交換装置及びこの熱交換装置を用いた凝縮器の冷却装置
KR102200353B1 (ko) * 2013-12-10 2021-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습기
JP6383221B2 (ja) * 2014-08-29 2018-08-29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ムズ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設備の室外機設置構造
JP6671584B2 (ja) 2014-11-05 2020-03-25 株式会社Gf技研 水蒸発冷却による冷房装置
JP6749293B2 (ja) 2017-08-09 2020-09-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11065868B (zh) * 2017-08-29 2022-03-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US10876748B2 (en) * 2017-10-11 2020-12-29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a water management for an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3981Y (zh) * 2004-05-14 2005-06-08 陈培榆 一体化多功能空气调节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32699A1 (en) 2022-04-28
JP7388413B2 (ja) 2023-11-29
JP2021018014A (ja) 2021-02-15
WO2021009946A1 (ja) 2021-01-21
EP3988853A4 (en) 2023-07-05
JP2021181882A (ja) 2021-11-25
EP3988853A1 (en) 2022-04-27
CN114127482A (zh) 2022-03-01
JP6935810B2 (ja) 202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63348B2 (en) Packaged engine working machine
JPH11135160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冷却構造および冷却方法
JP2016037853A (ja) 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CN114127482B (zh) 空调机
JP201301139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494693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格納装置
JP201505546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KR101345980B1 (ko) 콘트롤러 일체형 통풍모듈
CN114127477B (zh) 空调机
JPH09236286A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
JP200001864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7379897B2 (ja) 空調機
JP701287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7685391U (zh) 空调室内机
JP7061770B2 (ja) 冷却装置
CN220524322U (zh) 电控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790389U (zh) 空调机
CN215912315U (zh) 变频器及空调器
JP7070648B1 (ja) 空調機
CN216011082U (zh) 一种除湿组件的散热结构及除湿机
JPH09236283A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
WO2022124225A1 (ja) 空調機
CN117836563A (zh) 空调机
JP2022090457A (ja) 冷却ユニット及び空調機
JP2022090455A (ja) 空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